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文

2022-04-28

小編精心整理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作為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存在著許多重要差別,這些差別不僅表明二者具有對立性而且表明二者具有互補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也有著許多共同點或相通性。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文 篇1:

關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理性比較

【摘 要】實踐表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地位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科學的對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并要客觀、理性的對其進行一定的比較。二者的聚焦點存在著極大的不同,如,西方經濟學的聚焦點是源配置問題,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聚焦點是勞動解放;這兩者在現代文化建設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與作用,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濟學;西方經濟學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思想一直引領著人類的發展與進步。經歷了改革開放以及現代化建設后,應該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地位與作用,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中必須要面對的一大問題。這兩種經濟學各自都存在著不同的聚焦點與不同的研究領域,如果在發展中,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者由于堅持馬克思主義而否定了西方經濟學,這都是不正確的做法,更加會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不正確的理論思想,從而影響社會快速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勞動解放,西方經濟學——資源配置

對于西方經濟學而言,資源的配置問題是其主要聚焦點的所在,從本質上看,西方經濟學屬于一種生產力經濟學;而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勞動解放是其主要的聚焦點,它的本質是指生產關系的存在。由于雙方在聚焦點上存在著這樣的差異,使得雙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質。

貫穿西方經濟學的軸心與主線是資源配置的稀缺性與最大化問題的研究。盡管在近些年來西方經濟學的學派紛紛建立,各大學派中對西方經濟學中各自觀點與見解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各個學派在西方經濟學方面卻都存在著相同的觀點。曾有英國經濟學家指出:“經濟學是一種將人類行為當做目的和擁有不相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存在的一種關系研究科學?!睘榇?,有人將西方經濟學定義為研究稀缺手段配置的一種科學。

研究稀缺資源配置的問題是西方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宗旨所在,這就決定了西方經濟學擁有一定價值中的特性,在這方面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斯認為:“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利用稀缺手段去實現既定目的的一種行為。為此,對于各種所要實現的目的而言,經濟學所處的地位都是中立的;如果要實現某一種目的,那么稀缺手段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經濟學家所關注的一種重要的現象。要知道,經濟學更加注重的稀缺手段的應用,并不考慮目的的本身,但是它的理念也有很多人認可。

將二者比較起來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存在著相反的理念。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中,研究的重點問題是探索勞動解放的根本途徑的研究。實現勞動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經濟中最為根本性目的。為此,在現代社會中,資本與勞動之間存在的關系是其社會體系所要圍繞的重要的旋轉中心。也正是由于這一點的存在,勞動關系成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所要重點關注的一種關系。這個問題之所以得到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重視,其原因在于:首先,資源配置工作僅僅是一種手段,勞動解放即對人的解放以及人的發展才是最終所要實現的目的所在;其次,要消滅階級剝削、更好的去實現勞動解放,才能夠將生產力發展中的束縛因素真正的消除,從而真正的實現資源配置。如果生產力中的一些束縛無法被真正的消除,那么必然無法達到資源配置的既定目標,社會發展必定會受到一定的阻力。

事實上,在我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僅關注目的的實現情況,還重視手段的應用情況。如果沒有手,目的必將不會完美的實現,在實現的過程中必將會有重重的困難,也正是由于這一點,馬克思主義才給予了資本主義所存留的歷史作用一定的肯定。如:在談到只有資本家作為人格化資本的時候,肯定其具備一定的歷史價值。

二、從理論上看,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難題

伴隨冷戰的結束以及兩大陣營的終結等等,意識形態的交鋒情況得到了一定緩解,為此,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融合已經成為發展的必要性所在。但是,兩者都面臨著一定的理論難題。

怎樣去更加科學的論證公有制的經濟效率等方面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面臨的理論難題。盡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能夠暫時的拋開傳統理論以及一些傳統的觀念,堅持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的經濟發展效率,但是依舊無法克服經驗事實中存在的矛盾與張力;雖然在價值方面按勞分配原則比較完美,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問題也接踵而來,如:理論原則要怎樣轉化為客觀經驗事實等?

