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

2024-03-20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行業,也是經濟發展形勢的風向標晴雨表,但是,在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管理中卻存在這很大的問題,這些存在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建筑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房地產開發的項目管理,控制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質量,本文就低碳房地產開發的意義、低碳經濟下,房地產開發面臨的難題及低碳經濟下,房地產綠色開發的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 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開發;措施分析

引言

房地產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行業,同時也是行業耗能量最大的行業之一。據了解,全球近一半的資源是運用在建筑行業的,而建筑業在運營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排量的40%左右,可見,房地產行業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對象。所以我國房地產企業應該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改變傳統的開發模式與開發習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房地產企業要正確認識如今的發展趨勢,加大低碳的房地產開發的意識。

一、低碳房地產開發的意義

(一)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房地產開發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站著重要的地位,能夠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所以房地產綠色低碳開發,給上下游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首先房地產是一個資產密集型產業,如果是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到資產發展中,對房地產開發的轉型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拉動綠化生產,而且又能拉動綠色消費。

(二)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當今社會,人們普遍關注綠色生活,關注和諧社會的建設,而發展低碳建筑,是建設生態城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方式。過去片面的工業化經濟發展,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過度消耗,為了緩解環境壓力,為人們的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人類必需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以及社會和諧型的良好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促進新的生活方式的發展

綠色低碳經濟是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是房地產開發的一次重要轉型期。如今,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生活理念,低碳就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量”,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它結合了一種國際潮流,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方向。

(四)促進房地產的新發展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理念,房地產低碳開發是房地產企業家的一種社會榮譽感,能給企業帶來切實的利益。房地產行業面對低碳經濟的發展,必然會進行行業重整,面臨挑戰的同時又伴有巨大的商機。誰搶占了地產行業的商機誰就會主導未來房地產行業。

二、低碳經濟下,房地產開發面臨的難題

(一)各階段的預算控制管理不完善

首先,由于對于工程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工作不足,因此存在著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決策過于盲目的現象,增加了后期工程項目建設的造價控制十分不利。其次,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重技術輕經濟,對于項目建設的造價控制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第三,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實施階段,存在著招標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建設標準把握不到位以及工程施工變更較多的情況,導致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造價不斷增長。第四,在工程項目建設竣工決算階段,由于未能形成完善的審核監督管理體系,導致工程項目建設造價不合理的增加。

(二)在房地產開發的質量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

在實際的工作中,開發商總公司和項目承建公司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標不一致,各自戰略也不統一,使得項目工程的設計和質量衡定的標準也不一致,這樣執行下來的結果就是各區域內的工程質量高低不一。其次在管理水平上存在差異,由于兩邊公司的高層協商不一,導致中低層的領導者們不知道該怎樣執行企業的戰略和施工目標,造成項目的質量問題多,影響公司產品口碑也阻礙企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三總公司如果沒有設定一個統一的項目控制考評體系,那對各個區域內的項目承建工程的驗收就缺乏一個完善的評價,影響項目承建者的工作積極性和投入性,嚴重的也會引發工人們消極怠工影響正常的工程竣工周期或者延長工程周期增加成本的投入。

(三)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造價從業人員素質能力水平不高

當前,由于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造價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完善,尤其是對于各種經濟學以及管理理論以及法律政策體系方面的知識能力不足,缺乏現代化的造價控制管理意識,因而難以對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全過程的動態造價控制,導致房地產項目造價控制效果較差。

三、低碳經濟下,房地產綠色開發的措施

(一)制定低碳地產發展政策

經濟的發展原本就具有不確定性,國際經濟更是復雜難辨。目前,我國經濟形勢仍然處于不穩定階段,低碳經濟對于我國來說是既存在著機遇也存在著挑戰性的。房地產業在此時引進低碳經濟模式,是缺少法律政策的規范的,這就會導致很多低碳地產違法行為的出現。而且低碳地產的犯罪成本是不高的,所以就會造成犯罪率的提高,同時,因為低碳地產所帶來的經濟利潤是相對豐厚的,所以,在沒有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價格虛假和產業泡沫產生。因此,制定相關的低碳地產發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

采用工業化模式進行住宅的建造,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一方面能夠大幅提高住宅質量;另一方面能夠明顯降低能耗。在低碳經濟時代,我國房地產企業若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則有必要加快自身的產業化建設,在降低消耗的同時,為自身創造理想的節約效益。在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積極構筑溝通橋梁以全面且細致地了解和掌握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指導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碳排放量,為消費者營造一個理想的居住或工作環境。

(三)積極應用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

我國在推動低碳房地產的工作中所面臨的最大瓶頸是,建筑的保溫以及給排水問題。受起步較晚的制約,我國低碳技術相對落后,制約了低碳房地產的發展。在目前很多建筑中,為增大采光面積,玻璃得以大量運用,其不足之處慢慢暴露,即散熱速度較快,若想使室內溫度保持恒定,則需要借助空調,大幅提高了電能的消耗。為規避上述問題,房地產企業可嘗試新型玻璃(如低輻射玻璃等),這一類玻璃既能夠滿足采光的實際需要,同時又能夠發揮隔熱保溫的效果,從而縮減空調的開機時間,降低能耗,達成低碳目的。綠色植物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夠吸收C02,尤其是夏季還能夠起到遮陰降溫的效果。因此,生物能源的利用也是低碳經濟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在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太陽能以其清潔且取之不盡的特性獲得了人們的青睞,如照明和提供熱水等方面??傊?,開發新能源也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

結束語

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房地產經濟也開始引入這一概念,并逐漸成為低碳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和主要力量,然而其同樣面臨很多問題。所以,作為房地產企業應該積極采取相關辦法,如推動住宅產業化發展、合理規劃戶型布局、積極應用環保材料和節能技術、倡導低碳生活等,從而讓低碳經濟的理念真正融入房地產經濟之中,為自身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同時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肖景文,周中元.我國房地產低碳開發措施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0,05:22-25.

[2]萬方.新式房地產開發模式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應用研究及分析[D].復旦大學,2009.

[3]吳淼.基于新稅法體制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納稅籌劃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

[4]夏虹.房地產開發項目壽命周期成本分析與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7.

