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

2023-03-15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如何有效識別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并預防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同時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關注的問題。但從實踐層面來看,識別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理論模式與現實狀況之間存在巨大落差。因此,本文試圖從中小學生自殺事件的調研與分析中提取影響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三大核心要素(重大事件、支持系統以及個人特質),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的實踐模式,以便改進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 心理危機;識別;干預;實踐模式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事件時有發生,在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因此,如何有效識別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預防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發生,不僅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同時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關注的問題。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于2014年8月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工作的通知》(浙教辦教科[2014]66號)[1],2015年3月又下發《關于全面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制度的通知》(浙教辦教科[2015]24號)[2],要求全省中小學全面建立校園心理危機的識別與干預體系,根據識別結果建立校園心理危機預警庫,并對不同程度心理危機的學生分別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為配合浙江省教育廳全面推進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干預工作,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于2015年對全省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事件開展了專項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構建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的實踐模式。

一、緣起:理論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一直是一個熱點問題,理論研究者主要關注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因果聯系,試圖了解中小學生的自殺原因,把握中小學生的自殺線索。但實際上,中小學生的自殺原因紛繁復雜,因此從理論上確定中小學生的自殺原因與線索一直存在較大難度。從目前來看,理論界基本認同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與以下兩大因素具有直接的相關。

一是抑郁癥。相關研究表明,在精神分裂癥、焦慮癥以及抑郁癥等精神疾病中,抑郁癥與個體的自殺行為相關性最大,抑郁癥患者的自殺意念最為強烈[3]。

二是有自殺未遂經歷。有研究表明,自殺未遂者再次自殺的可能性極大,有25%的重復自殺行為[4]。這些個體的自殺意念非常強烈,應作為重點監控的對象。

我們發現,以上兩大因素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強烈的線索——自殺意念。有研究表明,自殺意念與自殺行為之間的相關性約為10:1,而自殺行為與自殺成功的比例也大約是10:1。因此,從理論上看,自殺意念是預測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最明確線索。相關文獻也表明,上海、廣州等地均有研究者通過中小學生的自殺意念來了解或預測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5,6]。

基于此,浙江省某地在中小學心理高危學生的排查過程中,使用了“自殺意念量表”(PHQ-9)來篩查心理高危學生,篩查出了兩百余名有明顯自殺意念或重度度抑郁癥的學生,并為這些學生制定了詳細的干預方案。但令人詫異的是,2015年該地發生的數起中小學生自殺事件中沒有一名學生是在此名單之列。

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向我們傳遞出兩大信號:一是學?,F有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是有一定成效的,有效地防范了一批心理高危學生的自殺行為;二是我們在識別心理高危學生的過程中可能遺漏了一些需重點關注的群體。因此,理論要落地,需向現實尋求答案。這也正是我們嘗試從實踐層面來構建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模式的緣由所在。

二、進程:從案例中提取構建實踐模式的要素

2015年,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對數起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開展調研。從調研結果來看,因精神疾病或嚴重心理問題引起的自殺行為只占少數,多數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是遭遇重大事件(如青春期的體相焦慮、人際沖突等)后采取的沖動性行為,并非有明確自殺意念并經過長時間策劃與準備的有計劃自殺。因此,如果單憑自殺意念來篩查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往往會與現實產生巨大的落差。

調研發現,在數起中小學生自殺事件中,僅少數因精神疾病或嚴重心理問題引發的自殺學生表現出明確的自殺意念并有計劃地實施了自殺行為,而在其他的自殺事件中,中小學生的自殺意念可能只是在實施自殺行為前的一瞬間,完全無法通過量表進行測量與評估。因此,實踐告訴我們,預測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需進一步擴大視野,了解中小學生自殺行為背后的機制,而非僅僅盯著自殺意念。

通過對數起中小學生的自殺事件調研分析,我們發現,幾乎每一起中小學生的自殺事件都是遭遇重大事件、缺失支持系統和自身特質三大要素的疊加,如圖1所示。

其一,遭遇重大事件。每一起自殺事件的背后幾乎都會有一個重大事件,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可能是對青春期體相的極度焦慮與自卑,也可能是一次劇烈的人際沖突。

其二,心理支持系統缺失。個體在遭遇重大事件后,是否會采取自殺等極端行為與個體是否足夠的心理支持系統相關。對于中小學生而言,這個支持系統的核心就在于個體與家庭、同伴、社會的連接程度。如果學生個體在遭遇重大事件后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支持系統,那么這個事件極有可能壓垮他(她),讓個體感到無比的絕望與痛苦,進而采取放棄自己的生命來結束這個巨大的痛苦,如2015年某小學的自殺案例、某初中的自殺案例。

其三,個體自身特質的問題。調研發現,有些個體盡管有可以利用的支持系統,但由于自身的特質(性格或情緒的異常)原因卻無法利用這些支持系統,如2015年某初中的自殺案例,該生的家庭關系并無明顯異常,母親平時也很關心其學習與生活,但對于該生而言,母親的關心可能只是單向的,該生始終未與母親建立起有效的聯結?;蛘呤怯捎趥€體自身嚴重的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無法利用這些支持系統。又如2015年某高中的自殺案例,這名學生進入高中后就有明顯的抑郁癥表現,其班主任與家長從高一開始就一直關注和陪伴,但該生在高考前一段時間還是縱身一跳,留下傷心、絕望的班主任與家長。

