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

2023-09-23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1篇

摘 要: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煙草基層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本文分析了影響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可轉化度低、共享不充分、經費保障不完善、轉化機制不健全、科技人員積極性不高等因素,提出了增強轉化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搭建共享平臺、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轉化機制、完善激勵機制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問題;對策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創新活力具有重大意義??萍汲晒D化是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始終是科技發展的主攻方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成果必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競爭力,才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我們亟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整體轉化率僅為25%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實際最終產業化的不足5%,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29%??蒲薪涃M投入逐年加大,但科技投入的產出并不高,成果轉化的投入比例過低,發達國家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工業化生產三個階段的投入比例為1: 10: 100,我國為1:0.1:100,經??吹胶眉夹g找不到實施的主體??萍汲晒D化是一個多方參與的復雜過程,受轉化主體情況和轉化所處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包括科技研究開發、科技成果的后續試驗和推廣、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這三個階段。企業是技術創新的第一實施主體,煙草基層企業每年產出大量創新成果,可轉化數量很少,科技產出效益不明顯,煙草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即是創新的主體,也是轉化的主體,如何提高成果轉化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一)科技成果可轉化度低

科研方向與市場需求脫鉤,可轉化度低,大部分立項科研項目多考慮科技前沿,缺乏問題導向和市場意識,另外,企業內部將科技人員承擔的項目個數作為評定職稱的重要標準,將授權專利及發表論文作為另一個重要標準,而不能將科研成果能否產業化,產業化帶來多少效益作為評價標準。

(二)科技成果共享不充分

當前煙草基層商業企業在育苗、移栽、烘烤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每年承擔上級單位和自立項目30項左右,企業內部和煙草企業之間重復研究的現象存在,科技人員對于行業的研究現狀不清楚,企業內部不同基層單位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前人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財、物浪費。

(三)經費保障不完善

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經費是制約該項工作推進的瓶頸問題,企業內部對科研經費的管理采用“俄羅斯套娃”的行政管理模式,對于非科技項目產生的科研經費,行業尚沒有統一的規定,企業內部也沒有明確規定如何列支,科技人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企業內部成果轉化經費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解決,一是固定資產通過列入采購計劃購買,二是占用單位辦公費,無論哪一種列支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成果轉化。

(四)轉化機制不健全

目前煙草基層企業大部分沒有建立轉化制度,缺乏專門機構和人員來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管理和跟蹤,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主體不明確,“什么水平的成果適合推廣、怎么推廣、推廣前景如何、誰來評價推廣的效果、成果推廣后產生的效益如何分配”這些問題尚不能解決。

(五)科技人員積極性不高

員工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科技成果轉化意識薄弱??蒲腥藛T的轉化意愿不強,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過多追求實際效益,忽視了對科技人員的尊重,取得效益后,沒有給研究人員相應的獎勵,對參與研究人員和轉化人員分配不公平,大大降低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不利于成果轉化。

三、對策措施

(一)增強轉化意識

通過開展各類培訓,轉變科研人員意識,從事科研人員作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引導樹立“成果轉化應成為科研成果的終極目標”的意識,摒棄過去搞科研就是為了提高學術水平、發表論文、授權專利的固有模式,改變現在的“重水平、輕效益”的觀念,樹立科研技術就是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在科技項目立項、結題時將能否轉化作為重要的成果評價標準。

(二)提高創新能力

作為煙草基層企業,與市場銜接最緊密的組織,要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以重大專項和重點項目為引領,以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瓶頸性難題為突破點,在煙草農業、專賣管理、卷煙營銷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的科技項目,由數量向質量轉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產出與供給能力,逐步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

(三)搭建共享平臺

梳理近年來企業內外取得的創新成果,在企業內部搭建共享平臺,“酒香也怕巷子深”,通過成果展示,打通研究人員和轉化人員的連接紐帶,研究人員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轉化人員發揮與市場接軌的優勢。此外,引導科技人員充分利用中國知網、中國煙草科教網文獻數據庫了解科技前沿和研究現狀,積極引進企業外創新成果,加以集成,降低重復研究率,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四)加大資金投入

根據國家行業上級政策,研究制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經費管理辦法,對于不能通過科技項目立項形式開展成果推廣產生的費用,明確列支渠道,設立轉化基金,賦予科技人員一定的自主權,敢于投入,提高風險承受能力,解除科技人員轉化費用無法列支的后顧之憂,真正做到讓經費為人服務。

(五)完善轉化機制

好的制度能促進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私人收益將隨著產業成長而增加,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是企業應用的綜合內驅動力量,是轉化生產力的因素。煙草基層企業要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國務院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若干規定,研究制訂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明確推廣責任主體、推廣時限,完善成果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分類科學和動態調整的評價指標體系,解決成果轉化中的操作瓶頸問題,對于項目類成果推廣通過立項形式對轉化應用進行管理和評價,促進科技成果落地應用,切實將成果與工作深度融合,加快從研發成果到高附加值成果產出轉型的堅實步伐。

(六)完善激勵機制

利益分配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內容,需要建立公正的分配制度和評價制度,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參與各方都會從自身利益來考慮問題,只有分配公平了,才能充分調動參與研究者和參與成果轉化人員的積極性,激發研究人員的內在創新動力,增強參與成果轉化人員的信心,評價制度主要是對參與研究和轉化人員作出公正的評判,為職稱評定提供依據。

四、結束語

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成果不能走向產業化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企業、行業乃至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任重而道遠。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企業作為一個國家創新的主體,要逐步摸索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谷曉華,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 海峽管理,2016(8):58-61.

[2]董超,基于過程分析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研究[J]. 現代情報,2014,34(7):166-170.

