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知識培訓的重要性

2022-12-18

第一篇:安全知識培訓的重要性

關于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的重要意義

首先,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決定了必須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主要有以下三點:第

一、加強對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可以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服務質量。當客人入住酒店時,我們為客人提供舒適寬敞的住宿環境、美味可口的食物、服務員甜美的微笑、親切的問候等服務時,這是很容易讓客人感覺到的,實際上他們還需要一種隱形的服務,那就是保障人身及財產安全的需求,并且這種需求很強烈,所以,保障客人安全是我們服務內容之一。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強化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增加工作責任心,堅持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位,杜絕一切大小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住店客人對人身及財產安全的需求也得到滿足,且由衷的感到滿意,酒店的美譽度在客人們心中占了一定的地位,做好了消防安全也相應

的提高我們公司的服務質量。

第二、加強對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對公司的經營、發展有著直接關系。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對酒店的正常經營有著重要關系,正是由于我們酒店全體上下都明白了這個深刻道理,希望本次消防培訓結束后,酒店員工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把消防安全工作作為自己的第一工作任務來對待,廣泛宣傳消防安全常識,營造消防安全宣傳氛圍,讓每一位住店客人感覺來到迎賓館非常具有安全感,感受到了迎賓館人的熱情以及迎賓館人為了消防安全工作的穩定而不屈不撓的精神。不僅使得我們酒店生意越來越紅火,

還使得酒店的知名度不斷得到提高。

第三、加強對消防安全知識學習,有助于迎賓館人全體員工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酒店員工光有酒店榮譽感、酒店服務知識已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且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防范意識,才能更好地為客人提供個性化、親情化、優質化的服務。希望通過本次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要求全體員工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在處理應急事故能力的同時,個人綜合素質也得到進一步提高。要樹立“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理念。鑒于上述三點原因,足以說明對應迎賓館員工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十分必要,也只有廣大員工熟練

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增強防范的意識,并且運用到日常的工作。 星級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火災始終時時刻刻對酒店業構成巨大的威脅.口前,國內外酒店對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視。我們酒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買了先進的火災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這對灑店消防工作起到廠積極的作用.但是酒店的消防工作應以預防為主,為了做好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準備,根據酒店的現實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章消防機構

第一節消防委員會的成立

消防委員會的人員組成:

消防委雖會主任:酒店總經理

副主任:營運總監、工程部總監、安全部經理。

成員:工程部、安全部主管及其他各部門經理。

第二節三級防火責任人的確定

酒店設三級防火組織,任命三級消防安全責任人:

一級消防安全責任人由酒店法人代表總經理擔任,

二級消防安全責任人由各部門經理擔任,

三級消防安全責任人由各級主管及領班擔任。

第三節義務消防隊的建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企事業單位必須成立自建消防組織,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作用。

結合酒店的具體情況,根據要求,本酒店各部門都要義務消防隊,由部門經理任隊長,隊員從在崗職工中選取。

第三章職責

第—節消防委員會職責

l、認真執行消防法規,搞好酒店消防安全工作。

2、認真組織制定消防規章制度和滅火預案。

3、組織實施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崗位責任制。

4、立足自防自救,對員工進行防火安全教育、領導義務消防隊,組織消防演習。

5、布置、檢查、總結消防工作,定期向消防部門報告消防工作。

6、組織防火檢查,消除火險隱患。

7、積極組織人員撲救火災事故。

第二節義務消防隊職責

1、貫徹執行酒店消防工作要求,搞好消防宣傳工作。

2、不斷進行防火檢查,消除火險隱患。

3、熟悉酒店各重點部位,熟悉消防設施的性能及操作方法。

4、積極參加酒店各項消防活動。

5、積極參加搶救和撲滅火火或疏散人員,保護現場。

6、在有關領導的授權下,積極追查火火發生原因。

第三節各部門經理職責

1、負責領導本部門的消防安全工作,具體落實防火工作有關規定和要求。

2、把防火工作納入本部門工作的議事日程,布置檢查消防工作,及時處理和整改隱患。

3、根據本部門具體性質,制定具體的崗位防火規定。

4、落實轄區內,消防設施火火器材的管理責任制。

5、當火災發生時,迅速組織人員疏散客人至指定地點,搞好善后工作。

6、在總經理的領導下,追查火災事故原因,對肇事者提出處理意見。

第四節安全部經理職責

l、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全面負責酒店內部的消防工作。

2、認真傳達、貫徹消防工作方針政策,搞好本部門的人員分工,完善酒店的消防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各級義務消防組織,有計劃開展教育和訓練,配備和管理好消防設施與器材。

4、組織好防火救災教育及防火安全檢查,建立防火檔案和制定滅火作戰計劃,確定重點,制定措施。監督落實隱整改工作。

5、加強防火工作日標管理,建立健全動用明火請示審批手續,對違反酒店消防規定的重大問題,要當場制止,嚴肅追查責任者。

6、密切協作,認真追查火災事故的原因。

7、相互配合,搞好新員工的消防安全教育。

8、定期對全酒店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9、監督各部門搞好消防工作。

第五節消防主管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酒店制定的消防安全工作的有關消防法規,結合酒店的實際情況開展消防工作。

2、制定布置消防工作的計劃安排,督導下屬工作。

3、定期召開消防例會,傳達貫徹安全部的決定和指令。

4、負責組織檢查、監督各部門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實,消除火險隱患,檢查消防器材、設備的管理下作。

5、經常向員工進行防火安全教育,檢查員工是否自覺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6、負責建立健全本部門義務消防組織,對本部門義務消防員,應該排好班次,保證每個班次都有義務消防員在崗。

