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

2023-05-20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第1篇

中國北方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王城及王陵,分別位于遼寧省桓仁縣和吉林省集安市。高句麗是公元前37年出現于中國北方的民族政權,因所在地在漢代所設的遼東玄菟郡高句麗縣,所以國名高句麗。高句麗在中國北方存國705年,歷經二十八代王,后被唐朝所滅,然而,卻鮮為人知,即使申遺成功,成為中國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多數人仍對其認知混亂。

一、高句麗的文化源流

從現有的高句麗墓葬考據,高句麗為中原殷商后裔,是真正的中原種族。高句麗重要史跡吉林省集安市好太王碑敘述高句麗始祖鄒牟的來歷:“始祖朱蒙王,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北夫余是東北原始氏族時期的一個部落,這個氏族部落的先祖,是殷商人氏。同時,從高句麗墓葬的中原禮制來看,高句麗墓葬壁畫中有大量伏羲、女媧、神農氏等華夏民族的文化歷史符號,由此可證,中原的漢文化是北方高句麗民族的文化源頭和主流。

高句麗第二代琉璃明王曾有詩歌流傳下來,以此證明高句麗深受中原文化浸潤,琉璃王能熟練使用漢文化,有詩為證:“翩翩黃鳥,雄雌相依。念我之獨,誰其與歸?”這首詩的風格很像《詩經》,文字簡潔,卻又十分纏綿,說明漢文化在高句麗的思想深處占主體地位。

二、高句麗古墓群探秘

集安是一個古墓遺產豐厚的文化古城,據1966年統計,古墓總數為 11300座,今存7160座。申報世界遺產部分為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現在均保存完好。歷史上因東北最早遭受日本侵略,高句麗古墓最早也是由日本考古學家發現。首發者為日本考古學家鳥居龍藏,他是最早進入遼東半島的日本考古學者。在中國最混亂無序的年代,他可以隨意挖掘,由此發現了紅山文化,也發現了集安高句麗古墓群。鳥居龍藏的考古文獻《滿洲調查報告》既是國際性的人類考古新發現,更是關東軍檔案庫里的珍貴資料。九一八事變后,鳥居龍藏的考古經費源自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所”并受此研究會委托,鳥居龍藏勘查了集安高句麗古墓群,并揭開遼中京、上京、祖州、慶州和洞山石窟寺,遼慶陵等一大批珍貴遼代古墓遺址面紗。鳥居龍藏考據高句麗民族之初得出的結論是高句麗是漢人的一支。1928年,即九一八事變的前三年,鳥居龍藏在論中改變了觀點,稱高句麗是獨立的國家。

三、高句麗古墓的毀損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東北一段時間內成為無主權地區,鳥居龍藏發現并考古的古墓均被日本人盜墓,盜墓賊同樣是日本著名的考古學者,最有名氣的當屬池內宏和濱田耕作。濱田耕作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被日本人稱為“日本近代考古學之父”,也是東亞考古學會的始作俑者。

高句麗墓葬群,最富藝術價值的是壁畫墓,池內宏和濱田耕作首先盜的就是這些古墓壁畫,已發現的十幾座規格較高的壁畫墓中,大部分都被池內宏和濱田耕作盜掘過?,F在的日本博物館,從民間到國立,鎮館之寶都是中國文物。集安禹山貴族墓對外開放的古墓,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有石頭棺槨和壁畫。壁畫畫在石頭墻上,揭不去,鏟不掉,上的寶石都已被盜墓者挖去,只有神農氏的一只眼上,還留有一塊小寶石。上世紀九十年代,有集安人韓享國、金權紅、韓昌國共五次進入高句麗古墓中,盜得墓內壁畫,其中三室墓中的攻城圖、鳳鹿圖、牛首人圖、托梁力士圖受到毀壞。這些盜墓賊三次到沈陽銷贓,將所盜壁畫賣給韓國人李萬植。其中負責銷贓的崔鎮還做過集安市朝鮮族文化館館長。事發后,金權紅、韓享國、韓昌國三名主犯被判死刑,崔鎮負責銷贓,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現在集安古墓保護完好,禹山貴族古墓群5號墓開放。

四、高句麗壁畫的漢民族特色

壁畫是高句麗古墓群中最瑰麗和神秘的部分。生命可以腐朽,壁畫卻歷久彌新,在暗無天日的古墓中散發著明艷的藝術氣息。壁畫用巖彩料,歷經千年的陰暗潮濕仍可看得清楚。有伏羲、女媧、神農氏,還有騰空而起的青龍。這條龍使考古進入糾結,有考古學者說這墓的主人是王,因為有龍在;又有說這不過是一個貴族,因為除了龍之外還缺少王的必要條件。墓室四壁上分別畫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象是漢族民俗中的神獸,兩漢時期,演化成為道教的神靈,高句麗既信佛,又遵從道教,從壁畫所見,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

五、高句麗與中原政權的關系及覆滅過程

高句麗所在地隸屬漢朝所設的玄菟郡。隨著高句麗的逐漸強大,成為北方封國,對中原政權的態度也時而恭順時而不馴。中原王朝強大時,高句麗臣服,中原政權動蕩或分裂時,高句麗便乘機擴張領土,占領整個遼東。高句麗第一次與中原政權的軍事沖突是公元28年,東漢遼東太守率兵圍丸都山城,左輔乙豆智給大武神王出了個鯉魚退兵的主意,才使高句麗免遭覆滅。第二次軍事沖突:直接原因是高句麗侵擾遼東重鎮西安平。背后原因是最初高句麗與三國時期的魏國稱好,后來又背著曹操和孫權聯系,引起魏國懷疑,派兵攻打高句麗,主將即幽州刺史毌丘儉,毌丘儉攻破丸都山城。丸都山城從此遭受重創。(據《三國志·高句麗傳》記載。)第三次是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隋統一中原后,大臣裴矩對隋煬帝說:漢晉時代遼東就是屬下的郡縣,現在反而不盡臣節,意圖從中國分離出去,先帝在時就想征高句麗,而今陛下當政,又怎能允許高句麗割據一方?于是612年起,隋煬帝三次派兵征討高句麗。即將得勝時,忽聞楊玄感起兵叛亂,后院起火,隋煬帝馬上班師回朝。楊玄感事平后,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高句麗遼東防線迅速瓦解,高句麗王忙派使臣向隋煬帝送來降表,可待隋煬帝撤兵回朝后,高句麗又反。隋朝就是在不斷的征討高句麗中耗盡國力,最后被唐朝推翻。第四次是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太宗說:“遼東故中國之地”,所以不容高句麗長期占據。

隋唐時期,突厥成為邊患,如果高句麗與突厥結盟,中原將江山不保,公元607年,隋煬帝巡幸突厥啟民可汗帳,恰逢高句麗派遣使臣拜見啟民可汗,立即引起隋煬帝警覺,所以必征高句麗。

