<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

2023-09-16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學術邏輯、政治邏輯和市場邏輯是現代大學制度安排的邏輯基礎。這三者雖然都是產生于現代大學組織的制度規范體系內,但它們卻常常處于沖突和博弈狀態之中。大學的“三元邏輯”在大學制度建構中的角逐,反映的是大學制度中學術權力、行政權力和經濟權力三者之間的制約狀態,表現的是學術利益、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三者之間的結構關系。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必須處理好三種權力和三種利益之間的辯證關系,三元動態制衡是處理好三種權力和三種利益關系的邏輯歸屬。

關鍵詞:現代大學;大學制度;邏輯;動態制衡

收稿日期:2014-05-19

基金項目: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新制度經濟學視野下的地方高校制度創新研究”(2010FJY01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錕(1962-),男,河南鹿邑人,河南理工大學高級經濟師。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等教育強國戰略的實施,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成為時代命題。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無法繞過的就是大學的邏輯問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市場化乃至全球化的發展環境下,筆者擬對大學制度的安排邏輯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提供邏輯支撐。

一、大學存在與發展的“三元邏輯”

關于大學的邏輯問題,中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目前,國內關于大學本質的研究大體可以歸納為三個維度:學術邏輯、政治邏輯和市場邏輯,我們將其稱為大學的“三元邏輯”或“三維邏輯”,這正是現代大學制度安排的邏輯基礎。

(一)學術邏輯:大學組織生存與發展的邊界

所謂大學的學術邏輯,是指大學的以高深知識的傳播、推廣和發展為追求的基本規律及特征,亦即學術性特征,這是大學作為獨特的社會組織生存與發展的本源性基礎。組織理論認為,任何人類組織都是屬于社會的組織,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基本單元。一方面,任何社會組織都必須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組織所依賴的環境是組織生存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任何社會組織都必須擁有自己的邊界,使自己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組織理論通常用“組織的行動者的特征、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特征以及他們的活動特征來界定組織的邊界”。大學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也是如此。

縱觀大學發展的歷程,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從未有過絕對孤立、封閉的發展。當今的大學受外部環境影響之深、之廣已是史無前例,但大學始終在不斷的適應中保持著自己相對的獨立性和獨特性,歷久彌新,始終薪火相傳,其關鍵就在于維持了之所以為大學的學術性組織邊界。自11世紀大學誕生以來,大學研究“高深學問”的學術宗旨沒有改變,“追求科學和學術的工作永遠屬于大學”,“學術”作為從古至今大學發展的中心概念從未被動搖,從未被代替。大學正是通過其學術性穩固并維持了組織的基本邊界,而學術自主自然也成為大學制度追求的基本保證和基本目標。因此,大學雖歷經近千年,但其追求“高深學問”的初衷和組織本色卻沒有改變。

大學的這種追求“高深學問”的學術性本然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大學組織傳承和創新知識的活動主題始終未發生改變。在大學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其結構和規模日益復雜和擴展,但它的發展始終圍繞著傳承知識和創新知識這一主題。盡管不同國家的大學辦學模式各異,但“我們都會注意到學者和科學家主要關心四件事情:保存知識和觀念、解釋知識和觀念、追求真理、訓練學生以‘繼承事業’”。當前,已進入社會中心的現代大學,盡管有環境壓力和自身發展的需求,但其組織活動的主題卻從未發生改變。

第二,教師作為大學組織活動的主體始終未發生改變。大學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產生的社會組織,它是由多元主體在進行知識的生產和傳遞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特殊的社會關系和組織形式。大學活動的類型主要包括兩大類,即學術活動和管理活動,開展這兩類活動的主體就是大學活動的主體,或者說大學的主體就是上述這兩類活動主體的集合。但大學的管理活動終究是服務于大學的學術活動,任何組織的管理活動都是實現組織目標,保持組織高效運行的必要手段,它在大學活動中處于從屬地位,學術活動始終處于中心地位。大學中的管理人員絕大多數為“雙肩挑”,也就是說,他們在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的同時,也實質性參與教學、科研等學術活動?!霸诜浅嶋H的意義上說,教職員工整體就是大學本身——是它最主要的生產要素,是它榮譽的源泉;教師們是這種機構的特有合伙人”??傊?,大學的各項活動始終是圍繞學術活動而展開的,大學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承者和創新者,始終處于學術活動的中心和主體地位。

第三,維系大學組織活動的基本規則體系并未發生改變。大學制度是大學活動的基本規則體系,它體現的是大學對自身中心活動的內在要求。從現代大學產生之時起直至今天,大學自治和學術自主一直是大學組織的內在規律、邏輯要求和矢志追求,這也正是大學制度構建的根基和本源,也是大學組織長盛不衰的基礎性支撐。在大學與環境互動、博弈的過程中,雖然大學一直保持著“追求高深學問”和構建“象牙塔式精神家園”的“高貴氣質”,但其作為社會的一員,必然會受到外界環境的諸多影響和制約,絕對的大學自治和學術自主從未被實現。雖然如此,但大學制度作為維系大學組織追求自身發展的基本規則體系,特別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構建必然是以大學自治和學術自主為追求目標,這也是大學組織的使命之所在。

(二)政治邏輯:大學的功能在于促進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

所謂大學的政治邏輯,就是指大學具有為國家、經濟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服務、承擔社會責任的功能屬性,這是一種基于教育的政治論哲學的邏輯,亦即“工具論”邏輯。首先,這種邏輯強調的是大學要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服務,要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人才,為國家建設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大學被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計劃之中。其次,政治邏輯還主張和強調大學作為國家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共同價值觀念、政治理念、道德觀念的傳承者,應該為維護和穩定國家的社會秩序、為國家實施公共政策發揮其特殊作用。

從大學功能的歷史演進過程看,大學的政治邏輯是在大學的發展中逐漸強化,并取得了其存在和流行的合法性。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是進行教學和知識交流的團體,這時的大學常常被教會控制。到了19世紀初,德國柏林大學是世界上第一個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的大學。柏林大學的這一辦學理念,一方面,促進了德國科學技術和國家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民族的團結,使日耳曼民族運動空前高漲,柏林大學繼法國之后成為世界科學教育的中心,促進了其他國家的發展。19世紀下半葉,美國高校在接受了德國科學與民主的辦學思想之后,也開始重視大學的科研功能,形成了一批研究型大學,這一批研究型大學把科學研究視為大學教育的重要功能。但處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的美國從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并未把興辦“學府”性大學作為其唯一的追求,而是受實用主義哲學思潮支配,把培養實用型人才和直接為社會服務放在大學教育活動的首位。20世紀初,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最先提出,大學要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并將其付諸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美國的大學逐漸成為“公眾的服務站”。這種實用性和功利性的教育價值觀對美國大學教育的發展乃至國民素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至今實用性和功利性仍是美國精神的重要特征。

從我國大學的發展來看,傳統大學在制度安排上的哲學基礎,就是一種典型的政治邏輯,其主要表現是注重大學在政治斗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工具性價值。即使是現代大學,無不具有服務國家、政府和社會的特征,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這種特征變得更加明顯?!吨腥A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指出:“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蔽覈鴮嵭械摹翱平膛d國”“人才強國”戰略,都是大學的政治邏輯的集中體現。學界關于現代大學應具備培養人才、學術創新、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和創新等四項功能的觀點更加使大學的政治邏輯成為系統化的理論。

(三)經濟邏輯:大學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利益需求

大學的經濟邏輯又叫大學的市場邏輯,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為了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自覺順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開展與經濟和市場的良性互動,謀求經濟利益。

大學的經濟邏輯是由大學組織的經濟性決定的。第一,大學是以諸多生產要素構成的特殊的經濟組織?,F代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技術、信息像其他生產要素那樣,也是作為相對獨立的要素投入生產的。盡管大學與生產經營組織有所不同,但它要維持其教學科研等基本活動的正常運轉總是離不開上述生產要素的投入和使用的。同時,現代大學也是一個通過權責分配和相應的層次結構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大學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它與企業、公司等生產經營組織的生產方式和生產產品的形式的不同而已。第二,大學是以最優資源配置來追求組織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大學組織為實現辦學目標,必然對自己有限的資源進行優化和組合,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效率,使獲得的各種資源的邊際效用與價格比相等。雖然最終未必能夠真正實現效用的最大化,但大學在進行決策時,必須會用這種經濟理性理念去分析和預測。

