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

2023-03-24

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1、 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

(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 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里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非季風區大致包括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3、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界限大致通過(秦嶺)和(淮河),與一月(0)度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4、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北方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南方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交通運輸以(水運)為主。

5、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多為交錯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 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部、甘肅)省北部。氣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沙漠)分布,只有盆地邊緣出現星星點點的(綠洲)。西北地區河流很少,而且多為(內流河)。

7、 青藏地區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氣候以(高寒氣候)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8、 西北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牧場和主要畜種有各具特色。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9、 在西北的(河套地區、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了(灌溉農業);在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河谷)農業。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1、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是我國(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的樞紐。

2、 北京舊城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城內建筑排列成(棋盤狀)狀,(皇宮)居于城市中心,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

3、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地處珠江下游入??诘臇|、西兩側,其中位于東側的是(香港),西側的是(澳門)。

4、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和(旅游)中心。

5、 香港人多低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資源有限。“上天”-建筑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6、 澳門由(澳門半島、 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博彩旅游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7、 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它也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等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8、 臺灣島屬(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此外臺灣島還有(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的美譽。

9、 從60年代開始,臺灣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其中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10、位于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這里是以(維吾爾)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素有(歌舞之鄉、瓜果之鄉)的美稱。這里有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熱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1、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北有(阿爾泰山脈),中有(天山山脈),南有(昆侖)山脈,雄偉的天山南北分別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12、由于遠離海洋,周圍又有高大山脈環抱,來自海洋的氣流不易到達,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分布著星星點點的(綠洲)。他們的水源主要來自(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

13、新疆(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這里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種植。人們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發展了特色鮮明(灌溉)農業。(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谔赜械墓鉄釛l件,(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

14、在沙漠廣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其中天然氣占全國陸地天然氣資源總量的(22)%。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

15、 (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促進塔里木盆地周圍城市、鄉村使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緩解周邊地區因薪柴砍伐而帶來的(環境)壓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第七章 省內區域

1、珠江三角洲位于 廣東 省東南部, 珠江下游,鄰 港澳 ,與 東南亞 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 “南大門”。

2、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特區是 深圳 和 珠海 ,沿海開放城市是 廣州 。

3、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都是高溫多雨的 熱帶季風氣候 ,但夏季風的風向不同。

4、珠江三角洲的產品以 港、澳 為貿易渠道,出口至 東南亞 、 歐洲 、非洲 、 美洲 和 大洋洲 等地區,20世紀末,這里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和日用消費品 出口基地。

5、珠江三角洲是外向型經濟,與港澳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廠” 。

6、近年來,外商投資的熱點由 珠江三角洲 轉移到 長江三角洲 。

7、珠江三角洲 加工制造業 的發展,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的外地

勞動力,加快了城鎮化速度。

8、我國目前的城鎮化水平不到 40% ,與發達國家的70%有一定的差距。

9、西雙版納位于云南省橫斷山脈的南部,南鄰緬甸、老撾,有瀾滄江流過。

10、西雙版納是我國除海南省以外,熱帶雨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雨林植被種類多,有層次性 。

11、西雙版納主要少數民族是傣族,住竹樓,吃竹筒飯,過潑水節,跳孔雀舞。

12、西雙版納長期以農業生產為主,現在旅游業發展成主導產業。

第八章跨省區域

1、黃土高原是世界上 最大的 黃土分布區,關于黃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認可風成說 。

2、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黃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觀的有 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三種。

3、黃土高原地面破碎,溝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溝谷兩側常見 直立的陡崖。

4、黃土高原的黃土結構 疏松,多 空隙、 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 易溶于水。

5、黃土高原屬于 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在

7、8月,多 暴雨 。

6、黃土高原地面光禿裸露,缺少 植被 的保護,由于人們不合理的 開墾 、采礦、 修路 活動,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7、一般來說,地面坡度越大,坡面越長,降水越多 ,降水強度越大 ,地面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

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減產;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輸送了大量的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難。

9、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 黃土高原 、 四川盆地 、 云貴高原。

10、黃土高原地形 破碎,氣候 干旱 ,水土流失嚴重,多發 自然災害。

11、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是洪澇,并引發 泥石流、滑坡、塌陷多種地質災害。

12、黃土高原的治理采取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結合的方式;合理安排 生產活動;另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解決人地矛盾,也是根本的治理措施。 黃土高原地區的主導產業是 能源工業。

