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

2023-09-22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1篇

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安全設施與條件竣工

驗收匯報材料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0日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

安全設施與條件竣工驗收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對各位領導、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借此次工程質量認證的機會,對關心支持我們項目建設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工程建設情況,向各位領導做以簡要的匯報:

一、礦井情況簡述

新陽煤礦位于陜北侏羅紀煤田神府礦區新民普查區的中部,行政區劃隸屬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管轄。地理坐標:

東經110°37′28″~110°40′39″ 北緯39°02′30″~39°03′78″。

府(谷)~店(塔)一級公路從井田北西部通過,煤礦東距府谷縣城約70km,南距神木縣城約20 km。

新陽煤礦由原前沙洼煤礦、新陽煤礦、蘆草畔煤礦、中大煤礦、大高粱煤礦擴界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積8.0921km2,礦井設計可采儲量1990.8萬噸,設計能力90萬噸/年,開采煤層為4-

3、5-

1、5-2,服務年限15.8年。礦井采用斜井單水平開拓方式,水平標高+1128m。

二、項目審批情況

2010年12月1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以“陜政函[2010]214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進行了批復。

2012年1月17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陜國土資礦采劃[2012]4號”下發了《關于劃定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礦區范圍的批復》,劃定了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的井田范圍。

2012年5月8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陜國土資儲備[2012]58號”下發了“《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礦(整合區)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2012年6月20日陜西省國土資源資產利用研究中心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對《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礦(H

3、H5)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以陜國土資研報[2012]51號文進行了批復。

2013年1月24日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進行了審查并以“陜煤局復[2013]7號文件”進行了批復,并于2015年10月20日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及選煤廠設計》以“陜煤局復[2015]46號文件”進行了批復。

2013年10月8日陜西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安全設施設計》以“陜煤安局發[2013]151號文”進行了批復。并于2016年2月29日以“陜煤安監-函字[2016]12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安全設施設計(變更)》進行了備案。

2014年5月6日陜西省水土保持局以“陜水保函[2014]260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進行了批復。

2013年4月23日榆林市能源局以“榆政煤發[2013]75號”對府谷縣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建設進行了批復。

2013年7月29日榆林市國土資源局以“榆政國土資預審字[2013]48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整合礦井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進行了批復。

2015年1月29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以“陜環批復[2015]74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

2014年4月15日府谷縣能源局以“府能發[2014]20號文件”對府谷

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礦建工程開工備案進行了批復。

2016年4月9日,府谷縣公安局以“府谷公消驗字[2016]05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消防工程進行了驗收批復,驗收質量合格。

2016年8月15日府谷縣能源局以“府能發[2016]107號”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0.9Mt/a)安全質量標準化考評及聯合試運轉檢查結果進行了批復,同意自2016年8月15日至2017年2月15日進行聯合試運轉,試運轉期限為6個月。

2016年8月29日,府谷縣水土保持監督站以“府水監函[2016]20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進行了驗收批復,同意通過竣工驗收。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依法并取得:

采礦許可證 證 號:C6100002013081120135907 企業營業執照 注冊號:610000100510175 2016年12月22日,新陽煤礦資源整合項目工程質量經煤炭工業陜西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進行了工程質量認證,所有單位工程全部合格,單位工程合格品率100%。

2016年委托陜西博達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建設項全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評價結論為各系統全部合格。

三、項目建設完成情況

(一)設計的主要技術特征

1、煤層賦存特征及資源儲量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由原前沙洼煤礦、蘆草畔煤礦、新陽煤礦、中大煤礦、大高梁煤礦整合而成,整合后礦區面積為8.0921km2,開采深度由1175米至1095米,可采煤層4-

3、5-

1、5-2煤層(4-3煤層局部可采),各

煤層平均厚度為0.86m、1.97m和1.04m,地質資源/儲量3558萬t,工業資源/儲量3362.4萬t,設計資源/儲量為2744.4萬t,設計可采儲量為1990.8萬t。

2、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0.90Mt/a,考慮1.3的儲量備用系數,經計算礦井服務年限為15.8a。

3、開拓方式及井筒特征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礦井移交達產時共布置三條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

主斜井:井筒傾角16°,斜長517m,井筒內裝備膠帶輸送機,擔負全礦井的提煤任務;副斜井:井筒傾角6°,斜長1200m,井筒內運行無軌膠輪車,擔負全礦井的輔助運輸任務;回風斜井:井筒傾角20°,斜長386m。用于礦井的回風兼安全出口。

4、水平劃分

4-3煤層至5-1煤層間距平均為27.12m;5-1煤層至5-2煤層間距平均為14.6m。

依據煤層間距、厚度,并考慮到礦井開拓布置的合理性,全井田可采煤層(4-

3、5-

1、5-2)分煤組共劃分為一個水平。即:

主水平設在5-1煤層中,水平標高+1128.0m,在4-3煤層設輔助水平,主輔水平之間通過斜巷和煤倉聯系。5-1煤層和5-2煤層共用一組大巷聯合開采。

5、大巷布置

三條大巷在井田中部均沿煤層掘進。大巷組由帶式輸送機大巷、輔助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組成,巷道中心距為40m。各巷道均采用矩形斷面,錨噴支護。

6、盤區劃分、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裝備

本井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小。本井田設一個開采水平,共劃分5

個盤區,即

431、

511、

512、

521、522盤區。分述如下:

4-3煤層劃分431一個盤區;5-1煤層劃分

511、512兩個盤區;5-2煤層劃分

521、522兩個盤區。

盤區接替順序依次為:

511盤區→(

512、431)配采盤區→(

521、522)配采盤區。其中設計移交投產盤區511盤區,煤層平均厚度2.04m,采煤方法為長壁綜采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礦井移交達產時,共布置一個綜采工作面、兩個掘工作面,保證礦井的設計生產能力。

井下51101長壁綜采工作面長度為200m。設計選用MG2×200/930-WD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選用SGZ800/800型刮板輸送機;選用ZY6800/13/26型液壓支架。

7、井下運輸

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連續運輸方式;輔助運輸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機無軌膠輪車直達運輸方式。

8、礦井主要設備 (1)主斜井提升設備

選用DTL120/80/2×355膠帶輸送機。

(2)通風設備:礦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抽出式通風方法。選用2臺FBCDZ-NO27B-160×2型防爆抽出式軸流通風機,單臺風機電機功率2×160kW。

(3)排水設備:MD216-9×25型礦用多級離心式水泵三臺,配帶電機功率200KW,敷設兩趟Ø159×4.5排水管路。

(4)壓縮空氣設備:礦井地面建空氣壓縮機站一座,設計選用EWA185A/W型空氣壓縮機2臺,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

9、地面生產系統

地面生產系統主要由主斜井驅動機房、篩分車間、帶式輸送機棧橋、

洗煤車間、產品棚庫等生產環節組成。原煤經篩分加工后分為-30mm、30~80mm、+80mm三級。大塊煤直接進入煤棚,中塊、末煤入洗煤車間,水洗后分成中塊和末煤,分別進入塊煤棚和末煤棚。

10、地面運輸

礦井地面運輸方式為公路運輸。府(谷)~店(塔)公路距礦井工業場地僅3公里,礦區東部緊靠神府公路,依托該2條公路(三級)為礦井建設、生產和生活服務。

11、供電電源、監測、監控及通信

根據礦方與府谷縣電力局簽訂的長期供電協議,礦井電源(兩回10kV)分別引自距礦井0.5km處新窯開閉所不同母線段至礦井工業場地10/0.4kV變電所,架空線采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采用混凝土桿架設。工業場地建10/0.4kV變電所一座,由該變電所向井上、下各用電地點供配電。

井上下生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主要由礦中心站(設備2臺)、中心網絡服務器、地面通訊中控站KJ740、傳輸接口、井下分站(10臺)、傳感器、傳輸電纜等組成。

其它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包括:礦壓監測系統、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礦井工業電視監視系統及計算機管理網絡系統。

井上下通信系統:根據礦井生產能力及固定/移動電話用戶綜合考慮,設計采用有線/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礦井“行、調合一”的生產調度通信系統。主機選用SH-SD300型礦用數字程控交換機和采用KT352井下無線通信系統,實現井下固定/移動電話的調度通信。

12、地面建筑

工業場地主要建(構)筑物包括:驅動機房、篩分車間、皮帶棧橋、煤棚、壓風機房、地磅房、變電所、主、副井空氣加熱室、消防水池、井下及地面污水處理站、器材庫、炸藥庫、機修車間及綜采設備庫、油脂庫、洗煤車間等設施。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包括:辦公樓、浴室燈房及任務交待室聯合建筑,生活福利設施包括單身宿舍、活動中心及餐廳等。

13、供水水源及用水量

地面生產、生活用水實行分供式。井下排水經處理后回用于地面生產用水和井下消防灑水。生活用水由深水井提供。

經計算,本礦生產、生活用水總量為988.16m3/d。

工業場地地面生產、生活用水量為336.12m3/d,工業場地地面消防用水量為540.00m3/d,黃泥灌漿用水量為203m3/d。

14、采暖、洗浴及井筒保溫

礦井工業場地新建蒸汽鍋爐房一座,用于工業場地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行政生活區采暖、洗浴和井筒保溫。

選SZL4.2-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2臺,單臺熱功率4.2MW, SZL2.8-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1臺,單臺熱功率2.8MW。冬季3臺鍋爐同時運行,為整個礦井工業場地供熱,夏季1臺2.8MW鍋爐運行,為浴室及洗衣房供熱,進出水水溫70℃~110℃,工作壓力1.25MPa。