大學組織的經濟性使得大學與社會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一方面,大學的發展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大學通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升社會總體科學文化水平等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撐;同時,大學又通過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節約生產成本,增加知識附加值,來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另外,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教成本分擔機制和補償機制的實施,大學的發展在刺激居民消費的同時也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也促進和推動了大學的發展。經濟作為大學組織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大學組織必備的資源,也就是指大學的師資、教學設施等條件;大學教育作為非義務教育,接受大學教育的家庭也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經濟發展的狀況也必然影響大學發展的規模、速度和人才培養的形式、層次、質量、規格等,甚至制約大學組織的優化和變革。

(四)三種邏輯“制衡”發展的理路

資本、權力和知識是現代社會中存在著的三個基本的決定社會結構和關系形態的因素。首先,資本、權力和知識本身因為有著各自質的規定性而形成自己的獨特性,并因此獨特性而在現代社會中扮演重要的、不同的角色,發揮著特有的作用,甚至發揮作用的路徑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資本、權力和知識之間又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三位一體”的關聯性存在。三者都不可或缺,沒有資本即無資源,沒有權力即無秩序,沒有知識即無發展。但是這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一股獨大,關鍵是如何在保持各自獨立的基礎上實現“共贏”與“包容性發展”。

從一定意義上講,現代社會要實現社會的良性發展和有序治理,就要處理好資本、權力和知識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權力和知識之于資本的獨立地位。西方國家在大學制度的構建中,較好地制定了大學與社會關系的制度,維護了大學的獨立與學術自由的特性。究其原因,一是秉承了自古希臘以來所追求的學術獨立于政治和其他社會建制的良好的傳統理念;二是在西方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路徑中,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市場與資本對學術的侵蝕、毀滅的危險性。于是,他們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或者說減少資本對知識的直接干預,這是制度安排與機制設計的主要目標。由于知識的創造和大學的運轉是無法完全擺脫對資本的依賴與需求的,所以制度與機制構建的重點就是如何合理地協調大學與資本之間的沖突。在此,權力(即政府)的作用至關重要。由于權力的特殊性質,可以通過公共權力二次分配的方式,也即以財政劃撥的方式,將資本輸入到大學之中,使其獲得知識生產的經濟保障和生存的物質條件;權力也可以通過立法的形式規范資本與知識的結合,以確保知識生產的資本獨立性與自主性。實踐證明,把現代社會“三位一體”的權力、資本和知識適度地分離,保持它們各自相對的獨立性,是實現三者良性互動和彼此促進的最佳選擇。這種處理知識與資本、知識與權力之間微妙關系的思路,對探索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創新,妥善處理學術權力、行政權力和經濟權力三者之間的關系,優化學術利益、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三者之間的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大學“三元邏輯”的矛盾與沖突

如上所述,大學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其生存和發展的邏輯逐步從一元學術邏輯轉變為學術邏輯、政治邏輯、市場邏輯三元共存的狀態。正是這種狀態使大學成為一個具有多種社會經濟資源的多功能集合體,人們對大學的關注度空前高漲,大學所擔負的責任也日益繁重,大學的追求也變得多元和豐富。然而,毋庸諱言的是,大學的“三元邏輯”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和諧并存的,恰恰相反,它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始終存在著,有時還十分尖銳和突出?,F行制度下的中國大學,“三元邏輯”常常處于失衡和糾結的狀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大學的政治邏輯對學術邏輯的抑制

大學的政治邏輯,強調的是大學的“工具性”。國家對大學的干預似乎有著天然的合法性,大學制度的制定就理所當然地主動適應國家的需要,大學的工具化和大學制度的國家政策化就是這一理念最直接的體現。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大學學術邏輯時常受到政治邏輯的威脅,學術邏輯常常因此受到抑制。政治邏輯強調國家在大學制度的構建中的決定性作用,它在大學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中是國家公共政策運行的一種形式,是國家實現全盤戰略的一種手段與策略,與其他形式的國家公共政策具有同質性。若按照此邏輯,那么國家與大學之間就是典型的主從關系,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大學制度必須緊密圍繞著國家意志和權力核心進行構建。在我國的當前大學制度中,深深地鑲嵌著強烈的政治邏輯,濃烈的權力和政治色彩業已成為現代大學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難題,當下,學術界有關高?!叭バ姓薄叭ゼ墑e化”的討論就是例證。狄爾泰認為,從時間維度考量,人類生活的每一刻既是對過往的反省又是對未來的能動,并呈現出一種連續的過程,也即傳統。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對我國的教育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從早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清末的興新學、御侮救國、振興民族等理念,無不彰顯教育治國安邦的終極愿望和政治責任。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大學管理雖歷經多次變革,但國家辦大學的基本格局未發生改變,大學對國家權力的依附狀態未發生改變,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目標未發生改變,大學內部行政權力的強勢地位也未發生根本性變革,例如,近年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全國高校開展大學章程的統一修訂也是一個例證。然而,大學的自主辦學和學術自治卻顯得較薄弱,大學辦學的自主權被限定在有限的空間里,大學內部的學術權力很難與行政權力形成制衡。綜上所述,“政教合一”這一傳統理念對我國教育有著深刻的影響,政治邏輯在大學自治、學術自主方面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成為新時期構建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無法回避的難題之一。

(二)大學的經濟邏輯對學術邏輯的擠壓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的經濟邏輯對學術邏輯的擠壓日益嚴重。經濟邏輯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的方法論,并由此派生出個人主義、自由至上、有限政府等。社會是個體的集合,國家是保障個體在特定制度約束下的追求個人利益的機構。體現在教育方面,經濟邏輯的本意是指教育的投入與產出的特性,追求以盡量少的政府干預,通過保證自由交易的選擇(即“擇?!保﹣硖岣呓逃馁|量與效率。這在一定意義上,對大學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我國大學目前的現實情況卻與這一本意相去較遠,異化的經濟邏輯對學術邏輯的擠壓日益嚴重。如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內部管理和學術評價等方面紛紛引入目標管理體系,以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術成果的硬性指標,并將此作為評價管理者和教師教學、科研效益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把薪酬激勵作為唯一的激勵機制,而對各項學術成果的創新度、實踐性及其推廣等卻無人問津,只追求數量的累積,這種“泛績效化”傾向,會動搖廣大教師追求真理、真知的意志和毅力,教師隊伍會普遍出現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教育主管部門在設定職稱評審條件方面亦是如此,比如,教職工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科研成果,才能取得相應的職稱評審的資格,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大量低水平的學術成果,頻頻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甚至在院士資格的評審中,也不時出現學術不端現象。大學學術評價的外部化制約,加上內部學術評價的利益化傾向,使得大學的學術邏輯被重重擠壓,看似轟轟烈烈的學術活動背后,缺少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癡迷和執著,這無不令人擔憂。同樣,在經濟邏輯的支配下,一些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制度安排也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市場經濟與政府轉型過程中的某些不足與缺陷,將會直接影響大學制度本身的定位與架構。其主要表現是辦學理念的庸俗化和制度安排的短期化,對人才的培養出現“車間化批量生產”的現象,一味設置熱門專業,超高生師比和超大班授課現象的出現,都使高校培養人才的質量難以保證。

(三)學術邏輯與政治邏輯、經濟邏輯博弈的常態化

大學的學術邏輯強調大學要始終保持學術自由,以此保持大學的邊界,因此,面對日益強盛的政治邏輯和經濟邏輯的擠壓和侵蝕,學術邏輯不得不與政治邏輯、經濟邏輯進行不斷的博弈和抗爭。當政治邏輯或經濟邏輯日益處于強勢或主導地位時,學術邏輯對政治邏輯的抵觸、排斥就會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大學的一種本質反應,這種反應也常常因為政治邏輯或經濟邏輯的退讓變得激烈,學術邏輯展示出無比強大的權力,甚至會達到盲目自由、目空一切的程度。在歷史上出現的學術表達超越社會現實、違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現象,就是學術邏輯過于強化的表現,從而導致大學處于故步自封、步履維艱的境地。然而,當政治邏輯和經濟邏輯的影響日益加深時,大學又往往會失去其原有的本色和追求,學術邏輯極有可能讓位于政治邏輯而成為附庸,迎合市場邏輯而被異化,從而偏離求真的軌道,成為迎合物本邏輯的反學術邏輯。在我國,大學的學術邏輯對政治邏輯的屈服和依附出現在“十年動亂”時期,大學成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生產勞動成了大學的主導課程。在中國改革開放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中,面對新時代的要求,我國的大學擺脫了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追蹤和利用市場發展自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學在對市場開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和侵蝕,大學的功利化追求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大學的學術邏輯受到了空前挑戰。當前,我國大學普遍存在的行政化傾向,以及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的產生,就是學術邏輯在與政治邏輯、經濟邏輯的博弈中處于劣勢的外在表現,這種表現對大學的影響是消極的,承受質疑和責難成為大學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學術自律、學術規范成為大學自救的不二選擇。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三種邏輯的博弈還會持續,任何一所大學的三種邏輯的穩定和平靜狀態都是暫時的。

