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

2023-09-26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數學史;數學教學;融入

在新一輪中學數學課程改革中,數學史被看做理解數學的一種途徑。教材中應包含一些輔助材料,如史料、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數學家介紹、背景材料等,還可以介紹數學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建筑、計算機科學 、遙感、CT技術、天氣預報等),這樣在對數學內容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的發展過程有所了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

一、數學史在初中數學教學方面的作用

1.了解數學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學生對有興趣的科目學得特別好。一直以來數學都是讓學生感到苦惱頭疼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眼里數學內容都是由精煉的公式、定理、干巴巴條文組成,覺得枯燥乏味,關鍵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要把數學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數學史的知識就可以幫助我們。在數學史故事的學習中,學生們了解了數學知識的來源,知道了為什么要學習它們,懂得數學知識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更重要的是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那么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要挖掘這種樂趣,爭取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都能學好這門基礎課程,這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學習黃金分割后,筆者就讓學生知道0.618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當外界環境溫度為人體溫度的0.618倍時,人會感到最舒服;古希臘的帕提儂神廟由于高和寬的比是0.618而成了舉世聞名的完美之作;畫人像時腿長與身高的比是0.618的人體最美;二胡的“千金”分弦的比為0.618時奏出的音調最和諧;華羅庚的“優選法”也采用了0.618等。另外,閱讀材料中介紹,天文學家開普勒指出:“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是幾何中的雙寶,前者好比黃金,后者堪稱珠玉。”不僅可使學生將已學習過的新知識和前面的舊知識聯系起來,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很大的興趣。

2.深刻、全面地了解數學史,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和理論的理解。

學習數學只有當看到數學的產生、按照數學發展的歷史順序或親自從事數學發現時,才能更好地理解數學。因此,數學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學史知識幫助學生對有關的數學概念和理論作深層次的理解。如數的發展:原始人在“數一數”、“量一量”的分配獵物方式實踐中,逐步形成自然數。但在分配、度量過程中常產生分不完與量不盡的情況,為解決這些矛盾,于是就有了分數。隨著生產的發展,負數也就應運而生,從而產生了有理數。在計算直角邊長1的直角三角形斜邊長時,產生了無理數。由于解方程的需要又產生了虛數,從而建立了數的理論體系。通過這些數學史的資料介紹,學生對數的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認識。

3.在教學中融入數學史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數學史是研究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起源及發展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聯系的歷史。知道了數學史的發展,就知道了人類歷史的發展。教學中數學史內容的滲入,使學生了解了數學理論及其發展過程,以及這些理論對社會進步與發展所做的貢獻,同時,也認識了許多科學家和數學家,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使學生受益匪淺。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融入數學史

1.章節導入中融入數學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數學史作為新課前的引入材料。作為輔助教學的材料關鍵在于是否有必要,決不能牽強附會。在引入數學史料時,應該做到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自然地過渡到教學中去。例如,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的《孫子算經》是我國古代一部較為普及的算書,許多問題淺顯有趣,其中下卷第31題“雉兔同籠”流傳尤為廣泛,飄洋過海流傳到了日本等國。“雉兔同籠”題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旨在暗示我國古代數學的杰出成就,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住數學歷史名題,豐富教學內容,展現學習數學的新途徑。對于學生來說,歷史上的問題是真實的,因而更為有趣;許多歷史名題的提出與解決與大數學家有關,讓學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個曾經被大數學家探索過的問題,或許這個問題曾難住過許多有名的人物,學生會感到一種智力的挑戰,也會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享受,這對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體驗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再如: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教科書八年級上冊P176中,希臘數學家丟番圖(公元3~4世紀)的墓碑上記載著:“他生命的■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兩頰長起了細細的胡須;又度過了一生的■,他結婚了;再過5年,他有了兒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兒子只活了他全部年齡的一半;兒子死后,他在極度痛苦中度過了4年,與世長辭了。問他去世時的年齡是多少?”丟番圖研究過大量方程,包括多元一、二次方程和多元不定方程,這篇墓志銘實際上是一個方程式,既代表了他的生平,又是對數學家的最好紀念。假設這位數學家的壽命為x歲,則:■+■+■+5+■+4=x得x=84,因此,丟番圖是33歲結婚,38歲得子,兒子壽命為42歲,在丟番圖80歲時去世,他自己終年84歲。 為了紀念丟番圖的功績,后人把僅含加法、乘法或乘方,系數為整數的不定方程,稱為丟番圖方程。

3.開展有關數學史的課外活動。對于數學史的教學,除了教師在課堂適當的穿插外,也可讓學生在課外自己操作,具體措施如下:

(1)在布置作業時,可挑選一些與課題有關的、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資料。如可以搜集勾股定理的相關歷史及多種證法,使學生感受數學證明的靈活、優美與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豐富文化內涵。經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2)組織學生搜集數學史的材料出墻報并進行評比,如數學家的典故、古今中外的名題和難題等;如在講解軸對稱,密鋪圖形,圖案設計時,可欣賞一些藝術作品中的對稱,鑲嵌,密鋪,組織學生設計圖案并參與評比。學生在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變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行數學美的欣賞和創造。

(3)組織學生撰寫小論文,教師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事件與人物寫出研究的報告,并在同學之間交流,這個可以作為假期作業來完成。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對有關的數學史內容作形象化的處理,例如,利用圖片、錄像、計算機等,這樣內容就更加豐富多彩,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傊?,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教材內容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數學史教學,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或教育作用。

三、結束語

數學史作為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數學新課程的要求,使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和對自己來說是有價值的數學,使每一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能獲得文化的提升,應該從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重視數學史的滲透。同時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也離不開數學史的學習,只有重視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才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康世剛,胡桂花.對我國“數學史與中小學數學教育”研究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9,18(5):65-68.

[2]蔡宏圣.數學史:從象牙塔到小學課堂[J].課程·教材·教法,2009,(2):40-44.

[3]張曉撥.關于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整合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9,18(6):85-87.

[4]燕學敏.數學史融入數學教育的有效途徑與實施建議[J].數學通報,2009,(8):22-25.

