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蘇州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2023-04-09

根據工作的內容與性質,報告劃分為不同的寫作格式,加上報告的內容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寫報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蘇州工業園區考察報告》,供大家閱讀,更多內容可以運用本站頂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蘇州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蘇州工業園區的考察報告

畢節地區政協學習考察組

2010-07-29

經地委同意,6月上旬,由政協畢節地區工委主任楊繼紅率領的、由政協工委秘書長和各縣市政協主席組成的畢節地區政協學習考察組,赴蘇州考察學習了蘇州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經驗,并結合畢節地區實際,提出了一些建議?,F將考察情況介紹如下。

一、基本情況

1、蘇州市基本情況。蘇州市毗鄰上海,國土面積8800多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30多萬,現有企業120000多戶,其中內資民營企業110000多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000多戶。200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740.2多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2041.5億美元,為江蘇省進出口總額的60%以上。主要產業結構分為IT產業占全部工業35%以上,紡織服裝占全部工業15%左右,醫藥工業占5%;三產比重為1:66:33。2009年實際利用外資82.2億美元,為江蘇省的50%以上。

2、蘇州工業園區基本情況。蘇州工業園區位于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32.7萬,其中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為80平方公里。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重要合作項目,1994年2月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實施啟動。三年完成“九通一平”(道路、供電、供水、供氣、供熱、排污、雨水、通訊、有線電視暢通及土地平整)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跨國公司開始進駐。1994年至今,國務院八次發文,在目標規劃、管理授權、政策扶持等重大問題上給予直接指導和具體幫助,并明確“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園區先行,一時看不準的也可在園區試行”,為園區創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發展環境。多年來,園區開發建設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超過30%,取得了GDP超千億元、累計上交各類稅收超千億元、實際利用外資(折合人民幣)超千億元、注冊內資超千億元“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業績,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目前,園區以占蘇州市3.4%土地、5.2%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成為了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09年,園區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120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7.5億元,增長13.1%;固定資產投資492億元,增長8.1%;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512.8億美元,其中出口241.6億美元,繼續保持了較大規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118元,分別增長了13.1%和12.6%,區域發展呈現“經濟持續回升、轉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經驗和做法

蘇州工業園區之所以發展很快,主要得益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外部的牽動戰略、良好的投資環境、科學的創新意識、高效的服務理念等,使其逐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具體的經驗和做法是:

1、依托區位優勢,引進外資企業。上海市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集聚地,蘇州市利用毗鄰上海的地理位置,積極宣傳蘇州工業園區優勢,以此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進駐園區。經過不懈努力,從1998年開始至今,先后有7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25個項目,投資上億美元項目達101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歐美項目占比達49%。蘇州市利用上海浦東開發的機遇,為浦東開發當好配角,真正體現出了“利用浦東、發展自己”。

2、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在開發之初即由中新雙方專家制定了富有前瞻性的發展總體規劃,科學布局各項城市功能,先后編制實施了300多項專業規劃,確立了“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序和“執法從嚴”的規章管理制度,先后投入近4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前建設了高水準的“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和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燃氣廠、供熱廠等一批重點源廠;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高標準建設了環金雞湖中央公園、湖濱大道、文化水廊、紅楓林等一批城市景觀和娛樂休閑設施,建成綠地面積200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超過45%,區域環境保護指數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之首。

3、堅持外向牽動,以商招商。園區管委會堅持外向牽動,依靠已進駐的外商企業對外宣傳園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借力招商,借力發展,為此吸引了很多相關聯配套產品的生產加工商,形成了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英飛凌、三星、日立等50余家跨國公司設立了研發機構,形成了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同時累計注冊內資512億元,其中私營企業注冊資本158億元,初步構筑了國資、民資、外資齊頭并進的混合型經濟發展新格局。

4、注重經濟轉型,提升發展水平。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較早啟動轉型,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增長、資源集約、生態和諧的發展之路。園區從2004年起,就開始有計劃、有系統、有重點地進行轉型調整,相繼啟動實施了“四大計劃”、“一大工程”(即制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生態優化行動計劃和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加快從外延擴展向內生增長轉變,從制造業為主向“三二一結構”轉變,推動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堅持先

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每年提高約2個百分點,去年底分別達到32.5%、63%,并形成“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綜合保稅區等一批新的功能亮點,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離岸外包產值分別約占全國3%、17%和8.8%。發展質量持續提高,開展清潔生產、中水回用、節能降耗和綠色建筑等循環經濟試點,萬元GDP能耗0.34噸標準煤,萬元GDP的COD、SO2排放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8和1/40,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

5、重視科技進步,增強創新能力。堅持把科技進步作為立區之基、強區之本,大力實施科技跨越計劃,不斷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近年來R&D投入占GDP比重每年提高約0.5個百分點,2009年達4.2%,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增長超過20%,科技進步貢獻份額達到70%以上。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84家、研發機構160家、創投機構85家、國家級創新基地10個、公共服務平臺20多個,建成和在建創新載體300萬平方米,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中科院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等國家級創新重點項目均落戶園區,成為全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區內集聚了海外留學人員創辦企業200余家,跨國公司和國家級研發設計機構60余家,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超2萬名;園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6、注重學習借鑒,提高服務意識。為了把園區建設管理好,提高辦事效率,蘇州市政府結合我國國情,借鑒新加坡經驗取得積極成效。累計派出20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學習培訓,編制現行規范有效文件103件,確立了全新的“親商、親民、親環境”理念,構建了“公開、公正、公平”和透明規范的法制化環境,初步建立起“精簡、統

一、效能”的服務型政府。先行先試探索不斷加強,在物流通關、科技創新和生態環保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和“唯一”,例如:全國首個中外合作辦學試點、首家保稅物流中心(B型)、首個SZV空陸聯程雙向通關模式、首個綜合保稅區、首個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試點等,較好地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功能。園區經驗加快輻射,國家商務部去年專門發文推廣園區發展和借鑒新加坡軟件經驗,“借鑒、創新、圓融、共贏”的園區經驗成為蘇州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三大法寶”之一。

三、幾點啟示

我們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從表層上看是數字、指標的差距,實質上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蘇州人的創新觀念、機遇意識、發展思路等等,給我們很多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我們必須堅定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蘇州工業園區的實踐說明,工業園區是開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載體、招商的主戰場、經濟的增長點、發展的新希望。蘇州工業園區是發展外向型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地區經濟振興的重要途徑,是加速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載體,也是跨躍式發

展的前提。與蘇州工業園區相比,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發展的難度更大,必須站在更高層次上統一全區干部的思想,以更加寬廣的眼光,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重視和加強我區的開發區建設。

啟示之二:我們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工業園區。就是要學習蘇州工業園區“不干則已、干則一流”的精神,加快我區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我們工業園區起步晚,就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形成后發優勢。要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對照先進,重新審閱、謀劃、優化園區的軟、硬環境,創造一流的開發環境。啟示之三: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建設思路和辦法。一是要在發展觀念上有所突破。工業園區是“特區”,必須做解決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開放的試驗者。隨著園區政策優勢的減弱,下一步的發展要更多地取決于園區自身的創新能力。建設工業園區要打破慣式,突破框框,尤其要在開發思路、經營體制、招商機制等方面先行一步,大膽探索。二是要在市場化運作上有所突破??梢越梃b蘇州工業園區的“公司化運作機制”,堅持用經營城市的理念、綜合開發的手段、改革開放的辦法、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加快開發區的各項經營和建設,做大做強開發區自身實力,拉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三是要在經營重點上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土地經營、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

啟示之四:我們必須倍加珍視不可多得、稍縱即逝的爭先機遇。

當前,中央及有關部委高度重視和關注試驗區,中央領導同志對試驗區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機遇彌足珍貴、稍縱即逝,機遇是金、抓住就贏,視機不見,就必將坐失良機。蘇州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得益于蘇州工業園區抓住了中國和新加坡加強經貿合作的機遇。我們必須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善于認清機遇,珍視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力爭在發展中贏得主動。