三、建構:中小學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的實踐模式

基于實踐的中小學生自殺事件相關因素的分析讓我們跳出了單從自殺意愿來預測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理論框架,得以將目光投射到更廣闊的范疇來識別與預防中小學生的自殺行為?;趯嵺`的案例研究提醒我們應將注意力聚焦到直接造成中小學生自殺行為的三大要素:遭遇重大事件、缺失的心理支持系統以及心理與性格異常,并從這三大要素入手構建一個更有效的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的實踐模式,而非緊盯著自殺意念。

(一)健全心理檔案建設和心理委員制度,關注中小學生的重大事件

1.加強心理檔案建設——重大事件的靜態識別體系

在與中小學生自殺相關的三大要素中,最難識別的就是中小學生的重大事件。因為同一事件對于不同的個體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意義,這與個體的支持系統以及個體特質都是密切相關的。因此,要識別個體的重大事件需要進一步了解其背后的支持系統與個體特質,建立動靜態相結合的識別體系。

在靜態識別體系方面,各中小學校應全面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將心理檔案納入學生的入學檔案,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以及家庭關系(支持系統),以及曾患有的身體與心理疾?。▊€體特質)。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建議各中小學運用心理檢測系統或公益性的心理測試平臺推進學生心理檔案建設,及時發現家庭關系異常(支持系統)、有嚴重心理問題或明顯性格異常的學生(個體特質),納入校園心理危機預警庫,予以重點關注。

2.完善心理委員制度——重大事件的動態識別體系

由于重大事件隨時有可能發生,因此要識別個體的重大事件不但需要固定的靜態識別體系,同時也需要一種即時的動態識別體系。在動態識別體系方面,各中小學應在全面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基礎上,確定專人與高危學生保持密切的接觸,對心理高危學生開展動態觀察,隨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動向,了解他們行為與情緒變化背后的原因。

目前,浙江省多數中小學都建立了班級心理委員制度。班級心理委員相比于班主任,可以與同學保持更多的接觸。相關調查發現,中小學生在遇到心理困擾時更愿意向學生同伴求助。因此,浙江省目前在各中小學普及心理委員制度,并通過培訓幫助心理委員掌握一定的溝通與助人技巧,同時建議心理委員與心理高危學生保持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春季、新學期開學、重要考試前后等重點時段應密切關注心理高危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及時向班主任匯報。班主任在接到匯報后應及時會同專兼職心理教師及學校領導對心理高危學生及時進行評估,盡早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最大限度地預防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搭建學校與家庭支持系統,為中小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

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支持系統的缺失是中小學生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構建強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統是預防中小學生自殺的有效防線[8]。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中小學在心理支持系統的構建方面仍需長遠努力。

1.大力推進班主任隊伍的培養——搭建有效的學校支持系統

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對學生各方面情況是最了解的,應成為心理危機預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線。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尚有許多中小學班主任并未對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預防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仍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別是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預防工作視為學校專兼職心理教師的工作,而未意識到,對于學校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預防工作而言,班主任實際上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線。

如2015年某地小學女生的自殺事件中,該女生一直與母親關系惡劣,也曾遭受過家暴,但班主任顯然沒有了解到學生的家庭情況,也未注意到該女生與母親之間的惡劣關系,因此,在發現該女生未交作業并說謊時,班主任的第一反應是打電話給她的母親而不是她的父親。而母親將該女生帶出教室后就開始辱罵、虐待,并不愿陪同該女生,讓她獨自一人回家,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再如,2015年某地初中女生的自殺事件中,班主任也只是意識到該女生性格內向,沉默寡語,而未感到該女生有其他任何的異常,也未給予該女生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因此,為有效識別與預防中小學生的自殺事件,各地需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特別是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證書的培訓力度(目前浙江省全省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持證率已到達50%),并增加對中小學生階段性常見問題及師生溝通技術的專題培訓,提高班主任溝通與交往能力,從學校班級層面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并提升他們預防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意識以及識別學生心理危機的能力。

2.大力推進中小學親子輔導工作——搭建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統

從目前來看,不良的親子關系是中小學自殺事件的主要誘因。如,2015年某地小學女生的自殺事件中,親子沖突是該事件的直接誘因。2015年某地初中女生的自殺事件中,該學生從小與外婆生活在一起,直至初中才開始與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父母與她平時的接觸時間不多,親子之間缺乏情感和溝通。因此,該女生在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時(身材異常矮小,并且由于過了發育期,醫生告知生長空間較?。?,無法從家庭獲得足夠的心理支持,因而導致此次危機事件的發生。浙江省教育廳校安處2015年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分析報告也發現,中小學生的自殺事件多數發生在單親家庭、重組家庭以及對學生特別溺愛或特別放縱的家庭[8]。

因此,為有效預防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事件,各中小學應高度重視親子關系的輔導,通過家長學校等方式,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家庭心理支持。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于2015年6月與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聯合啟動了“中小學親子輔導”項目,召開專題研討會總結推廣中小學親子輔導的典型經驗,并在2015年7月舉辦了兩期中小學親子輔導專題培訓班,培訓了近500名中小學教師,有效提升了各中小學對親子關系的輔導能力。

2015年9月,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又頒布了《浙江省中小學親子輔導工作指導綱要》(浙心指2015[7]號),明確親子輔導工作的原則、內容、途徑與方式,指導各地開展中小學親子輔導工作。2015年10月,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又聯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再次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浙江省中小學親子輔導工作指導綱要〉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落實親子輔導培訓工作,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合作首期提供150萬的專項基金用于獎勵受訓教師回校后推動本?;蛑苓叺貐^學校開展中小學親子輔導工作,由此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一個覆蓋面較廣的親子輔導工作網絡,為中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家庭問題引發的心理極端事件的發生。

