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河南的歷史名人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河南的歷史名人范文

河南的歷史名人

學習目標:

1、認識到家鄉河南自古人才輩出,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優秀的河南人為華夏文明做出來卓越的貢獻,培養學生身為河南人的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通過學習,認識河南的歷史文化名人,列舉一二,并能講述他們的主要事跡和成就。 學習重點:

了解這些文人在歷史上的影響。 學習準備;

掛圖、課件 學習方法:

讀圖講述法、課堂討論法。 學習過程:

一、 介紹韓愈和程顥

1.介紹韓愈:

韓愈 字退之,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介紹程顥:

程顥,北宋,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生于湖北黃陂縣。宋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封“先賢”,奉祀孔廟東廡第38位。 與程頤為同胞兄弟,世稱“二程”。“二程”早年受學于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宋神宗趙頊時,建立起自己的理學體系。

二、講述岳飛和吉鴻昌的故事

1、介紹岳飛:

岳飛字鵬舉,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一生儉樸,岳飛治軍嚴謹,紀律嚴明。人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打仗時他身先士卒,與土兵共甘苦,從不居功自傲,贏得了歷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在一些地方人們將油條稱為“油炸燴(音同檜)兒”。人們在杭州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等四個鐵人,造象為雙手反剪面,向岳墳跪著,墓闕上懸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2、介紹吉鴻昌:

吉鴻昌,抗日愛國名將,河南省扶溝人。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團長。驍勇善戰,人稱“吉大膽”。 1934年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三、 介紹鄧穎超、彭雪楓和楊靖宇的故事

鄧穎超,乳名玉愛,曾用名文淑。祖籍河南省光山縣,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宦家庭。鄧穎超一生始終遵循周總理的意愿,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生活儉樸。1992年7月11日去世。鄧穎超留下了著名的“七條遺言”后與世長辭。其中第一條,就是死后把遺體捐給醫療事業。鄧穎超,把自已一生和一切都獻給了她所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

彭雪楓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杰出指揮員、軍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楊靖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漢族,河南確山人。原名馬尚德,字驥生。

四、 課后延伸

參觀當地的劣勢紀念館,烈士陵園,寫一篇小作文,抒發自己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

魅力河南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河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

2、利用考古知識、文物插圖、風光圖片結合實際參觀等,獲取有關歷史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這些旅游點的位置。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世界遺產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佛教四大石窟之一。2000年11月30日,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的洛陽龍門石窟目列為新的世界遺產 奉先寺中的盧舍那佛,據說是仿照武則天雕塑的。

二、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位于開封城西北隅,東與龍亭風景區毗鄰,是以宋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集中再現原《圖》中風物景觀的一座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占地面積510畝,為國家黃河旅游專線重點配套工程。晚間的《東京夢華》大型專場雜技晚會,把游樂活動推向高潮,令人流連忘返。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當時館址定在開封,1961年遷至鄭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文物藏品13萬余件。南博物院占地面積10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

一、二級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五、 小結全文 河南是中國傳統文字學發祥地,也是中國早期古漢字資料的主要出土地。河南境內大量出土了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盟書、簡冊、古璽文、古幣文,還有傳世漢魏石經文字、汲冢竹書以及大量的歷代碑石文字資料珍。

魅力河南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河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

2、利用文字資料、文物插圖、風光圖片結合實際參觀等,獲取有關歷史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這些旅游點的位置及特點。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天下第一明剎——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少林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佛教界稱達摩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 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被譽為禪宗的“祖庭”。因其位處少室山林中,故稱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和武術并稱于世。 人造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縣),林州市處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干旱缺水。為了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窮困,林縣人民從1960年2月開始修建紅旗渠(原稱“引漳入林”工程),用劈開山峰和鑿山洞的方法修渠竣工于1969年7月。紅旗渠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的精。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變了林縣干旱缺水的面貌。

三、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雞公山

位于河南省南部的雞公山,是華山地區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它和其他一些名山不同。我國的名山大多開發較早,在古代就很有名,而且有很多名山同時也是佛教或道教勝地。雞公山是大別山的支脈,主峰雞公頭又名報曉峰,像一只引頸高啼的雄雞,因名之雞公山。雞公山是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四、課后延伸

我國的四大避暑勝地:河南雞公山 浙江莫干山 江西廬山 北戴河

河南的民間風俗

教學目標:

1、能夠觀察和總結家鄉的文化風俗,收集整理家鄉風俗和歷史典故。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說出自己家鄉特有的文化風俗和歷史典故。 教學重點:

豫菜的特點及描繪洛陽水席的情景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飲食文化

河南風味以洛陽、開封為代表。從地理位置看,河南應為北方菜,但它又是別于北味,口味較淡,然淡而有味,豫菜烹必適度,火候恰到好處,調必勻和,五味調和百味香。豫菜的特色是取料廣泛,選取料嚴謹;配菜恰當,刀工精細,講究制湯;以咸為主,甜咸適度,酸而不酷;鮮嫩適口,酥爛不碎,色形典雅,純樸大方;鮮香清淡,四季分明。

