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杭州市農業科技信息網

2023-02-11

第一篇:杭州市農業科技信息網

濱州市農業局行政執法信息公示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執法信息公示,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根據《山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辦法》《濱州市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制度》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濱州市農業局及其執法機構將農業行政執法信息通過一定的載體或者方式主動向社會進行公示,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堅持“誰產生、誰公示、誰負責”的原則。局機關及其執法機構、執法人員在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等執法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第四條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公示應當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開的信息外,應將農業執法信息全面、完整、規范、清晰、準確地向社會公開。

第五條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公示應當堅持“多方公示,信息共享”的原則。農業行政執法信息應當以本級政府和部門門戶網站公示為主,以主流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和辦公場所公示為補充。部門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和執法辦案系統應與本級政府的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對接,實現行政執法信息互聯互通。

第六條 下列行政執法信息應當主動向社會公示:

- 1

摘要形式向社會公示的,應當公示行政執法決定書文號、行政執法相對人名稱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行政執法事項名稱、主要事實、依據、執法決定、救濟渠道以及作為行政執法決定的行政執法機關名稱和日期等內容。

第九條 公示農業行政執法信息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向社會公示:

(一)行政執法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的;

(二)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后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

(三)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后可能妨礙正常執法活動的;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公示應當及時、客觀、準確、便民。

第十一條 農業行政執法信息自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公示,并將公示內容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國”“信用山東”網站。

因行政執法依據變更或者執法機關職能調整等原因致使行政執法信息內容發生變化的,行政執法機關應當自相關內容變更之日起7日內更新公示內容。

- 3

第二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

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

不故意是特意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各位代表、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在這個春風和煦的午后,我們在此隆重召開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第十次青年志愿者代表大會。 在過去的一年里,電子青協在學院領導、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廣大同學的支持與配合下,在協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有聲有色的開展了各項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協會一貫秉承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始終堅持“立足校園,服務社會”的宗旨,在過去的一年里歷程非凡、不乏卓越。

受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委托,現在我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予以審議。

一、廣域服務、鍛造精品

電子青協經過十年的建設,現累計有會員1,100余人,其中300余人為中國注冊志愿者,是電子信息學院規模最大的學生社團。志愿服務領域主要包括服務師生、便捷社區、環境保護、大型賽會、暑期實踐等。相應的我們在過去的一年里舉辦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務,

如定期開展的“凈鏡活動”,在為大家清洗眼鏡、修理鏡架的同時,我們也把愛眼護眼的知識傳播出去,希望大家都可以愛護自己的眼睛;在以“信傳你手,愛在我心”為主題的“亂信整理”活動中,我們的志愿者“挨家挨戶”的登門造訪,化身愛的信使,將一封封寄托祝福的信件,及時地傳遞到收件人手中;連續兩年舉辦的“平安夜送蘋果”活動,累計送出蘋果等1000多個,范圍已擴大到下沙十余所高校,每一份祝福都是愛的寄托、友誼的見證,我們在傳播奉獻精神的同時,努力成為愛的踐行者;在清雅苑社區開展的“天使之翼”活動,以醫療、護理服務為主要內容,深受居民們的喜好;“世界水日萬人簽名”活動,把節約用水、關注飲水健康的理念傳播開,讓水與生命的知識得到最大的宣揚......各具特色的活動,讓我們的志愿服務豐富多彩,在杭電的校園里,構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積極參與,奉獻力量

與各兄弟青協,以及校青協的合作,也是我們活動中的一部分。各種服務活動中,都能看到我們志愿者默默奉獻的身影。多名志愿者參加了校青協的“陽光成長”活動,利用周末的閑暇時間,為小朋友們輔導功課;“學雷鋒月”活動中,我們舉辦的“凈鏡活動”,先后在高沙社區和吳山廣場進行,受到校領導的表揚,更是得到得

到浙江衛視的報道和廣大市民的好評。而在大型賽事志愿服務項目上,我們的志愿者也展現了優異的風采。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的前期準備及賽程進行期間,電子青協48名志愿者,各自堅守崗位,用3200多個小時,為此次賽事的正常進行提供堅實保障。而在此后不久的12月份,我院21名志愿者又站上ZUBA浙江省大學生籃球聯賽的志愿服務行列。我們再一次用我們的責任與堅持保證了此次籃球聯賽的順利進行。2012年2月6日至2月15日,我院更是有志愿者放棄假期,服務于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

