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理論

2023-06-03

第一篇: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理論

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建設的基本經驗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黨的理論創新引領各方面創新。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首要任務是理論武裝和理論創新。當前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這是黨的十七大擺在全黨同志面前的一項戰略任務。

一、重視理論武裝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重要法寶

在八十多年的歷史上,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這既是一個優良的傳統,也是保證黨的事業不斷勝利前進的一個重要法寶。

第一,思想理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理論武裝。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理論武裝工作搞好了,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高了,黨的事業的勝利發展才有了根本的保證。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不斷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之一。

第二,理論武裝全黨首先是要武裝黨的領導干部。為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我們黨歷來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從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長遠發展中,認識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加強理論武裝的重要性。為此,早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就專門創立了培訓干部的中共中央黨校、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等。

第三,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都首先提出理論武裝的重大任務。延安時期,毛澤東發動了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全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達到了思想和行動的高度一致,為取得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把進城比做進京趕考,要求全黨進一步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習馬列著作,學習經濟和城市管理,為建立新中國創造了條件。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再次發動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端正思想路線,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黨的十五大部署全黨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為新世紀新階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理論基礎。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理論武裝,不僅推動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理論保證。黨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學習貫徹包括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這對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排除各種思想干擾、統一認識,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更為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可以說,建黨86年來,黨的事業所取得的每一個發展和每一個勝利,都是同全黨不斷加強理論武裝密不可分的。

二、理論武裝最重要的是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來武裝頭腦

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高度重視理論武裝,最基本的任務,是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來武裝黨員和干部。

以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為主要內容搞好理論武裝,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經驗和政治結論。黨一成立,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的同時,也就提出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態度問題。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在怎樣學習、實踐馬克思主義這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上,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教條主義態度只注意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具體結論,而忽視了作出結論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具體的歷史背景和過程。他們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許多觀點,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踐經驗總結而來的,生搬硬套地將它用到中國,看起來很尊重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偏離了馬克思主義。與之相對立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用毛澤東的話來講就是用馬列主義這根“矢”,去射中國革命實踐這個“的”,叫做“有的放矢”。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充分證明,解決中國的問題,脫離中國具體國情是死路一條。離開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不行;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的本本,照抄照搬別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模式,同樣不行。這就決定了對待馬克思主義唯一正確的態度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用創新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就會做到無往而不勝,這是我們付出沉重歷史代價而得出的深刻經驗和結論。因此,黨的理論武裝工作必須隨著黨的理論創新的發展而發展,正如胡錦濤總書記說過的,“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

以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為主要內容搞好理論武裝,必須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是理論武裝必須注意的根本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就要學會運用理論去認識和分析實際,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發展理論。歷史經驗表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既能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又能在總結這些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新理論,使馬克思主義不斷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所以,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領導干部,必須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學風,要堅持把理論學習和研究同推動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用不斷發展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

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領導干部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是解決各種矛盾、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強大思想武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理論武裝的新任務就是學習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

(一)加強對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黨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領導干部指導實踐的理論指南。鄧小平曾說:“現在,有些人發議論,往往只看現象,原因是理論和實踐都沒有根底”,“現在我們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學,很需要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陳云也曾經指出:“要把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好,最要緊的,是要把領導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對頭”,“現在我們在新形勢下,全黨仍然面臨著學會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這項最迫切的任務。”所以,理論武裝首要的是以解決領導干部的思想方法、提高他們的理論思維能力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為重點,使他們能夠站在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加強對領導干部的世情、國情、民情、黨情的教育。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情況,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領導干部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作風,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策和工作,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順利前進至關重要。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在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不斷變化的客觀條件出發來認識和解決問題。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必須以深刻把握世情、國情、民情、黨情這“四情”為前提。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力鼓勵領導干部帶頭調研,就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著力解答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就各自工作中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思考。

