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方法

2023-03-14

第一篇: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方法

培養孩子責任感的66個方法——總論

培養孩子責任感的66個方法

從小培養,責任重于泰山

責任感是現代人的標志,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是抓住了德育的核心。那些在家里被寵慣了的“小皇帝”,自立意識和生活能力不堪一擊,因此他們的未來也就格外使人擔憂。

什么是責任感

我們經常說“負責任”,到底什么是責任感?

所謂責任,是你的行為關系到他人的利益,事情的結果不論好壞你都要承擔。一個人對自己的責任感將規范他的行為,指導他的行動,就好似在他心里樹立了一個“警察”,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的內心有這樣一個警察,可以對他自己進行監督。責任感和主動性是連體的,一個人如果被賦予責任,就有了價值感,有了主動性。

責任感是一個人生命的纖繩。有了責任感,一個人才會把自己的生命與別人的生命聯系起來,才會產生自己自我價值感,才能在人生路是取得更大的成功。一個沒有責任感,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會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創造成功的動力,而容易為其他一些輕浮的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平庸地混過一生而事事無成。

對于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問題,新華聯集團董事長傅軍曾感慨地說:父母如果經常替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就會讓孩子失去實踐的機會,會讓孩子失去應有的自信和勇氣,更會使孩子感到危機。我們必須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超常的、過分的愛及給予,引起的負效就是危險的——無疑是告訴孩子“可以依賴父母”,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難以有所作為。

責任感,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是今后他對社會、對家庭的價值體現??梢哉f,沒有責任感的人,既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和感情的回報,所以我們格外重視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有了責任感,這個國家定能強大;一個家庭的成員有了責任感,這個家庭就能幸福;一個人有了責任感,他不僅會因為品格的高尚得到社會的尊重與承認,也會因為自己的盡職盡責而享受心靈的安寧,得到自己的幸福。

在高科技產業密集的北京,有一家和平思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每逢星期日早晨9點左右,一個身材瘦削、面帶稚氣的小小少年便來到公司,坐在副總工程師的座位上,開始了一天緊張有序的工作。這個孩子姓鄧名迷,是北京第十三中學分校的學生,他當上副總工程師那一年,剛剛只有13歲。

一個毛孩子,擔任如此要職,一時間成了引人注目的新鮮事。對此,鄧迷的父親鄧和平是這樣解釋的:“鄧迷就任此職,是經過嚴格考核的,鄧迷有今天,是他自己付出了艱辛努力,更有學校、家庭、社會的幫助,總之,他不是神童;作為家長,我和他母親只是想給孩子一個鍛煉和展示才能的機會,并不是現在就要他就業,他需要長期、正規的學習,他的主要課堂在學校。”

鄧迷從小就是個愛動、好奇心強的小淘氣。2歲左右,他對家里“會響的,會走的”東西產生了興趣,于是,好端端的一只收音機,一臺小鬧鐘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兒子上小學二年級時,鄧和平開始開發研制一種醫療儀器。爸爸在忙碌的時候,小迷總愛在一旁湊熱鬧。鄧和平也就有意無意地培養兒子的興趣,時不時讓他遞個零件,拿個螺絲刀,并且耐心地告訴他,這是二極管,那是三極管,這一塊是電阻,那一塊是電路板。鄧和平還教兒子一些針炙穴位,講解自己發明的儀器原理。這涉及到許多有關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知識,有許多是鄧迷尚未學過的、不懂的。

鄧迷對知識渴求的欲望被極大地激發了。他很早就進入奧林匹克學校,一二年級就開始學習電腦,三年級開始接受正規的電腦培訓,很快就可以進行電腦高級程序的編排了。有一

天,鄧迷向爸爸提出:“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干?”鄧和平當即表示同意。但當兒子要當副總工程師時,這一次鄧和平沒有立即回答。經過深思熟慮后,他對兒子說:“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你首先要干出成績并通過考核。”

面對爸爸的嚴格要求,鄧迷交了合格的答卷。在鄧和平主持的國家級新產品“DHP和平中樞平衡治療儀”的研制過程中,兒子提出的一些好建議都被采納了,如將旋紐控制改為按鍵控制;變手動操作為程序自動控制;改進外形,增強美感,等等。

鄧家經常開家庭會,對某件事的看法,誰對聽誰的。有時父母故意犯下一些錯誤,讓孩子指出,父母立刻改正。有錯就改,無形中給鄧迷起到表率作用。當他自己有錯時,爸爸、媽媽指出來,他也能樂于接受。

在公司經營上,當總經理的父親與當副總工程師的兒子也有分歧,父親認為產品應該先開拓醫院的市場,再去普及,兒子則認為應該先推廣。

孩子的建議,不一定適合市場,但可以參考。盡管做總經理的父親否定了兒子的建議,他還是用心聽取。

可以說,父親的影響在孩子一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歷史時期,社會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面對時代的挑戰,我們應該如何做父親?鄧迷的父親鄧和平交的是一份合格的答卷。兒子成了公司的副總,鄧和平的本意也只是想給他一個鍛造責任感、和展示才能的機會,這無疑是教育的一種手段。

一項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心中理想的父親應該是勇敢堅定,和藹可親,有現代意識,有責任感,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不一定有錢有勢,但有讓我值得驕傲和學習的東西„„孩子們的期望其實已為當代父親們提出了要求。

責任感的培養就是從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開始的。多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對自己負責,自己穿脫衣服,搬自己的小椅子;再有,鼓勵他們幫助大人拿碗筷,喝完酸奶將空盒放到垃圾筐里,讓他們學會對其他的人負責,等等。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會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擺脫依賴心理,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做出自己的決定。做事會更充滿信心,不至于陷入孤獨無望的境地。

想到蒙特索利的“為孩子們將來的社會生活,我們成人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好習慣,這不僅是幫助他們準備了能力,更為他們準備了社會生活中必需的品格。”

敢于負責是人的一種優秀品質

敢于負責的品質也需要在少年時期養成。有時孩子犯了過失,比如不小心打碎了人家的東西,該賠償就得讓他賠償。這種做法不是害他,正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久而久之,他對一些事情就敢于負責了。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后果,應當給予賠償。

哈佛留學生吳橋就遇到這樣一件事。

爸爸媽媽帶著他去一個朋友家玩的時候。到了朋友家,大人們去聊天,吳橋就和爸爸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大家互相追逐著,正玩得熱鬧,吳橋一不小心把放在沙發旁邊的一個熱水瓶給踢碎了。幸虧熱水瓶里面沒有多少水,所以正在玩耍的孩子才沒有被燙著。爸爸媽媽看到吳橋這么不小心,在別人家里做客,居然把主人家的熱水瓶弄破了,剛要責備他幾句。叔叔就馬上過來安慰吳橋:“沒關系,沒關系,孩子們玩起來弄破點東西,沒什么大不了的。”

主人家是沒有追究,但吳橋爸爸媽媽看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踢碎執水瓶雖然是小事情,但是如果就這么輕易地讓這件事情過去了,就會使小孩產生一種不好的印象:覺得做錯了事情也沒什么的,久而久之,他就會養成一種不承擔責任的壞毛病。

離開朋友家以后,爸爸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帶著吳橋一起去買一個熱水瓶。“爸爸媽媽,

我們要買熱水瓶干什么呀?”“賠償叔叔啊!”“但是剛才那個叔叔不是說沒事了嗎,再說我也不是故意踢碎的,我們為什么還要賠償他呢?”