(三)建構醫教結合的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體系,更準確地識別中小學生的心理與性格異常

個體在遭遇重大事件后是否會最終采取自殺等極端行為,除了與個體的心理支持系統有關,還與個體的心理與性格相關。而識別個體的心理與性格異常顯然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需要由專業隊伍來承擔,或獲得專業隊伍的支持。因此,在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中還需要特別關注對中小學生心理與性格異常的識別與干預能力的提升。

1.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專職心理教師比例,并加大對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危機識別與評估能力的培訓

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評估工作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專業的工作需由專業的人員來負責,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多數中小學仍沒有配置專職心理教師(目前浙江省中小學專職心理教師僅1000人左右),無力開展對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評估工作,同時在危機事件發生后,由于缺少專職心理教師,許多學校也無法對危機事件的當事人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這使得危機事件的影響長時間無法消除,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士氣。因此,為進一步提升浙江省各中小學識別與評估學生心理異常的能力,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要求各地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及《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浙教教科[2014]20號)文件的精神,逐步配齊專職心理教師,特別是應增加初中段專職心理教師的數量。

在進一步提高中小學專職心理教師配置比例的基礎上,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能力的培訓。2015年6月和9月,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舉辦了兩期中小學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題培訓班,培訓了近700名中小學專兼職心理教師,重點對中小學心理危機線索的識別及處理進行了實操訓練。2016年,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還將繼續舉辦全省中小學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題培訓班,各市、縣(市、區)心理指導中心也將在省級培訓的基礎上,舉辦相應的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題培訓班,確保到2016年底,每所中小學至少有一名專兼職心理教師接受過省或市、縣(市、區)的相關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對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干預能力。

2.加大與醫療衛生系統的合作,搭建醫教結合的心理危機識別與評估模式

中小學生的心理異常,特別是精神疾病的評估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學校教育的范疇,應歸屬醫療衛生系統的工作范疇。201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明確指出,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7]。因此,學校在面對疑似精神障礙學生時,應當邀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協助開展評估,或將其轉介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與治療。

近幾年來,上海市著力打造“醫教結合”的心理危機評估與干預模式,在中小學引入校外的專業機構,參與對心理高危學生的心理評估與干預,并為學生提供24小時的心理援助熱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上海市校外醫療機構及專業機構人員會在接到學校的求助電話或學生的心理熱線求助電話后第一時間開展心理評估,根據危機的嚴重程度指導學校、家長做好工作,或趕赴現場指導危機處理。醫教結合模式充分發揮了教育行政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同時也充分整合了社會各方面資源,形成合力,且社會各方面資源產生的費用都由政府承擔,確保了這一工作模式持續健康運作。醫教結合模式為其他地區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各中小學對心理高危學生的評估與干預能力,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也擬在中小學引入校外醫療機構和社會專業機構,探索與醫療機構、社會專業機構的合作模式,嘗試建立多方聯動、協同的心理危機評估與干預機制,更有效地識別與預防中小學生的自殺事件。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工作的通知[EB/OL].(2015).http://www.zjedusri.com.cn/.

[2]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全面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制度的通知[EB/OL].(2015). http://www.zjedusri.com.cn/.

[3]方潤領,呂路線,張玉娟,張建宏.伴有自殺行為抑郁癥患者心理社會因素的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04):255-256.

[4]劉連忠,肖水源.自殺未遂者的隨訪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04):253-256.

[5]陳薇,李芳健,王家驥等.廣州市中小學生自殺意念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6,27(03):193-194.

[6]高鴻云,吳增強,鄧偉等.上海市中小學生自殺行為及心理社會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7,2(01):32-3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與計劃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EB/OL].(2012). http://www.moh.gov.cn/zwgkzt/pfl/201301/20969fdf44934b86a0729fb4de33e1ff.shtml.

[8]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4(02):98-100.

(作者單位: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杭州,310012)

編輯/王抒文 終校/于 洪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預防醫學是一門以人群為研究對象,應用宏觀與微觀的技術手段,研究健康影響因素及其作用規律,闡明外界環境因素與人群健康的相互關系,制定公共衛生策略與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提高生命質量為目標的醫學科學[1],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必修課程之一。因為專業原因,臨床醫學學生普遍對預防醫學不夠重視,學習熱情不高,影響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束縛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標。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將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與傳統教學法(L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入預防醫學的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