四、幾點建議

(一)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開發。規劃先行,對我區來講,就是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畢節地區工業聚集區總體發展規劃(2009—2020年)》,完善和制定全區18個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既要有總體規劃,又要有專項規劃,既要有用地的布局規劃,又要有產業發展規劃。高起點開發,一是要結合我區實際能力,形成一個投資主體(公司),市場化運作,按照高標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吸引外資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二是要注重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工業用地投資強度標準。蘇州中新工業園區2000年的投資強度達到11億美元/平方公里,2006年已經達到了17億美元,平均每畝投資強度為110多萬美元,人民幣達到900萬左右。我區各工業園區工業用地的投資強度應根據實際確定科學合理的指標。三是要堅持規劃的嚴謹和嚴肅性,不得隨意變更規劃。園區規劃一經完成,就要向蘇州工業園區那樣,規劃完成后,從1998年開始進駐企業至今未變,即便是土地長時間沒有被利用,也不允許亂擺項目,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招商引資。

(二)堅持把引進大項目作為園區發展的關鍵來抓。進一步抓住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力爭能引進一到幾個世界500強或者是跨國公司到畢節落戶。全區上下,應當選擇和瞄準國內外優強大企業,想方設法,不遺余力,集中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并在多方面為其創造條件,讓他們的投資得到回報。由他們去現身說法,宣傳畢節,吸引其他的合作伙伴和投資商。蘇州工業園在一個80平方公里的地方,吸引了79個跨國公司的項目落戶,走的就是這條道路。二是要充分利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國家相關部委參與支持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平臺。這是我們難得的寶貴資源,應當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積極爭取為畢節推薦和介紹項目。

(三)堅持項目入駐園區原則,節約土地資源。為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各級政府應堅持項目入駐園區原則,凡是招商引資項目和地區新建項目都要按規劃要求放到園區內建設,不應隨意分散建設。

(四)進一步完善我區工業園區的管理體制,并給予園區管委會一定的自主權。一是健全管理機構。一方面我區要以一個規格較高的專門機構,負責對全區各個工業園區進行管理;一方面各縣(市)區也應有一個規格較高的專門機構,對本地工業園區進行管理,并同地級管理機構上下對口。二是為加強園區建設、管理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管理機構的領導要高配(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是一個縣級單位,為了加大其影響力,園區黨工委書記、主任進入蘇州市常委為正廳級領導干部)。三是在行政管理上給予園區管委會一定的自主權(蘇州市工業園區在土地審批、規劃、行政管理、招商引智、出國考察等方面均具有絕對的自主權,便于園區順利發展)。

(五)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搞好軟環境建設。要充分利用試驗區“近期作示范,長遠探路子”的作用,積極爭取和賦予畢節試驗區“超前探索、先行試驗、封閉運行、大膽創新”的權力,在項目的審批、土地規劃、環境評估等方面應采取靈活手段,幫助企業辦理各項手續,使引進項目盡快落地。要重視研究和制定工業園區發展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和同級財政要借鑒國家有關政策制定自己工業園區發展相應的支持政策,以推動園區加快發展。

第二篇:工業園區考察報告

考 察 報 告

為了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發展理念和寶貴經驗,進一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啟迪思路,更好地破解園區發展中的難題,激發園區、企業干事創業的動力,時間,***管委會主任***、常務副主任***帶領園區有關人員、政協聯絡組部分政協委員一行16人,赴廣東深圳、中山、肇慶等地進行了學習考察?,F將考察學習情況匯報如下:

一、考察概況

1、深圳是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轄8個區,面積1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6萬。改革開以來,深圳從一個人口不到3萬的邊陲漁村發展到人口千萬的現代都市,用“深圳速度”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外貿出口總額連續18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截止到2010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80家。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使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深圳確定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作為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深圳,考察團參觀了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技術院”)。先進技術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于2006年在深圳按全新體制機制共同組建的,集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為一體的新型國家科研機構。已建成人數有1200人的國際化的科技隊伍,瞄準智能機器人、

1 低成本健康、高端醫學影像、新能源和智慧城市五個方向。通過建設企業育成中心和公共技術平臺,增強了孵化和服務企業的能力,向企業輸送和培養專業技術人員與學生3000人,已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產生一定影響。在接待人員的指引和介紹下,考察團依次參觀了先進技術院的產品展覽館、集成技術研究所、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成果展覽館里用多媒體設備向我們展示了各類科研產品和企業技術轉化成果,不但向大家展示了現代科技的巨大魅力,更用無聲的語言揭示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先進技術院為提升粵港地區及我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新工業的建立,成為國際一流的工業研究院的使命和愿景。臵身于各專業研究所的實驗室中,面前展示著已研究成功的或是正在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領域的尖端成果,看著以前從未這么近距離接觸的先進實驗設備,考察團成員們贊嘆不已,昔日心中抽象的、模糊的科研技術和成果概念一下子變得清晰具體、觸手可及。參觀完先進技術院后,考察團與先進技術院有關負責人舉行了座談,雙方分別介紹了各自發展情況,并對雙方開展合作交流達成了初步意向。

2、中山是偉人孫中山的故鄉,轄6 街18鎮,面積17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萬。它以全省1%的土地和2.6%的人口,創造了廣東第五的經濟總量,成為響當當的“廣東四小虎”。

2 中山是一座社會和諧、經濟興旺、環境優美、民生幸福的現代化城市。擁有國家級產業基地27個,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15個,省級以上名牌名標406個/件,落戶中山世界500強企業有24家。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生態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

在中山,考察團參觀了古鎮鎮。古鎮鎮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約6.8萬人,外來人口約10萬人,基本情況與我們園區相似。改革開放以來,古鎮鎮按照“工業立鎮,工農商并舉”的經濟發展方針,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逐步從單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區域性特色經濟明顯的工業城鎮。古鎮鎮區域經濟特色十分明顯,“燈飾電器千萬種,花卉苗木全國種”是其真實寫照。燈飾業是古鎮鎮的工業龍頭,也是古鎮鎮的經濟支柱,燈飾產品暢銷全國,在全國同行業市場中的份額占60%。穿梭于時而雍容華貴、時而精致典雅、時而大氣凝重的風格迥異的燈具世界,大家仿佛進入時空隧道,歷史現代、異域風情交錯呈現,恍若夢幻,大家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古鎮人精湛的技藝、充沛的創造力和敏銳的商業頭腦,更不由得不反思自身的差距。

古鎮不古,它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折射出這個城鎮日新月異

3 的變化,不斷擴大綠化面積,全鎮主要干道種大樹、村村種大樹,全鎮面貌煥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白天見綠色大樹,晚上見夜色燈光”的“生態型古鎮”、“光亮古鎮”,一個園林式現代化的城鎮已初具規模。

3、肇慶位于廣東省中西部,作為新劃入珠三角地區的一個山區市,人口413萬人(2010年)。先后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中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和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等稱號,由于是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的產地,故有“中國硯都”之稱。2006年,肇慶市又被國家環??偩终J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東南部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和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列入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縣屬山區。

在肇慶,考察團參觀了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肇慶高新區設立于1998年,2002年上半年擴園遷址到大旺正式掛牌運作,總面積98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22.52平方公里,全部為國有土地,現有常住人口15萬多人;2004年7月被省政府確定為廣東省吸收外資重點工業園區和廣東省山區吸收外資示范區;2008年8月成功競得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2010年9月,成功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至目前止,全區已累計引進各類工業企業600多家,其中已投產近300家,投資總

4 額1500多億元,吸引了世界500強企業韓國現代集團、韓國SK集團、美國財富500強企業美國LP集團、亞洲最大的鋁材生產商亞鋁集團、大型央屬企業中國國電集團、全球三大鋁銀漿生產商之一日本東洋鋁業、亞洲最大的中醫藥企業中恒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初步形成了金屬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四大主導產業,成為了肇慶乃至廣東經濟發展的一顆耀眼新星。

二、經驗與感受

1、創新發展、敢為人先

創新是發展之本、成長之根,一個地方的發展、一個企業的興盛,歸根結底是要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造市場。

深圳是中國十大創新城市榜首。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制定實施了《深圳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消化吸收再創新為路徑,以人才為根本,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的創新體系,實現了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從“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的轉變。深圳從增強創新源、完善創新鏈、優化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全社會創新激情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了“官產學研資介”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內生型創新人才、高層次創新型老板和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創新型企業。目前,深圳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4%,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3家。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院為