[3]胡罡,地方研究院_高??萍汲晒D化模式新探索[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4, 26(3):122-128.

[4]汪志波,煙草科技成果轉化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J]. 中國煙草學報,2015, 21(5):85-90.

[5]張江,國有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中存在問題的淺析[J].商場現代化,2007(1):259-260

[6]張慧穎,科技成果轉化影響因素的模糊認知研究_基于創新擴散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34(5):28-35.

[7]王紅柳,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7):25-27.

[8]鄧小朱,科技成果轉化制度與企業協同度研究[J].科研管理 2016,37(4):116-125.

[9]張武軍,新常態下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支撐與法律保障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6, 33(3):109-112.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2篇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中的倉庫管理手段仍然沒有進入信息化,采用人工書寫方式進行各種物品的表格填和統計,管理效率特別低,這與現代化倉儲和信息自動化的發展要求不符。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對各方面的應用已經完全深入到社會,使高校倉庫信息的自動化管理系統應用成為可能。為了加強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內的倉庫管理水平的現代化,自主開發了關于web的學院倉庫的管理系統。

通過倉庫管理系統使用, 庫房賬目管理的效率提高了、成本 降低了,學院的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了。

系統設計

全面的設計理念。該系統選用 B /S 結構,這種系統結構并不需要倉庫管理人員進行安裝任何客戶應用軟件,只需進入瀏覽器,就可以操作系統,操作方便,利于數據的整理。因此,操作界面簡單、完全能夠滿足倉庫管理人員的各種操作要求。

系統管理功能。在了解了學院倉庫管理的基本需求上,將整個管理系統分為五個模塊, 每個模塊分有各自個子模塊。

(1)入庫管理模塊:產品入庫信息的入庫單打印及記錄。

(2)庫存管理模塊:庫存物品信息的查詢,物品的入庫和物品出庫數量及對應金額情況。

(3)出庫管理模塊:物品出庫信息、物品出庫記錄的查詢、物品退貨信息,物品退貨記錄的查詢。

(4)統計報表模塊:物品的入庫,物品出庫及物品的退貨統計和打印信息的統計。

(5)系統設置模塊

①基礎信息設置:設置產品添加后是否打印,查詢信息時顯示每頁的記錄數, 物品入庫出庫每次可以加減多少產品,員工的操作記錄是否可以查看。

②員工管理:修改、添加、刪除員工的資料,員工的資料信息可以查看。添加員工時可以設定該員工應該具有該系統中哪個模塊中的操作權限。并可以通過系統查找員工信息。

③員工部門管理:修改、添加、刪除各部門信息。

④部門管理:入庫物品所屬學校部門的使用管理,包括修改、刪除和添加部門信息。

系統管理功能實現

產品入庫模塊。產品入庫模塊功能分為產品入庫和產品打印入庫及產品信息。產品的數量可以添加、根據產品選擇入庫的部門、產品供貨的供應商、產品入庫的時間、入庫時的經辦人等信息,具體信息填寫。

入庫記錄的查詢模塊。入庫記錄的查詢模塊主要應用于產品入庫信息的記錄查詢、入庫信息報表的打印、入庫產品信息修改和入庫產品信息刪除的記錄,入庫產品信息查找,需要按照下面幾種條件進行搭配搜索。

(1)按入庫產品時間段查詢信息。

(2)按入庫產品的所屬部門查詢信息。

(3)按部門或產品信息的個別字段進行查詢。

按照上面的條件分成不同組合可以得到入庫產品的信息,包括入庫時間、入庫編號、供應商、經辦人、入庫產品的金額、入庫數量及詳細的入庫產品信息,如圖3所示。

退回公司模塊。當產品確認入庫后,在出庫前檢查發現產品有問題或退貨或想更換,這個時候就需要退回公司模塊進行處理。

進入該模塊選擇已經入庫的并想要退貨的問題產品信息,輸入產品的價格、數量、供應商、所屬部門等相關信息后,就可以進行退貨,并打印出退貨產品信息。

該系統實現了管理系統的所有展示功能,在這里僅介紹產品入庫管理模塊中的產品入庫、入庫產品記錄查詢模塊和產品退回公司模塊。

系統的運行效果

該系統于 2011 年 12 月上線進行應用,其運行狀態良好,使用效果顯著。

降低使用成本。應用該系統后,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庫房產品的進庫、出庫、定期盤點等日常管理工作,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庫房管理,并減少3個倉庫管理人員,并減少了日常賬本等記錄的登記。

提高產品查詢的速度。通過該系統只要輸入產品查詢條件,就能快速查找到需要的庫房產品的具體信息。日常工作效率是傳統人工查詢速度的幾倍。同時避免了人為失誤造成的采購重復,也節約了成本。

設計應用的學院倉庫管理系統不但能夠全面滿足高校綜合倉庫管理的需求,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也能達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降低了由于人為引起不必要的失誤,提高了高校庫房管理人員對庫房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也節約了高校庫房人員成本。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3篇

摘要:工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不斷的改善著人們的生活,推動著社會發展的腳步。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深化,我國許多傳統企業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企業經濟開始出現外移或者下滑的趨勢。因此為了促使產業結構更加的優化,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就必須對工業設計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為此,就設計的現狀進行論述與分析,繼而探討出工業設計的具體發展策略,以期工業企業能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市場經濟;工業設計;發展策略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91