“吳橋,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就應該負責,即使是再小的事情。”從那個時候起,在吳僑的心目中,就有了一個責任的概念。久而久之,他就成了一個對自己行為勇于負責的人。

國外的老師、家長更強調這種責任的教育。下面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前總統里根身上。 那是1920年,11歲的里根特別愛踢球。一次,他不小心把球踢到了鄰居家的窗戶上,玻璃“稀里嘩啦”地落了一地。鄰居聞聲走出來,要里根賠償12.5美元。當時12.5美元是一個很大的數學,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

里根哪有12.5美元呀?于是,他只好回家去找爸爸。爸爸得知了事情的經過之后,讓里根自己想辦法。里根為難地說:“爸爸,我確實沒有12.5美元。”爸爸想了想,從兜里掏出12.5美元說:“這筆錢我先借給你,你一年以后一定要還我。”里根鄭重地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里根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

在回憶錄中,里根解釋說,正是通過這件事情,使他懂得了什么是責任,懂得了一個人要對他的行為負責。敢于負責是自立的表現。如果沒有年少時的這種負責精神,大概后來也不會當上美國總統。

用現代教育理念,努力培養孩子的負責精神,讓孩子都成為自強、自立的人。

父母積極的教育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孩子的獨立意識必須從小養成,應讓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承擔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務,甚至2歲的孩子也讓他懂得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衣之類。而一個14歲左右的孩子應當成為有能力獨立做大部分家務的幫手,如負責決定家里的菜單和烹調、收拾與打掃房間及冼院等等。假如父母過分地寬容、寵愛孩子,會把孩子變成懶惰、有依賴性的人,危害極大。

教育方式得法,教育的愿望才能實現。

第一位步入美國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女士,堪稱美國當今政壇上的新星。趙女士事業上的成功,用她自己的話說,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孩童時父母給予的良好家教。

趙小蘭1954年出生于臺灣。她的父親趙錫成從事海運業,曾是臺灣遠洋船隊中最年輕的船長。1962年,8歲的小蘭和母親、妹妹一同乘船到紐約與父親團聚。當時,他們一家的生活相當艱難。全家擠住在紐約皇后區的一個公寓房間里。父親要打3份工,母親要操心全家人的衣食和照料幾個年幼的孩子。

趙錫成通過努力很快在航運財經界嶄露頭角。事業發展了,家庭生活也改善了,而且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人物。但是,富起來的趙父卻仍然讓孩子讀平民化的公立高中。孩子在外面花費不論多少都要拿收據回家報賬。趙錫成說,這不是小氣,而是讓孩子學會自立,學會在美國社會中生存,懂得怎樣用錢并養成經濟頭腦。

小蘭的成長不僅得益于父親的教誨,也得益于母親言傳身教。母親朱木蘭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初到美國時,為了孩子,她毅然放棄工作機會,承擔起養育3個孩子的責任。

隨著趙錫成事業的發展,家里條件大大改觀,家里還請了管家。但小蘭的媽媽并沒有因此讓孩子輕松下來,仍然孩子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鋪、打掃房間。

趙錫成夫婦還讓孩子們也參與家務事的決策。如父母每周召開家庭會議,傾聽孩子暢所欲言,談收獲,提計劃,并讓孩子分工負責來完成。

如果宴請客人,3個女兒全是“女招待”,守在客人身后斟酒端菜。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并各自有自己負責的事項。自己的房間和衣服,門前草坪上的雜草,游泳池他們也是自己清理。甚至門口120英尺柏油路,都由孩子協力鋪成。作為母親的朱木蘭這樣說:“家園,家園,這個園地是一家人的,每個人都有責任。讓孩子從小做家務,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小事情。它除了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身體的協調發展外,還能使孩子養成務實的良好習慣,培

養孩子的辦事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也是增進家庭成員責任感和親情的一種好方式。”朱木蘭這段話很有見地,值得借鑒。

趙小蘭后來回憶說:“當時我們不喜歡,但是如今想來。家務事對我的影響是學校所不可替代的。”

進入華盛頓高層圈以后的趙小蘭,從總統到同事到媒體,對她的學識、修養、辦事能力、團隊精神,乃至她那既親切又帶有適度矜持的風度和東方式雍容的氣質,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她能成為第一個進入美國內閣的華人絕非僥幸所致。老布什當年要夫人學學趙家的家教也絕非客套之語。這一評價,更使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家庭教育刮目相看。對于東方家教和西方家教孰優孰劣,趙小蘭并不加以評論,她只是牢牢地記住父母為她所做的一切,并從親情中獲得極大的快樂。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永遠讀不完的一本書”。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得到了一種力量,他便可以學會自信。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一個出身平民的女子,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連續三次當選。她在重大國際、國內問題上,思路清晰,觀點鮮明,立場強硬,做事果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影響了整個英國乃至歐洲,被譽為歐洲政壇上的“鐵娘子”。

誰能想到撒切爾夫人人生的成就都源于父親培養起來的高度自信!而她的父親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雜貨店老板。

從小瑪格麗特的父親就對她要求很嚴。她10歲時就在雜貨店站柜臺,在父親看來,他給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許女兒說“我干不了”或“太難了”的話,借此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等到瑪格麗特入學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才驚訝地發現:她的同學有著比自己更為自由和豐富的生活,勞動,學習和禮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廣闊而多彩。她的同學可以與他們的朋友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戲,騎自行車。星期天,他們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那么誘人,那么令人愉快。

畢竟是孩子,幼小的瑪格麗特心里癢癢的,她幻想能有機會與同學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氣跟充滿威嚴感的父親說:“爸爸,我也想去玩。”

羅伯茨臉色一沉,說:“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決定你該怎么辦,不要隨波逐流。”

正是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了瑪格麗特的高度自信,獨立不羈的個性使她常常有一種心理優越感。

