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

2023-03-19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來,史料工作日益受到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的重視,“史料學轉向”的呼聲甚高。作為一種引人注目的學術“新發動”,“史料學轉向”的內涵所指和方法路徑主要有三:其一,轉向史料(學)研究,開始具有自覺的史料意識并在借鑒中西史料學技藝基礎上轉向史料及史料學的研究;其二,轉向新史料研究,除了一般意義上新史料的發掘之外,主要是史料邊界的拓展和方法的拓新;其三,轉向實證性研究,即整個現當代文學研究傾向和治學風氣開始向實證傳統回歸?!笆妨蠈W轉向”有助于夯實學科基礎,拓寬研究版圖,反撥空疏學風,標志著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范式調整和格局重構。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史料學轉向;“新發動”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現代文學名著異文匯校、集成及文本演變史研究”(17ZDA279)

在學術研究中,一種新觀念的提出,會帶來研究視野的改變或產生一種新的框架效應?!笆妨蠈W轉向”這一概念的出現,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而言,也正有這樣的作用。以往主流的現當代文學研究對于史料的重視多半止于其“資料”或“材料”價值;后來有學者提出“古典化”、“歷史化”或“史學化”的構想,主要無非是對于古典文學和史學研究的規范、成熟的學風和方法的追慕。而“史料學轉向”這種新的觀念表達,則很好地勾連了史料學與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深層關系,它不僅造成了新的學術話題,更可能帶來一種真正的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認知革新和學術“新發動”。

一、“史料學轉向”:現象及概念

1990年代,隨著社會形態、思想意識的變遷,整個學界呈現出“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顯”的傾向,理論的建構與爭鳴讓位于學術化傳統的賡續,重視史料爬梳、“從史料再出發”的學術趨勢初現端倪,甚至有人提出“回到乾嘉去”的口號。新世紀以來,這種學術動向竟成興盛之勢。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也在這種大勢所趨中漸生變化。

1991年《當代文學參考資料與信息》曾組織“面對歷史的挑戰:當代中國文學史料學研究”筆談,刊發了張頤武等人的文章。① 作為對80年代馬良春、樊駿等學者“建立現代文學史料學”倡導的響應,這組筆談較早地在當代文學研究領域提出了建設史料學的構想。在1996年召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解志熙也曾提出過文學研究的“古典化”與 “平常心”問題。此后,重視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史料根基、操作規范的“古典化”等遂成為一種理想形態的學術訴求。新世紀以來,現當代文學研究界“史料學轉向”的呼聲愈來愈高。一方面,史料研究的論題被劉增杰、錢理群、楊義、黃修己、洪子誠、吳秀明、王堯、謝泳、李怡等學者不斷申述和反復提及,他們或從史料研究的意義價值、文學史寫作與史料敘述的關系等各個不同維度切入,呼吁現當代文學史料工作的規范化和體系化;或身體力行,投身到具體的文學史料的爬梳、整理和研究中去。一些曾經以理論思辨和前沿批評見長的學者,如程光煒、吳俊等也調整治學理路、轉移研究重心,實現由批評家身份向史學家身份的轉換沉潛,形成了所謂“中國當代文學的乾嘉學派”②。另一方面,一系列以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為主題的學術會議頻繁召開。國家社科基金、出版基金等不同層次的項目基金也開始向史料學選題傾斜,以“文獻整理與研究”、“史料數據庫建設”為名的課題在數量上有顯著增加?!缎挛膶W史料》、《史料與闡釋》、《現代中文學刊》可謂史料論文???,《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等刊物也越來越多地刊發與史料相關的文章。有學者統計九家主流文學研究刊物在2007—2017年間刊發史料文章的數據趨勢是:“當代文學史料研究文章數在近十年間呈現穩步緩慢增長的趨勢,從2007年的87篇上升至2017年179篇……現代文學史料研究文章數也呈現大致相同的趨勢,從2007年的169篇上升至2017年218篇?!雹?上述現象充分表明在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重視史料的研究傾向已然異軍突起,并成為一個頗成態勢和氣候的潮流性現象,且影響和成果仍處于持續擴大的態勢之中。

解志熙以“古典化”命名現代文學研究重史料、重學術規范的傾向。程光煒以“歷史化”指稱當代文學學科從批評狀態向實證狀態的轉變,并認為8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逐漸成熟和高水平化主要歸功于現代文學研究的“古典文學化”,而當代文學研究也應該朝著這一目標邁進,“重建當代文學與現代文學、古典文學之間的歷史關聯,……使當代文學不僅是一個可批評的對象,同時也是一門歷史脈絡可以看得清楚的學問?!雹?郜元寶則以“史學化”概括90年代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意識增強、史料研究興盛的趨勢,呼吁文學研究在“由文向史”、“由文向學”的轉向之余,“牢牢抓住作家主體為中介來考察社會政治、思想文化與文學演變的關系?!雹?2017年第10期《學術月刊》更是以《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史料學轉向”現象聚焦》為題發表一組筆談,首次以“史料學轉向”一詞來概括中國當代文學領域發生的從“批評為主”到“史料偏重”的學術潮流。這一概念后來又被一些學者在文章中沿用。⑥

就“史料學轉向”的命名組合方式而言,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理查德·羅蒂所編的《語言學轉向——哲學方法論文集》。書中以“語言學轉向”一詞來命名西方哲學界從關心理論和觀念到關心語言的重大轉折,后被廣泛沿用至文學理論、美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出現了“圖像學轉向”等相類似的說法。所謂“轉向”,往往指一種研究范式的變革性轉折。從這種意義上說,“史料學轉向”比“古典化”、“歷史化”、“史學化”等概念內涵更深刻。但是現當代文學“史料學轉向”的內涵所指究竟為何?至今尚無比較明晰的申述。筆者認為,“史料學轉向”至少包含三重向度:其一是轉向史料(學)研究,即研究重心轉向史料工作,同時在技藝上借鑒中西史料學;其二是轉向新史料研究,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發現新史料之外,主要是史料邊界、史料類屬等的拓新問題;其三是轉向實證性研究,即整個現當代文學研究傾向和治學風氣開始向言必有據、無征不信的實證傳統回歸。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使用“轉向”一詞,毋寧是將之視為一場學術“新發動”。它不僅僅是對于一種過往的,或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現象進行概括性描述,更指向未來,內含著對一種理想治學理路和學術形態的期許。

二、轉向史料(學)研究

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史料學轉向”首先表現為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共同體開始有了一種史料敏覺性并普遍轉向史料及史料學的研究,即共同意識到史料是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奠基工程并在治學實踐中投入這項工程。具體表現為史料的搜集、整理、匯編等工作開始得到普遍重視,且大規模和系統地展開;開始自覺地將文獻史料學的方法(如目錄、版本等)視為治學方法;開始在史料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和史料學學科的建設上進行探索。

回顧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史,我們會發現很長時間里,只有少數學者具有史料敏覺性,史料研究工作也多限于局部。如,現代時期,我們最大規模的現代文學史料整理工作莫過于1930年代趙家璧策劃的《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的編纂。最具史料敏覺性且努力于史料整理的學者莫過于阿英等少數人。50年代初,開明書店的《新文學選集》叢書、新華書店的《人民文藝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白皮書”、“綠皮書”等似乎是現代文學文獻的系統出版,但其實另有建構新的文學規范、教育青年讀者等目的,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文獻、史料的系統整理。不過,隨著現代文學學科的建立和一些現代文學史著作的出現,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開始啟動。如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資料叢書”,山東師范學院中文系也開始了較有規模的中國現代文學資料研究等。然而,隨著政治、思想領域接連展開的批判運動,剛剛起步的史料工作又被迫中斷。

70年代末80年代初,為了批判從政治功利主義出發、歪曲甚至偽造事實,以至“以論代史”的不良風氣,學術界“不約而同地把眼光集中在對現代文學資料建設上來了”⑦。于是,史料工作開始大規模、有組織地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中國新文學社團、流派叢書》、《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二和第三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等文學史資料匯編和叢書的相繼問世;一大批作家全集的整理出版;大量新史料的發掘及作家回憶錄、傳記、年譜的編撰;版本、???、考證等史料整理工作的穩步推進等,無一不在彰顯史料工作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⑧。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起編纂、數十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數百人參加編選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資料匯編》叢書更是規模宏大、影響廣泛。而桑逢康的《〈女神〉匯校本》、王得后的《〈兩地書〉研究》、朱正的《魯迅回憶錄正誤》等成果的出現,則標志著80年代的史料工作已逐步從史料匯編走向專著化。但此期的史料工作成績和價值仍只為少數學者所關注和認可,多數學者都沉浸在方法熱或理論、思潮的追蹤之中。90年代,受市場經濟等因素影響,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成績反而大不如80年代。

新世紀以來,整個學界才有了真正的史料意識的覺醒,才真正有了向史料研究的轉向,出現了老中青三代學者共研文學史料的盛況,史料工作也實現了由現代文學到當代文學的“全面開花”。如出現了《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現代卷》(知識產權出版社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主持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資料匯編》叢書的重版)、《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匯編》(孔范今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料叢書》(吳秀明主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料編年》(吳俊主編)等大型資料匯編叢書。史料學的建構也成績斐然,如出版了劉增杰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徐鵬緒的《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研究》、謝泳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法》、吳秀明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料問題研究》等專著。

所謂轉向史料(學)的研究也就意味著充分借鑒古典史料學或傳統樸學的基本技藝。王瑤先生有言:“在古典文學研究中,我們有一套大家所熟知的整理和鑒別文獻材料的學問,版本、目錄、辨偽、輯佚都是研究者必須進行的工作,其實這些工作在現代文學的研究中同樣存在,不過還沒有引起人們應有的重視罷了?!雹?這是說傳統的史料學技藝也應被創造性地挪用至現當代文學研究中。