三、走入社會,歷練人生

去年暑假的7月9日至7月15日,我院的志愿者支教團隊一行11人,以建黨九十周年為主題,趕赴浙江省溫州龍灣區沙城鎮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考察調研實踐活動?;顒悠陂g我們深入沙城鎮,考察當地重點建設項目,采訪慰問當地老共產黨員,了解當地鄉鎮建黨九十周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先進事跡和標志性事件,走訪農村,深入探尋建黨以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巨大進步。

在學院的暑期實踐評比中,我們獲得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等獎。本次考察調研活動中,我們體會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領略了當地建黨九十周年以來當地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于許多年輕的志愿者,

這是一段他們未曾經歷過的人生歷程,因而對整個團隊來說也是一個挑戰,這樣的團體行動,讓志愿者干部團隊的凝聚力有了新的提升。

四、積極建設、展望未來

隨著我們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展,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我們也在不斷的完善各部門職能,組織策劃部負責校內活動安排;基地拓展部深入社會,傳播志愿者精神;辦公室負責信息統計、志愿者管理,服務于幕后,卻是每次活動的順利開展的保障;新聞宣傳部作為青協的形象設計師,抒寫著電子青協的風采。各部門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的完成了每一次的任務。

回首往昔,我們有得也有失。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我們全體理事會成員揚長避短、虛心學習、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同學們的擁護與支持。展望未來,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堅信,今天選舉產生的新一屆理事會成員,會不畏艱辛、團結奮進。在以后的歲月中,我們一定會看到一個更好的電子青協。

第三篇: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績效評價

各項目承擔單位:

根據杭州市財政局《關于做好2012年市級部門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杭財績效〔2012〕364號)及我局的工作安排,經研究,決定對2010年立項的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價?,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價范圍和期限

(一)評價范圍

2010年立項的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34項。

詳細名單見附件1。

(二)評價期限

本次績效評價獲取數據的截止時間為2012年6月30日,已驗收的項目以驗收時的數據為準。

二、評價方法

次績效評價工作采取書面評價與實地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現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自我評價與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評價辦法,充分體現科學的績效觀,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形成評價報告。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管理的制度保障,項目實施過程中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自主知識產權的形成,人才培養,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情況,配套資金落實情況,資金實際支出情況,專項資金管理情況,項目取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情況等。

四、組織方式

1、本次績效評價工作由我局計劃財務處牽頭,相關業務處室配合;

2、本次績效評價具體工作由浙江火炬生產力促進中心實施。

五、評價要求

各項目承擔單位應認真填報相應的專項績效評價自評報告(見附件2),并對填報數據和提供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所有項目于2012年7月31日前上報浙江火炬生產力促進中心。上報書面材料一式兩份及電子版。

在書面評價的基礎上,隨機抽取一部分項目進行實地評價,具體名單另行通知,被抽查項目承擔單位要為實地考察、座談及資料查閱等提供條件。

六、重要提示

我局對本次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和結果納入科技計劃信用管理體系,在今后項目申報中,對在本次評價過程中材料上報及時、項目執行情況好的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予以優先立項;對在材料上報中不予配合、項目執行情況差,績效評價內容填報虛假的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限制其在今后一年甚至三年內不得申報杭州市科技項目。

中期績效考核

各區、縣(市)、經開區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了解市級企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自主創新能力和運行情況,根據市政府《關于鼓勵企業建立和引進研發機構的實施辦法》(杭政辦〔2006〕25號)、《杭州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施意見》(杭財績效〔2007〕1294號)要求,經研究,決定對2010年-2011年認定的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含培育型)進行中期績效考核?,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價對象

2010年-2011年期間認定的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含培育型),共計182家(詳細名單見附件2)。

二、考核數據截止期限

本次考核獲取數據的截止時間為2011年12月31日。

三、考核內容

通過對研發中心依托單位的發展情況、研發中心建設基本概況、研發活動情況及其對依托單位的科技貢獻情況等方面的績效考核,綜合評價研發中心的建設成效情況。

四、組織方式

本次考核評優工作由高新處、農社處、計財處負責實施。

五、考核要求

各研發中心依托單位應認真填報《杭州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績效評價自評報告》(附件1),并經各區、縣(市)科技局審核蓋章后,由區、縣(市)科技局于2012年8月31日前統一上報至市科委項目受理辦。上報材料為書面材料一式兩份及電子版。

各區、縣(市)科技局要切實抓好績效考核的組織工作,督促有關單位及時提供相關資料,如期完成考核工作。對無故不參加考核的中心,取消其研發中心資格,3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定。

