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2023-04-20

第一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果都鎮大霞霧聯辦小學創建泰安市規范化學校驗收工作匯報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果都鎮大霞霧聯辦小學位于柴汶河畔的大霞霧村東,200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學校占地面積8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30平方米。學?,F有教學樓兩幢,擁有微機室、圖書室、音體美器材室、科學儀器室、實驗室、衛生室和少隊活動室等功能室,室內設施全部按省標準化學校標準配備,每個教室都安裝了班班通設備,為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F有學生191人,6個教學班,教職工12人,其中本科3人,???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規范化學校的爭創活動,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整個創建過程中,我們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努力實現教育思想的現代化,辦學條件的標準化,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學生素質的優良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強化硬件建設,增強辦學實力,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

在新泰市教育局、果都鎮黨委、政府、教辦和大霞霧村兩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近幾年來,我校通過多種渠道,廣開門路籌集資金用于學校發展。2007年底,陳舊、落后的校舍已不能滿足學校的發展和需求。在村兩委大力支持下,學校另辟新址,在大霞霧村東頭,投資40余萬余元,新建一處占地面積8200平方米,建筑

1 面積1330平方米的兩座的教學樓,并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2009年春又投資2萬余元種植花草、樹木,硬化了路面,綠化美化校園。2010年投資2萬余元建設一標準籃球場,增加了4處乒乓球臺。2011年,投資2萬余元增置了4萬余元實驗儀器,實驗儀器均達一類標準。2010——2012年,新購置了2萬余元的圖書和2萬余元的音體美器材,投資7萬余元購置7臺班班通,投資10萬余元購置教師機和學生機40臺?,F各功能室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功能室內各種制度齊全,操作程序嚴格,管理規范、使用率高。圖書室藏書6000余冊,生均達30冊,并訂有報刊、雜志近30種,閱覽室布置合理,為廣大師生閱讀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學校設有微機室1口,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符合市定標準,使用率高。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辦公室、遠程教育辦公室都接入寬帶網,便于師生上網查閱資料。另外還設有心理咨詢室、廣播站等,保證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我們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境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遵循“整體規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分設施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活動建設和制度建設五個方面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學校重視綠化、美化、凈化和知識化,校園干道、甬道路面平整、干凈,布置集中綠化地1000多平方米,花壇2個,達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綠草如茵,佳木豐茂,環境清新宜人,文化氛圍濃厚。在兩草坪中分別設立了學生實驗基地;教學樓文化長廊和教室黑板報內容豐富,版面設計新穎,內容立足現實,濃化了育人

2 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實現學校管理規范化。

(一)強化規范管理。

為確保管理規范化,我們遵循“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理念,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果都鎮大霞霧聯辦小學管理制度匯編》等,其內容科學規范、操作性較強。為促進學校健康和諧發展,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借鑒吸取名校經驗,明確學校發展定位,確立以“以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辦學理念,形成了“勤學、善思、團結、勵志”的校訓;“團結、拼搏、勤奮、創新的校風;“敬業、愛生、進取、奉獻”的教風; “勤學、好問、樂讀、善思”的學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學校管理制度》的規范和調控下,形成了“制度規范導其行、榜樣示范帶其行、嚴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成為一所環境優雅、富有朝氣、精神煥發的農村小學。

(二)推行民主管理。

學校積極做好教職工全員聘任工作,嚴格實施校長負責制、崗位目標責任制。堅持教代會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定期進行校務、財務公示,增強工作透明度。涉及學校發展和師生利益的重大問題都進行民主商榷,力求公平公正,結果通過《校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學校還堅持每周行政例會、每月工作總結會制度。通過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全校教職工產生了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學校管理走向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我校制定了師德建設實施方案和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切實把師德建設工作與規范教師行為、完善教師考核獎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學校還通過組織觀看師德報告會、評選師德標兵等活動,不斷充實師德教育的內涵。學校還定期就師德建設情況開展學生、家長問卷調查,有力規避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發生。“師德承諾”等多形式的師德學習與交流活動,創造了優良的教風,培育了良好的學風,形成了和諧的校風。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始終是我校的一項重要任務。要求老師們做到的,領導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領導干部做到的,校長要首先做到。我們堅持校級領導帶班、中層干部值班制度。學校還從實際出發,構建校長帶頭分包學科,其他中層干部分包學科、縱橫交錯的管理經緯網。在有效的機制引領和濃郁的氛圍熏陶下,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1人獲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稱號,3人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

3、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我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視質量為生命”的辦學思想,把教學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落實好教學常規管理。作為教學常規,我校實行由“教導處統一調度,教研組長負責任制、學校領導包組制”,管理標準嚴、檢查過程細、各項結果實。學校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教學常規檢查,并以教學信息交流的形式及時反饋給每位教師,同時提出整改意見。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及時進行單元測試,及時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的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補救,期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學校召開

4 教師學生表彰大會,對達標教師學生進行物資和精神獎勵。極大的提高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四)狠抓安全管理,構建學校內外安全防范體系。

學校安全重于泰山,關系到千家萬戶幸福和社會穩定。學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警鐘長鳴。

1、制定了各部門的安全制度。調整充實了安全管理機構,明確了職責分工,并制定了《安全應急預案》、《重大事故處理預案》。學校組織簽訂了《教師安全責任書》《班級安全責任書》和《學生安全責任書》。落實管理者,防患于未然。使每個管理者繃著安全這根弦,堅持天天講,時時抓,“安全”入人心。

2、確保學校建筑及設施安全。開學初分管領導牽頭檢查學校用電線路及各項設施的安全,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體育教師和學校領導一起經常檢查校內、體育器具等設備設施的安全性。同時,加強課間活動,體育課活動的安全管理。定期組織人員對學校建筑及設施安全進行排查,發現隱患立即排除;對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先讓師生原離危險區,確保人身安全。

3、確保學生往返校途中交通安全。

針對我校實際,為確保學生往返校途中交通安全。學校向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專項教育,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每周派教師輪流檢查四個交通主要路口,確保學生交通安全。

4、安全教育做到長期化、系列化。

學校開展了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法制教育活動。堅持每周開展一

5 次全校性安全教育活動。制定了《學生安全教育歌》,聘請司法人員定期對師生及家長做法制報告,上法制課。組織觀看了《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關愛明天》、《為了母親的微笑》等專題教育片,開展“珍愛生命,拒絕邪教”等法制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法律意識和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三、堅持德育為先,增強德育工作實效性