(編輯:楊迪)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道教宮觀史 口述史方法 必要性 可能性

口述史作為歷史學的一個分支領域亦是一種研究方法,在歷史學學術研究中日趨成熟和規范,中國學術界無論是在口述史研究內容,還是運用口述史方法方面也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近年來,筆者在道教宮觀史研究中,也開始嘗試關注和運用口述史方法,形成了一些粗淺的認識,試以本文作一論述,以求教于方家。

在道教宮觀史研究中運用口述史方法,一方面,取決于口述史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歷史學研究方法、口述資料相對于傳統文獻資料和田野資料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另一方面,則是由道教宮觀史研究的現狀與特點決定的。這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在道教宮觀史研究中運用口述史方法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

一、在道教宮觀史研究中運用口述史方法的必要性

首先,宮觀史研究是道教史學術研究進入21世紀以來被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而口述史方法也是成熟于當代并被史學界廣泛重視的歷史學研究方法,學術研究的共時性,決定了二者的交匯,從而口述史方法運用于道教宮觀史研究具有歷史必然性。

宮觀史研究是道教史研究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進入獨立研究的領域。我國道教史的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道教通史全面研究的階段,包括建國前許地山的《道教史》上編、傅勤家的《中國道教史》,建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史》、卿希泰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史》、牟鐘鑒先生主編的《道教通論》等。第二階段,是進入地方道教史深入研究的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30多年的時間里,相關成果層出不窮,如李遠國著《四川道教史話》、樊光春著《長安·終南山道教史略》《陜西道教兩千年》《西北道教史》、趙亮等著《蘇州道教史略》、郭武著《道教與云南文化》、張宗奇著《寧夏道教史》、蕭霽虹等著《云南道教史》、昆明市宗教事務局與道教協會編著《昆明道教史》、孔令宏與韓松濤著《江西道教史》、張慶全著《河北道教史》、孔令宏著《浙江道教史》等,相繼與讀者見面。據悉,《湖北道教史》《安徽道教史》等也正在撰寫過程中。這些著作豐富了道教通史研究所不能及的內容,同時為更深入道教史細節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第三階段,即宮觀個案研究的階段。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道教學術研究發展的結果,一方面也是道教在我國恢復發展的現狀催生的結果。近幾年,一些宮觀完成了基礎建設,完善了人事制度,就越來越關注自身的歷史文化,所以開始編寫志書、匯編、手冊之類的文字,以展示本宮觀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這與道教學術界的研究不謀而合,為宮觀史的學術研究提供了現實樣本和基本前提。但總體情況是,道教界所關注的宮觀史,其學理性研究較少,而學界可稱道的成果目前僅有劉迅關于玄妙觀、梅莉關于長春觀的幾篇論文。

口述史方法雖然古已有之,但現代學科意義的口述史研究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谑鍪窂膫鹘y史學研究中逐漸獨立出來并被確定為專門的學科領域和史學方法,經歷了一個過程。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的歷史學家內文斯開始“錄制美國生活中的要人們的回憶”,并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口述歷史研究室,這被視為口述史成為“歷史編纂的一種現代技術”[英]保爾·湯普遜:《過去的聲音——口述史》,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73頁。的標志,其學科地位也由此確立。這從某個角度說明了口述史方法對于當代學術研究的價值。

當前史學界有一個共識:“當前中國史學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是田野調查引起史學研究者的關注;一是口述史的興起。”劉善泳:《口述史在地方志領域的地位與價值》,《中國地方志》2007年第9期。同時認為口述史方法“標志當代史學研究的視野從單純的文獻求證轉向社會、民間資料的發掘,這是歷史學進入 21 世紀的重要傾向。”學者們不僅指出口述史方法的當代價值,認為“口述史的開展為歷史研究特別是當代史的研究,開辟了可以自由馳騁的天地”,常建閣:《對口述史價值的思考》,《黑龍江史志》2012年第11期。從基本條件出發,“在國內,中國近現代史進行口述史研究的條件要優于世界史和中國古代史,中國現當代史又優于中國近代史”。梁景和、王勝:《關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還指出口述史方法對于本土歷史文化研究更具優勢,因為“研究中國古代史,國內外學者掌握的資料差不多; 近現代史的資料應該是平分秋色,而某些國外保留的資料更加有特色。而當代史的資料,國內絕大部分應該是獨步天下,尤其是口述史資料和檔案資料。”徐有威:《刻不容緩地重視口述史,保存中國當代史不可再得的鮮活資料》,《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這都意味著,現代意義的口述史實際上已經成為當代史學者搜集史料的一種重要途徑,它與查尋文獻和檔案資料同樣受到重視。

可見,從道教通史,到地方道教史,再到宮觀史,這是道教歷史研究發展的客觀軌跡;而口述史方法作為一種史料搜集的有效方法,完成從自發運用到自覺選擇的變革,成為當代歷史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這也是史學學術發展的必然?;谶@樣一種既是時間順序又符合邏輯順序的特征,宮觀史研究與口述史方法的結合也成為學者必要的研究實踐。

其次,宮觀史研究是道教史研究的微觀領域,對歷史細節的需求很強,而口述史方法被認為最佳的適用范圍恰是與宏大敘事相對的微觀研究,它也強調細節的重要價值。

道教通史,屬于道教史宏觀層面的宏大敘事,關注的是道教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形成、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一般規律,對于道教史中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杰出人物及其理論與實踐成果,都會有所提及,但同時也會剔除非代表性的內容,對于不能體現道教史總體特征與普遍規律的人物、事件等都不會過多地著墨。

地方道教史,屬于道教史中觀層面的深入探索,側重點在于地方性文化成就。它在關注地方性的前提下,對當地道教發展的歷史事件、杰出人物及其成就,進行描述與分析,得出當地道教起源與傳承的地方性背景、與當地人文地理相印證的文化特征,以及與當地社會變遷相一致的發展規律。

相對于道教通史、地方道教史,宮觀史研究則是進入微觀層面的個案性研究。微觀歷史的書寫,自然是細節越多,才越有書寫的價值,越有可讀性。研究對象既特定于某個宮觀,那么研究內容既不僅專注于在道教通史載入史冊的大人物、大事件,也專注于僅對本宮觀產生過影響的小人物、小事件;不僅關注宮觀建筑的歷史沿革,也關注殿宇樓閣的具體規制;不僅會涉及宮觀歷史文化的總體面貌,也會涉及個體的宗教理論成果、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成就。例如,八仙宮康熙年間的住持董清奇所著的《除欲究本》,在道教史中并不為人矚目,但在八仙宮的宮觀史中它卻是非常重要的一份歷史文化遺存。再例如,八仙宮原來有位李姓道長,因為對撿字紙工作的一絲不茍,而成為本宮觀德高望重的道俗典范,這在通史中自然不值一提。這些在通史中不被重視的人物、事件、成就等,對于宮觀史的研究都是重要的,宮觀史需要一切細節來充實,通過細致的描摹書寫,達到反映宏觀背景的效果。

關注細節,日本和西方學者在這點上比中國學者要更為用心,這是我們應當引以為鑒的。例如,日本著名的中國思想史專家蜂屋邦夫先生于1987-1988年、1992-1994年兩次在中國進行了針對道教的實地考察,其中第一次考察的報告《中國道教的現狀——道士·道協·道觀》(汲古書院1990年2月出版)一書中介紹了八仙宮,對八仙宮當時的修復情況、道觀整體設置、建筑形式、殿宇內部神像位置、廊柱楹聯匾額、信徒祭拜情況等做了詳細的記錄,還抄錄了管理制度、參觀須知、信徒拜佛歌等文字資料。最為可貴的是,作者不僅制作了八仙宮的整體平面圖,還描畫了靈官殿、八仙殿、斗姆殿、呂祖殿、邱祖殿等各個殿堂的平面圖,標明了每個殿堂的神像位置。本書分為本文冊與圖版冊,圖版冊內有八仙宮當時圖片114幅。這一切都體現出日本學者研究態度的嚴謹細致。他無疑給八仙宮留下了珍貴的材料,而宮觀自己的檔案中卻沒有這些照片和平面圖,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充分全面地注重細節,是微觀史學研究的成功途徑之一。