唐太宗最初對高句麗以安撫為主,但高句麗終存異志。有一細節,公元631年,唐朝派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到高句麗境內收拾隋時陣亡將士骸骨時,發現高句麗正偷偷修防御工事。此后大唐派使臣到遼東,表面贈金銀絲綢,實則觀察高句麗地形,掌握高句麗動向。公元644年,高句麗內亂外暴,地區動蕩不安。唐太宗屢經調解無效,眼見得高句麗東征西擾,即將威脅到中原政權,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有唐太宗親自督戰,殺聲城天,最后攻克鳳凰山城(今遼寧鳳城市郊)。高句麗大敗,唐太宗見季節快入嚴冬,撤兵。高句麗派使臣謝罪,并獻美女兩名,唐太宗全部退還。唐太宗來年春天欲三征高句麗時,得病駕崩。唐太宗去世后,高宗李治繼位,接替先王遺愿,再次征討高句麗。唐朝大軍從中原來討,氣勢旺盛,為確保此役得勝,朝廷當年不收河北諸州租賦,全部供給遼東。668年9月,唐朝諸路大軍會師鴨綠江,再次與高句麗血戰,得勝后直奔平壤。兵臨城下,刀光劍影,第二十八代高句麗王寶藏王被擒,高句麗徹底覆滅。

《舊唐書》載:“分投突厥及靺鞨等,高氏君長遂絕矣?!?/p>

史載高句麗滅國時尚有三百多萬人口,一部分遺民逃走投了突厥及粟末靺鞨,日后這些人又在高句麗占居的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地方政權,史稱渤海國;還有一部分留在遼東及朝鮮半島,二百多年后,留在朝鮮半島的這部分高句麗與島上的原住民——百濟、新羅族在不斷征戰融合后,又建成了一個新國家,史稱王氏高麗。還有一部分高句麗被遷往中原,歸各郡管轄并編入戶籍。

消失的高句麗是東北亞重要的歷史,2004年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上,北方高句麗古墓群地上遺產部分申遺成功。

作者簡介:

李燕子,女,1960年9月出生,教授?,F在廣州工商學院任教。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第2篇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規定》:美術教材既要滲透優秀的傳統文化, 又要涉及現代藝術的觀念和方法。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瑰寶, 將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課程有效的而結合在一起, 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也可以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繼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本文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進行分類, 然后從幾個方面入手探討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教學結合的策略。

1、我國世界文化遺產

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 更多的人意識到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所以中國在1995年加入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 到目前為止, 一共有四十多個已經成功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中, 最為著名的有長城, 故宮, 西安兵馬俑, 西藏布達拉宮, 北京頤和園, 天壇, 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等等。這些世界文化遺產都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巨大財富。

根據我國世界文化遺產, 我將其歸為四大類。首先是建筑類, 比如故宮, 長城, 布達拉宮, 天壇等, 其次是雕刻壁畫類, 比如甘肅敦煌莫高窟, 洛陽羅門石窟, 重慶大足石刻等, 然后是歷史文化類, 如陜西秦始皇兵馬俑, 孔廟等, 最后是自然風景類, 山東泰山, 安徽黃山,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等等。根據這些類別, 以下開始探討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教學結合的策略。

2、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教學結合的策略

2.1 依托中國建筑進行美術教學

長久以來, 提及到建筑物, 或者是房子。學生就會畫一個正方形的屋子輪廓, 長方形的簡易門窗, 以及三角形的房頂。通過簡單的圖形拼湊成一個簡易的房子??墒沁@樣的繪畫作品并不能真正地培養一個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而且單純從作畫技巧上來說, 簡易房子的作畫基本上不需要作畫技巧, 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美術學習能力, 與作畫技巧以及審美能力, 可以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教學結合在一起。這樣一方面在美術教學中引入傳統的古代建筑, 讓學生在欣賞古代建筑的過程中, 觀察古代建筑的作畫技巧, 顏色搭配等等, 激發學生的繪畫欲望。

比如在教學《愛護古建筑》的時候, 首先可以讓學生對故宮的鳥瞰圖有一個印象, 然后再通過故宮的布局, 色彩的搭配, 比如朱紅色的木制廊柱, 潔白的漢白玉臺基, 金黃色的琉璃瓦, 以及表達的思想內容來欣賞古代建筑。在欣賞完圖片之后, 可以借助視頻向學生播放故宮的相關視頻, 這樣一方面視頻可以給枯燥的教學課堂注入一絲新鮮的生機, 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可以立體地欣賞傳統建筑的藝術性。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總結出建筑繪畫的特點, 讓學生掌握建筑繪畫特點的同時, 摸索出繪畫的心得體會。

2.2 依托歷史文化進行美術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在美術教學領域, 對學生進行歷史文化的熏陶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歷史文化是分民族和國界的, 而對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 往往對于理解這個民族的美術作品有著促進作用。就我國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而言, 讓學生對這一類歷史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就能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對于國畫和水墨畫等等繪畫領域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我國歷史文化的講解和熏陶, 并將其整合進我們的美術課程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學生用心去感受與我國歷史文化有關的一些千古名畫的藝術價值, 并從中學到一些非常珍貴的繪畫技巧和藝術創作能力。

比如在對《清明上河圖》這一傳世的世界級美術作品的講解和教學過程中, 如果能夠對學生詳細地講解這一美術作品的創作背景, 同時對學生普及宋朝的美術作品所采用的一些慣用的技巧和套路, 讓學生能夠真正站在那個年代去理解這一作品, 去復現這一作品的創作過程, 就能讓學生在學習在這一美術作品的時候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2.3 依托雕刻進行美術教學

我國古代是有著大量的雕刻作品存世至今的。這些偉大的雕刻作品對于歷史學家們理解雕刻所處的歷史時期的風土人情有著很大的幫助, 同時也在世界文化遺產上貢獻了寶貴的財富。另一方面, 這些雕刻作品事實上也可以幫助我們的美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簡單來講, 就是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寶貴的雕刻作品的觀察, 結合教師對雕刻作品藝術價值和雕刻所處歷史時代相關知識的講解, 提升學生對于這些雕刻作品蘊涵的美術審美價值的理解, 并把這些知識融入到我們的美術課程之中,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比如教師在進行人體比例繪畫技巧這一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 可以讓學生觀摩樂山大佛這一傳世至今的偉大雕刻作品, 讓學生們理解如何通過對人體比例的嚴格把控, 讓一個雕刻作品可以在這樣宏大的尺度下仍然保持視覺上的和諧效果和優秀的藝術價值。通過對樂山大佛的雕刻技法進行講解, 就可以讓學生在關于人體比例繪畫技巧這一美術課程內容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并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印象更為深刻。

2.4 依托自然風景進行美術教學

從人類尚未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至今, 美術作品一直都是人們進行歷史記載的重要工具。而人們之所以會進行這些美術作品的創作, 除開必要的歷史記載需要之外,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壯闊的自然風景對人們心靈上的沖擊。我國由于幅員遼闊, 有著很多風景優美并且保有原始自然風光的美麗風景區。這些風景區都是我國保有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而這些風景區所蘊含的美麗自然風光同樣也可以被整合進我們的美術課程教學中去, 讓學生們通過對這些自然風光的欣賞, 去感受最樸實的, 最貼近靈魂的美術創作渴望。

比如教師在風景畫的美術課程教學中, 可以給學生播放長白山, 昆侖山, 大興安嶺等我國著名風景名勝區的視頻, 讓學生通過對自然風景的欣賞, 來提升對風景畫這一美術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動力。

3、總結

在美術教學中, 教師要深入了解世界文化遺產, 并且通過與美術教學的結合來切實地提高學生在繪畫方面的技巧, 動手操作能力, 在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同時, 提高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 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相信通過教師的努力, 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 我國國際地位提高, 世界文化遺產也越來越被世界推崇。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集中體現了中國人類祖先的豐功偉績, 民族信仰以及審美觀念。新課標規定, 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課程相整合是當前美術教學的任務之一。本文就當前世界文化遺產的狀況, 淺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與美術課程的整合。