怎樣克服私有制經濟與自由市場競爭的破壞力是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難題。西方經濟學對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某些理論并不贊同。但是,對于自身的理論中存在的一些無法與實際社會發展的經濟體制相符合的理論,在西方經濟學中卻無法解釋。

三、總結

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人類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兩種經濟學的存在,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本文旨在對西方經濟學的聚焦點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聚焦點內容進行了分析,通過對二者聚焦點的對比,明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發展中并沒有忽視西方經濟學,它不僅重視目的的實現,也關注方法與手段的使用。從理論上看,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各自都存在著一定的難題,還需要在人類社會不斷的發展中完善。

參考文獻:

[1]黃瑩,林金忠.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借鑒——歐美、日本和中國的經驗[J].江蘇社會科學,2012(6).

[2]張昆侖.馬克思《資本論》和西方經濟學關于市場經濟起點理論的比較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1(6).

[3]王朝明,韓文龍,杜輝等.經濟學在人本思想上的分歧與發展——基于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解讀[J].當代經濟研究,2011(4).

作者:豐茂英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文 篇2: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的主要區別與科學綜合

摘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作為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存在著許多重要差別,這些差別不僅表明二者具有對立性而且表明二者具有互補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也有著許多共同點或相通性。因此,我們應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認真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的比較分析,努力實現二者的科學綜合,從而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構造現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范式。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區別;科學綜合

從總體上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作為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既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又存在著許多相通之處。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認真地進行二者的比較分析進而實現二者的科學綜合,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與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一、研究對象:具體制度與根本制度

在新制度經濟學中,“制度”的內容既包括有形制度也包括無形制度、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其中有形制度包括政府、公司、工會、家庭、壟斷集團、社會組織。無形制度包括國家制度、企業制度、產權制度、法律制度和社會規則等。正式制度包括人們有意識創設的行為規則。非正式制度是指導人們在長期交往中無意識形成的行為規則、價值信念、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和意識形態等。

馬克思指出:“法的關系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瘪R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及建立其上的上層建筑,它的基本任務就是對整個社會結構——社會制度進行解剖。社會制度既包含生產方式及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即社會經濟結構,也包含同一定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的上層建筑。馬克思在《資本論》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瘪R克思指出:“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薄耙欢ǖ纳a方式及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簡言之,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p>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本質上就是制度經濟理論,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馬克思是較早地把制度納入經濟分析中的理論家。在馬克思經濟學說中,制度范疇的內涵就是社會形態的“生理學結構”,它包含著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作為社會生產方式即生產的社會形式的財產制度與勞動制度,這是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二是作為生產關系主要內容的生產過程的管理制度與生產成果的分配制度,這是由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這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所產生并決定的政治上層建筑。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制度”分為狹義的制度和廣義的制度,狹義的制度是指經濟制度,這是僅限于經濟領域內的制度;廣義的制度是指整個社會制度,即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這是存在于經濟、政治領域的社會制度。

在馬克思的制度結構框架中,各個制度因素之間不是平行的、彼此孤立的,而是層層遞進又相互聯系的。社會制度包括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這兩個基本結構因素,而在社會經濟結構與社會政治結構這兩個基本結構因素內部,又包含了許多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系統,如,在社會經濟結構內部存在著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兩個子系統;在社會政治結構內部存在著法律、國家和意識形態等子系統。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結構細致縝密,涵蓋并詳細界定了各種制度內容,科學地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以一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探討了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意識形態等制度因素之間唯物主義的辯證關系。在馬克思制度結構框架中,作為生產的社會形式的財產制度與勞動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作為生產關系主要內容的管理制度與分配制度,是由前者派生的制度;作為上層建筑的政治制度既是經濟制度的反映與產物,也是經濟基礎的體現與保障。