而口述史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正是關注細節??梢哉f,做口述史的過程就是促使細節得到呈現的過程。因為個性化的細節,不僅能呈現出個體經歷的差異性、獨特性等特點,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出更多的有價值的追問。例如,在宮觀的碑石資料中,向在世老道長對于一個名字的追問,可能就牽扯出一段重要的回憶。

口述歷史關注的主要是口述者的私人記憶,有別于公共空間里的記載。訪談者與口述者通過一對一的談話,獲取帶有強烈私人性質的歷史記憶, “這就意味著口述歷史個人色彩更濃,個體性更突出。”王宇英:《當代中國口述史——為何與何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年,第25頁。而且,尤其是在關于口述者個人經歷的訪談時,提問要盡可能地細致,例如從衣食習慣、童年往事入手,以致于瑣碎的回憶都被勾起,而這時候可能恰恰便于從中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實踐證明,口述史方法適用于個性化的細節搜尋。

當代的口述史料收集,就是后人可讀的文字資料,而這類史料要比事后整理的作為文獻存留下來的文字資料具有更多細節而更富多樣性,才能給后人展現更為立體的歷史樣貌。正如史學界的觀點,口述史研究更多地被運用于專門史研究,這在實踐層面具有合理的理由。宮觀史作為道教史的專門的領域,也有運用口述史方法的實踐理由。

總之,道教史微觀領域的深入研究,體現了歷史學研究從宏大敘事到中觀探索,再到微觀觀照的一種必然趨勢。宮觀史的書寫,是在一個具體特定的空間里,盡可能顯示出其細節。宮觀史的研究,有賴于這些細節的展現,從中探尋出宮觀乃至道教歷史發展的規律和特征??谑鍪逢P注個性故事,也是對歷史從宏大敘事回落到微觀考量。這種定位表明,宮觀史研究恰與口述史方法的最佳適用范圍相契合,在研究定位上,宮觀史和口述史有著相互適應的一致之處。所以口述史方法終將成為宮觀史研究的必然選擇。

再次,史料欠缺是某些宮觀的歷史研究面臨的嚴重問題,而口述史的任務就是搶救、補充、豐富史料,使史實更為豐滿真實。

作為道教史的微觀層面,有些道觀缺乏道教通史的記載,文獻資料本就十分欠缺。而作為傳統文獻資料的官方正史,對于道教的記載已屬概略,更極少對各個宮觀有詳細記載。

宮觀史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賴方志資料,因為方志對宮觀名稱、創修時間、創修緣起等會有記載,但方志資料限于體例也很惜墨。有的方志會輯錄某些重要碑刻的原文,而有的僅僅記載碑刻名稱。

筆者也查閱過檔案資料,檔案對各宮觀的負責人有記錄,但不足以展現他們一生的復雜經歷,更不用說那些沒有資格進入檔案的普通道士,也無法查知他們在所在宮觀的具體活動及影響。這種平面化、簡歷化的人物檔案資料對于宮觀史研究也不能發揮充分的史料作用。

而只有道教宮觀自己才會有意識地專門保留道教文化傳統的歷史記憶,所以宮觀史研究所需的史料還必須從宮觀中去獲取。宮觀本來是最好的自身資料的保存處,但有些宮觀在歷史上尤其是近世經歷過自然災害的侵襲、作為一種有空間容納能力的場所在戰爭中被軍隊占據以及政治運動的沖擊等遭遇,碑刻、宮志等遭受了最直接的破壞,其嚴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不是每個道觀都能完整保存這類資料。

因此,有些宮觀里仍然健在的、同時兼具較高文化修養的老道長,成為我們宮觀史研究不得不重視的史料來源。十年前就已有佛教研究者意識到,健在的、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僧人逐漸減少,應該盡快建立佛教口述史。李尚全:《建立中國佛教口述史的合法性與緊迫性》,《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3期。道教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老道長近幾年年事已高,有的逐漸作古,他們的歷史記憶隨之消逝,這是令人惋惜的事實。那么,搜集和保存這些具有“活史料價值”的老道長的歷史記憶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這一點毋庸置疑。

口述史方法正是對這樣具有流逝性特征的口述史料的關切,一方面,口述史方法能通過廣泛搜集親歷者、知情者乃至他們的傳承者的口述史料,使缺失的史料得到修補充實,使簡略的史料更加豐富多彩,使已經凝固的史料更加生動具體,“使整個過程的現實感、權威性以及鮮活性得到增強。”李新博:《試論運用口述史方法研究中華傳統武術的可行性》,《中華武術研究》2013年第3期。

另一方面,它能通過反復訪談口述者,發現或印證已經固化的文獻史料可能存在的偏差。例如,2013年筆者在榆林佳縣白云山訪談張明貴老道長,提及清朝末年佳縣在白云山興辦蠶桑試驗場的事情。張老透露,這件事情并不屬實。當時是縣政府姓嚴的官員給省上打報告,以佳縣發展經濟為由,申請修建一所培養蠶桑技術人才的學校,得到了省上批準及撥付的款項。后來認為勞而無功,并未修建學校,款項也挪作他用。沒想到省上要來驗收檢查,嚴姓官員就來白云山找當時當家張永珍道長商議,借用白云山的土地,突擊種了一些樹苗,修了一孔窯洞,作為“蠶桑試驗場”,雇了些人當作學生和老師。就這樣應付了檢查,實際上沒有辦過這個學校。而在嚴氏后人的回憶錄里卻將此事當做事實作為嚴氏的一項功績記錄下來。張道長對此頗有微詞,但是與地方主流人物相比,一個道士的說法是不會被重視的。所以,只有當道教史以及宮觀史研究中涉及口述史,才能讓作為宮觀史主體的道士發出聲音,書寫他所在宮觀乃至相關社會事件的真實的歷史。

歷史事件的背后存在大量未能載入史冊的信息,口述史能使其被挖掘出來,促使整個史料變得更加有血有肉。例如,筆者就八仙宮武術傳承訪談過王廣璘居士。解放初期,王居士當時年少體弱,一次路過西安湘子廟時突然發病,被廟內一位陳姓道長救治。從此師徒結緣,陳道長不僅將自己保留的養生功法傳授給王居士,而且將全真道“利世濟人”的精神也傳承給他。陳道長臨終時囑咐王居士:“不識而傳,背過匪淺,時至不傳,必遭天譴。”前幾年,王居士審時度勢,將此功法公諸于眾,發愿使其服務于中華兒女的身心健康。在接受訪談時,他不僅講述了修習武功的親身經歷與體驗,而且還會時不時地即興表演一些套路。這為八仙宮宮觀史研究留下了鮮活的影像資料。

筆者在具體的宮觀口述實踐中,經常體會到,口述史方法不僅使研究者得到史料,實際上使研究者更深入到傳統宗教情感和宗教體驗的層面,受到深刻的精神感染。在此基礎上,研究者與口述者之間不再是簡單的工作關系,由此共同書寫的歷史才更具豐滿真實的質性特色。

