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微博文學當代文學論文

2022-04-25

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微博文學當代文學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后現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連貫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學也呈現“碎片化”現象,微博文學可以說是碎片化文學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誕生以來,微博文學已經成了網絡文學的新鮮話題,而2010年新浪微博舉行的“微小說有獎征文大賽”又提出了“微小說”這一概念。

微博文學當代文學論文 篇1:

微博小說的定義、發展及審美特征

摘要:微博作為一種產生僅幾年時間的新興網絡媒體,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有不少人積極嘗試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手段應用于寫作,由此產生了微博文學,其中,最適合微博客傳播特點的就是微博小說。借助中國的幾次大型微博客小說大賽,微博小說已經在全球華語界產生廣泛的影響。所有這一切,其實都與微博小說的審美特征有關。微博小說的審美特征是網絡技術性和文學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關鍵詞:微博小說;發展現狀;審美特征

近年來,微博以其快捷的傳播速度、強大的傳播力量以及人人參與的草根性傳播特點迅速占領了輿論制高點。微博傳播伊始,人們還只是將它作為一種新聞傳播手段使用,漸漸地,有不少人嘗試將其作為一種全新的手段應用于寫作,由此產生了微博文學,其中,最適合微博客傳播特點的就是微博小說。微博小說成為近年來突然興起且極度繁榮的一種網絡文學新形式,參與寫作人員與作品數量創中國文學之最,很值得研究。

一、微博小說的定義

微博小說是伴隨著微博文學的蓬勃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文體。目前,對于微博文學唯一給出定義的是學者李存,他給出的定義如下:

微博文學是借助微型博客為傳播媒介,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為目的,以140個字符以內為文本樣式,具有俳句體的凝練傳神、即時化的個性表達、集聚式的實時互動特質的一種新文體。①

這個定義除了包含小說文體外,還包括了文學的其他樣式。到目前為止,尚無人對微博小說給出定義。筆者嘗試給微博小說做出如下定義:

微博小說就是以微博客為載體進行小說創作、編輯、發表、傳播的文學藝術新形式。

這一定義涵蓋三層意思:第一,微博小說的載體是微博客。與其他文學類別相比,微博客的載體既不是紙張,也不是文學網站、網絡論壇和博客,而是微博客,微博小說的審美特點幾乎都是由微博客“與生俱來”的網絡技術特點所決定的。第二,微博小說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寫作,它比傳統意義上的寫作包含更多內容,除了創作之外,作者同時充當了編者、出版者和傳播者等多重角色,這是由微博客的傳播學特點以及自身屬性所決定的。第三,微博小說其實是一種超微型小說。傳統意義上的微型小說又叫小小說、一分鐘小說等,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內;而與微型小說相比,微博小說必須控制在140字以內。微博小說是信息化時代特有的產物,適應了當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文化需要強烈、情感宣泄急迫等特點。

李存在《博客文學的定義、發展、類型及特征》一文中,將博客文學分為五大類型,即新聞體微博、小說體微博、散文體微博、劇本體微博、評論體微博,而筆者并不認同這種劃分。首先,微博最重要的兩種功能是發布新聞和發表評論,很顯然,這兩種文體并不屬于文學的范疇。其次,傳統意義上將語言藝術(即文學)劃分為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四大類別,在筆者看來,散文、詩歌和劇本基本上不適合采用微博客這一傳播手段,只有小說的特征適合用微博客表達。筆者這里所說的“不適合”,是僅僅就其表達的美學效果而言。詩歌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分行排列的文字,這體現的是詩歌的“建筑美”,如果在微博上寫詩歌,只能用“/”等符號來分隔詩句,但這樣的表達恰恰淡化了詩歌的“形式美”。而從詩歌的表述內容及含蓄性的特點來看,也不適合在微博客這樣一個具有通俗性、大眾性的快餐化的場合使用。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決定了其篇幅較長,所以根本不適合140字以內的文字表達限制。加之散文一般不靠故事取勝,也自然不受微博閱讀者的喜歡。劇本雖然以人物對話為主,但其中還會有很多記敘性的文字用來介紹場景和故事情節,而且,劇本也以講述完整故事為主,篇幅一般較長,所以,劇本也不適合微博表達。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微博文學主要是指微博小說。

二、微博小說的發展

2007年,飯否網將微博引入中國。2009年8月,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客,并成功利用名人效應吸引人氣,短短幾個月,新浪微博已成為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微博客網站。目前,除了飯否、嘰歪、9911等專門經營微博的網站外,新浪、騰訊、網易、搜狐等大型門戶網站幾乎都開通了微博功能。微博可以通過電腦網頁、手機、即時聊天工具(如QQ/MSN等)進行即時發布。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更新信息、與讀者交流互動。微博剛引入國內時,也有人借助它創作小說,但規模和影響力十分有限。真正讓微博小說大放異彩的,是連續幾年的微博客小說大賽。

第一次是2009年10月27日MySpace聚友網推出的“中國首屆9911微博客小說大賽”?!按舜挝⒉┛托≌f大賽將有利于推動微博客應用的普及和創新,在國內微博客領域實屬首次?!雹谠撡愂码m然影響力有限,但是其開先河式的做法使得微博小說受到更多人關注。對于首屆微博客小說大賽引發的微博客小說熱潮,MySpace聚友網CEO魏來表示:“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到滿足網民個性化需求的時代。微博客的出現及流行必將對現有的表達,信息交流及娛樂模式帶來深刻影響,它將引導更加個性化、多元化、自主化的網絡生活的建立,而首屆9911微博客小說大賽的舉辦,也將進一步激發網友熱情及創新,提升9911微博客的文化內涵,為網友提供更具個性化表達并收獲認可的平臺?!雹?/p>