首先,在史料的搜集、掌控上,要借鑒輯佚學和目錄學技藝?,F當代文學史料的搜集常須輯佚的技藝,但與古典文獻學不同的是,現當代文學的輯佚主要針對的是“集外文”,即散佚在作家單集或全集之外的文字?,F代文學的生產方式決定了輯佚必須“先刊后書”,即先尋之于報刊,再尋之于他書。這種輯佚也表現出“發現”的曲折性,如需要通過筆名、文學廣告等線索去搜輯佚文,同時需要結合考證學的方法,使輯佚免于簡陋。目錄學實為治學程序之首,現代文學的目錄實踐較之古典目錄,范圍應該更廣,不只涉及書籍目錄,更有報紙、期刊目錄,圖像目錄等。但現代文學的目錄形式則不如古典目錄形式的多樣性,往往有目無錄。古典文獻目錄的功能更豐富,除了對書籍的整序之外,更涉及到“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知識譜系問題;現代文學文獻目錄更注重其情報信息功能,即傾向于對知識的控制和檢索。所以,現當代文學目錄實踐還必須向古典文獻目錄傳統回歸,從而開拓其研究空間。其次,在史料的整理、鑒別上,要借鑒版本學和??睂W的技藝?,F代文學版本的關注對象比傳統版本學更廣,除了書籍,還需關注報刊、電子文本等不同傳媒載體。版本鑒別的聚焦點除了書刊中的正文本,還有圖像、序跋、廣告等副文本內容。研究的重心也從版本內容構成轉向文本內容構成。??睂W則是文本細部的鑒別技藝,古籍??敝饕菑驮孕??,要求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多法并舉;現代文學??眲t既有復原性???,更有匯異性???,而后者只需采用對校法和匯校法。由于現代文學??毖芯恐匦牡霓D移,我們更應進行作家本人修改造成的異文的對校和匯校,甚至要關注與版本學相關的文本變異問題。再次,在史料的辨析和利用上,要借鑒辨偽學、考證學的技藝?,F代文學史料中存在大量因盜印、剽竊、歸屬、虛構等造成的偽書和偽事,可借鑒和挪用古典文獻辨偽中總結出來的“辨偽律”和辨偽法,也可以總結出適用于本學科的辨偽法,如利用作家手稿、作家自敘、文本互見等方法去辨偽。因為史料學或文獻學的學科分支如輯佚、目錄、版本、???、辨偽等都需要考證,所以就不存在孤立的考證學,但也可以把考證學列為文獻學的一個分支,因為它有獨立的研究內容、規律和技藝等?,F當代文學的史料研究既可以吸收傳統考據學的家法,更需要利用20世紀已經現代化的考證學技藝,從而為學術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史料保障。

三、轉向新史料研究

如果說“轉向史料(學)”的研究是從“非史料性”研究轉向“史料(學)”研究,那么“轉向新史料研究”則是史料學內部的轉向,是史料研究自身的“學科突圍”。這里的“新”不僅僅是史料內容的新,不僅是通常意義上所指的對陌生史料、稀見史料的利用和發掘,更意味著史料邊界、史料類屬的拓展以及研究方法的拓新。如在研究對象上由傳統的正文本、手稿、日記等常見史料形態拓展到副文本、擬文本、口述史料等新型史料形態;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沿用傳統文獻史料學技藝之外,加入田野調查、e考據等現代新型研究方法。

學術的發展往往與史料邊界、史料類屬的拓寬密切相關。在近現代,史學界新史料的“四大發現”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促進了學術的大發展。傅斯年則在理論層面加以闡發:“凡一種學問能擴張他所研究的材料便進步,不能便退步”,“隨著史觀的變化、新領域的開拓和新方法的使用,史料的概念和范圍也在發生變化,抱定歷史不放,忽視新材料的價值,也會造成治學的局限。史家既要重視常見書和普通史料,也要注意發掘和利用新史料?!雹?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也意識到了新史料的重要性,早在2009年11月,中國現代文學館就舉辦了以“中國現代文學新史料的發掘與研究”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有很多研究者在史料研究實踐中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如對現代文學副文本史料的研究。傳統的史料研究多關注文獻的正文本部分,而副文本即正文本周邊的輔助性文本因素從史料角度來說可能也很重要。當我們將環繞文本周邊的這些副文本因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就能為全面呈現歷史現場提供了可能?!案蔽谋揪哂刑烊坏奈墨I學背景,所以它又可以看作現代文學重要的史料來源地?!?副文本往往極具時效性地記錄了中國現代文學發展演變過程,以其紀實性、真實性的特征獲得了相對較高的史料價值。如序跋多反映作家與作家、批評家、編輯、出版人的關系,涉及到作家參與的論爭等,是研究作家生平經歷尤其是文事交際關系的重要史料;廣告往往會介紹作品內容、特點、裝幀、修改、版本、出版機構、發行人等信息,是研究作品生產機制、傳播接受的史料依據?!案蔽谋尽备拍畹奶岢鰧嶋H上為現代文學研究開辟了一塊全新的史料園地,細化、深化了現當代文學的史料研究。除此之外,檔案、作家檢討書、口述史料等也在近年引起學者們的重視,都豐富了史料來源,拓寬了史料邊界。目前,仍有數目可觀的作家日記、書信、錄音和檔案等史料未被系統整理,轉向“新史料研究”的工作仍有探索的空間。

近年來,有很多學者已不滿足于襲用傳統的文獻學技藝,他們或是將舊方法賦予新含義,或是開啟全新的研究視域,對現當代文學的研究往往投向更深廣的文化背景,對作家、作品賴以產生的各種因素和歷史關系做綜合性分析,往往也推進了史料研究。張均從事的“本事研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范例。以往的“本事研究”多見于中國傳統詩學研究領域,是研究特定原發性事件被文學作品所改寫、增刪、挪移、重組以建構新的文本世界的過程。張均將其創造性地挪用至現當代文學研究中,選擇以真實事件和歷史人物為原型的文學作品(如《暴風驟雨》《紅巖》《林海雪原》等),考據其敘事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原型,探尋其最初的創作緣起和歷史事實,細勘本事在進入故事的過程中經歷的“凸顯、隱匿和移動的敘事調整”,從而在“本事”與“故事”的異同比較中探尋敘事策略和因果機制,在“內”“外”聯動、“考”“釋”并舉中實現文本敘事與歷史語境的有效對接。這種研究當然不單純是史料研究,但從史料學角度看,其實是開啟了當代文學史料工作的新領域。此外,洪子誠的當代文學生產制度的史料考訂、程光煒的80年代文學史料的“考古式”研究等,都在史料研究取徑和方法創新上有所突破。

“新史料”轉向還應面對大數據時代下的電子史料問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數據庫電子史料紛紛涌現,在為資料的搜集檢索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史料研究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針對日益豐富的多樣態史料,臺北清華大學黃一農教授于2005年率先提出“e考據”方法,在學界影響深遠。他認為,隨著圖書出版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再加上網絡和電子資料庫的普及,“一個有條件孕育‘e考據學派’的時代或許已悄然來臨?!?大數據使搜集資料的手段變得更加迅捷,給學術研究帶來了諸多便利。然而,對“電子史料”的各種局限也應該有清醒的認知。資料的豐富、檢索的便捷極大地提升了研究的速效,但史料的豐富性、蕪雜性與學者精力有限性的矛盾也因此越來越凸顯??梢哉f,如何從海量、繁雜的信息中去蕪存精,如何提升研究主體精準處理、運用史料的能力,已成為大數據時代下史料研究工作的難點。電子史料的出現,對研究者鑒別史料真偽、判斷史料價值、宏觀加工處理史料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傳統史料研究方法現代化和學科化改造的基礎上,提升我們的綜合、分析和批判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大數據時代下的史料新變。

概言之,轉向新史料的研究有助于從不同側面充分發掘現當代文學史料的豐富潛質,開拓研究版圖,尋找新的學術生長點。在新時代、新挑戰面前,史料研究工作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對“材料”的發現、甄別、整理,還應擴大史料視野,開拓史學邊際,嘗試新的方法,并利用數字技術,實現文獻資料的準確呈現、科學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轉向實證性研究

韋勒克和沃倫在《文學理論》一書中將文學研究分為文學史、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三個層面。按照以往的學術理念,史料工作往往與文學史寫作聯系更密切,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則與史料無干。然而,在“史料學轉向”的趨勢下,嚴而有據、文則求實的實證性研究訴求應該全方位滲透到文學史研究、文學批評層面,乃至作為一種“方法”帶來理論創新,即實證性研究可以成為整個文學研究的一種方向和趨歸。