社會制度通常不是單一層面的,而是多層面的復合體。社會制度可分成不同的層次,粗略地劃分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本質性制度,即基本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它們是制度體系中的根本制度,直接規定了一個社會的性質,影響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第二層次是資源配置的調節性制度,它是根據第一層次的原則和要求對社會運行的體制和機制的具體規定,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共同遵循的辦事規程或行為準則。處于不同層次的制度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在社會生活中共同發揮作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分析結構雖然與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結構在外延上基本一致,但事實上卻有著重大區別。首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研究的制度,屬于社會形態的“內在結構”,是社會的根本制度;新制度經濟學所講的制度,是人們經濟行為的規則,是社會經濟生活表面的制度。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前者屬于本質性制度,后者屬于表象性制度。其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深入地研究了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等各種制度因素之間互相依存的內在聯系與互相作用的辯證關系,而新制度經濟學只是表面地分析了各種制度因素的作用,缺乏對于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內在分析,沒有闡明各種制度因素之間的本質聯系,因而也無法進一步揭示制度內部的辯證關系。

二、分析框架:“供給——需求”與“生產方式——社會形態”

新制度經濟學源于新古典模型,其分析框架也承襲了新古典模型“供給——需求”的分析框架。在制度形成問題上,新制度經濟學揭示了交易費用與制度形成的內在聯系。交易費用的存在必然會導致制度的產生,制度的運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費用??扑拐菑男鹿诺淠P头治鼋洕w系運轉的“供給——需求”框架中找出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經濟體系運轉中不存在的交易費用的。他將制度的形成歸結為交易費用并將制度變量正式納入新古典模型。在制度變遷上,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均衡是指人們對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的一種滿意狀態,人們無意改變也無力改變現行制度,或者說此時的制度供給適應制度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說,制度變遷的過程就是一種制度均衡與制度非均衡的交替過程。而影響制度均衡或非均衡的因素可從制度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分析。從制度的需求方面來說,影響制

度需求方面的因素有:(1)相對產品和要素價格。相對價格的變化改變了人們之間的激勵結構,進而改變了人們之間討價還價的能力,從而導致重新締結契約的激勵。所以,相對產品和要素價格的變化是制度變遷的源泉。(2)憲法秩序。憲法秩序的改變就是制度環境或基本規則的改變,它能極大地影響創立新的制度安排的預期成本和收益,從而也極大地影響了對新制度安排的需求。(3)技術。技術的變化決定制度結構的變化。它通過降低交易費用、降低產權的排他性費用等來影響制度變遷的需求。(4)市場規模。市場規模越大,社會分工越細,它通過固定成本和運作成本降低及規模經濟等作用來影響制度變遷的需求力量越大。從制度的供給方面來說,影響制度供給的因素有:憲法秩序、制度設計成本、現有知識積累及其社會科學知識進步、實施新制度安排的預期成本、現存制度安排規范性行為準則和上層決策者的凈收益等。新制度經濟學承襲了新古典模型的“供給——需求”分析框架來分析各種影響制度和制度變遷的因素。這標志著制度分析正在走向“制度瓦爾拉斯一般均衡”。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以唯物史觀為基礎,運用“生產方式——社會形態”的分析框架,來研究制度形成和發展的內在動因。它將制度的形成看作是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各要素內在聯系的有機體系,將制度變遷看作是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內在矛盾作用的結果。它用這些內部聯系與內在矛盾從根本上解釋歷史上出現的一切制度起源與重大社會制度變革。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科學研究,系統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制度起源與制度變遷理論。馬克思從物質生產方式與其社會形式的內部聯系出發,從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發展導出第一個層次的制度的起源,即財產制度與勞動制度;從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的內部聯系即社會經濟結構的內在矛盾出發,導出第二個層次的制度起源,即管理制度與分配制度;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內部聯系即社會形態內在矛盾出發,導出第三個層次的制度起源,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規范等在內的上層建筑。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社會形態”分析框架注重從事物內部聯系與內在矛盾的角度來分析事物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說明制度起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它認為制度的形成和變遷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往往不是由它表面所呈現出來的樣式來解釋,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結構或上層建筑的制度及這種制度的變革應由一個社會形態整體某種內在的張力相互作用來解釋。

