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英語寫作20個熱點話題

2023-06-28

第一篇:英語寫作20個熱點話題

申論寫作的20個熱點分析

1、公平與效率: 出現的問題:由于中國經濟增長奇跡中的受益者與落后者之間的鴻溝正逐漸拉大,出現了種種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尤其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性別之間及不同人群之間表現得極為突出。

造成的原因:公平與效率既對立,又統一.

首先,公平與效率存在對立的一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社會成員在知識、能力方面的差異性,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不同,在按勞分配原則下每個人報酬必然不同,結果形成收入差距。 同時,社會機制又要求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實現社會公平。但社會財富分配得過于公平又會抑制人的勞動積極性的發揮和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損害經濟效率。

其次,公平與效率又存在著統一的一面,即公平與效率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競爭的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是促進效率的方式和手段。社會財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有利于消除社會對立情緒,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調動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發展;分配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增長。同時,效率是實現公平的根本手段。效率為實現公平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只有效率才能保障公平,實現更高層次的公平,實現更大范圍的社會公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基礎上。 對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公平與效率應當兩者兼顧,反對割裂兩者關系,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錯誤觀點。重公平輕效率會使經濟發展緩慢或停滯不前;重效率輕公平會使社會陷入收入差距過大和社會不穩定的境況,這都勢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所以既不能追求效率而喪失公平,又不能為追求公平而損害效率,只有兩者兼顧,才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公平而不失效率,有效率而不失公平的理想狀態。我們反對平均主義,也反對把效率絕對化,所以,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應著力尋找公平與效率的結合點、平衡點。

具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1)建立起點公平、機會均等、信息透明的社會制度,為窮人營造平等的致富環境。 2)下大力量削弱權力貨幣化、打破行業或區域壟斷,從根本上遏制體制外收入分配的差距。

3)政府通過制定更多幫助窮人的政策來實現。

4)鼓勵民間投資,壓縮政府主導型投資,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傾斜幫助窮人脫貧。

2、科技創新

面臨的問題:

當今世界由于能源、資源短缺問題,環保形勢嚴峻,預防自然災害和新的流行性疾病、解決人口膨脹、以及我國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偏少、質量偏低,缺乏知名品牌,尤其是國際的知名品牌等一些問題使得經濟發展受到一些影響。而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靠科技創新。

原 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因素。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發展,高新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特別是一些戰略高技術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所以加強發展中國家科技知識與創新能力的建設意義重大。

我國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沒有成為創新的主體。我們國家的專利發明主題大多數是科研院所和個人,他們無法獨資承擔起科技發明的投入,也無法承擔起科技發明所具備的一些供銷。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大概有80%以上的企業卻沒有自己的專利,科研院所、個人和企業的錯位使大量專利沒有辦法轉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很多染都說中國人聰明,老百姓當中確實有不少心靈 1

手巧的能人,但是如果不讓企業真正地擔當起創新的主角,不能讓創新的機制真正運行到位,那么老百姓的創新力再強,也沒有辦法轉化為國家的創造力。

2)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技術人才的流動,企業產權的明晰等制度安排上存在的問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創新活動的展開。

對 策: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居安思危,奮起直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的科技創新要靠以下幾方面實現:

1) 逐步建立健全的國家創新體系,著眼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為逐步實現關鍵性科學技術研究目標提供合理的機制和信息。

2)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明確各級政府的科技投入責任,合理調整科技投入結構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協調科技資源投入的區域平衡;建立“科技發展準備金”,實行快速折舊,完善稅前扣除制,積極運用稅收減免和大力推進增值稅。

3)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到科技創新的鏈條中來,將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研究與企業資本相結合,以企業為主,反映市場要求,充分利用已經開發的新技術。

4) 確定重點研究領域 重點開發一些對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領域,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制造技術、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增加其附加值的技術。

5) 重視高級人才培養。

6)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力度 ,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機構,鼓勵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外開展緊密的技術合作。

3、服務型政府:

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并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并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

目前我國政府職能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政府對微觀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過多;(2)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滯后;(3)規范、監管市場秩序的力度不夠;(4)公共服務職能弱化;(5)依法行政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不高;(6)政府應急職能的不完善;(7)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消費者主權地位尚未明確。(8) 權本位、官本位現象嚴重 。(9)政府“越位”“缺位”和“錯位”并存等現象。

原 因:

首先,是我國政府職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錯位的問題。越位是指政府在社會經濟事務中不僅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務功能沒有很好的發揮,把有權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緊,而服務職能卻注意得不夠;錯位是指政府的職能不僅涉及宏觀調控,而且還包括企業內部事務,導致政企不分、影響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益。

其二,中國加入WTO后,WTO規則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轉變職能。我國加入WTO已經五年,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諾,我國政府都必須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來行使其管理職能。嚴格的WTO規則,迫使我國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職能轉變。

其三,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而政府機關的行政,執法能力值得懷疑。法律體系不夠透明、公正。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識嚴重。

最后,我國政府行為存在思想意識上的偏差。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光注意經濟、注意GDP是而忽略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公共醫療衛生和人類的健康問題。從而出現了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強。

4、突發公共事件

存在問題: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

我國每年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驚人。2003年,我國因生產事故損失2500億、各種自然災害損失1500億元、交通事故損失2000億元、衛生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損失500億元,以上共計達65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損失我國GDP的6%。2004年,全國發生各類突發事件561萬起,造成21萬人死亡、175萬人受傷。全年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50億元。

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間接損失同樣不可忽視。比如說,事故災害發生之后,公眾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公眾心理也會受到巨大沖擊。

此外,有一些突發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當、玩忽職守所引發,在處理過程中當地政府又存在"捂蓋子"的行為,例如廣西南丹縣的礦井事故。當此類事件塵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會遭受嚴重損傷??偠灾?,這類損失雖然是軟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傷害和長遠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直接損失。 原 因:

我國原有應急措施存在弊端:

首先,缺少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的基本法律。雖然此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與處理突發事件有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僅僅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分別立法,相對分散、不夠統一,難免出現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而且各部門都針對自己所負責的事項立法,“各掃門前雪”,缺乏溝通和協作。同時,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一些地方立法“以鄰為壑”,大大削弱了處理突發事件的協作與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統落后。信息管理系統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發生災害及各類突發事件時,都是以部門為單位逐級匯報,缺乏快捷、有效的溝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夠大,也不一定不及時,最大的問題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門壟斷,無法在危難時刻統一調集,迅速匯總。

最后,我國公共服務體系薄弱,很難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沖擊。

對 策: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我國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1、各地區、各部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3、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報告,最遲不得超過

4小時,同時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報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4、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5、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有關部門對相關預案進行演練。

6、宣傳、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要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5、節約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通過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性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出現的問題:1)近年來由于我國資源需求增長加快,資源消耗量高,使得能源短缺現象嚴重,資源約束矛盾不斷加大。2)資源利用效率明顯偏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3)環境污染嚴重,并沒有擺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4)嚴重的環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并對公眾健康產生明顯的損害。

原 因:

1)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雖然我國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資源相對貧乏,資源緊缺狀況將長期存在。

2)我國的生產經營方式不合理。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來看,我們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和浪費嚴重的現象。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突出。

3)我國在對能源的社會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目前我國在能源、資源、環保這些方面沒有提出更為嚴格的產業準入的標準和制度,對高耗能的落后工藝、落后技術和落后的社會沒有實行強制淘汰。

因此,要緩解我國資源約束的矛盾,就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充分考慮資源承載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解決的對策:

根據我國資源緊缺的基本國情,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必須選擇一條與發達國家不同的資源組合方式,即非傳統的現代化道路,關鍵在于促進資源的節約,杜絕資源的浪費,降低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生產率和單位資源的人口承載力,以緩解資源的供需矛盾。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倡綠色生產方式和文明消費,倡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生產模式,大力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鼓勵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

2)國家應加強宏觀指導和規劃,建立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要選擇和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

3)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資源節約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大對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推廣應用節約資源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資源節約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建設。

4)著力深化改革,建立節約資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

的作用,注重運用價格、財稅、金融手段和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外貿政策,促進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

5)強化監督管理,堅決制止一切浪費資源的行為。建立資源節約的統計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促進各行各業改進工作,堵塞浪費資源的漏洞。

6)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資源節約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更加嚴格的節能、節材、節水、節地等各項國家標準,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強制淘汰制度。加大資源保護和節約的執法力度。

6、環境保護專題

存在問題: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存在問題如下:

一、環境破壞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些年來,環境保護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監管不力,有的地方不執行環境標準,違法違規批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有的地方對應該關閉的污染企業下不了決心,動不了手,甚至視而不見,放任自流;還有的地方環境執法受到阻礙,使一些園區和企業環境監管處于失控狀態。

二、環境技術開發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缺少原創性的開發,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集成。

三、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薄弱。我國大部分農村缺乏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廢水、廢氣、固廢(含危廢)沒有相應的處理設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環境的諸多因素仍然存在。

原 因:

一、相關部門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主要是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一些地方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甚至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只顧當前,不計長遠,考慮局部利益多,考慮全局和整體利益少。

二、企業技術開發投入嚴重不足,以企業為主體的環境技術開發創新體系建設進展遲緩,科研、設計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擁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著名品牌、市場占有率高、能夠提供較多就業機會的優勢環保骨干企業隊伍。

三、政策體系不夠完善。引導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管理措施、機制和手段不足。 對 策:

一、加強對環境執法的監督。形成群眾、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內部以及新聞媒體等多渠道的、多層次的監管機制,使監督機制真正發揮作用。

二、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創建多元化的產業投資環境。加大各級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拓寬投資渠道,建立完善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多元化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

三、促進環境科技創新,提升環保技術水平。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支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

四、做好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建立“三廢”處理設施,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

五、做好環境宣傳教育及培訓工作,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鼓勵公眾參與環?;顒雍捅O督工作。

7、醫療制度改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現行醫療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看病難,看病貴,具體表現為:1)醫療設備陳舊;2)醫療費用由國家、企業包攬,缺乏有效的 5

制約機制,造成嚴重的浪費;3)缺乏合理的醫療經費籌措機制和穩定的醫療費用來源,部分企業經營發生困難時,職工甚至得不到應有的基本醫療保障;4)醫療保障的覆蓋面窄,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不利于勞動力的流動和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

原 因:

第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目前,醫療資源過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不僅讓社區和農村沒有能力承擔起基本的醫療功能,而且也讓以“高藥價、高耗材”為特征的過度醫療愈演愈烈。

第二,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趨勢。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衛生領域和百姓的基本醫療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醫療保險發展緩慢。據統計,2005年,醫療保險覆蓋的城鎮職工數為1.3億,再加上5000萬享受公費醫療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只有不到兩億的城鎮居民有醫療保障。

第四,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混亂。

第五,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傾向。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大部分都是靠醫院自己組織醫療服務得來;另一方面,政府對醫院的收支又不管,任憑醫院自由收費和分配。

第六,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不力。當下職能部門對醫療服務缺少強有力的監管手段,對醫療機構的規模、大型儀器的購置和新技術的采用都沒有特別“管用”的監督辦法。

對 策:

一、堅持政府主導與引入市場機制相結合,既要發揮政府在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制定政策、嚴格監管等方面的主導作用,也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調動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能理解為政府卸包袱、減負擔,搞市場化、產業化,更不是“民進國退”。

二、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分類管理,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構建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三、改革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從源頭上抑制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四、依法行政,實施行業監管,規范服務行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保證群眾醫療安全。

五、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既要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又要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通過良好的服務、誠實的勞動和高超的技術,獲得較高的報酬。

8、政府誠信專題

存在問題:

政府誠信是指政府管理機關對法定權力和職責的正確履行程度,政府管理部門在自身能力的限度內實際的踐約狀態,包括政府管理部門的科學民主程度、政府管理部門行政的依法程度、政府管理部門作為公共權力代表的公正程度、政府官員的公信力等。