三、三元動態制衡——現代大學制度的邏輯歸屬

如上所述,博弈的狀態是大學的學術邏輯、政治邏輯和經濟邏輯表現出的常態,但是要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就必須處理好“三元邏輯”之間的辯證關系,即讓學術權力、行政權力和經濟權力各司其職,使學術利益、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各得其所。當前,讓學術邏輯回歸應是我們處理好三者關系的首要任務。當然,學術邏輯的回歸不等于拋棄內外部環境而恣意放大它的權力,而應是理性回歸,保持“三元邏輯”在相互制約中的動態均衡,并將其體現和落實到現代大學制度中。

制度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制度是指人際交往中的規則及社會組織的結構和機制。制度是為調整和固化權力和利益而存在的,因此,不同的制度反映了不同的權力和利益結構。制度創新的動力是由制度的非均衡引起的,制度創新是指制度由非均衡向均衡轉變的過程。所以,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就要找出現代大學區別于傳統大學的特質,一方面要從現代大學的權力和利益的結構狀況人手,另一方面要對大學制度的均衡狀態進行分析。

大學的“三元邏輯”在大學制度建構中的博弈,從本質上講,它所反映的是大學制度中行政權力、經濟權力和學術權力之間的制約狀態,以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學術利益三者之間的結構關系。大學組織會在發展的某個階段,要么突出單一邏輯在大學制度構建中的作用,即在該邏輯的支配下,過分強調某一權力和利益要素,“一元邏輯”成為大學的哲學基礎;要么是對“三元邏輯”進行簡單的“混合”。各自獨立的邏輯在同一制度體系中的簡單“混合”,其實質仍舊是“一元邏輯”的簡單相加,各自孤立,且各自通過無序膨脹來擠壓其他邏輯。要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就必須消除上述弊端,遵循大學發展規律,理順“三元邏輯”之間的關系,建構相互牽制、保持動態平衡的“制衡”關系。

(一)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必須突破“一元邏輯”的主導,向“三元邏輯”動態制衡狀態轉變

在現代大學制度構建中,如果只重視、突出某一邏輯,并由該邏輯支配大學組織中的權力和利益要素,那么其他兩個邏輯就會被弱化或忽視,這樣就必然會回到傳統大學制度的“一元邏輯”的老路上去,從而導致現代大學制度整體權力和利益的結構體系處于失穩狀態,進而衍生出更多的制度危機。

在建立新的大學制度時,如果政治邏輯成為現代大學制度的“一元邏輯”,這不僅會制約高校潛能的發揮,甚至會出現違背教育規律辦學的混亂局面,而且也會影響政府教育目標的實現。因為,如果大學外部的政治權力和政治利益在大學制度中成為主導,行政權力過多地干預大學內部事務,這不僅難以產生對大學的有效激勵,難以激發大學的潛能,而且還會造成“千校一面”的狀況,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公而形成惡意競爭,甚至出現大量浪費的現象?!拔幕蟾锩逼陂g,由于“以政治為綱”,大學出現了很多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辦學現象,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極端現象,但它所帶來的歷史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在建立新的大學制度時,如果市場邏輯成為現代大學制度的“一元邏輯”,那么就會使大學失德、失道。市場邏輯深刻地影響著大學教育資源的配置。在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如果新的大學制度過度強調和突出經濟權力和經濟利益,必然會強化“唯利主義”“自由主義”的價值取向,教育理念的短視化、教育教學行為的短期化現象勢必盛行。因此,市場邏輯一元主導,必將造成大學制度體系的失衡,大學組織應有的穩定性就會喪失,甚至滑向違背教育規律、違背人才成長規律的深淵。

在建立新的大學制度時,如果學術邏輯成為現代大學制度的“一元邏輯”,那么大學的生存和發展就會受到嚴重阻擋。首先,大學作為社會組織的一員,不能脫離政府和社會孤立地存在,必然有各種能量要素的交換。其次,大學自身的價值理想、目標的實現,均要求其重視處理好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否則,大學就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如果學術邏輯被無限放大,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和政治利益、經濟利益被過度擠壓,必將導致學術權力失控,學術利益過度聚集,最終危及大學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事實上,任何一種權力如果失去均衡,就會產生嚴重后果。在大學制度建設過程中,大家對“一元邏輯”主導的危害性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于是便開始尋求“三元邏輯”共存的協調方法。

(二)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必須遵循“三元邏輯”制衡的原則

要有效避免現代大學制度的某種權力和利益的過度集中所導致的這種權力和利益的膨脹,或過度分散所導致的這種權力和利益的分裂,就必須實現政治、經濟和學術“三元邏輯”間的相互牽制,在互相牽制中謀求幾種權力和利益的平衡。當然,這種平衡是一種動態的,且必須是趨向系統穩定的。解決政治邏輯、市場邏輯和學術邏輯三者問的矛盾和沖突,是實現“三元邏輯”制衡的關鍵,也是構建現代大學制度不可回避的方面。如上所述,在傳統的大學制度中,“三元邏輯”雖處于同一制度體系內,但卻各自獨立,邊界分明,一旦某一邏輯處于強勢地位,便演變成由“一元邏輯”主導的局面??傊?,“三元邏輯”的簡單相加不能產生相互制衡的實際效果。大學制度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實現大學制度功能和結構的整體優化,適應現代大學發展規律,政治邏輯、經濟邏輯和市場邏輯的相互制衡已成為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的必然要求。

要實現“三元邏輯”既結構緊密又動態制衡的目標,就必須建立相應的制衡機制。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三元邏輯”制衡機制的核心或關鍵點是“權力”和“利益”。具體地說,就是要形成大學的相關主體,如,就是要形成政府、大學及其教職員工、市場、社會團體、學生及其家長等多元主體間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機制。既要實現多元主體間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和學術權力的相互制衡,也要實現多元主體間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學術利益的相互制衡。在建立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制衡體系和實際運作機制時,既要充分考慮多元主體的權力和利益關系,又要對大學組織自身的使命給予充分關照;既要對過去的權力和利益關系進行冷靜分析,又要用發展的眼光來把握、謀劃未來的發展,通過對其他權力和利益,尤其是對社會權力和利益給予充分關注、培育和體現,來平衡和理順“三元邏輯”之間的關系。

(三)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必須為“三元邏輯”制衡留下自適應空間

制度變遷理論認為,由于參與者個體在信息、能力和理性認知上存在著差異,因此,他們對新制度的反映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化的反映,就會影響制度的形成與演化。增加制度彈性,即增加制度制定的參與者對制度創新的適應性,就可以實現效益的持久增長。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必須遵循“三元邏輯”制衡原則,但由于大學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同一所大學的不同時期,或者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大學的大學邏輯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現代大學制度的構建中,要給予“三元邏輯”充分的自我調節的空間,使之具有相應的彈性。這就是說,在現代大學制度的建構過程中,不僅要遵循“三元邏輯”,確?!叭壿嫛被ハ嘀坪?,還要充分尊重不同大學的差異性和同一所大學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特征,為大學獨立處理權力關系和構建利益結構,留下足夠的空間,使大學的“三元邏輯”保持動態平衡,使大學制度成為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和具有較大彈性的自適應系統。這就是我們所要闡述的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的“三元邏輯”動態制衡理論,簡稱“三元動態制衡”。

