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措施鋼筋范文

2023-04-27

措施鋼筋范文第1篇

1 基礎鋼筋安裝

首先鋼筋工應知道和掌握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

1.1 筏板基礎

(1) 筏基均采用雙層鋼筋網片, 在鋼筋安裝程序上必須予以保證。

下層鋼筋網先放縱向筋后放橫向筋, 交叉點必須全部綁扎;上層鋼筋網先放橫向筋后放縱向筋, 交叉點必須全部綁扎, 上下鋼筋網之間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厚度用馬凳架立。

帶基礎梁筏基的鋼筋安裝時, 要注意網片筋距縱橫基礎梁主筋兩側50mm位置放第一道筋, 其余同無梁筏基。

(2) 搭接方式及要求。

筏基鋼筋網多采用對焊、綁扎搭接、搭接焊等形式。如采用綁扎搭接時, 縱向筋根據GB50204——2002之第5.4.3-5.4.6要求, 其搭接數量要不大于50%, 橫向筋的接頭數量可不考慮, 但必須相互錯開。

采用焊接時, 接頭數量不考慮, 但仍須相互錯開。

縱向梁上部主筋在橫向梁位置綁扎搭接, 下部主筋在跨中綁扎搭接, 接頭數量不大于50%。若集中搭接, 其搭接部位箍筋間距加密且不大于100mm, 橫向主筋對焊搭接, 其搭接數量不大于50%。

其搭接長度按規范要求或設計文件確定。

鋼筋保護層必須保證的同時, 且要防止鋼筋重疊而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

1.2 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的鋼筋安裝難點存在于L形接頭和T形接頭。

(1) L形接頭。

在L形接頭處, 縱墻條基的受力鋼筋 (主筋) 必須排到橫墻條基外邊沿 (考慮規范或設計文件要求的保護層) , 分布筋 (或箍筋) 沿縱墻條基方向通長設置。橫墻條基受力筋排至縱墻條基外邊沿, 預留保護層位置, 橫墻分布筋。

在縱橫墻交接處算起進入縱墻35D (分布筋直徑) 長。若在L形交接處兩方向受力筋交叉時, 縱墻條基受力筋在下, 橫墻條基受力筋在上。

(2) T形接頭。

在T形接頭處, 縱墻的受力筋和分布筋沿縱墻方向通長設置;橫墻的受力筋進入縱墻條基邊沿A/4 (A為縱墻條基寬度) 處, 分布筋配置與受力筋在同一位置處斷開。當兩方向受力筋交叉布置時, 縱墻受力筋在下, 橫墻受力筋在上。

若T形、L形交接處受力筋及分布筋按縱墻、橫墻兩個方向同時配置至橫、縱墻條基外邊沿時, 則形成交接處鋼筋重疊配置, 受力筋及分布筋此處重疊、彎曲, 給澆筑混凝土帶來不便, 混凝土振搗也難以達到密實要求, 易造成漏筋、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 同時也造成鋼筋的浪費。

1.3 井樁基礎

井樁的鋼筋安裝主要在于用材符合設計文件, 采用螺旋箍筋時搭接頭單面焊不小于60mm;若采用非螺旋箍筋做法時, 勿忘每隔2m增設一道焊接加強箍筋。鋼筋籠豎向筋均不設彎鉤, 加工時需增設吊裝鉤。

樁基豎向鋼筋保護層35mm, 有底下水時為50mm。

2 主體結構鋼筋安裝

2.1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鋼筋安裝時存在有結構構造, 異形柱, 節點等方面的質量通病。

(1) 結構構造。

框架結構按工程特點、使用功能及用途、建筑規模有不同的抗震要求, 但因施工難度大, 在施工中常有隨意改變設計的現象, 給結構帶來事故隱患, 現分別說明一下。

(1) 梁柱節點為箍筋加密區, 此處鋼筋密集, 主筋到位難度大, 故在許多情況下存在箍筋彎鉤采用90°的做法, 不符合規范“箍筋的彎鉤為135°且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小于10D的要求。”具體做法見 (2) 異形柱之 (3) 。

(2) 框架結構中間節點處鋼筋過于密集, 不能滿足施工規范對鋼筋最小凈距的要求, 且混凝土及振搗棒不易通過。一般對這種情況可與設計、監理等單位溝通, 采用節點處框架梁的下部鋼筋改為在柱外塔接, 這樣等同于下部鋼筋變為通長, 與設計、施工規范不存在矛盾, 鋼筋過于密集和混凝土澆筑難度大的問題可得以緩解。