工業設計主要是圍繞工業產品展開的一系列創新活動,通過靈活運用高科技成果與美學、工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相關知識,對工業產品的結構、功能、包裝以及形態等方面進行創新優化。工業設計內容主要包含企業的形象設計、產品設計、管理設計、環境設計等,其中產品設計是其核心內容。而工業設計也被廣泛應用與紡織、電子信息、輕工、機械等工業。通過工業企業大力創新工業設計,不斷豐富工業產品的種類,從而使工業產品附加值持續上升。作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與自我品牌創建與推廣的有效途徑,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轉變了企業經濟發展的方式,優化了產業結構。

1工業設計現狀

所謂的工業設計就是對新產品實行開發與創新,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工業企業作為目前企業獲得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突破點,對我國城市經濟也有著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目前工業設計的重要性逐漸被各國所重視,并開始成為各國企業新型經濟增長點與發展驅動力,并成為推進國家創新發展以及實現經濟集約型增長的重要環節與關鍵要素。因此,各國都紛紛加大對工業設計的投入力度,隨之在國際市場上逐漸產生了一批資本雄厚的大型工業企業,比如說IBM、美國波音公司、蘋果公司、大眾與寶馬、索尼、日本佳能、西門子、豐田等。這些工業企業無不是憑借卓越的工業設計登上全球經濟市場的制高點。但是我國的工業設計還是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還處于一個較長時期的模仿階段,在國際市場上一直不占有優勢地位。而對于工業產品的創新也是相當匱乏,無法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有力動力。此外就是我國的工業設計欠缺品牌建設意識,缺乏技術含量,對于工業產品的總體設計難以到達較高的水準,導致產值較低。比如說在我國鐘表的實際生產中,我國在全世界的鐘表產量中僅占到百分之十,而瑞士卻能占到全世界鐘表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其憑借的就是對于鐘表的生產的技術水準以及品牌價值。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的高速發展,全球化的趨勢愈發明顯,我國工業企業在工業設計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國家產業調研網前段時間發布了關于2016年我國工業設計現狀的報告表示,基于我國經濟大環境總體良好的背景下,眾多新興企業也加速趕超,經濟市場上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工業產品以及領軍人物。很多工業產品都相繼獲得了“紅星獎”,更有甚者在國際上獲得了相關的榮譽與獎項。2014年,我國的工業設計協會創辦了設計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以長三角、珠三角、北京地區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最為欣欣向榮,發展潛力無限。但是從整體水平上來看,我國與發達地區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挖掘我國工業設計的優勢,借鑒國外的工業設計經驗,結合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國情,從而促進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工業設計策略分析

2.1創建優秀人才平臺,培育設計精英

首先政府應該積極創建人才與資源的發展戰略平臺,為工業企業創造與國外工業設計產業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繼而不斷加強企業對工業產品的創新力度,加強工業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就是我國高??梢赃M行校企合作模式,制定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工業企業輸送一批專業技能過硬、基礎知識扎實、高素質,有實踐經驗的工業設計人才。此外就是企業內部要對工業設計人員進行在崗培訓,組織設計人員出國學習先進的技術與知識,加強與優秀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從實踐中提升工業人員的技術與創新意識,成為工業設計產業中的設計精英。

2.2構建完善的工業設計體系

工業產品離不開工業設計的支撐,在任何國家的工業發展歷程中,工業設計都是重中之重。企業唯有積極構建一套完善的工業設計體系,才能有效確保企業工業設計的創新性與先進性,對于社會發展、能源、環境的發展也起著多方面的積極作用。譬如英國、美國、德國在工業設計方面,就制定了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工業體系,大力推進工業設計的創新發展,最終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回報。通過借鑒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經驗,我國政府也應該出臺相關文件,統籌規劃,將工業設計體系建設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對工業產品結構的設計、包裝設計、形態設計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勵企業進一步的提高工業設計的技術性與創新性。

2.3積極創建品牌建設,加快工業設計產業的持續發展

伴隨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工業行

業分工也逐漸明晰起來,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展的大型跨國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相關的產業中趨于壟斷化。通常情況下,這些大型的跨國企業在工業設計上,都是委托第三方,也就是專門的工業設計公司進行制作,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與發展空間。因此現階段的工業設計產業也逐漸轉變成為服務化的產業模式。目前工業設計產業包含服務型企業與知識密集型企業兩種經營模式,是構成國民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工業設計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科技產業,需要不斷創新產品的工藝與材料,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我國制造業也在飛速發展,由此為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此外工業設計的品牌建設還要憑借示范效應與集群效應持續推動工業設計產業實現進一步發展。比如說我國上海市加強工業設計投入之后,建立了以產業化為中心,創新品牌建設的發展目標,最終取得了上海創造的品牌影響力。還有寧波、湖南、成都等多個城市也都不斷的加快工業設計的產業化發展,最終也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就,促使我國工業設計產業在創新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2.4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對于工業設計產業化的發展,政府的扶持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政府可以創辦專門的工業設計機構,全面規劃工業設計的發展策略與計劃,給工業設計產業化建設給予經濟上的支持與政策的扶持。此外,政府還可以為工業設計產業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機遇,制定獎勵措施,激勵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譬如我國廣東省的順德設計城,作為第二個國家級的工業設計基地,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逐漸完成了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為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形象。最后,企業還要加強自身的自主創新的能力,將工業設計與創新緊緊聯系在一起,并且政府還要加強對工業設計內涵與重要性的宣傳,以此來提高各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知度,提升工業設計的質量與水準,創新設計模式。從而帶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加強對工業設計產業管理,杜絕打價格戰,進行惡性競爭,與政府強強聯手共同推進工業設計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3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戰略正處于轉型期,因此工業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中,乃至國際上立住腳跟,就必須采取先進的工業設計技術與創新理念。通過對我國目前工業設計現狀的客觀認識,繼而探討出培育設計精英、加大品牌建設、加速工業設計產業化發展、構建完善的工業設計體系以及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具體的發展策略,以期能為工業設計產業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魏想明,彭演東.工業設計現狀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6,(09):1617.