關鍵詞: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美術課程

參考文獻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文化線路;文化遺產;遺產保護;遺產

李 林(1970—),女,四川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博士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遺產與旅游、旅游人類學。(四川成都 610064)

本文為四川大學985工程二期“南亞與中國藏區”研究項目(項目批準號:06JJD85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線路”(cultural routes or cultural itinerary)是文化遺產體系中出現的一個新概念,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種新類型。目前已有許多“文化線路”遺產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文化線路”已在國際遺產保護領域引起普遍關注,近年來更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界的熱點之一。“文化線路”極大地豐富了文化遺產的內涵,其對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的理念更是對傳統遺產保護觀的重要突破,它的出現將對國際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文化線路”改變了過去世界遺產對人類文明的“點”狀展示,而成為以重大的人類活動為脈絡的“線”性區域性展示,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了人類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也使在世界范圍內構建以“文化線路”為經緯的“世界遺產保護網絡”成為可能。[1]

一、“文化線路”的定義、特點及研究的必要性

西班牙是最早倡導進行“文化線路”研究的國家,1994年在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下,西班牙政府資助召開了馬德里“文化線路”世界遺產專家會議,對“文化線路”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為其后“文化線路”的研究打下了基礎。1998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該理事會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主要咨詢機構之一)在西班牙特內里弗召開會議,成立了“國際古跡理事會文化線路科技委員會”(CIIC,The ICOMOS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會議通過了《CIIC工作計劃》、《CIIC章程》等文件,標志著“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型的遺產理念得到了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界的認同。200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Heritage Convention)中加入了“文化線路”的內容,這在“文化線路”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自此“文化線路”正式成為世界遺產保護領域的一個新類別。2005年10月,在我國西安召開的ICOMOS第15屆大會中“文化線路”被列為四大專題之一,并形成了《文化線路憲章》草案。對“文化線路”的認識,國際上大致經歷了從“概念的提出”到“得到國際遺產界的認同”、進而“受到世界遺產界的普遍重視”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2003年ICOMOS提交給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行動指南》對“文化線路”定義如下:“‘文化線路’是一種陸地、水道或者混合類型的通道,其形態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體的和歷史的動態發展和功能演變;它代表了人們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一定時間內國家和地區內部或國家和地區之間人們的交往,代表了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相互滋養,這些滋養長期以來通過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不斷地得到體現。”[2]

與其他文化遺產類別相比,“文化線路”有如下顯著特點:第一,“文化線路”遺產主要呈線性分布,并具有一定的“長度”。文化線路本質是與一定歷史時間相聯系的人類交往和遷移的路線,如果說“文化”是其內在屬性,是其內涵所在,那么“線路”就是其外在表象、是其最主要表現形式,同時呈現出形態的多樣性。第二,“文化線路”遺產的內涵極為豐富,綜合價值十分突出。“文化線路”的內容包括構成該線路的一切組成部分,這些遺產不但類型多樣,而且內涵豐富,既有自然遺產也有文化遺產,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也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有個體價值,又有作為線路整體的文化價值,還有承載該線路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擁有的價值。第三,“文化線路”強調線路帶來的各文化社區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與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密切關聯,影響深遠,范圍廣,常體現出跨國、綜合性特點。第四,“文化線路”是整體性遺產,具有動態性和連續性。“文化線路”以動態性表征,包括無形的、空間動力特征,揭示文化遺產的非物質的、富有生機的動態維度,其具有連通古今的生機,歷史文脈與現實溝通互動而為“文化線路”注入新意。其動態性和歷史文脈已經生成并可能仍在繼續生成相關的文化要素[3]。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目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正處于迅速成長時期,一方面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借鑒國際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探尋適合我國國情的遺產保護道路。從相關文獻檢索結果看,“文化線路”近幾年已引起了我國部分學者的重視,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偉、俞孔堅、孫華等對“文化線路”概念及其遺產保護方法的介紹;姚雅欣、劉小方等對“文化線路”內涵進行的詮釋和解析;呂舟對“文化線路”構建文化遺產保護網絡的探析,等等??傮w看來,研究成果數量比較少,并且涉及內容也很有限,有關“文化線路”案例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僅有關于“京杭大運河”、四川“藏彝走廊”[4]、“川鹽古道”[5]保護的極少數學術文章,可見“文化線路”及其理念在我國還未受到普遍關注,這與我國大量潛在的“文化線路”資源是不相協調的。由于“文化線路”這一課題本身所具有的難度和復雜性都是空前巨大的,目前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在呼吁,應加大對我國“文化線路”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致力于此,從而更快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進步。

二、“文化線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文化線路”理念提出較早,然而直到2003年,“文化線路”才開始真正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2003年世界遺產委員會上,一項來自拉美國家的聯合申報項目“印加文化線路”吸引了各國代表的注意,該項目以古老的印加文明為主線,穿越6個國家,把歷史建筑、考古遺址、文化景觀等多種文化遺產串聯起來,而構成了當時內涵超過任何單一類型的文化遺產。[6]“文化線路”一經出現,立即受到國際遺產保護界的普遍關注,并且得到了世界遺產中心的支持,項目申報成功。此后幾年里,一方面在CIIC的主持下,“文化線路”保護日益步入正軌,延續著對1994年馬德里會議中有關“文化線路”的判別、界定和登記等討論,明確了文化線路保護的范圍取決于組成它的各個重要遺產節點元素的保護范圍,界定應遵循空間標準、時間標準和文化標準,同時對遺產的真實性判定、預登記、線路評價標準、線路申報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并形成了相關決議;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這一類型的文化遺產,在世界遺產的申報名單上,以“文化線路”為主的新類型開始增多。如先后申報成功、引起廣泛關注的2004年列入名錄的日本“紀儀山圣地和朝圣線路”,該項目時間上跨越了1200年,宗教上包括日本傳統的神道教和從中國及朝鮮半島傳入的佛教,保護對象包括山野森林,重要圣跡,朝圣路線;2005年入選的以色列“內蓋夫沙漠和香料之路”起始于南阿拉伯半島最東端,結束于西奈半島的北端,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雖然世界遺產中“文化線路”項目還很少,但這些時空跨度大、影響深遠的遺產項目已開始在國際遺產保護領域發揮作用。

“文化線路”是極富創新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和方法,對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推動具有重要意義,為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空前的機遇。首先,它有利于將更多國家的文化遺產納入到世界遺產保護體系中來,有利于緩和與解決世界遺產分布的不平衡,并且隨著大型線路的保護,將有利于改善世界遺產的保護現狀。隨著締約國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本國的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1994年以來,如何建立一個平衡的、有代表性的《世界遺產名錄》就一直是世界遺產中心關注的問題,“文化線路”有利于將線路所涉及的各國均納入遺產保護體系,如2005年入選的“斯塔伏大地測繪體系”就涉及芬蘭、挪威、瑞典、俄羅斯、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等10個國家。其次,作為一種新的世界遺產類型,“文化線路”的出現也為那些跨國跨地區的大型線性遺產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帶來了機遇,這類遺產將“文化線路”作為一個整體申報,遺產價值極大提升,并且聯合申報的模式也將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這對項目獲得優先申報權和提高申報成功的幾率都有著重要意義。第三,“文化線路”倡導以線路為紐帶,對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它使“文化遺產”的內涵更為豐富、遺產的類型更趨多樣,可以有效擴大遺產的保護范圍,也使遺產價值得到全面提升,并且使得跨國跨區域共同保護遺產成為可能,同時為多國合作保護遺產構建了平臺。此外,“文化線路”強調線路的“整體性”特點,如果線路的局部物質形態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并不意味著文化線路沒有真實性,其物質形態上殘缺的部分、真實性存在和價值可以通過非物質的層面追溯出來,即使“文化線路”中有形文化遺產被損毀、消失,但依據線路的“記憶”,仍然可以修復、復原、再建遺產,使之成為新的資源,而且在“線路”的延伸和發展中,甚至創造未來的“文化遺產”也有可能,這為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帶來了空前機遇。

