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基于核酸的檢測方法

2022-09-19

第一篇:基于核酸的檢測方法

基于核酸檢測方法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附件3 基于核酸檢測方法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查 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對基于核酸檢測方法進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別檢測的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審評注冊申報資料提供參考。

本指導原則是針對基于核酸檢測方法進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別檢測的體外診斷試劑的一般要求,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是供申請人和審查人員使用的指導性文件,不涉及注冊審批等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如有能夠滿足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標準體系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一、適用范圍 (一)臨床背景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為革蘭陽性球菌,是葡萄球菌屬的一種,分布廣泛,多種動物和人均有易感性,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病菌。隨著抗菌藥物的使用,逐漸出現耐藥型金黃色葡萄球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MRSA具有多重耐藥性,不僅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耐藥,也對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和喹諾酮類藥物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耐藥,其對不同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并有不同的變化趨勢。

MRSA分為醫療機構相關性MRSA(healthcare-associated MRSA,HA-MRSA)、社區相關性MRSA ( community-associated MRSA,CA-MRSA )和家畜相關性(Livestock- associated MRSA,LA-MRSA)。CA-MRSA 和HA-MRSA 、LA-MRSA在微生物學、細菌耐藥(如HA-MRSA相較于CA-MRSA表現出更多多重耐藥)及臨床特點方面(如感染部位)有較大差異,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將兩者進行區分。但由于人員在醫院和社區間不斷流動,CA-MRSA 和HA-MRSA 的差異日漸縮小。MRSA的分型有多種方式,如SCCmec、spa基因分型、多位點序列分型(MLST)、基于脈沖場凝膠電泳(PFGE)的分型等。

MRSA的耐藥機制可能是由于MRSA受到外界刺激后本身固有耐藥基因被激活或是引入了外來的耐藥基因并激活。目前臨床分離的MRSA菌株對大多數β-內酰胺抗菌藥物耐藥(新型頭孢菌素類除外),大部分耐藥是由mecA、mecC基因介導,但是小部分MRSA不攜帶mecA基因,存在其它耐藥機制。

目前SA的臨床檢測方法包括:分離培養后,經染色觀察、血漿凝固酶試驗、生化鑒定,質譜鑒定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耐熱核酸酶(nuc)基因、SA保守基因16S rRNA和SA多種毒素基因。

MRSA的檢測方法包括頭孢西丁紙片擴散法、苯唑西林微量肉湯/瓊脂稀釋法(MIC)、苯唑西林瓊脂篩選法、青霉素結合蛋白(PBP2a)乳膠凝集法、顯色培養基法、自動化藥敏檢測以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mecA等基因方法。

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推薦用于MRSA的檢測方法有:紙片擴散法、2%NaCl肉湯/瓊脂稀釋法和苯唑西林瓊脂篩選法,這些檢測方法均需要在33-35℃條件下孵育24小時。

目前臨床推薦選擇頭孢西丁篩查試驗進行MRSA的檢測,還可以選擇苯唑西林微量肉湯/瓊脂稀釋法(MIC)。

MRSA/SA的臨床檢測樣本類型包括但不限于鼻拭子、痰液、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樣本、血培養陽性并革蘭染色法陽性球菌的樣品等人體樣本和培養物。不同樣本類型可能適用于不同的臨床預期用途:如用于醫療機構對住院病人包括重癥監護病人、手術病人及長期護理病人等MRSA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的監測,用于結合其他實驗室檢測如微生物培養等輔助診斷MRSA/SA的感染,用于臨床需進行培養檢測的患者MRSA/SA感染的輔助診斷等。

(二)本指導原則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基于核酸檢測方法進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別檢測的體外診斷試劑。常見方法包括熒光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基因芯片法等。本指導原則的相關內容基于熒光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對產品相關申報資料提出要求,其他方法的相關產品可依據方法學的具體特點參照執行。

二、注冊申報資料要求 (一)綜述資料 綜述資料主要包括產品預期用途、產品描述、有關生物安全性的說明、有關產品主要研究結果的總結和評價以及其他內容,其中,與預期用途相關的臨床適應癥應重點描述申報產品所檢測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定基因的選擇依據、耐藥突變位點與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相關性、基因選擇的依據及覆蓋的耐藥菌的情況、產品驗證覆蓋的耐藥菌株及其在我國的流行特征;

產品描述應明確申報產品所有可檢出的耐藥基因型(可包含不同分型方式下的分型,如SCCmec型、spa型以及PFGE分型)、尚未驗證的耐藥菌株型別;

同類產品在國內外批準上市的情況,應著重從所檢菌株覆蓋情況、檢測的最低檢出限及不同菌株和型別間的交叉反應等方面寫明擬申報產品與目前市場上已獲批準的同類產品之間的主要區別。綜述資料的撰寫應符合《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號)和《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及說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4年第44號)的相關要求。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資料 此類產品主要為PCR方法,主要原材料包括引物、探針、DNA聚合酶、dNTP、尿嘧啶糖基化酶(如有)、核酸分離/純化組分(如有)、試劑盒質控品及企業參考品等。應提供主要原材料的選擇與來源、制備及質量標準等的研究資料、質控品的確認試驗資料;

生產企業還應提供企業參考品的原材料選擇、來源、質量指標、參考品的制備及陰陽性的確認過程等。

1.引物和探針:包括申報產品檢測靶序列的引物和探針以及內對照的引物和探針。應詳述引物和探針的設計原則,提供引物、探針核酸序列、模板核酸序列及兩者的對應情況。針對檢測靶序列的引物和探針,建議設計兩套或多套引物、探針以供篩選,針對預期適用的型別進行檢出準確性和特異性(如交叉反應)的評價,可采用擴增靶序列與SA和MRSA基因組比對研究的方法,最終確認最佳組合,并提交篩選的研究數據。引物、探針的質量標準應至少包括序列準確性、純度檢查、濃度檢查及功能性實驗等。

2.酶:需要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其質量標準如下:

2.1DNA聚合酶應包括DNA聚合酶活性、無核酸內切酶活性、熱啟動能力(如適用)、熱穩定性等。

2.2如申報產品中包含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應對其酶活性及熱穩定性等質量控制標準進行規定。

3.dNTP:質量標準應至少包括純度檢查及功能性實驗等。

4.核酸分離/純化組分(如有)的原理介紹、主要組成、主要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標準及相關驗證資料。