[2]黃雪飛.工業設計產業競爭力的基本內涵、特征及理論構架[J].創意與設計,2016,(02):1520+55.

[3]張磊,葛為民,李玲玲等.工業設計定義、范疇、方法及發展趨勢綜述[J].機械設計,2013,(08):97101.

[4]姚子穎,楊鐘亮,范樂明等.面向工業設計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18):5457.

[5]鞠思遠,徐力.從未來工業4.0展望工業設計[J].設計,2015,(17):8283.

[6]吳丹,楊隨先.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對策研究——四川省工業設計產業現狀與發展思考[J].機械,2014,(10):4348.

[7]蔣紅斌.工業設計創新的內在機制[J].裝飾,2012,(04):2730.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4篇

[摘 要]品牌語意構建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與用戶溝通,使得企業品牌價值和用戶價值達到一致。通過對B&O品牌語意構建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品牌語意構建過程實際上就是品牌文化苻碼系統(品牌價值)構建過程;只有通過反復地編碼、解碼、反饋的語意傳達,獲得用戶認可,才能最終完成品牌價值向用戶的傳遞。

[關鍵詞]品牌語意;品牌設計戰略;品牌價值;符碼系統;B&o

[作者簡介]胡紅忠,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

黃子瑩,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09級碩士生,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江西南昌330031)

一、引言

著名廣告學家約翰·菲利普·瓊斯曾認為,品牌是指能為顧客提供其認為值得購買的功能以及附加價值的產品。而菲利普,科特勒對于品牌定義則是:品牌就是一個名字、稱謂、符號或設計,或者是上述的總和,其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別于競爭者。而我國經濟學家東方羸則在二者基礎之上提出了“品牌是顧客以及有關群體對產品的認識與印象”。品牌設計戰略,目的是傳播企業自身的價值主張,樹立品牌形象和企業形象,從而獲得用戶認可,使品牌獲得成功。

品牌的核心是其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產品和服務則是通過設計完成的。因此,設計科學作為一門決策的科學同樣也可以應用品牌戰略當中。本文便是基于這樣的目的,試圖去闡述品牌價值,并介紹一種品牌語意的構建方法結合實例,來回答品牌價值如何成功地傳遞給用戶的問題。

二、品牌語意與產品語意學

由于現代主義過分強調入機理性關系而忽視了人的心理上的非功能性需求。1983年,在美國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舉辦的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的一次“產品語意學研討會”上,K·克里彭多夫和R·巴特正式提出了“產品語意學”的概念,這也被視為現代產品語義學研究的伊始。在這次研討會上,他們給“產品語意學”下了統一定義:“產品語意學是研究人造形態在使用狀態中的象征特性,并將此象征特性應用于設計中?!?/p>

產品語意學突破了傳統設計理論將人的因素全部都歸人人體工程學的簡單做法。不僅拓寬了人體工程學的研究范疇,而且將設計因素深入到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更高需求層次。它是基于符號學的研究,旨在“用形式表達功能”(forms express functions),并認為產品形式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用來和使用者進行溝通和表達的媒介。通過形式,我們可以傳達兩個基本語意:功能性語意,即提供產品的形狀、方向含義及操作提示;情感性語意,即產品的人文情感價值,包括情緒、歷史象征、個性、品牌特性等個人社會和社會的情感價值。這兩種基本語意正好也承載了品牌價值,并為品牌的語意構建提供了基礎,使得品牌語意的研究成為了可能,

品牌的語意是指產品通過形式向用戶傳達其品牌的文化與內涵。從結構上看,它是一個由能指和所指組成的二元一體模型,如圖1所示。能指即符號的載體,是指語意的表現形式或功能性語意,它包括視覺表現層面(形態、色彩、材質等)和用戶界面(交互設計和界面設計等)兩個方面,為用戶對品牌價值的識別提供基礎和載體;所指即符號所表達的內容和意義或情感性語意,它包括企業理念、精神、文化、品牌觀念等等,也就是我們所要傳達的品牌核心價值。

三、品牌語意的構建

品牌語意構建過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完成品牌價值與用戶的溝通,它是一種基于符號學的、將品牌價值成功傳遞給用戶的方法,其實質是品牌文化符碼的構建過程。

(一)品牌語意自身構建。隨著當代生活物資的日益豐裕,人們開始有意識地認識到品牌之間的差別性和附加價值。并愿意為好用的、易用的以及符合其夢想的產品或服務買單。因此,我們在制定品牌設計的基本策略時,就必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理解用戶的需求,不斷發掘能夠使得品牌價值和用戶相一致的契機,達到滿足品牌價值傳播的目的。

如果要使我們的品牌傳達出預期的語意,就需要對目標群體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符號意義本身的性質有所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語意設計。前面我們所提到的二元一體模型中的能指部分,也被視為語意的外延,是指符號具有的那些確定的、顯在的或者常識性的意義。在產品設計中,常以功能的描述,使被指涉物具體化。通常。在純理性的環境下,我們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客戶的需求,將客戶的需求轉化為設計概念,再通過細節設計和原型的測試,啟動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最終完成表現層面(形態、色彩、材質等)和用戶界面(交互設計和界面設計等)的統一,從而得到成熟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維持成功產品的固有印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產品系列化(Pruduct Family,保證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形象的一致性,便是就產品理性方面而言的。所指部分,也成為語意內涵,即所指符號中包含的社會文化和個人的聯想(意識形態、情感等)。這些解讀,與解讀者的階層狀況、年齡、性別、種族等有關系。在這一部分,我們需要將企業理念、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品牌觀念等這些非理性的且含有高附加價值的部分注入到產品和服務當中去,并與客戶的符碼系統相一致,同樣地,為了得到符合目的性的內涵意義,我們需要對目標群體的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三者進行充分的分析(SET因素分析),以提高識別產品機遇的能力,將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轉化成可以決定產品屬性的、可行的見解和思想。即品牌價值。