2012年,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790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442所(含獨立學院303所),成人高等學校348所;在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45所,高職(??疲┰盒?297所。全國共有培養研究生的單位811個,其中,培養研究生的高等學校534所。從管理權限看,有國家直管、省管、市管之分;從辦學特色看,有綜合性大學,也有專門學院;從辦學定位看,有研究型、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之分;從辦學歷史看,有百年老校,也有新辦學校;從投資主體看,有國家公辦、省公辦、地市公辦大學,還有民辦和合作辦大學等。面對如此復雜多樣的情況,一方面,如果要求所有高校在構建現代大學制度時,完全按照相同權重的“三元邏輯”關系進行設計,未必符合中國當代大學發展的實際。另一方面,同一所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其內外部條件隨時都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必然要求大學對“三元邏輯”的權重作出相應的調整。因此,依據上述“三元邏輯”動態制衡理論,給每所大學在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的邏輯遵循上保留自主調節的空間,使之有能力根據自身情況構建自適應制度體系,以達到權力關系和利益結構的動態平衡,這應當是每所大學最根本的選擇。

(責任編輯 焦薇縝)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世紀90年代初期,王富仁寫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學經典重讀的文字。這些文字強調從自我感受出發,與文學經典傳達的情感和經驗直接對話,運用了諸多現代文本解讀手法,將閱讀還原成了審美體驗的過程,從而實現了與古代知識分子真正的心靈溝通。王富仁的這些經典重讀的文章,為中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發揮主體性、有所作為的范例。

關鍵詞:王富仁 古代文學經典 解讀

20世紀90年代初期,王富仁寫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學經典解讀的文章,最初發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賞》上,在語文教育界產生了異常深遠的影響。這組文章給中學師生提供了一種極具個人體驗的閱讀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體框架中——換言之,這些解讀并不以思想層面的標新立異自炫,它展現的是解讀者細膩出色的藝術感受力和將現代文本解讀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帶來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寫作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種低氣壓的環境中,試圖通過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心靈溝通,尋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穩。在這樣的背景下,解讀者收發自如的學術功力令人稱贊。自然,這種“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當年實際任教中學所帶來的個人經驗和理解在內。在技術層面上,作者將現代文學的文本解讀技巧應用于古典作品,以讀者的身份——而非權威的闡釋者或宣教者——與作品進行精神溝通,切入角度新穎,結論別具一格又平和穩妥。

王富仁的經典解讀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從自我感受出發,將閱讀還原為審美體驗的過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結論對閱讀活動的干擾。他曾談道:

當我們一提到岳飛的《滿江紅》便想到它是一首愛國主義詩詞,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長恨歌》便想到它表現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時候,它們的詩意特征便淡漠了。這些“主題思想”像橫亙在我們心靈與詩之間的一道堤壩,使我們的心靈再也難以與詩的本身實現直接的擁抱。其原因何在呢?因為對詩的任何一種主題思想的確定,都把詩的各種豐富的內涵簡化了,而詩意恰恰只有使心靈主要活動在直感的、情緒的、審美的,亦即難以言說的境地的時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現出來。a

上文中提到的結論性描述,無疑是以往解讀活動一步步提純的結果。但結論性的描述會受制于時代或個人的局限,對一名“新讀者”而言,如果對論斷的接受超越了個人的體驗,則未必具有積極的意義。王富仁的詩歌解讀強調從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詩歌意境入手,將自己的心靈直接沉浸到詩歌所展現的豐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復的意象中去,用個人感受與詩歌傳達的經驗直接對話。如孟浩然的《春曉》這首人人熟稔的小詩,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為詩人對自己描寫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離狀況下的創作,展現了詩人從朦朧的無意識到建立起自我主動意識的過程,即人從沉睡到醒來的一剎那間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蘊;并進一步提示到,伴隨這一過程的獨特的精神境界,是有著玄妙意味的,這種玄妙之處可以感同身受,卻不可言傳——“藝術家的目的在于使我們和他共享這種如此豐富、如此具有個性、如此新穎的感情,并使我們也能領受他所無法使我們理解的那種經驗?!眀從文藝學的角度看,這更接近于“直覺”論的分析方法?!八^‘直覺’,就是對解讀對象的‘直接的領悟’,即當下的、突如其來的、直截了當的理解、覺察?!眂

王富仁的古典詩文解讀,無疑為中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發揮主體性、有所作為的范例。如《江南》一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在以往的文學史論述中,多強調樂府民歌內容的寫實性和音韻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詩中卻讀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類對自由的向往之情。該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蓮葉茂盛豐美的樣子,但后五句卻很快將讀者的關注點從“蓮”轉到了“魚”上,魚圍繞著無窮碧綠的蓮葉追逐嬉戲,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圖景,而五個方位詞,“間、東、西、南、北”的運用,因為涵蓋了所有的方向,實則是沒有方向、沒有限制、無拘無束地游戲和穿行,更突顯出魚的自由和愜意。這種體驗自然有著強烈的現代意味,它跨越的是歷代對這首詩的分析、討論和定評,將“現代人讀古詩”變為“現代人讀詩”,讓讀者與作品猝然相遇,將中小學古詩文講解這種知識傳遞活動,還原為閱讀審美活動;但作者緊扣文本,只談個人體驗,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顛覆性結論,將重讀牢牢框定在審美范疇之中。這種穩妥性正如解讀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時展現的,王富仁從劉蘭芝的陳述——“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中感受到,這是一位意識到自我存在價值卻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辯,在這種申辯里,我們可以體會到劉蘭芝對丈夫的埋怨和失望,這無關愛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這里,王富仁從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發,認為“一個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視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產生對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愛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傳統婦德,盡到一個妻子對丈夫應盡的義務”d。接下來,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這個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蘭芝被遣歸時表現出的既同情又猶疑的態度,以及在自己的母親面前缺乏獨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獲得一名正常女子愛情的基本條件。順著這一思路推演開來,王富仁認為,劉蘭芝的死是由于相繼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的結果,她對焦仲卿的眷戀,只是由于對方維系了她在人世間的一絲溫情。簡言之,劉蘭芝的死是為了絕棄薄涼無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則是為了證明自己殘存的自我意志,《孔雀東南飛》一詩是作者對人生與命運的思考,其中亦有對理想愛情的向往,但卻不是對劉蘭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關系的歌頌。以往文學史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將《孔雀東南飛》定義為愛情主題,實際已是具有現代意味的劃歸和提純操作,王富仁質疑該作品的主題,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歷史場景的還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采用了袁昌英改編同題話劇時相似的策略,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現代心理活動和倫理原則,內涵的豐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題歸納,實則揚棄并重構了對《孔雀東南飛》的解讀理路。充分呈現“現代”所具有的豐富性,以凸顯以往文本闡釋的僵化和粗疏,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現代文學學者重讀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為一個人,總想感覺到自己,感覺到自己心靈中的東西,而感受別人,感受別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靈深處的思想、感情和情緒的唯一途徑?!眅王富仁的古典詩文賞析,十分注重分析詩人創作時的心理狀態和情感系數,行文時又將自己的生命體驗和人生經歷融入其中,這是古詩的新讀,而解讀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進行精神追索的熱切和虔誠,同樣讓讀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淵明、杜甫、韓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讀出了現代人的生存體驗和精神意志。陶淵明的《擬挽歌詞三首》,包含了從死者觀察生者的視角及對生之意義的拷問。在傳統的主流文化觀中,人們更為重視的是對人生的評價,“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對死后哀榮的執著,掩蓋了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陶淵明卻注意到,生者對死者的悼念儀式,原本只是為了排解生者的情緒和意愿。這一由死觀生的寫作視角,讓人猛然醒悟——對身后名的追逐,會讓自己的一生系于別人的意愿,失卻自身的主體性,這是因襲的重負,也是人生的異化。討論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時,王富仁強調的是,詩人的孤獨感是在時間與空間的四維結構中體味到的“孑然獨存,無所憑依”的感覺,這是一個有著使命意識的個體,面對人生的困境,又對所從屬的精神譜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時的緘默與痛楚。上述解讀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個人體驗,這樣的文字貫穿著魯迅《摩羅詩力說》中“任個人而排眾數,掊物質而張靈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知識界低氣壓氛圍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許,無疑會令讀者動容。

