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建設美麗中國教學設計

2023-02-21

第一篇:建設美麗中國教學設計

玩轉“美麗中國”----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教學設計)

玩轉“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

武漢市漢南區育才中學蔡曉玲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豐富內涵和意義,提高學生認識和分析事物提煉知識點的能力;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將整個課堂設置在一檔《玩轉“美麗中國”---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的活動中,用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參與學習法來調動學生,豐富教學活動。并通過“美麗中國之資訊搜索”、“美麗中國之學生觀察員”、“美麗中國之任我行”三個板塊,讓學生感知、理解、踐行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祖國的情感,從而讓“美麗中國”滋生出自己強烈的責任感,踐行生態文明建設。

二、教學重難點

1、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及意義;構建知識體系。

2、如何用實際行動建設生態文明,肩負自身和社會的責任。

三、教學過程

導入:

1、視頻:《美麗中國》------從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引出課題《玩轉“美麗中國”---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板塊---美麗中國之資訊搜索

1、要求學生迅速回看教材P53---58頁,整合教材中所呈現的知識點。

2、學生交流教材中所呈現的知識點。

第二板塊---美麗中國之學生觀察員

1、按照“what---why---how”的邏輯認知規律對于“美麗中國之生態文明建設”觀察、評論,甚至質疑。

2、學生相互質疑,教師引導。

第三板塊---美麗中國之任我行

牛刀小試,直擊中考。

課堂小結

黨的十八大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地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課后拓展

閱讀教材P60---64頁,仿照本節課的三個板塊,編撰一份手抄報“美麗中國之創新中國”。

第二篇:建設美麗鄉村 扮靚美麗中國

“建設美麗鄉村 扮靚美麗中國”答記者問

2014-9-11 14:27| 發布者: cnagrinetadmin| 查看: 58| 評論: 0|來自: 學習時報

摘要: ——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徐令義答學習時報記者問 編者按: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了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研究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任務,提出了“建設美麗鄉村” ...

記者:黨中央反復強調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更好地體現這一要求?

徐令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專門下發了意見??倳浽诓煌瑫h、不同場合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指出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強調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道德價值的作用,必須落細落小落實、使之融入社會生活,讓它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當然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貫穿其中的一條紅線。建設美麗鄉村,要做到教育先行、宣傳先行,引導農民群眾理解、接受核心價值觀,并轉化為自覺追求和行動。工作中要突出“四個性”:一是突出典型示范性。要善于發現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評選表彰,開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鄉村醫生、最美村官、最美少年、最美家庭等活動,通過善行義舉榜、道德榜、功德錄等方式,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的道德熱情,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正能量。二是突出宣傳普及性。要用好縣鄉媒體和農村大喇叭,評身邊好人,講好人好事,揭壞人壞事,具體生動地宣傳核心價值觀。要制作刊播一批富有鄉土氣息、符合農民審美情趣的優秀公益廣告作品,運用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和文藝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場景。要用好新媒體,適應“微時代”的要求,積極運用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等方式傳播核心價值觀。三是突出受眾針對性。要針對不同農村地區,針對農村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農村不同群體,針對農村地域廣闊的特點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四是突出教育長效性。在農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經常性的形勢政策宣傳教育,在興起宣傳教育高潮的基礎上,做到年年堅持,常抓常新。

記者: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硬件方面主要抓好哪些工作?

徐令義: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要先行,起到環境改造人的重要作用。當前,要根據縣鄉村財力狀況,分期分批組織實施,切實抓好“四改一建”。一是改路。要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大力推進自然村組的道路建設,支持農戶硬化通戶便道,為農民群眾出行提供便利,為他們發家致富加快步伐,也為促進城鄉交流創造條件。二是改水。一方面要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還上歷史欠賬;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水污染和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力度,通過城鄉一體供水、引泉入村、自來水入戶等方式,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三是改廁。建造衛生廁所,是農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一件牽涉千家萬戶的難事、好事。要根據各地實際,加大農村改廁工作力度,以“廁所革命”的力度,改變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四是舊村改造。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區別各地經濟實力、自然條件等不同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舊村改造,使農民受益、受惠,在改建過程中切實保護好農村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五是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從2011年開始,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將投入35億元資金,共同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2萬所,今年要建設3600所,為農村孩子增長見識、培養興趣、學藝學技搭建平臺。地方要借中央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東風,開展配套建設,配備輔導員隊伍,加強業務培訓,完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加強建設資金監督管理,把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件實事、抓好辦實。

記者: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抓好鄉風民風建設?