瑪格麗特所在的學校經常請人來校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她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大膽提問。不管她的問題是比較幼稚,還是比較尖銳,她總是充滿好奇地脫口而出,一點兒也不怯場,而其他的女孩子則往往怯生生地不敢開口,她們只能面面相覷或抬眼望著天花板,或者用充滿疑惑的目光看著瑪格麗特。

回家后,瑪格麗特向父親匯報學校的情況,告訴他自己向老師提的問題時,父親總是鼓勵她:“孩子,你有這樣的信心,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辯論家。”

可見,父母積極的教育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強化責任感的培養

人的責任感不是先天遺傳的,是靠社會的后天培養和教育逐步形成的。這個培育過程自嬰兒時期起貫穿其一生。孩子從邁進小學至青春期,這是一步步離開父母的庇護走向自主自立的階段,社會心理學稱之為具體操作與形式操作的時期。這期間的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在迅猛地發展著,他們已開始獨立自覺地去思維,而且在心里對事物有了一定的判斷和識別能力,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這個階段是對孩子進行品行培養的最重要階段,也就是培養責任意識的最重要階段。

常聽不少家長抱怨:平時自己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而自己病了,孩子卻連倒一杯水都想不到,實在令人傷心。為什么現在許多孩子都缺乏責任感呢?

但很多父母沒有想到,在關心、保護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需要學會負責任的。在父母的包辦代替和過度呵護下,孩子自身的責任意識就被逐漸淡化或抹殺了。他們享受著所有的一切,自我意識慢慢增強,處處都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缺乏熱心和關心,這是缺乏基本的責任感的體現。因此,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讓孩子知道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有的孩子在校除了對學習還有點進取心外,對其它事情都是不管不問,連值日掃地也極不負責,應付了事,總是要其他同學幫他收“尾巴”。

其實,也有不少孩子雖然即將小學畢業,但做事還是虎頭蛇尾,學習自覺性、耐勞性差;對成績優劣無所謂,對爸媽態度惡劣、喜怒無常„„為什么有一部分孩子有這些不盡人意的表現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覺性還沒有很好形成、自制力比較差、堅持性不夠等。然而,只要家長再深究原因就會發現,孩子自身還缺乏一件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責任感。

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媽媽,我的作業呢?”“你自己的東西,你應該知道在哪里!”“我不知道!”然后,孩子坐在那里不動,媽媽開始團團轉著去尋找作業本。一個“不知道”,孩子便心安理得地把責任推掉了。也常常聽到一些父母嘆息說:“我孩子做事總是有頭無尾,馬馬虎虎,真拿他沒辦法!”而他們卻不明白,孩子的這種壞習慣正是自幼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包辦代替中養成的。

許多小學教師為學生的草率馬虎、漫不經心傷透了腦筋,只好規定作業本必須經家長檢查簽名。無論老師們對孩子負責的本意多么強烈,但實際上是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應有的責任意識部分地轉移給了家長,客觀上造成孩子依賴家長“保駕”而愈加漫不經心。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應從日常小事做起。按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提出具體的要求,定出可行的計劃,并且要持之以恒地督促和要求。許多教育失敗的原因,就在于家長沒有堅持要求。如上低年級的學生自己整理書包,準備衣物,用品;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表,學會按時完成作業,分擔固定的家務勞動,使他們能逐步學會約束和管理自己等。如果孩子一次再次地不知自己的紅領巾的去向,家長就沒有必要替他翻箱倒柜,可以讓他獨自去承擔他的漫不經心所造成的后果。

而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要給予公正的評價和鼓勵。當孩子滿手油污地做完一頓飯,也許會把油灑了一地,也許青菜沒有洗就下鍋,但媽媽應稱贊他:“飯菜做得挺香!”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擔,有責任承擔,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時要教給他今后還應該怎樣就會更好,使他既看到自己潛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處,以利于孩子養成積極、認真、嚴謹的生活、學習習慣。

家長要傳達給孩子這樣的信念:學習好是應該的,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反對那種孩子得多少分就給多少錢,或許愿以換取孩子努力讀書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會從根本上毀滅孩子的責任意識,毒害幼小的心靈,使孩子成為只知索取不知責任和奉獻的人。

孩子的責任感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出來的,這需要我們細心呵護、耐心指導。 責任產生、發展的過程正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重要時期,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獨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個人只有擺脫依賴才能意識到責任,只有獨立才能主動承擔責任。當我們讓孩子獨立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時,他們都表現得非常興奮,會小心翼翼地端碗拿筷,會認真地擦凈桌椅。

在反復體驗成就感的過程中,自信的種子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逐漸生根發芽,并逐漸形成牢固的個人品質。孩子在獨立完成某事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客觀地認識事物,同時客觀地認識自己,逐漸意識到什么事是他們能夠把握的,什么事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注意強化積極的責任行為是培養小學生責任心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家長們的唯一選擇。

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榜樣

責任感和其他道德準則一樣,都不能單單靠口頭說教,還需要由孩子從外界的吸收中取得。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模仿是他們的天性,孩子在生活的各種環境中,有對自己喜歡和崇

拜的人進行模仿的心理傾向,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如何,對孩子來說是一面鏡子,大人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絕對的權威,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和巨大的,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很難想象,一個對孩子、對長輩、對愛人、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家長,能夠培養出具有很強責任心的孩子。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種種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家長在工作單位吊兒郎當,抓住機會就跑回家做家務、看電視等;有的家長缺少愛心,一遇到捐款、獻愛心等公益活動就退避三舍,尋找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 有的家長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生病住院了也不在醫院看護,依舊與牌友在一起豪賭„„父母的這些所作所為,孩子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長期的耳濡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響,不由得孩子不去效仿,這樣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責任感,孩子也會很不服氣,也會很不以為然。所以說,父母只有在生活中嚴以律已,給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孩子是否負責任,父母影響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為了教育孩子,父母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立教,萬萬不能一方面要求孩子有好的品行,另一方面自己卻做反面教材。

一位媽媽帶著10歲的孩子在車站等公共汽車。汽車一到,年輕的媽媽立即推搡著孩子上去占座位。小家伙鉆來鉆去,順利地占到了一個座位??墒菋寢屔蟻硪豢?,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下車后,這位媽媽一路上不停地小聲數落兒子,“光長個兒不長腦子”“怎么就不會多個心眼”等等,孩子一臉茫然,不知道哪里做錯了。原來媽媽在抱怨兒子只考慮自己,沒有把書包放在前面的座位上,為媽媽搶一個座位。這位媽媽最后教訓兒子說:“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你該知道怎么做了吧?”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用什么樣的教育和教育思維來培養孩子,決定著孩子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著孩子未來是什么樣的命運。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人們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F代社會對人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廣博的知識和聰明的智能,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個性品質和社會適應性。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心、同情心,是否善良,直接決定他對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進而決定他在其他各方面的發展。

