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湖北省十二五規劃

2022-07-15

第一篇:湖北省十二五規劃

湖北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根據《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鄂發〔2011〕1號),特制定《湖北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一、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規劃布局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2011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湖北的宏偉目標,以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舉、統籌兼顧、標本兼治、政府社會協同,進一步集中力量加強水利建設;深化水利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科技創新步伐;著力提高水旱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資源保護能力、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為經濟社會持續平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二)總體思路。

堅持防洪與抗旱、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約保護、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科學治水與依法治水、服務社會與發展自身五個同時抓,鞏固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區域綜合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城鄉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環境保護和河湖生態健康保障體系、水利管理和運行保障體系,積極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到工程單一效益與工程體系整體效益、水利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發展與建設小康社會、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四個結合,實現發展思路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防汛抗旱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和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建設管理由行政控制為主向市場機制為主轉變、行政管理由“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四個轉變,努力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面臨的突出水資源緊缺和水患防治問題,為使湖北成為促進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三)規劃布局。

2011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湖北作為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將全面實施“兩圈一帶”總體戰略。繼續強化長江、漢江綜合治理,全面啟動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的防治,基本解決防洪減災體系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防御洪澇和山洪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確保防洪安全。在此基礎上,著力加強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和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以全省大中型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和33個糧食主產縣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重點,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支撐。武漢城市圈的水利發展要緊緊圍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在保障區域防洪除澇安全的前提下,以完善水資源保護體制機制、綜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強湖泊保護與綜合治理為重點,盡快形成有利于武漢城市圈水利發展的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理念,把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第一位。將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作為水利工作的核心,大力實施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和山區小水電代燃料清潔能源項目相結合的水利循環經濟建設體系。積極探索建立長江經濟帶的綜合防洪、水資源供求保障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依法合理開發利用灘涂,大力推動區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嚴格飲用水源區水質保護,重建長江流域江湖聯系。結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加快實施我省漢江流域水利現代化建設。以水功能區為單元,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標和任務

(一)主要目標。

1防洪抗旱減災。進一步完善長江和漢江防洪體系,使長江達到防御1954年型、漢江初步達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的防洪標準;加強重點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重要蓄滯洪區基本能夠正常運用;全省主要支流的重點河段防洪標準達標,基本完成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大中型病險水庫脫險銷號,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險涵閘全面脫險;加強除澇體系建設和主要湖泊治理,使平原湖區除澇能力基本達到設計標準,主要湖泊防洪標準達到20~50年一遇?;窘⑸胶榈刭|災害防治區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使全省山洪綜合防治能力明顯提高。逐步推進城鄉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全省干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

2民生水利?;窘鉀Q新增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保障;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完成70%,加快重點中型和部分一般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完成77個重點縣主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任務,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2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00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900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啟動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建成22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設,通過農、林、水、衛等多種血防措施,2015年全省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

3水資源開發利用。優化我省水資源配置,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4.5億m3;在保護生態和維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農村水電,積極開展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投產、新增裝機容量1580MW。

4水資源節約保護。2015年全省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42m3以下,萬元GDP用水量降到145m3以下,城市供水管網平均漏損率控制在15%以下;發展節水灌溉面積900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1;全省重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目標達標率提高到7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95%以上,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反應能力全面提高。“十二五”末,全省年用水總量不超過315.31億m3,其中地表水為304.06億m3,地下水為11.25億m3。

5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修復。力爭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9500km2,專項生態修復面積700km2;加強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重點解決目前水質污染嚴重、河道斷流、水生態問題比較突出、當地群眾有強烈治理和保護要求的重要河湖,河湖水生態系統得到一定程度修復,基本實現重要河湖調水、引水、補水以及監控的現代化管理。

6水利管理與改革??傮w目標是初步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城鄉水資源統一調度與管理取得重要進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農村集體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鄉村水利服務體系。水利投融資、水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水利良性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7漢江流域水利現代化試點建設。在湖北省漢江流域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水生態和水環境保護、水利信息化、現代水管理等五大體系,全面提升水利綜合保障能力,形成體系完整、設施完備、制度完善和可持續發展的水利發展新格局,以水利現代化支撐和推進經濟社會現代化。探索出實現流域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和路徑,為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率先示范、積累經驗和樹立標桿。

(二)主要任務。

1防洪抗旱減災。堅持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建設并舉,進一步完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減輕水旱災害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程度。(1)繼續加強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支流治理。全面完成湖北省荊江河勢控制應急工程、湖北省洞庭湖區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荊門漢江堤防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等工程建設。加強荊江大堤綜合整治工程、漢江下游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漢北河堤防除險加固工程、府澴河干流、沮漳河干流防洪綜合治理工程等重要防洪工程建設。完成洞庭湖區荊南四河河道疏浚工程,大力開展四湖流域(含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含西涼湖、魯湖)、汈汊湖等重要湖泊以及大冶湖、網湖等試點湖泊的綜合治理建設。(2)推進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實施姚家坪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建設。(3)著力加快蓄滯洪區建設。重點完成洪湖分洪區東分塊工程建設,加快實施荊江分蓄洪區安全建設工程、杜家臺分蓄洪區蓄滯洪工程、華陽河分蓄洪區西隔堤加固工程、洪湖分蓄洪區續建配套工程、西涼湖分蓄洪區安全建設工程等重要蓄滯洪區建設。(4)完成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和抓好山洪災害防治建設。全面完成《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規劃》內全省85個重點縣市區94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項目和新增其他重點地區360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在巴東縣、興山縣、竹山縣等71個縣市區山洪災害頻發地區建設以非工程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山洪防災減災體系,實施重點地區山洪溝治理工程。(5)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1座大型、44座中型、587座小(Ⅰ)型和4218座小(Ⅱ)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6)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對內部河湖堤防上的高河閘、新溝閘等10座大型水閘和云夢大閘、梅濟老閘、湖口閘等96座中型病險水閘進行除險加固。(7)完善平原湖區除澇體系。新建大軍山二站(黃陵磯)和白馬涇泵站,提高部分排澇標準偏低和城鄉結合部農田的排澇標準。結合洪湖分洪區東分塊工程和四湖流域綜合規劃,增加四湖中區外排能力,結合斧頭湖、梁子湖等湖泊綜合治理規劃,研究金口、余碼頭、樊口等泵站增容的必要性,根據需要適當增加外排能力。(8)加強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建設。重點實施棗陽市等17個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及竹溪縣等27個易旱縣抗旱(備用)骨干水源工程建設,新建房縣、神農架林區等5縣(林區)城鎮抗旱應急(備用)水源水庫工程,同時實施解決分散人口抗旱應急送水車、灌區農業抗旱應急水源配套設施(移動泵站)、旱情監測預警和抗旱指揮調度系統工程建設,加強“五小工程”建設等。(9)防洪減災其他項目。積極推進荊門市仙女河綜合整治工程和竹溪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等防洪減災項目建設。

2民生水利。(1)農村飲水安全。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保障飲水安全,農村安全飲水新增受益人口1528.9萬人。(2)灌區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力爭“十二五”期末累計完成32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骨干工程任務的70%。加快161個中型灌區的節水配套改造?;就瓿晌沂?7個重點縣的主要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任務,加強漬害田改造。(3)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李家嘴泵站等25處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完成喘氣坡等25處中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4)農村水電發展。建成22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發展小水電代燃料裝機10萬kW;完成300處中小水電站更新改造和增效擴容,鞏固和新增發電能力60萬kW;實施小水電供電區電網建設與改造。(5)水利血防。結合洞庭湖區四河堤防加固等重要支流和疫區中小河流治理,開展疫區河流(湖泊)治理,共治理河道259km;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優先解決疫區180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結合大中型灌區改造項目和農田小水利工程建設工程,對灌區內有螺環境開展整治。在江陵顏家臺等12處重疫區灌區開展灌區改造水利血防專項工程建設。

3水資源開發利用。(1)積極推進重點水源工程建設。積極有序推進全省大中型水庫建設規劃內鴛鴦池、龍洞灣、關門巖、方家畈等中型水庫以及湖北省小型水庫建設,加大力度促進已列入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的應城市短港水庫供水工程、松滋市新江口城區、竹溪縣鄂坪水庫供水等城市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早開工建設;開展我省水資源配置規劃工作,加快引江補漢神農溪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爭取盡快開工建設,積極開展唐東地區水源工程研究與建設,實現我省水資源優化配置。(2)有序開發水能資源。完善中小河流水能資源開發規劃編制和修訂工作;建成潘口、江坪河兩個大型水電項目,投產裝機容量950MW;繼續有序開發漢江干流的孤山、新集、碾盤山,堵河流域的龍背灣、小漩等中型水電站以及咸盈河、白水河等一批小型水電站,實現中小水電新增裝機容量630MW。

4水資源節約保護。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不斷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超采區的綜合治理為重點,加強水資源保護。(1)加強高標準節水示范工程建設。以現有襄陽市、荊門市、孝昌縣等國家、省級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為契機,促進全省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完成??低灵T、華容區農瑞祥等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加快建設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加強城市節水。(2)加強重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建立特枯年或連續干旱年供水安全儲備,制訂特殊情況下區域水資源配置和供水聯網調度方案,并具有完備的接入自來水廠的供水配套設施,飲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證率95%以上。加快全省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治理,保障城市飲用水水質和水量安全;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大水體污染源綜合整治和水生態修復力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地下水超采區保護,力爭水源地水質達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3)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加大力度開展排污口整治工程,對武漢長江、漢江等23處水域附近的排污口,通過新建截污管道、關閉排污口等措施進行整治。

5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修復。(1)加強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著力抓好“長治”工程、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工程;全面推動湖北省崩崗治理、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綜合治理工程;啟動三峽庫區水土保持工程、革命老區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清潔小流域試點工程、重點區域山洪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全省面上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開展易災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抓好恩施市、秭歸縣等國家第二批生態修復示范縣的建設工作;有選擇的開展省級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工作。(2)開展重要河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開展入河(湖)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采取污染控制、生態清淤、生態水網構建以及水源涵養等措施,對我省洪湖、梁子湖、長湖、斧頭湖、汈汊湖五大湖泊、大東湖、“1+8”城市圈以及其它縣市重要河湖進行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保護和改善該部分河湖的水生態環境;同時,全面推進農村河道塘堰綜合整治。

6水利管理與改革。“十二五”期間,要按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涉水事務的社會管理,深化水利體制機制改革,增強行業科學發展能力。(1)洪水管理。依據流域防洪規劃,劃定防洪保護區、蓄滯洪區以及規劃保留區的范圍和邊界。編制完成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庫、運用頻率高的蓄滯洪區洪水風險圖。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區域建立洪水風險管理制度。(2)水資源管理。抓緊制訂全省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啟動省、市、縣三級取水許可總量控制指標體系的編制工作,確定2015年全省各級用水總量控制指標。(3)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運行與管護機制,建立完善河湖及水域岸線利用、管理和保護制度,明晰河道分級管理事權。結合水利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4)加強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完善預防監督制度,從嚴控制重要生態保護區等區域的開發建設活動,強化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5)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完善水利建設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大水利建設管理法規的執行力度,嚴格監督水利建設管理“四制”(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執行,加強水利建設管理隊伍和機構建設。(6)強化水利行業安全監督管理。理順水利行業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完善水利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強隊伍建設和支撐體系建設。

7行業能力建設。(1)水文事業發展。配套完善現有站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范水文巡測基地建設,實現省、市(州)兩級水環境監測中心建設達標。加強水文信息服務和保障體系建設,保障水文事業可持續發展。(2)水利信息化建設。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綜合采集體系;擴展骨干網信息傳輸能力兩倍以上,實現縣級以上水利部門的網絡互聯互通;建成省水利數據中心;全面推進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等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增強信息化公共服務能力;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高效的系統運行維護體系和專業人才隊伍,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3)水利科技建設。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的,開展水資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以讓湖泊休養生息為目標,開展湖泊的保護與利用研究;以排污權分配和生態修復為重點,開展水環境和水生態方面的研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開展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以工程整險加固或續建配套建設為依托,開展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建設試驗基地,開展基礎性科學研究。(4)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省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用水、河流湖泊開發治理保護、水土保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等情況,開展塘壩工程基本情況、河道采砂情況、經濟社會用水效率、水文化等調查。(5)水利法制建設。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水環境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完善水利社會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力爭出臺《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湖北省抗旱條例》、《湖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同時修訂《湖北省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加強水利法制機構和隊伍能力建設,強化執法監督。繼續廣泛深入開展水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水法制意識。(6)水利隊伍建設。建立靈活管理機制,大力提升黨政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強力實施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隊伍“領軍人才工程”,培養和造就高層次的專家、大師和能手;突出抓好基層水利隊伍建設,創造條件吸引、鼓勵高學歷人才到基層工作,加大其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大膽引進和使用經營管理人才。

8漢江流域水利現代化試點。建立人水和諧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持續優化的水資源配置和科學合理水資源調度體系、優質良好的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快捷安全的水利信息化體系以及協調高效的現代水管理體系。

三、投資估算與實施計劃

(一)投資估算。

依據相關規劃、專項規劃和單項工程前期工作的投資估算,結合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有關精神,經過重點項目篩選,全省“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總投資1558.47億元,其中中央投資823.37億元,地方配套(含貸款及利用外資)735.1億元。投資規模分類組成為:防洪抗旱減災工程總投資579.33億元,民生水利工程總投資583.64億元,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總投資167.68億元,水資源節約保護工程總投資51.46億元,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132.14億元,行業能力建設總投資44.23億元。

(二)實施計劃。

湖北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初步擬定了2321個項目,其中工程類項目2280個,“十二五”期間完建2025個,需結轉2015年以后完成項目255個;管理與改革類項目41個,“十二五”期間計劃全部完成。

1“十一五”結轉項目。根據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形勢和要求,為確保重點工程竣工和效益發揮,確保重點水利建設項目的投資需求,續建項目投資要“有保有壓”。“十一五”結轉項目共148個,其中“十二五”期間續建重點單項工程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方面,完建項目主要有湖北省洞庭湖區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荊江河勢控制應急工程(湖北省)、漢江下游堤防一期除險加固工程、倒水干流防洪綜合整治工程等4項;同時“十二五”期間還規劃安排農村安全飲水、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專項面上工程續建項目144個。

續建項目“十二五”期間投資規模2451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完建項目92個,結轉2015年以后項目56個,結轉投資10367億元。

2新建項目。“十二五”期間新建重點項目2173個,投資規模1313.36億元,其中: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投資496.46億元,民生水利工程投資433.35億元,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投資167.68億元,水資源節約保護工程投資48.06億元,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修復工程投資123.60億元,管理和行業能力建設投資44.23億元。

3年度安排。年度實施計劃按照重點項目篩選原則,對續建項目、納入全國性規劃、流域規劃、地方重要規劃的項目優先安排。經篩選排序,2011~2015年分年度投資規模依次為278.21億元、328.07億元、340.04億元、309.23億元、302.92億元,分別占“十二五”期間規劃投資的17.85%、21.05%、21.82%、19.84%、19.44%。

四、規劃保障措施

(一)科學制定規劃,加強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長江、漢江及其他江河流域治理規劃,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灌區節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抗旱規劃等事關民生的水利專項規劃,逐步形成功能齊全、覆蓋全面、層級配套、目標明確、操作性強的水利規劃體系。加大水利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對符合國家政策方向的重大項目,應優先開展前期工作,保障我省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水資源管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作用,強化水利發展規劃的調控與約束功能,加強分類指導。

(二)健全水法規體系,強化制度保障。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宣傳教育,切實實施《行政許可法》制度。繼續加強水利立法工作,針對地區水情特點,制訂地方法律法規,嚴格管理涉水行為。完善水利突發性事件應急機制,加強邊界水事糾紛協調處理力度,強化水行政執法,提高執法水平。進一步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水權制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度、民主決策制度以及以地方管理為主、實行分級負責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地方水利法規和制度體系;理順管理體制,積極推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切實落實最嚴格的水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以總量控制為核心,切實抓好水資源配置,加快制定流域、區域水量分配方案。

(三)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穩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機制。依據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和2011年中央1號文件的有關精神,合理劃分政府和市場的事權,明確各類水利工程的投資主體,確保水利國有資產的正確計量和使用中的保值增值。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充分發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土地整治資金的綜合效益。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嚴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拓寬水利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等水利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經營性水利項目進行市場融資。

(四)強化管理責任,健全協商機制。進一步明確水利部門和地方政府在水資源管理中的職責,健全部門之間的協商機制。實行防汛抗旱、飲水安全保障、水資源管理、水庫安全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地區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約束性指標,應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各級政府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強化政府和企業責任。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主要約束性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五)推進科技創新,注重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創新體系、落實水利科技經費,建設科研基地,利用基地優勢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模型,重點抓好防洪、節水、水資源保護、抗旱、水環境治理等領域水利關鍵技術研究。大力實施和推進水利人才戰略,完善水利人才資源開發和教育培訓工作體系,積極推進水利干部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圍繞水利發展目標,以高層次水利人才隊伍建設為龍頭,建立一支與水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高素質水利人才隊伍。

(六)認真組織實施,推進公眾參與。明確各級地方政府的職責,推進公眾參與制定規劃目標和規劃任務,建立有效的社會管理和實施機制。加強“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各個環節的組織實施,明確責任,逐級落實各項水利管理政策,提升水利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強規劃的宣傳和引導,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和支持水利規劃實施,創新水利建設各個環節的公眾參與方式,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

第二篇:湖北省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時期是轉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統籌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湖北小康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為實現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兩圈一帶”戰略建設,加速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在認真總結“十一五”發展基礎上,編制《湖北省農業

發展“十二五”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十一五” 時期是我省農業改革發展最活躍的5年,是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黃金時期。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2010年,糧食總產達到2315.8萬噸,比“十五”末增長6.36%,糧食生產延續了2004年以來連續七年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棉花總產47.18萬噸,比“十五”末增長25.81%,成為長江流域第一大產棉省;油料總產311.8萬噸,比“十五”末增長6.09%,其中油菜籽面積、總產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一;生豬出欄3827.4萬頭,比“十五”末增長14.42%,在全國排第5位;淡水水產品總產量353萬噸,比“十五”末增長31%,在全國排第1位。

2、農業經濟總量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2010年全省實現農業增加值2147億元,比“十五”末增長98.40%,在中部六省、全國分別排第3位、第8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08.99億元,比“十五”末增長97.6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長88.19%。農民收入構成結構進一步優化,工資性收入的比重達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個百分點。

3、農業板塊基地建設與結構調整成效明顯

2005年以來,我省大力開展農業板塊基地建設。優質稻、“雙低”油菜、優質棉、優質蔬菜、優質水果、優質茶等種植業連片規模板塊基地面積達到3800多萬畝。畜禽養殖小區2300多個,生豬和家禽規?;B殖比例分別達到68%和82%。水產集中連片板塊達500萬畝。2010年種植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5.47%,比2005年降低7個百分點;農產品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糧食作物綜合優質率達到73.8%,油菜“雙低”率達到95%,優質果率達到65%,名優茶產量占45%,優質棉占比超過70%,水產名特優比重達到75%以上。

4、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4000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銷售收入過10億元、50億元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分別達25家、3家,均實現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標”產品數量達3750個,居全國前列。通過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當道茶、奧星糧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蕭氏、國寶等12個農產品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出口總額達10.8億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進步和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省有現代農業展示中心、縣市有展示園、鄉鎮有示范場、村有示范戶的四級農業科技展示培訓平臺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戶達到36.8萬戶,是2005年的2.6倍。測土配方施肥、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畜禽水產健康養殖等實用技術覆蓋率明顯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國2個百分點。2010年,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個百分點,農機總動力達到3257萬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機械插秧和油菜機收水平分別位居全國第3位和第1位??萍歼M步和農機裝備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中的支撐作用明顯提高。

6、農村能源和生態環保建設取得新進展

2010年,全省農村清潔能源普及率達到30%,新建農村能源服務網點270個,總數達到4568個,覆蓋率60%以上。農村生活節能新技術和新產品大力推廣,各類沼氣工程建設全面鋪開,項目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村能源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以沼氣為紐帶構建的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村用能的物質能量循環體系,改善了農村用能結構,減少了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處理利用率不斷提高?;?、農藥過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穩步推進。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和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農村改革發展開創新局面

在穩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創新農村經營組織形式,大力發展各類農村專業協會、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2010年,全省經工商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2081家,農民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鶎愚r業服務體系改革創新深入推進。順應農民向城鎮轉移的發展趨勢,積極開展試點突破土地流轉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農村承包耕地流轉速度明顯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轉面積達到418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9.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以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鄂州等市縣城鄉一體化試點、7個脫貧致富奔小康試點縣、竹房城鎮帶城鄉一體化、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和88個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60個新農村建設駐點村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探索了縱深推動新農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