品牌語意的構建過程,是一個將品牌的外延和內涵意義在理性和非理性領域中有機結合的過程。只有客戶需求得到了充分理解,才能使品牌價值與用戶的符碼系統相一致,至此品牌的構建才算是完成,如圖2所示。

(二)品牌語意的傳播。語意傳達是由眾多的回路、多層網絡組成的復雜結構。我們把它簡化成7個主要因素所構成的信息傳遞模型,即:(1)信息源(設計信息),(2)編碼(符碼化),(3)信息(品牌價值),(4)信道(設計產品),(5)信宿(效果評估),(6)解碼(符碼解讀),(7)反饋(用戶評價)。這7個主要因素相互貫穿,共通構成了信息傳遞的回路,其中,關鍵在于的編碼(符碼化)和解碼(符碼解讀),如圖3所示。

首先,設計者作為信息源載體同時又是編碼器,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符碼系統(符碼系統A),利用自身的經驗和創造力,將必要的設計信息制造出來,這些設計信息將包括品牌價值并會反映到設計產品上。抽象的品牌價值將在設計產品上,通過產品的形式從而變得具象化(具象的品牌價值)。當然,設計師的編碼也包括了語法編碼、語義編碼和語用編碼三個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內容。語法編碼是指造型、色彩、肌理等的變換和有序組合,以便構成特定的產品形態;語義編碼是指設計者選擇有關材料、技術,投入自己的主觀意識

和創造精神(與品牌價值向一致),使之具有穩定的基本內容并為語法信息所固定的過程。語用編碼是指產品形態和基本內容中的個性投入,顯示的是設計藝術美的作用。只有當以上三個層次的編碼工作完成時,品牌價值才算是反映到產品當中了。

其次,用戶作為信息接收者同時又是解碼器,即對設計者的編碼進行解讀,最終決定是否接受品牌價值。用戶本身并不具有解碼的責任,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符碼系統(符碼系統B)。依照所掌握的語法情況,對產品及其展示各種信道傳輸過來的信息首先作出是否接受的判定,即語法解碼,然后,當確定接受時,用戶則會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語義符碼進行再次解碼,即語義解碼。在此基礎之上,根據自身的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認識等繼續作出判定,即語用解碼。

品牌文化符碼的建立是設計者和用戶互動的結果,而不是設計者單向的傳遞。因此,還需要用戶將使用狀況、感受等即時向設計者反饋。這樣,便形成了品牌語意構建的一個基礎。品牌文化符碼經過多次語意傳達的編碼、解碼與反饋,不斷地積淀和深化,才能完成品牌價值向用戶的傳遞。

品牌語意的構建,是設計者將與用戶符碼系統相一致的品牌價值,以編碼的形式編人設計產品當中,通過用戶的解讀而后接受的反復過程。品牌設計戰略的成功,在于品牌價值成功傳遞給用戶并為用戶所接受。因此,品牌語意的構建便成了品牌設計戰略成功的關鍵。

四、B&O公司的品牌語意構建

Bang&Olufsen(簡稱B&O)公司,是由丹麥兩名工程師Peter Bang和Svend Olufen于1925年創立的,至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在當今視聽設備品牌林立的國際化大潮中,B&O公司一向以理性、新穎、獨特和優質著稱而聞名遐邇。它不僅是丹麥質量的標志,也是丹麥最具有價值和影響力的品牌之一,同時也是國際高品質家用視聽設備的代名詞。

(一)B&o的品牌設計戰略

B&O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其成功的品牌設計策略是分不開的?,F將B&O的品牌設計戰略總結如下:

1 將品牌定位于國際市場的最高層次,不以市場占有率為基準,因為,B&O的理念是品位和質量先于價格。他們認為,人們將擁有一套高質量的視聽設備為其一生的夢想,正如B&O商業發展執行副總裁Carl Henrik Jeppesen所言:“就好像在買一部車時,你不只是買一部車,你還同時買一個夢想?!睘榇?,用戶當然是要付出更高的代價的。B&O從不考慮以價格的競爭策略,始終貫徹高品位和高質量的設計理念。

2 高質量的設計管理。B&O公司設計團隊都是由外聘設計師組成,公司并沒有專門的設計部。由此可窺其設計管理能力的一斑。B&O公司因其本身的國際性,85%的產品為出口品,因此,公司長期和歐美各國的設計師有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始終保持品牌的獨特個性和統一的品牌形象,這保證了B&O品牌設計的延續性。

3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B&O的設計是以用戶為核心,將家居設計和音響設計融為一體,力求讓音響設備完全可以按照家具擺設,增加家居的氛圍。他們力求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把產品作為制造夢想和講故事之物,從而博得用戶的認可。

4 重視長期可塑性技術。他們認為,設計其實就是各種不同傳統技術的呈現而已,透過設計可以增加這些技術的價值。B&O向來崇尚嚴謹的制作,細膩的做工,這使得他們的產品獨樹一幟。

5 保持高度理性的現代極簡風格。B&O秉承北歐設計傳統,以簡約、理性和精致的現代風格為其主要的設計特點,對于B&O而言,設計是一種可以體現自身的理念、內涵和功能的媒介,目的為了使得用戶和產品之間建立起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聯系。因此,功能性和簡約性成為其兩條重要的設計原則,充分體現了“少則多”現代主義的特點。

