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

2023-04-07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第1篇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說明,“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來,繼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次歷史性飛躍之后,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鄭重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有必要在全面把握百年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的同時,著力領會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意義。

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的時代新篇

“堅持理論創新”,是“決議”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的重要一環。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致力于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創新進程中,繼“毛澤東思想”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從而開創了以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的時代新篇。

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本身就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哲學內核的人類先進思想體系與代表社會化大生產前進方向的現代無產階級的結合,在先鋒隊組織——無產階級政黨的帶領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開始成為具有高度能動作用的社會歷史主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歸根到底來自它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實踐性與群眾性以及時代性與開放性,在于它是資本主義“世界歷史”背景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借以贏得自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949年9月,毛澤東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就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p>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強我弱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隨著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蘇東劇變的發生,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中國崩潰論等甚囂塵上、流傳甚廣,大有新自由主義一統江湖、西式民主終結歷史之勢,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的強勁發展勢頭,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讓一些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以無可爭辯的事實教育啟示著人們——現實中過時的只是形形色色的假馬克思主義或者是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反馬克思主義,真正以創造性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不僅不會過時,反而會在生動的社會實踐中呈現勃勃生機?!皼Q議”從五個方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意義,其中一條就是“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百年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充分檢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充分貫徹,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充分彰顯。完全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也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

在“兩個結合”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觀點?!皟蓚€結合”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華誕之際,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重要歷史節點,對自身致力于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內在規律的深刻揭示?!皟蓚€結合”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規律上獲得了新的歷史自覺,達到了新的時代高度。

馬克思主義在本質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它跟以往那些專注于建構體系的學說不同——不是為了解釋世界,而是為了改造世界。列寧曾指出,馬克思的理論“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理論品格,到了中國共產黨人這里,就成了“實事求是”的態度。毛澤東在1938年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重大命題,認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1939年10月,他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總結黨成立18年來的斗爭經驗,明確提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一思想原則。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鄧小平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必須不斷前進,不斷根據實踐要求進行創新”,“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笨v觀黨史,不難看出,黨的事業的前進與后退、成功與失敗,都是同黨能否做好“結合”這篇大文章直接關聯,而從“不善于”實行這種“結合”到獲得對于這種“結合”的“完全統一的理解”(毛澤東語),正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皼Q議”中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的重大政治論斷,是對新時代這一卓越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應有歷史地位、重大貢獻、深遠影響等的科學界定。

首先,這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形態的界定,同時也是對這一重大理論成果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歷史地位的明確。也就是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辯證關系,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冷戰結束以來,中國作為世界上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最大國家,在發展中創造“中國奇跡”的同時,也使得科學社會主義煥發出強大生機與活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成功,特別是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作為這一壯闊歷史進程的根本思想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歷史地成為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主要代表形態,這也正是它內在具有的世界意義所在。

其次,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當然是對當今時代精神最為深邃、最為集中、最為全面的反映和匯聚,因此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這一嶄新概括和論斷,是在前兩次有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飛躍的論述中不曾有過的,反映的是“兩個結合”中的“精神”“文化”維度,譬如在精神上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等,在文化上則是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更為自覺的汲取和弘揚。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思想引領偉大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只要我們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從政治經濟文化到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之所以能夠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歸根結底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對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的科學回答

鮮明的問題導向,是貫穿整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光輝歷程的一條紅線,當然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突出理論品格。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形成的”。時代課題的形成,代表的就是時代的聲音。時代的聲音需要聆聽,時代的課題亟待解答。強烈的問題意識、直面問題的勇氣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代表和反映的是馬克思主義一貫倡導的“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正如“決議”指出的那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的實際”指的是什么?當然應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諸多矛盾關系的總和,而這諸多矛盾關系又突出反映為若干重大時代課題上,也即“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是由于習近平同志在對這些“重大時代課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而歷史地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回答的三大時代課題,除了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上與前兩次“飛躍”根本一致外,在具體涉及的時代課題上也有著深刻關聯,如從鄧小平理論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于這一問題的持續回答、科學發展觀對于“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深刻認識和回答,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甚至更加具體到了對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下的“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課題的思考與回答,這其中蘊含的是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題主線,而從“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到“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提出,更為集中地反映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著眼實現黨對各項事業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偉大工程”的主題主線,這其實正突出反映了作為領導“偉大事業”核心力量的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結合不斷推進的偉大社會革命深入推進偉大自我革命的。