“十一五”以來,我省保持了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糧食生產連續五年增產、農民收入實現了新突破、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新成效,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實現了新提高、農村改革實現了新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創了新局面。實踐證明: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進一步加強對湖北農業的再認識,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必須堅持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基本自給,在確保農產品總量的情況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馳名品牌,優勢產業更為突出,品牌創建思想高度統一,為湖北品牌農業、效益農業提供支撐,使我省農業大省的地位更為鞏固。必須堅持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注重對新興市場主體的扶持,進一步提升部門的服務能力,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為農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為千家萬戶與大市場對接奠定基礎。必須堅持強化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全省農業農村的投入,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能力,為強化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提供有力保障。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方略,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提供強大動力。這些寶貴經驗對今后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十二五”發展環境

1、發展態勢的判斷

——轉變發展方式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時代主題。在三次產業中,農業是對資源環境依賴度最高的產業,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產品的科技含量、勞動者的素質都相對落后,農業生產方式比較粗放,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始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如何改變過去依靠資源高強度投入的粗放發展方式,既是新階段對農業的要求,也是農業自身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同時,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以現代生物科學革命為標致的第六次產業革命,將使農業生產發生歷史性的大變革。

——培育新的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面臨的重大任務。“十二五”期間以城鎮常住人口為基數的城鎮化率將超過50%。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將會有更多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傳統農業經營主體正在逐步退出生產領域,農業經營主體正在發生變化。加快培育適應目標市場化、生產專業化、組織規?;?、手段機械化、技術實用化的新型農民,促進農業勞動者由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將是新時期的一個重大任務。

——國內市場擴大是湖北農業面臨的難得機遇。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農產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響。同時,國內正處于經濟水平提升、人口增長、耕地減少、產能有限、需求在增長中升級的轉型期,國內市場無論是對農產品的總量還是質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農產品市場以擴大內需為主的局面將進一步強化。如何發揮湖北農產品資源優勢、居中獨重的內生型市場優勢、農業科技優勢的潛力,擴大湖北農產品市場半徑,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是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更加關注質量安全是農產品消費市場發展的主要趨勢。目前,我國食品消費結構已經過調整期并進入品種多元、外觀標準、品質安全的階段。這些變化趨勢將有力地推動農業結構朝著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方向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也將面臨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從“十二五”時期開始,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水平,不僅是突破國外“綠色壁壘”,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適應新的市場需求,搶占國內市場的迫切需要。

——強化農科教結合將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農業教育、農業科技、農業生產只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會形成強大的生產力。“十二五”時期,必須面向基層培養農業實用人才;面向農村,開展科技研究;面向農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和普及,通過農科教有機結合,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體將是推動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的重要力量。伴隨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農業比較效益低下的狀況正在改觀,農業領域開始成為社會資本新的投資熱點。此外,農村剩余資本長時期外流的狀況早已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在新階段,這一狀況將隨著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緩解。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業,形成政府、社會、金融機構多元化的投入主體,是“十二五”時期推動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2、發展的有利條件

——“三農”工作上升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好的時代環境。“十一五”時期5個中央一號文件均聚焦“三農”問題,同時,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作為農業大省,湖北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好的政策環境。

——全省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為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條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增長,2010年達到1.58萬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011億元。伴隨全省經濟總量的增加,農業農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將會不斷增強。

——統籌城鄉發展和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為農業和農村經濟邁上新的臺階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動力。黨的十六大以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逐步消除二元經濟結構,成為了農村改革發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突出強調加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標志著我國“三農”發展將在統籌城鄉發展的新理念帶動下,呈現出新趨勢,這為新時期破解“三農”發展難題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動力:走城鄉統籌發展道路,將會優化農業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形成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一體”的發展格局;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將會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生產要素向農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和形成有利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體制環境,從而夯實農業和農村發展基礎,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支撐能力,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后勁。

——國家深入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將為我省從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提供更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農業大省的崛起,農業和農村經濟強則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這標志著國家推進中部崛起的速度將更快、力度也將更大。湖北作為我國糧食生產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實施,將使我省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更明確,發展現代農業的政策依據更為充分。

——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改區建設,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走轉型發展道路積累了實踐經驗。“十二五”時期是以轉型促發展的關鍵階段。農業、農村、農民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礎產業、廣闊地理空間和重要力量,決定“三農”無疑是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實現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在以轉型促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湖北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轉型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減災能力偏弱。我省農村水利設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產能力普遍下降?,F有農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僅占14%,且大多標準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脆弱。近200萬畝精養魚池淤塞嚴重,水體容積低,單產水平不高,病害較重,養殖效益普遍偏低。設施農業特別是設施蔬菜發展滯后,面積僅100萬畝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簡易結構,季節性、結構性和災害性供應短缺問題較突出。

——龍頭企業規模不大,農企利益聯結不緊。我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和各類合作經濟組織的整體實力偏弱,帶動力不強。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種植業加工企業發展相對較快,畜禽、水產加工企業發展相對不足,特別是生豬、肉雞加工與我省生豬和家禽大省地位極不相稱。同時,油脂、小龍蝦等產業加工能力相對過剩,許多企業資產閑置,利用率不高。企業與農戶之間普遍存在利益聯結不緊,訂單履約率較低,農民毀約和龍頭企業與民爭利并存等問題,不利于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整體推進。

——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不高,對農業穩產、高產、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運行機制不夠完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戶率、到田率不高,農業實用技術創新成果偏少,發展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能力偏低,制約了農業穩產、高產、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農產品市場波動性大,農民持續增收的壓力較大。農產品市場調控的體制機制不完善,價格反映供求關系的信號不靈敏,缺乏必要的市場風險預警機制保障,農民種養殖產品結構調整難以同價格信號同步,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農業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損失較大,影響農民持續增收。

——農村經營組織體制約束和機制不活的現象仍然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仍然存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格局中仍處于弱勢地位,農業投入資源來源渠道仍舊狹窄,市場化的投資體制發展緩慢;資金使用合力不強;農業要素供給和流動機制不活,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平臺和管理機制尚未完善。

與此同時,我省發展現代農業還面臨著一些挑戰: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務農人員的素質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對農業“兩型”化發展的制約日趨明顯;極端天氣變化頻繁對農業受災程度的影響越來越大;耕地數量剛性減少與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對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目標要求越來越高;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消費者的期待還存在較大差距等。面對這些挑戰,“十二五”期間,必須找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突破口,著力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經營體制和機制,著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著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市場化、規?;?、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著力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我省農業發展綜合實力,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基本原則

——穩定基本經營制度與創新體制機制相結合。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保持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制度保障,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動力源泉。要堅持把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作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根本動力,在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拓寬發展道路,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給與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相結合。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內在要求,湖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要始終堅持把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第一要務。同時,要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和發展多功能農業等,進一步挖掘農業內外部增效潛力,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民生作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核心。

——堅持因地制宜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相結合。全省各地農業自然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必須堅持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作為指導農業工作的重要方法,積極培育各地特色產業。同時,要遵循農業生產的自然、經濟規律,走區域優勢互補、產業集群發展道路,進一步做大做強優勢農業產業和優勢農業品牌。

——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與加強宏觀調控相結合。市場機制是實現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對于農業增產增效具有重要意義。但農業是基礎產業、民生產業,任何時候都必須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作為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提高農業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時,加強政策引導、扶持和部門監管,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和生產經營自主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加快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當前,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農業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矛盾日益突出。對此,必須堅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作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主要途徑,充分發揮湖北農業科教、人才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確保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五年的發展,使農產品生產能力穩步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增強;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高產、穩產、高效面積擴大;農業科技支撐作用明顯提高,單位產出能力和效益提高;農業投入品科學運用水平提升,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農業內部及其與

二、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增長方式得到轉變;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2、預期目標

到2015年,全省農業農村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如下:

——農業經濟效益及結構。農業增加值達到2635億元;農產品加工值超過6000億元;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農產品加工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1.5:1;農民人平純收入年均增長10%。

——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產量達到2400萬噸、棉花產量50萬噸、油料產量達到330萬噸、果蔬產量達到4250萬噸,生豬出欄量達到4500萬頭,肉類總產量達到500萬噸,水產品總產量達到420萬噸。

——農業科技和機械化水平。農業科技貢獻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950萬千瓦,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到65%。

——農村能源和資源環境。新增清潔能源受益農戶150萬戶,配套后續服務網點覆蓋率達到80%以上;清潔能源入戶率達到45%,丘陵山區達到70%;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80%;農田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化肥利用率達到35%;化學農藥用量減少10%。

三、區域與產業布局

全省農業區域與產業結構,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區域互補,突出特色;規模經營,提高效益”的原則進行合理布局。

(一)區域布局

按照全省“兩圈一帶”總體發展戰略要求,將全省農業區域劃分為武漢城市圈“兩型”農業試驗區、鄂西特色生態農業區與沿江優勢農業帶三大區域,各區域農業主體功能綜合考慮區域所處自然環境、農業發展基礎、區位條件確定。

圖1 湖北省農業區域布局圖

1、武漢城市圈“兩型”農業試驗區

武漢城市圈“兩型”農業試驗區涵蓋武漢、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9個城市的農業區域,即武漢城市圈內的農業區域。武漢城市圈具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與農業發展基礎,是全省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的密集區。根據發展的現狀及潛力,試驗區的農業功能應定位于:全省“兩型”農業發展的科技示范區,全省現代都市農業、精致農業發展的先進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觀光農業基地,全國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武漢城市圈“兩型”農業試驗區產業發展重點包括:商品蔬菜、優質水產品、優質稻米、優質棉花、“雙低”油菜和“三元”豬等優勢農產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優質綠茶、優質水果、優質蜂產品、優質中藥材、蠶繭、花生、苧麻等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

與武漢市近鄰的東西湖、蔡甸、漢南、洪山、江夏、黃陂、新洲等地區在全省農業基礎條件好,農業科技力量強,農業發展起點高,并具有緊鄰武漢市區、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達等優越的區位條件。本區應著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現代新型農業以及以服務市民生活、服務城市建設與環境美化為主要目標的現代都市農業。

武漢市周邊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8市是全省重要的糧、棉、油、畜禽、水產品產區與加工區,農業生產條件較優越,農業勞動力素質較高。本區應依托現有的發展基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逐步實現由比較粗放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以“高質、高效、生態”為重要特征的現代集約農業轉變。產業發展重點是:繼續搞好主要農產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產品的品種優化與效益提升,同時大力發展水禽、特色家禽、優質牛奶、小龍蝦、名優茶、優質水果、優質蜂產品、優質中藥材、蠶繭、苧麻、花生等特色名牌產品。

2、鄂西特色生態農業區

鄂西特色生態農業區包括襄樊、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8個市州在內的農業區。本區地域遼闊,生物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密集,生態良好,文化多樣,是我省農產品,特別是果、茶、藥、食用菌、魔芋等特色產品主產區。

鄂西特色生態農業區應依托本區獨特的資源條件,圍繞“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三大總體發展目標,大力轉變生產方式,推動農、特、畜、水產品的集約化、規?;a與品牌化經營;積極開發農業資源的多種利用價值,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積極推廣利用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推廣農業生態養殖、立體養殖,推廣低碳農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經濟、社會與生態綜合效益明顯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區內產業發展重點包括:優質稻米、小麥、“雙低”油菜、“三元豬”、名特水產品、高山蔬菜等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牲豬、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葉、水果、中藥材、魔芋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在種子種苗繁育推廣、特色產品精深加工、立體種養高效模式等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3、沿江優勢農業帶

我省長江段長約1060公里,占長江干線總長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區是促進我省經濟發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長極。沿江優勢農業區包括武漢、黃石、宜昌、鄂州、黃岡、荊州、咸寧、恩施等8個市州的48個縣市區的農業區。本區土質肥沃,河湖廣布,水資源豐富,農田水利灌溉系統較為發達。

沿江優勢農業帶應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優勢以及沿江經濟開發的機遇,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力爭成為全省農業集約化與產業化發展的先行區。沿江優勢農業帶產業發展重點是建立“三帶十二個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即建立大宗優勢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產業帶;優質畜牧水產養殖與加工帶;特色經濟作物生產與加工帶。十二個基地包括:優質稻米、“雙低”油菜、商品蔬菜、優質花生、優質“三元豬”、奶牛、優質水產品、優質水果、優質茶葉、優質中藥材、魔芋、食用菌等生產及加工基地。

(二)產業布局

1、種植業

(1)水稻布局。根據自然條件、種植習慣、加工企業分布狀況以及《湖北省優勢農產品及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要求,繼續推進江漢平原和鄂東單雙季優質秈稻優勢產區、鄂中丘陵、鄂北崗地單季秈稻優勢產業帶和鄂東北優質、粳稻優勢產區基地建設, 確保全省水稻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左右,其中優質稻面積達到2500萬畝。

圖2 湖北省水稻生產布局圖

一是江漢平原、鄂東單雙季優質秈稻板塊。包括仙桃、潛江、天門、漢川、監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荊州、石首、枝江、黃梅、武穴、蘄春、團風、浠水、鄂州、大冶、陽新、咸安、嘉魚、崇陽、赤壁等縣(市、區)。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崗地單季優質秈稻板塊。包括京山、沙洋、鐘祥、安陸、應城、當陽、隨縣、曾都、廣水、南漳、襄陽、棗陽、宜城等縣(市、區)。

三是鄂東北優質粳稻板塊,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黃陂、新洲等縣(市、區)。

(2)小麥布局。根據農業部制定的小麥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安排,結合結構調整的趨勢、加工企業分布情況,以及大眾消費特點,重點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崗地優質中筋小麥優勢區和江漢平原、鄂東弱筋專用小麥優勢區基地建設,全省小麥總面積穩定在15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面積1200萬畝。

圖3 湖北省小麥生產布局圖

一是在襄陽、棗陽、隨縣、曾都、廣水、安陸、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鄖縣、南漳、宜城、鐘祥等北緯31°以北的縣(市、區)建設中筋小麥板塊。

二是在天門、仙桃、潛江、江陵、松滋、公安、黃梅、麻城、大悟、紅安、羅田等縣(市、區)建設弱筋小麥板塊。

(3)玉米布局。服務飼料加工業和養殖業發展需要,大力促進玉米產業發展,穩定擴大面積,著力提高單產,加強技物配套,發展訂單生產,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和加工轉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種植面積發展到850萬畝,單產提高到340公斤。

圖4 湖北省玉米生產布局圖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區。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東、宣恩、咸豐、興山、長陽、秭歸、五峰、竹山、竹溪等縣(市、區),選用適宜品種,提高復種指數,發展間套復種面積,提高單作或間套作玉米單產水平。

二是鄂北崗地玉米種植區。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棗陽、谷城、???、襄陽、南漳等縣(市、區),可擴大種植規模,增加飼料玉米生產能力。

三是江漢平原及鄂中丘陵區。包括武漢、荊州、荊門等地,主要有天門、潛江、仙桃、鐘祥、京山、漢南、新洲、荊州、江陵、松滋、公安等縣(市、區),發展鮮食玉米生產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潛力。

(4)馬鈴薯布局。根據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抓好鄂西高山種薯優勢生產區,鄂西低山糧、加、飼產業區,平原菜用、加工薯產業區和鄂東南丘陵特色商品薯產業區的基地建設,力爭各類馬鈴薯基地建設突破500萬畝。

商品薯生產基地建設:一是鄂西糧用、加工及飼料薯板塊。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農架林區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馬鈴薯產區,主要有興山、宣恩、咸豐、長陽、秭歸、建始、恩施、巴東、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縣(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塊。以江漢平原和漢江流域為主體,包括荊州、襄樊、宜昌、荊門、隨州、武漢市等市;三是鄂東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塊。主要包括崇陽、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魚、陽新等縣(市、區)以及鄂州和黃岡市的部分縣(市、區)。

種薯繁育基地建設:一是加強試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設;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漢市、隨州市、恩施市、長陽縣等處;三是原種、良種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農架林區、襄樊市和黃岡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

(5)棉麻布局。進一步提升棉麻生產優勢,建設適紡50支紗以上的中長纖維原棉生產基地和適紡30支紗以下的中短纖維原棉生產基地,棉田面積700萬畝左右。建設優質苧麻生產基地,苧麻種植面積恢復到30萬畝左右。

一是建設江漢平原、鄂東和鄂北三大優質棉板塊。重點建設天門、沙洋、潛江、監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漢川等縣(市)。

二是建設鄂南優質苧麻板塊。包括咸安、赤壁、嘉魚、陽新、大冶等縣(市、區)。

圖5 湖北省棉花生產布局圖

(6)油料布局。在長江、漢江沿岸地區與鄂東、江漢平原、鄂中北地區集中建設30個“雙低”油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基地),確保全省油菜面積達到1900萬畝以上,油菜“雙低”優質率和商品率分別穩定在95%和65%以上。在漢江中游和鄂東大別山建設300萬畝花生、芝麻板塊。

一是建設鄂東、江漢平原、鄂中北 “雙低”油菜板塊。包括天門、仙桃、公安、松滋、潛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陽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鐘祥、當陽、宜城、監利、洪湖、荊州區、黃梅、蘄春、石首、麻城、云夢、漢川、孝南、應城、黃陂等縣(市、區)。并在鄂北建設雜交油菜良種繁育基地。

二是建設漢江中游和鄂東大別山花生、芝麻板塊。包括襄樊市郊區、襄陽區、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紅安、麻城、團風等縣(市、區)。

圖6 湖北省油料生產布局圖

(7)蔬菜布局。按照建設兩型社會和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環保農業的要求,全省積極推進蔬菜產業向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質量安全型的“三型”產業轉變。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播種面積穩步發展到1900萬畝。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漢市為核心,全省16個中等城市和主產縣市區郊區為據點,建立200萬畝穩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種面積達到700萬畝,產量1000萬噸,總產值200億元,蔬菜質量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應。

二是喜冷涼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魚、天門、襄陽、云夢、應城、漢川、鐘祥等縣市區建立240萬畝穩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種面積達到500萬畝,總產量1100萬噸,總產值160億元,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以外銷為主,蔬菜質量檢測合格率達98%以上,參與支撐我國秋冬蔬菜市場供應。

圖7 湖北省蔬菜生產布局圖

三是高山反季節蔬菜。在長陽、五峰、興山、利川、恩施、巴東、建始、??档?6個高山蔬菜主產縣市,建立160萬畝穩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種面積發展到300萬畝,總產量800萬噸,總產值90億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以外銷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東西湖、江夏、漢川、洪湖等縣市區建立150萬畝標準化水生蔬菜基地,畝產量2000公斤,總產量300萬噸,總產值60億元,由自給為主向外銷為主發展,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隨縣、遠安、房縣、???、廣水、鐘祥、新洲、公安等縣市建立高標準生產基地50萬畝,鮮菇產量100萬噸,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出口創匯達到3億美元以上,力爭使全省食用菌總產值和產量繼續穩居全國前5位,食用菌出口創匯繼續穩居全國前兩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潛江、蔡甸、江夏、宜城等縣市區建立西甜瓜基地150萬畝,產量400萬噸,產值40億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關縣市建立生產基地50萬畝,產量100萬噸,總產值50億元,其中種植產值30億元、加工產值20億元,基地農民從魔芋產業年人平增加純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

(8)果、茶、桑、藥布局。做好水果市場細分,加快品種結構調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種發展,實現均衡上市,果園面積發展到580萬畝。突出名優茶生產,大力推廣茶樹無性系良種繁育栽培技術,提高茶園整體素質,茶園面積穩定在350萬畝左右。大力推廣多絲量優質蠶品種,主推小蠶共育、省力化養蠶,方格蔟營繭等集成技術,大力開展桑蠶繭綜合利用,提高綜合效益。桑園面積發展到40萬畝。強化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大力推廣高產栽培和無公害生產技術,重點發展黃連、茯苓、板黨、玄參、白術等品種,中藥材留存面積發展到500萬畝,播種面積穩定在130萬畝。

水果:一是以巴東、長陽、秭歸、興山、夷陵、點軍、當陽、宜都、枝江、松滋、東寶等縣(市、區)為核心示范區的優質柑橘板塊;二是以丹江口市、鄖縣為核心示范區的寬皮柑橘板塊;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鐘祥、京山等縣(市)為核心示范區的優質梨板塊;四是以棗陽、隨縣、廣水、孝昌、孝南等縣(市、區)為核心示范區的優質桃、棗板塊。