7、負責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火災原因,對直接責任者提出本部門處理意見。

8、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引導客人及員工疏散

第六節各部門領班的消防職責

1、負責本班組的防火工作,具體組織貫徹、執行有關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和防火措施。

2、負責向本班組員工介紹防火注意事項和有關規定,檢查酒店內特別是重點

部位的防火措施落實情況。

3、結合本班組的具體情況,經常進行防火宣傳教育.自覺遵守防火制度和安

全技術操作規程。

4、定期檢查酒店內的消防設施和器材,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奸、清潔、完

好。

5、每日領班要小定期進行防火檢查,發現隱患后及時處理,重大隱患要上報

上級主管。

6、發現火情要及時組織本班組人員積極撲救初起火災。

7、火災撲滅后,在上級領導的授權下保護現場。

第七節消防監控員職責

1、熟練掌握消防設備操作規程。

2、對機器設備的各種顯示都能迅速做出判斷。

3、發現火警后能及時上報并采取相應措施。

4、嚴格服從上級領導的指令,認真完成上級級領導指派的臨時任務。

5、認真檢查設備,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6、做好交接班記錄。

第八節消防巡視員的職責

l、認真貫徹執行酒店消防安傘管理規定和各項消防安全制度。

2、積極參加安全部的各項防火安全教育和消防業務知識的訓練和學習,通過經?;?、制度化的學習和訓練,使自己達到“三懂、三會、三能”,即:懂本崗位內的火災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救初起火火的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消防器材,會撲救初起火災;能宣傳,能檢查,能及時發現和整改火險隱患。

3、認真檢查消防器材及消防設備的完好情況。跟進施工隊伍,根據《施工管理規定》嚴格檢查施工情況,發現火災隱患,及時報告。

4、如發現有異味、異聲、異色要及時報告,井查明情況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5、當發生火災時,首先要保持鎮靜,不可驚慌失措,迅速查明情況向消控中心或總機報告,要講明地點,燃燒物質、火勢情況、本人姓名、員工號,并積極采取措施,就近取用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6、電器著火要先斷開電源,再進行撲救。氣體火災要先關閉燃氣閥門,如果閥門關不緊,先不要滅火,設法將閥門關閉再進行滅火。

7、保護火災現場,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火災原因。

第二篇:試述“管理、裝備、培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

【摘要】:煤礦安全工作必須堅持“管理、裝備、培

訓并重”的原則,這是我國煤炭戰線廣大職工在多年安全生產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認識所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只有高度重視管理、裝備、培訓的原則,才能保障職工安全、工程質量、經濟效益,從而創建和諧社會,達到安全好,效益高的目標礦井。

煤礦安全生產主要存在這三條因素:一是管理混亂,措施滯后,責任不明,有令不執,有禁不止,只有樹立高度的管理理念,才能保證安全生產;二是設施不完善,裝備落后,(實際上是領導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三是當事人違章作業,安全意識淡薄,自主保安能力不強,只有加強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煤礦行業人員素質,掌握科學技術,保證安全生產才有望。通過認真分析事故案例和思考,我認為,搞好煤礦安全工作,必須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這一原則。各級管理干部關鍵是要真正弄清楚“管理、裝備、培訓”三者的關系,以及堅持這一原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三者并重,三管齊下,切實筑牢安全防線,搞好安全工作。

一、 先進有效的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

從煤礦發生的大量安全事故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事故的發生往往首先表現在管理上的失誤。管理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人們對生產有計劃地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先進有效的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即使在裝備還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只要使管理達到嚴謹、細致、科學,那么,安全生產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仍可彌補裝備上的不足。反過來說,即使采用了先進的設備,如果現場管理混亂,沒有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或有措施而不能得到很好地貫徹落實,干部違章指揮,工人違章作業,對先進裝備的使用、維護、保養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裝備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樣也會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說,要搞好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二、高技術的裝備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

安全裝備是人們向大自然作斗爭的武器,先進的技術裝備不但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給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消除人的操作失誤,預測預報事故災害,遏制事故或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依靠科學進步不斷提高煤礦裝備水平,這是我國煤炭工業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們公司經過兼并存組,近兩年的技術改造,引進了先進的采煤工藝和采掘設備,各個系統都進行了改造。比如六大系統的建設,如瓦斯斷電儀、真空隔爆開關,以及礦壓監測,

速管檢測設備等等,對避免事故的發生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三、高質量的培訓是造就高素質員工的主要手段。

只有高素質的管理干部和技術人才,才能進行有效的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用好先進的高技術的裝備;只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才能遵章守紀,規范操作,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而培訓是提高管理者和操作者素質的主要手段。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管理者和操作者與現場作業條件和機械設備等形成了一套復雜的人、機系統。我們不但要著眼于引進和應用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提高設備的可靠性,而且要注重提高人的自身素質,規范人的操作行為,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殊不知,設備的技術再先進,自動化程度再高,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者或操作者去正確、合理地使用和保養,那么也不能發揮其好的效能。

管理、裝備、培訓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三根支柱,只有將這三根支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我們的安全工作才有保障。所以說,我們要既抓管理又上裝備、抓好培訓提升素質,要做到齊頭并進,不可偏廢。我們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不斷改進傳統的管理模式,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從系統工程的原理出發,全方位、多因素地研究煤