這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是在什么樣的歷史背景下提出來的呢?“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爸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昭示著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而其最深層的原因在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變,即從過去“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上來。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深層次、全局性、長時期的,必然帶來執政黨在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等重要方面的變革與創新。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上看,每一次理論飛躍的背后,首要和根本的一點都在于歷史當事人能夠準確地抓住困擾我國社會發展全局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借此確立中心任務,通過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奪取事業的偉大勝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嚴密、完整、科學的思想體系,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堅實的實踐基礎,而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深邃洞察和準確把握,應是這一思想體系的邏輯起點。

抓住了社會主要矛盾,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也就有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政治路線制定之后,為了確保能夠得到全面貫徹,相應地組織路線、制度建設、黨的自身建設等也就必然會跟進實施。盡管只是到了黨的十九大才首次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政治論斷,其實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已經在實踐中展開了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六中全會作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并且首次確立習近平同志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再到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地位,實際上是一個歷史與邏輯高度一致的發展進程。這也說明,“兩個確立”之所以具有決定性意義,不僅是面向未來講的,首先是通過總結歷史經驗,針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而得出的重大政治論斷。

建黨百年之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如期實現,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隨即展開,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便成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鮮明主題,而作為推動走向“強起來”的最深刻的內在動因依然在于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運動上。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判定為邏輯起點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然隨著人們對這一矛盾演化規律認識的深化以及科學的解答,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繼黨的十九大對其作出“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界定以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進一步作出了“十個明確”的最新概括,其中,除多條有新的內容補充或完善外,首次單獨列入的是第七條——“明確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第十條——“明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從“八個明確”到“十個明確”,數字變化的背后彰顯的是:與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相適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形態的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也在不斷創新中前行。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千難萬險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制勝法寶之一。理論創新進展到哪里,理論武裝就要跟進到哪里?;仡欛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每一次理論“飛躍”都來自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推動,反過來,全黨全國人民又得以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光輝指引下,極大地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在實踐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力量?!皼Q議”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按照這一要求,當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就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努力使之轉化為全黨全國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物質力量。

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源于科學真理。近代以來,中國人在精神上從被動轉為主動,是以接受馬克思主義為標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體中國人民獲得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也是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在保護主義盛行、民粹主義泛濫、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的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度交織,正在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我們,如何才能透過紛紛擾擾的迷霧,保持必要的戰略定力,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要有強大的主心骨,必須得有自己的精氣神,為此必須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進一步夯實全黨全國人民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理論基礎。

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嚴密完整、開放系統的科學體系,內容博大精深,覆蓋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領域,需要深入系統學、聯系實際學、及時跟進學。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組織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五次集中性學習教育活動,盡管每一次的主題有所不同,但無不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黨中央著眼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建設一個堅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舉措,無不收到了巨大成效。除了集中性學習教育活動,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廣大黨員干部緊密結合個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抓好日常學習這個環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勉勵我們,“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茖W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在艱苦的理論學習面前,任何無所作為、悲觀失望的消極態度都是極其錯誤的,任何寄希望于畢其功于一役的主觀想法都是很不現實的,唯有站在“國之大者”的政治高度,以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的學習態度,以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頑強毅力,方能得以走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大廈,逐步得其真髓,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道不遠人。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仡櫚倌挈h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是同一歷史進程的不同側面,二者實質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刻回答了關乎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若干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的飛躍,成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但這并不直接等同于它也同步實現了大眾化。實際上,從理論武裝和教育人民的角度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大眾化任務依然任重道遠。從理論形態上看,如同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具有濃郁而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一點體現在它“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以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上,也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樸實和藹、平易近人的個人形象以及掛露珠、接地氣的語言風格上。我們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本真經念好、傳播好,就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心中時刻裝著老百姓,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和手段,善于用深入淺出、喜聞樂見的語言多講“家常話”。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一項根本性建設,在偉大工程中處于基礎性、引領性地位。百年黨的奮斗歷程深刻昭示,在正確思想路線指引下,注重從思想上建黨、理論上強黨,是確保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也是黨走向成熟、繼續贏得新的偉大勝利的重要標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飛躍,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標志著新時代一個成熟、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已然形成。面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征程,不管有什么樣的干擾或挑戰,哪怕是驚濤駭浪,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珴蓶|語)★