市科技局啟動科技計劃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

9月23日,市科技局針對2009年至2010年期間國家、省、市科技部門立項的21個專項(共計1598個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績效評價。內容涉及項目合同執行;項目技術水平、知識產權和成果產出應用;項目經費使用和管理;項目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等情況。實行書面評價與實地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自我評價與第三方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充分體現科學績效觀。本次評價工作的過程和結果將納入科技計劃信用管理體系,以進一步規范我市科技計劃管理,建立良好創新氛圍。(市科技局計財處)

六、重要提示

我局對本次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和結果納入科技計劃信用管理體系,在今后項目申報中,對在本次評價過程中材料上報及時、項目執行情況好的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予以優先立項;對在材料上報中不予配合、項目執行情況差,績效評價內容填報虛假的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限制其在今后一年甚至三年內不得申報杭州市科技項目。

關于組織開展科技經費聯合大檢查的通知

各區、縣(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開展省市縣聯合科技經費大檢查的通知》(浙科發計〔2012〕156號)的有關工作要求,結合我委實際,經研究,決定開展市及區、縣(市)科技經費聯合大檢查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一、檢查范圍

本次大檢查范圍:國家、省、市及區、縣(市)科技計劃在研科技項目,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863計劃、973計劃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合作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等國家科技計劃落戶我省實施的項目;省重大科

技專項、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創新團隊培育,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級科技項目;杭州市及區、縣(市)科技計劃安排的科技項目。

二、檢查重點

本次聯合大檢查在對科技項目進行全面檢查的基礎上,重點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查:

(一)國家科技項目:國家科技支撐、863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二)省級科技項目:主要是廳市會商項目、塊狀經濟轉型升級項目、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項目。

(三)市級科技項目:主要是市重大創新項目、“雛鷹計劃”企業及“青藍計劃”企業實施的科研項目。

三、進度安排

本次省市縣聯合經費大檢查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發動和自查自糾階段(8月10日-8月25日)。8月11日,省科技廳組織各市縣科技部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培訓,明確檢查要求和任務。召開新聞發布會,加強媒體宣傳和教育引導。我委負責對杭州市各市屬單位的在研國家、省市項目進行清理,各區、縣(市)科技局負責對轄區內縣科技項目進行清理,布置自查工作,督促項目實施單位進行自查自糾。

第二階段:實地抽查階段(8月28日-9月10日)。在自查自糾的基礎上,我委將于8月下旬組成監督檢查組赴實地進行抽查(其中國家和省級項目數不少于在當地項目實施總數的25%)。市檢查組由委領導帶隊,邀請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相關人員、技術專家和會計師事務所參加。

第三階段:接受省檢查組檢查。具體時間以省廳通知為準。

第四階段:整改提高階段(截止9月底)。各項目承擔單位根據自查和實地抽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實。各區、縣(市)科技局督促有關項目承擔單位做好整改落實工作,必要時赴實地進行復查核實,并將整改結果于2012年9月20日前報杭州市科委,我委與9月30日前匯總后書面上報省科技廳。

四、工作要求

(一)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本次大檢查工作。要認真梳理各級科技計劃在研的科技項目,對照國家、省科技計劃與經費管理辦法,深入了解各項目經費管理和使用情況,分析財政補助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規性,跟蹤補助資金的走向,發現并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要掌握和了解項目實施進展和取得的實績,分析科技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出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結構、方式以及提高科技經費使用績效的措施。

(二)省、市檢查組實地檢查項目清單將于赴實地抽查前告知區、縣(市)科技部門和被檢查單位。事先準備好被檢查項目實施情況書面匯報材料和所有擬查驗的材料,包括項目實施情況介紹、合同任務書、財務賬冊及相關憑證。項目實施情況應當由合同任務書明確的項目負責人匯報。

(三)要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幫助做好科技項目財務審計工作。參加檢查的會計師事務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科技經費管理和使用規定和本次大檢查的工作要求,認真負責,不得馬虎草率,如發現因工作疏忽造成問題遺漏或反映不實的,將取消科技項目經費審計資格。

(四)建立通暢的反映、舉報問題的渠道。各地、各單位要公開舉報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設立舉報箱。鼓勵支持社會各界如實反映、 舉報違規使用科技經費情況并做好舉報人的保護工作。

第四篇: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認定

杭科計〔2009〕124號

關于印發《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

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各區、縣(市)經開區科技局,市各有關單位:

為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強科技與金融結合,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部《關于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貨支持的指導意見》,浙江省科技廳 《關于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實施意見》精神,我局制訂了《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實施意見》(試行)?,F將該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實施意見(試行)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

主題詞:印發 科技 中小企業 認定辦法 通知

杭州市科技局辦公室2009年6月30日印發

附件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實施意見(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科技與金融結合,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部《關于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貨支持的指導意見》,浙江省科技廳 《關于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第二條認定對象

1、依法在本市登記注冊,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并已有一年以上營運期的企業。

2、凡符合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等四部委《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標準,并被認定為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視同為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再重新認定。

第三條認定條件

符合《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除應具備一般企業的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產品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企業或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單純的商貿經營企業不在認定范圍。

2、技術創新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和技術性收入(包括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工程設計承包、技術出口、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及中試產品銷售等技術貿易收入)的總和占企業年收入的50%以上。

3、企業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20%以上,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10%以上。企業當年研究與技術開發經費投入應占本企業年收入的3%以上。

4、企業有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等可持續的技術創新活動,設立專門從事研發的部門和機構。

第四條認定程序

1、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審查認定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2、申請認定的企業,必須如實填寫《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申請書》,并提供下列材料:(1)企業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2)企業章程;(3)企業直接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名單;(4)企業上資產負債和損益表;(5)省、市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或證明材料。上述材料先由所在區、縣(市)科技局和同級財政局初審并蓋章后,一式三份報杭州市科技局。

3、認定工作由杭州市科技局負責,下設認定辦公室,辦公室成員由市科技局、發改委、市經委、市財政局、市外經貿局、市統計局、市信息辦、市金融辦和技術專家組成。實行常年受理、分批認定的辦法。

3、經認定辦公室審查通過的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杭州市科技信息網(.cn)向社會公示七天后,由杭州市科技局下文并頒發《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證書》。

第五條監督管理

1、科技型中小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杭州市科技局負責組織或委托區、縣(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對經認定的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每兩年復核一次。對發現有嚴重違法行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或采取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材料等欺詐手段騙取的企業,予以公告、收回證書,并在三年內不得再申請認定。

2、科技型中小企業實行年報制度。在每年一月底之前,企業將其上生產、經營情況報所在地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經區、縣(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核實匯總后,報杭州市科技局。

3、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變更經營范圍、合并、分立、轉業、遷移或歇業的,須在一個月內報杭州市科技局備案。

第六條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七條本意見由杭州市科學技術局負責解釋。

第五篇:杭州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五”計劃

21世紀的前十年,是杭州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重要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現代化是全市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是實現“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目標的重要內容。為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制訂杭州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五”計劃。

一、“九五”回顧 “九五”以來,我市各級以“奔小康”總攬農業農村工作全局,切實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不斷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業和農村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發展,為“十五”和現代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一)主體農業穩定發展,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裕。

“九五”期間,全市各級強化農業基礎地位,農林牧漁全面發展,1999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41.5億元。糧食生產保持了基本穩定,1999年全市糧食總產169.5萬噸。“菜籃子”生產不斷發展,1999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08.5萬畝,肉、禽(出欄)、蛋、奶、魚、菜產量分別達到23.09萬噸、3833.47萬只、5.68萬噸、3.86萬噸、8.65萬噸、203.07萬噸。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裕,結束了長期短缺的歷史。

(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九五”前四年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55.11億元,完成土石方18830萬立方米,建成錢塘江標準堤塘56.6公里。綜合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高,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建立現代農業園區99個,面積9.87萬畝。加快農機應用推廣,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64.41萬千瓦。進一步健全農機服務體系,提高農機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全市綠化造林7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八五”末的61.9%提高到62.8%。農業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農業氣象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寬,全市建成較為完善的氣象業務、科研和服務網絡。

(三)農業綜合開發成效顯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發展。

“九五”期間,認真組織實施《杭州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全市建成各類農產品基地437.18萬畝,興辦農業龍頭企業1626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0家。

茶、桑、果經濟特產穩步發展。茶葉生產連續五年增產增值,1999年全市茶葉總產量24915噸,總產值4.01億元,其中名優茶產量7478.6噸,產值3.3億元。全市蠶繭總產量8349噸。水果總產量13.07萬噸。

大力實施科技興農,加大優質良種、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1999年,全市引進糧油、蔬菜新品種129個,良種推廣面積470萬畝,良種覆蓋率在95%以上。