5 例,先進技術院努力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依次建立了面向智能系統與制造裝備的“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學三方共建);面向低成本健康的“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和面向快速城市化和工業信息化的“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主要發展“集成工程學”、“健康工程學”、“數字工程學”三大新興學科,努力打造自主創新的科技高地,形成了多學科交叉、集成創新的特色與優勢,科研成果不斷涌現。截止2010年底,自籌項目經費近4.54億,科研項目共計511項。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心腦血管易損斑塊的高分辨成像識別與風險評估預警體系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于2009年9月獲得科技部批準立項(經費2800萬),實現了落戶深圳市的國家重大科學基礎研究項目零的突破。國家基金項目的錄取率達33%,表現了強有利的基礎研究競爭力。爭取157個地方科研和產業化項目,服務企業300余家。五年申請累計受理391項,其中發明專利占77%,轉化過程中的專利占30%。2009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列廣東省科研院所第一名;2009年獲批 “全國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先進院學術文章數量與質量位居國內研究所15名之內,成果不斷涌現。截止2010年底,共發表論文1197篇,EI論文收錄數量在全國科研機構排名約占11位。由此可見,正是持續不斷的創新,才 6 為地方和企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才刷新了一個又一個記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2、產業提升、集群發展

層次決定效益、集群提升實力,要想得競爭之先,就必須占據產業高端、發展產業集群,從高端獲大利、向集群要效益。

中山是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集群創新(試點)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和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創新試點城市。目前已形成了裝備制造、健康醫藥、電子電信、燈飾光源、家用電器、金屬制品、紡織服裝、家居家具、精細化工、特色食品等10大特色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34.5%。引進17個高水平創新平臺,建立風力發電、游戲游藝2個產學研戰略聯盟,9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230名省部科技特派員進駐中山。得益于一系列改革、開放、搞活措施的鋪墊,中山的市場化規范而超前。“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產業集群聯盟標準模式,使中山的產業聚而不亂、配套齊全。特色明顯,中山6個街道、18個鎮中,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就有15個,并且“一鎮一品”。以古鎮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他們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人文優勢,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順利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農村到城市、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的巨大跨越,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在此基礎上,他們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加快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和企業研 7 發機構建設,建立并完善了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中介服務、資金支持及政策環境為支撐的技術創新體系。古鎮鎮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十分突出,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占經濟總量的95%以上。燈飾業是古鎮的龍頭行業,也是古鎮的經濟支柱。從1982年發展至今,經過近30年的培育和發展,已形成了以古鎮為中心,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成為世界性幾大燈飾專業市場之一,是國內最大的燈飾專業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5個。LED燈具產值80億元。2011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70.8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5.0億美元,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是上至中央、下至民眾的共同呼聲,廣東再次搶抓機遇,率先一步,走在前列。

肇慶高新區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大對民生建設的資金投入,讓全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幸福指數。積極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程,積極安臵本地2000多名“4050”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對區內適齡就業人員免費分批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后推薦到區內企業就業,全面消除 8 “零就業”家庭。積極抓好同富裕工程,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標準發放福利股分紅,符合條件人員1.6萬多名。積極抓好園區美化工作,對舊城區進行改造,建設環境優美的大旺公園、功能配套最齊全的新農貿市場,全面推進“十個一”生態文明社區工程建設,實現城區通5個居委會道路的硬底化和區內有線電視、自來水普及率100%,不斷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對區內困難家庭實行科級以上干部掛鉤幫扶脫貧制度。在宏旺集團,在內部員工管理上,該集團始終堅持“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是企業文化的競爭”的理念,將“人文關懷”的精髓貫徹到具體的工作細節,通過提煉內容豐富的格言文化,倡導全體員工認真學習做人做事哲學,真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有益于社會的文化人,極力為員工創造一流生活環境、一流工作環境、一流發展環境,用環境留人,用環境育人、用環境激勵人,培養職工主人翁意識,增強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業發展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4、集才益智、成效顯著

才智是寶。才智充盈,發展才能高速度、經濟才有高質量。 深圳本無更多才智資源,為滿足發展需要,他們匯聚53所海內外著名院校建設了“虛擬大學園”,引進10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組成了“虛擬大學園重點實驗室平臺”,累計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3.4萬余人、引進博士后85人、孵化企業704家、校企合作項目1247項,成為深圳發展的內生動力源。堅

9 持“內生與外引相結合”的人才戰略,能自己培養的,走內生之路;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環節,自主培養時間長、成本大的,選擇引進。去年實施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孔雀計劃”,投資5億元引進了6個團隊。在人才引進上,由引進學科帶頭人發展到注重團隊引進;在項目引進上,由引進單體項目發展到引進機構,通過機構平臺產生n多項目。

中山堅持“以才積力、以才蓄勢、以才興業、以才強市”, 頒布實施了《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打造了“1+15”人才政策體系,開辟了人才入戶“綠色通道”,統籌解決人才入戶、子女就學問題,并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500萬元的“創新型科技人才突出貢獻獎”,傾力打造“孔雀東南飛、至此不徘徊”的人才福地。2010年出臺了《進一步加快培養引進緊缺適用人才的意見》,提出分6個層次引進或培養高端人才,這些人才可享受10萬-100萬元的購房補助;對獲省批準引進的創新科研團隊,在省給予專項工作經費基礎上,按不低于50%的比例配套資金;獲市批準引進的,給予100-1000萬元資助;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建設期內給予100-1000萬元扶持資金。此外還通過舉辦“人才發展高峰論壇”助推人才資源開發、引進和利用。目前中山有各類人才65萬人,其中本省外市占15%、省外占35%。

肇慶科技工作以實施《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建設廣佛肇經濟圈為契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施“三促進一保持”戰略,

10 建設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集聚、優化和升級傳統優勢產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全市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撐。全年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92項,爭取項目資金4824.5萬元。全面落實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建設科技強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符合科技和產業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系。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努力打造“數字肇慶”。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帶頭人和各類創新人才,優化人才隊伍,為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撐。

三、啟示與思考

廣東“無處不經濟”,整個社會凝心搞經濟、聚力謀發展,鮮有扯皮的現象、拖拉的作風、怠慢的行為,他們不等不靠、敢闖敢試、戰略清晰、執行有力,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我們帶來一了些啟示和思考:

一是解放思想,樹立先進理念。

思想決定方向,理念決定思路??v觀廣東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圍繞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行思維和觀念的創新,善于發現機遇,緊緊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機遇,是廣東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秘訣之一。我們與廣東相比,在思想觀念的解放、搶抓機遇的膽識和敢為人先的氣魄上有較大差距。如此之大的差距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思想觀念所決定的。學習借鑒廣東經驗,首要的就是要把廣東人的思維觀念和敢闖敢試的魄力學到手,把進一步解放

11 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加快發展的首要前提,努力克服在加快發展問題上的思想桎梏,敢于沖破一切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多在主觀上找差距、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戰中抓機遇,不能總是在強調客觀上打轉轉、在爭論中喪失機遇。要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增強新形勢下破解加快發展難題的能力和水平,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速度、要突破,在解放思想中闖新路、謀發展、求實效。在我們園區解放思想的最佳途徑就是樹立城市、發展、生態文明和改革創新的理念,用城市學說、發展學說、生態文明學說和改革創新的精神指引我們的具體工作。

二是科學規劃,實現產業集聚。

規劃引領發展,要用中心城市的眼光審視園區,全盤規劃城市建設,避免低水平拆建和無序開發;同時,要建全群眾教化和管理體系,提煉和弘揚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城市軟硬環境的建設,提高城市功能形象和首位度。園區要根據現有產業基礎、產業優勢和未來產業發展定位,委托高水平的機構對園區進行合理規劃,明確主導產業定位,實現園區產業的錯位發展,增強園區產業配套和產業集聚,特別是要謀劃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層次的提升。根據園區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細化目標、措施,并強化執行。結合正在修編的園區規劃,進行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大膽開發,確立區域特色。規劃修編完成后,就必須堅決服從規劃,一以貫之、分步實施,確保規劃的權威性,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

12 三是創新模式,拓展融資渠道。

由于我縣和園區財力有限,不可能像廣東那樣,由政府安排大量的資金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此,要創新園區建設運作模式,在爭取建立“財務獨立、封閉運行、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一級財政體制基礎上,以經濟實體作為園區投融資及開發建設平臺;由政府投入土地和財政資金,通過市場化運作籌集資金,利用BT、BOT等開發建設模式,使有限的資產、資金合理有序調配和流動起來;盤活民間資本,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是招才引智,促進轉型升級。

