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

2023-03-29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2006年6月29日)

近年來,我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縣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服務型機關,堅持從完善、提高入手,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內容,推進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的進一步落實,促進了民政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化發展。

一、切實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我局堅持把政務公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機關建設和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并針對機關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任務、強化責任。每年年初,我局對政務公開工作進行統一部署,與各單位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獎懲措施。每月一堅持局長辦公例會制度,研究部署一月內重要工作,做到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相結合。每季度,組織有關人員對各股室及二級單位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對好的單位及時表揚,對工作不落實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各縣普遍成立“一把手”負責的“政務公開、規范服務”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抽調專人具體抓,并建立了責任制。明確了任務,強化了責任,形成了上下相承、縱橫銜接的組織領導體系。

二、堅持把政務公開作為樹民政形象的重要工作來抓

1

在推行政務公開工作中,我們力求做到將所有的服務內容、標準、程序、結果、監督措施都實現全部公開,增加透明度,把全部工作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

一是明確政務公開內容和項目的服務標準和要求。我們規范完善了服務內容、程序、標準、行為、管理和執法程序。規范服務內容,就是從民政工作的實際出發,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對各項服務內容具體化、制度化;規范服務程序,就是從方便群眾和堵塞漏洞出發,確定每項工作的辦理程序,使各個內容環環相扣,各項制度健全配套,做到工作運轉有序;規范服務標準,就是對每項政策的具體解釋和各項服務應達到的標準等進行統一,民政對象到哪一級辦事、咨詢都是一個標準;規范服務行為,就是推行掛牌上崗、文明服務工作,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規范服務管理,就是制定了各項政務公開、規范服務管理規定,明確了獎勵處罰措施;規范執法程序,是建立執法責任制,明確執法范圍與執法任務,制定嚴格的執法程序,做到依法辦事。通過以上六種規范,增加了民政工作的透明度,體現了民政為民的工作特點,受到了社會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是公開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對外公開方面,我們認真開展了民政法律、法規和行政執法依據的梳理工作,梳理后保留的所有行政許可項目及15項服務項目匯編成冊,進一步規范了民政行政執法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局制作新型政務公開欄,將機構設置、執法依據、工作紀律、 2

監督措施、工作職責、工作職能等內容制版在辦公樓一樓大廳展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同時,不斷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投資2余萬元,建設了局域網,實現了網絡化辦公,創建了嘉魚縣民政局網站,民政工作網頁設置民政要聞、政務之窗、機構設置、政策法規、辦事指南、民政采風、民政信箱等欄目,加大民政工作的公開、公示力度,擴大宣傳效果,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水平。在對內公開方面,我們堅持把重大決策事項、決策依據、運行過程及辦理結果及時進行公布,如財務收支情況、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費、干部選拔、捐款捐物、救災款等進行了公開。

三是加大公開內容和項目的宣傳力度。我們把群眾最關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內容和項目作為公開的重點,對城市低保、優撫雙擁、退役士兵和軍隊離退休干部安置、救災救濟、婚姻登記、殯葬改革、收養登記等服務項目涉及政策法規、服務程序、時限要求、執法范圍和執法責任等,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等媒介,廣泛向公眾介紹。今年3月份,舉辦了村委會委員培訓班,加強和指導基層自治組織建設。

四是提高公開內容和項目的透明度。在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中,我們要求各鎮民政辦及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易于操作的工作細則或措施,做到不斷擴大民政工作的開放度、參與度。比如,為加強城市低保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我們細化了低保待遇的申請、審核、審批及低保金發放程序和管理辦法,在全縣各社區普遍成立了低保民主評議小組,設立了低保工作公示欄,建立了定期復審制度、公益 3

勞動制度和續保登記制度,制定了基層低保工作百分考評辦法,從組織建設、制度落實、對象確定、資金發放、檔案管理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2007年,我縣啟動農村低保工作后,在借鑒城市低保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又明確了“村、鄉兩榜公示”制度和“村、鄉、縣”三級審核制度,杜絕了“人情保”和優親厚友現象的發生,實現了從源頭把好入保質量關。在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堅決維護民政部門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形象。

五是加強監督管理,抓好政策落實。加強干部隊伍的監督和管理,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首先,我們從教育入手,突出抓好干部職工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著力提高民政干部職工的理論素質、業務素質和文明素質,做到文明執法,文明服務。其次是堅持“嚴”字當頭,不斷強化干部隊伍的監督和約束。局機關及二級單位設立了監督舉報電話和信箱,聘請了一批政務公開、規范服務監督員,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一件查處一件。目前,通過把監督與目標管理責任制、執法責任制、行風建設責任制、公務員條例等有機結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相互聯系的監督約束機制,從而保障了各項民政工作的落實。

三、存在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通過以上辦法措施的實施,扎實推進了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帶動了民政工作的整體發展。但從高標準角度看,我們的工作離上級領導的要求、離群眾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表現在政務公開的宣傳工作還需進 4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近年來,財政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打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硬仗,開展優質誠信服務的工作部署,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創建優質服務環境品牌為目標,以提高行政服務水平為重點,在工作中扎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在服務中深入推行“六項制度”,通過不斷規范和完善政務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及監督保障措施,健全優質高效的服務機制,全面提升了財政部門的服務質量,營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更好地發揮了財政部門在發展地方經濟中的積極作用。

一、以全面落實“六項制度”為重點,健全優質、高效的服務機制,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為深入落實“六項制度”,提升服務水平,我們要求全局各部門以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為重點,深入落實“六項”制度,對服務行為進行了嚴格規范。要求全局各部門對基層和人民群眾要切實做到“服務要熱情、辦事要熱心、態度要溫和”,在工作中嚴禁推諉扯皮,避免由于自身工作不到位,對我市經(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濟發展大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工作中通過推行“四項制度”,在提高干部素質,樹立部門良好形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切實推行項目審批領辦代辦制。我們規定凡是涉及投資項目審批的工作環節,都要有牽頭部門負責領辦代辦,所涉及的部門對審批所需的各種要件必須一次性告知、按時辦結,形成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暢通無阻的“綠色通道”。真正做到你投資,我服務,讓投資者省心、放心、安心。

(二)明確推行“AB頂崗無缺位”制。我們要求各部門做到工作日全日對外辦公,業務工作不間斷,工作部門不缺位。對外有工作業務聯系和服務窗口崗位,都要明確A、B兩個熟悉業務工作的責任人,當A角因故不在崗時,由B角負責辦理業務,確保工作崗位不缺位,各項工作不貽誤。各部門不得以組織學習、經辦人員不在及其它任何理由、任何方式間斷或拖延對外辦公。

(三)全面推行崗位服務標準公開承諾制。我們要求凡是涉及為投資者、企業和群眾服務的部門和崗位,都要把服務項目、政策依據、辦結時限、收費標準、辦事程序全面公開,并對服務標準、辦事時限、投訴處理等做出明確具體的承諾,實行“陽光政務”接受社會監督。積極推行電子政務,開展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年檢、網上辦件查詢、網上資費查詢、網上回復等“一網式”服務。對那些在服務中不公開、假公開和不認真踐諾的,要給予嚴肅查處。