(二)建設完成情況

1、開采技術條件 瓦斯

5-

1、5-2煤層自然瓦斯含量為:CO2為0.38~0.63mL/g,daf,CH4為0mL/g,daf;自然瓦斯成分CO2為5.20~8.40%,CH4為0,CH4含量很低,瓦斯成分分帶屬二氧化碳-氮氣帶(CO2-N2)。根據陜西省煤炭工業局《關于2015全省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批復》,新陽煤礦屬低瓦斯礦井。

煤的自燃

測試表明:煤的干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大于18%,煤的吸氧量Vd在0.65~0.78~%之間。根據GB/T20104-2006《煤自燃傾向性色譜吸氧鑒定法》中第9.1條煤自燃傾向性等級及分類指標確定:各煤層為Ⅰ~Ⅱ類易

自燃煤層。

煤塵

各煤層測試的火焰長度均大于>40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用量在70~80%之間,均屬有爆炸性危險的煤層。

煤層中的放射性

煤層中放射性在原報告中沒有提出,在煤田內各煤礦開采中沒發現放射性對人體的傷害。

地溫

勘探報告對Z42-3鉆孔進行了簡易測溫工作,經計算恒溫點深度為68.18米,恒溫點溫度為14.80℃,平均地溫梯度為2.71℃/100米。得出本區為地溫正常區,無地溫危害。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

本區屬以基巖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裂隙充水礦床,含水層與煤層直接接觸,采掘時將直接進入坑道。雖然礦井生產可采煤層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但礦床主要含水層和強風化帶含水層富水性弱,地下水補給條件差,水文地質邊界簡單,總的看應屬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根據《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9)及《煤炭資源地質勘探規范》中有關規定,整合區水文地質勘探類型應屬二類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經煤炭科學研究所確認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中等。

2、開拓與開采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嚴格按照《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和《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組織施工,采用斜井單水平開拓方式,共建成三條斜井:主斜井:井筒傾角16°,斜長517m,井筒內裝備膠帶輸送機,擔負全礦井的提煤任務兼做進風井及安全出口;副斜井:井筒傾角6°,斜長1200m,井筒內運

行無軌膠輪車,擔負全礦井的輔助運輸任務兼做進風井及安全出口;回風斜井:井筒傾角20°,斜長386m,用于礦井的回風兼安全出口。

主水平設在5-1煤層中,水平標高+1128.0m,在4-3煤層設輔助水平,主輔水平之間通過斜巷和煤倉聯系。5-1煤層和5-2煤層共用一組大巷聯合開采。三條大巷在井田中部均沿煤層掘進。大巷組由帶式輸送機大巷、輔助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組成,巷道中心距為40m。各巷道均采用矩形斷面,錨噴支護。

首采工作面51101長壁綜采工作面位于511盤區西部,工作面長度為200m,超前支護采用DZ2.5單體液壓支柱配π型鋼梁加強支護。工作面選用MG2×200/930-WD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選用SGZ800/630型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選用SZZ800/200型轉載機;選用PLM1500型破碎機選用ZY6800/13/26型液壓支架。順槽選用DSJ100/80/2×200型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組成工作面回采系統,采用斜切進刀,割三角煤方式進行回采。目前,首采工作面已回采完畢,搬至51102工作面回采。

掘進工作面正在掘進接續工作面51104的運輸順槽和東翼輔運大巷開拓延伸,裝備2臺EBZ-160型綜掘機,FBD-№7-2×30KW局部通風機并采取“三專”供電,配備激光指向儀、阻燃風筒,采用錨網支護。

3、通風系統

礦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風,兩進一回,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井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采取獨立通風系統;礦井反風采用主扇風機反轉實現反風。地面裝備2臺FBCDZ-10-№27B型對旋軸流式主要通風機,額定風量5922~6804m3/min,風壓655.9~1282Pa,配套電機型號YBF2 355 L1-10,額定功率2×160KW,轉速580r/min。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主要通風機性能檢測檢驗和通風阻力測定,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回采工作面采用Y型全負壓通風,主運順槽和輔運順槽進風,回風順

槽回風;

掘進工作面采用FBD-№7-2×30KW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采取“三專”供電。

4、井下運輸

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連續運輸方式;輔助運輸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機無軌膠輪車直達運輸方式。

運煤系統:采煤機破煤后,煤炭經SGZ800/800型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運至順槽SZZ800/200型轉載機及PLM1500型破碎機→順槽DSJ100/80/2×200型可伸縮帶式輸送機→主運輸大巷DTL120/80/2×200膠帶運輸機→井底煤倉→主斜井DTL120/80/2×355膠帶輸送機→地面篩分車間。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膠帶輸送機性能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5、防排水系統

井下建有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倉,主水倉容積1100m3,副水倉容積800m3,中央水泵房內安裝MD216-9×25型礦用多級離心式水泵三臺,配帶電機功率200KW,沿管子道、回風斜井敷設兩趟Ø159×4.5排水管路,將礦井水排至地面礦井水處理站,處理后復用于礦井生產用水。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排水泵性能檢測檢驗和聯合排水能力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堅持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原則,井下防治水工作有專門的隊伍、專業人員、配備了專用ZLJ-150型鉆機2臺和ZLJ—3200S型探放水鉆機1臺、按照專門探放水設計進行施工。

6、“六大”系統

①監測監控系統選用KJ740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系統為信息、傳輸和設備三層機構。主要由礦中心站設備2臺(雙熱備)、中心網絡服務器、數據終端機、分站、傳感器、傳輸電纜等組成。主要采用UPS備用電源。

礦中心站設置在聯建樓內,對井下生產作業場所環境參數變化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監控,也是瓦斯防治的重要手段。同時安裝了KJ740礦壓監測系統,對綜采工作面對頂板壓力及礦壓規律實施監測。監測監控系統共安設KJ740-F分站12臺,共計18類141臺傳感器。其中:GJC4型瓦斯傳感器20臺,GPD5/200型負壓傳感器1臺,GTH500型一氧化碳傳感器17臺,GRG5H型二氧化碳傳感器6臺,GFY15型風速傳感器11臺,GRL5L型開停傳感器10臺,GUY10型水位傳感器3臺,GQQ0.1型煙霧傳感器6臺,KDG3/36型斷電儀5臺,GYH25型氧氣傳感器3臺,GWD100溫度傳感器15臺,GWSD80/95型濕度傳感器1臺,GPD60型頂板壓力傳感器11臺,GWL150型頂板位移傳感器8臺,GCG1000型粉塵傳感器4臺,風門傳感器6套,風筒傳感器3個,煤位傳感器1個。

②人員定位系統選用KJ277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安裝KJ277-F定位分站15臺,配KJ277-K人員定位識別卡400個,每一入井人員必須佩帶人員定位識別卡,隨時定位井下人員。

③井上下通信系統:采用有線/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礦井“行、調合一”的生產調度通信系統。主機選用SH-SD300型礦用數字程控交換機和采用KT352井下無線通信系統,配KT352-S礦用本安手機30部,實現井下固定/移動電話的調度通信。同時,還配備了KT211煤礦通信廣播系統,在有人工作的固定崗位上均安裝了KBX127型礦用本質安全型擴音電話15臺,用以在礦井發生災變時,調度向井下發布廣播信息,井下也可以向調度報告情況,實現井上下的雙向通話。

④壓風自救系統:礦井地面建空氣壓縮機站一座,設計選用EWA185A—Z—S型空氣壓縮機2臺,單臺電機功率185KW,壓力0.85MPa,額定流量30.8m3/min,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沿主斜井鋪設Ø133×4主供風管路,井下各大巷鋪設Ø108×4主干管路供風,采煤工作面順槽選用Ø89×4.5支管供風,掘進工作面選用Ø57×3.5支管供風,并在工作面50米

范圍內安裝有壓風供水施救終端裝置,共鋪設各種管路11102米。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空壓機性能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⑤供水施救系統:沿主斜井、井下各大巷、工作面順槽及硐室鋪設Ø57×3.5飲用水專用管路,管路總長11102米;并在工作面50米范圍內及各硐室內安裝有ZYJ—6M壓風供水施救終端裝置,組成我礦供水施救系統。

⑥緊急避險系統:我礦在井下主、輔水平大巷之間建有永久避難硐室一座,可容納60人緊急避險。避難硐室包括過渡室、生存室、衛生間,避難硐室壓風和供水系統由地面空壓機站和飲水管通過專用管路地埋式專供;在生存室內長期存放急救藥品、食品和礦泉水,隨時做好臨戰準備,常備不懈。

7、防滅火系統

由JSG—8束管監測系統,黃泥灌漿站(FDFM/20-0.6型攪拌設備,泥漿泵,饋電開關,電纜,起動器)、Ø133×4鋼管2300米灌漿管路以及回采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采取WJ-24型阻化劑噴射泵噴灑阻化劑等組成我礦的防滅系統。

8、防塵灑水系統

礦井防塵灑水系統由地面高位水池、供水管路、噴淋設施組成。利用高位水池的靜壓水經噴淋設施達到霧化效果,實施噴霧降塵。井下灑水系統管路沿主斜井鋪設,主供水管路為Ø159×4.5自主斜井延伸至井下巷道,井筒、大巷等主管路采用DN100無縫鋼管,采煤工作面及順槽和掘進工作面采用DN80無縫鋼管;共鋪設各種管路10385米。井下膠帶運輸巷每50米設有一處防塵用水閘閥,其他巷道每100米設有一處防塵用水閘閥。

為消除煤塵,改善工作環境,在采掘工作面、煤倉、膠帶輸送機的機頭、轉載點,均設置噴霧降塵裝置。在工作面順槽靠近出口20米及距工作面50m以內處,裝煤點下風向20m處,大巷每500m,斜井上下10米以內均