河南著名的風味菜點有:溜黃河鯉魚焙面、扒猴頭、麻腐海參、燒臆子、紫酥肉、鐵鍋蛋、牡丹燕菜、桂花皮絲、開封牛肉燴饃、博望鍋盔、油酥火燒等。

二、特色民居

天井窯院,就是當地俗稱的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并且直到今天河南陜縣的西張村鎮廟上村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住在這種類似窯洞的宅院里。

地坑院,顧名思義就是在地上挖個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為住宅。這種住宅冬暖夏涼,是老百姓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干旱少雨的情況和土質狀況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現出先民們的智慧。

三、課后延伸

夸夸家鄉的土特產和風味小吃。

河南的節日

教學目標:

1、能夠觀察和總結家鄉的傳統節日,收集整理當地所特有的節日,并能講出該節日的來歷和具體的風俗習慣。

2、正確認識節慶活動都是表達勞動人民的美好祝愿的形式,并能自覺地抵制封建迷信,將傳統節日活動與封建迷信活動正確地區分開來。 教學重點:

龍在中國的意義 龍的來歷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 介紹春節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傳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物,頭長尖角、兇猛異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會爬上岸,吐食牲畜傷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這一年,從村中來了一個銀須飄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闖進村,正準備逞兇時,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炸響聲,那位老己披上紅袍呈現在“年”的面前,“年”渾身戰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進村了。這就是過年的傳說和爆竹的來歷,后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過年的習俗悅來越豐厚了。

二、介紹青龍節

二月初二日,俗稱青龍節。也叫龍抬頭。中國人過年,自臘月初八就正式開始,直到來年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算真正結束。對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人們認為這天正是蒼龍“登天”之日,俗稱“龍抬頭”。這天一般處在驚蟄之后,大地回春,萬物復蘇,農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開始。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 介紹收獲節

收獲節是慶祝豐收的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習慣,然而相同的是收獲的喜悅,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選擇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儀式載歌載舞來為這個節日慶祝,為了收獲的喜悅,為了勞動的成果。在節日里,交流著文化,也增進了感情。

“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此時已屆仲夏,驕陽高照,為了防止家畜生蟣虱人們在此日為貓、狗洗浴,農家則把貓、狗驅往河中 洗澡。貓、狗在這一天嬉水,與小兒同樂,因此民間也稱此人為貓、狗的生日。另一習俗是曬衣服。傳說這一天曬衣衣不蛀,曝書書不蠹。

四、介紹臘八節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既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歷史上曾涌現出一大批專為“臘八節”而創作的詩詞作品。

農歷十二月初八(農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是我國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咸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第二篇:河南名人匯總

河南歷史名人匯總

河南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古至今孕育了眾多的有各種影響力的名人,其中有思想家老子、列子、韓非等;軍事家蘇秦、司馬懿等;水利學家孫叔敖;文學家韓愈、劉禹錫、“詩圣”杜甫、“詩鬼”李賀等。 而近代、當代也涌現了大量的愛國人士,革命志士,文學家,政治家,如吉鴻昌、鄧穎超、馮友蘭、趙紫陽等。

王實味:河南潢川縣人,當代知名作家。

黃帝——五帝之一,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人; 倉頡——漢字的創造者,今河南南樂人; 商湯——商朝開國帝王;

老子——原名李耳,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墨子——姓墨名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創始人。戰國初期楚國魯陽人(今河南魯山人);

商鞅——秦國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陽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世稱陶朱公。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河南鄭州人;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乘軒里人; 韓非——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韓國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呂不韋——戰國后期著名政治家,編著《呂氏春秋》。韓國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太康人; 吳廣——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孫叔敖——楚國名相、水利工程鼻祖。河南固始人;

百里奚——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出生地在今南陽;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漢南陽郡蔡陽人; 王審知——閩王。河南固始人; 楊行密——吳王。河南固始人;

陳元光——開漳圣王。河南固始人;

吳其濬——清代植物學家、清末河南省唯一的狀元。河南固始人; 祝慶藩——清太傅、禮部尚書。河南固始人; 蔣湘南——清代文學家。河南固始人;

秦樹聲——清末雙科進士、書法家。河南固始人; 丁遜之——清代畫家。河南固始人; 余成斌——開國少將。河南固始人; 余克勤——開國少將。河南固始人; 宋治民——開國少將。河南固始人; 毛和發——開國少將。河南固始人; 楊森——開國少將。河南固始人; 蔣光慈——紅色作家。河南固始人; 張良——西漢謀士,留侯。今河南禹州人。

陳平——西漢謀士,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 張釋之——西漢時執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河南洛陽人; 晁錯——西漢改革家,名臣,潁川(今河南禹州)人; 程顥——世稱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學家,河南嵩縣人; 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地動儀,河南南陽人; 馮異——東漢將軍,河南寶豐人;

