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

2023-04-12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第1篇

一、填空題。

第1、

2、

3、

7、8題正確率較高。對于一些靈活運用的題目,學生理解不到位,說明學生學了知識不會靈活運用。如第

4、

5、6題。學生審題不清,沒有看清題目就輕易去判斷。如第6題:學生對題目理解不透。

二、判斷題,

該題是得分比率最高的一題,6小題最在平時練習與測試中出現過,但仍然有不少學生沒有仔細審題,盲目判斷,如第5小問:“用放大3倍的放大鏡看一個30度的角,這個角變為90度”,沒有細想就打了“V”。

三、選擇題。

本題考查了學生有角度、畫線、 梯形畫高、數學廣角等,其中

1、

2、

3、6題得分率稍高,

4、

5、

6、8失分較重。說明學生理解不足。

四、 計算題。

口算、用豎式計算題,平時練習較多,正確率都較高。

1、口算題主要錯誤均在計算時粗心所致。如:600÷4=

15、250×30=750、由于粗心,用豎式計算時在寫橫式上的結果有錯誤。

五、畫一畫,量一量。

第1小題畫平行線和垂線大都能畫好,只是垂直常常忘記加上直角符號。第2小畫平行四邊形,錯誤較多,可以看出缺乏多練。

六、解決問題。

第1、

2、

3、7題錯誤較少,對這題的解題方法都已掌握。學生能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這兩個問題。第4題,很多學生沒做對,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讀懂題目。第6題也是部分學生審題不清,根本不能理解題意。

1、重視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學。在教學中要注意減少機械、單調地重復訓

練,而應多設計一些有層次的變式訓練,以提高學生對于概念正確的、全面的認識。減少學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維定勢造成的失分。

2、聯系學生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完整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的第一影響最重要,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應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的活動,充分地感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感悟數學。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才是永遠都忘不了的,才能夠靈活地舉一反三運用到各種變化的情景中,并在這一過程形成能力,發展智慧。

4、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平時既要注意知識的及時鞏固,更要注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不論在新知還是練習的教學中,除了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外,一要注重知識背后的思維方法和策略的滲透,二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適當的多角度的拓展。長期以往,學生的思維品質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6、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的培養,一方面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方法,如:讀題、審題、驗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長抓不懈,因為任何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因審題不清、看錯題目、漏寫結果、計算不細心等原因所產生的錯誤減少到最低程度。

xxx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第2篇

數學廣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2頁例1及第114頁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學會選擇合理、快捷的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逐步養成合理安排事情與節約時間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他們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優化思想,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習例1,使學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但有優選的方案,要培養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小明和他媽媽進行為期一天的角色互換活動,也就是他要當一天的家長來照顧爸爸媽媽。新鮮吧!不過這可把小明忙壞了,媽媽要吃餅,爸爸要喝茶,一早晨下來,小明真是暈頭轉向。他6點鐘就起來準備,一個多小時后,總算是讓媽媽吃上了餅,爸爸喝上了茶。但上學從來沒有遲到過的他,今天卻遲到了。小明自己還納悶:媽媽每天也做這些事,可從來沒有遲到過呀。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分析一下遲到的原因嗎? 其實解決遲到的問題就是解決什么問題?(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你們愿意幫助小明解決這個問題嗎?(愿意)好!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1 師:那好,首先我們要來看看小明這一早晨要做幾件事?(兩件)第一件事是?(媽媽要吃餅,所以要烙餅。) 小明是怎樣烙餅的呢?(出示課件)從圖中你能得到那些數學信息? 生:烙餅時,餅鍋里每次只能同時烙兩張餅,每張餅的兩面都要烙熟,每面各需要3分鐘。

師:我想先請同學們想一想,烙1張餅需要多長時間?(6分鐘)2張餅呢? 師:現在小明要烙3張餅,你覺得有幾種烙餅的方法,每種方法需要多少時間?先不要急于回答,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說出自己的方案,并說明你的理由,好嗎? 師:誰先來匯報你的設計方案?匯報的時候注意要把自己設計的方案說清楚,并說明共需要多長時間,好嗎? 生:一張一張的烙要18分鐘。

生:兩張一起烙再烙第3張要12分鐘。

師: 還可以怎樣烙?(如果無人回答,師需要進一步啟發) 師:大家看,在用第二種方案烙第3張餅時,本來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餅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餅。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 師:(啟發)如果每次都烙兩張餅,是不是就不會浪費時間了?想一想,每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烙兩張餅呢?同學們先別急著回答,請你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擺一擺、烙一烙,做個小實驗。然后,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說你的想法,最后再來匯報,聽清楚了嗎?開始!(學生實驗、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說你的方案? 生:先烙第

1、2張餅的正面,再烙第

1、3張的反面,最后烙第2張反面、第3張正面。 (課件演示具體過程)

