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csr內審報告書

2022-07-01

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通過報告的方式,用于記錄工作內容。怎么樣才能寫出優質的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csr內審報告書》,供需要的小伙伴們查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csr內審報告書

CSR報告最佳實踐——華潤集團

一、華潤集團簡介

華潤集團成立于1938年,是一間多元化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消費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飲料)、電力、地產、醫藥、水泥、燃氣、金融等。自05年起連續被國資委評為A級企業。

華潤集團從2007年開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2007年、2008年華潤發布華潤企業公民建設白皮書,2009年、2010年發布華潤集團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1年華潤發布兩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包括主報告和6家重點企業的分報告??梢钥闯鋈A潤集團越來越重視社會責任,一步步在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二、評價社會責任報告

(一)報告的內容

1、完整性

報告系統披露了“責任專題”、“責任管理”、“共創價值”、“致力和諧”和“綠色低碳”等方面的責任實踐情況,具有較好的完整性。

2、相關性

(1)戰略與愿景

把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當做企業的長期戰略,通過未來展望把企業的理念落實到未來一年的具體實踐當中。

(2)管理方法

華潤集團建立了社會責任組織體系,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矩陣式管理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指標體系能夠有力的保證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與披露。

(3)業績指標

華潤集團在其關鍵績效指標表中分為經濟責任、社會貢獻、員工責任、客戶責任、安全生產及環境責任。

3、可靠性

報告中都有董事長致辭,董事長的簽名和承諾意味著他對報告的內容負責;

在報告的末尾有第三方評級機構依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SS- CSR 2.0)》對報告進行評價;

集團報告的附錄部分,對報告的數據來源,報告標準等做了說明。

4、響應性

報告充分披露了“產品質量管理”、“ 安全生產”、“責任采購”、“發展綠色電力”等關鍵性社會責任議題,回應了利益相關者的期望。

(二)報告的質量 1.準確性

從信息來源方面看,華潤集團形成了相關的制度保證了信息提供的準確性; 從信息提供的內容來看,企業通過在實踐中對所提供的信息不斷的完善,提高了信息的準確性。

2.平衡性

報告披露了員工死亡人數、重傷事故次數、職業病發生次數等負面信息,并且較為詳細地闡述了“華潤雪花啤酒設備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相應的解決及防范措施,具有很好的平衡性。

3.可比性

報告披露了多個關鍵績效指標的縱向可比數據,并披露了“客戶滿意度”等橫向可比指標,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4.創新性 角度新穎,以專題的形式,比如說“責任專題”、“共創價值”這些利益相關者比較關心的方面加以詳細闡述,使得利益相關者能夠更充分的了解企業所做的努力。

(三)啟示

1、把公司文化和社會責任相結合,將華潤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和要求與華潤企業文化融為一體,通過公司對文化的宣傳達到把社會責任從公司的領導層貫徹到基層。

2、把企業社會責任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結合,推動管理創新和實現內部協同效應,強調企業的成長性的同時也承擔責任,而承擔責任又能更好的使公司發展。

3、通過對負面信息的披露,督促企業能夠更加重視安全生產,采取措施來改進企業的生產狀況。

4、采用國際通用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0)和AccountAbility組織發布的《AA1000原則標準(2008)》能夠使得華潤集團的社會責任報告的信息質量得以更好的完善。

三、具體的實踐

(一)廣西華潤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

1、園區介紹

華潤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在2007年于廣西富川創建。園區以華潤旗下的華潤電力、華潤水泥和華潤雪花啤酒為核心,形成循環產業鏈,帶動形成電子、再生生物、現代農業、物流等循環產業鏈。

2、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社會

3、華潤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啟示

(1)從表中建設期數據看出電廠、水泥廠、啤酒廠實行辦公、生產服務設施集中建設,最大限度的減少資源的重復投入,減少土地資源占用,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