茶葉:一是在恩施、鶴峰、宣恩、咸豐、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縣(市、區)建設名優綠茶、宜紅茶板塊;二是在英山、羅田、麻城、紅安、大悟、孝昌等縣(市)建設名優綠茶和出口綠茶板塊;三是在竹溪、竹山、房縣、???、谷城、南漳、神農架等縣(區)建設高香綠茶板塊;四是在赤壁、崇陽、通城、咸安、通山等縣(市、區)建設名優綠茶及邊銷茶板塊。

桑蠶:一是鞏固提高鄂東優質桑蠶繭板塊,包括英山、羅田、麻城等縣市;二是積極發展鄂西優質桑蠶繭板塊,包括鄖縣、鄖西、南漳、遠安、夷陵等縣區。

中藥材:一是重點打造武陵山優質地道藥材種植區,包括恩施、巴東、利川、咸豐、鶴峰、建始等6縣市;二是鞏固發展大別山藥材種植區,包括蘄春、英山、羅田、麻城等4縣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藥材種植區,包括鄖西、鄖縣、房縣、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南漳等9個縣市。

2、畜牧業

生豬:以長江流域縣(市、區)為重點,建設與龍頭企業相配套的生豬產業板塊基地。包括襄陽、松滋、鐘祥、隨縣(含曾都)、仙桃、潛江、當陽、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棗陽、鄂州、天門、黃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監利、老河口等25個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和漢川、安陸、大冶、陽新、巴東、利川等縣市區。

肉雞: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潤、十堰市康達等肉雞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打造以隨州、襄樊、十堰等地為主的鄂北雙億只肉雞產業帶;二是以溫氏湖北公司為龍頭的鄂南億只優質黃羽肉雞養殖基地;三是以谷城縣為主的千萬只生態土雞養殖基地。形成我省3億只肉雞主產區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雞: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漢靈星等蛋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建設京山、應城、云夢、安陸、鐘祥、沙洋、仙桃、公安、荊州區、石首、新州、浠水、團風等蛋品大縣市為重點,形成鄂中、鄂東存籠過億只的蛋雞板塊。

肉鴨:以漢口精武和飄飄鴨業、周黑鴨、鴻翔等肉鴨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以“8+1”城市圈為主的億只肉鴨產業基地。

蛋鴨:以仙桃九珠、荊州離湖、荊州小胡鴨等蛋鴨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以江漢平原為主的6000萬只蛋鴨養殖基地。

鵝:生產基地集中在江漢平原、鄂中產業區和鄂南產業區。

肉牛:肉?;匾詽h江流域、大別山肉牛產業帶為主,包括竹山、鄖縣、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陽、棗陽、隨縣、曾都、廣水、安陸、京山、鐘祥、天門、大悟、紅安、麻城、浠水、蘄春、黃陂、利川、咸豐、恩施等25個縣市,實現出欄肉牛100萬頭,占全省肉牛出欄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東、恩施、宜都、長陽等5縣市,漢江流域的丹江口、鄖西縣、房縣、老河口、襄陽、棗陽、南漳、谷城、宜城、隨縣、曾都、廣水等12個縣市區,大別山區域的麻城、羅田、蘄春、英山等4縣市,年出欄肉羊600萬只,占全省800萬只的75%。

奶牛:奶?;匾晕錆h為中心,聯合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和潛江等共8個市共同打造武漢城市圈奶業基地。其中,黑白花高產奶牛生產基地主要包括武漢、黃岡、黃石、咸寧、孝感、咸寧市郊;奶水牛生產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門、潛江、仙桃四個直轄市及黃岡、咸寧、孝感三市所轄部分縣市;“黃牛奶改”發展區域主要包括黃岡、咸寧、孝感三市所轄縣市?;啬膛4鏅谕黄?0萬頭,年產鮮奶30萬噸。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黃梅,崇陽、新洲、黃陂、隨縣、曾都、安陸、沙洋、鐘祥、京山、襄陽、棗陽、南漳、宜城、荊州區、公安、松滋、監利、石首、當陽、宜都、枝江、天門、潛江、仙桃、神農架林區、鶴峰等29個縣市區。

圖8 湖北省生豬養殖布局圖

3、水產業

全省水產品養殖面積發展1030萬畝,實現水產品總產量420萬噸。建設20個名特水產品省級苗種繁育基地,良種覆蓋率達到60%,建設30個穩產高產淡水水產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積達到600萬畝,將我省建設成全國最大的優質淡水水產品生產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據農業部制定的《全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和《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要求,結合我省各地自然條件、養殖習慣以及加工企業分布狀況,在穩定發展“青、草、鰱、鳙、鯉、鯽、鳊、魴”等8大常規當家品種的基礎上,按照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產業化的要求,大力推進特色水產品養殖。重點發展小龍蝦、河蟹、斑點叉尾鮰等三大出口優勢水產品和鱖魚、黃顙、鱔鰍、龜鱉、烏鱧、鯰魚、青蝦、長吻鮠、鲌魚、羅非魚、大鯢、胭脂魚、鱘魚等特色品種(除小龍蝦、鲌魚、羅非魚、大鯢、胭脂魚、鱘魚外,其它各品種均被納入全國特色農產品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

圖9 湖北省重點優勢水產養殖布局圖

(1)出口優勢水產品布局

小龍蝦:圍繞全省“楚江紅”小龍蝦品牌整合和小龍蝦加工業的深度開發,在潛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魚、監利、孝南、沙洋、應城、黃陂、浠水、天門、新洲、赤壁、蘄春、黃州區、鐘祥、漢川、宜城、武穴等地重點建設20個小龍蝦工廠化苗種繁育基地,同時在上述20個縣以及公安、石首、廣水、黃梅、大冶、枝江、江夏、荊州區、沙市、陽新、蔡甸、東西湖、漢南、松滋、江陵、團風、當陽、隨縣、京山、東寶、云夢、大悟、安陸、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棗陽、孝昌、襄陽等地建50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廣“蝦稻輪作”、“蝦蟹混養”、“名優魚類與小龍蝦混養”等技術。

河蟹:圍繞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點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魚、漢南、監利、仙桃、漢川、赤壁、大冶、咸安、應城、陽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鐘祥、天門、新洲等20個縣市區。

斑點叉尾鮰:圍繞全國苗種基地和鮰魚加工出口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嘉魚、長陽、宜都、鐘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門、潛江、監利、陽新、丹江口、浠水、隨縣、京山、老河口、棗陽、赤壁、沙洋、當陽等20個縣市區。

(2)特色水產品布局

鱖魚:重點建設洪湖市、江夏區、嘉魚、鄂州、公安、黃陂、仙桃、監利、石首、漢川、應城、武穴、鐘祥、天門、松滋、沙洋、浠水、蘄春、陽新、通山等20個縣市區。

黃顙魚:重點建設公安、荊州、嘉魚、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監利、洪湖、云夢、漢川、天門、潛江、蘄春、黃州、松滋、江夏、黃陂、浠水、老河口等20個縣市區。

鱔鰍:重點建設仙桃、監利、洪湖、嘉魚、陽新、漢川、孝南、天門、沙洋、潛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廣水、蔡甸、武穴、漢南等20個縣市區。

龜鱉:重點建設應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門、浠水、孝南、沙洋、黃陂、洪湖等10個縣市區。

烏鱧:重點建設陽新、嘉魚、云夢、漢川、沙市、監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黃梅、大冶、沙洋、當陽等15個縣市區。

鯰魚:重點建設監利、公安、嘉魚、枝江、當陽、丹江口、麻城、天門、隨縣、陽新等10個縣市區。

青蝦:重點建設黃梅、監利、嘉魚、鄂州、大冶、江夏、陽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個縣市區。

長吻鮠:重點建設石首、洪湖、長陽、鐘祥、蘄春、夷陵區、當陽、宜都、枝江、漢川等10個縣市區。

鲌魚:重點建設丹江口、大冶、公安、當陽、宜城、黃梅、嘉魚、咸安、江夏、鄂州等10個縣市區。

羅非魚:重點建設英山、天門、浠水、沙洋、潛江、鐘祥、赤壁、應城、洪湖、襄陽等10個縣市區。

大鯢:重點建設宣恩、咸豐、恩施市、竹溪、房縣、竹山、丹江口、嘉魚、當陽、夷陵、五峰、京山、神農架、東西湖、鄖西等15個縣市區。

胭脂魚:重點建設孝南、東西湖、荊州區、嘉魚、當陽等5個縣市區。

鱘魚:重點建設荊州區、宜都、長陽、當陽、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廣水、沙市等10個縣市區。

4、農村能源

戶用沼氣:建設重點放在十堰、黃岡、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氣工程:建設重點放在荊州、黃岡、襄樊、宜昌、仙桃、天門、潛江等地。

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重點放在武漢、黃岡、孝感、襄樊、荊州、仙桃、天門、潛江等地。

秸桿氣化(固化)集中供氣工程:建設重點放在仙桃、天門、潛江、黃岡、襄樊、十堰、荊州、咸寧等地。

5、加工業

農產品加工企業布局應遵循產業布局的一般規律,選擇交通條件優越、農產品原料富集、市場輻射范圍廣泛的地點組織生產,并盡可能集中布局,形成產業集群優勢。應充分發揮我省農業資源優勢,圍繞優質稻、棉花、雙低油菜、生豬、水禽、水產品、食用菌、果茶等優勢主導產品,加快板塊基地與龍頭企業對接,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建設一批標準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

四、主要任務

(一)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1、穩定發展糧棉生產

全面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力爭糧食播種面積由6100萬畝增加到6200萬畝,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繼續優化區域布局,著力改進品種結構;穩定發展水稻、小麥生產,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和調出能力強的核心產區;擴大玉米、大豆等旱糧生產,提高飼料用糧自給率;實施“秈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場供應能力;突破性發展馬鈴薯生產,大力減少冬閑田;適應紡織和加工需求,進一步建設棉麻板塊基地。大力推進糧棉高產創建,抓好示范優良品種、集成高產技術、加強病蟲草害防控、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進機械化生產等五項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提高示范片種植水平,帶動糧棉生產大面積平衡增產。到2015年,力爭全省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單季稻畝產達到700公斤、雙季稻畝產900公斤、小麥畝產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馬鈴薯達2000公斤(鮮重)、棉花畝產達到100公斤。

2、著力做大油菜產業

積極構建雙低油菜籽生產新模式,以組織統一供種為基礎,以創建品牌為抓手,實現油菜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加大產業政策導向為切入點,培植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將油菜產業由單一的數量規模型轉向質量、品牌、效益型的產業化發展。重點加強雙低油菜新品種選育與良種繁殖體系建設、雙低油菜標準化技術示范體系建設、雙低油菜加工示范體系建設、雙低油菜品牌與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推廣雙低油菜優良品種和高產高效技術,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著力培植雙低品牌,建立雙低油菜產業技術支撐體系,促進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推動我省油菜產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到2015年,力爭全省油菜種植面積1900萬畝,比“十一五”期末增12%;達到雙低標準的油菜面積1000萬畝,占油菜種植面積的50%;油菜籽單產達到140公斤,增長8%左右,總產達到266萬噸,增長12.5%。

3、發展壯大蔬菜產業

以蔬菜標準園創建為抓手,加大高標準蔬菜基地建設力度。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化,培植10個產值過億元的蔬菜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提高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帶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充分發揮我省高山反季節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資源優勢和生產優勢,擴大我省蔬菜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和蔬菜集約化育苗,走土地節約型、高效集約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強力推行蔬菜標準化生產。加強和完善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的建設,建設一批產地批發市場,嚴格建立和執行蔬菜產品產地準出制度、銷地準入制度、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確保蔬菜產品安全。力爭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種面積達到1900萬畝,總產量3800萬噸,總產值660億元,蔬菜產業綜合效益突破1000億元大關,出口創匯突破4億美元大關。

4、加快發展果、茶、桑、藥等特色產業

加大水果、茶葉、蠶繭、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區域結構調整的力度,力促經濟作物基地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效益進一步提高。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加快果、茶、桑、藥等產品規?;?、標準化基地建設。穩定提高長江三峽、丹江庫區、鄂北等地柑橘、桃、梨優質板塊基地的生產規模,主攻品質,提高效益;繼續加強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峽名優綠茶和宜紅茶產區、鄂東大別山名優綠茶和出口綠茶產區、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綠茶產區和鄂南幕阜山名優早茶與邊銷茶基地生產能力建設,擴大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著力打造名優品牌,重點開發采花毛尖、蕭氏茗茶、武當道茶、恩施玉露、秭歸臍橙、宜昌蜜桔、鄧村綠茶、英山云霧、鶴峰翠泉茶等名優產品。高檔次開發烏龍功夫茶生產,加快恢復發展宜紅茶生產,實現我省烏龍功夫茶產業突破性發展。利用國家實施“東桑西移”、扶持中藥發展等政策機遇,促進蠶繭、中藥材生產邁上新臺階。爭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藥等經濟作物總面積達到1600萬畝(包括500萬畝中藥材留存面積),實現農業產值200億元以上,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以上。

5、大力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豬禽生產,突出發展奶業生產,加快發展肉牛肉羊生產。優化區域布局,推進大別山區、武陵山區、鄂北崗地草食畜牧業、江漢平原為中心的生豬養殖業、漢江流域和大別山等地區的肉羊養殖業、以武漢為中心的奶牛養殖業等優勢區域的開發。大力發展標準化、規?;a,著力推進家庭式規模養殖,以獎代補,重點支持標準化、規?;B殖模式推廣,“清潔工程”建設。加快畜禽良繁體系建設,扎實開展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實施“種源工程”,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網絡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切實提高我省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構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面推行無公害生產,實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實提升畜產品安全水平。力爭到2015年,全省豬、牛、羊、禽出欄(籠)數量分別達到4500萬頭、170萬頭、800萬只、60000萬只;肉、蛋、奶的產量分別達到500萬噸、200萬噸、35萬噸。

6、穩步提高水產業質量與效益

以“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水”為發展前提,走“湖泊拆圍、水庫限養、江河禁捕、改造魚池、加工帶動、品牌增值”的發展之路,大力轉變水產發展方式,發展現代漁業。著眼于規?;?、區域化、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漁業養殖基礎設施改造升級,重點搞好全省500多萬畝精養魚池改造建設,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災、發展生態健康養殖的標準,分批進行改造,重點改造進排水渠道分離、池塘清淤和護坡,實現精養魚池水、電、路、機械配套,規?;B片發展的格局。優化水產業品種結構,繼續支持以小龍蝦、河蟹、斑點叉尾鮰、黃鱔、黃顙、泥鰍、武昌魚、龜鱉、鱖魚等重點品種為龍頭的“一魚一產業”快速發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蝦一魚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紅”小龍蝦、“洪湖漁家”生態魚、“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種的保護與市場開發力度。發展規模養殖與特色養殖,建設縣市有大板塊、鄉鎮有專業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產板塊和水產大縣。拓展水產業增值空間,大力發展休閑漁業與觀光漁業。實施漁業生態環境修護工程,提高水產集約化養殖水平。加強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監測,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加大漁業科技創新力度,重點解決制約我省小龍蝦、黃鱔、鱖魚、河蟹等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提高全省水產業市場競爭力。爭取到2015年,全省放養水面穩定在1030萬畝左右;產業全行業總產值1270億元,其中漁業產值550億元,加工業等二產業產值270億元,三產業產值450億元;水產品總產量420萬噸;水產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創匯突破3.3億美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達10300元。

7、積極發展飼料加工業

以市場為導向,引導飼料企業重組與兼并,加快飼料企業規?;?、集團化進程,全面提升飼料行業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優化飼料產業結構,滿足不同養殖方式和養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飼料添加劑的研制與應用,加強飼料基礎科學的攻關研究,大力推進飼料工業科技進步;全面貫徹落實《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狠抓飼料質量安全,加強標準化和質檢工作,完善飼料行業監管監測體系,規范飼料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地區布局,形成結構合理、添加劑生產與飼料加工能力相適應、較為完善的飼料工業體系。爭取到2015年,飼料總產量達650萬噸,其中:配合飼料產量540萬噸,濃縮飼料90萬噸,預混合飼料20萬噸,飼料工業總產值達240億元。

8、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

立足于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區域特色農業和出口基地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增強我省農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動性,進一步擴大我省農業的對外開放度。加強出口農產品專業基地建設,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葉、水產品等特色明顯、集中連片、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推進出口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強化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建立出口農產口基地備案制度,引導和促進企業不斷提高備案基地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力爭“十二五”末,培育2-3家農產口出口超過5000萬美元、10家出口超過2000萬美元、30家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的大型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創建2-3個出口農產品知名品牌,全省農產品出口總值達到12億美元。

(二)強化農業基礎保障,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1、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和糧食主產區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好水庫、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輸配水安全等問題,恢復、提高其蓄引輸配水能力,減少輸配水損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證率。開展田間節水灌溉示范與推廣,加強基本農田溝、渠、橋、函、閘等小型田間工程建設,完善田間排灌系統,修建和改造田間工作道,配套完善農業灌溉用水計量設施。加強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在鄂北崗地、鄂東南丘陵區和城郊經濟作物區大力推廣管道防滲、噴灌、微灌、低壓管道輸水等高效節水技術。爭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00萬畝以上。

2、強化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

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立保護補償機制,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切實穩定耕地面積,確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總面積達到6900萬畝以上,基本農田劃定面積不少于5700萬畝。大力開展標準糧田和基本口糧田建設,加快中低產田和坡耕地改造,擴大秸稈還田、商品有機肥、綠肥等有機肥料應用,培肥改良土壤,實現“藏糧于地”。切實加強土肥水資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耕作對土壤層的破壞。完善耕地質量與肥料管理法規,實行肥料應用準入與主推制度。制定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辦法,確保新增耕地質量。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與科學施肥技術體系,加快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和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開發應用土壤肥料、農田節水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到2015年末,全省測土配方施肥覆蓋面達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95%,化肥施用強度控制在62.7千克/畝以內,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產穩產農田比例達到40%。

3、提高種子供給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種業科研創新中心,加大種子科技創新力度,實現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種選育有突破性進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良種貢獻率,爭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根據全省農作物優勢區域布局,在省內建立專業化、現代化良種繁育體系和種子生產基地,推行種子專業化、標準化生產,確保省內種子基本自給,到2015年,全省建成穩定的標準化的雜交稻種子生產基地5萬畝,常規水稻種子基地5萬畝,小麥種子基地10萬畝,優質油菜種子基地5萬畝,水稻、小麥種子自給率達到60%以上;改善省、市、縣三級種子管理機構管理與調控手段,提高種子快速檢測鑒定能力,加強市場監管,健全種子管理技術支撐體系,強化服務功能,到2015年,力爭省級每年具備可承擔2000份樣品的轉基因檢測或品種真實性鑒定任務的能力;完善種子儲備制度,建立種子分級儲備制度,增強抵御市場和自然雙重風險的能力,力爭全省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種子儲備總規模達到市場需求的8%左右。

4、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能力

針對我省農作物病蟲害災害情況,制定防災抗災預案,著力增強植保綜合服務能力。加強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提高農作物病蟲草鼠害應急防控能力。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提高監測手段和病蟲害信息傳遞能力。推廣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為重點的綠色防控技術措施。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先進、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機械化作業,強化農業機械作為防控病蟲害的手段。加強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建設,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組織化程度,加大農作物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示范與推廣的力度。強化農藥登記管理,加大農藥市場監管力度。加強檢疫性病蟲害的檢疫和外來有害物種的入侵預警,嚴格控制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傳播和蔓延。爭取到2015年末,全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達9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農作物病蟲害長期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短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5%以上。提高化學農藥利用率20%,化學用藥量減少10%,農藥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三)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增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進一步提高我省農業知識產權創造、應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全面促進湖北農業科技進步。推動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低碳技術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動植物新品種選育、優質高效安全生產、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運用,力爭在農業特色種、專用種培育上取得突破,在農產品安全生產、動植物重大災害防控、農產品加工、生物質能源和生態環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術。加強農業實用技術的組裝配套,推廣輕簡化栽培技術,提高農業設施技術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加快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步伐。發揮農業科技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力爭“十二五”末全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普及率達到90%,免耕、直播、機械化操作為主的輕簡高效栽培技術應用面積占總面積的8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

