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創新論文范文

2023-03-18

創新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高效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的新常態,作為社會基礎性工作的檔案工作就變得更為重要,并且隨著檔案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檔案服務發展成效也更加明顯。采取創新性措施,加大檔案的科學化發展才能更廣泛的服務社會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檔案;創新;管理;發展

在愈加開放發展的社會形態下,社會事業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向前推進。在這種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也不能置身于發展之外,否則檔案工作將會被社會遺棄和淘汰。為此,檔案工作就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圍繞社會發展進行創新,逐步解決管理模式的陳舊,管理思路的狹隘,提升檔案管理層次,緊隨時代發展,實現檔案工作與時俱進和開拓性發展。

一、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在社會進步發展的進程中,創新已經成為各個社會行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事關社會發展進步,事關自身事業的健康持續性發展。檔案工作與其他各行業工作一樣,也需要通過創新來促進自身發展,打牢檔案管理基礎,服務其他事業和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沒有檔案工作的創新發展,其他有關工作一定會在發展中受到阻礙和制約,檔案管理工作要在創新中生存和發展,才能不至于被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所淘汰。目前,檔案資源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強化檔案管理資源的發掘,創新創造更多的高水平檔案成果,為社會持續發展增添高價值利用參考,才能發揮檔案獨具的資源性價值,開發檔案資源要創新方式和手段才能達到更好地預期效果,進而推動檔案工作的永續發展,持續不斷的為社會事業推出支援力量。

二、檔案創新管理中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后的問題。檔案工作是單位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大都設有專門的檔案管理機構,但是檔案機構的作用卻發揮不夠,甚至成為空掛的“空殼”部門,檔案人員及檔案管理職能發揮不夠,淡化檔案工作,缺少資金保障,很多檔案工作沒能有效開展起來,嚴重制約著檔案工作付諸實際行動。

(二)檔案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制度是工作執行的依據,將有關檔案方面的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是工作開展的必要。但是,很多單位沒有可執行的檔案管理制度,雖然制度寫在紙上,掛在墻上,但是沒有實質性操作內容,成為擺設,導致在具體的檔案管理工作中沒有基本的制度遵循,檔案管理工作容易出現混亂和無秩序性,影響檔案工作的規范性開展。

(三)現代化技術手段應用不到位。在計算機廣泛應用于工作的大環境下,檔案管理部門也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計算機設備,用于目錄的打印及各種檔案管理登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檔案管理。但是,僅僅依靠計算機進行基礎性的管理顯然不符合檔案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大量的檔案元載體任然沉睡于庫房之中,缺少必要的現代化技術將“死檔案”轉化為“活信息”,不能實現廣大利用者期盼的檔案資源共享愿望和目標。加之,沒有技術手段建立專業的檔案存放專用庫,新生的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的管理和存儲問題仍然沒法解決,出現大量電子信息流失的嚴重問題。

三、檔案管理體系創新的基本內容

(一)創新人才管理。檔案工作的創新發展是建立在足夠優秀的人才資源基礎之上的,沒有專業化人才以及缺少開拓創新型檔案管理人員,檔案工作的創新開展將舉步為難,或者說創新發展也是無實際成效的空談。要注重造就和選拔使用年輕有為、知識層次高、有開拓創新發展潛力的檔案管理人才。要實施檔案專業技能提升策略,讓鍛煉和培養教育成為檔案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讓更多的檔案人員成為創新性和復合型人才。

(二)創新檔案管理理念。好的管理理念是一切工作的指揮棒和風向標。檔案管理工作處于社會會發展的新階段,要注重把創新發展作為自身價值實現和助力社會騰飛的重要方式手段,改變獨立的工作格局,褪掉封閉的“外殼”,融入開放的社會外部環境,主動展示自身價值,讓更多的資源性檔案優勢發揮出來,助力社會事業新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創新管理方式。目前很到單位的檔案管理就是整理和存放檔案,這種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下的檔案管理現要求,要在做好基本的整理保存工作的同時,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檔案資源的挖掘上,將更多的隱形檔案信息內容轉換成大眾需要的公開信息資源,以檔案管理方式創新促檔案工作創新發展。