第二次是“新浪微博·中國首屆微小說大賽”。這次大賽以“微小說@大世界”為主題,“于2010年10月27日開幕,至12月4日投稿期截止,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稿過23萬,相關微博討論量達1668213條”④。此次大賽參與人數與參賽作品數量空前,將中國微博小說創作推向全盛期,很多優秀的微博小說脫穎而出。

第三次是2011年10月25日啟動的“新浪微博·中國第二屆微小說大賽”。這次大賽以“穿越”為主題,“大賽開賽僅5天,收到的作品量即超過去年微小說大賽總和。在30天海選時間內,主辦方共收到了接近150萬網友作品,是去年的6.8倍,平均每天收到5萬部微小說”⑤。此次大賽參與人數之多,評論之多,創中國舉辦文學大賽以來之最。如此文學大賽盛事,是紙質媒體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文學借助新興媒體重新崛起,讓很多文學創作者興奮不已。

在前兩屆大賽取得成功之后,新浪微博相繼舉辦了第三屆、第四屆微小說大賽,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拔⑿≌f之所以能得到網友一致好評是因為其文學創作和微博這個強大的網絡社交平臺實現完美融合,使個人靈感、創意有了更廣泛、更多維的即時傳播和分享途徑,極大地降低了文學創作的成本和門檻?!⑿≌f’這一文學形式具有長遠的生命力,隨著新浪微博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微小說已成為網絡文學全新的代表形式之一?!雹?/p>

三、微博小說的審美特征

微博小說以微博為載體和平臺,因此,它具備微博的所有特征;同時,它的文學體裁是小說,又具備小說所有的審美特征。微博是網絡科技快速發展的產物,它必須依靠強大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所以,微博小說是技術的產物。同時,微博小說要保持其小說的固有特征,必然具備藝術性的特點??梢?,微博小說的審美特征,是網絡技術性和文學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筆者認真研究了四屆新浪微博微小說大賽的所有獲獎作品以及轉發和傳播次數最多的微博小說,從網絡技術性和文學藝術性兩個方面來闡述微博小說的審美特征。下文所舉微博小說的例子均來自四屆新浪微博微小說大賽參賽作品。

1.微博小說的技術性審美特征

第一,具有篇制短小的文本特征。微博客小說篇制非常短小,短到必須將文字控制在140個以內(網易微博的字數最多不能超過163個)。按照微博的技術性特點,如果文字超過140個(含標點符號),這條微博就無法發表。顯然,這和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傳統意義上的小說長短,完全是由作者自主控制的。而對于微博小說來說,字數短?。?40字以內)是必要條件。在新浪微博連續舉辦的四屆微小說大賽中,所有作者在創作中都極盡短小精悍之能事。筆者遍閱新浪微博四屆微小說大賽全部獲獎作品,找到的最短微博小說只有51個字(含標點,英文一個單詞按照一個字計算),全文如下:“電話里面‘This is a wrong number.Please check up and take the telephone number again...’;電話外面‘孩子,你為什么每天都說外語,媽聽不懂,但是媽想你……’”此小說以劇本語言講述了一個令人傷感的親情故事,言簡意賅,文短情長,充分體現了微博小說篇制短小的特點。此文短小,既是作者刻意為之(因為不能超過140字),又兼顧故事本身發展的需要(文字寫到51個字就結束了,距離文本上限還有近90字的富余空間)??梢?,對于微博小說來講,即便在140字以內,也還具有發揮的空間。

第二,具有鮮明的網絡小說類型化特征。網絡小說與傳統小說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小說內容。網絡小說涉及最多的是科幻、穿越、言情、武打這幾種小說類別。微博小說的類型化特征明顯,幾乎陷入了“武俠、穿越、搞笑、鴛鴦蝴蝶、恐怖、黑幕、偵破等”⑦類型化,這既是微博小說之所長,最終也會成為微博小說之所短。首屆微小說大賽獲得評委推薦獎的小說原文如下:

村里有個孤兒叫Nasa,經常奔跑高呼“不好啦,外星人要來啦!”,盡管村里連根外星人的毛都沒出現過。樂此不疲的Nasa有個秘密,他是個超能力戰士,每次外星人來襲都被他擊潰了,次數多到數不清。而看到Nasa就會生氣的村民們,其實也有個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這篇小說涉及外星人,是網絡小說中常見的情節。村民扮演外星人陪孤兒玩耍,想象力很大膽,但又合情合理。

第二屆微小說大賽以“穿越”為主題,更是將網絡小說特征發展到了極致。獲得一等獎的作品《遺憾》情節十分玄幻,具有網絡小說的明顯特征:

母親病倒后,老家來了一位從未見過的表姐,要替她照顧母親。那時正是她人生最忙碌的日子,便同意了。表姐天天守在醫院里,盡心盡力。一個月后,母親走了。辦完喪事,她想好好謝謝表姐,表姐卻不見了,只留下一封信:我其實是十年后的你,穿越來此,是為了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和愧疚……

第三,具有超文本的全媒體特征。微博小說在文字表達的同時,還可以發布圖片、視頻、動畫,甚至進行超鏈接,這些都極大地豐富和深化了微博小說的內容,增強了表達力和吸引力,對讀者感情所造成的沖擊,是單純文字方式所無法企及的。按照文化學者余秋雨的“文化刺激的強度”理論,人們對于刺激的感覺強度,由強到弱分三個層次:第一是視覺,即圖像;第二是聽覺,即音樂;第三是抽象轉化信號,即文本。⑧只有超文本的方式才能將網絡文本擴展為全媒體模式,并進而形成以文字為主,同時包含音頻、視頻等信息刺激,這樣的刺激會帶給閱讀者以最直接、最強烈的感官和情感體驗。微博小說巧妙地利用了微博的這些技術性特點,將“讀圖時代”文本的藝術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第四,具有以“微”博“大”的創作特點。微博小說人人參與的草根性決定了其個性化、多元化、自主化的特點。微博小說對于作者幾乎沒有限制,只要能進行文字輸入、稍微具備一點網絡知識的人都可以進行微博小說創作。微博小說創作門檻極低,所以參與人數和創作規模很大,它將專業作家所享有的寫作專利,變為大眾娛樂的狂歡。在微博寫作中,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人生經驗進行個性化創作,這樣必然使微博創作具有多元化、自主性的創作特點,使微博小說所涉內容縱橫捭闔、無所不包??梢哉f,世界有多大,微博小說就有多“大”。