一直以來,文獻史料在文學批評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不十分顯著。批評注重時效性,向來以對當下文學熱點的即時追蹤和敏銳、鮮活的闡發見長。尤其是80年代,批評活躍,往往熱衷于憑借西方理論和方法參與制造“文學的轟動效應”,在擴寬文學視野的同時,也使得在此基礎上的文學研究流于空疏浮泛。尤其是對當代文學研究而言,“批評化”的弊端顯而易見。正如有學者所言:“如果說這里的批評行為是一種當代性的、因時的行為,那么學科行為則更是一種歷史性、現代性的行為。這兩種行為的混淆結果使學科性向批評性轉移,變成在時間性當中唯新是舉的追蹤,結果是這一學科的話語規范和敘事規范始終沒有被完善地建立起來?!?有感于學術失范與學風空疏,近年來,在“史料學轉向”的大背景下,許多研究者開始反思和調整,主動向實證研究回歸。解志熙是較早嘗試將傳統實證主義方法化用至現代文學文本批評中的學者。他認為,如果在研究工作中“有意加強一點史學的品格、理性的節制、客觀的精神和傳統的學術規范……也就是說‘古典化’一些,倒可能有助于學科的成熟?!?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批評性校讀法”,認為對文學文本的解讀與闡釋固然需要批評家及讀者的創造性想象與體會,但也不能脫離語言實際去穿鑿附會、望文生義,而應該在文本精讀、細讀上下功夫,善于傾聽作家的“話里”之音和“弦外”之意,才有可能對文本的意義乃至作家的意圖做出相對準確的把握和認知。故而,他主張將考據、注釋等傳統文獻學的“校注法”引伸入現代文學批評中,在比對???、里外互證中達到對文本的全面解讀和價值評析。這種“批評性的校讀法”對現當代文學的實證性研究很有啟發:在保守的意義上,由于這種方法始終堅持對史料的高度把握和還原,注意文本語言意義的解釋限度,因而“有助于預防各種主觀主義批評的過度闡釋以至于逞臆妄說”,彌補了空疏學風造成的游談無根之弊;而在積極的意義上,這種方法主張對文本上下文及其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參校、比勘和對讀,并力圖在揣摩特定文本的語言修辭策略基礎上辨析作家的話里話外之音,“從而也就有可能穿透作家言說的表面意義并突破單一文本語境的封閉性,達致讀書得間、別有會心的發現和照辭若鏡、鞭辟人里的分析?!?他的《考文敘事錄》等著作正是這種實證性研究的具體成果。我們提出的“版本批評”,以考識作品版本本性為起始,在此基礎上進入文本闡釋視域,強調對文本的闡釋與批評必須建立在對版本物質形態表征和內容構成特性的考察基礎之上,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實證性研究的取向。此外,商金林針對文本精讀提出的“以獻定文” 等觀點,也是強調對文本的解讀要有相應的史料依據,力圖矯治學術研究中過度闡釋、強制闡釋的主觀主義批評風氣。

在文學史研究領域,很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著一種理論先導、以論帶(代)史的風氣。上個世紀50年代,現代文學學科建制之初,文學史編纂便被提上日程。受主流意識形態的詢喚以及“蘇聯模式”的影響,文學史寫作出現“以論帶史”甚至“以論代史”傾向,往往先預設一個理論框架,然后尋找相關的材料去支撐說明之。80年代,曾出現過一段學風較為扎實的時期,但好景不長,以論帶(代)史的學術風氣又有所回潮。只是這個“論”不再是當年的政治理論,而是西方文藝理論。80年代末的“重寫文學史”也多致力于在作家作品、文學現象和文學思潮的評價闡釋上作“翻案文章”,忽略了對史料的鉤沉考證和對歷史事實的客觀梳理。而要反撥文學史著述“重論輕史”、“理念先行”之風,重視史料尤為關鍵。在這方面,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材料與注釋》,吳秀明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於可訓主編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編年史》等都堪稱典范。這些文學史著作追求一種客觀中立的學術立場,通過對原始材料的發掘、爬梳、整理,占有盡可能詳實和準確的文學史料,運用知識考古學的方法還原對象產生的歷史語境,并在史料的甄別比照、選擇中構造出用史實說話的文學史線索和秩序。其意義正如於可訓所說:“希望通過復活中國史學這種古老的著述體例,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學術重考據、重實證的樸學精神……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追求自身的科學性,構造一個堅實的學術基礎?!?/p>

轉向實證性研究意味著現當代文學研究傾向和治學風氣的整體性嬗變,是對學術規范的強調和回歸,意味著學術研究日趨穩健與沉實。但也需注意,這種“轉向”并不意味著徹底擯棄批評或者完全擱置價值判斷,“史料與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之間,是一個互相推進、辯駁、制約的雙向運動”。唯有做到多維互補,方能讓整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在當代性和歷史感、主體性的批評激情和客體性的學理規范之間達成一種相對合理的均衡。

“史料學轉向”作為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新發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方法論意義。轉向史料(學)的研究是在對傳統樸學方法的辯證揚棄中進行文學史料的系統發掘、整理和考辨,從而為進一步的研究夯實學科基礎;轉向新史料的研究是在史料邊界的拓展和方法的新變上銳意開掘,從而為現當代文學研究拓寬版圖,提供新的學術增長點;轉向實證性的研究則是在整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強調考據傳統和學術規范,反對過度闡釋和強制闡釋,有利于反撥批評化、即興式的空疏學風,提升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學術品質。因此,“史料學轉向”不僅意味著現當代文學學科已進入“自覺歷史化”的成熟穩健狀態,也標志著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一場意味深遠的范式調整和格局重構。這種學術發動將帶來全新的研究契機和厚實的研究成績。

注釋:

① 張頤武:《當代中國文學史料學:起點與機遇》;孟繁華:《當代文學的歷史敘述與史學的建立》;韓毓海:《文學的“重構”與“解構”:建設“當代中國文學史料學”的意義》,《當代文學參考資料與信息》1991年第2期。

② 孟繁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乾嘉學派”——以洪子誠、程光煒、吳俊的研究為例》,《文藝爭鳴》2018年第2期。

③ 吳秀明、史婷婷:《當代文學史料研究狀況考察——基于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當代作家評論》2018年第6期。

④ 程光煒:《主持人語》,《文藝爭鳴》2020年第2期。

⑤ 郜元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史學化趨勢》,《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2期。

⑥ 吳?。骸缎率兰o文學批評:從史料學轉向談起》,《小說評論》2019年第4期。

⑦ 賈植芳:《中國現代文學總書目·序》,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

⑧ 樊駿:《這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關于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工作的總體考察》,《新文學史料》1989年第1期。

⑨ 王瑤:《關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工作的隨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0年第4期。

⑩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

金宏宇:《文本周邊——中國現代文學副文本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頁。

張均:《區分的辯證法——〈暴風驟雨〉人物本事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附錄:《“e考據時代”的出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頁。

謝冕等:《當代文學的學科建設》,《上海文學》1995年第2期。

解志熙:《古典化與平常心——關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若干斷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第4期。

解志熙:《考文敘事錄》,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9、20頁。

商金林:《現代文學文本精讀重在以獻定文》,《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

於可訓:《構建用材料和事實說話的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編年史編纂拾得》,《於可訓文集》第4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360頁。

洪子誠、李浴洋、李靜:《重審當代文學中的“制度”與“人”——洪子誠教授訪談錄》,《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2期。

作者簡介:馬天嬌,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2;金宏宇,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劉保昌)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魯迅的小說在具體形象的創造中,揭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為我們當代文學樹立了杰出的榜樣。本文分析了魯迅小說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關鍵詞:魯迅 小說 當代文學 影響

中職學生愛看文學作品,而對于魯迅的作品,大多數學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內涵。中職教師應該巧妙地加以引導,向學生介紹魯迅小說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魯迅及其作品。

一、貼近底層群眾

從現代小說的開篇之作《狂人日記》到《孔乙己》《藥》《故鄉》《長明燈》《傷逝》《離婚》等,在魯迅的現代小說中,無論是農民、婦女還是知識分子,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被壓迫、被損害的人物。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小說塑造的狂人形象,其象征意義是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封建社會的叛逆者,是一個清醒的啟蒙主義者的形象。這篇小說的構思與藝術手法,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小說中象征主義和意識流手法的典型。它的象征暗示的陳述,狂人夢幻的思緒、浮想,顛三倒四混亂不堪的語言,精神的憂慮,既是“迫害狂”患者的真實的一面,又體現了作者于混亂的整體秩序中的精心細致的籌劃。

我國當代文學,特別是新時期的文學作品,也受到了影響,特點之一就是作品的主人公從英雄變為了普通人。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文學沖破了各種禁區與束縛,由政治型轉向社會型。作家獲得了獨立地位,文學創作獲得了自由,由于多視角多層次地觀察社會,發現了無限豐富多彩的生活元素所構成的動態變化的生活潮流,所以,使文學的表現擴大了。相繼出現了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大墻文學、改革文學、倫理文學等,一個個新的文學浪潮滾滾而來。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高大無缺陷的神了,而是沖破階級斗爭框架的普通小人物了。這些人物真正反映出了人們之間的現實關系,揭示了人物的復雜性格,寫出了人物的命運。新時期小說的人物趨于性格因素的多重結構,十分復雜和豐富,可以說回歸了魯迅小說的視角。

二、正確對待文學遺產的繼承

魯迅在《拿來主義》一文中明確地指出,繼承中外文學遺產的正確態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以沉著勇敢、有辨別、不自私的態度,先占有,再挑選,也就是“棄去蹄毛,留其精粹”。而魯迅本人就是繼承中外文學遺產的典范。

擇取中國遺產中的精粹,融進外國遺產的新機,將使我們的文學創作更加豐富多彩。我國當代文學中較有成就的作家,多直接或間接地受益于魯迅的創作思想。例如王蒙就是一例,他前期的創作主要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到來,他開始向西方學習。但他本著魯迅“拿來主義”的精神和方法,并沒有像歐陽子、王文興那樣生吞活剝,而是吸取了現代派文學中多角度打破時空界限的敘述方法和意識流的表現技巧,使作品方法雖新但不失民族特色。他的《春之聲》《蝴蝶》等小說是融中西文化于一爐的代表作品。新時期涌現出來的一些青年先鋒小說作家,如洪峰、馬原等,他們多吸取西方后現代派的表現技巧,使自己的創作更前衛些,但也未失去民族本色。因為他們以本民族立場、思想觀點,寫本民族的生活,必然要反映本民族的風俗。他們大膽繼承外國文學遺產,用創作豐富了我們當代文學園地。這些都是與魯迅的思想影響分不開的。

三、堅持對人性進行探索

當代作家中,在表現小人物命運的創作中,如魯迅那樣不媚俗,不虛夸,堅持對人性進行真誠探索的人也確實不少。

魯迅不僅對大陸現當代作家有著深刻的影響,對臺灣現當代作家也有一定的影響。臺灣著名作家陳映真就是在魯迅思想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他在小學六年級時,在一本不知從哪里得到的破舊的書中,讀到了《阿Q正傳》,這部小說集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說:“隨著年歲的增長,這本破舊的小說集,終于成了我最親切、最深刻的教師。我于是也知道了中國的貧困、愚昧、落后,而這中國就是我的,我于是也知道:應該全心去愛這樣的中國——苦難的母親,而當每一個中國的兒女都能起而為中國的自由和新生獻上自己,中國就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感謝少年時代的那本小說,使我成為一個充滿信心的、理解的,并不激越的愛國者?!?/p>