[5]張茜.我國商業銀行房地產開發貸款信用風險的分析與防范[D].河南大學,2013.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農村產業融合是新常態下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對于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的宏觀發展環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戰略態勢,最后從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培養和引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人才以及完善驅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等3個方面,提出促進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發展;產業融合;PEST;SWOT;農村經濟轉型

文獻標志碼: A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穩步增長,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但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現實背景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由于長期采用粗放式經營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使得農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限制下,國家對農業生產的補貼已經觸碰到天花板,再加上農業經營成本提高和價格下壓的雙重擠壓,農民增收面臨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隨耕地資源、水資源的逐漸減少和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等問題,農業生態系統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因此,在當前的新形勢下,要提高農業的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必須要有新思路[1]。而農村產業融合作為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1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

產業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現于信息通信業領域。20世紀70年代,伴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及其產業的發展,信息產業不斷向其他產業滲透,呈現出產業快速融合的現象。實踐的發展引起學術界對產業融合的關注。學者們從技術擴散滲透、產業整合創新、產業融合過程、產業邊界變化、產業競爭關系等不同角度來解釋產業融合的內涵[2]。事實上,隨著技術創新和市場供需變化,產業融合并不局限于與互聯網和通信相關的產業,也廣泛存在于其他產業領域,如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有關農村產業融合問題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產業的概念,他指出農業應該向與其相關的第二、第三產業延伸,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打造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即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相加(1+2+3=6),為農戶獲得更多農產品加工、流通和服務環節的附加值;之后,基于產業鏈的延伸和業務范圍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產業是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乘積(1×2×3=6),強調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3]。馬曉河根據國內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踐經驗,指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通過產業聯動、產業聚集、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等要素進行跨界集約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和農民收入增加”[4]。在對農村產業融合的概念進行界定時,有學者強調既要以農業為依托,以農民及相關經營組織為主體,又要借助高新技術對農業產業的滲透、三次產業間的聯動和延伸、體制創新等多種方式促使農業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產生深刻變革[5]。還有學者從交易成本的視角出發,認為農村產業融合是以農業多功能綜合開發為核心,以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為前提,利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通過縱向農業產業鏈深化、橫向的農業功能拓展等形式,實現農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農業各部門與第二、第三各部門兩者之間以及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三者之間的交易成本內部化,不斷產生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6]。

從以上學者對農村產業融合的內涵界定可以看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推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7]。當前,全國各地積極探索農村產業融合的路徑,已經出現縱向一體化融合、工商資本引領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務引領型融合等多種模式[8]。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在資源優勢、產業特點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各地區須要根據自身環境條件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村產業融合模式。本研究針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環境和發展的態勢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2 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環境分析

江蘇省經濟發達,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也比較高。自2015年起,江蘇省成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省[9]。為了理清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宏觀環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從政策環境(P)、經濟環境(E)、社會環境(S)和技術環境(T)等4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2.1 政策環境分析

2.1.1 國家層面的政策環境 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2015年首次將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并將其作為“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構建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同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后連續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并提出要“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培育農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見,農村產業融合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

2.1.2 省級層面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江蘇省非常重視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2016年12月,為了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江蘇省發布了《江蘇省“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7年1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又印發了《江蘇省“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同年2月發布的《江蘇省“十三五”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再次強調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2017年3月,為推進江蘇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江蘇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又發布了《江蘇省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這些政策文件的頒布,為江蘇省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先導區建設提供了方向,也為農業產業化成為鄉村振興、推進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

2.2 經濟環境分析

2.2.1 經濟水平 江蘇省自古以來就屬于富饒之地。改革開放以后,江蘇省經濟水平在全國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據統計,2017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5 900.9億元,全國排名第2,已經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綜合競爭力以及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1,是我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經濟的蓬勃發展為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經濟結構 總的來說,改革開放四十年,江蘇省形成了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2016年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制造業,說明江蘇省經濟結構正在發生調整和變化,但是制造業仍然是江蘇省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行業。制造業與批發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建筑業是當前江蘇省產值規模最大的5個行業。2016年江蘇省第一產業增長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第一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占比從5.7%下降到5.3%,而第三產業的產值占比達到地區總產值的50.0%。在第一產業中,產值占比最高的是農業,占62.00%,漁業和畜牧業的產值占比分別為 18.70% 和16.45%,而產值占比最低的是林業僅占2.97%。第三產業中規模最大的5個行業是批發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商業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從2013年到2016年,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及住宿餐飲業等與日常生活相關行業的增長速度相對較慢,而金融業、通信服務業、商業服務業為主的高端服務行業發展速度則較快。

2.3 社會環境分析

2.3.1 社會需求 近些年,江蘇省常駐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到2016年江蘇省常駐人口數量達到7 998.6萬人,全國排名第5。同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都隨年份呈現上升的趨勢(圖1、圖2)。根據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升級指數報告》,江蘇省居民消費升級屬于全國第1梯隊。食品煙酒、衣著、居住類的消費在居民消費比重中呈下降趨勢,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醫療保健等消費所占份額在穩步攀升。根據美國研究機構COMSCORE的統計,25~34歲的人群成為我國主力消費人群,這一群體在消費時更加注重品質和服務,追求個性化、多樣化、體驗式的消費。

2.3.2 社會文化 美國學者拉坦指出,地區的文化享賦與當地經濟發展存在密切的關聯。由于地理和歷史原因,江蘇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3種區域文化[10]:蘇北文化、蘇南文化和長江三角洲文化。從歷史發展過程看,蘇北地區受楚漢文化和淮揚文化的影響較大,至今仍保留著較濃厚的傳統習俗,相對較為保守和守舊;蘇南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撞擊砥礪和改造革新,形成了開拓進取、重商重實業的文化氣氛;而長江三角洲文化作為一種混合形態的文化,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又納入了市場、創新、效率、科學與和諧的現代文化內涵。區域文化的差異為江蘇各地農村產業融合提供了不同的發展背景和區域特色。

2.4 技術環境

2.4.1 科技投入與科技貢獻率 近年來,江蘇省科技投入穩步增加(圖3)??萍钾暙I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62%,農業科技貢獻率則達到了66.2%,排名全國第1。全省有294個科技服務平臺,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超過120萬人。江蘇省為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創辦了農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設了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科技超市415家,組建了包括3 300多名專家的服務團隊。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進科技成果轉化6 500多項,開展咨詢活動3 560多場次,培訓農民超過35萬人次,帶動農民增收58億元。

2.4.2 信息技術在農村的應用 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是促進產業融合的重要推動力。近些年,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江蘇省農村產業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11]。江蘇省農業信息化覆蓋率超過60%,2016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建設了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并開發運行移動客戶端“農技耘”APP,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提供及時、專業的農技信息服務,信息進村試點縣和村級信息服務站的數量均為全國最多[12]。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建立農業物聯網,據統計到2018年年初規模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面積占比達到16%。與此同時,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為農民創新創業、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到2017年年底,江蘇省通過網絡實現農產品銷售額364億元,同比增長27.7%,淘寶村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3 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分析

農村產業融合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在戰略態勢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優勢(S)和劣勢(W)、機會(O)與威脅(T)進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蘇省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

3.1 優勢

在新常態下,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必然要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7]。但是各地所具備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條件存在較大差異,相較于其他地區,江蘇省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強勁的牽引裝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蘇省農村科技投入不斷增加,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和科技應用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蘇省還擁有167所高等院校和眾多的科技服務機構,能夠為農村產業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2)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有力的雙輪驅動。從國際經驗來看,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做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以農戶、合作社為主向前延長產業鏈;另一種是以企業為紐帶,農工商合作經營向后延長產業鏈[7]。江蘇省現有涉農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的數量和營業收入在全國均位于前列,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起到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3)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良好的“硬環境”。根據對我國省域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水平的測評,江蘇省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水平居于全國前5名[13]。近些年江蘇省不斷優化公共基礎設施,以信息和通信設施為例,當前江蘇省村級雙車道公路覆蓋面積超過75%,農村4G網絡覆蓋率超過90%,均遠遠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環境”。(4)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具有豐富的“軟資源”。依托農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態資源,通過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一種主要類型[14]。江蘇省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氣候溫和,自古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既擁有秀美的田園風光,又擁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為江蘇省開發農業多功能性,推動農業與旅游、觀光、休閑和養生等融合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軟資源。