(四)推行服務質量考評獎懲制。我們按照服務“零差錯”的要求,對機關各科(處室)和個人實行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對各崗位因服務對象對服務質量不滿意進行投訴和舉報反映的,都要記錄在案,作為考評業績的依據。同時要求全局涉企部門要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為企業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發展空間,樹立管理首先是服務的理念,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做到真心實意地扶持企業發展,在對企業檢查和處罰方面,要做到少檢查多幫助、少限制多支持、多服務無干擾。

二、以推進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建設為重點,提高服務水平,打造財政部門優質服務品牌工作中我們把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作為財政部門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窗口,從健全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水平為突破口,全面打造秉公理財的環境品牌。通過在改革中推行“四個堅持、四個完善”,實現了“四個提高”,在提供優質服務環境的同時,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一)在國庫制度改革中,推行“四個堅持”、“四個完善”

1、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變過去多元、重復,為現在單

一、透明的財政收付體制;改過去事后監督為現在的事前、事中、全過程的監督,為使這項改革收到預期效果,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創始之初,就本著提高服務水平、堅持秉公理財為目標,堅持 “公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原則。制定了《市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收付中心基本職責》、《收付中心內設構及職能》、《收付中(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心AB頂崗無缺位制度實施細則》、《收付中心會計處理辦法》、《收付中心業務規定》、《中心計算機管理制度》、《審核科業務流程》、《審核報賬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細化了財政工資統發工作,使中心各項工作在制度的約束下平穩運行,使各行政單位的會計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堅持規范運作,不斷完善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的調控功能國庫集中收付工作不僅是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還肩負著支持經濟建設,為地方經濟和社會進步做貢獻的重要使命。為此,在規范運作方面我們堅持四個原則。一是法制原則。收付中心在進行政策性和技術性審核的過程中始終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財政部《中央單位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管理辦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會計核算辦法》、《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資金支付銀行清算辦法》為基本法規依據。二是便利原則。在法制和規范的前提下,我們建立了核算、支付、監督管理于一體的財務管理體制。并邀請工、建兩行進駐中心的大廳使各單位財會人員審核、支付、提現更加方便。我們還設立多媒體觸摸電腦帳目終端,使會計人員隨時可以掌握本單位資金存款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達到了規范程序,廉潔高效服務的目標。三是效益原則。加強財政對資金的統一調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資金擠占、轉移、挪用等現象,降低了財政資金的劃撥成本,提高了財政對間歇資金的統籌調度功能,集中財力干實事。四是穩步實施原則。國庫集中支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關系,我們積極做好充分的調研和宣傳工作,取得各個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具體實施時,我們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對各種資金合理分類,分步實行集中支付,2004年市五大委等80戶首批納入中心核算,到目前全市近200戶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納入中心核算。

3、堅持整章建制,不斷完善廉潔高效的規范管理體系為了確保收付中心正常運營,我們不僅建立了中心的內控制度,還針對收付中心的業務開展制定了適應各單位財會人員的《審核科業務流程》、《審核報賬辦法》、《報賬員工作規則》、《單位財務支出管理聯簽制度》等制度。而且全部上墻,使各部門職責分明,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形成了中心的工作人員與各單位財會人員高效互動的管理體系,保證了收付中心能夠在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運行。

4、堅持優質服務,不斷完善中心與三個方面的工作關系一是處理好與統管單位的關系,國庫集中收付中心與統管單位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二是處理好與財政局內部業務部門的關系,我們的職責是對各部門所安排的資金實施全過程監督和支付,我們要積極主動地與各部門進行協調配合,力求對每筆、每項業務都形成統一共識,體現同一政策,實現共同的財政目標。三是處理好收付中心內部工作關系,收付中心既是一個集體,也是財政部門的一個窗口,每個工作人員都有明確分工、有職有責,把收付中心建成一個具有健康向上精神和優良工作效能的集體。

(二)在優質服務環節,實現了“四個提高”

1、提高服務意識,規范管理業務流程。政務公開實行“三上墻”“五公開”。即工作內容上墻,工作流程上墻,工作制度上墻,使外來人員一進入收付中心大廳就清楚整個工作環節。在工作中我們重點落實了五個方面的公開內容:一是辦事機構的職責范圍及工作人(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員的職責范圍公開;二是辦事依據及調資標準公開;三是辦理程序公開;四是辦理時限公開;五是辦理應具備條件、手續公開。做到了該公開的公開,能公開的全部公開,增強了政務公開的透明度。更好地為市直統管單位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并以此為考核工作人員業績的標準,以各單位反饋的信息為依據實行優必獎,劣必懲。

2、提高服務層次,增強全員素質。我們制定了《工作人員服務規范》、《中心工作人員守則》、使中心每個人都能達到“一腔工作熱情,一張笑臉相迎,一口文明用語,一次能夠說清”的標準,使群眾對辦事程序一看就清楚,報帳、調資標準一聽就服氣,熱心服務一辦就滿意。

3、提高互動能力,實行角色定位,定期輪崗。嚴格遵循“五統一”原則,即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政策標準、統一系統平臺和統一組織實施,在辦理業務中我們設立了前臺、后臺,對內明確AB崗位職責、分工,同時又實行定期輪崗,一年多來,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崗位輪換。目前中心每位同志都能夠熟悉全面工作,確保工作崗位不缺位,各項工作不延誤。

4、提高全民認識,廣泛發動輿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報紙、電視等傳媒,大力宣傳推進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在《日報》上刊登《市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以局領導答記者問的形式,介紹財政國庫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及內容。從而讓社會各界了解、監督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運行。

(三)在事前監督過程中嚴把“四關”在提高服務的基礎上,我們加強了中心的事前監督。一是嚴把政策關,在審核過程中對政策、內容、尺度嚴格執行統一標準。二是嚴把審核關,工作人員在受理申報單時認真審核手續是否齊全,單據是否清楚,涂改是否有經辦人蓋章,憑證是否有領導簽字。三是嚴把支付關,在支付資金時看是否超過支付標準,是否有欠帳,資金用途是否合理,需不需要經過政府采購。四是嚴把對帳關,每季度同報帳單位進行一次對帳,確保中心帳同單位帳達成一致,堅決做到符合單據標準的一個不卡,不符合標準單據的一個不收,努力實現工作上的零差錯。今年1-9月份,制止濫發補助金額22萬元;制止超標準發放補助金額3.5萬元;制止違反控購規定支出金額385萬元;制止用假票據和白條報銷金額52萬元。

三、樹立科學理財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全市經濟發展 在政務公開工作中,我們通過不斷完善工作內容、改善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機制、打造服務品牌,推進了全市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全局干部圍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在為政府樹形象、添光采,為群眾和企業分憂愁、辦實事,支持經濟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有了新進展。成功地將江天賓館整體出售給外商,外商前期投資6000萬元,將其改造成四星級賓館;與有關部門配合,向上申報建設項目117項,申請資金66,319萬元,有一部分項目正在調研、論證當中;我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對俄出口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被省廳列為首批利用開發行軟貸款項目,將為我市爭取國家開發行貸款1個億,無償資助6000多萬元。