魯迅在《破惡生論》中說:“救國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濒斞杆枷胍恢被钤诂F當代文學中,是現當代文學之魂。通過學習魯迅小說,可以增加學生對現當代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生學好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機電工程學校)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后現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連貫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學也呈現“碎片化”現象,微博文學可以說是碎片化文學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誕生以來,微博文學已經成了網絡文學的新鮮話題,而2010年新浪微博舉行的“微小說有獎征文大賽”又提出了“微小說”這一概念。對微小說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們發現微博文學發展的脈絡,而對微小說作品進行文本分析可讓我們理解微小說這一新興文體——碎片化式的文學的特質?!拔⑿≌f””帶來的并不是“文學的終結”,而是網絡文學發展的新的可能。

[關鍵詞]微小說;微博;網絡文學;文學碎片化

[作者簡介]門紅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從媒介傳播的角度來看,可以把文學的發展分為口頭文學、書寫文學、和網絡文學三個階段,縱觀文學發展史我們發現,每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的興起或改變都會給文學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晚清印刷術的發展帶來的是小說的繁榮;網絡的流行使網絡文學風行一時;手機的普遍使用誕生了短信文學:博客的興起衍生出博客文學。如今,伴隨“微博”的大熱出現的則是“微博文學”,盡管微博文學處于一個非常繁榮和熱鬧的發展階段。但是對其進行學理上的研究卻始終沒有充分展開,首先是因為微博文學的出現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重新浮出水面,比如這種依附網絡存在的、方塊式的“文學樣式”是否是文學?是文學的另一種存在形式還是在某種意義上的“文學的終結”;其次,如果我們把微博文學理解為網絡文學的一種,那帶來的問題則是:這種100多字的“網絡文學”是傳統網絡文學(如網絡長篇連載小說)發展的趨勢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再次,微博文學尚處于發展階段,還沒有產生出比較完善和系統的文學作品,這也使得對其進行理論的闡釋顯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說征文”則將微博文學再次集中細化到“微小說”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賽的形式產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說”作品,在網絡上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各大紙媒也紛紛轉載刊登這些作品,各方評論家也對此發表了許多看法。同時。這次“微小說”“有獎征文”的性質又增加了這次文學討論的復雜性。本文試圖在分析“微小說”概念的源起和發展基礎上,從微觀上闡述此次“微小說”作品的特色,并結合評獎的過程從宏觀上來論述此次“有獎征文”中“微小說”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從而展開對電子傳媒時代文學的碎片化現象展開解讀,重新探討新媒介下文學的境遇與未來網絡文學發展的可能性。

一、文學的碎片化現象:微小說概念的誕生與演變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說@大世界”為口號的“中國首屆#微小說#大賽”的活動規則:“無論是幽默、恐怖、科幻、愛情、懸疑等等,都可以濃縮成140字以內的微小說,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營造出朦朧的愛情,詮釋出深刻的感悟、表達出生活的苦樂、展現出睿智的幽默。一起來寫微小說,說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參賽作品的題材要求是微型小說?!贝舜未筚愒O置了約30萬元總值的獎品,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優秀獎四個獎項,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萬,相關微博討論量達1668213條,其參與人數與作品數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說是一次“微型網絡文學的狂歡”。

同時,這份說明也標志著“微小說”概念的正式誕生,從活動規則可以看出,參賽作品的題材要求是“微型小說”。不過這里的微型小說更加“微小”,只有140個字。一般意義上講,在小說的分類中,有一種是按篇幅劃分,即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微型小說,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說,還有“一分鐘小說”、“小小說”、“千字小說”、“瞬間小說”等說法。這種分類僅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說在小說這一文體的規定上,微型小說和其他小說類型是一致的。如小說中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只是由于字數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說更加精煉巧妙,要做到用語簡短而涵義深遠,如此說來,是否意味著“微小說”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說之后作為按篇幅分類的小說中的一種呢?答案是否定的。傳統意義上的理論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對這一概念作出明確的定義,試圖從小說的概念發展來定義微小說是徒勞的?!拔⑿≌f”中的“微”不僅僅是指“小”,更多的是說明它的載體是“微博”這種媒介。我們知道,世界第一個微博客網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國上線的“Twitter”,它允許用戶通過電腦網頁、手機短信、即時聊天工具等多媒體途徑向微博客發布簡短的文本(字數限定在140以內)。在不到兩年內,我國類似的網站也陸續出現,如飯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線之后大熱的新浪微博??梢哉f這些微博的出現促進了全民寫作的浪潮,人們在微博上發表一些零碎感悟記錄日?,嵤碌耐瑫r也開始進行創作。寫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網曾舉辦過“微博客小說大賽”,但是影響范圍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體小說《圍脖時期的愛情》開始在新浪微博上線連載,“微博體小說”開始流行,對于何為“微博體小說”,作者聞華艦指出:“1.每節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節點,要在140字里寫出張力和內容來。2.故事情節的發展要圍繞著微博發展,比如小說里有微博里正在熱議的熱門話題。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實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關圖片、視頻、音樂?!币钥闯?,這其實是一個長篇的連載,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漸發表出來,它體現了“微博體”的概念,但在整個小說的構思和設計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從性質上還是一個長篇小說。到新浪的“微小說”大賽,則對微小所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在140字以內完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獨立的小說,要求具備小說的特質,人物、情節、環境必須具備,是一篇立體的文學創作。

“微小說”大賽開始之后,各方評論對此概念褒貶不一,反對者大多以為140字寫出來的不過是心靈雞湯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難寫出一篇情節、人物、環境都具備的好小說,這不過是現代社會中碎片化閱讀的又一佐證;擁護者如網絡作家王小山認為:“小說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會發展到現在,小說已經沒有必要容納和傳達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經典小說作品可以用11頁文字去描述印刷機是怎樣運作的。而微小說使得文學與現代傳媒手段結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優勢,我覺得這是文學發展的一個好的趨勢?!边€有評論者認為《詩經》《論語》中的許多章節都可以認為是“微小說”,不可否認,140字的微小說這種簡短的“方塊文學”的形式容易讓人聯想到我國古代早期的神話傳說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人

志怪小說,如《淮南子》《世說新語》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載,火濫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

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

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

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

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

民生。

——《淮南子·覽冥訓》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

未止,乃下地以屐齒碾之,又不得,嗔甚!

復于地取內口中,嚙破,即吐之。

——劉義慶《世說新語之言語第二》

再看兩篇“微小說”大賽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說爸爸牽著兒子走過玩偶店櫥窗時,兒子吵著想要櫥窗里那個機器貓。爸爸習慣性地拒絕了兒子的請求,但向前走出十幾米后又牽著兒子走了回來。已經有很久沒看過這部動畫片了?爸爸不由有些憂傷地想道。他拉著兒子走進了玩偶店,兒子興奮地對柜臺小姐說:“我要一個機器貓!”“兩個?!卑职盅a充道。

於意云#微小說#星期一,派出所的劉所長走進辦公室,桌上放著一份《關于禁止在轄區內飼養寵物的通告》等著他簽字。劉所長認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紅紅的小梅花。

單從形式上看,這幾篇似乎都是“方塊文學”和“短文書寫”。甚至由此有人提出這是不是一種“輪回”,當然,這兩者在語言、產生的文化背景、內容的深度和所負載的文化意義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數語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講述完整的故事,這就要求作者對語言更加錘煉,如有的評論家所言:“以前是千言萬語的灌水,現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餾’?!薄耙詽h語簡短而豐富、含蓄而情長的特點。拿來寫微博小說不是天然的語言優勢嗎?”

綜上所言。我們可以這樣定義微小說,它是以微博客形式發表的微型小說,是微博客價值延伸的一種生動表現形式,這是一種新興網絡文學形式。它是一種方塊文學或日“碎片化文學”,這種碎片化體現為形式上的短小與內容上追求瞬間的閱讀感受。

二、碎片化文學的特質:“文眼”與驚顫的瞬間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說大賽”征文評獎共分三個階段。首先是由大學生評審團“我們文學社”從所有參賽作品中評選出200部作品進入復評,之后由23名專家評審團選出50名進入決賽,最后由專家評審團選出最終得獎作品,其中參考作品被轉發的次數及人氣。在最后一輪的評選中,評委團在2011年1月4日發出聲明:“本大賽主辦方和評委團一致認為本次微小說大賽雖優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質量差距不大。為公平起見,大賽組委會決定將一等獎(價值10萬的汽車)折合為現金10萬順延分配至二、三等獎。二等獎由5名增加為6名。獎金由1萬元增至2萬元;三等獎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優秀獎34名,價值2000元的手機一部?!敝链?,微小說大賽的全部獎項已經誕生。

在征文的規則中,對微小說的題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愛情,懸疑等,但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微小說都是“情感類”。在進入復評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類占了119篇,獲得二等獎的六篇小說中,情感類5篇,科幻類一篇。以下是二等獎中的前三名,分別是最佳催淚作品、最佳人氣作品和評委推薦作品:

夏正正#微小說#外婆離開人世的那個黃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著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臨去前對外公說‘放學了’。一直假裝平靜的外公聽完這句話后像個孩子似的大哭起來。葬禮結束后我問起外公這三個字的含義,外公告訴我說這是從前他和外婆還在上小學時外婆常說的一句話:放學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說#我因車禍而失明,所以我從不知女友長什么樣。那年,她得了胃癌,臨終前她將眼角膜移植給了我。我恢復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給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張空白照片,照片上寫有一句話:“別再想我長什么樣,下一個你愛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樣?!?/p>

