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古代文學范文

2023-10-08

古代文學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有許多關于體育運動的題材,文學是反映中國人從古至今體育生活、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一個重要載體。從古至今,體育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在社會文化的變遷過程中不斷發展,而文學作品將體育文化的內涵用更加通俗與容易傳播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文化的發展。研究古代文學中有關體育文化的內容,以及體育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與促進,對于我國體育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圍繞古代文學中關于體育文化的體現,從體育文化和精神的內涵以及體育項目的發展等方面對中國古代的體育文化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體育文化 古代文學 發展

從古至今,體育作為人類活動的一種方式之一,是人類的社會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的體育文化是從前人的勞動與戰斗的間隙中逐漸獨立出來的,并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得以完善與調整,經歷了幾千年的變遷,得到較為完善的傳承與發展并一直保留至今。它不如生產活動、文藝活動等能夠留下相對較為清晰的產品、痕跡,因此只能通過一些文獻記載窺探當時各種體育活動的掠影。a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在中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體育文化在文學作品中,從詩、詞、曲、賦、散文、小說等各種文學體裁中表現了其茁壯的生命力和豐富的多樣化。

一、從古代文學看體育文化的發展

(一)體育活動的萌芽

中國的體育文化起源于生產活動,依附于軍事訓練。人們將當時的勞動人民在生產活動中經常使用的砍、扎、劈、射等動作,一直運用到后來的軍事活動中?!妒酚洝分杏涊d了“軒轅乃習用五兵干戈,以征不享”的場面,這樣的記錄表明了體育活動因戰爭活動而展開。另外,在《淮南子》中提到“燧人氏以瓠濟水,伏羲氏始乘桴”,從中可以得知,在燧人氏十七歲,就開始使用木筏并在伏羲氏時代就開始使用獨木舟。再后來的《帝王世紀》中記載了堯時期出現了擊壤,《別錄》中提到黃帝發明了蹴鞠、角抵等運動。從中可以窺見體育活動自此開始萌芽并成型。

(二) 體育文化的發展

體育文化雖然萌芽得非常早,但是體育文化從萌芽到成為一種獨立的有意識的活動,也經歷了很久的發展。在萌芽時期,體育活動雖然依附于生產活動與軍事活動,但是其純粹的運動意義在生產軍事活動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以及生產技術的改進,物質生活逐漸豐富,經濟財富開始增加,人們的勞動力活動逐漸變少,人類的活動行為不再只圍繞著生存這一唯一目的,而開始有更多的精力與空間投入于生產活動與戰爭之外,因此隨之開始出現了單純的體育運動和娛樂活動等。b從夏朝到戰國時期,體育活動已經開始成了日常的娛樂方式之一。在《禮記·正義》中描寫到“孔子射于瞿相之圃,觀者如堵墻”,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孔子與當時的百姓們都十分重視體育活動?!对娊洝ぶ窀汀分芯陀性娋洹颁克朴?,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我們從中即可以看出當時的百姓已經開始有了通過劃船這種體育運動來排解心中憂愁痛苦的意識。

(三) 體育文化的定型

中國的體育文化大約在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已經逐漸定型,體育運動開始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活動之一,也不再依附于生產與軍事活動,而開始獨立出來,成為單純的體育運動,甚至開始將體育活動中的某些運動項目作為官職稱謂,如秦朝將“射”作為一種官職稱謂,在 《文獻通考》中寫到秦在統一六國之后的閱軍大典之中,將角作為大典中的內容之一,從中可以看到體育活動在當時的重要性。在《漢書》中也記錄了“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來觀”的宏大場景,表現了體育活動在當時已經十分普遍。在《后漢書》中也一一整理了射法、劍道、蹴鞠、手搏等各種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十分詳細地刻畫了體育活動在當時的發展現狀。

(四) 體育文化的繁榮

隨著我國古代經濟開始繁榮,政治、文化等也開始進入鼎盛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富裕的情況下,體育活動逐漸成了一種流行的娛樂模式,并且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運動形式,例如蕩秋千、風箏、空竹、踢毽子、棋牌等。三國時期的曹植,就寫過關于空竹的詩歌《空竹賦》。在《事物紀原》中也記載了關于踢毽子的場景,體育運動也不僅僅局限于達官貴人,而開始深入普通群眾百姓,儼然成為了全民運動。特別是從隋唐之后,體育運動更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唐詩》中就有二十多首關于打馬球的詩歌,在《舊唐書》《新唐書》等歷史文獻中,也有許多關于唐朝人民參與體育競技的記載,甚至出現女性參與體育活動的英姿。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創造性地開創了“武科舉”,更是大大促進了體育運動的發展。在宋朝,開始開辦武學,這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民間體育的發展。這樣的盛況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體育文化在當時的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背景下得到了極大的推進與發展。

二、體育文化的精神與內涵

(一) 以德為本的禮儀風范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大國,就連體育活動也與禮儀規范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體育運動有著不可或缺的競技精神,但同時我國古代的體育文化更講究體育活動參與者的禮儀道德與品質?!抖Y記》中記載:“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p>

從中可見,在當時人們的體育活動并不僅僅是圍繞著成績和名次,而更加注重進退接言的禮儀風范。人們在體育運動中,不僅僅以名次為目的,更是希望在競技過程中,獲取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方可更好地完善自己。這樣的體育精神也能夠彰顯中國的大國風范。

(二) 動以養身的保健目的

中國的體育運動精神與西方不同,西方注重競技,以比賽結果為目的,而中國則更多強調動靜結合,借助運動來保養生命,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同樣也伴隨著養生保健的發展。早在莊子時期,莊子就強調通過動以養身、主張通過體育運動來鍛煉身體,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在《后漢書》中記載了華佗創造的五禽戲,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鶴這五種禽獸的形態和動作所創造的體操以強健身體。五禽戲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健身體操的代表,關于五禽戲的功效,也能夠從《后漢書》中窺探一二:“身有不快,起做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闭宫F了五禽戲的強身健體功效。c除此之外,太極拳的創造也展現出了一種濃厚的生命精神,太極拳主張在動靜之中實現道法自然,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這種動以養身的運動方式不僅從肢體上進行活動,同時也兼顧到了身體內部的運轉,由內而外地進行鍛煉。

(三) 軍事強國的家國情懷

在各朝代的興衰變遷之中,軍事戰爭是國家常常面臨的危機,因此應運而生了軍事強國的國家戰略,這種戰略也推進了軍事體育活動的發展?!吧?、御”這兩種運動項目,是我國古代六藝中重要的兩項,這兩項具體指代射箭技術和騎御技術,所以可見其在古代社會中重要的地位?!吧?、御”運動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其能夠體現個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兩者都與戰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能夠用其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作戰水平。在《水滸傳》中,就著重強調了“青面獸”楊志、“小李廣”花榮等過人的騎射技藝,并且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唐代時期,李世民也強調軍事力量對于國家的重要程度,隨后在武則天的統治中更是開創了武舉制度,將軍事強國這一戰略貫徹到底,推動了體育文化的發展,體育精神也在當時得以傳播。

