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

2023-03-10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第1篇

主持人:一凡

讓中國哲學融入世界哲學

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瑞泉

數年前,面對新的世紀之交,盡管中國人本來沒有西方人的那種“千禧年”情結,卻也興起了百年回顧的熱情。其中的原因相當明白:與上一個世紀之交危象四起的中國迥然不同,這個世紀之交的中國,以其出人意料的迅速崛起讓全世界刮目相看。如果說,江河日下的1900年,士大夫一定有不堪回首之感的話,那么,2000年的中國知識分子在做百年總結的時候,則有了更多的民族自豪感。

然而,民族自豪感不能取代理性的批評,在以學術為職志的學者那里,這種回顧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知性的活動。我們知道,在中國,作為現代學院體制的產品,幾乎所有的現代學術或者學科,都是在20世紀里建設起來的,正如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主要是在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樣。其中當然有其曲折和缺失,但是,無論如何,系統全面地檢討現代中國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發展軌跡,在世紀的交接點上,顯得尤其必要。加之學術研究本身就要求不斷回顧以往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并求得知識的增長、更新和系統性。所以,最近幾年中間,我們看到了不少分科地梳理20世紀學術問題的著述,某種程度上,它也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回歸學術史”的一個結果。但是,以我的孤陋寡聞,似乎還沒有哪一套書,是覆蓋全部人文學術和社會科學的。2001年山東人民出版曾出版過一套《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編纂者均一時之選。按照出版社的說明,原計劃出版人文科學四卷,社會科學四卷,但最后出版的只限于文學、史學、哲學、法學和社會學五卷。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發起并組織眾多學者,編纂總計十三卷的《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其實就是以回顧學科發展的方式,參與到對上世紀的批評性總結之中。它集中的學者之多,覆蓋學科之廣,在此類著作甚至叢書中是罕見的。作為數年來一直參與其事的人,我這樣說,一定免不了王婆賣瓜的嫌疑,好在它總算是一句實事求是的話。當叢書總編委贈送的整套《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放在我的書桌上時,盡管我對書名沒有采取《二十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而多少有些遺憾,還是為上海學者群體的努力、團結和貢獻感到由衷的高興。

在短短的時間里,不可能翻閱煌煌十三卷的全部文字;而且,由于學科的分工,作為哲學分卷的一個主編,我對其他分卷的內容缺乏專業知識,完全沒有資格妄加評論。不過,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總編委曾經多次召集我們,討論有關叢書編纂的種種共同問題,我目睹了主編其他分卷的各位學者的認真工作。我相信他們的工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當然,就個人的理解而言,我還是認為:我們的工作的本質,是對20世紀中國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廣泛的批評性總結活動的一種自覺參與。

要做總結,首先當然是要清理基本的事實。因此所有分卷的主要目標都可以說是“描寫”。不僅在第一、第二兩編中,以一級學科總論和本一級學科中二級學科之分論的形式,來描寫該學科在20世紀的發展。而且特意編纂了第三編“重大爭論”、第四編“教育與研究機構、學術團體與刊物、中外學術交流和叢書出版”,以及大事年表。希望依靠這樣的工作給人們提供一幅比較完整的學科發展的總貌,給有心檢索的朋友提供較為方便的工具。當然,是否完備是不敢輕易擔保的,也許還有掛一漏萬的事情發生。但是,有一點是可以擔保的: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我們對歷史懷有充分的敬意,盡可能客觀地描述和記錄那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不要因為我們主觀的立場而過多地影響到對事實的描寫,至少不要因此而遺漏了重大的事件。20世紀的實際生活復雜多變,而且人們的檔案意識也不是一貫很強的,因此我們梳理事實的工作一定是不完美的,但是不完美的工作也可以有學術積累的重要意義。

任何“總結”,都是批評性的活動。我這里說的“總結”,自然不同于某些行政首長一錘定音的報告,絕對不是獨斷的排他的東西,而是編撰者眼里的歷史,因此就包含了選擇、解釋和評判。這些主觀性因素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是否有價值、是否正確或正確的程度如何,并不以我們自稱“總結”就有了保證。就以哲學卷的編纂而言,雖然本卷的內容是知識性的,但是哲學本身的特征卻是即知識而超知識的。因此,更公允的說法應該是,當我們描寫20世紀哲學及其各二級學科(且不說這種分類是否合理,我們只以它是當前學院建制的事實而言)的演變過程的時候,自然以編者所理解的哲學為前提。我不必諱言自己的哲學立場和觀點。我以為20世紀中國承接19世紀末的大趨勢,發生了重要的哲學革命:一方面中國古代哲學的傳統經受了現代洗禮,另一方面西方哲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有廣泛的傳播,這兩大傳統經過中國哲學家的創造性工作,使得20世紀中國哲學呈現出與古代哲學迥然不同的面貌,它既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以哲學革命的方式給中國的現代化提供了文化動力;又與其他因素一起,決定了中國的現代性之所以是“中國的”,而不同于那個“單一的現代性”。

毋庸諱言,學術界一直流行著另一些說法:鄙薄近代以來中國哲學的成績,好象一談中國哲學就是傳統的儒釋道;中國本來沒有“哲學”,所以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大成問題;更甚者認為現在的“中國哲學史”大多是“漢話胡說”,而翻譯西方著作不過是“教洋人說中文”,如此等等。其實,這些何嘗不是對20世紀中國哲學的一種“批評性的總結”?但是偏向否定性的。不過要化力氣否定,則正說明它之無法繞過。所以也盡可在眾多方式的“總結”中聊備一說?,F在我們編的《哲學卷》,其內容只限于20世紀,但正是在20世紀中國哲學家應對現代社會的巨變、翻譯西方著述、建設中國哲學史的學科等過程中,中國哲學家(馮友蘭、金岳霖、熊十力、牟宗三、馮契等)創造了堪稱現代中國哲學的種種系統。我們一邊說學無新舊、學無東西,一邊也得承認一代有一代之學。盡翻前代舊案,是一種學問的進路,承繼前輩的問題而繼續推進,也未嘗不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關鍵是在其進路上是否真正有所創新。所以,盡管我們在參與《哲學卷》的編纂過程中時感惶恐,因為要在那么短的篇幅中討論許多復雜的問題,其困難是一目了然的,而且我們的哲學修養還沒有高到可以使我們能絕對避免錯誤,更何況還有許多外在的限制。另外,多人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是不錯,一不小心火候有大小,燒了夾生飯也在所難免。不過,我們求真的心是真誠的,而且我們只是將自己的工作看做是向當代哲學界的討論會提供一份自己不成熟的報告。有一位哲學家曾預言世紀之交中國哲學的狀況:對以往哲學進行深入的總結,這種總結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中國哲學有望融入統一的世界哲學。預言常是期望。通過研究和批評20世紀中國人在哲學領域的種種努力和嘗試,來推進中國哲學的創造,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這使我想起宋人歐陽修的一句詩:“早起前山路正長”。這可以表示我現在的心境。

政治現代化:中國政治學的世紀期盼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教授王邦佐

《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卷》終于如愿出版了,這是集體勞動的結晶,也是當今政治學者歷史責任的體現。

當人類社會建立公共權力時,人類就開始了對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的認識和研究。古希臘賢哲亞里士多德在其享有盛譽的《政治學》一書中寫道:“政治學術本來是一切學術中最重要的學術,其終極(目的)正是為大家所最重視的善德,也就是人間的至善”。這些文字已經過去了2300多年,但它至今仍舊給人以深深的啟迪。政治學產生于社會生活的深層需要,它必然關注現實生活,并為現實生活不斷提供政治智慧和決策參考。在編撰本書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百年內時代之變遷,政權之交替,生態環境之變化,日新月異,變幻無窮,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五花八門,極其復雜,但我們同時也領悟到,作為經世致用之說,中國近現代政治學所關注的“至善”卻是一以貫之的,或者說中國政治學研究呈現出一條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關懷。無論是學科構建,還是研究志向,都可以看作是圍繞這條主線在展開。也就是說,中國政治學的成長肩負著現代化這個特殊歷史使命。引導中國的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發展,從而促進整個現代化進程,這是中國政治學100年來的世紀期盼。

鴉片戰爭后,中國的政治學在本土文化氛圍中,開始學習、引進西方近代政治概念和學科架構。那時候正是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政治學與隨后發生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中國近代重大社會事件息息相關。辛亥革命前的政治學研究,其主題就是如何通過制度變革扭轉中國落后挨打的狀態。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君主立憲、開明專制等各種理念和政治設計,一概無能為力,都沒有也不可能引領中國政治真正走向現代化道路。

辛亥革命前后,歐美政治學的一些理論體系和觀念被系統地、大量地介紹到中國來,孫中山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和借鑒了英美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提出了民權主義、五權憲法等思想,構成其政治設計的理論依據。這位革命先行者希望借助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思想將中國傳統的君主政治改造成為民主政治。然而,由于其學說的先天局限性,也沒有為中國政治帶來現代化成果。中國政治現代化進程,因當時的反動政治統治而停滯不前。