礦安全生產的方法和措施。形成系統的安全模式,逐步使煤礦安全管理方法科學化、內容標準化、運行程序化、考核制度化、管理規范化。

(二)要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真正地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我認為,在裝備方面,要結合企業的實際,要制定裝備計劃,逐步淘汰落后的設備,投入先進的設備,同時要大搞技術革新,技術進步,真正把投入工作落到實處。

(三)要通過系統的、科學的、有計劃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抓好職工素質的整體提高,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總之,只要我們全面理解“管理、裝備、培訓并重”這一原則,下決心去貫徹落實這一原則,我們就一定能夠搞好安全工作,才能有效杜絕礦井“五大”自然災害,力爭創造質量標準化,礦井安全化的目標礦井。

第三篇:抓好煤礦安全技術培訓 是搞好煤礦安全的重要保證

新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已經確立,三級垂直管理的成功模式從最初的雛形正走向成熟,從隊伍建設到煤礦安全工作的開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煤礦安全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依靠為數不多的煤礦安全監察員來管好各類煤礦的安全,是遠遠不夠的。要動員煤礦的全體人員共同搞好煤礦安全,也就是說煤礦及煤炭系統的所有人都要懂得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人人都能做到自主保安,人人不違章指揮或違章操作,煤礦的安全就有了保證。也就是說認真抓好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是搞好煤礦安全的重要保證。

煤礦事故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三個:一是人的因素,不懂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引起事故;二是煤礦缺乏應配備的安全生產硬件,造成事故隱患不能及時檢測出來,最終釀成事故;三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目前在我國,一個煤礦安全監察員往往要管10—40個煤礦,我國各類煤礦多數分布在山區和丘陵地帶,交通條件不好,路途又遠,交通工具又少又不太先進,煤礦安全監察工作量又大 ,給煤礦安全監察員增加了不少的困難。因此,煤礦安全僅依靠煤礦安全監察員的監察是不夠的。

我國的煤炭企業目前可分為三類:國有重點煤礦,地方國有煤礦,鄉鎮煤礦(個體煤礦)。三類煤礦在目前我國煤炭產量中比重是40—46%、20—17%、40—37%,可見鄉鎮煤礦占比重不小。從煤礦的數量上分析,鄉鎮煤礦占全國各類煤礦總和的90%以上。從煤礦傷亡事故看,鄉鎮煤礦占煤礦總傷亡人數的65%左右。從煤礦生產條件看,鄉鎮煤礦生產條件相當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用人多,事故多顯而易見。從各類煤礦職工素質看,鄉鎮煤礦職工大多來自貧困地區,來到煤礦的當天,不經培訓當天就下井工作,對煤礦井下的安全等什么也不懂,違章操作,冒險蠻干,事故不斷。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鄉鎮煤礦安全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礦職工不經培訓就下井工作,不懂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才引起事故多發。國有煤礦發生事故的原因,多年來的調查結果表明,幾乎全部是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抓得不嚴不細不認真,職工素質低下。所以抓好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是搞好煤礦安全的重要保證。

通過多年來的事故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國有重點煤礦重、特大事故都是“一通三防”和“突水”方面的。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重、特大事故主要災害類型集中在瓦斯爆炸或燃燒、突水淹井、自然發火方面。其實在這些方面,我國的科學研究并不比國外差,有的方面甚至于還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我國防治災害的手段、設備也不比國外的差。那么為什么還會發生事故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軟件方面,即人的素質提高上,多年來因沒有真正把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當成重中之重來抓好,培訓流于形式,煤礦職工素質不能達到有效的提高,先進的設備不會用先進的技能來操作,使先進的設備不先進了,起不到應有作用。這好比,把一臺“奔馳”牌高級轎車給一個不會駕駛汽車的老農民去乘坐,老農民舍不得花錢聘用司機,也舍不得花錢到“汽車駕駛學校”學習駕駛技術,卻花了少量的錢購買了駕駛證,就用一頭老黃牛在前面拉著汽車,老農民游閑自得地坐在駕駛座上把握著方向盤“駕駛”著“奔馳”轎車一樣。

鄉鎮煤礦的職工因流動性大,礦長不愿意花錢培訓他們。鄉鎮煤礦的礦長因怕耽誤自已的時間,也不愿意去認認真真地培訓,這都是當前的事實。有的煤炭管理部門聽之任之,不認認真真地抓好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使煤礦礦長對政府部門組織的煤礦安全技術培訓的效果失去了信任,也是當前的事實。

通過煤礦安全的專項治理和停產整頓工作的落實,鄉鎮煤礦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的硬件配備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軟件(人的素質)方面仍然沒有提高。煤礦事故率會有一定的降低,但不會達到理想的期望值。目前鄉鎮煤礦存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

1、鄉鎮煤礦礦長和職工技術素質差,煤礦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產技術力量嚴重薄弱,“人本安全”無從談起,三違現象比比皆是,違章不知違章、犯法不知犯法,膽量取代了一切。

2、“一通三防”方面的不安隱患不被重視或不知道怎么樣重視、微風生產、無風生產司空見慣,瓦斯聚集習以為常。不出事故是僥幸,出事故是必然。

3、許多鄉鎮煤礦從礦長到工人不知道煤礦井下電氣什么是失爆;井下與地面供電大多數使用一臺變壓器,不知道變壓器中性點為什么不許接地。缺乏井下電工。

4、許多的鄉鎮煤礦井下安全生產無措施、無實用的圖紙,憑著感覺走。防突水、防排水無設施,無措施。

5、不知法不懂法,更不懂《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瓦斯檢查員、放炮員、安檢員等員員應知應會不懂。鄉鎮煤礦安全工作煤礦企業無人把關。