政府不誠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眾與政府在心理上的疏離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當政府公信力下降到一定限度時,人們就有理由對政府的合法性產生懷疑了。

我國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是誠信的政府,但對不足之處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

一、政權機構的內部缺乏誠信。

1、政權機構中,上級對下級朝令夕改、濫發指示;級對上級則虛報浮夸、隱瞞欺騙、陽奉陰違。

2、在橫向的政權機構及其部門之間,互相爭權奪利、推御責任。

3、在政府工作人員之間存在著人身依附、互相傾軋的現象。

二、政權機構對公眾缺乏誠信。

1、在權力機關方面,存在作出一項決議、決定,制定一項法律法規,從部門利益、局部利益而不能從人民整體利益出發的現象。

2、在司法機關方面,存著嚴重的審判不公、司法腐敗現象。

3、行政機關對公眾的不誠信則表現在多方面:

⑴政府決策存在短期性、隨意性和私利性,“拍腦門決策、拍胸脯擔保、拍屁股走人”。

⑵政府對自己的行為出爾反爾,對自己剛剛批準的行為動輒無故收回,或者喝令“一律關閉”。

⑶政府信息不透明,如財政不透明、執法程序不透明等,有些地方政府竟然參與制造虛假信息。

⑷政府執法違法,不僅在經濟活動中違反合約,甚至出現嚴重的政府欠債和賴債現象。

⑸政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違法犯罪、欺壓群眾現象比較嚴重,不能在公眾中樹立誠信形象。

原 因:

一、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這種體制下,人與人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是命令和服從的關系,幾乎不存在平等的信譽和尊重關系。在命令和服從關系的結構中,命令一方言出即法,無需信守承諾。但服從一方要對命令一方絕對和由衷服從的前提是,這一命令正好符合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一旦命令與服從者自身利益相沖突時,如直接對抗命令顯然會對服從者造成更大的利益損害,因而為維護和實現自身利益,服從者只得以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手段“曲線救國”了。

二、法制的不健全。雖然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但有關政權機構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還有許多法律的空缺。誠信還不能成為得到法律認可和保障的道德規則。當誠信者注定要吃虧時,便不會有人愿意誠信了。

三、政府道德建設薄弱。各級政府組成人員以及廣大公務員隊伍,在履行國家職能的過程中,存在一個政治道德的問題,但在政府自身建設中,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解決。

四、我國的公務員體制還有待完善?,F行的公務員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實現從身份制到職能制的根本轉變,政治體制中的人身依附關系還相當嚴重,家長制作風還遠未克服。這些情況使得公務員隊伍中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復雜詭秘,阻礙了公務員隊伍內部誠信和對公眾的誠信的實現。

對 策:

一、強化從政道德教育 。

1、制定符合實際又切實可行的工作人員道德規范,教育他們要誠實守信。

2、引導機關干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正確認識和對待權利、地位、自身利益。

3、要注意抓先進,樹典型。及時宣傳和推廣新時期的“人民公仆”的典型 ,為機關干部提供現實具體的學習榜樣 ,以此教育他們在實際工作中 ,要時刻遵照誠信的要求 ,對人對己要做到心懷誠意 ,實事求是。

二、加強法制建設。

政府誠信建設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保證。目前我國尚無一部專門制約權力的法律 ,現有的法律法規還遠不完善。因此 ,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 ,如 :《新聞監督法》、《舉報法》、《監督法》等 ,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各種不良作風 ,以確保誠信意識在領導干部的思想中生根發芽。

三、大力推進政務公開。

1、盡快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真正落實政務公開 ,杜絕“暗箱操作”現象的發生。

2、加快推行電子政務 ,實現辦公信息化。實行網上辦公有利于群眾迅速、準確、真實地了解政府實際工作情況及其對群眾的服務績效。也為評估政府信用度提供質和量的依據。

四、加強政府工作人員的作風考察 。通過參與機關活動直接了解和考察或通過信訪、媒體、紀檢監察相結合 ,以提高對政府工作人員作風考察的準確度。

五、加大媒體宣傳力度 ,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 。充分發揮媒體的廣泛社會影響力 ,多宣傳健康的 ,積極向上的誠信思想 ,深入挖掘培養典型的誠信案例及誠信人物。使誠信思想上升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并鞏固下來 。

9、社會保障制度 含 義:

社會保障制度是指由國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規,為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補貼的一種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對象是會體社會成員。 出現的問題:

(1)這種社會保障制度對不同的社會成員的對待是不平等的。首先是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不平等,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實質是城市保險和城市福利;其次是不同所有制單位工作人員之間的不平等,社會保險實質是城市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人員的保險。

(2)財政的社會保障支出改變了其初衷,不是向低收入的農村居民傾斜,而是大幅度地向高收入的城市居民傾斜。 原 因:

(1)覆蓋面小,實施范圍窄。我國現行的各項保險制度實施的對象主要是國有企業和區縣以上大集體企業的職工,區縣以下小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職工的社會保險制度很不健全,私營企業、城鎮個體勞動者和廣大農民基本上還沒有建立社會保險制度。

(2)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 目前農村以養老、醫療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作僅在小范圍內實行,沒有在全國大范圍內大面積推廣,社會保障基金調劑范圍較小。

(3)社會保障在缺乏法律保證。社會保障受地區財政能力的影響,撫恤救濟標準提高緩慢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難以保證保值增值 由于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尚未確立,社會保障尚未立法,更沒形成法律體系,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致使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約束,資金使用存在風險大,無法解決保值增值的問題。有的將社會保障基金借給企業周轉使用,有的用來搞投資,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職權貪污盜竊,致使基金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基金正常運轉。投資風險和增值的高要求,使社會保障基金變為燙手的錢。

(4)管理體制分散、政出多門。社會保障管理分散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是城鄉分割、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 對 策:

(1)加快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是:

1、擴大覆蓋面,實行城鎮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2、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3、實行國家、單位、個人共同負擔養老保險費用。

4、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隨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指數定期調整的制度。

(2)加快失業保險制度的改革。主要應考慮和落實以下改革:

1、擴大實施范圍。一方面,抓緊完善國有企業中所有非自愿失業職工都能獲得失業救濟和再就業幫助;另一方面,要使失業保險的實施范圍覆蓋城鎮農村及各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職工和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職工。

2、提高基金的社會化統籌程度。失業保險基金應按照以支定收、留有適當儲備的原則,進行全社會統籌。

3、合理確定基金使用的目標。以失業救濟和保障 8

基本生活為主,緊密結合再就業,實行有效管理。

4、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3)逐步完善整個社會保障體系。

1、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我國在城鄉各地實施的社會救助制度,已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包括農村貧民救助、“五保戶”救助、災民救助、城鎮生活困難職工救助等救助形式。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應遵循反貧窮、積極救助等原則,科學地確定實施范圍和生活待遇標準。

2、進一步完善社會優撫制度。改革的重點是,科學地制定社會優撫撥款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建立優撫事業自我發展的機制,建立專項基金和創辦經濟實體;通過立法,使退役官兵安置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

3、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制度是增進城鄉居民生活福利的重要措施。改革和完善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改革無償分配住房的制度,提高現時過低的房租,公平出售新舊住房,發展住宅產業,將住房分配逐步納入市場化軌道。第二,改財政補貼“暗補”為“明補”。

10、社會主義新農村 問題的提出: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的概念,即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內容中,生產發展是中心,是實現其他要求的物質基礎;生活寬裕是基本尺度;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體現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環境的雙重要求;管理民主則顯示了對農民群眾政治權利的尊重。

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

在農村經濟、政治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著多個制約因素:

一是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不改變這種局面,就很難持久保證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優質、安全、多樣化需求的供給。

二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建國以來我國始終存在著很大的城鄉差別,農村改革后,盡管農村有了較快發展,但城鄉居民收入擴大的趨勢并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重要的難題。

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滯后。目前農村社會發展與城市差距很大,上學難、看病難、社會保障水平低、公共設施薄弱等問題突出,嚴重制約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

四是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亟需規范。賄選、財務制度混亂等問題曾一度激化了農村矛盾。 原 因:

一、農業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脆弱,是影響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人均自然資源較少,而且在相當長時期內耕地縮減、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矛盾無法解決,一些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還在繼續,持續提高農業產出水平,確保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低。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低,物質技術裝備差,在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飯。

三、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矛盾突出。重城市、輕農村,城鄉區別發展形成的二元結構還未根本破除,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分配的機制也沒有完全建立,改革攻堅的任務十分艱巨。

四、糧食價格下降,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消費品價格都在上漲,影響農民增收。

五、在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上,一些干部的民主作風不夠強,民主制度不很健全,監督措施也不到位。 對 策:

1、以規劃為龍頭。村莊規劃是一個整體規劃,是一個以二十字方針為內容的全面規劃主

要包括村莊規劃;道路規劃;設施規劃;林業規劃;房屋規劃;農村能源等規劃。作出一個科學規劃要長期堅持。

2、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選準產業定位,突出特色經濟,最大限度讓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就業。

3、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建立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如垃圾回收設施等;運用電影、宣傳畫,廣播等多種方式進行環保宣傳,培養農民的環保意識。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完善村民直接選舉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切實實行村務公開,加強人事和財務監督工作。

5、進一步落實政策、健全機制。發揮黨組織、政府的協調、引導和推動作用。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消除城鄉二元差別,健全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機制。提高農民參與新農村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6、加強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福利建設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擴大農村醫療保險的覆蓋面,普及養老保險,免除農村中小學的書費、學雜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11、執政能力 問 題:

第一,隨著改革的深入,長期積累下來的深層次矛盾如“政府腐敗”,“官不為民”等問題日益凸顯,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越來越大。

第二,社會經濟結構劇烈變化,利益矛盾不斷增加,出現了如生產力和科技、教育的整體水平還不高,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還很大,農村貧困人口、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貧困居民還為數不少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

第三,國內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流氓團伙勢力、非法組織勢力、民族分離分裂勢力、臺灣獨立勢力等問題。 原 因:

第一,體制原因。由于黨委及政府部門機構設置不盡合理,多頭管理和權力過分集中問題同時存在。權力配置的不合理,導致權力越來越集中于少數人手中,“一言堂”使大小事都由“一把手”來決定,從而使“分工負責”失去了意義。另外,權力配置的不合理導致了部門設置的不合理,黨政班子領導職數較多,出現了多頭管理,造成互相扯皮、推諉,領導與部門忙于協調,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工作機制原因。沒有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工作機制;沒有理順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也末研究建立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分工和職能邊界清晰的良性工作機制,這就導致一些地方在工作中,面對同一件事情,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幾家都要管,但誰也管不好的現象。

第三,能力與素質原因。

一是在科學判斷形勢方面,很少能從大處著眼和運用理論思維、戰略思維對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等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思考。

二是在駕馭市場經濟方面,一方面是以黨代政、包辦其他組織的事務的現象普遍存在,使黨委處于各種矛盾的焦點;另一方面是用計劃經濟的手段來管理市場經濟,對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規律知之不多,服務的意識、服務的本領不夠強。

三是在應對復雜局面方面,往往是心存顧慮,在工作方式上按部就班,在領導方式上墨守成規,在風險決策上等待觀望,缺乏創新的勇氣和魄力,不能或不敢突破舊思想、舊觀念。發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

四是在依法執政方面,不能很好地擺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關系。以黨代法,以權代法,自覺不自覺地干預了執法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和業務,損害了黨 10

的領導和黨的形象。不善于把黨委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為符合憲法、法律的決策。

五是在總攬全局方面,不能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有時混淆了全局和局部利益,甚至損害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去議大事、管全局、抓方向,而是拘泥于一些具體的事務及其實施過程。