(四)創新管理手段。檔案管理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勞動付出就要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來實現。目前手工管檔查檔的管理手段應盡快用現代化管理手段來替代,以解決利用需求無法滿足的矛盾,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建立更多更快地檔案資源管理利用渠道,解決檔案資源提供量不足的問題。

(五)創新工作機制。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秩序性和規范性運行,必須要采用完善的檔案管理機制來實現,防止日常檔案業務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加強檔案管理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工作規范要遵循制度要求;具體工作對應具體崗位,做到機制保障崗位履職到位,按序推進檔案工作創新性發展。

四、結束語

目前,檔案工作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有利環境下,采取創新驅動措施正逢其時。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永恒的社會事業,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基礎資源,因此要將檔案資源建設的管理和利用放在檔案管理的重要位置,一方面加大檔案資源的收集和保存,做好信息儲備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創新性的開展檔案資源開發利用,促進檔案資源的社會性開放,為檔案工作發展奠定良好社會基礎,助力檔案工作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玉琴.淺談檔案管理的有效措施[J].社會科學. 2017(11)218-219 .

[2] 王新梅.加強檔案資源建設的路徑分析[J].大東方.2016(06)121-122.

[3] 劉桂梅.對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認識. [J]科學導報2017(02)167-168

[4] 徐藝華.論檔案工作創新的思路和方法[J].科學與財富.2018(07)141-142.

創新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是高校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載體。明晰大學科技創新團隊概念,深入分析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特征,探索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管理策略,可以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知識創新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任務。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大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目前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與有效載體。[1]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培養一批素質優良且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所用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成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概念

目前,國內學者從組織形式、創新過程等不同視角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進行定義。陳洪根[2]認為,大學生創新團隊是指以課題研究組、創新實驗小隊、項目組等形式存在的大學生科研型群體組織,具有自組織性、自發性、自主性等特點;郭孝鋒[3]則強調協作過程及成果,他認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是大學生為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實現特定或非特定學習與科研目標,以團隊形式實現相互協作、共同進步,最終產生有一定價值成果的群體組織。也有學者認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首先應是一個學術團隊,以一個學術領導人為核心,同時還有一群擁有共同學術目標、交流通暢頻繁、能夠相互協作的大學生。[4]

本研究認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是指由技能互補的大學生及研究生組成,有共同學習或科研目標,通過相互協作開展創造性、創新性研究活動,并產生一定價值成果的群體組織。團隊目標是通過團隊合作,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與合作精神,提高協作能力、實踐創新能力。這樣一方面能夠產生一定的學術成果,另一方面能為將來其獨立從事創造性、創新性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特征

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通過協作開展創造性研究活動。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屬于一種典型的系統,團隊成員在系統內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系統的結構。該系統具有開放性、內聚性、競爭性、多維性、成長性及交互性,團隊成員間的協同創新程度直接決定了本團隊科研創新績效。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具備以下特征。

(一)目標明確

對于任何一個團隊而言,明確的目標是團隊組建的基礎條件。明確而又具備指導性、可實現性的目標,是凝聚團隊成員、協調團隊活動、提高團隊效率、保證任務完成效果的指路明燈。[5]

(二)團隊成員多元性

作為一個開放性組織團體,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年級、不同的學科專業,擁有差異化的知識結構,每個成員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團隊成員多元性還體現在各個成員的優勢與劣勢、特長與缺點各有不同,性格各異,進入團隊的初衷與愿景差異顯著。

(三)團隊交互性

一方面,團隊交互性體現在人員的自由流動上。由于科研任務具備階段性,受不同學生學籍年限所限,團隊成員的組成在團隊生命周期內會不斷變化。另一方面,團體交互性體現在團隊內部的交流開放性上。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系統內定期有組織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共享學習資源,有利于團隊成員間開放的姿態與心態的形成,能促進團隊成員進行多維度、交叉性的交流和探討。

三、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團隊成員知識結構

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是科技創新團隊創新的基礎。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成員由不同學科或交叉學科的學生組成,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對解決復雜、交叉問題至關重要。同時,要想獲得創新性、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須具備學術創新相關的基礎知識,成員個體自身的知識結構會對團隊創新產生重要的影響。[6]