(三)充分發揮黨校在干部理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黨校作為學習、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培養黨的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的主陣地、主渠道,在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各級領導干部的頭腦方面,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辦黨校,就是要使我們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論水平提高一步,使我們黨更加統一。”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干部到黨校學習的極端重要性,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注重發揮黨校在理論武裝工作中的作用。黨的十七大在這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黨校教學應該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進一步改革創新,積極主動地適應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新要求。

(四)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作為干部教育的中心內容。干部教育一定要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課的中心內容。把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同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結合起來;同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起來;同學習領導干部必備的各

種知識結合起來;同學習黨史、黨的知識,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和新鮮經驗,加強黨性鍛煉、改造世界觀結合起來。著力實現夯實理論基礎、掌握必備知識、開拓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增強黨性修養等方面的干部培訓要求,不斷提高干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建設學習型政黨,指定干部必讀書目,編寫適合干部學習的教材,開展全黨學習運動。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要組織領導干部原原本本地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特別是我們黨幾代領導的原著原文,全面、準確、深刻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力求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我們黨每次開展學習運動,都根據各時期的任務和干部特點、需要,按照“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則,適當指定一些必讀書目,供領導干部學習使用。當前,要組織高水平的專家學者,根據理論學習需要,精選精編一兩本有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特別是我們黨幾代領導的原著原文選編,編寫一套體現干部教育新要求和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闡述的教材,形成充分體現和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與干部教育相適應的“分類別、分層次”的教材體系。特別要盡快編寫適合領導干部使用的科學發展觀等教材。此外,還要及時組織編寫適合干部使用的其他教材。當然一定要精選,少而精。

(六)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骨干隊伍建設。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干部、教育黨員和人民,需要一大批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骨干人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培養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培養造就一批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深入研究、了解和熟悉中國情況的理論大家,戰略重點是培養中青年理論家。建立適當的激勵、培養和使用機制,發揮理論名家大家的作用,牢牢把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

(七)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F在最緊迫的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要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領導干部的過程中,突出抓好領導干部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從“五個高度”上下功夫:一是要從政治高度認識科學發展觀,糾正認為科學發展觀只是單一解決經濟發展的指導方針的片面認識;二是要從全局高度認識科學發展觀,以大局為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三是要從意識形態高度認識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在內的軟實力建設,強化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四是要從改革的高度認識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和深化改革;五是要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一項前瞻性的、長遠性的、根本性的戰略思想加以落實。通過學習,使領導干部努力掌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掌握貫穿在科學發展觀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增強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的實踐的本領和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

設各個方面。建議選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幾代領導關于發展問題的論述,供全黨學習。

第二篇: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回顧與展望

虞云耀: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回顧與展望

2011年05月11日07:01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在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發生這種深刻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立和不斷豐富發展執政黨建設理論,并用以指導黨的建設實踐,努力保持和不斷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從而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回顧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發展歷程,總結在這一理論指導下黨自身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進而把握不斷發展完善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基本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對于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如何加強自身建設、保持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始終是一個重大課題。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長期執政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具有深厚的理論淵源和實踐根基,既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黨的建設學說的科學繼承,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集中體現;既是黨加強自身建設豐富經驗的總結,又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毛澤東同志關于黨的建設的思想,奠定了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在局部地區執掌政權時就已經開始探索在執政條件下如何建設黨的問題。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深刻闡述了關于執政黨建設的思想。他提出,要密切聯系黨的政治路線加強黨的建設,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新中國成立后,他突出強調,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反對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黨的八大就執政黨建設的一些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等等。這些思想觀點,指明了執政黨建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的創立,標志著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初步形成。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其給黨帶來的影響,深刻總結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明確提出了“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等重大問題,并作出了科學回答。他強調,要把黨建設成為有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核心。他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注重制度建設,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按照“四化”方針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等等。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毛澤東建黨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構成了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進一步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同時,創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用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性建設,要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等等。尤其可貴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執政黨建設重大問題的論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強調以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反映了我們黨對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高度自覺。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針對新世紀新階段黨所面臨的新形勢

