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

2023-03-08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信息:即音訊,消息。

信息:亦指通訊系統處理與傳輸的對象。泛指消息與信號的具體內容與意義。通常通過處理與分析來提取。信息、物質與能量通常稱為系統的三大要素。物的系統就是這樣,人與人之間組成的社會系統也就是這樣。系統論的創立者貝朗塔菲與管理學家巴納德、卡斯特及羅森茨韋克均重視信息的作用并對信息的作用有所闡述。

信息:就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特征、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最新反映。毛澤東一直對信息高度重視。戰爭年代親自動筆為新華社撰寫重要消息,用以指導革命。

信息與系統

信息就是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溝通交流的介質之一。一種重要的媒介。系統就是自成體系的組織,就是相同或相類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與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就是由若干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要素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統一整體。

系統管理理論認為:系統就是處于一定的相互關系中與環境發生關系的各組成部分的總體。

世界就是由不同層級的系統構成的。整體性就是系統的最基本的屬性。大局與小局,全局與局部。全局與一域。

系統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就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聯系的媒介之一就就是信息。開放的標志之一就就是輸出與接受信息。其內部與外部均有信息反饋網絡,能夠進行自我調節,以適應環境與本身需要。孤立與封閉的系統,其前途就就是崩潰與滅亡。“閉關鎖國”也就就是與外界失去應有的信息聯系,只能就是“瀕于崩潰的邊緣”。

無論系統還就是環境,都就是根據相互之間傳遞的信息做出反應,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使系統處于動態平衡之中,保持生機與活力。

現代管理理論之社會系統理論

美國管理學家巴納德創建社會系統理論。該理論專門研究正式組織的本質、特征、構成要素與行為。

•正式組織三個基本要素:協作的意愿(組織成員愿意為實現組織目標做出貢獻)、共同的目標(協作意愿的必要前提,誘導協作意愿。使組織成員知道組織要她們做什么以及從協作及實現目標過程當中得到哪些滿足)、信息聯系。

•通過信息才能把有協作意愿的組織成員與組織的共同目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良好的信息聯系能夠使組織成員合理地行動。巴納德認為:組織領導者的作用就就是在一個信息聯系系統中作為聯系中心,系統運轉的中心,對組織成員的活動進行協調,指導組織的運轉,實現組織的目標。其

主要職能之一就就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的體系,建立與維持一個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統。

•組織平衡理論:內平衡與外平衡。誘因大于犧牲。

信息與決策

•系統分析:使系統整體效能最優的一種方法。學習型組織理論稱為“系統思考”。就是科學決策的基本方法。系統分析的基本前提就是掌握情況。

•決策機關與決策者掌握情況的基本途徑就就是獲取信息。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就是正確、科學決策的重要支持要素。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聞”。

信息與系統(組織)功能

•任何一個系統(組織)都應有其特定的功能。也就就是其存在的作用、意義與價值。

•信息的作用:就是體現系統(組織)意圖,反映系統(組織)狀態,塑造系統(組織)形象,支持組織決策,實現系統(組織)功能的重要因素。對于公共組織來說,就是政令、動態、輿情、民意的載體;就是系統(組織)內外溝通交流的媒介;就是系統(組織)本身與內部要素對外部環境變化作出積極能動反應的激活因素。

•信息的屬性:客觀性(不帶任何主觀色彩的陳述,潤物細無聲)、準確性、時效性。時效性即及時迅速,產生功能效用;有目的,起到應起的作用。

•對于信息的發送者而言:一定要明確,發出什么聲音、傳遞什么訊號,信息的接受者會產生什么反應,進而達到什么目的。

•SOS 訊號(求救);救護車的警笛聲,警車的警報聲(讓路);處于危險之中人呼喊“救命”(尋求幫助)。

關于機關應用文中的信息

•狹義的信息就是機關應用文的一種,就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機關應用文體裁。

•信息就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特征、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最新反映,就是一種具有很強時效性的文體。

•信息文稿對語言的最大要求就是,精煉、確定、有深度,用最小的文字量提供最大的信息量。所謂精煉,就就是不用穿靴戴帽,不用交待事情發生的全過程(主要事實交待清楚即可),不用毫無信息量的華麗詞藻。所謂確定,即用詞準確,能用數字說明、分析的,盡可能用。真正科學意義上的信息,應該就是最大的確定性、最小的不確定性。所謂有深度,就就是能夠反映事物的特征屬性、變化趨勢與相互關系。

•每條信息字數一般在二、三百字左右,最長不宜超過 500 字。當然,也有例外。這就是信息的靈活性,也就是信息之所以廣泛應用于管理實踐中的根本原因所在。一般而言,信息文稿的語言必須非常簡練。

信息的作用

•(1)領導決策的基礎與依據作用;

•(2)指導整體工作的重要渠道的作用;

•(3)對整體工作狀況,重大工作進展,上級重大決策落實情況的監控作用;

•(4)反映人民群眾呼聲的通道作用。

信息與公文的關系

•相同點:

•1、都就是一種文字表達;2、都有對上,對平級,對下的關系;3、都就是行政的基礎與重要環節。

•不同點:

•1、信息就是決策的前提,公文就是決策的結果;2、公文就是請示報告事項,答復問題,部署工作;信息就是反映問題,追蹤情況,提供決策參考;3、處理程序不同:公文有嚴格的處理程序,信息程序直接便捷。

簡練不等于簡單積累才能有深度

簡練不等于簡單。契可夫:“簡練就是才能的姊妹”。信息要寫得簡練,就不能憑著直覺去寫,在構思時就要有明確的思路與觀點。如果對所要寫的東西不了然于胸,不把握其內在聯系,行文就是談不上言簡意賅的。

•要把握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在全局與大局中的位置,與其它關聯事物的內在聯系,對其屬性特征與發展趨勢能過做出準確判斷。