3.2 劣勢

目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我國其他省份農村地區類似,普遍存在以下2個方面的劣勢:(1)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程度有待提高。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第一產業內部各子產業融合或者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延伸和滲透,開發農業多功能并拓展產業鏈,創造農民增收的新途徑[15]。但是從江蘇省目前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看,在一些地區尤其是蘇北地區,農民仍然主要從事農產品的生產或簡單加工,“接二連三”或者“隔二連三”水平較低,農戶在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和全供應鏈中處于劣勢地位[1]。(2)農村產業融合存在要素瓶頸。首先,一些地區發展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等項目所涉及到餐飲、住宿、停車場等的各類設施用地問題難以得到解決,導致許多項目難以推進。其次,現有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相對較少且融資條件高,很多農村經營主體缺乏有效的風險抵押物而難以獲得貸款,直接融資渠道狹窄。此外,融資成本高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據統計有的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占到貸款總額的20%[15]。融資難、融資貴成為阻礙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大障礙。再次,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缺乏專業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農業多功能的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專業型和復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數普通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只能從事簡單的加工和服務工作,難以產出精致化、差異化、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和服務。以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為例,許多地方的鄉村旅游還停留在時令瓜果采摘、品嘗農家菜、垂釣、打牌等初級水平,產品和服務質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營銷的意識[16]。而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村缺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和運營人才。

3.3 機會

當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最大機會就是隨著江蘇省及周邊地區居民收入增長所帶來的巨大消費需求。江蘇省所在的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據統計,2017年上海、浙江、江蘇三地分別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躋身全國前5位。人均收入的穩步上升促使這一區域城鄉居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農產品消費方面,追求營養、健康、綠色、品位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城鄉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閑暇時間的選擇上,呈現出勞動力供給曲線向后彎的情況[6]。城鄉居民閑暇時間的增加,為鄉村開展旅游、休閑、養生等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根據江蘇省旅游局統計,2017年江蘇省全年鄉村旅游營業總收入近90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0.8%,直接從事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達到42萬人。高品質農產品消費和鄉村旅游井噴式的發展勢頭,為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場牽引。

3.4 威脅

盡管當前江蘇省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代表的一二產業融合、以農村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一三產業融合和以旅游休閑農業為代表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在全國處于較領先的地位,但是隨著我國全球化的步伐,江蘇省所能供給的涉農產品和鄉村旅游等消費品不僅面臨來自國內其他地區的趕超,還面臨著來自全球其他國家產品和服務的競爭。例如,來自歐洲的高端綠色農產品競爭、來自日本和中國臺灣的特色鄉村旅游休閑產品的競爭等。目前江蘇省已經發展起來的涉農產品和服務在特色化、精細化和品牌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顧客黏性不是很強,這些因素都威脅到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4 促進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對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環境和現狀進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鑒國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經驗,提出如下3點建議:

4.1 立足區域特色,打造優勢產業

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所面對的市場不僅需求潛力巨大,并且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要求也較高。因此,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不能僅追求數量,更要注重品質的提升。(1)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江蘇省屬于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大部分地區雨水充沛,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因此,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綠色農業發展。一方面要利用綠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綠色環保的種養殖方式,保護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方式,對農產品的產地、生產環境、栽培(養殖)方法進行追蹤、記錄和宣傳,通過綠色生產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和競爭力。(2)充分利用區域鄉土資源,提供優質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各地應依托具有當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打造主導產業,并引導當地經營主體集聚式發展,塑造具有鮮明特色、精致優良的地區優質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場2種宣傳途徑,對地區品牌進行大力宣傳,增強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4.2 培育和引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所需的人才

無論是發展綠色農業還是打造特色產業,都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和運營管理人才進行技術創新和業態創新。盡管江蘇省農業科技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但是相對于國外競爭者而言,當前大部分農民的能力和素質仍然較低,即便利用農村資源開展了一些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項目,也往往處于低端水平,競爭優勢的保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須要從4個方面培育和引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對農民進行培育,提高農民的素質和能力。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和農村合作社骨干為重點,開展面向農民的農村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和創業教育。對于一些已經取得較好發展成果的產業融合業態和經營模式的成功做法進行總結和提煉,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農民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認知。第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并為其提供創業指導和幫助。第三,加大農林專業大學生的培養,并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大學生畢業之后到江蘇省的農村進行創業活動。第四,吸引其他社會人才到農村開展創意農業,鼓勵非農戶籍的人才憑借技術、創意或者運營管理能力以適當的形式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4.3 完善驅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

驅動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業態創新,還需要政策創新。(1)建立激勵政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因此對于那些能夠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的經營性主體,可以根據其新增的農民就業崗位數量給予其一定的補貼;對于那些支持農民以資金、土地經營權或其他資產入股的經營主體,可以根據其為農民提供的入股分紅情況給予一定的補貼;對于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并且由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或農民合作社多方參與形成的新型經營聯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機制,引導農民將國家補貼的資金以入股的方式參與產業經營,使農民能夠獲得更多產業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轉政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須要開展規?;洜I,而目前由于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不完善,許多地方仍以農戶分散經營模式為主,阻礙了產業融合發展的速度。因此政府應該學習和積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當中的典型經驗,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在農村建設用地的指標中劃出適當的比例用以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設施建設。同時,在土地流轉中充分保障農民合法權益。(3)創新金融扶持政策。設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投資基金,扶持區域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在農村的網點布局,利用融資擔保、財政貼息和擴大抵押物等措施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取信貸;完善政策性保險政策,發展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融資擔保機構。

參考文獻:

[1]葛新權,和 龍. 促進我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經濟縱橫,2017(5):80-85.

[2]梁偉軍. 產業融合視角下的中國農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 科學經濟社會,2011,29(4):12-17,24.

[3]張佳書,苑會娜,傅晉華. 日本發展“六次產業”的典型模式及對中國的啟示[J]. 中國科技論壇,2016(10):148-154.

[4]馬曉河.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J]. 黑龍江糧食,2015(3):9.

[5]趙 霞,韓一軍,姜 楠. 農村三產融合:內涵界定、現實意義及驅動因素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東陽. 交易成本視角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問題研究[J]. 中州學刊,2017(9):54-59.

[7]王樂君,寇廣增.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思考[J]. 農業經濟問題,2017,38(6):82-88.

[8]呂巖威,劉 洋.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究[J]. 當代經濟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蘇省農村產業融合水平測度與區域差異分析[J]. 農業經濟,2017(6):21-22.