(2)其次從企業間資源利用和運營期的數據可以看出三家企業協同合作,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一再生資源一再生產品”的循環流動過程,相互提供產成品和自身無法完全處理的副產品,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末端處理。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水平,還減少了企業污染物的排放,實現了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華潤的希望小鎮

1、項目介紹

2008年春,華潤集團宋林董事長提出發揮華潤多元化經營的優勢資源,利用華潤企業和員工的捐款,到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建設希望小鎮的想法。

2、希望小鎮的施行成效

舉例:百色華潤小鎮

人均收入增長是示意圖

從表中可以看出百色華潤小鎮自2008年起,人均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3、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社會

4、華潤希望小鎮的啟示

(1)多元化企業對接,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大展所長。 (2)與“希望小鎮”合作經營,促進雙方發展

(三)華潤集團致力和諧

1、響應政府政策,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配合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作表率;開展社區共建,舉辦“珠海華潤銀行 • 2011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對珠海文明城市的建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以“助力交通、泊易暢行”為投資理念,在多個城市的核心區域建設社會公共停車場項目。

2、華潤秉持“尊重人的價值,開發人的潛能,升華人的心靈”的工作宗旨,關注員工成長,籌備華潤大學。

3、啟示

(1)繁榮地方經濟,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2)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價值,華潤“受員工熱愛、受社會尊重、受大眾稱道”的企業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3)讓華潤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在這個組織中能夠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希望和機會,增強華潤人的凝聚力,煥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實現員工與組織共同發展。

資料來源:華潤集團201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華潤集團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主報告

華潤集團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重點企業報告

第二篇:CSR藍牙耳機開發簡介(模版)

CSR藍牙耳機開發簡介

一.BC6145 1.連接spi板和BC6145,電腦并口連接到spi下載板上,bc6145要開機,如下圖:

2.打開Headset Config Tool BC6145軟件,修改pskey

先選擇從目標板上讀取pskey設置,如下圖,選擇open from device 在各設計選擇完后,選擇write to device(若要保存設置文件,則選擇write PSR) 3.需要復位eeprom,才能使設置起作用,復位可以斷電復位,或者關機后等1分鐘進入待機后再開機即可起作用。

第三篇: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的模型研究

[摘 要]企業社會責任通常指企業對其利益相關者應當承擔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發展有什么關系?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將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企業對其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將有利于其獲得戰略性資源、核心能力以及良好的企業環境。也就是說對企業競爭優勢具有正面的影響作用。本文最后構建了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的模型。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CSR);競爭優勢(CA);貢獻;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9)23-0070-04

1 前 言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通常是指企業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之和,包括對投資者、員工、消費者、商業伙伴、自然環境、社區和政府的責任。

邁克爾•波特提出,企業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CA)歸根結底來源于企業為客戶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巴尼認為,當一個企業能夠實施某種價值創造性戰略,而其他任何現有和潛在的競爭者不能同時實施時,就可以說該企業擁有競爭優勢。一般認為一個企業在資源、能力、為顧客所創造的價值、獲利水平和市場份額等方面。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優勢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目前并沒有一致的看法。本文通過參考前人成果,同時發放開放式問卷,邀請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及管理學科專家填寫,并選擇了其中幾位專家進行深度訪談,構建了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模型,用以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優勢兩者關系。

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描述,采用利益相關者理論框架,將CSR劃分為對主要利益相關者――投資者、員工、消費者、商業伙伴、自然環境、社區和政府的責任。綜合企業競爭優勢外生論和內生論,本文將從三個維度來描述企業競爭優勢,即企業戰略性資源、企業核心能力、企業環境三個維度。

2 CSR與企業戰略性資源

Barney從資源的角度分析了競爭優勢產生的條件:價值性、異質性、難以模仿性和難以替代性;Grant也提出了四個標準:可占用性、持久性、可轉移性和可復制性。Black和Boal將滿足上述條件的資源稱之為“戰略性資源”(strategic resources)。本文根據已有文獻的研究結合專家訪談、開放式問卷的結果,選取了與CSR密切相關的兩項資源:企業聲譽與企業人才。