5.試劑盒質控品 試劑盒的質控體系通過設置各種試劑盒質控品來實現,針對陽性質控品和陰性質控品,申請人應明確質控品的來源、質量標準、質控品陰陽性的確認方法及相關驗證資料。質控品應參與樣本處理和檢測的全過程,如核酸的平行提取等步驟。申報產品的質控體系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5.1陽性質控品中應含有包含試劑盒所檢靶序列的DNA,優先使用MRSA/SA分離滅活菌株,也可以采用工程菌株、克隆菌株等。企業應對質控品的檢測結果做出明確的范圍要求(如Ct值)。

5.2陰性質控品應不含試劑盒所檢靶序列的基因,陰性質控的基質應與實際樣本基質一致或接近,以對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產生的假陽性結果進行質量控制。

5.3對照(內標)可以對管內抑制導致的假陰性結果進行質量控制,申請人應對內對照(內標)的引物、探針設計和模板濃度做精確驗證,既要保證內標熒光通道呈明顯的陽性曲線又要盡量降低對靶基因檢測造成的抑制。對內對照的檢測結果亦應做出明確的范圍要求(如Ct值)。

6.企業參考品:應詳細說明有關企業參考品的原料選擇、制備過程、提供陰陽性確認等試驗資料。

企業參考品應充分考慮產品檢測靶物質的各種基因型別和耐藥菌株,考慮產品驗證的性能需求進行設置。具體要求如下:

6.1陽性參考品 陽性參考品應采用經鑒定確認的多個臨床流行分離菌株、含有菌株純化的基因組DNA等,包含申報產品聲稱的應檢出的MRSA/SA基因型。應覆蓋我國主要的流行耐藥菌株,可包含不同分型方式下的分型,如SCCmec型、spa型以及PFGE分型等。

6.2陰性參考品(特異性參考品) 陰性參考品應考慮檢測MRSA和SA的特異性分別進行評價的要求,應納入不在試劑盒檢測范圍內的其他葡萄球菌、革蘭陽性菌菌株和其他病原體樣品,特別是可能存在潛在競爭抑制的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

6.3檢測限參考品 檢測限參考品應分別針對MRSA和SA每個分析物靶基因和不同樣本類型設定檢測限附近連續稀釋的參考品,應使用處于對數增長期的菌進行制備,明確每個參考品的活菌數,以CFU/mL表示。應明確CFU的確定方法。

6.4精密度參考品 精密度參考品應使用菌株針對每個檢測目標物設定一組參考品,包括陰性、弱陽性(略高于臨界值,預期重復檢測95%陽性)、中等陽性(高于臨界值,預期檢測結果100%陽性)三個水平。

如產品適用于不同的樣本類型,建議針對不同樣本類型設定不同的參考品基質,應與實際樣本類型基質一致或相似,模擬基質應經證實與天然基質無顯著差異。

若主要原材料為企業自己生產,其生產工藝必須相對穩定,并提交主要原材料制備過程;

如主要原材料購自其他供應商,則需針對供應商的選擇提供評價數據,并提供供應商出具的質量標準、出廠檢定報告,以及申請人對該原材料進行的質量檢驗資料。

(三)主要生產工藝及反應體系的研究資料 1.介紹產品主要生產工藝,可以圖表方式表示,并說明主要生產工藝的確定依據。

2.反應原理介紹。

3.詳述樣本采集、樣本處理方式的選擇和設置,提供相關的研究資料。

4.確定最佳反應體系的研究資料,包括樣本用量、各種酶濃度、引物/探針濃度、dNTP濃度、陽離子濃度及反應各階段溫度、時間、循環數等。

5.不同適用機型的反應條件如果有差異應分別詳述,并提交驗證資料。

6.如申報產品包含核酸分離/純化試劑,應提交對核酸分離/純化過程進行選擇的研究資料。

(四)分析性能評估資料 申請人應提交產品研制階段對試劑盒進行的所有性能評價的研究資料,對于每項分析性能的評價都應包括具體研究目的、試驗方法、可接受標準、試驗數據、統計方法等詳細資料。有關分析性能驗證的背景信息也應在申報資料中有所體現,包括實驗地點、適用儀器、試劑規格、批號和臨床樣本來源等。

針對不同的樣本類型如鼻拭子、痰液、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拭子樣本、血培養分離樣本等,申請人應分別完成性能評估,包括陰陽性符合率、最低檢測限、精密度評價、干擾驗證等。

分析性能評價的試驗方法可以參考相關的國外或國內有關體外診斷試劑性能評估的指導原則進行。各項性能評價應符合以下要求。

1.核酸分離/純化性能(如適用) 在進行靶核酸檢測前,應有適當的核酸分離/純化步驟。該步驟的目的除最大量分離出目的核酸外,還應有相應的純化作用,盡可能去除PCR抑制物。無論檢測試劑是否含有核酸分離/純化的組分,企業都應結合檢測試劑的特性,對配合使用的核酸分離/純化試劑針對聲稱樣本類型的提取效率、提取核酸純度等做充分的驗證,提供詳細的驗證資料。

2.最低檢測限 申報產品最低檢出限的性能評估資料應包含最低檢出限的確定及驗證過程。

應使用臨床分離獲得的特征良好的MRSA/SA分離菌株進行最低檢測限研究。所選菌株建議包含來自不同地區的MRSA/SA,以涵蓋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遺傳多樣性,應覆蓋不同分型方式下的不同分型,如SCCmec型、spa型、PFGE分型,涵蓋我國不同地區臨床常見型別。最低檢測限的確定研究試驗應使用上述選定的多種有代表性的MRSA/SA分離菌株進行連續稀釋,以CFU/mL為檢測單位,如引入DNA拷貝數作為單位,應確定兩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稀釋基質應根據產品聲稱的樣本類型分別配合相應的基質。如樣本類型為鼻拭子、痰液或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拭子,建議使用陰性鼻拭子或陰性皮膚及軟組織拭子洗液或模擬基質進行稀釋,如可使用含生理鹽水、粘蛋白及人類基因組DNA的基質作為鼻拭子、痰液樣本替代基質,使用含白細胞、紅細胞、血漿的基質作為皮膚及軟組織拭子樣本的替代基質;

如樣本類型為經血培養并確定含革蘭陽性球菌(GPC)的樣本,應使用含人血液和適配的血液培養基作為模擬基質,并應添加高濃度的常見感染菌??蓪⒛M樣本稀釋液培養一段時間。無論使用何種模擬或替代基質,應進行基質比對性試驗證明替代基質與臨床實際樣本的等效性。

將各稀釋液重復檢測3-5次,預估檢測限范圍后制備至少20份檢測限濃度樣本,證實MRSA/SA檢出率達到95%的濃度作為最低檢測限。針對不同的血培養瓶或血培養系統,應分別驗證檢測限是否一致。