馬克思的制度分析框架包括了這樣的一個體系和系統: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社會形態等,其中生產的條件與形式構成生產方式,一定的生產方式及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則構成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總和構成社會形態。在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各種制度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首先,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與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一定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一種相應的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對生產方式具有反作用。其次,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密切相聯,它們共同構成經濟制度或經濟基礎,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也同樣演繹著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一樣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辯證關系。最后,更廣義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科學、哲學、宗教等社會意識形態一旦建立,又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對社會存在構成反作用。由此可見,馬克思的制度分析框架細致縝密,涵蓋并詳細界定了各種制度內容,科學地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系。這個分析框架以一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探討了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道德、藝術、哲學等制度因素之間唯物主義的辯證聯系,這是新制度經濟學無法達到的境界。

三、基本理論:制度價值與制度創新

(一)制度價值評價:單純效率原則與效率、公平統一原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制度優劣的評判,首先從是否具有經濟效率出發的,效率標準是評判制度優劣的首要標準。為此,馬克思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進步性,贊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它產生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創造了比過去一切時代總和還要多的財富。同時指出: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的局限性使它成為進一步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的桎梏,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被比它更有效率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制度優劣的評判,絕不是單純效率標準,而是把是否有利于人的發展作為根本標準,即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核心,以制度安排對人的存在意義為標準的根本方法。這種價值評判更側重于公平而不是效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價值觀,是實現人的自由解放與全面發展,建立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以自由理念為核心,主張實現人的自由解放與全面發展。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革與社會的發展,人類應當而且一定要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類不僅從自然界和社會關系的奴役下解放出來,成為自然界與社會的主人,而且從舊的社會分工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全面發展,成為勞動過程的主人。社會主義是自由人聯合體新的社會,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必要條件。從總體上來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制度評判標準是效率標準與公平標準二者統一論,其中,效率是前提,公平是目標。新制度經濟學對制度優劣的評判,則是單純的效率標準,即以是否能夠減少交易成本和增加收益、是否有效地約束人們行為及是否有力地促進經濟增長等效率標準,作為判斷制度是否有效的基本標準,而對于是否有利于實現人自身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則關注不夠。并且,它把以物的依賴關系和資本與雇傭勞動為基本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是唯一的、永恒的社會生產方式。這充分反映了它作為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基本價值觀,充分表現了新制度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根本區別。

(二)制度創新實質:生產方式變革與行為規則改變。制度創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根本制度的變化,即一種生產方式與社會形態被另一種生產方式與社會形態所替代;另一種是在總體制度和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各種行為規則的創新,各種具體制度的微調和變遷。馬克思更強調前者,新制度經濟學雖然也強調制度的發展,但由于其堅持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合理性,因而制度創新只能是在根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實現行為規則的創新和各種具體制度的變遷。

馬克思的制度創新理論是以其生產方式變革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理論為背景。馬克思主義制度分析的實質,不是僅僅停留在促進經濟活動的層面,而是深入社會形態的內部。制度變革,實質上是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和社會政治結構的變革;制度創新,實質上是由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新的社會經濟結構代替舊的社會經濟結構,新的社會形態代替舊的社會形態。資本主義制度變革的必然趨勢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取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者無論是作

為一個階級整體,還是作為個體,都是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的結合,是以勞動力被個別資本家購買而轉化為資本的一種存在形式這一特殊方式而得以實現的。這一特定的社會形式與經濟關系束縛著勞動者,決定了勞動者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自由、受壓迫的社會地位。資本雇傭勞動是這一生產關系的具體體現,也正是這種對勞動者的束縛和從屬關系使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最終成為社會生產力的桎梏。由此,馬克思強調,解放工人階級,也就是最終消滅雇傭勞動制度。所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制度分析的基本結論可以歸結為:通過變革舊的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來解放生產力,說到底是解放勞動者。新制度經濟學則認為,制度變遷的內容在于約束人們行為的各種規則的改變,其實質在于人們利益目標預期與具體行為方式的改變。雖然這些改變也會促使資本主義的產權制度、企業制度和國家制度等各種具體制度發生某些變化,但絕不會引起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質變。這是因為,所有這些具體的制度變遷都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基本制度框架內發生的,它們絕不會觸動資本主義的根本制度,絕不會超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身的界限。顯而易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在制度創新實質這一問題上有著很大的差異。