2.1 CSR與企業聲譽(Corporate Reputation)

關于企業聲譽的內涵,國內外很多學者提出了看法。Williams(2000)認為企業聲譽是形象、個性與聲望的整合。

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有學者提出企業聲譽是企業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綜合評價。Fombrun和Rindova(1996)認為,企業聲譽是“與其他領先的競爭對手相比,一個公司憑借過去的行為和未來的前景對所有的關鍵利益相關者產生的吸引力在認知層面的表達”,指出企業聲譽可用來衡量一個企業在與其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中所處的相對地位,以及企業的競爭環境與制度環境。GrayBaller(1998)認為企業聲譽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群體對公司屬性所做的評價”。Gotsi和Wilson(2001)認為,企業聲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利益相關者根據自己的直接經驗、有關企業行為及其主要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對企業做出的全面評價。

關于企業聲譽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Gray和Balmer(1998)指出企業聲譽最終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Fombrun和Riel(2004)在《聲譽與財富(??Fame & Fortune??)》一書中通過各種實證調查證明了聲譽的重要性。

由于企業聲譽源于企業利益相關者,因此,企業必須對其利益相關者負責。也就是說企業對其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影響企業聲譽,從而影響企業競爭優勢。反過來,企業擁有良好聲譽也會促使有利于企業的社會責任反應的產生,因為企業聲譽決定了公眾對企業的態度,且產生的效應對企業更加有利。一些美譽度高的跨國企業,如沃爾瑪、星巴克、耐克、麥當勞等,在品牌建設方面由傳統的廣告方式轉型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履行社會責任來重塑企業形象,再造企業文化,并由此打造企業品牌影響力。從長遠的角度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更有利于增強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力,容易提升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

2.2 CSR與企業人才

從人力資源角度看,人力資本是企業競爭力獲得的基礎,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制定者、執行者、創新者和評估者,企業生存和發展依賴于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是獲得競爭優勢的可靠保證。人才是企業生存的依靠,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獲得的有力保障。因此如何留住人才,發揮人才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貢獻,是企業的核心問題。企業必須不僅為員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還必須創造平等、無歧視、安全衛生、繼續培訓等工作環境,這些都是企業必須對員工承擔的責任。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滿意度高低標志著企業在人才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企業對其員工履行社會責任將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人才創造力產生正面的影響。

3 CSR與企業核心能力

3.1 CSR與風險控制能力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采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企業對其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可以降低發生各種風險事件的可能性,或者在風險事件發生時能減少損失,而無視社會責任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例如2008年爆發的含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直接導致了三鹿集團的破產,同時也是對整個乳業行業的沉重打擊。究其根源是由于三鹿集團沒有履行其最基本的責任。當事故發生后三鹿集團意圖掩飾問題,并多方推搪,沒有承擔起其必須履行的對消費者生命安全的責任、對公眾披露真實信息的責任,導致在三鹿集團已經發現產品有重大質量問題后仍然不對其產品召回,讓其產品繼續在市面流通,繼續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但是,真相總會水落石出。三鹿集團對其利益相關者極其不負責任的行徑終于受到了法律的嚴懲。這說明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直接影響其風險控制能力,三鹿集團的不負責任行為導致了其在風險面前無能為力,只有破產清算。而很多乳業企業由于在產品質量的監控方面也出現了問題,也就是在消費者責任方面出現缺失,使企業在經濟上和聲譽上都受到了重創。

3.2 CSR與企業創新能力

企業創新能力是指由企業運用其技能與資源建立新科技及產品的新方法或程序,對客戶的需求可予以改變及提供較佳的回應的能力。企業創新能力包括產品創新能力、生產過程創新能力、管理創新能力。創新就是通過開發出新產品和新服務,獲取超額利潤而不是平均利潤,在競爭中贏得先機。因此,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保障。