(一)加強管理,整體規劃,把德育教育做“實”。

加強學校制度建設。學校建章立制,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并組織師生學習。隨著德育工作的不斷深入,學校健全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制度,先后出臺了《德育工作制度》、《學校全員育人制度》、《重大紀念日教育制度》等;制定了《文明班級流動紅旗評比辦法》、《學生日常行為量化考核辦法》等,對班級和學生實行量化考核。學校少先隊大隊部也建立健全了各種少先隊制度,如隊干工作責任制度、評比制度、獎懲制度等,使各中隊都能按制度規范隊員的言行。為了讓隊員充分發揮自己管理、教育自己的作用,大隊部組織了紅領巾禮儀監督崗、開設了紅領巾廣播站等,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樹先進,揚正氣,以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形成。為了加強師德管理和班主任常規工作管理,學校又完善修訂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條例》等,使學校德育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二)強化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經?;?。

我校始終堅持以德育為首,德育系列化活動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旧献龅搅嗽略掠兄黝}。“注重載體,強調參與,突出主題,

6 形成系列”是我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特色。學校嚴格執行升降國旗制度,少先隊、班委會組織開展了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參加報告會、演講比賽、手抄報、宣傳欄、黑板報、國旗下演講和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觀、參加義務勞動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系列教育,有機進行“五愛”教育,增強了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深厚感情,學生思想品德得到了升華,使我校德育工作進入科學管理軌道。

(三)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自主教育為中心,以體驗教育為特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我校對學生的紀律、衛生、禮儀、考勤、兩操、自行車排放、路隊、安全、環保教育等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并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從而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進一步優化了學風、班風、考風和校風。

四、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1、規范辦學行為。2008年初,省素質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我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文件精神,將《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要求,落實在學校領導班子、科任教師、及學生家長,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嚴格落實課程計劃,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和作業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施陽光體育工程,設立大課間,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積極改革評價制度,形成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2、打造高效課堂。為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提出了減負增效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課堂教學十要求》和《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構建

7 了教研經緯網,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寫字教學研討、“同研一節課”、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等教研活動,對提高教師的執教水平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外出培訓汲取外校教改成果中的先進經驗,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開展“同研一節課”活動,提高不同層次教師駕馭課堂的教學能力。

五、凸顯特色創建,唱響個性發展主旋律

新課程改革給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的空間。倡導特色,是讓每個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在協調發展的同時,實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我校歷來重視全面育人,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通過各種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特長、活躍學生身心,挖掘學生個性。

(一)、課程開發挖掘個性

1、倡導經典誦讀,建設書香校園。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校著力打造的特色項目,去年我們在原有“中華古詩文”特色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國學小書院的誦讀內容,各年級還圍繞不同的主題,續編了校本課程,(一年級圍繞愛心、二年級孝心、三年級感恩的心、四年級誠心、五年級責任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特色創建的工作中。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誦讀中感悟了經典、領會了意境、學會了做人。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為加強個性的發展,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置上進行優化,從學生興趣培養、潛能開發,重置課程的個性化,學校制定開發方案,教師依據特長開發課程,設計個性化培養目標,學生自由選擇,通過

8 問卷調查,召開校本課程發布會,確定各門課程參加人數。在活動課程的實施中,學生是主體,課程完全由學生根據個性特長自己選擇。學校召開校務會,專門研究落實活動課程,成立了活動課程領導小組,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組建班級和校級藝術活動興趣小組,創設了抖空竹、呼啦圈、竹竿舞、草編藝術、舞蹈、剪紙等十多門課程。各門課程打破年級限制,實行分層教學管理,使學生人人有鍛煉的舞臺。小班化的理念在豐富多彩的活動課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二)、活動設計,彰顯個性。

多彩活動是教育育人的主渠道,在鍛煉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交往合作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校園四大節活動的開設使學校教育的育人功效發揮到了極致。

學校每年開辦一屆的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為期一周的四大校園節日,給學生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展示平臺,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的展示。結合“六一”、“元旦”等節日,學校還向家長和社會全面展示藝術活動成果,“草編”“剪紙”等鄉土氣息濃郁的節目、常演常新的“古詩誦讀”和“課本劇表演”,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通過這樣平臺的搭建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與釋放

六、辛勤耕耘,碩果累累

耕耘一片希望,收獲碩果累累,果都鎮大霞霧聯小教職工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政府各部門和群眾的認可,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學校歷年來是鎮“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運動會歷年來都是鎮名列前茅;教師中有5獲新泰市級優質課獎;2人獲新泰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

9 4人被評為縣級“學科帶頭人”;有20余篇論文分別獲省、泰安級、新泰級獎勵。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校在建新校之初就明確提出了爭創泰安市規范化學校的目標。幾年來,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指導下,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加大創建工作力度,以創建促發展、以創建促提高,學校的內涵建設得以豐富,辦學特色得以形成,學生素質得以提升。在總結肯定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創建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在各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以這次評估驗收為契機,正視問題,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努力推動我校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誠請各位領導對學校各項工作給予指導! 謝謝!

2012年11月9日

第二篇:夯實德育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不斷夯實德育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按照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德育工作“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以行為規范、生活規范、學習規范為重點,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特色體驗活動的開展,努力培養舉止文明、品德優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一、夯實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展示學校特色的重要平臺。我校立足于學校的實際,積極拓寬德育渠道,創新校園文化,發揮多渠道育人效應,達到了德育工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美化校園物質文化。

學校著力搞好校園文化環境,努力給學生以人文關懷。學校一切建設規劃都以“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圍繞學校特色打造,努力挖掘育人因素,精心設置好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布置好每一壁墻、讓每個角落都會說話,使校園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

(二)營造校園精神文化。

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是校園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旨。我們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特色德育小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把德育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我們瞄準大目標,著力抓好小活動。每月都要利用節日慶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例如,三月份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等系列活動,各中隊積極參與,召開了《做雷鋒式好少年》、《學雷鋒樹新風》《我是文明好少年》等中隊主題活動。結合“三八”婦女節,開展一系列的感恩活動。制作成感恩圖冊,召開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中隊會活動、邀請父母參加,讓學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付出,培養學生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以及關心他人的品質。培養一批優秀的小主持人、小記者,使之成為學校德育宣傳的生力軍;利用各班級教室門前墻上的宣傳欄及時公布每月主題教育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學生,利用宣傳櫥窗、黑板報、廣播臺等宣傳校園文明佳事,樹立榜樣,宣傳校園新風尚,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重視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對照《湯山小學學生一日行為規范》,細化學生的一日常規要求,從最簡單、最基本、最容易忽視的細節入手,抓好學生“三好(走好路、寫好字、吃好飯),增強學生禮儀意識、節儉意識、衛生意識。通過各種形式,利用各種陣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及時糾正糾正學生行為偏差,使學生真正將一日常規內化為自覺的行為習慣。