然而作為新的遺產類型,“‘文化線路’使得遺產項目變得更具綜合性、更具類型上的廣泛性,這一新概念和新類型模糊了遺產類型的界限,使遺產保護面臨更廣泛和復雜的問題”[7]。因此它也給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文化線路”的大尺度及其對線路實施整體性保護的要求為遺產保護實踐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文化線路”這類跨種族、跨時代、跨地區、跨文化的龐大的文化復合體,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無力單獨承擔這樣超大型項目的責任,它不但需要國際性的專業組織發揮作用,更需要建立起跨區域、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新遺產保護體系和相應機制,這無疑對現行遺產保護體系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從跨國合作保護遺產及多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方面來看,雖然“文化線路”為跨國合作提供了平臺,為聯合申遺提供了可行性和依據,然而“文化線路”項目綜合性大、復雜性強,加上又涉及遺產產權等敏感問題,因此在合作保護及管理、聯合申遺等具體操作層面存在很多困難。以我國著名的兩大“文化線路”申報為例,跨多國的“絲綢之路”項目擬以我國為主進行申報,雖然得到沿線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支持,并進行了多次調研和討論,但終因牽涉面過大而進展不快,又如“京杭大運河”項目申報,僅是國內跨省域的聯合就因為存在許多現實難題而進展不順。此外,“文化線路”有利于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整體性保護規劃和旅游規劃的建立,但這種跨時空、大維度的規劃在實踐中又存在難度。

作為國際遺產保護界的“新生兒”,“文化線路”自身也還存有明顯不足,如在理論認識方面,雖然有CIIC系列文件、世界遺產組織的相關解釋,但對“文化線路”的界定仍然存有較大爭議、甚至有相互矛盾之處。在我國也一直存在著如長征故道是否屬于“文化線路”的爭議。在實踐方面各國也還缺乏足夠的經驗,可以說無論國外還是國內,遺產保護界都存在著如何面對“文化線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問題,這是一個亟待解決、也是需要各方去努力研究、極富有挑戰意義的課題。

三、“文化線路”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啟示

我國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重要的遺產大國,近年來遺產保護事業雖取得了不少成績,然而受固有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與國際遺產保護運動相比,無論在遺產保護理念還是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長期受“文物觀”、“歷史觀”影響,我們習慣于強調我國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慣用文物標準、歷史價值來衡量遺產價值,對遺產的認識長期以來仍局限于歷史文物和風景名勝框架內;二,“遺產觀”明顯滯后,國際遺產保護日益強調對遺產保護范圍的不斷擴大,對文化遺產的認識經歷了從“點”(單體遺產)到“線”(文化線路)、進而到“面”(遺產環境)的拓展,對綜合性、整體性文化遺產日益重視,然而我國目前對遺產認識很大程度上還停留于孤立的“點”及靜態遺產上;三,“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新的遺產保護類型和方法,已受到國際遺產保護界和很多國家的重視,我國雖然擁有大量潛在的“文化線路”,但這一新類型和方法還未受到重視,我國既未加入CIIC組織,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也未涉及這類遺產資源。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之后,我國第一位獲得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景觀類遺產研究專家俞孔堅教授就曾撰文介紹國外的線形文化及影響,并感嘆:“令人遺憾的是,這一重要的遺產種類在我國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沒有人對這些文化線路進行專題研究,其專業教育是貧乏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中也不包括這方面的內容。”[8]“文化線路”無論作為重新審視人類遺產的新視野和思維,抑或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還是僅作為新的遺產保護類型,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都有十分重要的啟示。

首先,應更新傳統的遺產保護觀,樹立“整體性”保護文化遺產的理念。這是“文化線路”為我們帶來的重要啟示之一。“文化線路”具有多維度、大尺度的特性,要求我們從多維視野來重新審視文化遺產,充分認識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特性,在遺產保護中要更新傳統的“遺產”觀,如判定文化遺產價值時不再單純用“文物”標準來衡量,不過于強調其歷史價值,將“文物價值”作為遺產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重視其多維價值及整體價值。同時,“文化線路”的精神屬性和連通古今的可傳承性,要求我們重視文化遺產的連續性和動態性,在遺產保護中要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動態、活態的遺產,更要從整體性、多維視野出發,建立新的、關聯性強的遺產保護理念。“文化線路”對遺產實施“整體性”保護,以線路作為紐帶,把線路及其構成部分作為整體資源進行保護,既保護文化遺產自身、也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可以有效改變我國遺產保護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不平衡現象:如全國上下都高度重視世界遺產,而對那些具有廣泛性、普遍意義,同樣是人類財富的各類遺產多視而不見,“重文化遺產輕自然遺產”、“重物質文化遺產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同時把一些過去被忽視的遺產資源納入到保護體系中來,有利于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整體發展。

其次,借鑒“文化線路”方法,遺產保護中設立“文化線路”類型,加大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利用“文化線路”,可以有效擴大遺產保護范圍,加強區域性遺產保護。以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為例,這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的人工運河,流經6個省(直轄市)及18個市區,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目前已發現運河沿線共有文物遺存654處,包括古建筑類遺跡227處,古墓葬類遺跡229處,近現代遺跡15處,石刻及其他類遺存60處,運河文化內容豐富,包括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建筑藝術、工藝美術、風情習俗、飲食文化、遺物遺跡等;從地域角度看,又包括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秦晉文化、燕趙文化等,可謂是中國的“古代文化長廊”[9]??梢灶A見,以大運河為紐帶實施的“文化線路”保護,將有效擴大遺產的保護范疇,不僅可保護運河沿線的物質遺產,還包括了線路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而生成的非物質遺產、民族風情等,能極大推動該區域遺產的保護。此外還可借鑒國際上“文化線路”的申報、評審、監督、管理等手段,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各層次遺產保護的整體規劃等,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的進步。

第三,利用“文化線路”方法,促進跨國、跨區域合作保護文化遺產,建立相應保護機制,從而促進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網的建立。“文化線路”具有“跨國界,跨文化,大范圍、大尺度、多維度”等特性,它倡導對這些在空間、時間、類型維度上相互聯系的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強調遺產的線性、連續性,并不受遺產的地理、行政區域限制,倡導各國加強對本國(境)內線路的立法保護,同時就跨國線路部分各國進行立法合作,并強調公眾參與。同時“文化線路”以人類重大歷史、文化事件為脈絡,它可構筑起一個新的、完整的包括國家性、地區性和世界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網絡,使世界范圍內建立“國際遺產保護網”成為可能,我們可通過“文化線路”來聯結國內的文化遺產資源,形成全國的“文化遺產保護網”,不但可充實原來的“文物古跡網”,還能建立更小的省(市)、區域性的文化遺產保護網,形成以“文化線路”為紐帶的多級國家遺產保護體系。