(3) 剪力墻主筋位移是框剪結構最常見的質量通病, 通??刹捎?剪力墻伸到上層的預留主筋再澆筑前必須點焊兩道付筋, 內外兩排主筋也要用鋼筋點焊到付筋上拉結牢固, 為防止鋼筋位移, 內外拉結筋的水平間距按設計文件設置 (上述點焊不得咬肉) 。為了保證前述方法, 要合理選擇鐵絲 (綁扎直徑12mm以下鋼筋選用22號鐵絲, 綁扎直徑12mm以上鋼筋選用20號鐵絲, 或適當增加鐵絲股數) 。綁扎時盡量選用不易松扣的綁扎形式:綁平板鋼筋時, 除采用一面順扣外, 適當加一些十字花扣;鋼筋轉角處要采用兜扣并加纏;對豎立的鋼筋網, 除十字花扣外, 也要適當加纏。

(4) 梁柱節點箍筋加密區間距過疏亦是一種常見的質量通病。結構在地震作用或其他外力 (包括荷載) 作用時, 梁柱節點核心區的混凝土處于剪壓復合應力狀態, 當其主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 在梁柱節點核心區會出現斜裂縫, 從而影響結構的合理使用壽命, 故梁柱節點核心區的箍筋間距應嚴格按規范中的規定 (或設計文件) 設置。

同樣, 如梁內鋼筋伸入柱內的錨固長度不足, 鋼筋混凝土框架柱與填充墻之間的拉結筋少放、漏放等情況, 會在地震作用下發生使鋼筋和混凝土間粘結強度降低、產生斜裂縫及填充墻倒塌等質量事故。

(2) 異形柱。

異形柱指L形, 十字型, T形及長條形框架柱, 在施工中常遇到的問題有梁柱同寬, 梁二排筋不到位, 轉換層框架柱變徑等。

(1) 異形柱的箍筋安裝時, 常遇見橫縱箍筋互套, 大小箍筋互套的情況, 既不符合規范要求又不能滿足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 這種情況下, 多與監理、設計協商, 通過正常渠道改為大方箍套單肢箍的形式, 則可解決之。

(2) 梁柱節點處梁柱截面同寬的情況亦較多, 老了理論上許多根鋼筋處于同一位置 (在某一交叉點) , 常見辦法是在滿足柱包梁的前提條件下, 讓梁的鋼筋適當彎曲 (通常以1∶2.5的坡度縮放) 為柱筋讓道, 對彎曲部分采用特制小截面箍筋來保證此處剪力要求。

(3) 梁二排筋難于到位是由于箍筋為滿足規范要求其端頭角度為135°且平直長度不小于10D (D為鋼筋直徑) , 而角部二排筋正好被箍筋端頭頂住不能就位, 致使二排筋變成腰筋, 此時可要求工人綁扎二排筋前用小鋼管或小鋼筋板子使箍筋端頭彎至水平 (端頭角度幾成180°) , 二排筋則可順利到位, 又未破壞箍筋的功能。

(4) 轉換層指因柱截面變化或增減柱子數量而形成的結構的轉換, 轉換層復雜于柱筋的錨固、延續、生根。此時關鍵在于找準錨、留鋼筋的位置 (或替換位置) 以及生根鋼筋的位置, 保證其位置、型號、接頭處理位置符合設計文件, 避免造成浪費。

框架結構作業中還會遇到如漏設箍筋加密區, 吊筋位移, 梁底彎起鋼筋彎起位置不正確, 梁筋層間距不準確, 板角負彎矩鋼筋綁扎不到位等質量通病, 基本可通過組織技術交底, 加強施工現場的檢查、監督等措施 (手段) , 將質量通病消滅在鋼筋安裝成型前。

2.2 磚混結構

磚混結構中鋼筋混凝土分項通常有圈梁、平板、樓梯等部位, 除會遇到前述的梁柱同寬等情形外, 常遇到的質量通病有——圈梁轉角處未按XBG—911 (一) 設置2¢8箍筋, 圈梁主筋錨固長度不符合規范 (設計文件) 要求。

構造柱主筋伸到上層時未綁扎箍筋, 致使柱主筋位移。

鋼筋骨架外形尺寸不準, 變形, 插筋錯位, 綁扎接點松扣, 鋼筋網主副筋位置放反等。

上述質量通病一般可充分利用圖紙會審明白設計意圖, 通過技術交底針對性強、清晰明白, 施工中“三檢”制度落實到位, 現場管理到位來克服。

2.3 混凝土預留洞的配筋

梁上開洞盡量作成圓形并盡可能布設在彎矩或剪力較小的地方, 同時設置鋼套管, 孔洞邊與受力鋼筋的距離不應小于50mm, 洞口處通過減小鋼筋距離 (加密鋼筋) 來配置加強鋼筋。