甲斐文#微小說#村里有個孤兒叫Nasa,經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來啦~”,盡管村里連根外星人的毛都沒出現過。樂此不疲的Nasa有個秘密,他是個超能力戰士,每次外星人來襲都被他擊潰了,次數多到數不清。而看到Nasa就會生氣的村民們,其實也有個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說自發表在網絡上就一直備受關注,是被網友取名為《放學了》的名篇,轉發次數達到14596。小說開篇到提到“放學了”三個字其實是設置了一個懸念,為什么外婆會說這三個字,小說結尾交代原因的同時也說出了這篇小說最關鍵的一個詞——回家。140個字寫出了外公外婆的愛情史詩,也讓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中間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許經歷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彌留之際最想念的也不過是和外公一起牽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說是從小到大再到小,收縮有度,小說語言簡潔平實,渾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確是眾多微小說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轉發次數是最高的,但小說的整體境界稍顯小氣,雖說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但故事的新穎度并不高。小說的結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強的,且表達感情勝在一個“巧”字,主人公Nasa自認為有個秘密。而沒有想到的是村民們也有秘密,那就是保護Nasa的這個秘密,整個村的大人來做一件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呵護一個孩子的“童話世界”,這是小說的精髓之處。

整體觀察入選以及獲獎的微小說。首先我們發現在題材的選擇上大多是情感類。表現的是一種溫暖的情懷,而幽默諷刺玄幻類的很少,直接或間接表現當下社會問題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說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結尾部分。即點睛和意外的結局,這就要求小說中有“文眼”,有讓人瞬間感到震撼的語句,如《放學了》中的“我們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們雖然生氣,但卻在深夜扮成外星人與Nasa玩耍。到底何為一篇優秀的微小說?此次評獎的標準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賽組委員邀請了四位評委參加“微訪談”。在線與網友就次微小說進行討論。評委們提出“語言能力”與“想象的空間”是好的微小說所必須的,如聞華艦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說,可以擴展成一部百萬字的巨著。反過來說,微小說就是把這部巨著的黃金眼挖出來。少些場景色描寫,少些心理活動,留給更多空間給讀者想象?!焙绶抑赋觯骸拔覍ξ⑿≌f的一個評判標準是,是否有足夠的信息量。引發讀者更廣更深的聯想?!钡珕栴}在于評委團面對的只是200篇微小說,而如何在23萬篇中選擇200篇,這就需要評委團快速地閱讀選擇,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說只是一閃而過。憑借“一瞬間的閱讀感受”來選擇,這種感受取

決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讓評委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這140個字的小說必須出新,出奇。另外,評委團另一個參考標準是轉發次數,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次評獎也是網友與專業評委共同運作的結果。

通過微小說的定義的發展我們知道。在新浪微小說大賽之前,其他網站如9911也舉行過微博小說比賽,但是并沒有引起大的反響,而新浪舉辦的這次卻影響巨大,這顯然是取決于網站的影響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資源優勢舉行這樣一場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響力??梢哉f征文是一種營銷策略。微小說文學在某種意義上擔當了“廣告”的角色。所以,對于“廣告”的內容主辦方是有要求的。從上文我們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萬部作品,有關的微博評論達1668213條,在這些作品和評論中有很多是關于“耽美微小說”(以寫同性之愛的一種小說類型)的,也有很多網友創作和轉發了這種類型的微小說,其中也不乏優秀之作,但最后沒有一篇進入到比賽之中。所以說評獎過程中其實是有兩套標準即“轉發次數”與“評委認可”,在23萬個作品中,轉發最多的是這篇小說:

Well_Lee李煒#微小說#半夜回家,打開門,發現地上多了一雙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轉了一圈,沒人啊!回頭再看,那雙鞋不見了。

但這篇小說也僅僅在轉發中位列第一,并沒有進入比賽,被轉發次數多的小說有兩點,一是名人效應,這篇小說是“快男”李煒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題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說”。所以說評委團在評論小說時,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學所用的標準,比如一篇小說應該具有哪些要素,有沒有鮮明的人物或者經典的場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而在網絡上迅速流傳的則是非主流的內容以及特殊表達方式的。雖然與評委的標準語在網上流傳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對微小說的大致評價標準是一致的,即尋找故事中的文眼,尋找在140字中讓微小說出彩的亮點,更加注重一瞬間的閱讀驚顫。

三、碎片化的文學:不是文學的終結,而是文學發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說創作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完成,構思完一篇小說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發送到網絡上與其他讀者網友在線交流,文學創作從來沒有這么容易,這么自由,似乎變得無人不可,無時不可,在當代消費社會中,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們很難進行大部頭的創作與閱讀,人們喜歡創作這種“即時”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時化的創作,即時化的享受,追求一時的感覺,微小說正是契合了這樣一種心理。微小說大賽之后許多報刊雜志也開辟了“微小說”欄目,繼續征稿,將微小說從網絡帶到紙媒。許多評論者由此擔憂。文學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終結?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在《文學評論》發表,提出“新的電信時代正在通過改變文學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終結”之后,評論界在關于文學與現代科技的關系的談論中一直有“文學走向終結”的聲音。重新提起“文學終結論”其實很真實地反映了文學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識分子在大眾文化背景下對文學的擔憂和隱痛——在看似“全民創作”的繁榮背后,其實是文學的日益邊緣化。一分鐘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說更讓文學研究者有理由懷疑:文學何為?何為文學?140字似乎難以蘊含文學應該包含的特質,而這種瞬間即逝的文學似乎也很難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跡。不過,結合上述幾篇優秀的獲獎微小說我們看到,在一篇微小說中是可以包含小說中的三要素。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文學創作”。首先,文學是人學,文學必須也應該反映一個時代人類的心靈歷程與對時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沒有比微博文學,微博小說更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使得人們處于“快生活”中,文學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塊文學”,可以瞬間消費。但另一方面,從微小說的內容來看,情感類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卻是對這種“快”的反思與厭倦、都市中人的孤獨與游離,——生活其中但又強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時代,微小說中強烈反映出人們對溫暖情感的向往,《放學了》是一種長久不離不棄的愛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間的溫暖情懷,而初選、復選、決賽中情感類占有絕大比例也反映了這個現象。其次,眾所周知,網絡文學的一大特點是自由,語言的自由,作者創作的自由以及創作內容的相對自由,但是在這次微小說大賽中。卻對語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個字,要求語言更加凝練,表達更加準確,是對作者的一種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網絡語言的運用非常少,由此我們看到,創作形式變化的同時卻對創作語言和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可以說是對網絡創作語言的一種有力的整合。

今天,網絡文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網絡文學的理論研究也將成為文學理論研究的新的生長點。微博文學、微小說這種依附于網絡微博存在的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它豐富了網絡文學的空間,它的可持續發展也取決于不斷有更好的作品出現,只有這樣,“微小說”才能不僅僅只是一種“文學快餐”而也可以獲得自己自足的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現代科技的發明創造日新月異,而每一種新的發明創造都在呼喚著新的信息傳媒和符號載體的問世,隨之而來的又總是種種文化創意、藝術幻想和審美靈感的勃發?!?/p>

[參考文獻]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J],國榮譯,文學評論,2001,(1).

[2]姚文放,現代文藝社會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青山]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第4篇

內容摘要:將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進行結合,統稱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一般情況下,現代文學指的是從五四運動到一九四九年之間的文學,當代文學指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文學。伴隨著越來越多人對現當代文學的興趣和學者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現當代文學也得以更加細致和全方位的展現,相對應的是不斷提升的學科地位。但是面臨著現代化社會信息爆炸的現狀,迅猛發展的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網絡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侵略,使得現當代文學偏離了其原來的發展路線,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漸漸暴露出來的大部分問題,對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和生存起到了嚴重的阻礙。

關鍵詞:中國 現當代文學 現狀 發展方向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學在歷史歲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時代的發展過程當中,文學也進行著自身的改變和進步,在接近七十年的發展、努力和探究之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情況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伴隨著越來越多人對現當代文學的興趣和學者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現當代文學也得以更加細致和全方位的展現,相對應的是不斷提升的學科地位。但是面臨著現代化社會信息爆炸的現狀,迅猛發展的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網絡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侵略,使得現當代文學偏離了其原來的發展路線,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漸漸暴露出來的大部分問題,對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和生存起到了嚴重的阻礙。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概述和發展過程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概述

將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進行結合,統稱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一般情況下,現代文學指的是從五四運動到一九四九年之間的文學,當代文學指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文學。分析中國現當代文學發生的時間點,它們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革而產生,而中國社會變革的實質是從農耕文明轉向工業文明,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也就是我們說的現代化歷程。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過程

在中國現代文化的視角來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即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指的是文學革命時期,從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七年,創造社和文學研究會是該時期最為重要的兩個文學社團,文學作家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和魯迅。第二個十年是革命文學的十年,指的是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七年六月。這一階段的代表作家是巴金、曹禺和老舍等自由主義作家或左翼作家,而伴隨著矛盾的作品《子夜》的發表,文學的形式也進行了創新。第三個十年指的是抗戰時期,指的是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鮮明的時代特點被注入了該時期的文學作品當中,將社會背景通過文學作品進行反映出來,在這其中,國統區最為優秀的作家是錢鐘書和張愛玲,而解放區最為優秀的作家以趙樹理為代表。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的現狀

(一) 、商業化的文學創作

在現代社會,市場化的發展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和侵蝕了當代文學創作者的文學創作,推動了當代文學的巨大變化,朝著文學功利化的方向發展,文學成為了謀取利益的工具,成為了名利的附屬品。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刺激下,“純文學”逐漸消失,伴隨著大眾文化在網絡等傳媒方式大肆發展,導致嚴肅文學對文學地位受到“俗文學”的挑戰。文學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啟蒙、審美甚至教化功能,被逐漸放大的僅僅是文學的娛樂功能,抑制了文學作品中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嚴肅文學逐漸的被邊緣化,僅僅被一部分的精英分子所接納。伴隨著文學的功利化,越來越多的作家進入到了市場和名利的競爭當中,他們希望各種獎項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文學作品而獲得,想讓自己在文學界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更加希望市場被自己所創作的文學作品進行主導,并且從中賺取大量的財富,文學創作根據市場需要來進行,庸俗化、名利化和市場化占據了文學創作過程,扭曲了原本正常的文學創作狀態。

