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

2024-03-20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第1篇

1.1資料來源

定量資料中,參合人次、實際受益人次等數據來源于鎮江市社?;鹫骼U中心數據庫,及江蘇省新農合直報平臺;重大疾病各病種報銷人次、報銷總費用等數據來源于2013年至2015年度醫療保險結算數據庫。

1.2數據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將收集的定量數據按照時間、 疾病種類分類, 利用Excel2007建立數據庫,使用描述性統計及分析方法并對數據進行整理,從重大疾病政策覆蓋率、各病種補償情況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分析鎮江市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執行現狀和運行效果。

2鎮江市重大疾病保障基本概況

2.1病種數量、定點救治機構逐年增加

鎮江市區(京口、潤州、丹徒區及鎮江新區)范圍內開展居民醫保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以來,救治病種由最初的2種增至20種,凡區域內符合救治條件的參保人員,皆可享受重大疾病保障待遇,實現了政策的人口全覆蓋。同時,根據不同病種類別及救治要求,分別設置定點救治醫院,包括江蘇省人民醫院、 南京市兒童醫院、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解放軍第三五九醫院、七里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各類省級、市級三甲綜合??漆t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見表1)。

2.2個人自付費用負擔逐年減輕

鎮江市居民醫保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實行逐級補償機制,分別由醫?;?、醫療救助基金和慈善基金對參保人員進行補償,慈善基金主要由社會募捐方式籌集,作為醫?;鸷途戎难a充。費用結算時, 首先扣除自費費用,然后由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按政策補償,補償后需個人支付的部分再由醫療救助基金補償60%,剩余還需個人支付的部分則由慈善基金補償費用的80%。

以2014年癌癥患者醫療費用報銷情況為例,在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實施以前,按照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待遇,癌癥病人住院醫療費用(醫??山Y算部分)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46.33%,報銷比例為53.67%,享受重大疾病保障待遇后,居民個人自付比例(醫??山Y算部分)為3.72%,報銷比例提升至96.28%。政策實施前后,參保人員患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平均提高了42%,大大減輕了居民的重大疾病經濟負擔(見表2)。

2.3基本醫保、慈善、救助對重大疾病的投入增加

2014年,鎮江市區居民醫保重大疾病保障救治2.238萬人次, 實際發生醫療費用總額6744.061萬元,個人支付(含自費及個人自付)1869.483萬元,醫保統籌基金支付2651.314萬元,慈善救助支付1448.170萬元,社會救助775.094萬元(見表3)。以胃癌為例,2014年鎮江市居民醫保重大疾病登記胃癌1542人次,實際發生醫療費用總額為1950.994萬元,不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個人自費部分(自費藥、自費診療項目等)為574.394萬元,可結報費用總額為1376.600萬元,個人自付53.491萬元,醫保統籌基金支付707.959萬元,社會救助401.185萬元,慈善救助213.965萬元??山Y報部分,個人、醫?;?、社會救助、慈善救助分別支付3.88%、 51.42%、29.14%、15.54%。

(單位:萬元)

2.4一站式結算,便民惠民

2010-2012年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因病種有限且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的結算系統沒有全面上線,多采取按病種付費方式結算,2013年市區居民醫保重大疾病保障結算系統上線后,參保人員可直接在醫院進行定點救治和結算,享受統籌基金、 社會救助資金和慈善基金的報銷待遇。符合救治條件的參保人員,經醫院初步診斷,在主治醫生指導下,填寫重大疾病定點救治申請, 隨后至醫保經辦部門進行重大疾病標識,醫保經辦部門根據病種、救治地點、救治周期對患者的醫??ㄟM行標識,經標識后,參保人員可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出院時使用醫??ㄟM行費用結算,直接享受重大疾病報銷待遇。醫院結算窗口會通過核算系統,按照統籌基金、慈善和救助基金的補償比例對患者的醫療總費用進行實時結算, 患者只需繳納補償外的個人自付費用和自費費用即可。一站式結算方法的實行不僅提高了醫療機構和醫保經辦機構的工作效率,優化了醫療費用支付方式,也為參保人員看病就醫、出院結算提供了便利。

