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醫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2023-06-14

第一篇:中醫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視病情監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出入量等,及時向醫生匯報病情變化。實施適當、安全的護理措施,并準確、及時做好護理記錄。

2、根據病情正確安置體位,保持關節功能位,并準備適當的軟枕、沙袋、棉氣圈等以備固定患肢或受傷部位。

3、對老年和嚴重外傷病人應主動協助或指導搬運安置檢查全身,查清受傷部位、排除大出血、內臟損傷及休克等嚴重問題,協助診斷有否多發傷。

4、對骨折患者應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動,并根據骨折及固定情況適時地協助或鼓勵指導患者進行被動或主動的功能鍛煉。

5、對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的病人,注意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及肌肉萎縮、關節僵直等并發癥。

6、指導患者進食易吸收、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鈣質豐富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協助生活護理。

7、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并采用適當的心理護理措施做好心理護理。

8、按照各種疾病的健康教育計劃做好健康教育。

9、出院指導:①加強營養;②保持良好心境;③預防再次外傷;④繼續加強功能鍛煉;⑤定期門診復查。

第二篇: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一、病室環境

1. 病室環境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 根據病癥性質,室內溫、濕度適宜。

二、根據病種、病情安排病室,護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紹

1. 介紹主管醫師、護士,并通知醫師。

2. 介紹病區環境及設施的使用方法。

3. 介紹作息時間、相關制度。

四、測量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

1. 測量入院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

2. 新入院患者當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3次。

3. 若體溫37.5℃以上者,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3次。

4. 若體溫39.5℃以上者,每4小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5. 體溫正常3次后,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6. 危重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遵醫囑執行。

五、每日記錄大便次數1次。

六、每周測體重1次或遵醫囑執行。

七、協助醫師完成各項檢查。

八、遵醫囑執行分級護理。

九、定時巡視病房,做好護理記錄。

1. 保持傷口敷料干燥,發現浸濕、脫落等情況及時處理或報告醫師。

2. 各種引流管保持通暢,不受壓,不脫落。注意及記錄引流液的量、性質及氣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換1次,遵守無菌技術原則。

3. 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神志、舌脈、二便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治療。

4. 及時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問題,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好護理記錄。

5. 手術患者按骨傷科手術護理常規進行。

6. 根據病情,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鍛煉,使患者及家屬了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原則、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等。

十、遵醫囑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外治或內服藥,觀察用藥效果及反應,并向患者做好藥物相關知識的宣教。

十一、 遵醫囑給予飲食護理,指導飲食宜忌。

十二、 加強情志護理,疏導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療。

十三、 根據病情,對患者或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指導,使之對疾病、治療、護理等知識有一定了解,積極配合治療。

十四、 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1.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 做好病床單位的終末消毒處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導,并征求意見。

第三篇:骨科中醫護理常規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1. 病室環境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 根據病種、病情合理安排病床。 3. 做好入院介紹

4.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護理記錄

5. 詳細了解病史,觀察患者全身及患肢情況,包括疼痛、腫脹、 出血等,并做好記錄。密切觀察患肢指(趾)端的血液循環,皮膚感覺及運動狀況。開放性骨折患者,應注意觀察出血量的多少,傷口大小,有無異物及重要血管、神經損傷等。

6. 進行必要的牽引、復位、固定術。術前做好解釋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術后按各種牽引、固定術護理常規進行護理。

7. 保持患者四肢關節擺放于功能位,防止畸形發生。

8. 盡量減少患肢移動。移動患者時動作輕柔,扶托患肢時,必須雙手同時扶托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

9. 患肢疼痛可針刺合谷、外關等穴,或外敷止痛藥物。疼痛劇烈且診斷明確者,按醫囑給予止痛劑。

10. 飲食調養,骨傷科患者宜進高熱量、高營養飲食,避免食用過量肉類。氣滯血瘀者飲食宜清淡,待舌象正常、大便通暢后,再進清補食品,忌生冷、酸辣及發物。肝腎虧虛者宜進補益肝腎食品,如枸杞、山藥、蘑菇等。忌辛辣香燥之品,戒煙酒。

11. 指導患者盡早功能鍛煉,防止發生骨質疏松、關節僵硬等并發癥。11.做好出院康復指導。

上肢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1. 護理評估

1) 2) 3) 4) 受傷史、暴力性質。

患肢疼痛、腫脹、瘀斑、功能障礙、畸形等情況。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X線攝片及CT等檢查結果。

2. 護理要點

1) 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 協助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 3)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密切觀察患肢皮膚溫度和顏色、動脈搏動、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及被動活動手指時的反應。如出現皮膚溫度下降、皮膚顏色變深、動脈搏動減弱、麻木、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被動活動手指引起劇烈疼痛,要警惕發生骨筋膜綜合癥。應立即去除一切外固定及敷料,必要時切開減壓。

4) 疼痛護理

傷肢疼痛,可針刺合谷、外關等穴,必要時可酌情用鎮痛藥。外固定過緊引起的疼痛,放松后即可緩解。過松導致骨折端移位引起的疼痛,應重新復位后再固定

5)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酸辣及發物,待病情穩定后,舌苔轉正常后,多食滋補肝腎之食品,如:瘦豬肉、豬肝、羊腎、豬腎等。骨折早期可遵醫囑給予七厘散、跌打丸、三七片等。骨折中、后期根據骨折部位、程度、類型和并發癥不同,可遵醫囑服強骨膠囊、接骨片等。