張仲景——東漢名醫,被尊為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河南鄧州人; 郭嘉——三國著名謀士,潁川(今河南禹州)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潁川(今河南禹州)人; 司馬徽——三國著名謀士,潁川(今河南禹州)人; 司馬懿——三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溫縣人;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鄧艾——三國魏國大將,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 蔡邕——東漢末年著名詩人、學者,河南杞縣人;

蔡文姬——三國時代著名詩人、音樂家,河南杞縣人; 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謝玄——東晉軍事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邯鄲淳——三國魏書法家,《笑林》祖師,字子淑,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范縝——南朝杰出的無神論者,河南泌陽人; 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河南省淅川人; 謝靈運——南朝宋著名詩人,河南太康人; 翟讓——隋末瓦崗寨義軍頭領,河南滑縣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期血戰睢陽(今商丘),河南鄧州人;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洛陽人;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沁陽人,后遷居滎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譽為“畫圣”,今河南禹州人。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詩圣”,河南鞏義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學家,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河南洛陽人;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詩鬼”,河南宜陽人;

一行——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本名張遂,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縣)人;

劉德升——行書鼻祖,今河南禹州人。

褚遂良——古代著名書法家,獨步書壇。今河南禹州人 石守信——宋代大將,河南開封人

陳摶—— 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學者和道教詩人。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河南湯陰人 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河南衛輝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河南開封人 劉青霞

宋學義——“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河南省沁陽市人 李德生——政治家,河南省光山縣人

袁世凱——中華民國大總統,河南項城人 吉鴻昌——抗日名將,河南扶溝人

許世友——開國上將,河南新縣許家洼 楊靖宇——抗日名將,河南省確山縣人 鄧穎超——河南省光山人 馮友蘭——河南南陽唐河人

趙紫陽——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中共總書記,河南滑縣人

張伯行——清初大臣。字孝先。開封蘭考縣人。歷官內閣中書,福建、江蘇巡撫,禮部尚

薛居正——宋初大臣、史學家。開封人。建隆三年(962年),任樞密直學士。 崔顥——唐代詩人。開封人。從軍邊塞詩風發生變化,表現出"出身事邊"和"報國赴難"的昂揚感情。如《贈王威古》

鄭道昭——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書法家。開封人。 阮籍——三國魏文學家。字嗣宗。河南開封人。

蔡邕——東漢辭賦家、書法家。字伯喈。開封杞縣人。

信陵君——戰國四公子之一。即魏公子無忌,魏昭王少子。

張儀——戰國時政治家。開封人。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入秦拜相。創連橫破六國合縱。

石申——戰國中期天文學家。開封人。制成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恒星表。

第三篇:河南名人事跡

河南為中華民族主要發祥地之一。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英才輩出。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里曾孕育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李耳、莊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學家張衡,醫圣張仲景,文學家韓愈,哲學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以及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鄧穎超等歷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始終占據重要地位。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河南,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個(洛陽、開封、安陽)。

河南,一個歷史悠久地讓無法理解時間源頭的地方。不知何時,卻成了世界眼里的舊中國,中國人眼里窮鄉下,三十一個省份眼里的窮親戚; 不知何時,河南,站在中國的省份兄弟中,需要蜷縮著身子,低垂下頭顱。在大家庭的夾縫里低三下四。 不為別的,就因為你的名字叫河南。作為一名河南人我們應對家鄉的文化有信心,我們要讓別人了解河南,就先要了解自己的家鄉,了解我們的家鄉的名人事跡,這也就是我們進行這項研學的目的,愛家鄉、先了解家鄉。

一、政治領域的名人事跡

1、 商鞅

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后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后封于商,后人稱之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后,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在位執政十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但最后還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秦國貴族多怨。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宜“歸十五都,灌園于鄙”、“不貪商、于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駟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愿收留。后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發兵討之,殺鞅于鄭國黽池,死后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于彤,滅商君之族。 商鞅從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規模地推行過兩次變法。商鞅第一次變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楊寬《戰國史》185頁有這樣一段說明:“《史記秦本紀》說:秦孝公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為左庶長。?據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衛鞅為左庶長。但是《史記商君列傳》說: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據此則下令變法,應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衛鞅任左庶長之后。兩說相較,當以后說為是?!稇饑咔夭摺芬徽f:„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韓非子和氏篇》又說: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國以富強,八年而薨,商君車裂于秦。?王先謙《集解》認為„八?上脫„十?字,是對的。從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

第 1 頁 共 5 頁 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來計,正是18年。”據此,商鞅第一次變法應在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實行了第二次改革。結果,商鞅把太子的兩個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都辦了罪,一個割掉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上字。這一來,一些貴族、大臣都不敢觸犯新法了。這樣過了十年,秦國果然越來越富強,周天子打發使者送祭肉來給秦孝公,封他為“方伯”(一方諸侯的首領),中原的諸侯國也紛紛向秦國道賀。魏國不得不割讓河西土地,把國都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