第五,具有“寫”“讀”同步性特征。同步性是微博小說的重要特點。微博客基于網絡技術,可以實現作者隨時發表小說,且立即可以得到讀者回應,并進而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架起同步互動溝通的橋梁。同步性特點,是文學創作借助現代網絡高科技手段取得的一大進步。這一特性使得小說作品可以在完成前、完成中、完成后的全程中接受檢驗。一部小說在作者構思階段、下筆成文之時、收筆完成之后,都可以得到“讀者”隨時的賞讀和評價。這就使得作者可以隨時接納建議、修正誤差,并使作品以最短時間、最低成本、最大限度達到完滿。

第六,具備寫作、編輯、發表、傳播等諸多環節。傳統意義上的小說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是由作者通過碼字來表達內容、文字或多或少的一種文字藝術樣式。傳統意義的小說僅僅指作者創作的過程,微博小說卻有很大的不同。微博小說不僅包含作者的創作過程,還包含作者將創作好的小說在特定的網站進行修改(也就是編輯功能),并最終進行發表等環節,為了讓更多人讀到微博小說,作者還要進行積極的傳播。所以,微博小說是集寫作、編輯、發表、傳播諸多環節為一體的文學新模式。微博小說的這一特征與微博客這一網絡傳媒自身所具備的科技特點和傳播功能息息相關。

2.微博小說的藝術性審美特征

第一,語言凝練傳神。經常發表微博的人都知道,如果字數(含標點符號)超過140個,那么,該條微博就無法發表。微博寫作者經常會遇到由于字數超限需要不斷修改刪減文字的情況,在這樣的過程中,寫作者不得不在詞語選擇上仔細推敲,盡量選擇那種“以一當十”的詞語,以便以足夠短小的篇幅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所以,凝練傳神是微博小說語言最大的特點。比如一位叫kangbanvzi123的作者寫了這樣一篇小說:“長墻就是創作園地,一副副畫面相繼出現在粗糙的墻壁。沒人知道他為何如此執著地作畫?十里長墻,畫有千副。畫師神情專注形容枯槁。畫作完成,他約一位女士乘車觀賞作品,車子迅疾而過,那些靜穆的畫面瞬間活躍起來,電影一樣播放。車到終點,女士激動地擁抱畫師:‘我也愛你!’”該文語言簡潔傳神,像“十里長墻,畫有千副”具有中國古代四六駢體特征,已經凝練到極致?!澳切╈o穆的畫面瞬間活躍起來,電影一樣播放”又極其傳神生動。這篇小說的語言是十分典型的微博小說語言,具有很大的張力,在有限的文字里蘊藏著無限的情思和感悟。

第二,情節設置巧妙含蓄。微博小說限于篇幅短小,在創作中很難做到情節緩慢鋪墊、細節精心描摹、感情逐漸堆積,它必須以更快的方式交代事件,以更妙的手法達致高潮,因此,故事設置技巧就成了微博小說成功與否的唯一法寶。這一法寶包含兩種手法:一是結尾出人意料,二是巧用“冰山原則”。結尾出人意料這一手法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寫作的創舉,至今依然是很多作家屢試不爽的法寶,這一手法在微博小說創作中也得到了巧妙運用。比如,在第三屆微小說大賽中獲得首獎的作品《戒指》:

“這個鉆戒的名字叫‘永恒’,那個翡翠的叫‘玲瓏’,還有那個叫……那個叫……”“老板,你對這些戒指這么了解,那你手上的戒指也不便宜吧?”“這個啊,鐵的,老婆送的,戴了三十年,名字叫‘取不下來’?!?/p>

這篇小說以對話的方式講述故事,作者采用了對比手法(鉆戒與鐵戒的對比)和雙關技巧(虛實結合的“取不下來”),在結尾處設置了出人意料的結局。讀者閱讀后,無不怦然心動。

“冰山原則”是海明威的創舉,就是將故事的絕大部分內容隱藏起來,給讀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與中國微博的140字上限相比,英國舉辦的一次微博小說大賽竟然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創作者只能使用6個單詞。其中最感人的一句(或者說是一篇)是:“Sorry solider,shoes sold in pairs.”(譯文:“對不起,戰士,我們的鞋子是按雙出售的?!保┻@只是一句對話,甚至連對話者都沒有交代,但它卻給讀者講述了一個堪稱完整的、清晰的、感人的并留下巨大想象空間的、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故事。正是這樣的“冰山原則”才造就了如此高明的經典作品。

第三,審美取向弘揚主流價值。新浪微博四屆微小說大賽的獲獎作品,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符合中國社會的主流審美價值,很多作品傳遞的是中國社會的傳統美德。絕大多數獲獎作品內容指向親情和愛情這兩種人類最永恒的情感,既有對美好情感的歌頌贊美,也有對丑陋情感的批評鞭撻。其余的作品也大都是對真善美的歌頌和對假惡丑的批判。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小說具備傳遞正能量的文學藝術審美功能。例如第三屆微小說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

父親病故后不久,我和愛人決定接遠方的母親過來住段時間。一天晚上,愛人很驚奇地對我說:“我發現你媽挺時髦啊,每天睡前還聽MP3?!蔽宜查g想起那機器是今年春節媽叫我買的,當時還讓我教她如何錄音。心生好奇,于是趁媽出去買菜翻出來偷聽,卻發現里面只有打呼嚕的聲音。

