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

2023-03-07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幼兒正處于思維的啟蒙時期,對于新鮮的游戲充滿了求知的熱情,教師應順應幼兒的成長規律,從游戲的角度出發,導入多元化的內容激趣,誘發幼兒的探究欲望,適應幼兒的游戲形式較多,教師應基于幼兒的活動能力與認知層次,根據幼兒的年齡變化與心理動態,調整游戲的難以程度,在游戲中貫穿知識內容,潛移默化熏陶幼兒的心靈,以游戲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提高其獨立思考的你能力,促使幼兒形成團體凝聚力,在游戲中謙讓、堅韌,創造良性的競爭氛圍,寓教于樂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教育游戲;幼兒教育;應用

眾所周知,幼兒對游戲情有獨鐘,在任何情況下,都可通過游戲喚起幼兒的熱情,使得幼兒保持樂觀好奇的心態面對生活與學習,幼兒游戲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應在游戲中填充趣味元素,并保障每一個幼兒都在游戲中獲得樂趣與知識,享受金色的童年時光,以游戲為依托進入教育情境,幼兒輕松掌握知識,身心健康成長。

一、幼兒教育游戲的特點

1.趣味性

游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具有豐富的趣味,但游戲本身的趣味值是隨著游戲的重復活動次數而遞減的,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游戲的創新能力,不斷以新奇的條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游戲能夠讓思維不集中的幼兒,短時間乖巧聽話的順從教師的指令,幼兒應具備強又力的吸引作用,這也是游戲教學的必備要求,幼兒在年齡的增長中,個體差異也較為明顯,教師應結合不同幼兒的喜好,讓游戲內容豐富起來,妙趣橫生中完成游戲活動。

2.可操作性

游戲的教育角度是多樣化的,不同的教育內容都能結合游戲來推陳出新,無論是美學藝術還是基礎知識、健康教育,在游戲的串聯下,其可操作性與更替性都較強,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等調節游戲內容,鍛煉幼兒不同方面的能力,基于幼兒的認知范疇,調節游戲的難易,避免幼兒在游戲中自尊心受到傷害,盡可能以游戲幫助幼兒建立信心。

二、幼兒教育游戲的應用

1.開展動手游戲

手工游戲必須依靠兒童自己動手完成,例如“剪紙”、“捏彩泥”、“串珠子”等游戲,兒童在游戲中,需要收、放、捏、搓、揉、穿等動作才能做出生動有趣的物體和圖案??梢耘囵B兒童的動手能力,做到手腦一致。兒童天性就活潑好動,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進行游戲活動,自己動手去創作一些玩具和圖案。例如拼火柴活動,教師可以在講解后首先在黑板上示范拼出幾種不同的圖案,然后讓兒童自主練習,兒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拼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從簡單到復雜,并將成果展示給其他兒童,這樣對兒童操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2.開展角色扮演游戲

道德教育應該從幼兒抓起,讓兒童從小就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這對兒童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有著關鍵作用。兒童通過角色的扮演學會如何與伙伴相處,如何溝通與合作。過家家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游戲,對于兒童也是一項極具開發性的游戲,孩子在游戲中,通過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去做不同的任務,從中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當爸爸媽媽的感受,也十分具有趣味性。讓孩子學會怎樣處理家庭中各種人物關系,有助于培養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3.開展幼兒競技游戲

每個孩子都有好勝心理,加上游戲具有很強的競爭性,所以幼兒進行游戲的時候會面臨輸與贏的問題。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就是考驗幼兒的時候。例如進行“跳房子”游戲的時候,會有一些幼兒在其中獲勝,這時他們能體會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同時對自己的信心會大大提高,但是還有一部分人面臨失敗,內心產生一定的挫敗感。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贏了游戲確實應該高興,應該增強自信,因為只有給自己更多信心才能體驗更多成功,做人生的贏家。但是,輸了的時候也不應該氣餒,一次失敗不能代表全部,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方向繼續前進,終究會成功。幼兒教師應該讓幼兒在競技游戲中鍛煉自己的毅力,從而形成不怕困難的優秀品質,成為一個意志頑強的人。

4.開展創造性游戲

創造性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讓其在快樂與輕松的氛圍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創造性游戲可以和區域活動結合,區域能為游戲環境的創設、材料的補充與情節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又能夠在主題活動的基礎上拓展開來,讓幼兒自主地選擇材料以及伙伴,讓他們在游戲中能夠完全自主。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更多的是自主地與材料互動,它是主題活動的延伸,同時也是創造性游戲活動情節的拓展。比如,教師可以模仿酷貝拉的游戲設置,將游戲區域劃分成各種小區域,比如“醫院”“圖書室”“美術館”“照相館”“美工區”等不同的區域,教師在各個區域深化各個細節。在“醫院”區域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地了解醫院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各種仿真的醫學用具,然后模仿醫生進行活動,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作為醫生的職責與醫院的一些基本功能。又如“美工區”,為學生提供各種畫具、剪紙工具等美工制作需要的器具,讓他們為“醫院”區域的同伴提供病歷表、門牌等。為“照相館”的學生制作自己設計的衣服、配飾,根據不同的幼兒設計不同的造型?!罢障囵^”的幼兒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對“美工區”的小朋友提出意見,這樣就能夠加強各個區域的小朋友之間的合作與互助,這樣區域游戲就擺脫了簡單的“買賣”而形成了一個合作、創意與創造性的結合體?!安僮鲄^”提供各種藥品盒,引導幼兒按類或按寬窄、長短、大小順序擺放藥品盒,促進幼兒數形概念的發展。從以上例子可以發現,在活動區中幼兒不僅獲得多層面的發展,同時為游戲開展自制材料、創設環境,并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細化“看病”的流程,為游戲情節的拓展提供基礎保障。