2、 李斯

是秦代著名政治家, 在我國歷史上聲名顯赫,功績卓著。他年輕時當過小窮,后拜茍 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治國之道。學業完成以后,他分析了當 時的形勢,認為“楚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唯有秦國具備統一 天下,創立帝業的條件,于是他決定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

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先在函相呂不韋手下做門客, 取得呂的信任后,當上了秦王政(贏政,即秦始皇)的侍衛。李 斯利用經常接近秦王的機會,給秦王上了《論統一書》,勸說秦王抓緊“萬世之一時”的良機,“滅諸侯成帝業”,實現“天下一統”。 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議,先任命他為長史,后又拜為客卿, 命其制定吞并六國,統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國宗室貴族借口韓國水工鄭國在秦搞間諜 活動事件,要求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 斯在被逐離秦途中,寫了《諫逐客書》,勸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諫逐客書》中,列舉大量歷史事實,說明客卿輔秦之功,力陳逐 客之失,勸秦王為成就統一大業,要不講國別,不分地域,廣集 人才。秦王看了《談逐客書》深受感動,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復了李斯的宮職,不久又提升了他當廷尉?!墩徶鹂蜁凡粌H是具 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獻,而且也是一篇胎炙人口的代秀文章。魯 迅先生曾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 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國,實現統一的 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組織實施。結果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先后滅了六國,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第一次完成了統一大業。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屢建奇 功。他建議秦始皇廢除了造成諸侯分裂割據、長期混戰的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設縣、鄉,歸中央直接統轄,宮吏由中央任免。在中央設三分、九卿,分職 國家大事。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鏟除了諸侯王 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所以,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秦統一后,由于過去各諸侯國長期分裂割據,語言、文字有很大差異, 對于國家的統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極端不利。李斯及對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并親自主持這一工作, 他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廢除異體字,簡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 了筆畫比較簡單、形體較為規范,而且便于書寫的小篆(也稱秦篆和斯篆),作為標準文字。他還親自用小篆書寫了一部《倉頡篇》, 作為范本,推行全國。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魯迅先生說,李斯在我國文學史上是有“殊勛”的。今人遺憾的是,斯手書已汛大多散失?,F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李斯親書 的瑯玡刻石,山東泰山岱廟現存有李斯篆書的秦二世詔書刻石的 殘片,這些刻石雖己嚴重殘損,但它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文字刻石,實為稀世珍寶。李斯還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 努力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 2 頁 共 5 頁

二、文化領域的名人事跡

1、 老子

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在世界的東方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鎮降生了一位偉人老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學家派的創始人,被當代評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社會上僅有一些哲學觀點出現,從《老子》開始形成了系統的哲學理論。因此,鹿邑這塊寶地,即是降圣的仙鄉,又是東方哲學的發源地。

據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號聃,周守藏室之史也??鬃舆m周,將問禮于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云:“苦之史也??鬃舆m周,將問禮于老子”。司馬貞《史記索隱》云:“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酈道元《水經注》稱:“邊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虛荒,今屬苦,城猶存,在賴游鄉之東,渦水處其陽”,(元初渦河由太清宮南邊改道走太清宮北邊)。翻閱歷代國史,各種詞書,名人論著以及《河南省志》、《歸德府志》、《鹿邑縣志》、《江南通志》、《安徽省通志》、《毫州志》都明確記載,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史學界、哲學界、宗教界及研老專家,或著書立說,或撰寫老證論文,認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宮鎮證據鑿鑿。據《毫州志》記載:“太清宮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屬鹿邑,老子所生地”?!督贤ㄖ尽?清順治時期,今安徽與江蘇合稱江南省)卷二百,有一項“辨訛”,專門考證舊志中的訛錯其中有對李耳的考證。結論是:“李耳,歸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毫州,鄰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余俱屬河南。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在重修《安徽省通志》卷二百六十,卻有這樣兩段記載:“太清宮在毫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猶存,舊名紫極宮,唐天寶二年改”。再一段是:“陳摶為毫州真源人,今河南歸德府鹿邑縣地,舊志收入穎州,與老子誤同,茲并削之”。寫得明明白白,自動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記載。一九九一年,新華社合肥五月十日電,報道安徽毫州決定舉行世界老子學術研討會的消息稱:“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又稱聃,是與孔子同時代并齊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也是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家鄉在與毫州毗鄰的今河南省鹿邑縣”。實事求是,是我們傳統的學風,應該發揚光大。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其內容涉及哲學、文學、兵學、美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被譽為百科全書。他的清靜無為的學說,一物兩項的轉變率的辯證理論,深邃的天人之際的哲理,兩千五非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作為文化基因,滲透到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影響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生死觀等各種文化觀念?!兜赖陆洝凡坏绊懥藵h代以來兩千年的思想史,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視,已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

2、 韓非

是韓國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后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采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后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贊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贊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rdquo;“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