13、長江沿江地帶西起攀枝花,東到上海,東西狹長的“帶狀”區域。

14、長江沿江地帶地勢低平 ,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為主;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受地形、氣候影響,河網密布,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還有豐富的水能、森林、礦產、水產、耕地資源,資源豐富。

15、長江沿江地帶溝通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和 西部資源富集 地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16、 長江是沿岸城市得以建立和發展的生命線。其中 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17、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重要的金融、科教中心,對長江三角洲、長江沿江地帶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

18、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自西向東形成了以 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的 鋼鐵、輕紡工業的重要基地;以滬寧杭等城市形成的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19、我國長江沿江地帶有上海、南京、武漢和重慶汽車摩托車基地,構成了沿江汽車工業走廊。

20、近年來,由于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 ,陡坡墾殖,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是土壤肥力下降,并淤塞了 河道 、水庫、 湖泊,加劇了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21、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

22、酸雨使一種 大氣 污染的現象,PH值小于5.6的降水成為酸雨,酸雨對水土、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蝕性危害。我國主要的酸雨區有 西南、華中、華東酸雨區,其中華中是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區域。

23、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 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

24、三北防護林地跨西北、華北、東北,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生態防護林。

25、人類面臨的主要的問題是人口、 資源、環境等問題。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復習知識要點

地理(八年級下冊)復習知識點

1.我國自南向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自西向東,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反映了自然環境的差異顯著。

2.在自然環境的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差異,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經濟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區的1月均溫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地區的1月均溫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4.北方地區的主要的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南方地區植被類型主要是亞熱帶綠闊葉林。

5.北方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旱地,主要農作物是小麥,花生,甜菜;南方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水田,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區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區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南方地區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8.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點,我國劃分為四大區域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9.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區的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界線的最北山脈是大興安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以秦嶺--淮河為界。

10.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區的界線大體與一、二階梯界線基本吻合,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勢。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以400mm等降水量線為界,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界線大體與一月00C等溫線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線吻合,劃分的主導因素是氣候。

11.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12.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黃土高原。

13.北方地區地跨中溫帶和暖溫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北方地區大部分降水量為400-800mm,屬于半濕潤地區。

14.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們常把東北平原成為黑土地,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又常被稱為黃土地。

16.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①氣候雨熱同期;②平原廣闊;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區的耕地多為旱地。

17.北方地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作物,其中東北平原種植春小麥,華北平原種植冬小麥;黃土高原主要種植谷子;北方地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華北地區)和大豆(東北地區);北方地區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東北地區);此外,華北地區種植經濟作物棉花。

18.華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資源短缺,春旱嚴重。

19.華北平原春旱嚴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氣溫回升快,農田需水量大。

20.為緩解華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從長遠看,發展節水農業,才是必由之路。

21.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吉林省和遼寧省,位于我國的東北部。[來源:學*科*網Z*X*X*K]

22.東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東部為長白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西倚大興安嶺,在山地之間分布著遼闊的東北平原。其中東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三部分。

23.東北地區的周邊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

、鴨綠江等四條河流環繞,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24.東北三省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氣候冷濕的原因是①緯度較高;②緊鄰冬季風源地。東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

25.東北三省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等特點。

26.東北發展農業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是:①氣候雨熱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這里成為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①地廣人稀;②農業科技水平高等。

27.東北地區在北緯500有種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種植地區的緯度高。原因是:東北是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28.東北三省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氣溫條件只能滿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節,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29.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沼澤濕地。

30.東北三省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形成條件是:①礦產資源豐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經濟發展出現滯后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3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南抵秦嶺。

32.黃土高原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北方地區,屬于溫度帶中的暖溫帶,屬于干濕地區中的半濕潤區。

33.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窯洞,陜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關于黃土的來源,得到廣泛支持的學說是“風成說”。

“風成說”認為,原來黃土的老家在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

35.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黃土川等地貌景觀。

36.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長期的水土流失。

37.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黃土結構疏松;③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護。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有過墾過牧

、采礦、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②泥沙下瀉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

39.黃河之害在于黃河泥沙,因此治黃的關鍵是控制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減少放牧數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職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國際交往中心、鐵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臨燕山,西臨太行山,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東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鄰的省區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舊城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城址在空間上由西南向東北方向遷移,原因是東北部水源更豐富。舊城布局的主導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體現了“面南而王”的傳統觀念。