簡而言之,口述史對于宮觀史研究具有時間意義、定位意義、史料意義。宮觀史研究的當代性,需要口述史這種現代史學方法的支持;宮觀史研究的微觀性,需要口述史方法對細節的搜尋;宮觀史研究的史料需求,需要口述史方法獲取史料作為補充。也就是說,研究趨勢的一致,研究定位的一致,史料需求的一致,共同決定了宮觀史研究運用口述史方法的必然性。

二、口述史方法運用于道教宮觀史研究的可能性

首先,口述史方法古已有之且行之有效,古今中外口述史的著名成果為我們提供了歷史借鑒。

口述史源遠流長,在國內外都有著很早的起源,只是這個學科概念是現代才被提出的。我國自周朝起,歷代史官大都設有輔助人員,他們負責記載君王的言談內容與舉止行動,提供給史官作為正史記載的基本資料。漢代司馬遷為撰寫《史記》,也曾遍訪民間,聽得許多歷史見聞,經過分析篩選、思考辨別而后錄入正史。清代顧炎武的《日知錄》,也是采用了大量的口述資料而著成??梢哉f,通過口述史方法搜集資料治史治學者,代不乏人。

尤其是在方志編修方面,古人很重視口述史料,也進行了口述方法的樸素實踐。例如,宋代方志學專家羅愿認為方志編修有必要“訪故老,求遺事”,他最早在所撰地方志中專設地方文獻和口碑輯錄。方志學大家章學誠在編修《永清縣志》時,“以婦人無閫外事,而貞節孝烈錄于方志,文多雷同,觀者無所興感,則訪其見存者,安車迎至館中,俾自述其生平。其不愿至者,或走訪其家,以禮相見,引端究緒,其間悲歡情樂,殆于人心如面之不同也。前后接見五十余人,余皆詳為之傳,其文隨人更易,不復為方志公家之言。”章學誠:《章學誠遺書》,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79頁。這些無疑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經驗。

在西方,著名的《荷馬史詩》《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馬可·波羅游記》以及斯諾的《西行漫記》也都是眾所周知的口述史書或作品。馬克思的《資本論》也引用了許多口述史料。

當然,以上提到的口述史方法還只是歷史上人們自發運用的一種搜集史料的手段。而前文述及的現代口述史確立,才是當代史學家的自覺選擇。當代口述史取得的豐富成果,對我們更有直接的啟發。唐納德·里奇著《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唐德剛著《李宗仁回憶錄》《張學良世紀傳奇》《胡適口述自傳》、馮驥才著《一百個人的十年》、王凡著《目擊歷史:關于當代中國大事偉人的口述實錄》、劉小萌著《中國知青口述史》、陳映芳著《移民上海:52個人的口述實錄》、李向平、魏揚波著《口述史研究方法》、定宜莊主編《口述史讀本》等等,無論從方法還是內容上,都能夠為各專業領域的口述史方法運用提供啟發和參考。

總之,無論是古已有之的自發經驗,還是當代史學中的自覺運用,都將成為宮觀史研究運用口述史方法的重要借鑒。有了這些廣泛的借鑒,作為當代史學研究變革性標志的口述史方法,就有了為宮觀史研究提供方法服務的可能。

其次,宗教學研究中使用口述史方法,也已有了先例,這為口述史方法運用于宗教學研究(包括道教的宮觀史研究)的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宗教學研究中使用口述史方法,在基督教、佛教研究中起步較早。1967年,哈佛大學出版部出版了美國人唯慈的《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這本書是唯慈通過采訪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以及菲律賓等地的大陸籍僧侶,利用口頭訪談獲得的資料,與文獻資料相印證而書寫出來的現代中國佛教斷代史,書中討論了1900-1950年間中國大陸的佛教及僧侶情況。這是宗教學研究中對口述史方法的較早嘗試。

張健飛、楊念群于1998年開始對隱居美國洛杉磯的邢肅芝老人進行口述史訪談,于2003年出版了《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他們提到,由于“邢老的經歷所涵蓋的時空廣闊,人物眾多,尤其是涉及到佛學及藏傳密教的部分,需要參證大量的文獻,才能達到真實的復原當時佛教活動的歷史面貌的目的”,所以他們要經過數次橫跨太平洋的聯絡,才能查證出一項細節??梢韵胂笃渲械钠D辛。他們“希望這本書能為近代政治史、社會史、宗教史、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提供一份真實可靠的歷史記錄。”張健飛、楊念群:《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邢肅芝[洛桑珍珠]口述,三聯書店,2003年,前言第14頁。道教宮觀史研究不僅可以參照他們的經驗,更應該學習他們的責任和精神。

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著名學者魏揚波(新加坡譯名為魏史特)是一位資深口述歷史學者,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天主教與中國文化。新加坡三一神學院亞洲基督教研究中心曾經邀請他組織過名為“集成口述歷史”的工作坊,通過搜集活生生的宣教故事,使撰寫歷史成為富有興趣和意義的事。他通過演講和組織實習,激發自信,使得“參加工作坊的人被指導一步步的經過在基督教的處境發展口述歷史策劃的過程”。[美]魏史特:《集成口述歷史:幫助基督徒講述自己的故事》,潘乃昭、劉紉馨譯,新加坡三一神學院亞洲基督教研究中心出版,2005年,序言第1頁。工作坊之后出版了《集成口述歷史:幫助基督徒講述自己的故事》。魏史特還于2006年出版了《拯救記憶——口述史與當代中國基督宗教研究》。這些在基督教口述史方法方面的實踐及其成果,也給道教宮觀史研究的口述工作樹立了示范。

20世紀80年代,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通過探訪終南山隱士,寫成《空谷幽蘭——尋訪終南山隱士》一書,曾經引發了社會上對中國隱逸文化的空前關注。這部書以白描式的文字,美國式的幽默,生動地展示了終南山隱逸文化傳統。這樣的研究成果顯然借助了口述史方法,表明其在道教文化研究中的可行性。

在道教學者中,龍飛俊以在上海浦東地區所做的田野調查、道士的口述資料為基礎,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東鄉村道士的概貌以及浦東地方的傳統信仰,寫成《上海浦東傳統鄉村社區的 “家族道士”研究》《上海龍王廟的 “太太”們——當代上海龍王廟道教地方祭祀體系調查》分別載于《宗教學研究》2015年第3期和2014年第3期。等論文,體現出道教學者運用口述史方法的學術自覺,引起了學界的關注。

張永宏的《尋道記——中國道文化的現代考察》,內容主要是針對中國道教現狀的田野考察和人物訪談。作者自謙地認為“記述多于考論,對于考察對象的反思也不夠深入,這不得不成為本書的一個遺憾。當然,如果能夠在‘立此存照’、‘保存文獻’等方面產生某些效果,筆者也就十分滿足了。”張永宏:《尋道記——中國道文化的現代考察》,長江出版社,2013年,第273頁。但從方法而言,“立此存照”“保存文獻”,正是作者實際上為當代道教研究做的口述史方法的探索性實驗。