二、夯實德育陣地建設。

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班主任工作培訓、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開展工作經驗交流、班隊開放活動觀摩、評選表彰優秀班主任、征集評選班主任工作優秀案例等形式促進班主任的專業成長。尤其發揮本?,F有一部分老班主任傳幫帶的作用,讓更多的年輕班主任快速成長起來。把課堂作為德育的重要陣地,結合學科特點,有機滲透德育。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評價研究。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兩個習慣”評價的可信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重視德育工作中的系統性,切實從學校層面、家庭層面、社會層面出發,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努力構建學校、社區、家庭一體化的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設網絡。重點加強家校聯系,充分利用現代社會交通、通訊、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優勢,密切與家長的聯系。

三、夯實德育校本課程建設。

(一)編寫特色德育校本教材。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引領下,結合我校實際,我們先后編寫了《綠色家園,從我做起》(南京市校本教材評比二等獎)、《安全伴我成長》(江寧區校本教材評比一等獎)、《人人爭當小導游》(南京市校本教材評比三等獎)等系列校本教材。

(二)在使用中不斷完善教材。

2006年,我校就組織相關教師通過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編著了一本內含眾多家鄉名勝古跡、傳說故事、詩詞文章以及有關“我是小導游”主題活動方案的鄉土教材——《可愛的家鄉》一書,并印制發放到全校每一位學生的手中,作為我們開展活動的文本參考資料。隨著家鄉的發展,更為了使“小導游”特色教育的活動進一步發揚光大,目前,我們在原有《可愛的家鄉》鄉土教材的基礎上,編寫完成了《人人爭當小導游》系列校本教材。本套校本教材共三冊,以《家鄉篇》、《南京篇》、《祖國篇》為篇目,自成體系,分別供低、中、高年級學生使用。每冊教材都貫穿歷史故事、美好今天、燦爛未來這根主線,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家鄉、南京、祖國的部分旅游資源,為“小導游”們提供了較為詳實的導游素材。目前,在姜書勤老師的關心和指導下,操作性更強的新《人人爭當小導游》教材正在修訂之中。

(三)構建特色校本課程體系。

德育校本課程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校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深入研究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特點,把愛祖國、愛家鄉教育,安全教育,綠色教育有機統一于教材之中,構建適應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學校以德育校本課程體系建設為切入口,通過德育校本課程的開設,開展了“我是小導游”“我是綠色小導游”“我是安全小導游”系列特色體驗活動,打造了湯山小學的德育特色。我校德育校本課程充分挖掘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倡導學生走進生活,參與社會實踐,進行生活體驗和社會體驗。

四、夯實特色體驗活動開展。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的快速騰飛,湯山不僅成為人們旅游、度假、娛樂、休閑的勝地,而且逐漸成為人們創業、居住的寶地。不同階層的人紛紛向這里涌進,為當地教育帶來了繁榮也增加了學校的壓力。為適應不同層面學生成長的需求,適應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滿足廣大市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愿望,我校緊扣“特色發展”這一主題,結合學校原有的基礎與實踐,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夯實德育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1、軍民共建,共育花朵。

我校充分發揮當地駐軍較多的優勢,與駐地部隊建立了長期軍民共建關系,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學校利用部隊這一大學校,積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行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中進行理想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促進教師深刻認識我軍優良的革命傳統和忘我奉獻的革命情操,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境界,促進其工作、思想及生活作風向更高層次躍進。幾年來,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學校、部隊、社會、家庭四位一體的新格局,形成以部隊為德育基地的特色,極大地增強了德育的實效性。以革命傳統教育、愛國教育、自立自強教育為特色,加強德育工作,廣開渠道,促進交流,抓住契機進行特色教育活動。經常組織學生去軍營參觀,邀請部隊校外輔導員來校與孩子們一起舉行少先隊中隊、大隊主題活動。

讓學生們耳濡目染部隊軍人“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崇高品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特色教育活動。如:觀摩訓練,磨練堅強意志;“軍營一日”,增強國防意識等。以革命傳統教育、愛國教育、自立自強教育為核心的學校德育工作顯見成效,學生自立自強的意識得到了增強,獨立生活、解決困難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人人爭當小導游。

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開展了以“我是小導游”為主題的特色教育活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到“人人爭當小導游”系列活動中去。“人人爭當小導游”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支持與認可,也得到了游客們的好評。開展這項活動,在校園中形成了“人人爭當小導游”的良好氛圍。學生經歷了這一活動,既增強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即時應變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

五、夯實學生德育評價機制。

為加強少年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先進人物的事跡感動學生,用身邊的榜樣打動學生,我校開展了“我是湯小美少年”評選活動。“我是湯小美少年”的評選內容包含了文明有禮、勤奮好學、誠實守信、尊老愛親、助人為樂、盡責奉獻、自強自立、積極鍛煉、發明創造和愛衛環保十個方面的內容,涵蓋了學習、衛生、運動、創造等10項類型,各類型中又細化了多項習慣要求,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用行動關愛社會、校園、他人,做一個文明美少年。該活動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德育處、少先隊每月根據月活動主題,評選出相關類型的“美少年”。此外,廣大師生亦可留心觀察發現身邊涌現的“美少年”,被推薦的同學可到大隊部登記,參加大隊部的審核、評選。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也增加了“湯小美少年”專欄,每期都會宣揚一批“美少年”的先進事跡,激勵學生向標兵看齊。去年

11、12月,我校已評選出了60名“勤奮好學美少年”、“積極鍛煉美少年”和多位愛衛環保、拾金不昧美少年。今年的

2、3月是我校的文明禮貌月,圍繞這一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學校開展了“文明有禮美少年”的評選,在評選活動中,引導學生做到談吐文明、行為文明、用餐文明和做事文明。

我校在“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的理念引領下,夯實德育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與特長,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了知識,在體驗中發展了能力。

