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案

2023-03-30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活動過程中的盲目性,保證各項事宜的有序開展,那么方案改如何進行書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方案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尊敬的黨組織: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財稅體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并賦予了“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政策,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以上改革部署涉及到財稅體制改革自身,更關聯一系列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難題與協調配套問題。一方面通過科學的財稅體制,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

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財稅體制改革是服務于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讓市場對資源配置優化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制度建設。那么,如何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為戰略目標,推動財稅體制改革發揮“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戰略定位呢?

一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管理制度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制度與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預算能力”。目前我國預算審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規模與政策,《決定》指出,審核預算的重點要由平衡狀態、赤字規模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這一原則命題揭示的重大政策轉向是,稅收不再是各級政府預算確定的任務,而是預期目標。這有利于稅務機關按照法律征稅,避免為了完成任務多收或少收的體制弊端。不僅如此,這一原則規定打破了各級財政固有的“重收入、輕支出”的傾向,有助于推動各級政府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有助于納稅人判斷政府為社會成員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數量和質量。另外,《決定》指出要建立跨預算平衡機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以及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以期為增強預算科學性和執行的有效性提供重要機制保障。

二是完善稅收制度。

稅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國家存在與公共治理的基礎,也是實施宏觀調控、調節收入分配的基本工具?!稕Q定》提出深化稅制改革的重點內容包括:全面推進增值稅改革乃至將增值稅推廣到全部服務業,把不動產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建立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推進消費稅改革,調整征收范圍、環節和稅率,進一步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功能;加快房產稅立法和改革步伐,提高保有環節的稅收;推進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進一步發揮稅收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作用;加快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三是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制度。

事權劃分是現代財政制度有效運轉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規范,一些應由中央負責的事務交給了地方,一些適宜地方負責的事務,中央承擔了較多的支出責任。而中央通過大量轉移支付對地方進行補助,客觀上影響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因此要由粗到細設計中央、省、市縣三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明細單,列明各自專享事權以及共擔事權的共擔方案,并在今后漸進優化與細化。在明確政府間事權劃分基礎上,界定各級政府間的支出責任,明確劃分政府間收入,再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進行調節上下級政府、不同地區之間的財力余缺,補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權存在的財力缺口,實現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在此基礎上,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匯報人:xiexiebang

第二篇:堅定不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一、提高認識,增強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緊迫性和堅定性

改革開放以來,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國家財政實力顯著增強,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保持和穩定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有效遏止經濟增速下滑勢頭、率先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財稅體制還存在一些需要認真對待并抓緊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制度不夠完善,財力與事權不盡匹配,政府預算制度還不夠完整,財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績效尚需提高,財政宏觀調控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等等。所有這些,必須通過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以解決。

按照黨的十七大和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的要求,財稅體制改革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深化預算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加快形成統一規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積極運用財政政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立足中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深化改革,統籌規劃,分步推進,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更好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二、加快完善稅收制度,規范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秩序

加快完善稅收制度,要堅持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優化稅制結構,公平稅收負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逐步提高我國直接稅的比重,更好地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大力推動結合戶籍管理

的收入申報、財產登記等社會征信系統建設,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籌資形式與提高統籌級次相配合,研究開征社會保障稅。積極運用稅收手段,努力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強化稅收促進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點是改革和完善資源稅制度,健全消費稅制度,研究開征環境稅,形成有利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稅收導向。在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車船稅、耕地占用稅、房產稅等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制度,促進城市建設和教育發展。在做好增值稅轉型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增值稅擴圍改革,引導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鞏固成品油稅費改革成果,加快地方稅收體系建設,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在統一稅政前提下,研究賦予地方適當的稅政管理權,培育地方支柱財源,從而盡可能通過增加地方本級收入,增強各地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安排使用收入的自主性、編制預算的完整性和加強資金管理的積極性。同時,要按照強化稅收、規范收費的原則,分類規范收費、基金管理,充分發揮稅收在籌集國家財政收入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按照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原則,在保持分稅制財政體制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明確政府和市場作用邊界的基礎上,按照法律規定、受益范圍、成本效率、基層優先等原則,界定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科學設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發揮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分類規范專項轉移支付,提高資金分配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加快