3.包容性 應通過實驗證實產品能夠檢出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存在的基因多態性的MRSA/SA。在實驗驗證菌株納入時考慮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進化結構,常見克隆系和型別,并納入不同SCCmec型、spa型、PFGE類型的菌株。建議檢索近年國內相關文獻報道并收集各地區、不同菌株(社區和醫院內感染,鼻腔、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等)進行菌株驗證。被驗證細菌的濃度應接近檢測限水平,所有菌株應進行鑒定和濃度測定。并應在預期可能存在高濃度(高于106CFU/mL)的其他感染菌如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情況下進行試驗。

4.申請人應對申報產品精密度指標做出合理要求。精密度評價使用菌株配制的企業參考品或相應臨床樣本進行,且精密度評價試驗應包含核酸分離/純化步驟。針對本類產品的精密度評價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4.1對可能影響檢測精密度的主要變量進行驗證,除檢測試劑(包括核酸分離/純化組分)本身的影響外,還應對分析儀、操作者、地點、檢測批次等要素進行相關的驗證。

4.2設定合理的精密度評價周期,例如:為期至少20天的檢測,每天至少由2人完成不少于2次的完整檢測,從而對批內/批間、日內/日間以及不同操作者之間的精密度進行綜合評價。

4.3用于精密度評價的參考品或臨床樣本均應至少包含3個水平:陰性、弱陽性(略高于臨界值,預期重復檢測95%陽性)、中等陽性(高于臨界值,預期檢測結果100%陽性),并根據產品特性設定適當的精密度要求,臨床樣本精密度評價中的每一次檢測均應從核酸提取開始。

5.分析特異性 5.1交叉反應 交叉反應的驗證應結合樣本來源進行,針對不同樣本類型考慮可能共生的潛在的交叉反應病原體。應使用高濃度交叉反應病原體(如高于106CFU/mL的細菌和酵母,高于105PFU/mL的病毒)進行交叉反應驗證,以明確是否存在交叉反應所致的假陽性。

針對鼻拭子、痰液樣本,應考慮在鼻中及呼吸道的致病菌和共生菌,如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以及革蘭陰性桿菌、革蘭陰性球菌、奈瑟菌、莫拉菌、酵母菌、革蘭陽性桿菌、革蘭陽性球菌等臨床常見菌種,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代表菌株。

針對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樣本或檢測來自血培養測定為陽性微生物生長并經革蘭染色證實為革蘭陽性球菌的樣本,應納入更多微生物,包括皮膚菌群。對于血培瓶來源的樣本無必要進行病毒交叉反應驗證。

5.2微生物干擾 同樣采用上述潛在交叉反應微生物,評價潛在微生物干擾,即是否對MRSA/SA臨界水平樣本檢測產生干擾。建議采用存在于各標本類型的(鼻拭子、痰液、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血培養樣本)和代表不同MRSA基因型的至少兩個MRSA菌株在臨界水平進行微生物干擾試驗。

5.3干擾物質 評價各樣本類型中可能存在的干擾物質是否對檢測造成干擾。建議采用存在于各標本類型的(鼻拭子、痰液、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血培養樣本)和代表不同MRSA基因型的至少兩個MRSA菌株的臨界濃度對干擾物質(潛在最高濃度)進行驗證。鼻拭子樣本的干擾物質應考慮血液、鼻腔分泌物或黏液、鼻腔用藥。痰液樣本的干擾物應考慮如血液、粘液、人細胞等。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樣本的潛在干擾物應考慮血液、膿液、血漿、常用外用抗菌藥、抗生素等皮膚用藥。血培養樣本的潛在干擾物質應考慮血培養基、樹脂及活性炭等,具體結合培養瓶類型確定。

6.陽性/陰性參考品符合率 陽性參考品的檢測旨在驗證試劑盒檢測范圍內的MRSA/SA均可以在適當的濃度被檢測到,陽性參考品檢測結果應為陽性。陰性參考品旨在評價試劑特異性,陰性參考品檢測結果應為陰性。

7.方法學比對研究 為驗證擬申報產品靶核酸檢測的準確性,應選擇部分臨床樣本將擬申報產品與已上市核酸檢測試劑進行比較研究。所選對比試劑檢測靶基因應與擬申報試劑一致,方法性能可比,且臨床公認質量較好;

對于無已上市核酸檢測試劑的目的基因,可與病毒核酸序列測定方法進行比對。用于核酸序列測定的引物序列應不同于考核試劑中用于檢測目的基因的引物序列。建議對擴增子進行雙向測序。方法學比對研究的具體方式可參考相關的國外或國內有關的指導文件進行,臨床樣本數量及其特性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充分驗證擬申報產品靶核酸檢測的準確性。

8.其他性能研究(如涉及) 如攜帶污染的驗證,使用高陽性樣本和陰性樣本交叉檢測多次運行,考察設備多樣本檢驗是否存在攜帶污染。

(五)陽性判斷值確定資料 對于此類試劑,陽性判斷值即為針對每個目標物能夠獲得理想的臨床靈敏度和臨床特異性的臨界值(Cutoff),對于熒光探針PCR方法即為Ct值的確定資料。建議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的方式進行相關研究。申請人應選取適當的足夠數量的臨床樣本進行試驗以確定陽性判斷值。

(六)穩定性研究資料 穩定性研究資料主要涉及兩部分內容,申報試劑的穩定性和適用樣本的穩定性研究。前者主要包括實時穩定性(有效期)、開瓶穩定性及凍融次數限制等研究,申請人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穩定性研究方案。穩定性研究資料應包括研究方法的確定依據、具體的實施方案、詳細的研究數據以及結論。對于實時穩定性研究,應提供至少三批樣品在實際儲存條件下保存至成品有效期后的研究資料。

樣本穩定性進行研究,可以在合理的溫度范圍內,每間隔一定的時間段即對儲存樣本進行全性能的分析驗證,從而確認不同類型樣本的效期穩定性。冷凍保存的樣本還應對凍融次數進行評價。

對于樣本提取后不能立即進行檢測的,應明確核酸儲存條件、儲存時間等內容,同時應提供相應的核酸穩定性研究資料。

試劑穩定性和樣本穩定性兩部分內容的研究結果均應在說明書【儲存條件及有效期】和【樣本要求】兩項中進行詳細說明。

(七)產品風險分析資料 申請人應參考YY/T 0316《醫療器械 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規定的過程和方法,在產品生命周期內對申報產品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判定(可重點參考YY/T 0316的附錄H),對每一危害處境的風險進行判定和評價,形成風險管理報告,控制這些風險并監視控制的有效性,充分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該試劑的主要危害大致可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學和化學危害、操作危害、信息危害。