(二)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有了新進展。一是實施了個人熱化費改革。個人熱化費問題一直是全市廣大干部職工非常關注的問題,為體現以人為本,減輕職工負擔,構建和諧社會,今年財政拿出1,299萬元,增加對個人的補貼,解決了多年來我市的難點和熱點問題。二是及時兌現軍轉干部補助,為落實軍轉干部政策,我們積極去省匯報,爭取資金,將800多萬元的補助及時發放到軍轉干部手中。三是拿出600多萬元解決拖欠離休干部醫療費問題。四是深入到1300個低保戶家中現場核查,保證了符合條件的低保戶及時享受社會最低保障待遇;五是及時解決拖欠環衛職工工資31萬元,將環衛三清工人1130人納入財政工資統發;

(三)在支持企業改革方面有了新進展。一是大力支持有潛力的企業發展。今年向沃爾德電纜、鴻基水泥等企業提供擔保資金2774萬元;三是多渠道積極籌集企業并軌、改制資金,到目前為止,爭取省并軌補助資金4.7億元,保證了我市并軌、改制順利推進;四是積極參與企業的租賃、拍賣、兼并、破產工作,并提供了政策、資金和財務上的支持,僅上半年就為企業墊付改制資金1500萬元;五是最大限度的減輕企業負擔。經我們的積極爭取,市電機廠、二發電和黑農公司等企業辦社會的改制工作得到了省財政廳和財政部有關部門的認可,給予了全國同等條件的最高補助標準;六是經過與人事局共同向上爭取,我市被財政部確定為中小企業平臺式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獲得國家首批專項支持資金200萬元。

(四)在支持農業發展和減輕農民負擔方面有了(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新進展。一是積極爭取農業開發項目。今年申報立項32個,爭取發行貸款4,700萬元,中省投資5,989萬元;二是積極爭取糧食直補資金。經過大量工作,在今年省糧食直補政策“大穩定小調整”的情況下,將我市補貼資金指標由去年的1.8億元增加到今年的2.1億元,增補額度3,083萬元,占全省增補總額的40%。三是積極爭取產糧大縣轉移支付獎勵,為我市所屬六縣及郊區共爭取獎勵資金8,972萬元。因為獎勵一定三年不變,也就是說我市三年將累計得到國家獎勵資金2.7億元。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1,本書所指的“法律法規”并不僅僅指嚴格意義上由國家立法部門制定并頒布實行的“法律”,也包括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行政規章

2,從廣義上看,我國法律的主要表現形式有:①憲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規;④地方性法規;⑤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⑥行政規章;⑦特別行政區的法;⑧國際條約。

3,與政務信息有關的行政法律法規,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的行政程序、電子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電子簽名的管理等問題

4,電子政務建設管理和應用的法律法規: 這部分內容包括電子政務管理機制、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以及電子政務安全三個方面。

5、所謂“技術中立原則”,是指電子政務立法對其所涉及的有關范疇應保持開放、中立的立場,以適應技術快速發展和變化的實際需要,而不應將其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技術形態。

6、技術中立原則的體現:保障信息網絡安全的電子認證、電子簽名和電子支付制度等都是以密碼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其他相關技術的支持為基礎的。

7、我國的電子政務立法工作進展緩慢。這里有體制的原因,有觀念的因素,也有技術層面的問題。

8、兩部重要法案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9、《電子簽名法》應用范圍很有限,僅限于電子商務領域,至于政務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要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規定的部門依據該法制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具體辦法。

10、從總體上說,我國電子政務法律規范建設仍然明顯滯后于電子政務的發展,許多亟待法律規范的事項并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我國電子政務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說明立法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11、無綱領性立法,無明確的立法規劃,無有效的立法評價及監督機制”的三無狀態

12、標準是:“得到一致(絕大多數)同意,并經公認的標準化團體批準,作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準則、規則或特性要求,供(有關各方)共同重復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給定范圍內達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標準劃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等4個層次。

14、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由總體標準、應用標準、應用支撐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網絡基礎設施標準、管理標準等組成

15、法律法規標準往往只能的宏觀上起導向作用,與微觀實際結合得不多下到微觀的操作層面,往往還需要電子政務的業主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

第八章:

1、績效通常是指某一系統的運行結果,包含有經濟、效率和效能的含義。

2、政府績效就是指政府在社會經濟管理活動中的結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實現其意志過程中體現的管理能力。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發展預期等含義在內

3、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主要內容:

一 是在電子政務“投入”角度所產生的網絡設施、應用系統、信息資源、安全系統及其表現形式——政府網站等電子政務產出的評估,

二 是電子政務在“政務”角度所實現的職能,包括公共服務、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及經濟調節等電子政務影響的評估

4、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以加強內部管理與監控、提高服務品質為宗旨的內評估; 另一類是以外部評價、排序比較為主的外評估。

5、電子政務的實質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府治理創新

6、FEA包括五個參考模型:

? 績效參考模型(Performance Reference Model,PRM)、 ? 業務參考模型(Business Reference Model,BRM)、

? ? 服務組件參考模型(Service Component Reference Model)、 數據參考模型(Data and Information Reference Model,DRM)

? 技術參考模型(Technical Reference Model)。

7、“績效參考模型”內容:包括任務和業務結果評估、用戶結果評估、業務流程及業務活動評估、人力資本評估、技術評估、其他固定資本評估。

8、我國現階段的政府績效評估的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

(1)政府機關績效評估

(2)行業組織績效評估。

(3)專項績效評估。

9、我國政府績效評估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績效評估的制度基礎缺位嚴重

(2)缺乏績效評估的制度保障,績效評估活動流于形式

(3)仍然沒有脫離傳統行政效率測量和干部政績考核的思路

10、電子政務測評主要都是以網站分析、外部評價、排序比較為特點進行,屬于電子政務績效外評估范疇。

11、在當前開展電子政務研究的國際機構中,聯合國與美國公共管理協會、埃森哲(Accenture)、布朗大學等的研究很具代表性。

12、我國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工程,應緊密結合電子政務建設和行政改革進程,從系統的視角,應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建立起“全面改革”的戰略規劃。

第七章:

1、日常工作主要包含兩部分:數據輸入處理和輸出處理。

2、數據輸入包括數據的收集、校驗及錄入三個環節。

3、日常數據處理工作包括:例行的數據更新、統計分析、報表生成、數據的復制與保存以及與外界的定期數據交流等。

4、記錄內容包括工作數量、工作效率、信息服務質量、系統維護修改情況和系統故障情況等。

5、系統維護目標是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系統進行必要的改動,以保證系統中的各個要素隨著環境的變化始終處于最新的、正確的工作狀態,保證電子政務系統正常而可靠地運行,并能使系統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發揮作用。

6、影響系統可維護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個:

(1)可理解性:表現為外來讀者理解系統結構、接口、功能和內部過程的難易程度。 (2)可測試性:表現為對系統進行診斷和測試的難易程度。 (3)可修改性:表現為對系統各部分進行修改的難易程度。

7、系統維護主要包括軟件維護、硬件維護和數據維護三個方面

8、系統投入運行后,首先必須建立相應的組織,確定進行維護工作所應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化的過程,并建立一套適用于具體系統維護過程的文檔及管理措施,以及進行復審的標準。