比西方政治學稍晚一點進入中國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傳入的政治思想。在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鄧初民等人的積極推動下,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觀點在中國得到傳播。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革命運動的推進和深入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在中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獲得主流地位,并與時俱進地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而使實現政治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一脈相承地成為全民現實的奮斗目標。事實表明,理論的先進性帶來的是實踐的可行性。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揭示了人類政治發展的客觀規律,切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內在邏輯,所以,中國政治學在推進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正在取得更多新成就。

當然,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由于種種原因,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政治現代化本身的發展規律,中國的政治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民主和法治建設以及執政黨的先進性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因此,在新世紀里,政治現代化仍然是中國政治學的期盼,中國政治學應當更多地關注與回答中國政治發展中的現實問題,通過學科發展和理論研究來促進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現,從而使政治學在中國大地上枝繁葉茂,更完滿地實現全民的期盼。

應用經濟學的經世致用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教授談敏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應用經濟學卷》的編纂工作自2002年啟動以來,我們精心組織了上海財經大學各相關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通力合作,在兩年多的時間內投入大量精力,完成了這一堪稱浩繁的項目。

本書對20世紀下半葉中國應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作了全景式研究,全書綜述了中國現代應用經濟學在20世紀形成和發展的概貌,分述了中國現代應用經濟學各分支學科在20世紀百年的發展狀況及主要成就,從而系統地勾勒出一幅應用經濟學發展的比較完整的歷史畫圖。

可以說運用學說史的理論視角和分析方法總結100年來中國應用經濟學演變及其源流,本著作具有奠基意義。中國古代有著光輝燦爛的經濟思想,“經濟”一詞在古漢語中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其中就含有對于經濟學的應用性的強調,但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在中國的成長則是伴隨著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過程而生發的。西方經濟學在中國傳播的早期對于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并沒有進行清晰地界定,西方經濟理論包括應用經濟學所涵蓋的貿易、財政和金融理論均被大量引入國內。“洋務運動”倡導下的新式學校的建立最先進行了中國應用經濟學教育的嘗試,此后在興辦“西學”的風潮中,應用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的分立以及應用經濟學學科的分類逐漸明朗,理論經濟學的課程設置在法律專業之下,而商科專業開設了大量的應用經濟學的課程。民國初期頒布的“壬子癸丑”學制,建立了包括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統計學、區域經濟學、會計學、商業數學在內的較為完整的應用經濟學的學科體系。20世紀上半期,囿于中國動蕩的時代背景,中國的應用經濟學雖有所發展,但是非常緩慢,同時在整個社會科學中所處的地位也較低。

新中國成立以后,應用經濟學經歷了初步發展、發展停滯以及全面發展的階段,在其沿革演變的歷史過程中,理論基礎也經歷了從單純的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蘇聯模式為主向西方經濟學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轉換過程,與之相適應,20世紀下半葉中國的應用經濟學學科范疇也進行了演變。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先后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應用經濟學學科的專業調整,以適應日益發展的現實經濟格局,形成了由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學等主要分支學科組成的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20世紀下半葉我國應用經濟學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各種學術機構、團體、刊物和學術交流活動也日益活躍。在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應用經濟學不斷走向繁榮。

除了系統性和初創性之外,本書的研究特點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書總的體例遵照了《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的編纂要求,但在具體的研究中則以胡寄窗先生研究1919—1949年我國經濟學科發展的研究成果作為示范,重點強調了應用經濟學及其分支學科領域內已出版著作的統計分析以及重要的思想爭論或理論觀點演變這兩條重要線索來展現應用經濟學演進的歷史過程。而這一研究方式和寫作體例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國經濟思想史》叢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二是在對應用經濟學各分支學科的發展和主要成就的總結和整理時,并未在研究體例上作統一的要求,而是根據各個學科不同的特點,構造出了與各學科發展特征相適應的研究架構,以更好地展示應用經濟學各學科領域發展歷史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三是在對20世紀中國應用經濟學重大論證的總結和梳理時,本著“高度概括、述而不作”的原則,力求全面真實地還原歷史。

迅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對世界經濟發展及傳統國際經濟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應用經濟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進程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對100年來應用經濟學的發展進行梳理和總結,不僅在于向人們展示20世紀整個應用經濟學從形成到發展、從創新到繁榮的演進軌跡,而且更期望通過此書,促使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的人們進一步思考中國應用經濟學如何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和進步的問題,這是本書更為重要的意義所在。

百年反觀:為了教育學的未來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瀾

作為一門近代學科的教育學,是與20世紀同時降臨到中國的。說其是“降臨”而不是“誕生”,只因為教育學由國外“引進”,并非國內自生。一個世紀以來,教育學在中國經歷了幾度內含著中斷的轉換,至今終于初具了以人類的教育存在為共同研究領域的、且有內在關聯的教育學科群,形成了一支有活力和潛力的研究隊伍,產生了相當數量的研究成果。這為新世紀教育學科的發展,創造了一個世紀前無法比擬的基礎。

然而,今日的教育學又面臨著新的時代和社會的挑戰。為了應答這種挑戰,我們不僅需要研究現實與未來,而且需要回顧與審視歷史。對20世紀教育學在中國發展歷史的回顧與審視,是教育學能否繼往開來,避免重蹈覆轍,實現新的世紀發展的重要認識性條件。在這個意義上,《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教育學卷》的出版,可謂正逢其時。本書在問題域的確定、體例結構、研究視角和研究隊伍構成等方面,都力圖顯現出獨特性。

首先,在研究的基本路徑和問題域的確定上,與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按照時間順序和階段的劃分展開論述不同,本書的總論部分,作為又一次教育學科百年研究的匯總,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學百年發展歷程中存在于每個階段、以不同方式出現的共同問題上,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中國教育學發展世紀問題”(以下簡稱“世紀問題”)。這些“世紀問題”首先是影響教育學科發展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它們的產生,伴隨著教育學科在中國的出現而出現并存在于發展的全過程,成為制約教育學科學術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至今尚未徹底解決,研究這些問題將有助于教育學研究的“思想”解放。其次“世紀問題”還集中在對教育學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認識上,與此相關的歷史研究將促進教育學研究的“觀念”解放。第三,“世紀問題”的深層表現是教育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問題,這方面的反思與批判,將會帶來本世紀我國教育學研究的“思維”解放。這3個“解放”就其意義而言,是為了新世紀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原創性發展,為了教育學獨特的學術品質的形成與提升。這也許是百年教育學發展可能給我們留下的彌足珍貴的“遺產”,也是我們研究學科百年史的價值追求。

上述3方面的問題在學科發展的長河中交織在一起,互為表里,交互作用,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但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使這些問題凸顯和清晰化,我們集中以第一個層面的問題,即20世紀中國教育學的3個發展性問題,即政治、意識形態與教育學發展的關系問題、教育學發展的“中外”關系問題和教育學的學科性質問題等作為總論的研究重點。這一部分可以概括為百年教育學術史中的“問題史”。

其次,本書試圖以20世紀主干學科的發展和主要成就為核心,進行橫向拓展與縱向推進相結合,歷時性研究和共時性研究融為一體的整體性研究。這意味著,學科史的研究成為本書體例結構中的主干。這些學科包括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哲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學論與課程論、教育社會學等。

再次,圍繞著百年來各門主干學科內部出現的主要論爭問題,做了梳理。例如,“關于教育含義的論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論爭”、“關于教育理論的性質與結構的論爭”、“關于教育起源的論爭”、“關于教育本質的論爭”、“關于教學過程本質的論爭”、“關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論爭”等,這些論爭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反映了不同時期相關學科普遍關注的問題域及其轉換的過程,另一方面,各種深入的論爭也不同程度地成為教育學實現轉型和發展的樞紐和網結。因此,論爭史的系統梳理和研究也在百年教育學術史中體現著不可或缺的價值。

此外,不交流無以成為學術,百年中國教育學學術史因此也是一部交流史。這不僅體現在不同學科、不同學派之間的交流,不同中外教育學交流等方面,也體現在各種重要學術團體的沿革,重要教育、科研機構的設立和演變,教育學刊物,教育學類工具書、叢書的出版等,它們的出現為教育學學術交流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由此可見,本書是一部集百年中國教育學發展中的問題史、學科史、論爭史和交流史于一體的著作,力圖長時段、全景式展現我國20世紀百年中教育學的學術發展之全貌。本書的作者主要由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構成,杜成憲教授作為中國教育史的專家,在本書的編著中,與本人一起承擔著主編的工作。擔任各主干學科主編的專家,不僅在各自的學科領域里辛勤耕耘了多年,而且大都懷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在轉型式重建中構筑中國教育學科發展的世紀新平臺。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教育學的研究者需要自我反觀,探索教育學科在中國發展的緣起與歷程,進行學科存在價值與發展空間的再尋找,實現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更新和良性生態環境的營造。

迎接中國社會學的春天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盧漢龍

回顧中國社會學的歷史,如果從嚴復翻譯并陸續發表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算起(1898年-1903年)也已過了百年。整個20世紀,中國社會學從無到有,從“消失”到“恢復”,幾經折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現代化艱難曲折的發展道路。要記錄中國社會學的100年并不難,但要很好地理解這一學術發展的歷史卻非簡單。