1.生物學和化學危害 生物學:如細菌、病毒引起的交叉感染、檢測完成后剩余樣本、試劑和廢棄物處理不當引起的交叉感染。

化學:如使用的清潔劑、消毒劑殘留引發的危害。

2.操作危害 不正確的測量:

如未按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測量,造成的測量失敗、測量誤差過大。

使用未經驗證的不同廠家的分析儀或使用未經正確保養或校準的儀器,造成的測量失敗、測量誤差過大。

在制造商規定的使用環境條件外使用產品,可能造成測量誤差過大。

3.信息危害 如說明書或標簽缺少或不正確,標記的位置不正確,不能被正確的識別,不能清楚易認。

不符合法規及標準規定的產品說明書,包括產品說明書中未對限制充分告知,未對不正確的操作、與其他設備共同使用時易產生的危害進行警告,未正確標示儲存條件、消毒方法、維護信息,未對因長期使用產生功能喪失而可能引發的危害進行警告,未對合理可預見的誤用進行警告等引發的危害。

(八)臨床評價資料 臨床試驗的開展、方案的制定以及報告的撰寫等均應符合相關法規及《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4年第16號)的要求。

1.研究方法 建議采用前瞻性臨床試驗對擬申報產品進行臨床評價,以SA和MRSA鑒定和藥敏檢測臨床參考方法作為對照方法,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定應結合形態學、凝固酶試驗和生化鑒定、質譜方法等方法,藥敏方法建議使用頭孢西丁紙片法或苯唑西林微量肉湯/瓊脂稀釋法(MIC),也可以應用相應的全自動鑒定藥敏方法,證明擬上市產品的臨床性能和預期用途。針對不同樣本類型對應的不同預期用途,分別設計臨床試驗進行研究。

2.臨床試驗病例數 臨床試驗樣本量應滿足統計學要求,可采用適當的統計學方法進行估算。本臨床試驗的主要評價指標為擬申報產品相對于臨床參考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臨床總體樣本量應分別考慮SA和MRSA陽性和陰性樣本量的統計需求,綜合估算。SA和MRSA的臨床試驗陽性樣本例數的估算建議采用單組目標值法,考核試劑的SA鑒定和MRSA藥敏檢測靈敏度目標值建議針對不同樣本類型設置,建議鼻拭子、痰液、皮膚軟組織拭子等直接樣本的目標值不低于90%,血培養樣本目標值不低于95%。通過參數估計(含相應可信區間估計)的方法證明產品針對SA鑒定和MRSA藥敏檢測的靈敏度不低于目標值,可參考如下樣本量公式計算。

n=Z1-α/2P01-P0+Z1-βPT1-PT2PT-P02 公式中,n為樣本量;

Z1-α/2、Z1-β為標準正態分布的分數位,P0為評價指標的目標值,PT為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評價指標預期值。

SA和MRSA的陰性樣本量的估算可不采用目標值法,建議根據預實驗獲得的特異度的預期值采用如下公式計算:

n=Z1-α/22P(1-P)Δ2 公式中n為樣本量,Z1-α/2為標準正態分布的分位數,P為評價指標預期值,Δ為P的允許誤差大小,一般取P的95%可信區間寬度的一半,常用的取值為0.05-0.1。

同時總體樣本確定時應考慮到培養鑒定的成功率、其他可能造成樣本脫落的情況以及可能需要納入的干擾等適當增加樣本量。如不同樣本類型適用不同預期用途,針對每一種預期用途臨床試驗總病例數均應分別滿足統計學要求。

3.臨床研究單位的選擇 應選擇不少于3家(含3家)臨床試驗機構,按照相關法規、指導原則的要求開展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機構的選擇應盡量考慮擬申報產品的特點和預期用途,綜合流行病學背景,鑒于不同地區及醫療機構中SA/MRSA流行情況的差異,應選擇不同地區的臨床試驗機構開展臨床試驗,不得選擇同一地區地域相近的醫療機構進行臨床試驗。且臨床試驗機構應具有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的優勢,實驗操作人員應有足夠的時間熟悉檢測系統的各環節,熟悉評價方案。

4.病例選擇及樣本類型 臨床試驗病例選擇應根據產品聲稱預期用途中使用的樣本類型及適用人群進行選擇,如臨床背景內容中所述,該產品適用不同樣本類型時對應不同的臨床預期用途,采用鼻拭子樣本的試劑用于MRSA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時,應采用醫療機構中的住院病人包括重癥監護病人、手術病人及長期護理病人等病例進行臨床研究;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拭子用于結合其他實驗室檢測如微生物培養等輔助診斷MRSA/SA的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時,應采用臨床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病例進行臨床研究;

血培養測定為陽性微生物生長并顯示包含由革蘭染色法產生的革陽性球菌(GPC)的樣本用于臨床需進行血培養檢測的患者MRSA/SA感染的輔助診斷時,應采用臨床需進行血培養檢測的患者,且血培養測定為陽性微生物生長并顯示包含由革蘭染色法產生的革蘭陽性球菌的患者作為病例進行臨床研究。同時適用于上述不同樣本類型時,應分別進行相關病例的臨床研究。

申請人在建立病例納入標準時,應綜合考慮到試劑所適用的各類人群的潛在差異,如年齡、性別、病情等。

同時應關注樣本中其他病原體的存在情況、內源和外源干擾因素。

5.倫理學要求 臨床試驗必須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倫理學準則,必須獲得臨床試驗機構倫理委員會的同意。研究者應考慮臨床試驗用樣本的獲得和試驗結果對受試者的風險性,應提交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意見。

6.臨床試驗方案 臨床試驗實施前,研究人員應從流行病學、統計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等多方面考慮,設計科學合理的臨床研究方案。各臨床研究機構的方案設置應基本一致,且保證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遵循預定的方案實施,不可隨意改動。整個試驗過程應在臨床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內并由本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操作完成,申報單位的技術人員除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外,不得隨意干涉實驗進程,尤其是數據收集過程。

試驗方案中應確定嚴格的病例納入/排除標準,任何已經入選的病例再被排除出臨床研究都應記錄在案并明確說明原因。在試驗操作過程中和判定試驗結果時應采用盲法以保證試驗結果的客觀性。各研究單位選用的參比試劑應一致,以便進行合理的統計學分析。