第四,利用“文化線路”契機,促進我國聯合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工作。當前各國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競爭十分激烈,世界遺產委員會規定:每年大會審議的遺產總數不能超過45項,至2007年加入公約的締約國里有40多個國家還沒有遺產列入,他們在申報上具有優先權。我國擁有世界遺產數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國尚未有“文化線路”遺產入選,而“文化線路”帶來的跨國申報的可行性,為我國不少大型線路資源的申報帶來了契機,可以積極探索走聯合申報之路。

第五,利用“文化線路”特性,促進我國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尤其是遺產旅游的發展。“文化線路”因其獨特的資源特征及其與旅游天然的內在聯系,給遺產旅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一方面,“文化線路”自身即是極富價值的旅游資源和天然的“旅游線路”,構成線路資源不但內涵豐富、類型多樣,且特色鮮明、具有多功能性,自身還常具有互補性,極富開發價值;“文化線路”的線性特征使眾多“線路”本身即是經典的旅游線路,例如在我國符合標準的潛在“文化線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也都是著名的旅游線路[10];雖然就“文化線路”自身而言,其旅游功能并非本質屬性和天然使命,然而正因它以遺產保護為目的特性,使以其為基點進行的旅游開發都將著力于遺產的可持續性,這將有利于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和諧共生機制的建立,利于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的共贏。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對以“文化線路”為主的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進行過如下總結:“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作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新課題,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仍處于起步階段……這種整體保護大型線性文化遺產的方式,以面涵點,以線狀區域內的鋪開帶動線上的各個點,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有利于各種社會資源的集中使用。對于文化遺產豐富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不失為一種經濟、高效的保護策略。”[11]“文化線路”結合我國遺產保護實踐,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促進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社會價值觀念轉變較快,是遺產資源脆弱性最為突出的階段,此時借鑒國際遺產保護經驗、更新遺產保護理念、加大遺產保護力度的任務十分緊迫,相信“文化線路”在許多方面都能給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帶來啟示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呂舟.文化線路構建文化遺產保護網絡[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1).[2]李偉,俞孔堅.世界遺產保護的新動向——文化線路[J].城市問題,2005,(4).[3]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線路”的多維度內涵[J].文物世界,2006,(1).[4]吳其付.藏彝走廊與遺產廊道構建[J].貴州民族研究,2007,(4).[5]趙逵.“川鹽古道”文化線路之研究初探[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呂舟.文化線路:世界遺產的新類型[J].中華遺產,2006,(1).[7]孫華.“文化線路”成為年度關鍵詞[J].中華遺產,2007,(1).[8]俞孔堅.世界遺產概念挑戰中國: 第28 屆世界遺產大會有感[J].中國園林,2004,(11).[9]汪芳,廉華.線型旅游空間研究——以京杭大運河為例[J].華中建筑,2007,(8).[10]劉小方.文化線路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6,(5).[11]單霽翔.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初論[J].南方文物,2006,(3).

【責任編輯:彭 勃】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生態的保護關系到人的全面發展和文化多樣性格局。本文以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案例,在分析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無形遺產與有形遺產關系的基礎上,探討文化生態保護的區域性策略和整體性方法。對具有文化價值一定物質形態的所有遺產資源的保護,必須遵守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則。地域文化生態的鄉土性保護,需要協調、維持和保存村落景觀、自然環境、文化傳統以及其有形和無形的聯系。文化多樣性保護涉及空間、時間和文化等多種因素,注重文化生態的異質化選擇、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育機制的形成。

關鍵詞:文化生態;無形文化遺產;多樣性;完整性;區域整體性保護

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設立和建設,在我國是一項旨在建立區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保護模式的新探索。根據《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在2010年前,將確立10個國家級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目前,文化部已經正式命名設立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07.6.)、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08.1.)、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08,8,)和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08.10.)等四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此外,還有梅州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湘西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正在積極申報中。

徽州文化圈涉及古徽州府六縣及周邊地帶,是孕育和形成徽州文化的主要地理空間?;罩輰賰鹊厣絽^,原為“椎髻鳥語”的山越所居之地,其“東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扼”的地理環境;歷經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轄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六縣,相對穩定狀態的行政格局及人文環境?!霸斐闪艘粋€特有的區域社會生活體系”,“一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對完整的區域社會,是我們認識傳統社會的一個極好范本?!?/p>

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清末徽州府的行政區劃范圍為邊界,與其相對應的現今行政區劃范圍包括:安徽省黃山市全境、宣城市的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偯娣e13881平方公里,總人口200萬人?;罩莸赜蛭幕厣浅ur明、遺產保存相對完整、生物和文化多樣性指數較高。其文化表現形式涉及村鎮規劃、徽派建筑、商貿習俗、宗法制度、新安理學、地方戲曲、節慶民俗等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且跨兩省三市的行政管轄,因而有必要探索區域協調的整體性保護策略。

一、生態文化與文化生態

生態文化或生態文明是由人統治自然的文化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叭祟惒粌H是生物意義上的人,是自然的產物,同時也是文化的產物;文化不僅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與外部環境相適應和協調的手段和途徑,因而文化的性質和特征與人類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種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現象、文化差異、文化模式、文化變遷,是人類為了適應自然條件、生產力發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選擇?!?/p>

20世紀以來,人們對生態(ecology)概念愈來愈熟悉,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觀察現實事物,處理現實問題,采用科學認識生態學的途徑,或科學的生態思維,使人類的認識和實踐“生態化”,使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具有明顯的生態保護意識,生態文化正成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然而,人們對文化生態的含義,尤其是對文化生態保護在當代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似乎還缺乏足夠的重視。

文化生態(cultural ecology)是一種歷史過程的動態積淀,是為社會成員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區域現實人文狀況的反映,它與特定區域的地理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因緣關系。文化生態的維護,關系到人的全面發展、文化多樣性狀態與格局,對人類而言,如同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生態平衡一樣極其重要、必不可少。一個物種的滅絕是非常重大的損失,一種文化及其表達方式的滅絕同樣也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作為人類共同遺產的文化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對人類進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一方面,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同樣包含著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美學價值。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本身即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與自然條件、技術、經濟、歷史等有密切的關系。從文化生態系統的角度,全面認識地域文化的結構體系,探索地域文化的發展規律,是文化生態保護的基礎。

二、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

過去人們對遺產(heritage)概念的理解,只是習慣性地按照傳統的法律概念,認為專指先輩遺留給法定繼承人的財富。其實,遺產與歷史有關,是某種前人留給子孫后代加以傳承的東西,其中既包括文化傳統,也包括人造物品。而且,大自然經歷了億萬年的演變,同樣給全人類留下了無數珍貴的遺產,而且其價值遠遠超過了任何億萬富翁的遺產,只不過迄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罷了。