(三)制度變遷動力:生產方式內部矛盾與個人利益最大化動機。馬克思制度經濟學理論的突出特征和最大貢獻就是它以生產方式、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形態的內部矛盾為根據闡明制度變遷的動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闡明了制度的“內核”與“外殼”之間的關系:在經濟制度結構中,制度的“內核”是以一定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的財產制度與勞動制度,制度的“外殼”是體現一定生產關系的管理制度與分配制度;在社會制度的總體結構中,制度的“內核”是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以及相應的生產關系,制度的“外殼”是政治法律制度等社會上層建筑。從二者關系來看,制度的內核是基礎和內容,制度的外殼是結果和形式,前者決定后者,后者反映與包含前者。制度的“內核”與“外殼”之間的矛盾作為制度體系的內在矛盾是制度發展變革的決定力量,當一定的制度外殼能夠容納并適應其內核的發展時,它就能夠存在與發展;當一定的制度外殼不能容納與適應其內核的發展時,它就要被炸毀并被新制度的外殼所取代。馬克思正是運用了“生產方式——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框架論述了人類社會制度的歷史更替,向我們展現了社會制度變遷的一幅浩大歷史畫面。具體來說,馬克思所闡明的生產方式發展引致社會制度變遷的具體機理是這樣的:首先,生產技術的改良和發明導致新的勞動工具的出現及協作、分工等生產技術組織形式的變化。其次,生產技術組織的變化又引起生產形式的變化,使人們的勞動交換形式和資源配置方式發生變化。再次,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引起生產的社會形式即社會生產方式發生變化。復次,生產方式的變化又引起生產過程中人們的相互關系即生產關系的變化。最后,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的變化即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最終引起政治和法律等上層建筑的變化。馬克思在強調生產方式變革作為經濟制度發展決定力量的同時,也強調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對生產方式的反作用,但始終堅持生產方式的發展是社會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

新制度經濟學關于制度變遷動力的理論主要是“經濟人”與“成本——收益”理論。新制度經濟學是運用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框架來研究制度變遷的,它從制度變遷的主體的行為動機或追求來解釋制度變遷的動因。新制度經濟學理論認為,制度變遷的主體都是財富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者,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他們從事制度創新都是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就是說,制度變遷的內在動因是主體期望獲取最大的“潛在利潤”即“外部利潤”。正是獲利能力無法在現有的制度安排內實現,才推動著人們去實現制度變遷。因此,只有當通過制度創新與變遷所獲取的收益大于為此付出的成本時,制度變遷與創新才可能發生。由此可見,新制度經濟學制度變遷動因理論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制度創新理論有著許多重大區別。新制度經濟學所提出的制度變遷動因理論,是具體制度變遷的動因,是社會制度變遷的外在動因;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提出的制度創新動因理論,是基本制度變遷的動因,是社會制度變遷的內在動因。換言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從社會形態內部結構出發揭示了制度創新的深層動力源,新制度經濟學則只是從經濟社會生活的表面描述了制度變遷的外在動力源。如同新古典模型只滿足于對經濟現象的描繪與刻劃一樣,新制度經濟學在社會經濟生活的表面層次分析制度形成和變遷的原因。它是在假定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認為具體制度安排的形成和發展、供給和需求是由于制度變遷主體的預期成本——收益的比較所推動的結果,因而難以真正揭示出社會重大制度變遷或政治變革的根本原因。

(四)制度創新主體:社會人與“經濟人”。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方式不會自動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不會自動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制度是人創造的,人是制度變遷與創新的主體。雖然馬克思主義的制度理論經常使用階級、國家等范疇,但馬克思認為階級、國家都是一種歷史范疇,它們都只是人在不發展狀態下借以實現“個體發展”和“個體活動”的形式或工具。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從現實的、可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從事各種活動的人出發,為了尋求支配人類行為的內在的、本質的規律,運用一定的“抽象力”,把欲望、利益不同的人概括為“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史觀的人是主觀能動性和客觀社會性的統一。一方面,個人的經濟行為要受制于與生產方式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制約;另一方面,人又是社會歷史有目的的創造者。馬克思更強調的是人能動地利用自然和改造社會的主觀能動性,這種主觀能動性在制度發展中突出地表現在對制度的創造和選擇上。因此,處于不同利益集團和階級關系下的人對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所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其行動反應和理論表現也是不同的。只有代表了先進生產方式發展方向的利益集團和階級,才會成為社會制度變遷的真正主體和推動者。