這篇小說既包含了子女對父母無限關愛的孝悌之道,同時也傳遞出夫妻之間互相依賴而形成的難分彼此、難以割舍的深深眷戀之情,讀來既令人心酸感動,又使人寬慰欣喜,質樸的文字間流淌著主流的社會審美價值觀。

第四,內容彰顯時代精神。微博小說的作者,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他們成長于社會變革與快速發展時期,因此他們基本上以自己對當下社會的親身感受為依托點,筆觸所到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首先,在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的選取上凸顯時代特征。例如第二屆微博小說大賽中被大家廣為傳播的這篇作品:

幾十年后他在QQ簽名處寫著:老朋友,我們歲數大了見面不方便,如果你還健在就上個Q讓大伙知道吧。從此大家的頭像都亮起來,雖沒交談只要看到亮起的頭像他也感覺幸福。去世前他對兒子說:我走后記得幫我上Q,別讓大伙擔心。說著突然落淚,大家的頭像全亮著是不是有和他一樣的心思。

QQ、微博、微信等都是當下人們最熱衷的人際交往工具。年輕人使用QQ等不稀奇,老年人要使用這些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老人+QQ=時尚”。這篇小說選取了一群老年人用QQ傳遞互相關愛深情的題材,時代性特征明顯。

其次,在小說內容上體現大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例如第一屆微博小說大賽中的獲獎作品:

星期一,派出所的劉所長走進辦公室,桌上放著一份《關于禁止在轄區內飼養寵物的通告》等著他簽字。劉所長認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紅紅的小梅花。

這篇小說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將劉所長與寵物狗疊印為一,產生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效果,并包含濃烈的批判意識,是對現實生活的積極關照,也是對時代特征的有力表達。

總而言之,微博小說是適應時代大潮和網絡技術特點而誕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學樣式,它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微博小說的存在也必將極大地豐富中國當代文學,并催生出一些全新的特征。微博小說與生俱來地具備網絡技術性的鮮明特性,同時又具有小說最基本的藝術特性,微博小說是網絡技術性特征和文學藝術性特征的完美結合。目前,研究者由于種種原因,對微博小說關注甚少,甚至還存在故意忽視其存在的現象。筆者也想通過本文提醒研究者,微博小說并非只是文學簡單地更換了一下載體而未帶來實質性的變化,不要忽略科技對當代文學帶來的巨大沖擊。

注釋

①李存:《微博文學的定義、發展、類型及特征》,《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第10期。

②③《中國首屆“微博客小說”大賽鳴鑼開戰》,CNET科技資訊網,http://www.cnetnews.com.cn/2009/1027/1493553.shtml.

④岑青峰:《中國首屆微博小說落幕大賽頭等獎最終空缺》,《錢江晚報》2011年1月5日。

⑤姜妍:《新浪微博第二屆微小說大賽落幕》,http://news.sina.com.cn/m/2011-12-14/105923630769.shtml.

⑥新浪讀書,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2-07-03/1120300606.shtml.

⑦馬季:《鶯飛草長,流云無痕——2011年網絡文學綜述》,《網絡文學評論》2012年第14期。

⑧余秋雨:《問學——余秋雨與北大學生談文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16頁。

責任編輯:采薇

Key words:microblog novel; developing situati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作者:霍忠義

微博文學當代文學論文 篇2:

電子傳媒時代文學的碎片化現象解讀

[摘要]后現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連貫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學也呈現“碎片化”現象,微博文學可以說是碎片化文學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誕生以來,微博文學已經成了網絡文學的新鮮話題,而2010年新浪微博舉行的“微小說有獎征文大賽”又提出了“微小說”這一概念。對微小說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們發現微博文學發展的脈絡,而對微小說作品進行文本分析可讓我們理解微小說這一新興文體——碎片化式的文學的特質?!拔⑿≌f””帶來的并不是“文學的終結”,而是網絡文學發展的新的可能。

[關鍵詞]微小說;微博;網絡文學;文學碎片化

[作者簡介]門紅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從媒介傳播的角度來看,可以把文學的發展分為口頭文學、書寫文學、和網絡文學三個階段,縱觀文學發展史我們發現,每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的興起或改變都會給文學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晚清印刷術的發展帶來的是小說的繁榮;網絡的流行使網絡文學風行一時;手機的普遍使用誕生了短信文學:博客的興起衍生出博客文學。如今,伴隨“微博”的大熱出現的則是“微博文學”,盡管微博文學處于一個非常繁榮和熱鬧的發展階段。但是對其進行學理上的研究卻始終沒有充分展開,首先是因為微博文學的出現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重新浮出水面,比如這種依附網絡存在的、方塊式的“文學樣式”是否是文學?是文學的另一種存在形式還是在某種意義上的“文學的終結”;其次,如果我們把微博文學理解為網絡文學的一種,那帶來的問題則是:這種100多字的“網絡文學”是傳統網絡文學(如網絡長篇連載小說)發展的趨勢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再次,微博文學尚處于發展階段,還沒有產生出比較完善和系統的文學作品,這也使得對其進行理論的闡釋顯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說征文”則將微博文學再次集中細化到“微小說”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賽的形式產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說”作品,在網絡上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各大紙媒也紛紛轉載刊登這些作品,各方評論家也對此發表了許多看法。同時。這次“微小說”“有獎征文”的性質又增加了這次文學討論的復雜性。本文試圖在分析“微小說”概念的源起和發展基礎上,從微觀上闡述此次“微小說”作品的特色,并結合評獎的過程從宏觀上來論述此次“有獎征文”中“微小說”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從而展開對電子傳媒時代文學的碎片化現象展開解讀,重新探討新媒介下文學的境遇與未來網絡文學發展的可能性。