本書還是努力去這樣做了?!抖兰o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卷》編撰的內容以社會學一級學科的內容為主,同時包括了相關學科的內容。全卷篇首以“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學的沉浮與發展”為題對這門學科百年間從萌芽、成長、到中國化的探索,以及被調整和取消,到“補課”與重建,以及當今的發展都做了全面的闡述。書中用第一手的資料對中國社會學的這百年曲折興衰過程做了全記錄的分析。這對于讀者通盤了解這門學科在中國發展的來龍去脈和學科地位的確立有很大的幫助,無論是對于專業人士還是對于普通讀者均很有價值。

全書的主要部分是述評中國社會學領域內不同學科的發展,以及主要的學術成就。內容涉及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社會調查與社會統計等各個方面。各個部分都聘請了在該領域有專門研究的學者執筆,就像導游一樣帶領讀者在本篇的各個學術領域作百年的瀏覽。書中力求從紛繁凝重的社會學理論和社會研究實踐活動中,客觀而清晰地梳理出中國社會學及其主要的分支學科在20世紀的發展脈絡,通過資料的寫實和闡發準確而全面地反映出學科發展的全貌、內涵與特點,從而為讀者較完整地展現一幅中國社會學百年演化的歷史畫卷。在本篇的最后還專設一章介紹社會學在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發展,從中使讀者可以領略在另一種政治體制和社會條件下的中國社會學的情況。

從學術發展的前瞻性意義上著眼,本卷第三部分對中國社會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大論爭問題集中加以專論。主要歸納為社會學學科地位和歷史分野,中國人口問題和城市化道路,民族學和社會學的關系、社會轉型理論和階級階層研究,以及社會學的中國化問題等等。這些常論常新的問題對于中國社會學的下一步和新的研究興趣的培養均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對于正在從事或有志于社會學研究的青年讀者來講也有它特別的資料價值。

從嚴格意義上講,社會學是一門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礎上的學問。它強調以科學的理性來認識“人”的社會性現象??椎率菍?ldquo;社會學”排列在繼“生物學”之后進入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門學問,所以對社會學的接納程度是和一個社會文化背景中對科學的態度有關的中國在新時期的發展中越來越認識到樹立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胡錦濤同志在談到和諧社會建設時特別強調要加強調查研究。他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我們只有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會建設和管理的發展趨勢,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從社會學的視野來看,只有科學的調查研究,才能真實把握復雜的社會,克服發展中的盲目性,減少改革的成本,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我想這也是胡錦濤說社會學的春天來了所指的主要意思。

社會學在強調科學理性的同時也關注人本身的發展問題。按照孔德的學術“進化論”邏輯,跟在“社會學”之后進入科學狀態的將是“人學”。關注人類一些根本性的特點和追求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的學術使命。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學一直將馬克思作為最重要的經典理論家來尊敬。因為馬克思的理論不僅建立在大量的實證研究和調查資料的基礎上,更是站在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和對貧困弱者同情的基礎上的,具有科學的批判性。在國外,大部分社會學者是有“社會主義”傾向的。社會學一向被認為是研究社會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的一門學科,其道理即在于此。上世紀初,馬克思主義理論首先也是通過社會學知識的傳播進入中國的。而且在20世紀20年代,社會學也一度被認為是宣傳“社會主義”而被當時的北洋軍閥所不容。所以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一個國家對社會學的態度是衡量這個國家民主自由程度的尺度??茖W和民主是伴隨社會學成長的土壤和養料。

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恢復社會學的研究與教學,很大程度上即是和當時在政治上撥亂反正以后,有著對長期積累的眾多社會問題進行科學調查和理性探究的需要。本書的編撰可以反映出中國社會學的學術成就,了解中國社會學現有的發展水平。但是由于編撰題材的限制,書中未能表現出國外學者從社會學領域對于中國社會變遷的理論建樹。讀者也不難發現,雖然中國本土學者在基礎理論和實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學科的整體水平離開社會學的科學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有待努力。

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的回顧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教授 王鐵仙

我們編的《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文學學卷》,本擬稱作“文學卷”。但它作為一套人文社會科學叢書中的一本,主要是闡述文學研究的面貌和發展軌跡,只在其間稍稍涉及一點與文學創作緊密相關的文學創作情況,因而定為現名,以免引起讀者誤解,以為是對百年來創作的評述。至于采用“文學學”的名稱,是為了與其他各卷的書名相一致。“文學學”這個名稱雖不常見,然而所指明確,即關于文學研究的學問,實際上現在國內外有些學者也已在這樣使用。

本書并非“原創性”的研究專著,而是學術性較強的綜述性編著??偩幬瘯?,本書應當比較全面、系統、深入地反映20世紀本學科的全貌和軌跡、各二級學科的具體演進狀態,以及這百年間發生的重大論爭等情況,因而雖是編篡,卻并不容易,何況文學學的涉及面寬,所屬二級學科較多。我們努力遵照總編委會的要求,重讀和查找了一些學術原著,廣泛參閱了許多同行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和積累的資料,全面梳理,細致分析,用心考量,恰當歸納,準確表述。當然,各位作者在編寫過程中都不免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態度,有的地方還必須作出簡要而明確的評價;但大家盡量采用較為公認的說法,或對兩種或幾種不同觀點作平實的介紹,都不是當作自己的專著來寫,避免以一己的特有看法來統率材料,發表評論。我想,這大概可以說是本書的一個特點吧。

要“全面”反映20世紀百年間文學研究的面貌和軌跡,必須把它置于時代的思潮和宏闊的學術背景下來描述。本卷第一編為“總論”,尤須如此。這一編開頭的兩章,并不立即就文學學談文學學,而是闡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代學術的萌發和形成,評述世界性現代學術潮流影響下的新的學風、途徑、方法、體制以及出現的新的學術領域和新的學術人物,在這個過程中來勾畫同時期文學研究有別于傳統的新氣象和新成果。從而呈現出20世紀現代性文學研究生成的實際狀態。對后來的演進的描述,也宏觀而如實地顯示其曲折路途和“新時期”以后的重建和發展。為了“全面”,第二編關于二級學科的闡述,我們列入了“影視文學研究”。影視文學與影視理論關系緊密,比較特殊,但這套叢書未專編一本藝術研究卷,而影視理論和影視文學是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出現的新事物,之后又迅速發展,廣受關注,將之列入,以見20世紀文學研究新貌之一方面。還有美學更為重要,但這套叢書未專編美學卷,據總編委會意見,收入本卷第二編內,置于“文學理論”學科之后。美學雖可視為一個獨立學科,但它以文學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我國尤其如此,因此列入本卷未為不可,且可以體現對文學研究狀況反映的“全面”。

“如實”和“全面”同樣重要。第二編分別敘述11個二級學科研究的具體演進和主要成就,首先就有一個掌握好分寸的問題。這些二級學科的研究在這百年間究竟處于什么狀態、達到什么發展程度、有什么特色,都經過認真推敲后,在各章的標題上明確表達出來。例如第一章題作“走向現代與世界的文學理論”,是作者在編撰過程中反復思考后擬定的,在小范圍的討論中也認為是恰當的。我國20世紀的文學理論研究一開始就從國外的文論中吸取甚多,與我國古代的文論有很大不同;從另一方面說,則自己原創的東西較少,不能冠以“獨立發展”之類的詞語。第三編敘述重大論爭,列了12項。所列的是否就屬于“重大”,此外還有無“重大”遺漏,沒有把握。但對于列入的論爭,編寫者盡可能作客觀、公允的敘述和評價。例如“關于‘自由人’、‘第三種人’的論爭”,歷來看法分歧,近年來又有很大的變化。這一章的編寫者以慎重的態度,以主要篇幅相當具體、全面地按時間順序客觀引述兩派在特定情境中的言論。然后,作簡要評析說:“自由人”胡秋原和“第三種人”蘇汶對居于主流地位的左翼文論家的錯誤有過“正確的批評”和“較為中肯的意見”,左翼文壇把他們視為敵人是“沒有分清敵我”;但胡、蘇兩位的文章有“相當嚴重的局限性”,他們在當時階級矛盾非常尖銳的時候采取超然態度又確實是有害的。應該說這是現在較多研究者的共識,并且編寫者點到即止,只是給讀者提供思考的線索。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第2篇

本書闡釋了人文科學、人文素質教育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介紹哲學、倫理學、美學、語言學、宗教學等知識。

大學人文.第1輯/夏中義,丁東主編.-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9.-228頁;25×18cm.-ISBN 7-5633-4965-0:¥23.00

第十屆中華大地之光獲獎作品選/阮觀榮主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10.-322頁;29cm.-ISBN 7-80153-987-7:¥98.00

孟廣均文選/孟廣均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387頁;23×15cm.-ISBN 7-03-014460-0:¥55.00

歲月鉤沉:魯輝論文集選/魯輝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10.-188頁;20cm.-ISBN 7-5087-0282-4:¥15.00

特殊視角:管理者札記/張曉山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09.-389頁;24cm.-ISBN 7-5087-0232-8:¥36.00

涌動的生命線/一行飛行試驗研究院編.-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09.-299頁;20cm.-ISBN 7-80680-216-9:¥15.50

哲學、文化與社會/易杰雄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1.-369頁;23cm.-ISBN 7-5434-5439-4:¥35.00

書林落葉/蔡云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10.-216頁;23cm.-ISBN 7-5006-5965-2:¥22.00

楊應忠文集/楊應忠著.-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09.-694頁;21cm.-ISBN 7-225-02622-4:¥36.00