師:你們覺得這三種方案,哪個更節省時間,更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師:但是小明卻用了18分鐘,白白浪費掉了9分鐘,也就是一半的時間,你覺得他這樣做合理嗎?那你想對小明說點什么? 師:生活當中解決事情的方法會有很多種,只要我們認真思考、合理安排,就會找到最佳的方案。這就會節省出許多時間,是不是這樣? 師:烙三張餅,我們會合理安排了,如果烙4張餅你覺得怎樣烙比較合理?5張餅、6張……10張呢?又該怎樣安排呢?(小組內討論后把表格填寫完整)

師:從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餅的個數是雙數的,兩個兩個地烙;個數是單數的,剩最后三張餅時,用3張餅最佳方法烙。

生:烙餅的張數乘3,就是它們所用的最短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了第三種烙餅的方法,并讓學生比較三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從而達到方法優化的目的。教師讓學生看小明是如何做的,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在生活中做某件事時要認真思考、合理安排就能節省時間。)

(二)教學例2 師:大家用這么短的時間,通過集體的力量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節省了一半的時間。那我們再來幫助小明看一看,在給爸爸沏茶的環節上還可以怎樣合理安排,節省時間,好嗎? 師:想一想,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出示課件)誰說給大家聽一聽? 師:小明會怎樣沏茶呢?我們還不知道,還是先請同學們幫助小明設計一下應該如何沏茶,才能讓爸爸盡快地喝上茶,好嗎? 師:好,請學習小組設計一下沏茶方案,并互相說一說這樣設計的理由,討論解決這樣兩個問題:

1.這些步驟中哪些要先做? 2.哪些步驟可以同時做? (學生設計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有答案了嗎?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 ①洗水壺 → 接水→ 燒水 →洗茶杯→ 找茶 → 沏茶 共14分 1分鐘 1分鐘 8分鐘 2分鐘 1分鐘 1分鐘 ②洗水壺 → 接水 → 燒水 → 找茶葉 → 沏茶 共12分 1分鐘 1分鐘 8分鐘 1分鐘 1分鐘 同時洗水杯 2分鐘

③洗水壺 → 接水 → 燒水8分鐘 → 沏茶 共11分 1分鐘 1分鐘 ( 同 時 ) 1分鐘

洗水杯 找茶葉 2分鐘 1分鐘

師:那我們來看看這三種方法,你認為哪一種能盡快讓爸爸喝上茶? 師:我們來看小明沏茶的工序,(出示課件)你想對小明說什么?

師小結:我們在做一些事情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就越短,也就最能節省時間。

師:小明謝謝大家教會了他合理安排,節省時間的方法,他想到下一次的角色互換活動的時候,他就不會這么手忙腳亂得啦。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1、出示課件:我感冒了需要吃藥 做一做第2題

師:瞧,笑笑感冒了,她要吃完藥趕快休息,她應該怎樣安排這些事情呢? 請你想一想,然后跟同桌說一說你安排的順序。

2、我想忙活了半天,大肯定又累又餓吧,我們一起到“美味餐廳”去轉一轉吧。 (出示課件:美味餐廳 做一做第1題)

師:“美味餐廳”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助解決,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請你幫他們想一想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呢?再跟你挨著的同學說一說你的理由。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1、學生討論: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只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認真合理安排,才能提高效率!最后,小明有一句名言送給大家,愿與大家共勉。(點擊課件:培根——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希望大家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合理地安排自己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學廣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5頁 例3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2、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形成尋找最優化方案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意義與價值,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排隊等候時間的總和的意義,運用這種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1、你們想不想看小品?好,同學們可要認真仔細看哦,這里可有數學問題的。(實現讓學生簡單排練好了)

小品:水龍頭風波。

師旁白:一天,小紅和小亮做值日,他們倆正好同時(強調讀)來到一個自來水龍頭前。

小紅:我洗抹布只要1分鐘時間。 小亮:我裝一桶水要5分鐘時間。 小紅、小亮:我有事,讓我先洗(裝)吧。 小紅:還是讓我先洗吧,這樣好一點。

師旁白:小亮疑惑不解。為什么小紅先就好一點呢? 師:同學們,小紅說的有道理嗎?

2、(學生竊竊私語)師:現在他們都感覺自己有道理,那我們幫他們算一算時間吧,好嗎?

生:1+5=6分鐘 生:5+1=6分鐘

師:這樣看來,好象小紅說的沒什么道理呀,時間長短不是一樣嗎? (引發學生思考:一人做事,另一人在干嘛?)

生:小紅先洗,小明只等1分鐘,如果小明先裝水的話,小紅要等5分鐘。 師及時指出:是呀,我們在自己完成自己任務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別的同學的感受,那我們來算一算,如果包含等候的時間在內,一共用多長時間吧。

生:小紅先小明后:1+1+5=7分鐘。 生:小明先小紅后:5+5+1=11分鐘。

師:現在哪位同學能說說,這里的7分鐘和11分鐘是什么時間?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突破難點:等候時間的總和)

師: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剛才我們遇到的問題,在數學上叫做“排隊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排隊現象是很普遍的,大家請看(課件演示例3情景圖)