9、當對系統的修改不再奏效,修改的困難很多且工作量很大,或者改進、完善的內容遠遠超出原系統的設計要求時,就應提出研制新系統的要求,從而開始新系統的開發。

10、電子政務安全管理的目標

(1)可用性目標:可用性就是要保證用戶在需要使用電子政務系統時就能夠正常使用。 (2)完整性目標:完整性目標包括兩個方面:數據完整性和系統完整性,

(3)保密性目標:保密性目標是指不向非授權個人和部門暴露私有或者保密信息。 (4)可審計性目標:是指電子政務系統能夠如實記錄一個實體的全部行為。 (5)保障性目標:是指提供并正確實現需要的電子政務功能

11、網絡實體的安全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計費管理

12、安全管理包括系統安全管理、安全服務管理、安全機制管理、安全事件處理管理、安全審計管理和安全恢復管理等內容。

13、密鑰的管理主要涉及密鑰的生成、檢驗、分配、保存、更換和銷毀等。

14、行政安全管理的重點是:安全組織機構的設立、安全人事管理、安全責任與監督等。

15、安全組織機構的任務是:統一規劃各級網絡系統的安全、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協調各方面的安全事宜等。

16、對人員的安全管理主要有:人事審查和錄用、崗位和責任范圍的確定、工作評價、人事檔案管理、提升、調動和免職、基礎培訓等。

17、瞬時復制技術就是使計算機在某一災難時刻自動復制數據的技術。

18、遠程磁盤鏡像技術是在遠程備份中心提供主數據中心的磁盤影像。

19、數據庫復制技術是產生和維護一份或多份數據庫數據的復制。

20、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因素可以被劃分到如下五個層次的安全中去:物理層安全、操作系統層安全、網絡層安全、應用層安全以及安全管理

第六章:

1、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以用戶至上為原則,按結構化、模塊化、自頂向下的方法對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

2、原型法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系統開發方法,它首先構造一個功能簡單的原型系統,然后通過對原型系統逐步求精,不斷擴充完善得到最終的軟件系統。

3、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分析問題的性質和求解問題。這一階段一般稱為面向對象分析,簡稱為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 (2)整理問題。這一階段一般被稱為面向對象設計,簡稱為OOD(Object-Oriented Design)。 (3)程序實現。這一階段一般被稱為面向對象的編程,簡稱為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4、類圖就是用來表示系統中類和類之間的這些關系,它是對系統靜態結構的描述。

5、對象圖是類圖的變體。兩者之間的差別在于對象圖表示的是類的對象實例,而不是真實的類。

6、包: 將許多類集合成一個更高層次的單位,形成一個高內聚、低耦合的類的集合。

7、組件圖顯示軟件組件之間的依賴關系。

8、配置圖描述系統硬件的物理拓撲結構以及在此結構上執行的軟件。

9、狀態圖用來描述一個特定對象的所有可能狀態及其引起狀態轉移的事件,表示單個對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行為。

10、順序圖用來描述對象之間動態的交互關系,著重體現對象間消息傳遞的時間順序。

11、協作圖用于描述相互合作的對象間的交互關系和鏈接關系。

12、活動圖依據對象狀態的變化來捕獲動作(將要執行的工作或活動)與動作的結果。

13、客戶所定義的“需求”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較高層次的產品概念,而且可能是一個從商業角度來定義的概念。

14、需求捕獲的重大意義在于獲得系統需求,建立待開發系統的模型,而用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系統需求并以規范化的格式進行描述。

15、分析人員需要及時地記錄這些原始想法,把它們作為候選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在后續的系統建設中有選擇地實現它們。

16、系統環境是系統所處的業務、技術環境的綜合描述,包括對環境中的重要概念和過程的描述。

17、系統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系統規劃規定的某個開發項目范圍內明確系統開發的目標和用戶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統的邏輯方案。

18、域類分析階段的主要工作成果是“概念模型”和“順序圖”

19、概念模型是對問題域中的概念或對象的描述,它將展示應用系統涉及領域的有意義概念及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它是面向對象分析階段的主要成果和產出,是下一步面向對象設計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20、在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中,首先要識別職責,其次要根據一定的模式或規則來分配職責,即把職責分派給合適的對象。

21、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就是要提出合理的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的技術方案,采取具體的措施來滿足用戶需求。

22、系統設計的工作主要包括系統構架設計、用例設計、系統靜態結構設計(主要是類圖設計)和動態行為設計(主要是順序圖設計)四個部分,

23、詳細設計主要包括用例設計、交互圖設計和類圖設計。

24、交互圖包括順序圖(sequence diagram)和協作圖(collaboration diagram)兩種。

25、在UML中共有四種主要關系:關聯、依賴、泛化和實現,其中前三種主要體現在類與類之間的關系上,第四種主要體現在類與接口、用例和協作上。

26、系統實施階段則要繼承此前各階段的工作成果,將技術設計轉化成為物理實現,因此系統實施的成果是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工作的結晶和體現。

27、系統測試,是系統開發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其重要性體現在它是保證系統質量和可靠性的最后關口,是對整個系統開發過程的最終審查。

28、系統實施也可以成為編碼或稱程序設計,是按照詳細設計階段產生的有關文檔,用選定的程序設計語言編寫源程序,開發整個系統。

29、系統測試是系統質量可靠性保證的關鍵,也是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和編碼的最終評審。 30、數據準備是從組織原有的信息系統中整理出系統所需要的基礎數據和資料,即把原來的系統中的文件、數據加工成符合系統要求的數據。

31、系統初始化包括進行環境和資源設置、控制參數設定、數據加載以及調整系統與業務工作同步等內容。

第五章:

1、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無信息系統戰略階段。

第二階段:第一代——需求驅動型(demand-driven)戰略規劃。 第三階段:第二代——方法論型(methodological)戰略規劃。

第四階段:第三代——整個機構型(organization-wide)戰略規劃。

第五階段:第四代——IT系統和戰略相互作用型(interaction)戰略規劃。 第六階段:第五代——整合型(integrated)戰略規劃。

2、電子政務建設的核心是電子政務系統(E-Government System)建設,具體包括戰略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維護等階段,其中戰略規劃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系統建設成功的關鍵。

3、電子政務戰略規劃,就是將政府的發展戰略和目標轉化為電子政務系統的目標、發展戰略和基本技術實現方式的過程 .