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兩者之間表面看來似乎沒有或甚少共同之處。過去人們曾片面地認為文化與自然是相互對立的兩種因素。其實,大自然與人類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拔幕瘜嵸|上是一種記憶關系,由于人類在大自然向他們提供了生活或者生存的手段后便迅速忘記了大自然,這種記憶關系才在人與人之間建立并得到不斷發展”??v觀地球演變史和人類發展史,各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在各自所生活的環境中形成的,人類所創造的古老文化與地球上的風景名勝以及各類遺址古跡,美化了大自然的景色,而自然風光本身又是真善美的源泉。這些壯觀的大自然遺址,既具有當時能夠提供人類賴以長久生存并發展的優越條件,又保留了人類活動的印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2年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其中的一大特色就在于:過去被認為是分立的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開始被視為相互依存的遺產一并進行保護。這一理念的直接體現就是考慮到將混合遺產作為世界遺產的類別之一。

1990年按世界遺產的登錄標準2、7、10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黃山,就是一處典型的文化與自然的混合遺產,反映了中國文化與自然并蓄共生的傳統思想。作為文化景觀的黃山迎客松,又在新時代體現了“黃山松精神”的文化內涵。2000年按登錄標準3、4、5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村落的特色與價值也是與自然山水環境密不可分的。(圖1、圖2)

過去,文化遺產常會被人僅看作是一些孤立的歷史遺留物。最近30年來,在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COM)等相關國際組織的有關遺產保護的文件中,環境要素正日益突顯出來。遺產被認為是“世界各民族及他們的生存環境的見證物”,倡導保護“每一歷史地區及其周圍環境,應從整體上視為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在“文化遺產”中增加了“具有特殊環境價值的地區”等內容。

在日本,為了防止開發建設給古都風貌帶來破壞和負面影響,于1966年制定了《古都保存法》,以保護京都、奈良、鐮倉等古都內的“歷史風土地區”。為切實保護古都的歷史風土和文化景觀,通過城市

規劃劃定歷史風土保存區及其歷史風土特別保存地區。在保存區、特別保存地區,實施嚴格的控制和管理。法律意義上的“歷史風土”是指“在歷史上有意義的建筑物、遺址等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已成為一體。具體體現并構成了古都傳統和文化的土地狀況”。主要包括古寺院、古建筑、古跡,及其它們周邊的自然環境,劃定的保護范圍很大,為保護古跡和周邊環境景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京都市劃定了14處歷史風土保存區、面積達85.13平方公里;在奈良市劃定3處歷史風土保存區、面積27,76平方公里。這種通過劃定大尺度的保護區來整體保護歷史環境和文化景觀的方式,值得徽州文化生態實驗區在制定保護規劃時借鑒參考。

三、有形遺產與無形遺產

“無形遺產”一詞是由日文翻譯成英文的。早在1950年,日本在制定《文化財保護法》時就綜合考慮有形文化財產和無形文化財產的保護。這也是世界范圍內,“無形文化遺產”保護首次在國家政策中得到考慮。

1972年通過《世界遺產公約》時,部分締約國已經對保護無形遺產表示關注。1973年,玻利維亞曾建議在《世界遺產公約》增加關于保護民俗的條款,建議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存、發展和傳播做出規定。但直至10年后的1982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文化政策會議上才重新界定文化遺產的概念,在其中加入了無形遺產的因素;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一個由民俗保護專家組成的關于非物質遺產的專門委員會。1989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五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關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這成為有關無形文化遺產保護的第一份國際準則。

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使用nonphysical cultural heritage來表述此類遺產,后來逐漸認識到此類遺產也以物質形式呈現的,所以采用日文中的“無形”(intangible)一詞取代“非物質”(nonphysical)?!侗Wo無形文化遺產公約》對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義是:“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比魏螌嵺`、表演或是技能都與某種工具、場所或是實物相聯系,這些工具、場所和實物都是物質的,保護任何一種實踐、表演或是技能,都需要保護與其相聯系的物質載體。

雖然,關于無形文化遺產和有形文化遺產分屬兩個國際公約,但鑒于無形文化遺產與有形文化遺產之間存在的相互依存關系,我們應綜合理解這兩類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能夠讓我們從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背后的人和這些人的日常生活,它所傳遞的價值觀、道德觀及思考方式是構成一個社會生活的基礎,而價值觀、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恰恰是不可捉摸、難以明了的。

保護無形文化遺產有兩種主要方法:(1)將它轉變為有形的形式;(2)在它產生的原始氛圍中保持它的活力,即通過鼓勵世代相傳和復興無形文化遺產來保持它的活力。保護無形文化遺產的這兩種方法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1989年通過的《關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主要著重于對遺產的記錄和研究,而最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優先考慮第二種方法,這也正是我國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主要目的。

四、區域性策略與整體性方法

1 區域整體性保護的必要性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Edward B.Tylor)認為: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整體”(泰勒Tylor,1871)。而“城鎮的心靈”產生于“它的文化的一般精神中”,“形成了一種可見的實體。從各有自己的歷史的、成片的鄉村的農田和茅舍中,出現了一個整體。這整體生活著、呼吸著、生長著,并獲得了一種面貌和一種內在的形式與歷史?!?/p>

可以說,無論是地域文化,還是文化生態或文化遺產,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形態復合性?!斑z產不僅包括一個地區主要的歷史遺跡和習俗,還包括該地區的整個地理風貌,比如農莊和農田、道路、港口、工業建筑、村鎮和主要的街道、商業設施,當然還有居住在該地區的居民及其傳統和經濟活動等”(鮑斯,1989)。

徽州文化生態實驗區涵蓋多種文化遺產類型,涉及多種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豐富的自然遺產。因此,對于徽州文化生態的保護,需要建立區域整體性保護策略(Regional Integrated ConservationStrategy)。1975年,歐洲建筑遺產年通過了《阿姆斯特丹宣言》和《建筑遺產歐洲憲章》,在全球率先確立了“整體性保護”的原則和方法。整體性保護方法綜合考慮了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要求,通過城市發展計劃和各個層面的規劃,協調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各方面的問題,并由地方管理機構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以實現保護文化遺產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目的。

保護規劃需要綜合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規劃,將文化生態保護與振興地方經濟、保護自然環境和促進科學發展等區域發展目標進行整合,在保存和利用、傳承與創新、看護與生產、記錄與傳播之間尋找平衡,創造有利于文化與自然、歷史環境與生態環境、無形文化遺產與有形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正如韓國學者的觀點所示:全球性危機現象“反證著人類不僅從知性文化層面上,而且從地理學意義上正在同化統一,那么拯救之策也必須是統一而全方位的?!弊鳛榫C合性遺產保護區的徽州文化生態實驗區的設立,改變了文化遺產傳統項目的點狀特征。它的保護有賴于跨地區之間的理解、交流以及在遺產保護方面的積極合作。通過區域的交流合作保護人類共同的遺產,為促進地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提供寬廣的平臺。在具體保護措施上,應注重對自然生態與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維護轉型時期城鎮和村落的社會網絡結構,并對不同類別、不同時代的遺產類別予以同樣的關注和守護。