三、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現階段,要想促使幼兒教育獲得本質性的提高,必須對游戲教學進行深層次的優化和完善。幼兒園教師應積極創設健康的學習環境,開展趣味科學的游戲教學,培育孩子們的優良學習興趣,逐步促使他們快樂的成長,并為未來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慶芳. 電腦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7):65-65.

[2]裔婧. 淺議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應用策略[J]. 學園, 2015(32):136-137.

[3]方晴. 論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17):146-146.

[4]李鳳善. 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小學, 2015(3):124-124.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睈?,是永恒的主題,幼兒教育是愛的教育。師愛是人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無比神圣的,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

關鍵詞:幼兒教育;愛;師德;教育

教師,是一個值得被尊敬的職業。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是否值得被尊敬,并不僅僅因為我們是幼兒教師,就理所當然的被尊敬,而是因為我們的思、德、言、行讓人尊敬。在虐童事件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幼師教育的缺陷,幼師本身的心理健康問題,立法的不完善。

一、師德建設不容忽視

虐待兒童事件的背后,主要還是師德教育缺失的結果。因此,針對那些剛走上新崗位的年輕教師,要進行從教前的職業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進行心理健康檢查,對那些心理確實不健康的,立即取消教師從業資格,這樣就能從源頭上杜絕一些虐待兒童事件的發生。同時,針對個別教師工作中的情緒化問題,還要進行重點督導與訓練,培養他們的耐心與情商。

雖然當下確實有極個別教師背離師德,做出有悖師德的事情。但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我們的教育,我們教師隊伍整體和主流是好的,他們大都是愛崗敬業、道德高尚的。孩子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老師應該像甘露一樣去撫育他們。

師德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要體現在自身的行動上,用自己良好的師德去撫育我們的后輩,所以自身師德的培養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做:

1、要懂得去關愛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用最無私的心去關愛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感受,與學生分享快樂和喜悅,帶給學生快樂而不是痛苦的回憶,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懷和關心。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孩子,不要因為學生不優秀跟不上學習就對孩子有成見并且虐待孩子,應該真誠的去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要有偏見,特別是那些有缺陷的孩子,或者成長在不幸的環境下的孩子,那些孩子很容易出現自閉,成績不優秀等等,我們應該平等的對待他們,熱情、耐心的去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學校的溫暖。

2、樹立文明的形象和行為,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模范的能力,老師的行為很容易被學生模范并且學習??鬃诱f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彼岳蠋煹男拍?、道德、行為都很容易被學生當作是學習的典范。老師應該做好每一件小事,從我做起,用自己的和藹的態度去感染每一個學生,用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吸引每一位學生,用高尚的人格去引導學生成長。唯獨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二、教師的心理健康需關注

1、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很多人都以為對自己是很了解的,對很多事也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事實上并不了解自己。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了解自己,要學會從周圍的世界中提取有關自我的真實反饋,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觀理解所帶來的誤差。

2、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平時多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幫助他們保持興趣和培養興趣。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修養,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逐漸養成良好的性格,自覺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緒,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寬容學生。這樣,就可以使自己逐漸形成健康心理。

3、幼兒園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同時也是老師學習的地方,因此,老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和充電,勇于和勤于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科學施教,深入學習教育教學方法等知識,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

三、立法的漏洞需修復

虐童不僅僅是一件不道德的行為,也是一種違法的行為,但是當虐童事件在我國出現的時候卻沒有對應的措施去補救,因為法律的空白,很多虐童者都得不到相應的懲罰,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在國外也會出現虐童事情,也有專門的法律來懲戒那些虐童者。

許多國家,對虐童事件的相關法律進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修訂。而這也應該是我國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國刑法中僅規定了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并沒有規定“虐待兒童罪”這一罪名,當前有必要增設虐待兒童罪。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兒童是社會弱勢群體,他們遇到不公的待遇和人身健康威脅的時候不懂得怎么去反抗,這就要求我們的幼師去愛護和關愛他們,需要我們的國家加強立法保護兒童的權益,也需要我們社會這個偉大的群體去關注他們。幼兒需要的是關愛和保護,我們要盡可能的使每一名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獲得健康、快樂和自信,而不是體罰幼兒的行為。