(二)團隊學術氛圍

良好的學術氛圍是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創新思想的來源。良好的學術氛圍包括學術自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學術自由是學術創新的基本原則,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能夠鼓勵團隊成員積極進行學術交流。寬容而嚴肅的學術批評空間,勇于向學術權威提出不同看法的態度,是大學生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動力源泉。

(三)激勵措施和制度保障

缺乏激勵機制與環境,難以培養出杰出的創新人才。對于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而言,有效的激勵措施是其開展協同創新活動的牽引力,而科研場地、經費以及團隊內部的管理制度是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運行的基本保障。

四、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能力培養的管理策略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團隊目標

根據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結合團隊成員的興趣愛好、知識結構、愿望與能力等,通過集體討論,提出符合實際情況而又必須通過努力奮斗才能實現的目標。確定團隊目標后,還應把團隊目標進行細化分解,確保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明細目標、承擔的任務,讓每個成員都知道自己在實現團隊共同目標中扮演的角色與地位。

(二)創造良好的學校創新環境與學術氛圍

高校應鼓勵創新的校園文化、優勢與特點鮮明的學科布局、自由探討的學術氣氛,為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學校應通過宣傳創新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逐步建設崇尚科學與創新的校園文化。在校園內通過舉辦學術講座、搭建公共交流平臺、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等,加強學科背景與專業方向不同的學生間的學術思想碰撞與交流。合理的學科布局可為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深厚而寬廣的基礎條件,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又可為大學生捕捉創新點提供機遇。高校應加強學科群的建設,為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一個比較合理的學科體系。

(三)確保團隊結構合理、隊伍穩定

在組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時,管理部門應適當介入,這樣一方面能幫助團隊優化年級分布,在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背景與個人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盡可能組建一支年級梯度分布合理、協調性好、互補性強、生命力持久、相對穩定的創新團體體。另一方面,管理部分應盡量保證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具備互補性,尤其應以本校優勢特色學科、重點學科及交叉學科的學生為主力,以本校優勢特色研究方向吸納不同學科學生參與進來,瞄準學科前沿,優勢學科帶動、多學科參與,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可持續發展。

(四)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內部知識創新機制

1.營造團隊內部知識共享氛圍。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而言,組織內部成員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信任程度、目標差異都直接影響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內部知識共享的意愿與態度。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內部有必要建立起通暢的知識共享渠道與機制,推動團隊內部形成相互信任、志同道合的知識共享文化。

2.完善團隊協同創新過程中的知識轉移機制。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主要體現為團隊成員智力、創造性和思維方式的協作。由于團隊成員間知識結構、學科背景不同,在協同創新過程中,知識在團隊成員間的有效轉移能夠提升團隊整體知識水平。完善的知識轉移機制包括研究目標的可實現性、知識的復雜性、團隊交流機制的通暢性、團隊共享文化、成員知識轉移意愿及知識轉移氛圍等。

(五)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

首先,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激發團隊創造性的必要手段。學校通過設立“科研創新基金”、“創新團隊基金”、“創新獎學金”等,同時對富有創新性的學生提供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博士的綠色通道,鼓勵大學生團隊積極開展協同創新,以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熱情。其次,對于創新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學術論文、國家發明專利、創新大賽獎勵等,學校應給予充分重視和肯定,積極宣傳和獎勵。應針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的運行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保障機制,注重對團隊整體進步幅度的考核,對創新失敗有容忍機制。[7]

[ 參 考 文 獻 ]

[1] 尹潔,李鋒,吳潔.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內部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153-156.

[2] 陳洪根,薛靜.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團隊特性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4(7):27-28.

[3] 郭孝鋒,石世平,文麗.大學生創新團隊的孵化與培育[J].中國青年研究,2008(11):106-108.

[4] 劉慧群.高??蒲袌F隊協作關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視角[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0(3):124-128.

[5] 魏玉梅,豆永杰.高校創新性研究生科研團隊建設:問題、成因與對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0(6):26-29.

[6] 楊勝,方禎云,蔡金清.研究生創新團隊的協同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4-47.

[7] 尹潔,楊建超.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內部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60-63.