三、各時代文學作品中對體育文化的表現

(一)唐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化

唐代的詩歌創作十分豐富,對于體育活動的描寫也并不鮮見。這些詩歌有對體育運動激烈的競技、熱烈的氣氛的描寫,也有對社會上的體育運動習俗的描繪,很多詩歌都通過體育運動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唐代的政治較為開明,因此唐代體育運動的發展也較為鼎盛。在《全唐詩》中有一千多首詩是對體育活動和體育文化的描寫。唐代流行球類運動,因此關于球類運動的詩歌較多,例如蔡孚的《打球篇》、王建的《宮詞》等對馬球的描述。而在韋應物的《寒食》、王維的《寒食城東及事》等詩歌中,則提到了另一種球類運動——蹴鞠。詩人們描述“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一幅蹴鞠如同飛鳥一般直上天空,人們還在一旁熱烈地蕩著秋千。唐代薛勝在《拔河賦》中則重現了百姓拔河的熱鬧場面,這種運動的場景生動地表現了盛唐時代全民運動的和諧景象。

(二) 宋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化

宋代的文學作品中,對蹴鞠這種運動的描寫較多,因為宋代人喜愛蹴鞠因此文學創作也常常圍繞著蹴鞠展開。甚至在《文獻通考》中記載著女性蹴鞠的活動場景,足以見得蹴鞠在宋代的重要地位。同樣受人喜愛的還有宋徽宗的《念奴嬌》中提到的跳丸,還有宋詞《水調歌頭》中的擊球,也就是馬球。南宋時期,跳水運動也十分興盛,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人們利用秋千進行跳水的描寫,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非常純熟的跳水方法。同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總之,在宋代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背景下,體育文化在宋代的發展也十分繁榮。

(三) 元明清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化

在元明清的戲曲、小說中,也不乏關于體育運動的描寫。在《水滸傳》中就設計了騎射、游泳、踢球、拳擊、舉重等各種體育運動。例如文中詳細介紹了高俅的蹴鞠技藝,以及高俅陪伴宋徽宗踢球的場景,并因此獲得了皇帝的賞識,從而一步登天,權傾朝野,表現了蹴鞠這種體育運動在當時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元代張可久的《氣球》中也生動地刻畫了蹴鞠時驚險刺激的場面。明代《寶劍記》以及清代《金瓶梅》中也有關于蹴鞠的描寫,在《寶劍記》中甚至將蹴鞠與舞蹈相結合,表現了體育運動的多元化發展。在《紅樓夢》中也出現了許多放風箏、下圍棋等體育活動的場景,足以看出體育運動的發展狀況。

四、結束語

中國的古代文學博大精深,文學作品中關于體育文化的描述也數不勝數,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各種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從體育文化的角度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探索,從體育文化發展的過程對體育精神進行探索與分析,加之對各個時代的各種文學作品中對于體育文化的描述進行剖析,能夠讓我們對古代勞動人民通過智慧與辛勤勞動創造的多樣化的體育運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從這些歷史作品中取其精華,將體育文化中符合當代社會價值觀的部分加以傳承與發揚,對中國古代的文化與體育精神加以挖掘、宣傳,讓現代人能夠有更加強烈的文化自豪感和提升意識,向后人展示中國繁華、豐富與厚重的文化歷史。

a 王振超:《古代文學作品中常見體育文化活動的描寫探析》,《語文建設》2013年第29期。

b 侯秋香:《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體育文化展現》,《芒種: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

c 欒云祺、徐莉姝:《 從古代文學作品中看中國體育文化》,《語文建設》2012年第16期。

作 者: 余曉玲,碩士,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學。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古代文學范文第2篇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多種多樣的教育模式逐漸出現在教育教學中,但是教育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對于教師課堂教學的創新、對教學方式還有教學工具的創新等等,但實際上對于考試改革的關注度卻很小??墒蔷臀覈慕逃F狀來看,考試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加強重視度。本文針對我國高校古代文學的課程考試改革進行分析、并且對考試中運用誦讀教學的模式進行探析,希望對我國的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考試改革有所幫助,以此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誦讀教學; 高校古代文學; 考試改革

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歷經了從重原典-重文學史-重原典的一系列過程。在當前的古代文學教學中,誦讀教學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增強高校學生的誦讀能力、知識記憶能力、分析能力,但是卻和目前的古代文學課程考試有相悖的地方,這便需要教師改變考試模式,例如:將課后的古文作業轉變為課堂作業、變重文學史檢查轉變為重文學作品的檢查等,以此使誦讀模式下的高校文學課程考試改革可以順利實行,并且可以取得顯著成果。

一、目前我國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考試狀況

在我國高校教學的課程中,古代文學課程占有較大的比重,并且在教育改革上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度,不光是教學方式的創新還有課堂教學的創新都是教育改革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以下是我國高校古代文學課程考試的現狀分析:我國高校古代的文學課程考試主要包含:①傳統的考試方式。主要指的是,我國的古代文學課程考試需要的試卷都是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來出題,但是教師所出的試卷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少,難以對學生的掌握的知識進行檢測,而且這樣的考試方法的評分標準都是由教師本身制定的,具有較強的主觀意識,不能真正考核到學生的學習古文的能力。②標準的考試方法。主要是指有專門的命題人員對我國高校的古代文學課程進行命題,在經過對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內容的探究和分析后,找出教師教學中出現的考點和難點,得出全面具體的內容,從而進行考試命題。這種考試方式的運用,可以規避傳統考試所具有的不足,確??荚嚨脑囶}關系到教材的每個知識點,并且對學生的考試以客觀的評判標準,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譬如:固定的考試形式與出題方式會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發揮,也會出現學生猜中考試題型的狀況出現,考試答案也更具客觀性,學生的思維方式出現固定化,以至于形成“讀死書、死讀書”的狀況。

二、誦讀教學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學課程考試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使考試與日常的誦讀教學相融合,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

在高校教師進行古代文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時,可以將考試與日常的誦讀相融合,而考試時間也并非只有在固定的日期才可以進行。譬如: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不定時的要求學生進行默寫與背誦古代文學中的經典段落和句子,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并且可以把這些課堂上所有的活動成績都作為學生日常的成績,以此增加學生期末成績的分數,以平時表現的成績的累計加上期末試卷的成績,成為學生最后的期末成績。

(二)盡量使考試中的答案更具廣泛性和主觀性

在誦讀模式下的高校文學課程的考試中,要盡量避免試卷中的“標準化答案”,要在試卷中加入主觀性的題目,為學生創造新的思維的機會。學生對于在誦讀模式下的考試答案已經不是以往的固定的答案要求,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多樣各異的答案,可以更有效的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度,使誦讀模式下的高校文學課程的考試可以更順利的進行。