第 3 頁 共 5 頁 非子·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物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韓非子·顯學》)。韓非還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五蠹》)。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他還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治才能鞏固。韓非的這些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采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理論的應用和發展。韓非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軍事領域的名人事跡

1、 司馬懿

字仲達,公元179年-251年,72歲,(河內溫縣孝敬里(河南溫縣招賢鎮),三國時期魏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為晉宣帝。

司馬懿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仰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自仰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征西將司軍鈞,字叔平。司軍鈞生豫章太守司軍量,字公度。司軍生潁川太守司軍俊,字元異。司軍俊生京兆尹司軍防,字建公。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上述內容均取自《晉書·宣帝紀》)。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稱:“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晉書·禮志》),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挥袘n天下心”(《晉書·宣帝紀》)。

2、 謝玄

東晉名將。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宰相謝安侄子。21歲時為大司馬桓溫的部將,后官至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諸軍事。有經國才略,善于治軍。東晉太元二年(377),為抵御前秦襲擾,經謝安薦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淮陰(今屬江蘇)和君川(盱眙北)等地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戰中,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使秦軍后撤致亂,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九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后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陜西南部等地區。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翌年逝世。被晉帝追封為車騎將軍,謚號獻武。

第 4 頁 共 5 頁

四、科學領域的名人事跡

1、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后,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恒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2、 張衡

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 地球遠近的關系。他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制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奮地“研核陰陽”,終于“妙盡璇璣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銅鑄渾天儀,被張衡造了出來。

渾天儀主體是幾層均可運轉的圓圈,最外層周長一丈四尺六寸。各層分別刻著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列宿,還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緯等等天象。儀上附著兩個漏壺,壺底有孔,滴水推動圓圈,圓圈按著刻度慢慢轉動。于是乎各種天文現象便赫然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件儀器被安放在靈臺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內觀儀人員把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及時報告給靈臺上的觀天人員,結果是儀上、天上所現完全相符。

由于研究天文、律歷和制作儀器,張衡對數學的研究相應地加強了。在制成渾天儀后,他寫成了《算罔論》,要“網絡天地而算之”。他用“漸進分數”之法,算出圓周率為十的平方根,為3.16強。這比《周髀》所記載的π=3的數值大大進了一步。直到五-七個世紀以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數學家才得出這個數值。

張衡還制造出一種測影儀器——土圭,用來研究天文、地理。他繪制成一幅《地形圖》,一直流傳到唐朝。他善畫山水、動物,與趙歧、劉褒、蔡邕(文姬之父)同為東漢四大畫家。他對音樂舞蹈等藝術也有精深研究。如在《觀舞賦》里,他曾這樣巧妙地形容舞蹈演員的舞技:“連翩絡繹,乍續乍絕,裾似飛鸞,袖如回雪”。

千百年來,中原大地從中原大地走出來的千古風流人物如滔滔黃河之水,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引領著中華文明的進程,也以不同的方式訴說著河南昔日的榮光。作為河南人,你我都應感到驕傲。了解河南名人,推廣河南文化,你我有責。

注:參考資料及文獻 《河南歷史文化名人》

百度“百科”“貼吧”相關人物簡介

《100名人成長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政治家卷、軍事家卷、文化家卷、科學家卷

第 5 頁 共 5 頁

第四篇:河南歷史與名勝古跡

一、河南沒啥歷史

1、也就是在五六十萬年以前有了猿人活動而已(南召);

2、也就是在8000年前形成了裴李崗文化而已(新鄭);

3、也就是在賈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而已(舞陽);

4、也就是在7000年前形成了仰韶文化而已(澠池);

5、也就是在6500年前“誕生”了“中華第一龍”而已(濮陽);

6、也就是五六千年前大河村的先民們從母系氏族走來,告別洪荒走向文明而已(鄭州);

7、也就是誕生了人文始祖伏羲而已(淮陽);

8、也就是誕生了中華民族的鼻祖軒轅黃帝而已(新鄭);

9、也就是中華姓氏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發源于河南而已;

10、也就是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這片土地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時間長達3000年,先后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皇帝在此建都、執政而已;

11、也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堪稱華夏第一城的古都鄭州、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全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而已。

二、河南沒啥文化

12、也就是倉頡在這里造了字而已(南樂);

13、也就是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已(安陽);

14、也就是周文王拘羑里而作《易經》而已(湯陰);

15、也就是形成了儒、道、釋文化而已;

16、也就是創作了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許多光輝詩篇而已;

17、也就是鬼谷子創立了算術、創辦了“中華第一古軍校”而已(淇縣);

18、也就是在這里孕育、誕生了中國四大發明而已;

19、也就是制造了歷史上第一個地動儀、渾天儀而已; 20、也就是孕育了《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而已;

21、也就是創作了《清明上河圖》、永城古墓壁畫等一大批繪畫藝術珍品而已;

22、也就是燒制了繁華絕代的唐三彩、高貴難得的官瓷、國之魂寶的鈞瓷、青瓷之首的汝瓷而已;