C8統計學

實用統計學/王根良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210頁;26cm.-面向21世紀高職高專經濟管理系列規劃教材.-ISBN 7-03-014111-3:¥19.00

實用統計學原理/周正良,程忠國主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09.-189頁;23cm.-21世紀嶺南高職高專系列教材.-ISBN 7-5609-3219-3:¥18.80

統計學/劉永錄,陳英乾主編.-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4.09.-264頁;23cm.-ISBN 7-80621-819-X:¥22.80

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張文彤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424頁;26cm.-高等學校教材.-ISBN 7-04-015864-7:¥36.00

SPSS統計分析基礎教程/張文彤,閆潔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366頁;26cm.-高等學校教材.-ISBN 7-04-015855-8:¥32.00

統計分析方法:SAS實例精選/曲慶云等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486頁;26cm.-高等學校教材.計算機應用.-ISBN 7-302-09129-3:¥46.00

統計軟件SPSS 12.0 for Windows應用及開發指南/蘇金明編著.-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09.-457頁;26cm.-ISBN 7-121-00277-9:¥49.00

國際統計年鑒.2004/李德水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09.-399頁;30cm.-ISBN 7-5037-4381-6:¥200.00

中國統計年鑒.2004.總第23期/國家統計局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09.-1011頁;30cm.-ISBN 7-5037-4352-2:¥298.00

上饒經濟社會統計年鑒.2004/上饒市統計局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09.-453頁;26cm.-ISBN 7-5037-4499-5:¥198.00

C91社會學

e時代人際關系/(日) 本博明著;高丕娟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194頁;20cm.-(職場實戰圖解).-ISBN 7-03-013645-4:¥18.00

客套話、漂亮話、分量話:實用口才3項修煉/郭碧蓮編著.-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10.-400頁;21cm.-ISBN 7-80677-840-3:¥24.80

怎樣控制對方的情緒/(日)大和瑪雅著;張翎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148頁;20cm.-(職場實戰圖解).-ISBN 7-03-013330-7:¥18.00

杰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張國誠編著.-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11.-288頁;21cm.-ISBN 7-5044-5058-8:¥19.80

熱忱能成人事/戴爾遜著.-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10.-247頁;20cm.-ISBN 7-5047-2204-9:¥19.80

瞬間洞悉人心/(日)樺旦純著;常兆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197頁;20cm.-(職場實戰圖解).-ISBN 7-03-013329-3:¥18.00

民間組織通論/王名,劉培峰等著.-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09.-377頁;24cm.-ISBN 7-80009-825-7:¥50.00

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姚惠忠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09.-348頁;26cm.-21世紀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ISBN 7-301-07762-9:¥35.00

公共關系實務/許成欽主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09.-292頁;23cm.-21世紀高職高專管理類系列教材.-ISBN 7-5609-3246-0:¥29.80

公共關系學/鄧麗明等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243頁;24cm.-(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新教材出版工程).-ISBN 7-03-014095-8:¥22.00

公共關系學教程/齊家福,栗宗祥,楊紅波主編.-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09.-393頁;21cm.-ISBN 7-5047-1864-5:¥25.00

新談判優勢/(英)肯尼迪(Kennedy,G.)著;愛丁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10.-269頁;20cm.-ISBN 7-121-00333-3:¥20.00

公共關系與現代禮儀/宋常桐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250頁;26cm.-高職高專經濟管理專業教材.-ISBN 7-302-09591-4:¥25.00

卓越公關人/吳錦屏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140頁;23cm.-(百變公關).-ISBN 7-208-05379-0:¥17.00

99分的記者會/吳錦屏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163頁;23cm.-(百變公關).-ISBN 7-208-05378-2:¥18.00

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困擾:一個社會心理學者的觀察和思考/李強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1.-191頁;21cm.-(心理調適叢書).-ISBN 7-03-014340-X:¥13.80

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王子今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2.-378頁;20cm.-(性別研究叢書/李小江主編).-ISBN 7-80190-251-3:¥26.00

哈佛職業生涯設計/(美)巴特勒(Bulter,T.),(美)沃德魯普(Waldroop,J.)著;趙劍非譯.-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09.-238頁;24cm.-哈佛職業生涯興趣手冊.-ISBN 7-5044-5087-1:¥26.00

工作與心理學/(日) 本博明著;劉彬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228頁;20cm.-(職場實戰圖解).-ISBN 7-03-013818-X:¥18.00

好工作是這樣找到的!:職業生涯的自我規劃與實施/徐中奇著.-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01.-192頁;23×15cm.-ISBN 7-121-00502-6:¥19.80

金飯碗是這樣煉成的:求職打工與創業最新完全指南/胡建文編著.-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4.11.-265頁;22cm.-ISBN 7-80110-617-2:¥25.00

職場成功一點通/張健偉編著.-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09.-307頁;20cm.-ISBN 7-5082-3236-4:¥14.50

社會福利/陳銀娥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09.-349頁;23cm.-21世紀社會工作系列教材.-ISBN 7-300-05863-9:¥26.00

識破謊言/(日)樺旦純著;陳剛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09.-185頁;20cm.-(職場實戰圖解).-ISBN 7-03-013819-8:¥18.00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王曉晨主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0.-490頁;21cm.-(現代政治與公共行政管理叢書/王臻榮主編).-ISBN 7-203-05153-6:¥120.00(全套)

C93管理學

管理學原理/宋晶,郭鳳俠主編.-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10.-389頁;21cm.-21世紀高等教育標準教材.-ISBN 7-81084-454-7:¥20.00

管理學原理/孫鳳芝,趙善倫主編.-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4.09.-351頁;26cm.-ISBN 7-81067-627-X:¥35.00

管理學原理/余秀江,張光輝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09.-303頁;23cm.-簡明工商管理課程教材/李善民主編.-ISBN 7-300-05866-3:¥20.00

現代管理學/魏安民編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0.-443頁;21cm.-(現代政治與公共行政管理叢書/王臻榮主編).-ISBN 7-203-05153-6:¥120.00(全套)

新管理事典:世界最流行的168個管理新概念精匯/黃宇編譯.-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09.-343頁;24cm.-ISBN 7-80112-652-1:¥38.50

管理大道:中國管理哲學的現代化應用/曾仕強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253頁;26cm.-ISBN 7-301-07795-5:¥32.00

辦公自動化/梁士倫,劉新飛主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0.-225頁;26cm.-高等院校規劃教材.-ISBN 7-111-15299-9:¥22.00

國家秘書考試高分突破/黃良友主編.-北京:知識出版社,2004.09.-348頁;26cm.-ISBN 7-5015-4198-1:¥35.00

管理信息系統實驗教程/張藝全主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09.-168頁;23×15cm.-21世紀電子商務系列教材.-ISBN 7-5623-2137-X:¥18.00

管理信息系統與案例分析/樊月華等編著.-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11.-220頁;26cm.-計算機應用技術系列教材.-ISBN 7-115-11767-5:¥20.00

現代領導心理學/俞文釗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471頁;20cm.-ISBN 7-5320-9548-7:¥29.00

中層領導必備/陳春風編著.-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09.-389頁;24cm.-ISBN 7-5044-5071-5:¥56.80

決策與判斷/(美)普勞斯(Plous,S.)著;施俊琦,王星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09.-259頁;23cm.-(社會心理學精品譯叢/彭凱平主編).-ISBN 7-115-12759-X:¥28.00

人生智謀串串燒/子展編著.-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09.-329頁;23cm.-(人生幸福自助餐叢書).-ISBN 7-80697-242-0:¥23.00

內部控制基本原理:融于管理體系中的內部控制/鄭石橋等著.-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09.-250頁;26cm.-(內部控制叢書).-ISBN 7-80693-817-6:¥30.00

本書從內部控制的本質、目標、作用等方面對內部控制基本原理進行論述。

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朱帥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238頁;23×15cm.-(職業經理人十萬個怎么辦).-ISBN 7-301-07788-2:¥34.00

世上沒有笨孩子,只有輸在時間上的傻孩子/歐林中國團隊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64頁;19cm.-ISBN 7-302-09650-3:¥8.00

自律:高效能員工自我管理核心教程/張海峰編譯.-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10.-167頁;20cm.-ISBN 7-5044-5222-X:¥16.80

組織行為學:第8版/(美)謝默霍恩二世(Schermerhorn,J.R.),(美)亨特(Hunt,J.D.),(美)奧斯本(Osborn,R.H.)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1冊;26cm.-清華MBA核心課程英文版教材.-ISBN 7-302-09483-7:¥56.00

組織和人員管理案例: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管理案例/(美)布勒(Buller,P.F.),(美)舒勒(Schuler,R.S.)著;盧嫄,林仕平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0.-380頁;26cm.-(工商管理優秀教材譯叢).-ISBN 7-302-09082-3:¥38.00

應急救援概論:應急救援系統及計劃/劉茂,吳宗之編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09.-337頁;26cm.-ISBN 7-5025-5774-1:¥35.00

C96人才學

中華人才謀略/金憲寬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09.-330頁;20cm.-ISBN 7-213-02898-7:¥19.00