新任務以及機遇和挑戰,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使執政黨建設理論達到了一個新境界。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要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等。這些都反映了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對執政黨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新期待。

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科學回答了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這一理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反映時代變化,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發展,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和與時俱進的品格。這一理論具有嚴密的科學性,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客觀規律,一系列思想觀點相互聯系、有機統一,既具有嚴密的內在邏輯,又體現出完整的系統性。這一理論具有生動的實踐性,深深地植根于黨執政和自身建設的實踐之中,源于實踐又指導和推動實踐,并在實踐中經受檢驗。這一理論具有全面的指導性,從執政黨建設的理念和原則到執政黨建設的方法和途徑再到檢驗執政黨建設成效的尺度和標準都有論述,為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導。

不斷發展完善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

黨的執政黨建設理論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執政黨建設的各個方面,包括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根本原則、總目標、指導思想、根本宗旨、價值取向、基本方針、主線、總體布局、推進動力、發展途徑等,是一個科學、完備的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一理論,須把握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內容。

緊密聯系黨的政治路線加強執政黨建設。黨的建設歷來是同黨的歷史任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黨的政治路線,為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服務。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是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寶貴經驗,也是一條根本原則。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緊密聯系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聯系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來加強黨的建設,執政黨建設就方向明確、成效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現實課題和廣闊舞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總目標推進黨的建設。圍繞什么樣的目標建設黨,是加強黨的建設首要的根本的問題。執政黨建設的目標是由黨的性質、黨所處的環境和歷史方位、黨肩負的使命任務以及黨的自身狀況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和黨長期執政的新要求,我們黨對自身建設的目標認識越來越清晰。黨的十七大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鄭重地提出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個總目標集中地體現了黨的性質、根本宗旨、思想路線、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群眾性和時代特色。執政黨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都要牢牢把握這個總目標、聚焦于這個總目標,為實現這個總目標而努力。

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執政黨建設。以什么理論為指導,直接關系執政黨建設的方向和根本。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和突出特征。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使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黨的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黨的理論武裝工作就跟進一步。改革開放以來,全黨通過集中教育活動和經常性的理論學習教育,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運用科學理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能力,為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從黨的根本宗旨和核心價值出發加強執政黨建設。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核心價值。這是我們黨區別于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之點,也是我們黨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戰勝各種風險的力量源泉。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消極腐敗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在新形勢下加強執政黨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始終不渝地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以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執政黨的制度建設。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堅持“四個服從”,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黨內重大問題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集體討論決定等,都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和不斷完善民主集中制,把發展黨內民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制度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吨袊伯a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制定和修訂,黨內選舉制度、黨務公開制度、巡視制度、黨的各級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在一些縣(市、區)的試行,使黨的制度建設在多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作為執政黨建設的根本方針。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馬克思主

義執政黨保持自身先進性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黨多年來實踐經驗的總結。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們黨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等工作成效明顯?!吨袊伯a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以及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等一批黨內重要法規和制度的頒布實施,表明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不斷加強。2005年中央頒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標志著我們黨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反腐倡廉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嚴格貫徹執行黨章和黨內各項制度,堅持在制度和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從嚴教育、管理、監督各級領導干部,使他們真正成為人民的公仆。黨要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積極的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執政黨建設的主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執政能力集中體現為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黨的各方面建設最終都要體現到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上來。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在執政條件下尤為重要。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不是一勞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對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先進性建設是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關系黨的建設的全局。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既用黨的先進性建設成果推動執政能力的提高,又用執政能力建設的加強來檢驗黨的先進性,從而使黨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

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加強執政黨建設。執政黨建設應當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布局,我們黨對于這一問題的認識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深化。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五位一體”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這五個方面的建設是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黨的十七大提出,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這就使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內容更加全面、重點更加突出、操作性更強。實施這個總體布局,要著眼全局、統籌兼顧、有機結合,既突出重點又整體推進,從總體上不斷提高黨的建設水平。