23、也就是研制了“河南雙硯”——澄泥硯、盤谷硯而已;

24、也就是春秋時代大音樂家師曠創作了古曲《陽春》、《白雪》而已;

25、也就是保留下來了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的古老藝術“超化吹歌”而已(新密);

26、也就是有個“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少林武術而已(登封);

27、也就是有個中華武術苑中的奇葩陳氏太極拳而已(溫縣);

28、也就是北宋時期在首都開封建了個貢院,完善了中國的科舉制度而已;

29、也就是建了個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而已(登封); 30、也就是編撰了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而已;

31、也就是被稱做“中國戲曲之鄉” 而已;

32、也就是有個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而已(安陽)。

三、河南沒啥能人

33、也就是二十四史中立傳的人物中河南人占了15%而已;

34、也就是出了個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一個開國君主夏禹而已;

35、也就是出了個道圣老子而已;

36、也就是出了個商圣范蠡而已;

37、也就是出了個醫圣張仲景而已;

38、也就是出了個科圣張衡而已;

39、也就是出了個詩圣杜甫而已; 40、也就是出了個畫圣吳道子而已;

41、也就是出了個“字圣”許慎而已;

42、也就是出了個“亙古第一忠臣”、國神比干而已;

43、也就是出了個先秦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而已;

44、也就是出了個諸子百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而已;

45、也就是出了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而已;

46、也就是出了個卓越的外交家藺相如而已;

47、也就是出了歷史上最早的兩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而已;

48、也就是出了個最早的改革家商鞅而已;

49、也就是出了個騷體賦的代表作家賈誼而已; 50、也就是出了個曠世才女蔡文姬而已;

51、也就是出了一群文學巨匠韓愈、白居易、李賀而已;

52、也就是出了個大哲學家、一代詩豪劉禹錫而已;

53、也就是出了個營造愛情“詩國”的李商隱而已;

54、也就是出了個空前絕后的高僧唐玄奘而已;

55、也就是出了個一代軍事奇才司馬懿而已;

56、也就是出了個巾幗英雄花木蘭而已;

57、也就是出了個才干出眾、兩登相位的一代名相姚崇而已;

58、也就是出了個兒時會砸釭、長大能編《資治通鑒》的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司馬光而已;

59、也就是出了個中國近代音樂鼻祖、杰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曠世奇才的朱載堉而已;

60、也就是出了一門忠烈、婦孺皆知的楊家將而已;

61、也就是出了宋代大儒、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二程兄弟”程頤、程灝而已; 6

2、也就是成就了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圖強變法的王安石而已; 6

3、也就是出了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而已;

64、也就是出了兩位保家衛國的一代英杰吉鴻昌,楊靖宇而已;

65、也就是出了聞名遐爾的“馮氏三兄妹”(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文學史家馮沅君)而已。

四、河南沒啥名勝

66、也就是有個中國道教第一宮太清宮而已(鹿邑) 6

7、也就是有個中國最早的(楚)長城而已(南陽);

68、也就是有個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發源地白馬寺而已(洛陽); 6

9、也就是有個中國第一名剎少林寺而已(登封); 70、也就是有個中國最古老的柏樹“將軍柏” 而已(登封); 7

1、也就是有個中國古代最大的糧倉含嘉倉而已(洛陽); 7

2、也就是有個“笑傲紅塵天國間”的大相國寺而已(開封); 7

3、也就是有個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龍亭而已(開封);

74、也就是有個中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琉璃建筑物開封鐵塔而已(開封); 7

5、也就是有個被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安陽殷墟而已; 7

6、也就是有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龍門石窟而已(洛陽);

77、也就是有個漢代中國冶鐵中心古滎冶鐵遺址而已(滎陽);

78、也就是有個曾經爐火映日月、鐵歌沖霄漢的冶鐵鑄劍圣地,鍛造了九大名劍之首的棠溪寶劍而已(西平);

79、也就是有個安葬忠義之士關羽首級的關林而已(洛陽);

80、也就是有個中國唯一原址展示的“天子駕六”大型車馬坑而已(洛陽); 8

1、也就是有個劉皇叔“三顧茅廬”的臥龍崗而已(南陽);

82、也就是有個享有“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譽的內鄉縣衙而已; 8

3、也就是有個中國名陵之冠的太昊陵而已(淮陽);

84、也就是有個五岳中現存最古老、最龐大的古建筑群中岳廟而已(登封); 8

5、也就是有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堪稱為露天藝術博物館的皇家陵墓群北宋皇陵而已(鞏義);

86、也就是有個周文王殲滅商朝的牧野之戰古戰場而已(新鄉);

87、也就是有個戰馬嘶鳴千百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的雄關要塞函谷關古戰場而已(靈寶); 8

8、也就是有個諸葛亮初出茅廬、一把火燒退曹操百萬雄兵的博望坡之戰的古戰場而已(方城);