2、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和農機購置補貼等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通過政策扶持,調動農民購置與運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重點提高糧、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種、收獲、加工等環節機械化作業程度,對農業生產短缺、農民急需的農業機械,加大開發、引進和推廣的力度。支持農機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農機產品的適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實加強農機具售后服務,維護農民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完善農用燃油供應保障機制。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符合我省農機化發展預期目標要求的農機作業服務、農機技術推廣、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農機化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加強示范基地、機耕道建設,提高農機推廣服務和安全監理能力。加快血吸蟲疫區“以機代牛工程”的推進,在“十二五”期末疫區實現機械化操作,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65%,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3950萬千瓦,拖拉機達到180萬臺,主要農作物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85%、40%、75%。全省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3、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按照多模式、廣覆蓋、重服務、求實效的要求,整合資源,共享平臺,健全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金農工程項目建設,開發農產品價格監測預警、農業綜合信息采集、農業科技信息服務、農業市場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等五大應用系統,健全縣、鄉農業信息服務站;完善“12316”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辦好農業遠程教育網,實現農業遠程教育縣(鄉)全覆蓋,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覆蓋面廣、容量大、傳播速度快、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形成網上直播、視頻點播、雙向交互,實現農業專家、農技人員和農民之間多途徑、零距離、高效率溝通;完善農業視頻會議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提高辦事效率,節約行政成本;辦好湖北農業信息網政務門戶和農業網站集群,逐步實現網上辦事、在線溝通和公眾互動;做大做強湖北農業信息網商務門戶,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提高農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1、大力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加快發展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圍繞優質水稻、雙低油菜、生豬、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產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優勢主導產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實施綠色農業產業工程,依托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一批綠色食品標準化板塊基地和標準化原料加工基地,以農業標準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組織管理體系、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試驗示范體系。制(修)訂無公害綠色農業地方標準100項。全省共建設100個以綠色食品為主導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園),其中武漢城市圈建設25個國家級和省級綠色食品標準化示范區(園),鄂西生態旅游圈建設25個國家級和省級有機食品標準化示范區(園)。全省綠色和有機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1500萬畝以上。重點扶持100家通過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培植500個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

2、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堅持“政府推動、抓大促小、控制源頭、綜合監管”的原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和投入品使用記錄,實行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終端全程質量安全監控和可追溯制度,實行農產品包裝和標識制度,實行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大農藥、化肥、獸(漁)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嚴格執行投入品登記制度、生產許可和經營許可制度,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加大違禁投入品和假冒偽劣產品的查處力度,凈化農產品質量市場,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3、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立農產品生產企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生產基地)、銷售企業(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自律性檢測網絡。提高檢測能力,提升檢測水平。到2015年,省級每年監測頻次4次,范圍覆蓋17個市州,監測農產品種類達到40種,抽檢樣品達到1.2萬個,市級年定量監測樣品達到3000個,縣級年定量監測樣品達到1000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信息系統。按照試點、推廣、普及的原則,建設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信息平臺,網絡市、縣、鄉鎮和農產品生產企業、經銷企業的監控點。逐步構建網絡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信息系統。建立農產品質檢機構管理機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加強質檢機構的綜合考核評估,實行質檢機構等級管理制度。加強檢測人員和監管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4、發展品牌農業

大力推行農業部“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品牌認證、HACCP認證、GAP認證和農產品名牌評定,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以名特優新農產品為重點,以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基礎,以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農產品品牌認證獎勵機制,培育和創建國家級、省級名牌農產品。謀劃、打造、宣傳一批在全國有市場影響力的產品。通過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大力推進全省農業產業化,整體提升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爭取到2015年全省通過國家“三品一標”認證品牌總數達到4500個,總產量達到1600萬噸,總產值達到600億元。農業類全國知名品牌30個以上。

(五)促進土地經營權合理流轉,推動適度規模經營

大力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全面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工作。以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使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主體集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經營的規模經濟效益。力爭到2015年全省所有縣(市、區)、鄉鎮(街、辦)建立土地承包檔案;50%的縣(市、區)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縣(市、區)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80%的鄉鎮(街、辦)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促進農業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六)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堅持效益優先原則,把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發展產業化經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扶持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成長性好、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緊密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扶持本土企業為主原則,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帶活一方經濟、帶動一方產業的本土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各種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龍頭企業,使龍頭企業成為帶動現代農業建設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堅持密切利益聯結機制原則,采取行政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把基地農戶、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產業向適宜區域合理集中,形成產業發展的規模優勢,提升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加強農業園區建設,加大

第三篇:湖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推進我省旅游業的戰略提升期、機遇疊加期、黃金發展期。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在服務業中的龍頭和引擎作用,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湖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第一章旅游發展環境

一、“十一五”旅游業發展情況

(一)旅游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接待海內外旅游者6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38981億元,年均增長223%和2522%,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663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21618億元。2010年,全省接待海內外旅游者21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6053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901%和454%,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925%,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增強。

(二)旅游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全省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2個,中國旅游強縣1個,湖北旅游強縣11個,湖北旅游名鎮11個,湖北旅游名村15個。建成質量等級旅游區215家,其中5A級2家,4A級71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65家,其中國家級23家;星級飯店597家,其中五星級13家;星級游船13艘,其中五星級7艘;旅行社976家,其中出境旅游組團社28家;星級農家樂2270家。發展了一大批旅游商品企業、旅游娛樂企業和延伸于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領域的新型旅游企業。旅游直接從業人員608萬人,其中導游18萬人。

(三)旅游開發建設加快推進。以武漢、“一江兩山”為依托,東西兩大旅游圈協作互動,形成了幾大特色鮮明的旅游板塊和一批吸引力強的旅游核心品牌。建立了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旅游強縣—旅游名鎮—旅游名村(旅游景區)的新型旅游支撐體系和向縱深推進的旅游發展格局,構建了全方位、遞進型、開放型的旅游整體發展布局。全省旅游產品組合呈現多樣化,形成了以觀光游為基礎、度假旅游蓬勃興起、專項旅游異軍突起的旅游產品新格局。

(四)旅游市場結構更加合理。海外市場更加多元,國內市場層次清晰,出境旅游市場不斷壯大,呈現出全面興旺的良好勢頭。入境旅游市場方面,西歐、北美、日本等傳統市場進一步擴大,港澳臺和東南亞市場進一步鞏固,韓國、俄羅斯等新興客源市場成長迅速,北歐、東歐等潛在市場得到逐步開發。國內旅游市場方面,華南、華北、華東等遠程市場迅速拓展,周邊市場大幅增長,省內居民循環游持續興旺,城郊周末休閑和市內一日游空前活躍。

(五)旅游開放程度明顯提高。旅游業積極承接沿海產業和國際資本轉移,實現了以政府投資為主向以招商引資為主的重大轉變,形成了多元化投資格局。省內旅游企業加快改革步伐,民營化程度不斷提高,旅行社、飯店、游船公司的民營比例達到80%,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探索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旅游景區嘗試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大型旅游企業推行集團化、規?;屯庀蛐桶l展戰略,拓展了新的發展模式和途徑。

(六)旅游帶動功能不斷增強。旅游業發揮引擎和帶動功能,促進了服務業的加快發展,為工業、農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調整和優化了全省產業結構。旅游業發揮勞動和智力密集型產業的優勢,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達到3358萬人,涌現出一大批通過旅游開發脫貧致富的典型。旅游業發揮“兩型產業”的優勢,促進了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的保護。旅游業發揮“先導產業”的優勢,促進了湖北對外整體形象和招商引資環境的改善。旅游業展示“社會事業”的特征,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進步。

二、“十二五”旅游業發展機遇

(一)宏觀戰略機遇。國家和我省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為我省旅游業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良好環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為旅游業發揮“綜合產業”優勢注入了強大動力;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為旅游業發揮“朝陽產業”優勢帶來了重要契機;以“兩型”社會建設為著力點,為旅游業發揮“低碳產業”優勢搭建了廣闊平臺。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兩圈一帶”發展戰略,強調把旅游業作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的重要引擎,進一步確立了旅游業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產業政策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制訂了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將旅游業推上經濟社會發展的前臺?!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推進旅游經濟強省建設的決定》提出加快實現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的重大跨越,為我省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三)快速交通機遇。正在形成的鐵路、公路、航空等快速交通網絡,為我省旅游業在“十二五”時期加快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十二五”時期,中國將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武漢作為最重要的高鐵樞紐之一,可在三小時左右抵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多數重要城市。與此同時,武漢將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航空樞紐,在增開國內航線的基礎上,開通至主要客源國的航線;以武漢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網進一步形成,并與全國高速公路網相連接。特別是隨著全省主要旅游景區連接公路的提檔升級,又為我省旅游業加速向縱深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消費需求機遇。中央提出的“擴內需、促消費、保增長”基本方針,為旅游業乘勢而上創造了良好條件,而日益旺盛的旅游消費需求,又為我省旅游業超常規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旅游業就會出現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階段。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有利于旅游消費市場得到全面拓展,旅游業有著迅猛發展的商機。我省人均GDP已超過3000多美元,將推動旅游業迎來突破性發展的新時期。

(五)生活觀念機遇?;菁白顝V大人民群眾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質量,給人們以更多的閑暇時間、閑余資金、閑適心情,為旅游業加快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人們對旅游的觀念進一步發生新變化,認識到旅游活動具有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放松精神、恢復體力、促進人際和諧的重要功能,從而把旅游作為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重要選擇。隨著景區通達能力的增強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散客旅游潮將空前高漲,越來越多的人群將加入到旅游的行列。

三、“十二五”旅游業發展挑戰

(一)轉變發展方式對旅游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省旅游業自身發展要走內涵式道路,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強科技支撐、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中,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省旅游業要致力于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示范作用,推動各地以旅游業為抓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自身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以及在促進全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作用發揮不夠,是我省旅游業在“十二五”時期面臨的兩大重要課題,需要全面加以探索和解答。

(二)各種不確定因素為旅游業發展增加了較大風險。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深遠,何時全面恢復增長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全球氣候變化也將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某些領域,給入境旅游、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帶來不利因素。另外,與“十一五”時期一樣,“十二五”期間國內外仍然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將給旅游業帶來沖擊乃至重創。

(三)各省競相發展的態勢對我省構成了巨大壓力。在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先行一步,西部地區以西部大開發為契機憑借自然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崛起,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南、安徽等省強化措施奮力推進旅游業發展,使我省旅游業容不得有半點閃失。我省旅游業形勢嚴峻,如不加大力度實現超常規發展,就會在市場競爭中陷于被動,進一步拉大與發達省份的差距,從而落伍于時代。

第二章旅游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把旅游業放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貫穿于實施“兩圈一帶”戰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全過程,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充分發揮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旅游業在服務業中的引擎和龍頭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步伐,把旅游業建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努力實現我省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的歷史跨越。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一方面,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職能,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堅持以人為本和強化管理相結合。安全第一,規范有序,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不斷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

(三)堅持區域合作與擴大開放相結合。加強兩大旅游圈之間及與周邊省份的合作,擴大旅游業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提高旅游業發展水平。

(四)堅持科學開發與永續利用相結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加強資源和環境保護,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五)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既立足長遠,整體謀劃,又著眼當前,抓住重點區域、重點景區和關鍵要素、關鍵環節優先予以突破。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一批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旅游品牌進一步彰顯,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使我省成為特色鮮明、品質卓越、便捷舒適、管理上乘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旅游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素質不斷提升,旅游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經濟結構、社會關系、城市建設、農村面貌和精神文明的新變化。

到2015年,我省旅游業主要發展指標在全國居于前列,在中西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全省年接待海內外旅游者35億人次以上,實現旅游總收入3000億元以上,相當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業100萬人,帶動城鄉間接就業600萬人。培育3—5家國內知名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5家以上旅行社進入全國“百強”行列;4A級以上旅游景區達到100家以上,其中5A級旅游景區10家以上;四星級以上飯店達到150家,其中五星級飯店30家以上;優秀旅游城市、旅游強縣達到40家以上;“湖北旅游名鎮”達到40個以上,生態文化旅游鎮達到100個以上,“湖北旅游名村”達到200個以上,星級“農家樂”達到2萬家。

第三章旅游空間布局

深入實施“以武漢為龍頭,加快建設武漢城市旅游圈,積極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一城兩圈”旅游發展戰略,努力形成以“二四六八十”為骨架的空間布局。

一、兩大旅游圈

(一)武漢城市旅游圈。大力整合旅游資源,推進旅游聯合體建設,提升旅游綜合素質,加快形成以溫泉、湖泊、濕地、山岳、森林和鄉村風貌為載體的生態旅游品牌,以歷史文化、都市文化、宗教文化、農耕文化、工業文化為載體的文化旅游品牌,以革命遺跡遺址為載體的紅色旅游品牌,使武漢城市旅游圈成為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業“兩型社會”建設的典型示范區。

(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形成以“一江兩山”為核心的全國一流、國際知名旅游品牌,以荊楚文化、三國文化、炎帝文化為支撐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以土苗風情和清江山水為依托的生態文化旅游品牌,使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成為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圈和全國生態旅游發展的典型示范區。

二、四大旅游集散中心

(一)武漢。充分發揮武漢市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快速便捷的對外交通優勢、業已形成的經濟綜合優勢和整體領先的旅游產業優勢,鞏固和強化其旅游集聚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功能,使之成為帶動全省、輻射中部地區、并在長江流域發揮重要作用的旅游集散樞紐。

(二)宜昌。充分發揮宜昌市作為“三峽門戶”的獨特地理優勢和連接鄂中、鄂西南、鄂西北和渝東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完善城市游覽、商務會展和度假購物功能,進一步完善旅游集散服務系統,增強旅游產業組織、服務和集散能力,建設成為帶動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并服務渝東、湘西北的區域旅游集散中心。

(三)十堰—襄陽。充分發揮兩市連接鄂西北、溝通鄂渝陜豫的地理區位優勢,整合兩市對外交通功能,加快陸路交通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完善兩市觀光、文化娛樂、商務會議和休閑購物功能,加快建設旅游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升旅游接待、集聚和輻射功能,建設成為共同支撐鄂西北、輻射渝陜豫周邊區域的旅游集散中心。

(四)恩施—利川。充分發揮日益改善的對外交通優勢和連接鄂湘貴渝周邊區域的區位優勢,加強兩市對外交通功能和旅游服務功能整合,加快完善城市綜合功能特別是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務功能,建設成為共同支撐鄂西南、輻射大武陵地區的區域旅游集散中心。

三、六大旅游板塊

(一)武漢都市旅游板塊。包括武漢、仙桃、天門等市,以及孝感、黃石、鄂州的部分區域。以武漢市中心城區為圓點,著力打造標志性城市景觀、濱江濱湖景觀和仙洪試驗區等鄉村旅游景觀,推動現代旅游產業體系建設,形成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產業集聚區域和武漢都市休閑區—環城游憩帶—周邊生態鄉村休閑集群遞次推進的放射型旅游目的地圈層網絡。

(二)“一江兩山”旅游板塊。包括宜昌市、十堰市、神農架林區,以及恩施自治州的巴東縣。以長江三峽和武當山為依托,整合神農架和板塊內其他山水、人文旅游資源,完善旅游休閑度假設施和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形成以長江三峽為主體、連接神農架和武當山的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和板塊內以各自旅游資源特色為基礎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集群。

(三)清江民俗生態旅游板塊。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充分發揮清江沿線土苗民族風情和清江山水畫廊的資源優勢,加快完善旅游基礎和服務設施,加快開發和提升一批重點旅游景區和特色文化旅游項目,以點帶面,滾動發展,打造全省最重要的民族風情旅游品牌。

(四)溫泉休閑度假旅游板塊。包括咸寧市,以及荊州、黃石、鄂州的部分區域。以咸寧國際溫泉城為核心,整合板塊內溫泉、山林、湖泊、濕地、鄉村等資源,著力完善休閑度假和會議商務功能,形成以溫泉度假為主打、山水和鄉村休閑為補充的華中地區最重要、最具特色、最有成長性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荊楚文化旅游板塊。包括襄陽市、荊州市、荊門市、隨州市和潛江市。充分發揮楚文化、三國文化、炎帝文化、明文化等文化品牌優勢,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內涵,以遺址公園和物化展示為重點,加快文化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使其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特色文化旅游板塊。加強大洪山旅游資源整合,打造具有生態特色的休閑度假旅游區。

(六)大別山紅色旅游板塊。包括黃岡市,以及孝感、黃石、鄂州的部分區域。以大別山紅色旅游景區為核心,大力整合綠色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不斷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礎設施,提高旅游綜合接待能力,形成中部地區最大的紅色旅游基地和紅色、生態、人文、宗教相結合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四、八大旅游產業發展示范區

(一)武漢華中大型旅游港示范區。適應高鐵時代旅游發展新形勢,在鄰近武漢高鐵站的區域建設具有資源整合功能、游客集散功能和綜合接待功能的全省最大的旅游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大型交通集散中心和游客服務中心,集成武昌、武漢、武漢城市圈、全省乃至華中地區的旅游線路;興建景區、酒店、購物、娛樂等各種旅游服務項目和設施,聯動相關服務業發展,為廣大游客提供旅游和相關配套服務,展示旅游產業的強大經濟功能。

(二)宜昌西陵峽—平湖半島示范區。結合打造長江三峽一流旅游目的地,在西陵峽—黃柏河及岸線上建設具有較大規模的旅游接待服務基地。以三峽大壩、西陵峽、三峽人家等為依托,形成沿長江帶狀分步、并向腹地延伸的高品位旅游景區集群。在建設三峽游船基地的同時,加快興建標志性城市景觀、高品位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高星級飯店或地方特色旅游住宿設施,以及旅游美食、購物、娛樂街區和設施,打造大型山水實景演藝節目,在推動鄂西旅游產業整體發展上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三)咸寧國際溫泉城示范區。從培育一流溫泉旅游品牌、提升全省休閑度假旅游品質著眼,建設集溫泉度假、生態居住、養生休閑、綜合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產業示范區。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和良好的區位優勢,借鑒國內外著名旅游勝地開發經驗,把咸寧國際溫泉城打造成為以高品質和特色項目為主的生態型、時尚型、健康型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以及生態、社會、經濟等效益全面發揮,促進咸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旅游綜合經濟區。

(四)十堰武當山—太極湖示范區。以“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為形象感召,加強武當山和太極湖的聯動發展,著力打造融合觀光游覽、文化體驗、休閑度假、養生康體、水上運動等功能的核心旅游品牌,以及集酒店、游船、餐飲設施、購物設施、娛樂設施、景觀地產、運動基地等于一體的旅游綜合經濟區,在推動十堰建成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塊和鄂西地區建立以旅游業為引擎的產業聯動機制上發揮示范作用。

(五)鄂州梁子湖—紅蓮湖示范區。以“兩型”社會先行示范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契機,凸顯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實現精辦旅游和大辦旅游相結合、旅游發展和惠民富民相結合、旅游產業推進和經濟發展轉型相結合。發揮梁子湖、紅蓮湖等生態資源和廣大農村鄉土資源優勢,全面發展旅游基本要素和相關延伸產業,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和生機、具有先行先試特征的旅游產業發展示范區。

(六)襄陽漢江風光帶示范區。以古隆中旅游資源整合和魚梁洲旅游綜合開發為契機,整體開發沿江旅游資源,加快形成適應大眾旅游需求的旅游景觀帶和適應高端旅游需求的休閑度假基地。努力推動游船、飯店、餐飲項目、購物項目、娛樂項目和運動休閑項目向漢江風光帶聚集,拉長旅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通過示范區建設,推動襄陽實現由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轉變,同時建立起覆蓋和帶動廣泛的旅游綜合產業體系。

(七)荊州海子湖旅游新城示范區。以旅游新城的建立為契機,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加快旅游設施建設,培育對荊州旅游起龍頭帶動作用、并在鄂西地區示范文化與旅游聯動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全面發展觀光游覽、休閑度假、會議商務等旅游項目,建設酒店、游船、景觀地產和旅游餐飲、娛樂、購物設施,積極打造大型山水實景演藝節目,拉長旅游產業鏈條,建立起覆蓋廣泛、帶動廣泛的旅游綜合產業體系。

(八)明顯陵—漳河示范區。挖掘明文化、長壽文化、民間文化資源,發揮山水生態優勢,加強明顯陵和漳河風景區的聯動發展,著力打造以明代帝王文化、休閑養生保健、航空運動、水上活動為特色的全國著名旅游品牌。加快建設旅游風情小鎮、旅游主題公園、航空運動基地、鄉村旅游項目和酒店、游艇俱樂部、美食中心、購物設施、娛樂設施,建立起覆蓋廣泛、帶動廣泛的旅游綜合產業體系,帶動荊門旅游業跨越式發展。

另外,著眼于以旅游業推動武陵源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旅游核心景區成長和旅游產業要素培育,在恩施選擇一個區域積極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示范區;著眼以旅游業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成長和旅游產業要素培育,在黃岡選擇一個區域積極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示范區。

五、十條精品旅游線路

(一)“江城武漢”都市風情旅游線。該旅游線以武漢中心城區為起點,向遠城區拓展,沿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和城際高速公路延伸,是時尚都市、人文歷史和山水風光相結合的綜合旅游線路。省內旅游市場龐大,國際國內旅游市場咸宜。