[責任編輯:陳 明]

創新論文范文第3篇

1 創新教育的內涵

哈佛大學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高校中的成功典范, 培養出一大批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且有遠見卓識、創新開拓精神的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獨特的辦學宗旨和校風。哈佛大學的校風淋漓盡致地體現出創新教育思想, 其核心內容是崇尚自由競爭和個人奮斗, 崇尚冒險和創業, 崇尚對事業的追求與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 強調生活的富有應來自勤奮與努力, 強調個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 注重理性分析, 講求實際和辦事成效。正是憑借具有創新精神的校風, 哈佛大學畢業生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就非凡, 也使得學校的辦學宗旨“讓所有的金子在這里都發光”得以實現。

創新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 是對高校教育本質認識深化的結果, 是對高校教育活動的價值規范。創新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是促進大學生人性的完善。完善的人性是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 它涉及到人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素養, 是人的整體的品性。人性完善的過程, 必然是人的身體和精神各方面全面統一和協調發展的過程。高校教育促進大學生的人性完善, 一定要使大學生投入到全面的社會實踐活動中, 只有經過全面的社會實踐的鍛煉, 大學生的人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完善。

其次是促進大學生創新的發展。大學生創新的發展, 是其全面發展的本質和高校教育功能的集中體現。具體表現在:大學生創新的發展是其全面發展的本質;促進大學生創新的發展是高校教育功能的集中體現;促進大學生的創新發展就是要重點培養其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道德;大學生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促進大學生創新發展的個體條件的形成等四個方面。

再次是促進大學生創新的轉換。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力, 這種潛力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特征, 只有通過適當的教育才能充分挖掘。由于大學生的創新處于“自我性”創新向“社會性”創新的過渡狀態, 因而高校教育是促進大學生的創新實現這種過渡的關鍵。

2 推進高校創新教育, 培養大批創新人才

2.1 踐行“以人為本”, 強化育人責任感

國家的富強, 民族的振興需要高校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 不論從學生個人、高校自身還是國家抑或社會層面來講, 都必須把教育目的向“人的發展本位”復歸。這要求高校及其教育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 對學生負責, 對學校負責, 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負責。

2.2 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新型校園環境, 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

學校創新環境包括:硬環境、軟環境。一方面要加大創新教育建設的資金投入, 改善校園的硬環境, 如學校建筑改造、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更新, 圖書資料的配備等;另一方面要制訂目標、積極倡導、落實措施、合理組織、有效監督、正確評價, 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軟環境, 即一個平等、信任、寬容、進取的氛圍。

一個創新大學里必不可少的是創新活動中心或類似機構, 實行學生自治, 教授輔導制度。其職能包括項目設立、人才培訓、技術支持、監督工作 (定期檢驗活動進程) 、團隊建立與管理 (建立學生個人實踐跟進記錄和評價資料庫, 并把實踐成果與課業成就和就業聯系起來, 即培養成績合格或科研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學生在評優、免試推薦研究生、就業推薦等諸多方面予以優先) 。

充分利用第二課堂, 加強學術交流, 活躍學術氣氛, 擴展學術視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使學生通過各項活動的鍛煉, 充分發展個性, 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廣泛開展學術科技活動, 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術講座和學術報告, 召開學生學術交流會、研究會, 加強學生之間、校際之間的學術交流, 擴大學生知識面, 開闊學生的視野。

2.3 建立一套高效的、科學的評價機制

首先, 改革現行的考試制度。學??梢越o教師適當的權利, 教師根據課程特點、教學內容, 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法, 如書面答卷、科研論文、產品設計、社會調查報告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測試, 做到知識、能力相統一的綜合素質考評, 以此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其次, 可以從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思想道德修養、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長、科技創新能力、組織活動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2.4 強化創新責任感, 加強創新教學實踐

教師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主導, 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教師必須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應有所轉變。首先, 教師應保持思想觀念上的超前性。不斷提高實施創新教育的自覺性, 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的培養;其次, 要根據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 加強創新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及考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師應轉變傳統角色, 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組織、引導、控制作用, 在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不是滿堂灌, 而是設置問題,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懷疑意識、批判意識和探究意識。最后, 教師應布置具有一定難度的課后作業, 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 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 并以小課題的形成提交作業。這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獨立的學習能力等非常好的方法。