新制度經濟學所說的作為制度創新主體的人,只是單個的、只有利益差別而沒有質的區別的“經濟人”。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創新主體——政府、團體和個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為從創新中獲取自身利益的經濟人。無論是初級行動團體,還是次級行動團體,都是有著相同目標(收益最大化)的行動主體。這樣,新制度經濟學實際上抽去了人的特定社會性與歷史性,把作為創新主體的人歸結為超階級、超歷史的抽象的人,掩蓋了人們社會經濟行為深層的社會根源,掩蓋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各階級之間根本的利益沖突。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之間的這些差別,一方面表明二者在階級立場、基本方法等

方面的對立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二者在研究對象、分析方法和理論內容等方面的互補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不僅有著許多重要差別而且也有著許多共同點或相通之處。首先,兩種理論在分析方法上都注重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因而都具有歷史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制度演進的歷史也就是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歷史,只有通過考察這一歷史過程,才能科學地解釋制度創新的動力與過程。新制度經濟學也注重經濟史和制度演進史的考察以論證其理論假說,也是一種歷史分析方法。其次,兩種理論都重視意識形態在制度穩定與創新中的作用,都認為意識形態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變化滯后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在社會變革時期先進的意識形態對制度創新具有積極作用,而原有的滯后的意識形態對制度創新有阻礙作用。新制度經濟學主要從地理環境、文化等方面解釋意識形態的形成,認為意識形態可以使“搭便車”問題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決,從而對制度創新起正面作用。再次,在制度創新的動力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全面論述了生產力發展在制度變遷中的最終決定作用及個人和階級的主觀能動活動對制度變遷的反作用,明確地闡述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是制度變遷的直接推動力,也認識到在人的動機背后決定人行為方式的客觀力量,即相對價格的變化、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等,并試圖研究這些客觀力量是如何影響人的動機和活動的。最后,兩種理論都認為制度創新的方式是多樣的,而且都做了漸進式創新與革命式創新的區分。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中,既強調了革命對改變社會的根本性經濟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必要性,又深入細致地分析了制度創新的漸進性——對非根本性制度例如對股份制的過渡性分析已經把漸進式制度創新引入了根本性制度的變革,認為股份公司這種企業制度的發展會成為揚棄私有制、實現公有制的過渡形式。新制度經濟學認為漸進式創新是連續的,革命式創新是非連續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的互補性和相通性表明,它們是完全應當而且能夠實現科學綜合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本質上是一種科學的制度經濟學體系,它揭示了制度變遷的真正動力與真實過程,但由于它缺乏對制度和制度變遷更深入的微觀分析,未能對理論進行精細化的處理和數理分析。所以,在現代經濟學發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存在著同新制度經濟學進行科學綜合的強烈需求。我們應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對各種制度經濟學流派進行吸收、消化和處理,尤其是對新制度經濟學在分析制度和制度變遷的微觀層次上的優勢進行吸收和整合,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獲得新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認真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的比較分析,努力實現二者的科學綜合,實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構建具有現代特征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范式。

(責任編輯:郭連強)

作者:于金富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文 篇3: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政府職能理論的比較

摘要:政府職能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現階段政府職能定位以及政府職能轉變問題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經濟思想史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對政府職能進行過研究。本文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理論的梳理和對比,針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政府職能轉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

政府職能轉變一直是中國成功實現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后亟待解決的問題。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即從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兩個方面繼續推進和完善干預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的基本觀點

以史明鑒,國家以及政府職能學說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探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進程中重點關注與探討的內容之一,梳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國家消亡理論的論述

“國家不是‘被廢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盵1]國家消亡使國家回歸社會,并作為一個社會管理機關服從并服務于社會。盡管國家消亡具有歷史必然性,但它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國家,實現共產主義,國家才能消亡。另外,馬克思認為市民社會的不斷發展會產生使國家走向消亡的力量,在此基礎上,他論證了國家消亡的可能性,并強調國家消亡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因此,國家消亡不是烏托邦。