(三)要改變誦讀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學的課程考試形式

在以前,高校古代文學的課程考試題型絕大程度上是以填空、默寫、簡答、論述等為主,可是在誦讀模式下進行的高校古代文學的課程考試,可以出現古代文學的鑒賞與古代文學改編的考試題型,其主要的原因是誦讀模式下主要增強學生的古文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考察的不僅是學生對于古文的熟記程度,更要考察高校學生對古代文學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譬如:在考試中,讓學生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一個片段,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又或者讓學生對一個經典的文學作品進行另一種形式的創新。這兩種方式都可以使古代文學課程考試形式得到創新,也有效規避考試題型簡單、枯燥的問題。

結語:

為響應我國教育體制的創新與改革,我國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考試也要改變。誦讀教學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古代文學的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對于考試的題型、考試的評判都會有所變化,由此可以真正提升高校教師對于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還要訓練學生的誦讀水平,并且要把誦讀訓練當做考核高校學生古文學習的重要標準,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使誦讀模式下的高校古文課程的考試可以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唐芳:《誦讀教學模式下的高?!吨袊糯膶W》課程考試改革研究》,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08)。

[2]肖獻軍:《誦讀教學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學課程考試改革研究》,戲劇之家,2014(09)。

古代文學范文第3篇

內容摘要:隨著國家對漢語教學措施的調整,新疆高校教學環境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新疆高校的生源在客觀上也產生了變化,尤其是各個民族學生的日益增多,中國古代文學的教與學面臨許多新的挑戰,摸清教學的家底,抓住教學的根本,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教學活動,顯的尤為重要,從調查問卷反映的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方法與閱讀量,對教師教學內容方法的看法、先進教學模式和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促使教師在教學的理念、教學的過程、教學的拓展延伸、師生的互動以及教學的考核方法上有所創新,力圖使教學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使中國古代文學教學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問卷分析 古代文學教學 改進措施

昌吉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現有四個年級五個教學班,其中16級學生民漢各一個班。其他三個年級都是民漢合班。民族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13級的占43%,14級的占42.3%,15級的占39.6%,16級的占40.5%。由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從二年級開始開設,16級是一年級沒有開設,此次調查主要涉及13、14、15的三個班級。此次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51分,有效問卷147份。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時由于思政課、教育心理課程、計算機課程、實用技能課程等的開設,已經由以前的開設六個學期,壓縮到四個學期。課時減少了三分之一學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全部為定向新疆四地州的免費師范生,沒有就業升學壓力,學習動力在相當學生身上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民漢合班教學學生的學習程度參差不齊,教師把握教學的難易程度有很大的難度。在師資情況上看,又面臨著骨干教師年齡偏大,年長的近幾年將要退休,年輕教師提高學歷教學水平又要進修的局面,教學師資斷層的壓力較大。從老師們日常的聽課評課教學研討交流反映的問題來看,普遍存在教學難度較大,急需調整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互動等問題。究竟學生們對教學有什么樣的真實想法,摸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調整教學的思路、內容、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抓住教學的根本,才能提高教學的效能?;诖碎_展了本次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關于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和態度

老師們一度猜測,由于民族學生語言的差異和民考漢的學習背景導致他們對古代文學這一相對其他課程繁難的課程可能主觀上不喜歡,調查結果是以下兩組數據:

從表一可以看出學生入校以來對古代文學的興趣還是相對較大的,因為興趣沒有變化和說不上的學生里不排除有感興趣的學生,但吸引力還是不足夠大,還有態度模糊的學生,稍有對教學不滿意的地方可能就會轉變態度。表二是一主觀調查選項,學生們的回答涉及入校以來的所有課程,有的僅因為老師漂亮就喜歡,有的因為課程實用喜歡,還有的是有一定的學習積累而喜歡,但是還是有相對最多的學生是喜歡古代文學課程的。喜歡的理由主要是教師知識面廣,行為儒雅,幽默風趣,嚴謹認真,授課生動,課程故事性強等。不喜歡的理由最多的是有時課堂氣氛不活躍,缺少與學生的互動,課堂形式還比較單調。

(二)關于對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情況

此項調查涉及四個問題的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這四張表上不難看出:1.學生在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和研究資料方面,還是比較重視老師的推薦和引導,老師的所起的作用比較大,但是也反映出學生的依賴心理普遍較重,有部分學生缺少主動去涉獵相關書籍的意識。有16.67%的學生沒有借閱過古代文學相關作品,這是要引起重視的信息,標明教師要督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不能留有死角,知識面的缺乏對學生的學習影響作用很大,不能忽視。2.學生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最大障礙是繁體字。經過和學生的進一步訪談,了解到學生尤其是民族學生在中學很少接觸繁體字,但是古代文學的特點又必須讓學生認讀一定的繁體字,以便學生能夠培養出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古代文學學習水平。這是急需解決的難題。3.學生閱讀古代文學的數量還是偏少,老師要依據教學和適應中學語文教學需要的合適的書目,指導督查學生的閱讀。4.學生課外了解古代文學作品的途徑呈現多樣化,尤其是影視作品的直觀、有吸引力對學生的閱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手機微信等新媒體的作用也在日益影響著學生的閱讀途徑和習慣。教師要了解學生在獲取古代文學作品的途徑的這一變化趨勢,順應學生的學習要求,使用新的媒介方式展開教學。

(三)關于教學方法和模式

統計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教師講授和借助多媒體課件教學,經過訪談學生認為古代文學課程較難,需要老師的幫助。這是一個不良的循環,越依賴越不能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就會越欠缺,教師在關注那些已經有了良好獨立自學能力的學生的同時更要轉變教學方法,教會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其他調查選項不在本文研究范圍,不再涉及。

三.教學改革的對策

經過此次調查,初步摸清了學生學習中國古代文學的一些情況,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習慣和態度,教學方法和模式都有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在保護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上,要開拓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學生對老師的期待很高,是好事,也是壓力,對于民族混合編班的學生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揮民族學生熱情,情緒容易調動,喜歡發表見解的優勢,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互動。達到教學活動的最佳境界“知音境界”。[1]增加討論課,表演課,朗誦課的比例,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規定好自學的內容、要求、討論的題目、表演的范圍、朗誦的材料等,分成民漢結合的小組,由教師和學習委員小組長組織進行,并視學生的表現記入學生的平時成績,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能力。

2.調用多種閱讀手段,提高學生的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量。

量變才能帶來質變,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只有多讀,多思考,多研究才能形成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素養。文學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蘊涵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讀文學作品,就是讓他們讀哲學、讀歷史、讀倫理學等書,并從中受到沾溉[2]。鼓勵學生調用一切手段閱讀作品。同時加強民族學生繁體字的認讀能力,可以根據必讀作品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繁體字,也可以用猜謎,競賽,說故事等活潑有趣的形式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有了調查才有發言權,摸清了學生的底細,順應免費師范生“未來角色的決定性”[3]對課程的高要求,下一步就是在教學中以搞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開展教學改革,培養出就業單位歡迎的畢業生。

參考文獻

[1]祝秀權,楊穎.淮陰師范學院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調研與思考[J].淄博師專學報.2013,(4).