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減少財政管理層次,在注意處理好與現行行政管理體制關系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四、建立健全政府預算體系,提高預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預算反映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方面。形成法治、完整、透明的預算制度體系,既是保持財權統

一、統籌安排財力的客觀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完善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的有機銜接、更加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全面編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細化預算編制內容;逐步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范圍,推動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在積極穩妥試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編制社會保障預算。要突出預算保障重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合理界定支出范圍,把更多財政資源用于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按照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三農”、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節能減排以及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地區協調和城鄉統籌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及時向社會公布財政收支統計數據,以及經人大審議通過的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轉移支付安排情況,主動公開財政規范性文件以及有關的財政政策、發展規劃等,增強預算透明度。

五、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財政管理績效

財政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的效果和財政資金績效。全面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勢下做好財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要按照依法理財、民主理財、科學理財的要求,切實提高做好財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健全財政法律制度體系。推進修訂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積極推動增值稅法、財政轉移支付管理暫行條例等財稅法律和行政法規的立法進程。規范財政工作運行機制,認真做好財政行政復議工作。完善財政行政審批程序,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規范部門預算編制程序,提前預算編制時間,細化預算編制內容,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狠抓預算執行管理,強化部門預算責任,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加強分析和動態監控,完善評價體系,增強預算執行的均衡性。積極推進績效預算管理。推進基礎管理工作和基層財政建設。建立完善部門基礎信息數據庫。加強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建設。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建立健全政府財政統計報告制度。加強財政監督,推進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繼續開展重大財稅政策實施情況專項檢查調研,保障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落實。自覺接受人大、審計監督。繼續抓好“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著力研究建立完善防治“小金庫”的長效機制。

六、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要積極發揮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控作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突出財政政策實施重點,著力實施有利于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穩定的政策措施。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特別是優化結構、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注重與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的協調配合。同時,根據經濟運行情況的發展變化,及時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奏,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

續性。在制定實施財政政策、開展財政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定點調控的優勢,增加“三農”投入,加大推動自主創新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力度,抓緊落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扶持突破關鍵技術,支持發展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加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力度,促進小城鎮協調發展,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更加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優化政府公共投資結構,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提高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促進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時完善引導消費的財稅政策,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切實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財政資源用于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用于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特別是要支持解決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更有力地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切實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提高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堅持為國理財、為民服務,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是財政部部長)

第三篇:丁昊:地方如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鍵入文字]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改革財稅體制”的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對我國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做出了總體部署,突出強調了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把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系作為重點推進的三項改革之一。

滿洲里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直轄的縣級市,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全市財政總收入從1994年的8510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28.2億元,增長32倍,而財政總支出從1994年的8900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37億元,增長40倍。這一時期滿洲里市公共財政職能作用得到較好發揮,促進了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央統一規范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在2006年和2012年兩次對各盟市財稅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其中,2006年財稅體制改革將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資源稅作為自治區與盟市共享稅種,實行漸進式改革;2012年,自治區進一步調整了財政體制,在維持原體制共享五稅范圍不變的基礎上,重新確定了自治區與盟市的分享比例,自治區因完善體制新增加的大部分收入再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支持困難地區和低收入群體,以保障其基本生活。20年來的財稅體制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也要看到,現行的財稅體制中仍存在不少問題。

現行財稅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與財力增長不同步。從1994年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以來,滿洲里市財政收入雖然實現較快增長,但可用財力增長相對遲緩。財政收入的增量中,增值稅的增長占較大比重,但上劃中央兩稅返還比例卻在逐年降低。滿洲里市稅收返還收入占上劃兩稅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83%下降到2013年的18%,地方得到的返還收入呈現出逐年遞減的趨勢。