2、師:同學們,現在由你們來當一回調度員,給他們安排一下順序吧,同時算出三艘貨船等候的時間總和。

3、質疑:對于這個問題,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等候時間的總和是什么意思?(很可有能學生對此還有疑問,這里要留時間給學生,要讓學生都明白題目的意思)

4、分組活動安排與要求

(1)4人一小組。把貨船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分別命名為:甲船、乙船、丙船。 (2)討論后寫出卸貨方案,能寫幾種就寫幾種。 (3)算出每種卸貨方案的等候時間的總和

2、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討論。

3、學生匯報自己的卸貨方案,教師按一定的次序板書。 主要有:

(1)按甲-乙-丙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8+8+4+8+4+1=33小時

(2)按甲-丙-乙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8+8+1+8+1+4=30小時

(3)按乙-甲-丙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4+4+8+4+8+1=29小時

(4)按乙-丙-甲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4+4+1+4+1+8=22小時

(5)按丙-甲-乙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1+1+8+1+8+4=23小時 (6)按丙-乙-甲的順序,等候時間總和: 1+1+4+1+4+8=19小時

4、引導學生觀察以上方案,談談自己的想法。

5、小結: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船開始卸貨,能使總等候時間最少。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1、你能用剛才我們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小品中,小紅說,讓她先洗抹布好在哪兒了嗎?

2、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你會解決嗎? 完成P115頁的做一做。

3、水龍頭風波(下)

有四個同學同時來到一個水龍頭前,他們分別要洗手、洗抹布、洗拖把和用水桶裝水。 (1)這兒只有一個自來水龍頭

(2)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給他們合理的安排一下排隊的順序嗎?

(3)說一說,你在進行合理安排前,需要了解什么?你認為怎樣安排最合理?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在確定排隊等候順序的時候,我們要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合理安排時間,這樣可以使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與此有關的事件,請收集一個例子,課后與同學交流一下吧。

數學廣角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6頁例4和“數學游戲”。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田忌賽馬的故事,體會“策略的重要性。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重點

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對策,體會優化的思想。 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有關“田忌賽馬”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們聽過很多的智力故事,如“烏鴉喝水”,“司馬光砸缸”等,這些智力故事都是人們的聰明才智在生活中的體現,今天,我們來聽一個“田忌賽馬”的故事,但今天我們要用數學的思想,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這個故事。

1、欣賞“田忌賽馬”視頻。

2、提問:你來幫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馬的比賽順序?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學生對田忌賽馬的比賽順序進行討論、交流。 (學生可以隨意說一說想到的方法)

師:同學們真能干,幫田忌想到了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種比賽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夠贏得齊王的呢?

1、同桌兩人合作研究。

(1)想一想田忌共有多少種比賽方法,把田忌在賽馬中能夠使用的方法通過表格的形式表示出來。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獲勝方

齊王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討論,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在同等級別的馬中,田忌的馬不如齊王的馬,而經過這么一調換,讓田忌取得了賽馬的勝利。)

師:這種調換是一種策略,是一種對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對策論。 板書:“田忌賽馬”——對策論

2、想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結局嗎?

師:田忌的一個謀士,也就是出謀劃策的人,叫孫臏,就像同學們剛才一樣,為田忌一一分析各種策略的優缺點,最后找到了這唯一能夠取勝的對策,最后,田忌因而田忌不僅沒有輸掉黃金三千兩,還贏了黃金一千兩呢。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1、你想自己當一回田忌嗎?機會來了

是一場拍球比賽,三局兩勝.請看參加比賽隊員的雙方資料:

對方1分鐘拍球個數: 1號20個 2號40 3號60 我方1分鐘拍球個數: 1號10個 2號30 3號50 問:我方隊員怎樣對陣才能贏?

2、同桌玩撲克牌的游戲

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

3、

5、7和

4、

6、8 (在游戲中讓學生切實體會要想獲勝除了要運用對策外,還必須讓對方先出牌也是必勝的關鍵)

請同學們想一想,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應用?

一位鎮長想起了田忌賽馬的故事。 不與強者爭一時的長短,而是依據自己的實際,錯開優勢,以長擊短,因此取勝。聯想到招商引資,如果也能注意揚長避短,制造“錯位”優勢,可能還是打破僵局、走向成功的一個高招。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第3篇

1、線段有( )個端點,射線有( )個端點,直線( )端點。

2、從一點引出兩條( )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一點叫做角的( )

3、角用符號( )表示,角的計量單位是( ),一個角九十度,可計作( )。

4、角的大小與角兩條邊的長短( ),與兩條邊( )有關,( )越大,角度( )。

5、銳角是( )的角,鈍角是( )。

6、一個周角=( )個平角=( )個直角。

7、已知∠1+∠2=125°, ∠2=35°,那么∠1=( )。

8( )時整或( )時整,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直角,( )時整,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平角。

9、通過一點可以作( )條直線,兩點之間可以作( )條線段,從一點出發可以作( )條射線。

10、周角的一半是( )度,成( )角;平角的一半,再一半是( )度,成( )角。

二、我是“小醫生”對錯我診斷。(每題2分,共12分)

1、直線比線段長。 ( )

2、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 )