責任編輯 / 汪 洋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先鋒隊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人民性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本質與根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很難擺脫精英化趨向,但必須致力于樹立一種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觀,堅持精英從屬于大眾、先鋒隊思想服務于人民性思想的基本立場。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精英化;意識形態

人是生活在意識形態之中的,因為人總得為自己的生存境況提供一種合理的解釋和意義基礎,路易•阿爾都塞由此認為人是“意識形態動物”。由于人的這一本性,因此,盡管馬克思終其一生都在批判意識形態的虛幻性,但其目的卻是試圖建立一種真正合乎人的生存境況的意識形態理論。從根本上言,馬克思主義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的,按照阿倫特的說法,是“勞動者的倫理”,是為勞動者的生產、生活做理論論證的,因而大眾化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識形態的本質內容。然而,由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先鋒隊提供引導,它無法擺脫精英化的趨向,離不開所謂的社會精英,因而實際上是一種精英化的活動。所以,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這是《中國共產黨章程》對共產黨性質的界定。就是說,先鋒隊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運用,所以首先需要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把握,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能夠讀懂它的普通民眾寥寥無幾。再者,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除了依據中國傳統的知識邏輯和認識邏輯及特性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詮釋外,還必須對馬克思主義本身進行批判和反思,發展出具有原創性的理論體系,用以指導中國的實踐。由此可知,要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人民手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就需要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或者說社會精英進行啟蒙,在人民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教育,使人民大眾能夠理解并最終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恩格斯在論權威時已經間接地闡述了少數精英與大多數群眾的必要區分是不可能消除的,列寧也以此為基礎提出“無產階級先鋒隊”和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真理“從外部”灌輸到工人階級和其他無產階級中去的著名思想。這就是說,恩格斯和列寧從歷史事實出發,以一種務實的態度坦然地承認了無產階級精英的存在對社會主義運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一樣,都需要進行專門的思考和研究,并不是隨便什么人靈機一動就能做好的。普通大眾不要說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讀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英人物作為溝通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人民大眾之間的橋梁,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正如鄧小平在評價毛澤東創立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時說:“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離不開精英或先進分子,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