1目前預防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模式改變,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預防醫學在現代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同時,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急需一大批“懂臨床、會預防、防治結合”的高素質臨床醫生,而目前的教學顯然沒達到要求,學生無法很好地適應基層衛生工作崗位。國內很多醫學高校對預防醫學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革,認為預防醫學目前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認為與自己以后的臨床工作關系不大、學習熱情不高;教材及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課時少而內容多,涉及知識面廣,重點不突出,學習難度大;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模式選擇不當,以教師為主體,以教材與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等等。上述問題已嚴重影響了預防醫學的教學質量,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預防醫學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蘭代爾(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首先提出,是指在教師的精心策劃與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作為教學手段,通過對案例講解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以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一種針對性和啟發性教學模式[2]。興趣是求知的動力,只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才可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案例教學正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學習小組的相互配合,查閱資料,組織討論來完成教師提出的教學案例,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預防醫學的教學內容多,涉及知識面廣,而教學的課時往往比較緊張,如果不處理好這對矛盾,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除了課堂討論以外,其他環節如查閱資料,對資料的整理和PPT的制作均在課外完成,可以彌補教學課時的不足。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新穎的、具體的、真實的案例,使學生的學習能融入實際應用當中,更好地適應社會工作崗位的需求。預防醫學中的許多內容如環境與健康、食物與健康、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及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有很多可運用的鮮活案例。如以河南新密農民張海超的“開胸驗肺”事件為案例,查閱、收集并整理塵肺的概念、種類、接觸的作業、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臨床表現、診斷分級等資料,并展開相關的討論和評價[3]。又如,以富士康員工的“墜樓”事件為案例,分析心理因素與健康的關系等等。

3案例教學的實施分三個階段開展3.1準備階段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大綱及學生的能力,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進行案例設計。教學案例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教學實踐過程中一個相關的故事,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4]。 在案例教學前的1~2周, 教師將準備好的案例布置給學生。每5~6名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小組負責不同的案例,各小組由組員選出一名組長,負責與教師溝通。接到教學案例后,各學習小組組織學員查閱文獻、案例分析及小組討論,遇到問題時可向帶教教師請教,凝練出幾個核心問題,并再次通過查閱文獻反復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并加以整理匯總。

3.2課堂討論階段在課堂中,各小組選派一名同學將準備好的PPT進行匯報,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同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組的同學針對匯報的內容進行提問,由該組的同學負責回答。討論時,教師引導和把握討論方向,避免冷場或討論過多與本案例無關的問題,對于同學不能通過討論解決的問題,也可以給予一定的提示,或留作下次討論的內容。

3.3總結評價階段討論結束后,教師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首先針對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及相關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對討論不全面、不深入或不準確的內容進行補充講解,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一個系統地掌握。其次指出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的方法問題或思維缺陷,提出改進方向。

4案例教學法的優點4.1激發學生學習預防醫學的興趣案例教學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主查閱文獻,提出并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對學習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及技能充滿信心和成就感。由于教學模式的改變,同學們大腦興奮不斷轉移,注意力得到及時調節,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

4.2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學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學生拓展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文獻查閱的能力。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教師及其他組的交流,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案例教學法中的問題是由學生提出來的、開放性的,讓學生主動去挖掘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通過查閱文獻及小組討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科研能力[5]。

4.3有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案例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啟發者等角色。首先,教師要設計教學案例,組織引導學生討論、控制課堂節奏并做出綜合評價,這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因此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其次,教學中的案例不局限于教材的內容,指導教師要對案例的具體問題所涉及的各類知識點非常熟悉,對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如果教師能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案例教學,而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案例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激發教師的科研靈感。

5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實踐證明,案例教學可改變枯燥的傳統教學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教師在案例準備時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找不到合適教學內容的案例;與傳統教學相比,案例教學影響學生對知識系統性和全面性掌握。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樂于為教育奉獻的精神,只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精心準備案例,引導學生討論,并認真進行總結,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并不是所有預防醫學的教學內容都適于案例教學,應將案例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在不影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參考文獻[1] 傅華.預防醫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

[2] 鄧月仙,張寶,劉文寶,等.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4):762764.

[3] 齊寶寧,解姣姣.案例教學法在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3):497.

[4] 但國蓉,趙吉清,賽燕,等.案例教學法在防化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7):510512.

[5] 叢瑞華,黃新宇,徐麗丹,等.淺議醫學微生物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醫藥,2012,25(2):248249.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加強安全風險管控

要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在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研判機制方面,要通過完善的風險識別系統和大數據支撐的監測監控、預報預警、快速反應系統,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實行風險預警控制。在完善決策風險評估機制方面,要科學合理確定企業選址和基礎設施建設、居民生活區空間布局;實行安全生產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開發區、工業區的規劃、設計和建設都要遵循“安全第一”,切實把安全生產作為高危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城鄉規劃布局、設計、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嚴把安全關,堅決做到不安全的規劃不批、不安全的項目不建、不安全的企業不生產。在強化風險防控協同機制方面,要建立完善位置相鄰、行業相近、業態相似的地區和行業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體系;實行石油天然氣管道、高壓輸電線路、特種設備等重要設施設備和鐵路運輸、水路運輸、道路交通、城市公交和軌道交通、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和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風險預警控制。要把安全生產納入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公安、民政、交通運輸、水利、氣象、地震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聯動,充分發揮各自在安全宣傳、安全巡查、信息聯絡、應急處置等方面的作用。在健全風險防控責任機制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落實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部門監管責任,依法依規制定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完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體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快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及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強化企業預防措施

要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實防范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企業對安全生產負有主體責任,必須著力堵塞監督管理漏洞,切實解決不遵守法律法規的問題。要嚴格落實企業生產設施規劃、設計、建設安全標準,科學規劃布局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與裝卸區域、油氣輸送管道,依法整頓關閉安全保障條件差的小煤礦、小金屬非金屬礦山、小煙花爆竹企業等,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要建立企業風險評估制度,定期組織全體員工開展全過程、全方位的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嚴格落實管控措施。針對高危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和崗位,建立分級管控制度,制定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安全生產與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完善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機制,大力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標準化。開展經常性的應急演練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著力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提高指揮人員現場指揮決策和協調能力,提高企業員工的應急知識和應急救援疏散的技能。