另一個例子是王富仁對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解讀,他將這首詩理解為“一個老年人的悲哀”。在這篇賞析中,作者將自己的中學老師米中和兒時所見的一個孤寡老人的經歷拿來與杜甫作比較。他們都在一連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斷的人生理想破滅之后,他們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線——一個精神上的“窩”。一旦這個“窩”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樣被風卷跑、被年輕人公然抱去,他們便陷入徹底的絕望。在王富仁看來,杜甫對茅草得失的擔憂,象征著一個歷經滄桑的老年人對已經改變了的社會的不信任和無助感?!睹┪轂榍镲L所破歌》所展現的,正是這些經歷了人生節節敗退、物質和精神方面都極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會應對能力,以及對如何安放自己風燭殘年的困惑。將普通人的經歷與文學經典的情景結合起來,引導人們去探究文字所傳達的人類共同的困境,從而拉近讀者和經典的心理距離,使得王富仁的經典解讀帶有強烈的生命體驗特征。從教學層面看,王富仁的解讀方案是先贏得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性認可和親近,再去處理諸如文字、音韻和思想等具體問題,以求事半功倍。

總體而言,王富仁的解讀極為契合世態人情,這種世態人情無疑是遵從現代而非古代的邏輯。這批經典解讀文字,更像是對魯迅《故事新編》寫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軀殼中吹入現代的氣息,使其鮮活,和現代人心靈相通。在藝術感悟力和歷史知識背景之間,王富仁的知識結構可以保證自己的解讀妥帖地處理二者的關系,但他的解讀重心偏向前者;對于中學師生而言,這種文本解讀的真正意義在于不為作品的先驗性主題左右,在緊扣文本的前提下,表達個人在閱讀時的獨特體驗和感受。

a王富仁:《賈島〈尋隱者不遇〉的解構主義批評——〈舊詩新解〉(十二)》,《名作欣賞》1993年第5期,第52頁。

b柏格森:《創化論》,《現代西方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頁。

c曹明海:《文學解讀學導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頁。

d王富仁:《主題的重建——〈孔雀東南飛〉賞析》,《名作欣賞》1992年第8期,第17頁。

e王富仁:《古老的回聲·自序》,《古老的回聲——閱讀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頁。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消費信貸;消費結構;消費升級

隨著武漢等10個城市獲批全國第二批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消費金融公司作為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補充,其汽車、個人耐用消費品、房屋裝修、旅游和子女教育等多樣化的消費貸款產品正在普及推開。消費金融因素通過影響消費者當期和遠期的財富水平直接或間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量和消費結構,對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消費結構上,盡管我國居民正經歷著由生存型和溫飽型向小康型等更高級別消費結構的發展,但生存型消費仍然占據著主要部分,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其保健、文娛、教育等服務性消費項目亟待開發。由此,如何通過消費金融工具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引導居民消費熱點,進而促進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協調升級是我國轉型時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的邏輯關聯

本文側重從廣義上理解消費金融,借鑒Tufano(2009)的觀點,并選擇以家庭為視角,認為消費金融即家庭作為消費主體為實現消費效用最大化,滿足消費性支出而做出的有關金融活動,包括四個維度即家庭儲蓄、投資、保險、消費信貸等借貸安排。本文選擇從家庭金融資產項和家庭金融負債項兩個角度切入探究家庭儲蓄、投資、保險、消費信貸如何促進消費升級。

1.儲蓄型資產的資產效應

根據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增加儲蓄來平滑消費,而且通過持有其他儲蓄型資產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儲蓄型金融資產的資產效應,即家庭會將這類資產平滑到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進行消費,避免在預料未來的需求攀升時發生失衡,從而提高未來的消費質量,實現跨期優化,這種資產效應可能會使得現期用于消費的支出減少,但由于能夠保障遠期的消費需求,未來的消費支出將提高,因此從長期的角度來考察,本文將這種效應仍然歸結于正相關關系。

2.投資型資產的財富效應

Merton(1961)考慮跨期的投資行為對整個生命周期消費的影響進而得出了跨期消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認為畢生的財富水平包括人力資本、真實資本及金融財富才能決定消費者畢生的消費效用??缙谙M選擇模型表明居民家庭的消費支出不僅取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而且也取決于家庭的投資回報,其中股票是重要組成部分,當股票投資取得回報實現財富水平的提高時,消費支出水平也隨之提高。這種財富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費欲望越強、邊際消費傾向上升的現象稱之為“財富效應”。財富效應通過提高人們的邊際消費傾向而增加消費支出,當邊際消費傾向提高到某一水平時,消費者更加傾向于收入彈性高的商品如享受型產品或奢侈品而減少收入彈性低的商品如生活必需品。

3.保險的信心效應

相比發達國家先進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完善的醫療、教育體系,我國居民面臨著更多的未來不確定性,如收入的不確定性、醫療支出風險、養老支出風險、教育支出風險等,因而我國居民購買保險對于消費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資產替代效應”渠道,即通過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可以使消費者以支付較少金額的方式轉移風險,減少其面對的未來不確定性,增強當期和未來的消費信心,從而人們減少足額的預防性儲蓄,提高現期消費水平和改善消費結構。

4.消費信貸的跨期消費效應

根據流動性約束理論,在存在流動性約束下的情況下,個人傾向于儲蓄以防止未來收入水平的不確定性對消費的沖擊,換言之,在一個國家的消費者面臨較強的流動性約束時,該國的儲蓄率應當處于較高的水平。從與發達國家的儲蓄率的對比來看,我國一直存在高儲蓄的異象,正是作為一種提前消費工具,能夠緩解消費者現期的流動性約束,降低消費者為大額消費品進行儲蓄的動機,從而減少消費者通過自我積累的方式進行儲蓄進而增加消費。當消費者通過消費信貸的方式滿足了其大額消費品的剛性支出需求后,當期消費更高水平的消費項目就成為了可能,加速了消費者向更高層次的消費結構轉移。

三、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

1.研究設計

本文采用的實證數據來自2014年西南財經大學在全國25個省對8000多戶家庭以調查問卷形式開展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活動(CHFS)。剔除了某些異常值和數據不全的家庭最后得到有效樣本規模為3798戶家庭。解釋變量儲蓄(DEP)是指家庭的定期存款賬戶余額、保險(INS)是指家庭累積購買的商業性保險、股票(STO)用家庭購買的股票市值表示、消費貸款(DEBT)用家庭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教育貸款、旅游貸款、信用卡欠賬額度和其他類消費性貸款表示??刂谱兞堪彝ナ杖?Y)、戶主受教育程度(EDU)、家庭規模(SIZE)、戶主年齡(AGE)、家庭戶口類型(Dum_rural)。通過邏輯關聯的梳理,本文參考張大永(2012)的模型設定方法,假定家庭金融資產、消費貸款與消費水平、消費結構升級率存在如下線性關系。

被解釋變量消費結構升級率(DR)參考韓立巖(2011)的發展系數,用家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100%來表示,構建模型(I):

(I)

被解釋變量發展型消費支出量(DC)用家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方面的消費支出表示,構建模型(II):

(II)

通過以上的邏輯梳理,本文由此提出以下假設:保險、儲蓄、股票、消費信貸與消費升級存在正相關關系。

2.實證檢驗

由于Wald檢驗結果顯示仍然存在較大的異方差,本文采用WLS加權最小二乘法對截面數據進行回歸。得到回歸方程:

(III)

(IV)

從回歸結果方程可以看出,除了消費貸款對消費結構的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外,家庭的金融資產儲蓄(DEP)、保險(INS)、股票(STO)對消費結構升級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具體來看,當家庭儲蓄資產增加1%時,能夠促進消費結構升級0.0836%,家庭儲蓄賬戶余額的資產效應在當期實現促進了消費結構的改善;當家庭購買的保險資產增加1%時,家庭消費結構改善0.184%,說明保險的信心效應得到了發揮;當股票資產每增加1%,消費結構升級0.299%,股票資產給家庭帶來了財富效應提高了家庭的財富水平進而對消費結構產生了正向的影響。而家庭消費信貸能夠促進發展型消費的支出,但尚不足以達到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效果(原因見結論部分)。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1.家庭儲蓄資產、保險資產和股票資產與家庭消費支出和消費結構升級呈正相關。家庭儲蓄資產累積通過資產效應對消費升級有促進作用;保險資產通過提升信心效應有助于消費升級;股票資產提升了家庭的財富水平,可以促進我國居民消費升級。