45.北京的名勝古跡眾多,

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6.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園林,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

47.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48.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路網。

49.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50.北京正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51.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東面和南方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區的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為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東部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

53.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本區氣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區由于水熱充足,植被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現紅色,被稱為“紅土地”。四川盆地被稱為“紫色盆地”,

56.云貴高原石灰巖分布廣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區適合農業的有利條件:①氣候濕熱;②地勢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為水田。被稱為“魚米之鄉”。

58.南方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長江流域種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種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區盛產茶、竹、橡膠等經濟林木。[來源:Zxxk.Com]

59.南方地區盛產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60.南方地區的三種常見食材實蓮藕、椰子、竹筍。

61.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62.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港口眾多。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內陸;同時又是我國南北

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條件優越。

63.如果把長江比作“箭”,把東部沿海比作“弓”,那長江三角洲位于箭頭的位置。

64.長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65.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擊而成。

66.長江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陸交通、淡水養殖等。

67.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最大的港口,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①市場廣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長江三角洲城市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借助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人們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被稱為“同城效應”。

70.長江三角洲的名勝眾多,其中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有蘇州園林和杭州西湖。

江蘇的周莊、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水鄉風貌也別具特色,其中被稱為“中國第一水鄉”的是周莊。

71.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72.香港和澳門地處我國大陸的東南端,臨南海,與廣東省相鄰。香港位于珠江口的東側,與廣東省的深圳經濟特區相鄰;澳門位于珠江口的西側,與廣東省的珠海經濟特區相鄰。

73.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等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74.港澳為了擴展城市用地,采取的兩種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層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區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原因是:①地狹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門自然資源匱乏,但是兩地充分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經濟持續繁榮,被譽為“東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經濟的發展得益于優良的港口即維多利亞港,成為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

78.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

79.祖國內地與香港的聯系十分密切,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其中祖國內地的優勢主要是能源、廠房和勞動力;香港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80.改革開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隨著經濟發展,祖國內地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香港則重點發展服務業,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

8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82.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臺灣島位于熱帶、亞熱帶。臺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83.臺灣島多山,山地面積約占2/3,其中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84.臺灣屬于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季多臺風和暴雨。臺灣島降水分布東多西少,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

85.臺灣島上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注入臺灣海峽。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86.臺灣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臺灣主要的民族是漢族,他們主要是福建和廣東兩省遷居臺灣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87.臺灣島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產稻米(被稱為海上米倉)、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被稱為水果之鄉)。臺灣山地面積廣,森林面積廣闊,樹種豐富,被稱為“植物王國”和“亞洲天然植物園”。

88.臺灣樹種十分豐富的原因是①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有熱帶和亞熱帶的樹種)②臺灣山脈海拔高,氣候的垂直變化使樹種更加豐富。(有溫帶的樹種。)

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紅檜是臺灣特有的樹種。

89.臺灣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了“

進口—加工—出口

”型經濟。90年代開始,臺灣重點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目前,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90.臺灣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海島多港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91.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

93.西北地區降水比較少,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區距海較遠;②周圍被山脈重重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94.西北地區由于氣候干旱,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由于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自東向西植被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主要的農業部門是畜牧業。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區,形成了灌溉農業區。

96.西北地區主要灌溉農業區有:甘肅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寧夏平原和內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黃河水)。

97.新疆是我國的三大棉區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長,其中長絨棉享譽全國。

新疆的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是,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新疆綠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新疆當地的人們生活在綠洲中,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二線工程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運至廣州。

100.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意義:帶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西氣東輸工程對東部地區的意義: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改善了東部地區的環境。

10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

102.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中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104.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

105.青海湖是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錯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鳥類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高寒牧區,牦牛是青藏地區特有的畜種,它毛長皮厚,體矮身健,被稱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區海拔高,熱量不充足,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地區,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著河谷農業。分布的原因是這里①氣溫較高;②土質較肥沃。

108.青藏地區的河谷地帶主要種植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是①日照時間長,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晝夜溫差大,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③氣溫低,作物生長期長。

109.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們愛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區在農區和城鎮多見以石塊為原料的平頂碉房。

111.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113.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

114.近年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等。生態環境的惡化的具體表現有: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