第三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素質教育現場會匯報

山東省臨沂益民實驗學校

益民實驗中學是經河東區人民政府同意、臨沂市教育局批準的一所新建初級

中學。學校從2000年5月開始籌建,占地138畝,校舍建筑總面積合計為28516

平方米。建有標準多媒體教室38口,移動多媒體教室3口,微機室2口、語音

室1口、理化生實驗室6口、音樂教室2口、舞蹈教室1口、書法教室1口、美

術教室1口、教師學生閱覽室3口及容納1000人的學術報告廳一口。學校建有

校園網、廣播電視臺、寬正教研平臺,實現了校園網、多媒體教學網、校園廣播

網、通訊網、有限電視網“五網合一”的現代教育教學網絡。

學?,F有36個教學班,2120名在校學生,教職工132人,其中高級教師名,

中級教師名,專任教師名,本科學歷100%。獲“國家級優秀教師”、“國

家級優秀班主任”、“省級特級教師”、“省、市級優秀教師”、“沂蒙名師”、

“市師德標兵”、“市優秀班主任”、“市教科研先進個人”、“市優秀教育工

作者”等榮譽稱號者達人,市級教學能手人,市級教學新秀人,河東區學

科帶頭人人,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人。名教師參加省市級講課比賽、教

學基本功比賽獲獎,名教師在省市區執教過公開課,名教師在省市級論文、

課件評選中獲獎,篇論文在市以上刊物發表。

幾年來,我校以“自強不息,厚德博學”為校訓,樹立“一切為了師生的發

展”的辦學理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科

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

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創新,以爭創省級教學示范學校為動力,規范管

理,依法從嚴治校,德育為先,狠抓質量,全面開創益民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取

得了顯著的工作成績。學校先后獲得的榮譽有:“臨沂市學校管理先進單位”、“ 臨

沂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臨沂市機器人實驗先進學校” 、“臨沂市規范化

學校”、“臨沂市教學示范學校”、“臨沂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臨沂市科普示范

學校”、“臨沂市教科研示范學校” 、“臨沂市綠色學校”、“山東省校本研究示范

學校”、“山東省奧林匹克競賽優勝學校”、“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綠色學

校”、“全國優秀校園文化建設單位”。

一、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創新管理機制

1、辦學思想和總體目標。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之后,學校經過認真研究,

提出了新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深入人心。我們將

“自強不息,厚德博學”作為校訓,提出了“一切為了師生的發展”的辦學思想、

“讓每個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的教育理念和“每個學生都是重點學生,每個學

生都能成人成材”的人才理念;倡樹“重德、好學、關愛、自強”的校風和“誨

人不倦,追求卓越”的教風,建立嚴格、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堅持“育人為

本,德育為先”的原則,以教學為中心,以教科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行為習

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為總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教

育創新,努力實現“辦人民滿意的特色教育”的辦學目標。

2、以先進的理念引導教師 。思想上,加強師德建設,樹立服務意識,

“學校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向老師公開征集益民教師誓言,我們的教師誓言

是:。“把簡單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已成為每個益民教師的工作理念。業務

上,教育老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真正理解“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我與學

生一起成長,學校的發展就是自己的發展。另外,我們提倡建立融洽的新型師生

關系,開展“我做一天學生活動”,徹底改變“師道尊嚴”的思想,讓老師放下

架子,做學生的朋友,建立民主、和諧的益民大家園。

- 1 -

3、堅持德育為首,優化育人環境 。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網絡,改革德育工作評價方案,充分發揮政教處、團委、年級組、學生會的自我管理能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建立“德育輔導員工作機制”,德育工作人人有責。堅持以制度約束人,以活動鍛煉人,“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相處,學會創新,學會審美,讓多數學生成才,讓全部學生成人”是我們的培養目標,“努力為每位學生的發展提供合適的教育”是我們教育的愿景。

(二)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1、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充分利用校內課程資源 ??颇块_設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省定課程計劃,開設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并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特別是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沒有隨意增減任何一門課程課時。學校制訂《益民中學關于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的十項規定》,要求全體師生認真學習貫徹《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學校與每位教師簽定了《規范辦學行為教師責任書》。高度重視并認真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地方校本與音體美等課程。學校成立課程開發委員會,制定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引導教師科學設計學校課程與教學方案,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課程保障。目前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有《詩情潤澤人生》、《走向成功》、《明禮》、《住宿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程》、《校園法律法規教育讀本》等。

2、依法規范辦學行為 。 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每周上課五天,早晨起床不早于7:00,晚上熄燈不遲于21:00,保證學生每天九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嚴格考試次數,每學期只進行一次期末質量檢測,考試成績不排名、不公布,平時單元檢測實行無分數評價。隨時調控學生的作業量,不給學生增加任何的課業負擔。

3、學校有科學、完備的教師培訓培養的規劃、措施,并落到實處 。重視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并形成制度化 ,形成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教學業務檔案完備,建立了教師成長檔案袋,管理規范 。學校建立以培訓全體教師為目標、骨干教師為重點的繼續教育制度,如全員培訓制度、同伴互助制度、教師學習制度、青年教師培養制度、學校領導和學科帶頭人輪流講座制度、外出學習匯報制度等。有近期和中長期教師培養培訓規劃和計劃,工作落實、措施有力、效果好。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學校支持教師外出參加教研活動和學習、培訓、進修,并且形成制度化,老師們把外出學習、培訓當成一種福利、一種無上的光榮,2007年上半年先后派出80余人次赴杜郎口中學、江蘇洋思中學參觀學習;2008年10月派出兩批共70余名優秀教師赴南京東盧中學參觀學習;2009年11月派出60余名骨干教師赴安徽考察學習,同年12月,又派出10名教師到河南許衡中學參觀學習;2010年6月又派出66名教師赴上海建青實驗學校參觀學習。所有省市級優質課評選均派老師聽課學習。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四年時間先后派出200余人次參加全國、省、市級各種培訓及研討,同時,教導處有效地進行過程管理,確保外出學習者返回后作一次報告或上一節示范課,一人學習,群體受益,形成資源共享。

二、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的監控,以實現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一)打造“活而有效”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一個學校教育教學成功與否也關鍵看課堂教學。我們牢牢抓住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課題不放松,先后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探索。在2008年河東區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現場觀摩會上,教研室提出了構建“活而有效”的課堂的口號,其目的是通過改革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逐步使課堂教學達到兩個層面的特征要求,即教師的教基本做到“精備、投入、有法、

有效”,學生在課堂上呈現“興奮、專注、活躍、滿意”的基本狀態,從根本上改變課堂教學氣氛相對沉悶和教學效率相對低下的現狀,從總體上實現課堂教學“活而有效”的目標。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校也開始了構建“活而有效”課堂的探索。其具體做法是:①重視對臨沂市“三五X”教學策略的學習和研究,充分發揮先進理念的引領作用。學校把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市“三五X”教學策略作為校本研究工作的重要內容,把領會“策略”的內涵和實質,創造性的開展好“活而有效”課堂構建活動,作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進一步明確了市“三五X”教學策略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構建“陽光課堂”,建立新的“活而有效”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學校要求所有的老師教學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實現“我的課堂我做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選陽光教師,重點不是看教師所教的班級學生的成績,而是調查班級學生,喜不喜歡老師上課,是否盼望著老師給他上課。其次要求教師授課以“學案”為載體,精心設計學生的活動內容,構建一種“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適當探究”的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發揮主體地位,還孩子以“充滿陽光的課堂”。