(四)深化企業經營機制改革,鄉鎮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1999年,全市共有鄉鎮企業10.9萬家,從業人員108.1萬人,占全市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3.5%,完成企業總產值1468.88億元,“九五”前四年平均年遞增17.8%。外向型經濟持續發展,1999年完成出口交貨值167.7億元。個私經濟迅猛發展,到1999年,全市共有農村私有企業10.24萬家,完成產值751.7億元,占全市鄉鎮企業總量比重51.2%。“九五”以來,全面推進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鄉鎮企業轉制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鄉村集體企業轉制面達96%。鄉鎮企業整體素質明顯改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有78只產品被評為市級以上名牌產品。

(五)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九五”期間,我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加大扶貧攻堅和幫扶工作力度,加快全市農村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到1999年底,全市除淳安外的區、縣(市)都實現小康,163個鄉鎮實現小康,占全市鄉鎮總數的70%。1999年,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15.0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209元。

“九五”期間,我市農業農村經濟雖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主要是: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增產不增效、農產品賣難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緩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還不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農業生態環境仍顯脆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先進適用農業科技在生產領域的應用不夠普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還不健全;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市場缺乏有效聯接,農產品的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和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體系有待加強;農村城鎮化進程滯后于農村工業化步伐,東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突出,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農村剩余勞動力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五”計劃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ht〗 (一)指導思想。

“十五”期間,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圍繞《杭州市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規劃(1999-2010年)》確定的總體目標,突出階段重點,積極實施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形成產業優化協調發展的新布局;堅持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完善農村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構建農業支持和保障的新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對宏觀經濟調控的新機制,努力加快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二)基本原則。

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應堅持的六條基本原則。

一是增長速度、結構優化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以實施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主要措施,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提高農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穩定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認真貫徹計劃生育、土地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保護和合理開發各種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的原則。充分發揮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的區位優勢,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積極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和中西部的技術經濟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的外向度。

四是堅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和鄉鎮企業,使農業和農村經濟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為主的發展路子。

五是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原則。通過政策傾斜和增加投入,促進生產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動,加快西部山區和欠發達鄉鎮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六是堅持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和小城鎮建設同步推進的原則。把小城鎮建設作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現代化建設的突破口,拓寬就業渠道,改善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

(三)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五”計劃的總體目標。

——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全面增強。到“十五”期末,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300億元,年均遞增10%;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農業增加值達到130億元,年均遞增5%左右。

——農業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明顯提高。實施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到“十五”期末,種植業中,大田糧經作物種植面積比調整到55∶45,養殖業(畜牧、漁業)產值占農業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農業投入產出水平比“九五”明顯提高。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100萬畝高標準商品糧田;加大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完成錢塘江標準堤杭州郊區段的建設,水庫完好率提高到90%,全市增加蓄水量5000萬立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5%,森林蓄積量達2500萬立方米;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到288萬千瓦,每公頃平均農機動力15千瓦,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60%。

——全面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進一步重視適用農業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每年引進、改良示范新品種100個以上。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全市50%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達到“五有”要求。“十五”期間分別培訓農民和持“綠色證書”的骨干農民50萬名、5萬名。

——加快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十五”期末,鄉鎮工業年增加值達到415億元,年遞增12%以上。提高經濟外向度,出口交貨總值占工業銷售產值的15%。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促進產業和鄉村人口向小城鎮集聚,農村城鎮人口的比重達到42%。

——農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保障體系更為健全。農民人均收入達到

5600元,年均遞增5%。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明顯見效。農民生活質量有明顯提高,恩格爾系數下降到0.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農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享受一項社會保險。

——現代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到2005年,郊區和蕭山、余杭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富陽、臨安、桐廬、建德進一步加快發展,為現代化建設奠定基礎;淳安加快小康建設步伐。加大對中西部山區幫扶開發的力度,加快欠發達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向現代化邁進的條件。

三、“十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

(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格局。

深入實施《杭州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圍繞主導產業,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發揮資源優勢,堅持老基地改造和新基地建設相結合的方針,加快農產品基地建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培育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一起上,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擇優扶強,到2005年培育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0家,提高企業對基地和農戶的帶動作用。依托主導產業和主要農產品,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快形成以產地專業批發市場為重點,鄉鎮綜合交易市場為基礎,各類農貿市場為補充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培育發展農民中介服務組織和農民販銷隊伍,開通農產品運銷“綠色通道”,促進農業與商貿業聯合,多形式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到2005年,農產品商品率提高到70%。加快農業質量標準的制訂工作,強化農產品標準的實施與示范。