6) 情志護理

加強情志護理,消除患者恐懼、焦慮、悲觀等不良反應。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7)

臨證(癥)施護

a) 上肢骨折一般應使上臂自然下垂、肘關節屈曲90°、腕關節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對掌位,三角巾懸吊。

b) 鎖骨骨折患者在臥床休息時,應肩胛區墊高,以保持兩肩后伸。

c) 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在仰臥時,頭部稍抬高,患肢墊高與軀干平行,避免肩關

節前屈或后伸。幫助患者坐起時,應托扶背部及健側肩部,以免引起患側疼痛。 d)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3. 健康指導

指導患者根據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時期進行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

脊柱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1. 護理評估

1) 受傷史,暴力性質。

2) 生命體征、疼痛、肢體感覺、二便功能等。 3)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4) X線、CT等檢查結果 2. 護理要點

1) 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a) 平臥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防止發生畸形或進一步損傷。協助患者翻身時,保持軀干上下一致,切忌使脊柱旋轉,扭曲。定時翻身,預防褥瘡。 b) 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肢體活動及軀體麻痹平面的變化。

3) 飲食護理

早期給予流質或半流質,昏迷者給予鼻飼飲食。根據身體情況選用平補、清補、溫補等食品。多食新鮮蔬果,少食甜食,忌食辛辣、香燥苦澀類食物。

4) 臨證施護

a) 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患者咳嗽排痰,進行有效拍背。如痰液不易咳出,應給予祛痰治療,霧化吸入及吸痰。

b) 合并尿儲留,按癃閉護理常規。對留置導尿者應定時開放尿管,防止上行感染。 c) 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醫囑服用緩瀉藥或肥皂水灌腸,以助排便。

3. 健康指導

1) 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2)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個體恢復情況逐漸增加活動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下肢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1. 護理評估 1) 2) 3) 4) 5) 2. 受傷史,暴力性質。 其他臟器有無損傷。

患肢疼痛的性質、程度,腫脹、瘀斑的范圍。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X線攝片、CT、血常規和生化檢查結果。

護理要點 1) 2) 3) 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協助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 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密切觀察患肢皮膚溫度和顏色、動脈搏動、被動活動足趾時的反應,如出現皮膚溫度下降、皮膚顏色變深、動脈搏動減弱、麻木、被動活動足趾引起劇烈疼痛,要警惕發生骨筋膜綜合癥。應立即去除一切外固定及敷料,必要時切開減壓。

4) 疼痛護理

傷肢疼痛,可針刺足三里、陽陵泉、解溪、內庭等穴,必要時可酌情用鎮痛藥。抬高患肢,以利靜脈回流。

5) 飲食護理

提供合理飲食,增加患者食欲,多食蔬果,多飲水,防止發生泌尿系統感染及便秘。骨折中后期,可適當給予藥膳輔助治療,在肉料式湯中放入黨參、山藥、蓮子、枸杞、核桃等以健脾、補腎、壯骨。

6) 情志護理

加強情志護理,消除患者恐懼、焦慮、悲觀等不良反應。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 7) 臨證(癥)施護

a) 下肢骨折一般應使髖關節屈曲15°、外展20°、膝關節屈曲15°、踝關節背伸90°、足尖向上位。

b) 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時,應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內收。 c) 協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預防肺部感染。

3. 健康指導

1】 注意安全,防止再次骨折發生。

2】 指導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

窗體底端 頸椎病病人護理常規

1. 護理評估

1.1發病史、誘因. 1.2疼痛部位、程度、體位等情況. 1.3評估頸部功能、肢體感覺和肌力情況 1.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1.5 X線、CT等檢查結果. 2.護理要點

2.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注意觀察患者頸肩疼痛、眩暈、心悸、上肢麻木等,有無神經、脊髓、動脈的壓迫癥狀。如有異常應報告醫生處理。 2.3疼痛護理

1】頸肩疼痛,可選肩髃、肩髎、肩貞等穴位進行針刺、艾灸或推拿,按摩頸項及肩背部,點按風池、肩中、外關等穴,注意保暖。肢體麻木者,給予頜枕帶牽引,若有頭暈、心悸、惡心等不良反應時,及時減輕重量及停止。

2】 中藥熏洗和中藥熱敷的應用。

2.4 飲食護理

飲食宜營養豐富,適當多食羊肉,海參等溫性食物,忌厚味生冷寒涼性食品,禁煙酒。飲食有節,不宜過飽或過饑。 2.5 給藥護理

中藥湯劑宜溫服,給藥期間忌生冷及寒涼食物,同時外避風寒,以免加重病情。 2.6 情志護理

做好情志調護,患者常因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刺激,而擾亂氣血和臟腑功能,導致陰陽失調。故應做好精神護理,多加安慰體貼,使其心情愉快、情志安寧,配合治療。 2.7 臨證施護

1】病室環境安靜、整潔,避免噪音,光線宜柔和,保證充足的睡眠。 2】 3】 頸下墊一軟枕,選擇仰臥或側臥位,以舒適為宜,忌用高枕

眩暈嚴重時臥床休息,閉目養神,盡量避免旋轉,彎腰等動作,以防跌倒。

3.健康指導

指導功能鍛煉,加強上肢運動,兩手做捏皮球和擰毛巾以及手指的多種動作。頸部活動應前俯后仰、左右旋轉,以促進血脈暢通預防廢用性萎縮。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護理常規 1.護理評估 1.1發病史、誘因. 1.2疼痛部位、程度、體位等情況.