徐令義:鄉風民風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任務。相對于硬件建設來說,農村民風建設的難度更大、時間跨度更長,見效也慢,更要精心謀劃、持續推進,并著力抓好“三個建”:一是建好家風好家訓,創五好文明家庭。要把家風家訓作為民風建設的基礎工程,抓好宣傳教育、征集評選、展示推廣等各個環節,引導村村寨寨、家家戶戶寫家風、曬家訓,讓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要把建好家風好家訓與創建“五好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創建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弘揚家庭文明新風。二是建農村志愿者組織,揚奉獻友善新風。志愿服務是美好德行的具體實踐,體現了公民責任和時代新風。就農村而言,志愿服務既有著迫切的現實需求,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要以農村社區為基本平臺,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把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因病、因殘、因禍導致的殘缺家庭、單親家庭子女作為重點,親幫親、鄰幫鄰,互幫互愛、守望相助,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三是建鄉規民約,促移風易俗。這是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發動農民討論制定鄉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并依靠“一約四會”參與民間事務的調解、監督與服務,在遏制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等方面發揮作用。

記者:我們在日常調查采訪中,也看到聽到農民群眾的不少反映,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加強突出問題的綜合治理?

徐令義: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問題往往是時代的聲音,及時發現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是我們基本工作方法。培育良好民風,既要在“立”字上著手,又要在“破”字上用力。要按照劉云山同志提出的增強問題意識、樹立問題導向的要求,針對農民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帶著問題看,對著問題干,敢于負責、敢抓敢管,推動農村風氣明顯好轉。一是把整治臟亂差作為經常性任務。整治臟亂差現象,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經常抓、抓經常,反復抓、抓反復。要會同有關部門,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手段,開展經常性的環境建設和整治行動,推動農村來一場“環境革命”。要大力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切實解決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禽畜亂跑、柴草亂放、污水亂潑等現象。二是把治理農村面源污染作為緊迫任務。美麗鄉村建設,要全面融入生態文明理念,著力建設綠色鄉村。要突出“保”,保護林地、草地、湖泊、濕地、江河,把綠水青山留給子孫后代。要集中“壓”,實行嚴格的環評制度,把中央提出的環境保護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重在“建”,大力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循環農業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力開展節水、節油、節電、節糧、節紙宣傳教育,大力建設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經濟實用、生態環保的新民居,使美麗鄉村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鄉村。三是把治理黃賭毒作為突出任務。整治要嚴厲,對黃賭毒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硬一些、嚴一些,抓一批重大案件,公布一批“黑名單”,打出聲勢、打出威風。重點要突出,及時查處內容恐怖殘忍、低俗下流、淫蕩奸惡、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出版物和游戲軟件,繼續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清理違規網吧、娛樂場所、露天文藝演出,為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文化環境。網絡要管好,認真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打擊制造傳播謠言、非法攫取經濟利益等網絡犯罪,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此外,要依法查處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活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活動,嚴防境內外敵對勢力和非政府組織在農村搞的所謂“松土運動”,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記者: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進一步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徐令義:維護、保障和實現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文化是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內質,文化引領農村風氣之先。只有農村文化發展了,美麗鄉村才有內涵、有品位、有活力。

一要以標準化、均等化為主攻方向,大力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統一服務標準,保障農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要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民生項目,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實惠、優惠的公共文化服務。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絡建設的幫扶力度。

二要以鄉賢文化為重點,大力弘揚優秀民間民族文化。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文化標記,是聯系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對于完善農村治理、引領道德風尚、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要積極培育弘揚鄉賢文化,給美麗鄉村增添一抹新的亮色。要對各地農村歷代名賢積淀下來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文史典籍進行挖掘整理,延續傳統鄉村文脈,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鄉賢文化,增強農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鼓勵各界成功人士回鄉支持農村建設,以自己所學所長反哺桑梓,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教化村民。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傳統和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項目、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項目,培育一批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彰顯農村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三要以就近就便、群眾喜聞樂見為原則,大力活躍農村群眾文化。要廣泛開展具有鄉土特色的文化活動,鼓勵自辦文化,加強對農村文化市場的培育和引導,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服務和保障。要利用民族傳統節日和現代重要節慶日、紀念日,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廣泛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經典誦讀和體育健身活動,做到熱在鄉村、熱在群眾。要加大“送”的力度,發揮“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等品牌活動的示范帶動作用,到農村開展送書、送戲、送電影等活動,把優秀文化產品送到田間地頭、送到集市廣場。

記者:美麗鄉村建設任務艱巨、千頭萬緒,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中央文明辦有什么要求?

徐令義:美麗鄉村建設,是造福千萬農民群眾的美麗事業,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需要齊抓共建、持續推進。要采取統籌兼顧的方法,既統起來抓,又分開來做,統的工作緊緊抓住、一抓到底;分的工作細化任務、抓好落實。一是科學制定規劃,加強分類指導。要按照生活宜居、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總要求,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心規劃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各地要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即將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之中。二是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有效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保證一定數量資金用于美麗鄉村建設。鼓勵社會資本、民間資金參與美麗鄉村的項目建設和服務。三是推動以城帶鄉,提升城鄉共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方針,按照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要求,充分發揮城市在資源、人才、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四是廣泛發動群眾,發揮主體作用。要通過項目帶動、工程聯動、以獎代補牽動等多種方式,積極吸引群眾參與,讓群眾發揮主人翁作用。要引導農民群眾充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不等不靠、自強不息,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美好生活。五是加強組織協調,增強工作合力。各級文明委要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的責任。地方文明委及文明辦要重在抓軟件,爭取政府部門支持抓硬件。要充分發揮縣市黨委政府的能動作用,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創建縣級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要調動文明委成員單位、黨政有關部門、群團組織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形成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要發揮好村支書、村主任的作用,發揮好農村黨員干部的骨干作用,帶領農民群眾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第三篇: 實現中國夢想 建設美麗中國