(二)“峽江神山”休閑度假旅游線。該旅游線以長江三峽、三峽大壩、神農溪、神農架為核心,是全省頂級的自然與人文復合型旅游線路。面向國際(側重歐美)度假旅游市場、國內休閑度假市場和大眾觀光市場。

(三)“世界遺產”文化經典旅游線。該旅游線以武當山、明顯陵為依托,輔之于兩點之間的三國文化、山水生態等景區,是以皇家建筑為主要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和受道教文化、中國武術影響的國際旅游市場。

(四)“土苗清江”民俗風情旅游線。該旅游線將風光獨特的“清江畫廊”與濃郁醇厚的土苗風情融合在一起,迤儷于“一州兩縣”(恩施州和長陽縣、五峰縣)之間,是武陵山區的黃金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

(五)“養生溫泉”生態休閑旅游線。該旅游線以咸寧“中國溫泉之鄉”為依托,組合湯池溫泉等周邊旅游資源,是體現我省休閑度假旅游品質的專題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特別是高端市場。

(六)“水鄉神韻”湖泊鄉村旅游線。該旅游線以洪湖、梁子湖、陸水湖、江漢平原濕地和仙洪試驗區為依托,是體現湖北“千湖之省”神韻和鄉村風情風貌的專題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城市旅游市場。

(七)“浪漫荊楚”文化體驗旅游線。該旅游線以荊州為龍頭,整合荊門、潛江等地景區,注重與武漢楚文化旅游景區對接,是我省地方特色顯著的文化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和受漢文化影響的國際旅游市場。

(八)“精彩三國”文化尋蹤旅游線。該旅游線以襄陽為龍頭,整合荊州、宜昌等地景區,并與武漢城市圈的武昌、赤壁、黃石、黃州、鄂州聯動,是演繹三國風云的文化旅游線路。除國內市場、港澳臺地區市場外,重點針對日韓及東南亞旅游市場。

(九)“巍峨大別”紅色經典旅游線。該旅游線以黃岡紅色旅游景區為主體,連接孝感、武漢主要紅色旅游景區,是以紅色為基礎、紅色、古色和綠色相結合的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

(十)“炎帝史跡”祭祖朝拜旅游線。該旅游線沿隨州(厲山炎帝故里)、棗陽(雕龍碑氏族聚落遺址)、谷城(五谷農耕園)、神農架(神農壇和寶坪)延伸,是探尋中華始祖炎帝史跡和脈絡的專題旅游線路。主要面向國內旅游市場和海外華人市場。

第四章旅游要素建設

大力發展“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基本要素,提高旅游產品組合能力,推動旅游產業聚集,優化旅游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我省旅游產業體系。

一、旅游景區

樹立大旅游資源觀,發揮全省旅游綜合資源優勢,深入拓展觀光旅游資源,廣泛利用社會旅游資源,積極開發度假旅游資源,形成具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各類旅游景區,實現我省旅游產品結構的多元化。大力推行旅游景區質量等級標準,加強旅游景區管理,創建一批全國頂級旅游景區。積極推動旅游景區聯合發展,支持發行“一卡通”,培育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區集群。

推廣實施景區數字化工程。將網上虛擬旅游系統、消防安全監控系統、景區環境綜合監管系統、客流量實時采集系統、環境質量監測系統、電子售檢票系統、目的地游客旅游服務數字化系統、公共安全報警監控系統、指揮調度系統等高科技引入旅游景區,提升旅游景區信息化水平。

二、旅游住宿設施

適應旅游市場需求的普遍化、多樣化、個性化,優化旅游住宿設施的空間結構、檔次結構和功能結構,形成以集散中心城市為重點,各個區域廣泛分布;以中低檔為主體,各檔次飯店齊全;以質量等級旅游住宿設施為導向,公寓式酒店、社會旅館、家庭旅館有序發展;以觀光型飯店為基礎,商務型、度假型、會議型適度發展的多元化旅游住宿設施新結構。

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旅游飯店管理品牌,扶持本土化旅游飯店管理品牌。推行旅游住宿業的特許連鎖經營和品牌化經營,培育龍頭集團和管理公司。全面推進住宿業綠色酒店建設。

推廣實施智能化飯店工程。借助互聯網、多媒體互動終端、電子房卡、遙控器等信息化設備,實現酒店內部管理、客房預定、對客服務、店內消費和信息服務等各項智能化服務。

三、旅游車船

支持成立專業旅游汽車運輸公司,鼓勵旅行社成立旅游車隊,提高旅游團隊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勵成立旅游汽車租賃公司,適應散客自助駕車旅游消費需求。完善旅游汽車服務公司信息發布和網絡預訂系統,提供便捷及時的旅游服務。建立旅游汽車服務公司和單車質量評價體系,加強對公司和單車的標準化管理。

引導新建和改擴建適合高峽平湖度假特點的豪華旅游船,發展新型環保觀光游船、游艇和城市、湖泊觀光船,形成以高峽平湖豪華度假游和普通觀光游相結合,三峽旅游與支流觀光、城市夜游、湖泊休閑相結合的游船旅游產品體系。延伸長江旅游線路,引導游船企業開辟長江中下游觀光旅游。支持游船公司通過租賃、兼并、參股、收購等方式整合單船公司,打造系列連鎖品牌。

四、旅行社

支持大型旅行社依托資金、品牌、規模、特許權等優勢資源,走集團化、網絡化的發展之路,建立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的銷售網絡體系,創新現代企業經營模式和資本運作模式,延伸和整合旅游產業鏈,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競爭。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和旅游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新要求,支持中小型旅行社立足特定旅游消費群體,實行市場細分定位和差異化競爭,走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之路。

推廣實施電子旅行社工程。利用旅游信息高速公路和旅游多媒體數據庫,實施旅行社行業內部管理流程信息化改造,為游客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產品。

五、旅游餐飲

加快旅游餐飲設施建設,形成星級飯店和社會品牌餐飲設施的高檔化、城市街區餐飲設施的集群化、星羅棋布餐飲設施的大眾化相結合的新結構。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中心城鎮建設特色美食街、美食城,樹立品牌意識,重視環境建設和文化氛圍營造,打造餐飲名店。鼓勵社會餐館積極面向旅游者服務,并結合旅游特點不斷提高接待服務水平。引導城市近郊和景區大力發展以餐飲為主的“農家樂”旅游項目。

建立旅游餐飲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體系,出臺并實施具有旅游行業特點的旅游餐飲標準和服務規范。培育旅游餐飲品牌。區域旅游集散地城市和重點旅游區培育有自主知識產權、帶動力大的餐飲品牌。

六、旅游購物

加強旅游購物設施建設,在集散地、目的地城市高標準建設購物休閑街區,在集散地和特色商品資源豐富的城市培育旅游紀念品市場或特色休閑購物街。武漢、宜昌積極打造成全省時尚購物示范街,建設旅游商品展銷批發中心;荊州、十堰、襄陽、咸寧、恩施等城市積極打造特色購物示范街;其它城市、旅游中心城鎮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旅游商店;景區在游客集中區設立旅游商品銷售網點,星級飯店、游船設立旅游商品銷售櫥柜。

按照“大旅游購物”的思路,開發形成和推廣銷售收藏品、土特產品、日用品等四大旅游商品系列。結合旅游城市和旅游區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族風情,開發出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收藏品系列。大力展銷鄂煙、鄂酒、服裝等地方名牌工業品和便于攜帶和保存的土特產品。創新思路和理念,積極生產和銷售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用的購物品。

七、旅游娛樂

在充分利用現有文化娛樂設施的同時,建設酒吧街、娛樂城、主題游樂園等旅游娛樂項目,做大旅游娛樂業。主要旅游城市和重點旅游景區建設面向旅游者服務的旅游娛樂街區,以及現代和傳統相結合、高檔和低檔相結合、表演性和參與性相結合的各類旅游娛樂場所;其他城市和景區積極培育以特色小劇場為主要載體的旅游演藝市場。鼓勵和引導建設旅游娛樂和旅游餐飲、旅游購物相結合的大型旅游綜合服務設施。

在引進和發展現代旅游娛樂的同時,發揮我省文化資源優勢,重點挖掘戲劇、曲藝、雜技、歌舞、武術、器樂、美術、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加速開發一批受游客歡迎的文化旅游精品節目。各城市按照“一城一戲”的原則,創作一批舞臺藝術類文藝精品。主要景區按照“一景一演”的原則,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演藝節目。引導重點景區打造大型山水實景文化旅游節目,力爭形成

一、兩場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山水實景文化旅游節目。

八、大型旅游企業集團

以現有實力較強的旅游企業集團為基礎,以有利于做大做強為原則,加強旅游企業的重組、兼并和聯合,同時確立“大主業”的理念,促使旅游企業集團從經營單一旅行社、飯店、景區或兩、三個旅游門類,向經營旅游綜合產業乃至旅游延伸產業發展,在推動全省旅游企業發展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大政策優惠,優化旅游投資環境,打造國際化的投融資平臺,積極支持央企、外省企業在湖北布局旅游基地,以良好的環境引進國外旅游項目,依托這些大企業集團壯大旅游市場主體,推動湖北旅游產業跨越發展。通過五年努力,形成一家在全國處于20強的旅游企業集團,形成多家進入全國“百強”的旅游企業集團。

第五章旅游融合發展

適應大辦旅游、辦大旅游的新形勢,加快推進城鄉旅游統籌發展、區域旅游合作發展、旅游與相關產業聯動發展,充分釋放旅游業的綜合功能,全面發揮旅游業的綜合效應。

一、城鄉旅游統籌發展

(一)創建旅游城市。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為依托,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增強城市集散和服務能力。挖掘城市文化底蘊,形成鮮明地域特色;美化城市環境,加強市政建設和景觀建設的銜接;配套完善“行、游、食、住、購、娛”旅游要素,建立健全旅游現代產業體系;開辟與本區域景區容量相適應、連接主要客源地的交通線路;火車站、機場、碼頭、汽車客運站提供旅游咨詢、集散服務;在公共場所建立雙語標識系統,在窗口行業推廣使用英語,提高全民旅游意識。

(三)創建旅游街區。按照“一城一街一景”的原則,將文化遺產保護、游憩商業、旅游休閑等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一批體現不同城市文化和產業特征的旅游街區。支持旅游產業要素向旅游名街集聚,將旅游名街建設成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綜合服務區。制訂旅游名街標準,開展旅游名街創建,“十二五”期末,全省旅游名街達到50條以上。

(四)創建旅游強縣。發揮縣城連接城市和農村的地位和作用,與發展縣域經濟的總體部署相適應,與旅游發展目標考核相結合,推動各縣市區確立“旅游立縣”、“旅游興縣”、“旅游活縣”等戰略,大力開展“旅游強縣”創建活動,推動縣域旅游經濟加快發展。“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強縣”達到40個以上,其中5個以上旅游強縣旅游產業綜合收入占當地GDP的20%以上,1—2個旅游強縣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五)創建旅游名鎮。充分發揮城鎮“以鎮帶村”、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勢,將“湖北旅游名鎮”創建和“市州旅游名鎮”創建結合起來,深化和拓展旅游名鎮創建,發揮和放大旅游名鎮效應。同時,大力推進文化旅游名鎮、生態旅游名鎮建設。“十二五”期末,“湖北旅游名鎮”達到40個以上,生態文化旅游鎮達到100個以上,市州旅游名鎮達到150個以上。

(六)創建旅游名村。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發揮廣大鄉村的旅游資源優勢,完善農村旅游接待設施,提高農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采取“村辦民參”、“公司+農戶”、“村民互助”、個體經營等多種形式,廣泛調動農民參與旅游業的積極性,形成農民辦旅游的熱潮,使旅游業成為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和思想觀念解放的重要渠道。“十二五”期末,省級旅游名村達到200個,市州級旅游名村達到1000個,星級“農家樂”達到2萬家。

二、區域旅游合作發展

(一)兩大旅游圈合作。以武漢出城高速公路和城際鐵路為紐帶,推進武漢市和周邊城市旅游業一體化、緊密性發展;以“一江兩山”全面合作為基礎,實現各大板塊和各個城市互動,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旅游業一體化發展。以武漢為龍頭,加強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和武漢城市旅游圈的對接與合作,優勢互補,東西呼應,整體聯動,實現共贏。

(二)長江三峽合作。按照鄂渝兩省市簽訂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長江三峽區域旅游合作的協議》,在整合旅游資源、建立協作協調機制、推進旅游合作開發、聯合開展營銷推廣、統籌旅游交通設施建設、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與重慶的合作,聯手打造長江三峽無障礙旅游區,將長江三峽旅游合作打造成全國區域旅游合作的典范。

(三)鄂豫皖旅游合作。以大別山紅色旅游發展為重點,加強與安徽、河南的旅游合作,將大別山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基地,并以此帶動鄂豫皖三省全方位的旅游交流與合作。與此同時,繼續加強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特別是在資源互享、產品互推、客源互動上取得新突破。

(四)鄂湘粵旅游合作。發揮和放大武廣高鐵開通后形成的鄂湘粵“同城效應”,加快編排跨省高鐵旅游產品,加強湖北與廣東、湖南的旅游客源互動。借鑒先進地區旅游發展經驗,引進先進地區旅游開發模式、管理品牌、旅游人才和投資商,為湖北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

(五)長江流域旅游合作。加強與長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長江旅游協作發展的新機制,重點在線路組合、市場互動、管理共進上取得突破。特別是加強與長江中下游省份的合作,形成并推廣長江中下游游船產品。

(六)武陵山區旅游合作。立足恩施州,加強與張家界、湘西州、銅仁地區、黔江區等地的合作,建立大武陵地區旅游協作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打造跨省域旅游合作范例和以旅游業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示范區。

三、旅游與相關產業聯動

(一)基本思路。加快旅游業與三次產業的融合,發展旅游新業態,并使之成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最直接體現。在旅游與相關行業資源性融合上,著力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森林旅游、商務旅游、體育旅游、工業旅游、農業旅游、康體旅游。在旅游與相關行業生產性融合上,大力發展旅游裝備業、旅游商品生產和加工業,積極研制、開發、生產旅游活動用品和旅游住宿設施用品。在旅游與相關行業的服務性融合上,充分發揮旅游業作為服務產業的關聯性,帶動旅游過程中相關行業的產品銷售和金融、保險、郵政、通訊、醫療、保健、汽車運輸、人力運輸、娛樂休閑、商務會展等服務活動,從而拉動綜合消費的增長。

(二)旅游與文化。直接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形成三國文化、荊楚文化、風俗文化等旅游產品。在旅游產品開發中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將文藝表演、傳統民俗活動、民間文化藝術以及各種物質文化載體納入旅游線路之中,在旅游活動各個環節予以表現。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發特色旅游商品,完善和延伸旅游產業鏈。鼓勵創辦旅游文化娛樂公司,建設旅游娛樂場所,不斷壯大旅游文化業。加強與知名在線游戲公司合作,開發湖北旅游網絡體驗游戲項目。

(三)旅游與體育。建設野外拓展、水上活動、滑雪、滑草、極限運動等基地和適量高爾夫球場。開展汽車拉力、龍舟競渡、長江橫渡、武當武術、水上競技、滑翔跳傘、攀巖探險、溪河漂流等體育旅游活動。策劃舉辦露營大會、汽車車露營大會,積極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推進其與旅游的結合。發展沿滬渝高速、京珠高速、漢十高速、荊襄高速、318國道、209國道和“一江兩山”區域的自駕車旅游,舉辦國家風景道自行車大獎賽,形成系列體育旅游專項產品。

(四)旅游與農業。發揮我省農業資源、鄉村資源、水利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推進其與旅游的廣泛結合,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水利旅游。建設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區、高科技農業產業示范園,擴大農林產品的加工和銷售,從而延伸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業附加值,促進農民的脫貧致富。

(五)旅游與工業。在資源性融合上,綜合利用工程建設、景觀地產、城鄉建筑、工業成就、科教成就、高科技產業園區等特色資源,開發工業旅游示范區。在生產性融合上,把旅游房車、郵輪游艇、景區索道、游樂設施和數字導覽設施等旅游裝備制造業納入鼓勵類產業目錄,大力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休閑、登山、滑雪、露營、探險、高爾夫等各類戶外活動用品及飯店游船專用產品。

(六)旅游與會展。強化會展業與旅游業的結合度,鼓勵利用境內外的專業會議、博覽交易等大型活動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培育3—5家大型專業會展公司,培養和引進會展專業人才,積極策劃和組辦規?;?、帶動強的會展活動。以武漢為重心,發揮城市的商旅會展功能,拓展會議旅游,創立展覽品牌,積極爭取中外大型會議、賽事、展覽、博覽的承辦權,促進旅游業與會展業的共同發展。

(七)旅游與交通。按照互聯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則,構建以航空、鐵路干線、城際鐵路、高速公路、骨干航道為主骨架,旅游公路、旅游航道及旅游站場為補充的現代綜合旅游交通網絡。加快把武漢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樞紐機場,開通直達主要客源地的國際航線,改造完善宜昌機場、恩施機場、襄陽機場,新建神農架機場,力爭建設武當山機場。進一步發揮武漢作為全國四大鐵路客運樞紐之一的輻射帶動作用,增開武漢至省內重要旅游城市的客運專列。加強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加快旅游航道整治,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碼頭,形成若干條水上黃金旅游線路。在完善全省干線公路網絡的同時,所有景點均有道路狀況良好的旅游公路連接,重要景區均可半小時內到達該區域骨架公路。

第六章市州旅游發展

各市州立足特色,發揮優勢,找準定位,整體聯動,更好地促進全省旅游支柱產業建設和旅游經濟強省建設。

一、武漢城市旅游圈

(一)武漢市。突出濱江濱湖和都市風情特色,以都市休閑旅游和商務會展旅游為重點,加快大型主題公園、城市標志性景觀、一流旅游設施和旅游集散功能建設,依托華中大型旅游港、東湖華僑城、極地海洋世界、東方馬城、水鄉旅游城、武昌和漢口商貿文化街區,著力打造凝聚力和帶動力強的旅游聯合體,推動旅游產業集群式發展,努力成為中部地區聚散能力最強大、旅游生產力最發達、引領和帶動能力最顯著的綜合性旅游城市。

(二)黃石市。塑造“礦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黃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建設以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為主體的礦冶文化旅游區、以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為主體的青銅文化旅游區、以磁湖為主體的環磁湖都市休閑旅游區、以東方山為主體的禪宗文化旅游區、以仙島湖和保安湖為主體的濕地生態旅游區、以龍港和紅三軍團革命遺跡為主體的紅色文化旅游區,打造以冶煉、服裝、釀酒等工業企業為依托的工業之旅,成為武漢城市圈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鄂州市。圍繞“吳王古都·三國文化”和“夢里水鄉·生態之源”主題,以“一都(吳王古都)一區(大梁子湖運動休閑度假旅游區)兩帶(漢鄂高速休閑旅游帶和長港旅游示范帶)”為骨架,加快建設三國吳都歷史文化旅游區、梁子湖(島)生態旅游區、紅蓮湖旅游度假區、蓮花山旅游區、梧桐湖旅游新區和城市休閑旅游帶,形成湖泊生態特色鮮明、吳楚地域文化彰顯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黃岡市。突出紅色文化特色,整合大別山紅色旅游資源,建成全省最重要的紅色旅游區。發揮生態旅游資源優勢,以羅田大別山省級旅游度假區、英山吳家山、浠水三角山等為重點,打造生態休閑旅游區。挖掘佛教文化內涵,以五祖寺、四祖寺、妙樂寺為核心,著力打造全省最大、全國知名的禪宗文化旅游區。結合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著力形成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

(五)咸寧市。發揮連接兩大“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區位優勢,突出溫泉旅游、生態度假和三國文化特色,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和旅游品質提升,努力形成一城(國際溫泉城)、一帶(溫泉休閑度假旅游帶)、六區(赤壁三國文化旅游區、通山避暑度假旅游區、咸安桂竹鄉村旅游區、崇陽生態休閑旅游區、嘉魚江南水鄉旅游區、通城瑤族生態旅游區)的旅游發展格局,建成綜合性國內旅游目的地和武漢城市圈第二大旅游板塊。

(六)孝感市。突出孝文化特色,在“感”字上做文章,以“三孝”故事為背景,以董永公園、槐蔭公園、黃香公園、孟宗哭園等孝文化景點為依托,打造古今“孝感中國”游客互動項目,著力建設“中華孝文化名城”。發揮臨近武漢的區位優勢,重點開發雙峰山、湯池溫泉、應城礦山公園、觀音湖、天紫湖、白兆山、楚王城等景區,挖掘大悟紅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觀光旅游。