C97勞動科學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第3篇

從社會工作研究的理論范式、質性研究方法的深描詮釋以及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比較研究,揭示社會工作研究的多元范式與定量定性結合的研究方法對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影響,并啟發我國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的確立及獲取、解釋與回應人類社會問題的理解中邁向多元化的路徑。

關鍵詞:

社會工作;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社會科學研究

關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學術界素有“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之爭,雙方都各持其理,認為自己的方法更加“合理”“真實”及“可信”。本文無意介入社會科學界這場曠日持久的論戰,只是希望通過社會工作研究多元范式的梳理,偏向質性研究深描詮釋的分析,以此回應國內社會科學界目前崇尚單一的量化研究及對質性研究的不深入了解,并啟發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層面的多元路徑,探討定量定性方法相結合的可能性及研究方法創新。

一、社會工作研究的多元范式及其基本差異

長期以來,在我國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論中一直崇尚實證主義的研究范式,此種研究范式主要是師法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追溯其歷史,早在18世紀,經驗主義大師霍姆(D Hume)已經明確指出,要將對自然界研究的成果回歸到人的本身,就要發展“人的科學”。當時霍姆認為的研究對象是人性,而方法與牛頓研究自然世界一樣。事實上,“透過經驗與觀察的科學方法,掌握心智世界的規律,從而充分理解人的心智與行為的關系”[1]292,也即是后來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基本理念及精神。然而,人是由身體、心理、社會性、道性德(靈性)等構成的復雜主體,僅僅依靠“硬科學”的實證主義范式來認識與研究人的問題是片面的。以下筆者基于社會工作研究范式的發展,來說明國外社會科學已經進入多元范式的研究時代;同時在描述質性研究方法邁向主流化之中,分析量化研究的“霸權”地位正在動搖。由此,筆者認為,我國社會科學在方法論層面也需要采取多元的研究范式,以此推動國內社會科學研究經歷跨越式的轉變。

(一)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的多元理論范式及其基本差異

任何學科的研究方法都具有理論范式,而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的理論范式需要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三個方面對一些重要的問題進行探討。其中,本體論回答的是“真實性”問題,涉及“現實的形式和本質是什么”等;認識論探究的是“知者與被知者之間的關系”問題,即“知者是如何認識被知者的”;方法論解決的是“研究者是通過什么方法發現那些他們認為是可以被發現的事物的”。

以下筆者將通過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的三大理論范式,即實證主義、批判社會科學(又稱批判理論)、詮釋社會科學(又稱建構主義)的解讀,為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層面提供新的理論范式的參考。同時,也通過對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簡略比較分析,啟示我國社會科學研究路徑的新思路。

關于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的范式問題,研究者曾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分類方法,筆者認為較為流行的理論范式有三種,即實證主義、詮釋社會科學(或稱為建構主義)、批判社會科學(或稱為批判理論)[1]16-17,表1說明這三大理論范式的基本差異。

(二)質性研究與三大社會工作研究范式的關系

以上介紹的社會工作研究的三大理論范式與質性研究方法之間有著并不相同的親近關系。

第一,在社會工作研究中,選擇質性研究方

法并不必然是非實證主義的路徑。實證路徑的研究者會選擇質性研究方法,通常是因為研究所處的階段尚不便采取計量的方法,或是研究者的條件尚無法進行計量研究,從而需要開展探索性研究。

第二,與實證主義路徑的關系相比較,質性研究與詮釋路徑范式更具有選擇的親近性。這就是說,在社會工作研究中,質性研究最適合用來展現詮釋路徑所欲展現的社會世界意義的形貌。因為關于社會工作研究對象的意義陳述顯然不是數字所能充分傳達的,它必然要依賴敘述并通過社會脈絡的呈現,才能深入展現意義的深描詮釋。

第三,批判路徑的經驗研究也常常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在社會工作研究中,批判路徑與量化研究方法之間并沒有互相排斥的必然性。不過,到目前為止,量化研究方法所能揭露的結構特征,常常是外部的、形態學的結構。而批判路徑所關心的常常是社會的整體結構或是深層結構,也可以是文化結構層次的事物。

二、 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方法的新發展

在國內外社會科學領域里,實證主義的定量研究方法長期居于主流地位,但社會工作研究并沒有完全被實證主義所淹沒。尤其是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伴隨著建構主義、批判理論范式在西方社會的興起,質性研究方法的獨立性與優越性則在社會工作研究中獲得了充分的肯定與發展,并且有關質性研究的理論基礎也日益豐富。比如,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扎根理論研究法、象征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以及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等。而在質性研究的多元理論基礎中,最有代表的理論是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以下筆者主要描述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方法,并透過一個特殊的詮釋學角度即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來分析此種方法是如何做到對被研究者意義世界的深入理解的。

(一)質性研究的對象:生活世界

從詮釋學觀看,質性研究的對象是“生活世界(lifeworld)”。因為質性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行動的淺描之上。同時,質性研究基本上是用理論的形式來表達的,并要對研究對象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洞察。如此,行動背后的“生活世界”(即“互為主體的”“共享的”的意義世界)這個概念就進入了我們的關注中。

事實上,具有詮釋學傾向的社會學家不約而同地把研究焦點指向了生活世界。比如,象征互動論者米德(Mead)的情境定義與背景共識等概念;蘇茨(Schutz)的手頭知識庫、竅門與類型化等概念;加芬克爾(Garfinkel)的權宜性、索引性及反思性等概念。上述概念最終都指涉生活世界的特性,而哈貝馬斯(Habermas)則標舉“生活世界”作為其溝通行動理論的基本概念??梢?,詮釋學的社會學理論均把生活世界視為最核心的概念,而這正是質性研究的研究對象。

進一步,在社會工作研究中,質性研究者認為,行動者(包括行動、創作、事件及制度等)乃是質性研究的表層現象,而行動者背后的生活世界才是質性研究的深層對象。與此同時,研究者也認為,生活世界應是一個前科學、前反思的先驗總體視域,它以背景共識、情境定義的方式預先存在于人類象征互動過程中。如此,生活世界既是意義的根源,又是理解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條件。

(二)質性研究的解釋方法:深描詮釋

以下筆者將通過從表面到深厚、從描述到詮釋的深化過程,來說明質性研究的解釋方法,見圖1。

第一個層次是“表面描寫”或淺描。即以“社會科學的大字眼”來描寫研究對象的行動。比如,研究者今天去看一幅著名的世界名畫,他講出了畫里有什么,如顏色、構圖及光影等就是淺描。但是,要真正闡明這幅世界名畫的意義,必須進入第二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深厚描寫”。即透過“接近實際經驗的概念”來建構行動與生活的“逼真性”,以便在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中捕捉行動的意向與主觀意義。而研究者在進入深厚描寫的過程中,將會立刻發現“生活世界”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研究者唯有將行動者個人主觀的行動意義與行動者個體的生活世界相互關聯起來,這樣的描寫才有可能是深厚描寫。比如,研究者在欣賞一幅世界名畫時,只有將畫家的個人生活世界(包括生活時代、年齡、當時的想法及想表達什么等)放進去,才能探究這幅畫在畫家的生活世界里有什么意義。同時,對畫家個人生活世界的了解,正是正確理解這幅畫的意義的重要條件。

第三個層次是“深描詮釋”。即關注行動者身處的大環境——社會生活世界,以理解行動者的主觀意義在社會生活世界中的客觀意涵。比如,研究者要詮釋畫家的社會生活世界,則需要理解這幅名畫體現了什么時代精神,當時美術界里流行什么畫風以及整個藝術思潮是什么等。由此,研究者才可以理解畫家背后的一套價值觀與理念,即畫家吸取的社會共享的意義世界是什么,從而賦予一個作品或行動在社會生活世界的深層意義。

第四個層次是“反思的深描詮釋”。即將詮釋的行動與研究者或讀者自身的關聯,以建構這個行動對我們(包括研究者與讀者)自身的意義。如此,從理解開始,屬于研究者或讀者的生活世界(前理解)一直介入到研究對象的理解過程中,并成為我們理解及建構行動意義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比如,研究者可能會利用后現代繪畫或末世畫風的觀點來詮釋百年前的老畫,這就需要反思:自己是站在什么樣的價值標準來批評的?自己喜歡哪種繪畫風格?自己有什么樣的繪畫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上述四個層次的詮釋時應是同時出現的、相互交錯的,正因為它們相互交錯研究者才能夠相互反省。不僅如此,深描詮釋法也具有諸多方法論層面的意涵,包括:深描詮釋與視域融合之間的關聯,深描詮釋與二度建構的關聯(研究者不可能外于研究對象),深描詮釋(意義理解)與理念型(如繪畫的古典主義、印象派、虛無主義、寫實主義)的關聯,深描詮釋與社會學想象之間的關聯性。比如,在開展深描詮釋時,研究者就需要發揮三種想象力:一是歷史的想象,即注重行動的歷史脈絡,發揮歷史的想象力,否則會導致結論的平面化與武斷;二是人類學想象,即應從我們的族群(價值觀)跳出來,進入別人的族群(無論是階級、性別、種族、文化或者其他少數民族)去理解,并接納另類生活世界;三是批判的想象,即研究者必須思考研究對象面向未來的可能性是什么,如此,研究目的就將變為找尋進入解放或促進社會邁向更理性未來的可能性。