(二)缺少自我審視精神

對于“自我”的認真反思和審視,是文學研究和批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們傳統文化的延續指的是“自我”。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根基應該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當代文學創作的營養應該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汲取。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特殊階段,自我的反思和審視被我們忽略甚至放棄,文學的發展自由散漫。因此,當代人深刻的心理,沒有從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缺少自我審視精神是文學極端化的表現。

(三)缺乏創新研究

通過分析人們現在的生活情況可知,人們的生活被都市文化和網絡文化填滿,社會發展階段非常迅猛且日新月異,在這個階段,發展較快的是純文學和先鋒文學,并且成為目前文學領域方面研究方向和熱點。舉例來說,底層寫作、革命小說和鄉土文學。與此同時,在時代發展特征的影響之下,深刻的變化也在文學研究方面發生,造成了研究領域和形式的便捷化,導致功利性占據了文學領域的研究。在目前的時代社會環境中,我國大多數學者都在積極努力的對現當代文學發展進行研究,這種現當代文學研究熱度的提高,雖然將文學研究領域進行了拓展,人們的文學視野和文學角度得到了增強,但完全沒有體現出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意義,并且將現當代文學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了縮減,造成了降低研究深度的后果,在大家忽略了社會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研究之下,文學創新研究更是遲緩,學術研究的負擔過重的現象層出不窮。

三、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方向

(一)民族化的文學模式

在當前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要將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回歸傳統,就必須要發展民族化的文學模式,與中國文學發展規律進行相符合。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西方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但是民族文化還沒有被一些當代文學作者忽略。舉例來說,現當代文學當中,部分作者創作的白話詩歌,它們的來源多是描述民間的真實生活,或者是一些關于民間生活的歌謠,將民間的這一生活群體進行了細致的刻畫,表現出了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民族化精神的體現。與此同時,現當代文學創作者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弘揚的心理,也在民族文化的描寫和中華民間產物的汲取過程當中體現出來,積極地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的過程當中,對于外來文學的借鑒必不可少,但是中國傳統的特色也要在創作過程當中得以體現,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的基石是傳統文化和民間精神,這樣,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深層次發展才會得到保障和促進。

(二)世界化的文學模式

將創作現當代文學的時代背景作為出發點,在今后的發展過程當中,”西方化”的觀點要從中國現當代文學當中進行剔除,文學發展的模式要走向世界化。作為一種精神上的文化承載體,文學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它的發展應該能夠將人類的精神內涵和審美情趣進行反映,而不是將人的價值觀進行否定或者是從中獲利。文學沒有國家的界限,也沒有階級的區別,所以,在今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當中,一種世界性的交流模式亟須被建立,只有這樣,每個國家之間的文學和文化交流才能夠得以保持,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才會更好的促進。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創作者和研究者要明辨是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發揚長處避免缺點,頭腦要時刻保持清醒,不是將創作動力基于西方文化,也不是固執地發展傳統文化,而是要將一種具有特殊文化內涵和創新動力的新文學精神進行建立,積極健康的文學精神是具有創新性的,看待世界文學要用整體的眼光,才會促進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

(三)人性化的文學模式

通過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發展史可以得知,中國的文學創作者在挖掘人性本質特征的時候,會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方式,也會樹立起一些人性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對于文學創作者來說,發展人性化的文學模式,要有以下三個步驟:第一,中國當代作家不能忽視重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只有將經典進行重讀,才能將新文化達到更好的銜接,才能更好地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第二,要持續擴大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術氛圍,在擴大的過程當中,還要持續的深入研究傳統的古詩詞和戲曲,將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進行深刻的體會和感悟。與此同時,還要重視社會變革或轉型期的市民文學,將它的文學特性和社會效應進行認真分析,使得文學發展的平衡可以得到保持。第三,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缺少的是感動人心的語言,面對這種現狀,中國當代文學作家一定不能將自己的意識進行禁錮,要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將生命的意義進行尋找,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社會發展過程,用獨一無二的方式進行重繪或記錄。發展人性化的文學模式,使得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四、結語

根據以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現狀分析和概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作家在進行文學創作時,應該將自身作為出發點,重視選擇語言表達方式,不能忽略文字的運用,創造出具有積極作用的文學作品。第二,在當代文學的范疇內,需要更能體現時代性的文學作品,文學創作者要把這個目標謹記心中,作為自己文學創作的動力。第三,商業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文學創作不能完全地受制于商業化,文學創作者要放大對社會的責任感,積極發展民族化的文學模式、世界化的文學模式和人性化的文學模式,避免文學的功利化,將自身的影響力得到提高,文學創作要伴隨著積極的心態,文學的創作者們要切實的體會到,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和文化積累影響自己的文學作品的優秀程度,自己的文學作品不是名利場上的籌碼。生活需要用心感悟,作品需要用心創作,中國現當代文學未來創作方向由這樣的文學作品決定。

(作者單位:信陽農林學院)

當代文學論文范文第5篇

當代文學史的分期、劃界自新時期文化觀念變革以來,就一直有多種主張?!?0世紀文學史”概念基本是持取消立場的,因為20世紀文學作為一個敘事整體出現后,當代文學自然就不再具有獨立的存在價值,它作為一個整體邏輯的文化延伸,反映出來的僅僅是大歷史時段的裂變消息,甚至是扭曲性的歷史內容。但事實上, 20世紀作為一個整體本身并非是不證自明的,它內部組成元素的多元復雜、眾聲喧嘩,導致“20世紀文學史”與其說是一個清晰的歷史概念,不如說是一個帶來了更多沖突的文化思路,因此作為一種致思方式、敘事方案它很可能已經被廣泛傳播,但實踐性的成果并不能令人滿意,很多著述更像是一個現當代文學史的縮寫版本,既缺乏新穎性也沒有說服力。與“20世紀文學史”對于當代文學史取消立場不同的是,更多研究當代文學史的學者則致力于擴張研究對象的涵蓋范圍,他們不僅在現代文學的文學版圖中清晰地勾畫出一個有序的左翼文學傳統,而且不斷突破1949年的政治學描述,把1942年甚至是抗戰爆發后的戰爭文學歷史都納入到當代文學歷史的講述范圍。于是,當代文學史不僅因此獲得了自身的漫長歷史敘事而且具有了歷史發展的文化合法性。我們對于當代文學史被納入到20世紀的整合體系中并不持樂觀態度,但我們也并不因此認同當代文學史的自我擴張沖動,在我們看來,1949年的邊界意義并不像有些當代文學史研究者所描述的那樣,必然伴隨1949年政治意義的消解而崩潰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歷史廢墟,當代文學跨越廢墟的行為并不會因此變成當代文學史獲得自身合法性的敘事狂歡。

1942年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為影響當代文學發展的重要文學“法典”,當然具有不可疑義的重要性,但這個理論體系的當代延續并不能因此成為當代文學跨界旅行的理由。如果1942年成為當代文學的合法敘事邊界,那么我們如何描述1942-1949年淪陷區、孤島、國統區的文學歷史?我們賦予了解放區文學的當代正統性,我們卻割裂了歷史本身的整體性。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確立1942思想歷史主流性的同時,我們喪失了對于1942文藝思想的反思性。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模糊了毛澤東戰時文藝方針和戰后文藝指南之間的客觀環境差別,把戰時和戰后不同語境中同一種理論不同的文化本質表現等同化,從而失去歷史認知的客觀辨析,最終因為自身邏輯的維護而放棄對于這種文藝思想當代影響的具體闡釋。另一種傾向我們也是時??梢钥吹降?,那就是為了揭示當代文學歷史左傾的思想根源,常常把1949年之后的文學缺陷也追溯到1942時期的毛澤東文藝思想,從而通過戰時合法理論的非理性敘事,形成一種膚淺的歷史闡釋結論——當代文學之所以走上歷史的彎路,主要就在于影響歷史的理論自身犯了錯誤。我們當然要正視歷史的錯誤,但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非常重要的當代歷史背景,那就是遺忘了中國革命所從事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現代化工作,在這個開創性的工作過程中,即使錯誤也是探索性的現代失誤,而決不是歷史領袖人物或者理論觀念錯誤所導致的失誤。領袖人物的意志雖然代表了歷史的某種方向但并不能決定歷史的走向,也就是說,我們在追溯當代文學歷史的左傾錯誤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在歷史唯心主義的路線上進行,我們應該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確立客觀的分析和闡述原則,我們不能把1949年之后的歷史后果完全歸結到此前歷史時期的理論失誤頭上,我們應該把它看成是當代歷史本身在選擇過程中的必然后果,我們反思的不是當代源頭而是這個當代后果形成的歷史氛圍和時代背景。

否定1942年的劃界意義,并不意味著再度回到1949年的政治學描述或者闡釋,因為1949年的劃界價值從來不僅僅是在政治學意義上獲得的。毛澤東堅定有力的宣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并不僅僅是針對中國革命來說的,它的歷史時空是跨越百年、遠遠地延伸到了1840年,人民英雄紀念碑碑身上的浮雕更進一步把1949年的文化意義具體化了,在那些浮雕群像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1840-1949年的歷史演進軌跡,盡管你可以說這種歷史描述仍然是政治邏輯的話語反映,但它所充滿的百年文化指向也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說,1949年作為一個文學界碑,標志的不僅是當代歷史及其文化的誕生,同時也是一個百年歷史及其文化邏輯體系的終結。從這個意義上看待1949年,我們可以說,1949年是一個全新文化的開端時期,這個時期必然和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但已經開始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文學敘述體系,我們在這個意義上看待1949年的價值,可能就會懷有復雜的心情。一方面我們看到它所弘揚的現代政治、文化內容的全面實踐,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它如何一步步走向左傾激進,最終導致當代文學歷史及其文學的本質扭曲。

中國革命從來都有雙重的目標追求,那就是文化目標和政治目標。政治目標針對現實的革命發展狀況,文化目標則指向遙遠的歷史時空。二者的敘事規則在1949年之前可能是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重點訴求,但1949年之后則是逐步整合到一起的。正因為有這個整合的存在,所以1949年的界碑價值也就確鑿無疑了。如果說1942所代表的時代空間尚有多種文化勢力及其主張的爭鳴,人們雖然隱隱約約在民族、民主的文化大旗下可以看見整合的趨勢,但畢竟只有1949年才確立了這種整合,并在整合的思想原則指導下進行文學書寫實踐,所以,1949年開創了文學新空間,當代因此成為當代!