1.3評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覺和肌力、大小便情況。 1.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1.5 X線、CT等檢查結果. 2.護理要點

2.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觀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行動困難以及有無全身癥狀。觀察局部及下肢運動,感覺及排尿情況。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 2.3給藥護理

給藥期間忌生冷及寒涼食物,同時外避風寒,以免加重病情。 2.4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果,多飲水,每日按摩腹部,以助臟腑功能。待二便調暢后,逐步增加血肉有情之品及滋補肝腎之食物。 2.5 情志護理

做好情志調護,消除各種不良情緒,使患者寧靜不躁,靜心調養。 2.6臨證施護

1】非手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3周,局部熱敷以及中藥熏洗。針刺阿是穴、環跳、陽陵泉、懸鐘等用瀉法,隔日一次,冬天用溫針法。還可行腰椎電動牽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下地活動時戴護腰。

2】需手術者,按骨傷科手術護理常規。術后平臥24小時,不要翻身,以壓迫傷口,幫助止血。翻身時須保持軀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轉或屈曲。術后2周指導患者鍛煉背肌。做背伸動作和直腿抬高練習,防止術后神經根粘連。

3.健康指導 1】宜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誘發。 3】進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力量。

外傷性截癱病人護理常規

1護理評估

1.1 受傷史,暴力性質。

.1.2 生命體征、疼痛、肢體感覺、二便功能等。

1.3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1.4 X線、CT等檢查結果 2.護理要點

2.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病情觀察、搬運方法及翻身方法見脊柱骨折護理常規。 2.3用藥護理

給予活血化瘀通絡、補益氣血、滋補肝腎、強壯筋骨的療法。應用中藥包括有當歸、熟地黃、川芎、桃仁、人參、肉桂、黃芪、丹皮。 2.4飲食護理

進食易消化及含豐富纖維食物、新鮮蔬果,忌生冷油膩之品。防止損傷脾胃,脾胃生化乏源,正氣不足,不利于疾病康復。 2.5情志護理

患者正氣已傷,易憂郁、焦慮、恐懼等心理障礙,可導致心肝功能失調而促使病情加重。要勸導安慰,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消除不良刺激,有利于機體恢復。 2.6 臨證施護

1】保持床單整潔,減少對皮膚的不良刺激,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翻身時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加強營養,以提高抵抗力, 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壓瘡發生。

2】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識地進行深呼吸,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藥或行超聲霧化吸入。高位截癱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時,應立即給予吸痰。

3】留置尿管者,更換引流袋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視病情進行膀胱沖洗,鼓勵病人多飲水,達到生理性沖洗。訓練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癱早期保持尿管持續開放,當肌張力開始恢復時,反射出現,一般為2-4h開放一次,防止膀胱縮小或過度膨脹,傷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壓排尿。

4】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膚護理,便秘時鼓勵患者進食易消化及含豐富纖維食物、新鮮蔬果,定時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必要時予緩瀉劑或灌腸。

3.健康指導

1】鼓勵和指導病人進行上肢、下肢的主動活動,如引體向上,徒手操等。 2】用軟枕墊雙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預防足下垂。

3】對不能活動的下肢需行被動鍛煉,給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復鍛煉等。 4】預防意外損傷,如燙傷、凍傷、墜床等。

骨質疏松癥病人護理常規

1.護理評估

1.1年齡、發病史。

1.2疼痛部位、程度、體位等狀況。 1.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1.4 X線、CT等檢查結果 2.護理要點

2.1 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2 觀察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認真觀察患者疼痛改善與否、腫脹消退及功能恢復情況。 2.3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多吃含鈣、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芝麻、豆制品等 2.4 給藥護理

給予益腎填精、強筋壯骨、健脾益腎等療法。應用中藥包括熟地、枸杞、龜板膠、白術、甘草、當歸、人參等。 2.5 情志護理

要求護士語言親切,動作輕柔、操作熟練,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患者的信任,然后耐心解釋使患者對生活質量有更高的追求,克服各種困難,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6臨證施護

遵醫囑給予中藥熏洗和中藥熱敷治療,避免皮膚燙傷,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襲 3 健康教育

3.1臥硬板床休息,不可久坐久立。

3.2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酗酒、飲濃茶、咖啡等是骨質疏松癥發病的危險因素。

3.3加強體育鍛煉,要掌握循序漸進原則。采用低運動量、長時間的活動,緩解身體的不適。

3.4多曬太陽,增加戶外活動。

膝骨性關節炎病人護理常規

1.護理評估 1.1發病史、誘因. 1.2疼痛時間、活動程度、體重等情況. 1.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1.4 X線、CT等檢查結果 2.護理要點

2.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2觀察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2.3情志護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適當的心理措施。保持心情舒暢,氣血調和。 2.4給藥護理:

發作期應遵醫囑服從消炎鎮痛藥,盡量飯后服用。局部可以用紅花油擦劑、扶他林乳劑等治療。若疼痛明顯,可做封閉治療,還可在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 2.5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多吃含鈣、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芝麻、豆制品等。忌食辛辣、肥甘、生冷、過甜、過咸之品及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6臨證施護

1】癥狀嚴重時應臥床休息。

2】體療護理:適當的體育活動,有利于改善關節軟骨營養,增強關節周圍肌力,改善關節穩定性,但要適度,不可引起疲勞。

3】物理治療:采用適當理療、針灸、按摩、中藥熏洗、熱敷等有一定的效果。 3.健康教育

多曬太陽,注意天氣變化,預防寒濕的侵入,保暖,使膝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防止過度疲