3存在的問題

3.1醫?;鹬С鳊嫶?籌資不足

自2010年鎮江市重大疾病救治工作開展以來,參保人員的重大疾病負擔極大減輕,但醫?;鹬С鲆蚕鄳龆?給基金收支平衡帶來很大風險。因未設立重大疾病專項基金,參保人員醫療費用報銷仍由統籌基金支出。2014年,鎮江市本級居民醫保統籌繳費收入為37,938,662.18元,占籌資總額的15.9%,統籌基金中用于支付重大疾病保障的支出為26,513,143.94元, 占基本醫保待遇支出的18.1%,與日益增長的基金支出不相匹配的是較為薄弱的籌資能力。2014年,鎮江市區新農合籌資標準為511元/人(含學生、居民),其中個人繳納155元,省、市、縣級財政共補助356元,相較于無錫、蘇州、南京等城市人均600元的籌資標準,鎮江市區的人均籌資能力相對較弱,不足以支撐不斷增長的基金支出。

3.2預算機制缺乏,基金運營困難

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的費用由醫保統籌基金、慈善、救助基金共同承擔,然而在政策出臺同時并沒有配套的基金預算和風險評估機制,隨著病種范圍的擴大,三項基金支出逐年遞增。2014年前三季度鎮江市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支出總額已超出全年基本醫?;鹗杖肱c財政補貼收入之和,基金收支失衡。 同時,社會救助資金和慈善救助資金的運營也面臨壓力,慈善基金因難以負荷逐年增長的補助金額,已于2015年3月退出重大疾病救助補償,原有慈善救助的部分,再次轉嫁到醫?;痤^上,基金的運營風險增加。

3.3管理機制不清,政策運行不暢

目前, 鎮江市醫?;鸬恼骼U、管理、支出、監管,以及信息系統維護等工作主要由人社部門負責,而醫療費用的結算工作則由衛計委下設的醫療保險結算中心完成,財政參與對基金的監管。居民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分屬不同部門,政策出臺后由醫療保險結算中心負責具體經辦,基金的預算、運營、結算缺乏連貫性,不利于政策的良性實施, 當政策運行中因為病種界定不清或治療類別限制而導致參保人員不滿或面臨基金超支壓力的時候,經辦部門無法代替政策制定部門作出及時的調整和回應。如食道癌,根據規定,居民患食道癌行消化道切除及重建術后,進行放化療的,手術及術后放化療的合規費用可享受居民醫保重大疾病保障待遇。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治療需求,要先進行化療才能進行手術治療,或是治療方法和手段不符合救治流程的,是不可以享受此待遇的,容易引起患者對政策的不滿情緒。在政策制定和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和處理途徑。

3.4保障公平性不足,引起參保人員不滿

由于基金征繳能力有限且地區間存在疾病差異,政策實施中也存在著保障公平性不足、納入病種不夠全面等問題[1]。重大疾病是按病種進行篩選,納入重大疾病20種病種范圍的患者可同時享受重大疾病和大病保險待遇,而不在20種病種范圍內的患者,僅享受居民基本醫保的報銷待遇,且受與醫院級別掛鉤的報銷政策和報銷目錄的限制,因此,造成所患疾病不在病種范圍內的低收入者與在病種范圍內的高收入者之間存在嚴重不公,這種按病種制定保障政策的做法易導致參保人員對于病種間保障不公平性的不滿。

4建議

4.1增強籌資能力,完善與大病保險政策的銜接

建立多方籌資制度,遵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可持續的方針,在個人繳費能力增強的同時,通過加大政府財政撥付, 提高居民醫?;I資標準,加強統籌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同時在征繳政策設定上,考慮當地居民健康狀況和籌資水平,試行梯度化的征繳方式,居民可根據享受保障待遇水平的高低,繳納不同金額的參保費用[2]。單置重大疾病保障專項資金,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資金投入,加強與商業保險的合作。建立與大病救助等政策的有效銜接,做好居民重大疾病和大病保險的整合,降低大病保險個人支付標準,分擔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給基金運行帶來的壓力, 也為參保人員醫療保障待遇的提高奠定基礎。[3]