第四,思想認識原因。一是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出現了政治意識淡薄、執政意識衰退的趨勢,擺不正政治與經濟的關系。二是一些領導干部不能很好地分析當前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變革趨勢,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仍然保持黨政職能不分,以黨代政,黨委的權力過分集中的老樣子。三是一些領導干部法制意識淡薄、依法行政的觀念不夠強。 對 策:

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必須要求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這就要求我們黨增強理論創新的能力,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依法執政、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做:

一、提高、增強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考核制度。制定規范的管理黨員干部的法律法規。

二、完善執政方略。完善的執政方略,首先要強化黨員干部的執政意識。1.是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2.是執政的發展意識;3.是執政的法律意識;4.是執政的憂患意識。黨員干部必須自覺地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三、健全黨的執政體制。健全執政體制,一方面應健全黨的領導體制和機制。如,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建立健全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制度等。另一方面應正確處理黨和政府、黨和人大、黨和政協、黨和人民團體的關系以及黨和企業的關系,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應集中精力抓大事,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通過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黨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

四、加強科學執政方式。從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理論、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進行執政. 把黨的執政能力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各種規律上來。

五、鞏固執政基礎。黨的執政基礎包括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須堅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階級,鞏固工人階級在國家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同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擴大和鞏固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方面應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高度重視和維護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杜絕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同時妥善協調好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反對腐敗。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把權利運行置于有效約束和監督之下,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監督。

12、科學發展觀 含 義:

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包含以下五個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促進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的;保持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重要體現;實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 提出背景:

其背景之一,是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即經過20年努力,建設一個能夠惠及10多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要看到,經過前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們雖然在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一個小康社會,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會。一是農民的人均收入,指標是人均1200元,實際達到1066元;二是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指標是人均75克,實際達到73克;三是建成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原定指標是100%,實際上建成80%。這三項未完成的任務,集中反映了一個問題,即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已經影響到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而且,進入21世紀后,農民收入增長率連續3年下降,城鄉差別進一步擴大。因此,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即如何解決好城鄉差別問題、區域發展中的差距問題,以及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此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方針。

其背景之二,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十六大在提出要緊緊抓住21世紀頭20年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歷史任務的時候,提出了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吨泄仓醒腙P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在論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時,強調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的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決定》在論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時,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其背景之三,是為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經過20多年改革發展,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環境看,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世界經濟對我國發展的影響明顯加深;從國內改革發展形勢看,我國體制創新進入攻堅階段,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速,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提高并日趨多樣化,與此同時,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也更加艱巨。這是一個既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動力,又有各種困難和風險的發展階段,是不進則退、無序推進則亂的發展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黨要善于協調經濟、政治、文化建設,還要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其背景之四,是認真總結了世界各國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

世界上許多國家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處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的時候,往往是"黃金發展期"與"矛盾凸顯期"并存的時期。矛盾處理得好,可以快速發展,實現現代化;處理得不好,會引起社會分層加劇,社會矛盾激化,甚至出現政局動蕩、政權更迭。我國進入21世紀以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正處于這一特殊的發展時期,因此要格外重視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處理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努力構建一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1) 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理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來的,是對我們黨關于發展的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2)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發展本質的新揭示、發展主體的新闡述、發展內涵的新界定、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發展目的的新認識,是對馬克思主 12

義發展觀的繼承與創新。

(3) 科學發展觀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

(4) 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動綱領。 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

必須在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認真加以貫徹落實。

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速度,并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加快社會發展,努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第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要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第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五,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六,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各方面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處理好內需與外需、利用外資與利用內資的關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七,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13、公共安全

含 義:

公共安全是指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是指故意或過失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公眾出行規律安全、避難者行為安全,人員疏散的場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線安全,惡意和非惡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員疏散等。 原 因:

我國目前公共安全問題突出絕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國社會轉型期的深層社會矛盾及反映這些矛盾的社會問題的表征。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體制轉型期內產生的社會震蕩。我國正處于由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向新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期,在此過程中,價值觀的多元化,客觀上增加了社會控制的困難。

其二,收入差距拉大產生的變態利益需求取向,使社會心理出現失衡,產生了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利益沖突的加劇必然使違法犯罪行為增多。

其三,大規模社會人口流動產生的附帶性社會治安問題。當前,除了農村民工潮之外,某些城市人口也加入了人口流動大軍,給人口管理和治安帶來巨大困難。在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中,不可避免出現某些社會犯罪現象。

其四,政府職能轉換期內產生的社會調控能力弱化。政府職能轉換還沒有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面造成社會調控能力弱化,從而影響社會治安的調控和整治。

其五,國際犯罪活動對國內產生的沖擊。 對 策:

第一,健全體制,明確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各級政府要把加強應急管理擺在重要位置,把人力、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用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嚴格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制度,落實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二,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要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健全監測、預測、預報、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加強專業救災搶險隊伍建設,健全救災物資儲備制度,搞好培訓和預案演練,全面提高國家和全社會的抗風險能力。

第三,強化法治,要用法治來確保公共安全,即加快規章制度建設,健全與完善關于維護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要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法制體系,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第四,依靠科技。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把科技產品運用到維護公共安全上面去。用高科技對安全高發區進行監控、警報等預防。

第五,協同應對,快速反應。建立公共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制定公共安全應急預案,搞好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使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時不亂。

第六,加強基層,全民參與。提高基層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能力,提高群眾應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第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增加全民的危機意識、社會責任意識。

第二篇:2012公務員考試必看五:申論寫作(20個熱點分析)

申論寫作(20個熱點分析)

(一)戶籍制度改革 存在問題:

(1)戶籍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在我國現行的戶籍制度下,對人口的遷徙進行限制,人為的劃分城市和農村兩個人力資源市場,從而使得價格調整人力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弱化,降低了經濟的效率。人口不能自由流動,實際上是提高了勞動力的使用成本 (2)從結構優化的角度看,戶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動也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F行的戶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打破現有的戶籍制度,實現人力資源的自由流動。 (3)現行的戶籍制度不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我國目前的戶籍制度,強化了城里人和鄉村人的身份等級色彩。這種限制不僅不是市場化改革的任何制度創新,而只能是戶籍制度和就業體制改革進程的一種倒退。 (4)對城鄉區別對待,實行不同的福利待遇。很多的福利待遇往往是只是針對城里人的,相對貧困的農民卻被排除了在了福利保障之外。 原因:

我國的戶籍制度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登記制度,它承擔著一些其他的社會功能:區分了城鄉戶口的差別、對人口的流動,尤其是農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動進行限

1

制、和不同的戶口類別相對應,有不同的福利標準。正是戶籍制度的這些附加功能使得戶籍制度現代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越不相適應。 對策:

當前戶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具體來看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1)戶籍和社會待遇脫鉤。戶籍徹底和社會待遇脫鉤,恢復戶籍的本來面目,消除戶籍所引起的社會公平問題,促進城市化的發展。(2)集中人口管理權,成立統一的管理部門,減少人口管理的雜亂無章、政出多門的情況。加強人口統計,統一協調管理人口的自然變動、機械變動和社會變動。(3)實行統一的戶口,取消城鄉的戶口差別,取消戶籍的區域歧視,解決“人戶分離”的問題。(4)逐步降低人口遷移的門檻,實現人口的自由流動。

(二)公平與效率:

出現的問題:

由于中國經濟增長奇跡中的受益者與落后者之間的鴻溝正逐漸拉大,出現了種種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尤其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性別之間及不同人群之間表現得極為突出。

2

造成的原因:

公平與效率既對立,又統一.

首先,公平與效率存在對立的一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社會成員在知識、能力方面的差異性,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不同,在按勞分配原則下每個人報酬必然不同,結果形成收入差距。 同時,社會機制又要求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實現社會公平。但社會財富分配得過于公平又會抑制人的勞動積極性的發揮和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損害經濟效率。

其次,公平與效率又存在著統一的一面,即公平與效率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競爭的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是促進效率的方式和手段。社會財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有利于消除社會對立情緒,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調動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發展;分配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增長。同時,效率是實現公平的根本手段。效率為實現公平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只有效率才能保障公平,實現更高層次的公平,實現更大范圍的社會公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生產力高

3

度發達基礎上。

對策: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公平與效率應當兩者兼顧,反對割裂兩者關系,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錯誤觀點。重公平輕效率會使經濟發展緩慢或停滯不前;重效率輕公平會使社會陷入收入差距過大和社會不穩定的境況,這都勢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所以既不能追求效率而喪失公平,又不能為追求公平而損害效率,只有兩者兼顧,才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公平而不失效率,有效率而不失公平的理想狀態。我們反對平均主義,也反對把效率絕對化,所以,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應著力尋找公平與效率的結合點、平衡點。

具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1)建立起點公平、機會均等、信息透明的社會制度,為窮人營造平等的致富環境。

2)下大力量削弱權力貨幣化、打破行業或區域壟斷,從根本上遏制體制外收入分配的差距。

3)政府通過制定更多幫助窮人的政策來實現。

4)鼓勵民間投資,壓縮政府主導型投資,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傾斜幫助窮人脫貧。

4

(三)社會主義榮辱觀

一、含義及提出的意義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同志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提出“八榮八恥”,即:“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在新形勢下,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富強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的榮譽、尊嚴和利益為最大恥辱;“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就是每個公民不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崗位、通過不同形式為人民服務,與此同時,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現的種種背離人民利益的傾向;“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就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且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我們要在各行各業包括新興行業中培養愛勞動的思想,并使之成為衡量公民道德品質的價值尺度;“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

5

己為恥“,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避免種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就是要將誠實守信作為個人行為的基本準則,作為企業、事業單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準則,對假冒偽劣、不講信譽等行為予以嚴厲譴責;“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就是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尊嚴;“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現代化建設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 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論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是我們黨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的精神動力。胡錦濤同志關于“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對分清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對在全社會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樹立了一個鮮明的標尺。

二、現階段提出榮辱觀的必然性

1.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彰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 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

6

展,文化的相互激蕩,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產生了多方面影響。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科學文明、團結友愛,是我們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丑的現象還大量存在,不僅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也阻礙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事實證明,沒有健康的社會風氣,沒有良好的道德水準,一個國家的經濟再發展,綜合國力也強大不起來,更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彰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加快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規范。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才能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發活力,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共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3.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彰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緊迫性。 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需要全體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個社會有穩定的內在秩

7

序。一個精神缺失、進退無據、無所依憑的社會不可能構成和諧;一個榮辱顛倒、是非混淆、美丑錯位的社會無法實現和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形成維系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

三、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一、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 第

二、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培養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 第

三、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第

四、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 第

五、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 第

六、牢固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同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與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緊密結合起來。

(四)科技創新 面臨的問題:

當今世界由于能源、資源短缺問題,環保形勢嚴峻,預防自然災害和新的流行性疾病、解決人口膨脹、以及我國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相關的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偏少、質量偏

8

低,缺乏知名品牌,尤其是國際的知名品牌等一些問題使得經濟發展受到一些影響。而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靠科技創新。 原 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因素。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發展,高新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特別是一些戰略高技術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所以加強發展中國家科技知識與創新能力的建設意義重大。

我國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沒有成為創新的主體。我們國家的專利發明主題大多數是科研院所和個人,他們無法獨資承擔起科技發明的投入,也無法承擔起科技發明所具備的一些供銷。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大概有80%以上的企業卻沒有自己的專利,科研院所、個人和企業的錯位使大量專利沒有辦法轉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很多染都說中國人聰明,老百姓當中確實有不少心靈手巧的能人,但是如果不讓企業真正地擔當起創新的主角,不能讓創新的機制真正運行到位,那么老百姓的創新力再強,也沒有辦法轉化為國家的創造力。 2)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技術人才的流動,企業產權的明晰等制度安排上存在的問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創新活動的展開。 對 策:

9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居安思危,奮起直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為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國的科技創新要靠以下幾方面實現: 1) 逐步建立健全的國家創新體系,著眼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為逐步實現關鍵性科學技術研究目標提供合理的機制和信息。 2)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明確各級政府的科技投入責任,合理調整科技投入結構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協調科技資源投入的區域平衡;建立“科技發展準備金”,實行快速折舊,完善稅前扣除制,積極運用稅收減免和大力推進增值稅。 3)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到科技創新的鏈條中來,將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研究與企業資本相結合,以企業為主,反映市場要求,充分利用已經開發的新技術。 4) 確定重點研究領域 重點開發一些對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技術領域,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制造技術、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增加其附加值的技術。 5) 重視高級人才培養。 6)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力度 ,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機構,鼓勵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外開展緊密的技術合作。

10

(五)奧運志愿者活動 存在的問題:

志愿服務是指任何人自愿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為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為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服務的活動。2008年北京奧運會需要龐大的志愿者隊伍,但我國的志愿者活動有許多問題亟待完善。

1、志愿者素質有待提高。對志愿者活動認識不清、對志愿者的職責不了解、缺乏作為志愿者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2、我國志愿者活動發展還不是很活躍,志愿者工作的經驗不足。

3、溝通協調存在困難。存在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的溝通協調。 原 因:

1、因為中國是首次舉辦奧運會,所以在志愿者的工作方面經驗不足在所難免,并且還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2、奧運會志愿者數量龐大。預計直接服務于北京奧運會的志愿者總數約為7萬人,殘奧會的志愿者大致需要3萬人,兩項加起來應該是10萬人的規模,如此龐大規模的志愿者,進行組織、溝通和協調必然較為困難,尤其是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的溝通協調就更加困難了

3、奧運會志愿者隊伍缺乏穩定性。項目進行時間長,并且主體多元,構成復雜。在為期3年多的時間里,志愿者的流失在所難免。另外,大家對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務理念等方面的理解和認同也存在差異,這也是志愿者隊伍不穩定的原因之一。

4、

11

我國志愿者活動機制不健全,會成為奧運志愿活動順利開展的巨大障礙。首先,志愿服務的規范性程度低,志愿服務具有很大盲目性、隨意性和無序性,影響到志愿服務的質量,而且可能危及到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其次,志愿者組織缺乏必要的經費,包括志愿者的活動經費、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導致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事故補償費用的處理等等。 對 策:

1、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吸收別國辦奧運時在志愿者工作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盡早做出一些應急工作預案,為未來做好準備。

2、建立廣泛的社會參與機制。必須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包括政府機關、社會團體、行業協會、高等院校、合作單位、贊助商、供應商以及其他有關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到志愿者的工作中來。

3、北京奧組委將通過表彰獎勵和相關保障措施,確保志愿者隊伍的相對穩定。志愿者的激勵表彰以精神鼓勵為主,激發志愿者的內在熱情,保持志愿者較高的工作積極性,使志愿者獲得有價值、令人愉快的工作經歷。主要實施以服務時間和服務效果為基本依據的普遍激勵。開設志愿者維權熱線和心理熱線,切實維護志愿者合法權益。對做出突出貢獻、表現優異的志愿者集體、個人以及志愿服務項目給予特別獎勵。奧運會結束后,開展志愿者評比表彰及紀念活動。

4、對志愿者進行志愿精神和志愿理念教育,形成普遍認同,從而增強整個組織的凝聚力。

12

(六)服務型政府:

服務型政府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并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公正執法為標志,并承擔著相應責任的政府。 目前我國政府職能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政府對微觀經濟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過多;(2)投融資管理體制改革滯后;(3)規范、監管市場秩序的力度不夠;(4)公共服務職能弱化;(5)依法行政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不高;(6)政府應急職能的不完善;(7)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消費者主權地位尚未明確。(8) 權本位、官本位現象嚴重 。(9)政府“越位”“缺位”和“錯位”并存等現象。 原 因:

首先,是我國政府職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錯位的問題。越位是指政府在社會經濟事務中不僅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務功能沒有很好的發揮,把有權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緊,而服務職能卻注意得不夠;錯位是指政府的職能不僅涉及宏觀調控,而且還包括企業內部事務,導致政企不分、影響行政效率和經濟效益。 其二,中國加入WTO后,WTO規則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轉變職能。

13

我國加入WTO已經五年,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諾,我國政府都必須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來行使其管理職能。嚴格的WTO規則,迫使我國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職能轉變。 其三,我國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而政府機關的行政,執法能力值得懷疑。法律體系不夠透明、公正。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識嚴重。 最后,我國政府行為存在思想意識上的偏差。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光注意經濟、注意GDP是而忽略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公共醫療衛生和人類的健康問題。從而出現了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強。 對 策:

在全球化競爭背景下,根據我國政府職能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我們需要一個求真務實、一個依法行政、公開透明、服務到位、廉潔高效、運轉靈活的政府。

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改善: (1)提升政府行政過程的透明度,實現政府行為的民主化; (2)政府要“放權”,凡是市場能做的事情就還給市場,企業能做的事情就讓企業自己完成,企業與政府各就其位。改進公共服務方式,從市場主體以政府為中心轉向政府為市場主體服務。 (3)逐步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政府機關要嚴格依法辦事。把清法、修法、立法和執法擺在首位,建立一個透明的、統一的、公正的、可預見的法律體系。 (4)

14

改善政府經濟管理的方式,實現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通過辦公信息化,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搜集公眾的意見,接受公眾的監督,加大政府決策的透明度。 (5) 加速政府管理經濟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把部分職能讓位給各類中介組織。政府要培育和健全社會中介組織,使其成為承擔政府管理社會服務的具體組織者和運行者;建立健全行業協會組織,使其成為政府產業政策的切入點;加強對中介組織的管理和監督,促使它們規范運作,健康發展,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七)突發公共事件 存在問題: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

15

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 我國每年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驚人。2003年,我國因生產事故損失2500億、各種自然災害損失1500億元、交通事故損失2000億元、衛生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損失500億元,以上共計達65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損失我國GDP的6%。2004年,全國發生各類突發事件561萬起,造成21萬人死亡、175萬人受傷。全年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50億元。 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間接損失同樣不可忽視。比如說,事故災害發生之后,公眾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公眾心理也會受到巨大沖擊。 此外,有一些突發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當、玩忽職守所引發,在處理過程中當地政府又存在"捂蓋子"的行為,例如廣西南丹縣的礦井事故。當此類事件塵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會遭受嚴重損傷??偠灾?,這類損失雖然是軟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傷害和長遠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直接損失。 原 因:

我國原有應急措施存在弊端: 首先,缺少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的基本法律。雖然此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與處理突發事件有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僅僅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分別立法,相對分散、不夠統一,難免出現法律規

16

范之間的沖突。而且各部門都針對自己所負責的事項立法,“各掃門前雪”,缺乏溝通和協作。同時,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一些地方立法“以鄰為壑”,大大削弱了處理突發事件的協作與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統落后。信息管理系統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發生災害及各類突發事件時,都是以部門為單位逐級匯報,缺乏快捷、有效的溝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夠大,也不一定不及時,最大的問題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門壟斷,無法在危難時刻統一調集,迅速匯總。 最后,我國公共服務體系薄弱,很難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沖擊。 對 策: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我國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1、各地區、各部門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3、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報告,最遲不得超過4小時,同時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的省級人

17

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報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4、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5、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有關部門對相關預案進行演練。

6、宣傳、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要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絡等,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八)和諧社會 問 題: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總結了六大特征: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目前,我國存在五大不和諧和、不公平因素:第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化,帶來貧富之間的沖突;第二,由于勞動關系失衡導致強資本弱勞工格局,帶來勞資之間的利益沖突;第三,由于城鄉發展失衡導

18

致城鄉差距擴大化,帶來城鄉之間的沖突;第四,由于地區發展失衡導致地區差距擴大化,引起地區之間的沖突;第五,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失衡導致的值觀扭曲,引發道德滑坡現象。 為什么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第一,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和條件。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時期,可能出現兩種前途:一種是進入“黃金發展時期”,保持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增長,順利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另一種是進入“矛盾凸顯時期”,因為經濟社會不協調,各種經濟社會矛盾不斷顯露出來,如果處理不當,矛盾激化,經濟社會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引發社會動蕩和倒退。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個重要臺階。

第二,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提高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社會管理體制由于缺少相應的規劃和政策,不能很好地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而導致各類事故頻發,造成人、財、物的巨大損失,反過來又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影響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

第三,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的安定團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觸動原有的利益格局,社

19

會不同利益主體隨之出現,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各自的利益必然帶來權利意識,權利意識必然導致政治訴求,不同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也大量出現。并且,由于我國目前正處在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過程中,也是各種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易發多發期,就業問題、腐敗問題、分配不公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等,是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正確引導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以保證整個社會的協調與和諧。 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 關鍵在于制度創新。我國社會在轉型的旋律中的確存在著許多不和諧的雜音。消除各種不和諧因素的關鍵在于制度創新。

第一,要著力創建黨政關系法律化、制度化的新格局。改變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涉及的內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執政黨和國家政權機關的關系問題,其核心是理順權力授受關系。權力機關的權力來自誰,就對誰負責。黨的權力機關的權力由黨員授予,政府權力機關的權力由公民授予。它們分別向黨員和公民負責。如果名義上的權力來源和實際上的權力來源不相符合,就必然使權力授受關系發生混亂,導致施權者不負責、不受監督,乃至濫用權力。所以,只有權力授受關系明確,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不和諧現象發生。

20

第二,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高效廉潔政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體制,盡快建立健全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的有效機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城鄉社區管理機制等,不斷提高社會事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關于公共服務職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擔的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實施公共政策,擴大社會就業、提供社會保障,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健全政務、辦事和信息等公共服務系統等方面的職能。我們必須大力推進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尤其是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特別要做好就業再就業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工作。

第三,要運用社會組織實現和諧社會。政府、市場和非政府非營利性質的社團組織三者之間是互補關系,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調節。我國的社會組織縱向比有所增長,橫向比還嫌太少,應繼續發展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第四,要從調整社會結構入手建設和諧社會。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社會結構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問題。一方面,戶籍制度仍然制約著市民和農民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個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農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與市民同等的機會,他們的就業、求學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資本的限制之外,還要受社會資本的限制。這樣,一方面,我國社會仍然有顯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另一方面,還有一種潛在的城市

21

二元結構,它由市民的關系網絡構成的空間和農民的關系網絡構成的空間這兩部分構成。這種潛在結構的存在從根本上影響著社會結構的和諧發展。很顯然,要打碎這種雙重結構,從制度上入手仍然是關鍵之所在。積極穩妥的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統一立法,消除戶口對農民流動的束縛,建立使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同等國民待遇的戶籍制度。

(九)知識產權專題 存在問題:

知識產權,概括的說,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于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知識產權的特征有:

1、無形財產權。

2、確認或授予必須經國家專門立法直接規定。

3、雙重性:既有某種人身權(如簽名權)的性質,又包含財產權的內容。但商標權是一個例外,它只保護財產權,不保護人身權。

4、專有性:知識產權為權利主體所專有。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別規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這種權利。

5、地域性:某一國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只在該國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6、時間性: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規定一定保護期限,知識產權只在法定期限內有效。 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存在如下問題:

1、申請數量偏

22

少。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專利申請量只是日本的1/8,美國的1/5,韓國的1/2。社會公眾缺乏知識產權意識,很多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成果,因為不知道申請專利,白白流失。更多科技項目,立項前不進行專項年審,使成果落入他人之手,把自己的發明創造拱手讓人。

2、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多數行業和企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基本上依賴國外,缺乏能夠支撐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的技術體系,特別是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存在著產業技術空心化的危險。