3、角的兩條邊越長,角就越大。 ( )

4、兩條直線相交可以組成四個角。 ( )

5、用一個放大10倍的放大鏡看一個5°的角,這個角就是50°。 ( )

6、鈍角的一半一定是銳角。 ( )

三、快樂ABCD(將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在括號內,每題3分,共12分)

1、通過一點可以畫( )條直線。

A、1 B、2 C、無數條 D、無法確定

2、一個直角和一個銳角拼在一起是( )。

A、銳角 B、鈍角 C、平角 D、無法確定

3、把直角、鈍角、平角、銳角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的是( )。

A、直角、銳角、平角、鈍角

B、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C、鈍角、平角、直角、銳角

D、銳角、直角、鈍角、平角

4、右圖中∠A的兩邊延長3倍后,∠A是( )。 20°

A、60° B、20° C、90°

四、把下面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里。(每小題6分,共12分)

135° 180 ° 89° 105° 90° 10° 179° 185 ° 17°

銳角 鈍角

五、用合適的方法畫出下面各角。(每題3分,共18分)

105° 85 ° 150°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第4篇

《億以內數的寫法》這節課上完后,我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中互相創新,在啟發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如在寫六千八百五十萬時,有的學生嘗試對照數位順序表,先寫萬級,再寫個級,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還有的學生先寫個級上的數,然后再寫萬級上的數;我在課堂上沒有做統一要求,還有個別學生利用劃出分級的線段來試著寫數,但是我又順便告訴學生第一步,先明確有幾級的數,第二步,劃分級點表示萬級、個級,最重要的是必須明確每級含有四個數位,第三步,分級填上數字,如:6850 0000。雖然寫數的方法,我沒有做統一的要求,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展,

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吧.

(二) 四年級數學《省略和改寫》教學反思

講例6時,我讓學生重點體驗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數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比較得到的近似數比較接近準確數后,做練習鞏固新知,讓學生把非整萬的數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用萬作單位求近似數。

當練習第18頁第8題時,題目要求:先寫出橫線上的數,再求近似數(省略萬位后面

的尾數)并沒有要求用萬作單位。

北京大釧寺的一口古鐘上有二十萬零一百八十四個漢字。

寫作:200184 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是:A、200000 B、20萬

當時,我在備課時就只想到答案B。這時我問學生A,你為什么不把級上的數換成萬呢?學生作到:題目中并沒有要求用萬作單位。其它同學也點頭稱是。我就又啟發說:“你比較一下A和B兩個答案那個表達更簡潔呢?試圖把答案統一成B,學生A說:“答案B是比A簡單一些,但是從題目要求來看并沒有要求必須用“萬”作單位。我無言以對。只好強行命令到:題目沒有要求也要選擇簡單的方法寫,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就要用“萬”作單位來寫。學生看了看我,無奈的坐到位上。從孩子的表情來看,學生并沒有得到滿意的說法。課

后,我一至在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教材中例5后面的做一做題目是:中國科技館共接待觀眾1843527人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近似數是( )……按題目要求應該寫成18435百,但這種寫法不符合我們的計數習慣。如果寫成1843500,如果學生學習了小數的取近似數后,這個數就表示省略個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結果(也就是精確到個位),18435百實質是精確到百位,所以我做一做我并沒有處理。但在課后練習題中,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學生A的答案和學生B的答案其實所表示的精確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知道教材為什么這樣編排,如果從學生現有的知識來講兩種答案都是可以的,但從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系統來講,

只有學生B的答案是正確的。

我一至在思考如何給學生A一個滿意的答復……。

(三) 億以上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掌握起來難度不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放手讓學生嘗探究。 課始,利用復習引入,來喚起學生已有經驗的同時,使學生能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為學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準備。

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編排,分為億以上數的讀法、億以上數的寫法和把億以上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三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每個知識點我都設計了3個基本環節,即:①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探索;②交流方法;③練習活動。在每個環節,我都大膽放手,讓學生帶著問題獨立思考,并通過合作交流尋找方法,使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這3個基本環節的活動,讓學生經歷了嘗試探索——交流總結——熟悉鞏固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通過與伙伴的交流討論,學得主動,學得愉快。在探索新知識的各項數學活動中,學生充滿了自信,而一次次探索成功,給學生帶來了

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

本課教學令人遺憾的是,在學生探索完把億以上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后,沒有將它與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進行對比,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以致少數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對方法混淆不清,不能正確地進行改寫。在學習完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后,題目要求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少數學生也糊里糊涂地運用了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而單位寫的卻是“萬”,在練習課時,應重點強調這個問題。

(四) 《直線、射線和角》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一堂四年級《直線、射線和角》的數學課,課后聽課老師給我提了很多建議,引出了我的思考,并再次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問題進行了深深地反思,對本課的學習基礎