英國一家名為“企業社會責任網絡”的咨詢公司對財富百強企業進行了一次社會責任評估,BP公司排名第一;在由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等針對全球百強企業的社會責任評估中,BP公司名列榜首,被評為全球最負責任的企業。英國石油公司在環境責任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比如一般開采石油都會把表層的天然氣放出來燒掉不用,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能源。而英國石油則通過改進技術,實現了對這部分天然氣的回收,這樣不僅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增加了天然氣的收入。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緩解全球面臨氣候變暖的厄爾尼諾現象,英國石油公司還投資了2000萬美元解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結果到2001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降低10%,同時還獲得了5.6億美元的增值回報。因此,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會激發企業的創新,為企業帶來收益。

4 CSR與企業環境

建立良好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有助于企業擴大市場,贏得機遇,從而形成競爭優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其獲得良好利益相關者關系的有力保障。例如英國石油公司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而贏得了阿拉斯加石油的開采權;Suncor公司也因贏得當地社區的支持而獲準在阿爾伯塔省開采油砂礦??梢?高質量的利益相關者關系對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要建立高質量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最根本的途徑是盡可能滿足其利益要求,即承擔社會責任。而只與少部分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關系是不夠的,因為它們為企業帶來的正面效應可能會被低質量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抵消。只有當企業與大部分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都達到較高的水平時,才能充分顯現出企業的競爭優勢。要與大部分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必然需要較長的時間,同時付出大量資源。

企業建立全面的高質量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回報的。因此,有人把承擔社會責任視為企業的一種長期投資??铝炙购筒ɡ账?2002/1997)在《基業常青》一書中比較了美國的卓越企業和優秀企業發現,最卓越企業的公司使命和企業文化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導向。Michael Porter and Klamer(2007)也指出,企業把社會責任方面的考慮整合進自己的核心戰略會帶來競爭優勢和社會優勢。

4.1 CSR與消費者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贏得消費者??蛻絷P系管理、一對一營銷等手段就是為了爭奪消費者,良好的消費者關系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消費者是企業產品的最終接受者和使用者。企業要獲得生存和發展,依靠消費者的認同,認同感越強,購買越多,企業獲利就越多。

由于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所消費的產品與勞務不僅僅是關心其是否實現基本功能,還關注產品和勞務是否會對自身和他人產生負面影響,還有些消費者關心其消費是否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關注產品與勞務提供商是否具有商業道德等。日益成熟和多元化的消費者,已經不僅僅關心產品本身,還關心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環境以及生產者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行為。因此,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對其消費者關系有著重要影響。

4.2 CSR與商業伙伴

企業的商業伙伴通常指與企業往來密切的經銷商、供應商、合伙人、合作者、同行企業等。企業的經銷商和最終消費者直接聯系,因此也受消費者影響,關心生產商提供的產品和勞務是否符合環保標準,員工工作環境和待遇是否符合有關標準。經銷商還會關注與自身關系密切的行為,如是否供貨及時,是否提供新產品、新技術的培訓等。

供應商同樣也關心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給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供貨可以降低經營風險。因為一個具有良好社會關系的企業其自身的經營風險較低,發生意外事故的概率較低,即使出現危機,其處理能力也較強,所以,貨款的安全性較高。

與企業業務往來的一些服務提供商,如物流、金融、設備租賃、技術咨詢與服務等企業與機構,也會關注企業的商業道德、聲譽等因素,以期降低合作風險。

企業與其同行企業進行競爭,應履行合法的義務,并以正當方式參與,不得以仿冒他人商標或包裝、低于成本價傾銷、限定他人購買、收受賄賂、虛假宣傳、竊取他人商業秘密、惡意重傷競爭對手、串通投標排擠競爭對手等不正當手段來獲利。