4.2引入預算機制,強化對醫療費用的控制

使用模擬測算方式, 在參考2013、2014年度醫療費用總額及各項基金支出情況基礎上,對2015年基金使用情況進行預測,重新分配統籌基金和救助資金的使用比例, 經系統核算,對預測統籌基金可能存在的資金缺口,通過提高籌資水平與完善相應的控費機制化解。每年初,根據省財政預算標準,由市財政局牽頭編制年度預算,按進度將資金撥入專戶,對基金的使用狀況進行管控。建立醫?;鸾Y算辦法的動態調整機制,并根據醫?;疬\營中存在的問題,適時調整結算方法,合理控制基金支出,繼續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實行門診總額預付、住院按病種和按床日付費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對重大疾病保障補償費用實行“小總控”,提高重大疾病保障經費使用效益。同時, 衛生、人社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相關醫療服務和醫療費用的監管, 做好費用控制工作,保障制度的長期良性運行。

4.3擴大病種范圍,提高保障公平性

鎮江市除市區范圍,丹陽、揚中、句容各縣市在2012年前后相繼開展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工作,各地區在保障病種和報銷政策上存在一定差異,不利于保障工作的有序開展。各地應盡可能在考慮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及疾病特點的基礎上,統一保障政策的覆蓋病種范圍,對于參保人員反映較多、造成家庭經濟負擔較重的病種,經財務核算和調查研究后,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保障病種范圍。對于原發性肺癌、胃癌等住院次數較多,且后續治療費用較高的病種可適當放寬對診療項目的限制,提高保障政策的公平性,進一步減輕患者疾病經濟負擔。

4.4厘清管理機制,及時調整政策

調整政策的前提是厘清機制, 根據制度屬性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能范圍,減少制度摩擦和內耗,避免政策運行中的多頭領導,提高工作效率。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之下,機構改革和部門職能的調整, 都應該朝著建立統一的醫保管理機制方向出發。鎮江市作為醫改試點城市,在醫療保險的經辦管理方面,應形成一套符合地方特色的管理和經辦體系,建立起規范的醫?;鸬恼骼U、管理、支出、結算, 并由一個獨立的機構負責經辦,人社和衛生部門負責對基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管。明確的管理機制和部門分工有利于政策的推進和實施情況的及時反饋,對于政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

摘要:目的 :研究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對提高居民醫療保障水平的影響,分析運行難點,為其他地區政策改革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鎮江市屬三區及鎮江新區,對比政策實施前后保障病種、人均支付水平、醫保支付比例、各病種補償情況變化。結果 :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實施提高了患者的醫療保障待遇,但由于籌資能力不足及預算、控費機制不完善,出現了醫?;鸪A算和后續動力不足現象。結論 :政策的推進需要政府投入及社會力量參與,提高籌資水平;人社征繳部門調整籌資結構,確?;鸹I集分配可滿足政策運行需求;醫保經辦部門引入模擬測算,加強對基金使用的監管,確保重大疾病保障政策的可持續運行。

關鍵詞:鎮江,重大疾病,運行分析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新農合直報系統數據庫[DB/OL].2015.

[2]董曙輝.關于大病保險籌資與保障范圍的思考[J].中國醫療保險,2013,55(4):9-11.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第2篇

一、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

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增值稅相關政策進行了進一步調整, 以此來確保中國增值稅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次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發布了財稅[2018]32號、33號文件對相關政策給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

(一) 增值稅調整

(1) 增值稅稅率降低。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 首要的工作就是調整部分行業增值稅稅率, 比如銷售行為或進口貨物的稅率調整為16%、10%;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的稅率調整為10%;納稅人購進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的農產品稅率按照12%的扣除計算進項稅額;原17%稅率的出口貨物的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6%;原11%稅率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的吹口退稅率調整為10%。

(2)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變化。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還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標準做出了如下調整, 即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自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其中所涉及的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也進行轉出處理。

(3) 稅收優惠。在本次增值稅調整之中還對部分企業的稅收給予一定的優惠。具體是指從事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的企業及電網企業均可享有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二) 政策變動

在增值稅調整的同時所做出的政策變動有:

(1) 具體說明降低稅率的對象與范圍。在下達財稅[2018]32號文件的情況下, 相關政策具體說明了降低稅收的對象與范圍。也就是從事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進口貨物的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調整為16%;提供交通運輸、基礎電信、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進口農產品等貨物的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天調整為10%。