(三)質性研究的素養:默會知識

如果質性研究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對事件或行動背后的生活世界進行深描詮釋,并且生活世界對于行動者而言是心照不宣的,也就是默會的,那么質性研究方法論意義將會有一個向“默會范式”的轉化,原因如下。

第一,在自然狀態下,對于行動者的生活世界,行動者是沉默不說的。但是,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卻要求行動者將其說出來或者盡力幫他說出來。如此,對于沉默不語的生活世界,要理解它則必須要用默會的方式。相應地,一個研究過程就變為一個以默會為主的認知過程。

第二,質性研究能力的好壞,本身是無法用類似量化客觀的規則來衡量的。那么,質性研究的標準又是什么?當然是默會知識,即在學者社群默會式地共同認定的標準之上。換言之,好的或不好的質性研究是依靠學者長期浸淫于學術研究中日益養成的默會能力來判斷的。這就意味著默會素養并非靠明言規則的教導或短期訓練就可以得到,而必須在生活中去養成。

至于如何培養研究者的默會能力,不得不談及默會知識理論的創始人波羅力(Polanyi)的觀點。波羅力曾將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顯性知識,即研究對象知道并能夠說出來的明言知識;另一類是默會知識,即研究對象不能用語言加以表達、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內隱知識。嚴格地說,顯性知識與默會知識并不是兩種截然二分的知識形態,如圖2所示,默會知識是一切顯性知識成立的根基。嘴巴說出來的是明言的,但他人怎么知道我說的是什么呢?在這里,語言的使用代表著我們的直覺理解與綜合的領悟,這就是默會認知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從經驗累積中學習及沉淀的知識即常說的實踐經驗就是默會知識。比如,中世紀的工匠以傳統的師徒制形式代代傳承工匠技術,今日這種師徒制的精神仍然在社會工作的師徒式督導或者科學研究與傳承中被保留下來,如有名望的、有經驗的科學家帶領新手學習等。因此,與量化研究相比,質性研究將更為重視知識形成的默會成分。雖然作為一個質性研究者,我們無法用客觀法則來說明質性研究應當如何,因為質性研究的主要對象與主要的研究方法都深深地立基于默會知識之上。然而,從默會知識的觀點出發,我們又可以預見知識范式的改變。即知識主要并非以理論或符號的形式出現在明言的書本中,而是作為一種素養,寓居于知識使用者的身心狀態中。[3]

可見,質性研究者必須“在做中學”。唯有在實際的理論與經驗研究過程的鍛煉中,一種默會的質性研究能力才能建立起來。至于如何培養質性研究的默會素養,主要途徑是“案例性學習”。與此同時,在逐漸培養“理論性素養”“技術性素養”與“實踐性素養”三種輔助意識并身體化之后,研究者的默會素養就真正建立起來了。

三、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爭議及其

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啟示

歐美學術界在20世紀70年代有所謂的“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的爭議。80年代之后,質性研究方法漸漸被接受,而這樣的爭議也逐步趨于平息。筆者認為,在社會工作乃至社會科學研究中,“量化”與“質性”兩類研究方法除了收集資料的方法與收集的資料不同之外,在哲學、意識形態及認識論上也有不同的假設,而這些假設才是兩種研究方法在當時西方學術界爭議的根本所在。

(一)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比較分析

1.實證主義范式下量化研究的重點

量化研究實際上是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在社會研究之上,認為唯有經過實證研究所得的知識才是知識。一般來說,實證主義范式下量化研究的重點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適用于社會科學(即單一主義或自然主義),唯有感官經驗到的才可以被接受(即現象主義或經驗主義),歸納主義(理論的形成是概括構造的過程),假設性演繹及驗證,客觀中立(無價值判斷及不受個人因素的影響)。[1]293

進一步,從實證主義范式下量化研究的設計看,最重要的是通過“假設測試”的驗證過程,控制實驗的方法是很理想的,其調查設計涉及相關設計、因果關系。比如,因果關系的建立通常需要三個條件,即相關、時序以及此關系的非假設性。[4]概括地說,量化研究的過程及邏輯結構見圖3。

2.反實證主義范式下質性研究的重點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種“放棄數字”的新研究范式開始通行。因為對于人的研究無法排除研究及研究者涉入的影響,并且意義與互動又因人而異。如此,諸多社會工作(甚至社會科學)研究者認為,社會研究現象(包括心理學研究現象)只能被了解,而不能被控制實驗或者驗證測試,更不能被復制。

在反實證主義的浪潮下,質性研究呈現的基本特性有: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強調研究對象的個別經驗、感受及“二度建構”);描述(非常仔細地描繪研究的場景);網絡主義(將事件放在發生的場景或網絡中去看,并且企圖對事件的始末做通盤整體的了解,即采取所謂的整體主義或網絡主義);過程(非常重視變遷及背后的過程轉機);彈性(采用開放式或非結構的方式);理論及概念的形成(著重分析歸納、形成“概念”與主題等)。[1]298-300

從以上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比較分析看,在量化研究者眼里,質性研究是不科學的;同時,質性研究者認為,唯有運用質性方法才能充分獲得更接近事實真相的資料,并認為量化研究是不科學的。如此,科學及非科學的分際落在一種求知的態度上。

(二)社會工作研究的未來走向及其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啟示

諸多社會工作研究者認為,研究方法如同其它科學知識一樣,也會隨著人類思考方式而改進,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借助研究發現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我們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論對自然環境也好,對人類社會生活也好,當我們能了解得更深,就應該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斷與決策,人類也會生活得更好。如此,從社會工作研究的總體上看,質與量的研究方法是可以結合的,并且兩者的結合也是有益的,只是必須考慮到結合的必要性以及隨之而來的理論假設方面的問題。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量與質的研究方法雖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予以組合,但我并不希望完全消除兩種方法之間的區別。方法就像文化一樣,應該是越豐富多彩越好,而不應該過于簡單單一。

1.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結合

在社會科學界(包括社會工作學術界),有關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能否結合的具體問題并沒有達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純正派、情境派、實用派三種觀點。[6]

(1)純正派的觀點認為,質與量兩種方法分別基于實證主義、人本主義的研究范式,這兩種范式在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價值方面都存在著不同,其對社會的理解與研究的本質也有一些不同的假設。如此,質與量兩種方法之間應是一種相互排斥的關系。而為了保持研究的純潔性,不應該將兩種不同的理論范式與研究方法混雜在一起使用。

(2)情境派的觀點認為,量化、質性方法各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應該根據研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可以結合,以及如何結合等。

(3)實用派的觀點認為,質性方法可以與量化方法結合使用,但這派更注重研究的具體功用。比如,研究者會將討論的焦點主要放在方法的使用上,不討論范式及建立系統的結合方式,也不深究標準衡量的問題等。

進一步,在量和質的研究如何結合的類型上,馬克斯威爾分成了整合式與分解式兩種結合類型,并在這兩類之下再分成不同的結合形式。比如,在整合式結合中可以分為順序設計、平行設計、分叉設計方案;在分解式結合中則有混合式設計、整合式設計、內含型設計方案。[1]477-480

2.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爭議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啟示

從量化質性研究結合的討論中可以得出初步結論:除了追求范式的純粹度之外,在社會工作研究中量與質的結合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正如人格心理學家赫根漢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研究對象就像是漆黑房間里一件不能直接觸摸到的物體,研究范式則是從各個角度投向該物體的光束。光束越多,照射角度越不同,人們對該物體獲得的信息就越多。這樣,就可以對研究的現象進行多層次的透視。[7]從這個角度看,作為新范式的質性研究將為我們提供知識的新視野及豐富的經驗,但在精確度上仍不及量化研究。因此,在社會工作研究中,量化方法與質性方法之間是可以公平地結合的,它們有各自的長處、短處以及結合的前景。

基于以上社會工作研究的理論范式、質性研究方法的深描詮釋及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比較研究發現,在社會工作(乃至社會科學)研究中,已經出現了實證主義、建構主義、批判理論的多元研究范式,尤其是伴隨以詮釋學觀點為代表的質性研究新理論與新方法的發展,已經顛覆了量化研究方法的“霸權”地位,并建設性地推動了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的結合,由此開啟對人類自身及社會問題多層次的透視與不同的行動取向的回應。而這種社會工作研究范式與研究方法的新變化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啟示是,社會科學研究需要改變以往在研究范式上主要崇尚“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取向,注重建構主義、批判理論范式的研究,以激發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層面的新思維。同時,在人類社會知識的獲取與分析上,社會科學研究也應超越單一的“量化”收集資料與分析資料的方法,尤其注重從人的心理、社會、精神層面,來豐富人類社會信息或社會問題的研究,以促進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的確立及獲取、解釋與回應人類社會問題的理解中邁向多元化的路徑。

[1]李曉鳳,佘雙好.質性研究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292.

[2]GUBA E G, LINCOLN Y S.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N K DENZIN, Y S LINCOL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Thousand Oaks,1994:45.

[3]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M].嘉義:南華大學教育出版社,2003:4.

[4]BRYMAN A, CRAMER D.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53.

[5]胡幼慧.質性研究[M].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65.

[6]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470—471.

[7]赫根漢.人格心理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14.