6、鄉鎮煤礦礦工不懂煤礦入井須知,當天到礦當天下井干活,自主保安談不上,防瓦斯、防突水等更談不上。

鄉鎮煤礦搞了這么多年,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也搞了這么多年,為什么還會出現上述情況呢?究其原因:一是鄉鎮煤礦的工人大多來自貧困地區,流動性大,培訓后干不了幾天就走了,造成鄉鎮煤礦不愿意出培訓資金,引起不培訓就上崗;二是缺乏認真的嚴格的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制度,煤礦付出了培訓費用,培訓幾天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就發個證上崗,培訓流于形式,事故照出不誤,使煤礦礦長失去了對煤礦安全技術培訓的信任,同時也失去了對管理培訓的政府部門的信任;三是缺乏對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及其培訓結果的有力監督監察。

農村有句俗話說:磨鐮不誤割麥功。說的是農夫在割麥子之前要先磨快鐮刀,在割麥子之中要停下來不斷地再磨磨鐮刀,磨鐮刀會耽誤一些時間,但鐮刀磨快了,割起麥子就省力速度就快,總的看不會耽誤割麥子的總成績。煤礦安全生產也是一樣的,要想生產安全,要想多出煤取得好的效益,首先要使指揮煤礦生產的人懂得如何去指揮生產,要使生產煤炭的人懂得如何生產,更要其懂得如何生產才能安全。這必須通過參加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來達到目的。這也要求必須抓好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才能使參加學習的人學到有用的煤礦安全技術知識。不懂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的人指揮煤礦生產或者參與生產,只能是事半功倍,勞民傷財,甚至會導致事故,造成礦工的生存權被剝奪,使煤礦的財產和經濟遭受最大的損失。

“事故是最大的浪費”,是否每個煤礦的礦主都懂得這個道理不好說。煤礦一個重大事故的發生,可能會使一個煤礦從此而倒閉;即使不倒閉,煤礦也要賠償死亡者和向死亡者的家屬發撫恤金,需要給傷者療傷治病,支付醫藥費等,需要修復毀損的巷道等,需要付出數十萬元或上百萬元資金;最少也會影響好幾天或數十天不能生產。不生產就沒效益,還要維持通風、排水、修巷等進行投入。煤礦會把已賺取的利潤在事故中消耗殆盡。因此說“事故是最大的浪費”一點也不夸張。不管煤礦條件再好、設備再先進,如果沒有會操作它的人,有多少設備也會整壞,最其碼不能充分發揮設備能力,造成大馬拉小車的浪費,搞不好還會釀出事故。所以在安全培訓方面投入一分,會獲得數倍直至上百倍的收益。每個煤礦的礦主都要要明白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因此從避免煤礦事故方面來說,抓好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也的確是搞好煤礦安全的重要保證。

煤礦安全光依靠別人去督促去管去檢查是不行的。煤礦安全監察或檢查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煤礦的生產指揮者和礦工沒有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內因不起作用,煤礦安全監察人員提出的那些不安隱患,煤礦礦長和工人也不知如何整改,外因的作用也就沒有了。煤礦安全是要靠每個礦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才能不出事故或少出事故。如果礦工不懂煤礦安全生產技術,不知道什么是違章,就談不上“安全”二字。例如:山西省洪洞縣三交河煤礦1991年4月21日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死亡147人。原因就是兩個工作面串聯通風,且停電停風習以為常,202工作面停風后造成瓦斯積聚,工人上班后啟動局扇把瓦斯抽入了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的瓦斯達到爆炸濃度;因電器失爆嚴重,煤電鉆不完好,不使用綜合保護,工人操作煤電鉆,煤電鉆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又因全礦巷道內煤塵長期不清掃,積塵被沖擊波揚起,造成全礦井煤塵多處爆炸。這就是煤礦的干部職工不懂得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而造成的血的教訓。如果煤礦職工知道串聯風會引起瓦斯事故,如果職工知道停風停電會引起瓦斯積聚,如果礦工懂得煤電鉆不完好會產生火花殃及自已的生命,如果煤礦的干部和職工知道煤塵的危險性會爆炸殃及無故的生命,他們還會那樣干嗎?答案是不會的。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知,因為他們沒有認真接受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或者是培訓敷衍了事沒使煤礦職工學到真正的煤礦安全知識,才釀成的苦果。又如: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梁洼鎮南街村紅土坡煤礦1997年3月4日瓦斯爆炸事故,死亡89人。也是因煤礦礦工不懂安全技術知識引起的。井下風量很小,容易積聚瓦斯,又采用明電放明炮引起瓦斯爆炸,同時又引起煤塵爆炸。再如:河南省新安縣石寺鎮石寺新礦2000年11月19日瓦斯爆炸事故,有13名礦工遇難。原因就是井下風路混亂、風流短路,向工作面供風的局扇供的是循環風,造成工作面瓦斯積聚,工人在工作面向絞車坡的絞車打信號,用電線頭相碰代替按鈕,電火花引爆瓦斯的。這都是礦長和礦工不懂煤礦安全生產知識冒險蠻干造成的。井下工有當天到礦的農民當天下井工作的,他對煤礦井下是個什么樣都不清楚,他如何能做到自主保安,又如何作到安全生產?所以釀成事故是必然的。又再如:河南省三門峽市義馬千秋鎮二十里鋪村新建聯辦礦2001年3月10日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人,重傷3人。也是因煤礦礦長和工人不懂煤礦安全知識引起的事故。該煤礦井下供電用雙芯白膠線、照明用白熾燈炮、電器開關用明閘刀,煤電鉆電纜破舊爛皮、平均不到一米一個雞爪子接頭,煤電鉆接線柱外露,開關一開,引起的火花外竄;礦井又是事實上的獨眼井,用一臺5.5KW的局扇在立井口(井深近200米)向井下供風,且局扇時開時停;用的又是塑料編織布風筒,漏風極其嚴重。井下瓦斯因風量不足而積聚。工人只知井下風不好,熱的難受,不知風量不足會引起瓦斯積聚。詢問有的礦工有的甚至于不知什么是瓦斯,更不知瓦斯會爆炸,所以帶煙草、打火機下井的也有。像這樣的煤礦竟然存在了數年,礦長也有“礦長資格證”,竟然對煤礦安全生產知識一竅不通,持有“特殊工種證”的工人也不懂自已的應知應會。這樣的煤礦怎能不出事故?持有“證件”的人到底培訓沒有?培訓了又是如何培訓的?這樣的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效果又能起什么作用。假若這些煤礦的礦長懂得煤礦安全知識,假若煤礦的礦工懂得煤礦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假若煤礦安全培訓都使受訓之人學夠時間、應知應會學會真懂,井下無風或微風生產,明火明電明刀閘下井,井下放明炮,瓦斯積聚,電器失爆,電線頭代替按鈕等等,這些顯而易見的嚴重違章之事就不可能存在或存在的機會大大減少。上述的事故就有可能不會發生。