勞。

目 錄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外傷性截癱病人護理常規 骨質疏松癥病人護理常規 膝骨性關節炎病人護理常規 上肢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下肢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脊柱骨折病人護理常規 頸椎病病人護理常規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護理常規

第四篇:中醫內科一般護理常規

1.病室環境

(1)環境整潔、舒適、安靜,空氣流通。

(2)根據病證性質,調節病室內溫濕度。

2.根據病種、病情安排病室,護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紹。

(1)介紹主管醫師、護士,并通知醫師。

(2)介紹病區環境及設施的使用方法。

(3)介紹作息時間及相關制度。

4.監測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

(1)測量入院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3次,連續3日。

(3)體溫37.5℃以上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4次。

(4)若體溫39℃以上者,每4 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5)體溫正常3日后,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6)危重患者生命體征監測遵醫囑執行。

5.每日記錄大便次數1次。

6.每周測體重、血壓各1次,或遵醫囑執行。

7.協助醫師完成各項檢查。

8.遵醫囑執行分級護理。

9.定時巡視病房,做好護理記錄。

(1)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神志、舌脈、二便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治療。

(2)注意觀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療效果及藥物不良反應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3)及時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問題,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

10. 加強情志護理,疏導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療。

11. 根據病情,對患者或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指導,使之對疾病、治療、護理等知識有一定了解,積極配合治療。

12. 遵醫囑準確給藥。服藥的時間、溫度和方法,依病情、藥性而定,注意觀察服藥后的效果及反應,并向患者做好藥物相關知識的宣教。

13. 遵醫囑給予飲食護理,指導飲食宜忌。

14.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做好病床單位的終末消毒處理。

15.做好出院指導,并征求意見。

第五篇: 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

1.病室環境 (1)環境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根據病證性質,病室內溫濕度適宜。 2.根據病種、病情安排病室,護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紹。 (1)介紹主管醫師、護士,并通知醫師。 (2)介紹病區環境及設施的使用方法。 (3)介紹作息時間及相關制度。 4.監測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 (1)測量入院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3次,連續3日。 (3)體溫37.5℃以上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4次。 (4)若體溫39℃以上者,每4 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5)體溫正常3日后,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或遵醫囑執行。 (6)危重患者生命體征監測遵醫囑執行。 5.每日記錄大便次數1次。 6.每周測體重1次,或遵醫囑執行。 7.協助醫師完成各項檢查。 8.遵醫囑執行分級護理。 9.定時巡視病房,做好護理記錄。 (1)保持傷口敷料干燥,發現浸濕、脫落等情況及時處理,或報告醫師。 (2)保持各引流管通暢,不受壓,不脫落,注意及記錄引流液的量、性質及氣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換1次,遵守無菌技術原則。 (3)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神志、舌脈、二便等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治療。 (4)及時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問題,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做好護理記錄。 (5)手術患者按骨傷科手術護理常規進行。 (6)根據病情,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護理有效的功能鍛煉,使患者及家屬了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原則、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等。 10.遵醫囑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外治或內服藥,觀察用藥效果及反應,并向患者做好藥物相關知識的宣教。 11.遵醫囑給予飲食護理,指導飲食宜忌。 12.加強情志護理,疏導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療。 13.根據病情,對患者或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指導,使之對疾病、治療、護理等知識有一定了解,積極配合治療。 14.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做好病床單位的終末消毒處理。 15.做好出院指導,并征求意見。

骨傷科手術護理常規

一、術前護理

1、遵醫囑完善術前各項檢查。

2、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做好情志護理。

3、根據病情,制定功能鍛煉計劃和術前指導,并教會患者。

4、術前清潔皮膚,遵醫囑行手術區備皮,做好護理記錄。

5、術前晚遵醫囑禁食禁水;給予安神鎮靜藥物,保證充足睡眠。

6、術日晨護理 (1)遵醫囑給予麻醉用藥,將病歷、X線片、CT片及術中用藥等帶入手術室。 (2)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床號及手術名稱。

7、根據手術要求備好術后用的硬板床,根據病情及手術種類,必要時備牽引器具。

二、術后護理

1、術后將患者平穩地抬上床。四肢手術,取平臥位,抬高患肢;脊柱手術,取平臥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時給予軸位翻身。

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2)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色、質及量。發現異常時報告醫師,及時處理。 (3)定時查看敷料,觀察有無滲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質、量,及時更換,做好記錄。 (4)評估傷口疼痛的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分析疼痛的因素,遵醫囑使用針刺或藥物,以減輕和緩解疼痛。

3、針對不同的情緒反應,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戰勝疾病。

4、根據患者手術的情況,指導不同的功能鍛煉。

5、牽引、外固定手術患者,按牽引、外固定護理常規進行。

牽引術護理常規

一、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二、向患者說明牽引的目的、注意事項,使患者主動配合。

三、洗凈患肢,局部備皮。根據病情需要,幫助患者擺好體位,分散注意力,減輕患者緊張心理,協同醫師做好牽引術。

四、凡新上牽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傾聽患者主訴,觀察患肢血液循環、肢體感覺及活動情況,發現異常,報告醫師,及時處理。