把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作為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根本動力。改革創新是當今時代精神的核心,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動力之源。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方面,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加強自身建設的經驗應當繼承和發揚;另一方面,面對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黨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制度規定乃至思想觀念都要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適應,不斷進行變革和改進。要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使黨的建設適應時代進步和黨的事業發展的要求。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譜寫新的理論篇章;既發揚優良傳統,又創造新鮮經驗;既善于用新的舉措和辦法破解黨的建設中的難題,又善于通過制度和機制創新來建立長效機制;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

把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為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根本途徑。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個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這是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揭示了新形勢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根本途徑。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就是要準確把握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堅持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這就需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并把這些經驗加以升華,用以指導實踐。要勇于破除那些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摒棄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改變妨礙解放思想的思維定勢,努力使正確理論得以堅持、優良傳統得以弘揚、寶貴經驗得以傳承。

第三篇:關于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反腐倡廉建設理論研討征文的通知

關于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反腐倡廉建設理論研討征文的通知

各縣(區)交通運輸局、高新區交通辦,局屬各單位、機關有關科室: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90周年。為全面回顧總結建黨90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特別是近年來交通運輸反腐倡廉建設的發展歷程、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經驗,扎實推進反腐倡廉理論研究,根據省廳紀檢組《關于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反腐倡廉建設理論研討征文的通知》(豫駐交紀[2011]4號)精神,決定在全市交通運輸系統開展紀檢監察理論調研征文活動?,F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論文主題

1.建黨90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基本經驗研究

2.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相關問題研究

3.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研究

4.發揮教育引導作用,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研究

5.廉政風險防控管理研究

6.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防治腐敗工作研究

7.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研究

8.加強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關系研究

9.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研究

10.紀檢監察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問題研究

11.中外反腐倡廉理論及實踐比較研究

12.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及干部隊伍建設研究

二、論文要求

各單位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完成一篇以上論文,紀檢監察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要牽頭負責。論文要圍繞主題、觀點正確、邏輯縝密、文風樸實,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較強的針對性、前瞻性,對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具有借鑒和啟發意義。論文題目自定,每篇論文原則上不超過5000字。正文前加注300字左右的內容提要。

三、論文報送

請各單位各部門于2011年6月5日前,將撰寫的調研文章(附電子版)報局監察室。駐廳紀檢組監察室將組織有關專家對上報的論文進行評選,優秀論文將推薦參加省及全國紀檢監察優 2

秀調研課題報告的評選。如果有正在調研即將完成或已經完成的反腐倡廉建設理論調研論文,并4月28日前報送的論文,省廳紀檢組監察室將擇優推薦參加中央紀委監察部“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理論征文活動。

聯系電話:4621682

電子郵箱:pyjtjjcs@sina.com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四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

劉云山

當今時代是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國際關系深刻調整,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文化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深刻?,F在,各國都把文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紛紛制定實施文化發展戰略,著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這次中越兩黨理論研討會以“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建設”為主題,深入研討交流、相互學習借鑒,對更好地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共十七大進一步提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戰略任務,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要求,把文化建設作為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推進,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進行了深入探索,開創了文化建設的新局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取得一些理論和實踐成果,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文化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精神旗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文化體現著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積淀,反映著一個政黨的理想追求。堅持什么樣的方向,建設什么樣的文化,不僅決定著文化自身的發展前途,更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作為有著崇高追求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要走在時代前列,就必須始終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高揚自己的文化理想,把握文化發展主動權,充分發揮文化引領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最偉大的成果,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是確保文化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的根本。綜觀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中華文化注入了先進的思想內涵,中國人民獲得了科學的思想武器,煥發出創造新的歷史、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指針。在新形勢下,我們將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文化建設,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面對國內社會思想意識的多元多樣多變,發展壯大先進思想文化,關鍵是要把握正確的方針原則,始終保持思想理論的清醒堅定。我們堅持不懈地開展理論武裝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不斷深入人心,增強了人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自覺性。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化,總有一種占據主導地位、起著支配作用。我們堅持把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統一起來,大力弘揚一切有利于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形成生動活潑、蓬勃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市場,如何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是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促進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強調如果兩者發生矛盾,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決不能為追求經濟效益而放棄社會責任、損害社會效益。