另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待人友善的同時,要注意引導感受其行為的積極結果,不要因為自己的友善有時得到的是消極結果,而使孩子產生“好心沒好報”、“吃虧”、“窩囊”的感覺,以后就不愿意再這樣做了。這時,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積極肯定孩子的行為,并在同伴面前給予及時的表揚,讓孩子知道他這樣做父母喜歡,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同時,也不妨獎勵獎勵孩子。這樣,孩子體驗到積極行為的良好結果,其良好的行為才可能堅持下去。

從一定意義上講,父母的責任感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責任感,一個有責任感的父母,孩子也會表現出相應的積極的行為方式。難以想象,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父母,能給孩子正面教育,能培養出很有責任感的孩子。

因此,家長應努力做有責任感的好家長,要求孩子辦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為孩子做遵守諾言的榜樣,無論做出什么許諾,都要盡可能地實現,如果不能實現的話,一定要向孩子說明。反之,如果父母做事總是不守諾言、推卸責任,那么即使你給孩子再多的口頭教導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你欺騙孩子,被他們知道了,他們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而且欺騙孩子,孩子也可能學會欺騙他人。

我有個同事,一天他在辦公室自豪地說:“我的兒子將來一定很有出息,會成為一個大政治家。”當我問他“為什么”時,他說:“前天,我兒子偷吃了他媽媽做好的一盤魚,怕被責

罵,便把剩下的魚和湯汁抹到了貓的嘴巴和胡須上。”

這樣的父親,對兒子的欺騙行為不但不加以教導,反倒沾沾自喜,是不可救藥的,他兒子的欺騙行為說不定就是從他那里學來的。

電視上曾播出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賢惠的兒媳,張羅著給婆婆洗腳。這一切被幼小的兒子看在眼里,他也效仿媽媽的樣子,為媽媽打來了洗腳水。當“媽媽洗腳”的稚嫩之聲傳入我們的耳朵時,我們無不為這傳神的一幕所打動——還有比這更生動的家庭教育嗎?

因此,教育孩子,首先是教育自己;改變孩子,首先是改變自己。

第二篇: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家長學校授課教案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教學內容: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二、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讓家長深刻領會責任心的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

2、通過學習,讓家長明白孩子缺乏責任心的原因。

3、學習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各位家長,你們好。

今天,共同來探討-------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在家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長輩對孩子關心倍致、疼愛有加,可是孩子吃東西時就忘了他們;長輩生病了,孩子卻只顧自己玩耍,不去關心他們,有的甚至還吵著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報喜不報猶,在與別人產生矛盾時,先說別人的原因。

在學校,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或聽到學生不負責任的事情。如:忘了帶學習用品,作業沒做完就去玩了;打掃衛生,掃把扔一地就不見人影了;筆、書本攤一桌子,抽屜塞得連書包都放不下等。甚至連語文、數學書也常有人忘帶。每當老師幫助教育時,學生們都是一個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們的學生記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得了健忘癥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們的學生沒有被培養起責任心。

可見,當前小學生表現出學習馬虎、做事不認真、生活草率、過分關注自我、心中無他人、做事不計后果等一系列責任意識淡薄的現象,責任心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到兒童的學習與智力開發,同時,它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學會負責”是21世紀教育的主題,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的關鍵,也是當前我們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孩子責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責任心,可孩子的責任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齡自動出現。責任感需要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經歷和體會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覺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責任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孩子沒有獨立負責的機會。

我們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致使孩子沒有機會獨立做本該由他們負責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如果小學生想幫家長干點什么,家長便會說把你的學習抓好就行了。父母對回報有錯誤的想法,認為孩子成績好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回報。漸漸地孩子認為什么事都有與他們無關,唯有學習、讀書才是正經事,只要書讀得好,成績好什么事都好說,否則------。因此,他們變得“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不再關心別人,不懂得愛別人,不再“多管閑事”,以至于長大后,孩子們變得無情無能、無責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獨尊,周邊的人為他們付出的再多,在他們的眼里也是理所當然的。說實在話,家長替小學生做得越多,照顧得越周到,小學生就越不會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對自己負責,如何對別人、對社會負責。 父母是孩子終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缺乏責任心,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與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會孩子對自己、對別人、負責。孩子的責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細心呵護、耐心引導。

(三)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1、讓小學生懂得什么是責任心?

所謂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成就偉大事業的人大都有強烈的責任心,責任心是事業的基礎,也是許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礎。良好的責任心不是一時一刻的事,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從小一點一滴養成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讓孩子具備強烈的責任心。

2、讓小學生明白有責任心的人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我們知道:一個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人,才會讓人感到可信任;一個對生活、對事業負責的人,才會不斷地進取;一個對民族、對國家負責的人,才會去獻身、去貢獻。所以,一個有責任心的小學生應該承擔以下責任: (1)對自己負責

a、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明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端正學習態度,努力學習,自覺認真完成作業,并主動復習功課和預習新課,養成專心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b、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健康是學習、成長、生活的基礎,要認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學生應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作為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包括上好每一節體育課,認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不做危險的事。

c、對自己的意志、品格負責。做一個誠實、活潑、合群、謙虛、正直、寬厚、勇敢、自強、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難,主動參與有一定難度的磨礪;能恰當地面對各個方面的壓力,遇事不過分緊張,能自我調適情緒;具有競爭意識,勝不驕、敗不餒。

d、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學會自理、自立,懂得勞動光榮、懶惰可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瑣事無須他人督促,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e、對自己的時間負責。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過去的時間就不在屬于自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時間,把時間盡可能用在對知識的求索上,不要虛度光陰。 (2)對他人負責

a、禮貌待人,寬容大度,知恩圖報,說話文明,不做傷害別人的事,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共同進步。

b、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誠實不說謊話,做事有始有終,不斤斤計較,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c、懂得為他人著想,有同情心,樂善好施,不歧視弱是群體,能伸出熱忱的手幫助他人,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 (3)對學校負責

a、知道自己是學校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維護學校形象,以學校為容,為學校爭光。

b、尊敬老師,尊敬老師的勞動,勇于承擔學校、老師教給的各項任務,并負責到底,做好老師的小助手,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

c、在學校穿校服,舉止文明,把學校、班級當作自己的家,積極創造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懂得集體的利益高于個人的利益。 (4)對家庭負責

a、知道父母的生日,孝敬長輩,關心父母,熱愛家庭每一個成員,主動和父母溝通,多聽父母對自己在各個方面的指導和建議,不辜負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

b、作為家庭的成員要分擔家庭的各種苦與甜,勤儉節約、不亂花錢,了解長輩的辛苦、勞累,有一顆感恩的心,主動幫忙承擔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減輕父母的負擔,懂得以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的培養。 (5)對社會負責

a、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我是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爭做“五好”小公民。

b、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有環保意識。積極參加社會的公益活動,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有困難的人,有一顆熱愛、關心社會的心。

c、樹立少先隊員良好的社會形象,懂得“沒有國家,哪有大家,沒有大家,哪有小家”這個道理。

3、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途徑

(1)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給孩子理智的愛。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長放棄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讓孩子去為自己多承擔一些責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間要自己打掃,穿臟了襪子自己去洗干凈,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鋪,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顧自己,家庭作業要自己獨立完成,自己說過的話不能食言。