[10]王 騰. 區域文化特質、文化精神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以江蘇為例[J]. 重慶社會科學,2008(10):8-14.

[11]王夢瑤. 信息技術對農村經濟的意義[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6):153-155.

[12]嚴 安. 以創新驅動推進江蘇“互聯網+農業”在更高水平上發展[J]. 決策咨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國農村公共品供給水平評價[J]. 技術經濟,2016,35(1):92-96.

[14]湯洪俊,朱宗友.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觀經濟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鹽城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 全國商情,2016(24):65-67.

[16]劉 娜,許沁喬. 產業融合視角下江蘇省鄉村旅游發展問題研究[J]. 中國商論,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費升級為導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 宏觀經濟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鋼民. “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地區智慧養老發展的思考[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15):76-80.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經濟發展是在產業結構的變動和調整中實現的,產業結構在整個經濟結構中處于主導地位。作為地區發展極的城市圈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領頭羊,因此,推動城市圈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對于城市圈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武漢城市圈作為我國中部規模最大的經濟區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武漢作為九省通衢,全國交通樞紐,經濟增長的外貿依存度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帶動的武漢城市圈的外貿狀況對其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近期國家外貿重心的轉移對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的調整影響巨大。武漢城市圈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其產業結構尤其是制造業結構近年來出現了趨同傾向,這種趨同在某方面進一步帶動了武漢城市圈的經濟繁榮,在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不少負面效應,如重復建設、惡性競爭、資源浪費等,這些負面效應會導致經濟發展不協調,對武漢城市圈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產生許多障礙,成為發展的“瓶頸”。國家貿易重心的轉移正好給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調整機會,貿易轉型主要在引進外資、技術創新等方面對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貿易模式轉變能加快引進引資結構,改變優化產業結構升級;貿易模式轉變促進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武漢城市圈的發展正成為繼珠三角城市圈、長三角城市群、環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極,其發展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研究外貿轉向情形下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調整有著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貿易轉型;產業結構;武漢城市圈

【作者簡介】汪長球: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寧波大紅鷹學院經濟管理分院教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學。

方齊云: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現代經濟學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發展經濟學分會理事,湖北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湖北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武漢市內部審計師協會副會長,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

1.引言及文獻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以進口替代和出口促進為主要措施的戰略性保護貿易政策一直是我國基本的貿易政策,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保護國內產業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消費扭曲?,F在這種狀況將有所改變,在2010年12月召開的商務部工作會議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擴大進口將作為中國2011年推進結構調整,促進中國外貿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中國要進一步完善一些鼓勵進口的政策,改善進口產品的結構。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中國進出口狀況也有所改變,201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將達2萬9000億美元(3萬8000億新元),同比增30%。而年內貿易順差則有望降至1900億美元左右,貿易平衡狀況有所改善。中國發出了扭轉“厚出薄進”的外貿轉型信號。擴大進口對一國經濟會產生什么影響?對一國的經濟福利是擴大還是減少?這是一個改變民生的問題。筆者認為擴大進口不僅對于減少外部壓力有利,也可促進消費。隨著貿易方向的轉型,中國的產業結構也要隨之改變,資源浪費型的產業面臨淘汰和轉型的狀況,對地區經濟、地區產業結構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筆者通過對武漢城市圈的考察,分析外貿轉型時期,武漢城市圈經濟和產業結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A.國外學者對國際貿易與產業結構的研究

日本學者筱原三代平提出“動態比較費用論”。他認為不能只看到有些產品目前的競爭力情況,應該以發展和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問題,要從長遠和動態的趨勢來看產品的競爭力,政府要對那些趨勢競爭力強的企業和產品給予政策支持,使其轉化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其提出了動態的比較優勢觀點,即所謂扶持有潛力的弱勢產業的觀點。另一個日本學者赤松則提出了“雁行形態論”或稱“產業的雁行形態發展論”。赤松解釋了后起國優勢產業的產生、發展和衰退的生命周期。其用模型來解釋國家間的產業轉移對本國產業結構的變動所產生的影響。KallR,MendezF和ReyesJ(2007)則研究了貿易結構的特點,并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貿易結構能夠不依賴于貿易自身的水平而對經濟增長率產生深遠影響。Benedictis和Lueia(2007)研究了2004年前的歐盟十五個成員國中東歐四國之間的貿易模式相似性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認為貿易在解釋轉型國家出口結構變化方面至關重要,認為經濟整合強度越大并不一定引致較大的出口相似性,其主要結論是出口結構具有相似性。

B.中國學者對于國際貿易與產業結構的關系研究

袁欣(2010)認為對外貿易能夠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是因為對外貿易活動的規模經濟效應利于積累技術進步,從而完成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對外貿易結構的升級。其研究發現中國的對外貿易沒有能夠有效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中國存在對外貿易結構的“鏡像”并不反映產業結構的“原像”的問題。王非(2009)通過對對外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相互作用的內在機制進行了理論與實證分析,探究了實現二者互動優化升級和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具體途徑,認為中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和對外貿易結構均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從歷史發展軌跡和基本趨勢來看,中國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具有耦合性。王曉燕(2006)通過對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之間的耦合關系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國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的現狀及演進過程,采用結構效應指標研究了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發現本期出口貿易結構對滯后一期的產業結構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對本期產業結構影響不明顯,而當期進口貿易結構對當期產業結構促進作用明顯。

C.區域及城市圈產業結構與貿易相關性及趨同性相關的研究

程麗雅(2006)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圈各主要城市從1990年到2004年共15年相關數據計算分析及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狀況的定性分析。認為外貿趨同性導致了城市圈產業結構的趨同。于瑩瑩(2007)對中部六省的研究,認為從貿易、技術方面,需求、供給、歷史因素方面,綜合效益評價等三方面看,中部地區在這三個方面都是趨同的,中部六省的產業結構具有極大的趨同性,影響產業結構升級的因素,六個省份大致相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重復建設尤為嚴重。徐?。?007)通過對環渤海地區經濟區域研究,也得出該區域產業結構趨同。

2.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狀況

A.產業結構的概念

人類對產業結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可謂歷史久遠。理論上來說,產業結構是指社會經濟中各類產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比例關系。產業結構演化的過程也就是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并由此推動各種產業協調與繁榮,對產業結構的研究歷來是經濟學中的一個熱點。

B.武漢城市圈的內涵

“武漢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拔錆h城市圈”的概念早期是以“武漢經濟圈”概念提出來的,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黨代會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武漢經濟圈”的概念,提出了依托全省發展武漢,發展武漢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思路,從經濟上看,它是以武漢為中心,由武漢及周邊若干城市組成的一個經濟聯合體?,F在,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中心的1+8城市群,指以武漢100km為半徑的城市,包括武漢、黃石、黃崗、鄂州、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等9城市,圈內總人口約3141萬,國土面積達6萬km2,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3%,提供了湖北省63%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湖北省經濟密度最大的區域。