•信息語言的簡練就是同信息人員觀察、分析問題的深度,剪裁、取舍材料的能力緊密相聯的。

•這些都要靠積累。

二、如何寫好信息

•信息的結構:標題,導語,正文,結尾。

•標題要精煉準確醒目,畫龍點睛,一下子就能躍入眼簾,引人注目,奪去眼球,要么掌握信息的基本內容,要么勾起繼續讀下去的欲望。

•導語就是正文中起關鍵作用的開頭語。導語在布局謀篇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導語會使文思泉涌,與標題一樣應該能夠一下子抓住讀者,引人入勝。導語寫不好,思路就會越寫越窄,直至卡殼。信息的導語應該反映出最基本的信息。

• 正文應該層次清楚,絲絲入扣,內在邏輯關系清晰。就信息而言,語言應該簡練、生動、真實、客觀。用最少的語言承載最大的信息量。語言盡量通俗易懂,寫作者的角度站位、語氣口吻應該就是客觀的,敘事、議論切忌出現第一人稱、第二人稱語態。第三人稱,生動但一般不宜口語化。

文章的結構

人們常用“鳳頭、豬肚、豹尾”形容優秀作品的構架。

•鳳頭:意思就是文章開頭要像鳳凰的腦袋一樣,精彩亮麗,奪目搶眼,開篇切題,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啟動文思。

•豬肚:中間正文部分要像豬肚子一樣,內容豐富,充實厚重,而不就是泛泛空談,光就是喊口號。內容豐富即承載最大的信息量,并且內涵深刻,給人以啟示、啟迪與教益。

•豹尾:結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樣簡潔明快,剛健響亮;畫龍點睛,呼應扣題;收筆有力,戛然而止,不拖泥帶水。

•有人說,小到學習生活,大到事業人生莫不如此。正所謂文品如人品。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要起到進一步明確與深化主題思想的作用,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言的本意。

•明代著名學者謝榛《四溟詩話》中“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就就是說,作品一開頭,就要像放炮似的,使人耳目為之一震;而結尾,又要像敲鐘似的,使人覺得余音繞梁。

•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留連,若難遽別”(《閑情偶寄》)。

•這些關于作品的開頭與結尾的言論,盡管說法不一,但其實質都就是要求作者要認真寫好作品的開頭與結尾。

關于導語

•信息通常就是由導語與主體(次重要的材料、更次重要的材料及背景等段落)組成的。

•什么就是導語:顧名思義,導語就是一篇消息在開頭位置用以導引讀者閱讀的那段文字。導語用最精粹的文字,簡明扼要地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及其意義表達出來,就是信息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導語就是具有可聽性與可讀性的特殊開頭。它擔負著三項使命。①反映信息的要點;②確立信息的基調;③喚起受眾的注意。

•導語的作用:讀者一瞧導語就知道這條信息寫的就是什么;讀者瞧了您的導語愿意繼續讀完這條信息。

•導語寫作的要求:

①要有最重要與最新鮮的事實;②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③要簡明扼要,生動具體;④要通俗易懂。

• 導語寫作的一般思維過程:首先要考慮什么東西就是您要報道的這條新聞的最重要與做新鮮的。其次,要考慮您確認的這個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跟什么人有關。第三,要考慮怎樣表達才能最吸引人。

三、機關人員撰寫信息通常存在的問題

•1、體裁把握不準:體裁角度把握不當,標題錯位,有表決心的決心書、檢討書、心得體會、記敘文、決心書、散文、合理化建議報告、工作方案、論文等等,甚至有的說不上什么文體,思維奔逸。

•2、就事論事:信息量少,題材不豐富,內容延展不開;當照相機,當鏡子,機械地照搬復制事件,許多稿件沒有擺脫就事論事窠臼。

•3、缺乏目的性:重要信息關注不夠,中心人物職務身份姓名交待不夠準確,重要人物沒交待,對全

局缺乏了解掌握,對形勢任務不明晰。不必要的細節(如幾時整,某樓某層會議室等)鋪陳過多交待過細。

•4、基本功不夠:語言貧乏,不夠莊重,過于口語化(寫材料、把副主席寫成主席)。表達能力欠缺。文不對題,題不對事,題事難符;內容像堆砌羅列拉菜單,列菜譜,而不就是色香味俱全、人們喜歡享用的飯菜;有的沒標題或者標題過于寬泛,說什么都行;有的就是記敘文標題。有的題目臃腫,未經推敲,體例上自相矛盾。題目不夠簡練精要,不夠醒目,承載信息不足;語言不夠精煉,語言文字功底需要強化,文字表達能力還須加強。

•5、角度站位不當:寫信息不就是現場秀,而就是廣播員。盡量用客觀莊重語言,陳述性語言。絕對避免主觀化,情緒化語言。角度站位不能始終如一;沒詞了就赤膊上陣,用主觀性評論等主觀性語言。濫用形容詞與副詞。信息應當慎用形容詞、副詞,更不能使用其最高級,如“非常”、“最”、“很”、“極” „„

•6 忽視重要人物與工作全局:大局就是由現實局面與掌控局面的人等因素決定的或構成的。而許多人往往忽視這方面的信息,重要人物沒交待或重要人物事件背景沒交待,或重要信息交待不夠準確全面。

四、寫好信息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光聽不夠,必須實踐。躬行,就就是老老實實實踐。誰都不就是天生的筆桿子,都就是學習實踐、不斷練習體會積累的結果。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學習訓練不得法,當然也不會得到太多的回報。春華秋實,春種秋收。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演說家李真順說:“只有完美的練習,才能有完美的結果。今天放下面子,明天才能更有面子!實踐,實踐,再實踐。練!練!練!”除了個別人有點天賦,大都興趣、志向、職業操守使然。要“舍得”,有付出才有回報,舍出辛勞努力、舍棄歡愉休閑,得到才能、尊重、成就。“腹有詩書氣自華”。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下 面,我就本人從事輿情信息工作的粗淺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首先,請大家看到印發的范文,在講課提綱的