板上留洞得分兩種情況, 當孔徑或寬度不大于300mm時, 可不配置附加鋼筋, 受力鋼筋遇到洞口時, 不可切斷, 繞過洞口, 閉合成環狀或彎成弧形。當孔徑或寬度大于300mm時, 此時孔洞間有集中荷載產生應在設計單位指導下增設暗梁或邊梁。

剪力墻上留洞時, 通過再四角增設加強筋來完成預留洞的留設, 具體增設鋼筋的數量、規格、長度由設計單位給出, 施工方按圖施工便可。

鋼筋分項工程施工中, 鋼筋加工對一般技術人員不存在問題, 鋼筋安裝時因經驗、本身技術水平、閱圖能力等因素影響易出現質量通病, 現就鋼筋安裝過程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及防治, 禁忌事項提出以期在施工中加以注意。

摘要:在結構作業中, 鋼筋安裝易出現一些質量通病, 鋼筋的通病防治及防治的措施, 作者根據多年的實際經驗, 結合規范、設計文件、圖集等文件, 針對施工現場情況, 匯集的處理意見, 現就常見質量通病分別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措施鋼筋范文第2篇

1 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1.1 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后, 沉降大的部

分砌體與沉降小的部分砌體產生相對位移, 從而使砌體中產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當這種附加內力超過砌體的強度時, 砌體中便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往往與地面成45°左右夾角, 斜縫朝向凹陷處。1.2預防這種裂縫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設置沉降縫。在房屋體型復雜, 特別是高度相差大時, 應設沉降縫。沉降縫應從基礎開始分開, 且有足夠的寬度。施工中應保持縫內清潔, 防止碎磚、砂漿等雜物落入縫內。加強上部結構的整體剛度, 提高墻體的抗剪能力。使砌體可適應甚至調整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加強地基的驗槽工作。發現有不良地基應及時妥善處理。然后方可進行地基施工。不宜將建筑物設置在不同剛度的地基上, 當必須采用不同地基時, 要進行必要的計算分析, 妥善處理。

2 地基凍脹引起的裂縫

2.1 地基土上層溫度降到0℃以下時, 上部

開始凍結, 下部水由于毛細管作用不斷上升在凍結層中形成冰晶, 體積膨脹, 使土體向上隆起。隆起的程度與凍結層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關, 一般可達幾毫米至幾十毫米, 凍脹力可達2~10Mpa, 而且是不均勻的。建筑物的自重難以抗拒凍脹隆起的力, 因而建筑物某一局部就被頂了起來, 引起房屋開裂。這類凍脹裂縫在寒凍地區的一、二層小型建筑物中很常見。設計人員對凍脹危害認識不足, 認為是小建筑基礎埋淺點就可以了;或者施工人員素質差, 遇到凍土很堅硬, 難以開挖, 擅自抬高基礎埋深, 從而造成凍脹裂縫。2.2預防措施是一定要將基礎的埋置深度做到冰凍線以下, 不要因為是小建筑物或是附屬結構而把基礎置于冰凍線以上。當基礎不能做到冰凍線以下時, 應采取換成非凍脹土等措施消除土的凍脹。用單獨基礎、基礎梁承擔墻體重量時, 基礎梁下面留有一定的孔隙, 以防止土的凍脹頂裂基礎和墻體。

3 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3.1 原因分析。

熱脹冷縮是絕大數物體的基本物理性質。砌體也不例外。由于溫度變化不均勻使砌體產生不均勻收縮, 或者砌體的伸縮受到不均勻的約束, 溫度應力超過砌體的強度而引起砌體開裂。常見的是砌體長度過長, 砌體伸縮在上層大而在基礎小的地方引起開裂。此外, 由于混凝土屋蓋, 混凝土圈梁與砌體的溫度膨脹系數不同在溫度變化時會使墻體產生裂縫。3.2預防措施: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規定, 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伸縮縫, 使之發揮作用。屋面如為整澆混凝土, 或雖為裝配式屋面板, 但其上有整澆混凝土面層, 則要留好施工帶。過一段時間再澆中間混凝土, 這樣可避免收縮及兩種材料因溫度膨脹系數不同而引起的變形, 從而避免裂縫。在屋面保溫層施工期間如遇高溫季節很容易因溫度變化急劇而導致屋面開裂。故屋面施工最好避開高溫季節。遇有長的現澆屋面挑檐, 可分段施工, 預留伸縮縫, 以避免混凝土伸縮對墻體的不良影響。