2.家庭消費信貸能夠促進發展型消費的支出,但尚不足以達到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效果。消費信貸通過跨期優化效應能夠解決居民當期的大額支出,為其他消費項目騰出支出空間,并能引導消費熱點,激發消費潛力,加快居民消費升級的速度。然而,目前我國消費信貸相比發達國家相對滯后,對居民向發展型消費發展的引導能力較弱,加之在經濟轉型時期,我國居民的收入預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借助消費貸款進行消費需要償還較高的目標儲蓄額,居民增收措施的補償效應難以發揮,不確定性因素壓制了居民超前消費的意愿,由此消費信貸對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有限,尚不足以改善居民的消費結構。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具體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第一,增加居民的股息與紅利等財產性收入,發揮風險資產的財富效應。穩定資本市場以提升風險性金融資產的投資價值增加家庭財產性收入,促進消費升級。

第二,提高保險密度和社會保障水平,降低不確定性因素,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需改善農村居民消費的基礎設施環境,通過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鄉之間消費信息的傳播和學習,促進耐用消費品“示范效應”的發揮,實現消費模式的順利傳遞。

第三,加快發展消費信貸市場,完善相關配套法律保障和個人征信系統。不斷引入新的消費金融機構,擴大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范圍和規模。此外,發展互聯網的消費金融產品在小額支付、便捷體驗方面的優勢,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共享技術更好地管理風險和控制成本,從而與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形成產品、功能上的互補。另外,借鑒美國和日本的個人征信體系,應推動建設民營性質的個人征信體系,從而規范消費者、企業與金融機構在消費信用或金融交易中的責任和權利。

參考文獻:

[1]Tufano,P., Consumer Finance,Economic Literature,2009(1),227-247.

[2]韓立巖、杜春越:《城鎮家庭消費金融效應的地區差異研究》,《經濟研究》2011年第1期.

[3]嚴先溥:《消費升級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消費經濟》2004年第4期.

[4]田青:《資產變動對居民消費的財富效應分析》,《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第5期.

[5]王江、廖理、張金寶:《消費金融研究綜述》,《經濟研究》2010年第1期.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4篇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之后,文學期刊從期刊數量到期發行量都呈現出大幅下滑之勢。據人民網對文學期刊進行的調查,目前中國的期刊社一共有9000多家,文學期刊約占10%,而這其中又僅有10%的文學期刊生存狀態較好,即不到100家的文學期刊能夠維系自身的運行,其余的文學期刊都處于舉步維艱的境地。文學期刊的日漸萎靡與日益強大的中國經濟和綜合國力形成強烈的反差。雖然,文學發展不可能與經濟完全同步,但文學期刊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文學作品與社會生活漸行漸遠是值得理論界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學術界對文學期刊萎靡不振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歸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原因:第一,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占據了人們大量的休閑時間;第二,消遣、娛樂類的報紙和時尚雜志對文學期刊的沖擊;第三,當前文學期刊上發表的作品遠離社會生活;第四,讀圖樂趣取代了閱讀文學作品的樂趣;第五,政府對文學期刊的經費支持力度不夠。這些分析當然成立。但是,文學理論界在探討文學期刊面臨的生存困境時,恰恰忽略了對當代文學理論的反思,似乎文學期刊興衰存亡與文學理論沒有絲毫關聯。

事實上,文學期刊面臨大幅萎縮是一個表層問題,其深層的問題是文學在當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邊緣化,文學越來越遠離社會文化。文學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邊緣化不能僅僅歸咎于作家、讀者和文學期刊,而是一個整體性和全局性的問題,其中文學理論蒼白化、文學批評闡釋無力癥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文學繁榮取決于多種因素,不僅需要優秀的作家和優秀的作品,而且需要文學理論對文學創作的關注和介入。中外文學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文學理論的關注和介入難以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而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才是文學繁榮的直接推手,可以說,沒有人文主義運動就沒有莎士比亞,沒有古典主義文學運動就沒有莫里哀,沒有啟蒙運動就沒有歌德,沒有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運動就沒有斯丹達爾、巴爾扎克、狄更斯、易卜生和托爾斯泰。因此,文學理論積極介入文學創作,從而推動文學創作的發展是文學繁榮的前提條件。在這方面,19世紀的俄國文學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例證。

19世紀的俄國文學是一個天才輩出的時代,在革命民主主義時期,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岡察洛夫、奧斯特洛夫斯基、謝德林、涅克拉索夫、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步入文壇,對俄羅斯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他們描寫人間苦難,反映黑暗現實,把揭露和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農奴制,在思想上、藝術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為俄國的革命民主主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高爾基指出:“沒有一個國家像俄國那樣不到百年時間出過燦若群星的偉大名字?!比欢?,這樣的文學成就并非僅僅是作家努力的結果,而是在文學理論介入和推動下完成的。

這一時期的俄國文壇在文學理論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并最終產生了大量以推動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為己任的理論家,主要是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尤其是別林斯基,他對俄羅斯革命民主主義事業和文學的歷史貢獻是難以估量的。當果戈理的《欽差大臣》和《死魂靈》發表之后,由于這兩部作品辛辣地嘲諷和深刻地批判了農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統治的罪惡,因此,遭到反動文人的惡毒攻擊,蔑稱其為“自然派”。在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別林斯基挺身而出,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立場上,仗義執言,發表了《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理先生的中篇小說》和《乞乞科夫的游歷或死魂靈》等理論文章,指出果戈理對生活既不阿諛也不誹謗,而是對其陰暗面進行揭露和批判,并從革命民主主義立場出發,充分闡明了當時的俄國社會需要這樣的好作品。其后,別林斯基又寫了《一八四六年俄國文學一瞥》和《一八四七年俄國文學一瞥》等理論文章,深刻地剖析了19世紀上半葉俄國社會的現實狀況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自然派”)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熱情贊揚了果戈理等進步作家對現實的無情揭露和辛辣諷刺,闡明了“自然派”采取對現實批判態度的意義,有力地推動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向縱深發展。

車爾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羅留波夫對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同樣是舉足輕重的。他們以《現代人》雜志為陣地廣泛地宣傳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積極扶持文學新人,指導廣大讀者進行文學閱讀和文學鑒賞,幫助讀者去領會作品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培養讀者高雅的藝術情趣??梢院敛豢鋸埖卣f,如果沒有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的引導,人們很難真正理解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岡察洛夫、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等偉大作家的作品。如果人們不能深刻地理解這些作家的作品,那么,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也就斷然不會如此波瀾壯闊。

19世紀俄國文學的發展,對當下的中國文壇是有啟發意義的:理論家和批評家介于作家和讀者之間,在推動文學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理論家和批評家要總結文學發展的歷史經驗,闡明文學面臨的歷史使命,引導作家關注現實人生,引導作家追求高雅的藝術風格;另一方面,理論家和批評家又對作品進行闡釋和解讀,對作品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進行剖析,引導讀者把握作品,培養讀者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只有當作家、理論家、批評家和讀者出現良性而有效的互動的時候,文學思潮才可望推動文學的發展,文學繁榮才有可能成為現實,文學期刊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成為溝通作家與讀者橋梁和媒介。

然而,當前中國文學理論沒有起到這樣的的作用,文學理論完全在自己封閉的理論框架內自我演繹。綜觀當前的中國文壇,文學理論與文學期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理論與創作陰陽兩隔

當下,中國文壇最奇怪的現象是文學理論的缺席。文學理論的缺席并非是指中國沒有文學理論家,沒有文學理論文章,而是指文學理論話語基本上是從西方移植而來的,與當下的中國文學創作沒有直接關聯。也就是說,文學理論家成為西方文學理論傳聲筒,成為西方文學理論的“二道販子”。移植而來的文學理論根本不能有效解讀當下的文學現象,只能自說白話,只能在話語狂中自我消遣、自我娛樂。

文學理論家們聲稱“理論就是理論”,“理論與創作本來就不是一回事”,以此來回絕對當下文學創作的關注??梢哉f,西方文學理論在中國已經泛濫成災,不僅不能闡釋和解讀中國當下的文學創作,而且使中國學者缺乏理論原創力,甚至導致文學理論家的惰性。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植根于西方的文學創作,是對西方文學創作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因而對西方文學進

行闡釋和批評是有效的。但中國文學有自身的傳統,中國文學關注的問題有別于西方文學關注的問題,同樣中國人的審美理想、藝術追求與西方人的審美理論、藝術追求判然有別。用西方的文學批評理論來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進行評頭論足,無異于削中國人之“足”去適應西方人之“履”,不僅不能給文學創作帶來繁榮,反而會因隔靴搔癢引起作家的反感。當移植西方理論成為時代潮流的時候,理論原創不僅是一種奢望,而且貼近現實的批評也只能成為遙遠的夢想。