五、保證牽引效能,注意觀察以下事項,做好護理記錄。

1、牽引的重錘要懸空,不可著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隨意增減牽引重量。

2、囑患者不要擅自改變體位,保持牽引所需的體位和力線。

3、牽引繩應滑動自如,被物不可壓在牽引繩上,以免影響牽引軸線及牽引力。

4、滑動牽引的患者,適當抬高床頭或床尾等處,以保持牽引力與反牽引力的平衡。

5、按醫囑定時測量兩側肢體的長度,做好記錄。

6、皮膚牽引時,要隨時觀察膠布及繃帶有無松散或脫落,局部皮膚有無水泡、皮疹或潰瘍,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7、保持骨牽引處針眼的干燥,定期清潔換藥,預防感染。注意觀察鋼針有無松動、滑脫、皮膚有無拉豁,如發現牽引針向一側偏移時,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8、人工牽引、電腦脊椎牽引、頸椎牽引等需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六、向患者解釋早期功能鍛煉的意義,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七、鼓勵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預防墜積性肺炎;鼓勵多飲水,保持二便 通暢。小夾板外固定護理常規

一、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1、向患者說明小夾板固定的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

2、整復固定完畢,搬動患者時,注意保護患肢,保持正確的位置,嚴防骨折斷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間,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體位。

4、注意觀察小夾板包扎的松緊度,以布帶能在夾板上下移動1cm為標準,

隨著患肢腫脹逐漸消退時,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調整。

5、經常巡視病房,傾聽患者主訴,密切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如發現肢端皮膚青紫或蒼白,膚溫較對側下降甚至冰涼,主訴劇痛、麻木等現象時,報告醫師,及時處理。

6、整復固定后麻醉藥效消失,患者感覺正常后,可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7、經常檢查壓墊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適,避免夾板壓迫,形成壓瘡。保持小夾板的清潔。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藥熏洗、熱敷,應給予具體指導。 上肢骨折護理常規 指上肢及上肢帶骨的骨連續性中斷,常見骨折有鎖骨骨折、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橈骨下端骨折等。

一、護理評估

1、受傷史、暴力性質。

2、患肢疼 痛、腫脹、瘀斑、功能障礙、畸形等情況。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情況。

4、X線攝片及CT等檢查結果。

二、護理要點

1、一般護理 (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保持肢體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療性體位。 (3)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1)骨折部位疼痛、腫脹、血運情況。 2)外固定包扎的松緊度,發現問題時,報告醫師,及時調整。 3)患肢皮膚溫度和顏色、動脈搏動、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及被活動手指時的反應。

2、用藥護理

遵醫囑局部給予貼敷、熏洗,過敏者及時揭去,注意觀察用藥反應。

3、飲食護理 (1)骨折早期飲食宜清淡、富營養、易消化,忌食肥甘、厚膩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選擇補益氣血之品。 (3)長期臥床患者鼓勵多飲水,食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暢。

4、情志護理

做好情志疏導和生活護理,避免患者焦慮情緒和恐懼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5、臨癥護理 (1)上肢骨折一般應使上臂自然下垂、肘關節屈曲90?、腕關節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對掌位,三角巾懸吊。 (2)鎖骨骨折患者在臥床休息時,應肩胛區墊高,以保持兩肩后伸。 (3)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在仰臥時,頭部稍抬高,患肢墊高與軀干平行,避免肩關節前屈或后伸。幫助患者坐起時,應托挾背部及健側肩部,以免引起患側疼痛。 (4)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6、并發癥護理 (1)出血 1)觀察體溫、神志、尿量、創面出血情況。 2)給予局部壓迫止血或手術。需要時補充血容量。 (2)神經損傷 1)觀察患肢的感覺,手、手指的活動情況。 2)避免石膏支具卡壓神經。避免肢體過度牽引。如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3)感染 1)觀察創面、骨牽引或外固定支架針孔有無紅、腫、熱、痛,滲液,體溫,血象變化。 2)及時換藥,予75%酒精或PVP-I消毒針孔BID,抗炎治療。 (4)骨筋膜室綜合征 1)觀察有無進行性疼痛、活動障礙、腫脹、壓痛及肌肉被動牽拉痛,觀察肢端血供、活動、感覺及全身情況,觀察石膏支具繃帶綁扎的松緊度。 2)預防:平時要及時調整石膏支具的松緊度,避免過緊,抬高患肢,按醫囑正確使用甘露醇。如懷疑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應立即通知醫生,解開石膏或支具,平放患肢,患肢避免按摩熱敷,配合醫生做好切開減壓的準備。

(5)肺栓塞 1)觀察神志、生命體征、氧飽和度、胸悶、胸痛、皮膚情況。典型表現為發熱、體溫突然升高、脈快、呼吸困難、低氧血癥、意識障礙、嗜睡、朦朧或昏迷、周身乏力、可出現抽搐、皮膚有出血斑,肺部X線可見全肺暴風雪狀陰影。 2)預防:骨折部位給予確實的外固定、制動,操作手法輕柔,小心搬運,患肢抬高放置,預防感染和防治休克,糾正酸中毒,給氧。 3)嚴重骨折創傷有明顯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有明顯的診斷次要指標(如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可以初步診斷,應密切觀察,及時治療。 4)治療以癥狀治療為主??山o予呼吸支持療法,頭部降溫,脫水療法,鎮靜劑,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劑,嚴格控制晶體液量,加強抗感染等。 (6)上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1)觀察上肢有無疼痛、腫脹、靜脈擴張、肌肉壓痛。 2)預防,加強上肢肌肉靜態收縮和腕關節的活動、理療、預防性抗凝治療。 3)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動,忌按摩、理療等,按醫囑予抗凝溶栓治療。 (7)廢用綜合癥 1)根據患者的活動能力,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鍛煉。 2)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松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項運動。 (8)壓瘡 1)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皮牽引或石膏支具對皮膚的卡壓情況,注意牽引部位或邊緣皮膚有無破損或出現水皰。 2)注意局部皮膚情況。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抬臀。