(文字編輯:鄒紅責任校對:王香麗)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第4篇

2009年3月28日,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30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回顧與前瞻暨紀念《社會科學研究》創刊30周年會議”在成都召開,四川省政協前副主席、省科技顧問團副主任辛文,四川省政協前副主席章玉鈞,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殷建中、理論處處長王素,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段建玲,四川省社科聯秘書長李澤敏,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社會科學研究》編委會主任賈松青,四川省社科院院長侯水平,四川省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社會科學研究》編委會副主任周友蘇,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丁偉志,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羅志田,汕頭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富仁,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李昌麒,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與行政管理學院教授張康之,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梅瓊林,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楊光斌,《新華文摘》總編張耀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常務副主編柯錦華,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政法室主任張安民,《學習與探索》常務副主編馮向輝,《社會科學戰線》副主編王卓,《東岳論叢》副主編李然忠,《江海學刊》總編韓璞庚,《江蘇社會科學》總編金曉瑜、副總編李靜,《浙江社會科學》主編俞伯靈,《廣東社會科學》社長劉澤生,《人文雜志》總編楊明麗,《江漢論壇》副總編陳金清,《云南社會科學》主編黃淳,《云南師范大學學報》主編羅驥,《社會科學報》副總編段鋼,以及來自省內的學者、期刊界同仁130多人參加了會議。周友蘇副院長主持會議,賈松青書記以“構建時代深刻需要、富有時代意識的期刊平臺”為題發表了熱情洋溢、立意深遠的講話,殷建中副部長宣讀了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新初同志的賀信,周友蘇副院長宣讀了四川省副省長李成云同志的賀信,《社會科學研究》總編張小路匯報了辦刊情況。

就“學術期刊與人文社會科學未來的發展”,賈松青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當前,有社會良知、有歷史責任感的學術期刊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特別是在人文導向、價值導向、守護精神家園、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方面,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有決心和信心把《社會科學研究》辦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為黨政機關決策服務的學術平臺,辦成傳承文化、創造新知的智慧果園,辦成學者的心靈家園,辦成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同時又具有巴蜀作風、巴蜀風格的學術創新陣地。學術期刊要辦出質量、辦出特色,重在編輯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覺感,重在有學術良知和學術境界。既要善于發現和推出重大研究成果,又要善于培育科研新人,推出學術大家。因此,從學術與編輯的內容方面來講,應該有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和精品意識;從學術與編輯的人才方面來講,應該有服務意識、開放意識和人才意識。

張耀銘總編在向《社會科學研究》表示熱烈的祝賀。稱贊《社會科學研究》是當今研究和了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重鎮和重要窗口之后,認為從中可以引發對優秀學術期刊應具備的品質的思考。他認為,一本優秀的學術期刊,必須提高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論創新,思想性、時代性、規律性與創造性是理論創新的標志;必須突出問題意識,善于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真問題,堅決拒絕無意義、無價值的偽問題;必須直面和回答重大的現實問題,科學地觀察“挑戰一應戰”的社會狀態,揭示時代發展中的瓶頸因素。深刻反映人類應對挑戰的智慧及成果;必須肩負學術研究導向的使命,在學術水準、學術課題、學術服務、學術爭鳴、學術風氣等方面發揮導向作用;必須推出新人、扶持新人,為他們提供平臺,使他們能夠盡快成長起來;必須關注學術的大眾化,讓一流的學術走進百姓的視野,成為經世致用的顯學。

西南財經大學楊繼瑞教授結合自己所供職高校學術研究發展與學術期刊的關系,提出一本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至少具有的六個方面的社會功能:1.旗幟的功能。學術期刊在社會主流價值體系的建立、主旋律的弘揚中起到旗幟、陣地、窗口的作用。2.論壇的功能。學術期刊在堅持主流人文價值、精神導向的同時,應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為理論和實踐提供更多的發散及發展空間。3.智庫的功能。學術期刊能夠為社會各階層提供理論的指導和政策的參謀。學術期刊在密切關注實踐的現狀和發展、跟蹤實踐、凝煉實踐的基礎上,可以提出有價值、能夠指導實踐發展的見解和建議。4.平臺的功能。學術期刊為學科的發展,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興起、拓展提供了載體和平臺。5.搖籃的功能。各學科的大師們在這個搖籃中播撒下思想的火花;學術的新進們從這個搖籃里得到養分,茁壯成長,并獲得學術成長的空間。6.紐帶的功能。學術期刊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架起了一道寬闊的橋梁,實現了學術和實踐、企業和高校等多層面的互動。

柯錦華副主編回首自己20多年的編輯職業生涯,提煉出作為編者所經歷的三種不同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僅僅認為學術期刊是展示學術成果的窗口。處于這種境界中,就會認為編輯不過是以好的學術眼光,挑出好的稿子,并通過雜志展示出來而已,容易養成一種旁觀者心態。第二種境界是認識到學術活動是一個過程,有不同的階段,學術期刊的編輯可以介入學術研究的過程之中。這也就是學術期刊編輯主體意識確立的過程,是主動加入到學術創造活動過程中的境界。要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就要對編輯提出更高的要求。編者必須有自己的研究領域,要做學術研究,要讀書思考,要關注學術發展。而最高境界應該是,編輯同時是學者,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雖然現在要做到這一點還不現實,但這種境界作為一個理想,應該成為我們堅守的目標。這對于規范我們現在的辦刊行為、校正我們辦刊的方向,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只要向此努力,我們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定會超越現有的水平,在世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發出自己強有力的聲音。

楊明麗總編則從學術期刊對學術生態的引領方面做了深刻的發言。她說,近年來,由于高校擴張,紛紛爭取各種行政資源,對于學科建構有了空前的需求。在這種狀況下形成的高校學術體制造成了學術生態的種種隱憂:1.功利化。在目前功利化、行政化的學術體制下,大多數人從事科研工作更多是為了評職稱、聘崗位、拿學位等,而不是建立在個人的興趣之上。2.形式化。我國學界在引進西方學術范式時,主要從形式上加以模仿,結果喪失了寶貴的問題意識,導致對目前最重大的問題失語。3.碎片化。在沒有理論思考、缺乏問題意識的狀態下,學界研究呈現碎片化。學術期刊生存在學術生態之中,必然受其影響。不少期刊不幸地卷進了這種功利化的鏈條,并且淪為下線。學術期刊要避免成為功利化鏈條的下線,而且還要對學術風氣具有引領作用,就要做到:第一,從風氣上抗拒功利化,堅持質量為先,堅持編輯的主體意識。第二,堅持編輯導向。編輯學者化,在選題方面具有問題意識,期刊才能有鮮明的特點,才能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才能取得和西方學術界的對話權。

張安民主任具體談了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系列學術期刊

為進一步提高學術品質所采取的做法。1.調整期刊結構,盡量做到學科覆蓋全面,不炒作強勢學科,不遺漏弱勢學科。2.規范編輯流程,對一整套以“編輯+顧問”為核心的編輯流程制定了具體、嚴格的規定。3.強化編輯素養,將編輯工作匯報會制度化,并隨機抽查編輯所負責期刊的質量。4.嚴格質量管理。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心建立了完整的質量考核制度,以定量與定性、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對期刊質量進行監控,將政治標準、學術標準、組稿標準、編校標準等四個方面分解為相關的系數,逐項打分,以評價期刊的情況。

《社會科學研究》早在1982年就率先開辟“《三國演義》研究”專欄,成為《三國演義》研究的重要陣地。四川省社科院沈伯俊研究員正是研究《三國演義》的開風氣之先者,他的許多重要成果都發表在《社會科學研究》上。因此,他深懷感激之情地結合自身學術研究成長經歷談到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三點作用。第一,一本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應該是時代脈搏的感應者。第二,一本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應該是新思想、新學說、新觀點的傳播者。第三,一本優秀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應該是學術人才的培育者。

韓璞庚總編對于成就學術理論期刊的中國立場與中國風格做了深入的思考。他認為,為了進一步充分發揮學術期刊在引領學術討論、激勵思想創新方面的重要功能,從而為中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活潑的心靈觀照,真正承擔起促進民族文化復興和民族思想再造的歷史重任,應該處理好全球化與本土化、文本關注與回到現實生活世界、文化自卑與文化自信等三層關系。而隨著全球金融體系出現巨大問題以及中國經濟這30年的巨大成功,西方社會也不得不公正客觀地看待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思當代世界問題,思索中國的成功經驗,學術研究與學術理論期刊應確立鮮明的立場與觀念,為創造學術研究的中國風格與中國特色,為成就學術理論期刊的中國風格與中國立場貢獻智慧與力量。這需要:研究中國道路;秉持中國立場;形成中國范式;成就中國風格與中國特色。

王卓副主編著重談了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的個性,以及如何應對學術成果傳播的網絡化兩個問題。她認為,由社科院及社科聯系統主辦的綜合性期刊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各刊之間的區別度不大,且隨著高校學報名刊工程的推動,將會造成更多千刊一面的現象。綜合性期刊有必要在未來的發展中,注重優長性和特色的開拓,要具備個性風格與品牌價值,在品牌特點上作更多的探索。而紙質期刊的功能,尤其對于越來越熟悉并依賴網上信息的年輕學者而言,已不再是作為學術傳播的載體,而漸漸向學術證明演化。但由于目前各家雜志社對應對此趨勢的準備不足,導致各期刊網得以在對各期刊著作權剝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期刊的個性被過濾,利益被侵占。因此,各刊需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聯合起來,共同爭取并贏得平等的對話權利;應探索更為合理的數據化方式,避免成為期刊網純粹的打工者;應主動適應網絡時代學術研究的特點和需要。將紙質期刊的辦刊理念、學術追求、技術規范等長期積累的經驗與特點在網絡化中加以繼承和延續。