C.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狀況

近幾年來,武漢城市圈經濟迅猛發展,2009年武漢城市圈的GDP總量占到整個湖北省GDP總量的60%以上。2010年武漢城市圈的9市共實現生產總值9586億元,占全省比重63.5%,占比在不斷的提高。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尤其是制造業結構近年來出現了趨同傾向。這種趨同在某一方面進一步帶動了武漢城市圈的經濟繁榮,但在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不少的負面效應,如重復建設、惡性競爭、資源浪費等問題,這些負面效應導致了整個城市圈經濟發展不協調,對武漢城市圈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產生許多障礙,成為發展的“瓶頸”。這種弊端主要表現在:

一是圈內城市產業結構相似系數高,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相似系數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用來衡量不同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產業結構差異程度的指標,計算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相似系數后發現圈內三大產業結構趨向現象很嚴重。許多城市產業結構相似系數都在0.9以上,甚至出現黃岡與天門的相似程度基本一致的情況。如此高的相似度,嚴重影響了其整體優勢和綜合經濟效益的發揮。

二是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滯后。

武漢城市圈內9城市(除武漢外)明顯存在著第一產業比重較高,第二產業比重偏低的問題,主要因為工業對農業支持和帶動力度不強,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其中心城市武漢第三產業比重相對東部發達城市來說比重偏小,尤其是新興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信息咨詢、法律服務、旅游服務等所占比重低,這種狀況影響了中心城市對整個城市圈經濟的組織、協調、輻射作用,阻礙了整個城市圈的經濟持續發展。從2009年武漢城市圈數據看,工業結構中輕、重工業比例失調,重工業比重過高,特別是武漢、黃石、鄂州、潛江四城市。城市圈總體的輕重工業比例約為0.385,略優于全省0.332的平均水平,但與全國的0.492,還顯得輕重工業比例失調,工業結構偏重,對投資的依賴性較強,影響了產業鏈的形成和延伸。(見圖表)

表1 武漢市圈主導產業對比表

Tab.1 The Contrast of Dominant Industries in Wuhan City Circle

3.貿易轉型對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的影響

A.貿易轉型對武漢城市圈引進外資的影響

貿易模式轉變能加快引資速度,優化產業升級。貿易重心轉移,改變了出口導向型的外資投資狀況,對外資以合理的引導和規劃,同時可避免重復建設,保護城市圈的產業生態系統。貿易轉型對調整武漢外資思路如下:

一是產業優化引資。

立足于武漢交通樞紐優勢,加快農業、能源、交通等基礎行業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步伐,走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的路子,充分利用外商的先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附加值。

二是技術創新引資。

通過大力引進深加工工業和技術密集型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業,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結構鏈。使目前一般工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整個武漢城市圈主導地位的局面改變,讓新進產業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強勁的新經濟增長點。

三是改變投資領域的趨同。

武漢城市圈外商直接投資行業比較單一,投資領域趨同,外貿重心的轉移,可改變武漢城市圈目前外商直接投資領域過窄的現狀,拓寬外直接投資領域,有計劃、有步驟地在金融、保險、批發零售、外貿、通訊等高附加值產業提高利用外資比重,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生產性行業和關聯效應較高的行業。

四是創新外商直接投資。

貿易模式的改變,必然引來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大公司、大財團來武漢城市圈投資大型項目,尤其投向基礎設施建設和參與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因此要合理調節產業的布局和產業合作,優化資本配置的作用。

B.貿易轉型對武漢城市圈技術創新的影響

貿易模式轉變能促進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貿易模式轉變使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發生重大改變,進口的高技術產品加快了模仿能力。既可以填補國內某些領域技術上的空白,又節約了創新企業寶貴的時間和大量科研經費,同時也為我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武漢城市圈通過引進新技術,提高整個城市圈的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其一通過改善城市投資環境,提高了技術外溢效應。

貿易重心的轉移,使本地企業有更多機會選擇不同的技術進步路徑,對本地企業各個層面的技術進步產生影響。本地企業通過進口高技術產品,通過模仿學習就能獲得更多技術,而由此創造的新價值就會增加,從而提高投入產出率和內資經濟增長績效。

其二通過改善自身條件,增強技術吸收能力。

受武漢城市圈企業企業技術能力、人力資本存量、內部治理結構、組織管理模式等條件的影響,武漢城市圈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業技術溢出的效果也不相同,貿易重心的轉向淘汰一部分“吸收能力”差的企業,便于整體產業的升級。

其三將引進與自主研究、開發相結合。

通過引進和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發展中國家取得經濟發展突破式的經驗。增強其國際競爭能力,取得產品的核心技術,確立比較優勢,推動資本密集型技術的發展。

C.外貿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關系

廣義的對外貿易結構概念包括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外貿易方式結構、對外貿易主體結構和對外貿易區域結構,這四要素具有層次多樣性、技術差異性、體制主導性、區域集聚性和動態演進性等特性,且其影響因素諸多。產業結構受到決定性因素和輔助性因素的共同影響,其發展具有從低附加值至高附加值的一般規律。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存在著平衡發展和非平衡發展兩種發展狀態關系,以及交互作用的傳導機制。進幾年來,武漢城市圈的對外貿易規模和對外貿易結構發展趨勢良好,但是也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貿易商品結構層次不高、貿易方式結構低附加值、貿易主體結構外源化、貿易區域結構過度集中化等方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得以優化,尤其是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迅速:相對勞動生產率日益集中、結構能源效益轉向、循環經濟的發展等,從歷史發展軌跡和基本趨勢來看,武漢對外貿易結構與產業結構具有藕合性。

4.武漢城市圈產業結構的趨勢和走向

A.產業結構變化趨勢走向合理

武漢城市圈9城市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上差異明顯,第一層次為武漢市,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GDP和人均GDP都遠遠高于城市圈內其他城市,從產業結構來看,武漢市三業比例為5∶46∶49,產業結構為三二一結構,表現為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的升級換代趨勢。第二層次為黃石、鄂州、潛江3市,3市人均GDP均超過2.5萬元,但與武漢市仍有較大差距,但較其他城市有較大的領先優勢,從產業結構均為二三一結構,已進入到工業化中期階段。第三層次為孝感、咸寧等各中小城市,人均GDP也達到1萬元,已進入到工業化中期階段,但其第一產業比重偏大(>20%)。從總體上看,城市圈三大產業結構趨向合理。表現在第一產業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逐步增長,第三產業趨勢加快。這一變化基本上符合產業結構趨向合理化的演進規律,與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也較相適應。

B.產業技術進步路徑的選擇

首先,從三產業的發展狀況看,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其基礎薄弱的地位仍然沒有改變。雖然農業技術在不斷發展,農業產量在不斷的增加,但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農民從事種植業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仍然很普遍,客觀上制約了一產業的發展。

其次,從第二產業看,較前幾年得到飛速發展,但其內部開始顯現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發展低級狀態與膨脹狀態同時存在,導致其發展潛力逐漸喪失;生產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為主,使得自然環境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同時在產品的深加工和延伸增值方面做得不夠,導致增值空間小,利益流失多,發展困難。