類似以上的事故案例枚不勝舉。都是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的。也都是不懂煤礦安全生產技術造成的。然而血的教訓仍不能喚醒某些人的良知。在現階段有些人仍存在著錯誤的觀點。

一是有的煤礦礦長不愿參加安全技術培訓,認為煤礦沒啥技術可學,只要有力氣,誰都能干。

二是有的煤礦礦長培訓怕花錢。專尋培訓天數少,花錢少,發證考試不嚴的培訓班。 三是有些煤炭管理部門的官員也認為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沒必要,培訓幾天走走過場,發個證就算了,不必太認真。

存在前兩種錯誤觀點的并不可怕,只要通過強制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和強制的安全監察是可以改變的。但存在第三種觀點的人就比較可怕了,特別是這種觀點在煤炭管理部門官員們身上存在就更可怕了。這種魚目混珠的培訓,真假“證件”的濫發,給煤礦事故埋下了很大的隱患。在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一年多來監察中發現,有的地區確實存在有“培訓”2 ~ 7天就發證的現象。還有的“培訓”是把煤礦應該發證的人員集中起來,講三天課就發證,是“瓦斯檢查員”的發“瓦斯檢查員證”,是“放炮工”的發放“放炮工證”,是“絞車工”的發“絞車工證”,是“礦長”的就發給“礦長資格證”??傊?一個“培訓班”下來,想要什么證就發給什么證。

從法律上講,辦不符合培訓要求的培訓班,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少,不能讓參加學習的人學到真正的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知識,不僅僅是在圖財,而且是在害別人的命,是應該負法律責任的。發證機關不堅持原則濫發“證件”,其實就是在草菅人命,也應該負法律責任。對于這種人應該追究刑事責任、繩之以法。

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狠抓強制性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的目的,就是要讓干煤礦的人懂得煤礦安全,懂得如何搞好煤礦安全,就是要讓礦工自已能保護自已,做到不違章操作、不違章作業,不當煤礦事故的創造者。要做到礦工人人懂安全,每個煤礦職工都要認真地接受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并且要作到學夠時間,學到知識,決不能自欺欺人,不懂裝懂。

煤礦安全監察局及其辦事處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具體落實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的關懷,在煤礦安全領域落實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精神,為保護礦工的生命安全,為礦工家屬能有一個完整的家而工作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是煤礦職工的保護神。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十分重視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的機構以及“證件”的發放都有明確的現定。各級部門、各類煤礦只要按照規定認真落實,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的培訓工作就能夠抓好。抓好安全培訓工作,煤礦職工的安全生產素質就有可能獲得很大的提高,煤礦的安全工作就有了重要的保證。

從長遠看,培訓機構與發證機關不能統一在一起,培訓與發證一體化是不合適的。培訓機構與發證機關應該分開來。培訓機構負責授課,發證機關負責考察考試和發證。形成相互制約的機制。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也要對培訓及發證環節進行監察,特別是煤礦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引起的煤礦事故,要監察培訓及發證機關的責任,追究那些不負責任濫發“證件”的違法人員的責任。使煤礦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工作真正抓好,使煤礦安全監察的關口前移,把煤礦事故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煤礦的安全生產就有了重要的保證。

第四篇:極重要:企業標準化基礎知識培訓講稿

企業標準化基礎知識

1、標準化概念

1.1標準

什么是標準?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組織也會有不同的定義。

1.1.1標準化組織定義

國標GB/T20000.1-2002《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修改采用ISO/IEC相關標準)對“標準”給出的定義:“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附注:“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認為標準應具備以下特征才能稱其為標準: ⑴標準是一種規范性文件。

⑵標準必須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性質。

⑶標準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程序,要有協商一致的過程,并且要由公認機構發布。

⑷標準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 ⑸標準的目的是獲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1.1.2世界貿易組織定義

《世界貿易組織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WTO/TBT)》對“標準”給出的定義:“經公認機構批準的、規定非強制執行的、供通用或重復使用的產品或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的規則、指南或特性文件。該文件還可包括或專門涉及適用于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術語、符號、包裝、標志或標簽要求。”

從這個定義來看沒有提及“協商一致”,因此《WTO/TBT》的標準除了包含達到協商一致的文件,還包含了非協商一致的文件。標準的概念比較寬泛。

1.1.3標準的種類

⑴按屬性劃分: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⑵按內容劃分:產品標準、過程標準、服務標準。

⑶按范圍劃分: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

1.2技術規范

除“標準”之外,我們還常接觸到“技術規范”。什么叫技術規范?