2.5 夯實基礎知識,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

首先, 學生自身要夯實基礎知識, 打牢基礎知識的根基。良好的基礎知識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或深厚的理論功底的, 沒有長期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蘊, 就難以在某一專業領域的獲得深刻體驗, 是不可能孕育出新思想新發明的。其次, 要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我國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總體來說“較差”, 表現在:缺乏深層次思考、另辟蹊徑的自我總結和學習能力??紤]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 沒有新意和突破。所以大學生自身要加強自覺自律性, 努力學習, 勇于置疑, 勤于思考, 善于探究, 并持之以恒地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摘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關鍵是要培養具有科學發展理念和科學發展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本文在闡述高等教育創新思想內涵的基礎上, 提出了我國高校開展創新教育, 培養創新人才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創新,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譚賢楚, 劉倫文, 龍永紅.從“知識傳授”到“能力培養”—現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研究[J].前言, 2008, 2:58~60.

[2] 張禹.成長為創新型教師的必備基礎[J].吉林教育, 2008:21~22, 36~37.

創新論文范文第4篇

1 加強深層次的目標管理

目前教學管理主要是通過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 盡管這種管理在保障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它不是合理的管理模式。許多專家認為,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要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 尤其是要多開展一些課外、校外的社會實踐與創新活動, 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如果條條框框太多, 束縛了師生的手足, 教學改革就無法開展, “創新教育”也就很難進行, 培養創新型人才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要培養創新型優秀人才就必須實行深層次的目標管理模式。具體辦法是, 在相關學科專家的領導下, 對每門課程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 結合每門課程的特點, 制訂每門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目標與要求靈活地組織各種教學活動。既可以在課堂內進行, 也可以在課外、校外進行, 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絡對學生進行輔導和指導。學校主要是通過教學要求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監控, 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調查了解, 可以根據制訂的目標要求設計一些方法, 對教學效果、教學質量進行抽查、檢測, 可以對師生的一些教學活動、科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考察。以理論、技能、能力、創新素質是否達到了規定的目標要求, 來衡量教學效果與質量的優劣, 評價教師的業務水平與能力??傊? 學校主要是進行宏觀監控, 至于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方法、途徑才能較快較好地達到這些目標要求, 師生之間可以共同探討、靈活進行。

這種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 另一方面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因為這種管理模式能給師生很多自由支配的空間, 師生之間可以圍繞教學目標要求進行廣泛、深入、細致的分析研究, 探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化, 并且有較多的時間與機會共同進行探討研究, 進行一些創新活動。

2 加強激勵式教學管理

許多調查研究表明, 目前教學管理大部分仍然是低層次的制約式管理。盡管各校也強調要加強教學改革的探討、研究, 但教學管理的條條框框太多。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一個主要原因是, 管理者只是從形式上考慮管理問題, 注重的是教學過程有序而穩定地進行。因此, 這種管理模式是屬于一種低層次的制約式管理, 它所產生的管理效果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更不可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優秀人才。

要真正進入“創新教育”的軌道, 精心打造創新型優秀人才, 就必須改變這種低層次的制約式管理, 實行高層次的激勵式管理。這主要是要在教學改革、教學質量評估、教師業務水平考核、教學酬金分配等方面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真正能為師生放開手腳、大膽開拓創新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構建一個充分施展才華的平臺, 能真正激發師生的積極性、上進心, 激勵他們在教學改革方面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分析、探討、鉆研, 大膽進行各種開拓、創新活動, 不遺余力地打造各種創新型優秀人才。

總之, 要形成一個有利于各種教學資源都能得到最有效利用, 有利于師生的知識、能力、才華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有利于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有利于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管理激勵機制。只有實行高層次的激勵式教學管理模式, 才能為廣大師生員工積極開展“創新教育”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與濃烈的氛圍, 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各種教學改革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3 加強新型的學術型管理