[2]潘殊閑,西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問卷調查報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3]滕瀚,時偉,梁支宏,王少云.免費師范生課程現狀滿意度調查分析[J].遼寧教育研究.2008,(9).

基金項目:本文系昌吉學院教學研究項目(14jyyb005)《應用性本科教育背景下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改革與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介紹:青榮,昌吉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學教學及研究)

古代文學范文第4篇

關鍵詞:韓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影響

中國古代文學成就斐然,影響深遠,韓國文學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學的影響。中韓兩國有漫長的交流史,從古代的《詩經》到近現代的文學修辭手法,可以說中國文學影響了韓國的整個文學發展歷程。韓國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結合了韓國本土文化的風俗與特點,形成了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民族風俗的獨特的韓國文學。

一、樂府詩對韓國文學的影響

在古朝鮮時代,韓國文學就已經開始收到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和熏陶。在晉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就記載著古朝鮮時代津卒白首狂夫之妻麗玉所做的《箜篌引》,詩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墜河而死,公將奈何。”在古朝鮮時代,除了這首樂府詩以外,并沒有其他的漢文學作品遺留下來。但是這首詩的作者麗玉的身份是一個賤民階級的女人,卻用簡短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男子在沒有渡河工具的情況下仍要強行渡河,最后墜入河中,溺水而亡的事實。賤民階級的樂府詩都已經到達了這么完整的境界,形成了完整的體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社會對樂府文學的關心,也可以想象出樂府詩在古朝鮮達到的水平[1]。

二、漢文與五言詩對韓國文學的影響

在三國時期,韓國就開始接受中國佛教、儒家、道家的優秀思想文化,并曾將這些思想文化作為本國發展的重要基礎。高句麗、百濟、新羅等都接受并學習了道家、儒家、佛家思想,結合本土實際情況,漸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三國時期,主要學習的是漢詩和漢代的散文。三國末期,接受東漢以后發展起來的五言古詩,并用其表達自己的情感。如高句麗將軍乙支文德在《與隋將于仲文》中寫到:“神測究天文,妙算窮地理。戰勝功績高,知足愿云止。”以流暢明確,壯觀恢宏的詩風作為后世研究韓國文學學習中國古代文化五言詩的重要史料。三國時期接受漢代散文的基礎是《文選》、詩經等內容,但都并未脫離樂府詩的范疇。三國后期,通常會用東漢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太平詩》與《與隋將于仲文》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所創作出的詩句文筆流暢,又有恢宏大氣之感[2]。

三、五七言近體詩和駢儷句對韓國文學的影響

據史料記載,朝鮮是與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上最早建交的國家之一。新羅與唐交好,派遣大量學者到大唐學習中國文化。韓國文學深受中國唐朝文學的影響,但留學生到來時是唐朝末期,方式盛行浮華婉約的文風,留學生學到的文學風格也多為此類。

唐游學在28歲時衣錦還鄉,是史上著名的文學家,世稱他為韓國文學之開山鼻祖,其代表作《秋生》為五言絕句,“秋風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作者孤獨的內心,讀者都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愁苦。這首詩流傳至今,膾炙人口。在推動雙方交往的留學生中,崔志遠為中韓的友好交往做出了接觸的貢獻。他在公元868年來唐求學,于874年考取了進士,著有《桂苑筆耕集》和《四六集》等,至今扔在流傳的詩詞有上百首。公元884年,崔志遠的弟弟由新羅涉海來唐,迎崔志遠回國?;貒笏麑⑺摹豆鹪饭P耕集》和雜詩獻給憲康王,這些文集很快就流傳開來,深受朝鮮民眾的推崇。之后他仍堅持創作唐律體裁的漢文詩[3]。

四、明代歷史演義小說對韓國文學的影響

自2000年起,開始有學者針對明代歷史演義小說與朝鮮次生作品展開比較,近年來,中韓學界開始關注《三國演義》影響下的次生作品。在朝鮮被翻譯的明代歷史演義小說有十七部,其中《封神演義》、《隋唐演義》、《西漢演義》、《三國演義》、《列國志》這五部小說朝鮮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并隨之出現了許多這些演義小說的次生作品。朝鮮的文人在讀過這些小說以后,以抄寫或翻譯的形式將它們喜歡的小說記錄下來,使它們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1569年之前《三國演義》就已經傳播到了朝鮮,廣為流傳,并發行了朝鮮木、坊刻木、手抄本等諸多版本。朝鮮文人更是根據《三國演義》創作出《諸葛亮傳》、《張飛馬超實記》、《五關斬將記》、《趙子龍實記》、《關云長實記》等許多次生作品。其中,《五關斬將記》、《關云長實記》是《三國演義》部分內容翻譯而來的次生作品,《諸葛亮傳》、《張飛馬超實記》是摘譯自《三國演義》的次生作品,《趙子龍實記》是創意而來的次生作品[4]。

朝鮮的儒家學者們認為小說虛構內容,并主張歷史演義小說傳播及市民閱讀此類小說。但有許多朝鮮文人期待著歷史演義小說充分發揮出其歷史教育意義,甚至有一些朝鮮文人在讀過中國歷史小說后,受其啟發,開始了本國歷史演義小說的創作之旅。

五、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對韓國文學的影響

中韓兩國早起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都源自于西方,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兩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先驅,已經從最初接受提倡西方文學理論的熱情中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從各自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現實主義文學理論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和主張,進步完善了本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兩國的發展模式與主張都有相似之處,韓國對中國的影響微乎其微,主要是韓國引入了大量的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先驅關于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主張。

梁華白在《以胡適為中心的中國文學革命》中著重的介紹胡適和陳獨秀兩位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先驅者,他認為陳獨秀提出的“三大主義”掀起了中國文學革命的熱潮,而胡適也通過自己的文章和小說積極的影響著陳獨秀的文學革命運動。梁白華還十分贊同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倡的“八事”,與此同時,他向韓國推薦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還一同介紹他們二人共同提倡的中國文學革命運動[5]。梁白華通過介紹陳獨秀的思想,向韓國傳播了“平民文學”、“社會文學”等主張;通過介紹胡適的思想,向韓國傳播了“言文一致”等現實主義文學理論主張。盡管此后韓國主要從日本引入現實主義文學理論主張,到不可否認的是韓國的現實主義文學革命理論是由中國引入的。兩國早期的現實主義問題的交流,中國早期現實主義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對韓國產生了影響。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韓國文學中一直都有中國古代文學的影子,從古朝鮮時代引入樂府詩,在三國時期受到漢文與五言詩的影響,新羅派遣學者到唐學習五七言近體詩和駢儷句,朝鮮流傳明代歷史演義小說并出現其次生作品,在近代受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熏陶。韓國在學習中國各個時代優秀文化的同時,結合了本土的傳統文化,在進行改造和融合后,形成了具有中國形態又不失本國特色的韓國文學風格。

參考文獻:

[1]金姍.論中國古代文學對韓國文學的影響[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9):327-328.