2.對政府職能構成的論述

政府是國家權力的執行者,所以國家職能即政府職能。馬克思主義將政府職能分為對內與對外兩方面的職能。國家的對內職能包括政治統治職能與公共管理職能。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在被統治階級內部所實行的一切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措施都是為了維護其政治統治;公共管理職能是政府的核心職能,也是統治階級鞏固其政治統治的重要支撐,具體包括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職能。國家的對外職能包括抵御外來侵略和對外經濟交往的職能。

3.注重政府自身建設,防止公共權力腐敗

防止公共權力的腐敗變質,建設高效廉潔的政府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府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未來社會的構想中,對政府自身建設及防止公共權力腐敗等方面的問題作出了深刻的探討與設想。十月革命勝利后不久,列寧指出“如果不進行系統的斗爭,不改善我們的國家機關,那我們一定會在社會主義的基礎還沒有建成以前就會滅亡?!盵2]中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出號召:“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盵3]社會在進步,但政府自身建設與防止公共權力腐敗的任務始終不能松懈。

二、西方各流派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的基本觀點

政府與市場的制度安排以及對于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職能界定方面的研究,始終作為貫穿西方經濟學的一條脈絡。西方經濟學者試圖通過“市場機制”與“公眾選擇”縮小政府的職能邊界,政府職能的優化也基本遵循了“守夜型”政府——“干預型”政府——“服務型”的演進脈絡。

1.重商主義關于政府職能的理論

重商主義認為,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是實現財富增長,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致富的有力保障。反之,國家的強大也是經濟發展和財富聚集的重要條件。因此,重商主義者提出鞏固中央集權,極力主張通過各種立法手段和行政措施保障工商業的發展,進而促使整個國民經濟活動滿足貨物出口和貨幣輸入的要求。

2.古典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的理論

古典經濟學關于政府職能理論的代表觀點是由亞當.斯密提出的,他強調政府職能規范的基本價值標準,就在于成為一個好的“守夜人”,政府職能的作用邊界切不可影響自由市場的運行。古典經濟學在強烈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同時,并沒有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將政府的職能限制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之內,政府的職能應僅限于維護法制、保護產權、提供公共產品等領域,強調“有限政府”的概念。

3.凱恩斯主義關于政府職能的理論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的經濟危機,造成了市場的一片蕭條,人們開始懷疑“自由放任”的市場調節,急需新的理論指導實踐。主導“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主義應運而生,指出產品供需失衡和失業不是現實生活中偶然的、暫時的現象,而是一種常態。其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導致產品供需失衡和失業,這種情況下單靠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是不夠的,必須在發揮市場調節經濟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實施國家對經濟的有力和有效干預。凱恩斯主義在分析市場不足的基礎上,界定政府的經濟職能,主張以“強力有效”的政府取代“有限政府”。

4.新自由主義關于政府職能的理論

新自由主義主張“自由化”和“私有化”,認為經濟發展離不開市場,因為沒有市場就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并且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在他們看來,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都只會造成經濟效率的損失。不同的學派其觀點也是圍繞“自由化”和“私有化”展開,比如倫敦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現代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以及新制度主義經濟學派。

三、兩種政府職能理論的比較

政府職能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促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西方經濟學者對政府職能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政府職能理論的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兩大學派在政府職能理論體系的構建,政府職能的職能劃分,以及政府職能所發揮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但兩大學派在政府職能理論研究視角、側重點、目標等方面仍有不同。

1.兩種理論體系的相似之處

第一,都認識到政府職能應該包括具體的職能劃分。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西方經濟學者都對政府職能進行了具體的劃分,將其概括為對內與對外兩方面的職能。國家的對內職能分為政治統治職能與公共管理職能,其中,公共管理職能作為政府職能的核心部分,對外職能分為軍事保衛職能和外交職能。