(2)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 要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勇于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論孩子有什么樣的過失,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就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

(3)讓孩子品嘗一下苦果。

孩子尚處于成長之中,他對一些事情表現出沒有責任感也是正常的,因為他許多時候的確不太清楚這樣會有對他有什么不好的影響,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品嘗一下辦事情不負責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后果的懲罰,他自然就會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不再會馬馬虎虎、草率了事。在執行自然懲罰法則時,家長應注意言出必行,否則,會降低在孩子們面前的威信,對孩子的教育也會失去作用。如果一味地強調所謂的說服教育只能束縛自己的手腳,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必要時,家長要“心狠手辣”,“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懲罰是應該的。要知道,一個良好的習慣會使他終身受益。一個孩子首先要對自己負責,然后才會對家庭、對社會負責。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被許許多多事實所驗證的真理。

(4)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有對自己喜歡和崇拜的人進行模仿心理傾向,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絕對的權威,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和巨大的,很難想象,一個對孩子、對長輩、對愛人、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家長,能夠培養出具有很強責任心的孩子。所以說,父母只有在生活中嚴以律己,給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5)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發育成長的最重要場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發點和歸宿所在,而且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時間要遠遠多于他在學校和戶外的時間,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家庭這塊陣地入手,家長要增強孩子對家庭的主體意識,提升孩子在家庭里的主體地位,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孩子感覺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當孩子體會到了他在整個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無的,他確實是被整個家庭所需要的時候,他對家庭的責任感便會油然而生。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良好的責任心是要靠堅強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態度來維持的,而這恰恰是許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強,興趣愛好也很廣泛,但就是做起事情來卻只有幾分種的熱度,不是虎頭蛇尾就是半途而廢,稍稍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堅持下去,在別人看來就非常沒有責任心。因此,為了增強孩子的責任心,家長平時就應當注意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交給孩子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家長都要全程地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地糾正,決不允許孩子做到一半就隨意放棄,要直到孩子從頭至尾認認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罷休。

(7)堅持正面教育,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評。

孩子的責任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另外,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好奇心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這些特點往往會妨礙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終的完成,而當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父母要給予公正及時的評價,并善于用語言的教育藝術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轉移過來,繼續完成他應該完成的任務。

四、總結:

人的一生是與人的責任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從幼兒時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進幼兒園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小學生上學學習,回家幫助家長做家務„„就是培養一個人責任心的開始。它的訓練起點,首先是在人的良好習慣的養成上。小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承擔起了一種社會責任。學習是社會、國家與民族賦予他的一種歷史責任,而承擔起這一責任,就要從良好習慣的養成做起。從小培養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終,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對人對己負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責任心的范圍日益擴大,責任心的含義也就更加深刻。

五、思考題:

你打算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如何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第三篇: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的方法

有人曾用胡蘿卜和兔子來比喻孩子的學習。伸手把胡蘿卜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斷地往前跑。 例如父母對孩子說,“你為什么要好好學習呢?因為你好好學習,以后才能進重點學校,將來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這,是一個境界。而更好的狀況是,沒有胡蘿卜,兔子也會往前跑。

為什么呢?因為這只兔子熱愛奔跑!它覺得在奔跑當中獲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蘿卜或其他外界的誘因存不存在,它都會自動自發地往前跑去。這,則是最佳的學習境界。該怎么做,才能培養出這些沒有胡蘿卜也依舊熱愛奔跑的小兔子呢?

一、 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焦點。

首先,讓我們來聊聊父母親的心態問題。

父母親常把學習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例如:這次考試考了幾分,升學成績進入了哪一個學校,在班上排多少名次等等,如此一來,就是教導孩子,你做的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取得這些外在的肯定。換言之,你在告訴兔子:“你是為胡蘿卜而跑,也就是在培養為胡蘿卜而奔跑的兔子。

如果父母親能教孩子,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的成就感上,感覺就會截然不同了。其中的差別,在于不把孩子跟別人比,孩子只該跟自己比較,多學了一些知識,自己就有所進步,當然值得高興。如此一來,孩子可以從獲得知識當中,得到很大的滿足和成就。

這就像我們在嬰兒期的時候一樣,不需要跟別人做比較,學有所得,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幫助孩子跟自己做比較,體會從不知到知曉這中間自我的轉變,并因此而感到自信、滿足,跟快樂。這么做,就會培養出熱愛奔跑的兔子。

有的家長會認為,這個想法聽來很好,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好似不太實際,畢竟孩子在學校學習是有名次、有排比的,將來升學考試也是要和別人競爭的。

我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不是要父母親對學校的排名完全視而不見,我真正的意思是,培養孩子發自內心的學習熱忱,孩子才能樂在學習而發揮潛力,取得他真正應有的學習水平。父母親若一味地強迫孩子都要達到最高標準“考第一名,進重點學校”,其實家長們的潛臺詞是:“我不在乎孩子快不快樂,我只要我自己快樂。孩子成績好,我才有面子,也才能真正開心。”這個想法不但不容易如愿,更糟的是,還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學習熱忱。

有許多輟學的孩子其實非常聰明,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他們之所以開始對學習完全放棄,就是因為父母親給他們過高的壓力,讓他們覺得自己再怎么做,也無法 達到父母親的期望,一次次的考試,不過是在向老師和家長一次次證明,自己是多么的不完美。有誰會喜歡日復一日地摧殘自己的自信呢?就干脆放棄了。

因此,建立正確的學習焦點,是父母親刻不容緩的責任。

怎么去實施這個概念呢?