4.3 CSR與自然環境

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往往會對環境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如生產過程產生“三廢”或噪聲污染、最終產品的使用或廢棄對環境產生污染、資源消耗大等。當前社會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企業也在尋求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的途徑。如沃爾瑪通過物流車隊效率提高10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各賣場的能源耗費量減少30%。

有的企業通過公益事業與社區共同建設環保設施,凈化環境,保護社區及其他公民的利益,以緩解工業企業集中的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嚴重、人居環境惡化間的矛盾。

4.4 CSR與社區

企業承擔社區責任可以改善企業與社區的關系,贏得良好的口碑,獲得社區的支持,從而有利于企業在當地的立足與長遠發展。

比如支援當地社區教育、人文關懷、文化與藝術、城市建設等項目的發展,幫助社區改善公共環境;解決當地勞動力和資源閑置的問題;捐贈落后地區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通過公益事業達到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從而提高消費者對本企業的認同感,擴大市場占有率。

4.5 CSR與政府

企業是政策和法律的執行者、建設者和納稅人。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是合法經營,依法納稅,盡可能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促進社會進步。企業對政府除了履行最基本的責任外,還可以通過積極配合與支持政府行為來建立良好的政企關系,從而獲得政府的支持。比如在經濟不景氣時,積極配合政府提倡的“不裁員”“不降薪”,減少失業,減輕政府的壓力;支持政府治理環境污染等。由于企業積極承擔有利于政府實施宏觀政策的社會責任,相應地就會獲得政府的認同,在制定和實施政策上向其傾斜,同時對企業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如給予稅收、用地、貸款等方面優惠政策,這就使得企業的經濟決策活動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靈活性。

5 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的模型及研究

綜合上述觀點,本文提出了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模型,如下圖所示。該模型描述了CSR對企業競爭優勢三個維度的貢獻,并提出企業對其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獲取和維持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對企業戰略性資源、企業核心能力、企業環境有正面貢獻。模型提出的假設如下:

假設1(H1):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獲取和維持戰略性資源(企業聲譽和企業人才)有著正面的影響。

假設2(H2):企業社會責任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風險控制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正面的影響。

假設3(H3):企業社會責任對改善企業環境(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關系)有著正面的影響。

CSR對企業競爭優勢貢獻模型及其假設,尚需要進行實證研究以進一步檢驗其有效性,同時,企業競爭優勢的三個維度之間存在的關系也需進一步研究。如企業與利益相關者關系會影響到企業獲取戰略性資源、影響到企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等。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周祖城.基于卓越理論的競爭優勢[J].南開管理評論,2002.

[2]王慶喜.企業資源與競爭優勢――基于浙江民營制造業企業的理論與經驗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5.

[3]董必榮.戰略無形資產、商譽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

[收稿日期]2009-05-13

[作者簡介]麥影(1977―),女,廣西平南人,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管理決策。

第四篇:內審報告

洗浴中心上半年內審報告

2011年7月1日至7月3日,本單位進行了健康管理體系的內審,歷時3天,對健康管理手冊所覆蓋的3個班組進行了全過程的審核,審核組由OHS管理小組成員組成。通過審核,審核組一致認為:本單位自貫徹GB/T28001-2001標準,特別是體系投入運行以來,服務質量、衛生質量和管理水平明顯有所提高,各項工作更加條理、規范;衛生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各班組對貫徹新標準、新目標呈現了較高的熱情。當然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具體情況簡述如下:

1、審核目的:發現文件及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實現改進。

2、審核范圍:健康管理手冊覆蓋的3個班組。

3、審核準則:GB/T28001-2001標準,本公司健康管理體系文件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

審核取證范圍:自2011年1月1日至審核之日。 審核組成員 組長:張躍勤 成員:朱耀武

4、審核綜述

4.1、健康管理體系方面

依據GB/T28001-2001標準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編寫了質量手冊和

二、三層程序文件,整體文件基本反映單位的衛生質量、服務質量的要求,并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設臵了必要的記錄文件并投入使用,所記內容基本真實,能體現體系運行和衛生質量質量情況。但部分內容仍需進一步完善,如對支持性文件的系統性、