4、政府戰略與電子政務戰略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政府戰略決定電子政務戰略,電子政務戰略的實現程度反過來影響政府戰略的實現,只有做好電子政務戰略規劃才能保證政府戰略的實現。

5、政府戰略與電子政務戰略的關系 :從靜態的角度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政府戰略決定信息技術戰略,政府戰略決定組織機構的設置,組織機構的設置又是電子政務戰略規劃的基礎,是信息技術戰略的物理原型,信息技術戰略本身是電子政務戰略規劃的核心內容,但作為一種存在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電子政務戰略規劃。

6、廣義電子政務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戰略目標集設計和執行計劃集制定。狹義的電子政務戰略規劃則只包括戰略目標設計。

7、電子政務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目標、戰略、評價標準三個元素。

8、在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中,Nolan將管理信息系統發展分成六階段,即初始階段、發展階段、控制階段、綜合集成階段、數據管理階段和成熟階段。

9、電子政務發展到第二個階段進入到第三階段時,是作戰略規劃的最好時機。

10、管理的功能可分為五個方面:確定管理工作的目標;計劃的制定;組織與人事;協調;調整與控制。

11、目標管理的中心內容是利用一個組織內的分層結構,進行縱向的溝通和橫向的協調,盡量使組織內的分層結構,進行縱向的溝通和橫向的協調,盡量使組織內每個個人和每個單位的目標同整體目標協調起來,使整個組織達到最大的正功效。

12、戰略管理(Management by Strategy—MbS)。是對目標管理的補充,即在考慮組織的每一層次目標的同時,要制定出實現目標的戰略。

13、組織目標是組織系統所希望達到的狀態。

14、關鍵性能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簡稱KPI)。關鍵性能指標是用于衡量行為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

15、CSF是一個由組織目標、關鍵成功因素和關鍵性能指標組成的復合概念體系。 管理者可以根據組織目標確定關鍵成功因素,制定描述相應關鍵成功因素的關鍵性能指標,緊緊圍繞關鍵成功因素工作并憑借關鍵性能指標評價管理工作成效。

16、組合規劃是指對未來的信息系統投資的數量和范圍的決策。

17、通常規劃的核心團隊應包括業務分析人員、系統軟硬件專家、技術架構師、以及其他相關的業務和技術人員。

18、戰略規劃過程的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通過與政府領導層的溝通確定電子政務項目規劃的目的、規劃的范圍、規劃的過程以及規劃人員的組織。

19、業務戰略分析包括如下三個層面的分析。包括宏觀業務分析、微觀業務流程分析和、組織機構分析。

20、信息技術戰略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個主要方面:信息技術的外部環境分析、信息技術的內部環境分析、組織內支出與積壓項目分析。

21、信息技術總體框架實際上是電子政務建設中到涉及到的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人員、信息活動的統一體,粗略地可以劃分為系統基礎結構、信息基礎結構和信息服務基礎結構三部分。

第四章:

1、基礎設施層主要由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兩部分組成。

2、信息資源服務層一般包括數據庫和數據庫管理系統。

3、電子政務的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互聯網、公眾服務業務網、非涉密政府辦公網和涉密政府辦公網幾大部分。

4、對整個系統內部的安全域劃分提供了清晰的界定準則:和接入平臺以及Web服務的門戶系統直接相連的網絡系統為非安全的網絡,除此之外,其余的內部網絡系統均可視為安全的網絡系統。

5、安全和非安全網絡系統之間的邊界網絡及其設備將是整個系統設計的關鍵,也是系統安全策略的主要實施者。

6、網絡信任域技術是為實現信息安全的最終目的——確保數據的機密性、數據的完整性、身份認證、不可抵賴性和授權服務,提供安全保障的。

7、網絡信任域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統一的PKI機制,建立分布式的、逐級可信的信任域管理。采用策略一致的PKI證書發布及認證機制,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網絡的規模和網絡的分布狀況,為整個系統建立多級信任域管理的分層模型,并實現每個信任域架構服務于本信任域的信任域綜合管理系統;而位于系統上層的信任域可以接收底層信任域所采集的業務數據,負責對底層的信任域提供系統管理和信任服務,通過分層管理可以構建范圍更廣的網絡信任域。

8、數字證書認證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y,CA)、審核注冊中心RA(Registration Authority)、密鑰管理中心KM(Key Manager)都是組成PKI的關鍵組件。

9、密碼技術是最為核心的信息安全技術。對稱密碼體制和非對稱密碼體制

10、根據所基于的數學難題來分類,有以下3類系統目前被認為是安全和有效的:大整數因子分解系統(代表性的有RSA)、橢園曲線離散對數系統(ECC)和離散對數系統(代表性的有DSA)。

11、PKI通過證書進行認證,證書作為一個通信雙方均信賴的第三方證明,通過它,通信雙方可以安全地進行互相認證,而不用擔心對方是假冒的。

12、PKI能夠通過良好的密鑰恢復能力,提供可信的、可管理的密鑰恢復機制。

13、信任服務體系主要是為網絡信息空間提供一個信任的基準,即在用戶實體和虛擬網絡空間中的用戶角色之間建立一種映射關系,以便能將現實物理世界中的信任關系移植到虛擬的網絡空間中去。

14、對于整個國家的信任服務體系而言,信任服務的基準體系將包括自然人證書認證體系、機構證書認證體系和設備證書認證體系,

15、國家電子政務認證和管理中心是整個信任服務體系的信任源點(Source of Authentication,SOA)和信任基準點,也是整個信任服務體系的最終信任源和最高管理機構。其職責主要包括:證書策略的管理、CA根證書的發放與管理、下級CA的設立審核及管理、信任服務體系業務的規范化管理等。

16、CA是信任服務體系中的核心業務節點,CA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各類證書的發放和管理、證書撤銷列表的管理、下級RA的設立審核及管理等。

17、RA中心負責提供信任服務體系內的證書受理審核和注冊服務,

18、CA業務受理核發點其主要職責包括:證書請求的接收、用戶資料的初級審核與提交、用戶證書的物理介質制作等。

19、PMI(授權管理基礎設施)是一個由屬性證書、屬性權威、屬性證書庫等部件構成的綜合系統,用來實現權限和證書的產生、管理、存儲、分發和撤銷等功能。

20、授權服務體系主要是為網絡空間提供用戶操作授權的管理,即在虛擬網絡空間中的用戶角色與最終應用系統中用戶的操作權限之間建立一種映射關系。

21、PMI技術通過數字證書機制來管理用戶的授權信息,并將授權管理功能從傳統的應用系統中分離出來,以獨立服務的方式面向應用系統提供授權管理服務。

22、信任源點(SOA中心)是整個授權管理體系的中心業務節點,也是整個授權管理基礎設施的最終信任源和最高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授權管理策略的管理、應用授權受理、AA中心的設立審核及管理和授權管理體系業務的規范化等。

23、授權服務中心AA:AA中心的職責主要包括:應用授權受理、屬性證書的發放和管理,以及授權服務代理點(AA代理點)的設立審核和管理等。AA中心需要為其所發放的所有屬性證書維持一個歷史記錄和更新記錄。

24、AA代理點的職責主要包括應用授權服務代理和應用授權審核代理等,負責對具體的用戶應用資源進行授權審核,并將屬性證書的操作請求提交到授權服務中心進行處理。

25、訪問控制執行者的主要職責是:將最終用戶針對特定的操作授權所提交的授權信息(屬性證書)連同對應的身份驗證信息(公鑰證書)一起提交到授權服務代理點,并根據授權服務中心返回的授權結果,進行具體的應用授權處理。

26、元數據(Meta Data)是“關于數據的數據”,其抽象定義為“關于數據的結構化處理、描述一個資源的屬性的數據、關于數據的信息”。

27、元數據是使數據充分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之一。它可以用于許多方面,包括數據文檔建立、數據發布、數據瀏覽和數據轉換等。

28、資源目錄體系是數據、文檔等資源的管理和控制體系,是記錄資源結構和資源屬性的數據體系。資源目錄體系包括兩部分內容:資源結構和資源屬性。

29、政務信息資源標準規范包括數據標準規范、技術標準規范、管理標準規范和業務標準規范。

30、政府信息資源目錄體系的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政府信息的采集、登記、維護、交換公開制度及工作流程;政府信息資源管理制度、項目管理制度及信息交換和共享管理制度。