當孩子拿了一個69分的數學成績單回來,把學習焦點放在學習成績上的家長,就會暴跳如雷地說:“你怎么考的這么爛?你丟我們家的臉!你怎么學習這么不認真?” 請家長們想一想,誰喜歡聽這樣的負面評價,只會讓孩子下次更視考試為畏途。 而把焦點放在學習成就感上的父母親,就會這么說:“這次你考了69分,表示大概還有三分之一的內容,是你還不知道的,爸媽和你一起坐下來,看看這三分之一是什么,怎么樣才能幫助你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另外,也可以這么說:“你上次考了65分,這次考了69分,跟自己比起來是有進步。爸媽很高興看到你對數學越來越有把握,如果能再把那些不懂的地方搞懂,那就更好了。”這么一來,孩子就會持續熱愛學習,繼續努力了。

二、培養多元化的教育價值觀。

孩子的學習動機被扼殺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親只認為,在學??荚嚦煽兞己?,才是未來有出息的保證。因此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過分在意,而造成孩子過多壓力。

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加德納博士(Howard Gardn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主張要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應從八大能力來做分析。前三項是傳統智能:

1、數理邏輯智能;

2、言語智能;

3、空間能力,

另外這個劃時代的創新理論,還加了5項新的智能指標,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其中包括了——

4、運動智能;

5、音樂智能;

6、自我智能;

7、人際關系智能;

8、探索自然智能。

這一提倡“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理論,如今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原來一個體能很好的孩子(例如像姚明),在校的數學成績若不如其他孩子,以傳統的眼光來看,就不是個聰明而會受重視的孩子。然而按照Gardner這個“多元智能理論”,擁有極佳的體育素質也是一大智能,這個聰明的孩子絕對值得父母親好好栽培。

又如80后代表作家韓寒,他在讀高中時,曾有過7門功課亮紅燈的狀況,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來看,他當然也就算不上聰明,更不用說優秀了??缮朴谖淖直磉_的他后來靠豐富的文采,成了年輕人崇拜的知名作家,他的經歷也很值得那些只重視考試成績的家長細細思考。

而當紅偶像周杰倫,也是個很好的例子。在學校念書時,成績平平,高中后也就未繼續升學,然而母親一直給他空間,栽培他的音樂能力?,F在的他,儼然一個“音樂小皇帝”,自信十足而充滿魅力,對年輕人影響甚巨。

所以,如果父母能用多元價值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成果,就會發覺,其實每個小孩都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親的職責是去發現這些閃光點,讓它可以熠熠生輝。

如果太過用傳統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學習,強迫孩子在他不擅長的部分發展,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一個和我一起長大的鄰居,因為她的爸爸很喜歡音樂,所以從小被逼著去學鋼琴,參加各式各樣比賽,果然也一路念完了大學的音樂系,然而現在的她,一看到鋼琴,就有生理上作嘔的反應。她跟父親翻臉,誓言這輩子再也不碰鋼琴!

這真令人感到遺憾,孩子有不開心的成長經驗,而父親也失去了一個原本貼心的女兒。 培養多元的價值觀,發掘孩子的興趣及才能,父母就能為孩子創造真正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培養孩子的學習彈性。

要讓孩子永保學習的熱忱,除了先讓孩子真心喜歡上學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培養,就是“學習彈性”。所謂的“學習彈性”指的是,一個人處理壓 力,面對挫折跟接受挑戰的能力。具有學習彈性的孩子,能有效地處理學習挫折,不良成績,負面評價,以及學習壓力。

1、幫助孩子做正面的歸因。

學習彈性的培養,首先應著重在孩子看待挫折的眼光。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遇到挫折時,負面消極的想法,會使人壓力倍增,容易半途而廢;而正面積極的念頭,則會讓人擁有極佳的抗壓及抗挫能力,因而再接再厲,愈挫愈勇。

因此,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覺得似乎怎么念也念不通的時候,父母親應該幫助他學會壓力疏解的技巧,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習做樂觀正面的歸因。

舉些例子來做清楚的說明吧!

負面而消極的念頭 正面而積極的念頭我很笨! --> 我這一次沒考好。我永遠都學不會。 --> 這次我的準備還不夠充分。別的小孩都比我聰明。 --> 我還沒找到最有效學習這門知識的方式。

觀察孩子的歸因,輔導孩子做正面、積極的思考,就能幫助他提高學習彈性。

2、幫助孩子切割他的功課。

克服困難,其實就如同登山,如果一下想攻頂,就會覺得難如登天。最佳的策略,則是制定實際可行的細部計劃。

面對念不完的課本,做不完的習題,孩子不知如何入手,因而倍感壓力。這個時候,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協助,是幫他將內容做切割,大目標切割為小目標,比如一天背十個英語單詞,做二十個數學題等等。只要按照這個計劃,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學會這門知識。

同樣的,在這里焦點要放在學習成就上,而不是放在學習成績上面。

學習只應該有一個目的,就是更完善自己,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如果考試成績因此變好,進入重點學校,那太棒了!萬一事與愿違,孩子也能夠成為一個可以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和自信的人。

只要這個學習的熱忱不減,日后他能夠投入精力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必然會在任何行業大放異彩。(作者:張怡筠)

第四篇: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方法

如何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這已經是老話題了,想讓孩子自覺地去讀書一直是家長很頭痛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孩子除了在課堂上需要閱讀之外,在家里,你也應該對他做閱讀訓練哦。下面就有十個小方法,可以讓孩子養成濃厚的閱讀興趣,不妨來看一下!

1、練習分享閱讀

分享閱讀是一個讓孩子對書籍感興趣的很好的方法。你讀過多少書和你的孩子讀多少書將取決于孩子的意愿。例如,讓孩子讀一段文章,然后媽媽再讀一段。某個孩子的媽媽茱莉說:“孩子他們讀一頁,然后我讀了一頁”。

2、找到一個傳奇人物

許多媽媽發現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涉及到英雄人物的文章,這些英雄最好是孩子知道認識的。建議找一個全套系列的書籍,讓你的孩子更好的閱讀

3、去參加新書簽售會

詹妮弗建議讓孩子對書的作者感興趣。她經常帶她的女兒去參加一些兒童作家的簽售會,幫助孩子們理解寫作的過程。她的女兒也是如此接受閱讀啟發的,她甚至會自己寫書然后跟同學們分享!