嚴謹性,還需繼續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管理和使用的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工作。

4.2管理職責方面

通過制定、實施健康安全管理方針和目標。建立、保持了健康管理體系,并通過溝通、監控和測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體系的有效性,取得一定效果。但班組和班組之間的溝通仍需加強

5、審核結論:

審核組以抽樣的方式完成現場審核,未發現不合格。

本組織的健康管理體系文件:基本符合GB/T28001-2001標準要求;

健康管理體系的運行基本有效性,但需進一步加強。

6、建議

審核組認為:鑒于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良好的現狀,以后更加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審核組成員簽名: 日 期:2011年7月3日

管理評審

2011年7月4日,由書記張國祥主持召開了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會議,時間一天,參加評審的主要領導有夏廣善(隊長)、時玉祥、張躍勤、路天保及各班組組長。

為了提高管理評審,6月28日,對各班組發出了管理評審通知,要求各班組對健康管理體系在本部門的運行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總結,找出運行好的方面和薄弱環節,積極準備相應的整改措施。

評審在積極、熱烈的氣氛中進行,大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前后對比,認真的評議了體系建立以來的巨大變化,大家一致認為: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規范及各項工作的程序,提高了員工素質、衛生質量和服務質量。雖還有諸多不足之處,但仍可以肯定本單位所建立的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基本適宜充分和有效的。

GB/T19001-9000標準和公司質量手冊的要求,評審的主要內容包括:

a、 OHS方針的持續適宜性;

b、 OHS目標的適宜性、先進性及可實現性; c、 內審的結果;

d、 產品質量狀況及不合格品率分析; e、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 f、 改進的建議等. 對上述內容的評審簡述如下:

一、對質量方針的評審

本公司的質量方針是“科技領先、優質高效、用戶至上、遵信守約”,方針包括了滿足要求和持續改進的內容,符合標準要求,也體現了本公司的特點,“以顧客為中心”。

二、對質量目標的評審

根據公司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三項質量目標:(1)一次檢驗合格率達到97%以上;(2)檢測設備按期檢定率100%;(3)顧客滿意度99.9%以上,三項目標內容符合實際,通過認真努力以落實可以達到,尤其是通過對質量目標的分析、考核、落實到各部門之后,進一步證明公司所制定的目標是基本適宜的,具有一定先進性,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三、對內審結果的評審

自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以來,制定了年度內審計劃,12月份的內審則比較成功,內審由兩名有資格的內審員進行,歷時兩天,編制了檢查表,作了內審記錄。

四、對顧客意見的評審

以三個月來顧客反饋的主要意見看,本公司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是得到認可的,顧客滿意度達到99.9%,不滿意的主要內容反映在價格方面,今后應注意適當、協商,保持適當的價格水準,以便更好的占領市場。

五、對過程業績和產品質量的評審

對于各項活動和過程的業績是有目共睹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

運行以來,各項過程得到控制,業績優其突出,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不合格品率不斷下降。

六、對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的評審

體系運行以來,大家針對在各項活動中出現的不合格,采取了3項糾正措施,雖然這些措施水平不高,原因分析也不太到位,但說明大家在致力于改進,成果可喜,并且根據可能出現的不合格采取了3項預防措施。對于這些措施大家認真的進行了原因分析,進行了整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七、薄弱環節

通過評審,大家還提出了許多不足和改進建議,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人力資源不足,缺乏人力是公司的當務之急,另外對現有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也是必須抓緊的。

2、檢驗力量是關系產品質量的頭等大事,目前人員仍不足,需再增補人員。

對這些薄弱環節,綜合辦會同有關部門在一至兩個月內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要在全公司范圍內,掀起學文件、用文件的熱潮,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第五篇:內審報告