一、文學的碎片化現象:微小說概念的誕生與演變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說@大世界”為口號的“中國首屆#微小說#大賽”的活動規則:“無論是幽默、恐怖、科幻、愛情、懸疑等等,都可以濃縮成140字以內的微小說,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營造出朦朧的愛情,詮釋出深刻的感悟、表達出生活的苦樂、展現出睿智的幽默。一起來寫微小說,說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參賽作品的題材要求是微型小說?!贝舜未筚愒O置了約30萬元總值的獎品,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優秀獎四個獎項,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萬,相關微博討論量達1668213條,其參與人數與作品數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說是一次“微型網絡文學的狂歡”。

同時,這份說明也標志著“微小說”概念的正式誕生,從活動規則可以看出,參賽作品的題材要求是“微型小說”。不過這里的微型小說更加“微小”,只有140個字。一般意義上講,在小說的分類中,有一種是按篇幅劃分,即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微型小說,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說,還有“一分鐘小說”、“小小說”、“千字小說”、“瞬間小說”等說法。這種分類僅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說在小說這一文體的規定上,微型小說和其他小說類型是一致的。如小說中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只是由于字數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說更加精煉巧妙,要做到用語簡短而涵義深遠,如此說來,是否意味著“微小說”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說之后作為按篇幅分類的小說中的一種呢?答案是否定的。傳統意義上的理論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對這一概念作出明確的定義,試圖從小說的概念發展來定義微小說是徒勞的?!拔⑿≌f”中的“微”不僅僅是指“小”,更多的是說明它的載體是“微博”這種媒介。我們知道,世界第一個微博客網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國上線的“Twitter”,它允許用戶通過電腦網頁、手機短信、即時聊天工具等多媒體途徑向微博客發布簡短的文本(字數限定在140以內)。在不到兩年內,我國類似的網站也陸續出現,如飯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線之后大熱的新浪微博??梢哉f這些微博的出現促進了全民寫作的浪潮,人們在微博上發表一些零碎感悟記錄日?,嵤碌耐瑫r也開始進行創作。寫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網曾舉辦過“微博客小說大賽”,但是影響范圍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體小說《圍脖時期的愛情》開始在新浪微博上線連載,“微博體小說”開始流行,對于何為“微博體小說”,作者聞華艦指出:“1.每節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節點,要在140字里寫出張力和內容來。2.故事情節的發展要圍繞著微博發展,比如小說里有微博里正在熱議的熱門話題。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實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關圖片、視頻、音樂?!币钥闯?,這其實是一個長篇的連載,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漸發表出來,它體現了“微博體”的概念,但在整個小說的構思和設計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從性質上還是一個長篇小說。到新浪的“微小說”大賽,則對微小所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在140字以內完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獨立的小說,要求具備小說的特質,人物、情節、環境必須具備,是一篇立體的文學創作。

“微小說”大賽開始之后,各方評論對此概念褒貶不一,反對者大多以為140字寫出來的不過是心靈雞湯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難寫出一篇情節、人物、環境都具備的好小說,這不過是現代社會中碎片化閱讀的又一佐證;擁護者如網絡作家王小山認為:“小說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會發展到現在,小說已經沒有必要容納和傳達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經典小說作品可以用11頁文字去描述印刷機是怎樣運作的。而微小說使得文學與現代傳媒手段結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優勢,我覺得這是文學發展的一個好的趨勢?!边€有評論者認為《詩經》《論語》中的許多章節都可以認為是“微小說”,不可否認,140字的微小說這種簡短的“方塊文學”的形式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國古代早期的神話傳說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人

志怪小說,如《淮南子》《世說新語》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載,火濫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

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

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

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

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

民生。

——《淮南子·覽冥訓》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

未止,乃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嗔甚!

復于地取內口中,嚙破,即吐之。

——劉義慶《世說新語之言語第二》

再看兩篇“微小說”大賽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說爸爸牽著兒子走過玩偶店櫥窗時,兒子吵著想要櫥窗里那個機器貓。爸爸習慣性地拒絕了兒子的請求,但向前走出十幾米后又牽著兒子走了回來。已經有很久沒看過這部動畫片了?爸爸不由有些憂傷地想道。他拉著兒子走進了玩偶店,兒子興奮地對柜臺小姐說:“我要一個機器貓!”“兩個?!卑职盅a充道。

於意云#微小說#星期一,派出所的劉所長走進辦公室,桌上放著一份《關于禁止在轄區內飼養寵物的通告》等著他簽字。劉所長認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紅紅的小梅花。

單從形式上看,這幾篇似乎都是“方塊文學”和“短文書寫”。甚至由此有人提出這是不是一種“輪回”,當然,這兩者在語言、產生的文化背景、內容的深度和所負載的文化意義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數語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講述完整的故事,這就要求作者對語言更加錘煉,如有的評論家所言:“以前是千言萬語的灌水,現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餾’?!薄耙詽h語簡短而豐富、含蓄而情長的特點。拿來寫微博小說不是天然的語言優勢嗎?”

綜上所言。我們可以這樣定義微小說,它是以微博客形式發表的微型小說,是微博客價值延伸的一種生動表現形式,這是一種新興網絡文學形式。它是一種方塊文學或日“碎片化文學”,這種碎片化體現為形式上的短小與內容上追求瞬間的閱讀感受。

二、碎片化文學的特質:“文眼”與驚顫的瞬間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說大賽”征文評獎共分三個階段。首先是由大學生評審團“我們文學社”從所有參賽作品中評選出200部作品進入復評,之后由23名專家評審團選出50名進入決賽,最后由專家評審團選出最終得獎作品,其中參考作品被轉發的次數及人氣。在最后一輪的評選中,評委團在2011年1月4日發出聲明:“本大賽主辦方和評委團一致認為本次微小說大賽雖優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質量差距不大。為公平起見,大賽組委會決定將一等獎(價值10萬的汽車)折合為現金10萬順延分配至二、三等獎。二等獎由5名增加為6名。獎金由1萬元增至2萬元;三等獎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優秀獎34名,價值2000元的手機一部?!敝链?,微小說大賽的全部獎項已經誕生。