(2013-2014第一學期《形勢與政策1》課講稿)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深刻領會,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期大計。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意義重大而深遠。激勵學生以實際行動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課程內容:1.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2.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特征和任務 3.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把握的幾個重大任務 4.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第一次單列一個部分加以論述,有關內容和要求寫入新修訂的黨章,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的一個突出亮點,說出了黨的心聲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引起全社會強烈共鳴,受到黨內外、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意義重大而深遠。

1、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創造性地回答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經濟發展與節約環保,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正確面對并貫穿始終的一大難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沒有節約環保的支撐和保障,發展就難以持續,甚至一時取得的繁榮也會喪失。

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我們黨隨著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和認識的不斷深化,集中全黨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

規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規律和生態環保規律,立足經濟快速發展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著眼破解人與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銳矛盾,積極應對當前和長遠發展不可持續的復雜局面,在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發展,加以提煉和概括的重大理論成果。

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均衡發展指明了路徑。保護自然就是保護和造福人類。自然界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類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因此,人類應該向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對待自然界,高度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優化,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統籌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既關注經濟指標,又關注資源環境指標,既積極實現當前的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積極主動順應廣東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物資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特別是環境權益的集中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潔凈的食品、優美宜居的環境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設生態文明,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不僅保障和改善了民生、鞏固和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而且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領域和范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又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之間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系。其中,經濟建設是基礎,政治建設是保證,文化建設是先導,社會建設是歸宿,生態文明建設是前提。堅持和實現科學發展,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融合相協調,賦予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尺度。只有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齊頭并進,才能 2

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3、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充分吸納中華傳統文化智慧并反思工業文明與現有發展模式不足,積極推進人類文明進程的重大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以我國傳統文化為重要背景并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沃土之中。“天人合

一、道法自然”觀念和思維方式自古以來就滲透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積淀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元素,它強調天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互惠共存。中國傳統文化象征之一的太極圖,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如何和諧共處。在太極圖中,陰陽魚合抱共含對立統一,在內部兩條魚的邊緣結合得天衣無縫,外圍共同構成一個正圓。太極圖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兩個對立的方面,對立才能統一。兩個對立面協調、融合,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整體。同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如此。人類本身是大自然的一員,人類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人與自然本來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人們對自然的損害就是損害人類自己,呵護自然就是呵護人類自己,改善自然就是發展人類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近代以來取得的工業文明成果,主要是在以人為自然中心的認識和發展理念下獲得的。隨著工業文明的推進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創造了超過以往所有時代的物質財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強大。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單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為傳統工業文明的主流意識,帶來了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問題。

人類歷史進程表明,一種文明發展積累的基本矛盾不能在同一文明模式內解決,而必須超越舊的文明模式。建設生態文明,萌生于工業文明的母體,又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是對工業文明弊端的揚棄和超越。從古代社會屈從,崇拜和順從自然,到近代工業文明以來大規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壞自然,發展到建設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環境意識的新覺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標志。

我國是在推進工業文明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不是否定工業文明,而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統籌人與自然關系,在持續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實現工業化、城鎮化,這既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特色所在,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有益嘗試。

3

4.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深刻把握世界發展的綠色、循環、低碳新趨向,對可持續發展的拓展和創新

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都是由于資源環境問題而引起。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以來,人類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以1972年聯合國首次人類環境會議,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2002年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以及2012年6月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為標志,發生了四次歷史性飛躍,近年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許多國家紛紛倡導實施“綠色新政”,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增長引擎,以此謀劃后危機時代的發展。當今世界,以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和科技變革方興未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時代潮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正成為新的趨向。

我們黨深刻把握這一發展新趨向,提出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相比,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從文明進步的新高度來清醒把握和全面統籌解決資源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全方位著眼著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為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了更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

建設生態文明也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戰略舉措。當前,世界各國的競爭已經從傳統的經濟,技術.軍事等領域延伸到環境領域。我國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發達國家要求我國減排的壓力不斷加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全球性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博弈的新焦點,我國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在國際環境與發展領域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贏得當前和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

作為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按照一般推理,生態文明應在發達國家興起,因為生態危機的發生和危害首先在那里體現。但是,建設生態文明構想卻沒在那里誕生,建設生態文明實踐沒在那里展開。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西方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強大物質基礎、技術和資金優勢,以巨大投入治理環境,使自身生態危機得到緩解。第二,西方發達國家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生態環境成本,失去了發展生態文明的內生動力.第三,西方發達國家現行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難以自發轉向。它們已經形成了不可持續的低儲蓄,高消費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社會總體上已經難以重構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4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特征和任務