已設置風流凈化水幕。

9、供電系統

根據礦方與府谷縣電力局簽訂的長期供電協議,礦井電源(兩回10kV)分別引自距礦井0.5km處新窯開閉所不同母線段至礦井工業場地10/0.4kV變電所,架空線采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采用混凝土桿架設。工業場地建10/0.4kV變電所一座,由該變電所向井上、下各用電地點供配電。

地面供電:礦井10KV變電所,母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選用KYN28A-12型高壓開關柜,低壓配電裝置選用GGD3型低壓柜。礦井主要通風機采取雙回路專用供電,并建有獨立的配電系統,嚴禁T接任何負荷。

井下供電:在副井底建有井下中央變電所,采用10KV電源下井,下井電纜共2回,均沿主斜井敷設至井下中央變電所。一條電纜規格均為MYJV22-10kv3×159m2,另一條規格為MYJV22-10kv3×185m2,兩條電纜分別引自地面主變電所10KV側不同母線段。井下中央變電所采用用GCKY—10型礦用一般型高壓開關柜;變壓器2臺,型號KBSG-800/10/0.69。綜采供電由隔爆型移動變電站提供,綜采三機供電電壓為1140V,其它設備供電660V,照明信號供電為127V。井下供電網絡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供配電電壓為660V以上,功率在40KW以上的電動機采用隔爆真空磁力啟動器。

各移動變電站高、低側均裝設有真空控制開關,開關控制裝置具有短路、過流、故障接地等保護功能。井下移動變電站或配電點引出的饋電線上,具有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低壓電動機的控制設備,具有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漏電閉鎖保護裝置及遠程控制功能。由地面變電所至井下中央變電所的電纜線路上裝設有零序電流互感器和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中央變電所及采區變電所內高壓饋出線上都裝設有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井下低壓饋電線中上均裝設有選擇性的檢漏保護裝置。

所有入井設備,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安全標志等齊全。

10、地面生產系統

地面生產系統主要由主斜井驅動機房、篩分車間、帶式輸送機棧橋、洗煤車間、產品棚庫等生產環節組成。原煤經篩分加工后分為-30mm、30~80mm、+80mm三級。大塊煤直接進入煤棚,中塊、末煤入洗煤車間,水洗后分成中塊和末煤,分別進入塊煤棚和末煤棚。

11、地面運輸

礦井地面運輸方式為公路運輸。府(谷)~店(塔)公路距礦井工業場地僅3公里,礦區東部緊靠神府公路,依托該2條公路(三級)為礦井建設、生產和生活服務。

12、地面建筑

工業場地主要建(構)筑物包括:驅動機房、篩分車間、風機配室、皮帶棧橋、煤棚、壓風機房、地磅房、變電所、主、副井空氣加熱室、消防水池、井下及地面污水處理站、器材庫、炸藥庫、機修車間及綜采設備庫、油脂庫、洗煤車間等設施。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包括:辦公樓、聯合建筑,生活福利設施包括職工公寓、活動中心及餐廳等。

13、供水水源及用水量

地面生產、生活用水實行分供式。井下排水經處理后回排至工業場地東南700m3高位水池,經高位水池供給地面生產用水和井下消防灑水。生活用水由深水井排至地面200m3消防水池,由消防水池提供生活用水。

本礦生產、生活用水總量為988.16m3/d。

工業場地地面生產、生活用水量為336.12m3/d,工業場地地面消防用水量為540.00m3/d,黃泥灌漿用水量為203m3/d。

14、采暖、洗浴及井筒保溫

礦井工業場地新建鍋爐房一座,用于工業場地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行政生活區采暖、洗浴和井筒保溫。

選SZL4.2-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2臺,單臺熱功率7.0MW,

SZL2.8-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1臺,單臺熱功率1.4MW。冬季2臺鍋爐同時運行,為整個礦井工業場地供熱,夏季1臺1.4MW鍋爐運行,為浴室及洗衣房供應熱水,進出水水溫70℃~110℃,工作壓力1.25MPa。

四、礦井工程建設完成情況

按照《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的內容,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工程共劃分單位工程104個(礦建工程24個,土建工程48個,安裝工程32個),其中設計取消工程6個(土建工程5個,安裝工程1個),實際完成工程98個,已全部通過竣工驗收。

該項目由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建設,資源整合項目計劃投資 37368.47萬元,實際投資33890.42萬元。其中礦建項目投資8812.5萬元,土建項目投資11206.54萬元,機電設備購置8093.81萬元,安裝工程投資672.35萬元。預算中工程建設其他費用7327.83萬元,實際投資5105.22萬元。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從2014年4月開工建設,2016年5月建成。資源整合安全預算投入總資金1686.72萬元,實際安全投入資金1761.77萬元,其中職業危害防治經費696.30萬元。

五、礦井聯合試運轉情況

我礦自2016年8月15日開始聯合試運轉至今,在此期間我礦共生產煤炭50.37萬噸,綜采最高月產量9.8萬噸,綜掘單進525米,達到了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從礦建到聯合試運轉結束未發生任何傷亡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礦在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上力度大,實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措施得力。其次是預防各種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詳細實用,有針對性,安全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好。通過5個多月的聯合試運轉,我礦的機械設備得到了磨合與檢驗,招聘并培訓了各類專業人員,成長起來一大批生產技術骨干,他們有文化,懂技術,會安全,為我礦今

后的安全生產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實踐中提高管理水平,使各系統、各環節配合得更加流暢,為礦井早日投產、達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祝蒞臨我礦的各位領導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謝謝!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2篇

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安全設施與條件竣工

驗收匯報材料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

2017年3月10日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

安全設施與條件竣工驗收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對各位領導、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借此次工程質量認證的機會,對關心支持我們項目建設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工程建設情況,向各位領導做以簡要的匯報:

一、礦井情況簡述

新陽煤礦位于陜北侏羅紀煤田神府礦區新民普查區的中部,行政區劃隸屬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管轄。地理坐標:

東經110°37′28″~110°40′39″ 北緯39°02′30″~39°03′78″。

府(谷)~店(塔)一級公路從井田北西部通過,煤礦東距府谷縣城約70km,南距神木縣城約20 km。

新陽煤礦由原前沙洼煤礦、新陽煤礦、蘆草畔煤礦、中大煤礦、大高粱煤礦擴界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積8.0921km2,礦井設計可采儲量1990.8萬噸,設計能力90萬噸/年,開采煤層為4-

3、5-

1、5-2,服務年限15.8年。礦井采用斜井單水平開拓方式,水平標高+1128m。

二、項目審批情況

2010年12月1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以“陜政函[2010]214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進行了批復。

2012年1月17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陜國土資礦采劃[2012]4號”下發了《關于劃定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礦區范圍的批復》,劃定了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的井田范圍。

2012年5月8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以“陜國土資儲備[2012]58號”下發了“《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礦(整合區)勘探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2012年6月20日陜西省國土資源資產利用研究中心組織有關部門及專家對《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礦(H

3、H5)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以陜國土資研報[2012]51號文進行了批復。

2013年1月24日陜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進行了審查并以“陜煤局復[2013]7號文件”進行了批復,并于2015年10月20日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及選煤廠設計》以“陜煤局復[2015]46號文件”進行了批復。

2013年10月8日陜西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安全設施設計》以“陜煤安局發[2013]151號文”進行了批復。并于2016年2月29日以“陜煤安監-函字[2016]12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安全設施設計(變更)》進行了備案。

2014年5月6日陜西省水土保持局以“陜水保函[2014]260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進行了批復。

2013年4月23日榆林市能源局以“榆政煤發[2013]75號”對府谷縣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建設進行了批復。

2013年7月29日榆林市國土資源局以“榆政國土資預審字[2013]48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整合礦井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進行了批復。

2015年1月29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以“陜環批復[2015]74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

2014年4月15日府谷縣能源局以“府能發[2014]20號文件”對府谷

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礦建工程開工備案進行了批復。

2016年4月9日,府谷縣公安局以“府谷公消驗字[2016]05號文”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消防工程進行了驗收批復,驗收質量合格。

2016年8月15日府谷縣能源局以“府能發[2016]107號”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0.9Mt/a)安全質量標準化考評及聯合試運轉檢查結果進行了批復,同意自2016年8月15日至2017年2月15日進行聯合試運轉,試運轉期限為6個月。

2016年8月29日,府谷縣水土保持監督站以“府水監函[2016]20號”文件對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進行了驗收批復,同意通過竣工驗收。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依法并取得:

采礦許可證 證 號:C6100002013081120135907 企業營業執照 注冊號:610000100510175 2016年12月22日,新陽煤礦資源整合項目工程質量經煤炭工業陜西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進行了工程質量認證,所有單位工程全部合格,單位工程合格品率100%。

2016年委托陜西博達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建設項全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評價結論為各系統全部合格。

三、項目建設完成情況

(一)設計的主要技術特征

1、煤層賦存特征及資源儲量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由原前沙洼煤礦、蘆草畔煤礦、新陽煤礦、中大煤礦、大高梁煤礦整合而成,整合后礦區面積為8.0921km2,開采深度由1175米至1095米,可采煤層4-

3、5-

1、5-2煤層(4-3煤層局部可采),各

煤層平均厚度為0.86m、1.97m和1.04m,地質資源/儲量3558萬t,工業資源/儲量3362.4萬t,設計資源/儲量為2744.4萬t,設計可采儲量為1990.8萬t。

2、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0.90Mt/a,考慮1.3的儲量備用系數,經計算礦井服務年限為15.8a。

3、開拓方式及井筒特征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礦井移交達產時共布置三條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

主斜井:井筒傾角16°,斜長517m,井筒內裝備膠帶輸送機,擔負全礦井的提煤任務;副斜井:井筒傾角6°,斜長1200m,井筒內運行無軌膠輪車,擔負全礦井的輔助運輸任務;回風斜井:井筒傾角20°,斜長386m。用于礦井的回風兼安全出口。