(七)直管市。仙桃、潛江、天門三市以武漢為依托,大力開發鄉村旅游,積極發展湖泊濕地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和美食旅游。仙桃市重點開發沔城自然文化旅游區和沙湖生態休閑旅游區,與洪湖、監利聯動打造全省鄉村旅游示范區。潛江市重點開發龍灣楚文化遺址、興隆水利工程旅游區、曹禺文化旅游區和借糧湖、返灣湖等旅游景區。天門市重點開發陸羽文化旅游區、佛祖山宗教文化旅游區、石家河遠古文化旅游區、長壽山生態文化旅游區、沉湖生態農業旅游區和張家湖生態旅游區。

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

(一)襄陽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三國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三國文化特色,建設成為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文化生態型旅游目的地。以三國文化為主打品牌,深度開發古隆中、襄陽古城、水鏡莊,形成三國文化系列產品。發揮山水資源優勢,重點建設以魚梁洲為主體的漢江休閑度假風光帶和以九路寨、薤山—南河小三峽為主體的荊山生態旅游區。

(二)荊州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楚文化旅游中心的定位,突出“楚國故都、三國名城”特色,以楚文化為主體,融入三國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等元素,形成“一主多元”的旅游發展格局。重點開發荊州古城旅游區、楚紀南故都文化旅游區、江漢平原湖泊濕地旅游區,建設成為以文化為主導、兼具湖泊濕地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三)宜昌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城市的定位,以長江三峽和三峽大壩為龍頭,依托重點企業,整合開發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嫘祖故里、清江巴土風情、三國文化、柴埠溪等重點旅游景區,加快建設三峽游船基地和城市旅游消費基地,形成旅游產業集群,實現由觀光型旅游過境地向復合型旅游目的地轉變,由單一旅游行業向大旅游產業轉變。

(四)十堰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板塊的定位,發揮山水文化旅游資源綜合優勢,重點建設武當山,將武當建設成為鄂西圈的核心旅游品牌;整體打造武當山與丹江口水庫,將自然山水、宗教文化、中華武術連成一體,全力打造國際旅游精品名牌;挖掘七夕文化內涵,整合周邊山水文化資源,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七夕文化旅游區。

(五)荊門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節點旅游城市的定位,發揮連接兩大旅游圈的區位優勢,突出“文化休閑、生態休閑、運動休閑”主題,重點開發明顯陵文化旅游區、漳河生態旅游區、大洪山旅游區,中心城區運動休閑區、楚文化旅游區、屈家嶺文化旅游區,并加強與周邊區域互動,逐步建設成為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

(六)隨州市。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門戶旅游城市的定位,發揮連接兩大旅游圈的區位優勢,突出神農文化、編鐘文化特色和大洪山生態資源優勢,重點開發神農故里、擂鼓墩、大洪山、徐家河、銀杏谷、桐柏山太白頂等旅游區,形成休閑度假、農業觀光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旅游產品格局,逐步建設成為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

(七)恩施州。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旅游板塊的定位,以清江山水風光、土苗民族風情為突破口,重點開發恩施大峽谷、騰龍洞、坪壩營、神農溪、恩施清江畫廊、恩施土司城、梭布埡、唐崖河、仙佛寺、屏山爵府、彭家寨等旅游區,加強與長江三峽、武陵山區的互動,建設成為自然風光優美、土苗風情濃郁的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新的旅游增長極。

(八)神農架。按照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生態旅游核心區域的定位,以南部自然保護區和大九湖濕地生態旅游區為重點,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旅游資源綜合利用,著力打造生態旅游極品,建設成為全國著名的生態旅游示范基地。

第七章旅游公共服務

在加強硬設施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軟環境建設,建立和完善全省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一、旅游服務中心

加快省旅游服務中心、門戶集散地、交通樞紐和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目的地游客服務中心等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多級聯動的旅游服務網絡。

結合建設武漢大型旅游港,建設集旅游綜合服務、旅游信息服務、旅游形象宣傳、旅游產業支撐等功能于一體的湖北省旅游服務中心,強化旅游指揮調度、旅游信息咨詢、旅游交流與展示、旅游科技研發與培訓、旅游管理與服務、旅游緊急救援等功能。以全省旅游服務中心為中樞,打造覆蓋全省的旅游公共服務指揮平臺和服務平臺,實現各級游客服務中心信息對接和服務協作。

在武漢、宜昌、襄陽、十堰、荊州、咸寧、恩施和其他城市,圍繞旅游者集散和消費,建設相應規模和功能的旅游服務中心。強化各旅游服務中心的游客流向引導、交通疏散、區域旅游形象展示、旅游服務預訂和接待等功能。在全省重要縣市、旅游名鎮合理布局覆蓋一定區域的游客服務中心,實現游客服務功能。各A級景區建設符合相應要求的游客服務中心。

在機場、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及其他主要交通樞紐設立旅游咨詢服務站。設立醒目的旅游標識和專門的服務柜臺,以散客為服務主體,提供公益性的人工咨詢、觸摸屏電腦信息自助查詢、宣傳品免費發放及閱覽等服務,使旅游者得到最直接、最便捷、最完善的湖北旅游資訊服務。

二、旅游信息平臺

整合全省旅游信息資源,建立標準統一的、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的多媒體數據庫,內容包括數字地圖、衛星航拍地圖、三維城市、景區全圖和文字、圖片、視頻,實現資源共享和網上游湖北。建設各級目的地旅游網站、多語種海外網站,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資訊和指南服務。完善12301旅游服務熱線,拓展服務內容,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模式和運營模式。依托多媒體旅游數據庫,與通信運營商合作,開發手機旅游信息查詢系統,構建大容量、多通道的旅游信息高速公路,實現信息流與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同步流動。

建立健全旅游信息預報和發布制度,積極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網絡媒體加大旅游公共信息發布力度,及時公布自然災害、旅游安全、旅游價格、旅游產品、接待能力、重大事件、旅游氣象等有關信息。

加強對旅游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組織和引導,支持旅游企業以信息技術推動管理和服務流程再造,鼓勵旅游企業拓展信息提供、出游咨詢、網絡營銷、網絡預訂、網上支付、投訴受理等在線業務,為廣大旅游者提供便利。

三、旅游標識系統

規范設置交通引導系統,形成道路系統與地圖系統協調一致的多方位引導系統。在通往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集聚區、3A級以上旅游景區的主要道路上,設置規范醒目的中英文交通指示牌。在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旅游支線公路、公共活動場所、車站廣場、主要街道等逐步普及旅游交通引導標識和旅游形象展示標識。完善旅游景區的導覽標志設置,改進和完善各級景區內部場所標志系統。建立旅游解說系統,完善導游服務系統,主要旅游景區逐步實現無線導游和多語種自動導游機服務。

四、旅游風景道

發揮環“一江兩山”公路生態景觀建設工程的示范功能,按照旅游風景道標準對省域內高速公路和國道的適宜路段進行改造,打造具有交通、景觀、游憩、歷史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的旅游風景道,增強旅行過程中的景觀觀賞功能。

在旅游風景道分散布局自駕車營地,完善食宿預定、購物娛樂、信息查詢、汽車美容維修等服務體系,構建服務全省的自駕車營地網絡。與自駕旅游發展相適應,加強旅游景區停車場建設。在旅游風景道沿線建設旅游服務區(高速公路結合交通服務區進行),完善旅游引導、咨詢、展示等功能。

五、旅游廁所

實施旅游廁所建設與提升工程,逐步使各地主要旅游景區、旅游餐飲場所、旅游城鎮、游客服務中心、旅游線路沿線的旅游廁所達到國家星級旅游廁所標準。旅游廁所努力創造條件,為廣大旅游者提供免費服務。

六、旅游質監體系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銜接和溝通,建立旅游服務質量信息通報和旅游服務質量問題處理的協作運行機制。加強省及各地旅游局質監所、旅游企業和旅游景區質監機構建設,形成整體聯動、運轉順暢的覆蓋全行業的旅游質量監督網絡。加強旅游服務質量信息整理和分析,省及各級旅游部門按月或季度發布旅游服務質量公報。繼續完善旅游投訴24小時電話熱線及12301電話語音系統,暢通旅游質監信息渠道,反映廣大旅游者訴求。及時受理和有效處理旅游投訴,維護廣大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主的在線旅游目的地評價系統和網絡輿情監測分析系統,形成覆蓋全面、評價公正、發布及時的旅游目的地評價機制。

七、旅游安全救援體系

健全旅游安全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加強旅游目的地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規范旅游預報監測系統,建立健全旅游專業氣象、地質災害、生態環境等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和突發事件應急系統,增強災害防范能力。依托現有公共安全系統,以旅游景區、旅游交通沿線、旅游服務基地為重點區域,加強旅游景區預警系統、服務場所防范系統、自駕車救援系統、旅游緊急救援隊等公共安全項目建設。建設旅游應急救援網絡,加強與解放軍、武警、公安、消防、衛生、交通和其它專業救援機構的合作,建立緊急救援合作機制。完善城市衛生醫療體系,加強旅游醫療急救設施建設,建設景區醫療急救點和服務點。

八、惠民旅游服務

推進惠民旅游產品跨區域發展,推出更多免費旅游產品,降低旅游門檻,讓旅游更加普遍地惠及民眾。大力推動“中國旅游日”、市民旅游日(周)、旅游惠民扶貧等國民旅游便民惠民活動,提供多樣化的旅游惠民產品。持續推進城市公園、公共運動場館、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城市休閑公車和紅色旅游景區的免費開放。積極開展景區讓利優惠活動,逐步推進免費景區的開放。加強與銀行、郵政、餐飲、酒店、娛樂、購物等企業的多方聯合,以發行旅游年卡、旅游交通卡、旅游一卡通、旅游消費券等形式推出多功能的旅游惠民產品體系。大力推廣面向老人、兒童、殘障人士、低收入群體等弱勢群體的優惠旅游產品。

第八章旅游市場開發

把主題形象、產品組合和市場定位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外宣傳促銷,廣泛占領國內外旅游市場,推動我省旅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

一、基本方針

(一)全面發展省內旅游。編排推廣多種半日游、一日游旅游線路,建成開放不同類型的休閑場所和設施,開通城市至主要景點或連接系列景點的旅游客運線路,引導市民就近出游。以主要旅游城市和重要節點城市為依托,以城市旅游景觀和鄉村旅游景觀的差異性開發推廣為基礎,推動城鄉客源互動,進一步深化城鄉互動游。針對省內民眾的休假狀況和旅游選擇,以不同形式組合省內旅游景區,大力推廣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旅游線路,不斷拓展省內循環游。

(二)大力發展國內旅游。依托交通干線,以中低層次人群為基礎,兼顧高層次消費人群,以觀光旅游為基礎,兼顧度假旅游和專項旅游,以普適性旅游線路為基礎,兼顧專業化旅游線路,進一步開發國內旅游市場。深度開發周邊旅游市場,加強與重慶、陜西和中部省份的旅游客源互動。努力拓寬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旅游市場,積極開發華北、西南、東北、西北旅游市場。

(三)積極發展入境旅游。鼓勵武漢市、宜昌市和長江三峽、武當山等重點地區大力發展入境旅游,引導其他地區依托重點景區,量力而行發展入境旅游。鞏固日韓、東南亞、港澳臺等亞洲市場,拓展西歐、北美、澳洲等中遠程市場,培育北歐、南亞、南美、俄羅斯及東歐等新興市場。加強與客源國(地)在出境旅游與入境旅游上的互動合作,加強與臨近及其他省份的對外營銷合作,努力擴大入境旅游市場。

二、開發戰略

(一)形象推廣戰略。以“靈秀湖北”為統領,整合、塑造、推廣我省對外旅游形象,提升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靈秀湖北”旅游形象宣傳上升為全省對外形象提升戰略,推動各市州和各部門不斷強化宣傳推廣“靈秀湖北”的主動意識、自覺意識,使湖北旅游形象與湖北綜合形象密切為一體。將“靈秀湖北”形象覆蓋到旅游全領域,致力于旅游各個要素、使旅游主題形象和旅游具體領域密切為一體。將“靈秀湖北”形象落實在宣傳促銷各個環節,結合境外、國內、省內不同市場實際,持之以恒地加以推廣,使對外旅游形象和宣傳促銷活動密切為一體。

(二)產品組合戰略。面向歐美市場重點推廣長江三峽、武當山等旅游產品,面向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港澳臺市場同時推廣三國文化、荊楚文化和高爾夫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面向國內市場推出多種大眾化旅游產品,面向珠三角、長三角等市場的高端消費者同時推出生態度假型、運動休閑型旅游產品。注重多重旅游主題組合,把體現湖北特色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組合在一起,或以武漢都市風情、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等為主體糅合其它類型旅游景觀,避免旅游產品的單一性。在推廣團隊旅游產品的同時,注重散客非組合旅游產品的推廣和引導。

(三)市場營銷戰略。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訂旅游市場整體營銷方案,使每一地區、每一旅游要素、每一、系列中每一環節的營銷成為整體營銷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形象宣傳與線路推廣、地區推廣和全省推廣、政府主導與企業主體、資源互補與市場互動、出境旅游與入境旅游等結合起來,同時加強旅游部門與相關部門、旅游企業與旅游企業、旅游企業與企事業單位(特別是獎勵旅游組織單位)之間的聯動。在提高我省旅游市場競爭能力的基礎上,加強與周邊省份的合作,聯合編排旅游線路,聯合開展市場促銷,共同做大區域外旅游市場,同時推動區域內旅游市場互動。

三、推廣途徑

在創新赴外參展、赴外促銷、邀請來訪、媒體推廣和戶外廣告的基礎上,重點在以下宣傳促銷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一)綜合宣傳。把旅游形象納入全省對外整體形象之中,把旅游推廣納入政府對外宣傳、交流、合作的整體方案之中,在融入大局中擴大旅游宣傳,放大旅游效應。大力推進旅游宣傳與省情外宣、文化交流、經濟合作、貿易推廣、友城互訪等的結合,借勢借力提升旅游的地位和形象。

(二)網絡營銷。搭建湖北旅游網絡平臺,豐富更新網頁信息,加強外部網絡連接,不斷拓寬網上展示、網上推廣和網上信息服務的領域。利用網絡資源加強旅游宣傳促銷,同時參加和組織網上旅游博覽會。利用數字化虛擬成像技術與數字拍攝技術,以可視動畫技術和虛擬現實展示為支撐,集中展示湖北重點景區,開展網上虛擬旅游體驗項目。建立電子網絡銷售系統,完善電子網絡銷售功能,擴大網絡銷售效果。利用手機、3G技術等新媒體,建立薈萃湖北旅游精華的虛擬旅游促銷系統。

(三)公眾宣傳。面向廣大民眾,編制適合公眾特點的旅游宣傳品,通過社區宣傳、廣場宣傳、手機宣傳、車身廣告和公共場所電子屏宣傳等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旅游目的地形象,大力挖掘潛在旅游客源市場,特別是散客旅游市場。在其他宣傳促銷方式中,注重與公眾面對面的宣傳,擴大旅游的受眾面。

(四)事件營銷。關注和利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活動中的重大事件,善于捕捉我省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重大活動中蘊含的旅游推廣機遇,策劃組織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反響的事件營銷活動,增強旅游宣傳的生動性和轟動性。

(五)在點拓展。與實施“走出去”戰略相結合,加強對外開放與營銷合作,在國內外主要客源市場設立旅游辦事處,以在點宣傳為基礎,積極拓展周邊旅游市場。爭取到“十二五”期末,海外旅游辦事處和旅游企業經營點達到5處以上,國內旅游樞紐城市均設有湖北旅游宣傳和銷售窗口。

(六)節慶會展。重點辦好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華中旅游博覽會、武漢國際旅游節、武當山國際旅游節、咸寧溫泉國際旅游節、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文化節、恩施土家女兒會,并打造出

一、兩個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在全省起示范帶動作用的節慶旅游品牌。支持各地和重點旅游景區舉辦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節慶活動,增強當地的旅游文化魅力和市場吸引力。

(七)影視推廣。深入挖掘我省歷史文化內涵,拍攝或贊助在國內國際有影響的大型影視劇,實現旅游娛樂與電影電視的對接,打造湖北影視文化品牌。支持與三國文化、楚文化、三峽、武當、醫學等有關聯的電視連續劇的拍攝,鼓勵景區、地方參與電影電視劇的制作或植入。

第九章重大旅游項目

立足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運營,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重大旅游項目。

一、武漢城市旅游圈

武漢市重點推進大型旅游港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高檔次飯店、旅游街區、旅游會展等接待設施項目,以及城市標志性景觀、大型主題公園、重大旅游景區項目;其它城市重點推進以主要景區為依托的旅游項目和城市旅游接待設施項目。同時,推進武漢大東湖地區、武漢“兩江四岸”地區、大別山地區、咸寧國際溫泉城等一批區域旅游資源整合項目。

重點旅游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項目包括:武漢世茂嘉年華、武昌古城及首義文化區、武漢水鄉旅游城、武漢東湖華僑城、黃石東方山旅游區、陽新仙島湖生態度假旅游區、大冶保安湖生態濕地旅游區、鄂州長港城鄉一體化旅游區、蘄春李時珍國際健康文化旅游區、黃梅東山五祖禪文化旅游區、嘉魚三湖連江旅游區、孝感中國華斯卡未來影城、漢川福星生態文化旅游城、應城國家礦山公園、仙桃排湖休閑度假旅游區、潛江曹禺文化旅游產業園、天門茶圣故里文化旅游區、武漢“兩江四岸”旅游資源整合、大東湖旅游資源整合、大梁子湖生態旅游資源整合、咸寧國際溫泉城旅游資源整合、赤壁三國文化旅游資源整合、大別山旅游資源整合。

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

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突出生態和文化優勢,優先打造以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清江和荊楚文化為依托的大型旅游景區、旅游綜合體和旅游資源整合項目,推動旅游業提檔升級。同時,建設長江三峽游船旅游基地,啟動一批特色鮮明的旅游城市強縣和名鎮名村名街、一批高檔次飯店項目、一批旅游商品研發項目、一批游艇俱樂部項目、一批公共服務設施項目。

重點旅游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項目包括:襄陽古隆中旅游區、襄陽古城旅游區、襄陽魚梁洲旅游區、??稻怕氛鷳B旅游區、荊州海子湖旅游新城、荊州關公文化園、荊州“洪湖岸邊是家鄉”濕地生態旅游城、宜昌黃柏河平湖半島綜合開發、長陽清江畫廊深度開發、五峰柴埠溪深度開發、十堰太極湖旅游區、十堰車城汽車文化主題公園、鄖西世界婚博園、竹山武陵峽桃花源旅游區、竹溪綠谷原生態旅游區、荊門漳河航空旅游生態園、鐘祥明顯陵旅游綜合開發、隨縣炎帝神農故里旅游區、擂鼓墩編鐘文化旅游城、隨縣玉龍溫泉深度開發、恩施大峽谷旅游區、咸豐唐崖河旅游區、來鳳縣仙佛寺旅游區、神農架國際滑雪度假區、大洪山旅游資源整合、恩施清江畫廊旅游資源整合、神農架原生態旅游資源整合。

第十章政策措施保障

圍繞建設旅游支柱產業,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系列保障措施,為旅游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支撐和保障。

一、扶持政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各級政府把旅游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級財政加大對旅游宣傳推廣、人才培訓、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省級旅游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旅游宣傳推廣、旅游規劃編制、旅游人才培訓、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發展獎勵和旅游重點項目引導性投入。中央和省安排的促進服務業發展、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小城鎮建設、移民后扶、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以及其它與旅游業相關的資金,對旅游項目予以支持。各地根據財力狀況,安排相應的旅游專項資金,支持旅游業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扶持和引導作用,推動多渠道資金投向旅游業。

(二)加大金融扶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的支持力度,對新建、擴建、改建旅游項目優先安排貸款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進行資本運作,通過股票上市、企業債券、項目融資、產權置換等方式籌措資金。制訂完善旅游項目貸款貼息財政補貼辦法,促進社會化融資。創造條件,組建旅游企業信用擔保平臺,逐步建立健全旅游產業融資擔保體系。積極推進金融機構和旅游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業務合作,探索開發適合旅游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增強銀行卡的旅游服務功能。

(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認真做好旅游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將旅游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對重大旅游項目的新建、改建、擴建等確需調整土地規劃的,可依法申請調整。列入全省重點項目的重大旅游建設項目用地計劃由省專項安排。在投資和綠化工作落實的條件下,對以有償方式取得旅游景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并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或旅游資源開發的土地,使用出讓期限最長為40年,期滿可申請續期。非政府單項投資1億元以上的旅游項目建設取得土地使用權,植被恢復費、配套費等規費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適當比例獎勵給項目單位,土地出讓金按合同約定方式繳納。