師愛是人間任何一種愛都無法比擬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無比神圣的,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靈熏陶,更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們面對的是3-6歲的孩子,他們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我們的愛護,似春陽般的去熏陶,這對正處于個性和道德品質形成的萌芽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進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徑。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睈?,是永恒的主題,幼兒教育是愛的教育。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教育發展是一項關涉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的系統工程,教育對象的人本化及其與教育發展的可持續性使教育發展倫理成為必然訴求。然而,教育發展現實中諸多非倫理現象的存在導致其質量和價值頗遭非議。因此,以發展倫理的視角審視教育發展,各種教育理念的形成與踐行乃至教育制度的制定與執行,都必須符合倫理要求。

關鍵詞:教育發展 教育倫理 教育理念 教育制度 教育公正

一、問題的提出

據報道,目前,我國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中學,其最典型的特點即是因極高的高考升學率而使學生及家長趨之若鶩,例如河北衡水中學和安徽六安的毛坦廠中學等。同時,亦因其嚴格的教學和管理方式,又常被稱為“高考工廠”。以毛坦廠中學為例,近10年本科升學率80%,2013年高三學生11222人,復讀生約8000人,本科上線9528人,本科升學率82.5%,其中104人考取北大、清華[1]。就其高升學率來說,確實是一個“神話”,但也有人稱之為“地獄”、“集中營”。學校學生每天休息時間只有5-6小時。高考誓師口號“只要讀不死,就往死里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高考前跪拜“神樹”和毛主席塑像;學校禁止一切電子通訊設備進校門,體罰學習不認真的學生,教師津貼分發與升學率高低掛鉤……學生刻寫在課桌上的字句“毛坦廠就是一個魔窟,逃離毛坦廠”表達了他們對這種學校及其教育方式的極度不滿和痛苦無奈的吶喊[2]。

以上案例折射出的問題只是教育發展現實問題的冰山一角。在以人為本、自由和諧且全面發展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的教育實踐中,這種應試教育的極端表現,發人深思。

教育的對象是人,是人類不斷獲得提升自身應對社會生活的知識和智慧的過程。教育的極終目的是通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推動社會全面發展并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和諧發展和幸福,因而教育具有強烈的人文性和倫理性,教育發展主體作為倫理性的存在,為教育發展的倫理審視提供了現實依據。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完善及其幸福,成為教育發展的倫理和信仰訴求。

二、教育發展倫理問題表現

教育發展不公平、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應試教育泛濫、教育目的異化、教育功能窄化、教育手段無人化,乃至教育整體的去智慧化等教育問題對教育發展提出強勁的質疑。如,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配置導致省際、城鄉以及職業階層或家庭環境間的教育差距和教育不公平長期存在。農村學生享受不到與城市學生一樣的教育條件與教學水平,家庭經濟條件好便可能享有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重點和名牌大學中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例低。研究發現,在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中,農民階層與整個非農民階層的整體差距是9.2倍,其中與黨政干部子女的差距達31.7倍[3]。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和不公平,使教育差距越來越大。

另外,隨著人們對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一味追求,知識的工具理性屢屢被推崇。教育價值從使人明理、尚美、幸福、崇高到“知識就是力量”,從注重人的內在充分、自由、和諧發展到強調人的外在權力、地位、財富等“力量”的無限擴大,激發人們對教育“產品”的無限“欲望”,知識從“力量”直接化為“利益”,教育不僅成為人們爭權奪利、“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和工具,而且致使教育中的“人”(教育者和學習者)亦成為工具。逐利的教育發展泯滅了人性,忽略了對人的美德、善行、理想和幸福的關注,盲目追隨市場需求“冷熱”變化的“溫度”,采用“大兵團”“批量”抑或“停產”的方式“生產、加工”教育產品。教育發展“應然”與“實然”的矛盾和沖突,使人們對教育的價值和功能不斷地追問:“我們忙于傳授知識,創造知識。如果沒有教給他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地活著、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教給他們如何識字、讀書、寫作、算題,這又有什么用呢?”[4]

三、教育發展倫理評判的可能性

怎樣看待教育發展?回答也許是多種多樣的。然而,教育發展自然離不開倫理的影響,從發展的倫理聯系性及教育發展主體的倫理存在兩方面來分析教育發展倫理不失為一種思考范型。