建立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及監督機制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真正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觀念,落實重大隱患治理情況“雙報告”制度,對重大隱患排查治理的有關情況,企業既要在內部向職工代表大會和全體員工通報,又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制定統一的、全覆蓋的安全事故隱患分級和排查標準,對各類事故隱患進行具體分級和分類,總結歸納相對應的隱患排查對策,督促企業制定隱患排查清單,明確排查事項、重點部位、檢查頻次,實現企業對標排查,部門對標執法。建立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實現線上監控和線下監管相結合,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與企業隱患排查系統聯網的信息平臺,用好大數據,推進隱患排查能力現代化。強化隱患排查監督執法,對重大隱患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依法采取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供電和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按規定給予上限經濟處罰,對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格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對整改和督辦不力的納入政府核查問責范圍,實行約談告誡、公開曝光,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把安全工作落實到城市工作和城市發展各個環節各個領域。強化城市安全運行,必須堅持關口前移,加強源頭治理,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提高城市安全治理精細化水平。充分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定期、全面排查區域內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對各類風險點、危險源進行實時、動態監控。推進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建設,基本形成完善的城市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制度保障體系、有力的安全生產科技支撐體系、管用的城市公共安全基礎防控體系、有效的城市應急處置與事故救援體系,大力提升城市安全發展水平。提高基礎設施安全配置標準,提升城市建筑、交通、管網、消防、排水排澇等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安全標準和管理水平。要重點加強對城市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隧道橋梁、管線管廊、軌道交通、燃氣、電力設施及電梯、游樂設施等的檢測維護。要完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切實加強體育比賽、演唱會、音樂會、展覽展銷、游園、人才招聘會、群眾自發性娛樂活動等人員密集場所活動的安全監管。

加強重點領域工程治理

加快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生產、倉儲場所安全搬遷工程,特別要加快實施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搬遷、轉產和關閉工作,全面推動石油化工企業退城入園。要深化油氣開采、輸送、煉化、碼頭接卸等領域安全整治,切實完善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和安全運行等法規與標準規范,建立健全相關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要加強高速鐵路、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鐵路浮橋、航運樞紐、港口等防災監測、安全檢測及防護系統建設。完善長途客運車輛、旅游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和船舶生產制造標準,提高安全性能,強制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防碰撞和整車整船安全運行監管技術裝備,對已運行的要加快安全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深入推進煤礦瓦斯、水害等重大災害以及礦山采空區治理,全面排查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高風險采空區,推動地質災害治理和區域生態恢復。切實加大尾礦庫的工程治理,建立一庫一冊檔案,推動改造一批、閉庫治理一批、尾礦綜合利用一批、搬遷下游居民一批,切實提高“頭頂庫”的安全保障能力。

(摘自6月8日《學習時報》。作者為中央黨?!磭倚姓W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教授)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防治治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流行病學基本原理1疾病分布論2病因論3健康疾病連續帶理論4疾病預防控制論 5疾病流行數理模型

流行病學基本原則:群體原則;現場原則;對比原則;代表性原則

健康疾病連續帶HDC機體由健康到疾病是一個連續過程,這個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有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機體疾病或健康標志發生,這些標志形成一個連續帶 流行病學的用途:1描述疾病及健康狀況的分布,2探討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自然史,4提高診斷治療水平和預后評估,5疾病的預防控制及其評價效果,6為醫學研究提供科學方法

發病率incident rate一定期間內(多為一年),特定人群某病新發病的概率

罹患率attack rate同發病率,但時間縮短為日周旬月,人群范圍也縮小

續發率2nd attack rate某傳染病易感接觸者中,在最短潛伏期與最長潛伏期間,續發病例人數占易感接觸者人數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現患率,被研究人口中患某疾病或處于某種狀態的人口率

疾病地方性:由于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使一些疾病無需從外地輸入,只存在于某一地區,或在某一地區的發病率水平總是較高,這種現象稱為疾病的地方性

判斷疾病地方性的依據①該病在當地居住的各人群組中發病率均高,隨年齡增長上升②在其他地區居住的相似人群組中,發病率均低,甚至不發?、弁鈦淼慕】等?,到達當地一定時間后發病,發病率逐漸與當地居民接近④遷出該地的居民,發病率下降,患者癥狀減輕⑤當地對該病易感的動物也發病 短期波動rapid fluctuation在一個地區或一個集體人群中,短時間內某病的發病數明顯增多的現象,又稱為時點流行或爆發。

長期變異secular change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通常幾年或幾十年),疾病的分布狀態、感染類型、臨床表現等逐漸發生顯著的趨勢性變化,這種現象稱為長期變異

長期變異的原因①病因或者致病因素發生了變化②抗原型變異,病原體毒力,致病力的變化和機體免疫狀況的改變③診療技術的進步,防制措施的改善④社會人口學資料的變化及疾病的診斷、報告標準的改變

橫斷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主要分析同一時期不同年齡組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頻率變化,常用于急性疾病,如傳染性疾病。

散發sporadic某病發病人不多,而且病例間無明顯的相互傳播關系,或者在一定地區的發病率呈歷年一般發病水平 流行epidemic某地區某病發病率明顯超過歷年的散發發病率水平

