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俗博物館范文

2023-09-14

民俗博物館范文第1篇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中華民族為主流的各種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融合和發展起來的,是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藝術、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豐富內容。而其中的風俗習慣則作為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思想形態源遠流長的流傳了下來。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個民族之間區分的重要特征。

我們的傳統文化,體現為五倫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對人是仁民愛物,對己是修省立誠。

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個人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而且是非常積極的影響。

二、簡介易經、道、儒、佛三家

易經,是一本解開人生的密碼書,可以指導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處世、怎么做領導、怎么經商等等。儒家學說,是教會人誠信、忠厚、寬恕、自省、仁愛、勤儉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經》,是一本深沉的哲學書,處世經典書,它教會人更真實地生活,更踏實地生活。還有莊子,教會人許多生活的智慧,讓人活得更加豁達平和。

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鬃铀枷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

所謂道家,最初見于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佛教于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

三、調查:

(一)陜西地域文化對關中人的影響

陜西省關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總的來說有兩重意義。一是關中人在人格氣象上表現為一種“混沌未鑿”與“壯懷激烈”兩種心態并存的狀態;二是關中人的人格氣象又表現為縱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橫向的“親疏有別”、“內外分明”兩種社會態度。

陜西是漢王朝的發祥地,關中是漢民族最先形成的風水寶地。更早一些時日,秦王朝就因商鞅變法的“政策推進”的影響,關中人的習武公戰、勇毅獻身、大氣剛正的人格氣象就逐漸形成;后自西晉末年始到南北朝終,鮮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數民族大批進入關中。東漢以來,羌人“大部分已遷到陜西”;而氐人在魏蜀爭霸中受到曹操挾持,從武都遷徙于天水、扶風和京兆一帶。西晉時,“關中之人,百余萬口,率其戶口,戎狄居半。”通過千百年來的互通婚姻與磨合雜處,關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氣”的浸淫。心性結構上形成了勇毅、豪邁和自信等特色。今日,關中人民在任事創業上的另辟蹊徑,不拘熟套的生猛氣象,在社會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俠士風范,依然清晰可見。

2)“蹭”

一個“蹭”字特別傳神地顯示了其偏執傳統時間觀念的非現代性意識。細而言之也有三重義項。

首先, “蹭”是指關中人“內隱性”層面上的“延遲”心理。“延”即拖延心態也;“遲”即遲疑情狀也。兩相協同,則彰顯了關中人的優柔寡斷的心理品性。他們留給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體形象。

其次,就是“外顯性”社會行為層面上的怠墮狀態。

最后,就是社會財富和勞動價值(包括時間)分配上的“蹭飯”心理。

關中的原住民遇事絕不會當機立斷,而必定要同家長 “對話”,而家長們則通過他們所掌握的經驗了知識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兒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講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氣)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關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義“愣”,是一種亟待解構的人格特征。通過解構,才有望增加思維的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性、聯系性、復雜性和依條件而與時俱進的變化性、相對性;才會從“一根筋”狀態下解放出來。

“愣"是一個貫穿古今、始終如一的個性。這是極需要發揚廣大的一種血性資源。因為關中人的這種品質正是孔子期盼的,這是一種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達德”和諧統一的道德境界!

關中人的“愣”,是一種亟待解構的人格特征。通過解構,才有望增加思維的系統性、整體性、全面性、聯系性、復雜性和依條件而與時俱進的變化性、相對性;才會從“一根筋”狀態下解放出來。

4)“倔”

一般表現為一種犟牛式的“愣頭青”的氣質,主要是講人們的妥協思想資源便極為稀缺

(二)關中風俗文化(秦繡、虎頭鞋、皮影、剪紙、麥稈畫)

1、秦繡

陜西姑娘愛繡花,在漫長的小農經濟時期,繡花是農村婦女的必修藝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的“女工”表現為母女相傳的形式。“納紗繡”是陜西傳統的民間刺繡。在陜南、關中廣為流傳。迄今為止還有很多的民間刺繡是巧手姑娘、媳婦還喜歡

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繡花而產生的。

秦繡起源于陜西省民間古老的繡種“納紗繡”和“穿羅繡”,是陜西省當代刺繡藝術,秦繡以其產地獨有的歷史和革命傳統為題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間刺繡基礎上創立,是繼四大名繡和眾多地方繡品后的又一朵繡苑奇葩。

秦繡不同于傳統刺繡的長針摻線,它是在真絲紗絡上用真絲線依照經緯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由于針的走向不同,使圖案花紋,畫面變幻多端,花中套花。針法的不同還使得繡線產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線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顯出真絲線材質的繽紛美感。秦繡作品中,小花紋的微妙變化與大塊面色彩經常對比運用,此時畫面生出層次和立體感,增加了整幅繡品格調的瑰麗典雅。秦繡的另一特點是:設計稿從屬于針法,設計為制作服務。并且秦繡充分的體現出黃土高原那種粗獷、豪放、凝重的藝術風格和裝飾情調。

2、虎頭鞋

虎頭鞋是一種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制作的童鞋,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還賦予它了驅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頭鞋的時間,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們認為虎是百獸之王,寓意著吉祥如意、福氣沖天,穿了虎頭鞋孩子將來眼明、耳靈?;⑹峭?、英勇和尊貴的象征,虎能為寶寶守神護歲,守護平安。

虎頭鞋的做工復雜,僅虎頭上就需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鞋面的顏色以紅、黃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采用粗線條勾勒,夸張地表現虎的威猛。民間制做此鞋時,還常用兔毛將鞋口、虎耳、虎眼等鑲邊,紅、黃、白間雜,輪廓清晰?;㈩^鞋鞋底肥大,插空納上九個菱形破花,九個破花稱為九顆圓子,意為“九子十成”之說。