4、水平劃分

4-3煤層至5-1煤層間距平均為27.12m;5-1煤層至5-2煤層間距平均為14.6m。

依據煤層間距、厚度,并考慮到礦井開拓布置的合理性,全井田可采煤層(4-

3、5-

1、5-2)分煤組共劃分為一個水平。即:

主水平設在5-1煤層中,水平標高+1128.0m,在4-3煤層設輔助水平,主輔水平之間通過斜巷和煤倉聯系。5-1煤層和5-2煤層共用一組大巷聯合開采。

5、大巷布置

三條大巷在井田中部均沿煤層掘進。大巷組由帶式輸送機大巷、輔助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組成,巷道中心距為40m。各巷道均采用矩形斷面,錨噴支護。

6、盤區劃分、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裝備

本井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小。本井田設一個開采水平,共劃分5

個盤區,即

431、

511、

512、

521、522盤區。分述如下:

4-3煤層劃分431一個盤區;5-1煤層劃分

511、512兩個盤區;5-2煤層劃分

521、522兩個盤區。

盤區接替順序依次為:

511盤區→(

512、431)配采盤區→(

521、522)配采盤區。其中設計移交投產盤區511盤區,煤層平均厚度2.04m,采煤方法為長壁綜采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礦井移交達產時,共布置一個綜采工作面、兩個掘工作面,保證礦井的設計生產能力。

井下51101長壁綜采工作面長度為200m。設計選用MG2×200/930-WD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選用SGZ800/800型刮板輸送機;選用ZY6800/13/26型液壓支架。

7、井下運輸

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連續運輸方式;輔助運輸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機無軌膠輪車直達運輸方式。

8、礦井主要設備 (1)主斜井提升設備

選用DTL120/80/2×355膠帶輸送機。

(2)通風設備:礦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抽出式通風方法。選用2臺FBCDZ-NO27B-160×2型防爆抽出式軸流通風機,單臺風機電機功率2×160kW。

(3)排水設備:MD216-9×25型礦用多級離心式水泵三臺,配帶電機功率200KW,敷設兩趟Ø159×4.5排水管路。

(4)壓縮空氣設備:礦井地面建空氣壓縮機站一座,設計選用EWA185A/W型空氣壓縮機2臺,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

9、地面生產系統

地面生產系統主要由主斜井驅動機房、篩分車間、帶式輸送機棧橋、

洗煤車間、產品棚庫等生產環節組成。原煤經篩分加工后分為-30mm、30~80mm、+80mm三級。大塊煤直接進入煤棚,中塊、末煤入洗煤車間,水洗后分成中塊和末煤,分別進入塊煤棚和末煤棚。

10、地面運輸

礦井地面運輸方式為公路運輸。府(谷)~店(塔)公路距礦井工業場地僅3公里,礦區東部緊靠神府公路,依托該2條公路(三級)為礦井建設、生產和生活服務。

11、供電電源、監測、監控及通信

根據礦方與府谷縣電力局簽訂的長期供電協議,礦井電源(兩回10kV)分別引自距礦井0.5km處新窯開閉所不同母線段至礦井工業場地10/0.4kV變電所,架空線采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采用混凝土桿架設。工業場地建10/0.4kV變電所一座,由該變電所向井上、下各用電地點供配電。

井上下生產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主要由礦中心站(設備2臺)、中心網絡服務器、地面通訊中控站KJ740、傳輸接口、井下分站(10臺)、傳感器、傳輸電纜等組成。

其它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包括:礦壓監測系統、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礦井工業電視監視系統及計算機管理網絡系統。

井上下通信系統:根據礦井生產能力及固定/移動電話用戶綜合考慮,設計采用有線/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礦井“行、調合一”的生產調度通信系統。主機選用SH-SD300型礦用數字程控交換機和采用KT352井下無線通信系統,實現井下固定/移動電話的調度通信。

12、地面建筑

工業場地主要建(構)筑物包括:驅動機房、篩分車間、皮帶棧橋、煤棚、壓風機房、地磅房、變電所、主、副井空氣加熱室、消防水池、井下及地面污水處理站、器材庫、炸藥庫、機修車間及綜采設備庫、油脂庫、洗煤車間等設施。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包括:辦公樓、浴室燈房及任務交待室聯合建筑,生活福利設施包括單身宿舍、活動中心及餐廳等。

13、供水水源及用水量

地面生產、生活用水實行分供式。井下排水經處理后回用于地面生產用水和井下消防灑水。生活用水由深水井提供。

經計算,本礦生產、生活用水總量為988.16m3/d。

工業場地地面生產、生活用水量為336.12m3/d,工業場地地面消防用水量為540.00m3/d,黃泥灌漿用水量為203m3/d。

14、采暖、洗浴及井筒保溫

礦井工業場地新建蒸汽鍋爐房一座,用于工業場地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行政生活區采暖、洗浴和井筒保溫。

選SZL4.2-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2臺,單臺熱功率4.2MW, SZL2.8-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1臺,單臺熱功率2.8MW。冬季3臺鍋爐同時運行,為整個礦井工業場地供熱,夏季1臺2.8MW鍋爐運行,為浴室及洗衣房供熱,進出水水溫70℃~110℃,工作壓力1.25MPa。

(二)建設完成情況

1、開采技術條件 瓦斯

5-

1、5-2煤層自然瓦斯含量為:CO2為0.38~0.63mL/g,daf,CH4為0mL/g,daf;自然瓦斯成分CO2為5.20~8.40%,CH4為0,CH4含量很低,瓦斯成分分帶屬二氧化碳-氮氣帶(CO2-N2)。根據陜西省煤炭工業局《關于2015全省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批復》,新陽煤礦屬低瓦斯礦井。

煤的自燃

測試表明:煤的干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大于18%,煤的吸氧量Vd在0.65~0.78~%之間。根據GB/T20104-2006《煤自燃傾向性色譜吸氧鑒定法》中第9.1條煤自燃傾向性等級及分類指標確定:各煤層為Ⅰ~Ⅱ類易

自燃煤層。

煤塵

各煤層測試的火焰長度均大于>40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用量在70~80%之間,均屬有爆炸性危險的煤層。

煤層中的放射性

煤層中放射性在原報告中沒有提出,在煤田內各煤礦開采中沒發現放射性對人體的傷害。

地溫

勘探報告對Z42-3鉆孔進行了簡易測溫工作,經計算恒溫點深度為68.18米,恒溫點溫度為14.80℃,平均地溫梯度為2.71℃/100米。得出本區為地溫正常區,無地溫危害。

礦井水文地質類型

本區屬以基巖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裂隙充水礦床,含水層與煤層直接接觸,采掘時將直接進入坑道。雖然礦井生產可采煤層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以下,但礦床主要含水層和強風化帶含水層富水性弱,地下水補給條件差,水文地質邊界簡單,總的看應屬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根據《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GB12719-9)及《煤炭資源地質勘探規范》中有關規定,整合區水文地質勘探類型應屬二類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層充水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床。經煤炭科學研究所確認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中等。

2、開拓與開采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嚴格按照《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和《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組織施工,采用斜井單水平開拓方式,共建成三條斜井:主斜井:井筒傾角16°,斜長517m,井筒內裝備膠帶輸送機,擔負全礦井的提煤任務兼做進風井及安全出口;副斜井:井筒傾角6°,斜長1200m,井筒內運

行無軌膠輪車,擔負全礦井的輔助運輸任務兼做進風井及安全出口;回風斜井:井筒傾角20°,斜長386m,用于礦井的回風兼安全出口。

主水平設在5-1煤層中,水平標高+1128.0m,在4-3煤層設輔助水平,主輔水平之間通過斜巷和煤倉聯系。5-1煤層和5-2煤層共用一組大巷聯合開采。三條大巷在井田中部均沿煤層掘進。大巷組由帶式輸送機大巷、輔助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組成,巷道中心距為40m。各巷道均采用矩形斷面,錨噴支護。

首采工作面51101長壁綜采工作面位于511盤區西部,工作面長度為200m,超前支護采用DZ2.5單體液壓支柱配π型鋼梁加強支護。工作面選用MG2×200/930-WD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選用SGZ800/630型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選用SZZ800/200型轉載機;選用PLM1500型破碎機選用ZY6800/13/26型液壓支架。順槽選用DSJ100/80/2×200型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組成工作面回采系統,采用斜切進刀,割三角煤方式進行回采。目前,首采工作面已回采完畢,搬至51102工作面回采。

掘進工作面正在掘進接續工作面51104的運輸順槽和東翼輔運大巷開拓延伸,裝備2臺EBZ-160型綜掘機,FBD-№7-2×30KW局部通風機并采取“三專”供電,配備激光指向儀、阻燃風筒,采用錨網支護。

3、通風系統

礦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風,兩進一回,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井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采取獨立通風系統;礦井反風采用主扇風機反轉實現反風。地面裝備2臺FBCDZ-10-№27B型對旋軸流式主要通風機,額定風量5922~6804m3/min,風壓655.9~1282Pa,配套電機型號YBF2 355 L1-10,額定功率2×160KW,轉速580r/min。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主要通風機性能檢測檢驗和通風阻力測定,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回采工作面采用Y型全負壓通風,主運順槽和輔運順槽進風,回風順

槽回風;

掘進工作面采用FBD-№7-2×30KW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采取“三專”供電。

4、井下運輸

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連續運輸方式;輔助運輸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機無軌膠輪車直達運輸方式。