大流行pandemic迅速蔓延,地域廣,時間短,發病率超過該地一定歷史條件下流行水平

暴發outbreak在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大量病人的現象

流行病學設計的基本內容1查閱有關文獻提出研究目的2根據研究目的確定研究內容3參考具體條件選擇研究方法4按照研究方法確定研究對象5結合研究內容設計調查表格6控制調查過程保證研究質量7理順分析思路得出正確結論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稱描述流行病學,是將專門調查或常規記錄所獲得的資料,按照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組,以展示過期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分布特點的一種觀察性研究。

現況研究:應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時間、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狀況及有關因素的資料,并對資料的分布特征加以描述。又稱為橫斷面研究

現況研究的用途1為病因研究提供線索2了解疾病病因分布狀況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3評價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策略和措施效果4早期發現病人5確定機體某項指標正常值范圍

隊列研究cohort study將一個范圍明確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為不同的亞組,追蹤各組結局并比較其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素與結局之間有無關聯及關聯程度大小一種方法。

相對危險度RR:暴露組發病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的比值 歸因危險度AR:暴露組發病率與對照組發病率的差值人群歸因危險度PAR人群中某病發病率與非暴露人群該病發病率的差值,表示總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而導致的某病發病率

隊列研究 優點1研究是親自觀察獲得,較可靠

2由因至果觀察,符合因果關系的時間順序,論證因果關系的能力較強3可計算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發病率,能直接估計暴露因素與發病的關聯因素4一次調查可觀察多種結局 缺點1不宜用于研究發病率很低的疾病,否則需要的研究對象數量過大2觀察時間長,易發生失訪偏倚3耗費的人力、物力時間較多4設計的要求高,實施復雜5在隨訪過程中,未知變量引入人群,結局影響。

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選擇患有和未患有某種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別作為病例組和對照組調查各組人群過約登指數Youden index又稱正確指數,是靈敏度和特異度之和減1

預測值(predictive value)又稱預告值或診斷價值,表示實驗結果判斷正確的概率。

擬然比likelihood ratio病例中某種試驗結果出現概率與非病例中該實驗結果出現概率之比

公共衛生監測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是連續地,系統地收集疾病或其他衛生事件的資料,經過分析、解釋后及時將信息反饋給所有應該知道的人,并且利用監測信息的過程。 去暴露于某種危險因素的水平,通過比較各組間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異,判斷暴露因素是否與研究的疾病有關聯及其關聯程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病例對照研究特點1該研究只是客觀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暴露情況,而不給予任何干預措施,屬于觀察性研究2病例對照研究可追溯研究對象既往可疑危險因素暴露史,研究方向是回顧性的,由果至因一般只能初步檢驗病因假設而難以證實因果關聯3病例對照研究按有無疾病分組,研究因素可根據需要任意設定,因而可以觀察一種疾病與多種因素之間的關聯。

病例對照研究的用途1初步檢驗病因假設2提出病因線索3評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比值比OR事物發生的可能性與不發生的可能性之比意義OR與RR相同,但是,在不同患病率或發病率下,OR與RR的接近程度不同。疾病頻率小于5%時,OR與RR較接近。

病例對照研究 優點1收集病例更方便,更適用于罕見病的研究2該方法所需研究對象的數量較少,節省人力、物力,容易組織3一次調查可同時研究一種疾病與多個因素的關系,既可檢驗病因的假設,又可經廣泛探索提出病因假設4收集資料后可在短時間內得到結果

局限性1不適于研究暴露率很低的因素2常難判斷暴露與疾病出現的先后順序3選擇研究對象時易選擇偏倚4獲取既往信息時易回憶偏倚5易發生混雜偏倚6不能計算發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對危險度

實驗研究的基本特征1施加干預措施2前瞻性觀察3有平行對照4隨機分組

流行病學實驗三大原則1設置對照2隨機分組原則3盲法 雙盲double blind研究對象和觀察者均不知患者分組情況和接受治療措施具體內容稱雙盲

混雜偏倚confounding研究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聯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擾,其中導致混雜產生的因素稱為混雜因素

篩檢screening運用快速,簡便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措施,在健康的人群中,發現那些表面健康,但可疑有病或有缺陷的人。

公共衛生監測的目的1確定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掌握其分布和趨勢2查明原因,采取干預措施

3評價干預措施效果4預測疾病流行5制定公共衛生策略和措施

公共衛生監測系統的評價1敏感性2及時性3代表性4陽性預測5簡便性6靈活性7可接受

暴發調查的步驟1準備與組織2核實診斷3現場調查4暴發調查分析5提出假設6驗證假設 7完善和實施控制措施

暴發調查處理的關鍵點是病例的定義

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是指合格藥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 生活方式管理life style management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措施來保護人們遠離不良行為,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健康的損害。

臨床預防服務的內容①對求醫者的健康咨詢②篩檢③免疫接種④化學預防⑤預防性治療

臨床預防服務的實施原則1重視危險因素收集2醫患雙方共同決策3注重連續性4以健康咨詢為先導5合理選擇健康篩檢內容6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特點開展針對性臨床預防服務 健康促進的活動領域1建立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2創造健康支持系統3加強社區行動4發展個人技能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咨詢5A模式

評估、勸告、達成共識、協助、隨訪安排

常用戒煙藥物及使用方法1NRT類藥物 通過向人體提供外源性尼古丁以代替從煙草中獲得尼古丁,從而減輕尼古丁戒斷癥狀。2鹽酸安非他酮 非尼古丁類戒煙藥物。抑制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以及阻斷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 3伐尼克蘭 新型非尼古丁類戒煙藥物。有助于緩解戒斷癥狀,同時阻止尼古丁與受體結合,減少吸煙欣快感。聯合用藥可以提高戒斷效率。有效聯合藥物治療:長程尼古丁貼片+其他NRT類藥物;尼古丁貼片+鹽酸安非他酮。