[2]曾子慧.中國文學對韓國文學發展的影響與熏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7):11-12.

[3]張云飛.淺析中韓唐代文化交流——從傳播中韓文化的先驅崔致遠說起[J].文學界(理論版),2010(04):47-48.

[4]金正恩.明代歷史演繹小說在韓國的傳播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5]金一.中韓早期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起源及關聯——兼論中國早期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對韓國的影響[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5(05):74-79.

(作者單位:臨沂大學)

古代文學范文第5篇

摘 要:文本本身在讀者接受過程中也會造成損毀、遮蔽、失真、誤解、拔高等不可預測的遭遇。反思性闡釋的職責是如何去蔽。那些不被理解的部分,通過去蔽、重構、修復、調整,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逐一顯現出來。反思性闡釋除了反思文本傳播和接受過程中的外部環境的干擾,同時還要反思接受主體在理解時來自權威的引誘干擾和輕率的自我。闡釋者需要做到審美超越,在擁有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擺脫權威,重視自我內心直接性和本能性的東西,同時還要將理性精神凌駕于直接性和本能性之上,撇開自己的本真看到某種普遍性。

關鍵詞:闡釋學;文學經典化;文化傳播;反思性闡釋

文本本身在讀者接受過程中也會造成損毀、遮蔽、失真、誤解、拔高等不可預測的遭遇,對某一篇(章)作品的閱讀和闡釋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對于因文化背景、生活閱歷、情感、知識構成的不同,闡釋學把它稱之為“前見”。不同讀者對同一作品的感受往往有云泥之別,同一讀者對同一作品也因個人閱讀狀態、成長歷程而產生不同的理解?!扒耙姟惫倘皇抢斫馕谋镜囊淮笳系K,但伽達默爾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他人的權威、他人的威望誘使我們犯錯誤,或者是我們自己過分輕率?!眥1}他認為權威是前見的一個源泉。那么反思性闡釋除了反思文本傳播和接受過程中的外部環境的干擾,還要反思接受主體在理解時來自權威的引誘干擾和輕率的自我。那些不被理解的部分,通過去蔽、重構、修復、調整,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逐一顯現出來。

一、去蔽

經典化過程中存在著心理因素、政治因素和地域文化偏見。一些非中心文化地區的文學常常被有意無意地疏忽。在中國文學史上,南北朝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自唐以后的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似乎對北朝的文學持有偏見。北朝的文學家和作品數量屈指可數,現當代文學史家在編纂文學史時把庾信、王褒、顏之推都算作北朝詩人。嚴格來說他們的教育和文學觀念在南朝已經形成,成年以后才去北方。也有例外,唐初史學家李延壽所編的《南史·文學傳》的序論篇只有《北史·文苑傳》序論的十分之一,他是比較少見的重視北方文壇的文學史家。當時被稱為“北地三才”的溫子升、邢劭、魏收,曾留下豐碩的作品。溫子升文集有35卷之多,現存只有11首。邢劭有30卷文集,只有9首詩留存下來。魏收有70卷文集,有16首留存下來。那些留存下來的詩都得益于魏收編纂的《魏書》?!端鍟そ浖尽分挥涗洶宋槐蔽鹤骷业膭e集,而在《文館詞林》中,北魏的詩只有2首,北齊和北周1首也沒有?!段簳肪幾胝叩膬A向性給后人造成一種錯覺,北方文學更注重政治性和實用性,除了詩以外,賦和其他文類都很盛行。編纂者魏收本人就重賦輕詩,他認為大作家必須是作賦的高手。盡管這樣,《魏書》還是保存了北魏王朝一百多年的文學作品目錄,成為考察佚失作品的重要文獻。初唐編纂史書、類書的文學史家的話語體系設置了一種曖昧的導向,即南方文學是“陰柔頹廢”的,北方文學是“樸拙粗糙”的。由于當時由北方軍閥統一南北而建立了隋朝,將南方陰柔艷麗文風與政治和軍隊的士氣進行聯想,南朝梁的宮體詩受到批判和唾棄。這一詩學思想延續至初唐。由唐代官方編寫的《隋書》把南北文風進行一種二元對立,即南方重文,北方尚質。重質者被暗示有粗糙之嫌?!端鍟酚幸欢沃脑u價:

然南北好尚,互有異同:江左宮商發越,貴于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于時用,文華者宜于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斌斌、盡善盡美矣。{2}

后世學者和批評家通過文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北方不僅文學作品貧乏,還缺乏文采。北方統治者長于軍事,對文化缺乏興趣和能力。南方文學的文風和文學傳統受到追捧,但其陰柔艷麗的做派不利于固國強軍。那么,在文學經典化的過程中,北方文學顯然被遮蔽,盡管后世文學史較多關注文學在歷史長河中如何被過濾和重建,但在建立文學譜系,試圖將那些偶然性、邊緣性、非連續性因素納入進來的時候,會遇到障礙。一千多年來,文學史家在文獻和史料整理方面不斷地弱化,要還原其真實情況變得越來越困難。除了文學風格與文學品質的爭議,有一點讓南北文化人形成共識,即:文化統一。隋王朝的建立,迫切需要語言文字的統一,由陸法言執筆,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八位著名學者參與,于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編寫完成了《切韻》。文化統一并沒有有效解決南北文風的二元對立狀況。盡管南朝的陰柔艷麗的文風遭人詬病,唐朝初年,太宗皇帝及其君臣的詩作仍然沿襲南朝宮廷文風,如楊師道、上官儀、虞世南、禇遂良、許敬宗等,他們的詩沒有一首被作為經典流傳下來。倒是王績擺脫了這種宮廷文風的話語體系,他受庾信的影響,把簡單明快的句法融入精工的對偶句里,留下了一些經典名作。