1.發展具有倫理聯系性

“發展”最初是生物學上的概念。發展是事物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斷更新和變化過程。發展既有量的變化,又有質的變化;既有正向的變化,也有負向變化。隨著孔德、斯賓塞等社會學家的論述和推進,逐漸進入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逐漸成為一個有多重意義的概念。在孔德看來,發展就是有秩序的進步,社會的進步與生物的生長一樣都是一種自然規律,是一種自發的演變過程。在這一發展變化過程中,人類的理智(知性)、道德(德性)、自由和愛起著支配作用。斯賓塞受拉馬克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孔德社會進化論思想的影響,認為所有的發展都是一種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演變和適者生存的過程,就是一種增長。然而,“發展”概念在人類追求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增加了其內涵:“自由”、“平等”、“公平”、“正義”、“人性化”、“可持續性”等。發展意義的多重性引發了發展方式的多元化。當發展不再是自然演變而成為人類追求文明進步、自由幸福的一種活動而對其多重意義進行選擇時,發展就具有了倫理性。作為理智和道德存在的人,面對美丑、善惡、是非等選擇的困惑,“應當做”、“能夠做”和“如何做”的倫理準則被設計出,“它能實際阻止惡的發生,通過給予行為者一種事先確定的指引?!盵5]人們對發展的向往和對其后果的疑慮,得到了倫理的安慰。而發展倫理學的產生與興起強調并加強了發展與倫理的密切關系[6]。發展的倫理聯系性表明任何發展都離不開倫理的指引、規誡與約束。

2.教育發展主體的倫理存在

教育促進人和社會發展,相反,人和社會的發展又反作用于教育的發展。教育的對象是人,因此,人是教育發展的主體。人作為教育發展主體的倫理存在,體現在人的意識、觀念、行為受倫理準則的導引和規約?!叭俗鳛榈赖麓嬖?,道德責任與生俱來,為了減少面對善惡選擇的永恒困惑所造成的痛苦,倫理準則被設計出,它能實際阻止惡的發生,通過給予行為者一種事先確定的指引?!盵5]黑格爾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人的教育,即人的“解放”,也即倫理的主體性解放。教育是培育人的普遍的倫理理性的途徑。教育應當是教育者在尊重教育對象的自在自由基礎上,引導其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而非過度性的強制。教育的人文使命:即把人從自然的質樸性和自然欲望中解放出來[7]。教育發展主體的倫理存在表明,推動教育發展的主體必須在倫理價值的規約下發揮作用。

四、教育發展倫理意蘊及訴求

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是從觀念維度上對人類社會各種道德現象的哲學思考。教育發展的倫理審視,就是從倫理向度審視教育發展的價值、功能、方向與方式、方法。對教育發展進行倫理審視,不是為了強化教育發展的某種特定的價值標準,而是為了不斷地反觀和省察各種違背倫理性的教育現象,批判各種非理性教育思想和觀念,是對理論和思想的明辨與分析,是對理性教育方式的導引和宣傳。簡言之,從倫理視角審視教育發展,就是評判教育發展是不是理性的教育發展,包括現存的教育發展觀念、方向和方式、方法。

1.踐行全面發展的教育觀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發展的一個永恒追求。雖然在古代教育中人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但是這種教育思想已經存在,無論是我國古代的“六藝”教育,還是古希臘的“七藝”教育,乃至亞里士多德主張把奴隸主貴族子弟培養成身體、道德、智力和美感各個方面平衡、和諧發展的自由人的自由教育,都體現著樸素的全面發展教育思想。

在現代教育發展的進程中,許多教育思想家更是從不同方面倡導全面發展教育??涿兰~斯提出“把人類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類”的泛智教育思想;洛克提出從體、德、智等方面培養兒童成人的紳士教育思想;盧梭提出教育適應自然原則,要求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發展兒童善的本能,使其成為身心和諧發展的人;裴斯塔洛齊主張通過教育使學生的內在的天賦潛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第斯多惠提倡全人教育,要求把學生培養成完全之人;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舊式的勞動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發展,系統提出了教育必須使勞動者在智力和體力等方面充分、自由、主動、和諧發展,等等。在當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種政策以及法律法規中,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更是首當其沖。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以及社會各部門及其行為主體必須長期踐行教育的全面發展。

2.理性、人道地對待學生

首先必須明確學生和成人一樣都是人,都具有主體性,都具有認知、情感和意向,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具有追求自由、尊嚴、幸福和獲得成人尊重的愿望。青少年學生是正在成長中人,更是處在成長的“未完成性”階段,要求教育必須著眼于人的未定性、開放性和未來性。因此,作為成人,尤其是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不應該采取所謂先知先覺式的強制、管制、灌輸和以標準的方式教育學生,以期“制造”和“加工”未來社會所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品質。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各種心理、生理和倫理的缺陷,是一種“非人”的教育,也違背了教育的主體精神和人才培養要求,甚至會制造很多“教育廢品”和教育悲劇。因而從倫理視角出發,“倡揚教育之善,貶抑教育之惡”,使學習者走向理性、人道、平等、公正、自由、至善的“終極目標”。

3.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及其教育發展的古老而永恒的理念和價值追求。教育教學資源的充分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正常運行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是教育發展公平、公正的倫理評判。正因為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不公平,才導致城鄉、校際出現教育差別,以至于出現忽視學習者作為倫理主體存在的倫理性原則,以至于“非人”教育現象屢顯?,F實教育中城鄉、區域內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現象依然存在,這不僅影響教育發展的質量,也影響和諧社會建設。因此,必須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首先,根據辦學層次和學校類型制定合理的教育資源配置標準,使教育發展的起點公平。其次,在公平、正義理念下實行教育資源配置的動態平衡,區別對待,差異補償。再次,監督、評估和指導教育資源的合理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利用的浪費。同時,在充分了解教育者對教育資源的不同需求基礎上,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地配置教育資源,真正發揮資源的教育價值。