煙草控制的MPOWER戰略:Monitor監測煙草使用與預防政策Protect免受煙草煙霧Offer提供戒煙幫助Warm警示煙草危害Enforce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Raise提高煙草稅

營養nutrition指人體攝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營養以滿足機體生理需要的過程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每日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基礎發生反應,形成理化性質與第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大氣污染對人體危害:①直接危害:急性中毒、慢性炎癥、變態反應、非特異性疾病多發、致癌作用②間接危害:溫室效應、酸雨、破壞平流層臭氧層

公害?。河森h境嚴重污染引起的地區性疾病

地方性甲狀腺腫 診斷指示1生活在缺碘地區或高碘病區的居民2甲狀腺腫大超過本人拇指末節3排除甲亢、甲狀腺炎、上發展來的每日平均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的參考值

適宜攝入量adequate intake AI是通過觀察或實驗獲得的健康人群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量

必需脂肪酸EFA人體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由食物供給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根據營養學原則,結合國情制定的,是教育人民群眾采用平衡膳食

膳食纖維生理功能①增強胃腸功能②控制體重和減肥③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④預防結腸癌

合理營養即平衡而全面的營養。一方面為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及能量的需要;另一方面為各營養素之間比例要適宜。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1提供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的營養素2保證食物安全3科學烹調加工4合理進餐制度和良好飲食習慣

有氧運動aerobics activity軀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參與為主的、有節律、時間較長、能夠維持在一個穩定狀態的身體活動

運動處方對運動鍛煉者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按其身體狀況,結合生活環境,用處方的方式規定適當的運動,以便有計劃的經常性鍛煉,達到健身或治療的目的

感染譜一種傳染病導致宿主不同的感染表現形式稱為感染譜 潛伏期病原體侵入機體到最早臨床癥狀出現這一段時間 潛伏期意義1判斷患者受感染時間,用于追蹤傳染源,查找傳播途徑2確定接觸者留驗、檢疫和醫學觀察期限3確定免疫接種時間4評價預防措施效果5還可影響疾病流行特征。 傳染病的防控策略1預防為主 加強人群免疫、改善衛生條件、加強健康教育2加強傳染病監測3建立傳染病預警機制4加強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5傳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計劃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根據疫情監測和人體免疫狀況分析,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進行預防接種,以提高人群水平,達到控制乃至最終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預防接種vaccination指將抗體或抗原注入機體,使人體獲得對某些疾病的特異性抵抗力,從而保護易感人群,預防傳染病發生

空氣中人為有害物質1工業生產2交通運輸3生活爐灶4建筑材料5室內人員活動

二次污染物從排入到環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環境物理,化學,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發生變化,或在環境中與其他化學物質

甲狀腺腫瘤等疾病

分型標準1彌漫型.甲狀腺均勻腫大,質地較柔軟,可摸到結節,B超查不出結節2結節型.在甲狀腺上可摸到一個或幾個結節,常見于缺碘的承認,特別是婦女和兒童3混合型.在彌漫腫大的甲狀腺上可摸到一個或幾個結節。

職業病occupational diseases當職業性有害因素作用與人體強度與時間超過機體所能代償限度所造成的功能或器質性病理改變,并出現相應臨床征象,影響勞動力的疾病稱職業病

職業有害因素指生產勞動過程及環境中產生和存在的對職業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業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切要素或是重要條件的總稱

職業中毒職業人群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過量接觸生產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職業病的特點1病因明確2病因與疾病之間一般存在接觸水平3群體發病4早期診斷,及時合理處理,預后效果良好5重在預防

食源性疾病通過攝入食物進入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質的一類疾病

食物中毒使用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特點1發病潛伏期短2發病與特定食物有關3臨床表現基本相似4無傳染性

毒蕈中毒:類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腎損害型、日光性皮炎型)臨床: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精神癥狀期、恢復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特點①突發性②普遍性③非常規律分類①重大傳染病病情②群體性不明原因疾?、壑卮笫澄镏卸竞吐殬I中毒④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一定時間內(2周),在某個相對集中區域內同時或相繼出現3例及以上相同臨床表現,經縣級及以上醫院組織專家會診,不能診斷或解釋病因,有重癥病例或死亡病例發生情況

特點:臨床表現相似性、發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學關聯性、

健康損害嚴重性

衛生服務衛生系統借助一定衛生資源,向人群提供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活動

衛生系統以改善健康為主要目的的所有組織、機構和資源的總和。

功能:提供服務 創建資源 籌措資金 監督管理

衛生保健公平性:指按照需要公平、平等地分配各種可利用衛生資源,使整個人群都能有相同機會從中受益,包括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

公共衛生體系在一定的權限范圍內提供必要的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共,民營和志愿組織的總體

雙向轉診根據病情需要而進行的上下級間、??崎g或綜合與??崎g轉院診治的過程

醫療保險將多種渠道籌集的經費集中起來形成基金,用于補償個人因病或其他損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一種制度。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及社會醫療救助。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醫療救助共同組成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醫療費用控制措施:①供方:按病種給付方式、總額預付費、按人頭預付方式、按服務單元付費②需方:起付線、共付比例、封頂線