115.為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退耕還草,全面禁獵,禁采沙金等措施。

地理(八年級下冊)復習知識點

1.我國自南向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自西向東,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反映了自然環境的差異顯著。

2.在自然環境的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差異,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經濟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3.北方地區的1月均溫在0℃以下,年降水量400—800mm,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地區的1月均溫在0℃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

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4.北方地區的主要的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南方地區植被類型主要是亞熱帶綠闊葉林。

5.北方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旱地,主要農作物是小麥,花生,甜菜;南方地區主要的耕地類型是水田,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油菜,甘蔗。

6.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和高原,南方地區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7.北方地區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南方地區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8.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點,我國劃分為四大區域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9.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區的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界線的最北山脈是大興安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以秦嶺--淮河為界。

10.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區的界線大體與一、二階梯界線基本吻合,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勢。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以400mm等降水量線為界,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界線大體與一月00C等溫線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線吻合,劃分的主導因素是氣候。

11.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12.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黃土高原。

13.北方地區地跨中溫帶和暖溫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北方地區大部分降水量為400-800mm,屬于半濕潤地區

14.北方地區大部分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5.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們常把東北平原成為黑土地,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又常被稱為黃土地。

16.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①氣候雨熱同期;②平原廣闊;③土壤肥沃。北方地區的耕地多為

。

17.北方地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作物,其中東北平原種植春小麥,華北平原種植冬小麥;黃土高原主要種植谷子;北方地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華北地區)和大豆(東北地區);北方地區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東北地區);此外,華北地區種植經濟作物棉花。

18.華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資源短缺,春旱嚴重。

19.華北平原春旱嚴重的原因是: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氣溫回升快,農田需水量大。

20.為緩解華北平原的春旱,采取了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從長遠看,發展節水農業,才是必由之路。

21.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吉林省和遼寧省,位于我國的東北部。

22.東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東部為長白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西倚大興安嶺,在山地之間分布著遼闊的東北平原。其中東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三部分。

23.東北地區的周邊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

、鴨綠江等四條河流環繞,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24.東北三省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氣候冷濕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氣候冷濕的原因是①緯度較高;②緊鄰冬季風源地。東北三省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雪。[來源:學#科#網Z#X#X#K]

25.東北三省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等特點。

26.東北發展農業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是:①氣候雨熱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地肥沃。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這里成為商品糧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①地廣人稀;②農業科技水平高等。

27.東北地區在北緯500有種植水稻,比世界其他種植地區的緯度高。原因是:東北是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28.東北三省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是: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氣溫條件只能滿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節,容季季發生溫凍害。

29.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沼澤濕地。

30.東北三省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形成條件是:①礦產資源豐富;②交通便利。

由于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經濟發展出現滯后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3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南抵秦嶺。

32.黃土高原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北方地區,屬于溫度帶中的暖溫帶,屬于干濕地區中的半濕潤區。[來源:學???。網]

33.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窯洞,陜北民歌形式是信天游。

34.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關于黃土的來源,得到廣泛支持的學說是“風成說”。

“風成說”認為,原來黃土的老家在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的西北內陸地區。

35.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形成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黃土川等地貌景觀。

36.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形成的原因是長期的水土流失。

37.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②

;

。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有過墾過牧

、采礦、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38.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①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②泥沙下瀉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

39.黃河之害在于黃河泥沙,因此治黃的關鍵是控制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0.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減少放牧數量等。

41.北京的城市職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及國際交往中心、鐵路交通中心。

42.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北京北臨燕山,西臨太行山,主要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和平原。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

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東南,注入渤海。

43.北京相鄰的省區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44.北京舊城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北京城址在空間上由西南向東北方向遷移,原因是東北部水源更豐富。舊城布局的主導方向是面向南方,有利于避寒采光,又體現了“面南而王”的傳統觀念。

45.北京的名勝古跡眾多,

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6.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成的皇家園林,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

47.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48.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路網。

49.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50.北京正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51.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東面和南方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52.南方地區的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為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東部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南丘陵。

53.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本區氣候主要特征。

54.南方地區由于水熱充足,植被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55.南方的丘陵土壤呈現紅色,被稱為“紅土地”。四川盆地被稱為“紫色盆地”,

56.云貴高原石灰巖分布廣泛,易溶于水,形成了喀斯特地形。

57.南方地區適合農業的有利條件是:①氣候濕熱;②地勢低平;③河湖密布,耕地多為水田。被稱為“魚米之鄉”。

58.南方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長江流域種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珠江流域種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南方地區盛產茶、竹、橡膠等經濟林木。