虎頭鞋寬敞的內部空間和寬闊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兒腳丫的生長發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滿足孩子腳丫的安全防護,又能使鞋子大面積的接觸地面,幫助孩子腳踏實地、穩步行走。 虎頭鞋艷麗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學價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頭鞋的民俗學價值,是它在民間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氣勢威猛,更以其額頭有像“王”字的花紋,自古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和崇拜,被尊為“圣獸”、“獸中之王”等等。

縫制虎頭鞋除了掌握剪裁、縫制、繡花等多種技法外,還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才能縫制出與眾不同的虎頭鞋。“高手”可以將司空見慣的色線,巧妙地加工成虎須、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紅柳綠的布頭,經過她們拼湊、整合,轉眼變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還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將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鑲邊等等,不僅增加了裝飾性,更加強調了質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時,閃閃發光的金屬片和毛茸茸的皮毛與虎頭上鮮艷奪目的"王"字交相輝映,常常引來街坊鄰居的津津樂道。當然,茶余飯后的經驗交流,更使“高手”們樂此不疲。也正是這種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為經過幾千年孕育、傳承的民間工藝這個龐大肌體,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養分和新鮮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戲、燈影。 在華縣,又叫碗碗腔皮影戲,形成于清代初葉。皮影是在燈光的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著一層亮布來演戲。“一張牛皮居然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享有“中華一絕”的美譽。

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

皮影戲始于秦漢,當時主要是為帝王宮廷服務,唐朝以后就流傳到民間,開始成為人民的藝術。皮影俗稱“燈影子”,在燈光的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有“電影之父”之美稱。皮影的原型是用紙剪的,后來才改成用皮刻制。

華縣皮影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種,同時也是被國內外皮影界公認的所有中國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藝術種類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經典和最有資格代表中外皮影藝術的最高水平。

華縣皮影四絕: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華縣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質優, 雕工精細,造型逼真, 含義深刻,個個堪稱藝術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極深。選用碗碗腔,生旦凈丑各種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絕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個劇團一般僅有5人,除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板胡、月琴、碗、鑼、鼔、釵、梆、瑣吶、號等20多件樂器,每個人都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說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特別是挑線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華縣皮影則一人獨挑,一人操作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亂不驚,游刃有余,堪稱一絕;

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4、剪紙

女紅是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里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明、清時期時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柜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后出現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征意義。

陜西從南到北,特別是黃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處都能見到紅紅綠綠的剪紙。那古拙的造型,粗獷的風格,有趣的寓意,多樣的形式,精湛的技藝,在陜西,在全國的民間美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陜西剪紙,專家們稱之為“活化石”,因為它較完整地傳承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造型紋樣,如魚身人面,獅身人首,以及與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與漢畫像所相似的“牛耕圖”等。傳承了中華民族陰陽哲學思想與生殖繁衍崇拜的觀念。如陜北剪紙中的“鷹踏兔”、“蛇盤兔”、“鷺鷥銜魚”、“魚戲蓮”、“蛙、鹿、魚、鳥”等。

陜西剪紙大都出自農家婦女之手,以淳樸、粗獷、簡煉、明朗為特點。她們創作的剪紙飽含著濃郁的泥土氣息和強烈的感情色彩,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具有古樸的民風。他們一方面受民間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對生活進行仔細入微的觀察和理解,凝聚著普通勞動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過大膽豐富的想象,用剪紙來表達自己 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美的理解。陜西剪紙,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全國各地不同風格和特色的剪紙藝術中,古老而純樸的陜西剪紙以它特有的魅力,為人們所喜愛。陜西剪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窗花最為普遍。每逢春節,不論那里的農村,給窗子糊上潔白的紙,貼上紅紙剪成的窗花,喜慶新年。陜西的窗花在表現內容上,一種是繼承傳統,一種是貼近生活,近距離反映現實。有人物活動、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民間故事傳說等。造型嚴謹,民間風味十足。

在陜西剪紙藝術中,首推陜北民間剪紙。由于作者都是農民,面廣人多,年齡相異,所以剪紙的題材豐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紡織、婚喪嫁娶、民間傳說等是老年作者表現的對象。關中剪紙以其造型優美,細致逼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陜南剪紙人數較少,以其夸張中帶精巧、細致中藏真情的特點。

剪紙是婦女們創造的文化,在陜北曾有“找媳婦,要巧的”的習俗,給娃找媳婦,“不問人瞎好,先看手兒巧”,手兒巧就是看剪紙繡花。有“一看窗子二看簾”的說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門簾是看繡花的本事。人們普遍認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聰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聰明的。正月婦女們相互串門看誰的窗花好,看誰手最巧。而今陜北農村,誰會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臘月天婆姨女子們在一起相互學著剪花,有好樣子出來,爭相替樣。

陜西剪紙分為六種形式:

1)單色剪紙;

2)色紙拼貼剪紙;

3)是點彩剪紙;

4)是滲染剪紙;

5)是紙塑窗花;

6)是剪紙熏樣。

剪紙的形式多種多樣,單色、點彩、拼貼、紙塑等多種形式相互運用,內容上以戲曲人物為主,花鳥動物中常常加進象征文化符號的琴棋書畫,八寶等,有濃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麥稈畫

麥稈畫承載著中國千年以來的歷史文化。從麥子作為古代直至今天中國民眾的主要食糧,可以說麥子是奠基中國民眾生存經濟的骨髓,也是滋育社會發展的生命血液,因麥子而產生的藝術,必定是發自深心、源自血內的生命藝術,其中沒有虛浮,沒有嘩寵,沒有偽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絕倫的辛勤和智慧。