結合園區實際,園區在做強做大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發展??萍贾无D型,加強與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技術、人才、科研機構,為園區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持。要研究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與園區企業開展交流合作,通過外引、內生,造就一批能夠為園區發展所用的創業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完善創新創業規劃和政策體系,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科技創業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群體,培養園區發展的新動力。

五是整合資源,推進經營城市。

要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盤活城市資源,激發城市活力,實現經濟起飛和快速發展。將城市擁有的土地、設施、環境及其他各種資源要素資本化,以市場運作方式經營城市資

13 產,不斷加強園區建設力度,探索出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城市建設新路子。我們要大膽學習和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和做法,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學習、了解和掌握“經營城市”的方式、方法,高起點的規劃和定位城市發展方向,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經營城市資源,發揮優勢,加快發展,走出具有縉云片區特色的城市發展之路。

******赴廣東考察團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日 14

第三篇:蘇州考察報告

蘇州古典園林藝術考察報告

09環藝1班何冰 09740

321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并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我們這次參觀考察的是蘇州園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園和留園。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拙政園占地52000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民居,東部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中部為拙政園是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狀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主題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

留園位于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仆寺徐泰時的東園。園中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筑,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咸豐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因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F全園占地50畝,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回連綿,達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園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獨具風采的石峰景觀,成為江南園林的杰出典范。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產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寫意山水的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范。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后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寫意見長。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內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寫意”手法。 完美是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

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

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

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

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

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

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

映和傳播儒、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

的;還有借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于棲息游賞中,

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

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

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筑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

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中國古代園林其特征是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加以人工的布置提煉,形成“雖

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富有自然情趣的意境,這便是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自然風

景式園林”。從園林藝術的匠心方面而言,有以下特點:

一:“巧” 中國園林藝術之“巧”,主要是結構、造型、空間的處理上,講究整體

與布局、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靈活多變,和諧一致,無論是小范圍內的私家園林,

還是大范圍內的自然風景區,都必須作到“景到隨機”,“得景隨形”,即通過對園

林的自然風景區,建筑布局和園林整體氛圍的考察設計,在每個景上都能創造出

符合自己身份的形象來,依據這些特點要求,配置各種組園要素,自由組合,靈

活多變,錯落有致。江南園林的小景布置上更見“巧”的匠心獨具。尤其突出的是,

中國園林對空間處理的“巧”表現更佳,在中國園林中賞玩游樂,決非軸線變動,

多半是在曲折變幻的道路回廊,景點中穿插運行,給人造成戲劇性變化,幻覺和

空間審美意識的興奮。

二:“宜” “宜”不僅是指情于景,物于境相宜,而且還指人處于任何一種審美心理

都能從園林的布局中覺察出這種布局組合的和諧美,顯然,它與“巧”是密不可分

的。中國園林建筑的理論史上,一直講求,“精在體宜”、“格式隨宜”、“各有所

宜”。這些“宜”,其中心點還在于人的審美感覺上,人于園中,覺若畫中,這是“宜”

才是一種審美境界。

三:“精” 中國園林藝術之“精”體現在從整體到布局的涵詠中不因時代、心境的

變遷而有一種缺乏感,相反,在任何時代、任何心境下,置身于園林中都能夠發

覺出結構上的精心,裝飾上的景致,設置上的精巧。這樣,就不可能有堆砌、炫

弄的矯揉,氣造成的景致,無論是視覺感受,還是觸覺,還是聽覺,給人造成總

有不同以為的親切感,造園藝術家所要竭思殫慮的追求目標。

四:“雅” 雅的意味是從園林的格調、境界上而言的。中國園林藝術對雅的追求

表現在很多方面:從建筑與環境的關系而言要“幽雅”;從建筑的造型、裝飾、細

部處理上應“雅致”;從色澤、景物的視覺感受上講,要“淡雅”;從整個園林的綜

合效果而言要“高雅”。這些雅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要求的是含蓄,要使人工景點涵

融到大自然中去,造成曲徑通幽的氛圍,即使是畫梁雕棟,也不追求嚴厲華新,

總是使色澤與周圍景觀相映。這在南方園林中表現尤為突出清代的審美藝術大師

李漁常說建筑的造型“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燦漫”。其實,這也是

中國民居與園林都具有的特色,要求從整體形象到細部裝飾都應簡樸而有風韻。

另外,就園林藝術中所用材料及色彩而言,都講求充分發揮組園要素自身所具有

的質美,不求雕飾而追求庸雅的俗味。一般都以白粉墻、雅樸味,欣賞層次上達

到高雅淡泊的境界。

蘇州園林的亭臺樓閣、山水泉石、花木禽魚……都會予人以最春節的享受,

最高尚的樂趣,以而處處欣喜的發現“別有洞天”時時油然而生“仙境別紅塵”之

感。

蘇州園林中的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種多孔而玲瓏剔透的石灰巖,“乃太湖石骨,浪擊波滌,年久孔

穴自生”。太湖石有的盤拗秀出,有的端嚴挺立,太湖石置于園林中,猶如三山

五岳,百洞千壑;遠近風物,咫尺千里。隱隱然有移天縮地之意,幽幽然得山水

之真諦。

在蘇州園林中,太湖石時而與芭蕉為伴,時而與綠水相映,時而藏于小院一

角,時而又落落大方地站在路邊,多少年來,石頭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一種冰涼而

沒有生命的感覺,而在園林中,一尊尊的太湖石在綠樹藤蔓的掩映下,仿佛都有

了生命,它們好像是一個大家族中的成員,正翩翩起舞于園中各處,仿佛就要從

草木叢中走出來與人共舞。

秀水給人以靈氣,而山石則給人一種勇氣。

太湖石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智者或可從中領悟哲理,仁者或可取其俏皮與幽

默。

蘇州園林中的漏窗

蘇州園林內建筑上的部件,名目繁多,儀態萬方。園壁上的漏窗就具有十分

濃厚的文化色彩。

漏窗為園林裝飾小品,是我國獨特的建筑形式,外觀為不封閉的空窗,窗洞

中裝飾著各種鏤空花紋,所以又稱漏花窗、花窗。蘇州園林講究精致小巧,廳堂

等建筑多以曲廊相連,部分曲廊單面或雙面均有廊墻。廊墻上開設漏窗,既增加

了墻面的明快和靈巧效果,又通風采光,一舉而兩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內窗外

之景又互為借用,隔墻的山水亭臺、花草樹木,透過漏窗,或隱約可見,或明朗

入目,倘移步看景,則畫面更是變化多端,目不暇接。

漏窗構筑內容多為花卉、鳥獸、山水或幾何圖形,也有以傳奇小說、戲曲及

佛、道故事的某些場面為題材,如滄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留園長廊的三十多

種漏窗,都已名聞天下。

蘇州園林中的吉祥圖案

我國的封建社會,無論是民間或是朝廷,都追求“吉祥”,大凡飛禽走獸、奇

花異木,只要形、音、義中的任何一項能顯示某種喜樂、安康、祥和、吉慶事物

的,都能拿來為我所用,因此“吉祥物”也就成為了特有的文化現象。在蘇州古典

園林中,吉祥物的運用亦很多見。

如:歲寒三友:常見的是以松、竹、梅相配,有時也以梅、竹、石相配,若

是在什器上繪刻的話,除“歲寒三友”,還繪“五友圖”,即“竹、梅、蘭、菊、蓮”,

表現出“高風亮節”的雅意。

安居樂業:由鵪鶉、菊花、楓樹落葉組成,常見于家具、什器等,取其諧音

形象,有時還加上壽石,更增加了長壽的內容。

四季平安:廳堂擺設上有瓶中安插月季花(月季花有“長春”、“四季”之名)

的習慣。繪畫、雕刻中有將四季的幾種花分置于四個花瓶中的形象,即:春花---

梅、蘭、山茶;夏花---荷花、百合;秋花---菊、桂花;冬花--南天竹(果實)、水

仙,以此象征“四季平安”。

歡天喜地:由獾和喜鵲組成。有時也用和合二仙(寒山、拾得)形象或圖案

化的“歡天喜地”四字組成。多應用于雕刻之中。

官居一品:蟈蟈棲于菊花上的圖案。“蟈”在吳語上諧音“官”,“菊”與“居”同

音。

一路榮華:由鷺鷥與芙蓉花組成。

總之,在中國造園藝術史上,一方面講求自然山水美,崇尚自然美,妙造自

然,力求達到自然、山水、人的“天人合一”境界;另一方面在建筑布局上講求師

法自然,但必須要有動靜、主從、正變之類變化,以達到創造已經的目的,通過

多原另沒個部分的空間安排與不止,達到虛實呼應的目的。

第四篇:上海蘇州考察報告

篇一:上海蘇州考察報告

考察時間:2011年10月10日至2011年10月15日 考察地點:上海、蘇州

考察主要地方:上海城市規劃館、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上海博物館、上海世博館、拙政園、蘇州博物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上海m50、宜家家居商城、田子坊、外灘、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