在征文的規則中,對微小說的題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愛情,懸疑等,但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微小說都是“情感類”。在進入復評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類占了119篇,獲得二等獎的六篇小說中,情感類5篇,科幻類一篇。以下是二等獎中的前三名,分別是最佳催淚作品、最佳人氣作品和評委推薦作品:

夏正正#微小說#外婆離開人世的那個黃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著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臨去前對外公說‘放學了’。一直假裝平靜的外公聽完這句話后像個孩子似的大哭起來。葬禮結束后我問起外公這三個字的含義,外公告訴我說這是從前他和外婆還在上小學時外婆常說的一句話:放學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說#我因車禍而失明,所以我從不知女友長什么樣。那年,她得了胃癌,臨終前她將眼角膜移植給了我。我恢復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給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張空白照片,照片上寫有一句話:“別再想我長什么樣,下一個你愛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樣?!?/p>

甲斐文#微小說#村里有個孤兒叫Nasa,經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來啦~”,盡管村里連根外星人的毛都沒出現過。樂此不疲的Nasa有個秘密,他是個超能力戰士,每次外星人來襲都被他擊潰了,次數多到數不清。而看到Nasa就會生氣的村民們,其實也有個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說自發表在網絡上就一直備受關注,是被網友取名為《放學了》的名篇,轉發次數達到14596。小說開篇到提到“放學了”三個字其實是設置了一個懸念,為什么外婆會說這三個字,小說結尾交代原因的同時也說出了這篇小說最關鍵的一個詞——回家。140個字寫出了外公外婆的愛情史詩,也讓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中間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許經歷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彌留之際最想念的也不過是和外公一起牽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說是從小到大再到小,收縮有度,小說語言簡潔平實,渾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確是眾多微小說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轉發次數是最高的,但小說的整體境界稍顯小氣,雖說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但故事的新穎度并不高。小說的結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強的,且表達感情勝在一個“巧”字,主人公Nasa自認為有個秘密。而沒有想到的是村民們也有秘密,那就是保護Nasa的這個秘密,整個村的大人來做一件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呵護一個孩子的“童話世界”,這是小說的精髓之處。

整體觀察入選以及獲獎的微小說。首先我們發現在題材的選擇上大多是情感類。表現的是一種溫暖的情懷,而幽默諷刺玄幻類的很少,直接或間接表現當下社會問題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說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結尾部分。即點睛和意外的結局,這就要求小說中有“文眼”,有讓人瞬間感到震撼的語句,如《放學了》中的“我們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們雖然生氣,但卻在深夜扮成外星人與Nasa玩耍。到底何為一篇優秀的微小說?此次評獎的標準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賽組委員邀請了四位評委參加“微訪談”。在線與網友就次微小說進行討論。評委們提出“語言能力”與“想象的空間”是好的微小說所必須的,如聞華艦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說,可以擴展成一部百萬字的巨著。反過來說,微小說就是把這部巨著的黃金眼挖出來。少些場景色描寫,少些心理活動,留給更多空間給讀者想象?!焙绶抑赋觯骸拔覍ξ⑿≌f的一個評判標準是,是否有足夠的信息量。引發讀者更廣更深的聯想?!钡珕栴}在于評委團面對的只是200篇微小說,而如何在23萬篇中選擇200篇,這就需要評委團快速地閱讀選擇,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說只是一閃而過。憑借“一瞬間的閱讀感受”來選擇,這種感受取

決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讓評委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這140個字的小說必須出新,出奇。另外,評委團另一個參考標準是轉發次數,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次評獎也是網友與專業評委共同運作的結果。

通過微小說的定義的發展我們知道。在新浪微小說大賽之前,其他網站如9911也舉行過微博小說比賽,但是并沒有引起大的反響,而新浪舉辦的這次卻影響巨大,這顯然是取決于網站的影響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資源優勢舉行這樣一場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響力??梢哉f征文是一種營銷策略。微小說文學在某種意義上擔當了“廣告”的角色。所以,對于“廣告”的內容主辦方是有要求的。從上文我們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萬部作品,有關的微博評論達1668213條,在這些作品和評論中有很多是關于“耽美微小說”(以寫同性之愛的一種小說類型)的,也有很多網友創作和轉發了這種類型的微小說,其中也不乏優秀之作,但最后沒有一篇進入到比賽之中。所以說評獎過程中其實是有兩套標準即“轉發次數”與“評委認可”,在23萬個作品中,轉發最多的是這篇小說:

Well_Lee李煒#微小說#半夜回家,打開門,發現地上多了一雙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轉了一圈,沒人啊!回頭再看,那雙鞋不見了。

但這篇小說也僅僅在轉發中位列第一,并沒有進入比賽,被轉發次數多的小說有兩點,一是名人效應,這篇小說是“快男”李煒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題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說”。所以說評委團在評論小說時,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學所用的標準,比如一篇小說應該具有哪些要素,有沒有鮮明的人物或者經典的場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而在網絡上迅速流傳的則是非主流的內容以及特殊表達方式的。雖然與評委的標準語在網上流傳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對微小說的大致評價標準是一致的,即尋找故事中的文眼,尋找在140字中讓微小說出彩的亮點,更加注重一瞬間的閱讀驚顫。