我國探索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歷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歷史過程。黨的十六大報告正式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胡錦濤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從此,生態文明這一重大理念成為黨和國家的意志。黨的十七大提出,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稍偕茉幢戎仫@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1. 關于生態文明的內涵

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一種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形態,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建設生態文明,并不是放棄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揚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費模式,提升全社會的文明理念和素質,使人類活動限制在自然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建設生態文明,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間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強永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本質要求。建設生態文明,先進的生態倫理觀念是價值取向,發達的生態經濟是物質基礎,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是激勵約束機制,可靠的生態安全是必保底線,改善的生態環境質量是根本目的。

5

2.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特征

生態文明作為科學、全面、系統的先進思想和戰略任務,貴在創新,重在建設,成在持久。生態文明建設及建設實踐具有鮮明的特征。

在價值觀念上,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文明倡導給自然以平等態度和充分的人文關懷,關注和尊重生態環境的存在及其意義。從“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轉變,倡導主動遵循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禁止對自然無節制的攫取,對資源無序的開發利用,倡導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在指導方針上,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節約優先就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保護優先就是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把環境承載力作為發展的首要前提,努力不欠新帳,多還舊賬,促進生活空間宜居適度;自然恢復為主,就是減少人為干預,給生態環境以自我修復,自我更新的時間和空間,讓其修養生息,早日恢復和提高生態服務功能,促進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在實現路徑上,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新道路,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綠色繁榮。

在目標追求上,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基、健康之源?;镜沫h境質量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公共服務。我國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就是生態環境。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在時間跨度上,需要長期艱巨的建設過程。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傳統工業文明的弊端日益顯現。發達國家一二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繁重任務和巨大壓力,決定了它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既要補上工業文明的“必修課”,又要走好生態文明的“跨 6

越路”。

3.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八大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方面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具體而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點任務主要包括:第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第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第

三、深化節能減排,加大水、大氣、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深化核與輻射監管能力,明顯改善環境質量。第四,切實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實現城鄉生態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五,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第六,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構建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法規和體制機制。第七,加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樹立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第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

三、 需要著重把握的若干重大問題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日益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生態文明水平逐步提高,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旺盛生機和活力。黨的十八大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需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重大問題。

1.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深刻揭示。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夠的問題同時存在。忽視資源環境保護,經濟建設難以搞上去,即使一時搞上去最終也要付出沉重代價。這就要求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國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需要把節約環保與調整產業結構,污染防治與企業節約增效、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與擴大內需、生態保護與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結合起來。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監督優化經濟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 7

增長方式,以環境標準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關鍵是在環境保護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環境保護取得的任何成效,都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貢獻。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遵循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加快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準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形勢使然,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出路所在。

2﹒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結構、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融合

資源環境問題,究其本質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問題。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資源、影響環境,單獨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推行節約環保,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這就必須根據自然環境承載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把節約環保的要求全面體現到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和每個環節,堅決杜絕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邊治理邊污染、邊恢復邊破壞的現象。

黨的十八大首次把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放在突出位臵,作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國土空間開發布局對生態環境保護帶有根本性、戰略性意義,從而進一步凸顯了生態環境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頂層設計的基礎性、前提性地位,這也為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的宏觀調控和綜合管理職能提供了契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態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環境功能區劃,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3﹒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既要為科學發展固本強基,又要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我們更要密切關注和從嚴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決不能放松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而要把環境保護作為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引擎和關鍵抓手,努力不欠生態環保新賬、多還舊帳,進一步 8

增強發展后勁和競爭力。享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必須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集中力量解決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細顆粒物(PM2.5)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權利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臵工作,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損害。

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PM2.5問題,要集中力量,加大防治力度。2012國務院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實施分三步走:第一步,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監督;第二步,2013年在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監測;第三步,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新標準。2012年9月底國務院批復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協同、綜合、聯動”的一攬子防治政策措施,治理以PM2.5為特征的灰霾污染。第一,明確防治目標。到2015年,重點區域PM2.5年均下降5%,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提出更高要求,年均濃度下降6%。第二,采取綜合措施。統籌區域環境資源、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加強能源清潔利用,控制區域煤炭消費總量。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既注重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防治二次污染。在開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控制的基礎上,新增煙粉塵與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控制要求,并提出八大減排工程,共計1.3萬個減排項目,將有效削減各項污染物排放量。第三,完善聯防聯控。健全“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全面提升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管理能力。

4.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從恢復和維持生態系統整體性與可持續性的系統理念出發,建立和完善職能有機統

一、運轉協調高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管理體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 9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我部對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已經開展了一年多的研究,目前正在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要抓緊推進,爭取早日出臺。

5、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我國發展與全球發展緊密相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外部良好環境,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一條鮮明的做法,就是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在積極主動參與國際環發領域的合作與治理的同時,在國內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及時出臺加強環境保護的戰略舉措。

要樹立寬廣的世界眼光。統籌國內國際可持續發展的兩個大局,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自覺承擔國際環境責任,以自身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推動全人類共同呵護地球家園,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全球治理、承擔與我國發展水平及階段相適應的責任和義務,把繼續發揮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建設性作用與解決好國內生態環保問題有效銜接起來。強化國際環境公約履約,進一步提高國際環境合作水平。同時,對外積極宣傳我國在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樹立負責任大國良好形象。