4 施工或材料原因產生的裂縫

4.1 當施工或材料質量低劣時, 墻體裂縫

呈不規則狀, 且分布不均勻, 但當施工順序不合理時, 則能產生較集中的明顯裂縫。4.2防治措施:嚴把材料質量關, 對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用。嚴格按規范施工, 砌體應上下錯縫, 內外搭接, 水平及豎向灰縫飽滿, 嚴禁以鋪漿代替灌縫, 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認真分析房屋結構,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應先建主體后建附屬, 先建重而高的部分;后建輕而低的部分;對大面積現澆板, 應設置后澆帶;對沉降縫, 伸縮縫等, 一定將縫內雜物清除干凈, 使縫能正常發揮作用;構造柱與墻體間應設2覬6拉結筋, 間距為400~600mm, 每端伸入墻內1m或至洞口邊;預制過梁遇構造柱, 當搭接長度不足250mm時, 應改為現澆, 伸入構造柱內。

5 設計的原因引起的裂縫

5.1 在局部軟弱地基中如處理不當, 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

當上部結構剛度不足以抵抗由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的內應力時, 即發生開裂;房屋過長或型體復雜, 易產生不均勻沉降或溫差裂縫。5.2防治措施:對局部軟弱地基作加強處理同時應加強上部結構剛度。對膨脹土, 濕陷性黃土應作特殊處理。相鄰建筑物間基礎應留有一定間隙, 同時應計算相鄰基礎應力疊加時產生的沉降量, 使該沉降量與整個建筑物沉降量相同。計算時, 認真進行不利荷載組合, 設計中注明使用荷載值。

6 砌體裂縫處理與加固

6.1 灌漿加固方法。

當裂縫較細、縫數量較少、裂縫已基本穩定時, 可采用灌漿加固方法。對灌漿加固的強度, 必要時可做試驗來檢驗。方法是:用同樣的材料做兩個或四個試驗砌體柱。分為兩組, 一組用壓力機先壓裂, 再灌漿, 然后對兩組砌體柱做破壞試驗進行對比, 如灌漿補強的砌體與原砌體強度基本相同, 則認為補強合格。根據以往的試驗表明, 灌漿后加固的砌體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原砌體的強度。灌漿用的材料有純水泥漿、水泥砂漿、水玻璃砂漿或水泥石灰漿。在砌體修補中, 多用純水泥漿, 因純水泥漿的可灌性較好, 可順利地貫通外露的孔隙。對于寬度為3.0mm左右的裂縫可以灌實。實際裂縫寬度大于5.0mm時, 可采用水泥砂漿。裂縫細小時, 可采用壓力灌漿, 以純水泥漿補強為例, 其施工順序為:a.清理裂縫, 使裂縫的通道貫通無堵塞。b.用加有促凝劑的1:2水泥砂漿嵌縫, 以避免灌漿時, 漿體外溢。c.用電鉆或手錘在裂縫的上端制成灌漿孔。d.用1:10的稀水泥漿沖洗裂縫一遍, 并檢查裂縫通道的流通情況, 同時將裂縫周邊的砌體浸潤。e.灌入3:7或2:8的純水泥漿。f.將裂縫補強處局部養護。6.2嵌補法。裂縫較寬但數量不多時, 可在裂縫相交的灰縫中, 用高標號砂漿和細鋼筋填縫, 也可以用塊體嵌補法, 即在裂縫兩端及中部用鋼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鋸加固。楔子或扒鋸可與墻體等厚, 或為墻體厚度的1/2或1/3。6.3外部加固法。當裂縫較多時, 可用局部鋼筋網外抹砂漿予以加固, 鋼筋網可用覬6@100~300mm雙向或覬4@100~200mm。用混凝土楔子或膨脹螺栓固定于墻體上間距500mm左右, 呈梅花形布置。用此法處置前將砌體淋濕;處置后至少養護7天。6.4增設鋼拉桿法。墻體因受水平推力, 不均勻沉降, 溫度變化引起伸縮等原因而發生外閃, 墻體產生較大裂縫或使外縱墻與內橫墻拉結不良時, 可用鋼筋或型鋼拉桿予以加固。如采用鋼筋拉桿, 宜通長拉結, 并沿墻兩邊設置, 較長的拉桿中間應加花蘭螺絲, 以便擰緊拉桿, 拉桿接長應采用焊接。露在墻外的拉桿或墊板螺帽, 可適當做建筑處理, 拉桿和墊板都要涂防銹漆。6.5增設圈梁法。墻體開裂比較嚴重, 為了增加房屋的整體剛性, 可以在房屋墻體一側或兩側增設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5~C20, 截面至少120×180mm, 配筋可采用4覬10~4覬14mm, 箍筋覬6@200~250mm, 每隔1.5~2.5m應有牛腿 (或螺栓、錨固件等) 伸進墻內與墻拉結好, 并承受圈梁自重。澆筑圈梁時應將墻面鑿毛、淋水以加強粘結。6.6對砌體過梁的裂縫可采用增設鋼筋2覬16mm, 填補高強度砂漿 (M10以上) 或增加鋼筋混凝土過梁的方法。