從以上B&O的品牌設計戰略總結當中,我們進一步可以得到其品牌語意的構建過程,

(二)B&0品牌語意的構建

1 內容層面的定位。B&O品牌價值是以人為本,力圖打造具有家居氛圍的,能夠實現人們夢想的高品位、高質量的音響系統。他們所提出的“全一體化系統(au i,one system)”、“高技術、高情趣”以及“未來是屬于制造夢想的、有故事可說的品牌”等口號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品牌價值服務的。B&O在其創立伊始就把品牌定位于追求高生活水乎質量的消費市場,這種定位確定了該品牌獨特的設計戰略和管理模式,為品牌的繼承和延續明確了方向,同時也形成當今國際市場的特有的和鮮明的品牌形象。

2 表面層面的設定。為了能夠成功地傳遞品牌價值,B&O主要在形態、色彩、技術和操作界面四個方面進行設定:

(1)形態規劃。在形態方面,B&O以現代主義簡潔、理性的線性、幾何造型風格著稱,無論是從其早期的硬邊風格還是當代的新理性主義風格的產品,都可以體現出這一特征,反應其高質量和高技術的品牌價值。但同時,B&O的產品又考慮家居環境氛圍因素,力求與家居融合,即與環境相統一。

(2)技術規劃。B&O依靠傳統的可塑性技術,通過設計和細膩的工藝增加傳統技術的附加價值。他不信任曇花一現的新技術,也恰恰是高品位、高質量的品牌價值要求。

(3)色彩規劃。B&O繼承現代主義的衣缽,早期僅用黑、白、灰中性高度理性的色系統。但隨著全一體化系統的開創。B&O順應時代發展,提出以“多變的色彩來迎接信息時代”。但其色彩的規劃也是為品牌價值的伸張所服務的,因此,色彩系統基礎依舊是理性主義的。

(4)操作界面規劃。B&O尤其注重細節設計。因為細節是對品牌高質量和高品質最直接的反映。在操作界面規劃方面,B&O重視界面設計的人機關系,力求操作的簡便。為體現簡潔造型一貫特點,界面上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人工操作鍵,去除了不必要的操作。

責任編輯 陳齊芳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5篇

摘 要:本論文以“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的比較研究”為題,以質性的研究方法,從開發條件、文化、發展推動力、資源利用方式、溫泉產品、服務與管理和環境保護這七個宏觀面逐一與臺灣地區溫泉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借鑒臺灣地區溫泉旅游的先進經驗和發展模式,得出結論,在比較中認識到福建溫泉旅游市場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并根據福建自身的情況對溫泉旅游的劣勢做出改進并對優勢做出相應的調整升級。本文在文章末尾分別從發展、法制、文化、營銷、管理和環境保護這六個角度,并結合福建自身發展特點對福建溫泉旅游市場的發展提出六點優勢互補經驗分享的建議,希望可為福建溫泉乃至大陸溫泉的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海峽兩岸 養生保健旅游 比較研究

一、引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臺灣地區開始發展旅游業,而距一岸之隔的大陸,旅游業的發展則晚了20年,臺灣地區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擁有更多的經驗和教訓,于大陸旅游業的發展有許多可借鑒之處。面對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只有將對比兩岸發展的異同,取長補短,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為兩岸的共同發展做出貢獻。本文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引述、分析,對開發條件、文化、發展推動力、資源利用方式、溫泉產品、服務與管理和環境保護這七個宏觀面的逐一比較,歸納自己的觀點,將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大陸溫泉養生旅游發展的劣勢,為大陸溫泉旅游的發展提出建議。

二、我國溫泉養生保健旅游的現狀分析

1.定義界定。溫泉資源是地熱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利用形式。對溫泉的利用起于秦,盛于唐;秦始皇為治療瘡傷而建的“驪山湯”則開創了中國溫泉養生的先河。國內學者李競雄對溫泉養生旅游的定義是從對溫泉文化,溫泉資源的體驗角度來進行定義的,其認為是指以感受溫泉文化為目的,健康養生為特色,將原先單一療養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現代消費的文化和精神層面,成為一種集旅游、休閑、會務于一體的時尚旅游體驗。本文也是引用此定義。

2.我國溫泉養生保健旅游市場現狀。溫泉旅游在20世紀20年代由醫療向休閑娛樂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溫泉也遇到了旅游開發的問題。國際旅游科學家協會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召開第39屆年會專門討論了溫泉旅游再開發的問題。我國幅員遼闊,溫泉旅游資源異常豐富,種類多、數量大,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從東北大興安嶺、長白山區到西南青藏高原,幾乎都有分布,可開采利用的有溫泉2700多處,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且具有突出的特點和優良的品質。我國溫泉旅游的現狀主要有一下幾點:首先,關于溫泉旅游研究的文章數量雖多,但是文章大多重理論,缺乏可操作性,且大陸對溫泉開發的實踐經驗還是很少;臺灣地區早在2003年就通過可溫泉法,成立了溫泉觀光協會。而中國只有一部2013年剛剛頒布實施的旅游法,至今還沒有出臺一部有關溫泉旅游的法律文件。在這一點上,大陸距臺灣地區溫泉旅游的開發還是有一定距離;第三,大陸雖和臺灣地區在溫泉旅游開發的歷史時間相近,但大陸在溫泉開發的規模和層次還有發展速度卻落后于臺灣地區。而今年國家旅游局1號文發布了幾個基地的標準,其中有《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同時今年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上不斷強調健康養生的重要性,可以說作為溫泉養生保健旅游的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筆者認為福建臺灣地區溫泉旅游業發達,在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溫泉資源稟賦方面都極其相似的條件下,對二者進行溫泉養生保健旅游市場的各方面發展進行比較分析便有了一定的可能性。本文通過對海峽兩岸的溫泉養生旅游的比較研究,認清大陸溫泉發展的不足,完善大陸溫泉旅游建設,以推動國民經濟發展,豐富旅游度假產品,實踐社會保養制度,增進人們身體健康,優化國內旅游地環境,為全國的溫泉旅游發展提供經驗、做出貢獻。