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新的理念,伴隨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應運而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的把握更加科學,對執政理念的認識更加深化,對執政能力的建設更加重視,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承續著“青春中國”、“可愛中國”、“新中國”、“富強民主文明中國”、“和諧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前景。1916年,我們黨的革命先驅李大釗同志發表《青春》一文提出,中華民族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國之茍延殘喘,而在青春中國之投胎復活”,熱切呼喚一個青春中國。1935年,我們黨早期的領導人方志敏為“可愛的中國” 10

光榮獻身。他曾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寫道,“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嗎,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1949年,毛澤東主席宣布,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一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橫空出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黨的十三大首次提出,建設富強中國、民主中國、文明中國的宏偉目標。進入新世紀,在富強民主文明中國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和諧中國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嶄新發展理念。

美麗中國,是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環境之美的總和。美麗中國是科學發展的中國,是社會和諧的中國,是生態文明的中國,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重要前提,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是根本要求,文化軟實力日益增強是強大支撐,和諧社會人人共享是基本特征,生態環境優美宜居是顯著標志。應當說,這些方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備條件,缺少任何一要件都是不美麗的。其中,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最為重要。優美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有利于增進社會的和諧度,有利于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質量,從而實現國家的永續發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社會的各階層、各方面、各行業,而且不同時期有不同目標、內容和要求,有所側重;既要搞好頂層設計,明確方向、目標和任務,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

建設美麗中國,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關鍵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不保護環境,經濟就會陷入“增長的極限”。通過保護環境優化發展,經濟則會“可持續的增長”。要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促進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經濟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境保護新道路。環境保護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干線、大舞臺和著力點,探索環保新道路是通往建成美麗中國的一個路標。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的指導思想,遵循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基本要求,形成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產 11

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融合。廣大環保工作者要爭做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格局。建設美麗中國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關鍵是政府、企業、公眾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盡其力。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加強和深化生態示范創建。生態示范創建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方式。要堅持典型引路、試點示范,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通過開展生態省(市、縣)、環境優美鄉村、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醫院等創建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良好局面。

當前,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條件已經具備,恰逢其時??茖W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提供了先進的理論指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贏得了廣泛的群眾支持。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無數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聚少成多,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每個人都付出智慧與汗水,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才能在潺潺溪水匯集成的巨大洪流中成為現實,我們憧憬的美好愿景才能早日到來。

延伸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光明日報》2013年1月15日。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黨的十八大報告新意解讀》,徐琦,《中國環境報》2012年11月12日。

思考題

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特征和任務

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著重把握的若干重大問題

四、怎樣建設好美麗中國

第四篇:建設美麗中國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區情試題及答案》 試題

1.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于(A )。

A.1947年5月1日 B.1949年5月1日 C.1950年5月1日 D.1957年5月1日

2.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初,首府位于(C )。{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在線學習建設美麗中國考試答案}. A.綏遠 B.歸化

C.烏蘭浩特 D.呼和浩特

3.(A )4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報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將自治區首府歸綏市改名為呼和浩特市。 A.1954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

4.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2.3%,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名列( C)。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5.內蒙古自治區位于祖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公里,邊境線長(B )公里。 A.3400 B.4200 C.4500 D.4800

6.內蒙古自治區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毗鄰( C)省區,外與蒙古和俄羅斯接壤。 A.六個 B.七個 C.八個 D.九個

7.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D )為主。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

8.內蒙古自治區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 B)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 A.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寒溫帶大陸性氣候 D.高山高原氣候

9.截止到2013年底,內蒙古自治區資源儲量居全國之首的有( A)種。 A.17 B.18 C.19 D.20 10.內蒙古自治區擁有全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可利用草場面積6818萬公頃,居全國( A)位。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1.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累計勘查估算資源總量8249.65億噸,其中查明的資源儲量為3950.41億噸,居全國( A)位。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2.內蒙古自治區稀土查明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B )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山。 A.霍林河礦區 B.白云鄂博礦山 C.扎賚諾爾礦區 D.平莊礦區

13.內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條,主要河流有黃河、( C)、嫩江和西遼河四大水系。{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在線學習建設美麗中國考試答案}. A.灤河 B.松花江 C.額爾古納河 D.錫林河

14.內蒙古自治區旅游資源豐富,概括起來有十大景觀,即草原、森林、沙漠、河流、溫泉、冰雪、口岸、( D)、歷史古跡。 A.濕地 B.寺廟 C.民居 D.民族風情

15.內蒙古自治區由蒙古、漢、滿、回、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朝鮮等( D)民族組成。 A.42個 B.45個 C.55個 D.50個

16.總書記考察我區時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他明確指出:守,就是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A )。 A.守好內蒙古少數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 B.守好內蒙古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 C.守好這片美麗遼闊的大草原 D.守好模范自治區的光榮傳統

17.總書記考察我區時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他明確指出:望,就是登高望遠,規劃事業、謀求發展要跳出當地、跳出(C )、跳出內蒙古,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