(三)辯證施護

1、氣滯血瘀證 (1)病室應保持安靜、整潔、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定時開門窗通風,但應避免患者受涼。 (2)新傷、腫痛較劇或有感染發熱者,飲食宜清淡。待病情穩定,大便通暢,舌苔轉為正常時,再進清補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膩之品。 (3)加強情志調護,消除不必要的顧慮,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進行有效的肢體功能鍛煉,增強治療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4)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損傷情況及全身狀況,如有面色蒼白、氣短懶言、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搏細數。甚至昏迷等血虛氣脫時,應立即通知醫師,配合搶救。 (5)開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創術中應注意創口大小、出血量的多少、有無異物及重要血管、神經的損傷等。 (6)患肢疼痛,影響睡眠及休息時,除抬高患肢、消腫外,局部可外敷消瘀膏,臨時可服延胡素片或其他止痛藥。 (7)瘀血腫痛明顯者,可用中藥外敷;如局部發癢,出現皮疹時,停用。 (8)外敷中草藥單方:如新傷紅腫,可用生梔子、接骨木,搗爛外敷或調面粉敷。 (9)針刺止痛上肢宜選合谷、外關穴,下肢宜選足三里、陽陵泉、解溪,內庭等穴。 (10)本證宜選服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中藥方劑。中藥湯劑易溫服。 (11)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干燥者,選用麻子仁丸。也可選用番瀉葉代茶飲,或蜂蜜開水溫服。 (12)加強功能鍛煉,防止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松和關節僵硬等并發癥,以促進功能的盡快恢復。 (13)指導患者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個人衛生,協助患者擦身、按摩、翻身等,以防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2、肝腎虧虛證 (1)病室環境宜安靜,室溫宜偏暖,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六淫侵襲。 (2)飲食宜用補益肝腎的食品,如枸杞、山藥、桑葚、芝麻等。忌辛辣,戒煙酒。 (3)久病宜致各種情志問題,可見失眠、多夢、納差、煩躁不安或沉默寡言等癥狀,故要加強情志調護,必要時配合疏肝理氣佐以補益肝腎的中藥治療。 (4)頭暈目眩者囑其靜養休息,可佐以中藥治療。 (5)腰酸腿軟者可針刺腎俞、腰俞、環跳、血海等穴。 (6)骨折康復期,氣候變化時,若局部疼痛、關節僵硬著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中藥洗劑熏洗,以舒經通絡,通利關節,每日2次,注意防止燙傷。 (7)本證可選服補益肝腎之地黃湯加味,如陰虛者,用麥味地黃湯,杞菊地黃湯;偏陽虛者,用桂附地黃湯;氣血虛者,用八味湯等。湯劑宜溫服。

(四)健康指導

1、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掌握有關牽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導患者將患肢處于功能位或治療所需體位。

3、指導患者根據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時期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

4、定期復查,逐步恢復功能活動。 下肢骨折 因下肢及下肢帶骨的骨連續性中斷所致。病位常見的有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干骨折、髕骨骨折、脛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護理評估

1、受傷史,暴力性質。

2、其它臟器有無損傷。

3、患肢疼痛、腫脹、瘀斑、功能障礙、畸形等情況。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會狀況。

5、X線攝片、CT、血常規和生化等檢查結果。

(二)護理要點

1、一般護理 (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囑患者保持功能體位或治療所需體位。 (3)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膚顏色、溫度等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2、用藥護理 (1)疼痛時遵醫囑使用止痛劑或針刺止痛。 (2)遵醫囑局部貼敷時,注意避免燙傷皮膚,過敏者及時揭去,并注意觀察用藥后反應。

3、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

4、情志護理

生活上給予關心和照顧,使之安心養病。

5、臨癥施護 (1)下肢骨折一般應使髖關節屈曲15?、外展20?、膝關節屈曲15?、踝關節 背伸

90?、足尖向上位。 (2)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時,應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內收。 (3)定時協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預防肺部感染。

6、并發癥護理 (1)出血 1)觀察體溫、神志、尿量、創面出血情況。 2)給予局部壓迫止血或手術。需要時補充血容量。 (2)神經損傷 1)觀察患肢肢端血運、感覺及活動情況。 2)避免石膏支具卡壓神經。避免肢體過度牽引。如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3)感染 1)觀察創面、骨牽引或外固定支架針孔有無紅、腫、熱、痛,滲液,體溫,血象變化。 2)及時換藥,每日兩次給予75%酒精消毒針孔,抗炎治療。 (4)骨筋膜室綜合征 1)觀察有無進行性疼痛、活動障礙、腫脹、壓痛及肌肉被動牽拉痛,觀察肢端血供活動感覺及全身情況,觀察石膏支具繃帶綁扎的松緊度。 2)預防:平時要及時調整石膏肢具的松緊度,避免過緊,抬高患肢,按醫囑正確使用甘露醇。 3)如懷疑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應立即通知醫生,解開石膏或支具,平放患肢,患肢避免按摩、熱敷,配合醫生做好切開減壓的準備。 (5)肺栓塞 1)觀察神志、生命體征、氧飽和度、胸悶胸痛、皮膚情況。典型表現為發熱、體溫突然升高、脈快、呼吸困難、低氧血癥、意識障礙、嗜睡、朦朧或昏迷、周身乏力、可出現抽搐、皮膚有出血斑,肺部X線可見全肺暴風雪狀陰影。 2)做好預防,骨折部位給予確實的外固定、制動,操作手法輕柔,小心搬運,患肢抬高位放置,預防感染和防治休克,糾正酸中毒,給氧。 3)嚴重骨折創傷有明顯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有明顯的診斷次要指標(如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可以初步診斷,應密切觀察,并應開始治療。 4)治療以癥狀治療為主??山o予呼吸支持療法,頭部降溫,脫水療法,鎮靜