31、如何把分析型數據從事務處理環境中提取出來,并將其清理、轉換為新的存儲格式,建立單獨的分析處理環境,以適應分析、決策的需要,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DW)正是為了構建這種新的分析處理環境而出現的一種數據存儲和組織技術。

32、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穩定的、反映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管理決策。數據倉庫是對分布在政府內部各處的業務數據的整合、加工、分析的過程。

33、數據倉庫根據它的工作過程分為:數據的抽取、存儲和管理、數據的表現等三個基本方面。

34、數據抽取在技術上主要涉及互連、復制、增量、轉換、調度和監控等幾個方面。

35、數據中心其核心內容是“數據集中存儲管理、提供共享和交換平臺,提供公共服務和決策支持服務”。

36、電子政務系統的資源目錄體系可以分為共享存儲資源目錄體系、交換資源目錄體系和各下屬單位自有資源目錄體系3大類。

37、按信息的應用屬性,一般可將電子政務系統的數據類型分為兩大類:基礎數據庫類和業務數據庫類。

38、 基礎數據庫類作為國家統一建設的戰略性基礎數據庫,應包括基礎支撐數據庫和基礎數據庫。

39、顯示標準一般采用W3C推薦的層疊式樣單CSS、可擴充式樣單語言XSL。

40、業務數據包括關系型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而根據數據庫的操作性、數據的語義,可以將業務數據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庫分為三大類:一般意義上的數據庫即關系數據庫(DB)、供綜合業務系統和門戶使用的面向主題的操作數據庫(OSD)、供決策者使用的數據倉庫(DW)

41、XML數據庫提供的業務數據管理系統包括數據收集和預處理模塊、數據處理和管理模塊、數據挖掘分析模塊、數據導出模塊、信息發布模塊五個模塊,

42、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的概念是指服務的提供者針對特定的用戶群,通過網絡提供一個有統一入口的服務平臺,用戶通過訪問統一的門戶即可得到全程服務。

43、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框架的基本設計思路為:在統一的信任與授權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通過可信Web Service技術提供政務應用的基礎運行平臺,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電子政務的實際應用需求,搭建統一的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框架。

第三章:

1、我們可以把公共管理看成是,在公共組織中,依法運用公共權力,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環節來協調社會資源,有效地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過程。

2、公共管理地計劃職能,著重強調的是公共組織目標與宗旨的識別與確認,實現組織目標的戰略選擇與戰略管理,為了實施戰略而進行的公共政策設計與選擇

3、公共管理的組織職能,著重強調的是公共組織機構的設置、公共權力的配置、公共人力資源的配置與管理及公共資產的配置與管理等。

4、公共管理的領導職能,著重強調的是公共領導的效能、體制與環境的匹配,公共激勵方式的選擇,公共溝通機制的建立,沖突的協調與解決,公共關系的協調等。

5、公共管理的控制職能,著重強調的是公共監督與公共責任機制,公共部門的績效評估與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系統與電子政務,公共預算管理,公共部門全面質量管理等。

6、電子政務的管理模式是扁平化的網絡結構,是集中式管理和分散控制相結合的管理,即每一個工作部門有相對的獨立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

7、政府競爭力是由政府決策能力、政策執行能力和政策監控能力3部分構成

8、提升政府競爭力的途徑無非有3條:提升信息能力、提升策略能力、提升支付能力。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決定政府競爭力的這三大要素并非相互獨立,而是以信息能力為基礎、為核心。

9、供應鏈管理的管理理念打破了企業原有的與供應商、銷售渠道之間的結構和邊界,使整個系統價值鏈即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緊密協作,信息共享,形成供應商、企業、銷售渠道的價值聯合體,實現三者的利益統一。

10、電子政務的價值鏈模型:該模型由立法、行政以及司法功能組成,體現了政府的3個基本管治領域,即立法統治(legislative governance)、行政資源管理(administrative resource management)和服務傳送管理(service delivery management),每個領域又分成3個層次:戰略構建層(strategic-constitutional level)、戰術調解層(tactical-intermediation level)和操作交互層

11、流程管理強調管理的整體性,強調政府各個組成部分的有機配合,強調對管理過程的協調控制。

12、這里我們可以將業務流程理解為是由一系列相關活動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發生的,具有某種特定輸出的業務過程,即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相關的資源和活動,其中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拓展渠道,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我局政務公開工作?,F將我局**年政務公開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政務公開工作組織領導。

我局不斷完善政務公開領導和工作機制,今年調整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形成一把手領導,分管領導牽頭,承辦處室負責,相關處室配合的工作機制。

二、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設。

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虛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信息發布協調、信息發布保密審查、信息公開考評、責任追究、社會評議等六項制度,細化執行標準,規范政府信息公開行為,促進政務公開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三、積極開展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

根據《全市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按步驟、分階段認真做好局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積極開展廉控知識講座,認真組織學習中央和省、市有關廉政工作文件和規定,領會精神實質,全面“清權確權”,找準風險點位,強化對權力運行的長效監督制約。共清理確定職權事項**個,繪制流程圖78張,排查廉政風險點**個,并制訂了相應的防控措施。及時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以公開推動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推動政務公開工作有力有效開展。

四、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拓展公開渠道。

對照市政務公開辦《**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我局進行了認真梳理,組織開展了政務公開標準化建設年活動、政務公開宣傳月活動,重點宣傳中辦國辦《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中共**省委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實施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年全市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要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我局十分注重信息發布渠道建設,采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創新對外公開形式和途徑,有效開展政務公開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和我局網站公開信息。二是加強相關工作信息報送工作。我局按要求一直堅持向市委、市政府信息處報送信息,今年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信息93條,其中8條信息被市委綜合快報采用,在二類信息單位中位列第11名,*條信息被政務簡報采用。三是借助各類媒體公開政務信息。積極向相關雜志、報刊投稿,擴大政務公開范圍,**年我局被評為全省機關事務管理和接待系統宣傳報道工作先進單位,分別在國家級媒體《中國機關后勤》、《**日報》、**市門戶網站等媒介公開我局相關工作信息。

五、存在的問題

我局在政務公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政務公開的認識與上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把日常工作與政務公開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公開內容還不夠全面、監督制約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健全完善,這些都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進。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政務公開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一、2010年工作回顧

(一)農業綜合能力穩步提升,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今年我區年種植業總產值達3億

元,其中水稻種植面積萬畝,總產量萬噸,平均畝產455公斤;油菜萬畝,午季產量畝均產量151公斤;小麥萬畝,午季均畝均產量390公斤;蔬菜復種面積萬畝,總產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了12%和%;全年漁牧業生產也呈平穩增長態勢:肉類總產量10000噸,畜禽出欄量為生豬萬頭、家禽450萬只;水產養殖面積為18000畝,其中精養池塘面積10000畝,龍蝦養殖面積為4000畝,全年水產品產量9000噸;全區共繁育各類淡水魚苗8100萬尾,投放各類魚種1600噸。

(二)農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來,我委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三圈、五帶、十園、百區、六大產業集群”及“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全年新發展蓮藕6000畝、露地菜7800畝、設施大棚180畝,減少