A.資源稟賦制約 B.傳統觀念束縛 C.自然條件限制 D.發展不足困境

18.總書記考察我區時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他明確指出: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眾要牢固樹立(B )的思想,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A.自由平等和諧相處 B.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C.平等互助和諧相處 D.民族團結共同發展

19.內蒙古要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轉到( A)上來,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A.發展現代農牧業 B.提高質量和效益 C.發展循環經濟 D.發展口岸經濟

20.內蒙古要通過擴大開放促進改革發展,完善同俄羅斯、蒙古國的合作機制,深化各領域合作,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D )。 A.北大門 B.試驗田 C.前沿陣地 D.重要橋頭堡

21.內蒙古要繼續挖掘糧食生產潛力,增強(C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多作貢獻。

A.糧食單產能力 B.綠色食品供給能力 C.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D.農業抗災能力 22.總書記考察我區時對內蒙古發展提出了“把祖國北部邊疆

(D )打造得更加亮麗”的殷切期望。 A.這片大草原 B.這個模范自治區 C.這條綠色屏障 D.這道風景線

23.總書記考察我區時要求我區要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抓好農牧業和牧區工作、著力( A)、著力搞好教育實踐活動,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蒙古的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促進文化繁榮 C.深化改革開放 D.保護環境

24.2013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B )調研時強調,棚戶區改造要讓群眾從憂居變宜居,這是百姓天大的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難也要做下去。

A.呼和浩特市老城區{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在線學習建設美麗中國考試答案}. B.包頭市北梁棚戶區 C.通遼市城鄉結合區 D.大興安嶺林業棚戶區 25.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調研指導( D)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要傾聽群眾心聲順應群眾期盼,扎實推進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A.赤峰市巴林右旗 B.赤峰市敖漢旗 C.赤峰市巴林左旗 D.赤峰市翁牛特旗

26.“8337”發展思路最早是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于( A)在傳達全國兩會精神干部大會上對內蒙古發展進行系統闡述時提出的。 A.2013年3月19日 B.2013年3月22日 C.2014年3月19日 D.2014年3月22日

27.“8337”發展思路是立足于內蒙古自治區(A )的基本區情提出的。 A.欠發達 B.不發達 C.發展滯后 D.加快發展

28.“8337”發展思路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 B)輸出基地。 A.優質資源 B.清潔能源 C.清潔電能 D.優質煤炭

29.“8337”發展思路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我國重要的( D)生產示范基地。

A.氯堿化工 B.現代裝備制造 C.稀土工業 D.現代煤化工

篇六:《建設美麗中國--2016年內蒙古公務員網絡培訓計劃》 2016年內蒙古公務員網絡培訓計劃-----建設美麗中國

一、單選題(不分題號、選項,只寫答案)

1.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是: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綠色經濟的是: 鋼鐵冶金 3.在循環經濟的三個原則中,應放在首位的是: 減量化 4.在我國,大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是: 煤

5.農村面源污染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下列選項中屬于外源性污染的是:工礦企業造成的污染

6.目前,北京市PM2.5最主要的來源是: 機動車尾氣 7.近年來,美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降低,其原因是: 頁巖氣產量的提高

8.在生態文明的概念中,生態文明建設以( )為基礎,----。: 資源環境承載力

9.我國城市中,其車用柴油含硫率與國際接軌的是: 北京 10.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幾個層次,其中在我國還沒有大量實施的是: 政策環評

二、多選題(不分題號、選項,只寫答案) 1.關于美麗中國建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BCD 2.全球環境問題有: 全球氣候變暖、危險廢物越境轉移、臭氧層損耗

3.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有: 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在線學習建設美麗中國考試答案}. 4.低碳經濟的主要內容有: ABCD 5.根據全國農業區域布局,下列省市中,處在優化發展區的有:青海省、吉林省、遼寧省

6.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它關系到:ABCD 7.我國已經提出的生態安全屏障有

8.環境保護應包含的內容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污染防治、生態建設與保護

9.環境的基本特征有:整體性、變動性、區域性

10.在污染減排方面,我國實施的措施有:政策減排、結構減排、工程減排

三、判斷題

環境保護的目的是-------×

節能減排是指------√{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在線學習建設美麗中國考試答案}. 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 環境保護是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黨------√ 可持續發展時代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特征-----√ 2011-2015年中國水污染防治------√

我國現在還沒有簽署和批準任何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

篇七《:2016年內蒙古公務員網絡培訓計劃-----建設美麗中國》 2016年內蒙古公務員網絡培訓計劃-----建設美麗中國

一、單選題(不分題號、選項,只寫答案)

1.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是: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綠色經濟的是: 鋼鐵冶金 3.在循環經濟的三個原則中,應放在首位的是: 減量化 4.在我國,大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是: 煤

5.農村面源污染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下列選項中屬于外源性污染的是:工礦企業造成的污染

6.目前,北京市PM2.5最主要的來源是: 機動車尾氣 7.近年來,美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降低,其原因是: 頁巖氣產量的提高