以原徽州府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為例,在其縣域范圍內需要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村鎮有漁梁、許村、棠樾、深渡、雄村、鄭村、槐塘、富塌,北岸、昌溪、瞻淇等20個;一般保護的村落也有西溪、王村、黃村、溪頭、殷家村、豐口村等23個。在縣城規劃區內劃定了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府衙歷史文化街區、漁梁歷史文化街區和鮑家莊歷史文化街區等4處保護區,合計面積24.7公頃。此外還有漁梁壩、許國牌坊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橋、南譙樓、東譙樓等10處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3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此眾多的文化遺產,如果沒有綜合性總體保護規劃是難以實現有效保護和全面保護的。星若棋布的古村落保護,需要在縣域國土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予以充分考慮,協調土地利用、產業布局、村鎮建設、環境資源、遺產保護、旅游開發、農田水利等關系。譬如漁梁古鎮現在已位于城鎮規劃區范圍內,但要保護好漁梁古鎮的歷史特征、街巷格局、自然環境、濱河景觀和水利設施(漁梁壩),就要通過城鎮規劃嚴格控制城區的蔓延和大型市政設施的開發建設。(圖3、圖4)

2 完整性的保護及其意義

“完整性”是指遺產資源的“健康和完整”。如果一項遺產資源被指定的價值沒有受到損傷和威脅,

能有效地傳遞給公眾,并在所有影響遺產地的決策和行動中得到尊重,就可以說這一遺產地具有“完整性”(加拿大聯邦公園局)。

在2005年版《實施(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第88條中規定,完整性用來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遺產及其特征的整體性和無缺憾狀態。審查遺產的完整性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估:

(1)包括所有能夠體現遺產價值的必要因素;

(2)遺產的價值通過遺產本身的面貌及其形成過程得以體現。因此要求,遺產應該擁有適當的規模以確保其面貌和形成過程能得到充分展示;

(3)能夠承受開發和/或忽視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徽州文化生態實驗區保護過程中,對具有文化價值一定物質形態的所有文化資源,包括文化景觀、歷史城鎮、古村落、考古遺址、建筑物和歷史物件等有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必須遵守原真性(aut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原則。

首先,“保護好大自然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因為這是人類生態系統存在的首要條件,沒有人類生態系統的存在,文化本身將終止”,“沒有歷史真實性和大自然,一切文明都將受到腐蝕破壞,即由于其各個不同領域的逐漸獨立而倒退”。

其次,要保護好古村落等歷史環境本體和文脈的原真性,保護文化遺產背景環境的完整性。如對古徽道、古河道上的文化遺存的保護,可以參照國際上保護文化線路的思路來開展。

為了認識民俗的價值和保護的意義,對民俗等文化遺產的廣泛傳播是必要的。但應避免傳播中的曲解,從而使無形傳統文化的完整性也得到有效保護。在徽州古村落旅游開發中,出現了“拋繡球”等活動項目,而據民俗學家的考證,“拋繡球”并非該地區的傳統民俗。然而由于這項活動具有較強的參與性,在徽州古村鎮旅游中多有出現。這一活動在“杜撰”一個文化空間、愚弄游客的同時,也對村落古民居的傳統風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圖5、圖6)

類似這樣的事件應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和整改?;罩莸貐^的旅游發展和開發建設,應該考慮到美學、社會和文化各方面,自然和文化的景觀,生態多樣性的特征和遺產場所更廣泛的視覺背景。而且,在保護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實際施行“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強調“發展才是保護”,其實是在玩概念偷換游戲,心思都花在如何利用尚存的文化藝術資源作為謀利的工具,無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與弘揚(鄭培凱,2006)。

3 鄉土性保護與新農村建設

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鄉土文化和鄉土景觀的保護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鄉土文化“滋潤著廣闊的村野大地,這是一種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品格和香氣的文化。說是‘一種’文化,其實又隨民族、地區而變幻出千種風情,萬種色彩?!薄八暮裰?、它的豐富,就是我們國家歷史的長度和國土的寬度?!?/p>

徽州村落,按傳統的風水思想而營造,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統一,村落內部空間變化豐富,建筑色彩樸素淡雅,磚木石三雕裝飾精致,室內陳設古樸雅致。古村落多以家族血緣為紐帶聚族而居,尊儒重教等傳統文化影響了建筑形式和村落景觀。保存較為完整的徽州古村落,是我國傳統人居環境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徽州文化生態區的重要文化遺產和生態景觀。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和崇尚和諧的理想境界。

鄉土性不僅在于建筑物、構筑物等空間實體和物質形態上,也在于使用它們和理解它們的方法,以及附著在它們身上的傳統和無形的聯系。如歙縣漁梁古鎮,歷史上的居民多由碼頭工、漁民、商家等組成,少有官宦人家。因此,漁梁古鎮的平民性也就直接反映在村落的環境景觀上。(圖7、圖8)

鄉土建筑遺產是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關系在制定文化生態保護策略時必須考慮進去。傳統建筑的保護,必須認識到變化和發展的必然性,認識到尊重社區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同時必須借由多學科的專門知識來實行。

并且,鄉土性幾乎不可能通過單體建筑來表現,最好是經由維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來保護鄉土性。重視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雙重價值,保護文化生態區和風景名勝區中反映徽州文化特色的遺產及其所處的整體環境,對其中的古鎮、古村落、古河道、古寺廟等物質文化遺產應結合自然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

在保護、整治歷史村鎮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建筑外部環境的整治,地方政府必須想方設法改善古村落的基礎設施和環境狀況。這是因為社區的外部空間環境不僅體現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水準,而且對于身居其中的居民意識也有直接影響。優美的社區環境不僅可以增加農村居民對所在社區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還能增強村鎮和社區居民的文化自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如何突顯地方的文化特色,保護農村文化遺產和古村落文化景觀是極為重要又極其有效的途徑。

4 文化多樣性及保護策略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20次大會通過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利益考慮予以承認和肯定?!?/p>

“文化多樣性增加了每個人的選擇機會;它是發展的源泉之一,它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而且還是享有令人滿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倍切┥嬖诠糯迓?、傳統街區、歷史城鎮等歷史環境中,由世代人民所創造、積累下來的鄉土文化、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所在。

首先,基于區域層面的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策略,不僅應保護文物古跡、歷史環境、非物質遺產,還應以實現整個區域的自然、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區域發展規劃的核心是搞好區域空間的綜合協調,包括與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有關的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布局協調,以及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整治的協調,不同行政區域之間及區域內城鎮之間和城鄉之間的相互協調。通過區域內的人口、經濟、文化、科技、環境及資源等系統及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協作、配合和促進,實現良性循環和全面發展的目標。并且,“不同文化在對待環境問題上有著各自不同的價值和觀念體系,眾多文化中保留著優秀的思想資源?!?/p>

其次,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生態一詞可解釋為人的生活或生存狀態。文化遺產,尤其是活的歷史城鎮和古村落,在發展過程中不可能被當成博物館一樣保護和封存,它必然和社會、經濟同步發展。維護社會結構穩定并延續文化脈絡以實現遺產地區的復興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最終目標。因此,改善保護實驗區內居民的生活環境條件,要成為保護規劃中的必要關照,不能因為保護那些已經不在文化生活中發揮作用的物質因素而破壞社區的社會進程。文化遺產保護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與人們日常生活環境的整合狀況,取決于其在區域和城鎮規劃及發展規劃中的重視程度。只有不斷協調各利益方之間的關系,激發各利益方的熱情與能量,保護行動才能有序、高效地展開。(圖9、圖10)

第三,多樣性的思想主張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不同文化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強調異質化的選擇。因而需要通過公眾參與、教育宣傳等方式向公眾詮釋地方文化特色,防止伴隨全球化浪潮出