麥稈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麥秸畫、燒燙畫等,其工藝源于我國古代中原地區,歷史已有千年,后經歷代傳播,成為一種完善的藝術形式。麥稈畫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表現天地風雨、花鳥蟲魚、人物風景、花卉動物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經歷割、漂、刮、碾、燙、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細而繁瑣,過程漫長而艱辛,對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審美能力等都是一種考驗。正因我們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堅毅的品質,才造就了麥稈畫這不可多得的藝術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藝價值和表現技巧,文化部將其正式譽為 。

麥稈畫,是始于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麥稈要經過:"熏、蒸、漂、刮、推、燙、以及剪、刻、編、繪"等多道工序,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一般不著色,根據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而成。麥稈畫具有光澤透亮、裝鈽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優點,制作出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

麥稈工藝畫既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極富現代裝飾性和欣賞性,最能體現和展示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藝和聰明才智,自麥稈畫浮現以來,因其獨特的工藝價值和廣泛適合的裝飾性. 麥桿畫分字屏、畫屏,已制作出玻璃鏡框與油漆硬板兩種幅畫,掛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齊全,多種字畫圖案能與現代各種款式家具擺飾和諧,悅目賞心,并廣泛應用于家庭、賓館、店鋪、會議廳等室內永久性裝飾。

麥稈畫既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極富現代裝飾性和欣賞性,其藝術魅力源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也表現在其所作的傳承與創新。

麥稈畫在古代是一種源自民間的手工藝術,限于古人的思維定勢和社會發展水平,麥稈畫雖屬創新,但還存在做工粗簡等弊病,麥稈畫的制作技術在當時也并不成熟,還是處于生長和摸索時期,那個階段的麥稈畫僅僅是把麥稈簡單處理后貼至畫板上,效果呆板,還不具備適合大眾的觀賞性和裝飾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麥稈畫立體繪畫熨燙技法產生,在制作中加入美術繪畫專業方面的構想和設計,將現代美術思想和繪畫技法融入到麥稈畫制作的關鍵步驟中,創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層次、合理的透視、自然的光感,具有嶄新的藝術表現效果的作品,才使麥稈畫的制作工藝發生了變革,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并且隨著工藝技術的革新,麥稈畫的表現題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體繪畫熨燙技法產生之后,麥稈畫的表現題材開始呈多樣化,出現了花卉、風景、建筑、花鳥、山水、人物、人體、文化、器物等多種題材,極大地豐富了麥稈畫的表現范圍,增強了麥稈畫的適應性和普及程度。

四、總結、感受

每一種文化的發展模式都不是靜止的,也不是簡單單一的。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發展模式也會相適應的而改變。各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產生和發展的,同時與時具進的適應各個時代或朝代的更替和發展也對其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的變遷中不斷流傳、發揚、變化。它時刻都在影響著我們,使我們今天的傳統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時刻貫穿在個民族的生活和藝術成就當中。當我們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時,更應該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對各地風俗文化和習慣日以加深的影響。它以各種形式深入到我們的生活與意識文化之中,成為一種無可代替的文化遺傳基因。并成為現代設計無法舍棄的情結。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我們必不可少的文化寶藏,將成為我們特色文化藝術取之不盡的營養源泉。任何傳統文化,都必然對藝術與科技的發展,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并且通過藝術與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間接,都對現代設計產生巨大的影響。

民俗博物館范文第2篇

————以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為例

田 紹

[文章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開始追求“有質量、有價值、有品位”的非物質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適應了現代旅游多元化的發展格局。然而,當前國內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給”仍滯后于“需求”。只有不斷進行民俗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才能增強旅游產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滿足旅游者娛樂、休閑、求知的目的,推進旅游發展。本文以甘南冶力關洮州民俗博物館為例,試利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論證方法,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及開發策略等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 民俗文化旅游 資源深度開發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開始追求“有質量、有價值、有品位”的非物質生活。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且適應了現代旅游多元化的發展格局。然而,當前國內民俗文化旅游的“供給”仍滯后于“需求”。只有不斷進行民俗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才能增強旅游產品吸引力,提高文化品位,滿足旅游者娛樂、休閑、求知的目的,推進旅游發展。此次社會實踐,對洮州民俗文化深入考察,使我對民俗文化的旅游資源開發又產生了新的認識和看法。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坐落于甘肅省臨潭縣冶力關鎮,2006年6月26日正式向游客開放。作為僅有的洮州民俗文化展館之一,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不僅填補了冶力關景區缺乏人文景觀的空白,而且透過一種全新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的理念,對洮州文化所進行的獨到剖析也極具研究考察價值。它集中地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江南古洮州遷移文化以及當地的特色民俗藝術,是了解古洮州文化的窗口,展示古洮州文化的平臺。

一.洮州民俗文化及其旅游資源概況

(一)農耕文化、游牧文化、江南古洮州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系統

洮州文化,是獨立于傳統西北文化的另脈文化。洮州,即今甘肅臨潭縣及岷縣部分地區。歷史上,漢、回、藏多民族雜居;漢代有中原移民,唐代起邊將李晟、李塑“雄于西土”,宋代設“茶馬互市”,明代來西征將軍沐英并屯邊軍民,一時江淮之風盛行;史稱臨潭為“入藏門戶”,常為“詞人侍望,劍客高歌”之地。