更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意味著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保持一定的距離,審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的關系,得出自己的結論。光靠老祖宗是不可能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因為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就意味著不能簡單地接受馬克思主義,把它看成理所當然的教條,而是要如毛澤東所說的,從中找出我們所要的“香的馬克思主義”和“活的馬克思主義”[2]。如果對馬克思主義持神圣化、教條化的態度,一味盲從,吃祖宗飯,是不可能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謂批判地對待馬克思主義,本質上就是要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和神圣化的思維方式,以懷疑的態度對待眾人習以為?;蛘J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套用后現代的話語來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實際上是對人們心中的馬克思主義“去神秘化”、“去神圣化”過程,這與普通大眾的理論接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批判地看待馬克思主義及其不同階段的發展成果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然前提。中國共產黨人或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進行并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實際上意味著把自己與一般大眾區分開來,自覺承擔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并把它普及到大眾中去的歷史使命,從而賦予自身不同于普通大眾的特殊地位和責任。從這一點來說,先鋒隊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的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勞動者的解放為直接目標的科學理論,其內容、對象、目的等從本質而言都是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要把人民性作為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和本質特征,即必須把大眾化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方向,貫穿于全過程的始終,這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本性中得出的基本要求。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之日起,反對將馬克思主義精英化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做了最明確的規定:“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边@是馬克思、恩格斯對其理論的大眾化本性和他們作為革命家的宣言,說明馬克思主義始終把人民大眾的命運作為自己關注的焦點。就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來看,從理論創立之日起,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強調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和歷史主體性,即把大眾化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價值取向,這一世界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被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者的毛澤東強調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3]。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4]。毛澤東在這里實際上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的三個維度:言語的大眾化、目標的大眾化、實踐的大眾化。當馬克思主義的語言、目標、實踐都是人民大眾自己的語言、目標、實踐的時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真正成為人民大眾的運動了。為此,他要求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語言風格、具體內容、表述形式都要符合中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認識水平??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一開始就力圖建立一種為大眾服務的真正的大眾理論。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遵循了毛澤東所開創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價值取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鄧小平要求共產黨人自覺充當實現人民利益的工具,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況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身就是為全體中國人謀利益的,是全體中國人自己的事業。正因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的意識形態的本質內容,所以江澤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并把它作為黨在新時期的根本指導思想;胡錦濤則提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全心全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5],始終堅持黨的宗旨,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突出黨和國家的人民性。對中國共產黨來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大眾化,就是人民群眾實踐并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這是中國當下社會普遍接受的意識形態,是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

總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為中國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核心和本質,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種非精英化的、真正大眾的馬克思主義運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將越來越成為大眾化的運動與實踐,最終將使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群眾歷史觀成為真正的現實。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先鋒隊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基本內容,而人民性思想則是中國共產黨人意識形態的本質。因此,先鋒隊思想要服從、服務于人民性思想。一方面,先鋒隊本身是人民大眾的一部分,而不是與人民群眾相對立的社會階級或集團,他們與普通群眾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而且,先鋒隊是為人民大眾的利益服務的,他們除了與人民群眾一樣的利益外,并沒有與大眾不同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來看,中國共產黨人或先進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宣傳及其在中國的實踐本身不過是人民大眾實踐的一個部分或環節,人民群眾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真正主體。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始終認為,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產黨要成為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先鋒隊,絕對不能成為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他說: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體的利益出發……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6]1096鄧小平也認為,共產黨“之所以成為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爭”[7]。這一立場,在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那里不斷被強調。這一事實告訴人們,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先鋒隊意識必須始終堅持,但先鋒隊思想必須以人民性為其旨歸。因為共產黨的目的是帶領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不是僅靠自己去建設社會主義,更不是代替人民去建設社會主義。因此,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堅持大眾化的方向,杜絕任何精英化的可能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中,精英與大眾在社會結構、利益訴求上都出現了斷裂,大眾化很大程度被蛻化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者合理化自身行為的一種意識形態,成為他們排斥與其他思潮進行對話交流的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事實上,從中國共產黨開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革命起,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運用、發展就面臨著局限于少數人、陷入少數人圈子之中的危險。也就是說,精英與大眾的疏離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直沒能實現真正的大眾化。因此,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都要求中國的先進分子始終不渝地在人民大眾中宣傳、踐行馬克思主義,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中來。他們相信并始終認為: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運所系;一種真正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觀一旦樹立,不僅可以證明當代中國正在進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具有的積極意義,而且會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身提供最終的根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也證明:在中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合理的,是符合中國實際的;而且這一過程完全可以是大眾化的,而非精英的。按照這一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種大眾的實踐活動,先鋒隊或社會精英的實踐只不過是這一實踐的一個方面或環節,二者不是相互割裂開的對立面。這樣去理解并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有助于人民包括先進分子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和實踐活動看成是人民群眾的活動,從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真正大眾化的意識形態。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在人民生活的實踐中理解理論、發展理論,把它們看成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其對傳統精英主義立場的顛覆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在動力。僅此而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人民自己的現實生活過程,不是人民生活之外的理論與實踐,應該也必須是大眾化的。這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反對所謂的社會精英開始,到號召精英到群眾中去,再到大力提倡面向人民的生活實踐,完整地勾畫了追求大眾化的歷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也證明,只有把馬克思主義還原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歷程才能完成。