6、

7、8頁,為大家準備了5篇范文。第一篇《人們認為提高人大代表素質有三個有效途徑》,標題之后的第一段話,主要是介紹提高人大代表的重要意義,然后用一句過度性的話引出下文,接下來用并列方法提出三個方面的途徑。 第二篇《民間“修譜”現象的社會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關于修家譜,大家都見到過,但可能沒有對其負面影響作過系統的調查和思考。信息中的開頭部分,也可以說是導語部分,先作背景交代,而且肯定其積極意義,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負面效應。主體部分用統分結合法表現各個方面的負面效應,也就是圍繞修家譜的負面效應這個主題,從不同的側面去表明觀點。結尾則是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后面三篇都摘自中宣部輿情信息局的《輿情摘報》,《災后重建群眾總體滿意但仍需改進》、《央視新聞聯播改版繼續引發人們熱議》、《央視手機短片《歷史上的今天》上線播出》,既省去了導語,也沒有結尾,開篇就直奔主題。概括地看,這些信息都短小精悍,輕于說事,重于論事,每一篇都圍繞一個主題,從不同側面去評論,表明觀點,在表現手法上,作者不直接站出來說話,所說的都是群眾的意見建議,作者只是收集、整理群眾、網民意見后,進行再加工,形成一種的特定文章。當然,這只是一個表象性的認識,下面,我們將從四個方面對輿情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寫作進行探討。

一、輿情信息基礎知識

(一)什么是輿情信息。這是一個很直觀的名詞,“輿”是指社會輿論,“情”,是情況,綜合起來說,關于社會輿論情況的信息,就是輿情信息。用專業化的術語來講:

1、輿情:輿情是指某一個社會事件發生之后,人們的社會政治態度。也可以說是社情民意。比如說,人們對當前政府房價調控政策的看法、醉駕入刑后人們的看法、故宮失竊后人們的看法等等,還比如非典和禽流感發生后,引起社會民眾恐慌和不安而形成的社會政治態度、看法和意見。當然,這種“民眾社會政治態度”,很大程度上是民眾從自身利益需求出發,產生的訴求和表達,這樣就導致同樣一個社會事件發生后,不同的利益群體會出現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我們在從事輿情信息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堅持辯證的思維,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去把握。

2、輿情信息工作就是有計劃、有組織地收集、整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專門活動。上面所說的輿情,也就是群眾的看法、意見,好比是“米”,我們只有將人們的社會政治態度、看法和意見進行收集、整理,然后形成文字材料,煮成了“飯”,才構成輿情信息。

(二)輿情信息與其他信息的區別

輿情信息是人們思想活動的反映。它不僅反映社會現實及其變化發展過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社會現實在公眾思想上產生的影響,具有群體性、政治性、階段性三個方面的明顯特征。群體性:輿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一定群體的思想活動,而不是個體的心理情緒,某一個人的說法不具代表性,只有一定范圍或一定數量的公眾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意見、要求和思想,才構成輿情,我們寫輿情信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考慮,不能夠以偏概全。特別是不能只看到某個偏激的看法,而忽視了普遍的意見建議。政治性:輿情信息所反映的往往是人們對公共事件的政治態度,與執政者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的工作密切相關。我們寫輿情信息,一般不要涉及娛樂界、體育界,即使要寫,也要從推動和繁榮文化藝術事業這個角度去思考。階段性:輿情信息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有一個產生、發展和逐步削弱的過程。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輿情,要注意群眾對新近發生事件的看法和態度,已經發生很久的事情則沒有了意義。比如說,上半年發生的故宮失竊事件,當時是很好的輿情素材,假如你現在還去寫輿情信息,顯然不合時宜,也根本沒有了意義。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區分不出哪些是工作信息,哪些是輿情信息,其實,從內容上看,工作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事件”本身及“事件”發生的過程,而輿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事件”對“人”的思想產生的影響,以及人們的思想政治態度。比如,“我國啟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是工作信息,而“網民稱贊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則是輿情信息。

過去工作中,我們所接觸的主要是政務信息和新聞消息,認識輿情信息,必須把它與這兩類信息進行比較。

1、與政務信息的區別。首先是關注點不同。政務信息是指有關經濟、政治和社會管理方面的工作信息,一般是向決策者提供某個具體社會事項的基本情況,包括某個方面的工作動態、某個地區發生的事件,其關注點在于社會事件的本身。我們平時在工作中所寫的信息,基本上是政務信息,重在推介或向社會介紹、公布發生了什么事件,取得了什么成果。而輿情信息則要跳出事件本身,重在反映事件發生后人們由此而產生的思想、認識意見,其關注點在于社會事項引起的思想動態。比如,某煤礦發生了特大礦難,政務信息主要是反映有關礦難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善后處理等有關情況;而輿情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干部群眾對礦難的關注、議論及思考,廣大礦工及其家屬的思考狀況等。其次是工作面不同。政務信息一般是就某地某單位的工作情況進行反映,具有一定的屬地性,比如城關鎮的同志不會反映其他鄉鎮的情況,民政局辦公室也不會就公安局的工作動態去寫信息;而輿情信息由于所反映的是公眾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只要是公眾關注的,并且具有群體性、政治性、階段性的重大事件發生后,人們由此而產生的看法,不管他涉及哪個部門、哪個地方,我們都可以去寫,都可以作為輿情信息的素材。

2、與新聞的區別。兩者所反映的都是群眾的意見和呼聲、意志和愿望,國際國內各方面的形勢和各種事件動態。二者具有明顯的不同之處:

一是新聞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而輿情信息主要是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是新聞受眾是社會公眾;而輿情信息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黨委、政府的決策者;

三是新聞具有公開性;而輿情信息具有內部性,不宜公開發布;

四是新聞是說事,作者不直接表明觀點;而輿情信息雖然也說事,但所說的是人們的思想、看法、意見,作者要用自己的筆觸表明群眾的觀點。

(三)輿情信息的分類 常用的四類:

1、思想反映類信息:這類信息主要反映廣大干部群眾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決策部署出臺前后的思想動態;廣大干部群眾在一個時期內對國家和地方形勢的看法;廣大群眾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思想反映等。如《中央高層8個月三次研究部署社會管理問題引網友熱議》,《干群希望對“醉駕入刑”執法由高壓轉入常態》、《輿論熱議抗震救災與災后恢復重建帶來的四大啟示》、《干群希望城市建設別總吃文化的老本》等。

2、分析類信息:分析類輿情信息要有理性的深度,此類信息是對某個專題性、階段性或綜合性的輿情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為領導和決策部門提出對策建議的信息。編寫這類信息要注意透過現象看本質,提煉總結,歸納升華,把握態勢,預測走勢,突出思想內容的深度性。如:《公車治理要舍得“自斷臂腕”亟需立法保證》、《日放棄核電擴張應該引起中國深刻反思》、《干群希望記者走基層“身入”更要“心入”》等。

3、調研類信息:調研類信息要突出對策性,此類信息一般是對某一問題的反映。內容上一般要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建議,如:《旱情引發農村矛盾糾紛呈上升趨勢》、《專家提醒“偽文化”之害甚于黃色“文化”》、《網民期待更多“民聲微博”解決百姓訴求》、《調查顯示:91%的人支持高校結盟實現資源共享》等。

4、工作動態類:工作動態類輿情要突出時效性,一般以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和發展動向為主,以實效性和重要性為主要價值取向,開門見山,一事一議,盡量做到簡明扼要。一般來講,工作動態類的輿情信息寫得不多,即使要寫,也要側重反映宣傳思想領域內的工作。如《江西督查政府網站“老死空”現象將約談分管領導》,《世界數字圖書館網站將啟用》、《“2011數字出版高端論壇”專家論道把脈獻計》等。

二、輿情信息的結構

在座各位大多是主管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或者是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文字材料寫作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較高的水準,但由于過去基本沒有涉及輿情信息的寫作,對其寫法感到陌生。其實輿情信息的寫作并不難,剛才我們共同學習了幾篇范文,已經對輿情信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分析輿情信息的結構,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1、標題:輿情信息的標題,要開門見山直接表明觀點,讓人一目了然,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標題的類型多種多樣,具體采用哪種標題,要根據信息所表達的實際內容來確定。 (1)直述型:這種類型的標題在標題中直接點明輿情信息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這是輿情信息中最常見,占比例最大的類型,如《社會各界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決定反響熱烈》、《民眾認為XXX勢在必行(亟待解決)》、《基層反映XXX問題不容忽視》;《XXX引發爭論》等。

(2)總結歸納型:這種類型的標題通過對輿情信息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提煉,并以特點的形式表達出來,簡明醒目,使它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如《“五盼”思想折射出農村群眾發展心理》、《當前新農村建設呈現五大新特點》;《基層干部群眾對XXX反映不一》。 (3)評價建議型:這種類型的標題對輿情信息所反映的主要內容作出評價、判斷或提出中肯、可行的對策建議,常用“應”、“要”、 “建議”、“影響”、“值得關注”等形式來表達,以引起領導關注。如《要重視“兩欠”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彼強我弱”的問題》、《要注意小學生思想成人化傾向》、《我國文化市場“價格虛高”現象值得關注》。

(4)趨向預測型:這種類型的標題主要用于前瞻性、預見性、苗頭性的輿情信息,常用“態勢”、“苗頭”、“預測”等表達形式。如《二季度社會輿情將繼續保持積極平穩態勢》、《專家預測我國明年網絡游戲規模近90億元》、《專家預測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將連續兩年保持低增長水平》等。

(5)題文承接型:就是用輿情信息的第一句話作標題,如《今年宣傳思想工作有“六個新變化”》,正文則直接承接標題,用

一、

二、

三、四等寫下來。

一個好標題的要求:

一是鮮明。什么是主題,觀點是什么,從標題上必須直接反映出來,如《民營企業家盛贊十六屆五中全會》、《人們對近期物價上漲表示擔憂》;《群眾熱烈歡迎XXX》、《基層干部群眾對XXX表示憤慨(極為不滿)》 二是準確。即準確反映輿情信息的內容,如《開學之初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標題直接反映了一個特定時期的大學生的思想情況,若把標題改為《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標題的內涵顯然模糊了,確定性就明顯降低了。

三是新穎。使讀者耳目一新,使人看了標題就會產生讀下去的興趣,如《干群希望記者走基層“身入”更要“心入”》。 四是簡明。標題要簡潔明了,便于記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五是獨特。抓住輿情信息內容中最有特點的東西,避免概念化、一般化。

2、導語。就是輿情信息的開頭,具有提示主題,引出輿情信息主體的作用。開頭寫得好,效應在全篇。導語要以精煉的筆墨,反映輿情信息的要點和輪廓,使讀者很快把握輿情信息的主題。導語不是輿情信息的必需要素,對篇幅較短的輿情信息,可以不用導語。

一是敘述式導語。簡明扼要地交待事情發生的背景,引出信息的主題。如《建議多報道“兩會新會風”》,開頭部分:今年“兩會”出臺了多項新措施,力爭在會議期間不給北京市民生活帶來不便,干部群眾一致叫好。

二是議論式導語。通過議論的方式提示某種現象和問題,并表明所持的立場態度,以加深讀者對輿情信息價值的認識。如《部分地區基層文化設施匱乏》:“現在一些地方鄉村的文化設施相當匱乏,這不僅影響到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會對當地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三是概括式導語。用一兩句話,高度集中地概括出輿情信息的主要內容。如“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引起熱烈反響,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受到高度評價„„”起到強調主題的作用。

3、主體:是輿情信息的核心內容,也是決定輿情信息質量的關鍵部分,主體要運用充分的事實材料,把輿情信息敘述和闡釋清楚,信息的主體部分一般文字較長,具體寫法有相應的格局,但沒有僵死的條條框框,關鍵是要突出主題,圍繞主題講清需要闡述的問題,就象文學作品中的散文一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主體的表現方法主要有三種:

順理成章法:即在整體布局上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沿著一條線索來寫,步步深入,層層推進,使人看了感到有頭有尾,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中間沒有線索的間斷。這種方式顯得曉暢明白,眉目清晰。 并列表現法:就是將一個事物的不同側面,以及幾個事物并列起來,綜合表現一個主題思想。 統分結合法:就是從豐富的輿情信息事實中提煉出一個主題思想,然后將這個主題分解為若干個論點,接下來分別用各種材料來說明這些具體論點。

4、背景:是輿情信息的一個結構要素,輿情信息不一定都要交待背景,但恰當地運用背景材料,對輿情信息內容的理解、主題的深化,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背景材料一般可分為對比性材料、說明性材料和注釋性材料。運用背景材料要圍繞主題、靈活穿插,用語要簡潔明了。要注意針對具體情況適量運用背景材料,如果需要說清楚的,就不惜筆墨,一一闡明;反之,就可少用甚至不用背景材料,防止喧賓奪主,淹沒輿情信息的主體。

5、結尾。結尾是對所反映的輿情事實加以歸納,得出最終的觀點和結論。它是全文的概括、總結,起到呼應標題,深化主題,加深讀者印象的作用。結尾并非輿情信息必需的要素。

三、把握輿情信息工作的四個重要環節

從事輿情信息工作,最難的是收集輿情素材,要完成一篇輿情信息的寫作,搜集輿情可以說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怎樣才能掌握到輿情,并迅速編寫成輿情信息呢,這就要求我們要密切關注“大局、大事、大勢”,始終從服務大局、服務決策的角度出發,著重抓好四個環節。

(一)收集輿情,清楚了解輿情存在的空間。我們知道,輿情經常發生在民意表達最為集中、輿情傳播最為暢通的“場所”。因此,我們收集輿情就要到這些場所去尋找。 一是從媒體上收集信息。媒體信息來源十分廣泛,包括各地區、各領域甚至世界各國的信息,媒體信息特別是網絡媒體信息,沒有過多的周轉環節和層層報批的手續,揭露問題也比較尖銳、比較及時,特別是網民評論、博客等,直接表達了網民的意見,我們從中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輿情點。從媒體收集輿情要注意三點: 第一,中央重大決策、重大事件引發的輿情,要以主流媒體為準。其輿情收集除了自己對“事件”的第一反應外,更多地要關注媒體的評論和輿論的反映; 第二,社會思潮及理論動態輿情,要善于從媒體“理論版”、“言論專欄”去收集,同時也要關注民間網站學術類論壇上的一些“言論”;

第三,社會熱點問題及網上熱點問題,要關注各大網站新聞跟貼和民間網站論壇。 二是從工作中收集信息。各鄉鎮和公、檢、法、工商、教育、城建等部門,工作中直接與群眾打交道,對了解社情民意具有較大的優勢,所涉及的問題往往也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因此,應當成為我們開展輿情信息工作的重點。 三是從民間收集信息。從民間獲取輿情是民意信息來源最直接、最真實的渠道。大家都工作、生活在基層,直接與群眾打交道,要樹立強烈的民本意識,同廣大群眾保持經常性和廣泛性的聯系,善于從民間廣為流傳的民謠、“順口溜”以及各種街頭巷尾的議論、“小道消息”、“傳言”中捕捉輿情點,從中發現傾向性、苗頭性、社會性的輿情信息。有時群眾在言談中不經意的幾句話語、或者是某個觀點,就是很好的輿情信息素材,大家善于從群眾的言談中收集信息,及時把群眾的觀點意向,向上級反映。如上半年在村委會換屆選舉的時期,我通過與群眾聊天,了解到廣大村民非常關注村委會換屆選舉,雖然在選舉過程中有些地方可能出現了一些不如人意的行為,但對于村委會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這種制度卻是普遍贊同的,由此經過總結整理,寫出了《廣大村民盛贊村委會換屆選舉充分發揚了民主》的輿情信息。

(二)搶抓輿情,善于把握輿情發生的時間。輿情的發生是由輿情因變事項所引起的。所謂輿情因變事項,是指能夠引起民眾關注,且會對形成民眾政治態度產生影響的所有事項的集合。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特別注意輿情發生的時間。從理論上講,輿情因變事項發生以后,必然要引發相應的輿情,這是輿情發生時間的一般規律。比如,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當這項政策公布后,民眾必然會有一些理解和看法。贊同、反對、漠不關心等心理反應和行為反應,都可能發生,當民眾的這些情緒反應上升到一種“社會政治態度”的時候,就形成了輿情。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當發現了某項輿情因變事項產生以后,就要分析可能產生的輿情,并在“第一時間”加以收集、整理和上報。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有的輿情同輿情因變事項同時發生。例如國家在出臺新的重大政策措施之前,一般要組織相應的討論,通過媒體營造氛圍。這時不同的利益群體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這種民眾意愿的不同,正是多元民意的一種反映,我們要善于在這種變化中搶抓輿情,并多角度收集和報送。當決策者因群眾反映強烈,而不得不對已經做出的決策進行調整時,民眾的社會政治態度會隨著決策者決策行為的改變而改變,比如,房地產價格攀升問題,早已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滿,開發商的暴利和房地產市場的無序狀態已經成眾矢之的。近期以來,中央加強宏觀調控,各地相應出臺了抑制房價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在這個過程中,輿情是與輿情因變事項相伴發生的。我們要善于觀察輿情因變事項的動態變化,在其變化中捕捉有價值的輿情點,從而形成有價值的輿情信息。