7.統計學分析 對臨床試驗結果的統計應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如檢測結果一致性分析、臨床靈敏度、特異度等。常選擇2×2表的形式總結兩種方法的定性檢測結果。在臨床研究方案中應明確統計檢驗假設,即評價考核試劑與參比方法是否等效的標準。靈敏度結果的95%置信區間下限應高于目標值。特異性結果與預期值差異應有明確可接受標準,如差異較大,應有合理的解釋或繼續擴大樣本量。應分別對SA和MRSA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統計和分析。

對于不一致樣本,應在方案中明確是否需進一步復測或確認,并對不一致原因進行分析。

8.質量控制 臨床試驗開始前,建議進行臨床試驗的預試驗,以熟悉并掌握相關試驗方法的操作、儀器、技術性能等,最大限度控制試驗誤差。整個試驗過程都應處于有效的質量控制下,最大限度保證試驗數據的準確性及可精密度精密度。

9.臨床試驗總結報告撰寫 根據《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臨床試驗報告應該對試驗的整體設計及各個關鍵點給予清晰、完整的闡述,應該對整個臨床試驗實施過程、結果分析、結論等進行條理分明的描述,并應包括必要的基礎數據和統計分析方法。建議在臨床總結報告中對以下內容進行詳述。

9.1臨床試驗總體設計及方案描述 9.1.1臨床試驗的整體管理情況、臨床研究單位選擇、臨床主要研究人員簡介等基本情況介紹。

9.1.2病例納入/排除標準、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預期選擇例數及標準、盲態檢測要求等。

9.1.3樣本類型,樣本的收集、處理及保存等。

9.1.4統計學方法、統計軟件、評價統計結果的標準。

9.2 具體的臨床試驗情況 9.2.1臨床試驗所用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名稱、批號、機型等信息。

9.2.2對各研究單位的病例數、年齡分布情況分布情況進行綜合,建議以列表或圖示方式列出各年齡組的樣本例數。

9.2.3質量控制,試驗人員培訓、儀器日常維護、儀器校準、質控品運行情況。

9.2.4具體試驗過程,樣本收集、樣本保存、樣本檢測、結果處理、結果不一致樣本的確認等。

9.3統計學分析 9.3.1數據預處理、差異數據的重新檢測或第三方驗證以及是否納入最終數據統計、對異常值或缺失值的處理、研究過程中是否涉及對方案的修改;

9.3.2結果的一致性分析 計算陽性符合率、陰性符合率、總體符合率,采用適當的統計學方法,如四格表卡方檢驗或kappa檢驗以驗證兩種試劑定性結果的一致性。

9.4討論和結論 對總體結果進行總結性描述并簡要分析試驗結果,對本次臨床研究有無特別說明,最后得出臨床試驗結論。

9.5其他 臨床試驗中如涉及核酸序列測定方法,應在臨床研究報告中對選用的測序方法做詳細介紹,并提供以下關于測序試驗的詳細信息及資料。

9.5.1測序方法原理、測序儀型號、測序試劑及消耗品的相關信息。

9.5.2測序方法所用引物相關信息,如基因區段選擇,分子量、純度、功能性試驗等資料。

9.5.3對所選測序方法的分析性能進行合理驗證,尤其是最低檢測限的確認,建議將所選測序方法與擬申報產品的相關性能進行適當比對分析。

9.5.4測序方法應建立合理的陽性質控品和陰性質控品對臨床樣本的檢測結果進行質量控制。

9.5.5提交有代表性的樣本測序圖譜及結果分析資料。

(九)產品技術要求 申請人應當在原材料質量和生產工藝穩定的前提下,根據申請人產品研制、前期臨床評價等結果,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有關文獻,按照《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4年第9號)的有關要求,編寫產品技術要求。

該試劑的產品性能指標應主要包括:物理性狀、陰/陽性參考品符合率、精密度、最低檢測限等。性能指標應依據分析性能評估試驗結果確定,檢驗方法應明確具體操作方法和使用的樣本及參考品情況。

該產品為第三類體外診斷試劑,申請人應按照《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的要求,以附錄形式明確主要原材料、生產工藝及半成品要求,附錄的編制應符合相關編寫規范的要求。

(十)產品檢驗報告 應提供該產品符合產品技術要求的,在具有相應醫療器械檢驗資質和承檢范圍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進行的產品檢驗報告;

應提供連續3個生產批次樣品的檢驗合格報告。

(十一)產品說明書 說明書承載了產品預期用途、標本采集及處理、檢驗方法、檢驗結果解釋以及注意事項等重要信息,是指導實驗室工作人員正確操作、臨床醫生針對檢驗結果給出合理醫學解釋的重要依據,因此,產品說明書是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申報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產品說明書的格式應符合《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4年第17號)的要求,進口體外診斷試劑的中文說明書除格式要求外,其內容應盡量保持與原文說明書的一致性,翻譯力求準確且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產品說明書中相關技術內容均應與申請人提交的注冊申報資料中的相關研究結果保持一致,如某些內容引用自參考文獻,則應以規范格式對此內容進行標注,并單獨列明文獻的相關信息。

結合《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的要求,下面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鑒別和檢測的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的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說明,以指導注冊申報人員更合理地完成說明書編制。

1.【預期用途】 1.1試劑盒用于定性檢測人鼻拭子、痰液、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拭子、血培養測定為陽性微生物生長并顯示包含由革蘭染色法產生的革蘭陽性球菌的樣品等樣本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適用樣本類型應結合實際的臨床研究完成情況進行確認。

1.2明確試劑不同樣本類型的臨床意義,如鼻拭子樣本用于醫療機構對住院病人包括重癥監護病人、手術病人及長期護理病人等MRSA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拭子用于結合其他實驗室檢測如微生物培養等輔助診斷MRSA/SA的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血培養測定為陽性微生物生長并顯示包含由革蘭染色法產生的革蘭陽性球菌的樣本用于臨床需進行血培養檢測的患者MRSA/SA感染的輔助診斷等。

1.3SA和MRSA流行特征介紹。

1.4簡單介紹待測目標的特征,如待測靶基因特征及與SA和MRSA的關系等。

2.【檢驗原理】 詳細說明試劑盒技術原理,即核酸分離/純化方法、原理。說明檢測的靶基因座位、序列長度等;

介紹引物及探針設計、不同樣品反應體系(管)組合、對照品(質控品)設置及熒光信號標記等。如添加了相關的防污染組分(如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即UDG/UNG等),也應對其作用機理作適當介紹。