然而,事實并非如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想象的那么簡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推動者往往處在一種想服務于人民而人民卻對他們拒而遠之的尷尬之中。原因在于,中國的部分馬克思主義者對自己精英地位的過分強調和對大眾的誤解或輕視使他們無法融入大眾之中,當前中國所謂的精英們紛紛移民海外以及國內部分精英處處刻意表現出的與普通大眾的差異就說明了他們無法融入大眾的尷尬情形。這就是說,在意識上,馬克思主義者似乎已經認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了,而在實踐中,由于思想和認識上的原因,人民大眾仍然被精英們所忽視,他們所設想的大眾化實際卻還是精英的。正如毛澤東曾批判當年文藝界中部分知識分子由于對人民大眾不了解,所以他們描寫出來的勞動人民“衣服是勞動人民,面孔卻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6]857。這就是本性是大眾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卻不可避免地陷入精英化窠臼的緣由。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自身受個人和群體利益的制約,很難消除與大眾的距離,況且,人類認識和實踐的發展規律也決定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總是從少數先進分子開始的,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英化在實踐上有其理論與事實基礎。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中,馬克思主義的最早接受者、宣傳者、實踐者是少數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也是少數人,這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自誕生之時起就似乎是少數先進分子的專門職業,而非普通大眾的行為,這一狀況到現在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這一方面必然增強先進分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會增強他們自身的身份意識,強調他們與普通大眾的區別。如果沒有大眾化意識形態的引導,那么最終會使先進分子從民眾中獨立出來,形成有別于普通大眾的精英階層,從而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走向失敗,蘇聯共產黨正是這樣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的本性是人民的,依靠少數先進分子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這是我們一再呼吁不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的根本原因。當前,大眾化的涵義只是普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理論,說服人民大眾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當成他們自己的目標,動員人民大眾投身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中來才是真正的目的。在這里,普通大眾仍然不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被動參與者,而非主動參與者。這就是說,直到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仍然只是少數先進分子的事情,所謂的大眾不過是他們合理化自身行為的意識形態。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人民大眾也并非如意識形態中表述的那么完美,這說明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簡單地把精英對立于普通民眾,對精英化抱拒斥的態度也是錯誤的。只有中國的先進分子不斷地理解民眾的生活和實踐,提出切合實際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同時,普通大眾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提供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健康地向前發展。因此,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重要的不是盲目地反對精英化,而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使無產階級精英與普通大眾之間的社會流動暢通且分布合理,能真正融合在一起,實現代表—支持的良性互動。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在精英化傾向與大眾化的價值取向之間保持一種必要的張力,把先鋒隊思想與人民性思想辯證統一起來。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光是思想竭力體現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8]的真諦所在,也是馬克思認為社會的改造與人的改造是相互制約的、必須同時進行的原因。因此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大眾化的方向,而大眾化決不是人民大眾坐等我們去對他們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啟蒙,而是要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和實踐切近人民大眾的生活和實踐,使人們群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所以,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大眾化的正確的理解是:一方面指必須根據大眾的水平敘述理論,另一方面,指理論研究要著眼于提高大眾的思維能力和水平。據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大眾化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式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即理論語言的大眾化;二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他們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即理論目標的大眾化;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實踐的大眾化。脫離了這幾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就很容易蛻變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者合理化自身行為的意識形態,從而背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眾化的基本精神和價值追求。而要做好這些工作,就必須以大眾的根本利益為依據整合精英與大眾的關系,打通精英與大眾的社會流動渠道,使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真正理解人民大眾的需求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要在人民大眾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生生的歷史進程,而非口頭上或純粹意識形態上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只有把口頭上的或意識形態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變成為人民大眾實際生活里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精英化傾向才能完全被大眾化所消解,一種真正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觀才能在中國樹立起來?!?/p>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03-304.

[2]毛澤東.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訓話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136.

[3]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3.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5]胡錦濤.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2003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18.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7-218.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2.