考察目的:豐富閱歷,增長見識,開發設計思維

這一次的外出考察是前往上海、蘇州兩地進行為期5天的考察學習工作,除了觀賞上海外灘美景與蘇州傳統的園林以外,進一步是了解每處考察點從房子構架到空間布置的設計方式與設計理念。而我們這次前去就是奔著這樣一個目的去參觀學習,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 上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千姿百態的高樓,聳立在我的眼前,感覺每一座高樓都富有他們各自的生命氣息,上海的外灘的夜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真是美不勝收,即便用相機拍下那先所謂美的畫面,也無法體會上海外灘夜景真實夜景,這里是上海的標志,是時尚化的代表。外灘1號到18號與新天地的歐式建筑與,古老的歐式風格,羅馬柱,細致的雕工,一層層的小閣樓,似乎又把我帶回到了20年代初期的英租借區的上海,所有的歷史都在這里永久保存。正是因為它如此的與城市的不同,吸引全世界的人愿意留在上海發展與生活?!旧虾D暇┞凡叫薪帧?/p>

上海的去過的幾個考察地點,除了上海的外灘與新天地的建筑讓人看了瞠目結舌以外,還有有一條富有里歷史意義的路,同樣也富有特殊的設計在里面,這就是上海的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是上海的城市標志之一,是中央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購物、餐飲、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環境優雅、文化層次高、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步行商業街。南京路商業街特點集購物、旅游、商務、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為一體,這種綜合性的步行街是我第一見過的。

南京路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各種風格的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錯落, 廣場設計:

① 世紀廣場:位于南京路以南、湖北路以東、九江路以北、福建路以西,東側安置了一座時鳴鐘,這是為紀念中國和瑞士建交50周年,瑞士人民贈送給上海人民的禮物,到正點,時鐘會響起中國民歌旋律的鐘聲。廣場東側有管理用房、led大屏幕、旱噴泉、停車場等設施。從步行街進入世紀廣場,空間豁然開朗,既豐富了城市景觀,又為游人提供了開闊的綠化休閑場所。世紀廣場也是演出、商品展示、大型活動的理想場所。 交通設計

南京路步行街開設一條觀光旅游線路,采用無污染的電動車,外觀模仿30~40年代的有軌電車,給游人提供了方便。走累了不妨坐坐光觀車游覽整條步行街。同樣路障、信號燈、標志 為配合南京路步行街的交通組織,沿線設置了許多新穎的路障、信號燈及標志,保障交通安全。

景觀設計

南京路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各種小品、街道家具、燈桿的尺度與人、建筑的尺度相協調,為游人創造一個舒適、悠閑的購物環境。如“金帶”貫穿于整 條步行街,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設施,是步行街的靈魂。它作為步行街的休閑停留空間與其兩側的步行空間形成強烈的動靜對比。

南京路步行街建成近兩年,百年南京路重新煥發出青春。每天游客如織,商店營業額不斷攀高,確實取得了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效益的豐收。全國各地建設商業街的熱情也十分高漲。我認為由于南京路的殖民統治和租界劃分,形成街坊較小、路網較密的城市格局,所以只要適當拓寬與之平行的相鄰道路,即可取代其車行功能,解決交通問題。加之其緊鄰人民廣場地鐵樞紐站,保證了客流交通便捷的需求,步行街改建的客觀條件較為成熟。目前我國的步行街建設,多屬“后天”改造情況,我認為應從客觀環境出發,因地制宜,而不應盲目地追隨“步行街熱”這股建設潮流。

【田子坊文化】

要說“上海新天地”在20世紀初期是外國人殖民范圍,因此有著濃厚的歐式風格建筑氣息,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國友人來此消費與餐飲。但到看到“田子坊”的建筑,這整條街都帶著中國20世紀初期紅墻黛瓦的建筑群時,我不知道為什么這里同樣吸引這眾多的外國游客前來。也許田子坊這樣一個富有上海典型的小弄,讓你一踏進田子坊,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那熱氣騰騰的上海味道,這也許就是吸引游客前來吧。田子坊位于中國上海市泰康路210弄,1998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馬路集市,1998年底,著自陳逸飛、爾冬強等著名藝術家在這里利用廢棄的小倉庫、小面廠、澡堂等打造成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后,這里如同被藝術重新點睛,煥發出新的格調與氣質,這也才有今天的田子坊繁榮 【田子坊的布局】

后來設計師們巧妙利用弄堂內建筑結構,開設了藝術 畫廊,民俗酒吧,咖啡館。小小的一條弄堂里,中國傳統 與異域風情此起彼伏,又有相 得益彰。秋日涼爽的下午, 陽光透過頂棚的斜射在幽暗的店堂內,調制一杯創意雞尾 酒,斜躺在老式藤椅上,門外青磚紅墻古樸凝重弄堂門頂 的浮雕浸透了歲月的 斑駁,一時間,恍若身處時空間隙, 怡然忘我。

在泰康路420米長的馬路兩旁,人們可以看到清朝時 期的鄉村民居,也有新式里弄、西班牙建筑風格和英國式 城堡建筑,其中尤以石庫門建筑最為豐富,20多種形態, 類型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上海鮮見,濃縮了上海從小漁村 到開埠后五方雜陳中西交融的市井風貌。

最值得驕傲的是,這里的原有建筑絲毫未被損壞,還 保持著原汁原味的上海里弄特色,相當一部分民宅穩扎于 其中,從小在這里出生的居民照樣過著自己平實的日子。

這里不僅有建筑,更有生活,糾結纏繞在石庫門上面的電 線、弄堂里排滿的自行車、陽臺上迎風招展的毛巾拖把、

吱吱作響的木樓梯、還有穿著很上海的里弄人家,其實, 這些也正是讓老外游客真正追逐的元素:原汁原味的上 海氣味。

田子坊又絕對不是只呈現上海單純的舊,令人們心動 的,還有許多活色生香的新。在彎彎曲曲的深巷里,藏著 無數令人眼前一亮的時尚寶貝:來自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

的老外及華人在這里開了200多家藝術工作室及時尚小店。服裝、藏飾、陶藝、剪紙、油畫等應有盡有。 上海還有比較有現代化氣息的建筑,上海博物館富有現代城市的成功建筑標致,無論從造型還是內部展廳設計都是有它自己的空間展示,博物館建筑前端是一個大廣場,方便眾多游客在此等候參觀,愜意的是廣場正中間設置一個大型的噴泉,活躍游客們的心智,也為建筑帶來了活力與張力。

篇二:蘇州考察報告 蘇州考察報告

考察時間:2012年5月 考察地點:北京、蘇州、上海

考察目的:公共藝術主要通過參觀各城市規劃館、城市規劃、博物館藏品、古代園林設計、現代公園廣場設計了解現代建筑、古代建筑、以及各種公共場所的規劃、策劃原理,通過這些認識把已經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鞏固與加深,同進補充新的知識點,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的封山之作,選址位于歷史保護街區范圍,緊靠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天國忠王府。該地塊被貝聿銘先生稱為“圣地”,在這一地塊上設計博物館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戰”,既要有傳統的東西,但又一定要有創新,傳統的東西就是要運用傳統的元素,讓人感到很協調、很舒服;創新的東西就是要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讓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 蘇州博物館給我的印象就是在光和水的處理上很到位,當然還有中國古園林建筑的窗。

一、 靈動的光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筑風格,把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園建筑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 盡管白色粉墻將成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以此把該建筑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巖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統一色彩和紋理。 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 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 飛檐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筑細 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 釋,并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 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 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 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 并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 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 于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梁 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開 放式鋼結構、木作和涂料組成的 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 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

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二、 精致的景 蘇州博物館把蘇州園林借鑒了江南圓領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一個不露聲色的刻意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貝聿銘先生在此展現得更加為妙,光影結合虛實并用尤為巧妙。 此外凡是有休息之處都有大塊的落地玻璃,窗外翠竹成蔭,老樹虬枝,池魚游曳,可謂幾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換景,景隨人動。