糧油種植面積萬畝(其中水稻減少萬畝,油菜減少萬畝),如今已逐漸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現代農業種植格局。如大圩鎮新民、曉南,淝河鎮衛鄉等村的種植品種在我市已小有名氣,市民一提起葡萄就會想起大圩葡萄,一說起番茄就會聯想到衛鄉番茄,各鎮各村都漸漸創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農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

為進一步提升農業規?;a水平,提高土地產出效益,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近年來,我區以引導農民流轉土地為突破口,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積極為外來投資者提供環境保障和獎勵政策。煙墩鎮今年成功引進首家農業開發公司——安徽園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駐安徽濱湖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成立了5個村的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首批流轉土地達畝。義城鎮塘西村也引進合肥銀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

司,承包了400多畝流轉土地開發大棚蔬菜和設施農業。大圩鎮也將全鎮14個村中的10個村,分片規劃,引導發展,廣招農業項目。目前已有1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和外地能人成功進駐,如:華泰集團在磨灘村承包500多畝土地發展苗木花卉,合肥戰友農業開發公司在磨灘村承包200多畝土地發展雙孢菇,合肥佳佳龍蝦養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畝土地從事龍蝦生產,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畝土地試種藍莓。這些企業在建設項目同時,又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使得周邊土地已流轉的農戶除了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外,還可以“在家門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實現了“企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打工收入已成為全區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目前全區共有農業龍頭企業30個(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2個(其中專業合作社23個,省級示范合作社3個,市級示范合作社5個)。

(四)農業科技進步加快,現代農業科技含量明顯增強

今年以來,我委堅持按照“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入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以及重點項目的實施工作,且重點在“轉變農民傳統習慣,提高農民科技意識上”下工夫,擬通過農技人員下鄉指導和項目實施來提升全區現代農業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請省、市農業專家、教授授課十余次,舉辦了各類技術培訓班60多期,田間課堂1000多場,培訓農民達10000多人次。今年共實施重點技術項目四個:一是國家級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江淮平原秸稈循環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該項目主要是通過機械收割時,對油菜秸稈的碾壓和撕裂處理,使秸稈體積減少、硬度降低,待機械收割后將田塊注水,再進行巡耕,使秸稈與土壤結合,土中腐解,最后實施機械插秧,從而實現整個生產循環的機械化,此種方法不僅能改良土壤,而且還能使每畝增收節支50元以上。

在今年秸稈禁燒期間,吳市長還專門調研了該項目,并給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全區五個鎮(街)共50個行政村的土壤樣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樣、植株樣化驗標本2100個;在大圩鎮磨灘、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示范田3萬畝;確定了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東縣磷肥廠2家企業作為我區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并在大圩鎮圩西、義城鎮集貿市場、煙墩鎮集貿市場建立了配方肥銷售網絡,使全區使用配方肥面積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達4000噸。經測產,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區總節本增效達1100萬元以上,讓廣大農民得到了科學技術帶來的實惠。三是蔬菜營養泥炭塊育苗技術試驗示范。項目位于包河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大圩鎮圩西村、曉南村的三個蔬菜生產基地內。共有示范品種13個、培育營養泥炭塊秧苗20萬

棵、示范栽培面積達60畝,平均畝產較常規育苗增收1605元。四是蔬菜新品種引進、種植與示范推廣項目建設。全年共引進了58個蔬菜、葡萄新品種,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新品種。項目分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兩項內容,其中23個棚室內品種涵蓋辣椒、西紅柿、茄子、黃瓜、南瓜、毛豆、西葫蘆、瓠子、甜瓜、西瓜等41個新品種,露地區則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個葡萄新品種和1個馬鈴薯新品種。5月14日,市農委還專門組織了全市各縣區的農委主任以及蔬菜種植大戶代表共計100余人,來我區現場觀摩菜瓜果新品種的種植情況,與會代表觀后均給予了高度評價,紛紛表示這些優質新品將為我區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添光加彩。通過這些重點科技項目的實施,極大地增加了我區農業科技含量。

(五)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一是嚴格遵守無公害管理規定,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制定區、鎮(街)層層落實責任制,從組織落實到任務分解,嚴格執行屬地管理和產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積極申購農業部印發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識,加貼商標,所頒發的證書和標志使用權只限于核準使用的產品。二是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蓮藕、葡萄四個品種的換證工作,新認證青菜、烏菜兩個無公害品種(跨)及“禾味黑豆”等21個綠色產品,現全區共有無公害農產品20個,其中種植業農產品13個,水產品5個,2個初級加工農產品。三是加強農資市場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農資專項整治工作隊”,與鎮(街)干部一道,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專項行動),全面檢查區域內所有的農資銷售點。同時將禁用農藥及替代品種印成明白紙(總數8000份),張貼在各農資銷售點及村民集中處,努力將農資安全知識普及率

提高到100%,確保全區農資市場安全;四是加強動物檢驗檢疫。按照“區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的原則,制定了詳細的集中強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購進禽流感疫苗99萬毫升、口蹄疫疫苗27萬毫升、豬藍耳病疫苗43萬毫升、豬瘟疫苗59萬頭份、雞新城疫疫苗90萬羽份,耳標4萬多套。集中防疫期間防疫禽流感300多萬只次、豬口蹄疫5萬頭次、豬瘟5萬頭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頭次,全區的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強制免疫密度達100%,實現了2010年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不成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發地和疫源地的動防目標。

(六)結合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今年以來,我委在結合實際,認真總結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的總體建設思路,按照《包河區2010年新農村建設工作意見》,以實施五項工程為重點,強力推進全區新農村建設:

一是實施大圩都市農業新市鎮建設工程。按照“一鎮、三園、三帶”規劃布局,重點做好新市鎮的規劃、指導、協調和服務。今年重點在完善內部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和產業布局調整上取得了可喜進步,成效明顯;二是實施“一鎮十村”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工程。大圩鎮作為“省新農村建設示范鎮”,其鎮內“新民、磨灘、新河、曉南、圩西、沈福”6個村也相繼納入省、市、區新農村示范村。今年以來,按照“徽派風格、現代水鄉、生態果園、都市農莊”的建設風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專項建設資金1200多萬元(其中省新農資金270萬元),完成了872戶舊民居的改造,新修機耕砂石路23條,完成4萬多米的村內水泥道路建設以及多處水利設施建設和污水處理設施,并利用農村飲水工程項目,加大投入,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義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楊三村的新農村建設也成效顯著,全街道共投入專項資金858萬元,完成棚居改造126

間、硬化道路千米,新增綠化面積24萬平方米,增設自來水管道千米,下水管道千米,挖污水處理池18萬立方,完成改廁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觀,徹底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現象。三是實施煙墩牛角大圩省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工程。該項目位于包河區煙墩鎮牛角大圩,規劃面積萬畝,計劃總投資10億元,力爭3年內基本建成,已被納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動計劃。按照三年規劃建設進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開工,今年共成立了5個村的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引進了首家農業開發公司——安徽園欣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順利進駐,首批流轉土地畝,租期16年。四是實施“文明鄉村”建設工程。按照全市統一要求,我區制定了三年實施規劃,重點對去年百日行動計劃的成果做好總結表彰和鞏固提升工作,年底順利實現60%的文明村要求。全區54個村今年已轉為社區的有16個,實際現有38個行政村。五是實施“城中