4、建立一個家庭讀書俱樂部

從圖書館里選出一本書,然后每個晚上讀一兩章。在第二天晚上吃晚餐時,全家人一起討論他們讀到的內容。

5、建立一個親子讀書俱樂部

你可以和朋友及她們的女兒一起建立一個親子讀書俱樂部,然后談論各自喜歡或不喜歡的書。

6、讓孩子讀一些他能聽懂笑話

當我最大的孩子剛開始獨立閱讀時,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一本巨大的笑話書。如果笑話書能讓他們學會閱讀,那就讓他們看吧!漫畫書也可以。

7、先看電影

可以讓孩子將看電影作為培養閱讀興趣的出發點。帶孩子去書店,讓他選擇關于他最喜歡的電影或人物的書籍。

8、讓孩子幫助你研究項目主題

一位孩子的媽媽,瑪麗,讓她的孩子來幫助她研究各種項目主題。由于她的孩子認為這項研究是為媽媽做的而不是為他們(盡管瑪麗會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課題),所以孩子們會更愿意閱讀項目的主題。

9、讀書第一

當一部電影是以書籍改編而成時,如果孩子想看這部電影,那么必須先把書看完。

10、 滿足孩子的興趣

媽媽們常常忘記一件事,就是閱讀非小說類的書仍然是閱讀。有時候,讓孩子們閱讀他們最感興趣的書籍往往也是在幫助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第五篇: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生活條件越優越,越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少責任感。11月12日,本版刊登了一名讀者的來電。她說,兒子今年讀初一,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家里的相機摔壞了,一點內疚的感覺都沒有。無奈之下,我扣了他兩個月的零花錢,用來抵維修的費用。不料,他惱羞成怒,絕食抗議。這名家長說:“兒子一點責任心都沒有,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責任心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 一個沒有責任心、價值感的孩子,將來很難獲得成功。為此,本版組織了一組文字,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家長的觀點。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事責任心差的孩子,大多數家境優越。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心甘情愿、盡其所有、盡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情,滿足孩子物質上的一切需要,把孩子的責任擔到自己肩上。結果卻使孩子缺乏奮發向上的愿望、缺乏責任心。那么作為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下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言傳身教。教育家陶行知說:“我要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兒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同樣,要培養子女的責任感、事業心,家長首先就要敬業愛崗,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因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啟蒙教師。然而,現在有些父母把很小的孩子寄養在親戚或老師家,等孩子大了或出現問題了才接回家管教。在這些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沒有責任感的人,那么這些孩子又怎會聽進父母的勸呢。

2、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的包辦行為會使孩子失去責任心,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給孩子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曾對自己的女兒說:“你們長大以后,要自己去謀業。我只留給你們精神財富,決不給你們留下金法郎。”在居里夫人的影響下,后來女兒成了著名科學家。

3、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承擔責任。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例如,當孩子要養些花草動物時,家長在答應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讓孩子承諾定時澆水或給小動物喂養等。當然孩子在照顧的過程中,難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時候家長應該進行監督,并告訴孩子疏于照顧的后果,讓孩子負起責任來。

4、培養孩子的耐心。心理學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則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例如輪流玩的兒童游戲,小孩如果讓玩伴先玩,自己等到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沒有人催促的樂趣;放學回家后要先完成作業再看電視或玩耍;讓孩子學會忍耐,先面對痛苦解決問題,事后享受的快樂才會更大。否則盡管他們智力不比人差,成績卻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5、讓孩子體驗成功。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要給予積極肯定。家長的表揚與肯定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增強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應該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怎樣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寒假中遇到一些家長,他們都告訴我,看到假期中的孩子無憂無慮,作為家長,他們感到高興。但轉眼假期就將結束,孩子又將面臨新的學習生活,他們特別擔心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又將碰到種種挫折,看到孩子面對挫折時的痛苦,他們就感到痛心。我對這些家長說,其實今天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抗挫折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無論對于孩子現在的學習還是將來的工作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些家長聽了以后,都向我咨詢該如何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我想結合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相關文章以后,談談如何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幫助孩子認識抗挫折能力的重要

家長要告訴孩子,無論在學習、生活和將來的工作中,一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而看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就要看這個人是如何面對種種挫折的。家長可以跟孩子講講自己怎樣面對挫折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告訴孩子,很多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克服種種困難,有著驚人的抗挫折能力。還可以從反面教育孩子,如果一個人不具備抗挫折的能力,那他其他方面就是十分優秀,最終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我可以給你提供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學的高才生去某單位應聘,面試結束以后去看錄取的情況,結果發現自己面試的成績很差。他經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就去投河自盡。幸虧被好心人及時救起,這時他們家發現那高才生面試的成績是第一名,是孩子在看成績時看錯了一行。那高才生欣喜不已,馬上去單位報到。但老板卻不要那高才生了,理由是那高才生抗挫折的能力這樣差,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更大的挫折,那該怎么辦呢?家長就可以把這些正反兩方面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認識到,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 引導孩子樂觀地面對遇到的挫折

當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要告訴孩子,困難是暫時的,一切總會過去。比如,當孩子在測驗中考砸了,在總結經驗教訓以后,告訴孩子就不要去多想什么了,不要總是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之中??梢宰尯⒆痈呗暤馗嬖V自己:“我是個不錯的學生,下一次我就能考好了,我能行,我能行的!”然后可以陪著孩子逛逛商場,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卡拉OK娛樂一下。讓孩子很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能很快從挫折中走出來的孩子,往往抗挫折能力就是比較強的。

三、 在生活中設置孩子抗挫折的情境

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增強的。寒假中,或許什么事情都由家長包辦。開學以后,很多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剛開學的時候,或許天氣還冷,但是,家長要讓孩子自覺按時起床;高年級的孩子,早飯可以由他自己去做。再比如,寒假中的生活或許沒有規律,更不要提早起鍛煉身體了。開學以后,可以提出讓孩子早起鍛煉身體,參加長跑。堅持鍛煉有利于磨練孩子的意志,增強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生活中的這些情境,對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是很有效的。

四、 推薦孩子閱讀名人抗挫折的故事。

上文已經提到,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抗挫折的能力特別強。推薦孩子讀這些名人如何抗挫折的故事,有利于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增強。在看了名人抗挫折的故事以后,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就不足掛齒了。比如,本來我孩子遇到挫折就愁眉苦臉。在我推薦他讀了美國盲聾作家海倫•凱勒的《我生活的故事》以后,孩子的心被震撼了,他情不自禁地說:“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與作家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漸漸地,當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就能以名人的經歷來鼓勵自己了。 抗挫折能力的強弱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家長一定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這種能力,以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和生活的風浪中乘風破浪前行。

怎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一、習慣養成——責任心培養的起點1.學習習慣養成中培養責任心。課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作為班主任我非常重視在每一堂課中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時刻讓學生清楚“作為一名學生,有責任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品質,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學會聽講、回答問題、讀書、寫作業,培養學習做事的認真態度,教育學生面對知識不要單從興趣出發,要磨練自己學習的意志,在學習中能吃苦,說明學習的責任心就強。為此我特意在班上設立了“完美責任心單項獎”。哪個同學表現有突出的責任意識就獎給他一朵小金花,如聽講認真發言積極的小朋友、作業認真書寫準確的小朋友、做值日生負責的小朋友等。除此以外,我還從班主任的課堂延伸到所有學科的課堂。因為有部分學生往往是上班主任的課守紀律,而上科任老師的課就放松了,針對學生的兩面性,我要求本班學生不僅要上好班主任的課,更要上好其它學科的課,這是每一個學生的責任。一年以來,在課堂教學中我不厭其煩地“反復抓、抓反復”,塑造著學生上課主動學習的責任心,現在同學們逐漸上課自覺了、穩定了,視上課專心為己任。 2.勞動習慣養成中培養責任心