三、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市場發展的比較研究分析

福建和臺灣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溫泉資源稟賦,但閩臺溫泉旅游開發有共性也有差異。面對大陸溫泉深度發展的難得契機,本文通過福建省開發條件、文化、發展推動力、資源利用方式、溫泉產品、服務與管理和環境保護這七個方面逐一與臺灣地區溫泉進行比較研究,得出結論,為福建溫泉乃至大陸溫泉的發展做出理論參考。

1.海峽兩岸的地區養生保健旅游方面比較研究分析。

資料來源:根據參考文獻及網上資料整理而來。

表一為對福建,臺灣地區溫泉旅游的開發比較研究。表中的數據雖不是十分全面,但是足以代表兩地的溫泉旅游開發條件的基本特征。(1)福建、臺灣地區均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等地質活動頻繁,因此地熱資源豐富、泉質好,數量相似,這為兩地開展溫泉旅游提供了自然基礎。(2)客源市場的消費能力強,出游人多,這為兩地的溫泉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3)兩個地區的經濟水平都比較不錯,其經濟水平可以保證旅游的基礎服務。但福建省相比廣東和浙江兩省,在交通,人文,經濟,旅游產業規模等方面都處于劣勢。福建省區域協作基礎薄弱,雖臨近浙江和廣東兩省,但遠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外,受到城市圈輻射影響小。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導致交通網絡比浙江和廣東差,城市圈通達時間較長,鐵路客運量、公路客運量明顯落后。因此,福建地域開發環境落后于臺灣地區。

2.海峽兩岸的溫泉養生保健旅游文化方面比較研究分析。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溫泉文化的發展對促進溫泉產業的發展,溫泉景區區域性的經濟效益增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說到溫泉文化便要從溫泉的歷史說起。

2.1臺灣地區:溫泉建筑、文化受日本影響深遠。臺灣地區溫泉區的開發早期只運用在硫磺的開采,然后在日據時代,業者看到哪里有溫泉露頭,就在附近溫泉露頭進行開發。到了光復之后,溫泉區的開發仍依循日據時期的開發模式。隨著臺灣地區溫泉產業在SPA 的風潮及政府的觀光政策下,泡湯成為目前當紅的活動,許多財團業者也趕著搭上溫泉休閑產業的開發,投入大量的資金開發,于是大型的溫泉飯店越來越多至20世紀60-70年代達到極盛,進而沒落。直到1999臺灣地區推出“臺灣地區溫泉觀光年”,臺灣地區的溫泉旅游再一次火熱起來。因而在臺灣地區的溫泉的發展史上受日本的影響很大。

2.2福建:溫泉傳承和延續中華傳統文化,并占據主導地位。福建溫泉開發歷史悠久,其中以福州開發最早。福州四大溫泉古跡之一的“青甲池”的溫泉早在公元282年就被發現了。相比于臺灣地區溫泉,日系風格雖然在福建溫泉場所中有體現,但是絕不是主導,一般場所的風格以中式、閩式為主。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歷史傳承的外在體現,游客作為旅游的主體,通過對旅游地的觀光游覽,對旅游地的風俗習慣、交流方式的簡單了解和體會所形成的文化感知和認同,會產生對原有文化環境的出走和超越、對異質文化的體驗和比較。因此在溫泉中融合我國的傳統養生文化,是目前溫泉開發的重要理念之一。

3.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發展推動力比較研究分析。

3.1臺灣地區:多股力量推動,民眾力量突出。臺灣地區旅游早期的“政府包辦”這一單打獨斗的局面開始出現捉襟見肘的困頓局面,因此20 世紀 90 年代后這種現象開始出現轉變,“政府”開始向社會讓渡相關權力,并逐步走向“政府”與社會的協同配合,共同為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質量作出努力。進入90年代,臺灣地區一些旅游團體、協會也開始積極參與,向外界大力推廣宣傳臺灣地區旅游,這極大地調動了政府和民間的積極性,為臺灣地區的旅游發展做出了貢獻。北投是二十世紀末期臺灣地區最早復興的溫泉區,北投溫泉復興成功之后,臺灣地區當局行政部門開始重視溫泉旅游開發??梢哉f臺灣地區溫泉旅游的重新振興,是有多股力量推動的,如政府的政策引導,大資本財團的介入,及民眾力量的推動,甚至可以說民間的推動力起了大的作用。

3.2福建:政府為主推手,企業投資參與。目前福建溫泉旅游推動力量主要是政府。2014年福建將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福建旅游生態和對臺兩大優勢,全面貫徹實施《旅游法》,推動“1135”行動計劃(深化一大主題,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三大重點,建設五大體系),努力轉變福建旅游的發展模式,以期激發市場的活力。但是溫泉所在地的民眾的熱情尚未被召喚起來,雖然有部分企業介入開發相關的溫泉酒店等旅游產品,但是投資方對政府熱情的響應尚有限。