(四)落實稅費價格政策。投資經營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企業、投資旅游景區開發達到有關條件的企業,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飯店等旅游企業每年發生的宣傳廣告費用,可根據有關規定稅前扣除。旅游飯店實行與一般工業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同價。旅游商品生產企業為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研究開發費用,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予以優惠。旅游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予以財政補貼。旅行社可以接受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委托,為有關公務活動提供交通、住宿、餐飲或者會務服務。

(五)完善旅游發展激勵政策。對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國旅游強縣、湖北旅游強縣、4A級以上旅游景區、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五星級飯店(游船)、金葉級綠色旅游飯店的單位和進入全國“百強”、接待入鄂旅游人數居全省前五位的旅行社分別給予獎勵。對引進10億元以上投資且建成營運的重大旅游項目的市(州)政府,給予獎勵。

二、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優化領導環境,發揮湖北省旅游產業委員會的領導協調職能,全省統一領導,部門加強協作,不斷強化旅游發展的合力。優化商務環境,打破行政和行業壁壘,消除地域歧視,鼓勵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發展旅游業;建立和完善引導性、激勵性機制,為基層和企業辦實事。優化政務環境,規范審批行為,簡化審批流程,擴大網上審批,提高行政效率;簡化通關手續,爭取口岸升級和落地簽證,為海外旅游者來湖北旅游提供便利。優化監管環境,建立相關部門與旅游部門聯動執法檢查機制,減少對旅游企業的干擾,減輕旅游企業負擔。優化輿論環境,擴大旅游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旅游、支持旅游、發展旅游的良好氛圍。

(二)創新旅游發展體制和機制。建立大旅游發展機制,整合全省各類旅游資源,形成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發展格局。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強化旅游行業管理職能。改革旅游景區管理體制,完善旅游景區經營機制,依法推進旅游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選擇部分縣市作為全省縣級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旅游景區體制改革和旅游產業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總結經驗,逐步推廣。

(三)加強旅游行業管理。大力推進依法治旅,貫徹國家有關旅游法律法規,健全湖北旅游法規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省及重點地區的旅游執法機構和飯店、旅行社、景區的質監機構,健全旅游行政執法體系和質量監督網絡。建立覆蓋全行業的地方標準體系,抓緊制定并實施旅游環境衛生、旅游安全、節能環保等標準,重點保障餐飲、住宿、廁所的衛生質量。引導企業創建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鼓勵專業旅游管理公司推進品牌連鎖,促進旅游服務創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發揮旅游行業社團組織作用,促進行業自律。開展行業文明創建和誠信建設,推進旅游行風建設。逐步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主的旅游目的地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游客滿意度。

(四)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旅游人才培訓和鑒定的“千萬十”工程,每年培訓一千名旅游職業經理人、一萬名導游和領隊、十萬名各類旅游職業技術工人。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資源,鼓勵支持旅游院系學科發展,培養各類旅游人才。加強旅游人才培訓基地和機構建設,建立多層次旅游培訓網絡,對旅游從業人員開展經?;瘜I培訓。注重旅游高端人才的引進,優化湖北旅游人才結構。建立和完善旅游職業資格和職稱制度,健全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把培養旅游專業大學生納入“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為湖北旅游名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依托中國旅游研究院武漢分院,加強旅游基礎理論和應用課題研究。

(五)加強監督考核。通過試點,積極探索旅游發展目標任務考評機制,把旅游發展目標任務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之中,納入縣域經濟考核排名的指標體系之中。開展旅游發展先進縣市區評選活動,推動縣域旅游經濟發展。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對推進旅游業發展貢獻突出、成績顯著的地方、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四篇:湖北“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

湖北省金融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促進全省金融業在“十二五”期間持續健康發展,加快構建我省現代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一、基礎與條件

(一)產業現狀。

1、各類金融機構逐步健全,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銀行業法人機構140家,分支機構6842家。其中,政策性銀行3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5家,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城市商業銀行6家,外資金融機構5家,郵政儲蓄銀行1家,農村信用社73家,農村合作銀行12家,村鎮銀行11家,貸款子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金融租賃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4家,財務公司7家;小額貸款公司74家;法人證券公司2家,證券公司分公司5家,證券營業部167家,基金公司分公司2家,投資咨詢公司分公司1家,期貨經紀公司3家,期貨營業部29家,有5個品種10個期貨交割庫;法人保險公司1家,保險市場主體45家,各級營業性保險機構及營銷服務部3194家,專業保險中介法人機構58家,分支機構126家;創業投資和各種私募股權基金60家,注冊資本總額約70億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240家(不包括擔保兼營機構),注冊資本130億元。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省的金融服務和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

2、各類金融業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金融實力不斷增強。最近5年,我省金融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0年預計達到530億元,是2005年的4.17倍。銀行業資產總額增長迅猛。截至2010年末,我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25418億元,比年初增加4382億元,存款余額21769億元,貸款余額14648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6倍和2.5倍。全省證券化率為34.67%,證券交易量達到2.97億元,是2005年的19倍,在全國占比為3.10%;投資者開戶數376.90萬戶,占全國總數4.38%,居全國第9位。全省期貨交易代理交易額同比增長148.15%,期貨投資者人數同比增長超過20%,實現手續費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37.86%。全省保險業完成原保險保費收入500.4億元,是2005年的2.45倍,規模居全國第10位,保險業資產總額820.8億元,是2005年的2.8倍。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的比例)3.37%,比2005年提高1.13個百分點,保險密度(人均保費收入)875元,比2005年增加501元。保險覆蓋人群達到390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0%,覆蓋率比2005年上升30個百分點。

3、各類金融市場平穩發展,融資結構不斷改善。2010年,金融機構貸款新增2591億元,增加額居中部六省第一。全省金融機構商業匯票承兌余額98.7億元,金融機構貼現余額17.1億元。發行短期融資券375億元、中期票據124億元。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呈現穩定增長勢頭,全省共有73家上市公司,居全國第8位,累計融資1089.05億元。全省發行企業債券50億元。2010年全省產權交易成交總額366.50億元,產權交易綜合業務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同業前列。

4、金融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最近五年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改革獲得突破性進展。湖北銀行獲批籌建,武漢市商業銀行重組更名為漢口銀行,資本充足率明顯提高,并跨省設立了重慶分行;武漢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重組改制為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成為副省級城市中組建的第一家農村商業銀行;組建了12家農村合作銀行;交通銀行重組湖北國投成功,交銀國際信托公司發展迅速;長江證券公司成功上市;有13家企業在境內上市、5家企業在海外上市,步入快速發展軌道。金融對外開放取得積極進展,全省共有外資銀行機構5家,外資村鎮銀行2家,外資貸款公司2家,外資保險公司5家,外資金融機構數居中部之首。省行(會)合作機制不斷鞏固,省政府先后與24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國已有39家金融機構決定或有意向將后臺服務中心建在武漢。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建設啟動,武漢金融中心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正在加強。

5、信用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省持續推動農村信用、企業信用、社區信用和區域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已有595萬農戶被評為信用農戶,755個鄉鎮被評為信用鄉鎮,全省信用農戶的貸款證發證率達到82%。開發了“中小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平臺”,為全省10.2萬戶未貸款的中小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全省共有17個市州先后被評為A級信用市州,64個縣(市、區)先后被評為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區)。

(二)主要問題。

1、金融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金融市場主體數量偏少、偏小,實力不強,金融機構多元化程度不高,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金融市場發育尚不成熟,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金融體制和服務創新不足,不能適應多樣化、多層面的金融需求。

2、金融市場結構不平衡。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較緩慢,金融資訊、現代投資銀行等高端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有待發展。信貸資金向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相對集中,縣域、“三農”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薄弱。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傳統產業,保險覆蓋面不夠寬,金融發展中的城鄉結構、區域結構不協調問題比較突出。

3、直接融資比例偏低。全省經濟證券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上市公司總體質量不高,規模偏小,再融資能力不強。企業利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的意識不強。產權交易平臺不完備,產業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發展滯后,各級政府主導的投融資機構較少,融資能力偏低。

4、地方金融機構數量少且實力不強。全省城市商業銀行單體規模小、資產質量不高、競爭力不強,農村信用社改革任務艱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不夠。證券公司資本實力較弱,期貨市場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不夠緊密,保險企業贏利能力不強,中小保險公司經營壓力較大。

5、金融業開放程度較低。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較少,外資證券機構、基金公司等還沒有進入,金融業的對外合作也處于較低層次,與我省金融業規模、效益水平在全國的地位不相稱。

(三)有利條件。

1、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金融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10年以來,我省GDP年均增長12%。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4840億元。全省經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工業結構高級化特征正在顯現。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為金融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市場基礎和體制基礎,同時也為金融業的發展拓展了市場空間。

2、國家賦予我省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為金融產業振興帶來了機遇。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推進,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及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的開放開發步伐的加快,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方面使我省獲得先行先試的機會,有利于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另一方面促使我省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和諧發展,有利于金融服務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當前國家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和創新,對我省強化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支撐作用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和機遇。

3、對外開放的擴大為金融業加快發展提供了機遇。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金融業可以根據國民待遇原則進入締約國金融市場發展業務,有利于金融企業拓展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空間;外資金融企業陸續進入我省金融市場,也將為我省金融業的發展提供參照體系,促進金融業競爭局面的形成,推動我省金融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中央關于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機遇,依托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和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的戰略布局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整合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著力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和制度建設,著力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著力加強金融調控和監管,顯著增強我省金融業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促進全省金融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建設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大的金融支撐。

(二)基本原則。

高效發展原則。堅持金融發展速度與績效并重,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增量調整存量,在發展中調整,在改革中加快發展。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和效益觀念,既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又保證較高的發展質量,實現湖北金融業高效發展。

創新發展原則。堅持金融創新與金融增長并重,全面推動金融業的觀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發揮創新對金融發展的持續推動力,以創新促進湖北金融業跨越式發展。在創新的同時,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要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開放發展原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更多金融主體在湖北設立總部和分支機構。大力推進地方金融機構發展,鼓勵地方金融機構跨區域經營,逐步發展成為區域性、全國性金融機構。

協調發展原則。堅持金融自身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并重,統籌金融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把握好加快發展與防范風險的關系、提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發展城市金融市場與農村金融市場的關系,實現湖北經濟金融的全面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金融支持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以創新服務領域、支持以“兩型”社會建設為方向,以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為重點,以創新管理與服務為保證,實現金融資源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推動湖北低碳經濟發展。同時,通過創新內部運行機制,推動湖北金融業走集約型發展道路,實現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我省金融業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全省金融機構要抓住有利的發展機遇,努力實現“七項目標”,爭取到“十二五”期末,將我省建設成為金融資源的聚集地、金融創新的基地和金融人才的高地。

1、金融業增加值發展目標:到2015年末,金融業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

2、金融業總量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省存款規模力爭達到40000億元,貸款余額達到28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占比每年實現雙降或雙控;全省上市公司數量超過130家,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累計總額突破1500億元,證券化率和企業債發行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力爭全省期貨交易額占全國比重達到8%,全省直接融資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全省原保險保費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幅18%以上,保險深度達到

35%以上,保險密度達到1600元;各類產業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規模爭取達到1000億元。

3、金融機構組織體系發展目標:到2015年,爭取引進未在省內設立機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全部來鄂開設分行,設立1—2家省級商業銀行,引進8-10家外資銀行,設立農村商業銀行(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貸款子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100家以上,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各2—3家,爭取2-3家地方金融機構上市。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各達到200家以上。全省證券營業部達到200家左右,培育2-3家規模大、實力強的期貨經營機構進入全國前列。積極爭取相關期貨交易所在我省設立稻谷、玉米、鋼材等期貨品種的現貨交割倉庫。力爭法人保險機構達到3家,保險主體60家以上,各級保險分支機構達4500家以上。大型綜合性股權投資基金達到2家以上,多方式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200家以上。

4、金融服務結構調整目標:加大金融支持“三農”、中小企業、弱勢群體的力度。爭取每個市州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達到3家以上??h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確保農業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增幅高于全部新增貸款增幅。各市、州、直管市至少新增2家上市公司,全省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票據10期以上。保險業發展結構協調合理,縣域農村業務占比顯著提高,科技保險覆蓋率明顯擴大。到2015年,各市、州和有條件的縣市至少設立1家注冊資本金1億元以上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湖北中企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達到20億元以上。培育1-2個資產過2千億元的金融控股集團。

5、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目標:到2015年末,武漢地區銀行存款余額達到2萬億元,貸款余額達到

15萬億元。上市公司總數突破80家,資本市場融資總額突破1000億元,各類直接融資總額力爭達到2000億元,全市經濟證券化率高于全國同等城市平均水平。設立和引進證券機構總部3—5家,分公司及地區總部10-15家。武漢地區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400億元,年均增長23%;總部保險法人機構達到4家,引進4-6家保險機構區域總部,專業性保險主體10家,外資保險主體10家,保險機構在漢一級分公司達到60家以上。設立和引進各類產業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150家以上。爭取設立各類金融后臺服務中心達到30家,從業人員達到20萬人。使武漢成為金融機構密集、市場完善、功能齊全、服務高效、創新活躍、具有較強吸納輻射功能的區域金融中心。

6、金融生態建設目標:到2015年,建立覆蓋全省的農戶及中小企業信用評定體系,信用農戶及信用鄉鎮占全省農戶總數及全省鄉鎮總數的90%以上,全省各縣(市、區)均成為金融信用縣(市、區)。建立信用檔案的中小企業超過30萬戶,創建信用社區1500個以上。開發全省金融生態環境監測評價系統,形成金融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

7、金融安全建設目標:建立商業銀行可持續的動態資本補充機制,保持較高的資本質量和充足的資本水平,強化資本實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對貸款損失的彌補能力和對貸款風險的防范能力,切實防范貸款集中度風險。建立良好的監管協作機制,加強“一行三局”及有關部門的政策協調與信息溝通交流,實現對金融機構、融資擔保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全方位的有效監管,形成監管合力,嚴厲打擊、及時處置各類非法集資、非法證券、上市公司內幕交易和金融詐騙等行為,確保轄區金融業安全穩健運行,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改革創新,實現金融業的跨越式發展。

1、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的改革創新意識。改革創新是推動金融發展的不竭動力,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全省金融部門必須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勇于探索,勇于開拓,在實現金融業規模和總量發展的同時實現服務功能提升和結構優化轉變。

2、進一步完善金融改革創新機制。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金融創新激勵機制,通過有效激勵,調動各級部門和員工金融創新的積極性,有效提高金融機構的創新質量和經營效率,降低創新成本,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要建立適合的金融創新風險管理和監管體系,在改革創新的同時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

3、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工作力度。在機構方面,要加大法人金融機構產權改革力度,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改善資本結構。支持金融機構實施員工持股,完善股權激勵機制。積極發展金融控股集團公司,鼓勵金融機構進行收購兼并,開展綜合性、多元化經營,為客戶提供銀行、證券、保險等綜合服務。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各金融機構要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結合經濟主體的實際,大力開發和推廣新的業務品種,滿足各類經濟組織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要打破銀行、證券、保險和股權投資等市場長期相互割裂的局面,聯合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股權投資、擔保等融資服務機構,特別是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股權投資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大力營造相互合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實質性合作,不斷創新融資方式和服務模式,形成滿足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金融服務聯盟,為經濟主體發展提供功能多元、風險共擔、形式多樣的結構融資產品和服務模式。

(二)以實施“兩圈一帶”戰略、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重點,加大金融對全省經濟的支持力度。

1、合理規劃金融產業布局。落實省行、省會合作協議,為武漢城市圈金融業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快推動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建設,推動武漢城市圈信貸市場、票據市場、資金清算、金融信息一體化、產股權市場一體化進程。支持建立完善鄂西圈投融資運營體系,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生態文化旅游產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融資推進、滾動發展”的原則,引導各大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長江經濟帶項目規劃、論證,給予融資支持。大力開展科技金融創新,積極探索為科技企業服務的新模式、新機制、新業務和新產品,不斷加大對科技產業的信貸投入,不斷改進和創新金融服務。

2、積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大對傳統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信貸投入,加強對第三產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項目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加大對光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環保、消費電子產業中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引導金融資源向規模型集群經濟和高新技術園區聚集,向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項目傾斜,向現代服務業輻射,向全民創業型經濟和中小企業延伸。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鼓勵和支持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行業整合、產業整合或跨行業收購兼并,努力把績優公司打造成行業龍頭,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施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積極推動高風險上市公司優化重組,有效化解市場風險。

3、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探索適應科技企業發展要求的融資渠道、融資方式和擔保方式,推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存貨融資、股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服務外包貸款、并購貸款等新的信貸品種。加快開展對科技企業信用貸款的試點。不斷探索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建立武漢城市圈銀企信息對接共享機制,籌建武漢城市圈銀企信息對接共享平臺。探索建立與政府投資平臺、產業基金相配套的信貸服務方式,探索研發與高新企業孵化器、風投基金相配套的信貸產品,促進武漢城市圈高新產業快速發展和成長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壯大。鼓勵金融機構大力創新資金結算、基金托管、企業銀行、理財服務等業務,推出貸款與投融資的綜合服務新產品,發行區域性項目債券、企業債券和區域建設政府債券,規范和推動信托融資和民間借貸活動,提升圈內資本市場功能。積極支持企業簽發商業承兌匯票,推動商業承兌匯票在武漢城市圈的發展與使用。擴大信貸抵押物范圍,拓展抵押方式,積極探索發展各種適應多層次、多元化要求的金融服務方式和工具。

(三)加快推進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增強金融集聚力和輻射力。

1、積極引進和培育各類金融機構。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在武漢投資組建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重點引進成長性好、經營有特色的法人機構和區域性總部,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吸引和支持外資金融機構來漢設立代表處、分支機構,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襄陽市設立分支機構。鼓勵臺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來鄂發展,尋求合作。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金融服務多樣化的需求,籌建光谷科技銀行,大力支持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大力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等各類基金,支持設立循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支持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合資基金公司等。

2、推動本土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加快組建省級法人銀行和證券、保險法人機構。支持湖北銀行和漢口銀行做大做強,實現跨區域經營,并擇機上市,使其盡快成為全國一流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武漢農商行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拓展發展空間,提高服務“三農”水平,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推動交銀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和方正東亞信托有限公司大力拓展湖北本地業務,打造精品信托品牌;支持光大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做大做強;支持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壯大資本實力,拓展重點業務,擴大服務領域;支持天風證券進一步擴大資本規模,提升分類等級,拓展業務領域,提高經營業績。積極支持合眾人壽實施外延發展向內涵發展的轉型,提高競爭實力。積極籌建長江財產保險公司,并支持其發展。積極支持期貨公司增資擴股,擴大資本規模,提高競爭實力。鼓勵省內期貨公司到省外增設網點,提升市場占有率。

3、引進區域性金融管理中心。爭取金融機構在省內設立全國性或區域性金融后臺運行與服務機構,使更多信用卡中心、數據備份中心、研發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區域業務處理中心、培訓中心等機構入駐武漢市,建設武漢全國性金融后臺服務中心。爭取金融機構在省內設立區域性授信審批中心、稽核監督中心、審計中心等區域性管理中心,提升金融風險管理水平。對新設立或新引進的金融機構總部、區域性總部和后臺服務中心,其落戶城市要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4、大力發展金融中介機構。大力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咨詢、資產評估、保險代理、信用評級等中介服務機構加快發展,培育知名品牌,為金融市場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引導督促金融中介服務行業制定規范的行業規則和從業人員職業規范,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實現金融中介服務行業的規范化管理。鼓勵擔保公司出資人增加資本金投入,完善地方財政對市屬擔保機構的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機制,逐步增強其抵御風險的能力。

5、穩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化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金融改革創新,積極爭取國家批準武漢成為離岸金融業務試點地區,鼓勵武漢地區銀行在國家政策許可范圍內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為發展武漢離岸金融市場創造條件。加強湖北金融機構與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全面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現代化管理模式、國際化人才戰略、長期化激勵機制等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業務技術,使湖北金融機構在產品設計、業務推廣、風險控制、市場培育等各個環節有明顯改善和提高。認真做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多的便利。

(四)實施金融幫扶工程,支持三農、中小企業及社會弱勢群體發展。

1、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支持“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鼓勵和支持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向農村延伸機構,鼓勵和支持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等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的發展,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在農村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組建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引導銀行機構合理確定縣域機構授權授信,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引導銀行機構下放外匯業務經營權限,使縣域企業可以就近開立外匯賬戶、辦理國際結算、外匯貸款、結售匯等業務。積極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積極鼓勵涉農企業和農業合作組織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和期現套利,積極推動期貨交易所在湖北設立稻米、玉米、水產品等相關農副產品交割倉庫。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失地農民保險、農民補充養老保險、農民工意外傷害保險、農房保險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推進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不斷擴大“三農”保險覆蓋面,逐步建立市場化的農業風險保障機制。