村”改造工程。全區共有38個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啟動14處重點建設項目,涉及8494戶,占地畝,建筑面積萬平方米,總投資億元,至今已完成轉戶農民萬人,占全區15萬農民總數的21%。

(七)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面助推農機化發展

一是認真宣傳和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利用科普趕集、會議、報刊、電臺和專欄等媒體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確保政策貫徹不走樣,使購機補貼真正成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過宣傳,今年我區共有2戶農必一農業園區自籌資金萬元購置大中拖等農機10臺套,享受財政購機補貼多萬元;二是做好農機及駕駛人員檢審工作。全年共檢驗變形農用運輸機343臺、聯合收割機8臺、小型犁耕機41臺,駕駛員年審394人,新辦農機入戶169臺,駕駛證37人。三是抓好農機科技培訓。共開辦培訓班4期,培訓新機手37人、機手450人,有

力保障了農機使用安全。四是做好農機跨區作業工程。今年午秋兩季收割期,我們從灌輸等地引進了近百臺高性能的聯合收割機,機收面積5萬畝,機收率94%,為農民節支增收300萬元;五是做好農機油菜秸稈循環利用工作。通過“江淮平原區秸稈還田循環利用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的實施,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焚燒難題。

(八)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改進工作作風

全年共重點開展了六項活動,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鞏固年活動、“為新市鎮建設添光彩、為都市農業做貢獻”主題實踐活動、與村居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和“七一”紀念活動?;顒又?,一是重視到位。分別召開了動員大會,并廣泛宣傳;二是組織到位。分別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機構;三是效果到位。在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委黨委和所屬各支部共召開座談

會6次,開展個別訪談218次,發放征求意見表120份,設置意見箱6處,共征求到意見和建議94條;清理過時的制度10多條,新建制度10多條;在“七一”紀念黨88周年的活動中,通過上黨課、看電教片、集中學習、組織黨員體檢等10多項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九)按照上級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項重點任務

1、全力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我區位于合肥東南上風口,域內有駱崗機場及合寧、合安等高速公路,轄大圩、義城、煙墩、淝河四鎮及駱崗街道共5個農業鎮街,現有農業耕地近9萬畝,年種植油菜萬畝、水稻萬畝,年產秸稈2萬噸左右。由于我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燒初始,我們就充分認識禁燒工作的重大意義。為此,在區農委的統一調度下,我們成立了“禁燒”值班小組,不懼高溫風雨,在重點“易燃”區域進行20多天24小時的輪崗值班。同時利用大圩鎮圩西村實施的國家級重點項目《江淮

平原秸稈循環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將秸稈機收后腐熟還田,有效、圓滿地完成了禁燒任務。

2、認真開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監管工作。認真學習新的外來有害生物扶桑綿粉蚧的生態學知識培訓,開展普查工作。對 “加拿大一枝黃花”實施動態監測,常態化管理,普查與定點相結合,春秋兩季以區政府名義發布防除文件,適時發布防除通知,9月底,召開鏟除現場會,組織全區200多人對區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進行圍剿,各鄉鎮街道轄區內的一枝黃花蹲點包片,積極監督核查,促進一枝黃花鏟除工作的有效開展,努力營造氛圍,提高我區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安全意識。

3、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工作。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國家惠農政策之一,于2010年納入我區民生工程范圍,由我委承擔全區主要糧食作物及能繁母豬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今年全區參保品種有4個,即水稻、油菜、小麥和

能繁母豬。其中水稻萬畝、油菜萬畝、小麥3500畝、能繁母豬1075頭,全區約有萬戶農民參加了該保險,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進程。一是大力宣傳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政策。編印了《包河區農經工作資料匯編》XX余份,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專門會議、送政策下鄉等多種形式,將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鎮村基層組織和廣大農民傳達;二是積極引導規范管理農村集體土地流轉行為。在5月份召開了由區政府分管領導、各鎮街、村居負責人參加的全區土地流轉專題會議,對土地流轉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動員部署。要求各街鎮、村居積極引導農戶在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流轉土地,規范簽定流轉合同,并報發包方備案;三是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流轉權益。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無擅自盤剝、截留、扣繳農民土地流轉收益的行為;四是新建了區鎮兩級土地流轉信息平臺。投資

10萬元,建立健全了區、鎮兩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平臺,并與市農委相應網站聯網,發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在大圩鎮、煙墩鎮依托為民服務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轉平臺服務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電子顯示屏、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自7月份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建立以來,區鎮兩級已累計接待服務來自省內外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等規模投資經營主體120余人次,接受群眾咨詢和為農民提供流轉信息、流轉合同等服務XX多人次。全區土地流轉總面積已達萬畝,占全區總耕地量的%。

5、積極落實好各項富民惠農政策。一是認真落實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直補、大戶補貼、油菜補貼、購機補貼等各項支農政策,發放各類補貼萬元;二是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全年累計處理、調處、復查了土地糾紛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復,件件有解釋。

6、積極組織參加市第二屆農民運動會。一是包河區參加合肥市第二屆農民運動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辦事機構;二是制定并印發了運動會籌備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任務和責任人;三是落實了專項參賽經費,及時開始運動員報名、體檢、選拔和訓練等相關工作。由于準備充分,此次參賽成績喜人,共獲得了10個比賽單項獎,我區也并授予優秀組織獎稱號。

7、積極組織參加中國安徽(合肥)農業產業化交易會。一是組織本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展;二是編印《合肥市包河區濱湖農業綜合開發投資指南》,散發給參會的中外企業代表;三是邀請部分企業到我區大圩鎮和牛角大圩實地參觀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推

進科學發展、建設濱湖新區、發展都市農業”這一主題,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為主線,以培育發展農業主導產業為核心,以推進農業經營機制創新和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著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確保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

(二)重點任務安排

1、加速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以推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結構城市化轉型為方向,充分利用秋種換茬之機,立爭完成每年傳統糧油種植面積平均壓減1萬畝,農作物秸稈產量減少XX噸,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經濟作物5000畝的工作目標。

2、做好重點項目建設與申報工作。“贈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當前正在實施的重點農業技術項目外,還積極申報2010年省、市農業新項目,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全力助推我區農業邁上新臺階。

3、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以濱湖新區建設和打造中國最美的湖區都市田

園為統攬,堅持“三個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社區集中、公共資源向鎮村服務中心集中),推進“四個優化”(優化農村社區布局、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優化城鄉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實現“五個提高”(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水平、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城市化水平、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民文明素質水平、提高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水平),努力走出一條與全省“第一城區”相適應、具有濱湖特色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之路,不斷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頭治理力度,嚴格實行農藥市場準入制度,做好農產品質量檢測、監測,確保食品安全。同時加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產品、農藥、化肥等為重點對象,以批發市場、農村集貿市場為重點地點,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和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全面提升農產品

安全水平。

5、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繼續加強指導服務力度,爭取打造一批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規模檔次較高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園區;建立一批優效安全的農產品品牌體系;扶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外接市場、內聯農戶的橋梁作用,以“公司(市場、協會、大戶、農民經紀人)+農戶”的模式,引導和扶持農民群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上一篇:員工管理年終總結下一篇:部門主管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