目前教學管理主要是傳統的行政型管理, 主要的管理方式是制定各種規章制度, 通過行政手段來推行。這種行政式管理模式不利于“創新教育”的開展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其一, 很難在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上真正把關。如前所述, 這種管理往往只能在表面上對教學活動、教學過程與師生行為進行一些制約, 不能真正對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進行把關。其二, 不利于學校、師生教學改革的開展。由于學校的教學活動是在教務部門的監控、指導下進行, 師生必須按照教務部門制訂的各種條條框框去開展教學活動, 沒有什么自主權, 不僅進行教學上的改革與開拓創新很困難, 而且容易導致師生產生一些不滿或抵觸情緒, 不愿開展教學改革與創新活動。

要推動“創新教育”的順利進行, 使教學管理真正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就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行政型教學管理體制, 實行新型的學術型管理體制。學校的教學管理主要由各相關學科的專家來把關, 教務部門只是做一些必要的事務性工作。主要是在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 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目標要求方面, 教學效果、學生學業、教師業務能力與水平的檢測、考核、評估方面進行規劃、指導、檢查, 其目的是保障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創造性。對系部的教學管理制度, 各學科改革、創新應怎樣進行, 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要求, 怎樣進行監控, 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和標準對教學質量、學生學業、教師業務水平進行考核, 建立什么樣的教學管理激勵機制等, 進行具體的策劃、操作、調控。

這種新型的學術型管理體制有利于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的真正把關, 有利于教學管理檔次與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創新教育”的順利開展。

摘要:本文采用調查與比較分析的方法, 以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主軸, 從如何加強深層次的目標管理、加強激勵式教學管理、加強新型的學術型管理等方面闡述教學內容改革及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關鍵詞: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維平.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J].青海社會科學, 2008[4]:179~183.

[2] 陳煜, 湯智.創新人才培養:美國比照下的反思與變革[J].中國高教研究, 2008[4]:35~37.

[3] 郭玉山, 孔佑祥.對院校課堂教學創新的幾點思考[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8[4]:46~48.

[4] 許敏妮.創新型人才培養理念下的高??荚嚺c評價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 2008.

[5] 楊美玲.創新教育視野下的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 2008.

創新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探討了金融創新的宏微觀經濟效應,以及論述了創新對貨幣供給和其對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最后揭示了對金融監管管理者的啟示。

關鍵詞:金融創新;影響;啟示

1 金融創新的微觀基礎與微觀經濟效應分析

1.1 金融創新的微觀基礎

首先,微觀經濟主體對多功能、多樣化金融工具的需要是金融創新的源泉。一般而言,經濟越發展經濟對貨幣化程度要求越高,工商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對貨幣資產輕便、快捷的運作方式要求越高,從而對幣值穩定、風險小的貨幣及其相關流通手段與價值貯藏手段的多樣化需求越大。這種需求就呼喚著新金融工具與手段的出現。正如有些學者在總結金融創新時代時指出的:“需要是發明之母,如果目前還存在著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就可能發明一種方法去滿足那種需求,并且這種創新將會成功?!?/p>

其次,金融機構在激烈的金融業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是金融創新的原動力。隨著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的增加和金融機構之間競爭的加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盈利空間被空前地壓縮。然而面對經濟對多樣化、多功能金融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在趨利避險動機促動下,在有些國家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或者利用政府或金融監管當局放松對金融嚴格監管的有利條件,或者處心積慮地設法規避政府或金融監管當局對金融業的嚴格監管與約束,展開了金融創新活動。

1.2 金融創新的微觀經濟效應

首先,金融創新擴大了閑置資金由資金盈余單位流向資金赤字單位并轉化為赤字單位投資的融資渠道。一般而言,銀行通過負債類金融產品創新擴大資金來源;通過資產類金融產品創新擴大資產籃子,進行資產組合,使資金的運用更為科學;此外,銀行還通過對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加強資產與負債、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的流動性。

其次,金融創新擴大了金融資產、負債規模,使金融機構有充分的空間調整金融產品組合,分散風險,改善金融產品流動性和安全性從而使金融產品流動性和安全性管理更好地體現了規模效益。如股票期貨(權)、股指期貨(權)等金融創新產品與股票、貨幣等現貨金融產品之間有較強地替代性。而利用股票和貨幣現貨買賣來對現貨資產進行調整不僅要經歷較長的時滯,而且還要承擔較高的支付清算成本以及因交割時滯而喪失交易機會而造成的機會成本等各種成本。