現一個同質化世界。今天,對人類的知識和文化資源來說,那些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風俗、語言和生活方式現在卻正以驚人速度消亡,保護它們顯得極為迫切、極其重要。從這一層意義上講,“任何一種社會的制度和價值觀念,即使是最簡單的,也是由于某種需要而產生的,所以,只要有可能,都應當盡力保存”。

另一方面,正如斯賓格勒的觀點:“每一種文化都各有自身的精神消亡的方式,此方式乃是出自其作為一個整體的生命之必然”。因此,“時間的消磨,是不可抗拒的。傳統文化的衰減是不可逆轉的”?!巴炀葌鹘y文化,就是繼承古人的創造,恢復遺忘了的智慧,減緩舊文化的衰減,延長舊文化的壽命,進一步從舊文化中吸取新的啟發?!?。

第四,價值觀念和評價過程是整個遺產概念以及遺產保護實踐的基礎,對遺產的擁有、創造和看護應逐步成為一個社會的基本需要。文化生態的保護強調空間、時間和文化等因素,強調其所包含的各個遺產節點所共同構成的文化功能和價值,以及至今仍對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

五、結語

總之,政策導向和功能協調對整體性保護的順利實施具有積極影響;反之,如果缺乏正確和有效的政策來協調多方關系,整體性保護方法則難以進行。地方政府有責任像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那樣,盡力確保地方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保存。再者,公眾參與遺產保護的熱情和動力受自身認識水平的影響,而提升公眾這一保護主體的意識也離不開政府的努力。

雖說通過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來保護自然遺產、無形和有形的文化遺產,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大有可為。然而,人們也要意識到處理文化生態的保護問題,可能比自然生態的問題還要復雜、還要敏感。在我國,文化生態的保護工作從消極的標本式保存、凍結的博物館保護方式,轉變到積極的公眾參與保護,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形成有生命力的保育機制,可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充分理解遺產范疇不斷拓展的現實意義,積極保護、有效管理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對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巨大貢獻?;罩菸幕鷳B實驗區保護利用的具體措施,可以從不同層面著手進行。在環境層面,著力于對建筑和生態環境的修復、整治,加強對物質環境的整體改善以及與其他旅游吸引點的溝通連接;在經濟層面,注重對其經濟活力的培育,積極營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和商業氛圍;在社會層面,通過促進社區居民的參與,借旅游、文化等產業的發展幫助解決城鎮或村落衰退帶來的種種內在問題,達到重建和諧社區的目的。三個層面的措施有機聯系、相互促進,從而對整個區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 陳曉東)

世界文化遺產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基于對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作用的研究,闡述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分析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包括在有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以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針對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給出加強宣傳工作、加強保護力度等有效措施的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大量且珍貴的歷史資源與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在我國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們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因為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還能為子孫后代的發展提供保障。近些年,我國開始注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博物館作為歷史文物典藏的重要場所,更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所以,本文主要針對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1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博物館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館有自身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博物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長久性與有效性[1]。因為博物館屬于國家事業單位,相較于其他文化遺產保護機構有較強的穩定性,可以永久保護和收藏我國文化遺產。而且在博物館中針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有更加完善的保護體系,不僅有專業的文物研究者,而且文物鑒定技術更加完善,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沒有目的性與功利性,所有保護工作都是公益性的。當前我國更加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積極鼓勵社會各方都能夠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博物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是想要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所以沒有目的性。

2 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2.1 在有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博物館對我國有形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

第一,古建筑與近代建筑的保護作用。全世界大概有3.5萬個博物館,其中有一半的博物館是在古建筑基礎上進行改造。我國擁有近5000個博物館,其中有1000多個博物館也是在古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2]。盡管在我國的發達地區,許多博物館在建設之初古建筑與現代建筑都可以用在博物館的各項業務活動中,所以博物館在保護古建筑與現代建筑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對歷史紀念性建筑以及名人故居的保護作用。在博物館中,歷史紀念性建筑、名人故居建筑以及革命紀念館建筑等都占據重要組成部分。此種類型的紀念館與博物館,在建設初期會對其開展的活動等做出明確規劃。紀念館與博物館不僅需要擔負起弘揚歷史文化的重任,還需要擔負保護文物的責任。當紀念館與博物館建成之后,會將原有的文物陳列在博物館與紀念館中。

第三,對古文化遺址的作用。古文化遺址屬于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此類遺產也屬于博物館的保護范圍,如南京明代城墻博物館、半坡遺址博物館。此類文化遺址的保護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其的管理與維護中。博物館經常會接到上級的指令,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對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進行代行管理,如管理其中的歷史文物等。因此,博物館在保護古文化遺址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2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

在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多元化文化對我國傳統優秀文化造成很大沖擊,導致我國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面臨消失問題。例如,現代印染、電腦機繡等為人們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導致人們將藍印花布以及傳統刺繡等傳統工藝遺忘。所以,博物館需要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文學、民間舞蹈以及傳統戲劇等是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而傳統醫藥、雜技等則是通過手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物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所以,為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博物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進行充分研究與考慮,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單單依靠尋找載體的方式無法起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作用[3]。許多傳統文化藝術以及傳統工藝等都是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傳承的。對傳統工藝的保護,需要從傳承人入手,更好解決傳承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傳統技術工藝能夠代代相傳。

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逐漸重視,博物館也逐漸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夠端正工作態度,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3 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對策

3.1 加強宣傳工作

為保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能夠更好開展,需要博物館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宣傳工作。不僅需要加強對文化遺產本身的宣傳,還需要加強對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加強宣傳能夠使全民意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遺產對人類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促使人民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例如,在社區開展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演講活動,還可以將文化遺產保護融入到教學工作中,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從小就能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肩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4]。除此之外,還可以撰寫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文章,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通過不同的宣傳方式,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這樣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將會順利展開。

3.2 加強保護力度

博物館需要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如歷史街區的整體保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因為兩方面是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弱點,所以針對歷史街區的整體保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重點強調并落實。博物館要在文化遺產保護中起到良好帶頭作用,保證各項工作都能夠被落到實處。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設施,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智能化與現代化,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5]。同時,針對博物館中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其的培訓。不僅需要培養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還需要增強工作人員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只有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才能保證各項保護工作及宣傳工作的順利展開。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能夠在文化遺產的保護中發揮最大的作用與價值。博物館還可以定期向人民群眾開放,通過展覽等方式,讓人們對文化遺產有正確的認識。在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許多人對文化遺產沒有正確的認識,并不知道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博物館做好引導工作,通過展覽、講座等方式向人民群眾積極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式與思想,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引導作用,保證我國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在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館需要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態度,采取不同措施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貢獻一份力量。與此同時,博物館針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加大投入,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各項宣傳工作,促使我國人民能夠具有較強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為我國文化遺產的更好傳承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麻曉榮.民族地區博物館社教活動的策劃與實施——以右江民族博物館民族風情展演活動為例[J].東方收藏,2019(5):109-112.

[2]代欽.傳承民族地區手工藝 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21-24.

[3]曹兵武.本體·信息·價值·作用——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幾個理論問題[J].中國文化遺產,2019(1):48-53.

[4]王之綱,王燁.古思今譯:“萬物有靈”清華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研究成果展側記[J].裝飾,2019(1):36-43.

[5]周旸,賈麗玲. [J].中國博物館,2018(2):98-103.

【作者簡介】李芳峰(1981—),男,河南新蔡人,館員,碩士,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研究。

上一篇:文化創新論文下一篇:弘揚傳統文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