(二)教學常規管理精細化

1、緊緊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對象,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 ;積極進行作業改革,規范作業布批,減少無效勞動,減輕學生負擔。嚴格控制學生作業時間、作業量。作業的分量和難度適當且提倡分層布批。教導處實行作業監控制度,各年級作業時間每天不超過1.5小時(語數英各20分鐘,理化各15分鐘)。學校明文規定,堅決不搞題海戰術,不準購買市教研室規定之外的教輔資料。并嚴把作業質量關,所有作業必須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簽字,由教導處不定期抽查學生每日作業量的情況(包括雙休日回家作業量是否超過各年級規定時間),在教師會議上通報檢查結果,以此來規范教師對學生作業的常規執行。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分類分層布置作業, 批改、反饋、輔導認真及時,耐心細致,針對性強 ,并且要求學生建立錯題集。

(三)構建科學全面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校一改過去單純以學習成績來衡量評價學生的片面做法,大膽探索,銳意改革,建立起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綜合評價體系,將學生發展目標分為學科學習目標和基礎性發展目標兩大方面。學科學習目標是指各學科課程標準列出的本學科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基礎性發展目標是指學生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維度的表現。評價的內容更加全面,更加科學。

評價過程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原則。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公民素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既要注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評價,又要注重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糾正單純以文化課考試成績評價學生、選拔學生的錯誤做法。

2、評價目標的發展性原則。以激勵學生健康、主動、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表揚學生的進步,分析和理解學生的不足,提供誠懇的建議和幫助,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使學生明確自己發展的努力方向,促進學生發揚成績,彌補不足,健康快樂的成長。

3、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原則。采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方法,評價結果采用等級評定、描述性評語、質性評語相互補充、相互結合的方式,充分

體現不同評價方法的優越性和互補性。

4、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改變單純由教師評價學生的做法,采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的自評和學生間的互評,激發評價主體與客體各自在學生評價中的能動作用。充分發揮家長評價這一環節應有的功能,讓家長廣泛的參與學校的評價改革。

5、評價過程的動態化原則。學生評價的著眼點要瞄準學生自身的縱向發展,不僅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終結性評價要與形成性評價有機結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評價。評價要貫穿于知識技能的學習、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的培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多種潛能的開發、體質健康等學生素質發展的全過程。

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引導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發展觀、評價觀,轉變了教育教學行為和方式;引導學生實現了自我認識、自我教育,明確了發展的方向,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引導家長和社會逐步形成科學的觀念,營造了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為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務。

綜合素質評價不僅體現了“教”,更體現了“育”,它是每個學生真實記錄成長軌跡,家長老師真心傾聽學生成長腳步聲的有效載體。

三、教育教學質量結碩果。

(一)學生自主發展結碩果。

1、以德育教育為載體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結合我校實際,利用對校本教材《走向成功》的學習實現學生自我教育過程。教材中包含《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班集體量化評估制度》、《益民學生一周常規》等28項管理制度。通過強化學習,進而內化為每位學生的自覺行動。

益民中學向來重視學生的自主管理,校長室、政教處一貫以來把學生自主管理作為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益民特色的管理模式,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發揮了巨大的管理效能。益民的學生自主課操、自主班會課、自主課堂等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引起了河東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今年5月份河東區“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改革”現場會在益民舉行。校長劉敬國做了《學生自主管理,彰顯教育特色》的交流報告,益民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人選經過嚴格、規范的競聘程序產生。先是班級推薦,接著政教處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然后進行公開競聘演講,評委現場面試,即時提問,最后匯總打分,遴選出品學兼優、素質過硬的學生組成自主管理委員會。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全部交給了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

2、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強化學生的自主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內省,在內省中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有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經常開展校內外德育活動。我們充分利用每周一升國旗這一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一周一個主題,一月一個序列,有愛國主義教育,有環境保護教育,有團結友愛教育,有文明禮儀教育,有愛惜糧食教育„„活動豐富多彩。結合我校寄宿制的特點,利用我校校園網的優勢,開展了“校園歌曲天天唱”活動,每周播放一部教育部推薦的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利用校園廣播、學校電視臺及??蟮刃麄髑?,對師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真正達到了“男生有君子風度,女生有淑女風范”的境界。深入開展了如:“文明”“安全”“法制”等為主題的爭做“小淑女小紳士”活動,“吃不言,睡不語”活動,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報告會等活動。以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學會感恩為主要內容,廣泛組織學生參

與“手拉手”、“志愿者在行動”“為災區獻愛心”等公益活動。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全自動課操表演已成為對外界展示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窗口,一年一度的藝術節、科技節、圖書節從倡議到計劃,從組織到總結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每周一舉行的升旗儀式,從旗手、儀仗隊訓練到主持儀式,從國旗下講話到學生誓言,全部由年級團總支部組織。這樣,學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得以培養起來。

3、以激勵為主導,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評選“校園之星”和“益民魅力學生”是我校激勵學生自主發展的主要形式。學校制訂了詳細的“校園之星評選細則”,細則凸顯了學生自主發展,涵蓋了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根據評選細則,每周從班級到年級層層選拔,每周確定兩名。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為其頒獎并宣讀頒獎辭。校園之星的事跡材料在學校宣傳欄張貼,每學年從全年的校園之星中優中選優選出十余位“益民魅力學生”并在校園醒目位置展現他們的魅力形象,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榜樣。

(二)智育水平超一流。

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是我校的立校之本,一流的教學質量是我校最大的特色。根據我校學生來源、師資結構和目前的教育形勢,今年,我們提出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續創益民教育輝煌”的口號,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擺在學校工作的重點位置,把“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擺在學校工作的重點位置,把“關注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擺在學校工作的重點位置。

十年的辦學經歷證明,我校學生具有全面而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思維敏捷,應用能力強。在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我校有82人獲得國家、省、市一二等獎;在“圣陶杯”作文大賽、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全國作文大賽等比賽中,我校有200余篇學生習作獲得大獎;2005年臨沂市首屆中小學機器人操作比賽在我校舉行,我校獲團體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2006年、2007年臨沂市第二屆、第三屆電腦機器人比賽亦在我校舉行,我校代表隊獲得多項冠軍。09年電腦機器人比賽獲一等獎。教學成績連續七年位居全區首位,近三年已經躍居臨沂市同類學校前列。我校連續八年被評為河東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連續五年被評為臨沂市初中教學工作先進學校。

(三)體育美育兩育并舉。

在注重學生智育水平發展的同時,我們更加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加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上好體育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每天上下午各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大力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讓學生們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安排好大課間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認真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建康標準》,按照標準測試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發起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學校自2008年堅持至今。學校每年花費大量資金,添置體育器械及健身器材,每年春季、秋季舉辦兩次田徑運動會。連續五年承辦全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并獲團體總分

一、

二、三名;連續六年體育成績居全區前兩名,98%以上學生達到國家《國家學生體質建康標準》。

2、構建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校園文化。學校將每年的10月份定為“金秋藝術節”。“金秋藝術節”活動由體育、音樂、美術組成。“校園歌手”大賽、舞蹈比賽、器樂演奏、曲藝比賽、美術作品展、籃球賽、乒乓球賽、運動會等豐