二、文化凝結著全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構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體人民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的內核,規定著文化的性質。有什么樣的價值體系,就有什么樣的文化立場、文化選擇。中國有56個民族、13億人口,要把人們的

1思想意志凝聚好,就必須鑄就能夠發揮引領作用的核心價值體系。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黨鮮明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強調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努力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關鍵是解決認知認同的問題,使之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我們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導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的信念和信心。我們注意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唱響時代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濃厚氛圍。我們注意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內涵,用高質量高品位的文藝作品形象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我們注意結合干部群眾思想實際,加強對重大理論問題的闡釋解讀,加強對思想認識問題的正面引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增進思想共識。

任何一種價值觀念的確立,都需要同人們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我們立足于實踐養成,推動健全各行各業的規章制度,充分發揮政策法規的激勵約束作用。我們注重建立和規范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入隊儀式,充分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增強認同感。我們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創建之中,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等群眾性創建活動,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廣泛搭建載體平臺,引導人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三、文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表現為事業、產業兩大形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全面協調發展。中共十六大以來,我們順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把文化區分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強調兩手抓、兩加強。實踐中,我們對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品屬性有了進一步認識,對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樣化文化需求有了進一步界定。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政府與市場在文化建設中的職能,形成了用不同思路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辦法。

在發展文化事業上,我們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干,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構建覆蓋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我們優先安排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大力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社會免費開放。我們積極探索適合基層特點、適應群眾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務方式,推廣政府購買、集中配送、聯網服務等新做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城鄉基層。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初步形成,一些邊遠地區群眾看書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我們堅持以市場為主導,通過完善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繁榮文化市場,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我們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進國產動漫振興、數字電影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設,發揮骨干企業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注重培育各類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努力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市場環境。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在資本運作、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2004年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年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亮點。

四、文化發展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依靠力量在于人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

本、面向群眾,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人民群眾共建共享是一個重要特征。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眾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到文化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來越強烈。作為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黨,不僅有責任實現和發展好人民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也有責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權益、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生活質量。多年來,我們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多種途徑,組織創作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著力降低文化消費門檻,提供更多群眾買得起、用得上的文化產品,努力讓文化的陽光普照人民大眾。人民群眾是文化產品的享有者,文化產品最終應由人民群眾來評判。我們堅持把人民群眾認可不認可、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文化產品質量的重要標準,引導文化創作生產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人民大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主體,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也創造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在推進文化建設中,我們堅持依靠群眾,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大力支持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總結推廣源于群眾、生動鮮活的文化樣式和文化載體。我們積極創造條件,大力發展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調動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充分發揮文化專門人才的作用,實施文化人才培養工程,著力培養理論、新聞、文藝、出版人才及文化領域經營管理人才,加大對年輕人才、高層次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我們重視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廣交朋友、改善服務,努力把知識分子團結在黨的周圍,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

五、文化發展的動力來自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不懈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改革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推進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必須把文化體制改革作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根本途徑,努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近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由點到面、由淺入深,步伐不斷加快、力度不斷加大。在微觀運行機制上,一方面,圍繞重塑文化市場主體,加快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培育國有骨干文化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努力提高文化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圍繞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勞動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斷增強活力,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效益。在宏觀管理體制上,主要是理順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與所屬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政事分開,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實現由辦文化為主向管文化為主轉變、由管微觀向管宏觀轉變,更好地履行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職能??偟目?,我國文化領域的改革進展順利、態勢健康、成效顯著。

文化體制改革涉及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堅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先導,著力樹立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引導文化工作者積極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我們堅持把政策作為推進改革的強大杠桿,在財政稅收、金融支持、社會保障、人員安置等方面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改革的政策環境。我們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原則,根據文化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性質和特點,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有計劃有組織、分階段分步驟、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