59.南方地區盛產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60.南方地區的三種常見食材實蓮藕、椰子、竹筍。

61.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62.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港口眾多。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內陸;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所以條件優越。

63.如果把長江比作“箭”,把東部沿海比作“弓”,那長江三角洲位于箭頭的位置。

64.長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65.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擊而成。

66.長江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陸交通、淡水養殖等。

67.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68.上海是我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最大的港口,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①市場廣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力量雄厚。

69.長江三角洲城市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借助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人們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樣,被稱為“同城效應”。

70.長江三角洲的名勝眾多,其中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有蘇州園林和杭州西湖。

江蘇的周莊、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水鄉風貌也別具特色,其中被稱為“中國第一水鄉”的是周莊。

71.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72.香港和澳門地處我國大陸的東南端,臨南海,與廣東省相鄰。香港位于珠江口的東側,與廣東省的深圳經濟特區相鄰;澳門位于珠江口的西側,與廣東省的珠海經濟特區相鄰。

73.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等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74.港澳為了擴展城市用地,采取的兩種方式是:①

“上天”即

建高層建筑

,②“下海”即填海造地。

75.港澳地區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的原因是:①地狹人稠;②土地中山地多,平地少。

76.

香港和澳門自然資源匱乏,但是兩地充分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經濟持續繁榮,被譽為“東方明珠”。

77.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經濟的發展得益于優良的港口即維多利亞港,成為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

78.澳門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博彩旅游業。

79.祖國內地與香港的聯系十分密切,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其中祖國內地的優勢主要是能源、廠房和勞動力;香港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80.改革開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形成了“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隨著經濟發展,祖國內地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工廠”,香港則重點發展服務業,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即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

8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82.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臺灣島位于熱帶、亞熱帶。臺灣島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83.臺灣島多山,山地面積約占2/3,其中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山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84.臺灣屬于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季多臺風和暴雨。臺灣島降水分布東多西少,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

85.臺灣島上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注入臺灣海峽。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86.臺灣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臺灣主要的民族是漢族,他們主要是福建和廣東兩省遷居臺灣的居民的后代,主要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87.臺灣島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產稻米(被稱為海上米倉)、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被稱為水果之鄉)。臺灣山地面積廣,森林面積廣闊,樹種豐富,被稱為“植物王國”和“亞洲天然植物園”。

88.臺灣樹種十分豐富的原因是①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有熱帶和亞熱帶的樹種)②臺灣山脈海拔高,氣候的垂直變化使樹種更加豐富。(有溫帶的樹種。)

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紅檜是臺灣特有的樹種。

89.臺灣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了“

進口—加工—出口

”型經濟。90年代開始,臺灣重點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目前,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90.臺灣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是: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海島多港口,吸收外國資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來源:Zxxk.Com]

91.西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92.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是內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間分布。

93.西北地區降水比較少

,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降水少的原因是:①西北地區距海較遠;②周圍被山脈重重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94.西北地區由于氣候干旱,這里的河流稀少,而且多為季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由于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自東向西植被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5.西北地區天然降水較少,主要的農業部門是畜牧業。

只有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區,才能發展農業,形成了灌溉農業區。

96.西北地區主要灌溉農業區有:甘肅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是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新疆的高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寧夏平原和內蒙古河套平原(灌溉水源是黃河水)。

97.新疆是我國的三大棉區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長,其中長絨棉享譽全國。

新疆的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是,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新疆綠洲居民利用的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98.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新疆的南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新疆當地的人們生活在綠洲中,綠洲主要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其水源主要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99.西氣東輸一線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二線工程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運至廣州。

100.西氣東輸工程對西部地區的意義:帶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西氣東輸工程對東部地區的意義:緩解了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改善了東部地區的環境。

101.青藏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

102.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103.青藏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中國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104.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

105.青海湖是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錯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是鳥類繁衍的理想之地。

106.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高寒牧區,牦牛是青藏地區特有的畜種,它毛長皮厚,體矮身健,被稱為“高原之舟”。

107.青藏地區海拔高,熱量不充足,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地區,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著河谷農業。分布的原因是這里①氣溫較高;②土質較肥沃。