責任編輯:戴群英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第3篇

習近平就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劉云山會見與會代表并講話

全國黨建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3月23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黨建研究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希望全國黨建研究會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發揮黨建高端智庫作用,發揚成績,發揮優勢,圍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研究黨建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總結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為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在會見與會代表時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對黨建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視,深刻闡明了黨建研究會的職責定位,闡明了黨建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和主要任務,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指導性和針對性,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劉云山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黨建研究工作,重要的是把握政治方向、體現高端特色、堅持問題導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無論是制定研究規劃,還是開展課題研究,都要體現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體現好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要圍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凝練主攻方向,注重研究質量,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上取得新進展。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帶著問題研究,對準問題思考,深入研究黨的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新鮮經驗,為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在參加會見時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并在代表大會上講話。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創新發展,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遵循。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豐富內涵、立場觀點方法、實踐意義,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和黨建研究的各方面。要加強黨建研究人才培養和集聚,下功夫研究解決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趙洪祝參加會見。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人數少,組織與宣傳都十分困難,還受到國內外的層層壓力。我們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來看,中國共產黨所取得偉大功績是大家矚目共睹的,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面臨過“左”和“右”的錯誤,也犯過“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中國共產黨人善于總結經驗 在總結經驗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人注重并善于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經驗,將其經驗理論化,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特色,并將其運用于中國的具體實際中去。

一、毛澤東的經驗總結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努力糾正了當時的幾次“左”的錯誤與“右”的錯誤思想。當時中國共產黨遭到國民黨的背叛,可以說是損失慘重,每一次“左”的錯誤或者“右”的錯誤,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都是十分致命的,在最危機的時刻,就是毛澤東站出來了,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當時便寫了《反對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以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主張要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強調要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情況,要檢查調查研究。毛澤東著名的“三大法寶”便是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總結出來的。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又寫了《反對黨八股》等多篇文章,針對黨內發生問題,對黨內的作風建設進行了一次大整頓,批評了不良作風,指出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本土化、中國化,要與實際結合。歷史也證明了正是這個在好多人眼里的“山溝溝里的馬克思”拯救了中國的革命,提出了許多能引導中國走向革命勝利的經驗理論。毛澤東在社會主義的建設時期,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如《論十大關系》這一著作中,對各大關系都進行了一個總結,主張要以蘇聯為老師,但也要走屬于中國自己的道路。

二、鄧小平的經驗總結

鄧小平在黨內動搖不定的時候,對結束文化大革命與打破個人迷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于破除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以及對當時的國民經濟如何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鄧小平還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將馬克思主義與當時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鄧小平還幫助當時的中國明確了市場經濟并不是社會主義或者資本主義的特征,鄧小平在走入基層深入調查之后,認為計劃經濟不能讓中國發展起來,計劃經濟也并不適合于中國當今的國情,中國現在還仍然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幫助我們確定了市場經濟,如果沒有鄧小平當時的果斷,就不會有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地位。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之前,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迷惑,說到底還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解程度的不夠,因此鄧小平在深入調查之后,對“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有了深刻的見解。

三、江澤民的經驗總結

江澤民是一名十分重視中國共產黨發展的領導人,他提出的“三個代表”,認為中國共產黨得始終是先進文化、生產力與人民群眾利益的代表,涵蓋了經濟、文化、人民三個方面。江澤民認為治理好中國前,就必須要把中國共產黨先建設好,只有把黨建設好了才能發展好社會主義,現實我們的美好愿望。江澤民他堅持把與時俱進以及開拓創新作為一條主線,始終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來,因為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把握好國情與世情,落后就會挨打的教訓,中國從1840年開始就有了十分深刻的認識,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了解世界,有利于中國的發展,而堅持開拓創新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創新的政黨,如果我們黨不再創新,我們就永遠停留在歷史之中,沒辦法前進,更沒辦法進步,因此,只有堅持開拓創新才能使我們黨發展得更好,社會主義發展得更好。江澤民正是在總結經驗與深入探索中國具體實際的基礎上,再將這些經驗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并將這些寶貴經驗運用與黨的建設與社會主義建設中來。