富多彩的活動,給每個師生一個展示自我、挖掘潛能、培養個性特長的舞臺。藝術節文藝匯演,將活動推向高潮,會場歌聲高昂,管弦悠揚,琴音繚繞,舞臺上下溫馨亮麗,為校園譜寫了一篇秋日華章。在五屆區中小學藝術節中,我校學生共獲音樂類25個一等獎、美術類30個一等獎;在2008年全區中小學“唱響青春、喜迎奧運”陽光體育之歌合唱比賽中獲一等獎第一名;2009年“慶國慶”師生合唱比賽中獲一等獎并獲優秀組織獎;在全國首屆中小學生奧運精神進校園美術大賽中,九人獲得一等獎,一人獲二等獎,我校獲組織獎,09年全國中學生書畫大賽中獲一等獎5人,二等獎4人。2009年,我校承辦了臨沂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匯報表演現場,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總之,我們力求站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來重視德育工作,長期以來,我們建立了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徑,即“課堂教學主動滲透,課外活動延伸補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會實踐鍛煉成長”的全方位、立體式的德育工作模式?;仡欉^去,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展望未來,我們要進一步更新觀念,摸索創新,以更新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去推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健康發展,去迎接新世紀德育工作的春天。

第四篇:培養良好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全面奠基

馬家店初級中學養成教育剪輯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他一言中的,道出了教育的本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也從“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真誠友愛、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個方面對公民需養成的素質進行科學規劃,《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則從學生形象標準、學生行為要求、課堂紀律等方面,對學生一天學習生活提出嚴格具體的要求。因此養成教育理應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要通過切實有效的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讓學生得到主動、活潑、健康、全面的發展。為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對學生養成教育中進行了全面規劃,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教育方法,現綜合匯報如下:

一、科學規劃,建立養成教育的內容體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8年的研究,建議學校養成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面的良好習慣,并歸結為12項重點內容,即:

(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我校運用這一研究成果,把養成教育的總體目標定位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全面奠基”。通過養成教育幫助樹立正確的善惡觀、是非觀、價值觀和榮辱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針對目前學生中存在的突出不良習慣,我們從細處入手,第一階段重點培訓學生如下一些習慣。

生活習慣——不挑食的習慣、按時作息的習慣、衣著整潔講衛生的習慣(3個); 行為習慣——不亂丟亂扔的習慣、不逗鬧追逐的習慣、語言文明不罵人的習慣、自我整理做家務的習慣、與父母交流的習慣、右行禮讓守交規的習慣(6個); 學習習慣——預習的習慣、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參與課堂的習慣(6個)。

二、多方協和,形成養成教育的聯動網絡

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離開了家庭、學校、社會的三方協和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我們主張“二導一聯動”,即學校指導、家庭督導、社會聯動。

(一)學校指導

養成教育的實施主體是學校,學校指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指導家長運用科學的 1

方式、方法進行家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指導班集體的養成教育;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習慣。

1、家庭教育指導。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因此我校在養成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尤其注重爭取家長的配合,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導,讓家長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習慣養成教育“教師”的職責。學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委員會”組織家長配合學校養成教育工作,每學期舉辦兩期家長培訓會,由學校政教處主持,聘請德高望重的專家、教子成功的家長、經驗豐富的學校教師分別為家長們授課,共同解決困惑家長的疑難問題。學校定期編輯《家長報》、發放“家長信”, 向家長推薦教育方法,通報學校某階段內教育的主要內容、重點工作,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同時制定家校聯系制度,利用家校聯系卡,及時互通養成教育信息。

2、班級建設指導。學校每學年舉辦兩期班主任培訓會,并堅持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例會,指導班主任工作;定期對班干部進行培訓,提高其管理能力。在管理管理方面提出以下5個基本要求:

(1)各班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文明禮貌公約、班規、使本班有章可循。

(2)各班級實行崗位責任制,班干部、值日生、課代表職責分明,思想方面、學習方面、紀律方面、體育衛生方面都有專項責任人。

(3)桌椅、門窗、花盆、窗簾、掃除用品、燈具開關等物品管理責任到人。

(4)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制作激勵卡(或者確定座右銘),粘貼課桌上激勵自己。

(5)制定個人目標(克短目標、追趕目標、揚長目標等),自我督促。

這樣,讓各班級養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習慣。

3、學生良好習慣指導。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有計劃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

(二)家庭督導

學校倡導家長為學生制定養成教育方案,從小處著手,有計劃、分階段,督促學生進行個性化養成教育訓練。要求家長每天督促學生做好“4個三分鐘”,即:三分鐘家務、三分鐘古詩詞背誦、三分鐘交流、三分鐘反思。

(三)社會聯動

學校積極開發社會教育資源,聘請校外輔導員從多個方面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指導和監督。

本學期我校聘請法制輔導員周昌亞(宜昌市律師)、交通安全輔導員張震(枝江市馬家店交警中隊)、社會實踐輔導員淡功尊(枝江市退休教研員)、衛生健康輔導員李緒華(枝江市二醫院),通過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紀、安全、衛生等方面的習慣教育和指導。

同時學校還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協調家庭、學校、社會,形成一種合力,全方位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探索創新,構建養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我校經過近年的探索,形成了以“明理——導行——實踐——評價”為主線的養成教育模式。

明理:即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明確養成教育基本要求。學校利用“三會”(晨會、班會、校會)“一課”(品德)等途徑,采取教師講、班干講、家長講、專家講等多種方式,通過班隊活動、學校廣播、黑板報、宣傳欄、手抄報、征文比賽、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動機,自覺配合學校養成教育的開展。

導行:(1)學校制定《馬家店中學學生應知應會守則》,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全面規范。在每學年的9月,學校政教處組織全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馬店中學一日常規》、《馬店中學學習常規》、《馬店中學文明禮儀教育基本要求》等,使學生明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上的基本要求,從而促使其約束自己。(2)以濃縮的《弟子規》為范本進行中華傳統美德、行為規范教育?!兜茏右帯返暮诵乃枷胧切?、悌、仁、愛、禮、義、忠、信,其中的絕大多數內容仍是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生活規范。我校精選其中的精華部分,在教師精講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從日常生活中的倫常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敦厚善良的心性。

(3)班主任、科任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在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方面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給予行為指導。(4)樹立示范班級和示范學生,使全體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實踐:依據養成教育的階段性目標要求,以活動為載體,有計劃、有步驟地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的訓練,進而達到習慣成自然。堅持每月重點抓一種行為習慣,每周落實1–2項細化目標,在漸進的訓練中、在反復強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本學年主要開展了以下一些活動。