第二,都強調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是政府職能中的關鍵職能。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西方經濟學者都認識到充分合理的運用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對于促進經濟增長,維護國家穩定和實現國家繁榮有著關鍵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經濟基礎對于上層建筑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必須正確發揮經濟和社會職能促進社會發展;西方經濟學學者強調必須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清楚界定政府的職能邊界,實現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是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

第三,都突出政府職能是國家實現宏觀調控的工具。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西方經濟學者都強調政府職能對于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性,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參與和推動,只有依靠政府職能才能實現國家的宏觀調控。馬克思、恩格斯強調通過政府職能進行宏觀調控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政治穩定;西方經濟學各流派因為誕生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所以對政府職能與市場關系的認識有所不同,但都重視對政府職能邊界的定位,強調通過政府職能對市場進行調控,進行實現有效的宏觀調控。

第四,都指出要建設高效廉潔政府,把握政府干預的界限。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還是西方經濟學者都強調保證“政府理性”,防止公共權力腐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背景入手,強調要保證無產階級隊伍的先進性,防止公共權力的腐??;西方經濟學學者認為,市場在經濟運行中存在缺陷,因而需要政府來彌補市場失靈以促進經濟的正常運行,強調應防止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尋租。

2.兩種理論體系的不同之處

第一,兩種理論體系研究的理論邏輯不同。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是以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礎,以生產方式演進為視角,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以及資產階級的矛盾運動中分析了政府職能的作用,強調了政府職能的重要性,進而形成了政府理論。而西方經濟學政府職能理論研究是以政府與市場之間的資源配置問題為起點,參考不同時代的經濟環境和背景,再確定資源配置到底是以市場調控為主,還是以政府調控為主,從而形成了相關的政府職能理論。

第二,兩種理論體系研究的切入點不同。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是以國家的誕生為切入點,強調國家的存在是為某個特定階級而服務的,必須完善相關政府職能才能實現統治目的,從而構成了政府職能理論。而西方經濟學政府職能理論是從擴大國家市場,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進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切入點,強調正確發揮政府職能有利于實現國家的經濟增長,維護國家的穩定,最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政府職能理論。

第三,兩種理論體系研究的最終落腳點不同。馬克思主義政府職能理論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共產主義,并指出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國家作為統治階級的工具將隨著階級及階級對立的滅亡而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國家單純的作為服務于社會的管理機構重新回歸社會,由此突出政府職能的作用,尤其是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的作用;而西方經濟學政府職能理論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了穩固其統治階級的地位,強調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維護市場的有效性,保證資源配置的效率,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強調統治階級通過政府職能實現合理的調控,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政府干預的有限性。

政府職能的演進具有其一般規律性,也具有其特殊性。政府職能理論的演進,就是對如何界定政府和市場“職能邊界”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我們既要遵循馬克思所講的政府職能所具有的一般規律性,也要借鑒西方經濟學者提出的針對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處理政府職能邊界的建議,結合中國發展的實際,探索建立我國政府職能建設發展過程中的政府職能理論。

四、現實意義及啟示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深水區,如何更好的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目前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通過比較可知,現階段我國應堅持以馬克思經濟學的政府職能理論為主體,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政府職能理論,結合社會的現實變化,建立新型的政府職能理論,推進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實現干預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首先,新形勢下我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必須堅持黨的十八大精神,從根本上推動民主法治社會進程。通過完善頂層設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繼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切實實現政府與市場的分離,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其次,利用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但要清楚界定政府職能的邊界,維護市場自身的有效運行,防止政府對于市場的過度干預,避免相關部門及政府官員的尋租行為和腐敗行為的發生。

再次,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大部門制改革[4],堅持簡政放權,降低行政成本。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最后,努力促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面整合和配置資源,實現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從依靠“人口紅利”轉向依靠深化改革形成的“制度紅利”,積極拉動國內消費,實現經濟的內生增長,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列寧.國家與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劉磊. 西方經濟學發展中的政府職能轉變及其實踐意義[J].經濟研究導刊,2010(1).

[6]. 劉華. 西方主要經濟學流派關于政府職能的理論論述及實踐啟示[J].科學.經濟.社會,2008(4).

作者:周賽 劉巖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國有企業管理創新論文下一篇:醫院內部成本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