再從第三產業看,城市圈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東南部還比較滯后,第三產業近幾年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幅始終保持在大于10%的幅度上,但第三產業發展層次較低,依然以傳統服務業為主,在金融、外貿等高附加值的產業上較東南部城市群還有較大的差距,同時,從整個城市圈來看,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也只是在38%左右,從而嚴重制約了城市圈區域經濟的發展。

5.武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調整戰略

A.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比較優勢產業

首先要基于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來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湖北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產業基礎比較完備,大學擁有量和在校大學生數量均名列全國前茅,有豐富科技和人力資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武漢是中部的交通樞紐,號稱九省通衢,有物流交通等比較優勢,可“承東啟西,縱南貫北”。區位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應抓住機遇,把比較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優勢產業。今后武漢城市圈要努力改善投資軟環境,盡量在減少政府行政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來實現產業結構的布局。對產業結構的布局和調整,仍然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但這種引導只能是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順勢而導,而決不能憑意愿逆勢而為。

B.發展低碳經濟,杜絕資源浪費

武漢城市圈內城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都存在著浪費資源的現象,產業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因此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要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互補發展的良好格局。產業結構調整要因地制宜地提出調整規劃和方案。武漢城市圈內各個城市產業結構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有的已經步入工業化發展的中后期,有的還在工業化發展的初級階段,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要從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及面臨的具體情況出發。

C.制定措施,扶持優勢產業

武漢城市圈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扶持本地區的支柱產業。根據武漢城市圈內各個城市的區位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要突出區域優勢,重視把支柱產業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追求規模經濟效益,使其得到鞏固、加強,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并將其做大做強,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促進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協調發展。對一產業要進一步鞏固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第二產業是本地區的主導產業,要做大、做強,在加快優勢工業發展的同時,應重點考慮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帶動與此相關的工業發展,避免重復建設所帶來的浪費等現象的發生。第三產業發展是中部地區三大產業發展的重中之中。應當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聯合規劃加以整合優化,從而帶動本地區乃至全國物流業、旅游業、科技服務業、信息咨詢服務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二是要將對外開放的程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積極參加地區間、國家間的合作與競爭。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來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努力構建與開放型經濟體系運行相適應的產業結構,拓展經濟的成長空間。因此,調整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要先促進外貿結構的優化,從而提升本地區對外貿易的競爭力。

三是大力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當前必須逐步掃除那些阻礙城市化過程中體制性和政策性障礙,用體制創新來促進城市化的發展,改變重復建設的弊病。

四是要抓住有利機遇,積極主動承接東南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根據我國以往發展經驗表明:發達地區與后起地區形成一種梯級的產業轉移動態過程,將有力促成地區間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武漢城市圈的發展不僅要立足于自身發展能力的培育,還要充分利用其在全國乃至世界分工體系中的比較優勢,順應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規律,立足中部區崛起的新機遇,面向東部和沿海發達地區,全面改善投資環境,積極開展區域合作,積極主動地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

五是要支持工業園區的發展,積極擴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增強本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工業園這種形式得到了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我們要充分利用本地區交通便利和資源資源豐富的優勢,吸引外地企業落戶,不斷拓展招商思路,創新、優化招商引資方式。

六是促進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產業集群是產業布局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當代經濟世界的一個突出現象,在我國產業集群現象也很普遍,其中以浙江、廣東一帶最為突出。武漢城市圈要建立產業集群,使集群內的企業獲得外部規模效應,并催生知識、技術和制度的創新,提高了集群內產業的競爭力。目前武漢城市圈正面臨經濟起飛的關鍵期,調整好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的關系,武漢城市圈經濟將會有實質性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陳 飛,翁華強.城市圈戰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武漢城市圈戰略實踐為例[J]特區經濟.2005.03

[2]樊友才.打造鋼鐵經濟共同體——武漢城市經濟圈發展戰略之一[J]經濟參考研究.2004.02

[3]李 悅.產業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董國良.東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對比分析及發展趨勢.經紀人學報.2006.02

[5]董曉莉.武漢城市圈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發展.2011.07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綠色環保建筑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何謂綠色環保建筑?即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應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鋼結構建筑作為綠色環保建筑的重要表現形式,開始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颁摻Y構住宅產業化”(Residential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人沃爾特·格羅皮厄斯在1910年提出來的,之后的100 年來,發達國家的“住宅產業化”都和鋼結構住宅密不可分。文章針對我國未來綠色環保建筑的發展進行簡要的探討,尤其是針對鋼結構建筑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綠色環保建筑;鋼結構建筑;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綠色環保建筑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何謂綠色環保建筑?即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應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這一觀點最早是在1991年由美國人蘭達·維爾和羅伯特·維爾合著的《綠色建筑——為可持續發展而設計》一書中提出的。發達國家探索可持續建筑之路,名為“綠色建筑挑戰”,即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實行綜合化設計,使建筑在滿足功能時所耗資源、能源最少。最偉大的美國建筑、結構大師富勒(Fuller)提出的結構哲學:少(費)多(用)——以最少的結構提供最大的承載力(Doing the Most with the Least)。鋼結構建筑的特點完全符合綠色環保建筑的要求,其綠色環保性能是由鋼結構固有的三大核心價值所決定的,即:最輕的結構(假想強度受壓高度H=fk/r 那么Hs=3051.6m(steel) Hc=709.3m(concrete))、最短的工期(工廠焊接、工地高強螺栓拼接)、最好的延性(結構延性比δ=Du/Dy 則:δs=7~8、δc=3~4)。而這些核心價值又決定了鋼結構具有最優的結構抗震性能。(2011年3月11日,日本9級大地震就說明了這一點)因此鋼結構住宅作為綠色環保建筑應該得到大力提倡。

“鋼結構住宅產業化”(Residential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人沃爾特·格羅皮厄斯在1910年提出來的,之后的100 年來,發達國家的“住宅產業化”都和鋼結構住宅密不可分。鋼結構住宅與鋼筋混凝土住宅相比,其工程費用比鋼筋砼結構住宅略高,但前者比后者工期縮短1/2至1/3,貸款利息減少。詳細對比見下表:

鋼結構住宅與鋼筋砼結構住宅對比

項目 鋼結構 鋼筋砼結構

建筑面積(m2) 6218.76 5999.77

使用面積系數 83.64% 80.5%

總用鋼量(kg/ m2) 87.26 鋼筋:45.32 69.89 鋼筋:69.89

型鋼:41.94 型鋼:0

砼用量(m3/ m2) 0.398 0.585

蒸壓加氣砼砌塊 0.073 0

粘土磚用量(塊/ m2) 0 56.2

綜合造價(元/ m2) 1271.77 1230

2005年10月11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 、“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淘汰落后工藝技術” 、“發展節能型建筑”等。至此,“鋼結構住宅產業化”在我國才有了明確的定義。