(2) 稅收優惠力度大。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的當下, 為了能夠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政策變動還希望能夠鼓勵企業投資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加工, 從而提出了農產品購進、進口和生產銷售或加工的增值稅調整優惠政策。又因CPI和PPI指數持續攀升的情況下, 企業成本不斷上升。所以, 政策變動還針對這一方面對工業企業、商業企業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做出了調整, 如此不僅可以方便企業納稅操作, 還能夠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

二、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給企業減負, 同時也增強了中國增值稅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梢哉f, 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國家來說, 整治水重大政策調整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其實,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也給企業帶來諸多問題與影響, 這其中就包括納稅影響。以下筆者將參考相關資料, 進一步解析企業納稅所受到的影響。

(一) 視同銷售業務

視同銷售業務運作會受到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截止到政策執行的5月1日之前供應商所購入的貨物、設備等直接按照17%稅率核算, 而5月1日之后貨物、設備等將被視為經濟行為, 那么貨物購入是否適應16%稅率這一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對此, 建議按照你新稅率來計算貨物或設備購入的增值稅, 如若出現留抵的情況, 那么就在下期進行抵扣, 如此不僅能夠保證業務良好運作, 還能夠降低企業納稅額。

(二) 銷貨退回業務

正常情況下所展開的銷貨退回問題是不會面臨增值稅稅率銳減的情況, 但在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的情況下, 于2018年5月1日銷售的貨物, 在5月1日后退貨就需要沖減銷貨方的銷項稅額及購買方的進項稅額, 這其中涉及稅率的問題。也就是新發生的貨物交易是否按照16%稅率執行?供應商轉變為小規模納稅人的情況下稅收變動如何處理等等。

(三) 合同約定業務

一般情況下, 合同約定業務會涉及增值稅條款這部分內容, 而所約定的方式為價格加上增值稅。那么, 在整治水調整的情況下, 需要對合同約定內容予以適當的調整, 使之符合增值稅政策要求, 比如將銷售貨物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6%, 如此勢必會產生1%稅率的歸屬問題, 將其轉嫁給購買方或服務接收方, 可能遭到否定。除此之外, 未來增值稅稅率是否會再次調整未見可知, 這就意味著增值稅含稅價如何確定的問題將難以切實有效的解決。

(四) 出口貨物退稅業務

通過對增值稅政策內容的了解, 確定不同編碼協調制度的出口貨物所需繳納的出口退稅率不同。伴隨著增值稅的調整, 那么部分出口貨物的出口退稅率將會做出調整, 加之國家稅務總局給了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在2018年7月31日前三個月出口退稅的窗口調整期, 那么對于其他企業來說出口貨物退稅業務的運作將會受到政策影響。

三、結語

經過本文一系列分析, 確定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較多, 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負稅, 但也給企業納稅帶來了影響, 這其中包括視同銷售業務、銷貨退回業務、合同約定業務、出口貨物退稅業務等, 產生新的問題。此種情況下, 企業應當深入了解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內容, 結合企業各項業務運作的實際情況而采取適合的策略或方法來解決問題, 從而保證各項業務良好運作。

摘要:增值稅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個行業負稅嚴重的局面。那么, 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還會給企業納稅帶來一定影響嗎?本文將參考相關資料著重分析和探討這一問題。

關鍵詞:增值稅,政策調整,企業納稅,影響

參考文獻

[1] 董明慧.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增值稅納稅籌劃問題及解決對策[J].投資與創業, 2018 (7) .

[2] 溫莉.淺析商業地產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現狀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 2017 (11) .

[3] 李芮.面對“營改增”企業如何進行增值稅納稅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 2016 (24) .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村社會福利,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公正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要“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再次指出, 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實抓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由此可見, 農村的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全與完善是維系社會穩定的基礎與關鍵, 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進入21世紀以來, 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 從各方面體現了中央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視。其中, 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為核心的農村社會福利政策的相繼出臺就是繼取消農業稅和實現糧食直補之后, 又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惠農政策。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措施, 惠及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 詮釋著“權為民所用, 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的豐富內涵。盡管“新農合”與“新農保”的實施時間較短, 從制度設計層面到實際運行層面, 都尚需實踐檢驗, 但是作為首次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的提供給廣大農民的社會福利政策, 對于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 改善農民心理預期, 增強農民安全感, 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我國經濟與社會加劇轉型, 城鄉之間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同步日趨明顯, 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顯。由于城鄉的二元結構和區域發展的失衡, 我國農民長期以來缺乏社會保障??刻斐燥? 自給自足, 這是農民對于生活的最低預期。在農村, 農民增收難、看病難、養老難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影響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定。作為傳統的弱勢群體, 農民對社會風險的承受能力低, 當他們的最低生活預期也難以得到保障的時候, 貧困就不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 而是有可能造成農民的心理失衡, 進而轉化為政治問題。