2、創新小企業金融服務。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組建服務小企業的專業部門和專營機構,不斷豐富服務小企業的市場主體。不斷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支持行業協會建立會員制的聯保公司。開辦“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網”,建設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網絡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政策咨詢、融資申請受理、融資問題答疑等綜合服務。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社會資金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積極推動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中小企業集合貸款信托的發行工作,引導中小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3、加強金融扶弱工作。不斷完善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擔保機制,優化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審批發放機制。認真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積極對貧困學生提供生源地助學貸款支持。研究適應農民工的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農民工轉移就業和創業致富。有針對性地開展淺顯易懂的金融知識宣傳和咨詢工作,引導農民工關注金融,更好地利用金融手段創業興業,實現發家致富和擴大再生產的愿望。

(五)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1、加大后備企業培育力度,加快企業上市步伐。適應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形勢,進一步優化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完善動態管理制度,切實加強擬上市公司后備資源培育,提高后備企業質量,確保“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儲備一批”。加強與中國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的溝通,進一步加大上市后備企業輔導力度,充分發揮各中介機構的積極作用,不斷加快企業上市步伐。進一步完善推進企業上市的優惠政策,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努力降低企業上市成本,鼓勵和引導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做大做強。適應湖北上市后備企業特點,重點推進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并按照多頭并舉的方針,積極拓展主板市場和境外市場。

2、不斷創新投融資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推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打造一批行業龍頭和地方藍籌旗艦公司。促進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定向增發等多種方式進行再融資。支持和鼓勵企業利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優化融資結構。推進中小企業集合債發行工作。積極推動各地通過劃撥國有資產、重組、注資等方式構建企業債券融資平臺,積極培育發債主體。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公司債、可轉債、分離債等多種形式進行債券融資,支持信托股權融資。積極支持與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等相關的債券發行。

3、著力發展創業(風險)投資,支持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做大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與國內外創業投資機構合作,重點支持省內高新技術企業和初創型企業發展。落實促進創業投資公司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政府引導、扶持和有限參與,鼓勵企業、金融機構、個人、外商等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創業投資,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風險投資機構落戶湖北。

4、加快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積極推進東湖高新區、襄陽高新區進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探索開展未上市中小企業股權交易試點工作。推行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制度,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的發展。加快以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為核心的產權交易機構整合重組,盡快形成立足城市圈、面向全省、服務全國的多功能、多層次的綜合性產權市場。加快排污權交易發展,爭取建設成為全國排污權交易中心。

(六)加快保險市場發展,切實增強保障功能。

1、完善保險市場體系,優化保險市場結構。大力引進有經營特色的健康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企業年金等專業性保險公司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積極引導保險機構穩步推進分支機構建設,優化省內各地區保險機構網點布局,為擴大保險覆蓋面夯實基礎。穩步發展保險代理機構,大力發展保險經紀與公估機構,規范發展兼業代理機構,完善保險營銷員制度,形成多層次的保險中介市場。

2、不斷推進業務創新,努力拓寬保險服務領域。積極創新保險產品,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需要,擴大保險覆蓋面。加快發展責任保險,充分發揮責任保險在防損減災和災害事故處置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直接相關的火災公眾責任險、環境污染責任險、校園方責任險、雇主責任險、醫療責任險、產品質量責任險、建筑工程責任險、承運人責任險、旅行社責任險等保險品種。推動出口信用保險與出口融資業務的有機結合,支持對外貿易。推動科技保險與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支持科技產品創新。加快發展民營企業保險,大力發展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險業務,提高居民人身保障水平。積極支持保險創新業務在湖北試點。

3、加快保險服務創新,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務體系。推行保單標準化與通俗化,規范保險合同的內容和格式。擴大投保提示制度和理賠服務標準覆蓋范圍,規范和約束保險公司的理賠程序和時限,提高理賠服務質量。創新銷售渠道,鼓勵和支持新業務銷售模式,繼續發展銀行、郵政代理保險業務,促進公司銷售或直營、個人營銷、專兼業代理業務的齊頭并進。探索建立保險合同糾紛快速處理機制,為被保險人提供快捷便利的糾紛調解服務。

(七)加強金融基礎性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1、建立安全通暢、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服務平臺。完善以現代化支付系統為核心,商業銀行行內系統為基礎,票據交換、銀行卡支付、網上支付、中央銀行會計核算、國庫會計核算等業務系統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體系,為資金周轉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2、建立誠信和諧、長久有效的社會信用服務平臺。充實、完善企業和個人信貸征信系統,建立社會征信服務體系;建立金融生態監測評價系統,促進社會信用環境不斷改善;健全反假貨幣網絡體系,凈化現金流通環境;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預防和打擊洗錢犯罪活動,維護正常經濟金融秩序。

3、建立公開透明、優質便利的外匯綜合服務平臺。在現行外匯管理框架下,實行簡政放權、流程管理、陽光操作,遠程服務,便利企業、居民辦理外匯業務,促進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

4、建立全面及時、準確權威的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經濟金融數據的統計和監測分析,規范信息披露,為服務對象提供及時、全面、準確的金融信息服務;推行政務公開,為社會提供低成本、方便、全天候的政務信息服務;加強金融宣傳,提高公民金融意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全面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金融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精神,加強對金融產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出臺財稅政策、獎勵政策等加大對金融業發展的扶持,通過改進行政服務、積極處置地方金融機構風險等措施,積極營造有利于金融業發展的社會環境。建立省政府金融發展咨詢委員會,提高金融發展決策的科學性。省政府金融辦與相關部門建立金融產業發展建設聯席會議和日常溝通聯絡機制,定期研究部署金融產業發展建設工作,通報重點創新工作進展情況,研究發展金融業的意見和建議,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推進省行(會)合作。

要深刻認識到省行(會)合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推進省行(會)合作機制的建立,促進省行(會)共建。積極聯系目前尚未與我省簽訂省行合作協議的金融機構,創造各種條件,盡快簽訂省行合作協議,實現全覆蓋。加大與已簽訂協議的金融機構的互動與溝通,進一步推進省行(會)合作協議的落實,深化合作領域和合作內容,完善省行(會)合作機制,為我省金融業的發展爭取有利政策環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對已出臺的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進行全面梳理,確保相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設立湖北省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對“三農”、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支持,獎勵積極開展金融創新、為湖北金融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個人。完善財政補充擔保機構、融資平臺資本金的具體辦法,促進其做大做強;完善激勵措施,細化對金融機構、金融監管機構、融資平臺、擔保機構的獎勵措施;研究出臺打造全國性金融后臺服務中心的政策措施,對一次性投資較大的區域性金融服務和管理中心,給予適當補貼和獎勵,并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保障。

(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廣泛開展金融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不斷提高公眾素質。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加快以企業信息系統、個人信用信息系統、政府政務信息系統、農戶信用檔案系統為主要內容的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進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失信懲戒機制。深化信用社區、信用鄉鎮建設,深入開展“金融信用市州縣”、“保險先進縣市”創建活動。推動企業外部信用評級,加大培植“A級信用企業”力度。健全政府主導、監管機構推動、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金融生態建設長效機制,優化金融司法環境和行政服務環境,切實維護金融機構權益,在提高金融勝訴案件執結率和降低銀行處置抵貸資產、企業抵押擔保融資成本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五)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

研究制定金融人才培養計劃,采取與各金融機構配合、與金融監管部門及武漢高校聯合組建金融人才培訓中心等方式,對政府機關、金融機構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選拔優秀人才到國外金融機構培訓,培養國際型金融人才。制定有關培養、使用、引進金融人才的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潛能和作用,并為人才長期留用解決后顧之憂,在家屬安置工作、子女就學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對金融機構為引進急需高級管理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安家費等費用,可據實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加快建設中高級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訓平臺,采取多種形式提高金融管理者、金融機構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層次金融人才隊伍,把武漢打造成為金融人才高地。

(六)防范金融風險。

加強金融穩定協作機制的培育和完善,建立區域金融生態監測和預警機制,完善區域金融生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發布評價結果和預警信息。制定防范金融突發事件協作預案,完善各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積極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執法力度,有效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完善處置非法集資聯席會議制度,及時有效地做好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規范發展各類準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好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的監管,建立健全日常監督管理制度,促進經濟金融穩定協調發展。

第五篇: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項目申報公告

發布時間:2011-5-11 閱讀:219次

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項目申報工作已啟動,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面向全省,公平競爭,擇優立項。有條件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單位和個人,均可按規定申請資助。資助課題以研究經濟社會問題、現實發展問題、湖北地方問題為主,突出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

二、2011省社科基金項目采取“以獎代補”的資助辦法。申報者應按照《課題指南》要求,選擇具體申報題目開展研究,并在受理期限內將研究成果報送我辦,我辦將組織專家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審,擇優立項。

三、申報通知、《課題指南》請從湖北理論信息網(http://)、湖北社會科學網(http://)上下載。

四、我辦受理申報時間從2011年9月15日起至2011年9月30日止。

五、聯系電話:027-8723237

4、87816702;聯系人:鄧品、張春云 中共湖北省委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九日

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 2011課題指南

說 明

一、《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課題指南》(以下簡稱《課題指南》),旨在引導和激勵我省社科理論工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省委九屆九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把湖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作為主攻方向,突出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加強具有湖北特色的優勢學科建設,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規律,全面推進理論創新,繁榮和發展湖北哲學社會科學,更好地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

二、《課題指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湖北發展專題研究,第二部分為基礎理論與學科建設研究。課題分類既以學科為基礎,又不受學科限制,強調多學科交叉研究。對于第一部分,研究者一般應在所列題目中選擇,以此為主要資助對象,其中帶★號者為重點課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選少量題目。對于第二部分,根據學科發展自行選題,《課題指南》不提出具體參考題目。研究者以專著、研究報告、論文等成果形式申報課題。2011擬資助研究課題180項左右,其中,專著每項資助經費3萬元左右,研究報告2萬元左右,論文1萬元左右;重點課題適當增加資助經費。

三、申請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的課題負責人同只能申報一個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加其他省社科基金項目的申請;課題組成員最多只能同時參加兩個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的申請。在研的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負責人,不得申報此次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

四、省社科基金項目采取“以獎代補”的資助辦法,《課題指南》發布后,申報者應根據指南要求開展研究,在《申報公告》規定時間內,將研究成果報送我辦,我辦將組織專家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審,擇優立項。

五、申報工作具體要求詳見省社科規劃辦發布的《關于做好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1申報工作的通知》。

第一部分 湖北發展專題研究

一、湖北政治建設專題研究

1、發展文化與體制機制創新研究

2、湖北跨越式發展組織保障問題研究 ★

3、湖北省農民思想狀況研究

4、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研究

5、加強黨內民主監督問題研究

6、加強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研究

7、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問題研究

8、湖北服務型政府建設研究

9、湖北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研究

10、基層政府領導力與社會穩定問題研究

11、湖北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問題研究

12、農村宗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13、青年農民工價值觀嬗變研究

14、建設黨代會常任制問題研究

15、基層群眾工作體系建設研究

16、湖北省城鎮住房保障制度及其運行風險研究

17、民族地區公民政治認同問題研究

18、高校去行政化問題研究

19、湖北縣市政府依法行政考核評估機制研究 20、湖北干部選拔任用與管理機制研究

21、民主黨派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

22、構建和諧社會倫理思考研究

23、變革社會政治穩定的心理基礎研究

24、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研究

25、社會矛盾預警和化解機制研究

26、湖北省群體性矛盾政策性研究

27、公共權力應對媒體的對策研究

28、湖北政府信息公開的公平與滿意度研究

29、網絡輿情與網絡問政問題研究

30、湖北省公推直選試點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研究

31、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信息保障體系研究

32、企業視角下的環境資源法律保護機制研究

33、武漢城市圈資源環境政策創新研究

34、農村小額貸款法律問題研究

35、集體林權改制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36、醫療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37、城鎮化過程中城中村房屋拆遷法律問題研究

38、武漢城市圈土地征用法律問題研究

39、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政策法規研究 40、湖北涉外勞務輸出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41、擴大公民對人大工作的有序參與研究

42、立法聽證理論與實踐研究

43、立法質量評估理論與實踐研究

44、湖北省“包容性增長”的法律促進與引導機制構建研究

45、湖北鄉鎮公共服務機制的問題與完善研究

46、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7、國有企業構建懲防腐敗體系問題研究

48、湖北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及應對機制研究

49、村級集體經濟與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 50、湖北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律規制研究

51、湖北核電發展與核電安全的國際法律合作研究

52、湖北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法律制度支撐研究

二、湖北經濟建設專題研究

1、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建設目標與路徑研究 ★

2、湖北跨越式發展內涵及路徑研究

3、后危機時代湖北發展條件與機遇研究 ★

4、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發展階段和格局研究 ★

5、湖北現階段投資強度研究

6、湖北產業結構調整難點和對策研究

7、“十二五”湖北城鎮空間發展戰略研究

8、進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研究

9、“兩型社會”建設中城市地下空間綜合利用政策研究

10、武漢城市圈新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1、武漢城市圈輻射效應實證研究

12、武漢城市圈經濟發展研究

13、武漢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對策研究

14、大東湖生態水網工程經濟與生態效益研究

15、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可持續發展研究

16、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研究

17、加快培育新興消費產業研究

18、高校債務化解問題研究

19、湖北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優化研究

20、地區金融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與路徑選擇研究

21、湖北產學研結合績效評估研究

22、湖北企業科技創新稅收激勵政策研究

23、內陸省份內生型競爭力成長的政策支持體系研究

24、湖北在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研究

25、抑制房價過高過快增長問題研究

26、房地產新政對湖北房地產業的影響研究

27、湖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

28、收入分配與擴大湖北農村居民消費研究

29、湖北農地整治的模式及測評體系研究 30、武漢河段治理方案與經濟建設關系研究

31、新時期湖北湖泊管理對策研究

32、長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33、產業倍增計劃與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34、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問題研究

35、漢江流域綜合開發問題研究

36、南水北調湖北段水安全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37、湖北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38、湖北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與綜合競爭力問題研究

39、湖北不同行業職工收入差距狀況研究

40、湖北旅游節慶品牌創新與市場化運作研究

41、湖北勞動力流動與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演化研究

42、湖北農村金融法律體系與制度研究

43、環境、能源約束下的湖北工業增長模式研究

44、湖北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45、湖北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46、湖北長江經濟帶水資源開發與保護研究

47、湖北長江經濟帶港口建設管理機制研究

48、提升湖北開放型經濟水平研究

49、湖北產業集群發展研究

50、國際資本和沿海產業轉移規律及湖北對策措施研究

51、培育湖北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對策研究

52、湖北中小企業發展研究

53、湖北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研究

54、湖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55、和諧金融體系下弱勢領域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

56、湖北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研究

57、后林改時期林業經營組織制度創新研究

58、武漢賽馬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59、湘鄂兩省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 60、湖北微型企業全面發展的政策體系研究

61、鄂、渝長江三峽旅游資源整合與合作體制研究 6

2、湖北食品安全保障機制研究 6

3、循環經濟實施對策研究

64、湖北科技成果轉化問題研究

65、加快發展湖北現代服務業問題研究 6

6、高鐵經濟問題研究

67、湖北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 6

8、湖北財政績效問題研究

69、湖北“包容性增長”路徑與模式研究 70、日本大地震對我國的經濟影響研究 7

1、長江中游城市群構建研究 7

2、湖北汽車產業發展研究

73、地方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問題研究 7

4、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問題研究

75、湖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建設及管理研究 7

6、地方支柱產業和優勢企業的發展研究

77、國有資本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研究

78、“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發展路徑研究 7

9、“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發展路徑研究 80、武漢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立機制及模式研究 8

1、湖北水資源管理的經濟學研究 8

2、湖北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83、湖北城鎮化發展模式與路徑選擇研究 8

4、湖北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與發展研究

85、產業轉移中的市場承接、引進與培育研究 8

6、湖北農村集體經濟現狀及對策研究

87、湖北先進制造服務業發展模式和關鍵成功因素研究 8

8、推進民生湖北財政建設研究

89、進一步推進我省省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研究 90、進一步完善我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研究 9

1、縣域經濟發展路徑及模式研究 9

2、湖北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研究

93、湖北山區和丘陵地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推廣研究 9

4、湖北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構建研究

三、湖北社會建設專題研究

1、人口結構與城市化相關性研究 ★

2、加快湖北社會事業建設問題研究 ★

3、湖北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

4、湖北城鄉一體化問題研究

5、湖北宗教文化與和諧社會發展研究

6、湖北資源枯竭型城市就業問題研究

7、湖北農村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8、湖北女性科技人才成長狀況調研

9、“民企聯村”對湖北新農村建設的貢獻及對策研究

10、湖北群眾體育活動現狀調查研究

11、湖北城市社區治理中的公共參與研究

12、武漢城市圈區域公共事務合作治理研究

13、湖北休閑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

14、湖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15、湖北小城鎮在可持續城市化中的作用機制與綜合評價研究

16、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非自愿移民貧困風險規避研究

17、湖北城鄉統籌發展研究

18、湖北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發展模式研究

19、湖北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及其績效研究 20、湖北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研究

21、湖北民政和社會工作辯證關系研究

22、湖北民生凈福利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23、武漢城市圈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研究

24、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研究

25、山區少數民族貧困現狀調查研究

26、監獄管理對策研究

27、大學生健康人格教育模式及測評系統研究

28、社會心態與社會發展研究

29、社會穩定關系研究

30、轉型社會中的社會管理創新方法研究

31、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與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研究

3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中醫藥的可及性和運行策略研究

33、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及其運行機制研究

34、湖北中醫人才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35、湖北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研究

36、湖北就業結構性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

37、博士后工作機制研究

38、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39、湖北農村青年民情報告

40、湖北跨越式發展與人口問題研究

41、湖北旅游產業對外推廣策略研究

42、湖北老齡化社會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43、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公共服務模式創新研究

44、湖北新型農村醫療衛生保險制度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

四、湖北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研究

1、湖北文化發展資源發掘與文化產業研究 ★

2、湖北形象問題研究 ★

3、楚文化與當代湖北人文精神研究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

5、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研究

6、辛亥革命與近代湖北問題研究

7、湖北文化創新能力提升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

8、湖北網絡文化產業研究

9、湖北文化領域社會中介組織發展研究

10、湖北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產業化研究

11、湖北媒體形象及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12、湖北地方文化消費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13、湖北農村文化現狀及對策研究

14、湖北科教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15、湖北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16、體育文化建設與城市人文素質提升研究

17、漢江流域方言文化研究

18、楚國歷史與文化研究

19、新出土簡帛研究 20、湖北楚語研究

21、湖北黃梅戲的民俗文化研究

22、基于網絡媒體的楚文化熱點聚焦及傳播研究

23、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與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研究

24、湖北省級電視頻道群提檔進位研究

25、“三網融合”下的湖北廣電市場競爭策略研究

26、湘鄂渝黔邊漢語演變研究

27、湖北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28、湖北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及發展研究

29、荊楚文化內涵及形象標識研究

30、湖北整合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業研究

31、湖北國有大中型企業文化建設的整合與創新研究

32、和諧企業文化研究

33、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績效研究

34、現代化背景下民族語言生態及其保護模式研究

35、《清華簡·楚居》與楚都和楚王族世襲研究

36、湖北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37、資源枯竭型城市文化發展方式轉型研究

38、三峽地區語言民俗研究

39、鄂西文化開發利用研究

40、孝德文化與孝德教育問題研究

41、炎帝文化研究

42、黃石“文化半島”研究

43、湖北文化體制改革及創新研究

44、湖北民間輿情監控機制研究

45、湖北民族地區基層文化傳播問題研究

46、湖北民俗文化的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

47、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研究

48、土家族“原生態”文化的挖掘、保護與開發研究

49、武陵山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與開發研究 50、湖北文化軟實力研究

51、湖北在禪宗文化發展中的地位研究

52、鄂東古銅礦文化研究

53、出土文獻與楚國法律文化研究

54、恩施地方戲研究

第二部分:基礎理論與學科建設研究

本專題不設置具體條目,鼓勵申報各學科理論前沿和學科建設中的重大選題;鼓勵以各級各類學科研究基地為平臺進行申報;鼓勵申報2010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未立項者根據省社科規劃辦項目資助額度和具體要求自行調整后轉報本湖北社科規劃項目,優先扶持我省有優勢、有特色的學科領域申報成果。

請各位同學閱讀此通知。

關于如何申報,如何選題,下次開會時請發表意見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工作總結創新開展下一篇:花邊餃子課堂實錄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