縱觀當代文學歷史中的文學書寫情形,我們看到中國革命的文化目標主要體現在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民族文化精神書寫層面上,無論革命戰爭題材的寫作還是農村題材的繁榮,他們內在里都有一個張揚民族新精神面貌的動機,重塑民族心理、性格、氣質和行為規范是這類文字充滿勃勃生機的重要原動力,這種原動力即使在今天也仍然不能被忽視。從《激情燃燒的歲月》、《歷史的天空》乃至《集結號》等一系列影視作品在受眾市場的廣受歡迎可以看到,當代文學對于革命文化目標的追求的確是包含了一個民族振興自身文化的光榮與使命價值的;從政治目標而言,當代文學的現實政治情結一方面表現為對于時事政治的過度關切,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對于民生政治的深度思考,趙樹理、周立波乃至柳青寫作中那些跟時事政治相脫離乃至背離的內容,正是民生情懷的自覺、不自覺顯露,至于右派文學、潛在寫作文本中表露的民生政治情懷更是極為明顯的。民生政治和時事政治之間的合謀與裂隙,既不是西方不同政見文學的翻版,也不是前蘇聯流亡文學的寫照,它是中國1949年之后特殊文化局面的體現,這種體現全面反映了1949年之前和之后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化布局,有什么能夠替代1949年成為標志這一突出文化轉型的更為顯著的標志呢?沒有,所以1949是獨特的歷史存在,并不因后人的敘事而消失其界碑價值。

僅僅從1949年自身的文化存在事實論證1949年的劃界價值仍然是不夠的,因為1949年充滿了太多的文化歧異,比如我們通過1949這個界碑就很難闡釋當代文學政治化傾向對于文學的制約與傷害,過度的意識形態情結使得當代文學的文學性問題成為一個可疑的存在。正因為如此,很多改寫1949年界碑意義的論述大多數都是從文學性缺失的角度切入的,他們試圖通過對于1949年界碑價值取消以削平1949年所代表的政治文化內涵,最終能夠讓文學性的權威在當代文學歷史空間中得到確立。我們必須承認這是一種美好的文學設計,但并不符合歷史本身的邏輯事實。我們從劃界的行為中必須更為深廣地深入歷史內部清理其文化遺產而不是簡單地改寫歷史從而讓歷史符合我們的主觀敘事邏輯或者欲望。更何況,從更長歷史時段的視野看,我們很難說歷史在走過當代文學這個特殊歷史時空時就沒有給文學留下可貴的文化遺產。換句話說,我們回首歷史究竟是為了探尋歷史真相還是為了把歷史全部書寫成為所謂的自我心史、心事,或者干脆就把歷史當成一種敘事,可以進行任何合法性的話語虛構?

超越1949審視1949我們發現,1949是1840年以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性階段。簡單地說,1949年之前,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階段,1949年之后則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道路的實踐階段。在這里我們沒有使用現代性而是現代化概念。因為我們必須看到,現代性作為現代化的思想話語表達如果脫離現代化發生、發展歷史的具體考量,就非常容易變成一種從概念到概念的話語演繹及其置換,從而導致歷史反思工作陷入概念迷思的局面,比如既然王德威已經發現了晚清文學的現代價值并不比五四落后,那么五四的現代性觀念就成為一個歷史疑點,而這個疑點很可能就徹底顛覆了五四的革命價值而把五四還原到一個平凡的身份上去,而伴隨五四話語權威的崩潰,整個現代文學的歷史描述也就都成為了一個偽現代性敘述革命。正因為面臨這樣的五四現代性問題,才有錢理群從現代文學“現代性”問題思考出發,提出的一系列有關追問:1、如何從晚清、民國以來文學、學術的發展,來揭示五四文學變革、現代文學的誕生的內在理路與線索?2、如何將現代文學置于與現代國家、政黨政治、現代出版、現代教育、現代學術……的廣泛聯系中,來理解文學的現代性問題?3、如何從更廣闊的視野來考察中國現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系及其實現現代化的過程?4、如何認識與處理新、舊文學,雅、俗文學及其關系,以及自由主義文學、革命文學及其關系?5、如何認識與處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與鄉村、沿海與內地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海派文學與京派文學的對峙與互滲?6、如何評價反思現代化后果的文學作品及作家,等等。(1)錢理群的這些追問透露出的正是現代性概念自身的敘述合法性質疑,而從他現代性與現代化概念的混用中我們更可以看到這種矛盾與困惑在一個現代文學研究者心中揮之不去的闡述陰影。

如果從現代化的角度出發,我們能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思想立場歧異,而在一個客觀的標準基礎上談論文學及其歷史劃界?香港學者金耀基把現代化的標準內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1、工業化2、都市化3、普遍參與4、世俗化5、高度的結構分殊性6、高度的“普遍的成就取向”(2)。通俗地說,現代化只是傳統社會變為現代社會的過程,它有工業化、商業化、城市化、社會化、民主化、法制化、契約化、個人化、科層化、世俗化、教育普遍化等許多方面。從這些現代化標準與內容出發,我們既可以解釋清楚錢理群的困惑,也可以把文學分期的標準客觀化。比如我們可以說,1840年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在這個關節點上,中國被動地進入了全球現代化體系,從而開始它被動的現代化歷程,因為被動所以有后世所謂保守主義的現代性出現,也自然發生一種從本土出發探尋現代性發生的文學史書寫沖動,《海上花列傳》之所以被重視,內在思想理路就是這種現代觀念的反映;比如我們可以說,1919年之所以不重要,就在于這個文化關鍵點并不是現代化的轉折點,正因為社會整體的現代化發展態勢沒有發生根本變遷,所以五四健將們只是在晚清的思想邏輯上展開了現代觀念的進一步深化而并沒有在現代化的觀念上做出深度反映,比如30年代的資本主義發展事實極少進入現代作家的視野,他們基本上仍然在中世紀宗法文化的范圍內書寫城市和鄉村,盡管用的若干現代的概念和話語體系,茅盾對于吳蓀甫的矛盾態度不僅反映的是革命文學原則的問題更反映了一代現代作家對于現代化發展的隔膜與輕視態度?,F代文學之所以存在“如何認識與處理新、舊文學,雅、俗文學及其關系,以及自由主義文學、革命文學及其關系”、“如何認識與處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與鄉村、沿海與內地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海派文學與京派文學的對峙與互滲”……諸如此類的問題,就因為五四諸公并沒有在現代化發展的視野中看待這些問題,而仍然沿襲晚清的傳統致思方式進一步摒棄這些問題中所包含的現代思考,最終導致現代文學多少繼承了傳統經世致用文學觀念而不是反叛了這種文學觀念,所謂審美現代性概括的大致正是與五四文學思維路徑相反的一類文學道路;比如我們可以說,魏源已經具有了一些現代性的觀念,梁啟超的現代性思想更是五四的直接思想遺產,但魯迅比他們更為現代也更為激進,這是因為魯迅擺脫了傳統社會及其文化的制約,而在進化觀念的支配下更多地思考了現代自身的問題,但魏源、梁啟超、魯迅之間的類似性仍然大于他們的差異性,因為他們處于現代化發展途程中的相似語境中,盡管從政治立場的角度看他們之間相差十萬八千里。

也就是說,現代化概念在文學劃界中所起到的作用雖然并不直接涉及文學內部的問題,但卻可能成為我們觀察文學內部變化的重要線索和分析依據。

從現代化的探索路徑上講,1840至1898是中國現代化的觀念確立時期,盡管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體系中應該居于何種位置成為思考的重點和關注的焦點,現代化的實踐(雖然盲目而且沒有系統)仍然成為改變社會構成的重要力量,晚清小說的崛起不僅表明城市化、世俗化格局對于改變文學生態的重要作用,而且表明晚清文學主題必然的現代性呈現。1898至1949則是中國現代化多種實踐方案的探索時期,無論君主立憲派的保守療法還是革命民主派的激進主張或者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道路設計,都是這個時期富有影響的現代化探索方案。過去,我們也許過度執著于黨派立場而對對立的一方有較多的批判,現在,我們則有了更為寬容的多元心態來把他們納入到一個共同的系統中加以認知和考察??傮w而言,1949年之前,中國的現代化方案盡管眾說紛紜但有幾點是共同的,第一就是中華民族的世界地位,第二是中國社會的國富民強,第三是中華文化的現代轉化。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政治斗爭、軍事斗爭和文化斗爭中全面崛起,與它有效歸納百年現代化的政治、經濟、文化主題并以之作為自己奮斗目標中的重要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現代化的實踐角度來講,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由于解決了1840年以來一直困擾中國的民族生存危機問題,所以它能在一個和平、穩定、團結的環境中實施它的現代化建設綱領,不僅工業化建設受到高度重視,現代化的其它指標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比如說,通過現代社會的國民-公民教育工程,一盤散沙式的中世紀農民就逐步轉變為現代意義上的勞動者,即使他們在鄉村勞動,他們的現代觀念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轉化成為現代產業工人,改革開放后大批農民工出現的事實表明,農民的文化身份早已潛在地轉型成為了工人,他們的集體觀念、組織觀念、時間觀念乃至生活習慣都相當產業工人化了。毛澤東《論十大關系》中所處理的各種矛盾問題主要就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要面臨的新興現代社會關系問題,因此才有以后隨之而來的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明確提出。

那么,我們把當代歷史不僅看成是百年中國現代化歷史的必然延伸,而且把它看成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全方位具體實踐,這對于理解當代文學歷史有何價值?