關于這種經典的遮蔽,南北朝文學是一個典型的個案,發生在當下的遮蔽情況照樣觸目驚心。西方中心主義對非西方文學遮蔽,如標榜世界性的諾貝爾文學獎一百多年來頒給亞洲作家的人數屈指可數,總共5位,{3} 即印度的泰戈爾、以色列的阿格農、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中國的莫言;非洲、拉丁美洲的獲獎者比例也很低。這些地方難道就沒有世界級的文學作品?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遮蔽,用薩義德的話說就是通過“知識和權力”。英國保守黨領袖、前首相貝爾福曾經發問:“我們有什么權利以高人一等的姿態凌駕于所謂東方人的人民之上呢?”{4} 據薩義德說“東方的”一詞由來已久,“它曾經出現在喬叟和曼德維爾、莎士比亞、德萊頓、蒲伯和拜倫等人筆下。從地域和道德及文化的角度而言,它指的是亞洲或者廣義的東方。在歐洲,人們可以使用像東方的性格、東方的氛圍、東方的故事、東方的專制主義、東方的生產方式這樣的說法而不會引起誤解。馬克思用過這個詞{5}。貝爾?,F在也在用這個詞,人們理解這個不會引起任何爭論的詞”{6}。需要說明的是,薩義德的《東方學》研究的主要是西亞地區。薩義德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一個阿拉伯基督教家庭,他對這個問題格外敏感,道出了政治和東方學之間隱秘的關聯,這一重要的極為敏感的事實,迫使人們思考這個由區位和民族及各種復雜的歷史關系造成的問題,其重要性不亞于黑人問題研究、女性問題研究。東方的或亞洲的輝煌文明引領人類走向更高層級的文明,中國文學、阿拉伯文學、印度文學在以世界性文學面目出現時嚴重缺位。文學經典化中,由權力和知識構成的遮蔽最為嚴重。

反思性闡釋的職責是如何去蔽,將那些被遮蔽的文本的價值呈現出來。闡釋者需要做到審美超越,在擁有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鑒賞能力的培養,擺脫權威,重視自我內心直接性和本能性的東西,同時又要將理性精神凌駕于直接性和本能性之上,撇開自己的本真看到某種普遍性。教育和培訓可能會使人的判斷力和趣味趨向一致,構成理性的公共闡釋場域共通感,因此,闡釋的普遍性也是存在的。依照康德的忠告“大膽使用你自己的理智”,首先自我去蔽,去除由權威干擾和自我輕率造成的遮蔽,只有這樣,外在的遮蔽才能被有效解決。

二、重構

經典的重構(reconstruction/renovation)有重建、修復、翻新、整修的意思。由于經典的時間性特征使得經典無法一勞永逸,它不得不面臨時間的考驗,不斷地被檢驗、質疑,在批評或贊揚中獲得新的意義。有些經典甚至不能保留原樣,在流傳的過程中,按照歷史進程和新的歷史觀被刪減、增添、修訂、改編。這種通過重構與歷史同步的經典化,實際上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比較常見的是經典叢書規?;霭?,對篇目進行刪減和增添,體現出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家的權力?!芭翣柪追颍‵rancis Turner Palgrave)選編的《英詩金庫》(The Golden Treasury)被看成1本經典詩歌選集,它的1861年的版本里有了新的增補,除了新增坎皮恩10首詩以外,錫德尼(Sidney)從一首詩增添到5首,赫尼克的詩在32首基礎上又增添了8首,馬維爾的詩從3首增加到4首,莎士比亞的詩從32首增加到34首。與之相比,奎勒庫奇(Quiller-Couch)于1951年編纂的《牛津英國詩集》(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不僅篇幅已是前者的三倍,而且收錄了許多《英詩金庫》沒有收錄的作家的作品,如收錄了田園詩人布朗(William Browne)的7首詩。但是1978年出版的約翰·海華德選編的《企鵝英國詩選》(The Penguin Book of English Verse),除了刪減了一些詩歌外,基本上沒有大的更改。從中可以看出,經典的確認受到文學傳統、文學流派、藝術風格、審美趣味等影響?!眥7}第二個層次是作品本身的刪減和增添,章節和內容的調整,主要表現以古代文學作品為對象,版權意識還未建立起來的時期?!督鹌棵贰贰度龂萘x》《水滸傳》《紅樓夢》等經典名著都經歷過。經典化過程伴隨作品的整個發育和成長過程。一開始就是經典,調整后仍然是經典,經過評論家和讀者的共同創造,如《水滸傳》的后30回被金圣嘆刪除后變得更緊湊和完整。

魯迅曾感嘆“明人刻書而古書亡”,是指明代小說的刊刻??辈痪?。明清小說刊刻和傳播比較典型地反映出小說成書過程、經典化過程,評論家、讀者特別樂于對文本進行干預,他們表現出極高的參與創作的熱情。添加、刪改、修訂,由此版本眾多,最終以質量最佳、學術權威最高者流傳下來。以《水滸傳》為例,版本之多令人難以辨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水滸傳》版本做過詳解:

現存之《水滸傳》則所知者有六本,而最要者四:

一曰一百十五回本《忠義水滸傳》。前署“東原羅貫中編輯”。明崇禎末與《三國演義》合刻為英雄譜,單行未見。其書始于洪太尉之誤走妖魔,而次以百八人漸聚山泊。已而受招安,破遼。又有一百十回之《忠義水滸傳》,亦《英雄譜》本,“內容與百十五回本略同”(《胡適文存》三)。別有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滸傳》,文詞脫略,往往難讀,亦此類。二曰一百回本《忠義水滸傳》。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百川書志》六)。即明嘉靖時武定候郭勛家所傳之本,“前有汪太涵序,托名天都外臣者”(《野獲編》五)。今未見。別有本亦一百回,有李贄序及批點,殆及出郭氏本,而改題為“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然今亦難得,惟日本尚有享保戊申(一七二八)翻刻之前十四回及寶歷九年(一七五九)續翻之十一至二十回。三曰一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全書》,亦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與李贄序百回本同。四曰七十回本《水滸傳》,正傳七十回,契子一回,實七十一回,有原序一篇,題“東都施耐庵撰”,為金人瑞字圣嘆所傳,自云得古本,止七十回。于宋江受天書之后,即以盧俊義夢全伙被縛于嵇叔夜終。{8}

這四種版本每一個修改都有質量上的提升。第一個版本即一百一十五回版本《忠義水滸傳》變動不大,第一次修改較為失敗,改為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滸傳》之后,反而“文詞脫略,往往難讀”。第二個版本即一百回《忠義水滸傳》在一百一十五回版本上質量大有提升。雖然少了十五回,除了結構上減去冗余、增添細節外,在文詞上改動很大。 第三個版本即一百二十回本, 文字上更注重敘事,去掉詩詞的繁蕪,另將燈花婆婆的情節刪除。第四個版本即金圣嘆刪節本。金評本書前冠三篇序言:“外加《<宋史綱><宋史目>批語》《續第五才子書法》及偽撰施序,總計近十萬言的回前評語及文中評點?!眥9}前七十回與百二十回無異,“惟刊去駢語特多”,百二十回有“舊本去詩詞這繁累”語。金圣嘆一口咬定他所得的七十回本是原本,招安以后乃羅貫中所續,斥曰“惡札”,并“極口詆羅”。胡適認為金圣嘆做此修改,出于現實的考慮。金圣嘆生于流寇遍天下的時代,又有張獻忠、李自成一班強盜流毒全國,因此他認為對強盜應該口誅筆伐,到了清代,世異情遷,雖始行不端,能幡然悔悟,最后向善也是好的,他為了對先前刪減進行補救,又“截取百十五回本六十七回到結末,稱《后水滸傳》”{10}。關于《水滸傳》的祖本(最先版本),有學者考證,《京本忠義傳》為《水滸傳》的祖本。該版本“經古籍版本專家顧廷龍先生鑒定,認為可能是‘正德、嘉靖間書坊的刻本’”{11}。顧先生認為它是繁本系統中較早的一個本子。前幾個版本的改動大都出于無名之輩,且參與者眾多,作者不可考。在強大的版本證據面前,金圣嘆只能以托古作偽的方式對《水滸傳》進行干預。