“十五”時期要以培育農業龍頭組織為重點,大幅度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強宏觀指導,按照“扶大龍、興小龍、育新龍”的思路,積極扶持發展加工、市場、信息和種子種苗四類農業龍頭企業,增強對廣大農戶的帶動。引導鄉鎮企業參與創辦龍頭企業,深化國有農林牧漁場、供銷社經營體制改革,轉型創辦龍頭企業,鼓勵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大戶創辦龍頭企業,吸引外資創辦龍頭企業,到2005年,全市創辦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0家。正確處理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與農民的利益關系,合理調整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分配機制。積極探索農民與企業以產品和生產要素入股,采取多種方式合作、聯合,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切實增加農民從加工和流通環節獲得的收益。探索以訂單方式引導農產品生產,形成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格局。依托龍頭企業,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程度,開展農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交流,引進國(境)外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及管理方法,積極發展外向型、出口創匯農業。

(四)廣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十五”期間,我市要進一步加大科技興農力度,著力提高科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堅持自主研究與引進消化相結合,成果研究與推廣應用相結合,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擴散速度,重點開發和推廣現代化集約種養技術,農產品加工保鮮儲運技術和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增加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儲備,逐步形成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積極發展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支持科研院所參與興辦研究、開發、應用一體的農業企業,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先進技術產業集團。提高農業園區的科技應用水平,加快科技應用的更新。面向農業和農村,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穩定農技推廣隊伍。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性,鼓勵個人以技術要素入股參與開發經營。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與各類專業服務組織開展技術服務,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擴大實用技術培訓范圍,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民培訓體系,提高勞動者素質,造就一支掌握農業新技術的勞動者隊伍,提高農村基層管理干部的專業技術水平。

(五)積極發展小城鎮和鄉鎮企業,優化農村經濟結構。

“十五”期間,按照城鄉一體、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則,認真實施《杭州市小城鎮發展規劃》,重點發展7個縣(市)城和對區域經濟影響較大的中心城鎮,切實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比較完備的交通、通信、供水供電、城鎮防洪、污染治理的現代化配套市政設施,加強以新能源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鎮綜合體制改革,擴大小城鎮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強化協調與服務功能,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工業和商貿小區建設,促進人口和產業向小城鎮集聚,增強小城鎮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功能。保護和改善小城鎮生態環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快文化衛生事業發展。

鄉鎮企業要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和內部各項制度建設,推進企業經營機制創新。加快調整產業產品結構,結合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銷業。結合小城鎮建設,積極發展商業、飲食服務和旅游等第三產業,積極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調整。在現有基礎上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和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力度,逐步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到2005年,鄉鎮企業要創60只市級以上名牌產品。引導和培育特色優勢明顯、產品市場覆蓋廣的塊狀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的外部政策環境,促進個私經濟健康發展。加強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建設。

(六)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堅持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確立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健全各業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規范合同檔案,及時調處糾紛,組織合同兌現。在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探索和完善土地、山林、水面使用權流轉制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以專業大戶為主的規模服務。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堅持完善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收益分配制度。

繼續完善農村所有制結構,推進經營管理體制創新。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管好用活集體資金。通過開發資源、開展服務、開拓市場,拓寬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壯大集體經濟。推進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鄉村兩級集體經濟的管理組織和規章制度,盤活存量資產,化解不良債務。引導和規范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健康發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躍農村經濟,擴大農民就業。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體制創新。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引導促進農村資金、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聯合,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綜合型、網絡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合作經濟組織在生產經營中的組織協調作用。積極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強農民負擔執法檢查。堅持和規范政務、鎮務、村務公開工作,完善決策民主制度。

(七)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切實加強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以“六好”鄉鎮黨委和“五好”村黨支部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配套建設,進一步把村委會、村經濟合作社、共青團、婦代會、民兵等組織建設好,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形成整體工作合力。全面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鼓勵和支持農民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業余文體活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建立健全農村各項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保持農村社會的穩定。

(八)加強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任務的如期實現。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導農業農村改革和發展,要在穩定黨在農村基本政策的前提下,結合實際,不斷推進和深化農村改革。農業仍然是弱質產業,各級財政要進一步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的思想,把農業農村工作擺在重要地位,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上,經常研究和部署農業農村工作,加強工作指導,總結群眾創舉,推廣先進經驗,認真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堅持依法治農,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著力提高執法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依法行政。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嚴格按政策辦事,努力學習和掌握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農村工作的本領和方法,不斷提高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水平。

《[圖文]杭州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五”計劃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疾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一篇:杭州西湖最浪漫的求婚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