首先,我們可以因此解釋為何建國后馬上就有所謂的文學一體化運動的出現。文學一體化就是文學消除各種分歧,使文學統一到現代化建設總目標上去的文學功能再認識運動。文學一體化呈現出的政治清理其實體現的是現代化體制整合各種元素的體系化、標準化、模塊化內在邏輯,縱觀西方現代化發展初始過程中的各種現象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這種體系化、標準化、模塊化內在邏輯存在,只不過西方從來沒有過中國的文學立國、文學立言、文學立教的漫長傳統,從而文學并不屬于現代化體系化、標準化、模塊化內在邏輯實施的重要對象,在中國,它不僅成為重要對象而且成為過度關注的對象,以致文學的寫作從來就缺乏自身的文化邏輯,文學只能在現代化的體系之中尋找自身的合法位置。從消極的角度來看,文學從此失去文學性、多元性和自由性;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文學成為社會文化大教育體系中的一員,它起著鼓舞、激勵和規訓社會成員的作用。

其次,我們可以因此理解民族化為何成為當代文學的唯一美學主題。本質上說,文學民族化不是選擇的結果而是一種自然發展的文學必然,但由于中國現代化是一種后發的現代化,從來都存在西方影響的焦慮問題,因此,當代的民族化美學追求并不單純是一種文藝美學的追求而且是現代化美學的重要內容,它是如何克服西方現代化影響消除西方現代化文化殖民的重要工具,民族化在這里承擔了一種中國現代化文化建設的積極進攻角色,它不僅面向歷史整肅傳統而且面向現代化的文化未來規劃人生。我們當然可以很理直氣壯地說,當代文學并沒有因為這種積極的民族化策略得以建立自身的文藝美學體系,新時期以來的文學實踐證明,這種民族化美學脆弱不堪,一觸即潰,原因倒不完全在于政治化的過度干涉而在于中國現代化的主題訴求早已規定好了文學的身份,它就是一種服務于現代化建設的話語體系,它的獨立意義就在于它的不獨立。

最后,我們可以因此深入理解當代文學歷史價值和文化定位的問題。完全從文學性、美學獨立、話語建構角度考察當代文學,我們會對這個空間的認知價值大打折扣,因為這個階段的文學乃是基于國家整體現代化建設而展開的,我們反省當代文學的維度就應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敘事觀念體系。過去我們長期存在著用五四標準衡量當代文學價值的傾向,80年代之所以被看成是五四文化的回歸,內在理由就是五四的文化發展沒有在當代歷史空間得到有效繼承。其實這種觀念不僅取消了當代的文化價值而且取消了現代化追求及其建設實踐對于中國歷史所起到的巨大改造作用。不管陳奐生和阿Q之間有多大的類似性,陳奐生都不可能是阿Q的再世版本,因為陳奐生早已經被現代化改造成為一個現代農民,他踉踉蹌蹌前行的步伐反映的只能是現代的人的現代心事。從正面回應當代文學的歷史價值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全面反映中國按照設計好了的現代化道路接受現代化文化洗禮和改造的文學時代,這是一個不得不承受各種物質、生活乃至精神轉型折磨的文學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既能看到現代化實踐的熱火朝天激情,也可以看到現代化實踐失誤給人們造成的精神創傷和生命迷茫。

1840至1949年的現代化追尋之路,1949至當今時代的現代化實踐之路,完整地勾勒出了1949年的標志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界碑的意義,并在這個界碑的前世今生中發掘他們各自空間的文化、文學價值屬性,給予歷史一個明晰的輪廓和命名。

由于現代化體系只是文學生產的背景體系而不是文學的思想、情感、美學觀念指標,因此從現代化角度審視1949年的界碑意義并不意味著我們對于當代文學寫作就持全面的肯定態度。承認現代化的歷史發展主流事實是一回事,確認當代文學的文學性、美學意義和價值則是另一個層面的反思工作。從現代化的層面我們可以做出什么樣的當代文學反思呢?

第一,我們必須看到當代文學的文學書寫是對1840-1949百年屈辱歷史的改寫。這種改寫很大程度上張揚了中國人的英雄氣質而不是自我生活領域中的矛盾與困惑形象。也許當代文學在塑造當代文化英雄方面存在過度政治正確、過度優秀品質化的傾向,但這是一個民族重建文化信心的必然選擇。我們可以把當代文學看成是一個新的神話創立時期,干凈、純粹、明朗、樂觀、積極、自信和具有改天換地的勇氣與能力。沒有“十七”年,我們很難理解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內在動力——此期物質的進步固然源自對于當代貧困歷史的反動,但當代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重塑的民族氣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文化遺產,否則我們很難解釋為何那些歷史參與者既堅持歷史的不懺悔態度又同時對那個時代充滿了詩意的回首行為。

第二,我們必須看到當代文學對于現代化進程描寫的詩意色彩。盡管現實主義一直是現當代文學的主流美學追求,但事實上我們只有在浪漫主義的詩意視野中才能真正理解當代文學的文化學特征。當代浪漫主義也許脫離了物質現實卻在浪漫詩意的層面構筑了一個不同于歷史任何時期的現代文化主張和現代文化生存哲學。這個現代文化主張和現代文化生存哲學極大地張揚了當代人的主體信心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得當代文學呈現出塑造文學新人的強烈沖動,該時期幾乎所有的代表性作品都以塑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人作為突出追求,并根據浪漫詩學原則虛構新人的全新天地以及這個新人世界的無限魅力。

第三,我們必須看到當代文學基本上是一種國民寫作、公民寫作而不是自我寫作、個人寫作。因為當代文學是在注重物質基礎現代化建設、生產制度現代化建設、體制機構現代化建設而不是人的現代化建設環境中進行寫作的(3),因而當代文學的公民寫作身份突出,人的自我寫作消失。從人性、人道、人情乃至人道主義的角度基本看不到當代文學有任何的表現和進步,但在公共文化身份、公民文化寫作方面他的特色卻極為突出。從文學是人學的角度衡量當代文學,它除了失敗還是失敗,從國民、公民寫作角度,我們看到了責任、榮譽、信念和承擔在文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四,我們必須看到當代文學基本上是一種思想寫作而不是生活敘事。生活敘事注重生活自身的主題呈現,比如物質生活的細節、人際關系的告白、人生處境的分析、生命理想的沉郁頓挫,思想寫作只注意思想的邏輯性及其展開的各種可能性。脫離實際的思想常常演變為狂想,當代文學就常常墮入這種思想的邏輯狂想,并在狂想的邏輯體系中自得其樂,完全不顧生活的沉重。

第五,我們必須看到當代文學還是一種民間道德寫作。民間道德對于現代化文化的全面滲透是當代文學的突出特征,尤其是俠義文化的社會主義化使得民間道德獲得延續的合法性。無論農村題材還是戰爭題材都特別注意發揚民間道德的正義性,以此克服現代化建設中利益的爭端、享受的墮落、成名成家的自我發展沖動。我們可以說當代有一種改造過的民粹主義文化痕跡,但更可能涉及的是當代意識形態的人民正義觀念。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所以這種政治話語必然會體現為文學的民間文化復活寫作。但當代空間從來沒有純粹的民間道德也沒有純粹的民間文化。

從上述五點特征我們可以說,當代文學寫作既呈現出它的突出弊端也表現出它可繼承的特點。由于我們不可否認地仍然生活在當代現代化發展的后果之中,我們對于這種歷史的描述就必須像承認我們已經被它塑造而不可逃避一樣承認它的優劣所在,我們只有很好地分析了它的存在特征,才能真正把它轉化成為我們批判和繼承的遺產。從反思新時期文學的角度看,盡管新時期確立的人文主義觀念極為優勢地使自身的寫作具有批判當代歷史的深度性和廣闊性,但新時期卻未能在優勢思想指引下創造出優秀的傳世之作(4)!這個巨大的缺陷告訴我們,新時期文學雖然在人性的深度上達到了相當的程度,但在人的社會性、歷史性、文化性認知上反而有所退步,抽象的思想表現遠遠大于對于人的具體命運的感知。新時期成為一個高揚人性卻缺乏文學經典創造的文化時代。因此,我們不可因為當代文學的問題而否認它的創造。嚴格說來,1840年以來的文學就沒有曠世的經典,我們依然處于渴望經典、創造經典的過程之中。既然我們處于未完成的過程,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忽視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學經驗積累!

注釋:

(1)錢理群:《矛盾與困惑中的寫作》,《文學評論》1999年第1期,第48頁。

(2)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8~104頁。金耀基是直接把這些現代化內涵當做現代性內容來闡述的,所以劉小楓指出,金耀基建構的重點更接近于現代化而不是現代性。

(3)也不能完全說不注重人的現代化,更可能的原因是當時的意識形態已經得出一個共識,那就是凡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人就是新人,只要他在政治上先進了他就必然會體現出文化上的先進。在這種意識形態氛圍中,人們會很自然地把政治新人當成是現代化的新人,從而一切都按照政治新人的理想標準來塑造新人。這種認識自然是模糊了政治思想和生活現實、文化現實之間的非同一性,從而錯失歷史復雜性的深度認識。

(4)新時期和五四有很大的相似性,劉納指出:“在一個具有輝煌的文學歷史的國度,它的先進者呼喚變革,‘新’的文學卻只表現出與民族文學歷史極不相稱的藝術水準,這是五四新文學的最初的悲哀”(劉納:《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頁),新時期文學何嘗不是如此!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文學院)

上一篇:國外文學論文下一篇:歐美文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