三、碎片化的文學:不是文學的終結,而是文學發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說創作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完成,構思完一篇小說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發送到網絡上與其他讀者網友在線交流,文學創作從來沒有這么容易,這么自由,似乎變得無人不可,無時不可,在當代消費社會中,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們很難進行大部頭的創作與閱讀,人們喜歡創作這種“即時”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時化的創作,即時化的享受,追求一時的感覺,微小說正是契合了這樣一種心理。微小說大賽之后許多報刊雜志也開辟了“微小說”欄目,繼續征稿,將微小說從網絡帶到紙媒。許多評論者由此擔憂。文學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終結?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在《文學評論》發表,提出“新的電信時代正在通過改變文學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終結”之后,評論界在關于文學與現代科技的關系的談論中一直有“文學走向終結”的聲音。重新提起“文學終結論”其實很真實地反映了文學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識分子在大眾文化背景下對文學的擔憂和隱痛——在看似“全民創作”的繁榮背后,其實是文學的日益邊緣化。一分鐘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說更讓文學研究者有理由懷疑:文學何為?何為文學?140字似乎難以蘊含文學應該包含的特質,而這種瞬間即逝的文學似乎也很難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跡。不過,結合上述幾篇優秀的獲獎微小說我們看到,在一篇微小說中是可以包含小說中的三要素。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文學創作”。首先,文學是人學,文學必須也應該反映一個時代人類的心靈歷程與對時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沒有比微博文學,微博小說更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使得人們處于“快生活”中,文學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塊文學”,可以瞬間消費。但另一方面,從微小說的內容來看,情感類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卻是對這種“快”的反思與厭倦、都市中人的孤獨與游離,——生活其中但又強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時代,微小說中強烈反映出人們對溫暖情感的向往,《放學了》是一種長久不離不棄的愛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間的溫暖情懷,而初選、復選、決賽中情感類占有絕大比例也反映了這個現象。其次,眾所周知,網絡文學的一大特點是自由,語言的自由,作者創作的自由以及創作內容的相對自由,但是在這次微小說大賽中。卻對語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個字,要求語言更加凝練,表達更加準確,是對作者的一種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網絡語言的運用非常少,由此我們看到,創作形式變化的同時卻對創作語言和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可以說是對網絡創作語言的一種有力的整合。

今天,網絡文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網絡文學的理論研究也將成為文學理論研究的新的生長點。微博文學、微小說這種依附于網絡微博存在的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它豐富了網絡文學的空間,它的可持續發展也取決于不斷有更好的作品出現,只有這樣,“微小說”才能不僅僅只是一種“文學快餐”而也可以獲得自己自足的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現代科技的發明創造日新月異,而每一種新的發明創造都在呼喚著新的信息傳媒和符號載體的問世,隨之而來的又總是種種文化創意、藝術幻想和審美靈感的勃發?!?/p>

[參考文獻]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J],國榮譯,文學評論,2001,(1).

[2]姚文放,現代文藝社會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青山]

作者:門紅麗

微博文學當代文學論文 篇3:

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指導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

摘 要: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應當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為指導建構整個課程體系。其中,用科學精神關注教學各個環節與學生創新方式培養,用人文精神關注學習主體的生態人格建設。這種指導不僅是實現本學科教學目標與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還是引導學生將來成為一名有愛心與有責任心的合格社會公民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 科學精神 人文精神 現當代文學教學

人類文化主要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兩種形態。這兩種文化間的區別之一在于思維方式和認識事物的方式,“科學體現的是人類的工具理性,人文則體現著價值理性;科學求真,人文向善;科學訓練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學辨析因果,力圖解釋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聯系,人文則評價得失成敗,致力于改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科學強調是非對錯,人文注重好壞善惡;科學著眼于人類生活的外部環境,而人文關心的則是人的精神世界”[1]。對一個國家及一個人來講,兩種文化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單純擁有哪一種文化,都不可能成為健全的國家,不能發展為全面、和諧、完善的人才。在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中,傳統觀點認為,由于它是一門人文學科,其內容的人文性決定現當代文學教育應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種觀點固然不錯,但那種偏執于人文教育的做法有失偏頗。張志公先生曾指出:“加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因素,我不反對,但把它與科學性對立起來,就走向極端……科學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強!”[2]楊叔子院士說:“人文是為人之本,科學是立事之基,少一樣都不行?!盵3]從根本上說,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之間并無涇渭分明的界限,應把兩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屬于現當代文學學科自己的教學目標體系。

一、用科學精神關注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

科學在于揭示共性規律,精神內涵是求真、求實、求新?,F當代文學學科作為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涵蓋多學科知識,如哲學、美學、文藝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但我們不能讓現當代文學學科承擔起其他學科知識傳授任務,這就要求現當代文學教學各個環節必須做到科學、準確、縝密、系統,真正將本學科的特點反映出來。

一是教學內容選取上的科學性。首先在作家遴選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作家眾多,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千差萬別,即使同一作家,其一生前后思想也不一致。如何正確選取這些作家,就要求我們用科學眼光分析辨別,不僅看他的政治觀是否先進、落后或反動,還要看他的世界觀是否追求和平,更要看他的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影響等。在現當代文學學科“重寫文學史”的呼聲中,其中就有“重估”不同政治立場的作家的問題,如沈從文、張愛玲等。其次在文學作品的選擇上。百年中國現當代文學,其作品可以說汗牛充棟、良莠不齊,如何篩選、甄別這些作品也是一個關鍵。過去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現當代文學學科曾對一些作家作品的選擇存在誤區。尤其在“工具論”、“泛政治化”等思想指導下,對一些文學作品進行曲解、別解、誤解、歪解,導致許多不應有的教訓,如延安文學中的“歌頌”與“暴露”問題、十七年文學中“鮮花”與“毒草”問題等,都值得我們認真總結與反思。

二是教學方法的科學性。一種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其中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這種方法能否促進學生對作家作品內涵的正確理解與把握,并引發他們對現實進行“介入式”思考。心理學研究表明,單一的刺激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對同一種文體采取同一種教學方法,有時就會使學生產生某種厭倦心理。因此,應采取科學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同是曹禺話劇,《雷雨》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讀方法,《原野》可以播放相關影視資料等引導學生理解曹禺不同作品中的精神實質。