以上研究事例表明,隨著宗教學術包括道教學術的發展,宗教學者們越來越重視口述史方法,并將其與自己的專業領域相結合,取得了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生動地證明了口述史方法運用于道教研究的可能性。

其三,目前存在可以提供道教宮觀史研究的口述者,這是可以運用口述史方法的基本前提和有利條件。

“進行口述史需要很多條件,首先要有一定量的口述者存在,提供口述者的基本人群;口述內容應該基本上可以公諸于世,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起碼可以與來訪者進行溝通交流。”梁景和、王勝:《關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從這些條件看,宮觀史研究運用口述史方法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由于政治的原因,以及戰亂、自然災害、社會變革,造成文獻史料和實物史料的缺失和斷檔,但是這些歷史斷檔時期仍然有親臨歷史者存在,那么,這些人的口述史料無疑是最好的補充。”岳慶平:《關于口述史的五個問題》,《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宮觀史研究需要的口述者主要就是來自各宮觀的老道長,他們是宮觀在當代社會歷史變遷的親歷者或知情者。所幸的是,據了解,陜西目前解放前入道的老道長還有幾位,筆者正在逐一地向他們搜集口述史料。

最理想的訪談對象當然是歷史的親歷者,但并非唯一的選擇。面對老道長的凋謝,我們也不得不選擇較為間接的口述者。好在道教在當前社會環境中恢復正常、穩定發展了30多年,老道長們的法脈有較好的傳承,他們的弟子也可以作為訪談對象。雖然他們的記憶更為片段,但總是聊勝于無。只要抓緊時間,搜集到較為豐富的宮觀口述史料還是可能的。

從內容上說,可以公諸于世這一要求,也具備條件,這取決于道教界人士歷史敘事的意愿。唯慈在《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中也說過“超過一百名以上的僧侶都想告訴我關于他們所實踐的佛教情形。”[美]唯慈:《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包可華、阿含譯,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筆者在近年來實踐中也真切地體會到這一點。為了尋求自身在道教史中的價值,許多宮觀開始關注自身的歷史文化研究,這為學術界和道教界共同書寫歷史提供了可能。

對宮觀來說,老道長的口述是宮觀史的珍貴資料。對老道長自身來說,口述的過程有著個人生命史的意義。當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時候,平時缺少話語權的群體或個人,都會被調動起訴說的意愿。筆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老道長由于經歷了特殊的時代,他們對宣傳性質的媒體采訪保持著一定的戒心,存在應景式的對答。但當向他們說明,筆者的訪談是作為道教的史料保存并研究,他們就比較容易接受錄像錄音,而且表示不介意以后筆者發表相關成果時對他們真實署名。對于很多年不被關注,至今社會仍然有很多誤解的道士群體來說,稍多一點的關注,都會換來更大的感恩和回報,越普通的道士越是如此。研究者投入專注的傾聽,會有效地激發他們表達的意愿,喚起他們參與歷史敘述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甚至責任感。

道教界本身尤其是有著新時代宗教素養的年輕道士中,也有人關注口述史料的保存和研究。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袁志鴻近幾年出版的《當代道教人物》《凝眸云水》等著作,也都是利用工作之便,訪談一些老道長,為他們樹碑立傳的文字。這一方面反映采訪者對保留歷史記憶的意識自覺,也從另一面反映出被采訪者愿意參與歷史敘事的主觀愿望。

《三秦道教》2015年第1期刊發了《一位九旬老道長的人生經歷 ——漢中張元真道長口述實錄》一文,作者是張老道長的徒弟,他雖不愿留名,但這種主動開始口述實錄工作,有意識地保存老道長的人生經歷資料,是值得稱道的,這為教內口述史實踐做出了表率和示范,也為學界提供了豐富、詳實、真實、生動的研究材料。

綜上所述,在宮觀史的研究中,關注并運用口述史方法,不僅在時代需要、研究領域、史料搜集方面具有必要性,而且在史學成果借鑒、口述研究者的素養、歷史敘事的意愿等方面具備可能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期待,口述史方法的科學運用,將為宮觀史乃至道教史研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學術增長點。

作者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責任編輯:無 語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數學史 高中數學

數學史和數學知識緊密相關,但長期以來,數學教師把數學史與數學教學分割開來,造成數學課堂缺失人文性,不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其實,在數學課堂中穿插數學史的教學,無疑能增添數學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數學知識生活化、情境化、實踐化,有利于生成高效的數學課堂,也真正實現了《數學新程程標準》提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一、數學史對數學教學的意義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讓學生在學好九年制義務教學數學課程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要求。”就教師職責來說, 教師要從三個方面思考教學:第一,從知識與技能維度思考;第二,從過程與方法維度思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習得學習數學的方法,形成數學技能和能力,并由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三,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思考。

要實現和體現三維課程目標,教師必須革新自己的教學觀和學習觀,改革課堂教學,向數學史借力,把數學史融入教學中,為數學教學提供新動能、新思維和新方法,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

二、數學史助推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引數學史知識進入數學課堂,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使數學課堂更富有“人文味”,又有利于學生吸收數學知識,內化數學技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技能和創新意識。

加涅認為,解決問題,不是簡單地運用學過的概念或者命題,它是一個重新發現問題的過程。從數學史知識和教學課堂問題的相互關系的角度看來,教師要活用數學史,尤其要借力數學史里潛隱的方法。有一句話講得好:“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當學生找到適合這一問題情境與某些概念、命題之間的特定關系時,他們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掌握了靈活的方法,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數學家往往按照先易后難、由簡到繁的順序,先“解剖”簡單的問題,然后整體考量條件、因果、變量、趨勢等關系,審慎地提出假設,有道是:“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在此過程中,學生自我考證、自我求解、自我驗證、自我否定、自我修正,到問題核心處才能豁然開朗,得出問題的正解,并向縱深推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問題是大問題的一個切面,數學問題往往以小見大,窺斑而知全豹。小問題的解決給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思考的門檻,最終目標應是對更大問題的假設和演繹,從而呈現數學知識的脈絡。

數學知識的發展和積累是漫長的過程,有些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反復出現在數學問題的求解過程中,數學家往往通過一般和特殊、個體和全體,置換和類推等方法找到一些普適性的規律。像“一題多解”“數形結合”等,都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并上升到方法論層面的數學知識底蘊。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比較個體知識的生成過程與歷史上數學普識性知識之間的異同點,需要教師利用數學知識普遍聯系的觀點,把數學史適時、適勢、適量地引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從而突出“以人為本”的數學教學理念。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既要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設計者、引領者的角色,又要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主體作用,注重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數學史表面上與解題能力關聯不大,其實它的作用如“湯中鹽”,適量地引入數學史知識,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促使學生把數學知識前后聯系起來,使數學原理、公理和推論在數學史的引領下持續發酵。

三、借力數學史知識的思考與建議

讓數學史和數學教學在課堂中“聯姻”,教師是行為主體,也是行動主體,所以教師應做好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思想的引領者。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注重課堂預設,巧妙地引入數學史,既要考慮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又要注重適時、自然恰當、了無痕跡。

為了實現《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由“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到培養什么樣的人”的跨越式轉變,教師需辯證地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科學性。教師需多查證資料,讓數學史正確地、翔實地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田,突出數學知識的人文性。

第二,針對性。在講解數學史時,教師不能把它當作歷史課,而要突出史料和人物的針對性,因需而講。如“笛卡爾坐標系”的建立、“微積分”創立等。

第三,趣味性。以史激趣同樣適用于數學課堂,教師可以選擇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知識,針對學生所學的新知,大膽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用數學史知識串聯課堂教學,使一節課圍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開展。

第四,領悟數學核心思想。在數學、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如數形結合、數學歸納法等, 它們滲透著辯證思維??鬃诱f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有意識地把辯證思維引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技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熙漢.數學史與數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 1995,(11).