108.青藏地區的河谷地帶主要種植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是①日照時間長,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晝夜溫差大,利于作物養分的積累;③氣溫低,作物生長期長。

109.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人們愛喝青稞酒。

110.青藏地區在農區和城鎮多見以石塊為原料的平頂碉房。

111.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

112.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113.、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

114.近年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等。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的具體表現有: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

115.為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退耕還草,全面禁獵,禁采沙金等措施。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繼續任教八年級1班的地理教學。通過上一學期的教學,從平時的教學和期末考試檢測來看:

1、雙基方面:本班大部分同學對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期末檢測合格率一般,優秀率與其他幾個班級差距較大。

2、能力方面: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同學都具備開卷考試的能力,對讀圖、析圖的基本功和代理意識,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本班的后進面較大,在大部分同學合格的情況下,仍然有分數較低的同學,如彭意杰、李小龍、王麗等同學,主要是平時學習方法不好。

3、非智力因素: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本班在思維拓展方面有點跟不上,布置的任務不能按時完成,上課有點跟不上來。除此之外,學生的家庭情況,如留守現象、單親家庭、自制力不強,也是造成學生成績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教學目標

通過七八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閱讀和

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

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

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

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初

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

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

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

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

析,做出判斷。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

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

與別人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

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

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

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

4.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

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下冊地理講述的是中國的區域地理,對于這一部分內容,

人教版的設計具有開創性的變革,與湘教版教材的設計有很大的區

別,人教版教材列出了區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須掌握

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須學習

哪些區域(個別特殊的除外),而湘教版教材在八年級下冊中把中國

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這就為老師在教學與畢業

會考的復習中留有較大的空間。

從區域選擇的情況看,首先是適當照顧到覆蓋面,基本上涵蓋了

我國的北方、南方、西北、西南以及幾個特殊地區;其次,是突出區

域的典型性,所選的區域都是我國非常具有特色的地區,在同類區域

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再次,展示區域的多樣性。既有特色多樣的區

域(包括行政區、地形區、旅游區、綜合區等多種區域),也有尺度

不同的區域(小到省區內部的二級行政區,大到地跨數省的流域區)。

這樣學生在通過這些案例學習后,能夠形成對中國區域地理初步的感

性和理性認識。

四、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

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

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開設校本課程,教育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的家園。

5、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

積極性、創造性。

6、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

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

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

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

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

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

值觀形成的統一。

7、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勤于鉆研、辛勤勞動,精于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

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于改革、勇于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

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

的學風。

8、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卷Ⅰ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答案前的字母用鉛筆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20分)

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圣火已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點燃。2008年8月8日起舉辦的北京奧運會,將會是一屆成功的“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作為本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A)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2、北京的氣候類型是:(A)

A.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D.地中海式氣候

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據此回答3~6題。

3、與我國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基本一致的是:( C)

A.秦嶺-淮河一線B.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地勢

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D.人口分界線

4、下列最能反映西北地區特點的是:( A)

A.干旱B.“高”與“寒C.“魚米之鄉”D.肥沃的黑土地

5、下列關于北方人生活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居民的主食是面食

B.傳統的體育項目是賽龍舟

C.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墻體較厚

D.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一年二至三熟

6、2008年1月10日到2月2日,我國部分省份先后出現四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過程。這次災害性天氣正值春運高峰,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深,多數地區為50年一遇,部分地區為百年一遇。全國受災最嚴重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 B)

A.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D.青藏地區

7、我國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是(D)

A.蒙古族B. 藏族C.回族D. 壯族

8、有我國“南大門”之稱謂的區域:(A )

A.珠江三角洲B.西雙版納C.長江沿江地帶D.黃土高原

9、臺灣產量居世界首位的物產是:( D)

A.天然橡膠B.椰子C.柚木D.樟腦

10、拉薩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緯度上,但拉薩的年平均氣溫明顯低于成都的年平均氣溫,其主要原因是:( A)

A.海拔因素B.季風因素C.洋流因素D.緯度因素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1~12題。

11、下列少數民族中,主要分布在新疆的是:( D)

A.藏族B.回族C.壯族D.維吾爾族

12、云南南部的傣族人住“竹樓”的主要原因是:(D)

A.地形以平原為主B.氣候炎熱少雨C.地表崎嶇D.氣候濕熱

13、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香港80%以上的工業轉移到祖國內地

B.京滬線直接溝通香港和上海

C.香港為祖國內地提供日常生活消費品

D.祖國內地為香港提供大批技術管理人才

14、地面破碎、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是:(A)