再次,金融創新使不同金融機構之間打破了有分業經營的體制,突破了各自原有的業務領域,互相參透、互相競爭,有利于資金市場價格向資金影子價格的回歸,有利于資金在全社會的有效分配。同時金融創新提供了多樣化、多功能、高效率的金融產品于金融服務,使金融資產選擇面增大,有利于滿足不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與偏好,有利于促進整個經濟的高效運行。

2 金融創新的宏觀影響

2.1 金融創新對貨幣需求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首先,金融創新改變了人們的貨幣需求動機,從而引起貨幣須在結構和數量規模方面的變化。一般而言,金融創新就是在原生金融工具(Initial Financial Tools)基礎上對某一原生金融工具的功能進行延伸或者對多個原生金融工具的功能進行綜合而形成的。然而金融創新產品或金融衍生工具一經形成便成為原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Substitutes)。

其次,金融創新改變了貨幣的流通速度,增加的貨幣需求函數的不穩定性。因為金融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是M1基礎上創造M1的替代品,所以,我們用M1需求函數模型來考察金融創新對M1的流通速度乃至M1需求函數自身穩定性的影響。按照凱恩斯貨幣需求流動性偏好性理論的觀點,貨幣需求是由交易性和預防性貨幣需求以及投機需求共同構成的,交易性和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收入y的增函數,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i的減函數,這種關系可以表示為(1)式:=f(y,i), >0, <0,其中:M1/P=實際貨幣余額,y=實際收入,P=價格,i=名義利率。

在凱恩斯看來,M1/P在短期內實際收入y是相當穩定的,因此,可視為常量。于是M1 / P=f (y, i)可變型為(2)式M1 / P=f(y, i)或(3)式(M1 / P)/y =f ( i ),而(3)式實際上是M1流通速度的倒數,即(4)式y / ( M1/ P )= ( i )=v( i )。因為人們對金融創新產品 的需求來自于部分M1轉出(即 M1)和部分儲蓄S轉出(即 S),且S= y(i)。所以人們對金融創新產品 的需求函數會表示為(5)式: = M1+ S(、 分別表示M1 和S的轉出比例)。將(5)式變型為(6)式M*1/P= f (y, i)+ y(y,i),于是 的流通速度可表示為(7)式V*=Py/M*1=1/[ f (i)+ y g(i)]。由(7)式我們可以看出,如果 =1且 =0,則金融創新不會引起M1流通速度的變化。但是,若0且0時,在n 1的情況下,收入y越高,則M1流通速度越低;相反,在n 1的情況下,收入y越低則M1流通速度越高。由于現實生活中、 要受到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所以、 具有不穩定性,從而使貨幣流通速度乃至貨幣需求函數也具有不穩定性。

再次,金融創新弱化了貨幣當局的利率控制力。隨著金融創新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金融市場上的利率逐漸由資金供求雙方共同決定,許多貨幣當局的利率監管措施及其效果大大減弱。金融創新產品種類和數量增加的同時,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也在增加。然而在不同的金融市場上有不同的供需狀況,在有些市場上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會上升,而另一些市場上卻在下降,從而弱化了凱恩斯主義主張的以利率為中間目標的需求調節型貨幣政策的效果。

2.2 金融創新對貨幣供給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首先,金融創新是貨幣供給的乘數效應增大,同時增強了貨幣供給的內生性,這可以通過金融創新條件下的貨幣供給模型來說明。假設人們愿意持有的通貨C、定期存款T以及銀行的超前準備金E與活期存款Dd的比率分別為K、t、e,則有:式(1):C=k·Dd;式(2)T=t·Dd ;式(3)E=e·Dd。

在沒有金融創新的條件下,由于基礎貨幣B是商業銀行的準備金R和人們持有的通貨C構成,即式(4)B=R+C;如果令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分別為rd和rt,則銀行系統所持的總準備金R為:式(5)R=rd·Dd + rt·t·Dd + e·Dd=(rd + rt·t + e)Dd ;將(1)、(5)式代入(4)式得:式(6)B=R+C=(rd + rt·t + e + k)·Dd ;從而有(7)式:Dd=[1/ (rd + rt·t + e + k)]·B。