89、也就是有個以弱勝強、成就一代梟雄曹操的官渡之戰的古戰場而已(中牟); 90、也就是有個以少勝多、奠定東漢之基的昆陽之戰的古戰場而已(葉縣); 9

1、也就是有個“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而已(登封); 9

2、也就是有個盤古開天地的盤古山而已(泌陽); 9

3、也就是有個“愚公移山”的王屋山而已(濟源);

94、也就是有個以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取勝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山而已(焦作);

95、也就是有個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的石人山而已(魯山);

96、也就是有個物種豐富、生態原始、古木參天的世界生物圈、自然保護區寶天曼而已(內鄉);

97、也就是有個雞鳴三省、被譽為我國南北天然分界線的雞公山而已(信陽); 9

8、也就是有個中國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群而已(西峽); 9

9、也就是有個名揚中外的“百花之王”牡丹故鄉而已(洛陽)。

五、河南沒啥貢獻

100、也就是走出了中國工農Hongjun三大主力部隊之一的紅四方面軍而已; 10

1、也就是有個革命勝地“小延安”竹溝而已;

10

2、也就是有個黃麻起義策源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走出了數十位將軍的新縣而已;

10

3、也就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支持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而已; 10

4、也就是用小車擔架支援了淮海戰役而已; 10

5、也就是開鑿了一個最長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而已; 10

6、也就是培養了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而已; 10

7、也就是王永民發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而已; 10

8、也就是豫劇皇后常香玉支援抗美援朝捐了一架飛機而已;

10

9、也就是鄭州姑娘鄧亞萍獲得過18個乒乓球世界冠軍而被稱為“乒壇皇后” 而已;

110、也就是連續十年保持了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五,生產總值超過了1.8萬億元而已;

1

11、也就是全國第一糧食生產大省,用全國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生產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糧食,不僅養活了全國十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每年還輸出原糧及制成品300億斤而已;

1

12、也就是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實現了由賣原糧到賣產品、由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的轉變而已;

1

13、也就是有個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集團雙匯而已; 1

14、也就是發明了速凍食品而已;

1

15、也就是全國每10個湯園有6個、每10個水餃有4個在河南生產而已; 1

16、也就是變成了新興工業大省,工業門類覆蓋了國民經濟行業的39個大類而已;

1

17、也就是有個全國最大的大型客車制造企業鄭州宇通集團而已; 1

18、也就是有個全國最大的簾子布生產企業神馬集團而已;

1

19、也就是有個全國知名的生物制藥企業華蘭生物第一個拿到了H1N1毒株而已;

120、也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國第一而已。

第五篇:2014年河南中考歷史試卷分析

2014年河南中考歷史試卷,以《課程標準》為基礎,緊扣《考試綱要》,凸顯“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特征。試卷圖文并茂,文字淺顯易懂,難度較去年稍大,關注時局,試題靈活新穎,體現了歷史開卷考試的特點。通觀全卷,在充分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于綜合、分析等歷史學科思維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注重知識的遷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熱點問題進行探究和把握;注重歷史學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具體來說,2014年安河南中考歷史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2014年河南中考歷史試卷試題特點

1、試題有所創新。

首先,形式新。其中第24題小短文在考查形式上與以往稍有變化,要求將五個關鍵詞連接起來,說出他們的內在聯系,這種形式在中考試題中尚屬首次。

其次,情景新。無論客觀題還是主觀題,問題入題情境設置獨特,材料豐富新穎。老知識,新考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如21題、24題。材料的來源多樣,圖文并茂。試題開放性更強。

2、難度系數較去年有所增加。

2014年歷史試題與2013年相比,難度有所增加。2013年,我縣中考歷史平均得分36.21分,難度系數是0.72。2014年,我縣中考歷史平均得分29.10分,難度系數是0.58。歷史試題難度增加,死記硬背難拿高分。少數題目難度較大。如選擇第

13、

16、

18、20小題,學生做得不好,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看似有話可說,比較容易得分,但失分也容易,因為這類試題最能反映出學生的歷史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大量的材料閱讀,給考生增加了難度,同時也體現出命題很明顯的側重能力考查的目的性。

3、聚焦熱點,貼近現實生活,緊扣時代脈搏,注重開放性。

史為今用是近年歷史命題的主線,也是今年中考命題的重要切入點之一,凸顯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如第9小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60周年、第25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周年,這應該都是備考中的熱點問題。同時,還考查了傳統長效熱點。如第25題,歷史學習現實生活相聯系;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刻思考,都緊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

4、關注河南地方歷史,培養鄉土感情。

河南,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每年都有相關的題目出現,比如,今年的非選擇題第21題對佛教有關遺跡進行考察。重視學科知識的滲透,關注家鄉,關注經濟、外交、文化發展。