自治區財政體制的調整減少了地方可用財力。自治區調整與盟市的財政管理體制后,減少了地方的可用財力。盡管通過分稅制財政體制集中的地方財力自治區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再大部分返還給地方,但資金一般也會更多地傾向于發展程度較低的貧困,處于如滿洲里市一樣發展水平的地區得到的轉移支付資金無法彌補因體制調整的財力。另外,中央和自治區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需要通過申報項目等多種方式才能得到,在資金的爭取過程中,地方政府要付出大量精力,增加很多運行成本。

事權和責任劃分不清加重了財政支出負擔。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要求,接收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加大。滿洲里市從2004年開始陸續接收扎煤公司剝離出來的中小學校、公安人員以及鐵路剝離出學校和醫院職工給地方財政帶來巨大壓力。按照2013年數據統計,接收華能集團扎煤公司以及鐵路系統剝離的社會職能地方財政每年要增加支出3億元,這進一步加重了地方財政支出的負擔。

國家口岸的建設給地方財政帶來巨大壓力。作為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門戶,滿洲里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7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口岸過貨量、貿易額、上繳關稅代征稅各呼倫貝爾人事考試信息網:http://hlbe.offcn.com/

項指標均居沿邊口岸前列,為國家和自治區外貿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滿洲里市地方政府在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也隨之逐年加大,因之產生的困難和壓力也在不斷增多。

各級財權和事權的劃分不夠明確。一是各級財權的劃分不明確,存在財源交叉、稅源范圍不清和事權錯位的問題。例如,各區間招商引資企業交叉進駐園區,稅收入庫問題爭議比較大。二是事權界定不清晰,市、區存在交叉錯位現象。例如,滿洲里市承擔扎賚諾爾區社會職能問題,為該區內的中學、醫院、公安局及交警隊等社會職能支出近2億元,這部分支出雖然保障了該區各項事業的正常運轉,減輕了該區財政的壓力,但也增大了市級財政支出負擔。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方案》指出,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體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合理劃分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促進權力和責任、辦事和花錢相統一,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具體來講,滿洲里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提升財政職能作用,增強服務發展能力。一是積極探索財政在市場培育和市場彌補等方面的有效途徑。在競爭性領域探索實行“撥改投”,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探索解決競爭性領域財政無償投入使用效益低的問題,放大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二是強化資金整合。對部門之間重復交叉、方向類同的專項資金實施跨部門整合以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三是嚴肅財經紀律,著力盤活資金存量,加強資金監管。壓縮“三公”經費支出,規范公務支出標準體系。四是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財稅體制,優化市場環境。一是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完善財稅體制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各項政策措施要有利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樣才能擴大稅基,增加財政收入。二是要主動對接并落實稅制改革各項政策,認真做好營改增、房地產稅等項改革工作,通過依法組織財政收入促進形成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改進稅收優惠政策的管理,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三是科學合理分配各級財力和事權,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積極研究財稅政策,提高財政保障能力。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全力推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建設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二是研究中央和自治區關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扶持政策,圍繞滿洲里口岸自身特點,充分發揮放試驗區和自由貿易園區的政策優勢,積極爭取上級的政策、財力支持。三是加強對金融政策的研究,加強與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協調,進一步發揮金融業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深化財政各項改革,增強財政體制機制活力。一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實現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增強支出預算的約束力。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二是深入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國庫集中支付的范圍,大

力推行公務卡改革,降低公務消費現金支出比例;繼續深化政府采購,規范政府采購行為。三是規范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管理,激活存量資金、盤活閑置資金,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四是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加強債務資金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債務資金使用效益。

(作者系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第四篇: 關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匯報

近年來,我縣財稅體制改革工作在省市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財稅體制改革精神,積極適應財稅體制改革新形勢,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從加強預算管理和完善稅收制度入手,著力構建體系規范、公開透明、約束有力的現代預算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實現了財稅體制改革工作的平穩推進。