1、開展“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月”活動。我校將每年3月定為“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月”。政教室制定詳實的方案,分宣傳發動、自查整改、總結評比等環節分步落實。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學生集會、師生座談會、校園廣播和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了“全面發動,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并通過主題班會、知識競賽等活動對《馬家店中學學生應知應會守則》中要求的各類習慣進行系統的訓練。

2、開展“三管住一彎腰”活動。即管住手,不亂扔亂畫,不將食品帶入校園;管住腳,不亂踢亂踏;管住口,不說臟話,不邊走邊吃,不隨地吐痰;見到垃圾彎彎腰活動。進一步規范學生的行為,進一步美化校園。

3、開展“文明伴我行”活動。學校校制訂《馬店中學學生文明禮儀規范》,舉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向不文明行為習慣告別”宣誓、簽名活動,號召全校學生按照《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好學校的主人,人人爭做文明學生;學生會組成“文明志愿者”宣傳文明禮儀知識,開展學雷鋒活動,并監督不文明言行,對各班及時進行評價反饋。同時還在學生中間開展了征集文明用語活動,把征集上來

的文明警示用語做成警示牌,張貼、懸掛到醒目處,時時提醒學生;組織“文明伴我行,我該怎樣做?”的大討論活動,引發學生自我反思,自覺做文明文明禮儀規范的踐行者。

4、開展“與經典同行,為生命奠基”書香校園活動。為了讓學生在經典名著中熏陶浸染,養成謙謙君子風范,學校開展了一次“書香校園”讀書活動。語文組制訂下發《馬店中學學生必讀書目》,為學生推薦經典篇目;各班級設立圖書角,創造“人在書中,書在身旁”的讀書環境。同時開展了古詩文背誦競賽、“與經典同行”讀書征文等活動。這一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化積淀,思想和文化素質得到提高。

5、抓好大課間活動。配合陽光體育運動,規范大課間活動,培養“守時、有序”習慣。整個活動30分鐘,全部由音樂統一指揮,分為出場活動,廣播操,健身操,分班自選活動、放松整理等六大環節。各環節環環相扣,集合迅速、隊列整齊、動作規范、場面壯觀,達到軍事化、規范化訓練的效果。

6、開展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學校每學期邀請校外法制、交通、消防、衛生等校外輔導員到校對學生進行相關法紀、安全教育,進行相關演練活動,強化學生安全衛生等方面的習慣。

7、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學校進行了初中心理教育課題研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熱線”,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矯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評價:當學生行為訓練到一定階段,對學生的行為結果進行評價,并反饋激勵。學校制定《馬家店中學“行為習慣規范”班級量化考核評價表》和《馬家店中學“行為習慣規范”學生個體量化考核評價表》,分若干子項對班級和學生個人定期進行評價。評價多元化,即實行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自我評價相相合。評價結果與班集體流動紅旗、優秀班級評選掛鉤,與“文明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先進團員”的評選相結合,這樣評價與表彰相結合,形成一種導向激勵機制,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營造環境,濃厚養成教育的氛圍。

校園文化的建設是學校靈魂的塑造工程,也是養成教育的環境建設工程。我校1995年開辦堅持“為學生成人成才奠基,為教師專業成長搭臺,為學??茖W發展鋪路”的辦學理念,以“勵志、篤學、踐行、創新”為校訓,努力打造優質教育品牌。十多年的培育,已經形成 “求實創新、勤奮向上”的校風,“嚴謹治學,敬業奉獻”的教風,“博學精思,合作探究”的學風。近年來學校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使校園文化的特色得到進一步彰顯。臨近校園,就可以看到校門南側為以教育方針、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小學生守則、馬店中學一日常規、環境教育等十個專題教育內容組成的“圍墻畫廊”;校門北側院墻為我校與市計生局共同探討的省級課題“青春期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為主題宣傳的宣傳墻——“男孩女孩都是民族的

希望”。走進校園,校道上是十二米長的“人物長廊”介紹著師生中的先進典型和養成教育活動剪影;小操場南北為黨政、教學宣傳欄;學校二樓天橋的“天橋畫廊”——以學生書畫作品、學校德育活動為主題的畫廊薈萃;學校逸夫樓、教學樓走廊與平臺也都有風格各異的充滿人文關懷的言語,既有傳統的中國文化,也有內容豐富的“書生”文化,讓師生在積極的鼓勵中健康成長,體現了校園的核心價值,這些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五、分享與反思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養成教育出現了可喜的局面。語言文明溫馨了,校園聽不到高聲喧嘩,聽不到粗言穢語,“您好、您早、再見”成了學生遇見老師的常用語;校園整潔衛生了,教學樓墻壁上沒有一個腳印,沒有一處污點,沒有一道水漬,樓梯、走廊、教室地面沒有一片紙屑,沒有一粒瓜子皮,常年打掃得一塵不染;課間秩序井然了,沒有了瘋趕打鬧,上下樓梯排隊右行、腳步放輕、不摸不靠、肅靜無聲,集隊集會迅速、安靜、整齊;課堂學習主動了,發言踴躍,討論積極,抄襲、拖交作業的少了,交頭接耳、心不在焉的人少了……總之,養成教育正了班風、濃了學風、凈了校風。

實踐中我們有這樣一些體會與可以與大家分享:

1、習慣養成必須 “二導一聯動”,即家庭督導、學校指導、社會聯動。由于養成教育具有系統性、日常性、長期性、反復性,必須貫穿于學生生活的各個時段,因此學校、家庭、社會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力量,必須相互配合長期堅持方能見到成效。

2、養成教育目標、內容應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方法要多樣化。良好習慣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優秀的習慣列舉起來何止成百上千,面面俱到絕對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行選取最基礎、對學生最有針對性的習慣作為目標進行培養。如著名教育家格林研究的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見附錄一)。同時具體訓練的內容應從“小”入手,從“細”考慮,從“實”抓起,大而空的口號式要求只能喊喊,不便落實。成教育要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如榜樣法、體驗法、情緒疏導法、反復訓練法、層次目標法、行為契約法等等,要以鮮活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做到五個結合:(1)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2)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3)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4)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相結合;(5)反復強化與積極疏導相結合。

附錄一: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

(1) 把一件事做到底 ——意志是所有成功的先決條件。

(2) 孝敬父母 ——百善孝為先。

(3) 有計劃有目標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得到信任。

(4) 堅持每天鍛煉身體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身體,能強身,更能強心。

(5) 把東西放回原處 ——是否建立了秩序感,是區分文明人的標志。

(6) 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既是個人衛生方面的要求,也是公共衛生方面的要求。