三、 恬靜的水

在中國園林中,水是最為活躍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梢哉f水體景觀的成敗,最終會影響整個園林的成敗。我國造園學者陳從周先生曾作過一個生動的比喻:“凡是成功的園林,都能注意水的應用,正如一個美女一樣,那一雙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在蘇州博物館里更可以看到平靜之水的魔力。

小結:這是我們到蘇州的第一站,蘇州給我的第一映像真的很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不是吹的、蘇州博物館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并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我們這次參觀考察的是蘇州園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園和虎丘。

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拙政園占地52000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民居,東部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中部為拙政園是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狀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主題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虎丘,產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寫意山水的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范。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后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 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 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 大、嚴整、堂皇、濃麗 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 小巧、自由、精致、淡 雅、寫意見長。由于后 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 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 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 境、創作思想、建筑技 巧、人文內容上,也大 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

“寫意”手法。篇三:上海、蘇州、杭州考察報告 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時間:

一、實習時間、地點 時間: 地點:上海、蘇州、杭州

二、實習目的

我們這次實習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園,面向社會,開闊視野,了解當今市場對設計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三、實習要求 赴上海、蘇州、杭州三地,了解當前設計潮流及存在的問題,考察大中城市商業狀況,感悟園林藝術及建筑特色等。

四、實習考察的內容

1、上海部分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體驗到了中國第一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鱗次櫛比的高樓,繁華的街道,個性多樣的建筑,還有萬國建筑群等讓我們體會到現代建筑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人類的智慧。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滿活性,充滿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險、敏于領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氣質。因此近代上海就成為全國經濟的最大實體,在科技、文教諸方面都走在前列。

東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1994年2月,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了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塔名?,F已成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佳旅游景點之一。

上海博物館新館外圓內方和天圓地方的圓頂方體基座夠成了新館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整個建筑把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在世界博物館之林獨樹一幟。這里既有傳統建筑的召喚,也有當今時代的大跨度展示。它從中國青銅器的早期文飾中抽象而出,有以現代構圖加以創作,并用現代表現手法,讓人耐看,引起遐想。在燈光設計方面,涉及無紫外線射燈、無紫外線日光燈、光導纖維射燈和帶紅外自動感應調光控制器的射燈等多種燈具,強調燈光的照射間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溫等需要精心的計算和調試,從而達到真實還原文物本來風采的目的。從遠處眺望,圓形屋頂加拱門的上部弧線,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四座拱門挺拔聳立,象征向四面八方開放,同時又有回聚。

2、蘇州部分

網師園:位于蘇州市友誼路,蘇州中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當時的園主人為吏部侍郎史正志,園名“漁隱”。后幾經興廢,到清乾隆年間歸宋宗元所有,改名“網師園”。

網師園占地0.4公頃,平面略呈丁字形。主景區居中,以一個水池為中心,建筑物和游覽路線沿水池四周布置。以下主要通過照片及寫生來做報告。

網師園建筑密度高達30%,人工建筑過多勢必影響園林的自然天成之趣,網師園卻能把這一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以致置身其間并無囿于建筑空間之感,卻能體會到一派大自然的盎然生機。不愧是江南名園,中國名園!

山塘街:蘇州除了有古典園林聞名中外,她那美麗的水鄉也令所有去過的人回味無窮。”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幾條:一是山塘街是一條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蘇州街巷的特點;三是它與許多名人、名事相關。

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一段大多是商鋪和住家,各種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東段又以星橋一帶最為熱鬧繁華。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橋至虎丘山。這一段漸近郊外,河面比東段要開闊,河邊或綠樹成陰、芳草依依,或蒹葭蒼蒼、村舍野艇。這里有普濟橋、野芳浜等勝景,還有“五人墓”、“葛賢墓”等古跡。

拙政園:全園占地62畝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本次實習參觀重點在中西部景區,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

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偟母窬直3置鞔鷪@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另一主要建筑“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3、杭州部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東南第一州’之譽。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濘處有5米多,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后,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橋畔。這是一個臺地園,走在園中,體會起承轉合的景觀序列,倘若稱入口處及柏堂為起景,則轉景部分為山川雨露閣和四照閣,蜿蜒而上至園中高潮部分:華嚴經塔這個院落,最后的下山路線則為合景也即結尾部分。這里的每棟建筑均有良好的景觀,且置身園中至高處,又能遠眺西湖美景,可謂借景

柳浪聞鶯公園全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園林布局開朗、清新、雅麗、樸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

花港觀魚位于西湖西南角,東連蘇堤,西接環湖西路,解放前曾是一潭死水,解放后對其進行規劃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恢復和發展歷史可承的景色,組成六個景色,其中牡丹園是本次實習的重點,并對牡丹亭進行寫生??傊@六個景區劃分明確,各具鮮明的主題和特色?;ǜ塾^魚原本很小一塊地方,發展至今天的大型城市公園,可謂不易。 曲院風荷公園位于西湖西北隅,是西湖環湖綠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觀荷為主的名勝公園,全園的布局突出“碧、紅、香、涼”四個字,即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環境的涼。公園的水面設計突出風荷的景色,而在公園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設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園內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

五、實習心得與總結: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認識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實際觀察,及老師的講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寶貴的經驗。去一個城市,就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民俗風情,作為專業綜合實習,更要通過實習來加深專業知識,增強我們的實際空間感受和對江南園林藝術、城市景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實踐能力,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積累素材,為更深一步的學習和以后工作打好基礎。 剛下火車,就被這里明媚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所吸引,這也讓我感受到杭州空氣質量的良好,作為一個旅游城市,杭州在園林綠化方面的工作確實到位。我們本次實習重點在西湖景區的新十景和舊十景。西湖旁邊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而且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我第一天晚上隨小組的其他組員一起游賞了西湖夜景,美麗動感的音樂噴泉,溫和舒適的湖風,藝人優美的江南小調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為一個大四的學生,也即將踏入社會,這次專業綜合實習,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實地接觸和了解中國古典園林和江南園林特色。中國古典園林博大精深,可謂“世界園林之母”,而江南私家園林作為三大流派之一,其造園手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們現代景觀人員在以后的設計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中國傳統造園的精髓,在對歷史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也是我本次實習的一個總結。

我感慨古人的精湛藝術,也感謝他們留下的這筆寶貴的財富。作為一個景觀專業的學生,我也更要汲取精華,學習造園理念,為自己以后的設計之路做鋪墊。

第五篇:上海蘇州考察報告

考察時間:2011年10月10日至2011年10月15日 考察地點:上海、蘇州

考察目的:豐富閱歷,增長見識,開發設計思維

這一次的外出考察是前往上海、蘇州兩地進行為期5天的考察學習工作,除了觀賞上海外灘美景與蘇州傳統的園林以外,進一步是了解每處考察點從房子構架到空間布置的設計方式與設計理念。而我們這次前去就是奔著這樣一個目的去參觀學習,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

上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千姿百態的高樓,聳立在我的眼前,感覺每一座高樓都富有他們各自的生命氣息,上海的外灘的夜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真是美不勝收,即便用相機拍下那先所謂美的畫面,也無法體會上海外灘夜景真實夜景,這里是上海的標志,是時尚化的代表。外灘1號到18號與新天地的歐式建筑與,古老的歐式風格,羅馬柱,細致的雕工,一層層的小閣樓,似乎又把我帶回到了20年代初期的英租借區的上海,所有的歷史都在這里永久保存。正是因為它如此的與城市的不同,吸引全世界的人愿意留在上海發展與生活。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的去過的幾個考察地點,除了上海的外灘與新天地的建筑讓人看了瞠目結舌以外,還有有一條富有里歷史意義的路,同樣也富有特殊的設計在里面,這就是上海的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是上海的城市標志之一,是中央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購物、餐飲、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環境優雅、文化層次高、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步行商業街。南京路商業街特點集購物、旅游、商務、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為一體,這種綜合性的步行街是我第一見過的。

南京路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各種風格的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錯落, 廣場設計:

① 世紀廣場:位于南京路以南、湖北路以東、九江路以北、福建路以西,東側安置了一座時鳴鐘,這是為紀念中國和瑞士建交50周年,瑞士人民贈送給上海人民的禮物,到正點,時鐘會響起中國民歌旋律的鐘聲。廣場東側有管理用房、led大屏幕、旱噴泉、停車場等設施。從步行街進入世紀廣場,空間豁然開朗,既豐富了城市景觀,又為游人提供了開闊的綠化休閑場所。世紀廣場也是演出、商品展示、大型活動的理想場所。

交通設計

景觀設計

南京路步行街景觀環境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各種小品、街道家具、燈桿的尺度與人、建筑的尺度相協調,為游人創造一個舒適、悠閑的購物環境。如“金帶”貫穿于整

條步行街,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設施,是步行街的靈魂。它作為步行街的休閑停留空間與其兩側的步行空間形成強烈的動靜對比。

南京路步行街建成近兩年,百年南京路重新煥發出青春。每天游客如織,商店營業額不斷攀高,確實取得了經濟、環境、社會三個效益的豐收。全國各地建設商業街的熱情也十分高漲。我認為由于南京路的殖民統治和租界劃分,形成街坊較小、路網較密的城市格局,所以只要適當拓寬與之平行的相鄰道路,即可取代其車行功能,解決交通問題。加之其緊鄰人民廣場地鐵樞紐站,保證了客流交通便捷的需求,步行街改建的客觀條件較為成熟。目前我國的步行街建設,多屬“后天”改造情況,我認為應從客觀環境出發,因地制宜,而不應盲目地追隨“步行街熱”這股建設潮流。 【田子坊文化】

要說“上海新天地”在20世紀初期是外國人殖民范圍,因此有著濃厚的歐式風格建筑氣息,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國友人來此消費與餐飲。但到看到“田子坊”的建筑,這整條街都帶著中國20世紀初期紅墻黛瓦的建筑群時,我不知道為什么這里同樣吸引這眾多的外國游客前來。也許田子坊這樣一個富有上海典型的小弄,讓你一踏進田子坊,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那熱氣騰騰的上海味道,這也許就是吸引游客前來吧。田子坊位于中國上海市泰康路210弄,1998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馬路集市,1998年底,著自陳逸飛、爾冬強等著名藝術家在這里利用廢棄的小倉庫、小面廠、澡堂等打造成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后,這里如同被藝術重新點睛,煥發出新的格調與氣質,這也才有今天的田子坊繁榮

【田子坊的布局】

后來設計師們巧妙利用弄堂內建筑結構,開設了藝術

畫廊,民俗酒吧,咖啡館。小小的一條弄堂里,中國傳統

與異域風情此起彼伏,又有相 得益彰。秋日涼爽的下午,

陽光透過頂棚的斜射在幽暗的店堂內,調制一杯創意雞尾

酒,斜躺在老式藤椅上,門外青磚紅墻古樸凝重弄堂門頂

的浮雕浸透了歲月的 斑駁,一時間,恍若身處時空間隙,

怡然忘我。

在泰康路420米長的馬路兩旁,人們可以看到清朝時

期的鄉村民居,也有新式里弄、西班牙建筑風格和英國式

城堡建筑,其中尤以石庫門建筑最為豐富,20多種形態,

類型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上海鮮見,濃縮了上海從小漁村

到開埠后五方雜陳中西交融的市井風貌。

最值得驕傲的是,這里的原有建筑絲毫未被損壞,還

保持著原汁原味的上海里弄特色,相當一部分民宅穩扎于

其中,從小在這里出生的居民照樣過著自己平實的日子。

這里不僅有建筑,更有生活,糾結纏繞在石庫門上面的電 線、弄堂里排滿的自行車、陽臺上迎風招展的毛巾拖把、

吱吱作響的木樓梯、還有穿著很上海的里弄人家,其實,

這些也正是讓老外游客真正追逐的元素:原汁原味的上

海氣味。

田子坊又絕對不是只呈現上海單純的舊,令人們心動

的,還有許多活色生香的新。在彎彎曲曲的深巷里,藏著

無數令人眼前一亮的時尚寶貝:來自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

的老外及華人在這里開了200多家藝術工作室及時尚小店。

蘇州考察報告

考察時間:2012年5月

考察地點:北京、蘇州、上海

一、 靈動的光

物 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

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一一

飛檐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筑細

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

釋,并演變成一種新的幾何效

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

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

并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 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

于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梁

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開

放式鋼結構、木作和涂料組成的

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

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

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此外凡是有休息之處都有大塊的落地玻璃,窗外翠竹成蔭,老樹虬枝,池魚游曳,可謂幾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換景,景隨人動。

三、 恬靜的水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并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我們這次參觀考察的是蘇州園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園和虎丘。

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拙政園占地52000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民居,東部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中部為拙政園是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狀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主題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尺形,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虎丘,產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寫意山水的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范。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后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于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

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

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

大、嚴整、堂皇、濃麗

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

小巧、自由、精致、淡

雅、寫意見長。由于后

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

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

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

境、創作思想、建筑技

巧、人文內容上,也大

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 “寫意”手法。 篇三:上海、蘇州、杭州考察報告

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時間:

一、實習時間、地點 時間:

地點:上海、蘇州、杭州

二、實習目的

我們這次實習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園,面向社會,開闊視野,了解當今市場對設計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三、實習要求

赴上海、蘇州、杭州三地,了解當前設計潮流及存在的問題,考察大中城市商業狀況,感悟園林藝術及建筑特色等。

四、實習考察的內容

1、上海部分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體驗到了中國第一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鱗次櫛比的高樓,繁華的街道,個性多樣的建筑,還有萬國建筑群等讓我們體會到現代建筑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人類的智慧。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滿活性,充滿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險、敏于領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氣質。因此近代上海就成為全國經濟的最大實體,在科技、文教諸方面都走在前列。

實還原文物本來風采的目的。從遠處眺望,圓形屋頂加拱門的上部弧線,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四座拱門挺拔聳立,象征向四面八方開放,同時又有回聚。

2、蘇州部分

網師園:位于蘇州市友誼路,蘇州中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間當時的園主人為吏部侍郎史正志,園名“漁隱”。后幾經興廢,到清乾隆年間歸宋宗元所有,改名“網師園”。

網師園占地0.4公頃,平面略呈丁字形。主景區居中,以一個水池為中心,建筑物和游覽路線沿水池四周布置。以下主要通過照片及寫生來做報告。

網師園建筑密度高達30%,人工建筑過多勢必影響園林的自然天成之趣,網師園卻能把這一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以致置身其間并無囿于建筑空間之感,卻能體會到一派大自然的盎然生機。不愧是江南名園,中國名園!

山塘街:蘇州除了有古典園林聞名中外,她那美麗的水鄉也令所有去過的人回味無窮。”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幾條:一是山塘街是一條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街;二是它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蘇州街巷的特點;三是它與許多名人、名事相關。

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一段大多是商鋪和住家,各種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東段又以星橋一帶最為熱鬧繁華。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橋至虎丘山。這一段漸近郊外,河面比東段要開闊,河邊或綠樹成陰、芳草依依,或蒹葭蒼蒼、村舍野艇。這里有普濟橋、野芳浜等勝景,還有“五人墓”、“葛賢墓”等古跡。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另一主要建筑“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3、杭州部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東南第一州’之譽。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

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濘處有5米多,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后,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橋畔。這是一個臺地園,走在園中,體會起承轉合的景觀序列,倘若稱入口處及柏堂為起景,則轉景部分為山川雨露閣和四照閣,蜿蜒而上至園中高潮部分:華嚴經塔這個院落,最后的下山路線則為合景也即結尾部分。這里的每棟建筑均有良好的景觀,且置身園中至高處,又能遠眺西湖美景,可謂借景

柳浪聞鶯公園全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園林布局開朗、清新、雅麗、樸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 花港觀魚位于西湖西南角,東連蘇堤,西接環湖西路,解放前曾是一潭死水,解放后對其進行規劃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恢復和發展歷史可承的景色,組成六個景色,其中牡丹園是本次實習的重點,并對牡丹亭進行寫生??傊@六個景區劃分明確,各具鮮明的主題和特色?;ǜ塾^魚原本很小一塊地方,發展至今天的大型城市公園,可謂不易。

曲院風荷公園位于西湖西北隅,是西湖環湖綠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觀荷為主的名勝公園,全園的布局突出“碧、紅、香、涼”四個字,即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環境的涼。公園的水面設計突出風荷的景色,而在公園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設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園內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