和發展目標進行重新分析。

本課是在學習線段、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直線和射線雖然曾經前一學段中在某一些練習中出現過,但是沒有明確的定義。學生對直線和射線的的感受或體會很少,特別是直線,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模型很難找到,基本沒有,它是從具體的長度(線段)到抽象的無限長,是孩子認識上的一次飛躍??赡軐τ幸恍┖⒆觼碚f,這種飛躍,它已經具備這種潛意識的感受,而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它需要通過畫一畫、動手做做手勢,從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兩方面加深對直線和射線的體會,為以后學習抽象的空間圖形的作一些淺顯的準備。但是我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本和聽課老師給我的建議中,我分析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我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在中等或稍偏下的學生身上,為了讓他們能理解抽象的直線和射線,我想了很多辦法。從作業來看,學生對直線和射線的理解已經達到我預想的程

度。

其二,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練、明確,顯得拖泥帶水。因此,對一些關鍵性的問題,課前應該做更深的設計,讓學生能很快按教師的要求去完成下一個學習任務,千萬不要讓學生花時間來理解你教師所提的問題上。這樣肯定會浪費課堂寶貴的時間,時間應該花在促進學

生思維發展的環節上。

其三,我讓學自已嘗試填表格,再總結表格時應該給予指導,讓學生加以改正. 其四,課堂的節奏一定要把握好,松松緊緊,適當有度,不要一味太緊或太松。時間久了,學生或許會出現弊端。如:上課開小差,或干脆就不去思考問題。 其五,在教學學生畫角時應該指導到位,教師放手的太多,有些學生沒領會老師的意圖,把圖都畫錯了,這樣即浪費了時間,也讓學生的思路混淆。

以上是上了《直線、射線和角》這一課的一些感受,非常感謝一些聽課老師的建議,希望以此警醒自己,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五)《角的度量》的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這一單元看似內容不多,但比較抽象,學好本單元內容,對今后學習平面 圖

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角的度量是本單元的難點,是比較開放的一個章節,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先讓他們觀察量角器的形狀是半圓形的,我們也可以叫它半圓儀,再讓學生拿量角器認真觀察,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這樣比直接告訴他們哪是0刻度線,哪是中心點的效果要好的多,他們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接著讓他們明白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小圓圈來表示。什么是1度呢?因為半圓是180度,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怎樣比較角的大小,讓學生試著量一量,量后會出現幾種錯誤:一是頂點沒有和中心點重合;二是0度刻度線沒有和角一邊重合;三是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時看成了外圈刻度或是應看外圈刻度時看成了內圈刻度。這時我給他們他們講解正確的量角方法。并編了一首口訣:中心對頂點,0度對一邊,要知角度數,分清內外圈。

當學生學會了量角,還應讓他們知道,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而是與叉開大下有關。再引導學生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一個活動角,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做來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的越大的角就越大。

畫角教學反思

細節一:畫角順序的優化

經過學生的自我嘗試后,我發現學生基本都能借助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因此我請我班學困生1到黑板上示范畫,行動才能說明一切嘛。

生1畫角的順序是:

1、在量的中心位置(凹槽處)點個點,做角的頂點。

2、將向下平移,畫出角的一條邊。

3、根據度數,確定輔助點的位置。

4、連接角的頂點和輔助點,畫出另一條邊。

(因為教具是不透明的,生1畫的第一條邊太短,找輔助點時,量角器都把邊擋住了,看不出是否和0對齊,只好又將第一條邊延長。)

看了生1的示范,學生有話想說。 生1:畫頂點不用尺的,直接點。

生2:量角器老是移來移去,挺麻煩的生3:我們畫第一條邊要幾步呢? 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最后我們歸納為:定頂點、畫邊、找點、連邊。

細節二:畫角方法的內化 教材中安排的練習是:

以下面的射線為角的一條邊,用量角器分別畫出40°、70°和135°的角。 為了更好地幫助解決學生深刻理解畫角的方法,糾正學生對量角器的內圈刻度和外圈

刻度混淆不清的現象,我將題目改為:

以下面的射線為角的一條邊,用量角器畫出2個40°的角。個別學生由于不會看內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把前兩個角,一個畫成40°,一個畫成了140°。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相差那么大。不用我多講,學生自己就知道錯了,直懊惱自己太粗心。一定要遵循:0°在里圈就要看里圈刻度,0°在外圈就要看外圈刻度了,千萬不能混淆不清。

(六)速度時間路程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給其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其輕松愉悅地學習。

1、激趣導入。有興趣的談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設計了“客車、卡車誰跑得快”這個環節,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上課時學生的情緒也非常高漲,給本節課打下了好的基

礎。

2、合作學習。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貫穿本課的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可以讓每個同學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也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逐步“學會求知、

學會做人、學會共處”。

3、適當評價。好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在本節課中我很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及時的對學生的發現進行肯定和表揚,不僅對發言學生是一個激勵,對其他學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勵和鞭策:我也要努力,爭取把我的方法、想法展示出來。

4、教育技術。這類看似只有一個公式(速度=路程÷時間)的課,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激發興趣注意力集中。并且讓學生利用線段圖又自主探究出了這三者其他的關系,而且有為解應用題積累了一種好的方法——畫線段圖。