1.2.1技術規范定義

“規定產品、過程或服務應滿足技術要求的文件。”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技術規范也是一種文件,是規定技術要求的文件,它和標準的區別在于,這種文件沒有經過制定標準的程序。首先,標準中的一些技術要求可以引用技術規范,這樣的技術規范或規范中的某些內容就成為標準的一部分。其次,如果技術規范本身經過了標準制定程序,由一個公認機構批準,則這個技術規范就可以成為標準了。

1.3規程

與“標準”、“技術規范”使用頻率接近的還有“規程”。什么叫規程?

1.3.1規程定義

“為設備、構件或產品的設計、制造、安裝、維護或使用而推薦的慣例或程序的文件。”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規程同樣是一種文件,這種慣例或程序文件給出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規程是“推薦”慣例或程序(過程),而技術規范是“規定”技術要求(結果)。因此,從內容和力度上來看兩者存在明顯的差異。但與標準的區別是類似的。這種文件沒有經過制定標準的程序,而標準中的一些技術要求可以引用規程,這樣的規程就成為標準的一部分。如果規程本身經過了標準制定程序,由一個公認機構批準,則這個規程就可以成為標準。

1.4法規

規范性文件中與標準有著緊密關系的一類文件就是“法規”。什么叫法規?

1.4.1法規定義

“法規是由權力機構通過發布的有約束力的法律性文件。”

法規與標準的主要區別在于:法規是由國家立法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標準是由公認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雖然都是規范性文件,但是,法規在其轄區內具有強制性,所涉及的人員有義務執行;而標準的發布機構沒有立法權,所標準多是供有關人員自愿采用。

法規與標準有著緊密關系,標準涉及的是技術問題,為了保護人類的健康、安全等目的,法規中也常常涉及技術問題而引用標準,通常我們稱這類法規為技術法規。

1.5技術法規

技術法規是與標準關系最為密切的法規。什么叫技術法規?

1.5.1技術法規定義

“規定技術要求的法規。”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技術法規可以直接規定技術要求,也可以通過引用標準、技術規范或規程來規定技術要求,或者將標準、技術規范或規程的內容納入法規中??梢?,技術法規與標準、技術規范或規程都有直接的關系。技術法規是涉及技術要求的法規,是法規的一種,因此,它也是強制性的。

技術法規與標準的區別:

⑴屬性不同, 技術法規為“強制性”文件,標準為“推薦性”文件。

⑵目的不同, 技術法規主要為了“國家安全”, 標準主要為了獲得“最佳秩序”。

⑶主體不同, 技術法規的制定者必須是“政府或政府委托機構”,標準的制定者可以是“政府或社會團體”。 ⑷程序不同, 技術法規的制定“必須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標準的制定“主要考慮協商一致程序”。

⑸方式不同, 技術法規“必須執行”,標準“自愿采用”。

1.6標準化

什么叫標準化?標準化是在科學技術、經濟貿易及社會發展實踐活動中,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實施標準,以獲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過程。簡單地說,標準化就是圍繞標準所展開的一系列活動。

1.6.1標準化定義

國標GB/T20000.1-2002對標準化給出的定義:“標準化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行為規范的活動。”( 這也是ISO、IEC對標準化給出的確切定義。)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標準化是一項制定和實施行為規范的活動;所制定的規范應具備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特點;其內容是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其目的是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這些行為規范將構成規范性文件,也就是說標準化的結果是形成條款,一組相關的條款就形成規范性文件。如果這些規范性文件符合制定標準的程序,經過公認機構發布,就成為標準。標準化活動包括規范性文件(主要是標準)的起草、征求意見(協商)、審查發布和實施使用全過程。反過來說,標準是標準化活動的結果。

1.6.2標準化歷程

標準化歷史源遠流長,可分為遠古(石器時代)、古代(鐵器時代)、近代工業和現代信息標準化階段。

⑴遠古標準化

古人類(原始人)在長期群居生活和同大自然搏斗中,通過實踐、相互交流和模仿,學會了制作原始工具(石刀、石斧);隨著對積累經驗和進行交流的需要,通過約定俗成,產生了語言。出于對重要的實踐活動過程進行記錄,對具體事物、概念進行描述的需要,于是符號、記號、十進制計數相繼出現,進而發展創造了文字。這些初期對事物、概念的統一,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體現了人類初期樸素的標準化活動。

⑵古代標準化

春秋時代(約公元前500年)的《考工記》就是一部含有豐富標準化內容的科技書。戰國時代(約公元前372~289年)孟子提出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學術是古代標準化的理論基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進一步修訂、補充了原有秦國法律,先后用政令、律令對文字、貨幣、度量衡、道路、兵器等進行了全國規模的統一化,“車同軌,書同文”成為史書上的重要典故??胺Q世界古代標準化方面的杰出典范。北宋時代(1041~1048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應用了標準件。(1100年)李誡編成《營造法式》,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內容最豐富的建筑標準化的重要文獻。明代(1578年)李時珍完成的《本草綱目》,(1637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刊印,均屬重要的標準科學技術典籍。清代(1734年)刊行的《工程做法則例》,其內容和體例與現今技術規范更為接近。 從中可以窺見人類古代標準化的活動及成果。