總之, 對建筑砌體裂縫, 應該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生, 需認真分析原因, 根據各種加固方法, 對不同的建筑砌體裂縫進行科學的加固處理。

措施鋼筋范文第3篇

1 結構方案的可行性

由于部分樓層層高的調整及荷載的增加, 經過內力分析計算, 從框架結構的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和截面剛度內力圖看出, 并與原有結構內力圖進行比較, 特別是標高9.0m以下框架柱的彎距超過原有柱彎矩的1.3倍, 梁斜截面抗剪超過1.5倍, 其余各樓層梁板柱內力變化不大。由于原有基礎采用樁基礎有一定富余量, 經過復算對基礎的影響不大, 可不需加固就能夠滿足要求。通過方案的比較和論證, 只需對局部結構構件, 特別是施工中會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結構措施, 此工程改造是可行的。

2 解決措施

2.1 長細比不滿足時的處理方案

為了解決在改造施工過程中框架柱失穩破壞的問題, 在標高14.8m、20.6m處加了2道臨時剛性連接的鋼梁 (待改造梁施工完成后拆除) , 將柱分成了3段, 根據規范要求其計算長度為L0=1.25×5800=7250mm, 有

式中:N為原有柱軸力, e1為原有柱偏心距。

在標高9.0m以上柱軸壓力N改造后未發生變化。因此, 在改造施工過程中框架柱將不會發生失穩破壞, 確保了施工中的安全。

2.2 軸壓比不滿足時的加固方法

此次加固工程中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大截面外包柱加固法, 除滿足框架柱各項內力值計算外, 還必須滿足規范中軸壓比的限值。在此次技術改造中, 由于荷載增加的較大, 框架底層柱的軸力由原來的3500kN增加到6500kN。另外由于受到生產和各種條件的限制, 外包柱的截面也受到了限制原有柱的截面為400mm×600mm, 為了給施工創造條件, 柱截面最大極限僅可加大到700×900。在不能完全通過加大截面來滿足結構要求的同時, 通過一定構造措施來解決。原結構的混凝土標號C25, fc=11.9 N/mm2。

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軸壓比n=N/ (fcA) , 在增加荷載后原有柱截面時 (400×600) 的軸壓比n=6500×103/ (11.9×400×600) =2.27>0.8, 不滿足規范限制;在增加荷載后調整柱截面后 (700×900) 的軸壓比n=6500×103/ (11.9×700×900) =0.8 6>0.8, 同樣不滿足規范限制。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芯柱縱向鋼筋的總面積不少于柱截面面積0.8%且同時滿足肢距不大于200mm,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復合箍, 可將軸壓比提高0.15。

原有柱在這里可當芯柱, 其縱向鋼筋面積Ag=20893mm2, 改造后柱的面積A=6.3×1 0 5 m m2, 故Ag/A= (2 0 8 9 3/6.3×1 0 5) ×100%=3.3%>0.8%。同時設計中又滿足規范中的構造要求, 因此軸壓比n=0.86< (0.8+0.15) =0.95滿足要求。

2.3 施工要求

建筑物需要進行加固和維護是因為結構功能或使用條件的改變, 構件承載力不滿足使用要求, 結構損傷嚴重或需要提高耐久性等級。由于針對的是已建工程, 其施工環境特點與新建工程是不相同的。這種工程的結構或構件已經存在或正在使用施工時受周邊客觀條件約束的情況很嚴重, 這主要表現在:施工現場經常因生產設備、管道和原有結構、構件的限制, 空間狹窄、擁擠, 甚至無法施工作業;業主單位要求, 在施工時不影響被加固建筑物內的正常生產或生活, 這更增加了施工的難度;施工前結構或構件本身就存在隱患, 施工中對構件的修整更增大了破壞的風險。因此在加固和維護工程施工前, 施工單位應對現場進行細致的踏勘, 認真熟悉設計圖紙以及檢測鑒定報告;根據加固部位的環境情況, 結合自身的技術力量, 編制出切合實際情況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對不理解、無法實施的問題通過技術交底加以解決;對于危險部位的施工, 還應制定出現問題后的應急處理方案, 這些過程是保證施工得以順利進行和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環保的嚴格要求在不斷的升級, 更多企業將會對本企業落后生產流程進行更新改造, 在不推到重來建設中。特別是在建筑行業工程領域中, 一個建筑物建成后往往存在使用過程中, 由于新工藝和社會需求變化。需要對原來建筑物進行改造, 由于經濟和現有場地限制原因不可能拆除重建, 這樣將會遇到很多有特殊要求的改造工程。通過本工程的實例, 我們除了考慮設計的最終使用安全, 還應考慮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采用了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綜合方案。既滿足了結構構件在施工過程中有效的使用條件同時又不對所進行的施工造成障礙。鋼梁結構的臨時加固措施, 便于安裝和拆除, 工序比較簡單, 從而也減少造價, 所以對原有建筑物的加固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摘要:為了多快好省及搶占市場先機, 很多企業要求利用原有建筑物對本企業落后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進行技術改造。由于工藝流程和載荷的改變, 對原有建筑物結構的安全和使用功能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因此在改造過程中需要采取相對應的技術措施。以甘肅華鷺鋁業有限公司加固改造工程為例, 介紹混捏成型工段在加固過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技術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加固處理,平面內穩定控制,整體強度