3、知識產權屢被侵犯。國內盜版音響制品、印刷品屢禁不止;許多"國家馳名商標"在國外被人搶注。 原 因:

1、人們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對國際規則了解還相當貧乏,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準備和經驗不足。

2、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的嚴重影響。這既不利于改善引進外資環境、提高引進外資質量,也不利于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匹配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3、中介機構發育不成熟,知識產權信息的傳播與服務還不能適應中國經濟、貿易、科技、社會發展的需求。

4、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

23

對現有的法律、制度執行的力度也不夠。 解決辦法:

1、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維權意識;企業要重視自主創新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2、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萍?、經濟、文化領域的各類行業協會以及專門的知識產權社會團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是推動知識產權法律實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大力加強其培養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和對人民群眾宣傳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工作。

3、進一步完善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機制。完善國內的法律,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加強對知識產權法律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日常監督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機制。

4、建立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項涉及立法、司法、執法和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性工作,各有關部門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以形成統

一、協調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5、建立對企業自身切實有效的內部制度(比如獎勵機制保密制度等),主要是要形成一個法律、外部強制性規范和內部管理制度相結合的體系,并要保證它是一個動態的、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的體系

(十)節約型社會

24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通過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性措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收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出現的問題:

1)近年來由于我國資源需求增長加快,資源消耗量高,使得能源短缺現象嚴重,資源約束矛盾不斷加大。 2)資源利用效率明顯偏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 3)環境污染嚴重,并沒有擺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嚴重的環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并對公眾健康產生明顯的損害。 原 因:

1)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雖然我國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資源相對貧乏,資源緊缺狀況將長期存在。 2)我國的生產經營方式不合理。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來看,我們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資源、粗放式經營的經濟發展之路,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和浪費嚴重的現象。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突出。 3)我國在對能源的社會管理制度上不夠完善。目

25

前我國在能源、資源、環保這些方面沒有提出更為嚴格的產業準入的標準和制度,對高耗能的落后工藝、落后技術和落后的社會沒有實行強制淘汰。 因此,要緩解我國資源約束的矛盾,就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充分考慮資源承載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解決的對策:

根據我國資源緊缺的基本國情,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必須選擇一條與發達國家不同的資源組合方式,即非傳統的現代化道路,關鍵在于促進資源的節約,杜絕資源的浪費,降低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生產率和單位資源的人口承載力,以緩解資源的供需矛盾。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倡綠色生產方式和文明消費,倡導低投入、高產出、少排污、可循環的生產模式,大力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鼓勵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 2)國家應加強宏觀指導和規劃,建立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要選擇和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把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 3)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資源節約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大對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推廣應用節約資源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資源節約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建設。 4)

26

著力深化改革,建立節約資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的作用,注重運用價格、財稅、金融手段和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外貿政策,促進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 5)強化監督管理,堅決制止一切浪費資源的行為。建立資源節約的統計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促進各行各業改進工作,堵塞浪費資源的漏洞。 6)加強法制建設,完善資源節約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更加嚴格的節能、節材、節水、節地等各項國家標準,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強制淘汰制度。加大資源保護和節約的執法力度。

(十一)環境保護專題 存在問題: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存在問題如下:

一、環境破壞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些年來,環境保護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監管不力,有的地方不執行環境標準,違法違規批準嚴重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有的地方對應該關閉的污染企業下不了決心,動不了手,甚至視而不見,放任自流;還有的地方環境執法受到阻礙,使一些園區和企業環境監管處于失控狀態。

二、環境技術開發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缺少

27

原創性的開發,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集成。

三、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薄弱。我國大部分農村缺乏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廢水、廢氣、固廢(含危廢)沒有相應的處理設施或管理措施,污染環境的諸多因素仍然存在。 原 因:

一、相關部門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主要是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一些地方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甚至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只顧當前,不計長遠,考慮局部利益多,考慮全局和整體利益少。

二、企業技術開發投入嚴重不足,以企業為主體的環境技術開發創新體系建設進展遲緩,科研、設計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擁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著名品牌、市場占有率高、能夠提供較多就業機會的優勢環保骨干企業隊伍。

三、政策體系不夠完善。引導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尚未健全,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管理措施、機制和手段不足。 對 策:

一、加強對環境執法的監督。形成群眾、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內部以及新聞媒體等多渠道的、多層次的監管機制,使監督機制真正發揮作用。

二、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創建多元化的產業投資環境。加大各級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投資力度,拓寬投資渠道,建立完善與市場機制相適

28

應的多元化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

三、促進環境科技創新,提升環保技術水平。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支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

四、做好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建立“三廢”處理設施,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

五、做好環境宣傳教育及培訓工作,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鼓勵公眾參與環?;顒雍捅O督工作。

(十二) 醫療制度改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現行醫療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看病難,看病貴,具體表現為:1)醫療設備陳舊;2)醫療費用由國家、企業包攬,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造成嚴重的浪費;3)缺乏合理的醫療經費籌措機制和穩定的醫療費用來源,部分企業經營發生困難時,職工甚至得不到應有的基本醫療保障;4)醫療保障的覆蓋面窄,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不利于勞動力的流動和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 原 因:

第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目前,醫療資源過分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不僅讓社區和農村沒有能力承擔起基本的醫療功能,而且也讓以“高藥價、高耗材”為特征的過度醫療愈演愈烈。 第二,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并且

29

呈逐年下降趨勢。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衛生領域和百姓的基本醫療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醫療保險發展緩慢。據統計,2005年,醫療保險覆蓋的城鎮職工數為1.3億,再加上5000萬享受公費醫療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只有不到兩億的城鎮居民有醫療保障。 第四,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混亂。 第五,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傾向。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大部分都是靠醫院自己組織醫療服務得來;另一方面,政府對醫院的收支又不管,任憑醫院自由收費和分配。 第六,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不力。當下職能部門對醫療服務缺少強有力的監管手段,對醫療機構的規模、大型儀器的購置和新技術的采用都沒有特別“管用”的監督辦法。 對 策:

一、堅持政府主導與引入市場機制相結合,既要發揮政府在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制定政策、嚴格監管等方面的主導作用,也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調動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不能理解為政府卸包袱、減負擔,搞市場化、產業化,更不是“民進國退”。

二、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分類管理,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構建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三、改革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從源頭上抑制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

30

擔。

四、依法行政,實施行業監管,規范服務行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保證群眾醫療安全。

五、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既要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又要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通過良好的服務、誠實的勞動和高超的技術,獲得較高的報酬。

(十三)政府誠信專題 存在問題:

政府誠信是指政府管理機關對法定權力和職責的正確履行程度,政府管理部門在自身能力的限度內實際的踐約狀態,包括政府管理部門的科學民主程度、政府管理部門行政的依法程度、政府管理部門作為公共權力代表的公正程度、政府官員的公信力等。 政府不誠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眾與政府在心理上的疏離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當政府公信力下降到一定限度時,人們就有理由對政府的合法性產生懷疑了。

我國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是誠信的政府,但對不足之處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

一、政權機構的內部缺乏誠信。

1、政權機構中,上級對下級朝令夕改、濫發指示;級對上級則虛報浮夸、隱瞞欺騙、陽奉陰違。

2、在橫向的政權機構及其部門之間,互相爭權奪利、推御責

31

任。

3、在政府工作人員之間存在著人身依附、互相傾軋的現象。

二、政權機構對公眾缺乏誠信。

1、在權力機關方面,存在作出一項決議、決定,制定一項法律法規,從部門利益、局部利益而不能從人民整體利益出發的現象。

2、在司法機關方面,存著嚴重的審判不公、司法腐敗現象。

3、行政機關對公眾的不誠信則表現在多方面: ⑴政府決策存在短期性、隨意性和私利性,“拍腦門決策、拍胸脯擔保、拍屁股走人”。 ⑵政府對自己的行為出爾反爾,對自己剛剛批準的行為動輒無故收回,或者喝令“一律關閉”。 ⑶政府信息不透明,如財政不透明、執法程序不透明等,有些地方政府竟然參與制造虛假信息。 ⑷政府執法違法,不僅在經濟活動中違反合約,甚至出現嚴重的政府欠債和賴債現象。 ⑸政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違法犯罪、欺壓群眾現象比較嚴重,不能在公眾中樹立誠信形象。 原 因:

一、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這種體制下,人與人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的關系是命令和服從的關系,幾乎不存在平等的信譽和尊重關系。在命令和服從關系的結構中,命令一方言出即法,無需信守承諾。但服從一方要對命令一方絕對和由衷服從的前提是,這一命令正好符合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一旦命令與服從者自身利益相沖突時,如直接對抗命

32

令顯然會對服從者造成更大的利益損害,因而為維護和實現自身利益,服從者只得以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手段“曲線救國”了。

二、法制的不健全。雖然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但有關政權機構彼此之間的關系以及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還有許多法律的空缺。誠信還不能成為得到法律認可和保障的道德規則。當誠信者注定要吃虧時,便不會有人愿意誠信了。

三、政府道德建設薄弱。各級政府組成人員以及廣大公務員隊伍,在履行國家職能的過程中,存在一個政治道德的問題,但在政府自身建設中,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和解決。

四、我國的公務員體制還有待完善?,F行的公務員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實現從身份制到職能制的根本轉變,政治體制中的人身依附關系還相當嚴重,家長制作風還遠未克服。這些情況使得公務員隊伍中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復雜詭秘,阻礙了公務員隊伍內部誠信和對公眾的誠信的實現。 對 策:

一、強化從政道德教育 。

1、制定符合實際又切實可行的工作人員道德規范,教育他們要誠實守信。

2、引導機關干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正確認識和對待權利、地位、自身利益。

3、要注意抓先進,樹典型。及時宣傳和推廣新時期的“人民公仆”的典型 ,為機關干部提供現實具體的學習榜樣 ,以此教育他們在實際

33

工作中 ,要時刻遵照誠信的要求 ,對人對己要做到心懷誠意 ,實事求是。

二、加強法制建設。 政府誠信建設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作保證。目前我國尚無一部專門制約權力的法律 ,現有的法律法規還遠不完善。因此 ,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 ,如 :《新聞監督法》、《舉報法》、《監督法》等 ,從源頭上治理和預防各種不良作風 ,以確保誠信意識在領導干部的思想中生根發芽。

三、大力推進政務公開。

1、盡快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真正落實政務公開 ,杜絕“暗箱操作”現象的發生。

2、加快推行電子政務 ,實現辦公信息化。實行網上辦公有利于群眾迅速、準確、真實地了解政府實際工作情況及其對群眾的服務績效。也為評估政府信用度提供質和量的依據。

四、加強政府工作人員的作風考察 。通過參與機關活動直接了解和考察或通過信訪、媒體、紀檢監察相結合 ,以提高對政府工作人員作風考察的準確度。

五、加大媒體宣傳力度 ,營造誠信的社會氛圍 。充分發揮媒體的廣泛社會影響力 ,多宣傳健康的 ,積極向上的誠信思想 ,深入挖掘培養典型的誠信案例及誠信人物。使誠信思想上升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并鞏固下來 。

(十四)依 法 治 國 含 義:

34

依法治國,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出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出現了一些如: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體制;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腐敗現象嚴重。 原 因:

1)大量的法律法規都是在規范“民”的行為,而規范“官”的行為的極少。 2)立法中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傾向明顯。立法成為少數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手段。 3)法律的立、改、廢都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有些質量低劣、嚴重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在長時間內得不到修改或廢除。 對 策:

1) 加強立法工作,提高法律質量,完備法律體系。防止立法者利用立法權力進行恣意、任性的統治,一是健全立法體制,明確各立法主體相應的立法權限;二是干預立法方式,使之受到嚴格的立法程序的限制;三是干預立法范圍,使之受到更高法律的限制,從而難以染指影響到公民的基本權利。