洮岷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地帶,地形西高東低,大多地區屬高山丘陵地帶,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較深,峰巒重疊。洮州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本是漢、藏民族混居的典型地區。而據史料記載,洮岷的漢族大多來自南方,其祖先大都于明代初年遷自安徽鳳陽、江蘇南京等地。洪武二年到十二年,明朝中央政府在甘肅先后設立了臨洮衛、蘭州衛、河州衛、岷州衛、洮州衛。守衛這一帶的官兵,僅永充軍戶就在三萬人以上,和其家屬,大約不下十萬之眾。而遠征甘肅的部隊大部分是明將徐達、常遇春、沐英等人的部下,多屬當時應天府、鳳陽府人氏。今天生活在臨潭縣洮州衛城一帶的金姓,就是當年和沐英等人平定這一帶的大將金朝興的后裔。 這些半軍半民的住戶,在洮岷地區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他們不僅完成了中央政府賦予的重任,而且也將自己家鄉的傳統習俗保留了下來,成為特殊的群落。江南遺風與西北農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最突出表現是,現在的洮州人日常生活著裝已隨漢俗,但到“新娘”出嫁或是隆重節慶活動時,仍然會像江南水鄉的人家一樣,頭戴高髻銀飾、足登鳳頭宮鞋一般梳妝打扮。天池冶海湖畔山頭修有一常爺廟,供有明朝開國大將軍常遇春的塑像,當地群眾視若保護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將冶海湖稱為“常爺池”??梢娒鞔弦泼竦恼f法絕非謠傳。

(二)豐富多樣的、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

洮州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環境、區位優勢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形成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開發前景極其廣闊。近年來,洮州民俗文化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開發和利用,尤其是民間工藝,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及特有的民俗風情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給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洮河兩岸婦女的刺繡,統稱"洮繡"。岷縣婦女們喜愛的針線活,廣泛運用于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品種繁多,有花枕頭、花荷包、花針插兒、花鞋、花兜兜、花纏腰、花系腰、花膝褲兒、花襪溜根兒等等。做針線繡花,無論藏、漢婦女都把它像做飯一樣,作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繡既要講究針法,又要講究繡法。針法有平針、參針、挑針、長短針、空心針等;繡法有鎖針繡、錯針繡、網地繡等。同時還要看式樣,式樣有盤花、剁花、貼花、拼花等。不同的針法、繡法,施以不同的式樣,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強烈的對比。淡雅中帶有嬌態,異彩中顯露莊重,把農家婦女獨具特色的審美意趣表露無遺。

洮硯是我國三大名硯之一。具有石質堅潤,色澤雅麗,古樸典雅,發墨細膩,保濕利筆等特點,深受歷代書法家珍愛。因其制作工藝的款式獨特,雕刻精細,一直被收藏家視為無價之寶,成為人們饋贈親友的高級禮品。洮硯的雕刻造型,因石構圖,變死石為活石。雕刻技巧,滲合有玉雕、牙雕的圓雕技法;磚雕、石雕的深淺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著重鏤空。在鏤空的基礎上,融各種技法于一爐,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峰。傳統的圖案有“龍鳳呈祥”、“九龍捧日”、“丹鳳朝陽”、“八仙請壽”、“龜鶴延年”等,其中以雕龍刻鳳最為突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鳳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硯藝術雕塑的工匠們,把自己的心愿通過細致的雕琢,體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創作手法的高度結合,奏出了大氣磅礴的交響樂章。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洮州“花兒”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斷開拓,繁衍生息的漢、藏、回等各族人民,在他們長期的文化活動中創造培育了高亢、奔放、山野味濃郁、地方性鮮明的民間山歌——洮州花兒。在洮河流域廣袤的山水之間,農民們每年都要自發而定期地舉行數百個規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競唱會--“花兒會” 。較為有名的是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俗稱“六月六神會”或“六月六唱山”)。2010年,西北民間藝術“花兒”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兒”是流傳于中國西北地區的一種高腔山歌,曲調高亢悠揚,歌詞淳樸清新,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格。洮州“花兒”屬于西北“花兒” 的一支。泛指流行在甘肅洮河流域的花兒。它又分成兩個分支:康樂、臨洮等地稱為北路,岷縣一帶稱為南路。這一系統花兒的基本特征是:唱詞多為7字3句體、6句體和4句體;曲令單一,北路以《蓮花山令》為代表,南路以《扎刀令》為代表;演唱時,采取分組對歌的形式,每組有一位專門擔負即興編詞的“串把式”。他們邊走邊唱,群歌互答;④歌者喜用假嗓演唱,男女同調,聽來富有濃厚的山野風味。

二.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資源現狀分析

民俗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形成的文化現象,實際上就是一種群體生活的俗文化。它在長期的形成過程中,既有積極向上、健康的成分,也有消極、低俗的成分。為此,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既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又要有選擇地使用,吸取精華,使之符合旅游者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洮州文化的核心是由農耕文化、游牧文化、古洮州江南遺文化相揉構成的多元文化,具有明顯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所以文化展館的呈現方式必然是最佳選擇。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于2006年6月26日在臨潭縣冶力關鎮黃崖山肋巴佛紀念館隆重開館,正式向游客開放。洮州民俗博物館是冶力關景區內重要的人文景觀,集中濃縮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古洮州的服飾文化、甘南農牧民起義,冶力關的風光攝影、根雕、書畫等各個方面的風土人情,其中珍異物品比比皆是:閃亮的僧人銅帽,發黑的弓箭,藏式獵槍,熠熠發光的豹頭皮子彈袋,散發著熱氣的牛皮熱靴;江南唯美的服飾模型,水鄉糅扇,農耕的牛車,舊時婦女用的紡織機??芍^了解古洮州民俗文化獨有的窗口。該博物館館前廣場還是全國最大最逼真的十里睡佛最佳觀景臺,可以一覽冶力關鎮區四周景色,如蓮花山、畫屏山、笑口常開、白石山,四周美景盡收眼底。