一、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工作開展情況

(一)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快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一是健全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和預算定額標準體系。加大“四本”預算資金統籌力度,堅決把政府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統一安排,對大項目等支出優先使用政府性基金及相關非稅收入,如有不足再通過公共財政預算解決。同時,做好將全口徑政府預算提交縣人大審議準備工作。完善預算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出臺了縣直機關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管理辦法,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編制和管理中的基礎支撐作用。硬化預算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預算未安排的 。

資金認真梳理、查找原因、分類處理,并將結余結轉資金與預算安排緊密結合,努力消化和壓減結余結轉規模。

(三)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強支出預算執行管理。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在保證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著力抓好支出調度,及時保障重點支出。督促各預算部門加強預算執行分析,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切實提高執行效率。對預算執行進度較慢的單位,進行深層次剖析,及時查找根本原因,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對預算執行不力的部門,采取通報、調研或約談等方式,推動其查找原因并改進工作。注重結果利用,對當年預算執行進度低于平均進度的項目,視情況給予相應處罰;對于連續兩年未使用的結轉資金,取消項目經費;對于支出進度較低,存量資金數額較大的預算單位,適當核減下年度預算。二是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積極探索財政績效管理新路子,強化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及跟蹤問效,從建立健全績效管理辦法入手,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出臺了縣級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編制、項目庫管理和績效管理辦法、縣本級財政績效考核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規范。同時,以重點項目和部門支出管理為突破口,組織預算、投資評審、財政監督、會計科等組成專門班子,建立局績效考核工作小組,加大預算績效考核。加大預算績效管理擴面試點工作進度,明確規定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覆蓋每個預算單位,并選取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民生項目,如基本公共衛生、文化、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財政一事一議建設項目等開展重點績效評價。

(四)完善稅收制度,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一是全面推進“營改增”工作。圍繞做好營改增工作,對已明確的改革事項堅持做到早著手、早研究,及時研判稅收制度改革對地方產生的影響。2013年初,組織人員開展了“營改增”工作專題調研,對納入“營改增”范圍的業戶進行全面調查,深入分析稅負變化和收入增減情況,印發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方案》,全面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全縣共有營改增納稅人登記1378戶,占我縣增值稅戶數的26.6%,其中小規模納稅人845戶,占比91%,一般納稅人133戶,累計入庫增值稅1430萬元,順利實現了新舊稅制的轉換。二是做好資源稅改革準備工作。按照上級財政部門工作要求,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學習改革精神,組織專門人員對行政轄區內的三家煤炭企業2011年以來的產銷量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據實測算企業稅負,為上級擬定資源稅改革政策提供了詳實資料。

二、關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一)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切實提高省直管縣財政資金分配調控能力。自去年起,省財政廳積極改革資金分配方式,大力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資金,進一步提高了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有效緩解了縣級財政壓力。但從轉移支付資金本質上看,仍擺脫不了專項痕跡,大都是明確了“規定動作”的轉移支付資金,地方財政缺乏資金安排的自主權和能動性。建議省財政推行“因素法”資金分配方式,對于下達到省直管縣的財政資金應切塊到縣,進一步增強省直管縣資金統籌調控能力。

(二)扎緊民生保障制度的籠子,真正做到應保才保。目前,一些民生項目的出臺多由上級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決策,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很多政策與基層真實需求有差距,特別是一些商業化運作的補貼項目,政府過多的參與,市場化運作程度不夠,責任主體不清。

第五篇:十八屆三中全會思想匯報: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免費

分享

創新

十八屆三中全會思想匯報: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尊敬的黨組織: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財稅體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發展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并賦予了“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整體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進步效力,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心、地方兩個積極性,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政策,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以上改革部署觸及到財稅體制改革本身,更關聯一系列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困難與調和配套題目。一方面通過科學的財稅體制,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同

一、增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另外一方面財稅體制改革是服務于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讓市場對資源配置優化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制度建設。那末,如何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為戰略目標,推動財稅體制改革發揮“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戰略定位呢?