35

2) 嚴格依法辦事,樹立憲法和法律極大的權威. 首先,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1)行政機關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權限來從事行政行為,“無法律即無行政”,嚴禁超越法律行使職權。(2)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定職權,從事行政活動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3)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再次,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公正司法。 3) 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實現守法自覺化。沒有現代法律觀念,沒有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實現。而要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就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傳,使人人知法,懂法,樹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

4) 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法治國家. 即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維護社會穩定。 5) 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1)就政治理念而言,要徹底消除階級斗爭。(2)在黨政關系方面,要反對“以黨治國”、“以黨代政”,實行黨政分開。(3)在黨法關系方面,要反對“以黨代法”,以黨的政策代替法律。黨應當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在法治的框架內制定和

36

實施政策。(4)克服行政化傾向,堅持集體領導制度。的影響,確立新型的政黨理念。

6)建立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設立獎勵基金、建立獎勵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作用。

(十五)社會保障制度 含 義:

社會保障制度是指由國家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規,為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補貼的一種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對象是會體社會成員。 出現的問題:

(1)這種社會保障制度對不同的社會成員的對待是不平等的。首先是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不平等,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實質是城市保險和城市福利;其次是不同所有制單位工作人員之間的不平等,社會保險實質是城市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人員的保險。 (2)財政的社會保障支出改變了其初衷,不是向低收入的農村居民傾斜,而是大幅度地向高收入的城市居民傾斜。 原 因:

(1)覆蓋面小,實施范圍窄。我國現行的各項保險制度實施的對象主要是國有企業和區縣以上大集體企業的職工,區縣以下小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

37

職工的社會保險制度很不健全,私營企業、城鎮個體勞動者和廣大農民基本上還沒有建立社會保險制度。 (2)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 目前農村以養老、醫療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作僅在小范圍內實行,沒有在全國大范圍內大面積推廣,社會保障基金調劑范圍較小。 (3)社會保障在缺乏法律保證。社會保障受地區財政能力的影響,撫恤救濟標準提高緩慢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難以保證保值增值 由于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尚未確立,社會保障尚未立法,更沒形成法律體系,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無法可依,無章可循,致使農村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約束,資金使用存在風險大,無法解決保值增值的問題。有的將社會保障基金借給企業周轉使用,有的用來搞投資,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職權貪污盜竊,致使基金大量流失,嚴重影響基金正常運轉。投資風險和增值的高要求,使社會保障基金變為燙手的錢。 (4)管理體制分散、政出多門。社會保障管理分散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是城鄉分割、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 對 策:

(1)加快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是:

1、擴大覆蓋面,實行城鎮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2、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3、實行國家、單位、個人共同負擔養老保險費用。

4、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離、退休人

38

員基本養老金隨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指數定期調整的制度。 (2)加快失業保險制度的改革。主要應考慮和落實以下改革:

1、擴大實施范圍。一方面,抓緊完善國有企業中所有非自愿失業職工都能獲得失業救濟和再就業幫助;另一方面,要使失業保險的實施范圍覆蓋城鎮農村及各種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職工和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職工。

2、提高基金的社會化統籌程度。失業保險基金應按照以支定收、留有適當儲備的原則,進行全社會統籌。

3、合理確定基金使用的目標。以失業救濟和保障基本生活為主,緊密結合再就業,實行有效管理。

4、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3)逐步完善整個社會保障體系。

1、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我國在城鄉各地實施的社會救助制度,已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包括農村貧民救助、“五保戶”救助、災民救助、城鎮生活困難職工救助等救助形式。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應遵循反貧窮、積極救助等原則,科學地確定實施范圍和生活待遇標準。

2、進一步完善社會優撫制度。改革的重點是,科學地制定社會優撫撥款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建立優撫事業自我發展的機制,建立專項基金和創辦經濟實體;通過立法,使退役官兵安置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

3、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社會福利制度是增進城鄉居民生活福利的重要措施。改革和完善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改革無償分配

39

住房的制度,提高現時過低的房租,公平出售新舊住房,發展住宅產業,將住房分配逐步納入市場化軌道。第二,改財政補貼“暗補”為“明補”。

(十六)社會主義新農村 問題的提出: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的概念,即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內容中,生產發展是中心,是實現其他要求的物質基礎;生活寬裕是基本尺度;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體現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環境的雙重要求;管理民主則顯示了對農民群眾政治權利的尊重。 新農村建設的制約因素:

在農村經濟、政治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著多個制約因素: 一是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不改變這種局面,就很難持久保證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對農產品優質、安全、多樣化需求的供給。 二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建國以來我國始終存在著很大的城鄉差別,農村改革后,盡管農村有了較快發展,但城鄉居民收入擴大的趨勢并沒有根本改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重要的難

40

題。 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滯后。目前農村社會發展與城市差距很大,上學難、看病難、社會保障水平低、公共設施薄弱等問題突出,嚴重制約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 四是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亟需規范。賄選、財務制度混亂等問題曾一度激化了農村矛盾。 原 因:

一、農業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脆弱,是影響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人均自然資源較少,而且在相當長時期內耕地縮減、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矛盾無法解決,一些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還在繼續,持續提高農業產出水平,確保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低。農業的現代化水平低,物質技術裝備差,在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飯。

三、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矛盾突出。重城市、輕農村,城鄉區別發展形成的二元結構還未根本破除,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分配的機制也沒有完全建立,改革攻堅的任務十分艱巨。

四、糧食價格下降,同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消費品價格都在上漲,影響農民增收。

五、在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上,一些干部的民主作風不夠強,民主制度不很健全,監督措施也不到位。 對 策:

1、以規劃為龍頭。村莊規劃是一個整體規劃,是一個

41

以二十字方針為內容的全面規劃主要包括村莊規劃;道路規劃;設施規劃;林業規劃;房屋規劃;農村能源等規劃。作出一個科學規劃要長期堅持。

2、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選準產業定位,突出特色經濟,最大限度讓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就業。

3、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建立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如垃圾回收設施等;運用電影、宣傳畫,廣播等多種方式進行環保宣傳,培養農民的環保意識。

4、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完善村民直接選舉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切實實行村務公開,加強人事和財務監督工作。

5、進一步落實政策、健全機制。發揮黨組織、政府的協調、引導和推動作用。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消除城鄉二元差別,健全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機制。提高農民參與新農村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6、加強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福利建設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擴大農村醫療保險的覆蓋面,普及養老保險,免除農村中小學的書費、學雜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十七)執政能力 問 題:

第一,隨著改革的深入,長期積累下來的深層次矛盾如“政府腐敗”,“官不為民”等問題日益凸顯,解決這些問題

42

的難度越來越大。 第二,社會經濟結構劇烈變化,利益矛盾不斷增加,出現了如生產力和科技、教育的整體水平還不高,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還很大,農村貧困人口、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貧困居民還為數不少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 第三,國內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流氓團伙勢力、非法組織勢力、民族分離分裂勢力、臺灣獨立勢力等問題。 原 因:

第一,體制原因。由于黨委及政府部門機構設置不盡合理,多頭管理和權力過分集中問題同時存在。權力配置的不合理,導致權力越來越集中于少數人手中,“一言堂”使大小事都由“一把手”來決定,從而使“分工負責”失去了意義。另外,權力配置的不合理導致了部門設置的不合理,黨政班子領導職數較多,出現了多頭管理,造成互相扯皮、推諉,領導與部門忙于協調,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工作機制原因。沒有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工作機制;沒有理順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也末研究建立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分工和職能邊界清晰的良性工作機制,這就導致一些地方在工作中,面對同一件事情,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幾家都要管,但誰也管不好的現象。

第三,能力與素質原因。 一是在科學判斷形勢方

43

面,很少能從大處著眼和運用理論思維、戰略思維對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等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思考。 二是在駕馭市場經濟方面,一方面是以黨代政、包辦其他組織的事務的現象普遍存在,使黨委處于各種矛盾的焦點;另一方面是用計劃經濟的手段來管理市場經濟,對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規律知之不多,服務的意識、服務的本領不夠強。 三是在應對復雜局面方面,往往是心存顧慮,在工作方式上按部就班,在領導方式上墨守成規,在風險決策上等待觀望,缺乏創新的勇氣和魄力,不能或不敢突破舊思想、舊觀念。發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 四是在依法執政方面,不能很好地擺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關系。以黨代法,以權代法,自覺不自覺地干預了執法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和業務,損害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形象。不善于把黨委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變為符合憲法、法律的決策。 五是在總攬全局方面,不能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有時混淆了全局和局部利益,甚至損害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去議大事、管全局、抓方向,而是拘泥于一些具體的事務及其實施過程。

第四,思想認識原因。一是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出現了政治意識淡薄、執政意識衰退的趨勢,擺不正政治與經濟的關系。二是一些領導干部不能很好地分析當前黨的領導方式和

44

執政方式的變革趨勢,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仍然保持黨政職能不分,以黨代政,黨委的權力過分集中的老樣子。三是一些領導干部法制意識淡薄、依法行政的觀念不夠強。 對 策:

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必須要求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這就要求我們黨增強理論創新的能力,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依法執政、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做:

一、提高、增強黨員、干部的素質和本領。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考核制度。制定規范的管理黨員干部的法律法規。

二、完善執政方略。完善的執政方略,首先要強化黨員干部的執政意識。1.是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2.是執政的發展意識;3.是執政的法律意識;4.是執政的憂患意識。黨員干部必須自覺地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三、健全黨的執政體制。健全執政體制,一方面應健全黨的領導體制和機制。如,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建立健全常委會向全委會負責報告工作和接受監督制度等。另一方面應正確處理黨和政府、黨和人大、黨和政協、黨和人民團體的關系以及黨和企業的關系,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

45

織領導,應集中精力抓大事,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通過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黨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

四、加強科學執政方式。從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理論、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進行執政. 把黨的執政能力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各種規律上來。

五、鞏固執政基礎。黨的執政基礎包括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須堅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階級,鞏固工人階級在國家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同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擴大和鞏固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一方面應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高度重視和維護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杜絕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同時妥善協調好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反對腐敗。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把權利運行置于有效約束和監督之下,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監督。

(十八)奧運經濟專題

奧運經濟是舉辦城市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期間,以及奧運會后的一段時期內,利用奧運會創造的商機,借勢發展本

46

地區經濟的一系列活動。從本質上看,奧運經濟是由注意力資源的相對集中給舉辦城市和國家帶來的一種階段性加速發展的經濟現象。 奧運經濟具有三大效應:聚合效應、裂變效應、輻射效應。 聚合效應,在一定時間段內吸引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從而產生巨大經濟效果。 裂變效應,在特定條件下使原有生產要素重新組合,釋放出新的力量。 輻射效應,主要是從舉辦城市中心點傳導、遞延出強大的市場和經濟能量。 存在問題:

1、奧運場館的長期規劃問題。在“后奧運時代”,眾多的奧運場館和配套設施如何繼續利用以及如何維護這些奧運場館,都需要在建設前反復論證,在建設中進行必要的調整。

2、房價高漲。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出現了圈地熱、炒地熱現象,使土地價格猛漲,房價迅速上升,地產泡沫迅速膨脹。

3、控制奧運預算超支。 例如2004年北京奧組委曾緊急叫停國家體育場“鳥巢”的施工及設計方案,節約了3億元的資金。還有個別官員以觀摩和考察奧運會為借口,搞公費旅游,這種無形的開支,也增加了預算支出。因此,控制奧運預算是一個在籌備、舉辦奧運會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的問題。 原 因:

1、我國奧運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數額龐大,賽后

47

維護工作繁重,必須進行長期規劃,以避免資源浪費。

2、由于奧運工程的帶動,很大程度上會把北京“后奧運時期”的建設高峰前移,奧運以后可能出現“低谷效應”,最終導致建筑業和第三產業下滑。而我國正是處在建筑業迅速發展的階段。奧運經濟給北京房地產市場帶來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從2001年申奧成功以來,奧運經濟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GDP的增長,這一方面促使北京在2008奧運會舉辦之前,增加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另一方面,必將極大地刺激消費、物價水平等各個方面,這必然也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3、預算方案存在疏漏,而出現新問題時又不得不增加預算外支出;沒有對后續發展進行充分考慮,重建設、輕使用。

4、“崇洋奢華”思想在起作用,追求過于昂貴的材料和安保設施。

5、對于奧運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目前雖然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奧運會監督機構——奧運會監督委員會,但監督委員會是由監察部、審計署、財政部等有關政府部門及北京市政府聯合構成,易導致權限模糊、分工不明確、工作互相推諉的現象,使監督工作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落實。 對 策:

1、 解決賽后的利用和維護問題: ⑴首先要從規劃布局上考慮賽后利用。奧運場館放在大學里,建設在體育設施相對較少的社區附近,以利于賽后學校師生和附近居民

48

利用。 ⑵從場館功能設計上考慮賽后多種經營的需要。比如,場館除了可以進行體育比賽外,還要兼顧大眾健身、展覽、演出等多方面的需求。 ⑶從投資體制上保證賽后長期經營使用和維護的問題??梢酝ㄟ^招標來確定奧運場館業主,業主擁有場館賽后30年的經營管理權。

2、應對房價高漲: ⑴激活存量市場,促進有效需求。政府應給二手房市場更多的優惠政策,引導消費者購買舊房。 ⑵加強金融監管,控制資金源頭。金融機構要在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價格的監控和引導下,審慎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 ⑶控制土地供應量。根據住房市場的需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應量和各類用地的供應比例,實行土地出讓公開招投標制度,控制一些城市過高的地價。

3、奧運預算要詳細、全面,盡可能的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嚴格執行預算。

4、強化奧運資金管理。 ⑴以“廉潔辦奧運”、“節約型奧運”為主題的教育宣傳活動貫穿奧運籌辦全過程,并使之日?;?、全員化和制度化。充分發揮教育宣傳的預防作用和誡勉作用,不斷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增強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的自覺性。 ⑵ 構建懲防體系,確保“廉潔奧運”目標實現 。 建立起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做到收支分開、物資需求與采購分開、物資使

49

用與管理分開。 強化對領導干部的責任約束和監督力度,鍛造一支廉潔干部隊伍 。北京奧組委制定了《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關于廉潔辦奧運責任制的規定》,明確了三類責任主體的責任:一是監察機關對政府部門及公務員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責任;二是政府職能部門對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的監管責任;三是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市“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各參建單位等對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和企業自律等方面的管理責任。 依法嚴肅查處違規使用奧運資金的個人和部門,對相關責任人依黨紀國法進行處理,決不姑息。 對奧運場館工程建設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加強對奧運專項資金、受贈資金、招標代理機構、施工監理單位等的監督。加強對市場開發、大型文化活動、工作人員招聘、大額資金支出、合同執行等奧運籌辦工作中重要事項的監督。尤其是把奧運場館工程建設的監督作為整個奧運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⑶ 辦“節約型”奧運。充分利用已有的設施,能維修就維修,能搞臨建的就搞臨建,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為奧運節省資金。

(十九)科學發展觀 含 義:

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

50

第三篇:高三英語24個話題寫作之話題2-家庭,朋友及周圍的人

2014屆高三英語分層輔導資料---話題作文之家庭、朋友與周圍的人

一.話題詞匯記憶---中英互譯

1.堂/表兄弟姊妹________ 2.侄女,甥女________3.侄子,外甥__________

4.友誼,友好_________ 5.家務,勞動_____________

6.主人________________ 7.女主人, 女房東_________8.鄰居,鄰國_________ 9.附近,鄰近__________ 10.女兒_______ 11.長著藍眼睛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心腸好的 _________13. 脾氣好/壞的_________14.及肩的(頭發)________ 15. 中年的 ___________ 16.campaign__________ 17.generation gap_________ 18.nurse__________

19. nursery ___________ 20.nearby __________ 21.good-looking (young man) 22.在我18歲時_______________

23.獲得金牌_______________ 24.過著幸福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烹飪方面有經驗____________ 26.在音樂方面有天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完成句子:

1. ___________(出生在) Jiang Su Province, my history teacher is a beautiful wo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長長的頭發和大大的眼睛). 2. Not only does he ______________(感興趣) science , but also he ____________________(有音樂天賦). 3. My m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中年家庭主婦), will always stand by me and remove the barriers for me whenever I am _________________(遇到困難). 4. _____________(畢業于)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留學深造) and received a doctor’s degree. 5.He is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米高). 三.語篇訓練:寫一篇題為“我們的班長”的短文,簡況如下:

她叫李敏,個子高,身體好,很活潑。她各科成績都好,喜歡體育活動,又能歌善舞。她剛進校時,在英語學習上遇到不少困難。但她不怕苦,不怕難,努力把英語學好。她在課堂上很活躍,課后進行了大量的訓練。古語說得好,“不勞則不獲”,她的英語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她嚴于律己,樂于助人,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Keys:一.1.cousin 2.niece 3.nephew 4.friendship 5.housework 6.host 7.hostess 8.neighbor 9.neighborhood 10.女兒11.blue-eyed (girl)

12.kind-hearted

13.good/bad-tempered 14. shoulder-length (hair) 15. middle-aged (man) 16. [軍]戰役, (政治或商業性)活動, 競選運動

17.代溝

18.護士, 保姆 19. 托兒所

20. 附近的, 鄰近的 adv. 在附近

21. 標致的(小伙子)

22.at the age of 18

23.win a gold medal

24.live a happy life

25.be experienced in cooking

26.have a gift/talent for 二.1. Born in, with long hair and big eyes

2. show interest in, has a gift for music 3. a middle-aged housewife, in trouble 4. Graduated from, went on going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

5. 1.72 metres in height 三. Li Min, our monitor,is tall, healthy and lively. She not only does well in all subjects but also is fond of sports and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 When she came to the school, Li Min had quite a lot of difficulties with English. But she was not afraid of them and always tried hard to overcome them. She was active in class and did a lot of practice after class. Just as the old saying goes, no pains, no gains. With great efforts she made much progress in English study. Li Min is strict with herself in her work and daily life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She sets us all a good example.

Keys:一.1.cousin 2.niece 3.nephew 4.friendship 5.housework 6.host 7.hostess 8.neighbor 9.neighborhood 10.女兒11.blue-eyed (girl)

12.kind-hearted

13.good/bad-tempered 14. shoulder-length (hair) 15. middle-aged (man) 16. [軍]戰役, (政治或商業性)活動, 競選運動

17.代溝

18.護士, 保姆 19. 托兒所

20. 附近的, 鄰近的 adv. 在附近

21. 標致的(小伙子)

22.at the age of 18

23.win a gold medal

24.live a happy life

25.be experienced in cooking

26.have a gift/talent for 二.1. Born in, with long hair and big eyes

2. show interest in, has a gift for music 3. a middle-aged housewife, in trouble 4. Graduated from, went on going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

5. 1.72 metres in height 三. Li Min, our monitor,is tall, healthy and lively. She not only does well in all subjects but also is fond of sports and good at singing and dancing. When she came to the school, Li Min had quite a lot of difficulties with English. But she was not afraid of them and always tried hard to overcome them. She was active in class and did a lot of practice after class. Just as the old saying goes, no pains, no gains. With great efforts she made much progress in English study. Li Min is strict with herself in her work and daily life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She sets us all a good example.

第四篇:2011年考研政治20個熱點考題預測

2010年12月08日 08:48 來源:東方網

(一)馬哲部分

No1:結合材料分析地震自然災害與奶粉安全事故:

①結合材料,運用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分析地震預報工作。

②結合材料,運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分析在地震自然災害面前我們應當怎樣避免“天災”變成“人禍”。

③結合哲學系統論與群眾路線分析我們在實踐中反對地方保護主義與官僚主義的必要性。

No2:結合現實材料和黨的政策分析構建和諧社會的問題:

①分析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人的發展的誤區與問題。

②結合我國粗放型發展存在的問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③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結合唯物史觀,分析構建和諧社會。

④從矛盾的同一性、斗爭性原理,結合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分析如何構建和諧社會。

No3:分析材料,結合唯物史觀,分析我國的改革:

①中國1978年以來的改革究竟是量變還是質變,為什么?

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我國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

③分析材料,簡述我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內容。

④結合奶粉事件,運用唯物史觀相關原理,簡述我國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大意義。

No4:分析材料,結合唯物史觀,分析和諧文化與文化軟實力競爭:

①運用辯證的否定觀,簡述我們對國外文化的正確態度。

②簡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主要內容有。

③結合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分析我國應如何應對世界文化競爭。 (二)馬政經部分

No5:下列是關于市場調節與計劃調節的材料:

①簡述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的金融危機的表現及對我國的影響。

②結合材料簡述市場機制的缺陷。

③簡述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的關系。

No6:下列是關于我國加強宏觀調控,擴大內需的材料:

①簡述宏觀調控的含義與基本目標,并簡析為什么我國政府要將“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

②簡要分析我國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即三大動力)及當前把擴大內需作為主要動力的必要性。

③結合我國當前生活中的物價上漲材料,分析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④簡述當前我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措施。

No7:下列是關于金融危機與全球化雙重作用的材料。

①結合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論述固定資本更新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作用,這對我國當前正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有何指導意義?

②結合美國金融危機所引發的世界經濟動蕩,運用哲學矛盾原理,分析經濟全球化的雙重作用及我國的對策。

No8:下列是關于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對外開放的材料題:

①結合哲學矛盾學說簡述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重大意義。

②簡述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開放的影響。

③簡述我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方針的主要內容。

④分析材料,簡述我國當前外對開放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三)毛概部分

No9:下列是關于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材料:

①試簡析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在革命的關系。

②試論述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所積累的建立工農聯盟的歷史經驗。

③論述我黨的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

No10:下列是關于國共合作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國共第

一、二次合作的異同。

②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述我黨所積累的建立統一戰線的豐富經驗。

③在對待抗日戰爭的看法上,一種觀點認為:“抗日戰爭既是民族革命,又是民主革命”;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抗日戰爭只是民族革命,不是民主革命。”試結合民族革命與民主革命的關系加以分析。

④分析材料,結合臺灣大選及國民黨當前在臺灣的地位與作用,論述國共進行第三次合作,實現祖國早日統一的重大作用。

No11:下列是我黨關于農民問題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農民問題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地位。

②分析材料,簡答為什么中國革命本質上就是“農民戰爭”。

③簡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高度重視和努力解決好農民問題的重要性。

④簡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小農生產格局的局限性及實現土地流轉改革的重要性。

No12:下列是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材料題:

①分析材料,簡述毛澤東的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及特點。

②分析材料,簡述我國當前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

③試比較上述兩種工業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內容及意義的異同。

④簡述我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后正確處理與民主黨派關系的原則方針及其根據。

(四)鄧三部分

No13:下列是關于我國農業土地承包權的流轉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思想的內容及其理論根據(胡錦濤主席“兩個趨向”的理論)。

②簡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方針的主要內容。

③分析材料,簡述在推進“以城帶鄉”過程中,推進城鎮化的重要性及重大意義。

④簡述三農問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及當前我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主要措施。

No14:下列是關于世界糧食危機及我國應對策略的材料:

①簡述世界糧食危機的表現及影響世界糧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②簡述生物燃料的生產對世界糧食市場及的影響,并簡評“中國人吃肉增加才是糧食緊張的主要原因”的觀點。(美國《生物能源文摘》近日公布的研究報告)

③分析當前我國糧食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簡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文件提出的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措施。

④簡述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就世界糧食安全問題所提出的五項主張

No15:下列是關于我國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能力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我國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性與重大意義。

②結合材料,分析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所存在的問題。

③簡述我國當前在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④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意義與措施。

No16:下列是關于一國兩制、反對臺獨和中美關系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臺獨的危害。

②簡述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的地位與中方的主張。

③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一國兩制”和“九·二”共識的含義。

④簡述中方對美國售臺先進武器的態度。 (五)當代部分

No17:下列是關于伊拉克戰爭與美國大選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美國大選結果說明的問題及原因。

②分析材料,簡述目前美軍的處境及出路。

③結合伊拉克戰爭以及伊拉克政治重建進程,簡述美國所宣揚的西方民主的實質。

No18:下列是關于俄羅斯外交及俄中、俄美關系的材料:

①結合材料,試分析俄羅斯復興的基礎是什么?