文學觀念的轉變以及異文化的傳入,對經典化產生重要的影響。西方現代小說文類觀念,提高了以虛構為本質的舊小說的地位,影響到中國舊小說的經典重構,改變了“小說乃文之末事”的看法。在古代,小說分“文人筆記小說”與“行于民間的小說”兩種,明清小說起于二者的綜合。在宋代,小說還屬于“說話”的技藝,沒有納入“文辭”之列。作者自己也有明確的定位,《都城紀事》作者認為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刀趕棒及發跡變態之事”{12},另外三者即“說經”(演說佛書)、“講史書”(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合生”(比來妖伎,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說話者且用諢詞戲謔,或者就是說“諢話”。明清小說成書過程極其復雜,與詩歌散文等古老文體不同,小說發端比較晚,且被文人認為不務正業。小說既是虛構之作,不可太當真,大家都有參與的份。從宋末開始,文學作品的產權歸屬問題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即由作者和讀者共享。文本的創作既屬于作者,讀者也可以隨意介入,因此出現“才子書”現象,“白頭本”與“點評本”共存。這就極大地激勵了批評者的闡釋熱情和才情。點評家均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抑商、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初期點評家為了讓讀者注意到他們的闡釋對象,不惜以驚世駭俗之論推介。李卓吾標舉“宇宙間五大部文章”。金圣嘆更是別出心裁,謂“天下之文章,無出《水滸》右者”。毛宗崗以《三國演義》為第一奇書。張竹坡謂《金瓶梅》為天下第一奇書。點評家開通讀者與作者心靈交流的通道,在中國闡釋學史上前所未有。這種“復式閱讀”(楊義)形成闡釋學奇特的現象,既有尊重作者意圖的本體闡釋,又有帶領讀者共享的認知闡釋,同時也開啟了另一種形式的“公共闡釋”的實踐。

三、修復

不止一個人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的詩歌闡釋和整個文學觀念的形成有可能起源于《詩經》。至少從《毛詩序》對詩人的認知足以證明這一說明的可信性?!睹娦颉ご笮颉罚?/p>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詩大序》認為音樂與詩歌起源是人類敏感的心靈本能地需要與外部世界對接,將感官世界、超感官世界與外在的東西形象地表現出來,人的知覺是一種感性事物,現象世界也有不確定性,通過內心與外部交互作用,只有以歌詠、舞蹈表達生命及其欲望。這是人類歌詠、舞蹈的生命沖動。這種生命沖動與外部世界對接以后出現不同風格的律動:太平時代是和諧之美;動蕩時期,暴戾的情緒表露無遺;國破家亡之時,其詩歌必是表達絕望與心碎。

《詩大序》這一段對詩歌的本體性闡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偉大的經典,它甚至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學傳統,以及人們對文學功能的認識?!睹娦颉愤€認為《詩經》記載了政治文化的興廢盛衰,誦詩者只要做出恰當的闡釋,便可以道德法官自居?!睹娦颉返男⌒驅γ恳皇自姷年U釋,都是一個典型的闡釋案例。如《關雎》后妃之德的闡釋??鬃訁s認為《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渡虾2┪镳^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有詳解:“《關雎》以色喻于禮?!绷碛凶C據發現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之《郭店楚墓竹簡》,以及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五行》,均為孔子之語。國內有學者從出土的圖畫“鳥捕魚”得出男女性愛的結論?!蛾P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又有“發乎情、止乎禮”的含義。這與性愛場面是相矛盾的。與這類闡釋以及那些批評性的闡釋(淫詩)比較起來,《毛傳》毫無疑問引入了一種全新的闡釋,不僅涉及到《關雎》一詩,甚至包括整個《詩經·國風》,定性的字句訓詁、音韻學的考證、語境、創作環境、創作意圖等?!睹娦颉吩陉U釋方法論上,創造了一套使《詩經》經典化的可操作的理論。問題出在經典的隱喻所產生的多義性?!对娊洝分械摹秶L》似乎憑空而來,無法確指它的原始語境。它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不同的場合表達當時的想法。如果假定《漢廣》有青年男子向女子表達情愛的原始語境,引用者也可以脫離這一語境,表達求職的決心或者對對方的能力的一種夸耀。還有一些假定是表達青年男女愛情的原始語境的詩,被引征為君臣之間的信任和忠誠。在《左傳》和《國語》中可以看到大量地引用《詩經》,除了篇幅較短的《頌》以外,沒有哪一首被全部引用,這種“斷章取義”的引用法正是《詩經》闡釋的魅力。引用者和接受者都能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意思。社會上廣泛形成共識,把《詩經》做為語料庫,隨手拿取,用于復雜微妙的政治、外交、唱酬等場合,往往在這種委婉迂回的較量中顯露才華、達到目的。

大部分詩歌都不會固定其所指,利用含混的意義靈活運用于各種場景。每首詩歌單一的本義與創作目的可以隨著語境的變化派生出新有含義,即后世所說的“詩無達詁”(董仲舒)。對訓詁、音韻、修辭的規定性描述又是必要的,它需要固本。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一切闡釋都是本體闡釋,而不是“強制闡釋”。

四 、調整

反思性闡釋在跨文化傳播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跨文化與比較文化對文學經典化始終保持反思和調整狀態。在這種跨文化傳播中,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價值的文本因某種原因被埋沒,在文化交往過程中被偶然發現,迅速推向經典的寶座——找到它舊有的位置;一種是在異域文化享有很高聲譽而在本土仍然不被看好。內部的原因是文本本身固有的價值決定了它的位置,外部原因是與翻譯策略有關。