[3]施仁智.新課程視點下數學史的教育價值及教學形式的探討[J].麗水學院學報,2012,(5).

[4]李重庚.高中數學教學形成性評價及其應用[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5,(11).

[5]黃友初.基于數學史課程的職前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6]趙金波.數學史融入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 )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關鍵詞:化學史教育;激勵;借鑒

中學化學教學中經常會涉及化學史教育,通常以“科學視野”的形式出現,但在教材中地位“低下”,好像可有可無,處于尷尬位置,以至于許多教師忽略了它的存在,沒有認識到化學史教育的作用。

一、化學史教育的必要性

“化學給人以知識,而化學史給人以智慧”。在教學中既要傳授系統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又需要培養科學的思維和方法,還要有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當今的素質教育要求,通過引入化學史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化學教學不局限于課本知識(人類智慧的結晶),還可以追溯人類對真理認識的曲折歷程,揭示化學家在科學發現過程中的科學思維和方法,使學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培育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蛟S我們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有四大發明(其中多項與化學有關)的中國沒有誕生近代的化學?答案或許就在化學史教育中,我們可從他人身上找到答案和啟發。

二、化學史教育不能照本宣科,草草了事

化學史在教材中只是簡單的介紹,缺乏故事情節。如果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化學史教育,認真備課,適度展開,將化學史講述得有血有肉,反過來對重點內容進行了有益的補充,對激勵學生學習化學將有很大的作用。

范霍夫,荷蘭化學家,上中學時非常愛好化學,經常積攢起父母給的零花錢購買一些實驗品和儀器,進行家庭小實驗。20歲到德國波恩大學深造,在名師凱庫勒教授的指導下,鉆研著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的最新課題。1874年,發表了《空間化學結構》,提出了一種新觀點,他認為建立在平面結構基礎上的化合物的結構并不能反映二氯甲烷的真實結構。他提出在甲烷中,碳的四個價鍵指向四面體的頂點,碳原子位于四面體的中心,氫原子位于四個頂點上,合理解釋了二氯甲烷分子不存在異構體。

范霍夫的假說被許多實驗事實所證實,他的四面體學說還解釋了一些當時弄不清的異構現象。與此同時,法國化學家勒貝爾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們二人共同奠定了有機化合物三維空間結構學說的基礎,這就是范霍夫—勒貝爾碳價四面體學說。他也成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

化學史教育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化學史教育使學生將化學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與哲學、物理、生物等學科結合起來

火是人類控制和掌握的第一個化學變化,火可以照明、御寒、燒烤食物、抵御猛獸。熟食對人類智力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還可減少疾病延年益壽。因此,可以說化學是人類從火的認識與利用開始的。

陶器的出現是人類跨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是人類用火之后又一項偉大成就。冶金技術的掌握,人類邁進了鐵器時代,生產力又發展到了一個新水平??v觀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一部曲折的化學史。在教學深化這個方面的內容,使學生意識到化學的發展與社會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同時也使學生意識到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1799年,伏特電池問世,人們立即用它進行化學研究。英國戴維利用電解質,將不易分解的苛性堿和氫氧化鉀進行電解,從而制得Na、K,對CaO、BaO、SrO的分解,得到了Ca、Ba、Sr?;瘜W史不僅說明了K、Ca、Na等金屬的活潑性非常強,同時還解釋了采用“電解質”法冶煉這些金屬的原理,這些內容都可以在“堿金屬”或“金屬的冶煉”部分講述。

物理學的發展為化學提供了精密儀器,如光譜儀、質譜儀、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等,與計算機組成了龐大的綜合控制系統,有的光譜儀每分鐘可分析15種元素。物理方法具有微量、快速、準確、信息量大等優點。

四、化學史教育使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規律

中學教材中最典型的兩個例子是:道爾頓提出的原子學說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規律。原子學說促進人們對物質結構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開創了化學全面、系統發展的新局面?;瘜W發展又完善了原子說,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它又由更小的微粒構成。

門捷列夫通過長期的科學實踐,依相對原子質量作為元素的最基本性質,把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的順序排列起來,其性質呈周期性變化。元素周期律的發現,使化學從個別元素的零星地羅列,發展到揭示化學元素之間存在的自然關系,把所有化學元素納入一個完整體系,使化學進入了系統的階段。門捷列夫在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一些未知元素的空位,并預言了元素的性質。這些預言以后被驚人地兌現,充分說明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但是,隨著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技術的日趨精密,周期表中出現了矛盾,矛盾的解決有待于深入原子的內部結構上去尋求?,F在通用的短周期表和長周期表是以原子結構為基礎的產物,說明實踐的發展又促進理論的進一步完善。這些科學史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而且給孩子以強烈的震撼,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態度。

化學教學中常涉及許多化學史,如波義耳的酸堿指示劑的發明、波爾多液的發現、苯分子結構的確立等,這些短小精悍、妙趣橫生的化學史,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瘜W史教育是調味品,是維生素,是化學教學不可或缺的有益補充。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數學史 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1.數學史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以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系的一門科學,蘊涵了豐富的數學思想的歷史。它不僅追溯數學內容、思想和方法的演變、發展過程,而且探索影響這種過程的各種因素,以及歷史上數學科學的發展對人類文明所帶來的影響。數學的發展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數學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受到政治、宗教等各種社會因素的干擾。歷史上無理量的發現,微積分和非歐幾何的創立,乃至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等等,無一不是數學家們經歷了曲折艱難最終探索出來的。因此,數學史研究對象不僅包括具體的數學內容,而且涉及歷史學、哲學、文化學、宗教等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內容,是一門交叉性學科。

2.數學史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

我國的數學教學一直注重形式化的演繹數學思維的訓練,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對數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思想體系、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的認識。但由于受傳統教學課時和內容上的安排的影響,大學數學的教學往往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廣大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會考試”的效果,往往在課堂上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數學的思想性和趣味性。目前數學史的教育價值也早已被一些學者所認識。2005年在中國召開了“第一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會議”,由此看出,充分發掘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要發展數學史教育首先要提高人們對數學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雖然目前學術界對數學史教育在數學教學的功效引起一定的重視,但這并不夠。數學并不是一些枯燥定理的堆砌,而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數學家龐加萊說:“若欲預見數學的將來,正確的方法是研究它的歷史和現狀。”數學史是人類文明給后人留下的路標,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數學史的學習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與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史是數學文化的最佳載體