劑,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劑,嚴格控制晶體液量,加強抗感染等。

(6)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1)注意觀察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如發現肢體腫脹、麻木、疼痛等情況及時報告醫生。 2)預防:加強小腿肌肉靜態收縮和踝關節的活動、理療、預防性抗凝治療。3)教會陪護人員按摩患肢并指壓有關穴位,如涌泉、三陰交、承山、足三里等穴,以活血通絡、止痛。 4)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動,忌做按摩、理療等,按醫囑予抗凝溶栓治療。5)如有腫脹,遵醫囑用芒硝2000克、加冰片10克外敷患側下肢,以滲濕利水消腫。 (7)肌肉萎縮、關節僵硬 1)根據患者的活動能力,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鍛煉。 2)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放松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項運動。 (8)壓瘡 1)根據患者疼痛的部位,皮牽引或石膏支具對皮膚的卡壓情況,注意牽引部位或邊緣皮膚有無破損或出現水皰。 2)注意骶尾部皮膚情況。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抬臀,及時調整皮牽引。 (9)便秘 1)評估患者的飲食結構、排便習慣、目前的排便情況、活動情況。 2)很多患者不習慣床上排便,怕造成別人麻煩,應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宣教便秘及便秘防治的相關知識,宣教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性。 (三)辯證施護

1、氣滯血瘀證

(1)病室應保持安靜、整潔,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溫濕度適宜,定時開門窗通風,但應避免患者受涼。 (2)新傷、腫痛較劇或有感染發熱者,飲食宜清淡。待病情穩定,大便通暢,舌苔轉為正常時,再進清補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膩之品。 (3)加強情志調護,消除不必要的顧慮,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進行有效的肢體功能鍛煉,增強治療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4)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損傷情況及全身狀況,如有面色蒼白、氣短懶言、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脈搏細數,甚至昏迷等血虛氣脫時,應立即通知醫師,配合搶救。 (5)開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創術中應注意創口大小、出血量的多少、有無異物及重要血管、神經的損傷等。 (6)患肢疼痛影響睡眠及休息時,除抬高患肢、消腫外,局部可外服消瘀膏,臨時遵醫囑可服止痛藥治療。 (7)瘀血腫痛明顯者,可用中藥外敷;如局部發癢,出現皮疹時,停用。 (8)外服中草藥單方:如新傷紅腫,可用生梔子、接骨木,搗爛外敷或調面粉敷。 (9)針刺止痛上肢易選合谷、外關穴,下肢宜選足三里、陽陵泉、解溪、內庭等穴。 (10)本證宜選服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中藥方劑。中藥湯劑宜溫服。 (11)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干燥者,選用麻子仁丸,水煎服。也可選用番瀉葉帶茶飲或蜂蜜開水沖服。 (12)加強功能鍛煉,防止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松和關節僵硬等并發癥,以促進功能的盡快恢復。 (13)指導患者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個人衛生,協助患者擦身、按摩、翻身等,以防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2、肝腎虧虛證 (1)病室環境宜安靜,室溫宜偏暖,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六淫侵襲。 (2)飲食宜用補益肝腎的食品,如枸杞、山藥、桑葚、芝麻等。忌辛辣、肥甘厚膩之品,如韭菜、生姜,戒煙酒。 (3)久病宜致各種情志問題,可見失眠、多夢、納差、煩躁不安或沉默寡言等癥狀,故要加強情志調護,必要時配合疏肝理氣佐以補益肝腎的中藥治療。 (4)頭暈目眩者囑其靜養休息,可佐以中藥治療。 (5)腰酸腿軟者可針刺腎俞、腰俞、環跳、血海等穴。 (6)骨折康復期,氣候變化時,若局部疼痛、關節僵硬著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寬筋散洗劑熏洗,以舒經通絡,通利關節,每日2次,注意防止燙傷。 (7)本證可選服補益肝腎之地黃湯加味,如陰虛者,用麥味地黃湯、杞菊地黃湯;偏陽虛者,用桂附地黃湯;氣血虛者,用八味湯等。湯劑宜溫服。

(四)健康指導

1、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意外骨折。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能和身體的協調性,防止骨質疏松,減少骨折發生。

3、指導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循環漸進的功能鍛煉。

4、指導患者定時更換體位,定時排便,預防便秘。

5、去除牽引和外固定后,鼓勵患者盡量使用拐杖,防止負重再跌仆。

6、定期到醫 院復查。

骨盆骨折的護理常規 因外傷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壞所致,??珊喜螂?、尿道、直腸及盆腔內血管、神經損傷引起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并發癥。病位可見骨盆邊緣撕脫性骨折、骶尾骨骨折、骨盆環單處骨折、骨盆環雙處骨折。