五、實習心得與總結: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認識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實際觀察,及老師的講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寶貴的經驗。去一個城市,就要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民俗風情,作為專業綜合實習,更要通過實習來加深專業知識,增強我們的實際空間感受和對江南園林藝術、城市景觀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實踐能力,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積累素材,為更

深一步的學習和以后工作打好基礎。 剛下火車,就被這里明媚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所吸引,這也讓我感受到杭州空氣質量的良好,作為一個旅游城市,杭州在園林綠化方面的工作確實到位。我們本次實習重點在西湖景區的新十景和舊十景。西湖旁邊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而且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我第一天晚上隨小組的其他組員一起游賞了西湖夜景,美麗動感的音樂噴泉,溫和舒適的湖風,藝人優美的江南小調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感慨古人的精湛藝術,也感謝他們留下的這筆寶貴的財富。作為一個景觀專業的學生,我也更要汲取精華,學習造園理念,為自己以后的設計之路做鋪墊。篇四:環境藝術設計上海、蘇州考察報告(圖文版)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考察報告

姓 名:阿業班 級:學 號: 09級環境藝術設計 20093******2

一、實習時間:2011年10月11至15日

二、實習地點:上海、蘇州

三、實習形式:團隊考察

四、實習目的: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的學生主要通過參觀體驗建筑的空間感、材料的應用、建筑、園林的尺度等,學習別人的設計經驗,把所學環境藝術設計基本原理、設計的方法手段與環境藝術設計工程實踐相結合,達到理論聯系實際,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的常用設計手法,從本質上理解工程實踐與理論的差異,全方位了解設計(建筑美學、建筑空間設計、建筑裝飾設計手法、空間造型、色彩的運用、建筑裝飾材料的運用、建筑裝飾構造等方面)以便為以后進行工程實踐。 這次寫生實習我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認識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實際觀察,

及老師的講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寶貴的經驗。此次考察, 不僅拓展了

我的專業視野,學到了許多關于建筑、園林和視覺的知識,對建筑的結構、園林的造型和傳統元素的運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一、上海藝術考察

1.上海外灘

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我們來到外灘,體驗真正的上海。

1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南京東路夜景南京東路的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全長 1033m,路幅寬18~28m,占約南京東路總長的三分之二,是集購物、旅游、商務、文化五大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步行街。漫步于步行街時總能體會到一種莫大的快樂,彩色的鋪路磚石、統一的路心售貨亭、兩邊各類時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愛的觀光小火車,以及設計別致的城市雕塑„„這些都構成了上海的現代都市風景。

步行街路面鋪設彩色磚石,并以4.2米寬的金帶為主線,金帶所使用的材料是意大利進口的印度紅花崗巖,金帶上另有37個雨水窨井蓋,蓋面刻有上海不同時期的建筑。路面還設有無障礙盲道。道路兩旁設有座椅、花壇、電話亭等公共設施。在河南中路、浙江中路和西藏中路口分別擺有3座雕塑,主題分別為:“三口之家”、“少婦”、“母與女”。在河南中路入口及西藏中路出口另樹立有“南京路步行街”街碑。步行街的中部是一座世紀廣場,廣場為演出需要設立了一個舞臺,廣場內還有重4.5噸的“東方寶鼎”和景觀鐘,周圍是花團錦簇。 2.參觀上海徐匯區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于1943年創建于瑞典,“為大多數人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創立以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上海宜家家居廣場不僅家居產品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而且有很多國內外著名室內設計師的作品。此次來宜家家居參觀的主要目的是觀看國內外著名室內設計師的作品,多多收集素材,了解家居風格和設計理念,能把所學專業與生活更好的聯系起來,真正“學以致用”。

二、蘇州藝術考察

1.蘇州拙政園

2

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

留園、網師園等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這里有寫意的山水藝術思想,完美的居住條件與生活環境,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筑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這些建造于 16~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利用獨特的造園藝術,將湖光山色與亭臺樓閣融為一體,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創造性的藝術美融為一體,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蘇州園林還有

3

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它所反映出的造園藝術,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騷客門留下的詩畫墨跡,無不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托下,成為一種懷舊的裝飾。

4 篇五:上海杭州蘇州考察報告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構建考察報告

一、考察時間、地點

時間: 2013.4.1-2013.4.11 地點:上海、蘇州、杭州

二、考察目的

我們這次實習考察目的是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全方位了解設計。走出校,面向社會,開闊視野,了解當今市場對設計的要求,以便以后進行工程實踐。

三、考察要求

赴義烏、上海、蘇州、杭州三地,了解當前藝術設計潮流及存在的問題,考 察大中城市商業狀況,感悟園林藝術及建筑特色等。

四、考察的內容

藝術考察課是美術專業的必修課,我們在這10天的時間里先后參觀考察了 蘇州、杭州、上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給我很多的感受,收獲很大,對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設及空間布置的設計方式與設計理念。 1.蘇州-山塘街

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一段大多是商鋪和住家,各種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東段又以星橋一帶最為熱鬧繁華。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橋至虎丘山。這一段漸近郊外,河面比東段要開闊,河邊或綠樹成陰、芳草依依,或蒹葭蒼蒼、村舍野艇。這里有普濟橋、野芳浜等勝景,還有“五人墓”、“葛賢墓”等古跡。

蘇州除了有古典園林聞名中外,她那美麗的水鄉也令所有去過的人回味無 窮。”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圖一),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 其原因,我想大概有幾條:一是山塘街是一條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街;二是它

的格局具有最能代表蘇州街巷的特點;三是它與許多名人、名事相關。 (圖一) 2.蘇州-拙政園

全園占地62畝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

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

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

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

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偟母窬直3置鞔?/p>

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如圖二,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

其水面迂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是蘇

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為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另一主要

建筑“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

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

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圖二)

第一次來蘇州,感覺沒什么特別的,不是我們想象的高樓大廈。聽老師介紹說:蘇州進行現代化建設, 受到諸多保護條文規范的制約,關注建筑風格成為規劃審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因而, 對建筑風格的要求, 以某種法制法規的形成存在, 并對蘇州城市建筑的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城市規劃方面采取對古城風貌的保護的原則,所以現代化的建設要兼顧到歷史文化遺產的留存與合理利用。 根據資料介紹:這種源自保護城市風貌的舉措對于創造地方特色而言, 并不是一個完全相同的概念, 應該承認前者可以用較為穩妥, 保守的手法來達成保護的效果, 在某些特定場合, 甚至可以沿用傳統樣式和仿古建筑。而后者相對來說是富有開創性, 探索性的創造過程, 它關注地方文化, 自然環境, 建筑歷史等眾多地域因素, 其表達方式和設計手法具有相當的差異和豐富性。

在蘇州, 總體文化背景的相對保守和保護任務的緊迫性所導致的對建筑風格的專注是蘇州創作環境的一個特點, 從這個意義上說, 蘇州地方主義或地方特色的再創造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蘇州市區的建筑,不論是什么結構,都要維持這種現狀,表現蘇州城市的特點。 蘇州園林占地面積小,采用變換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臺樓閣、池塘小橋,使蘇州園林以景取勝,景因園異,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拙政園享有“江南名園精華”的盛譽。宋、元、明、清歷代園林各具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特色。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

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范。這些建造于16~18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除山石樹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

圖三

如花間隱榭、水邊安亭。利用長墻、曲橋漏窗等,構成各種畫面,使空間更加擴大,層次分明。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在獅子林燕譽堂乍見彩色玻璃窗,更覺新鮮,那粉紅、嫩綠、天藍、橙黃的玻璃在晚清時進入這古老的庭院,足見前人一樣喜歡摩登。當年他在北京設計的香山飯店就把白墻灰磚。)引入以紅墻黃瓦聞名北京,他的設計中習見的月亮門,光影交錯下那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分明來自他對蘇州園林的記憶。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產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其中的美景數不勝數,之一就是一步幻景,此名取義走一步可以欣賞一種美景,故名“一步幻景”他每個窗子上的圖案都有所不同,不曾重復(如

圖四)。

(圖四) 完美是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這座古典園林,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這次在蘇州考察,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內容,而且還彌補了專業實踐教學的空白,使得自己在專業理論的學習中由膚淺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知識,大大提高了我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同時我也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讓我在以后的學習中不停的探索。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市政道路工程工作匯報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日志表格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