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的開發建設是臨潭縣近年文化“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重要實施對象之一,針對其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的雙戰略,首先應該對其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進行具體的評估。旅游資源開發有四項基本原則:(一)經濟效益原則。經濟效益是計算旅游開發的投入與產出,以此作為旅游開發的必要條件。(二)社會效益原則。主要是指開發民俗文化對社會發展所起推動作用的程度。通過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增強人們的直觀認識,加強對民俗文化資源的重視程度;加深旅游者對當地民俗民風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資源的知名度;增強其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三)保護第一原則。民俗文化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保護第一”應該是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必須秉持的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適度開發,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四)特色性原則。特色是旅游資源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把富有地方特色、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打出去,以此吸引游客。同時,將原有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地發展,使有限的旅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當前洮州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一是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民俗文化資源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加之開發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當地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步伐。二是缺乏科學合理的開發規劃。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資源被過度開發,造成資源遭受嚴重破壞,無法修復;其余部分開發力度不夠,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利用率不高。三是特色體現得不夠鮮明。民俗文化旅游實質上就是一種特色旅游,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與眾不同,別的地方沒有這種資源。四是旅游硬件設施投入不夠。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游客對旅游景點的硬件設施要求越來越高,而各地現有的旅游硬件設施往往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如缺乏快速、便捷的交通設施。通常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保存比較完整的地方多數分布在地理位臵偏遠、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交通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意義與價值

民俗,即民間風俗習慣習俗。是民間相沿積久、長期傳承的、具有穩定性的模式,并表現在人們行為、心理、口頭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社會生活的真實而直觀的寫照。對于追求“異地風味、異地情調”的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環境、歷史發展的不同,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民俗系列,這是一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一宗價值極高的旅游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的特點是:一,地域性:一個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內社會歷史階段的產物,并具有很深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的不同、條件的不同,民族之間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也有差異,導致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都有鮮明的差異;二,神秘性:每一民俗都是伴隨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歷史傳承的結果,許多民俗事項,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雖然經歷一定的變遷,但核心和母體部分仍然保留著。而且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傳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一定的神秘氛圍和原始色彩,這無疑增加了資源對游客的吸引力;三,參與性:當代旅游者已經不滿足過去那種單純的觀光式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強調的是旅游項目必須與旅游者的參與性相結合,使游客通過親身經歷參與成為其中一員,滿足游客休閑、求知的需求;四,文化性:民俗是中國民族文化的承載體,是了解一個地區文化的最好窗口。首先,民俗文化要原生態,突出個性,即從美學、人文學的角度出發,把民俗文化中的“美”原汁原味地展現在游客面前,讓旅游者融入我們特有的文化資源,以此獲得一種美的享受。其次,以民俗文化為基礎,把民俗文化旅游資源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資源結合起來開發旅游產品,滿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旅游產品和旅游文化品牌。 民俗旅游屬于高檔次的文化旅游范疇,有其特定文化內涵和人文境界,旅游者被異域或異族獨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旅游地(某個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一個民族的民俗文化是一種群體性的創造成果。是在民族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定的社會群體應付各種環境,滿足各種需求而不斷積累起來的一種社會創造物,是沒有個人所有權的群體文化積淀,它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歷史傳承性、地域變異性、社會階層變異性等多重特性,它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其載體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類自身。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現狀

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把開展民俗旅游當作宣傳自己、發揚傳統的手段。民俗旅游研究的現狀基本是將民俗旅游與文化旅游融為一體。民間傳統遺跡的保護和旅游開發在亞歐美各國非常受重視,各種傳統節慶活動的舉辦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形式,博物館旅游在民俗旅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國外在對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的研究中,主要關注的是民俗與旅游的關系和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實性”問題。羅伯特〃伍德指出,由于民俗和文化在南亞旅游中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重新構建當地文化和當地發展以及政府之間的關系。亨德森指出,民俗和旅游之間有很大的相關性。史密斯認為,民俗可以包裝成為商品,成為旅游的一個獨特產品市場。李一平以加拿大遺產公園內的民俗旅游開發實踐作為研究對象,試圖探討更有效的旅游可持續發展??梢钥闯?國外對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真實性的保護。 我國旅游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特別是近20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就我國旅游創匯而言,1978年我國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關的產業,可以說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飛躍發展,并將逐步成為世界旅游強國和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世界旅游組織在新世紀展望報告中曾預測,在未來的幾年間,全球的旅游業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并對中國旅游業寄予很大的希望。據業內人士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國第四大客源國。這種預測來自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對旅游事業的投入,因為中國的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自然及文化遺產豐厚,具有東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項目層出不窮。另外,旅游資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紀念品等相關的產業,這些產業仍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有較大的發掘潛力,但同時也應看到,目前的旅游產業與豐富資源的開發未形成同步發展的局面,亟待開發。

三.洮州民俗文化旅游開發

通過對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精選和加工,激發人們前來觀賞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開發行為可以主要概括為三種基本模式:一,集錦薈萃式指將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個主題公園內表現出來,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可以讓游客用很短的時間、走很少的路程就領略到原本需花很長時間、很長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2.復古再現式:它是對現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過信息搜集、整理、建設、再現,讓游客了解過去的民俗文化;3.原地濃縮式:對一些由于時代的發展已在建筑、服飾、風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一些少數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豐富獨特的地區進行模型再造。以上三種形式可以歸并為一個大類,即博物館類,以豐富的民俗文化知識為特征,其員工一般都是專門的旅游業從業人員。

旅游活動是一種文化消費活動,因為旅游活動大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旅游者來說,他們進行旅游主要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參觀重要的歷史古跡,欣賞自然美景,進行度假或有益于自身事業和學習的探訪等,這些大都是一種文化生活方式的消費,是一種文化旅游。旅游活動中的方方面面的內容都和旅游資源的文化意義直接相關,可以說,旅游資源對于旅游者來說,主要是一種能夠滿足其心理需求的文化意義上的存在。在中國旅游業中,那些代表不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大都成為旅游熱點。一般也說,每個地區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風尚習俗和風土人情,這些都是地區特質的重要表現形態,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在各地區的各個生活層面,最能顯示一個民風特點和文化風貌的當屬本地區或本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風尚習俗。民俗文化中強烈的地域性和民間性,體現了一個地區生活方式、心理素質的積淀,也是該地區特色最直接、最真實的表現。由于民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傳承行、集體性等特點,所以民俗旅游可以說是探求傳統特色審美價值的最佳形式。 在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過程中,除了對其本身文化價值的重視之外,筆者認為,就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館而言,還應考慮以下一些問題:

一、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民俗文化的開發必將干擾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發展過程,使落后地區受到旅游者外來文化的沖擊。當地居民思想行為的混亂和盲目仿效追隨將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進而在長遠角度上破壞了旅游資源特征,從而影響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二、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內容選擇民俗文化是一個涵蓋非常廣泛的社會文化構成,它以民間文化和風俗為主體,包括了生產與生活習俗、娛樂競技習俗、歲時節令習俗、禮儀制度習俗、民間文藝等,其內容非常龐雜聿富,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應當做到對開發對象的了解,并精心選擇開發內容。當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與客源地文化習俗差異越大,越能夠產生吸引力,所以,在選擇開發項目時,應主重有特色的部分;

三、開發效益的問題作為一項產業的旅游業,其開發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作為旅游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民俗旅游的開發又有它自身的復雜性,一方面他要追求經濟效益,要通過吃、住、行、就業、招商引資等帶動地區經濟,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顧市場效益,使具有文化性的民俗旅游因商業氣息過濃而影響文化內涵的體現,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平衡,才是進行旅游開發的長遠之計;

民俗博物館范文第3篇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京城唯一一座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本館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帶著對傳統的崇敬之情,我們對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大致概況進行一下了解。 概況

北京民俗博物館始建于元朝,在明清時候得以擴建,但1900年,京東義和團在廟內江東之殿前設壇習武。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東岳廟屢遭廟內駐軍的騷擾。時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給不繼,漸趨衰落,僅靠出租房屋維持日常用度。建國前夕廟內已經破敗不堪。至此沉寂了整整半個世紀。1995年,朝陽區政府出資2000萬元進行了古建修繕。1999年春節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岳廟)座落于朝陽門外大街中段,始建于公元1319年元代延 六年,主祀有奉山神東岳大帝及眾神體系,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原占地6萬平方米,由中路正院及東、西跨院組成,共有七進院落,融集廓院式、 四合院式布局為一體,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風格的古建筑群。館內民俗風味濃厚,民俗活動風趣有意。 民俗風味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民族眾多,文化燦爛。其傳統節日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物展通過七個展廳,近三百件節日民俗文物以及相關圖片、多媒體等陳列形式從多角度讓觀眾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十二生肖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紀年的符號,也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生辰標記。十二生肖民俗——狗展中,此次展出的一百多件各個時代、不同質地、形態各異的生肖狗精品文物,主要是來自民間藝術家白大成先生多年的精心收藏,也有部分展品是北京民俗博物館館藏品。

人類的歷史就是從生產工具的創造開始的。人類最早創造和使用的工具是木器和石器,之后才有了銅器和鐵器。生產工具是隨著人類生活領域的不斷開拓,而逐漸發展、分化和豐富起來的,并且分工漸趨細致,也向專門化、規范化和配套化的方向發展。各種功能和類型的專業工具也相繼出現,一般按用途分為農業工具、手工業工具和輔助工具三大類。

生產工具展覽展示的是近代動力機械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的生產工具,它們不僅有實用作用,而且在造型、結構、質地和裝飾上具有形式美感。

還有東岳廟歷史展,生活起居展,不僅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對于經濟的繁榮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民俗活動

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文化,記載著古代先民對自然運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反映了人們張弛有度、應時而作的自然生活節律。結合中國傳統歲時節令舉辦民俗活動是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傳統。我們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味老北京的民俗風情,感悟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對一些民俗活動進行了了解。

春節是中國人的盛大節日。自元代以來,北京東岳廟就有舉辦廟會的記載,是北京最早的廟會之一,具有極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此次活動推陳出新,突出文化品位,讓我們在盡情參與民俗活動,品位老北京民俗風情的同時,又接受民俗情趣的陶冶。目前,東岳廟會已成為北京春節文化廟會的重頭戲。

在“端午民俗游園”中,生動的展現了老北京人過端午的習俗。我們親自包粽子,緬懷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買艾草、菖蒲,喝雄黃酒,戴長命縷,掛五彩粽,佩香包„„同時還有端午習俗知識有獎競猜。人們將在游園活動中領悟老北京端午節俗的無窮魅力。

每逢中秋,北京民俗博物館都將舉辦相關的民俗展覽,還有傳統中秋禮俗的場景復原,介紹古老的中秋文化,宣揚中華民族團圓美滿、平安寧靜、血濃于水的親情、友情誠信傳統。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在民間廣為流傳。北京民俗博物館在節日期間舉辦《九九重陽展》,從重陽節的歷史演變、風俗習慣、傳說故事等幾方面,向游客介紹重陽節知識。同時還舉辦免費健康咨詢、老有所樂手工才藝展、書畫展等。我們在此得到健康的啟迪和收獲。 觀官感受 我們參觀了益智游戲、技巧游戲、聲音游戲等,里面的撥浪鼓、吹的小哨子也和皮影一樣都是我國幾百年來勞動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它們曾經給無數人帶來快樂,現在卻瀕臨失傳。

隨著社會的發展,外來文化的進入,我總覺得我們的民俗文化在漸漸離我們遠去,在學習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也要時常復習我們的民俗文化。不知道為什么有種莫名的傷感,總覺得我們的民俗文化被我們一代代的遺忘了,懷念小時候各種各樣的鄉間故事。民俗文化的日薄西山是我們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遺忘了那些存留的文化?希望我們有關部門能重視,把我們的民俗文化發揚光大,繼往開來。