參考文獻

[1] GB50010—2002, 混凝土接設計規范[S].

[2] GB50068—2001,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S].

[3] GB50367—2006,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4] 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5] GB50009—2001, 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S].

[6] 騰智明.鋼筋混凝土基體構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87.

措施鋼筋范文第4篇

1 鋼筋工程常見的質量問題

在當前鋼筋工程施工中, 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設計問題

在工程設計中, 由于設計人員對于鋼筋性能、工程結構特點、工程施工環境了解的不夠詳細, 使得設計方案達不到工程預計標準, 無法滿足工程的受力要求, 這就造成了設計圖紙中本身存在著一定的質量問題。如果這種問題在圖紙會審中沒有及時的提出和解決, 那么必然會造成工程施工中出現嚴重的質量隱患, 甚至是造成大量材料的耗費。

1.2 施工問題

在工程施工中, 因為施工人員本身技術水平的影響, 在施工中無法全面了解設計圖紙意圖, 對設計圖紙的理解上面存在著差異, 這就造成了工程施工技術選用中也出現一定的不科學, 進而造成工程施工質量欠缺問題。這種問題主要是由:鋼筋綁扎不科學、鋼筋數量不知不當、鋼筋節點處理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

2 復雜異型構件中的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技術分析

某會議工程是該市最大的中心場館之一, 存在著共層體型巨大、設計復雜、施工所需要的鋼筋種類繁雜, 各種鋼筋相互交替、穿插, 這就給工程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在工程施工中, 部分環節是由鋼筋與型鋼柱縱橫穿插組成的, 其頂板梁高度為1.5米, 是由多排鋼筋共同組成的, 整體鋼筋使用總量高達5萬噸, 對于工程施工質量高、施工難度大。為此, 在工程施工中做好鋼筋施工技術控制顯得格外重要。

2.1 鋼筋工程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2.1.1 制定鋼筋工程質量控制基本程序。

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須要提前制定出鋼筋工程的施工設計方案和施工規劃方案, 以保證工程各道工序都能夠實現程序化、系統化、規?;氖┕ひ?。在工程施工中, 對于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管理人員也需要提前進行專業知識培訓, 認真總結好工程的施工技術標準。

2.1.2 在工程施工方案和設計方案制定出之后, 需要報審有關

部門和施工人員進行審核, 對于鋼筋加工現場布置、鋼筋加工機械的選用都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計劃來進行, 同時在審核鋼筋工程專項技術措施適應性的基礎上, 對焊工應當嚴格進行綜合分析, 針對不同的焊接鋼種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 以保證鋼筋材料質量。

2.1.3 做好監理制度控制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

在鋼筋工程的施工之前提前對監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對鋼筋安裝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質量缺陷和質量隱患都需要高度重視, 并且在工作完成之初高度重視其研究情況, 對于其中存在的露筋、箍筋等問題及時的進行管理, 做到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要求。

2.2 鋼筋的下料

2.2.1 在鋼筋工程施工之初, 要按照本工程大多數同型號的選擇情況和施工技術標準選擇有關鋼筋尺寸, 以求下料的時候能夠發揮出鋼筋材料的最大使用率, 從而降低工程施工所造成的材料損耗現象。在翻樣工作中需要對施工隊伍、工作人員專業技術和素質進行嚴格比較, 防止工程中因為施工隊伍、鋼筋工程技術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