六、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創新文化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切實增強文化發展的生機活力。文化要有生命力,就必須不斷創新。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把創新作為文化發展的制勝之道,創造、創意成為文化領域最鮮明的時代標識。對中國來說,無論是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需要,還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無論是保持中國文化的自身特色,還是參與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都需要大力推進文化創新。

推進文化創新,需要繼承弘揚本國優秀傳統文化,使之不斷發揚光大。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傳承、變革與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應當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本國文化,充分認識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給傳統文化賦予時代內涵,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光彩。推進文化創新,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廣泛吸納融匯世界文明優秀成果。世界文化多元多樣、各有所長,每個國家都有引為自豪的文化,都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應當以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視野,堅持博采眾長,兼納百家之精華,積極參與文化對話與交流,使文化發展順應世界進步潮流。推進文化創新,需要重視現代科技手段,用先進技術建設和傳播先進文化。應當密切關注現代科技發展趨勢,注重用先進技術增強文化產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斷創新文化的傳播方式、表現形式。要充分認識互聯網迅猛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聯網,大力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努力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先進文化、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平臺。

創新是不斷探索、不斷超越的過程,良好的社會環境至關重要。這些年,我們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文化工作者煥發創造激情、增強創新能力,努力使一切創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我們注重建立文化創新的法制保障、激勵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盜版行為,設立文化產業基金、鼓勵文化創意創造,推動建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杰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我們注意探索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創新體系,推動文化企業在文化與市場、科技和產業的結合中不斷創新,使企業成為文化創新項目實施的主體,成為文化創新成果轉化的主體。

七、文化是不同國家和民族心靈溝通的橋梁,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不斷增進各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文化交流是心與心的溝通、思想與情感的交融,在國與國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各國之間相互聯系日益密切。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們堅持把對外文化交流擺上重要位置,不斷增進同各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需要把政府交流與民間交流結合起來。我們立足于加深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多角度展示中華文化,展示當代中國的文明進步。我們適應國際社會研究中國文化興趣增長的新形勢,注意辦好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推出中國藝術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活動,讓更多外國民眾感受中華文化。我們積極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強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對外文化交流不斷向廣度深度擴展。2009年底,我國已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文化交流關系,同140多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文化交流計劃。

現在,國際文化貿易日趨活躍,在國家間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需要積極探索商業化的運作方式,注重依托文化企業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在這方面,我們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將著眼于培育對外文化貿易主體,支持文化企業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開發體現中國特色又適應國外受眾需求的文化產品,不斷探索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入國際文化市場的新途徑。

第五篇:研究毛澤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與實踐的現實意義

盡管毛澤東在探索中既有正確的方面也有錯誤的方面,但他在探索中留下的豐富的經驗教訓和思想財富,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可貴的營養和借鑒??梢哉f,毛澤東的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毛澤東領導下,我國開拓了一條獨特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和發展與毛澤東的領導是分不開的。毛澤東的功績是巨大的,他的理論與實踐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在新中國歷史上打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對于新中國后來歷史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他的名字與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緊密相聯,通過研究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肯定其居主要地位的有價值的方面,不僅僅是實事求是肯定毛澤東的歷史功績問題,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中國的前途和命運。

我們今天研究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對于理解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統一性、繼承性、創新性,以及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的與時俱進性;對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勝利實現偉大復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課程的目的和任務:

《概論》課是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本課程的基本內容是全面論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涵義、形成發展過程、科學體系、歷史地位、指導意義、基本觀點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

學習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教學,要求學生全面、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十四、課程的基本要求:

通過課程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歷史進程、理論成果;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觀點、方法觀察國家、社會的發展;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自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完善建言獻策。

十五、課程描述:

該門課程主要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主要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實踐相結合形成的經一大理論成果;主要介紹新民主義理論及社會主義改造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主要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該門課程將詳細介紹上述理論成果的形成背景、主要內容及其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

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要求: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復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大學生校園文化節下一篇:中國古代成語故事大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