不過,在課后通過和代老師的交流,我深深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學中一些環節處理的過于著急,比如速度定義的出示,可以在學生試著說一說速度的定義之后,多舉一些生活中有關速度的實例,讓學生更清楚的掌握比較抽象的概念。 總之,通過本課時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感性認識和一些生活經驗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

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七)小學數學四年級《筆算乘法》教學反思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教學反思,上課后,對上課全過程進行了認真的總結。

我在課前進行了認真備課,并向代老教師虛心請教,精心編寫了教案,認真進行二次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現總結如下:

一、收獲:在上課過程中更加認識到小組學習在當前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使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學習同伴的長處,取長補短。

同時更深刻地認識到對知識傳授過程中細節的處理,有可能成為一節課成敗的關

鍵。

二、不足:

盡管在收獲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迅速進行了教案的調整,但因此而延長了情境探索的時間,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決問題中,沒有及時調整所用的時間,因此到鞏固應用時,時間略倉促,對練習題的處理沒留出夠的時間,使學生在通過練習題提高中,沒有達到課前預沒的目標,成為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正是由于對時間的把握不夠,讓我反思平時上課時同樣出現這個毛病,平常上課沒有對每一節課各環節的時間把握。有時在課中由于拖拉,一節課講不完,由于又進行的過多,使部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扎實。這需要在以后教學中一定要精心備課,切實把握好每一個

環節。

三、感想: 通過本次講課,我覺得受到最大教育的不是教室里的學生,恰恰是站在講臺上的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總結,認真學習,爭取將每一節課都上成優質課,真正實

踐一個人民教師的職責。

(八) 《乘法估算》教學反思

《乘法估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60頁的一節內容,我在按計劃上完這一節后,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功的關健在于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采用了學生身邊的生活素材,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和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后每一個環節,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說的,從而體驗到教學學習的快樂,認真

反思,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素材源于生活,讓學生產生估算的需求。

計算天天要用,估算日日存在??僧斘覀兘虒W估算時卻發現,有時學生根本不去估算,或者是先算一個準確數再寫出近似數。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之一是教師交給學生的素材沒有結合實際生活,學生面對這樣的信息,情感上沒有引起共鳴,沒有估算的需求,干脆算個準確結果完事。而這節課的主要三組素材都來自于身邊或社會生活實際。例如: ①估人數選擇活動場地,參加活動人數沒辦法一個一個地數,活動場地的座位也沒有一個一個地數的必要,那就根據經驗估算。 ②寫作文時,通過規定的字數確定要寫的面數,一般不會一格一格地去數和精確計算,

而只需要根據每面行數和每行格數估算。

③桔子日銷售量也只能根據某一天的銷售狀況作大概的估算。 這樣,估算在學生眼中成為生活中的一種需求,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數學知識,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了數學應用意識。同時,這樣的素材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

觀察、猜測、探索和交流等數學活動。

2、同題源自學生,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我們要看到,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雖然不是這節課的惟一目標,但仍然是一個重要目標,傳統教學中常見有些教師給出封閉的,只有惟一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去解答,然后進行機械的記憶與重復地訓練。而本節課,我給出了一些來自于生活實際的信息,主要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共同質疑、互相交流。在各自觀點的交匯處,讓我們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悅,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自然是水到渠成。盡管有的學生在交流中想法還不夠成熟,但這一過程已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方法的總結也有自己的功勞,滿足了學生自尊、交流、成功等方法的心理需求,從而使它們始終都積級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數學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數學教學要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它學科學習中的有關問題,并建立良好的進一步學習的情感,我將在數學教學中

努力實踐這一理念。

(九)四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后的教學反思

數學期中考試結束了,總的來說,其考核內容是比較全面、綜合的。

通過這次考試,我體會到,在教學中,哪怕是教師對內容講很多遍,也仍會有部分學生掌握得不好。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強弱之分,我們不能認為自己講了很多遍之后,學生就記住了、掌握了。學生的基礎層次不一,我們不能用一個尺度去要求所有學生,那么有部分學生對某些內容沒有掌握好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在我們以后的教學中要經常去查漏補缺。 其次,我感到課堂上學生聽課的有效性較差。有時候我發現班上有一部分學生上課聽得不認真。雖然,這些學生中并不全是思想開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積極參與的,感覺課堂與他無關。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從這次考試上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有些題目已經反復強調過,但仍有部分學生出錯。

從教學常規方面來說:首先我們應該熟悉自己任教的學科,并積累大量的經驗。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把許多自認為很好的經驗、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仍掌握不好。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把經驗、方法講給學生聽了,不等于學生就獲得了這個經驗、方法,我們必須要有及時的、有針對性的練習去進行鞏固,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要把作業、知識點落到實處。另外,人都有懶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學生都掌握較好,還得在

課堂上、作業上嚴格要求他們。

為了把這些落實到實處,我也相應采取了一些措施,每次測驗、和練習都要做自我反思(要求:每個新學的內容都必須人人過關,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學困生,每天的作業不需要多,但需要精選,同時還要做到親自批改,最后利用下節課前幾分鐘處理疑難問題。)

存在的問題:

(1)、概念不清晰、不扎實。

如:判斷題中 “每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學生都判對是,其實這道題是錯的。應該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概念教學,使學生能靈活運用,該記準的一定記準,不能似是而非。

(2)、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3)、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改寫以萬為單位的數丟失“萬”字;題目要求估算的卻計算。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培養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計算能力有待提高。學生計算錯的較多,以后應繼續加強計算訓練。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做到:

(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認真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準

確把握好教材。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

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

三、靈活應

用的水平。

4、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素質。

5、堅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

(二)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

(三)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

(十)《垂直與平行》教學反思

在《垂直與平行》的課堂教學中,沒有花架子,沒有與課堂無關的語言和行為,沒有嘩眾取寵的調侃和媒體展示,所有的一切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以分類為主線”展開探究活動,提出“在無限大的平面上同學們想象的兩條直線的樣子畫下來?”“能不能把這幾種情況進行分類?”這樣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學生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等多種活動進行觀察、思考,逐步認識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情況,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兩種情況。這樣的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通過分類,分層理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發現數學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發現垂直與平行現象。在處理教學難點“在同一平面內”時,我利用課件出示一個長方體,在長方體的不同面上畫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提問學生是否平行,幫助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關系 “必須

在同一平面內”,直觀到位。

新知的訓練點和拓展點扎實有效。除了從主題圖中找垂直與平行現象,從生活中找,從身邊找,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

1、重難點處理解速度較快,后進生沒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學中應因材施教,照顧后

進生。

2、有一名學生的發言不夠準確,我沒有及時指正出來。

3、時間把握不夠好,后面還有一個小環節沒有完成,學生們也失去了一個自我小結、

交流的機會,這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新。

(十一)《 畫 垂 線》的 教 學 反 思

教學過程反思:

1、引入新課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生活經念和知識基礎,從復習有關垂直知識入手,喚起學生的回憶,為新知識的探究學習做了較好的準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感受由垂線組成圖形的規矩之美,從而產生親近數學的情感。

2、新知探究部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以人為本。先讓學生畫一條直線,經過直線上一點畫一條垂線,學生們畫出了不同方位直線的不同側的垂線,初步體會了用作圖工具三角尺畫出的垂線比較規范;然后教師演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并同步介紹作圖步驟。然后放手讓學生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大家通過動口交流動手操作合作學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垂線畫法的探究過程中去,利于了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3、課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1)時間把握的不夠好,造成后面的練習題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做一做。(2)學生在自主探究畫法時教師對個別“差生”的關注、指導

的作用發揮的欠缺。

今后要繼續加強備課、預知好學情,注重教法學法的研究與應用,促進教學的實

效性的提高。

(十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教學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感覺教學效果不太好,反思教學過程,感悟頗多。教材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學設計有點生硬。學生對這部分的學習總找不到感覺似

的。寫寫反思,對自己是促進。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教學時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等基本問題,然后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例1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通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例3的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例4教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盡管教學時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很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當教學完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后,在進行練習時,感覺教學學生掌握的不太好。通過學生的作業,出現了很多與之相關聯的問題。(1)個別學生商與除數相乘時出錯,這反映了學生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沒過關。(2)有些學生乘對了,在被除數減除數乘商的積時又出錯,看來減法計算掌握的也不太好。(3)還有個別學生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時,沒有用商乘原來的除數,而是乘了整十數。(4)還有學生抄錯題,橫式上漏寫商或余數。(5)還有的學生豎式寫到一半就不寫了。(6)

極個別學生除法不會試商計算。

針對這部分教材出現的問題,我和代老師進行幾次教研,分析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首先強化口算訓練,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特別是像整十數的乘法除法練習。每天花上幾分鐘進行口算練習,為筆算打好基礎。其次,適當增加計算的訓練量。每天課前或課后2-3道筆算題,要求學生力爭做對。在前面乘法的教學時,曾經采用此法,感覺收效

很好。

(十三)《統計》教學反思

(1)這節復式條形統計圖是在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本課的學習,實際上是對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進行鞏固與擴充。因此選擇貼近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作為開展統計活動的素材;讓學生體驗收集、整理數據之后,在分析數據中能有話說,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所在。我選擇以學生最喜歡收看的電視節目這個素材雖然相對于教材提供的“城鎮人口情況”更為熟悉,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個調查結果的分析沒有達到可以讓他們侃侃而談的效果,這個“熟悉”似乎沒有占到絲毫的優勢。

(2)在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這個環節上,我是牽制著學生一步步走入自己預設的環節。這里是否可以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行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因為在原先他們已經有了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的學習模式,也應該完全具備了自主去探究的能力,這樣會留給他們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3)在各教學環節之間不是很緊湊,顯得很松散,而且在新授也好,應用鞏固也好,一直以“制圖——讀圖——分析”這樣一個模式貫穿始終,缺乏了新意,有些環節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水過地皮濕”的現象,加上自己不能很好地駕馭學生的課堂組織教學,致使在每個反饋教學上有“走過場”的感覺,對學生的關注不夠。