其次, 在下料的時候需要統一采用無齒鋸進行施工, 對于直螺紋連接的鋼筋需要對鋼筋接頭進行打磨, 剔除其中存在的毛刺情況。

2.2.2 下料時統一用無齒鋸, 當進行直螺紋連接及鋼筋頂棍下料后還要用砂輪將端頭飛邊毛刺磨掉。

2.3 施工分析

2.3.1 墻、柱鋼筋在綁扎前, 首先要按圖紙尺寸彈出雙線:內側線為剔鑿線, 外側線為結構邊線, 兩線間距10mm。沿內側線用無齒鋸切割完后, 將內側表面浮漿剔掉, 露出石子, 并將豎向主筋根部混凝土浮漿清理干凈。

2.3.2 設立紅白相間的標志桿 (水平、豎向位置) , 綁扎時, 一律按此桿標志布筋, 保證鋼筋間距的一致性, 并以此作為檢查驗收依據, 柱內鋼筋綁扣要采用八字扣, 綁絲尾部一律朝內, 如遇個別鋼筋出現移位現象, 均按1:6比例進行調整。

2.3.3 墻體鋼筋施工

2.3.3.1墻體鋼筋的施工工藝。放墻體位置線、控制線→放浮漿剔鑿線→無齒鋸切割→剔鑿浮漿→安裝墻體豎筋、梯格筋→安裝水平筋→拉筋→土建水電設備洞口套管預留預埋→墻體預留洞口補強鋼筋→綁扎墊塊→鋼筋隱蔽驗收→混凝土澆筑時鋼筋的復查維護。2.3.3.2施工時首先要采用樣板交底掛牌制, 并設立水。平, 豎向梯格筋的限制措施, 墻體定位用的梯格筋端頭要用無齒鋸下料, 用砂輪將端頭磨好后刷防銹漆既保護模板又保證了保護層厚度的一致性, 水平梯格筋設置在墻體上口300mm墻體處, 中間采用雙“F”卡配以梅花形拉鉤對雙向豎立鋼筋進行固定, 豎向梯格筋采用比設計規定的直徑大一規格的鋼筋代替, 長度小于3m R寸設置兩道, 大于3m時每隔2m設置一道。2.3.3.3豎向起步鋼筋距墻體暗柱邊緣50mm, 水平起步筋距結構頂板上皮50mm, 在搭接長度內采用三點綁扎, 不得省去。墻體鋼筋綁扎完后, 在該層墻體混凝土澆筑高度上300mm設一道水平梯格筋, 防止墻體鋼筋在澆筑混凝土時出現位移, 所用定型水泥墊塊第一排距地為300mm, 最上一塊距模板上口不大于300mm, 中間間距不大于600mm。

2.4 鋼筋工程的管理措施

要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 做到通俗易懂, 不同規格鋼筋絕不能混放, 加工好的鋼筋半成品運到在施面之前, 要有交接檢, 建立臺賬。做好班前講話, 將操作要點、注意事項、質量標準傳達到每一名操作人員。對于鋼筋分項的質量通病, 找出原因, 制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并跟蹤到位, 及時落實, 力求不再出現。鋼筋施工從加工到安裝, 每周都要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質量聯合檢查, 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做好成品保護工作也是確保鋼筋安裝質量的重要保證, 設專人負責, 給權力、敢處罰, 同時, 還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修復, 不留遺憾。

結束語

鋼筋分項工程的質量是工程建設的重點, 是建筑物能夠良好運行的關健。在施工過程中認真按設計圖紙要求施工, 認真檢查, 嚴格管理, 層層把關, 把質量問題及早處理, 保證工程質量。

摘要:就現代工程施工而言, 任何一類工程在施工建設中離不開鋼筋。鋼筋混凝土作為目前工程建設的主要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做好鋼筋施工質量尤為關鍵。本文結合工程實踐, 針對復雜異型構件的鋼筋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措施進行研究, 提出有關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鋼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參考文獻

[1]張迪, 卜貴賢.鋼筋工程施工與組織[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9, 4.

[2]羅強, 劉仁洪, 李雁鳴.筋焊接網片施工工藝[J].建筑技術, 2005, 8.

措施鋼筋范文第5篇

一、分析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發生的常見部位

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最常見、最普遍和數量最多的是樓板四角陽角處, 離開陽角1m左右, 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側發生450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F行的設計規范側重于砼的強度考慮, 未充分按溫度和砼的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綜合考慮, 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樓板的四周陽角受到縱橫方向剪力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梁約束, 限制了樓面板砼的自由變形, 因而在溫差和砼收縮變化時, 板面在配筋薄弱處首先開裂, 產生450左右的斜裂縫, 這是防治裂縫的重點。當陽角處的樓板鋼筋在不按雙層雙向加密加強而仍按分離式設置構造負彎矩短筋時, 450斜向裂縫仍然會向內轉移到放射筋的末端或外側, 而當采用了雙層雙向鋼筋加密加強后, 縱橫方向的鋼筋網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0斜角裂縫的發生, 并且放射形鋼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層, 在綁扎時常擱置在縱橫板面鋼筋的上方, 導致鋼筋交叉重疊, 將板面的負彎矩鋼筋下壓, 減少了板面負彎矩鋼筋的有效高度, 同時澆筑砼時鋼筋彎頭容易翹起, 造成平倉困難, 所以要重點雙層雙向鋼筋加密。