傳統的數學教學一般只涉及數學的兩個層面:數學的概念、命題,數學的思想和方法?,F如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常識,那么,我們就應該用較為寬泛的眼光來看數學或數學文化。數學作為人類創造的文化之一,它并不是超文化的。數學課程應適當反映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數學文化除了數學知識本身,還包括數學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數學的社會需求,社會發展對數學發展的推動作用,數學科學的思想體系,數學的美學價值,數學家的創新精神,等等。數學史正是數學文化教育的最佳載體。

(2)數學史是激發興趣的有效途徑

幾乎所有學科都強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而數學學科尤為突出,在著名數學家成才規律的探索中,中外學者不約而同地將“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列為第一位要素。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邏輯思維能力還是自控能力都已經基本發展成熟,且大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內容已經非常注重體系的嚴密性和完整性,學習方式也從中學時期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縱觀數學發展史,許多數學名家并非一開始就是從事數學研究的,很多人是因偶然的機會而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走上了專業化發展道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從小游手好閑,偶遇一次街頭數學問題懸賞解答,強烈的興趣使他對數學入了迷,那年他已經近二十歲了。

數學史上的許多經典問題,仍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數學學習者投入其中,如歐拉研究過的七橋問題,我國的七巧板游戲等,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素材,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發掘其教育價值。

(3)數學史是理解數學的必由之路

數學課程通常給出的是一個系統的邏輯論述,好像從這一結論到那一個定理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實歷史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可以使同學們認識到,一個學科的發展是從點滴積累開始的,有的甚至需要幾百年時間。比如我們熟悉的四色原理從產生到最終解決花了三百多年,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衍生出了眾多應用數學的分支,從不同側面影響著社會生活。

從數學史看,數學成果的流傳主要是數學思想方法的流傳,所以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只有了解數學研究的歷史背景,分析前人的方法,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得到有益的啟示,激發出思想的火花,并真正學會“像數學家那樣思考”。

(4)數學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

數學史在課本中的反映是經過提煉的,自然淡化了發展中艱苦漫長的歷程。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同學們會獲得學習的勇氣,不會因為學習中的挫折而沮喪。中外數學家刻苦鉆研,嚴謹創新和為了科學事業而勇于獻身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解決數學史上的三大危機時,許多數學家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這些都是極好的思想教育的材料。

歐拉終身為數學奮斗,所有的領域都留下歐拉研究的痕跡,長期的勞累使他雙目失明,在此以后的17年,仍忘我地獻身于數學研究。牛頓出身于農民家庭,1661年考入劍橋大學。1665年,倫敦地區流行鼠疫,劍橋大學暫時關閉。牛頓回到了家鄉,在鄉村幽居了兩年,終日思考各種問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他平生的三大發明——微積分、萬有引力、光譜分析都萌發于此。后來牛頓在追憶這段崢嶸的青春歲月時,深有感觸地說:“我的成功當歸功于精力的探索。”“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學生聽了數學家的事跡,必然會備受鼓舞,從而認識到只有經過自己奮斗,才能取得成就。通過這些數學史實和事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超越世界數學先進水平的膽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品質。

3.結語

數學史是人類的認識史、發明史和創造史,其中蘊涵著可供后人借鑒的巨大思想財富,廣大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它的重要作用。數學史可以將邏輯推理還原為合情推理,將邏輯演繹追溯到歸納演繹,通過挖掘歷史上數學家解決問題的真諦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具體的現成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學到“科學的方法”,更深刻地領略數學文化。在大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對強化課堂效果是一種很行之有效的做法,會起到良好的作用。最后引用19世紀英國數學家格萊舍的一句話作為結語:“任何企圖將一種科目和它的歷史割裂開來,我確信,沒有哪一種科目比數學的損失更大。”

參考文獻

[1]靳玉樂.現代教育學[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張奠宙,李士锜,李俊.數學教育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楊泰良.以史為鑒 注重反思[J].數學通報.2004.2.

[4]J.N.Kapur.數學家談數學本質[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5]李心燦.微積分的創立者及其先驅[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關于新中國史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關鍵詞: 工業設計史 輔助 教學研究 臨摹 設計

人類的設計活動悠久,設計歷史源遠流長,而設計教學與教學體系的產生與發展遠不及設計活動久遠。設計學術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國成立的包豪斯作為設計領域真正意義的設計院校,包豪斯的成果與影響歷經近百年,仍被后人傳承與頌揚。以構成和工作坊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的包豪斯辦學形式自然是當今諸多設計院校與專業的范例,強調學生的技能必然成為當代設計專業教學的重點傾向,再加上設計專業學生畢業走向設計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設計史論內容[1]。無論從歷史沿襲,還是設計專業特性,能夠身體力行實現創意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情勢下,設計史課程不受重視,成了設計專業學生的選聽課程。工業設計史作為工業設計專業必修史論類課程處于尷尬的境地,與其他技能性和設計實踐課程相比,它被定義為理論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為擺脫工業設計史課程被輕視的現狀,有必要強調其重要性,但更切實有效的做法是進行課程教學實驗與改革,使工業設計史與設計融合,帶動學生能動地獲取設計知識,提高認識,啟發設計思維,豐富設計方法與途徑。很多高校針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諸多設計教育者進行了課堂改革,但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教學觀摩與課堂教學經驗,對工業設計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以下歸納。

(1)教與學被教材束縛,對學生的考核大多是對學生記憶能力的測試,機械式的枯燥記憶很難激勵學生主觀能動地進行擴展閱讀,有限的設計史論知識很難讓學生系統理解設計的發展與流勢,更不會健全史論框架[2]。

(2)課堂教學以教師的單一講解為主,學生多以觀望的態度學習,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設計作品和風格漠視,缺乏理解,不會分析。

(3)工業設計史課程結束后,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知識逐漸遺忘,在設計實踐中不會聯系史論知識,不會借鑒歷史上的設計案例與設計方法。

這些問題在工業設計史課程中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必要在課程教學中進行改進,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借助輔助教學手段與方法,具體可以采取專題研究與評價、作品賞析與臨摹、主題設計等形式。

1.專題研究與評價

以往,工業設計史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教材展開,雖然現在多媒體教學呈現給學生更為豐富的圖片與視頻史料,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所涉及的信息量同樣有限,并且在教學中常伴有教材作者和講解教師的主觀見解。學生不會能動地思考與研究,更不會追根溯源,查閱原文資料。這違背了鼓勵學生構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引導學生主觀能動地學習與閱讀這一教學初衷。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之前以教材為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選取適宜的時機穿插專題研究:教師輔助學生選擇題目,進行定題分析研究與課堂演示,教師引導與評價。以此激發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收集、理解和表達知識。