運煤系統:采煤機破煤后,煤炭經SGZ800/800型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運至順槽SZZ800/200型轉載機及PLM1500型破碎機→順槽DSJ100/80/2×200型可伸縮帶式輸送機→主運輸大巷DTL120/80/2×200膠帶運輸機→井底煤倉→主斜井DTL120/80/2×355膠帶輸送機→地面篩分車間。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膠帶輸送機性能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5、防排水系統

井下建有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倉,主水倉容積1100m3,副水倉容積800m3,中央水泵房內安裝MD216-9×25型礦用多級離心式水泵三臺,配帶電機功率200KW,沿管子道、回風斜井敷設兩趟Ø159×4.5排水管路,將礦井水排至地面礦井水處理站,處理后復用于礦井生產用水。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排水泵性能檢測檢驗和聯合排水能力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堅持有掘必探的探放水原則,井下防治水工作有專門的隊伍、專業人員、配備了專用ZLJ-150型鉆機2臺和ZLJ—3200S型探放水鉆機1臺、按照專門探放水設計進行施工。

6、“六大”系統

①監測監控系統選用KJ740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系統為信息、傳輸和設備三層機構。主要由礦中心站設備2臺(雙熱備)、中心網絡服務器、數據終端機、分站、傳感器、傳輸電纜等組成。主要采用UPS備用電源。

礦中心站設置在聯建樓內,對井下生產作業場所環境參數變化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監控,也是瓦斯防治的重要手段。同時安裝了KJ740礦壓監測系統,對綜采工作面對頂板壓力及礦壓規律實施監測。監測監控系統共安設KJ740-F分站12臺,共計18類141臺傳感器。其中:GJC4型瓦斯傳感器20臺,GPD5/200型負壓傳感器1臺,GTH500型一氧化碳傳感器17臺,GRG5H型二氧化碳傳感器6臺,GFY15型風速傳感器11臺,GRL5L型開停傳感器10臺,GUY10型水位傳感器3臺,GQQ0.1型煙霧傳感器6臺,KDG3/36型斷電儀5臺,GYH25型氧氣傳感器3臺,GWD100溫度傳感器15臺,GWSD80/95型濕度傳感器1臺,GPD60型頂板壓力傳感器11臺,GWL150型頂板位移傳感器8臺,GCG1000型粉塵傳感器4臺,風門傳感器6套,風筒傳感器3個,煤位傳感器1個。

②人員定位系統選用KJ277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安裝KJ277-F定位分站15臺,配KJ277-K人員定位識別卡400個,每一入井人員必須佩帶人員定位識別卡,隨時定位井下人員。

③井上下通信系統:采用有線/無線一體化解決方案,建立礦井“行、調合一”的生產調度通信系統。主機選用SH-SD300型礦用數字程控交換機和采用KT352井下無線通信系統,配KT352-S礦用本安手機30部,實現井下固定/移動電話的調度通信。同時,還配備了KT211煤礦通信廣播系統,在有人工作的固定崗位上均安裝了KBX127型礦用本質安全型擴音電話15臺,用以在礦井發生災變時,調度向井下發布廣播信息,井下也可以向調度報告情況,實現井上下的雙向通話。

④壓風自救系統:礦井地面建空氣壓縮機站一座,設計選用EWA185A—Z—S型空氣壓縮機2臺,單臺電機功率185KW,壓力0.85MPa,額定流量30.8m3/min,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沿主斜井鋪設Ø133×4主供風管路,井下各大巷鋪設Ø108×4主干管路供風,采煤工作面順槽選用Ø89×4.5支管供風,掘進工作面選用Ø57×3.5支管供風,并在工作面50米

范圍內安裝有壓風供水施救終端裝置,共鋪設各種管路11102米。2016年5月經陜西安技煤礦安全裝備檢測有限公司進行了空壓機性能檢測檢驗,并出具了檢測檢驗報告,檢測檢驗結論:合格。

⑤供水施救系統:沿主斜井、井下各大巷、工作面順槽及硐室鋪設Ø57×3.5飲用水專用管路,管路總長11102米;并在工作面50米范圍內及各硐室內安裝有ZYJ—6M壓風供水施救終端裝置,組成我礦供水施救系統。

⑥緊急避險系統:我礦在井下主、輔水平大巷之間建有永久避難硐室一座,可容納60人緊急避險。避難硐室包括過渡室、生存室、衛生間,避難硐室壓風和供水系統由地面空壓機站和飲水管通過專用管路地埋式專供;在生存室內長期存放急救藥品、食品和礦泉水,隨時做好臨戰準備,常備不懈。

7、防滅火系統

由JSG—8束管監測系統,黃泥灌漿站(FDFM/20-0.6型攪拌設備,泥漿泵,饋電開關,電纜,起動器)、Ø133×4鋼管2300米灌漿管路以及回采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采取WJ-24型阻化劑噴射泵噴灑阻化劑等組成我礦的防滅系統。

8、防塵灑水系統

礦井防塵灑水系統由地面高位水池、供水管路、噴淋設施組成。利用高位水池的靜壓水經噴淋設施達到霧化效果,實施噴霧降塵。井下灑水系統管路沿主斜井鋪設,主供水管路為Ø159×4.5自主斜井延伸至井下巷道,井筒、大巷等主管路采用DN100無縫鋼管,采煤工作面及順槽和掘進工作面采用DN80無縫鋼管;共鋪設各種管路10385米。井下膠帶運輸巷每50米設有一處防塵用水閘閥,其他巷道每100米設有一處防塵用水閘閥。

為消除煤塵,改善工作環境,在采掘工作面、煤倉、膠帶輸送機的機頭、轉載點,均設置噴霧降塵裝置。在工作面順槽靠近出口20米及距工作面50m以內處,裝煤點下風向20m處,大巷每500m,斜井上下10米以內均

已設置風流凈化水幕。

9、供電系統

根據礦方與府谷縣電力局簽訂的長期供電協議,礦井電源(兩回10kV)分別引自距礦井0.5km處新窯開閉所不同母線段至礦井工業場地10/0.4kV變電所,架空線采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采用混凝土桿架設。工業場地建10/0.4kV變電所一座,由該變電所向井上、下各用電地點供配電。

地面供電:礦井10KV變電所,母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選用KYN28A-12型高壓開關柜,低壓配電裝置選用GGD3型低壓柜。礦井主要通風機采取雙回路專用供電,并建有獨立的配電系統,嚴禁T接任何負荷。

井下供電:在副井底建有井下中央變電所,采用10KV電源下井,下井電纜共2回,均沿主斜井敷設至井下中央變電所。一條電纜規格均為MYJV22-10kv3×159m2,另一條規格為MYJV22-10kv3×185m2,兩條電纜分別引自地面主變電所10KV側不同母線段。井下中央變電所采用用GCKY—10型礦用一般型高壓開關柜;變壓器2臺,型號KBSG-800/10/0.69。綜采供電由隔爆型移動變電站提供,綜采三機供電電壓為1140V,其它設備供電660V,照明信號供電為127V。井下供電網絡為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供配電電壓為660V以上,功率在40KW以上的電動機采用隔爆真空磁力啟動器。

各移動變電站高、低側均裝設有真空控制開關,開關控制裝置具有短路、過流、故障接地等保護功能。井下移動變電站或配電點引出的饋電線上,具有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低壓電動機的控制設備,具有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漏電閉鎖保護裝置及遠程控制功能。由地面變電所至井下中央變電所的電纜線路上裝設有零序電流互感器和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中央變電所及采區變電所內高壓饋出線上都裝設有單相接地保護裝置。井下低壓饋電線中上均裝設有選擇性的檢漏保護裝置。

所有入井設備,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安全標志等齊全。

10、地面生產系統

地面生產系統主要由主斜井驅動機房、篩分車間、帶式輸送機棧橋、洗煤車間、產品棚庫等生產環節組成。原煤經篩分加工后分為-30mm、30~80mm、+80mm三級。大塊煤直接進入煤棚,中塊、末煤入洗煤車間,水洗后分成中塊和末煤,分別進入塊煤棚和末煤棚。

11、地面運輸

礦井地面運輸方式為公路運輸。府(谷)~店(塔)公路距礦井工業場地僅3公里,礦區東部緊靠神府公路,依托該2條公路(三級)為礦井建設、生產和生活服務。

12、地面建筑

工業場地主要建(構)筑物包括:驅動機房、篩分車間、風機配室、皮帶棧橋、煤棚、壓風機房、地磅房、變電所、主、副井空氣加熱室、消防水池、井下及地面污水處理站、器材庫、炸藥庫、機修車間及綜采設備庫、油脂庫、洗煤車間等設施。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包括:辦公樓、聯合建筑,生活福利設施包括職工公寓、活動中心及餐廳等。

13、供水水源及用水量

地面生產、生活用水實行分供式。井下排水經處理后回排至工業場地東南700m3高位水池,經高位水池供給地面生產用水和井下消防灑水。生活用水由深水井排至地面200m3消防水池,由消防水池提供生活用水。

本礦生產、生活用水總量為988.16m3/d。

工業場地地面生產、生活用水量為336.12m3/d,工業場地地面消防用水量為540.00m3/d,黃泥灌漿用水量為203m3/d。

14、采暖、洗浴及井筒保溫

礦井工業場地新建鍋爐房一座,用于工業場地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行政生活區采暖、洗浴和井筒保溫。

選SZL4.2-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2臺,單臺熱功率7.0MW,

SZL2.8-1.25/11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1臺,單臺熱功率1.4MW。冬季2臺鍋爐同時運行,為整個礦井工業場地供熱,夏季1臺1.4MW鍋爐運行,為浴室及洗衣房供應熱水,進出水水溫70℃~110℃,工作壓力1.25MPa。

四、礦井工程建設完成情況

按照《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開采設計(變更)》的內容,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工程共劃分單位工程104個(礦建工程24個,土建工程48個,安裝工程32個),其中設計取消工程6個(土建工程5個,安裝工程1個),實際完成工程98個,已全部通過竣工驗收。

該項目由陜西省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建設,資源整合項目計劃投資 37368.47萬元,實際投資33890.42萬元。其中礦建項目投資8812.5萬元,土建項目投資11206.54萬元,機電設備購置8093.81萬元,安裝工程投資672.35萬元。預算中工程建設其他費用7327.83萬元,實際投資5105.22萬元。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從2014年4月開工建設,2016年5月建成。資源整合安全預算投入總資金1686.72萬元,實際安全投入資金1761.77萬元,其中職業危害防治經費696.30萬元。

五、礦井聯合試運轉情況

我礦自2016年8月15日開始聯合試運轉至今,在此期間我礦共生產煤炭50.37萬噸,綜采最高月產量9.8萬噸,綜掘單進525米,達到了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從礦建到聯合試運轉結束未發生任何傷亡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礦在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上力度大,實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隱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措施得力。其次是預防各種事故發生的安全措施詳細實用,有針對性,安全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好。通過5個多月的聯合試運轉,我礦的機械設備得到了磨合與檢驗,招聘并培訓了各類專業人員,成長起來一大批生產技術骨干,他們有文化,懂技術,會安全,為我礦今

后的安全生產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實踐中提高管理水平,使各系統、各環節配合得更加流暢,為礦井早日投產、達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祝蒞臨我礦的各位領導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謝謝!