4.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與執行體現公正、平等和自由

政策和制度的公正、平等和自由應成為和諧教育制度構建的價值向度和制度訴求。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了人性、善行、道德等倫理準則。因此,政府在出臺教育法規和政策制度時,不僅應盡可能滿足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學生乃至家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權利,尊重他們對教育發展的期許及教育實踐的個性化選擇,以保障他們合法的教育權利,而且要依法治教,檢視和懲戒教育領域中的權力尋租、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現象,以維護教育的公益性不受侵害,從而達到教育公益性、服務性與個體教育自由權的統一。同時,進行制度創新,構建公平公正、自由參與教育法規和政策制定的良性機制,增加教育政策制定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普適性,這是一個長期的改革和實踐過程。再次,建立健全教育政策和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和評估指導及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各級教育行政主體的公仆意識與責任倫理意識教育,確立以師生為本、為師生服務的責任倫理信念,從而逐步養成相應的公仆意識與責任倫理習慣。

教育發展是一項惠及全民和全社會乃至全人類以至子孫后代的系統工程,教育發展的倫理訴求必然是一個長期的不斷評判和踐行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陳璐.如何建一座“高考工廠”[DB/OL].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2014/06/04/319380.html.

[2]陳杰.毛坦廠中學:漂浮著的“神話”[DB/OL].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note/2014/06/08/319898.html.

[3] 張玉林.從數字看教育不公[J].中國改革,2004(12).

[4] 劉鐵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 齊格蒙·鮑曼著.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后現代道德[M].郁建興,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6] 嚴雪梅.教育發展的倫理審視[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1.

[7] 樊浩,田海平,等.教育倫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慕彥瑾(1972-),男,甘肅鎮原人,內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生;段曉芳(1974-),女,甘肅慶陽人,內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孫曉雯】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思政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宿舍管理作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將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充分結合,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進而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價值和作用。主要針對高校宿舍管理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給予我國相關高校以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    鍵   詞]  高校;宿舍管理;思政教育;融合途徑;分析

當前,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倡導下,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滲透和融合思政教育的新途徑與新方式。宿舍作為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是除了餐廳、圖書館和教室之外,學生活動時間最長、最活躍、最頻繁以及最密集的場所,因此,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高校需要將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充分融合,不斷擴展思政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將宿舍作為素質培育和素質發展的新領域。

一、大學生宿舍的特點

(一)滲透性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在創造環境的同時,環境也在創造人。宿舍作為當代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大學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宿舍中滲透和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校園中創設文明、高雅以及優質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二)日常性

大學生學業較為繁重,但是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學生更多的是在圖書館和宿舍中完成自主學習,宿舍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的關鍵場所。在宿舍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靈活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促使思政教育更加富有意義。

(三)廣泛性

餐廳、圖書館、教室和宿舍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校園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宿舍占據了學生日常交際、生活和學習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聚集的主要場所,將思政教育滲透和融入其中,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規律,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和針對性。

二、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的關系

(一)宿舍管理是落實思政教育的基本陣地

宿舍作為當代大學生平時學習和生活的基本陣地,是學生出現各種思想和行為問題的集中地,通常情況下,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宿舍度過,其日常行為、情操修養和思想品德在宿舍中具有最直接最全面的體現,在宿舍中學生間的討論、溝通和交流對其價值觀、人生觀和職業觀的形成具有直接影響。將宿舍管理作為落實思政教育的基本陣地可以對學生的價值理念和思想觀念進行正確引導,營造良好而和諧的宿舍氛圍,對學生思維觀念和行為意識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價值。

(二)思政教育是規范宿舍管理的重要措施

宿舍管理作為高校日常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學生管理的重要以及核心內容,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規范宿舍管理工作。首先,宿舍管理是保證大學生有條不紊地開展集體生活的基礎和前提,所有學生都需要遵循高校的規章制度,包括獎罰、網管、訪客、安全、熄燈、衛生以及住宿等制度,通過思政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制度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對宿舍管理的重視程度,并且自覺遵守各項制度,養成正確的行為模式、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其次,宿舍管理不僅涵蓋床鋪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衛生管理等內容,同時還包含學生管理,但是當前大學生群體思維更加活躍,加之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襲,很多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通過滲透和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對學生思維意識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宿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載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水平。

三、實現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有效融合的相關途徑分析

(一)創新宿舍管理理念

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倡導下,高校在開展宿舍管理中需要秉承“服務至上、以生為本”的理念,通過融合和滲透思政教育,發揮宿舍管理的育人價值,為學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營造優越而和諧的宿舍環境。首先,高校需要提升宿舍管理的預見性和服務性,結合學生的要事、急事和實事做好服務工作,具備超前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其次,高校要轉變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將以往的強制性管理轉變為服務性管理,促使宿舍管理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切實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見的各種問題和困難;最后,深入學生群體中,傾聽其對宿舍管理的需求,并且集中整理學生的反饋,對宿舍管理進行優化和改進,進而為思政教育和宿舍管理的融合奠定基礎。