因此我覺得在每個環節之間教師對紀律的重整,組織是非常的有必要的,應激活他們的思維狀態,可以鼓勵,肯定當前的表現,以吸引的語言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學習欲望,從

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十四)《數學廣角》“烙餅問題”教學反思

“烙餅”是一節滲透統籌優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化思想。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整節課根

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我滲透了以下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操作實踐

《課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如,課前我讓學生明確要求以圓形紙片替代餅,與家人或小伙伴進行烙餅活動。這一環節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升華。并且,這一環節,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了生動,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我們生活服務,從而讓學生更

好的學習數學。

2、解放學生口,讓學生暢所欲言。

上課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條理化,規律化的知識結構。

3、解放學生的頭腦,鼓勵學生想象、創新

本節課有位學生提出:“如果一次能烙3張餅、4張餅或更多的餅呢?”我鼓勵說:這個問題提的真好!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研究一下它有什么規律吧

4、給孩子一個發展的課堂

四年級上數學總結范文第5篇

大盤小學

何鵬娟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眨眼間又過了一學期!感慨于時光的匆匆,有時也愿回首走過的路,因為那里有付出的充實,也有收獲的喜悅。在工作上,我頂著重重壓力,用滿腔的真誠和科學的態度邁著堅實的步伐走過來了!一步步腳印,一串串收獲,都是我工作的見證。下面就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進行回顧總結:

一、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及安全教育

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時機,除了學習,我想更為重要的是教會他們認識世界,明辨是非,學習怎樣做人,怎樣確保自身安全。因此我利用每周星期一的班會課,圍繞學校的教育主題,求真務實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則,教會他們確保自身安全的方法。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經過這兩年多的帶班工作, 我深刻認識到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其他老師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將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

老師的外在行為表現對學生具有一種榜樣和示范的作用,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對辨別能力、自控能力較差的低年級孩子,影響尤為突出。因此,在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時刻刻,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己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學生做到講究衛生,不隨便丟紙屑雜物,在平時,我總是把紙屑雜物丟到垃圾桶里,那些近旁的學生看到我這樣做之后,會和其他學生說,那些隨便丟紙屑雜的學生會受到教育,再也不隨便丟紙屑雜。 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那么我也會主動跟學生問好,說謝謝你之類的禮貌用語,孩子也會自然地用禮貌用語來回答我。又比如打造書香班級,我先帶頭捐出了自己的書,并且一有時間就會去閱讀,久而久之,學生也都慢慢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班里的閱讀氛圍也越來越濃。

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我相信學生在我的主導作用下能管好自己,所以,我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主體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說,創建和諧的班集體,班干部是決定性的因素。于是,我著手對管理體制進行“放權”一來發揮了班干部的主體性,調動了班干部的積極性,工作起來輕松許多,而且效果也較好。

四、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能力。

良好習慣的培養始終是本學期的教育重點之一。那么如何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呢?我嘗試讓班級管理成為大家的事,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也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能力。因此嘗試以下的做法:

1、鼓勵班干部敢想、敢做。不僅要做實干家,更要做決策者,只要能發動同學們自覺參與班級管理,有利于同學們的學習和各種愛好的發展,什么想法和 活動都可以討論。這樣一來發揮了班干部的主體性,調動了班干部的積極性,工作起來輕松許多,而且效果也較好。

2、清潔衛生由小組負責。衛生由每個小組負責,采用輪流值日的方法,由組長分派任務,按照值日工作的順序進行打掃衛生,打掃完畢后,將衛生用具放回原位,然后由組長負責檢查值日情況。

3、鼓勵學生展示自我,樹立自信。小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能夠讓他們更加迅速快樂地成長。在班級中,我努力搭建學生展示的舞臺,利用班會開展一些小活動,諸如:成語接龍,“你說我猜”詞語展示比賽,英語表演比賽及詩歌朗誦比賽等鼓勵孩子為大家表演,增強自信心。

4、加強家校聯系。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只能通過家長來獲悉,同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也應及時反饋給家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學期堅持做到主動與家長們保持聯系,將一些孩子的表現通知家長,共同商量對策,與多位家長進行交流。

5、成立安全小組,以學生管理學生,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識。安全小組各個成員主要工作內容為:負責每日班級內外的學生安全工作??吹綄W生有追逐打鬧,危險游戲等現象做到監督與勸導,并做好宣傳工作,使班級形成一個有和諧,有次序的良好班風,為同學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安全小組定期向全班同學做工作匯報,總結前階段之成果與不足,對同學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要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調動廣大同學積極配合、齊心協力,使班級的各項常規管理正?;?、制度化。使全班每一位同學都充分意識到自己作為班級一員的重要作用,做到自覺自律。

以上就是我個人在近半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點得失體會。當然我做的還很不夠,有時是缺少了會發現的眼睛,因此才讓班級管理出現了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可以說班主任工作是任重道遠。有人曾說,能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就是一個成長進步的過程。通過這半年的學習鍛煉,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會以更大的信心和熱情投入到其中。

上一篇:小學數學期末總結下一篇:四年級下數學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