府谷縣新陽礦業有限公司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3篇

工備案的區別和先后順序

1、工程竣工驗收:就是通常所說的四方驗收,指建設工程項目竣工后開發建設單位會同設計、施工、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對該項目是否符合規劃設計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設備安裝質量進行全面檢驗,取得竣工合格資料、數據和憑證。驗收后行成《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工程竣工驗收是規劃驗收和消防驗收進行完之后的最后一項驗收。

2、規劃驗收: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設工程竣工并完成竣工測量的,需申請規劃驗收。 經規劃驗收合格的,核發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合格證。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合格證是建筑工程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依據之一。

3、消防驗收:指消防部門對企事業單位竣工運營時進行消防檢測的合格調查,施工單位進行消防驗收時需要消防局進行安全檢測排查,同時需要出具電氣防火檢查合格證明文件,電氣消防檢測已被國家公安部列入消防驗收強制檢查的項目。

公安部第106號令《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 建設單位申請消防驗收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設工程消防驗收申報表;

(二)工程竣工驗收報告(這個是分部驗收報告);

(三)消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室內裝修裝飾材料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證明文件、出廠合格證;

(五)消防設施、電氣防火技術檢測合格證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監理、檢測單位的合法身份證明和資質等級證明文件;

(七)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

4、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指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的行為。

工程竣工驗收完成,消防驗收完成,即可辦理竣工驗收備案。

1、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2、工程施工許可證或開工報告;

3、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

4、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檢查報告,監理單位的質量評估報告,施工單位的工程竣工報告;

5、規劃、公安消防、環保、城建檔案等部門對單位工程出具的認可文件或驗收意見書;

6、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維修書;

7、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8、備案機構要求應當提供的其它有關文件資料;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4篇

舟山市環境保護局:

根據舟環建審()號文批復,同意在建設。根據貴局審批意見,我們已按規定并通過時間的試運行(營業)。為此,根據環保有關規定,要求貴局對我單位進行環??⒐を炇帐掷m。

特此申請。

(經辦人:,聯系電話:

((單單位位蓋蓋章章))

申請人: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5篇

有關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說明。

二、防治責任范圍

1.批復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與實際發生的責任范圍對比,調整變化的原因。

2.擾動土地的治理面積、治理率。

三、工程設計

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設計報告中的設計要點,重大設計變更。

四、施工

1.工程量及進度。各項防治工程完成的數量、實施時間,與批準的方案實施時間、工程量比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質量管理。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體系,施工事故及其處理。

3.工程建設大事。包括有關批文,較大的設計變更,有關合同協議,重要會議等。

4.價款結算。批準的工程量及其投資,施工合同價與實際結算價對比,分析增減的原因。

五、工程質量

1.項目劃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劃分情況。

2.質量檢驗。監理工程師、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檢驗方法,檢驗結果。

3.質量評定。初步驗收確定的各單位工程的質量等級,對整體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價。

六、工程初期運行及成效評價

1.工程運行情況。各項水土保持工程建成運行后,其安全穩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況,工程維修、植物補植情況。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試運行期間控制水土流失面積,治理水土流失面

積及治理程度,項目區水土流失強度變化值。廢棄土、石、渣的攔擋量、攔渣率,各類開挖面、拆除后的施工營地的平整、護砌量,植被恢復數量。

(2)植被變化。建設前、施工期間、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積,植被恢復指數。

(3)土地整治及生產條件恢復。土地整治率,施工臨時占用耕地的恢復數量,土地生產力恢復能力。

(4)水土流失監測。根據水土流失專項監測報告,提出施工期間、工程運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限值。對水系、下游河道徑流泥沙影響,水土流失危害情況變化。

(5)綜合評價。主體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及生態環境的實際影響范圍、程度、時間,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七、附件及有關資料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圖

2.水土保持工程設計文件、資料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驗收報告

4.工程質量等級評定報告

5.水土流失專項監測報告

6.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圖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報范文第6篇

匯報材料

咸豐縣青林灣煤礦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日

一、礦井概況

(一)礦井由來

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青林灣煤礦(以下簡稱為青林灣煤礦)位于咸豐縣城南西,梨樹壩礦區西南部,行政區劃屬恩施州咸豐縣甲馬池鎮管轄,現為民營股份制企業。礦區范圍內僅開采賦存于二疊系上統龍潭組單一煤層,作為當地重要的工農業生產、生活用燃料。

該礦是一個多年從事地下煤炭開采的老礦山企業,始建于1996年4月,時屬個體私營性質,小煤窯式非正規開采,生產能力僅1萬噸/年。通過2002年全國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該礦進行了3萬噸/年技術改造,并于2003年11月組建了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形成3萬噸/年正規生產規模。根據湖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恩施州煤礦整頓關閉和煤炭資源整合規劃方案》的批復(鄂安[2006]24號),青林灣煤礦是2006年咸豐縣整頓關閉和煤炭資源整合規劃方案中保留的合法礦井之一。

為適應國家煤炭產業政策發展要求,并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該礦于2007年8月委托湖北省第二地質大隊對礦井所屬梨樹壩煤礦區煤炭資源儲量進行了重新檢測,以鄂土資儲核函〔2007〕69號文予以認定,并取得了采礦許可證,證號為C4200002010121120093257,礦區面積2.8016km2,開采深度+1000m~+530m。隨即,該礦向州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提交了90kt/年擴能改造立項申請,于2008年10月經恩施州經委以恩施州經煤[2008]75號文批復立項。同期,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湖南第一工業設計院為青林灣煤礦編制了《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青林灣煤礦90kt/a礦井改擴建初步設計》和《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青林灣煤礦90kt/a礦井改擴建初步設計安全專篇》。

2009年3月,由湖北省經委組織專家組對《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青林灣煤礦90kt/a礦井改擴建初步設計》進行了評審,以鄂經煤炭函[2009]04號對該礦(90kt/a)礦井改擴建初步設計審查意見進行了確認批復;2009年5月,由湖北煤監局組織專家組對《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青林灣煤礦90kt/a礦井改擴建初步設計安全專篇》進行了評審,并以鄂煤監察〔2009〕64號文對該礦建設項目(90kt/a)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意見予以批復。2009年8月6日,恩施州經委以恩施州經煤[2009]69號文批復同意青林灣煤礦90kt/a礦井改擴建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工期自2009年8月8號起,止于2011年8月7日,計時24個月。 該礦井經過近兩年工期建設,其90kt/a改擴建項目基本完成,于2011年4月以咸經信文〔2011〕33號向屬地煤炭行業管理及安全監管部門提出聯合試運轉申請,并于2011年4月13日經恩施州經信委組織專家組對該礦進行試運轉驗收,并于同年5月3日以恩施州經信煤〔2011〕25號文同意該礦改擴建項目聯合試運轉申請批復。

(二)企業經濟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三)礦井有關持證情況

青林灣煤礦采礦許可證證號:C4200002010121120093257,有效期為:2010年12月22日至2016年12月22日,2010年12月12日由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工商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22800000000192 1/1,。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待90kt/a改擴建項目“三同時”驗收后申領新證。

本礦在崗主要負責人、安管人員和在崗特種作業人員都是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經上級主管部門培訓合格,持合法有效證件上崗,礦主要負責人和安管人員16人,從事煤礦和本職工作均在5年以上,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現場作業管理經驗,人員配備合乎要求,都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的資格和能力,特種作業人員配足38名,多年從事煤礦和本工種工作,并經培訓獲得特種作業資格,全部具備特種作業資格和能力(其中總副工3名、礦長6名、瓦檢員5名、安全員6名、爆破員8名、電鉗工4名、絞車工15名)。

(四)青林灣煤礦安全管理機構及體系

1、成立青林灣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指揮部

2、成立了煤礦安全監察科

(五)礦井開采安全條件

1、礦井地址:咸豐縣甲馬池鎮青林灣村境內

2、主采煤層厚度:1.30M左右

3、煤層傾角:一般在28°左右,屬較穩定型煤層。

4、頂板(底板)情況:頂板為白云巖,硅質結核灰巖,底板為高嶺石粘土、茅口巖。礦體直接頂底板為黑色炭質泥巖,屬半堅硬工程地質巖類,力學硬度低,易產生變形破壞,由于煤層簿,偽頂隨采墜落,便于垮落充填管理。