⑶近代工業標準化

近代工業標準化是西方近代工業革命的產物。18世紀末,英國紡織工業革命標志著工業化時代開始。大機器工業生產方式促使標準化發展成為有明確目標和有系統組織的社會性活動。

1798年,美國E.惠特尼發明了工序生產方法,并設計了專用機床和工裝用以保證加工零件的精度,首創了生產分工專業化、產品零件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菔弦虼吮蛔u為“標準化之父”。

1865年,法、德、俄等20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召開會議,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報聯盟” 誕生。(1932年改名為ITU) 1901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標準化組織誕生。 1906年,英、法、美、日等13個國家的代表匯集倫敦,成立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1946年,由25個國家發起成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開創了人類標準化歷史的新紀元。(中國做為ISO的發起國之一,1931年就成立了工業標準化委員會。) ⑷現代信息標準化

面對當今信息時代的挑戰,ISO/IEC加緊了一系列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信息技術標準化體系,主要包括信息處理、軟件工程、信息交換、數據通信、網絡技術、多媒體、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設備等一系列標準?,F代信息技術標準化活動大大促進了社會發展進程。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表明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同時也說明ISO/IEC在協調、制定相關標準方面的任務更重要了。

面對日益嚴重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自然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嚴酷現實,人類正在自覺地調節自身同大自然的關系,以求從加速發展的社會過渡到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軌道上來。為了這場 “綠色革命”主題的現代標準化活動,1993年世界標準化組織(ISO)組成TC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直接制定和實施一套環境管理的國際標準ISO14000。

總之,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標準化經歷了從自發到自覺、從經驗到科學的逐步飛躍,它雛生于農業時代,成熟于工業時代,拓展于信息時代,在推動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6.3標準化原理

標準化是一門學科,同時又是一項管理技術,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但迄今為止,這門學科仍未有明確定論。所以如此,是由于人們在標準化活動領域更多關注的是應用性實踐,缺乏基礎性理論研究;國際標準化組織也是如此,只側重于標準的制定、發布,缺乏對恒久支持和指導標準化工作的理論研究;各類大學、院校也未能把標準化教育納入正規課程。

目前標準化原理和方法的論述主要有:

⑴、桑德斯理論 桑德斯,英國人。1953~1972年擔任ISO標準化原理委員會主席。1972年出版了《標準化的目的與原理》一書。 主張: A、標準化從本質上看,是社會有意識地努力達到簡化的行為; B、標準化活動不僅是經濟活動,同時也是社會活動;

C、標準的制定、發布是為了實施,不實施就沒有任何價值;

D、標準制定時要慎重選擇對象和時機,并保持相對穩定,要定期評審和及時修訂;

E、國家標準以法律形式實施應根據標準的性質、社會工業化程度、現行法律情況等慎重考慮;

F、標準中規定產品性能或特性時,必須規定測試方法和必要的試驗裝置。

⑵、松浦四郎理論

松浦四郎,日本人。1951年起為ISO標準化原理委員會成員。1972年出版《工業標準化原理》??偨Y論述很多,主要有: A、標準化本質上是一種簡化;

從復雜到簡單、從多到少、從無序到有序、從多樣化到統一化等等。 B、標準化是一項社會活動;

需要社會各方面相互協作和共同推動,還需要克服過去形成的社會習慣,而社會習慣勢力是一種不可低估的阻力。

C、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最佳的“全面經濟”;

必須從長遠的觀點和全球的高度來對待,需要制定和實施統一的國際標準。 D、簡化決定于互換;

互換不僅適用于物質的東西,也適用于抽象的概念和思維。 E、制定標準要慎重選擇并保持穩定。

方法應以協商一致為基礎。對于有關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標準,依法實施是必要的,其他則應綜合考慮。

松浦四郎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把熵的概念引入了標準化,他認為標準化實際上是人們為創造負熵所做的努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知識和事物增加的趨勢,同宇宙中熵的增加的趨勢極為相似。人類為了獲得效率更高的生活,就不得不有意識地限制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事物增長。標準化活動就是這種限制性措施,從而使事物從無序狀態恢復到有序狀態。

⑶、中國的標準化理論 (概括為:統

一、協調、簡化、優化原理。) A、統一原理;人類的標準化活動就是從統一化開始的。統一的范圍越大、程度越高,標準化活動的效果就越好。一致性原則。即統一是為了獲得一致。 B、協調原理;一致性要靠協調取得,標準本身就是協調的產物。如果沒有協調一致,標準化工作很難開展。商洽性原則。

C、簡化原理;簡化是標準化的最基本原理,標準化的本質就簡化。簡化不是隨心所欲地拋棄,而是通過標準化活動把多余的、可替換的、低功能的環節簡掉,達到科學合理的最佳效果。等效性原則。

D、優化原理。標準化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因此在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一定要貫徹最優化原則。沒有最優,就沒有標準化。

2、企業標準化

2.1企業標準

什么叫企業標準?簡單地說,企業自己制定的標準稱企業標準。

2.1.1企業標準定義

我國《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給出的定義:“對企業范圍內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標準。”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標準是企業自己制定的,規定本企業內部需要統

一、協調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要求的規范性文件。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

企業標準中大部分是“過程”標準,主要是對各類人員,如開發設計、工藝技術、檢驗檢測、經營銷售等人員如何開展工作(怎么做)作出規定。小部分是“結果”標準,主要是對“物”,如采購的原材料、半成品、最終產品等的技術要求(是什么)作出規定。