文化傳播中的翻譯策略有“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二者都涉及到對文本的理解問題?!皻w化翻譯”為了照顧目標語讀者,采用改寫、刪減、通俗化等方式,而“異化翻譯”盡可能做到原汁原味的轉換,使目標語讀者感受到異文化的本色。但由于文化和信仰的差異,譯者采取哪種方式依情況而定。方法上的問題容易解決,比較難的是觀念上的超越。文本在流傳過程中會促使其調整翻譯策略,這就是反思性闡釋在起作用。文化傳播過程中“交流”是前提,那么“公共闡釋與文本對話交流,在交流中求證文本意義,達成理解與融合”{13}。這種反思性體現的公共闡釋中,雙方或多方在“交流中不斷省思和修正自身,構成新的闡釋共同體”{14}。在各種質詢中發生多重反思,通過調整、補充、完善,達到最佳傳播狀態。

《論語》的早期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墩撜Z》在英語世界的傳播已有300多年,迄今為止,《論語》的英譯本約有50多個。據學者李冰梅考證,“從1691年第一個英譯本至今,期間形成了幾個翻譯高潮”{15}。16世紀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最早將《論語》粗略地翻譯成拉丁文帶到歐洲,在教會內部引起爭議。他們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擔心,一是認為儒家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相悖,二是擔心譯者和接受者受儒家思想吸引而放棄自己的信仰。翻譯一度停滯。一個世紀以后才出現英語譯本,譯本的名稱費了一番腦筋,而且很長,有近50個字《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孔子活躍于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到來的500年前,本書是該國知識遺產的精華》(1691),內容也被壓縮成80條干巴巴的箴言。又過了100年,出現了第二個英語譯本,同樣是截取《論語》的片斷。之后又出現若干譯本。自理雅閣起,才出現規范的學術性譯本,他以“Analects”作為書名{16},在這本譯著上他花費了25年時間。理雅閣也因此獲得了牛津大學首任漢學教授的席位。韋利的《論語》翻譯也盡量采用異化翻譯,研究和吸收各派的學術成果,做了長長的注釋,旨在讓目的語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這部著作。

再比如,伊斯蘭教的廣泛擴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古蘭經》,它在宗教方面有絕對權威,從文學的角度看是阿拉伯文學史上第一部最有影響的散文巨著,是全世界十多億穆斯林的經典。這部經典的權威性同一般文學作品不一樣,它管理統攝著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世俗生活和精神領域。這部經典的流傳主要在特定群體,即伊斯蘭教信徒。除了學術研究,《古蘭經》大多數情況下在信徒中流傳。宗教經典的學術研究經常不可避免地出現有意的“誤讀”。宗教經典的“誤讀”或者曲解,通常發生在與之對立的另一派宗教那里。為了抨擊伊斯蘭教信仰,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提供理論支持,12世紀初期,法國克呂尼修道院院長“尊者彼得”組織譯者,首次將《古蘭經》完整地呈現在西方讀者面前。這個譯本被稱之為“羅伯特譯本”,“《偽先知穆罕默德的宗教》(Lex Mahumet pseudoprophete)由羅伯特執筆翻譯,于1141至1143年間成書,是歐洲中世紀乃至早期現代影響最為深遠的《古蘭經》西方語言譯本??陀^地講,這一最早的完整譯本翻譯質量超越了多數后來者,體現出歐洲基督教文化精英對東方文化認識的進步;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譯本中對于伊斯蘭教信仰及先知穆罕默德的肆意詆毀延續了中世紀宗教論戰(polemics)的一貫風格,主觀惡意絲毫未減”{17}。這種闡釋觀念背后包含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長期的恩怨,在這種前提下,譯者更需要有超越性闡釋的理念,否則這種翻譯將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而另一部著名的宗教經典《圣經》,其開放性的敘事、故事廣為人知,非信徒也把它作為文學和歷史書籍閱讀。這一方面與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強勢崛起有關,另一方面《圣經》故事“成書”過程充分考慮到了傳播性?!妒ソ洝返慕浀浠^程很漫長。希伯萊經典是猶太人在極其動蕩、顛沛流離的過程中完成的,其中優秀作品被收入《圣經·舊約》,也有相當一部分故事被排斥在外,列入次經和偽經。古猶太宗教從兩河流域、埃及、迦南地區的多神論中發育形成,自“巴比倫之囚”事件之后,猶太人在流亡動蕩中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看到了他人的富庶和安寧,由此不得不對自身民族命運進行深刻的思考。希伯萊文學經典化過程是對整個民族神學、史學、文學的思考和反思。它濃縮了猶太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出于傳播的目的,特別注重言說的技巧和敘事藝術。由于它本身的深刻性和復雜性,其文本具有很強的可闡釋性。它本身包含的三種本質性要素,需要從三個大的方向進行闡釋:神學闡釋、歷史闡釋和文學闡釋。經典化過程的流變、錯位、游移和拓展不可避免。后來者不斷加工改造,形成最權威的行動綱領。印度佛經的翻譯和傳播似乎不考慮影響力。對一種極其艱澀的文本,必然要適當采用歸化翻譯。中國對佛經的引進和翻譯歷盡艱辛,比如采取“援儒入釋”“比附”“格義”“連理”等多種方法,文化經典在異文化中的經典化過程艱難而漫長,中途須經過不斷地反思和調整。

注釋:

{1}[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385頁。

{2}[唐]魏徵等: 《隋書·文學傳序》,中華書局2018年版,第 1163 頁。

{3}印度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吉檀枷利》《飛鳥集》(1913年),以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Shmuel Yosef Agnon)《行為之書》(1966年),日本的川端康成《雪國·千只鶴·古都》(1968年)、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1994年),中國的莫言《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2012年)。

{4}{6}Edward.W.Said, Orientalism,Penguin Books,80 Strand, Lon

don WC2R ORL, England,2003,p31、p31~32.

{5}他指的是馬克思用過的“亞細亞生產方式”。

{7}參見聶珍釗:《文學經典:閱讀、闡釋和價值發現》,摘自《文學經典化問題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頁。(注:此段重新查閱文獻,該作者也是引用的二手材料。但打開了一個思路,即文學史選編材料的引入可以證實經典化過程這個“過程”的動態效果)。

{8}{10}{1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86—90頁、第90頁、第234頁。

{9}崔茂新:《從金評本<水滸傳>看“腰斬”問題》,《齊魯學刊》2000年第5期。

{11}竺青、李永祜:《<水滸傳>祖本及“郭武定本”問題新議》,《文學遺產》1997年第5期。

{13}{14}張江:《公共闡釋論綱》,《學術研究》2017年第6期。

{15}李冰梅:《理雅各、辜鴻銘、韋利對<論語>在英語世界經典化的貢獻》,摘自《文學經典化問題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04頁。

{16}理雅閣第一個用“Analects”作《論語》譯本名稱的。自此,英語乃至許多西方語言中,Analects幾乎專指《論語》。

{17}劉旭:《<古蘭經>的翻譯與誤讀——以12世紀的拉丁文譯本為例》,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作者單位:湖南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上一篇:外國文學下一篇:人民文學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