一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管理制度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制度與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預算能力”。目前我國預算審批包括收進、支出和收支平衡,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范圍與政策,《決定》指出,審核預算的重點要由平衡狀態、赤字范圍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這一原則命題揭露的重大政策轉向是,稅收不再是各級政府預算確定的任務,而是預期目標。這有益于稅務機關依照法律征稅,避免為了完成任務多收或少收的體制弊端。不但如此,這一原則規定打破了各級財政固有的“重收進、輕支出”的偏向,有助于推動各級政府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有助于納稅人判定政府為社會成員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數目和質量。另外,《決定》指出要建立跨預算平衡機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和規范公道的中心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以期為增強預算科學性和執行的有效性提供重要機制保障。

二是完善稅收制度。

免費

分享

創新

稅收是政府收進的基本情勢,是國家存在與公共治理的基礎,也是實施宏觀調控、調理收進分配的基本工具?!稕Q定》提出深化稅制改革的重點內容包括:全面推動增值稅改革乃至將增值稅推廣到全部服務業,把不動產納進增值稅抵扣范圍,建立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推動消費稅改革,調劑征收范圍、環節和稅率,進一步發揮消費稅的調理功能;加快房產稅立法和改革步伐,進步保有環節的稅收;推動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進一步發揮稅收增進資源勤儉和環境保護的作用;加快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措施,逐漸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三是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制度。

事權劃分是現代財政制度有效運轉的重要條件。目前中心和地方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清楚、分歧理、不規范,一些應由中心負責的事務交給了地方,一些適合地方負責的事務,中心承當了較多的支出責任。而中心通過大量轉移支付對地方進行補助,客觀上影響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因此要由粗到細設計中心、省、市縣三級政府事權(支出責任)明細單,列明各自專享事權和共擔事權的共擔方案,并在今后漸進優化與細化。在明確政府間事權劃分基礎上,界定各級政府間的支出責任,明確劃分政府間收進,再通過轉移支付等手段進行調理上下級政府、不同地區之間的財力余缺,補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權存在的財力缺口,實現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在此基礎上,保持現有中心和地方財力格式整體穩定,結合稅制改革,斟酌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心和地方收進劃分。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并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作出的部署。這份充滿改革創新氣息的報告,字里行間傳遞出諸多改革新指向。

行政體制改革

減少領導職數 降低行政成本 “一個總人口73188人的縣,竟然有1正16副縣長”,互聯網上流傳的一條熱帖曾引發各方關注;雖后經澄清該縣人民政府實際占職數的領導為縣長1名、副縣長9名,屬于在政策規定領導職數范圍內配備,但由此引發的熱議并未結束。

十八大報告在闡述“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時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職數,降低行政成本。 會場十八大代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認為,減少領導職數,不僅能降

免費

分享

創新

低行政成本,更能提升行政效率,是政府更好地向服務型轉型的一個現實要求。“不過,經驗證明,職數削減后常常容易‘死灰復燃’,對此一定要加大檢查和監督力度,確保改革效果。”

戶籍制度改革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根據國家人口計生委統計,去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已接近2.3億。這樣的規模在世界上相當于第五大人口國,僅次于擁有2.4億人口的印尼。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80后”新生代農民工已占勞動年齡流動人口的近一半。讓農民工真正轉移成市民,不僅關乎我國城鎮化和現代化的未來,也是實現公平正義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解決外來工融入當地的問題,關鍵是實現教育、就業、醫療等權益均等化,這些都與戶籍制度緊密相連。”十八大代表、農民工洪剛說:“報告提出的要求,讓廣大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看到了希望。”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十八大報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因為征地侵犯農民利益進而誘發社會矛盾的現象時有發生。“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收入和財富的重要來源,報告的這項舉措,將使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得到更好保護,也會遏制亂占亂征耕地問題。”十八大代表、浙江安吉縣農民宋昌美說,“廣大農民都在盼著這項政策,希望抓緊出臺標準,更好維護農民權益。”

民生領域改革

公共服務指向“更多更公平”