企業標準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布,由企業法人代表授權的部門統一管理。

2.1.2企業標準制定原則

⑴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⑵保證安全、衛生,保護環境和消費者權益;

⑶促進技術進步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和增加經濟效益;

⑷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⑸合理利用資源、能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

⑹有利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

⑺本企業內的標準之間應協調一致。

2.1.3企業標準種類

企業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

⑵為促進技術進步和提高產品質量,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產品標準;

⑶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選擇或補充的標準;

⑷工藝、工裝、半成品和方法標準;

⑸為保障企業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環境保護而制定的企業標準;

⑹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2.1.4企業標準體系

以技術標準體系為主,包括管理標準體系和工作標準體系等子體系組成,各子體系又各由若干個標準構成,所有標準(包括企業貫徹、采用的上級標準和企業制定的標準)在企業方針目標和有關標準化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形成科學的有機整體稱企業標準體系。

企業標準體系內的標準按一定形式排列起來的圖表稱企業標準體系表。是企業標準體系的一種表現形式,要建立企業標準體系應首先研究和編制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時應符合GB/T13016《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和GB/T13017《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指南》的要求。

2.2企業標準化

企業標準化是企業科學管理的基礎。應貫徹、執行國家《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1990.8.24國家技術監督局13號令發布施行) 2.2.1企業標準化管理機構

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管理需要應設置標準化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標準化管理人員,負責管理企業標準化工作。機構一般設立在企業的技術管理部門。

2.2.2企業標準化工作任務

企業標準化工作是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化工作的基礎。其主要任務是:

⑴貫徹執行有關標準化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貫徹實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⑵組織制定、修訂、實施企業標準;

⑶運用標準化手段,合理發展品種,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⑷參與新產品開發中的標準化工作,進行新產品鑒定、新技術引進項目的標準化審查;

⑸加強企業標準化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標準化管理人員的素質和企業職工的標準化意識;

⑹開展標準化信息工作,搜集國內外標準化情報資料,積極參與標準化學術交流治動;

⑺統一歸口管理各類標準,建立檔案,依法將企業產品標準報有關部門備案;

⑻承擔上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標準化工作任務;

⑼認真總結標準化工作經驗,對優秀企業標準化工作成果進行表彰獎勵。

3、企業施工技術標準(機電安裝部分) 為什么要冠名施工技術標準?這是由我們企業的性質和所屬行業決定的。機電安裝部分是因建筑工程的分部 (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劃分的區別。

3.1標準的解讀

標準是一種規范性文件,由一些條款組成。因為標準中的條款是有層次的,不同的條款在實施中有不同的執行力度,所以要解讀。

─ 有的表示條款規定的內容,即一定要做到或一定要滿足;

─ 有的表示條款建議的內容,即最好做到或最好滿足;

─ 有的表示條款陳述的內容,即解釋的內容、說明的內容。

這3個層次是根據標準中條款所具有的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程度來區分的。它們分別構成了標準中的要求型條款,推薦型條款和陳述型條款。

標準化活動是一項制定、實施條款的活動,圍繞一個標準化主題可能制定出一些條款,每個主題的相關條款就構成了標準的主體,也就是標準的實質內容。 標準中除了主體以外,還有附加要素。附加要素是對標準的實質內容所做的說明性、解釋性和提示性的表述,它不改變標準的實質內容。附加要素通常分為兩類,其一,通過“注”、“示例”和“資料性附錄”等形式,表示有助于標準的理解和使用的附加要素;其二,通過“腳注”的形式,表示提示性的附加要素。

解讀標準時,要分清是主體還是附加要素。在主體中要區分是要求型條款還是推薦型條款或是陳述條款;在附加要素中要區分是有助于標準的理解和使用的附加要素還是提示性的附加要素。

可見,標準的內容表述是有它自己固有的規則的。目前我國的標準,無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他們的規則基本上是相似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將會接觸到國際上不同公認機構發布的標準,只有知道他們的規則,才能真正讀懂他們的標準。

3.2編制說明

⑴企業技術標準名稱、代號、編號由文字、字母、數字等組成。 ******QB/GHJ-#.××-2006A 其含義如下: ******――表示分項工程名稱;(文字) QB――企業標準; GHJ――廣東浩和建筑有限公司;

#――表示分部工程代號;(J-給排水.D-電氣.R-弱電.K-空調) ××――表示分項工程編號;(0~9) 2006A――2006年A版本。

⑵施工技術標準編制重點放在常用的操作工藝和質量驗收標準上。 ⑶施工技術標準可作為現場編寫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的依據。

3.3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QB/GHJ—J.01~J.08—2006A (略) 3.4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QB/GHJ—D.01~D.22—2006A (略) 3.5智能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QB/GHJ—R.01~R.08—2006A (略) 3.6通風與空調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QB/GHJ—K.01~K.06—2006A (略) 3.7電梯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標準

QB/GHJ—T.01~T.03—〔待發布〕

第五篇:關于參加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的通知

機關各科室、中心:

為了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增強員工消防基本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火災,減少火災危害。安??铺匮?ldquo;〃〃〃消防安全公益宣講中心”的講師組織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時 間: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17:30時

二、地 點:辦公樓五樓會議室

三、參加人員:機關各科室、中心全體人員。

四、具體要求:

1、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準時參加本次培訓,進一步提高全員防火意識。

2、各部門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要帶頭參加學習,無特殊情況不得缺席培訓。

3、參訓人員提前10分鐘進場。培訓時,認真聽講,做好筆記。

4、信息中心提前做好會議音響的準備工作。

職教科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三日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愛是最美的語言演講稿下一篇:保安經理年度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