與移植西方文學理論批評相關的另一種癥候則是:文學批評期刊也并沒有起阻止文學期刊質量下滑的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還加速了文學期刊質量的下滑。文學批評期刊本來應該承擔解讀作品、引導讀者、提升審美水平的作用,而實際上文學批評期刊發表以套用西方文學理論為能事,出現嚴重的概念化傾向,與讀者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相去甚遠。一些以文學批評為業的學者自身并沒有多少文學悟性和文學感受能力,除了對一些西方文學理論名詞、概念進行花樣翻新之外,并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因此,文學批評的功能和作用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反而因隔靴搔癢、不著邊際而與作家和讀者雙重疏離。

2.文學批評倫理全面喪失

文學批評家應以怎樣的姿態介入社會?文學批評應充當什么樣的角色?文學批評家的倫理底線何在?成為當代中國文壇一個不敢追問的話題。當前文學批評呈現出嚴重庸俗化傾向,文學批評的基本倫理全面喪失,文學批評不僅沒有起到正確引導讀者解讀文學作品,引導作家追求藝術完美、形成藝術風格,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讀者,將讀者引入歧途。究其原因:一些文學批評家自甘淪為一些庸俗作家的吹鼓手,文學批評不是從學理出發,不是處于中立狀態,而是成為作家宣傳、策劃的一個組成部分,成為使作品進入市場的必要“程序”。批評家被作家、圖書經銷商、作品經紀人“策劃”,并為他們服務,按照他們的旨意進行所謂的“批評”,文學批評通過倚門賣笑的方式茍延殘喘地存在。

文學批評倫理的全面喪失不僅是文學批評的悲哀,也是作家的悲哀,是時代的悲哀。在商業氣息充斥整個社會的今天,批評家利用“批評家”的身份為自己撈取一點好處似乎也無可厚非,因為對文學批評家而言,他們擁有的唯一資源就是手中的筆。然而,文學批評倫理的喪失并非是一個枝節性問題,它關涉知識分子的良知、關涉文學存在的價值等文學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梢哉f,文學批評倫理的喪失,是對人類精神生活神圣性的顛覆,是對人類曾為之驕傲的精神家園的褻瀆,其最終后果不僅將宣告文學批評的終結,而且會導致文學的終結。在這樣的文化場域之中,讀者對文學形態的集體想象、對文學的信任怎能不被文學批評掏空?文學期刊怎能不舉步維艱?

3.文學期刊擔當意識潰泛

如前所述,學界在分析文學期刊面臨的生存困境時,要么從文學期刊的外在生存空間人手,分析制約文學期刊的各種社會文化環境;要么從文學期刊與文化市場的關系人手,認為當前文學期刊陷入困境是因為沒有很好地與文化市場接軌,沒有很好地適應當前文化消費的需要,因而難以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這樣的分析雖然不無道理,但并沒有抓住問題的要害。筆者認為,文學期刊的困境在于辦刊思想和編輯理念上缺乏擔當意識,因而失去了文學閱讀的精英群體。由于在辦刊理念上定位在面向大眾文化消費,因此文學期刊往往通過期刊改版、變更欄目設置、發表通俗文學作品等方式去適應市場需要,這樣就難免導致文學期刊在追求貼近大眾生存的過程中變得庸俗化?;厥?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文學在知識界呼風喚雨的場面,難道是因為文學期刊受到來自政治、經濟層面的特別眷顧?難道是因為文學期刊刻意追隨市場需求?文學期刊在當時受民眾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擔當起了思想啟蒙、人生導師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說,當時的文學期刊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因而它成為讀者的一面旗幟,成為民眾尋求理想和價值的精神家園。

然而,當前的文學期刊在庸俗化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是因為文學期刊過低地估計了讀者的審美情趣,過低地估計了讀者的理想、夢想和對精神家園的渴求。文學期刊一味媚俗基于對當代讀者的一種基本預設:當代讀者不需要追問形上問題,不需要理想和信念;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消遣,僅僅是消費,文學閱讀對他們而言僅僅是打發時間的方式。這樣的預設就難免導致惡性循環,即文學期刊越是貼近大眾,而實際上就越遠離讀者;越遠離讀者,文學期刊就越陷入生存困境,越來越難以為繼。

總體而言,文學期刊陷入生存困境是多種因素導致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對文學期刊生存狀態的反思,對于重樹文學精英價值,重建讀者對文學精神的信賴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的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不僅應該積極反思文學期刊的生存境遇,而且也理應成為文學期刊走出困境的重要推手。文學理論家不應該在轉述西方后現代理論中自娛自樂,不應該在中國文學作品上隨意粘貼西方文學理論的標簽,更不應該以解構、嘲弄中國當代文學殘存精英意識為樂事。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應該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具有理想和信念,積極推動中國文學精英化,積極探索歷史、社會、人生,思考人的終極價值,營造文學引領生活的文化氛圍。通過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重建讀者對文學的信賴,重建作家的歷史責任感和自信心,重建理論與創作的良性互動。這樣的文學生態一旦形成,何愁文學期刊沒有穩固的讀者群體?何懼網絡媒體、電視媒體、休閑娛樂報刊的挑戰與競爭?一言以蔽之,文學期刊走出困境的根本前提是建構良性文學生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理論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高爾基,個性的毀滅[J],文藝理論譯叢。1957(1)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5篇

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重要的教學目標。當前,一些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文學鑒賞對學好漢語言文學作用顯著,無法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不能稱為成功的漢語言文學教育,應當堅持探索出有效的培養方式,將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作為立足點?!懂敶鷿h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一書旨在結合我國當代文學發展實際,從研究漢語言和當代文學入手,在有關文學研究理論指導下,探究現代漢語思維下的中國當代文學,探討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

一、《當代漢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內容概要

《當代漢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一書共分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概述,包含簡介、研究現狀、審美、發展進程和典型觀念、研究轉型情況;第二章主要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究,包含史料、英譯、語言品格、概念及電影改編的文化學;第三章主要講述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情況,包含“三段法”教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教師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現當代西方文學研究,包含時間觀流變與當代西方文學發展、當代西方文學研究中的美學回歸態勢;第五章主要講述中國現當代文學與西方文化的結合,包含生態文化因素、現代派文學、中國文學文本空間中“西方文本”的寓意;第六章主要是漢語言文學概述,包含學習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的傳播、具體應用情況和中華文化的弘揚、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第七章主要是漢語言文學探究,包含漢語言文學與人的修養、審美教育、語言意境、互聯網與漢語言文學的融合;第八章主要講述漢語言文學教學,包含專業教學、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習和應用、課程改革、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第九章主要是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創新性研究,包括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教育創新、應用性教學;第十章主要講述各階段漢語言文學教學,包含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大學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情況;第十一章主要是文學鑒賞概述,包含文學語言藝術、現代派文學的理論、“知人論世法”與文學鑒賞、文學鑒賞與理想價值的追尋;第十二章主要講述的是文學鑒賞的分類鑒賞,包含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鑒賞等;第十三章主要講述文學鑒賞能力培養策略,包含重要性、寫作路徑、培養情況、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教學、閱讀中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第十四章主要講述職業院校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包含文學鑒賞對高職學生的影響力、高職院校漢語言教學中的文學鑒賞、高職文學鑒賞課的教學和片論,以及怎樣引導高職學生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二、《當代漢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的意義和價值

《當代漢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一書可供文學工作者或教師職業的人閱讀參考,主要探究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方法。作品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反映,要先了解文學作品創作背景,提高鑒賞能力,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教師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應當提升學生語感訓練方式、感悟能力,選擇快讀與精讀等,不斷熟悉文章,從而有效提升其文學鑒賞能力,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方法。鑒賞文學有獨特的鑒賞方式,并不是“跟著感覺走”,需按照作者所描述的內容,結合文學基本知識,感受作品蘊含的美與意義。教師需引導學生掌握好文學作品的知識內容,把提升文學鑒賞能力落到實處。教師可逐漸向學生滲透文學教育,為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夯實基礎,要求學生積極思考,加強其課后鞏固閱讀,實現相應文學知識的積累,使學生掌握漢語言文學鑒賞方式,積極培養其閱讀能力,全面提升學生漢語言文學鑒賞能力。

《當代漢語言文學研究及文學鑒賞能力培養》一書,能夠為大學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提供理論指導,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可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是兼具實用性和收藏性的著作,值得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生學習。