(二)重視宿管隊伍建設

宿舍管理主要由高校后勤部門負責,管理人員基本是從社會中招聘的,其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難以滿足管理需求,因此,高校需要重視宿管隊伍建設。首先,宿管人員要具備一定的責任感與愛心,認真對待宿舍管理工作,結合學生需求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其次,做好反饋、匯總以及登記等工作,并且可以配合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最后,高校要盡量從社會中吸納具有一定學歷背景的宿管人員,將其作為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隊伍。

(三)制定宿舍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證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有效融合的基礎和前提,因此,高校需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迫切需求,科學制定宿舍管理制度,以制度為標準,落實和滲透思政教育。首先,高校需要給予宿舍管理以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開展思政教育的前沿陣地,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且將其落實到具體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制度意識;其次,將學生宿舍表現作為入黨、評優、評獎的重要指標,激發學生對宿舍建設的高度重視,發揮其育人價值和功能;最后,高校要制定宿舍檢查制度,將定期檢查和臨時抽查充分結合,推行考勤突擊和宿舍安全等檢查制度,如果發現學生無故曠課或者違章用電等行為,要給予嚴肅處理,通過宿舍文化教育和引導學生。

(四)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大學生作為高校育人主體,將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充分融合,高校需要積極探索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發展的空間與途徑,給予學生更為豐富、更為自主、更為寬廣的表演舞臺,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宿舍管理中,進而對學生的責任意識進行培養。首先,高校要積極構建學生宿舍管理平臺,結合宿舍管理的特點和要求建立朋輩管理、公寓委員會等平臺,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積極參與到各項管理工作中;其次,高校要以黨團組織為管理載體,將黨團工作融入宿舍管理中,將宿舍管理與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掛鉤,搭建學生公寓黨支部,將宿舍工作作為發展黨員的重要指標,提升宿舍管理的時效性和功能性;最后,建立舍長負責制度,負責處理宿舍突發情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如在放假和開學階段提醒學生預防傳銷詐騙和網絡詐騙,監督學生夜不歸宿、違章用電等行為,并做好宿舍監督工作和思政宣傳工作。

(五)創新宿舍文化活動

宿舍文化活動是融合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渠道,高校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創新宿舍文化活動,將其作為落實和貫徹思政教育的關鍵載體。首先,高校要定期組織開展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宿舍文化活動,滿足和釋放當代大學生的愛好與個性,并且將素質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文化活動中,促使學生在活動中誠信友善、修身自律;其次,要高度認同和鼓勵“科研宿舍”“學霸宿舍”,詮釋和重視宿舍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在校園中擴大宿舍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面,調動學生參與宿舍文化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宿舍文化的持久性和滲透性;最后,輔導員要定期組織班級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開展以思政教育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將文化活動與思政教育充分結合,進而促使思政教育在宿舍落地生根。

(六)加強思政宿舍輔導

高校要充分發揮宿舍的育人作用,加強思政宿舍輔導,首先,要針對思政教育和宿舍管理融合的薄弱環節開展隊伍建設,配置相關輔導教師,關注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和思想動態,促使學生以科學發展觀的角度看待網絡中、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全方位、多角度落實思政教育;其次,宿舍管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思政教師進行密切配合,擺脫以往單一而枯燥的說教式教育模式,定期組織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思政教育活動,如心理健康講座、安全教育講座以及生活常識活動等,突出思政教育的生活性和實用性;最后,將宿舍作為落實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教師定期深入宿舍開展課程輔導,在宿舍中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并鼓勵學生自主構建思政學習小組,切實發揮宿舍的育人功能。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功能性日益凸顯,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將思政教育與宿舍管理有效融合,實現二者的相互補充、相互輔助以及相互促進,通過思政教育促使宿舍管理更加規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學化,通過宿舍管理豐富思政教育的形式與內容,通過二者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為學生未來健康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侯春宏.淺談高校宿舍管理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5):7-8.

[2]孔飛,李萍,劉東.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與路徑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9(2):87-89.

[3]柯鴻芳.淺議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作用的發揮[J].新西部,2018(30):124,119.

[4]劉強.宿舍管理和感恩教育雙重視閾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29):65-66.

[5]潘金秋,馮振敏.試析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學生日常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7,4(38):253-254.

[6]陳曉紅.新形勢下大學生生活社區思政教育創新路徑研究:以福建江夏學院實行“五進一聯一中心”為例[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7,7(2):104-110.

[7]李文劍.信息化模式下高校公寓管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7(1):64-67.

[8]歸李千慧.高校學生宿舍管理中思政教育和行為規范引導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1):151-153.

[9]柳豐林,劉玉瑋,陳吳曉,等.基于兼職輔導員視角的大學生宿舍思政教育功能構建[J].高教學刊,2015(20):241-242.