四、胡錦濤的經驗總結

胡錦濤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可以說是在2003年初的抗擊“非典疫情”與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形成的。在2003年初,突如其來的“非典”,讓我們觸不及防,也正是場“非典”暴露了許多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與薄弱環節,在“非典”中,醫療衛生方面尤為突出,我們的經濟發展還不夠全面。因此,胡錦濤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提出了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在2004年初,中國的經濟十分緊繃,經濟矛盾也十分尖銳,為了避免國民經濟的動亂,胡錦濤強調,“這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實踐”。1胡錦濤十分重視總結這次的經驗,并豐富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在黨的十七大之后,國內國外經濟的挑戰與自然界災害的頻繁,都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有著十分大的沖擊,種種困難都不斷挑戰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力,胡錦濤在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科學發展觀,注重民生問題,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五、習近平的經驗總結

習近平有著令人佩服的政治勇氣,有著銳利的戰略目光,有著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習近平在總結前人的經驗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觀點,也去得了許多偉大的歷史成就。習近平在經濟、政治、文化、軍隊、外交、民生、黨建、生態、憲法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改革。習近平還對新時代作出了界定,也對社會主義矛盾的新變化作出了界定。

習近平的“五位一體”思想,我們可以發現對比于前幾人領導人,習近平更加重視了環境方面問題,在“四個全面中”習近平提出了要把政治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要位置,我們可以看出,習近平十分重視黨的建設。我們也可以大膽猜測2021年,習近平會把舊的“四個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換一個說法。

六、結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說到底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的一個過程,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為了解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偉大目標,實現我們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獻

[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53頁?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綜述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發展史,并結合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發展過程中與哲學、政治的關系,同時提出新時期十八大精神的感召下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展望,可以宏觀的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在發展過程中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道路有參考意義的法律理論、觀點。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發展史;與時俱進

一、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法理學

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概念包含兩個部分,首先是法理學的定義,法理學或稱法哲學既指稱思想體系,又指稱學術領域。在思想體系的意義上,法理學是關于法律制度和法律實踐的價值、信仰、認知和評價等觀念系統,屬于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在法律滲透于社會生活的現代國家,法理學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全部屬性,并發揮著意識形態的巨大功能[1]。再了解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三個大的方面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但僅僅從這三個方面理解馬克思主義是不夠的,馬克思主義是一部人類發展過程的百科全書式樣的理論和體系,濃縮著人類發展史上珍貴的知識和內容,涵蓋著歷史學、政治學、哲學、法學、人類學、軍事學、倫理學等等。

二、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發展過程與哲學、政治學的聯系

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發展過程,就不能忽視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對于法理學的重要導向作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并沒有單獨成為一個體系,馬克思在揭示和批判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同時,闡述了大量的法學理論,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產生的最初形態。其次,馬克思批判的繼承了歷史上優秀思想家的理論,在同唯心主義做斗爭的過程中,總結工人運動的最新經驗,提出了唯物主義歷史觀下寶貴的法學理論。

任何學派的法學理論,總是以某種哲學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明確的宣布“法學是哲學的一個部門”。19世紀中期以后,法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這樣不意味著法學與哲學的脫節。事實上,法學始終受著哲學的巨大影響[2]。

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有自己獨特的原理和方法,它是以哲學為指導,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知識資源。因此,哲學不能代替法學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如果照搬哲學思想中的歷史唯物主義,那只能導致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發展的僵硬化。

法學與政治學的聯系。在歷史上,政治學和法學是一體的,比如我國封建時期,法律是統治階層束縛人民群眾的重要政治工具,反映著封建皇權貴族的政治愿望,比如西周統治者提出的“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東周戰國時期提出的“以刑治國,明法重刑”再到唐朝“禮法合一”“一準禮乎”都體現著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政治手段。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主題是法治,這一政治目標的發展目標是由人治逐步過渡到法治,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各個領域實現依法治國。因此,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為指導,構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治發展的基本戰略就成為我國政治上和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結合的契機。