根據狹義貨幣供給量定義有(8)式:M1=Dd + C,所以將(1)、(7)式化入(8)得式(9)M1=Dd + C=[(1 + k)/( rd + rt·t + e + k)]·B。(9)式就是在沒有金融創新時的M1供給模型。

下面以美國貨幣市場互助基金份額、貨幣市場存款帳戶、隔日回購協議和隔日歐洲美元等金融創新產品為例,探討金融創新條件下M2的貨幣供給關于模型與M1供給模型的區別。根據M2的定義,有(10)式M2=Dd + C + T + MMF,其中:T=定期存款,MMF=貨幣市場互助基金份額、貨幣市場存款帳戶、隔日歐洲美元的和。令T與Dd 的比率為h,MMF與Dd 的比率為l,則有(11)式T=h·Dd 和(12)式MMF=l·Dd ;將(7)(9)(11)和(12)式代入(10)式得(13)式: M2=Dd+C+T+MMF=[(1+k+h+l)/( rd + rt·t + e + k)]·B。

通過(9)式和(13)式比較可以看出,在金融創新條件下的貨幣供給乘數在分子上比M1的貨幣乘數多了個h+l,因為h>0、l>0且都為微觀經濟主體控制,所以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金融創新的確加強了貨幣供給的乘數效應,擴大了貨幣供給的內生控制力。此外金融創新貨幣供給模型(12)式中已經包含了M1,所以M2在總量上很難區分什么是貨幣,貨幣供給的組成中哪一部分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哪一部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如果我們在(13)式基礎上再推導出M3,M4等貨幣供給模型,那么貨幣的計量甚至定義都很困難,從而削弱了貨幣的可測性。

其次,在金融創新增加了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性的情況下,又由于金融創新貨幣創造的微觀經濟主體增加,并且已不局限于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于是貨幣創造主體呈現多元化。同時,金融創新特別是直接融資方式的金融創新,使商業銀行派生存款的機制逐漸弱化。加之回避監管型金融創新使利率限制,法定保證和信用配給等選擇性工具失效等原因,使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總量控制力下降,從而貨幣主義主張的以貨幣總量為中間目標的供給調節型貨幣政策,隨著貨幣需求函數穩定性前提的喪失,其貨幣政策效應亦有所弱化。

3 金融創新微觀最優化與宏觀最優化沖突對金融監管的啟示

從上面對金融創新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創新雖可以為金融機構等微觀經濟主體帶來擴大資產組合、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和增加收入等好處,但可能給宏觀經濟的管理者金融監管當局帶來貨幣資產效用弱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等不利影響,危機宏觀經濟的穩定和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但是,我們不不能因此就斷言金融創新有益或有害。

金融創新在微觀和宏觀最優化的矛盾并不是不能解決的,金融創新本質上是宏觀經濟管理者,貨幣政策制定者政府或金融監管者或貨幣人員與微觀經濟主體——微觀金融創新主體之間的一場博弈。只有政府或金融監管者和金融創新微觀狀態共同采取合作的態度,使政府或金融監管者的金融監管兼顧金融創新微觀主體利益,使金融機構等微觀經濟體的金融創新不危及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只有政府或金融監管者監管與金融創新互相促進,才能夠得出有效均衡的博弈解。這就是解決政府或金融監管者監管與金融創新之間的矛盾,解決宏觀最優化和微觀最優化沖突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Harry D.Hutchinon,“Money, Banking, and the U.S.Economy”Seven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Engleuwood Cliffs, 07632,1992.

[2]Miltion Friedlman,“Monetarist Economics”[M], Basil Blakwell,Inc., Cambridge CenterCambridge,Massachusetts 02142,USA,1991.

[3]弗里德曼著,高榕譯.弗里德曼文粹[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

[4]勞倫斯.哈里斯著,梁小民譯,貨幣理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9.

[5]J.L.漢森著,陳國慶譯.貨幣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上一篇:科普論文下一篇:新聞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