此外, 由于農民的政治參與渠道欠缺, 利益表達機制不通暢, 遇到具體問題時, 多數情況下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長期處于心理焦慮狀態, 一個具體表現就是農村的小規模群體事件時有發生。這除了農民自身的法制意識欠缺之外,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的安全感匱乏。安全感的匱乏往往使農民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引起矛盾, 甚至于造成社會沖突, 導致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工作遇到了很大挑戰。

“新農合”與“新農保”政策在農民最關心也是最擔心的問題上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支持, 為農民解決了后顧之憂, 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社會保障作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到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先期試點的陜西寶雞農村調研時, 一位剛領到養老金的農民說, “過去只舍得吃辣子面, 現在能吃臊子面;還要給孫子買書, 孫子開心了, 全家人都高興。”由此可見, 養老保險的作用, 絕不僅僅只是每月的幾十元錢, 而是真正為農民解決了問題, 使農民對國家和社會的信任感與歸屬感有了更進一步增強, 對維護農村的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2 提供基本保障, 擴大農村內需, 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農民在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過工農業產品不等價交換形成的價格“剪刀差”為工業化提供了巨額資金, 以低廉的工資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但與此同時,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在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城鄉分割的模式, 城市的社會福利政策在保障的項目、覆蓋率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均大大高于農村。如果把社會福利的涵義定義為, 由國家提供的增進國民物質利益和提升其生活質量的措施和事業, 那么甚至可以說, 建國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 在我國農村是沒有這種意義上的社會福利的。無論是合作醫療制度還是“五保”供養制度, 都屬于農民自給的福利, 由農民個人出資和村集體籌資占到了絕大部分, 政府的作用則更多地體現在政策支持上。

由于城鄉二元結構政策的實施, 城鄉差距逐年擴大,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后于城市, 而農村社會福利的獲得主要依靠鄉鎮乃至村級財政的支出, 在農村集體經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 農民享有的社會福利很難保障。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合作醫療制度因失去了體制上的支撐開始解體。據1985年的統計調查, 全國實行合作醫療的行政村由過去的90%降至5%, 而到1989年, 又進一步降至4.8%。1998年農村開始試點稅費改革以后, 農村的集體經濟出現了財政困難, 許多地區的“五保”供養制度也受到相當程度上的沖擊, 逐漸“空殼化”, 在經歷了60~70年代的發展與鼎盛階段之后, 農民享有的社會福利名存實亡。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中國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偉大時代。截至2008年, 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3位。但是也正因此, 我國的經濟發展難免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就成為拉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方面。在我國, 農民的人口數量最多, 因而是最大的消費群體, 但是農民的收入水平卻相對較低, 支出卻是五花八門。農民手中的錢既要用于眼前的生產, 又要用于子女教育、醫療和養老, 這三大塊的支出使農民不得不捂緊“錢袋子”, 消費尤其是有效消費不足的問題突出。農民消費不足, 并不是因為農民沒有消費意愿, 而是因為農民收入水平低下, 且有后顧之憂。“新農合”與“新農保”政策的實施, 不僅有利于增加困難農民收入, 而且可以改善農民的收入預期, 消除其后顧之憂, 刺激消費需求, 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3 適度普惠初現端倪, 推動社會公平正義

出于對建國初期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國際環境的考慮, 我國政府選擇了“補缺型”的社會福利政策?;?958年的《戶口登記條例》所劃分的城鄉二元結構, 我國的社會福利被劃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大塊完全割裂的體系, 農民的社會福利始終被分隔于城市居民之外。在城市, 由國家包辦的“低工資、高福利”政策結合“低消費、高儲蓄”模式在實際運行中很好地解決了我國當時所面臨的經濟建設的困境, 迅速建立起了以重工業為基礎的工業體系。但是“國家負責、單位包辦、板塊結構、封閉運行、缺乏效率”的僵化的福利模式也為經濟發展的后勁不足和社會的二元分化埋下了隱患。