A.黃土高原B.云貴高原C.青藏高原D.內蒙古高原

15、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位于:( A)

A.塔里木盆地B.準噶爾盆地C.柴達木盆地D.吐魯番盆地

16、下列屬于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是:(A)

A.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B.山區大力發展耕作業

C.在黃土高原地區毀林開荒

D.只要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可以暫時不管

17、與臺灣島隔海相望的省份是:( A)

A.福建省B.江西省C.廣西省D.湖北省

18、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城市是:( D)

A.北京B.重慶C.天津D.上海

19.對地區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的是( A)

A.交通運輸業B.工業C.旅游業D. 農業

20、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主體部分是:( B)

A.玉蘭花B.蓮花C.紫荊花D.玫瑰花

卷Ⅱ非選擇題

判斷下列地理事物的敘述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5分)

21、東北平原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22、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23、在東西半球中,我國位于東半球;在南北半球中,我國位于北半球。(√)

24、西氣東輸能夠緩解西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25、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6、讀下圖回答:(5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名稱:

A _____北方地區_______________B ___南方地區___

(2)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__秦嶺淮河____一線。該線也是我國四個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__半濕潤區___的分界線。

(3)下列敘述,描述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西北地區___地區。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么地方。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7、讀《臺灣省地圖》回答:(5分)

(1)圖中A為臺灣海峽,B為澎湖列島。

(2)20世紀60年代以后,臺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和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 “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3)臺灣是我國的寶島,請你寫出她的美稱(至少寫出兩個)

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森林之海、東南鹽庫。

28、讀圖回答有關新疆的問題:(5分)

(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稱為“三山夾兩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①昆侖 山、天山和③阿爾泰山;

(2)新疆地處內陸,氣候十分干旱,但在冰雪融水較為豐富的山麓地帶,則發展了富有特色的 綠洲 農業,古老的引水工程 坎兒井,是新疆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創造的獨特的引水工程。

(3)新疆能源開發的潛力巨大,據勘探表明,新疆油氣儲量約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

29、讀圖回答有關長江沿江地帶的問題:(10分)

(1)長江沿江地帶東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東西綿延3000多千米;南北寬度大致在長江兩岸100~200千米的范圍內,是一個較為典型的“ 帶狀 ”區域。

(2)長江沿江地帶溝通 沿江 經濟發達地區和 西部 資源富集地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3)沿江地帶的工業等產業可以沿著 南北支流 和 交通要道 向南北方轉移、擴張,帶動經濟的發展。

(4)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

工業: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

農業:長江沿江地帶位于我國溫度帶中的 亞熱帶,四個干濕地區中的 濕潤區;由于受到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屬于季風區 (季風區/非季風區);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河網稠密,湖泊眾多,灌溉便利,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水稻。

鼓樓區2007~2008學第二學期地理期中考試卷

參考答案

1、A

2、A

3、C

4、A

5、A

6、B

7、D

8、A

9、D

10、A

11、D

12、D

13、A

14、A

15、A

16、A

17、A

18、D

19、A20、B

21×22√23√24×25√

26、(1)北方地區南方地區(2)秦嶺-淮河半濕潤(3)西北

27、(1)臺灣澎湖(2)進口-加工-出口(3)(任填其中兩個美稱即可得2分,寫對一個得1分)

28、(1)阿爾泰山昆侖山(順序可顛倒)(2)綠洲坎兒井(3)石油、天然氣(寫對一個即可得分)

29、(1)帶狀 (2)沿海西部(3)南北支流交通干道(4)綜合性亞熱帶濕潤區季風區水稻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6章知識點

第六章、認識省級區域(圖)

1、北京的海陸位置:北京位于 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 渤海。

2、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地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

4、城市職能:政治、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城的變遷都是向著有水源的地方?,F代化城市空間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 大都市的典型特征:有衛星城

現代化體現:重點功能區建設,高速路建設,另一方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

5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6新界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經濟以轉口貿易為主;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游中心。