[10]程靜,吳科,王艷,等.以學生宿舍文化為載體的新型藝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6):288.

早期教育的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創客式教育是一種以“創造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盎ヂ摼W+”背景下,設計一種基于翻轉課堂的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融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并以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課程教學為例,展示開展教學的具體方案,實現創客教育與高職課程對接,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創客教育;創客空間;教學模式

1 引言(Introduction)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業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成為了教育教學創新改革的方向[1]。2016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指出,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眲摽徒逃蔀橐环N新興教育形式,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

2 互聯網+背景下創客教育的內涵解讀(Interpretation of Marker Education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2.1 創客教育的定義與內涵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課題,該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與制造為核心內容,參與課題的學生即“創客”,它是指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隨著創客隊伍的不斷壯大,開展創意實踐活動成了創客們的一種生存方式,即創客運動。然而,個人創客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在創意、技術、資源上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限制,一些志同道合的創客們就相互溝通合作,共享技術和資源等,于是,產生了“創客空間”。創客的這種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DIY精神形成了“創客文化”。為推動“創客文化”,讓“創客”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創客教育”便應運而生,在“互聯網+”背景下,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熱點。

“創客教育”,從廣義上來講,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是培養大眾學習者創意能力的一種教育形態;從狹義上來說,它是以學習興趣出發點,使用數字化工具,倡導制造,鼓勵分享,培養跨學科合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的一種素質教育。

“創客教育”內涵豐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認識。主要有“模式說”和“理念說”[2]?!袄砟钫f”認為,創客教育是一種貫穿終身、面向全人發展的以指導具體創客教學、創客運動和創客文化發展的新趨勢、新理念;“模式說”認為,創客教育是一種全新教育教學模式,借鑒體驗教育、項目教學法、創新教育和DIY等教育理念,以培訓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造思維為目標,強調深度參與和信息技術融合,以“創造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和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創客式課程教學模式是創客教育“模式說”在內涵上延伸,創客式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在信息化技術課堂授課環境下,圍繞“做中學”構建教學情境,結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與平臺管理,實現“以學、用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創新水平。

2.2 “互聯網+”對創客教育的影響

“互聯網+”是創新2.0下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可應用到科技、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是推動各行各業與其高度融合的新引擎?!盎ヂ摼W+教育”是互聯網科技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一種新教育形式,是中國教育跨過以書本為核心的第一代教育、以教材為核心的第二代教育、以輔導和案例方式出現的第三代教育,進入的互聯網+教育4.0的時代。

“互聯網+”為創客教育提供了較好的信息技術平臺,創客文化的營造和傳播需要互聯網平臺支撐。其一,“互聯網+”促進了產業、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互通。不同知識、學科背景下的創客主體基于相同的目標興趣,承擔同一項目不同環節的任務,他們會打破現有的禁錮,發揮各自的特長,實現跨界融合,保證創新質量。其二,“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了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網絡在線課程、MOOC的出現,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將課堂學習從教室延伸到網絡,實現了教學主體的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使得線上線下互為補充、互相融合。

3 中國創客教育的現狀分析(Situa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maker education)

我國創客教育起步略晚,但發展迅猛,呈現井噴狀態。其發展歷程可分為準備期(2012年)、探索期(2013—2014年)和發展期(2015年以后)。目前,各地方、各學校積極建立創客空間、開展創客教育,北京、上海、溫州、深圳等城市成為創客教育的領跑者,各種類型創客活動的出現,為創新教育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我們創客教育以創客空間模式和創客式教育模式為主。

3.1 創客空間模式

創客空間模式,以提供場地、軟硬件設備為基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完成需求分析、設計、模塊實現、調試分析、提交成果與分享等一系列創客行為,從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3]。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華創客空間,是一個開放的智能硬件創業平臺,任何專業背景的同學都可以參與,強調多學科間的交流與融合。該空間每周定期面向校內外學生開展創意分享、頭腦風暴、工作坊、產品設計培訓等活動。除此之外,還有創客社區、創客實驗室、創客大賽、創客嘉年華等,鼓勵創客們在配套空間中完成實踐并在線分享。

綜合目前已建立的創客空間來看,存在的問題不少。創客空間主要集中在機器人、信息技術和科技領域;創客們大都忙于爭取各種政府和社會資源,真正共享技術和設施設備的比較少;各種創客群里交流的主要是一些理論文章,涉及具體的創意、作品和技術的分享還不多。

3.2 創客式教育模式

創客教育模式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以能力為導向的教育形式,是一種信息技術融合,秉承“開放創新、探究體驗”教育理念[4],以“創造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和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創客教育崇尚個性化、開放式,對學習者來說是一種自我導向式的學習,教師更多的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跟傳統教育模式相比,教學過程、教學實施中存在種種困難與限制。同時,創客教育需構建創客環境,信息技術平臺的投入需大量的資金,師資水平也很重要,資金與師資等方面問題也是限制創客教育推廣的重要原因。

為此,結合課程的特征,發揮院校本身資源優勢,設計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方案設計與實踐,是創客式教育的當務之急。