我們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和熟悉這些民間游戲,越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就越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把它們完整地保留給子孫后代。

民俗博物館范文第4篇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京城唯一一座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每逢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本館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帶著對傳統的崇敬之情,我們對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大致概況進行一下了解。 概況

北京民俗博物館始建于元朝,在明清時候得以擴建,但1900年,京東義和團在廟內江東之殿前設壇習武。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東岳廟屢遭廟內駐軍的騷擾。時局跌宕,民生凋敝,香火供給不繼,漸趨衰落,僅靠出租房屋維持日常用度。建國前夕廟內已經破敗不堪。至此沉寂了整整半個世紀。1995年,朝陽區政府出資2000萬元進行了古建修繕。1999年春節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岳廟)座落于朝陽門外大街中段,始建于公元1319年元代延 六年,主祀有奉山神東岳大帝及眾神體系,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原占地6萬平方米,由中路正院及東、西跨院組成,共有七進院落,融集廓院式、 四合院式布局為一體,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風格的古建筑群。館內民俗風味濃厚,民俗活動風趣有意。 民俗風味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民族眾多,文化燦爛。其傳統節日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物展通過七個展廳,近三百件節日民俗文物以及相關圖片、多媒體等陳列形式從多角度讓觀眾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十二生肖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紀年的符號,也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生辰標記。十二生肖民俗——狗展中,此次展出的一百多件各個時代、不同質地、形態各異的生肖狗精品文物,主要是來自民間藝術家白大成先生多年的精心收藏,也有部分展品是北京民俗博物館館藏品。

人類的歷史就是從生產工具的創造開始的。人類最早創造和使用的工具是木器和石器,之后才有了銅器和鐵器。生產工具是隨著人類生活領域的不斷開拓,而逐漸發展、分化和豐富起來的,并且分工漸趨細致,也向專門化、規范化和配套化的方向發展。各種功能和類型的專業工具也相繼出現,一般按用途分為農業工具、手工業工具和輔助工具三大類。

生產工具展覽展示的是近代動力機械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的生產工具,它們不僅有實用作用,而且在造型、結構、質地和裝飾上具有形式美感。

還有東岳廟歷史展,生活起居展,不僅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對于經濟的繁榮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民俗活動

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文化,記載著古代先民對自然運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反映了人們張弛有度、應時而作的自然生活節律。結合中國傳統歲時節令舉辦民俗活動是北京民俗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傳統。我們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味老北京的民俗風情,感悟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對一些民俗活動進行了了解。

春節是中國人的盛大節日。自元代以來,北京東岳廟就有舉辦廟會的記載,是北京最早的廟會之一,具有極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此次活動推陳出新,突出文化品位,讓我們在盡情參與民俗活動,品位老北京民俗風情的同時,又接受民俗情趣的陶冶。目前,東岳廟會已成為北京春節文化廟會的重頭戲。

在“端午民俗游園”中,生動的展現了老北京人過端午的習俗。我們親自包粽子,緬懷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買艾草、菖蒲,喝雄黃酒,戴長命縷,掛五彩粽,佩香包„„同時還有端午習俗知識有獎競猜。人們將在游園活動中領悟老北京端午節俗的無窮魅力。

每逢中秋,北京民俗博物館都將舉辦相關的民俗展覽,還有傳統中秋禮俗的場景復原,介紹古老的中秋文化,宣揚中華民族團圓美滿、平安寧靜、血濃于水的親情、友情誠信傳統。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在民間廣為流傳。北京民俗博物館在節日期間舉辦《九九重陽展》,從重陽節的歷史演變、風俗習慣、傳說故事等幾方面,向游客介紹重陽節知識。同時還舉辦免費健康咨詢、老有所樂手工才藝展、書畫展等。我們在此得到健康的啟迪和收獲。 觀官感受 我們參觀了益智游戲、技巧游戲、聲音游戲等,里面的撥浪鼓、吹的小哨子也和皮影一樣都是我國幾百年來勞動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它們曾經給無數人帶來快樂,現在卻瀕臨失傳。

隨著社會的發展,外來文化的進入,我總覺得我們的民俗文化在漸漸離我們遠去,在學習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也要時常復習我們的民俗文化。不知道為什么有種莫名的傷感,總覺得我們的民俗文化被我們一代代的遺忘了,懷念小時候各種各樣的鄉間故事。民俗文化的日薄西山是我們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遺忘了那些存留的文化?希望我們有關部門能重視,把我們的民俗文化發揚光大,繼往開來。

我們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和熟悉這些民間游戲,越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就越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把它們完整地保留給子孫后代。

民俗博物館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東北

民歌

民俗

關系

我國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我們民族不朽的民俗文化,一直以來勞動人民就在生產、生活的實踐過程中創造了極其豐富和具有民間特色的民間歌謠。東北民歌是居住在東北的勞動人民用智慧與汗水記錄的他們的風俗習慣,反映他們的民俗特色的一種重要形式。我們無法否認民俗與民歌之間如孿生姐妹間的親密聯系,只能從民俗的角度,去更加深入的挖掘民歌在起源、發展過程中民俗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東北民歌在內容上與民俗的聯系

東北地域遼闊,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以狩獵、游牧,打漁為主要生活方式。在明清以后,大量中原地區的人們帶著自己的風俗習慣涌入東北,為東北民俗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貢獻,這些都使東北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風格。民歌的起源、發展都與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的關系極為密切。從東北早期主要的生活方式可知民歌的主要內容。如以狩獵為主的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獵歌”就是他們民歌的主要題材。而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捕魚”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像《烏蘇里江》、《捕魚歌》、《四季》等反映打漁生活內容的民歌就源于此。