5、本礦井田面積2.8016km2,保有儲量166萬噸,可采儲量143.76萬噸,服務年限13年。隨著礦井的生產進行及補充勘探工程的投入,礦井可采儲量會增加,服務年限也將會延長。

6、瓦斯等級、煤層自燃傾向性,煤層爆炸性指數:

根據2011年4月煤炭科學院重慶分院鑒定結果,本礦煤礦不易自燃和不具爆炸性(詳見鑒定表,2010年12月,經湖北煤礦瓦斯等級鑒定中心鑒定,本礦屬低瓦斯礦井)。

7、水文地質情況:本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中等類型。井田內無含水地層,只有導水層與隔水層,正常涌水量較小,礦井基本無水,生產區與采空區留有40米隔水煤柱,施工和試運行期間未發現滲水現象,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型。

8、開拓方式:斜井開拓。

采煤方法:走向長壁后退式開采,工作面走向長共約1258m。所采原煤從工作面用V3型11kw刮板運輸機送至原煤裝載點裝礦車,機車運輸至+750水平車場,再單鉤串車由地面絞車提升至地面,運入地面煤庫。+780水平同樣從原煤裝載點機車運輸至+780軌道下山車場,再單鉤串車由+820絞車放至+750下車場,機車運輸至+750水平車場,再單鉤串車由地面絞車提升至地面,運入地面煤庫。

9、通風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

10、礦井主要危險危害因素:瓦斯、頂板、提升運輸、粉塵。

(1)瓦斯:礦井已安裝KJ325安全監控系統,負責井下各工作面的瓦斯監測,防止瓦斯超限積聚。

(2)頂板:已制定了嚴格的頂板管理制度和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 (3)提升:已制定了嚴格的斜井運輸管理制度,安裝了“一坡三檔”裝置,是靈敏可靠,鋼絲繩連環,插銷都做了嚴格的測試,各水平上下車場都設有醒目的警示標志。

(4)粉塵:本礦已建立了防塵灑水系統,采掘工作面裝車點、車場及地點煤倉設置了噴霧灑水防塵裝置,掘進采用濕式打眼,工作個人佩戴防塵口罩,有效地防治粉塵的危害。

3、建設情況,綜合評述

本礦歷經一年多的建設,現已累計完成井巷工程9032米,其中:新掘巷道6732米,維修老巷2300米,水倉780m3,井上300m3,井下480m3,硐室180m3,安裝設備80臺/套,土建工程投入366.17余萬元,購買各種安全儀器、儀表94臺/套。共計完成改造項目投資2689.40萬元。其中:完成安全投資919.28萬元,主要機電設備投資919.28萬元,礦土建工程投資934.35萬元,井巷工程投資619萬元,其他項目投資469.60萬元。形成開拓煤量18.9萬t,可采期2年,準備煤量12萬t,可采期1.34年,回采煤量11.42萬t,可采期15個月。

二、各系統進入聯合試運轉情況簡述

(一)開采系統

根據礦井煤層賦存狀況,現期礦井分一個水平、兩個采區開拓布置,即以主斜井為界,分為南、北翼兩個采區布置回采。

礦井現首采區為北翼Ⅰ采區和南翼Ⅱ采區,均處于+750m水平以上,其中北翼Ⅰ采區僅布置+780m區段,區段高程范圍在+750m~+780m之間,采區走向長度近800m;南翼Ⅱ采區分兩個區段布置,即+780m和+820m區段,區段高程范圍在+750m~+780m~+820m之間,采區走向長度近1000m,且按照采區區段高程于南翼Ⅱ采區中部開拓布置了Ⅱ采區軌道上山和回風行人上山。各采區運輸大巷、區段運輸平巷、軌道及行人上山和回風巷均跟煤層底板布置,多采用木支護、工字鋼金屬支護和局部錨桿噴支護形式,凈斷面在4.4 m2以上。

由于南、北兩翼采區原設計首采工作面均位于井田邊界及上部老空區,屬溶蝕區無煤帶或原老空區及留設煤柱,經征求設計部門意見,對礦井采區區段高程及首采工作面進行了局部調整?,F北翼首采工作面為1201回采工作面,位于北翼+750m~+780m區段之間,區段垂高近30m,走向長度798m,傾斜長度60m,煤層厚度0.8 m,回采煤量5.36萬噸;南翼首采工作面為2301回采工作面,位于南翼+780m~+820m區段間,區段垂高近40m,走向長度585m,傾斜長度85m,煤層厚度0.8 m,回采煤量5.56萬噸。上述兩個首采工作面均已開拓布置到接近井田兩翼邊界煤柱范圍、溶蝕區無煤帶及老空區和留設煤柱。

兩翼首采工作面均采用走向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藝為使用ZMS-12A型煤電鉆打眼,爆破落煤,工作面超前順槽使用SGB280/11型刮板機運輸,采區專用溜煤眼及回采工作面均配用搪瓷溜槽溜煤,布置有獨立的行人及進風聯絡眼,形成了完整的上、下安全出口;支護方式均采用DW(06-120)100/63X單體液壓支柱支護;各采區建立有獨立的BRW40/20A型液壓泵站,利用JT-11.4液壓回柱器回柱放頂,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采空區頂板。

礦井現共部署四個掘進工作面,即南翼Ⅱ采區+750m接替工作面平巷、南翼下山2個工作面(Ⅲ采區軌道下山及回風行人下山),北翼下山1個工作面(Ⅳ采區軌道下山),采掘比為1:2。

(二)礦井通風系統

該改擴建項目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風方式,即主井進風,風井回風。 礦井在風井安裝有2臺FBCZ№12-55kW型礦用防爆軸流式主通風機,其中1臺工作,1臺備用。礦井反風通過主通風機反轉完成。

現南、北兩翼首采區風流流向為:

①新鮮風流從地面井口平硐經主井→井底車場→分流+750m北翼運輸平巷→北翼Ⅰ采區行人進風眼→北翼Ⅰ采區超前順槽→北翼1201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乏風經北翼+780m區段回風巷→北翼回風上山→北翼+860m回風大巷→礦井總回風上山→+960m總回風大巷→風井→主要通風機排出地面。

②新鮮風流從地面井口平硐經主井→井底車場→分流+750m南翼運輸大巷及運輸平巷→南翼Ⅱ采區軌道上山→南翼Ⅱ采區+780m區段運輸平巷→南翼2301首采工作面行人進風眼→南翼Ⅱ采區首采面超前順槽→南翼2301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乏風經南翼Ⅱ采區+820m區段回風巷→南翼回風上山→南翼+860m回風大巷→礦井總回風上山→+960m總回風大巷→風井→主要通風機排出地面。

礦井掘進工作面采用YBT-5.5型礦用防爆局部通風機配∮400mm阻燃風筒向掘進工作面壓入式供風,并配備有備用通風機。各掘進工作面乏風均通過風橋及各采區回風上山形成獨立的回風系統;井下中央變電所、中央泵房、采區絞車房、采區變電所、水泵房均為獨立通風,礦井已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做好風量調節、風流凈化及瓦斯綜合防治等措施落實工作。

經現場檢測,現礦井總風量1370m/min,礦井總回風量1480m/min。北翼+750m首采工作面風量230m3/min,風速1.0 m/s;南翼+780m首采工作面風量210m3/min,風速0.88m/s。井下機電硐室實行分別按照60~80m3/min調節分配。

礦井通風構筑物主要有風門(正反向),調節風門,風橋及密閉等,風井平硐井口設有防爆門。

為了加強通風管理,分別在主進、回風井、+750m南、北運輸大巷建立了4個測風站,以便觀測風量配備情況。

3

3(三)瓦斯管理、煤層爆炸防治及供水施救系統

1、瓦斯管理

根據瓦斯等級鑒定報告,本礦為低瓦斯礦。

礦建立有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氣體檢查制度;礦井購買有GWJ-IA型瓦斯檢定器3臺,配備有5名持證的通風、瓦檢專職人員,每班對各采掘工作面、機電設備硐室、電氣設備附近、區段回風巷、總回風巷按規定進行巡回瓦斯檢測;礦長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下井時,攜帶AZJ-92型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2、煤塵爆炸防治系統

2011年4月,該礦開采的Ⅱ煤層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鑒定,無煤塵爆炸性危險。

該礦在掘進作業過程中采用水炮泥、爆破噴霧等綜合防塵措施;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安設有風流凈化水幕;放煤口、溜煤眼、裝載點等安設有防塵噴霧裝置。

3、供水施救系統

在礦井地面+1000m處建立有綜合高位水池,計容量為300m,防塵、消防及供水施救用綜合水池一座,采用∮89×5.5mm鋼管自主井向井下供水,為高位靜壓水入井方式。

礦井在井底車場、采掘工作面、總回風巷和回風巷安設有防塵噴霧裝置和水幕,掘進工作面采用濕式打眼、灑水降塵作業,采煤工作面裝車點以及煤炭轉載點安裝凈化水幕。

3(四)防滅火系統

2011年4月,該礦所開采煤層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鑒定,煤炭自燃傾向性等級為三類,不易自燃,因此礦井火災危害形式主要為外因火災。

礦井上、下消防灑水系統已建成,和防塵、供水施救系統共用,在礦井地面+1000m處建立有綜合高位水池,計容量為300m3,采用高位靜壓水入井方式。

機電硐室及井下材料室按設計要求配置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及消防砂箱;在采區運輸順槽、回風順槽等位置設置有消防水幕;井下機電硐室采用不燃型材料砌筑、支護,設置向外開放的防火鐵門;該礦井下電力電纜為礦用阻燃型電纜,局部通風風筒為阻燃型,井上、下建有消防材料庫及木料場等場所,配備有滅火器材和工具。