楊先農主編以《毛澤東思想研究》的辦刊體會闡發了幾點意見。1.要充分發揮重要學術期刊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方面的重要作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真正發揮學術期刊引領學術研究的作用。2.要有一批堅持馬克思主義,有良好素養的編輯人才。3.要繼續探索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的傳播效應的途徑,以更廣闊的途徑推動馬克思主義成果的大眾化。

丁偉志研究員曾從事過《中國社會科學》的編輯工作。他的發言不時引《中國社會科學》之創辦為例。他充分肯定了《社會科學研究》以“探索真理”為辦刊的一條基本指針,認為堅持以“探索真理”為指針,正是辦好學術期刊的精魂所系。牢牢把握這條指針,學術期刊的質量便從根本上得到了保障,游離了這條指針,學術期刊的質量必將滑坡。但他同時認為,堅持真理不是件容易的事?,F在發表的文章、出版的書籍,若是出現問題,都要追究編輯或出版社的責任?!吨袊鐣茖W》創刊時不是這樣的。其稿約里明確表示:所有本刊發表的文章都是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作者文章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編輯部也不干涉作者的意見,文責自負,這樣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才能保證學術創新的實現,才能保證學術期刊的生機勃勃和學術價值,才能保證作者有勇氣在自己的文章里、學術領域里探索真理。

張康之教授從一個讀者、作者的角度思考了如何辦刊的問題。他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學術期刊承擔著偉大的使命,就是要把一大批作者送入到歷史中去,當學術期刊做到了這一點,也就把自己寫入了歷史的某一頁中。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里,國外將開始全面關注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這也將是辦好學術期刊的新的起點。學術期刊發表的人文社會科學文章可分為三類:學術研究類,實證研究類,思想、理論敘述類。對不同類型的文章選稿時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學術研究類文章注重其規范性;實證研究類文章選稿時可以先看其結論,再看論證過程,再審讀它所使用的各種模型;思想、理論敘述類文章則要看其創新性和現實性。從學術期刊的思想導向來看,改革開放后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要回到中國古代去,一種是要把西方的東西搬過來,學術期刊應當對于矯正這兩種錯誤思想傾向發揮作用。承擔起思想啟蒙的責任,是學術期刊在今天具有的更大的歷史使命。

下午,會議進入對“30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回顧與前瞻”主題的討論。羅志田教授發言論述了“近30年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變與不變”的某些面相。他認為,“三十年”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變化不少,但必須指出,變的一面不能太夸大,有相當地方可見“傳統不死”的一面。近30年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又在沖擊西方思想界和學術界??峙掠貌涣硕嗑眠€會出現一次中國研究的典范轉移。

李昌麒教授回顧了“經濟法研究30年”,認為經濟法的發展時間雖然相當短促,但是卻非常令人矚目。之所以如此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經濟法學人在對經濟法的研究中比較重視理論創新和對法治的貢獻。對于今后的經濟法理論及制度研究,李昌麒提出了可以完善的幾個方面。

王富仁教授對于“當前中國文化的發展”作了發人深省的發言。他說道,目前中國的學術和文化很可能孕育著一個轉換,且這個轉換很可能是一個根本性的轉換。但是,這個轉換不是從我們以前所取得成就的基點上而來,而是建立在問題的基點上,將來自于知識分子對社會危機的強烈感受中。

楊光斌教授就“制度變遷與社會科學”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社會科學的許多基本概念、體系,都是把特定的歷史經驗變成了普世化的價值,因而出現了社會中心主義、國家中心主義,以及由政黨主導的現代化進程三種脈絡。但無論由哪種主體主導現代化進程,都要注意社會與國家的平衡問題。

四川省社科院盛毅研究員談了對“中國企業改革研究30年”的看法。我國公有制企業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改革,一直是整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和各個改革階段的突破口,盛毅研究員將國有企業的改革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提出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應該探索的問題。

梅瓊林教授就“人文社會科學的整合趨勢”做了精彩發言。他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的整合趨勢在目前是比較明顯的,這是知識整體性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生活對總體性反思的需要。在學科整合中??赡軙霈F學科的交叉與傳統學科界限的消失,綜合性課題和跨學科研究的興起。以及學術共享方式的創生等變化。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人文方法與實證方法的爭議,方法論的多元主義視野可能是彌合這個分歧的一個途徑。

這次會議在作者、讀者和編者之間形成了觀念的互動,提出了一些深刻見解,對《社會科學研究》未來的發展,對整個學術期刊未來的發展,以及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與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責任編輯 張小路

社會科學碩士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究竟是什么,這是一個重要理論問題。因此,首先對這個問題進行闡述。

(一)“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是核心”

在列寧看來,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因此把它作為區分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新中國建立以后,直至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基本上都是按照列寧的上述觀點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在階級矛盾比較尖銳的民主革命時期,把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看作是馬克思主義核心的缺陷還不明顯,那么,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然這樣來看馬克思主義,其消極作用就愈來愈突出了。

(二)“發展生產力和實現人民利益是核心”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引導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實現了認識上的根本性飛躍,開拓了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這主要是通過強調馬克思主義具有層次性這個環節達到的。鄧小平反復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根本點和基本點。這就是說,我們要注重把握精髓、根本點和基本點,而不要過分看重那些具體結論和個別論斷。不再局限于認識論包括真理觀,而是擴展到歷史觀特別是價值論。不僅包含要探索客觀規律的意思,而且包含已求到了哪些規律特別是為什么求規律的問題,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其“獨特創造”——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正因為如此,才可以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僅僅關涉事實認識的、認識論意義的實事求是,不包括唯物史觀特別是價值觀這個核心內容,不夠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所以,把握實事求是,一定要注重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注重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否則就沒有到位,并未領悟實事求是的真諦。

(三)“科學社會主義是核心”

此外,從事科學社會主義教學和研究的學者大多認為,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這些論述的深層思想和理論根據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一定要同生產力和人民群眾相適應的一般規律。揭示這些規律,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史觀的主要貢獻。因此,這些一般規律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和根本,科學社會主義不過是這些一般規律的邏輯展開和具體應用。

二.馬克思哲學思想精神的當代思考

馬克思哲學思想是指馬克思本人的哲學思想。在哲學史上,它無疑具有其他哲學思想無可企及的歷史高度。誰來改變世界?如何改變世界?把世界改變成什么樣子?這也正是馬克思哲學精神內涵所在。馬克思哲學始終把實踐活動的人作為主體,把人的實踐活動作為歷史生成與發展,科學論證了唯物史觀。把握這一精神對我們今天正確認識與堅持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突出人的主體地位與彰顯人的理性是馬克思哲學的核心價值之一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空中,鑒于生產的發展而不發達狀況,人們的科學文化發展及認知能力發達程度不同,哲學家們總是懸設一個個形而上的理念,來回答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質疑。這些文明成果一方面成為哲學發展進步的階梯,另一方面卻又不自覺地在意識領域,迫使那個時代的人們處于自己生活的屈從地位。誕生于19世紀大工業時代的馬克思哲學思想,引起了那個時代哲學界顛覆性的革命。因為它真正突出了現實生活中人的主體地位,倡導人對自我命運實踐的理性把握。

縱觀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產黨無時無刻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黨的工作重心首位。黨始終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人民利益從最高層次說,就是人民幸福生活,無論是政治還是生產活動,都是為人民謀幸福。在此基礎上,黨又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一嶄新的歷史命題,探索和解決民生問題仍然是我黨的工作重點。因此,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調動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堅持馬克思哲學精神,這不僅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能夠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推進的根本保證。

(二)歷史唯物主義的推演與應用是馬克思哲學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馬克思關于人類社會歷史唯物主義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現實生活的實踐活動為起點的,馬克思同樣立足人的實踐活動發展,科學地論證了意識、交往、分工的形成及演變,進而說明了人們的實踐活動與社會所有制演進的關系,最后得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論斷。

(三)理論的批判性與實踐的革命性相統一是馬克思哲學基本的指導原則

理論的批判性正是無產階級實踐活動革命性的價值取向。這種理論的批判性與實踐活動的革命性的統一,成為人們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導原則。另外,這種理論的批判性與實踐活動的革命性的統一,也內蘊著實踐活動中主體不斷對社會發展規律理論上新的把握。從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無不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的原則。

三.總結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是核心”、“發展生產力和實現人民利益是核心”、“科學社會主義是核心”為核心,是實踐的哲學、是對時代課題的哲學解答、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哲學。馬克思哲學思想之所以位列于當今時代的前沿,是因為它是關于現實生活中、實踐活動著的、人的哲學;之所以科學,是因為它立足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基礎的唯物史觀;之所以革命,是因為它強調了實踐活動的歷史生成性與創新性。今天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社會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實踐和理論的創新,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就是堅持社會主義。

上一篇:組織行為管理論文下一篇:安全管理創新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