建筑鋼結構比較(中國-發達國家)

中國 發達國家

建筑鋼結構用鋼/鋼產量 3% 30-50%

鋼結構面積/建筑總面積 2% 40%

鋼結構住宅面積/住宅總面積 5% 70-80%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的鋼結構建筑面積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而且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15年,鋼結構建筑將占全國房屋建筑總量的15%-20%。通過這兩點可以充分表明我國的鋼結構建筑有著非常寬廣的市場前景。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大力發展鋼結構產業,提高鋼結構施工的整體水平,實現鋼結構品牌科學化——綠色、低碳、環保。

我們在美國電影里經??梢钥吹?,“美國人開車拖著房子去旅游,到旅游景點安裝就位”指的就是鋼結構輕鋼龍骨住宅房。

美國人旅游,自帶房子,到旅游景點安裝就位——標準化、裝配化

但是這一觀點在我國才剛剛起步,而且發展緩慢?!敖陙碛楷F的與輕、快、好、省理念背道而馳的技術現狀,令人擔憂”是沈祖炎院士在其主題報告《還鋼結構輕、快、好、省得本來面目》中重點強調的一點。鋼結構行業包括設計和施工,設計是龍頭。結構設計的關鍵兩步:就是正確選擇結構方案和正確估計截面尺寸和形狀。遵循“少費多用”(節材)的結構哲理(綠色理念)即用最少的結構提供最大的結構承載力是鋼結構設計理念的精髓所在。假設G為用鋼量(t),P為建筑總重量(t),則結構體系的優秀性與G/P成反比:

優秀設計:G/P=0.2~0.3

平庸設計:G/P=0.4~0.5

拙劣設計:G/P=0.6~0.7

CCTV New Tower與世貿中心數據比較

高度 安裝方式 鋼板厚 用鋼量 G/P

CCTV新電視塔 234米 全焊接拼裝 135mm 302kg/m2 0.59

世貿中心 416.9米 高強螺栓連接 22.5mm 186.6kg/m2 0.21

通過數據的對比,不難看出目前我國鋼結構設計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單純的追求鋼結構建筑的復雜、奇特、怪異會增加單位面積用鋼量,這和鋼結構固有的三大核心價值是背道而馳的,和綠色環保建筑的理念是不想符的。只有設計優良的鋼結構建筑才是綠色環保建筑。

同志們,發展綠色環保建筑、發展住宅鋼結構,是貫徹中共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需要,也是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預見,隨著綠色環保建筑產業化的發展,我國房地產開發將從材料、設計、施工、企業管理等都會產生巨大的變革。有人說今后造房子就像買電視機,不是造起來而是搬過來。這個變化是量變到質變,具有劃時代意義。讓我們共同努力,滿懷信心迎接綠色環保建筑產業化新紀元的到來!

我國誤解的“綠色建筑”

只談 不談

十二五發展規劃:鋼結構產量6000萬噸,占鋼總產量10% 鋼結構建筑的單位面積用鋼量

圍護墻板節能 鋼結構節材

住宅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財政投資逐漸從競爭性領域退出。當前中國的產業投資結構存在投資結構仍需進一步“糾偏”、第二產業投資結構不均衡等問題。今后一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是。重點是產業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要將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應完善私人創業投資領域。在運用財稅政策提升產業投資結構方面,應將預算內資金主要投向基礎產業,通過稅收優惠,特別是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措施來引導產業投資方向,同時應通過轉移支付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關鍵詞]產業投資結構;財稅政策;經濟結構

[作者簡介]黃鳳羽,天津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教授、經濟學博士,天津300222;楊琪,天津菩拉佳那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300024

[文獻標識碼]A

一、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財政資金與產業投資結構概況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使投資體制格局出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投資決策分散化的基本特征。這一時期,中國政府根據不同投資主體的特點和不同行業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市場需求情況,將投資項目具體化為競爭性、基礎性和公益性三大類,重新確定了各類投資領域的主要投資主體和投融資方式。明確政府從競爭性項目中退出,讓位于企業和個人,政府承擔公益性和部分基礎性項目的投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進一步劃分財權和事權的基礎上,實行了經常性預算和建設預算相分離的復式預算管理。國家用財政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予以引導?;A性項目建設要鼓勵和吸引各方投資參與。

這一時期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總體特征是,加工工業投資增長較快而基礎部門投資增長相對落后。體制改革整體上的漸進式演進,培育和發展了市場性因素,對日益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投資行為產生了很大變化,從而影響和決定著整個投資結構的變化,這一時期國家財政稅收政策也面臨著重大的改革要求。

中國財政對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到2007年末,中國財政資金用于鐵路修建,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8萬公里,地方鐵路達到4424公里。通信方面,“十五”期間,我國郵電通信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共投資300多億元,其中預算內資金占13%,國內銀行貸款占19%,國外貸款占8.4%,自籌資金及其他資金占69%。原材料工業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建成了一大批重點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如寶鋼二期工程。

2008年末,中央宣布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即從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擬通過增加中央基建投資、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資、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資和災后重建投資等,安排1.18萬億元投資,加上地方配套和社會投資,形成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4萬億是安排到2010年底的投資計劃,因此未來2年平均每年將花費2萬億在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和災后重建等方面,其中主要投向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和能源領域。

二、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基本狀況

(一)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不足

經過中國財稅政策的多年努力,中國產業投資結構調整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其演變的非均衡性特征較為突出,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產業投資結構仍需進一步“糾偏”。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仍不夠合理,第一產業勞動力過剩,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發展仍顯不足。中國產業投資結構調整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產業投資結構需要進一步向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投資結構調整要求的方向升級,以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在第二產業中,中國加工工業質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數量水平不高。從目前的供求關系看,多數產品供大于求,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

2.第二產業投資結構不平衡?;A部門的準公共產品性質以及價格扭曲狀況使其在很大程度有賴于財政投資,尤其是許多全國性跨地區的大型基礎設施、能源原材料建設更需要中央財力的支持,但國家財政財力的下降,使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從1978年的85%下降至2007年的3.9%,而同時財政對基礎部門的投資份額由198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6%,財政在過去10年間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年均增長僅4%,遠低于年均20%的社會全部基建投資增幅,由此加劇了基礎結構的失衡。

3.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影響了產業投資結構的調整升級。當前,由于中國第三產業一些領域尚未向非國有資本開放,而第二產業開放度較高,致使工業品的過剩表現相對明顯,導致工業品價格一再下降,而服務項目的價格卻一再攀升,經濟結構性過剩特征明顯,成為影響產業投資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原因。在第三產業領域,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是產業投資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

總體來說,對于優化產業投資結構的財稅政策連續幾年的實施,中國內需不足的問題已有了較大程度的緩解,特別2003—2007年,投資需求出現了超常增長,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的趨勢也得到根本改變,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1.4%。中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需求方面轉向供給方面,從國民經濟總量方面轉向國民經濟結構方面。