8.在生態文明的概念中,生態文明建設以( )為基礎,----。: 資源環境承載力

9.我國城市中,其車用柴油含硫率與國際接軌的是: 北京 10.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有幾個層次,其中在我國還沒有大量實施的是: 政策環評

二、多選題(不分題號、選項,只寫答案) 1.關于美麗中國建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BCD 2.全球環境問題有: 全球氣候變暖、危險廢物越境轉移、臭氧層損耗

3.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有: 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

4.低碳經濟的主要內容有: ABCD 5.根據全國農業區域布局,下列省市中,處在優化發展區的有:青海省、吉林省、遼寧省

6.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它關系到:ABCD 7.我國已經提出的生態安全屏障有

8.環境保護應包含的內容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污染防治、生態建設與保護

9.環境的基本特征有:整體性、變動性、區域性

10.在污染減排方面,我國實施的措施有:政策減排、結構減排、工程減排

三、判斷題

環境保護的目的是-------× 節能減排是指------√ 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 環境保護是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黨------√ 可持續發展時代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特征-----√ 2011-2015年中國水污染防治------√

我國現在還沒有簽署和批準任何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

第五篇:建設美麗中國

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賦予了新內容,提出了新要求。

“兩個清醒認識”發人深思

2013.6月,北京霧霾日數達18天,成為繼今年1月之后又一個空氣質量“爆表”月。

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影響數億人口、嚴重的水污染威脅著群眾飲用水安全、令人擔憂的土壤污染問題密集爆發„„高速發展30多年后,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污染問題也更加強烈、集中地顯現。

“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總書記的話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中國在短短幾十年里,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現在還在加快推進;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特點,而且環境總體惡化的壓力還在加大。

近年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然而,仍有一些地區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在GDP增長的同時,留下了巨額的“生態赤字”。

松花江水污染、云南曲靖鉻污染、湖南郴州血鉛事件、湖南“毒大米”事件„„層出不窮的公共環境事件一次次給粗放發展模式敲響警鐘。

“中國現在已處于重污染階段,傳統污染問題和新問題交織,是全世界各國都沒有遇到過的最復雜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積極的措施,我們的環境形勢將面臨巨大挑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對此十分憂慮。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政府在5月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人權保障。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說:“我們必須從對子孫后代生存發展負責的高度,喚起對保護資源環境的高度自覺和警醒;我們決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的老路,而要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

“保護優先”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抉擇

在頻頻出現的環境事件面前,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蒼白無力,讓我們重新審視天平上保

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分量。

近期集中出現的環境問題警示我們,實現中國夢、建設美麗中國,必須更加重視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

總書記今年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保護優先方針的提出,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自然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化,對發展與保護關系的把握更加科學。”周生賢說。

從理念到現實,還有一段艱難的路程。

作為中國環保領域的開拓者,國家環保局首任局長曲格平曾感慨:誰都贊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可許多地方在制定具體政策時,還是寧可犧牲環境保護經濟。

在各地“十二五”規劃中,仍有20多個省份把鋼鐵、石油化工等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環境壓力持續加大。

曲格平認為,我國還沒做到有效避免很多發達國家曾經歷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這位83歲的“環保老人”疾呼:已到了抉擇的關鍵時刻!徹底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和方式,刻不容緩。

30多年前人們求溫飽,現在要環保;30多年前人們重生活,現在重生態。黨和政府看到了這種發展中的期望,并且順應這種期待,提出了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觀念確立,貴在落實。正如國際著名環保專家、曾連續17年擔任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的托爾巴博士所言: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貢獻的,不是言辭,而是行動。

年初,浙江瑞安網友懸賞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引起輿論關注,不少地方民眾紛紛響應,邀請地方官員下河。

這一情緒化的表達傳遞出民眾對生存環境的不滿和無奈,也折射出對問責制度的強烈期待。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列為發展的“紅線”和“高壓線”,決不允許任何人跨越雷池半步。

正如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設立環保“紅線”,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干部政績考核機制,把資源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把群眾評價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參考尺度。

設立環保“紅線”,更要對環境問題堅決開展迅速、公開、透明的整治和查處,“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人們注意到,環保部近日對脫硫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企業開出罰單,其中不乏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中字頭”企業。環保部于2月下旬至3月組織華北6省市相關部門,排查涉水排污企業約2.6萬家,對88家企業處以罰款,對80家企業立案調查。

此外,今年組織開展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中,對環境違法案件沒有查處、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將依法依紀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違法案件將實行掛牌督辦。

人們也注意到,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出臺的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6月開始正式施行,對于觸犯多個罪名的環境污染犯罪行為,司法審判會“從一重罪處斷”。

——今年5月,云南昆明東川區一河道遭嚴重污染,8名責任人被批準逮捕、包括東川區環保局長在內的5名官員被問責。

——今年7月,廣西賀州賀江合面獅段發生水污染事件,5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用制度管人,按法治辦事,共同建設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就一定能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2.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新詞。