5、緊扣課標,不拘泥于教材版本。

例如選擇第16小題,伏爾泰的名言、選擇第18小題,新經濟時代、非選擇題第24小題,空想社會主義我們所用的華師大版本都沒有這些內容。

6、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以及能力的考查。

突出主線設計和專題設計,綜合性強。如第

6、

7、

12、13小題,這類題目往往時空跨度都很大,古今中外縱橫開闔、前后聯系,具有“大、縱、深”的特點,學生做題時不僅需要深入分析,還要善于類比,善于將古今中外進行串聯,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與發散思維。

7、重視經濟史發展,關注民生。例如第22題是民族工業發展的情況。第23題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總之,全卷難易程度基本適中,較去年稍稍偏難,知識覆蓋面大,涉及多種史觀。既涉及了近代化探索、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思想解放等經濟史觀、革命史觀、思想史觀、社會史觀,又不避熱點,關注周年性大事。如甲午中日戰爭、五四運動、改革開放、世界大戰等。尤其是主觀題,對材料解析、整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學生在組織答案時不是從書本中某一方面直接可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對材料和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遷移,才能組織較為完整的答案。僅僅依靠死記硬背或考前突擊,想輕松獲取高分比較困難。整套卷子對于成績中下的同學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二、學生答題情況

1、選擇題:

本題包括1—20題,20分,主要考查考生對教材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考查學生對歷史本質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判斷歷史是非的能力,是考查能力要求最全面的一種題型。

從總體來看,本次考試選擇題難度適中,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3小題、第16小題、第18小題和第20小題。在解答這些問題時,(1)嚴重反映出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2)學生未能掌握考試的技巧,不能抓住關鍵字來審題,導致出錯;(3)很多學生看不懂題干的意思,得分率最低,這證明光靠死記硬背和單一的學習歷史事件,而不注重對事件的理解和聯系是不可取的。在歷史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對事件之間聯系的認識,加強事件與事件間縱向與橫向的聯系、比較。也應加強歷史和地理的有機結合。

2、非選擇題:

非選擇題主要是材料分析題:

本類型題是考查學生對所給的材料是否理解與認識,從而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要求學生通過分析、判斷、概括性的點題,得出觀點。從考試實際情況看,第21題第1問答得不好,圖片分類較好,但原因不太明了。第3問與河南歷史有關,特別是洛陽歷史有關,學生答題較好。第22題考察的是洋務運動的作用,學生回答較好。第23題看似簡單,學生回答不夠準確。第24題,空想社會主義課本上沒有出現,學生回答不全,很少有得全分。第25題,考察的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學生做得較好。出現的問題主要有(1)錯字連篇(2)審題不清,不理解題意,答非所問:

三、學生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綜上所述,學生失分原因主要有;

1、審題不清,基礎不夠扎實,不重視開卷考試科目。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對概念認識模糊不清,以至于對歷史知識的分析、歸納能力不高。例如第9小題,學生不知道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

2、字跡潦草,錯別字較多。有的考生的卷面比較潦草,閱卷老師都很難辨認,影響了自己的得分。試卷當中的錯別字典型的有:例如把“和平”寫成“合平”;一國兩制的“制”寫成“治”;因此我們平時教學中、批改作業中、閱卷中發現有同學寫錯別字應當當眾糾正,這樣會減少常見錯別字。

3、缺乏解答開放性試題的方法和技巧。 學生不太會把問題簡單化,不會把問題轉化為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提問

4、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欠缺。主要體現在活動探究題。

5、答案籠統,不夠精準,沒有條理性,答題不規范。

今后教學需改進之處:注重歷史知識基礎知識的積累,平時要求學生記憶,適時進行抽查或檢測,提升學生身體能力,減少錯別字;提高學生信心,平時形成認真的習慣,如規定時間記內容,規定時間完成作業;書寫規范;轉變思想,中考開卷,平時閉卷,歷史也要背也要記;抓基礎,高要求等。

四、以后教學中改進措施

上述問題是我在本次考試中發現的主要問題,這是需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的?;谝陨细鼽c,我分析解決方法如下: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在講課時一定不要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消化理解所學新知。在教學過程中要反復提問學生,加強作業的管理,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緊迫感。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于這點要我和學生共同努力。在上習題課時,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克服學生課前不做題,上課等標準答案的不良習慣,提問時要先讓學生說明自己的答題思路,說明自己是怎樣分析解決的。通過這樣不斷反復的練習,平時沒練過的題型,考試時也不會手足無措。

3、促進學生總結問題能力的提升。此習慣的培養適合在單元整合中進行。在單元整合中,教師可以減少自己的總結量,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總結,這樣不僅提升能力,而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記。

4、引導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引發學生深思,這對于回答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有很大幫助。

在今后教學中,要注重歷史知識基礎知識的積累,平時要求學生記憶,適時進行抽查或檢測,提升學生身體能力,減少錯別字;提高學生信心,平時形成認真的習慣,如規定時間記內容,規定時間完成作業;書寫規范;轉變思想,中考開卷,平時閉卷,歷史也要背也要記;抓基礎,高要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

20

14、

7、24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會務崗位職責表范文下一篇:華融集團賴小民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