3.【主要組成成分】 詳細說明試劑盒內各組分的名稱、數量、成分、濃度等信息,如含有生物源性物質,應說明其生物學來源、活性及其他特性;

說明不同批號試劑盒中各組分是否可以互換。

試劑盒中不包含但對該項檢測必須的組分,應列出相關試劑的生產企業、產品名稱、貨號以及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備案號(如有)等詳細信息。當試劑盒中不包含用于核酸分離/純化的試劑組分時,應在此注明經驗證后推薦配合使用的商品化核酸分離/純化試劑盒的如上信息。

4.【儲存條件及有效期】 試劑盒的效期穩定性、開瓶穩定性、復溶穩定性、凍融次數要求等,應與相應的穩定性研究結論一致。

5.【適用儀器】 所有適用的儀器型號,提供與儀器有關的重要信息以指導用戶操作。

6.【樣本要求】 明確適用的樣本類型。并詳細描述樣本采集及預處理要求、運輸要求、保存條件及期限等。特別是樣本采集所需設備及保存液,需特別明確供應商、貨號及注冊證號(如有)。有關描述均應建立在相關性能評價及穩定性研究的基礎上。

樣本的取材及處理方式等若有通用的技術規范或指南,則應遵循,并在此處引用。

7.【檢驗方法】 詳細說明實驗操作的各個步驟,包括:

7.1試劑配制方法、注意事項。

7.2核酸分離/純化的條件、步驟及注意事項。對照品(質控品)參與樣本核酸的平行提取的要求等。

7.3擴增反應前準備:各組分加樣體積、順序、相關注意事項等。

7.4 PCR各階段的溫度、時間設置、循環數設置及相關注意事項。

7.5儀器設置:特殊參數,待測基因、內標的熒光通道選擇等。

7.6質量控制:說明對照品(質控品)的檢測要求。

8.【陽性判斷值】 簡要總結陽性判斷值研究方法及結論。明確說明樣本的陽性判斷值。

9.【檢驗結果的解釋】 說明對照品、內標的正確結果要求,結合對照品(質控品)以及樣本管中靶基因和內標的檢測結果,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組合及相應的解釋進行詳述。檢驗結果的解釋應以陽性判斷值的研究結論為依據。

10.【檢驗方法的局限性】 應至少包括如下描述:

10.1本試劑檢測結果應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其他相關醫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不得單獨作為患者管理的依據。

10.2基因檢測結果僅能覆蓋耐藥機制為相應基因(如mecA基因和或mecC)的耐藥結果,但是小部分MRSA不攜帶mecA和/或mecC基因,存在其它耐藥機制,可能出現漏檢。

10.3不合理的樣本采集、轉運及處理以及不當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環境均有可能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

11.【產品性能指標】 詳述分析性能評估的試驗結果并簡要描述臨床試驗的基本信息、試驗方法和結論。

12.【注意事項】 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2.1如該產品含有人源或動物源性物質,應給出生物安全性的警告。

12.2臨床實驗室應嚴格按照《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管理辦法》(衛辦醫政發〔2010〕194號或現行有效版本)等有關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的管理規范執行。

12.3強調產品性能僅針對聲稱的適用樣本類型及【樣本要求】項下說明的樣本采集和處理方法(包括樣本采集液等)進行了驗證,其他樣本類型或樣本采集、處理方法不能保證產品性能。

12.4強調實驗操作人員應接受過基因擴增或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的專業培訓,具備相關的實驗操作資格,實驗室應具備合理的生物安全防備設施及防護程序。

四、編寫單位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第二篇:核酸檢測基本知識

1.什么是核酸檢測

核酸的定義:核酸是由核苷酸或脫氧核苷酸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而成的一類生物大分子。

核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貯存遺傳信息和傳遞遺傳信息。

2.核酸的分類

核酸大分子可分為兩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3.核酸的組成

DNA和RNA都是由一個一個核苷酸(nucleotide)頭尾相連而形成的,由C、H、O、N、P,5種元素組成。DNA是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RNA是少數不含DNA的病毒(如HIV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的遺傳物質。RNA平均長度大約為2000個核苷酸,而人的DNA卻是很長的,約有3X10^9個核苷酸。

4.核酸的功能

在蛋白質的復制和合成中起著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作用。核酸不僅是基本的遺傳物質,而且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長、遺傳、變異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現象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DNA與RNA都是核酸,它們在化學組成上有什么區別如下:

DNA與RNA的比較

DNA

RNA

主要存在部位

細胞核

細胞質

基本組成單位

脫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堿基種類

A、G、C、T

A、G、C、U

五碳糖種類

脫氧核糖

核糖

核苷酸鏈

兩條脫氧核苷酸鏈

一條核糖核苷酸鏈

5.檢測方法

核酸檢測方法,主要通過同時進行靶核酸擴增和可檢測信號的生成來檢測樣品中的靶核酸??蓱糜谂R床微生

物學、血液篩選、遺傳病診斷和預防、法醫學等領域的核酸檢測。

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核酸序列依賴性擴增法

NASBA是由一對引物介導的、連續均一的、體外特異性核苷酸序列等溫擴增RNA的新技術。反應在42℃進行,可在2h內將RNA模板擴增約109倍。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轉錄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進行擴增。整個反應分非循環相和循環相:在非循環相中,引物I與模板RNA退火后在AMV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雜合體,隨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與cDNA退火,在反轉錄酶作用下合成第2條DNA互補鏈。雙鏈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經其啟動子序列起動而轉錄RNA,RNA又可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反轉錄成DNA,進入循環相,對模板進行大量擴增。

b.轉錄介導的擴增技術

TMA技術原理與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處是TMA利用的是MMLV逆轉錄酶及T7RNA聚合酶兩種酶,MMLV逆轉錄酶既有逆轉錄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反應在41.5℃進行,可在1h內將RNA模板擴增約109倍。

c.連接酶酶促鏈式反應(LCR)

LCR是基于靶分子依賴的寡核苷酸探針相互連接的一種

探針擴增技術,是繼PCR后新發展的一種較有前景的體外擴增技術。它的原理就是由2段寡核苷酸單鏈DNA探針與目標序列雜交,當該2段DNA探針與沒有發生突變的模板褪火后,如果2探針是緊鄰的,中間沒有核苷酸間隔,則可在連接酶作用下連接起來,連接以后的新鏈又可以作為模板,引導下一周期的連接產生新的子鏈。若連接區段發生核苷酸的堿基突變,則連接反應不能發生,擴增反應終止。

d.多聚酶鏈反應檢測法(PCR)