美麗中國應該是什么樣子,我們為什么要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美麗中國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幾天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代表們各抒己見。大家認為,美麗中國,展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家園的圖景,必須合力推進建設。

“我眼中的美麗中國,就是讓人民群眾在享有豐富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通過大力加強生態建設,為祖國大地披上美麗綠裝,實現中華疆域山川秀美,讓我們的家園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趙樹叢代表說。

美麗中國為了什么

建設美麗中國順應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建設美麗中國,描繪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好藍圖。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具體目標,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順應了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健康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呈現出從‘求溫飽’到‘盼環保’、從‘謀生計’到‘要生態’的轉變趨勢。”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代表說,當前,中國社會正步入一個特殊的環保敏感期,在一些地方,涉及環境問題的上訪、信訪量居高不下,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也不斷增多,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建設美麗中國,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生態需求,維護人民群眾生態利益。這不僅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迫切訴求的現實回應,而且將使我們執政的群眾基礎更加深厚堅實,實現永續發展、長治久安。

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生態文明要融入各方面和全過程

愿景美好,任務艱巨。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早日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

邁向美麗中國的路徑,首先離不開環境保護。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廳長蔣益民代表說,實現這樣一個宏偉目標需要堅持生態文明指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和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他深信,未來我國環境保護的法規政策執行將更加有力,投入將大幅增加,美麗中國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的確需要全社會的努力。”何立富代表說,觀念上的更新、消費行為的改變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公眾全方位的參與,綠色價值觀引導的綠色政策、綠色生產、綠色消費逐步到位,一個美麗的中國才會如約而至。

3.

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是近期以來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今日得閑我也談點看法。關于“中國夢”,習近平同志已經為我們圈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夙愿,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每一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墒?,如何參與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個人的理想?卻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

黨的十八大報告確定的建設“美麗中國”的四項任務:一是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二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四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雖是國家和政府層面的事,但是也事關我們每個人。其實針對這四項任務,從中我們都可以找到發展的商機和個人素質提升的要求。

首先說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深入推進城鎮化,發展小城鎮,為內需拉動增加動力。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個人,我相信從中一定可以找到各自的發展空間。企業家可以參與鎮域經濟發展,拓展自己的新領域或升華你的產業。個人可以發揮優勢找到你的生存新天地,再不濟你們家所處的位置正好的建設范疇,土地流轉或拆遷也可以為你帶來發展事業的第一桶金,為你鋪平新的發展道路。

其次說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你是企業家近來一定在為瘋漲的原材料價格和人力資源成本發愁,其實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大資本家,也一樣曾經面對這樣的狀況。接受現實,盡快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走向產業集約化、高端化才是明智之舉,別妄想在退回到改革發展初期的暴利時代。抓住國家的扶持激勵政策,盡快轉型是關鍵。具體到個人,放棄那虛偽的面子,告別那高消耗的生活是關鍵,一輛QQ足可以代步,別再去追求什么4.2,6.0的高排量豪華車,少消耗些資源能源,給我們的生活留下更多清新空氣、藍天和白云,你生活的也才自在。

再說說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這些年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環保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天是藍了不少,眼中綠色也不少?;叵胛覀兺陼r代,身邊的任何一條小河可以任意游泳嬉戲,隨手抓到的小魚、小蝦,味道總是那么鮮美??墒?,如今,有錢人只能帶著孩子去游泳館游那經過處理的水,但是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窮人則只能是望河心嘆。市場中銷售的魚蝦,吃了不僅肅然無味,而且還要忍受各類激素的困擾。談及總總,環保無不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而給大自然和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也與你的日常行為更有關系。原本乘公交足可辦理的事,你卻開私車為風光多添了尾氣;原本不必開燈,你卻多耗一度電,又多燒掉些煤;原本一張打印紙可以多放些字,或者可以正反面使用,而你卻還是沿用舊的思維,打著為了看清的幌子,必須是三號字、行距固定在單倍行距或更寬,頁邊距留著足可以開過玩具汽車等等。這些方面在個人身上也許只是點點滴滴、不足掛齒,可是,你不要忘記我們有13億人口之眾,充分考慮這一基數的(可以除去6億農民不經常涉及,但是他也在用電啊),你就會知道破壞力之偉大。所以,做好生態文明的擔當,做好環境維護者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素質。

最后說說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是我們這個受幾千年封建思想影響國度的必然舉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許是我們的祖祖輩輩受禁錮太久了,改革開放卻讓我們更多人以崇尚自由為目標,放任了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還不知會變成什么樣子。其實,傳統優秀文化和禮教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丟掉的,不要簡單的認為讓孩子背會了三字經就可以實現傳承,其實我們許多父母自己連三字經中的含義都講不明白,又何談傳承呢?為此,我認為,制定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工作是“德育”。黨中央新一屆領導人已從自身做起,各級官員和政府工作人員必須效仿,而我們每一個人也該從生活和工作的一個小習慣做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素質。

以上為我個人的一些初淺認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并共同做好“美麗中國”的建設者和維護者。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教師濫用懲戒權的案例下一篇:江蘇昆山粉塵爆炸事故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