(五)防治水系統

該礦井水文地質條件較為簡單,根據礦井提供的資料,現+750m水平以上正常涌水量13.35m3/h,最大涌水量26.07m3/h。

礦井建立了地表水防治工程,主要是在工業廣場及井口東、南、西三面上部砌筑防洪墻和防洪截水溝。

礦井現實行一級排水。在主斜井腳+750m水平井底車場以北建立了中央水泵房,設置了主、副水倉,總容積為480m3, 南、北兩翼礦井水經+750m平巷水溝自流匯入水倉。中央水泵房安裝了三臺D80-X10型離心式水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水泵揚程為300m,流量43m3/h,配用電動機功率為55kw,且每臺水泵配備了QJR–400/80本質安全型交流真空軟起動器。根據當前礦井實際涌水量情況,使用一臺水泵即可在4h內排出礦井24小時的正常涌水量。

礦井從中央泵房至主井口安裝了兩趟Φ89×4.5排水管道,其中一趟備用,將中央泵房的礦井水排至地面及污水處理池。

礦井按照設計要求予以保留了防、隔水煤柱,配有TXU-75A型探水鉆機1臺,堅持了礦井探放水措施(完善編制了青林灣煤礦井下探放水設計方案)。

(六)監測、監控及人員定位系統

1、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該礦井在地面建有監測、監控中心,裝備有KJ325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1套;同時在井上下各要害場所安裝完善了視屏監控。監測、監控中心由監控員值班管理,系統運行基本正常。

2、礦井人員定位系統

根據《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基本規范(試行)》、《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規范》要求,礦井安裝了KJ236煤礦人員定位考勤管理系統一套,同地面中心室監測監控系統實行并網管理。 在+750m水平南、北兩翼及首采區區段平巷、主井車場等處設置了KJ236-F管理分站,購置了200張KJ353-K識別卡,保證入井人員全部配帶。該系統使用基本正常。

(七)爆破器材儲存、運輸、使用系統

礦井在地面工業廣場區域內建設有爆破器材庫,庫房的位置、庫容量、防雷電設施、防火設施等均按當地公安部門的要求進行。

地面運輸由公安部門的民爆站運輸到礦,井筒內運輸由專職爆破人員進行,符合有關規定。

井下爆破工作由專職爆破人員擔任;專職爆破人員經過培訓取得了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爆破作業編制有爆破設計說明書。

(八)運輸、提升系統

礦井工業廣場有礦區公路與外界公路相連,井下原煤進入地面煤倉后由裝載機裝入汽車外運。

首采工作面煤炭經搪瓷溜槽自至工作面超前順槽SGB280/11型刮板機運輸,再經溜煤眼自溜裝車,+750m水平南、北運輸巷采用CTY2.5-6-48-13蓄電池機車運輸(配備三臺),采區區段平巷其它平巷采用人力推車方式,主斜井及采區軌道上山使用絞車提升運輸。礦井前期生產實行二級提升(南翼)運輸。

該礦主斜井按設計要求配備了JTP1.6×1.5礦用提升絞車,電動機功率為110kw。該絞車性能優越,保護裝置齊全,鋼絲繩選型為20NAT6×19S+NF1670ZS220147GB8918-2006。主斜井采用單鉤串車混合提升方式,其上部車場設置了阻車器,變坡點下方及井底車場上方均按要求設置了擋車裝置。另主井兼做提升人車,提升人車使用XRC12-6/6S型兩輛,配備了漏泄型無線載波人車信號裝置,其安全保護裝置齊全。提升容器為MF-0.75-6型翻斗式礦車,其規格為V=0.85m3。 礦井分別在+750m水平南翼首采區軌道上山、礦井南、北翼向深部延伸軌道下山各安裝了1臺JTB-1.0×0.8-37kw礦用提升絞車,南翼向深部延伸回風下山安裝了1臺JTB-0.8×0.6-22kw提升絞車,其保護裝置配備齊全。其提升方式均采用單鉤串車混合提升方式。

(九)壓風自救及輸送系統

礦井主要氣動設備為YT-24型和YT-28型氣腿式鑿巖機等。在地面工業廣場建設有空壓機房,安裝有LGPB-16-8G型空壓機兩臺套, 1臺使用,1臺備用。

壓氣輸送系統采用D108型鋼管作主管道,支線管道采用D8

9、D50、D32型鋼管,組成礦井壓風自救及其輸送系統,已按照“三條線”建設要求施工。

(十)電氣系統

1、礦井電源

礦井實行雙回路電源供電,一路引自朝陽電站10KV 電源,利用LGJ-50型架空導線作為礦井主要電源,另一回引自咸豐縣筒車壩火電廠10KV電源,利用LGJ-50型架空導線作為礦井備用電源。當任一回路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自動切換到另一回路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

2、地面供配電

根據礦井現有負荷分布及需要,在地面主井口西側40m處設10/0.4kV變電所一座,設立高、低壓配電室,分別安設高壓開關柜和低壓開關柜。且地面變電室現配置安裝了GR-1-03型電容補償裝置2套,XGN2-10型高壓開關柜4臺,GGD1型低壓配電屏4臺,BGP–43–10型真空配電裝置3臺,GR–1型電容補償裝置2套等供配電設備。

地面變電亭安裝了二臺S13-350/10∕0.4型變壓器,其中一臺運行,一臺備用,供地面生產及生活用電。地面風井口設有配電室,其供電電源一回引自主井口10kV變電所0.4kV母線,由0.7km低壓電纜YCW-3×70+1×35送電;另一回由10kV咸豐筒車壩火電廠來的架空線供電,風井變電亭安裝了一臺S9-100/10∕0.4變壓器,經其降壓后作為風井的備用電源。

地面變電所進戶線上均裝設YH5WS-17/50型避雷器,防止雷電波浸入。另外,高低壓配電柜均需裝于有良好接地的角鐵或槽鋼機座上,各開關柜外殼與大地可靠連接并形成接地網。

3、井下供配電 (1)井下變電所

根據礦井下負荷分布,在+750m井底車場和+750m運輸大巷II采區軌道上山采區車場附近分別設10/0.4kV中央變電所和采區變電所,由地面10kV不同母線上分別引一回電力電纜至中央變電所高壓真空配電裝置。

中央變電所安裝有2臺BGP43-10高壓真空配電裝置, 2臺KS11-200/10/0.4kV變壓器,一臺運行,另一臺備用。南翼II采區變電所設2臺高壓真空配電裝置,2臺KS11-200/10/0.4kV變壓器,一臺運行,另一臺備用。井下變壓器低壓側采用KBM-350型饋電開關供電,均設總饋電開關并配裝漏電保護裝置。井下變壓器中性點均未接地。

(2)下井電纜

礦井兩路下井高壓電纜采用MYJV22-10-3×35型交聯聚乙烯鋼帶鎧裝電纜;井下低壓電纜使用MY-0.38/0.66-3×35(

25、16)+1×16型和YCW-3×70+1×35型、YCW-3×150+1×70型阻燃電纜,煤電鉆電纜為MZ-3×4+1×4型礦用煤電鉆專用阻燃橡套電纜,并使用ZBZ–4/660–380型綜合保護裝置供電。照明信號控制電纜MKVV-5×4型,并使用ZBX–2.5型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供電。

(3)接地及漏電保護

井下低壓饋電開關裝設BJJ2-380X檢漏繼電器實行漏電保護。井下接地保護系統按已形成接地網,總接地極(2塊)分別設在主水倉中。

井下生產移動照明使用整體式全密封型鋰電LED礦燈,型號為K1.2.5M(A)。

(十一)通訊聯絡系統

1、在行政辦公區有行政管理和生產調度電話站、廣播站,并與礦井安全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系統統一建設;

2、主井口與+750m主車場實現了無線對講;

3、安裝了50門程控電話機,與井下各重要硐室、采掘工作面、風井值班室及各要害場所均安裝了電話,礦內外、井上下通訊正常暢通。

(十二)緊急避險及救護系統 礦井為下井從業人員配備有AZH-45型隔離式過自救器200臺,建立有礦井避災線路圖和應急救援預案,井下設有各類災害避災標識指向牌。

礦井生產規模較小,未建立專業礦山救護隊,與恩施州礦山救護中隊咸豐小隊簽訂有礦山救護協議,同時該礦井配備有必要的礦山救護設備、設施,協助礦山救護隊工作。

(十三)職業健康監護系統

該礦井下不設急救站,在地面設有簡易醫療救護室,同時與就近的鄉及縣衛生院簽訂有醫療救助協議。

該礦按照有關規定對各作業場所的職業健康衛生和勞動保護工作,為從業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建立綜合防塵措施和粉塵定期檢測和職工職業健康定期檢查等措施,具有滿足礦井生活用水及污水排放需要設施。

(十四)安全管理系統

目前,安全生產系統已基本形成。安全工作以安全質量標準化為基礎,安全管理上從嚴字入手,狠抓“三違”。采取了強化安全意識,建立嚴密的安全管理網絡;抓基礎工作,煤礦實測圖紙齊全,與現場及設計相符。為確保安全生產,建立健全了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操作規程、作業規程健全,并具有針對性。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下一步打算

四、總結

我礦經過兩年多改擴建和進入聯合試運轉以來表明,改擴建工程竣工后的青林灣煤礦均能達到開采設計和安全專篇的相關要求,全面落實了災害防治措施,完善了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作業規程、操作規程,通過我礦三個月聯合試運轉驗證,各大系統運轉正常,完全能夠滿足礦井90kt/a生產能力及安全生產需求,并具備投產條件。

特此匯報

匯報人:喬士健

恩施州咸豐縣青林灣煤礦有限責任公司

上一篇:安全生產月活動文件范文下一篇:報價工程師崗位職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