中國自古就有“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社會理想, 但是在政府把農民養老納入責任義務的范疇之前, 這只是農民無法企及的夢想。長期以來, 國家政權深入到了農村基層, 社會福利卻沒有隨之到達。改革開放以前, 我國農村社會福利政策主要是合作醫療制度和“五保”供養制度。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 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 在非常低的水平上使農民獲得了基本的衛生服務, 在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五保”供養制度是由村集體或者鄉鎮提供經費, 由集體出資并統籌安排“五保”供養的具體事宜, 實質上近似于社會優撫和社會救助的綜合體, 主要針對傷殘軍人、軍烈屬和鰥寡孤獨, 遠未覆蓋廣大普通農民。

改革開放以來, 市場經濟體制對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可否認, 但其運行所產生的結果卻造成了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研究表明, 占全國總人30%的城鎮居民享受了95%以上的社會福利資源;而占全國總人口70%以上的農村居民只享有社會福利資源的5%。社會福利政策作為國家干預的一種手段, 其意義不僅僅體現在維持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上, 更是體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社會福利政策追求公平, 適度普惠的社會福利模式介于“補缺型”和“普遍型”福利模式之間, 首次將所有的公民納入了社會福利體系, 農民享受到了由國家提供的社會保障與福利。這不僅是公民基本權利的落實, 對于實現社會公平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孫炳耀, 常宗虎.中國社會福利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2.

[2]鄭功成.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3]李瓊.以福利普惠推進公民權利平等化[N].長江日報, 2009-08-05.

[4]鄒珺.合作醫療的制度分析[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第4篇

一、部分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直流場設備、高速鐵路信號系統、生活垃圾精分選成套系統裝備、舉高消防車、染色機、新型農業機械、太陽能電池設備、集成電路關鍵設備、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鋰離子動力電池設備、電子元器件生產設備等裝備而確有必要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 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二、部分取消免稅政策

取消液壓支架等裝備進口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稅政策;調整直流輸變電設備、交流輸變電設備等裝備的技術規格要求;調整六氟化硫斷路器、串聯補償裝置、PTA工藝空氣壓縮機組、大型空分設備、刮板輸送機、刮板轉載機、混凝土泵車、等離子刻蝕機等裝備的進口零部件清單。

重大政策論文范文第5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 (局) 、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家稅務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 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按照《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能源局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關稅[2009]55號) 規定, 根據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情況, 在廣泛聽取有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意見的基礎上, 經研究決定, 對集成電路設備等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原材料進口稅收政策予以調整, 現通知如下:

一、自2013年4月1日起,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直流場設備、高速鐵路信號系統、生活垃圾精分選成套系統裝備、舉高消防車、染色機、新型農業機械、太陽能電池設備、集成電路關鍵設備、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鋰離子動力電池設備、電子元器件生產設備等裝備 (見附件1) 而確有必要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 (見附件2) , 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自2013年4月1日起, 取消液壓支架等裝備進口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稅政策;調整直流輸變電設備、交流輸變電設備等裝備的技術規格要求 (見附件1) ;調整六氟化硫斷路器、串聯補償裝置、PTA工藝空氣壓縮機組、大型空分設備、刮板輸送機、刮板轉載機、混凝土泵車、等離子刻蝕機等裝備的進口零部件清單 (見附件2) 。

二、國內企業申請享受本通知附件1中新增裝備或技術規格提高的裝備有關進口零部件及原材料免稅政策的, 具體申請要求和程序應按照財關稅[2009]55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其中, 企業在2013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進口規定范圍內的零部件、原材料申請享受本進口稅收政策的, 應在2013年4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按照財關稅[2009]55號文件規定的程序提交申請文件。申請企業憑受理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 可向海關申請憑稅款擔保先予辦理有關零部件及原材料放行手續。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2013年4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受理的申請文件, 應在2013年5月15日前一并將申請文件及初審意見匯總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附件:1.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 (2013年調整)

2.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 (2013年調整)

上一篇:重點工程論文下一篇:忠誠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