專題是將線性的教材內容打散重組而成的平行、獨立且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小單元。專題與教材的知識點有一定的對應關系,是學生將來要呈現在某一課堂上的主題。教師在輔助選題時可以給學生較寬泛的范圍,如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中國明代家具設計,包豪斯的設計,風格派,波普風格,高技術風格,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意大利現代設計,德國現代主義,荷蘭現代主義,瑞士現代主義,美國現代設計,理性主義,綠色設計,當代設計,等等[3]。在這些大綱中,學生甄選感興趣的專題,并與教師探討確定詳細的題目。選題與定題的方式是多元的,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特點與學生的傾向進行確定。定題之后,學生通過閱讀相關圖書、互聯網資源等途徑收集整理資料,分析與研究,以課件、視頻或專題報告書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再把這些專題合理穿插到授課間隙中,給予每個專題適宜的時間進行課堂演示。通過演示,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想法與觀點,針對性地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對于專題研究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學生最初的觀點是不完善的,而且不同學生在演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需要隨機應變,通過與學生溝通和評價對其進行引導,最終幫助學生完善知識概念。但要特別注意一點,給學生布置專題,并不意味著把課程全部交給學生講解,工業設計史以教師講解、梳理設計歷史脈絡,分析設計作品與風格為主的課堂形式是不能被取代的。

以專題輔助課堂教學的組織方式比以教材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更生動與直觀,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另外,專題研究由學生獨立完成,每個人的工作內容、要求明確,容易促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通過專題研究,學生會更多地關注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框架,進行擴展閱讀,感受到開卷有益,由機械地獲取知識轉變成知識的探求者。

2.設計賞析與臨摹

工業設計史傳統教學多采用單一的講解形式,期末以論文或試卷形式檢驗學生對整個史論的掌握情況。學生課堂聽講,課后或考試前記憶,記憶成了學生學習史論的唯一利器。學生缺乏研究設計作品、風格與設計方法的激勵,完全成了設計歷史中無數經典設計的遠觀者。當問及學生喜歡的設計師、設計作品與風格時,多數學生的回答是“都差不多”,“讓我想一想”等。這說明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過程中缺乏調動學生學習的豐富刺激與責任的因素。所以,在史論課程的教學中大膽引入設計作品賞析與臨摹作為輔助,引導學生發現自我與設計史中各類風格與作品的聯系,研究設計作品及相關史料信息,設身處地地進行主觀感受,培養審美能力。

設計賞析與臨摹可以在課堂和課后同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各類設計風格流派中的典型設計師與設計作品進行分析。設計發展至今,已經有海量設計作品誕生,所以教師選擇賞析作品時要注意其典型性,抑或根據授課學期的時下性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選材,如漢寧森、潘頓等設計師的燈具作品,彼得·奧普斯維克、柯倫波等的座椅設計[4]。這些作品是創意的體現,同時包含設計師對形式、材料與技術的探索。在賞析過程中,注意介紹設計者、時間、設計特點及風格特征等史實性內容的客觀性,盡量減少教師的主觀評價,評述的任務交給學生,并向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任務:選取某一風格流派、某一設計師或某一設計公司與機構的一件或幾件設計作品進行評價與臨摹,從而拉近學生與設計史料的距離,引導他們自主研究產品的尺寸、比例、造型、功能與特征。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學生會通過課外讀物、網絡等方式收集產品信息,也有部分學生會參觀展覽或賣場,實地測量、研究與感受設計作品。作業完成之后可以進行集中展示與講解,教師進行講評。

這一課堂輔助從理解風格流派、收集資料、賞析作品、臨摹設計到展示與表達。學生收集資料,理解產品與相關人物流派,研究并臨摹產品,切實消除了史論與學生的距離感,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幫助他們形成了自身的審美傾向,為日后的設計奠定了基礎。

3.進行主題設計

工業設計專業具有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特色,設計思維的培養與設計行為的訓練是今天各大設計院校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工業設計史課程是人類設計活動積累的總結,它記錄了人類砍砸石器,制作陶瓷,批量生產,綠色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多元的設計活動[5]。其中涉及大量的設計案例,并闡述了對應的設計理論。這些對培養設計思維和塑造設計思想,提高審美與設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業設計史課程并不是一門純粹的理論課程,它是實踐的總結與思考,最終應該回歸到設計實踐活動中。而現階段以單純講解和論文形式為主的工業設計史教學基本處于學過即過的狀態,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多被束之高閣,學生很難把所學案例與方法運用到設計中。所以,有必要在教學中加入實踐性的教學輔助,最有效的設計實踐莫過于“設計”本身,即以主題設計的形式輔助以講解為主的課堂教學。

主題設計進行的理想時期是在重點課程內容結束之后,教師選擇具有專題性、代表性的設計作品、設計風格,如設計一款具有所學風格特征的座椅、燈具等,當然題目的擬定是寬泛的。設計題目的擬定還可以參考學生前期的專題研究報告,通過研究報告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傾向進行定題,學生選題,分析研究歷史案例與方法,啟發思維,進行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用新的思考點完成對設計史中代表作或歷史風格的設計實踐,這其中有作品的研究,風格演變的探索等。圖1、圖2是我校學生以歷史為啟發進行的座椅設計:耳型椅是從薩爾瓦多·達利在1936年設計的梅維斯唇形沙發中獲得的靈感,并融合了人機因素,使整個流露出波普的新奇與獨特;琴鍵休閑椅顯而易見是以鋼琴琴鍵為靈感進行的設計,黑與白的搭配頗具視覺效果。

主題設計形式即可讓學生欣賞、研究歷史作品,從設計案例中汲取靈感進行創意,同時促進學生對設計方法的理解與發掘。圖3是與艾洛·阿尼奧的小鳥椅同名的座椅設計,學生以小鳥椅為出發原點,聯想到張大了嘴等待喂食的小鳥,以此獲得了創意點。設計中采用仿生的設計手法,對小鳥形態進行抽象處理與表現。將穩定的座椅傾倒即可變身為一款搖椅,兩種使用方式的巧妙設計可圈點,不失為一款趣味與感性并存的設計。這一設計充分體現出設計史與設計的關聯性。只要學生不斷理解、研究與認識,一定會豐富設計思維,諳熟設計方法。

將主題設計實踐作為設計史教學的輔助,可加深學生對設計史內容與方法的理解,又可強化學生的審美與設計能力。設計史中的主題設計輔助是將歷史與當代進行融合,學以致用,更直接地把史論知識融入學生思維體系與設計活動中。設計行為的參與反過來又驗證了工業設計史中涵蓋的設計思維。

以上三種輔助形式對工業設計史課程具有重要意義,要使他們發揮既定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輔助與課程內容、課程時間相協調,合理穿插與布置,不能盲目運用和依賴這些輔助方法而忽略課程內容的講解;另外,要注意專題研究與評價、設計賞析與臨摹、主題設計之前的引導和之后的評價,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經歷這些環節,而不進行引導與評價,就會缺失對學生的激勵,沒有激勵的輔助環節不能調動學生閱讀、思考、研究與設計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設計史的意義與重寫設計史[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02):18-21.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學習的《工業設計史》教學研究[J].裝飾,2013(05):75-77.

[3]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09).

[4]何人可.工業設計史.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5]姚君.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藝術研究,2010(02):162-163.

基金項目: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設計為引領,史論研究為核心——《工業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GDup201231)。

上一篇:以規矩為話題的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5g和大數據的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