就在班級的衛生勞動中,有的學生雖然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但做事往往沒有質量保證。如隨便拿一把沒有洗過的拖把,在教室地面涂涂濕,就拿去放著,這樣根本達不到拖地的目的。我要求他洗干凈拖把并絞干才能拿到教室拖地,拖時需用力地拖,把地面的污滯拖干凈,角角落落都拖到,這樣才算完成拖地的工作。如果遇到責任心差、不積極完成勞動任務的,要嚴格要求,發揮“磨勁”,教育學生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都要向第一看齊,做每一件事每件事都要很投入。在分配勞動任務時,我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服務的小崗位,每天做好一項工作,如拖地、擦窗、擦黑板等,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每天的工作,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有責可負,體會“承擔責任”的酸甜苦辣,從而激發 “積極配合,團結一致”的良好情感,在平素細小的班級工作中培養自我責任心。我還制訂家務勞動承包細則,與家長聯系好,每個學生自己劃定每天應該完成的家務事,而且要把活兒干好,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家務活應該人人承擔。勞動光榮,懶惰可恥,從小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使學生終身受益. 3.從小事做起,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班級管理中來,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首要的不是逼迫他們做強化練習,而是尋找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梢园阉麄儼才诺竭m當的崗位上去,比如勞動小組長、早讀評分員等,在具體的工作中讓他們建立起與集體的真實聯系,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對他人是有用處的,從而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但是,由于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表現時好時壞,學習責任心時強時弱,這時我們要允許學生有反復,有倒退。只要我們有耐心,堅持不懈,反復抓,抓反復,好的習慣養成了,責任心也必將增強。

二、在家庭、集體活動參與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1.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目前由于很多家長的包辦代替 ,使孩子自身無任何責任可言,久而久之,其責任意識就被逐漸抹殺或淡化了。其實對于孩子來說,盡管其能力還相對較弱,但是他們已經能夠并且樂于去做一些事情,因此作為父母,應該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起一種責任意識,促進其責任心的發展。因此我多次和家長一塊兒探討、研究:如何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進行責任心培養?為了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責任意識狀況,我給每個學生建立了家校聯系本,每個星期布置一項家庭習慣養成作業,如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愛勞動的習慣等,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制習慣作業。家長對學生的情況一個星期一個反饋,老師一個星期一個小結。同時,提倡家長與孩子一塊兒談心,告訴他們怎樣在家做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在學校老師的做好學生,同學的好伙伴,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集體活動中培養學生責任心 學校每年舉辦的元旦“七彩搖籃”文藝活動和六一“走進書海“讀書節活動時我都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體現和體驗自身的價值,以進一步增強自我完善的責任意識。而且教育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在社區的文明建設、照顧孤寡老人、植樹養花等活動中,盡到小學生的責任。

三、責任心的遷移性 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何談對他人負責?一個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人,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心?但責任心的培養過程,是一個可以遷移的過程。對于社會責任心的培養可以向家庭責任心遷移,家庭責任心也可以向社會責任心的培養遷移。對小學生責任心的培養應該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讓小學生在小事上充分感受責任的分量。哪怕只是倒一次垃圾,洗一塊手帕,忠于職守時應給予表揚和鼓勵,失責時應給予批評和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小學生對他人負責,對自己生存的環境負責。如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稱贊他“看,今天小明真不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個負責任的好孩子”從而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行為動機。又如孩子早上動作慢,上學遲到,挨老師批評,通過讓孩子承擔“失責”的后果,從而懂得上學絕不是自己個人的私事,而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以達到對社會責任的效果。

班級中設置班干部,不僅是為了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更重要的是通過設置班干部,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因此,不管實行怎樣的班干部輪換制,班主任都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培養班干部的能力。怎樣培養小學生班干部呢?

一、傳授方法 學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給班干部傳授方法。

1、“扶著走” “扶著走”的關鍵是抓好“第一次”。一個新的班集體組成以后,對于新產生的小干部來說,會遇到一連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組織早讀,第一次帶領學生勞動,第一次組織課外活動等。在“第一次”前,班主任要耐心指導,手把手地教。年級越低,越得細心指導。如:第一次早讀,班主任要告訴班長提前十分鐘到校,先將早讀的內容和要求抄寫在黑板上,等同學們陸續到校后組織上早讀,個別同學學習有問題要耐心解答,對紀律有問題的同學要先暗示,后提醒,盡量不發生沖突。早讀結束后要進行小結。

2、“領著走”這是半扶半放階段。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實踐經驗以后,班主任可在各種具體工作之前,請小干部提前設想,提前安排,自己充當參謀。如,班里組織春游活動,班主任先請班干部談談具體想法,然后進行補充:怎樣做到文明春游?班里的家庭特困同學怎么辦?假如那天下雨,有沒有第二方案?.....像這樣經過班主任的耐心引導,班干部會逐漸成熟起來。

3、“放開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班主任應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工作。“放開走”并不是撒手不管,班主任可定期召開班干部例會讓班干部互相交流經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班主任要大力表揚敢于管理。獨擋一面的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

二、嚴格要求“響鼓更需重槌敲”,班干部不僅有管理作用,還要有榜樣作用。對班干部嚴格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當班干部犯了錯誤,或與同學發生矛盾時,班主任要一視同仁。

2、要強化班干部的服務意識,要求班干部對同學“一視同仁”。

3、教育班干部不要翹尾巴。

三、樹立威信班主任要主動熱情地幫小干部樹立威信。其具體做法是:

1、要給班干部獨立工作創造機會 每月可設一次“自主日”,這一天從早到晚,班里所有的事情都由學生自己解決處理,這樣,可鍛煉班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

2、要教育學生尊重班干部,服從干部的領導 班主任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尊重干部就是尊重集體,服從干部,就是服從集體。

3、要適當地給班干部擺功,讓同學們知道班干部為集體付出的辛勞

4、在班干部工作有失誤時,班主任應主動給班干部減壓 班干部在開展班級工作中,難免出現失誤,此時,班主任應主動承擔責任,幫助班干部減輕壓力。批評班干部時,盡量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沛縣漢源中學安全知識下一篇:培訓效果評估的重要性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