二、工程實例防治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采取的施工技術措施

(一) 工程概況

某科技教學樓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其開間為軸線距離16500mm、進深為軸線距離26700mm, 樓板面積為440m2的階梯學術報告廳?,F澆板厚為100mm, 配置雙層雙向鋼筋, 底層配置Φ10@150的受力鋼筋和Φ8@150的分布鋼筋;頂層配置Φ12@150的受力鋼筋和Φ12@150的分布鋼筋, 配筋率為2.35%?;炷亮繛?4m3, 現澆樓板有10%的結構找坡。

(二) 施工過程中采取的技術措施

1、模板支撐的穩固性, 采用鋼管腳手架作梁板支撐, 經驗算立桿縱距800mm;

橫桿距900mm;步距1500mm。梁、板模板采用定型鋼模和膠合板, 其模板接縫采用止水帶, 避免在振搗砼時模板漏漿。

2、樓板鋼筋采取雙層雙向進行布置, 設計中未考慮放射負筋 (溫度筋) 。

我們在施工過程中, 總結以往的經驗, 首先考慮到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承受荷載時, 其受拉區會產生裂縫, 特別在板角450角處會產生斜裂縫, 所以在板角位置增設了Φ10的放設負筋。以減少樓板板角處的剛度, 增強裂縫處臨界線的緩解度, 使之平滑過渡。板鋼筋的配筋率由原設計的2.35%, 提高為2.6%, 從而防止了現澆板產生裂縫。

3、混凝土原材料性質和配合比。

該現澆板按設計要求砼的強度為C30, 項目部嚴格控制原材料 (砂、石、水泥) 的進場質量, 按規范要求配制砼的配合比。為防止砼板的裂縫, 在保證砼的和易性、強度的同時, 摻加了0.8Kg/m3的聚丙烯纖維, 采取事前控制現澆板裂縫的技術措施。

4、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是防止砼裂縫的關鍵, 砼在振搗時

不得多振、漏振和少振, 振動棒要慢插快出, 使其振搗密實, 避免砼的塑性收縮裂縫。保濕養護至少7d, 使其砼表面不失水, 防止砼干燥收縮裂縫。

5、施工荷載裂縫。

混凝土澆筑后強度和彈性模量均不高, 過早地施加超過砼承載能力的荷載會導致砼的徐變, 在受拉區出現不能愈合的裂縫。故在砼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5%或強度值1.2Mpa以前, 不準拆除底模和在板面振動、加載。

三、總結

綜上所述, 許多因素都可導致砼樓板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 由于砼是多元、多相、非勻質的復合材料, 因而施工時會發生粗骨料下沉、漿體上浮, 若振搗不當會造成漿體富集現象。因此, 要有效控制砼裂縫, 必須從結構設計、砼的原材料、配合比到施工工藝、養護等環節都嚴加控制。

配制砼除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和含泥量少的粗細骨料外, 在砼和易性、工作性好的前提下, 盡量減少拌和水量, 增加粗骨料用量是配制砼的重要原則。拌和水量少, 砼表面漿體收縮開裂的機率就小, 而且水膠比低本身收縮量就小, 有利于防治砼的裂縫。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配筋中, 重點注意對板四周陽角處的配筋進行加強, 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 改為沿樓板全長配置, 并且適當加密加粗。多年來的施工實踐證明, 凡采納或按上述施工的現澆樓板, 基本上不再發生450斜角裂縫, 已能滿意地解決樓板裂縫中數量最多的主要矛盾, 效果顯著。

混凝土干燥收縮裂縫, 關鍵是控制砼表面漿體水的蒸發速度。因此, 在高溫低濕的環境施工時, 應在澆筑振搗后立即覆蓋塑料薄膜或草墊等進行保溫養護。施工中砼的早期裂縫, 很多是溫度應力引起的, 干燥收縮則加劇溫度裂縫的發展。為此, 對早期砼的溫度養護與濕度養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事實證明在砼施工中, 只要合理澆筑、振搗、抹壓、及時保濕養護, 并保持模板穩固。不提前施加荷載,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能認真負責地按施工技術方案和質量標準指導施工, 現澆砼樓板裂縫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摘要: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是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 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應予以重視, 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預防的。

上一篇:節電措施下一篇:防汛措施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