(三)分析輿情,準確判斷輿情變化的走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利益群體所體現的民意是不同的,我們要從三個不同角度去分析,把握輿情。一要注意層次性。比如,某地發生了礦難,對礦難中死亡礦工的家屬和礦主而言,其第一反應和關注的問題肯定是不同的,當地老百姓和政府管理部門的第一反應和關注的問題也是不同的。那么,我們如何反映輿情?最好的辦法是分層次反映,運用辯證思維,把不同群眾的反映都收集起來,形成各方意見、意愿的集合。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反映出因礦難引發的民意取向。二要關注利益性。輿情的本質是民眾對自身利益的訴求和表達,離開了老百姓利益的訴求和表達,將寫不出好的輿情信息。比如,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農民工群體的訴求是對自身直接利益的訴求,而其它階層民眾之所以關注此事,是這些民眾渴望社會公平的一種非物質利益的意愿的表達。因此,對輿情的分析要以“利益性”為切入點,只有抓住“利益”這個核心,才能反映輿情的本質。三要突出政治性。輿情是民眾對執政者及其行為的一種看法和評價。分析輿情不僅要看民眾意愿表達的方式、方法,更要看民眾這種意愿所包涵的內在政治態度。比如,對醫生收紅包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民眾對醫生職業道德的不滿,而深層次上,是對國家醫療改革的失敗,從而使民眾對國家管理體制產生了不滿。分析輿情一定要把民眾的看法同國家政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抓住要害,才能寫出有深度的輿情信息,也才能對決策起到作用。

(四)整理輿情,合理調整輿情寫作的角度。整理、撰寫輿情信息是輿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加工輿情信息“產品”的關鍵工序。寫好輿情信息不需要華麗的辭藻,輿情信息文稿也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文稿可長可短,結構可松可緊,關鍵在于選擇角度,合理調整寫作的切入點。如何選擇切入點?首先要有敏銳的輿情意識,善于在小事中感悟出大道理,在紛雜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輿情因變事項發生后預測出可能發生的輿情,在人們街頭巷尾議論中捕捉到苗頭性的問題;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看到影響社會和諧的隱含誘因,透過國內外輿論走勢發現對國家政治、經濟、外交政策取向產生影響的因素。其次要在情感中尋找靈感。寫好輿情信息不僅需要有責任心,還需要有靈感。靈感從哪里來?從“愛、恨、憂、思、盼”的情感中來,比如,國家出臺助學貸款政策,你認為是好政策,那么就會寫出“積極評價”的輿情信息。對野蠻拆遷問題,你認為不好,那么就會寫出“強烈反映”的輿情信息。對腐敗問題,你感到腐敗已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對此深感憂慮,那么就會寫出“表示擔憂”的輿情信息??傊?,在情感中找靈感,是盡快使自己進入輿情角色的好辦法。

四、輿情信息工作的重點和要處理好的三大關系

(一)輿情信息的側重點

前面我們講到,輿情信息的主要作用是為領導決策服務,具有群體性、政治性、階段性三個方面的特征,由此決定了我們在撰寫輿情信息時必須要把握好側重點:

1、黨和國家、省、市重大決策部署、重大活動的輿情。(十二五規劃開局、四化兩型、五市一極建設、兩會、黨代會、慶祝建黨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

2、意識形態領域的總體態勢和動態動向方面的輿情信息。(準確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總體態勢,敏銳捕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3、社會熱點和重大突發事件。(密切關注物價房價、收入分配、征地拆遷、勞資沖突、司法個案、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等熱點,及時反映基層看法意見和要求。密切關注由社會熱點難點引發的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及時報送各種重大自然災害輿情,比如說6.10洪災發生后,廣大群眾對縣委政府及時組織抗洪救災的思想反映;還有動車事故引發人們的思考和看法等)

4、境外重要媒體和港澳臺涉華信息。(及時反映境外輿論對我國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模式以及國際地位作用等方面的評論,反映境外輿論特別是西方主流媒體對我國重大會議、重大活動、重大決策等方面的評價議論。如:日媒積極評價第四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美國研究報告認為:未來10年中國赴美投資高漲、國外輿論稱中國電荒或拖累經濟、美記者提出中國互聯網國家形象傳播要注意的問題、京滬高鐵月底開通引外媒熱議等。

(二)需要處理好的四個關系:

一是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報送輿情信息,數量是基礎,質量是關鍵,要做到“數量與質量并重”。5月份宣傳部下發的輿情信息專題文件中要求各單位每月至少要報送5篇信息,這個任務其實并不難,關鍵是大家要有心,同時要認真琢磨輿情信息的寫法,努力提高信息質量。對大家報送的信息,我們會及時上報到市委宣傳部和省委宣傳部,定期通報情況,并建立獎勵機制。

關于提升輿情信息質量的問題,我認為首先要主動傾聽群眾呼聲,了解民意,體察民情,通過和群眾交朋友、拉家常,把握群眾的關注點,挖掘有價值的新信息、好信息;其次是要準確反映客觀事實,為領導決策提供全方位、多領域、多角度的信息服務;三是要精煉。要從選題策劃、文字撰寫等方面深思熟慮,形成良好文風,反復推敲,精心提煉,文字簡約,拿出精品力作,而不是“過得去就行”,甚至應付了事。特別是信息的標題要有新意,有吸引力。

二是時效性和實效性的關系。輿情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報送不及時就沒有參考價值、采用價值。有句俗話說,“輿情信息,當天是金子,隔天是銀子,第三天就只是石子了”。因此,報送輿情信息,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的輿情,一定要做到迅速捕捉,快寫快報。大家要時刻保持工作敏銳性,密切關注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社會輿情的重要變化,思想理論領域的最新動向、國內外重大事件,以及群眾的思想反映,收集整理后在“第一時間”形成輿情信息,并且即寫即報,通過電子郵件報送到宣傳部郵箱(pjxwxcb@163.com),郵件主題以信息“標題+單位+作者”的形式(如:7月1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七一講話后,我在當日下午即報送信息:網友認為“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完成‘三件大事’”彪炳史冊 平江 謝慎之),以便于統計。實效性主要是指報送的輿情信息要客觀真實反映群眾的思想和社會輿論傾向,能夠對領導決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避免言之無物地空談。