PCR技術的基本原理類似于DNA的天然復制過程,其特異性依賴于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

①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3℃左右一定時間后,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準備。

②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后,溫度降至55℃左右,引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堿基配對與半保留復制原理,合成1條新的與模板DNA鏈互補的半保留復制鏈,重復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復制鏈”,而且這種新鏈又可成為下次

循環的模板。每完成1個循環需2~4min,2~3h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檢測HIVRNA,需要先利用逆轉錄反應將RNA轉錄為cDNA,繼而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即可,這樣的反應稱為RT-PCR。

e.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是指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號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后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技術的原理是使用熒光基團標記探針,5′端標記熒光基團R,3′端標記淬滅基團Q,在沒有PCR擴增時,由于熒光基團和淬滅基團空間距離很近,使熒光基團被淬滅,不發熒光;而當PCR擴增時,引物與熒光標記的特異性探針同時結合在模板上,熒光標記的探針與模板的結合位置位于上下游引物之間,利用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將熒光探針水解,熒光基團被釋放出來,由于在空間上與淬滅基團分開,則發出熒光。發出的熒光可以被熒光探頭檢測到,一邊擴增,一邊檢測,這樣就實現了“實時”檢測。該技術不僅實現了PCR從半定量到定量的飛躍,而且與常規PCR相比,它具有特異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有效解決了PCR污染問題等特點。

f.支鏈DNA檢測法——bDNA

bDNA是定量檢測血漿中的HIV1型RNA的一種方法。bDNA是指人工合成的帶有側鏈的DNA片段,在其每個側鏈上

都可以標記被激發的標記物。將HIV的RNA通過離心從病毒顆粒中釋放出來,然后用捕獲探針1將其捕獲到微孔中。捕獲探針2與病毒RNA的另一部分特異結合,又與預放大探針結合。后者再與放大探針即bDNA探針雜交。兩套靶探針分別與病毒RNA的pol基因的不同區域特異結合。在微孔中形成HIVRNA寡核苷酸復合物。再加入1種化學發光底物孵育后可放大化學發光信號。通過發光強度來定量,因為發光強度與樣品中HIVRNA含量成比例。bDNA不存在擴增物的交叉污染,這較PCR是一大進步。bDNA有數十個覆蓋整個基因組的探針,可以方便地檢測HIV某些變異株,但靈敏度不及PCR,提高bDNA靈敏度是一大難點。

檢測步驟

HIV核酸定性檢測技術,其檢測過程分為核酸提取、逆轉錄合成cDNA、PCR擴增反應、擴增產物定性分和結果判定和完成報告單。

6.實驗室檢測具體步驟如下:

a.核酸提取

使用硅膠柱離心、磁性硅膠顆粒分離方法以及自動化儀器等商品化試劑或設備并按說明書操作。提取RNA時應注意防止RNA降解。DNA應置于-20℃保存,RNA和需長期保存的DNA應置于-80℃保存。

b.逆轉錄合成cDNA

逆轉錄cDNA合成反應需使用逆轉錄引物、dNTPs、逆轉錄酶、RNA酶抑制劑、DTT、緩沖液和適量無RNA/DNA酶的超純水以及RNA模板。在擴增儀或水浴箱中,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逆轉錄反應。建議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試劑進行第一輪擴增反應。逆轉錄cDNA合成反應需使用逆轉錄引物、dNTPs、逆轉錄酶、RNA酶抑制劑、DTT、緩沖液和適量無RNA/DNA酶的超純水以及RNA模板。在擴增儀或水浴箱中,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逆轉錄反應。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試劑進行第一輪擴增反應。

c.PCR擴增反應(使用二次擴增的套式PCR擴增方法)

PCR反應需使用引物、dNTPs、DNA聚合酶(如Taq酶等)、緩沖液、和適量無RNA/DNA酶超純水、以及模板(DNA或cDNA)。在擴增儀中,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擴增。使用二次擴增的套式PCR擴增方法。

e.擴增產物定性分析

擴增產物常用分析方法是瓊脂糖凝膠電泳法,與分子量標準比較,判斷擴增片段是否在預期的分子量范圍內。其它擴增產物分析方法還有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特異性探針雜交分析以及DNA序列分析等。自動化核酸擴增儀使用酶聯比色分析或熒光探針雜交等原理測定。

f.結果判定和完成報告單

(1)實驗成立的條件:每一次檢測需同時做兩個陽性

對照、兩個陰性對照,只有陽性對照擴增出預期的片段、陰性對照沒有擴增出任何片段、雙份平行樣品結果一致的情況下實驗才成立,可以作出核酸陽性或陰性反應結果的判定。

(2)HIV核酸檢測陽性:發現核酸陽性反應,應該重復采集樣品進行復測,復測結果呈核酸陽性反應則判定為核酸陽性,復測結果為核酸陰性反應則判為不確定結果,需進一步隨訪檢測。

(3)HIV核酸檢測陰性:只可報告本次實驗結果陰性。

(4)應在完成檢測后5個工作日內發出檢測報告。

第三篇:全民核酸檢測演練工作方案

為做好我鎮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鎮定于2021年1月XX日在XX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檢驗性應急演練活動,特制定全民核酸檢測演練工作預案。

一、工作目的

進一步做好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處置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培養專業處置衛生應急隊伍,實現全民核酸檢測,排除可能存在的發病風險,提高全民防范意識,確保人民身體健康。

二、組織保障

成立XX鎮XX社區全民核酸采樣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成員如下:

長:

副組長:

員:

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專班,由社區其他兩委班子成員與衛生院相關負責人具體對接落實。

三、核酸檢測要求

當日采樣檢測量約XX人份,五天內完成社區所有民眾的核酸采樣工作,一周內完成所有核酸檢測工作。

四、工作開展

1.集中采樣點設置在XXX鎮衛生院。每個區域標識醒目,臨時隔離區遠離其他區域,避免污染。

2.采樣點現場布局圖示:(略)

3.物資準備:按50人的檢測量,配備晴雨兩用帳篷10頂、測溫儀1臺、桌8張、椅12把、電源插座10個、備用口罩200只、音箱1個、小喇叭2個、防護服及隔離衣各10套、面罩10個、恒溫槍2把、水銀體溫計2盒、干手消、橫幅、濕紙巾和登記用品若干。

4.采樣工作要求:采集樣品當天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按規范做好樣品的保存、運輸、送檢、接收工作。

五、分組情況

1.物資保障組:負責采樣所需的各類物資保障,第一時間送達采樣現場。(衛生院)。

2.社區發動組:組織現場工作人員,做好宣傳工作,通知到社區居民(50名),保障檢測點環境安全有序。(XX社區)