(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8—2008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2%。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30.17萬億元,按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宏觀經濟總量中的比例關系,由1978年的28.1:45.2:23.7變為2005年的12.6:47.5:39.9。從中國的投資結構來看,近幾年得到了持續改善。在2007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3403.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呈恢復性快速增長態勢;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1153.8億元,增長26.1%,呈加速增長態勢;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投資72766.7億元,增長23.8%。

從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由于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8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在經受了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考驗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且大部分商品增速較快,平均價格普遍明顯上漲。商務部最新監測顯示,200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農村消費品市場增速加快,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差距持續縮小。在10萬億的消費品零售總額中,農村地區超過3萬億元,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差距連續第4年縮小。大量的產品都處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狀態,今后產業投資結構的調整面臨這新的目標。

1.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重點是產業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200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將比上年增長26%左右,達到4550億美元,其中出口將比

上年增長23%左右,達到2400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億美元,下降19.7%;進口1832億美元,下降30.9%。進出口相抵,順差623億美元,同比增加209億美元∞。由于技術落后,中國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進口產品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為主。這種狀況決定了今后的結構調整必須是升級換代式的調整,與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相結合,與科技創新相結合。

2.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要將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調整投資結構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存量調整,另一種是增量調整。由于中國現有的經濟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同時經濟門類也已比較齊全。目前暴露出的結構性的問題主要是存量結構上的不合理,如果只依靠增量的調整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現有的問題的。今后的調整應當立足現有的基礎,從重視基本建設轉變到對現有的存量的調整上來,注重對現有企業的更新和改造。

3.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應完善私人創業投資領域,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證明,創業投資是一種對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行之有效的融資機制,是科技進步與金融創新互動和融合的產業。創業投資在促進高新產業投資發展,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余年來,中國各高新基礎產業處于低端偏上的集群發展階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還未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創業投資體系,創業投資在中國投資結構發展特別是高新產業投資結構優化中的作用還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三、運用財稅政策提升產業投資結構的設想

財稅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對經濟景氣及波動起到調節和“熨平”作用,而且對經濟空間結構的改善,對優化產業投資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利用財稅政策引導資源在不同產業及行業間流動,相應地影響其他投資主體的投資方向和存量資產的重新組合,促進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現在政府大多采用間接干預方式優化產業投資結構,財稅政策更多的是通過運用稅收或政府鼓勵直接投資引導私人資本流向公共產品領域,為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特別是國家通過對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為產業投資結構優化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為產業投資結構優化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國家還可以利用財稅政策工具對市場需求進行直接啟動或間接引導,促進整體經濟的結構性轉換,并對某些產業的進入或退出制定必要的規則,從而促進產業投資結構的合理化。

(一)預算內資金主要投向基礎產業

從歷史的經驗看,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對于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鞍宋濉逼陂g,國家預算內安排基本建設投資3979.59億元,同期還安排地質勘探費477.69億元,基本建設支出重點支持產業投資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對農業、水利、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等國民經濟重點基礎設施和重要原材料項目的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入。2004年國家從國債和車輛購置稅中拿出500億元投放農村公路建設,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實現村村通公路。財政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促進了重點部門和基礎產業的發展。

從產業特點上看,基礎產業具有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風險大、資本產出率一般較低的基本特征,其外溢性和自然壟斷特征較明顯,因而其投資生產具有準公共產品生產的性質。僅從基礎工業來看,其百元固定資產創造的利稅為9114元,低于全部工業的11161元,更低于非基礎工業的14155元。在盈利動機驅使下,企業投資傾向于高利潤的加工工業,尤其是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由于基礎產業的這一性質,在成熟市場經濟下,市場機制難以正常發揮作用,存在“市場失效”的領域。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公共經濟在基礎設施部門參與度在75%左右,礦業和原材料部門等基礎工業參與度在25%左右。而中國的特殊性還在于,基礎部門低盈利原因還源于長期以來價格體系的扭曲。

(二)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來引導產業投資方向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調節國家和企業經濟利益關系的重要手段,國家財政通過稅收政策的變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目標的實現。稅收制度對于促進科技創新的激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稅收法律法規促進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如對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免征增值稅,對農業機耕及相關培訓免征營業稅,對提供專有技術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減免外資企業所得稅,對省(部)級以上單位頒發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等。

二是適時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研究開發一科技成果轉化—成果產業化”鏈條中的不同環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特定地IXI~A及集成電路、軟件、科研機構轉制、科學普及等實體或產品給予支持,以促進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和推動科技體制改革。

從稅收制度設計的角度看,應特別強化企業所得稅的產業導向。如增強稅收優惠措施的產業針對性,著眼于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序列要求,對投資數額大、投資回收期長的高新技術、環保產業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農業等基礎產業實行更大力度的稅收優惠。同時,稅收優惠措施應實現由直接優惠向間接優惠轉變,基礎性的科研開發活動所需資金多,社會效益明顯,成果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較大,宜選擇事前稅收扶持。稅收優惠重點是促進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投資,盡量補償和降低企業技術創新投資的風險,充分體現政府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時,要限制和約束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權力,防止地方政府為吸引外來投資而濫用優惠權或越權減免,損害稅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否則,市場的選擇重點就不再是某一行業能否享受稅收優惠,而是地區之間進行談判與比較的砝碼。

(三)通過轉移支付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作為財稅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必須以科學合理的政府間收支責任安排作為前提基礎。近年來中國政府為了鼓勵一些關系國計民生行業的投資發展,對這些行業實行了財政補貼的政策。此外,針對目前部分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面臨的產業結構失衡、社保資金缺口大、棚戶區改造任務艱巨、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負擔重等經濟社會問題,中央財政準備了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財力性轉移支付預案,幫助這些地區緩解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矛盾,起到了為產業結構調整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專項轉移支付方面,日本的經驗有可借鑒之處。日本政府用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調節來增強落后地區的財政能力。如由地方交付稅、地方讓與稅和國庫支出金制度組成的中央對地方轉移資金的制度,用中央財政下撥給地方財政的稅收來彌補地方自主財源的不足,并縮小地區經濟差異。日本中央財政收入約占全部財政收入的70%,其中相當部分撥給地方政府(一般占中央財政收入的40%以上)。這些資金在非均衡發展時期,主要撥付給重點開發地區;在均衡發展時期,則主要撥付給落后地區。

2009年我國的中央預算安排505億元,增加對民族地區、糧食主產區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安排50億元用于支持化解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的社會負擔。這些措施都有助于社會的穩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在今后一段時期,特別是經濟復蘇、社會穩定的時期,在財政轉移支付中,更應突出產業導向,通過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民間資本的產業投資結構,以實現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

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專項轉移支付的比重依然偏高,2009年專項轉移支付金額為12579.88億元,較2008年增長了26.2%,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比重為52.5%。而且,專項轉移支付種類繁多,透明性較差,分配公式還不夠完善。要提高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應該提高轉移支付資金的制度化水平,提高一般轉移支付的比例。

上一篇:資本成本論文下一篇:主要技術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