三是報喜與報憂的問題。信息工作中的“報喜”與“報憂”,實質上是處理好報送正面信息與報送負面信息的關系問題。報送信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敢于說真話,道實情,做到“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喜憂兼報”。報喜信息不粉飾夸大,報憂信息不掩飾諉過。報送負面信息時,除對某些特定信息外,可多報一些沒有明確指向性,而是帶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的問題類信息。如《英媒認為:通貨膨脹恐懼將危害中國經濟》、《過早步入“成人世界”少兒教育應引各界警覺》、《經濟數據成牟取不當利益籌碼,“數據反腐”已成反腐新課題》等。

四是服務上級與服務本級的關系。輿情信息工作的服務對象一般包括兩個層次:首先,上級黨委或政府及其具體決策者,其次,本級黨委或政府及其決策者。具體來講,服務上級就是大家編寫的信息完成后,通過縣委宣傳部上報到市委宣傳部、省委宣傳部,甚至是中宣部,其中的優秀稿件匯篇成《輿情摘報》,呈送給各級領導,供領導參閱,其實這也是我們向上級領導反映基層民意的有效渠道。服務本級,就是我們通過搜集、整理有關本單位工作的社情民意,為領導提供信息服務。做好輿情信息工作,既要為上級服務,也要為本級服務,二者不能偏廢。在為上級領導和部門報送帶有“普遍性”、“全局性”的輿情信息的同時,要根據本級領導決策和工作實際的需要,收集報送區域性、典型性的輿情信息。比如說,當你發現相當一部分群眾對單位的某項工作產生了普遍的看法時,就應該主動調查,經過認真全面地收集整理后,圍繞這一問題形成專門的信息上報給領導,以引起領導重視,從而使特色工作進一步深化,或者是存在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我們不要小看一篇信息,很有可能通過一篇信息,及時提醒了領導,避免了單位在決策、工作中的失誤,這既是我們工作價值的體現,也是爭取領導對輿情信息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的一條重要途徑。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在每年的一個時間,公司,企業或是單位都會開會做報告,總結一下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偟膩碚f,每一次開會領導都要做一次總結性的工作報告,一般領導的工作報告都是由秘書來完成,那么怎么樣才能寫好一份工作報告呢。

寫好一份工作報告并不是很難,只要你知道的寫報告的答題框架,然后再有一點自己的文筆,潤色出一片好的工作報告并不難。

我們知道,更清晰、更快捷地讓員工了解單位所取得的成績,有效地貫徹落實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我們寫工作報告的主要目的。當前,工作報告已逐漸在程式化、格式化的風格上定位。而且,常常是文風樸實、慣用直筆。上面提到的這篇報告,其結構簡單明了,基本框架如下: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代表……做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

一、 過去工作回顧

二、 未來工作展望

通讀全篇,我們可以發現工作報告有如下幾個特征:

1、 總結的客觀性

2、 措施的可行性

3、 執行的約束力

4、 明確的目的性

這幾點,在以下的探討中我們會有更深的認識。

在過去工作回顧這部分,常常談及主要業績、主要體會、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三點。我們知道,只有認真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更好地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業績是肯定成績,鼓舞人心的;體會是交流心得,再接再厲的;問題是發現不足,予以改進的。

在未來工作展望這部分,常常是先分析形勢,然后明確任務。分析形勢是我國由來已久的、報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讓員工知道當前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明確任務時一定要具體:首先是基本情況。需要對前期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概要說明,從而根據下階段的特點,找出當前執行計劃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以確保新的工作計劃建立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上。其次是經預測和論證,客觀地把工作計劃分解到各具體部門,使之成為各部門的具體任務,包括對工作數量、質量、效率、經濟效益等的要求。最后是步驟和措施。它要求寫明?樣做?問題,包括指揮機構的建立、制度的形成、責任部門的分工協作、時間安排等。它要盡可能具體、詳盡,便于檢查,以確保工作計劃在執行中環環相扣,銜接自如。

這就是寫工作報告的大框架了,只要你按照這個框架來寫,再套用你們公司的實際,領導發言的內容,就不難寫出一份很好的工作報告了。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一、知識與能力:了解記敘文基礎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事例解讀,學習把一件事寫具體。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完整。 重點:了解記敘文基礎知識,學會把一件事寫具體、完整。 難點:學會把一件事寫清楚、具體、完整。 教學具備:多媒體與傳統教學。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具體流程

一、導入(材料導入)

材料:„...首先„„ 其次,不少中學生幾乎不會敘事。在這些極少數敘事作文中,幾乎沒有像樣的敘事文。這些敘事文要么記生活流水帳,要么敘事枯燥,要么語言顛三倒四,缺乏流動性不懂敘事技巧„„怎樣寫出事件的波瀾? 學生無從下手。

二、作文訓練 展示一

寫一件事需要注意什么? 明確:

要把一件事敘述清楚說完整,必須要把六要素都交代清楚,可見記敘文六要素在敘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把一件事敘述完整的必備因素。

展示二

記事文章,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寫清了“六要素”,人們對這件事才會清楚、明白。在這“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而“經過”部分又是記敘的核心,是頭等重要的,是記事文章成敗的關鍵,是必須要寫清楚,具體的。

三、事例講解

同學們,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寫具體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例文: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奶奶家。爺爺說:“今天你們全家都來了,咱們包餃子吃吧。”我一聽樂了,我最愛吃餃子啦!(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

我來到桌子旁,拿起餃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面,然后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由于餡放得多,把餃子皮擠破了。第二次,我又重新拿起餃子皮來,這次把餡放少了,包出的餃子扁哈哈的。我又反復地琢磨,練習幾次,終于包成了。只不過餃子的姿態不同,有的像餛飩,有的像面團,有的像丑小鴨。不像媽媽包得那樣立正,都東倒西歪的。(經過是關鍵)

晚上,爸爸下廚房去煮餃子,不一會兒就端上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我頭一次吃自己包的餃子,味道好極了!《學包餃子》(結果)

請結合例文指出存在的問題?