3.對外聯絡組:負責聯絡場地,現場勘查,與衛健局、疾控中心對接,內外協調,保障各節點環環相扣,形成工作閉環。(衛生院)

六、職責分工

(1)社區負責采樣工作宣傳,受檢人員組織,受檢人員信息收集、登記,樣品條碼分發,采樣地點設置安排、采樣后現場消毒等相關工作。

(2)衛生院負責樣品采集、樣品保存、樣品送檢、現場消毒技術指導和醫療廢棄物處理等相關工作。

(3)派出所、平安協會負責現場秩序維護和應急情況處置。

(4)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做好統籌協調、和輔助人員調配等相關工作。

第四篇:學校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預案

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確保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時,

能夠迅速排查感染人員,

防止疫情在校園內擴散和傳播,

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

按照上級安排部署,

結合我校實際,

特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縣域范圍內發生不明來源新冠病毒肺炎本土病例,

需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情形。

二、檢測地點

檢測區:

教學樓前

三、檢測順序

全員核酸檢測分兩組同時進行,

先檢測全體教師(共計*人)

,

再檢測其他工作人員(含門衛*人,

食堂工作人員*人,

共*人)

,

最后檢測學生(*個教學班,

共計*人)。

四、檢測路線

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檢測時,

在教學樓前,

從東向西分兩列,

分別站在硬化路兩側依次檢測,

檢測完成后,

除門衛直接向南返回門口

保衛室外,

其余人員從門廳返回工作崗位。

學生檢測時,

按照樓層,

從一樓開始,

從東向西依次檢測,

每次兩個班級。

各班站一路縱隊,

由教學樓西門出,

同批次的兩個班級分別站在硬化路兩側,

由班主任帶領帶到教學樓前檢測區。

檢測完成后,

從門廳返回班級。

五、工作分工

1、做好檢測期間教學工作。(責任科室:

教導處)

2、做好檢測

物質準備、

食堂人員檢測工作;

做好場地清潔和消毒工作。

(責任科室:

總務處)

3、做好

教師檢測和宣傳報道工作。(責任科室:

校辦)

4、做好保安人員和學生檢測工作;

場地布置和維持秩序工作;

做好檢測數據統計工作。

(責任科室:

政教處)

5、做好學生檢測培訓、

引導和思想疏導工作。

(責任人:各班班主任)

六、注意事項

1、在登記等候區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

明確采樣步驟和注意事項。

2、采樣前

30

分鐘請勿嚼口香糖,

飲用大量水等。

3、請佩戴好口罩,

同時準備一個備用口罩。

4、請所有參檢人員攜帶居民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參加檢測。

(學生身份證號由班主任提供)

5、所有參檢人員進入校門前須核驗身份(健康碼+測量體溫,

并遵守學校外來人員入校管理要求)

,

全程佩戴好口罩。

6、采樣時可能會有咽部不適,

請帶好紙巾,

有痰吐在紙巾內投入指定垃圾桶。

7、請嚴格遵守現場秩序,

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指引,

保持

1

米以上間隔有序排隊候檢,

完成檢測后迅速離場,

不逗留、

不聚集、

不交談。

8、采樣點完成采樣任務后要進行徹底消毒。

七、工作要求

1、請各口負責人及時通知并有序組織參檢人員按時檢測,

嚴格遵守檢測工作和紀律。

2、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做好應急協調工作。

3、對無法到達采樣點采樣的受檢者,

應安排就近采樣或流動人員上門采樣,

采樣過程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第五篇:鄉鎮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方案

當前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局部地區時有零星疫情散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繁重。為進一步做好應對2020年冬季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準備工作,短期內完成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工作,按照市、縣統一部署,根據我鄉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演練時間

2021年1月xx日(星期x)下午9:00

二、演練內容

模擬疫情發生時,迅速組織全鄉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采樣、運輸、檢測、結果反饋等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原則。

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壓實“四方責任”,嚴格織密“六張網”,一旦發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因活動軌跡過大需全員核酸檢測時,必須快速處置有效應對。

(二)堅持科學組織有序采樣原則。

在規定時間內科學有序組織采樣。

(三)堅持“不漏一人”全員盡檢原則。

核酸檢測覆蓋全員,要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全員組織核酸采樣檢測,確保一個不漏。

四、組織領導

為科學有序組織本次應急演練,成立鄉級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領導小組:

長:

副組長:

員:

領導小組負責全鄉新冠肺炎疫情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統籌領導全員核酸檢測相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六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

(一)綜合組

長:

員:

聯絡員:

職責:負責與上級領導機構請示匯報、溝通協調,相關工作的上傳下達、綜合協調,起草有關文稿,會務組織,文件資料收集歸檔及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檢測對象組織組

組長:

員:

聯絡人:

責:負責采樣檢測對象查找、追蹤并督促其完成核酸檢測等工作。

(三)安保穩控組

組長:

成員:

聯絡員:

責:負責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現場的安保、信訪維穩

和秩序維護及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四)交通管制組

組長:

成員:

聯絡員:

職責:負責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現場交通管制及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五)物資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聯絡員:

責:負責本次演練防護服、采樣管、口罩、手消等醫療物資保障及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現場采樣組

組長:

成員:

業務指導:

采樣小組:由參與縣核酸采樣培訓部分人員組成,設X個采樣點,含采樣人員和登記人員。

第1采樣點:采樣員:

登記員:

第2采樣點:采樣員:

第3采樣點:采樣員:

登記員:

第4采樣組:采樣員:

登記員:

應急處置小組:

流調人員:

醫療保障及送樣人員:XX鄉衛生院

輛:XX鄉衛生院救護車

消殺小組:XX鄉衛生院

采樣地點:XX鄉衛生院

責:負責在所屬鄉內選定一處通風良好、空間較大的場所,按照“三區兩通道”進行設置核酸采樣場所,設置4個核酸采樣點,同時組織xx名群眾進行現場核酸采集,1名采樣人員對5人進行采樣。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全鄉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的艱巨性,強化統籌領導,按照方案部署,密切協調配合。積極規范完成本鄉核酸檢測演練任務。

(二)強化防控措施。

所有集中采樣點必須設立警戒線,進入采樣點人員必須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

(三)強化演練督導。

全鄉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領導小組將組織社防組、醫療業務指導組等部門聯合組成督導小組對各采樣組進行督導,對防控措施不到位、采樣程序不規范等問題的提前做好指導。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經濟管理系工作計劃下一篇: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