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發展史

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杰出代表的中共領導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法學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在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提出了很多過住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一些理論。但由于當時的時代背景,法制建設不是重要的任務。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初步闡述了人民民主專政中主要矛盾的法律問題,正確的處理了民主和法律的關系問題,他指出“我們在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說服的方法,而不是強迫的方法。人民犯了法,也要受處罰,也要坐班房,也有死刑,但這是若干個別的情形,和對于反動階級當作一個階級的專政來說,有原則的區別?!盵3]這些講話和論述中提到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原則,以法律為準繩的訴訟哲學,都是對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重大發展。

中國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們黨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對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不斷創新。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特別是1982年憲法的修改與實施,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全面推進的歷史進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并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在根本大法中確立了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地位。江澤民同志的法學思想為我國法理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推進了法學的理論創新,進一步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法學。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局的高度,在認真總結我國民主法治建設實踐,充分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一嶄新概念,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五代領導集團,在最近召開的兩會中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部分,意味著我們國家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新的時期要煥發新的活力。

四、新時期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發展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法學主義法學理論的發展史,目的是為了將歷史性視野和整體型視野應用于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研究,從而利于擴展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現代化和中國化的視野。中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在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需要正確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和實踐為指導,核心是實踐

研究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的社會理論,其最終目的還在于研究中國的實踐和中國的社會問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地位和作用,既不取決于其在中國的憲法地位,也不是因為其具有絕對真理的性質,關鍵在于它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指導和影響。正如馬克思主義所認為:“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焙苊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核心因素是實踐。選擇什么樣的理論為指導,是由實踐的需要決定的;對理論指導作用的評價,不是根據理論本身,而是看其能否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4]。具體而言,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道路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源脈。根據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汲取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精華,解決問題。同時理論也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是與時俱進的思想,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其分析指導遇到的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歷史繼承與國際接軌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注重禮法合一,注重執法者的道德品質以及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用,主張對天理、國法、人情的有機結合等等方面的法制思想和價值意義在如今看來仍然充滿智慧,我們對中國法律文化資源重視程度并不高,開發的并不好,相反,在國外很多國家覬覦中國的傳統文化遺產,紛紛申報為自己國家的產權。日本曾經說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這種現象要在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發展中杜絕。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總結和梳理的基礎上,取其精華進行現代化的適用。把中國幾千年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融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當中。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我們除了繼承古代優秀的法律文化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對國外先進法學思想的借鑒,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績印證了開放和交流的重要性,文明從來都是相互滲透和影響的,在和平和發展作為時代背景的今天,交流溝通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和途徑。我們國家在邁向更深層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的道路上,國際化的研究法理學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學術繁榮與學術創新

文化領域的學術繁榮并不影響我們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決心。胡錦濤說:“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5]。這個前提下,我們應該支持學術上的百家爭鳴,自由的學術氛圍才能促進學者思想的解放,要鼓勵不同學術的相互交流切磋,從而在思想的碰撞中推動學術的進步。民主、平等、活躍的學術環境,有利于推動不同認知興趣、研究方法、理論風格的學派的形成和發展。這樣經得起實踐檢驗和認知的學說和學派才得以改進和發展。

改革創新是一個民族前進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大把改革創新放在了民族命運攸關的高度,為新時期的改革創新把了方向、定了調子。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分,在中國不斷發展的同時,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改革道路上會遇到非常多空前問題,這就需要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不斷創新,與時俱進,以歷史的唯物主義辯證的角度分析問題,尋求出路。改革的過程堅持按照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自由觀,并堅持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的理論,去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文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時宜.哲學與法學的關系[M].商品與研究,2011.

[3]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

[4]付子堂.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新拓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5]胡錦濤.不走封閉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EB/OL].(2012-

11-08).[2013-12-31].http://news.sina.com.cn/c/2012-11-

08/104525536876.shtml.

上一篇:中國馬克思主義論文下一篇:馬克思基本原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