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俄羅斯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形成過程。

③根據材料,結合當前俄美關系的特點,分析俄美為什么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伙伴”?

④簡述當前中俄關系的新特點。

No19:下列是關于南南合作的材料:

①結合材料,簡述南南合作的興起。

②結合材料,簡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發展的重大意義。

③結合材料,簡述簡述中非合作的重大意義。

No20:下列是關于朝鮮核危機與中國外交的材料:

①分析材料,簡述中國對朝鮮實施核試驗的態度。

②分析材料,簡述中國在解決朝鮮核危機問題上的重要作用及解決朝核危機的重大意義

③簡述目前朝核問題解決進程的“回暖”及其主要原因。

第五篇:20個英語課堂游戲

1.鴕鳥游戲

準備用具:閃卡,長尾夾

游戲玩法:全班圍成一圈坐下,選出兩個學生來做游戲,這兩個學生彼此面對面,在兩個學生背后用長尾夾隨意各夾一張閃卡,他們必須一直把手背在背后假裝自己是鴕鳥,聽老師說“ready,go!”之后,兩個學生開始伸長脖子偷看對方背后的閃卡究竟是什么,先看到的舉手回答答案,答案正確就得分。

注意事項:其他的學生必須安靜,不能提示答案,并確定比賽學生兩只手一直在背后。 2.數字游戲 準備用具:無

游戲玩法:老師說:“Group of”和一個數字,“5”或“8”。學生們必須跑動起來并且按老師說的數字跟其他學生組成一個與這個數字相同人數的小組。組好了就坐下來,沒有圍城圈子的學生必須去數圈子的人數。

注意事項:注意空間必須大一些,跑動時不要發生推擠現象,以免危險。也可以延伸為分組游戲,老師說“Group of”和一個單詞,代表該單詞的學生就必須組在一起,代表其他單詞的學生就不能動,否則出局。 3.畫畫游戲 準備用具:無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組,在黑板上按組劃分成幾個區塊,每組輪流派人上去畫單詞的圖,畫完就換下一個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把學過的單詞盡量畫完,時間到老師一個個問學生所畫的,該組學生必須說出正確單詞,說的正確的該組就得一分,看看哪組畫得最多,答案有最正確的獲勝。

注意事項:學生可能會很吵,可以放些音樂增加游戲的氣氛。時間快到的時候可以用英文倒數十秒“ten,nine,eight…”增加游戲的刺激性。 4.大風吹

準備用具:椅子(比游戲人數少一張)

游戲玩法:全部學生圍城一個圈,椅子比人數少一張,先選一個學生當鬼,他沒有椅子可坐,其他孩子可以先坐下,用兩三種水果或動物等來將孩子分類,每個學生選其中一種水果作為自己的代表,當鬼的學生隨意說出其中一種水果(例如apple),所有該種水果的學生必須站起來換位子,當鬼的學生趁機搶位子坐下,沒搶到位子的生生繼續當鬼,以此類推下去。 注意事項:可以一次念兩種水果(apple and pear )或是念fruit讓全班一起換位子,增加游戲的刺激度。 5.問候游戲

準備用具:椅子(比游戲人數少一張) 游戲玩法:全部學生圍城一個圈,椅子比人數少一張,先選一個學生當鬼,他沒有椅子可坐,其他孩子可以坐下,他繞著外圈走,隨意拍兩個坐下學生的肩膀,被拍到的兩個學生必須站起來分別往相反的方向跑,做鬼的乘機坐在其中一個的那張椅子坐下,沒搶到的就當鬼,以此類推下去。

注意事項:可以練習各種問候,例如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 . 6.顏色游戲 準備用具:無 游戲玩法:全班問老師“what color?”老師任意指定一個顏色并發命令,例如說“touch red”,全班學生就得趕快去找教室里紅色的東西,不亂衣服,鉛筆盒或是身邊帶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找到了就立即touch,晚一步沒touch到的人就當下一個發命令的人,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也可以規定用身體哪一個部位來touch,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7.大野狼(聯系時間)

準備用具:各種時間的閃卡和一張小羊的圖案

游戲玩法:可怕的大野狼肚子餓了,要捉可愛的小羊吃哪!先選一個學生當大野狼,其他學生當小羊,站在離大野狼約一公尺的地方,小羊一起問大野狼“What time is it now?”老師開始依次翻出閃卡,大野狼照著老師給的指示回答時間,當老師拿出小羊的圖片,大野狼就開始去抓小羊,大野狼就開始去抓小羊,抓到的小羊就被吃掉并且要當新的大野狼繼續玩下去。

注意事項:空間必須大一些,注意學生不要發生推擠沖撞的危險。 8.口香糖

準備用具:無

游戲玩法:全班問老師“口香糖,粘哪里?”,老師任意指定一個東西并發命令,例如說“粘table”,全班學生就得趕快去找教室的桌子,找到了立即粘住,晚一步沒有粘到的人就當下一個發命令的人,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這個游戲用來粘五官會很有趣。

可以規定口香糖走路過去粘東西的方式,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也可以用全英語來發命令。 9.找到另一半

準備用具:閃卡,長尾夾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配對游戲,適合反義字的練習,老師請全班閉上眼睛,然后把閃卡夾在每一個人的背后,夾好后老師請學生張開眼睛,請學生自己嘗試著找到另一半,學生一邊要猜出自己背后閃卡是什么,一邊要找出反義詞,找到就根據自己的閃卡練習說“You are big,but I an small”或是“You are small,but I am big .” 注意事項:也可以加入不同對象變化(ball…etc.)“Your ball is big,but my ball is small.” 10.尋寶游戲

準備用具:要藏的東西或是閃卡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成兩隊,第一次有A隊藏寶,B隊尋寶,發給A隊每個人一張圖片,B隊每一個人發一張寫有英文單詞的紙,在外面等候(或是閉上眼睛),A隊在教室里各處藏圖片,時間到B隊就進來開始找,A隊開始用英文數數,數到某個數字就算時間到,看看找到幾張閃卡就得積分,數閃卡時可同時再度練習念出英文單詞,第二次反過來,同樣的玩法繼續玩下去。

注意事項:也可配合句型“Where is the -----?”“It’s on /under/in the--------.” 11.字母歌曲游戲 準備用具:無

游戲玩法:唱字母歌,但每一次省掉一個字母(自己選擇),唱完一次問學生剛才省掉的字母是哪一個,“What’s the missing letter?”學生回答“It’s letter------” 注意事項:可一次遮掉兩三個字母增加游戲的變化性。 12.丟圖片游戲(丟手帕也可) 準備用具:手帕,單詞閃卡

游戲玩法:全班圍成一個圈,先決定由誰開始先丟,拿著閃卡(或是手帕)丟在一個人的背后,被丟到的人應該立刻撿起閃卡去追丟的人,追到就拍他一下,丟的人要盡力繞一圈跑到被丟的人的位子上坐下,輸的人必須到前面做下一個丟閃卡的人,他必須說“I have a ------.”全班說“You have a-------.”

注意事項:注意跑的方向必須與當初繞圈的方向一致才行,兩個人要同個方向跑。 13.猜卡片游戲

準備用具:跟全班人數數目一樣的閃卡

游戲玩法:老師先將準備好的閃卡給全班學生看,要他們記住,并一一復習一次,請全班學生將手放在頭上,不準偷看,老師將閃卡一一發下去,請學生拿在手中,頂在頭上,當老師說“Go”的時候,所有學生開始看別人頭上的閃卡是什么,并在限定時間內推測自己的閃卡是哪個單詞,時間到,猜出單詞的學生就得分。

注意事項:用在職業類單詞還可以聯系句型“I am a ------” 14.釣魚游戲

準備用具:磁鐵數個,拴上繩子,綁在筷子上 回形針數個別在閃卡上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成兩組,分別展開釣魚比賽,輪流派人上前聽老師指令釣魚“Catch the apple.”先完成的那一隊并說“Apple. ”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看哪一組得分最高就獲勝。

注意事項:也可以不分組全班一起玩,增加游戲的刺激性。 15.紙箱尋寶游戲

準備用具:兩個大紙箱,兩組同樣單詞閃卡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成兩組,將閃卡分別放在兩個紙箱內,但紙箱內分別放一些撕碎的紙,將閃卡藏在碎紙內,兩組輪流派人出來比賽,按照老師的指示找出正確的圖片“Find the----”,先找到并說“I foung the ----”的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其他同組的學生不能幫忙找,必須保持距離。

找到了老師還可以問一些延伸的問題,例如“Do you have the----?” 16.畫畫接力游戲

準備用具:圖畫紙和畫筆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成兩組,每一組發一張大圖畫紙,輪流一個一個傳下去按照老師的指令畫畫,“Draw a big right eye.”“Draw a nose……”學生一邊跟著老師念,一邊老師一直發命令道畫完為止,讓兩組學生來展示自己的畫畫作品。 注意事項:每次必須確認全班一起跟老師念。 17.雪人游戲

準備用具:各種動物有特色的五官

游戲玩法:在黑板上畫出雪人的外觀,但沒有五官,輪流讓學生到臺前來,老師先發命令,例如:“Put an eye on the snowman.”然后把學生眼睛蒙起來轉三圈,直接帶到黑板面前要他把眼睛貼上,以此類推玩下去。

主要事項:當學生在轉圈的時候,老師也可以發明小小的朗詩跟著念,例如:eye,eye,eye,put an eye! 18.風景畫游戲

準備用具:準備兩張一模一樣的風景畫,上頭有課程單詞的圖,磁鐵數個 游戲玩法:老師可以先用這兩張風景圖復習今天所學的單詞,“What do you see?”“I see….”,之后開始展開游戲,將全班分成兩隊,看誰先能聽明白老師所說的物品,并盡快的找到,比較快的就得一分。

老師:Put the magnet on the -----.Go!學生按照老師的指示去做。

注意事項:可以將單詞圖片巧妙的安排在風景畫中,增加尋找的趣味。 19.吊死鬼游戲

準備用具:各類單詞圖片卡

游戲玩法:將全班分成兩隊,老師按照所選單詞的字母數,分別畫出底線來,讓全班猜猜這是什么字,先猜拳決定猜的先后順序隊伍,猜對了就把字母填進去,猜錯了就換另一隊回答,并在猜錯的該隊上畫上一條線。

注意事項:可以改成開花的圖,一次開一個花瓣,或是其他的圖,重點是一次一個步驟。 20.魚尾配對游戲

準備用具:數條魚和魚尾(至少五個,但越多越刺激)

游戲玩法:分別畫出魚的身體和尾巴剪下來,魚的身體上畫上各字母單詞的圖畫,尾巴寫上代表字母,將之分散放在地上或是桌子上,每個學生輪流上前把魚和魚尾接上,并且正確的把字母和代表字母讀出來。

注意事項:這是配對游戲,所以也可以應用在單詞和圖片的配對,或是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配對。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西游記讀后感結尾50字下一篇:英語形容詞de排列順序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