醫院安全管理通過對醫院有效科學的管理,保證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和患者及其家屬在接受衛生服務過程中,不受醫院內在不良因素影響和傷害

人人享有衛生保健1人們必須在工作和生活場所能保持健康2能運用比現在更好的辦法去預防疾病,減少疾病和傷殘導致的痛苦,健康地進入成年和老年并安然地告別人世3公平分配一切衛生資源,使所有個人和家庭能在可接受和提供的范圍內通過充分參與,享受到基本的衛生保健服務4使人們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自己有力量擺脫可避免的疾病桎梏,創造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生活。

初級衛生保健 最基本的、人人都能看到的、體現社會平等權利的、群眾和政府都能負擔得起的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緝热菔墙】荡龠M,預防保健,基本醫療,社區康復;核心是人人公平享有;手段是適宜技術和基本藥物;籌資是公共財政為主;受益對象是社會全體成員。

預防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母嬰同室;感染因素;分析;對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76

1.1新生兒洗澡間及游泳池的交叉感染新生兒洗澡間及游泳池是產科病房中新生兒集中的場所,沐浴操作流程及沐浴用物、游泳池用水等未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是新生兒皮膚感染交叉傳播的一個主要原因。

1.2醫護人員手的污染醫護人員的手是交叉感染的傳播重要媒介,如果醫護人員在查房、治療及護理操作過程中不按規范洗手或手消毒,則病原微生物有可能通過醫護人員的手而傳播給新生兒以及產婦。

1.3空氣污染受傳統觀念及習俗的影響,產婦在產后不敢開窗通風,加之產婦惡露、出汗及大小便的異味常導致,空氣十分污濁,尤其在夜間。同時,母嬰同室病房人員流動量大,加之空調機的使用,門窗緊閉易造成空氣污染。

1.4母嬰同室探視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母嬰同室探視比例高,而且探視者大多有未洗手就觸摸新生兒的習慣。

1.5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知識認識不足醫護人員對產婦、陪護、探視人員院感知識宣教不到位。2管理對策

2.1成立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母嬰同室病房成立以主任、副主任、護士長及監測員組成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主要負責母嬰同室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督促各種措施的實施與落實,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院感科和護理部定期對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指導,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2.2加強業務學習加強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提高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自覺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制度熟悉醫院感染控制的相關知識,必須認識到醫院感染與已有關,樹立杜絕醫院感染的高度責任感。

2.3保證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清新母嬰同室病房應設在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以便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每日用空氣凈化機,空氣凈1h,同時對剛出生的新生兒、早產兒、極低體重兒進行保暖,及時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

2.4每日重點監測空氣,物體表面,消毒劑的使用,義務人員的手每個月必須對母嬰室空氣物表消毒劑以及醫護人員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監測,并保存好檢測記錄,對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必須及時分析原因并積極采取措施,重新監測直到合格。哺乳用具一嬰一用一滅菌,隔離嬰兒用具必須單獨使用,實行雙滅菌嬰兒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議使用紙尿褲)和浴巾等物品,必須經過滅菌處理后一嬰一用,避免交叉感染。遇有醫院感染流行時,必須嚴格執行分組護理的隔離技術,并且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室內用品、母嬰床、家具等定期清潔消毒。

2.5切實實行母乳喂養,增強嬰兒抵抗力認真做好新生兒早吸吮。

2.6工作人員進母嬰同室病房時需穿清潔工作服,戴口罩帽子:護理新生兒前要洗凈手,護理每個新生兒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擦手。

2.7新生兒的一切用具,均需單獨使用,單獨清洗,分別進行消毒,消毒液濕式掃床和消毒摖試嬰兒床:產婦在傳染病急性期,應暫停哺乳。感染性強的疾病,如膿皰瘡、新生兒眼炎、鵝口瘡等時應及時隔離?;加衅つw化膿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員,應暫時停止與嬰兒的接觸。嚴格探視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每次探視結束后,母嬰室應開窗通風,并進行相應的清潔消毒。對有乙肝等傳染病的患者,應實行隔離治療,并在病歷夾、床頭卡上標明“乙型肝炎”等標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單獨放置,單獨處理[1]。

2.8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有傳染病的產婦單獨隔離物品用后一律先消毒再清洗,再消毒,設專人護理,母嬰出院后床單位終末消毒處理,雙重消毒

2.9加強健康教育針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知識的宣教,由于產婦及家屬缺乏新生兒護理知識,并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新生兒的照顧缺乏科學的方法,從而導致不安全隱患的發生[2-3]。因此,醫護人員要隨時指導產婦及家屬如何喂新生兒臍部及皮膚護理方法,并親自給產婦及家屬示范如何為新生兒換尿布衣服沐浴撫觸等方法,在科室走廊新生兒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張貼宣傳畫同時醫護人員要向產婦及家屬講解一些安全護理常識,如溢奶、嘔吐、嗆咳時如何處理,以及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現象,從而增強家屬及產婦的育嬰知識,避免因知識的欠缺造成對新生兒的傷害。參考文獻

[1]喬莉生.母嬰同室病房的消毒與隔離[J].吉林醫學雜志,2011,8(32):1592.

[2]李瑩.持續質量改進在母嬰同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2013,10(9):102-103.

[3]饒文君.基層醫院母嬰同室感染管理現狀與對策[J].中外醫療雜志,2010,16:142.

上一篇:康復醫學論文下一篇:軍事醫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