明確:這篇例文,突出的問題是沒把包餃子這件事寫具體。這是我們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遇到寫事的文章,有些同學常常是提筆無話可寫,理不出思路,內容不充實,如記“流水帳”或“蜻蜓點水”,給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你看,例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就這樣嗎?跟誰學的,怎么教的,教了什么,最后我怎么包餃子,完全沒有寫出來,因此,這篇記事作文是不成功的。

《學包餃子》

你知道嗎?包餃子可不比吃餃子簡單啊!下面就聽我說說吧!

在寒假里的一個傍晚,我和媽媽商量著說:“今天晚上吃餃子吧,我想學學包餃子。”媽媽滿口答應了。我迫不及待的讓媽媽幫我帶上圍裙,來到了廚房。 只見媽媽先把切了一塊兒面搓成了細長條兒,然后,又把這一條面揪成了一個一個的小面球。這時,媽媽右手拿起搟面杖,左手拿著一個一個小面球兒,不停地轉動,不一會兒,這些小面球兒竟在媽媽的手中變成了又圓又薄的餃子皮了,哈哈!太神奇了!

我拿起餃子皮,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包餃子。我把餃子皮放在左手,右手用筷子夾了一些肉餡兒放在餃子皮中間。然后,我從餃子皮的中間開始捏,順著往右邊捏到尾部,又用相同的方法,從中間順著往左邊捏,就這樣,我的第一個餃子問世了。我高興極了,把它放在一個蓋簾上,笑著對媽媽說:“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餃子邊像個雞冠子,哈哈!真丑!”媽媽鼓勵我說:“不錯了,就是肉餡太少了,下一個注意。”我聽了媽媽的話,又認真的包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包了十幾個餃子了。別看就十幾個餃子,它們可是奇形怪狀各不相同啊!有“癟肚子王”、有“大肚子蟈蟈”、還有“開口笑”„„呵呵!媽媽說我包的餃子是蝦兵蟹將。

吃飯的時候,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里比吃了蜜糖還甜呢!呵呵! 作文中如何把一件事寫具體呢?

首先要思考客觀事物是怎樣發展變化的,掌握發展過程,寫的時候要把實際發展過程寫完整。 其次是抓重點過程寫,重點過程要詳寫,一般過程要略寫。

最后就是觀察要仔細,要全面了解事物。

四、小結:

記敘文中敘事具體指記敘能清楚完整,詳略得當;描寫能具體生動,這也是寫作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把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表述出來,這就是記敘。記敘要求頭緒清楚,交代明白,詳略得當。

具體的說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把“經過”部分分成幾步,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2)要寫清“經過”中的重要情節、場面給人如見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現具體清楚地寫出來,達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 (4)方法舉例:看 聽 感 想 做 半截尺子

正當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張新走過來,關心地問我:“林葉,你怎么了? ”我抬頭一看是她,心想:不就是前天跟你吵完架嘛,也不至于這樣幸災樂禍呀! 便沒好氣地 說:“只是沒帶尺子。”她一聽,轉身跑回座位,拿起她那把嶄新的 尺子。掰成兩截,遞給了我。 看了這一切,我愣住了,接過尺子,小聲地說了謝謝。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伙伴 啊!

聽想看感做 分析語段

五、實戰訓練

六、作文布置:

以“我們班里的新鮮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習作要求:

1、題目的重點在“新鮮”,要寫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

2、事情的來龍去脈要寫清楚,將經過具體化。 3 、字數:500左右

這篇作文我準備記敘——————這件事,起因是——————,經過是——————, 結果是————。我準備詳細描寫————。這樣,記敘的事就清楚、完整了。 板書設計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這篇作文我準備記敘——————這件事,起因是——————,經過是——————, 結果是————。我準備詳細描寫————。這樣,記敘的事就清楚、完整了。

怎樣寫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二)半命題作文

師:上節課,我們講的是命題作文的審題。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們的作文題目有時候只有一部分,這就是半命題作文。比如說:我學會了„„

生:嗯,這不是填空題嗎?

師:嗯,是有點兒像。不過,這和我們平時做的填空題不太一樣。填空題是填上一個詞或者一句話,半命題作文則是由你補充作文的中心。

生:補充作文中心?

生:老師,我知道,不就是在填空中填上中心思想嗎?上面這個題目就可以填成“我學會了做飯”這才知道媽媽平時有多辛苦呀,以后我一定要更聽話,更懂事,不再讓媽媽操心了。 生:這個,不像作文題呀?

師:沒錯。我們要填的是題目,可不是作文。同學們想一想,以前看過的作文題都有什么特征?

生:嗯,都很短。

生:還有,看了之后能想到很多東西。

師:對啦。作文題目就是這樣,既簡單,又概括,還能夠啟發我們的思維,所以,我們在填半命題作文的題目的時候,也要注意做到這幾點,不能像剛才那樣加上很多話。 生:那要怎樣填才對呢?

師:這比如說,剛才這個題目吧,它的范圍很廣,只要是自己學會的是都可以。比如說,學洗碗、游泳、折紙等等。要挑自己熟悉的寫,這樣既有話說,又不會跑題。同學們,如果讓你們來寫,會寫什么呢?

生:嗯,我會寫《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游泳》,還有《學會了騎車》。

師:你呢?

生:我想說的全部給他搶過去了。

生:對啦,我熟悉的東西別人也知道,要是大家全寫一樣的題目怎么辦?

生:是呀,是呀。老師還以為我的作文是抄的呢。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想避免這樣的情況,就要選有新意的、自己印象深的。也就是說要選自己最能寫好而又與群不同的內容來寫。下面,大家根據今天所講的內容,認真地分析一下,下列作文題。

作文題:熱水瓶的自述

體裁:說明文

寫作對象:熱水瓶

寫作重點:熱水瓶的用處、特征、外形、構造。

人稱:第一人稱。

作文題目:樹葉旅行記

體裁:童話

寫作對象:樹葉

寫作重點:樹葉旅行時的所見所聞。

人稱:第三人稱。

作文題目:謝謝你XX

體裁:寫事的記敘文

寫作對象:XX

寫作重點:為什么要謝他

人稱:第二人稱

上一篇:新員工培訓計劃下一篇:工作計劃怎么寫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