三是課后各種實踐活動安排的科學性。課后各種實踐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實現本學科目標的關鍵環節之一。文學作品藝術再高妙,不和具體人生相關聯,也沒有意義。因此,課后各種實踐活動的安排必須有科學性。如可以舉辦與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相關的征文活動、演講會、辯論會、座談會、講座、筆會等,還要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如微博、微信等參與課后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具體的科學實踐,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思想情感、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真正使本課程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走入生活,并在今后人生中扎根落戶。

二、用科學精神關注現當代文學學科創新方式的培養

創新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寶貴的精神品質之一。習近平同志曾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盵4]“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新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使命”[5],面對飛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的創新定位于學習主體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應采取各種積極措施,讓學生的聰明才智與創新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如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必讀篇目之一,學生在中學階段大都學習過該作品,若大學還像中學那樣教學,則已失去意義。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如建議學生將其改編創作成話劇、電影劇本等,并作為一次作業完成?,F實證明,許多學生能大膽想象,跨越時空創造出許多合理人物形象,構思出許多精彩片段、臺詞和結尾。又如余光中那篇膾炙人口的《鄉愁》一詩,詩人將人類難以表達的抽象情感,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意象,將臺灣同胞思念祖國的深情表現出來。這些學生當然都知道,再講解意義不大。作為在外求學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數也遠離家鄉在外求學,同樣有著“鄉愁”。教學中可讓學生寫寫《鄉愁》,且文體不限。實踐證明,學生寫得很精彩:鄉愁是一部電話機,鄉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本,鄉愁是面對故鄉發出的一條祝福微博或微信……對學生這些富有創造性的表現,教師應給予表揚與鼓勵,這樣他們就會積極開動腦筋,創新思維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逐漸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二是對學生批判精神的培養。懷疑與批判精神是學習和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古人常說“學貴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會研究,才會鉆研。羅斯扎克曾說:“任何缺乏蘇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教育理論都不可能達到激發年輕人尋找新思路,爭做新人和最終更新文化的目的?!盵6]批判精神培養已經成為創新精神的重要方面。為此,現當代文學教學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勵他們不盲從、不唯書、不唯上,敢于批判他人觀點,提出獨到見解,提高和發展學生的提問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們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要用科學精神關照現當代文學學科的整體性,關照學習主體,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批判性,讓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真正充滿創新與樂趣。

三、用人文精神關注現代學生的生態人格建設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發展、財富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災難,尤其20世紀以來,環境污染、資源破壞、物欲橫流、道德滑坡等危機日益嚴重,人類生存環境呈多元化的同時日益窘迫化,正如哈貝馬斯指出的,這種生態危機不僅導致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更導致人類學和人格系統的破壞[7]。在“科技主義”、“工具主義”盛行與泛濫的今天,強調人文精神顯得尤其重要,科學精神的諸多要義最終要靠人文精神來實現、鞏固與提升。

當代人類學認為,人類生態困境的出現歸根到底是人性困境,因而他們提出構建生態人格的人性生成目標。這種生態人格的核心是“善于處理人類與自然、他人及自身的關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狀態的人格形態”[8]。這種主張不失為解決當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種有益嘗試。為此,作為人類教育環節之一的高等教育離不開生態人格教育。作為人文學科教育之一的現當代文學學科,在此征途中應發揮積極作用。

關注生命,關注生命存在狀態,關注生命價值是人文關懷的深切體現,是生態人格建設的核心之一?,F當代文學教材中匯聚著眾多名篇佳作,其中涵蓋著豐富、深刻的人文思想與人文精神,如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自由精神等。其中尊重生命、促進生命健全發展、探求生命的創造潛能是不懈追求,也是教育最根本的立足點。

但是,傳統“人”的教育是偏頗的,更多時候強調一種“智”的教育,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發展。以前我們一直主張張揚學生個性,培養愛國熱情等理念,這些固然不錯,但這種人文意識教育往往是不到位的,常常讓學生在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漠視他人的生命,在熱愛自己民族的同時不能正確接納其他民族。這種生命意識的狹隘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會銷蝕我們的創造力與包容力,阻礙我們和其他人、其他民族和平共處。從這個角度看,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要在重視學生“智”的教育的同時,更要用豐富的人文精神關注個體生命的生態人格建設,如通過對有關作品的講解,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美啟善、以美啟真,引導、滲透與強化學生形成敬畏生命、熱愛自然、同情他人的高尚情志,引導學生懂得真誠呵護生命,創造美好生命狀態。因此,這種在人文精神指導下的生態人格建設,“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即如何回應當下人的生存困境與人格發展的現實問題”[9],必然會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和美好生活情感,讓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因充滿人文關懷而更富有活力與魅力。

總之,強調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在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中的作用,目標是引導學生對真善美及內在和諧性的追求,不僅更好地實現本學科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為將來他們成為有愛心與有責任心的合格公民提供某種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劉新成.歷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報,2002.03.19.

[2]《張志公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張志公先生紀念文集[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48.

[3]張媛.楊叔子院士:把科學和人文結合起來才是“綠色教育”[N].科技日報,2002.6.19.

[4]饒愛民.習近平:廣大青年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J].中國人才,2013,(11):68.

[5]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6月15日)[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文件匯編[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

[6][美]西奧多·羅斯扎克著.苗華健,陳體仁譯.信息崇拜—計算機神化與真正的思維藝術[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202.

[7]吳苑華.哈貝馬斯論晚期資本主義[J].實事求是,2004(1):44-47.

[8]孫力,馬宇峰.論可持續發展中的生態人格培育[J].生態經濟學,2005(10):100-104.

[9]彭立威.論生態人格的缺失及其價值指歸[J].道德與文明,2011(4):117-121.

作者:陳宗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歐盟的民族學分析論文下一篇:貨代法律地位分析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