隨著農業發展、進步,農耕生活便代替了狩獵、游牧的生活方式,民歌內容也由與狩獵,打漁有關變為與農業生產有關,東北的勞動號子產生與此。勞動號子的種類很多,有直接反映勞動場面、勞動情景的,如《哈要掛》、《撥糧包號子》、《打路基歌》等,也有表現勞動人民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積極樂觀心態的,如《姐妹上場院》、《生產忙》、《打樁歌》。還可以按林區勞動號子、“碼頭工人號子”、“漁民號子”來分類。除了這些本地居民創造的民歌外,一些外來民族,如17世紀朝鮮族遷入東北,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習俗,創造了有著民族特色的民歌,最典型的要屬《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雪白的桔梗喲長在山里,只要我能挖上一兩根,就可以裝滿我的小菜籃子„„”

地方戲二人轉也是反映東北地區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民歌的一個代表,如《東北風》、《月牙五更》、《小拜年》,還有傳統曲目《藍橋》,演唱的內容是藍瑞蓮向魏公子介紹自己家住哪里,不僅介紹了東北房屋建設的結構特色,也充分展示了東北農家的生活面貌。

二、東北民俗賦予東北民歌的獨特性

東北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征,東北地區的各個民族獨具特色的民俗民風都使東北民歌在創作打上了獨特印記。眾所周知,滿族的規矩多是出了名的,滿足婦女不準“纏足”,與漢族的思想截然相反,而以自然的“天足”為美,這與她們參與耕作有關。在當時,這種健康清新的風尚也有一首與之相應的民歌——《做繡鞋》“:找個鞋匠錛鞋底,找個木匠做鞋幫,絨線用了一板半,細布用了八皮箱„„姑娘伸腳試繡鞋,鞋小腳大箍得慌„„”這些歌詞將滿族姑娘的大腳描寫的夸張有趣,也反映了滿族婦女的生活面貌。不僅如此,她們在飲食上也有自己的特色,粘食是滿族最喜愛的食品,什么峰糕、五花糕,金絲糕、盆糕各式各樣,逐漸也形成了風俗習慣,飲食風俗反映在民歌里,也被賦予了特殊感情,如“黃米糕,粘又粘,紅蕓豆,撒上面,格格做的定情飯,雙手捧在我跟前,吃下紅豆定心丸,再吃米糕更覺粘„„”這是一首通過粘食來表達男女間愛情的民歌,“粘”也有暗示兩人感情越來越好之意。

朝鮮族在世代的生活中也逐漸與漢民族融合,但也保留其自身的一些特色。跳板舞是朝鮮婦女由于舊社會封建禮教而不得出庭院半步,為了觀賞庭院外的風光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舞蹈“„„跳跳板,跳跳板,„„踢球做了,我們結伴來跳跳板„„”就展現了該種舞蹈的內容。以前,朝鮮族有一風俗習慣,就在每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小伙子就會用木架子搭一個臺子,他們叫“望月臺”,請數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臺子上,當明月升起時,哪位老人先看到,就說明這位老人將來全家會幸福,望月之后,就用樹枝、木桿等燃起一個火堆,人們就會圍起火堆唱歌,這種歌曲就叫“輪舞歌”,它的歷史久遠,早在朝鮮衛國戰爭時期就已流傳,像《強羌水越來》、《快吉那慶慶那捏》就是輪舞歌。

除了少數民族,漢族也有自己的民俗民風,如在黑龍江農村大部分地區都有秧歌隊,每到過年初二開始,就有秧歌隊到各家各戶去拜年、演出,一進院就開始演唱,扭秧歌,演唱的歌詞大多都是即興編的,有《拜年喜歌》、《賀年調》等。

三、民俗也對一些民歌的形成具有約束性

我們知道民歌的起源、形成都與民俗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民俗對一些民歌的起源、發展也具有限制、約束性。一是在民歌演唱形式上的約束,從上面舉出的民歌的例子中能夠感覺到,東北民歌中對歌形式很少,很多都是單獨演唱,如現在新疆的錫伯族,他的發源地本是東北,后遷至新疆的,早期就有這樣的婚俗,在女方舉辦婚禮的時候,男方要帶來幾個擅長即興對歌的小伙子去赴宴,席間,他們要向女方親朋好友對歌并勝過他們,才被視為有能力娶女方。因此,在這里,對歌作為一種婚俗就顯的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東北一些民俗在民歌演唱的時間也有限制,如朝鮮族在拔秧和插秧時在不同時間唱什么歌也有限制,早晨的歌是:“太陽升起,太陽升起„„梅花正月正復返,為何還不下地去?”上午勞動時唱的歌就是:“三響水田要插完,只剩半邊月亮大,„„”中午時就這樣唱:“太晚了,太晚了,中午時間已過去。„„芹菜水靈菠菜綠,為嘗新菜來得遲。”等等,幾乎不同時間就有不同的歌曲演唱,這些歌都與勞動內容本身聯系不大,大多是休閑、娛樂性質的。

再如,在遼寧地區的蒙古族,婚禮在程序上也有相應的儀式歌,定親的時候、娶親的時候、在宴會上,都有不同的歌曲。如果有女兒要嫁人,在將要離別娘家時,父母、兄長就要唱《送親歌》:“„„不要以為炕沿矮就跳上炕,不要以為丈夫厲害就頂撞,妹妹喲!哥哥囑咐的話可就記心上。”以表示眷戀之情。

四、總結 東北地區悠久、深厚的民俗文化不僅給民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不同的內容,也賦予了屬于東北獨特的文化內涵,使這些色彩斑斕民歌深深地打上了東北鄉土的烙印,是東北民俗文化最好的展示。作為東北人民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塊藝術瑰寶更好地保護傳承下去,在保持它的原始形態的同時注入時代精神,使之更具生命力與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張宏. 東北民歌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遼寧師專學報,2010-04。

上一篇:裝修公司社會實踐下一篇:污染環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