4 互聯網+背景下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Design of the maker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創客式課堂教學,圍繞“做中學”的宗旨構建情景式教學,基于快樂教育、項目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在“互聯網+”背景下,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以翻轉課堂的形式展開教學設計與實施,完成相應課程的學習和鞏固,再通過各種評價反饋學習者的情況,進行教學反思。創客式課堂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4.1 創設情境引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根據情境,結合已有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知識結構[5]。因此,教學的第一步是構建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

4.2 引導任務訓練

在創設的情境中,設計相應的簡單而有吸引力引導任務,該任務能讓學生通過模仿之前所學知識解答,還能有針對性地引入所學的新知識。通過引導任務,強化學習熱情,積極思考并動手實踐,以完成既定的目標,并能引導學生自我思考,提升學習效果。

4.3 知識要點講解

理論知識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石,因此,知識要點講解便于學習者排除創新過程中的知識障礙,搭建合理的知識架構,為創新作基礎。當引導任務完成后,學習者思考任務中蘊含的原理,教師需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深入講解相關知識與技能,以及如何綜合運用知識。

4.4 同步任務訓練

同步任務旨在讓學生強化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步任務設計建立在引導任務基礎之上,可能是已有功能的累加,或引導任務的拓展,但不引入未講解新知識,通過同步任務訓練強化鞏固所學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4.5 創新激發引導

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激發引導環節,激發學習者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的學習過程中,促進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在這一環節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啟發學生創新應用點,及時對學生的創意進行評估與修正,把握好引導的“度”,即不能讓學生無從下手、漫無邊際地創新,也不能過于具體的局限學習者的思路。

4.6 協作任務完成

根據創新激發階段要求,學習者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有創新的習作,教師協調小組每位同學參與,并對創作過程中有困難的同學進行技術指導,使得學習者能完成作品創作,并能真正享受到創新與協作帶來的愉悅。

4.7 成功作品分享

創造活動過程中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創新熱情作為支撐,即創新精神。分享是創新的動力,通過成功作品的分享,培養學生的創新信念與熱情,讓學生享受到創新的樂趣。當作品得到同伴、老師的認可后,會提升創新的效果。

4.8 作品評價反思

該環節主要采用教師評價與小組互評相結合的方式來全面考查學習者的課堂情況的學習情況,學習者通過點評得知作品的優缺點,以便于進一步改進,教師通過作品完成的質量推斷學習者知識掌握情況,促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雙向的反饋,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 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課程創客式課堂教學實施(Implementation of the maker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Course)

創客式課程教學模式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推廣。接下來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課程為例,展開教學部署與實施。

“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能力、具備對感知層采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能力,以及對物聯網應用系統項目實施、聯調與后期維護的能力。

該課程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項目式教學”的形式,總體采用企業項目實戰驅動,通過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整合,情境式課前引導學生自學、課堂教學討論和知識要點分析、課后鞏固與創新拓展,充分利用課內外的時間和空間,完成課程教學。

本課程在設計時,研究了物聯網上位機開發的一般流程,選取了基于網絡連接的無線傳感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基于串口連接的RFID數據處理、綜合物聯網應用設計,以及系統調試與管理四個項目,展開課程的優化設計。創客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貫穿每個項目學習中。如圖2所示,以“構建基于網絡的環境探測與感應”子項目為例,按創客式教學模式的八步法展開教學,教學情境是搭建網絡環境,讀取傳感器的溫濕度數據寫入數據庫并顯示出來;數據的讀寫以引導任務的形式拋出,可以通過在線平臺課前預習完成;傳感器接口編程作為知識點需教師講授;將硬件讀取數據與數據庫讀取銜接起來,形成同步任務訓練,即“從傳感器中讀取數據并寫入數據庫”;考慮不同型號傳感器、不同網絡環境下傳感器數據讀取作為創新激發引導學生思考;教師組織分組,啟發學生動手設計與實現,形成各小組成果并分享;各組通過網絡互評、教師點評的形式進行評價,相互學習,根據建議進行改進。

6 結論(Conclusion)

創客式課堂教學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的創新教育形式,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出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并應用于物聯網應用系統開發課程中,為高職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基于創客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有待于在今后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成熟完善。未來,創客式教學模式在不同領域課程的推廣應用,以及創客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的探索,將是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Conclusion)

[1] 王慧,林瑩懿.互聯網+背景下創客教育與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模式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6(8):78-81.

[2] 吳明芳.國內創客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7,26 (23):48-51.

[3] 陳晉音,俞山青,毛國紅,等.程序設計課程群的創客式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計算機教育,2017,15(1):80-83.

[4] 祝智庭,孫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36(1):14-21.

[5] 于寶東.基于創客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3(3):91-93.

作者簡介:

孫玉娣(1981-),女,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高職教育,智能信息處理.

裴 勇(1980-),男,博士生,副教授.研究領域:復雜網絡,高職教育.

上一篇:中學生教育論文下一篇:ppt德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