某某集團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審計部

某集審(2007)第2號 審 計 報 告

集團董事會:

根據《集團審計管理暫行辦法》之有關規定,并受集團分管領導安排,我們于2007 年元月15 日至26日對某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了審計。

審計的目的:

1、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保護資金、資產的安全、完整;

2、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內部相應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3、規范財務會計行為,以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審計的重點:該公司的內部會計控制、物料用品控制、資產管理控制等的制度、規定,并適當地追溯到其他相關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帳證表處理及經濟合同、相關協議。

我們的審計依據了國家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基本準則》、財政部《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和某某集團餐飲事業公司《材料采購、入庫及領用流程操作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相關內部控制的健全性進行了檢查及初步評價,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執行情況進行了測試;通過對該公司的業務流程、會計記錄、應用軟件、報告、申請書、批準書以及能反映控制措施的文件進行了檢查,并采取監盤、觀察、計算、分析性復核、檢查、詢問及流程描述等審計方法,審查既定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執行。

一、該公司內部控制現狀

1、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因未提供書面的貨幣資金管理制度,本次審計只能對其現實的工作狀況進行檢查,關鍵控制要點做到了:①錢帳分管、支票印鑒分管;②收付款申請人、批準人、會計記錄、出納、稽核崗位分離,不得由一人辦理收付款業務的全過程;③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④對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定期盤點。

不足之處:①未提供財會人員崗位職責,也沒有具體工作手冊、實施細則,開展工作有通常是憑經驗辦事,缺乏系統性;②保險柜存放大量現金,既不符合現金定額管理的規定,也不利于資金的安全;③收銀臺現有一個保

Department OfAudit

險柜,兩個收銀員均有鑰匙,預計會給現金的安全帶來隱患。

2、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控制:有書面的采購與付款方面的內控制度,相關人員對此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并沒有見過書面的,通過這次審計,才把制度拿來仔細學習,因此在執行上,也是憑經驗辦事,具體說來有如下不規范的地方:①后廚經辦人員把“直撥申購單”填好后,直接交采購員進行購買,未經廚師長審核;②部分采購合同供貨商蓋的是對方單位部門章(應蓋法人章或合同專用章);③申購單傳遞不規范,財務記帳未附申購單;④未按規定做出市調核價表。

3、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控制:未提供樓面營業與收款的內部控制文件,目前這部分工作是通過“易銳餐飲管理軟件”來運作的,我們通過對該軟件工作流程的了解、相關人員的描述以及對各崗位操作人員權限設定的摸底,認為該軟件的內部控制還是較為完善的,但注意以下兩個問題:①軟件數據的安全,應縮短數據備份的周期;②應考慮突然停電情況下的應對措施。

4、實物資產的內部控制:有部分關于物料管理書面規定,存在問題,(1)物料用品:①對于易碎用品的報損,財務未介入審查;②對于盤點結果,沒

(2)固定資產:①行政部門只是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實物資產臺帳不完善;②對集團公司或相關單位調入的資產,財務未建立“備查登記薄”,③財務報告反映的固定資產余額與實際數相差較大。

二、對該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該公司的“內部會計控制、物料用品控制”基本有效,“資產管理控制”有缺陷:

1、對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業務按既定的授權批準模式(未能提供書面制度,缺乏條理性)運作,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分離,相關機構和人員相互制約;

2、對物料類用品的驗收入庫、領用、發出、盤點、保管及處置等關鍵環節控制適當,但與某某集團餐飲事業公司《材料采購、入庫及領用流程操作規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3、對集團內部調撥的物資數目不清,相關人員處理此類事務的水平有待提高;

4、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不健全(諸多制度要求提供均不能提供書面規定或電子文檔)。

本次審計為內控專項審計,不便對其他問題發表過多意見。

Department OfAudit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初一400字作文下一篇:6年級英語考試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