(李欣蓓,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

文學消費論文范文第6篇

【提 要】本文以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為主要方法,定量研究了留學生的閱讀重點和閱讀偏好,并以此為基礎探究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現當代文學課教材篇目選擇問題以及課堂教學中多媒體使用情況,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現當代文學 教材選編 多媒體教學

一、引言

1. 對外漢語教學中現當代文學教材問題

目前國內對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學作品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而僅有的這些研究也大多數集中在古代文學方面,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是少之又少。當下,對外漢語教材還存在很多漏洞,如:教材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系統性等。

這是所有對外漢語教材的通病,當然也包括現當代文學教材。在編教材的過程中,不同的學者因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對篇目的選擇也不同。有的是基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得出的結論,有的是通過研究分析已有教材提出自己的建議。然而,學習者對這些篇目的具體感受是什么樣的呢?他們在學習時有什么樣的偏好和需求呢?在這方面,很少有學者涉及。因此,我們認為,研究者應該深入學生中去,了解他們學習的興趣點和難點,從而編出一套更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反映當代中國社會風云變幻的現當代文學教材。

2. 多媒體教學

媒體技術的出現使現代教育技術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往往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 基于現當代文學的特點和對外漢語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情況,我們認為,在文學課上,更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已被翻拍的影視作品和由詩歌改編的歌曲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層意蘊。

二、研究設計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受試為南京師范大學的30名留學生,他們都是漢語高級班的學生,學習漢語的平均時間約為3年。他們分別來自美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12個不同國家,都上了一些課時的現當代文學課,有一定的中國文學素養。

2. 研究方法

我們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前期先對該班現當代文學課進行調研,了解老師的教材使用情況和上課模式,然后設計調查問卷。為了保證受試者能夠理解問卷,我們將問題和選項翻譯為英文,并請英語母語者校讀,以確保語義表達正確、沒有歧義。在做問卷前,給學生發放禮物,以確保學生更加用心填寫。

三、結果和分析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收回了23份有效問卷,將每一位同學的每一道題的選項輸入電腦,并使用excel進行統計,經過整合與分析后,我們得到了以下的結果。

1. 留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首先,我們讓留學生列舉了他們學習中國現當代文學以來的印象深刻的作品,并從中選出他們認為最難理解的作品。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留學生印象比較深刻的作品中,有12篇為現代作品,6篇為當代作品;其中,長篇小說6部,短篇小說5篇,散文3篇,中篇小說2篇,小說集1部,散文集1部。

關與留學生為什么對這些作品印象比較深刻,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剛學過或是剛讀過不久(如《兄弟》),有的是因為文本本身的特點,有的是因為留學生個人的個人偏好(以上兩點我們會在后文討論),還有一部分印象深刻是因為比較難理解,如下表所示:

對比表1和表2可以發現,魯迅的作品是留學生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也是被認為最難理解的作品。誠然,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但是魯迅作品有著復雜的社會背景,且語言有時也和現代漢語有些疏離,導致留學生理解的困難。

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不同的學生由于關注的重點不同學到的東西也不同。

例3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他們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最大的收獲是“擴大了詞匯量”(56.52%)和“學會了新的表達”(52.17%)。從中可以看出,語言不僅是文學閱讀的基礎,也是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關注的重點。當然,現當代文學作品所能提供的還不止這些。不少高水平的留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尤其是一些反映當代中國人生活狀態的的文學作品,更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深層次地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行為邏輯與思維方式。

2. 留學生的閱讀偏好

為了了解留學生的閱讀偏好,我們讓他們根據第一問(印象比較深刻的作品)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明原因,得到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此問為主觀題,23個受訪者僅留下了7個答案??梢?,除個別高水平留學生外,大多數人真正喜愛的現當代文學篇目有限。再通過對僅有的幾個答案進行分析,不難發現:

一方面,雖然語言是留學生關注的重點(如表3所示),但是極少有人會因為某一篇作品“語言簡單”而喜歡它。在所有受訪者中,朱自清的《背影》提及率最高(在調查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唯一被重復提及的作品),最受留學生的歡迎。通過進一步追問可以發現,《背影》深受留學生們的喜愛,有其獨特原因:篇幅短小,陌生詞匯少,使之簡單易讀;在內容方面,父愛主題具有跨越國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共鳴。因此,兼具高可讀性和高共鳴性的《背影》成為留學生們的最愛。

另外一方面,雖然很少會有人因為某一篇作品“簡單易讀”而喜歡它,但是卻有大量的受訪者會因為某一篇作品“難讀”“讀不懂”而不喜歡它。興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具有語言障礙的作品留學生根本無法理解、甚至可能傷害學習興趣,便也不可能出現在答案之中了。

為了更加具體地研究留學生對于某個作者的喜愛程度,我們綜合考察了當下流行的教材和各大作家排行榜,選出11位主要作家,使用五度量表法,1到5分別表示“非常不喜歡“到“非常喜歡“。當然,其中也包括“不認識”的選項。

在喜愛程度上,我們借用了“豆瓣電影top100”的排名計算方法,將每一個作家獲得的票數、相應得票分數、每一張得票的投票者質量(按照投票者所標記的作家認識數量作為考核標準——該投票者認識的作家數量越多,這一票的質量就越高,在最后呈現的作家綜合評分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三項內容進行綜合計算,得出以上結果:表5顯示,曹禺、沈從文、畢淑敏、龍應臺的作品相較于魯迅、莫言更具有“易讀性”,其中的愛情、父愛、母愛、自然之愛也具有跨越國界的高度“共鳴性”,受歡迎程度可能因此較高。而魯迅、莫言、張愛玲的作品存在大量語言閱讀障礙,帶有中國特色的批判性思想內容也最難,這也可能是導致不喜歡魯迅、張愛玲、莫言的得分低的主要原因。然而具體到對于莫言、魯迅兩者的評價上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對于莫言,大家普遍呈現出“不喜歡”;然而對于魯迅,評論卻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喜歡的非常喜歡,給分相當可觀;然而不喜歡的也不在少數,給分較低。

3. 課堂教學與多媒體使用

教材只有和課堂教學相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我們針對教師的授課方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表6顯示,教師的授課方式還略為單一,以課本講解為主,穿插拓展材料和小組討論。教師使用多媒體的頻率比較低,只有不到一半(48%)的同學認為老師經常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梢?,教師的多媒體教學并沒有給大部分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說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價值和作用。

當被問及“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增加什么比例的教學內容”時(多選題),60%的同學選擇了“文化知識介紹”一項,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留學生學習現當代文學的訴求與中國學生是相似的,他們希望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作為工具的屬性,還希望能夠了解這種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透過文化去感受一個時代的特色。有43%的留學生希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加對字詞的解釋。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克拉申的“i+1”公式,在對班級學生的中文水平和學習需求做一個大致了解后,有針對性的選擇教材和教學內容。對于中文水平較高、希望了解更多當下中國文化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更與時俱進的作品,對中文水平還有待加強的學生則可以考慮選擇語言更直白曉暢的文本,而不必只一味追求大家之作。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與數據分析,探討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材選編情況和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情況。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留學生閱讀時關注的重點仍然是語言詞匯方面,一些高水平的留學生關注深層文化意蘊;留學生偏好簡單易讀的作品,尤其喜愛具有跨國界情感意蘊的作品;留學生獲得的課外資源有限,教師在課堂上沒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根據以上結果,我們認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 在現當代文學教學的初級階段,教材選擇上更應偏重具有“可讀性”(語言障礙少)和“共鳴性”(思想內容具有普世性)的作品,旨在打好、鞏固語言基礎,保護留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習興趣,為下一進階階段做好準備。

2.教師應加強引導,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水平,分層次教學。對于高水平學生,教師應注重增加作品的“文化內涵”,篇目選擇與課堂教學在保證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適當增添有一定深度、難度的作品,增加作品文化內容的“中國特色”,以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3.教師應善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尤其是視頻和音樂。筆者在研究過程中搜集了由中國現當代詩歌改變的樂曲(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并使用會聲會影整合詩人的文字介紹、詩歌改編的民謠歌曲、詩中出現的意象圖片、演唱視頻,制作出一個適合對外漢語教學的音樂視頻,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自己制作視頻,充分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信地址:210008 江蘇省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上一篇:雷擊風險評估論文范文下一篇:虛擬網絡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