(7) 耐心聽他人說話 ——要學會傾聽,學會換位思考。

(8)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幫助克服懶惰的心理和依賴的思想,學會自我管理,逐漸成為獨立的人。

(9) 微笑待人 ——世界上最美的人是帶著微笑的人。

(10)說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11)認真寫字 ——認真寫字并不僅僅在于實用,實際也是在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

(12)學會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那些善于在錯誤中反思自己的孩子,常常能對自己做錯的題進行深入分析,及時總結,并且能在需要的時候對它們集中復習,大大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幾率。從長遠來看,這樣做對堵住知識掌握上的漏洞非常有效,而并不僅僅是解決了幾道題。

3、養成教育要與時俱進,不能以犧牲創新精神來進行養成教育。養成教育要有一定的繼承性,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養成教育的內容也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如根據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創新型國家”這一重大戰略決策,養成教育則應增加或進一步強化下列內容: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收集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的習慣,敢為人先、敢于質疑、大膽想象的習慣,獨立思維和勇于創新思維的習慣,樂于動手和愿意參加社會實踐的習慣等。我校在應用《弟子規》的過程中,對諸如“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等不合時代要求的內容進行了刪除,對既使是傳統認可的習慣也要增加新的內涵,如關于“孝順”的處理一方面教育學生一定要繼承發揚“尊老、愛老、助老”這一中華民族的美德,又要教育學生當和父母、長輩有不同意見時,應該在尊重父母、長輩的前提下,可以就不同意見以民主平等的地位和父母、長輩進行雙向交流。這樣繼承尊老傳統美德和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現代文明社會有機結合并統一起來。

我校的養成教育使我校的校風更純、學風更濃,實踐中積累一定的經驗,但仍在系統化、規范化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足,我們將在學習、探索中不斷創新,努力形成有自身特色、可資借鑒的養成教育體系。

二O一O年十二月

第五篇:“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終身的追求

“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終身的追求 王發成(石家莊市第八十一中學

050011)

摘要:“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價值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地延伸和擴展。”是每一位教育者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極性價值,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基礎教育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因此,學校一切教育活動都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成長歷程,面向全體學生的幸福人生。為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奠基,為學生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基,為學生走向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基。

關鍵詞:全體學生

學生成長

幸福人生

奠基

自1984年大學畢業從教至今,我走過從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教導主任到教學副校長的所有階梯,足跡遍布初高中職中、廠辦校國辦校、普通校重點校、鄉村和城市,享受了從普通教師到特級教師、市級省級名師、河北省勞動模范的幸福體驗。由于環境變遷、機緣巧合,接觸過學業水平、智商、能力、性格差異較大,類型不同的學生及其家長,曾任職過“重點班”、“奧林匹克競賽班”班主任,也帶教過普通班、“亂班”,輔導過多名被他人或他校“拋棄”的學生。我在學習成績優等的學生那里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我在被別人定了性或判了升學“死刑”的學生身上發掘閃光點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自信心,成就了快樂而幸福的教師職業人生。“不給學生留不便,不給家長留非議,不給工作留漏洞,不給學校留遺憾,不給社會留隱患。”是我莊嚴的承諾;“關愛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激活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做家長的親朋好友。”是我給青年教師樹立的榜樣。豐富多彩的教學人生經歷,使我逐漸形成“為全體學生終身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奠基,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價值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地延伸和擴展。”的教育理念。

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作為一名熱愛教育的教師和管理者,始終將“學習、實踐、反思和積累”視為必修功課,不斷在學習中感悟,在實踐中體驗,在反思中提升,在積累中豐富自己的教育思想,苦苦追尋教育的真諦,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受蘇霍姆林斯基、顧明遠等教育家的影響,我在學校提出“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并作為一項重要課題列入學校教育科研規劃。多年來,我帶領著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全面開展幸福教育系列活動,讓學生清晰地了解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感受幸福為什么,怎樣才能創造幸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力地促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攀升,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應該成為每個人獲得幸福的有效途徑和工具”,“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者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極性價值。”這即是教育的終極目的,又是基礎教育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因此,我校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作好知識、能力、體力上的儲備,長期堅持顧明遠教授提出的三方面行動實踐與研究。 一是為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奠基。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成才和發展,為了學生的終生幸福。”因此,我校倡導“用先進的思想觀念武裝學生,用優良的校風學風影響學生,用崇高圣潔的教師品德感染學生,用優雅美麗的班校環境陶冶學生,用齊備健全的校本課程發展學生,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六條育人途徑。“發展學生的優勢心理素質,努力營造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校園文化”等深入人心的理念,已經成為我校每位領導和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例如,我們始終堅持開齊開全心理健康課、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其時間”是我校剛性規章制度之一。再如,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唱響綠色歌曲,健康生活伴我成長”活動,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將養成教育蘊含其中,形成了自然美與人文美的統一。

二是為學生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基。我校要求教師將“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作為座右銘,把教育當作一種信仰,把自己看作道德典范,把課堂視為與學生共同行進的生命歷程。走進學校能夠深情地投入,教并快樂著;走進教室能夠創造出培養興趣,鼓勵挑戰的教育環境;走進課堂能夠注重授人以漁,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和能力;走近學生能夠在知識與更深刻、更具廣泛意義的學習之間搭橋鋪路。例如,我校在學生入學伊始開展的“養成良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提供必要的方式和方法,以滿足科技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的時代需求。

三是為學生走向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基。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出要讓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中國人民活得更加有尊嚴。為了實現這個民族大目標,我們的學校教育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深化教學改革,全力開發學生的核心潛質,培養其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能力。為此,我校教師采取的做法之一是“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引導方向,注入動力”。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切行為都必須關注學生和學生的活動。首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能夠開創未來、駕馭未來社會的人;其次,注重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體會付出和收獲,從而健全他們的性格;第三,堅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國家和家庭的責任心,對自己的責任心。有計劃地利用主題班會、社團、綜合實踐活動和社區服務培養他們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自律與團隊合作精神。例如,通過自主管理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學會自我生存、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使學生能夠從容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再如,每學期我校都開展“家校合作,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等主題活動,以便于加強家長、教師和學校的聯系,增強多向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共研學校發展規劃,共商學生培養方式,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

總之,為了踐行“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我和全體教師共同約定:“我們不要用好和壞簡單地界定學生,教室內外,人前背后絕對不說學生的壞話。”每天都要帶著三件寶貝“愛心、激情和微笑”走進教室,用快樂幸福的心境和健康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生,使學校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溫馨家園,成為問題研討、思想交流與智慧共享的大舞臺,讓快樂學習、幸福成長化作一種資源,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化作一份資智,使優秀品質的自我養成化作學生一生的資本。力求學校管理、教育和教學等各方面都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成長歷程,面向全體學生的幸福人生。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物業春節期間應急預案下一篇: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