7島、路環島組成,經濟以博彩旅游業為主。

8、香港對外貿易比澳門發達的自然原因是香港有深水港,港口條件優于澳門。

9、澳門的游客多來自祖國內地

10、香港區旗上的代表物是紫荊花。香港地形“山地多,平地少”,城市建設用地受地形的限制,香港城市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勢低平的沿海平原地區,山地主要被植被所覆蓋。生存空間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香港“人多”與“地狹”的矛盾,這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他們對擴展城市建設用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香港在土地資源非常昂貴,人多地狹的情況下,城市建設中仍保留有大片的綠地,體現了香港在城市建設中尤其注意人地協調,注重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香港的這種做法很好,也很值得推廣。

11、香港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伙伴是祖國大陸。 香港和澳門與祖國內地經濟聯系:港澳向內地提供――資金、技術、管理

內地向港澳提供——勞動力、資源

香港與內地除經濟聯系外,還包括人口流動、科技交流、商務往來、旅游等各方面的聯系,通過這些聯系,可以有利的促進雙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關系,進一步加強雙方在多領域的合作,促進雙方經濟的共同發展。

12、聯系香港與內地的鐵路干線是京九線。

13、臺灣省北鄰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我國的福建省相望。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嶼。 是祖國領土一部分,過去與大陸連在一起(地緣),居民中,多廣東、福建移民(血緣);歷史過去是明代一部分;信奉媽祖(文化)

14、臺灣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的美稱。

臺灣島屬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

森林面積廣闊,島上約1/2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東南鹽庫臺灣西海岸沙灘廣布,日照充足,雨日較少,盛產海鹽。

15、農產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因為亞熱帶、熱帶氣候,溫暖濕潤。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中部山地多森林,因為臺灣屬于熱帶、亞熱帶氣候,降水多山地海拔較高,地形復雜,且山區面積廣大,森林豐富。

16、臺灣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17、臺灣的經濟特點是進口—加工—出口型(出口導向型經濟)經濟;有利因素是: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工、多港口、吸收外國資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工業分布原因:開發歷史悠久、地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等。

18、臺灣最大的城市是臺北 。臺灣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新竹、臺中、臺南。圖

19、新疆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主要少數民族: 維吾爾族,

20、新疆地區有我國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是吐魯番盆地。

21、特點是冬冷夏熱,年較差大,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原因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加上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所以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22、新疆地區的農業特色是綠洲農業。 分布:在盆地邊緣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區 自然條件:這里夏季高溫、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在水源豐富地區,發展了綠洲農業。 ①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高梁;

②特色農產品棉花、甜菜、瓜果;原因:熱量充足,光照強有利于瓜果著色,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干燥的氣候和穩定的灌溉,有利棉花生長。

23、西北地區獨特的水利工程是:坎兒井水利工程坎兒井修建在山麓地帶,因這里由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形成的地下水富集,并借助傾斜的地勢,將水通過暗渠輸送到盆地里,供人們利用;又因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所以暗渠可以使水在自流過程中,避免大量蒸發。修鑿豎井是為了方便人們疏通暗渠。

24、人口、城市、交通設施多分布在盆地邊緣山麓地帶的綠洲上。因為這里水源豐富。 綠洲距離遠,不利于彼此間的交流往來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應大力發展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運輸業。

荒漠化容易發生在綠洲邊緣地區。因為這里的環境非常脆弱,對植被的破壞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將很容易導致土地的荒漠化和鹽堿化,并逐步成為荒漠。應注意保護植被、合理利用水資源。

25、課本44頁3題(1)因為要合理利用水熱資源,提高農民的收入。保留優勢品種,大大縮減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力發展葡萄、蔬菜、孜然等適應市場需求的特色作物。

(2)針對本地區水資源匱乏的現狀,推廣間作套種、立體農業、節水農業等先進農業技術,既合理利用了水土資源,又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3)建議:建立農村信息網絡,了解市場需

求,并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努力創造葡萄溝的品牌效益;對葡萄進行深加工,建立產、供、銷一體化;注意葡萄的保鮮儲存,建立冷藏庫;大力改善交通運輸狀況;加強種植業戶的聯合經營,實行農業的產業化,共同抵御市場風險等。

26、西氣東輸”的源地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輪南,終點是上海。

27,西氣東輸的意義: 對西部地區:

①能夠使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② 可是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③可以迅速的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 。④ 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對東部地區:

①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②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于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從國家大局來看:可以縮小東西部差異,促使我國東西部經濟的共同發展。

28、我國的長絨棉基地分布在新疆 。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下一篇: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