(一)護理評估

1、生命體征,受傷史、暴力性質。

2、疼痛、腫脹、瘀斑、下肢活動障礙、血尿、腹痛等狀況。

3、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會狀況。

5、X線、CT等檢查結果。

(二)護理要點

1、一般護理。 (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況,做好手術準備。 2)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脈微細、血壓下降時,立即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3)出現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脹、排尿障礙、會陰部血腫、尿液外滲時,立即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4)出現肛門疼痛、出血、觸痛等直腸損傷時,立即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5)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下肢無力或皮膚感覺異常等神經損傷時,立即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6)骨盆單處骨折且骨盆環保持完整者,應臥床休息?;颊咛幱谑孢m位,屈

髖以減少疼痛。

2、給藥護理

中藥湯劑宜溫服,服藥后觀察藥效及反應。

3、飲食護理 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

4、情志護理

多與患者溝通,給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緊張心理。

5、臨癥護理 (1)骨盆多處骨折并移位明顯時,做骨盆托帶懸吊牽引術,保持仰臥位,托帶離床面約5cm。大小便時,可將便盆置于托帶與臀部之間,注意不被污染。 (2)尿道不全撕裂損傷時,遵醫囑膀胱內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脫出。留置導尿管時保持引流管通暢及會陰部清潔,及時清理分泌物,以免逆行感染。仔細觀察尿液性狀、量及顏色,發現異常時,及時報告醫師。 (3)出現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緩瀉劑。 6.并發癥護理

三、健康指導

1、忌急躁、焦慮情緒,樹立康復信心。

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涼或受碰撞、擠壓??祻推诳勺岳砣粘I?,但不可勞累。

3、每日進行腰背肌、雙下肢功能鍛煉,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4、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防止骨折傷口再損傷。 傷筋護理常規

因各種暴力或慢性勞損或六淫侵襲等原因所致筋的損傷,統稱為傷筋。筋的范圍是比較廣泛,主要指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筋傷以局部瘀腫、疼痛、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

(一)護理評估

1、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病因,病機。

2、局部有無瘀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

3、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會狀況。

4、X線攝片及CT等檢查結果。。

(二)護理要點

1、一般護理

(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風寒。四肢扭挫傷者,應抬高患肢,必要時加以固定,限制活動。腰背部扭挫傷者,宜臥硬板床。 (3)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觀察損傷部位的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活動受限程度,必要時觀察體溫、脈搏、血壓及神色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2、用藥護理

疼痛劇烈者,遵醫囑給予止痛劑。中藥需溫服并觀察藥效及反應。遵醫囑行中藥貼敷、藥熨、薰洗。出現過敏癥狀應及時揭去。

3、飲食護理

多食具有潤腸通便、富含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膩之品。

4、情志護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產生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癥狀時,應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勵以調暢情志,必要時結合中藥治療。

5、臨癥施護 (1)氣滯血瘀者,嚴密觀察損傷部位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程度,并作記錄。 (2)遵醫囑刺絡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時注意皮膚距離,小心艾火灼傷皮膚。

6、并發癥護理

三、健康指導

1、向患者介紹本病的預防措施,如體力勞動或劇烈活動前,先做好準備活動。

2、彎腰、負重、低頭等活動時,注意正確的姿勢和體位。

3、避免過度疲勞,平時鍛煉身體,量力而行,避免發生傷筋。 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常規 因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脊神經根所致。以腰部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常見于腰

4、

5、和腰5骶1等椎間盤。

(一)護理評估

1、病史、誘因。

2、疼痛部位、程度、體位等狀況。

3、評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覺和肌力、大小便情況。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會狀況。

5、X線、CT、MRI等檢驗結果。

(二)護理要點

1、一般護理 (1)按中醫骨傷科一般護理常規進行。 (2)病情觀察,做好護理記錄。 1)對急性發作期的患者,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與體位變化的關系以及有無放射痛和皮膚感覺異常等情況。 2)推拿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 3)推拿后即用腰圍固定腰部,平臥硬板床;觀察腰腿疼痛情況。 4)癥狀緩解后應堅持腰背肌鍛煉。 5)注意患者有無二便功能障礙,做好皮膚護理,防止濕疹、壓瘡的發生。

2、用藥護理

用藥期間忌生冷及寒涼食物,同時外避風寒,以免加重病情。

3、飲食護理

飲食宜營養豐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膩之品。

4、情志護理

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做好思想疏導,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和護理。

5、臨癥施護 (1)非手術療法治療急性期患者時,應絕對平臥硬板床休息,包括飲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可緩解髓核對神經根的壓迫,以緩解疼痛。1-3周后,如癥狀緩解,可戴護腰下地活動。 (2)手術治療時,按骨傷科手術護理常規進行。術后勤翻身,預防并發癥。 (3)翻身時須保持軀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轉或屈曲。 (4)術后指導并幫助患者鍛煉下肢肌肉收縮、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動,防止術后神經根粘連。

6、并發癥護理

(四)健康指導

1、宜睡硬板床,不宜久坐。

2、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誘發。

3、腰圍不可長期使用,通過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縮。

4、腰部不可過度負重,取物時應避免大幅度的彎腰和扭轉。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職業健康安全法規法規下一篇:找一句感恩勵志的句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