翻開十八大報告,“公平”一詞頻頻出現,特別在改善民生的章節中頻率更高——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初次 分組討論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從2009年起上海松江就在鄉鎮一級進行農村集體資產改革,建立鎮級農民集體經濟聯合社,讓本地農民成為聯合社成員,充分享有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權和收益分配權,集體資產明晰到人。這項讓農民變“股民”的改革舉措保證了失地農民長期受益,其中僅一個鎮的聯合社過去兩年就給農民分紅近6000萬元。

“在民生建設中更加注重公平,不僅需要執政理念的轉變,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十

免費

分享

創新

八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說,“報告提出的這些民生政策安排,會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生態領域改革

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瓶頸制約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十八大報告專門將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篇,特別 18大勝利開幕提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價格是有效的調節杠桿,只有改變可以低廉甚至無償使用生態產品、讓污染者承擔污染后果的做法,才能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思想匯報之二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黨的十八大是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深化改革開放關鍵時期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會議,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黨的十八大將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兩會確定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確定了深化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確定了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

胡錦濤說,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茖W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

免費

分享

創新

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通過十八大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報告,我對當今國內現狀和未來的國家規劃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更應該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勤奮刻苦工作的作風。飽滿的熱情可以激發工作的創作靈感,謙虛勤奮工作做法則是讓人獲取事業上成功的關鍵,不斷保持一股強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動力,更好地為人們服務,為十八大獻禮。只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凝心聚力、乘勢而上,就一定能為中國發展邁向新高度打下堅實基礎,創造新的更加偉大的成就。

美好生活的藍圖激蕩人心,令人期待;幸福安康的明天要靠奮斗,方能爭得。只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戒驕戒躁、艱苦奮斗,萬眾一心、開拓進取,必將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思想匯報之三

2012年11月8日至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將選舉出新一屆的中央領導。而且還會確立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與道路。通過對十八大的學習特別是對黨章的修改方面的學習,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

中國共產黨黨章歷來被稱作是黨的根本大計,在黨規體系有最高的效力,相當于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黨章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作為一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同志,本人重點學習了十八大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通過學習加深了對黨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對新黨章的學習,結合國家重大事件和對黨的重大決策的學習、領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黨章的涵義以及對我們共產黨員的職責要求,更加透徹領會到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組成,它由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中國工人階級是中國最先進和最進步的階級,因而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和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階級性質,結合了中國工人階級和各族人民的優秀分子,是中國工人階級中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免費

分享

創新

黨章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的最基本性的綱領文件,代表了全黨的根本利益和意志,集中體現了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是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

我們黨歷來重視通過黨章以條文形式明確規定,黨員的義務和權利,黨的十七大黨章修改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要求全黨同志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而十八大,一是將科學發展觀寫進黨章,是歷史必然,是時代所需,是民心所向,彰顯了共產黨人崇高的價值理想,體現了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創新升華。二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生態文明、保持黨的純潔性等重大戰略思想寫進黨章,體現了我們黨治國方略的發展完善,標志著我們黨的治國方略取得了符合時代精神的歷史性進步。三是將全黨智慧結晶寫進黨章,體現了我們黨發揚黨內民主的生動實踐。這次黨章修改工作,是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黨內形成高度共識的基礎上完成的,是一次發揚黨內民主的生動實踐,有利于全黨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

我覺得這次對于黨章的修改不僅吸收了近年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成果,而且與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重大理論概括和重要提法緊密銜接,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都很強。比較突出的特點,一是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的指導思想;二是充分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和完善,增寫了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容;三是充分體現了近年來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對相關內容作了進一步充實。

作為一名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認真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既體現在黨的宗旨和行動綱領上,同時也體現在她的每一個成員通過履行黨員宗旨和義務而表現出來的先進性上。因此沒有黨的先進性就不會有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反過來講,如果沒有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則共產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說,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意義深遠,關系重大。我們要從思想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名利、權力

免費

分享

創新

和地位,勤奮工作,努力創新甘于奉獻,不斷加強黨性鍛煉,保持共產黨員本色。要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

資料來源:http:///data/sxhb/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施工組織設計期末復習下一篇:掃黑除惡專項整治方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