4.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資源利用方式比較研究分析。

4.1臺灣地區:統一規劃,資源共享。臺灣地區政府對整個臺灣地區的旅游資源規劃是很重視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臺灣地區組織專家對臺灣地區旅游資源進行了統一的分類及分區。2005年為適應旅游觀光的需要,對旅游資源重新進行了整合和總體規劃,實施了“套裝旅游線路整備機制”和“觀光資源永續發展策略”。因此在臺灣地區各大溫泉旅游區內溫泉資源都是由眾多的溫泉旅游會館、酒店、民宿、浴室等溫泉休閑游憩住宿場所共享的資源。這樣規?;刍陌l展,可以使溫泉區的資源高效利用,減少浪費,為實現溫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4.2福建:各自為戰,集聚效應不明顯。福建溫泉區中,溫泉分布較為分散,其中只有福州市區溫泉開發比較集聚,主要分布在市區中心、郊區及所屬的永泰、閩侯、閩清、福清、連江等 5 縣(市),而以市中心的溫泉最為著名。而在福建省的其他地區則比較疏松,大多數溫泉產品都是各自為戰,缺乏整體上的互動,如泉州目前在德化溫泉資源,但就一個德化好來登天潤溫泉度假村,廈門溫泉的開發在早些年就一個日月谷溫泉度假村,直到近幾年才開始有了新的溫泉度假村,但互動性不強。各自為戰使得福建省在溫泉的整體規劃上難以形成大規模的溫泉群度假旅游景區,集聚效應不明顯。

5.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溫泉產品比較研究分析。

5.1臺灣地區:產品鏈充分延伸,客群覆蓋面廣。臺灣地區溫泉產品開發較為成熟,形成了溫泉核心產品、溫泉共生產品、溫泉延伸產品三級產品鏈。開發的產品針對不同品味、年齡客群需要,產品價位涵蓋低、中、高價位,從平價露天溫泉,到中檔的溫泉會館,到頂級的五星級飯都有各自特定的服務對象。核心產品是溫泉核心價值所在,主要體現在各種水浴方式。臺灣地區溫泉共生產品主要有:健身、美食、會議。延伸產品開發是以溫泉核心產品、共生產品為基礎,將其他資源進行整合,以增加游客行程活動的豐富性,延長游客的度假時間,從而促進溫泉產品的消費。臺灣地區溫泉延伸產品主要是將溫泉旅游與觀光旅游、健康保健、休閑農業等元素進行揉合,從而達到深度游的目的。

5.2福建:核心產品豐富,溫泉產品單一,品牌效應不突出。近些年的福建,雖以福州為中心,建成了一批初具規模的溫泉休閑旅游景點,但這些溫泉旅游項目服務還十分單一,旅游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多數僅停留在溫泉洗浴、住宿、餐飲等方面,在休閑度假功能的配套建設方面還比較滯后。且福建溫泉開發水平低,缺少國際化、高端化的溫泉旅游品牌,以福州為中心的溫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遠不及遼寧湯崗子溫泉、江蘇湯山溫泉、陜西華清池溫泉、廣東從化溫泉以及珠海御溫泉,這也證明出福建溫泉品牌效應的不突出。

6.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服務與管理比較研究分析。

6.1臺灣地區:專業化管理,細致化服務。許多臺灣地區的溫泉企業對員工進行專業的教育培訓,要求員工在工作中察言觀色,體貼入微,注重細節,對服務周到,工作積極的員工給予鼓勵??梢哉f在臺灣地區,堅持秉承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對員工要求一定要做好現場服務,追求現場服務的細膩,同時對整個管理團隊的專業性要求也很高,只要才使得臺灣地區的溫泉旅游有了后面的突飛猛進。

6.2福建:管理和服務水平均尚待提高。福建溫泉企業管理缺乏專業管理團隊,溫泉企業中鮮見職業經理人,有部分企業主要以家族式管理模式。由于福建溫泉企業一線服務人員待遇普遍較低,一些在鄉村的溫泉企業給員工的月薪僅千余元,且福建溫泉區多分布鄉村或者城郊,這造成了企業難以招到高素質一線工作人員,使得溫泉場所的服務質量難以提高。福建省溫泉旅游的相關人才在高層甚至到基層,都是缺欠的,這對整個福建的溫泉旅游發展無疑是巨大的障礙的。

7.海峽兩岸溫泉養生保健旅游環境保護比較研究分析。自然界是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它給旅游業提供美麗景色的同時,還是旅游業直接開發的作用對象。有研究者認為承認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提高游客及當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旅游產業的收益可以為旅游地的環境保護提供經濟支持并促使旅游地采取必要的諸如污廢水處理、廢棄物處理等環境保護措施, 從而改善旅游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而更多的研究者將目光集中在旅游開發活動、游憩活動對旅游地土壤、水體、動植物及其生境等自然環境要素造成的消極影響方面。

7.1臺灣地區:政府力度大,民眾意識強。臺灣地區在發展溫泉旅游業的同時,也很重視最溫泉周邊自然環境的保護,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投資很大,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也非常強。政府在污水、垃圾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氣。臺灣地區森林覆蓋率高溫泉旅游地的周圍也都是樹木茂密,這為整個溫泉區的空氣質量做出了貢獻。

7.2福建:缺乏可持續觀念,民眾參與度低下。樓盤開發商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追求經濟利益,使得很多溫泉保護帶受到了污染。此外,政府的溫泉旅游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強、民眾的環境保護素質和公眾參與度低和溫泉旅游區的游客對溫泉和周邊環境的日益破壞,也造成了溫泉資源的破壞;對于使用后的溫水的排放,一直沒有處理好,有些地方直接選擇回灌,這是對生態的一種極度的破環。在這一點上一定要加強環保的教育,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對環境的保護中來。

四、結語

1.結論。綜上所述,雖然海峽兩岸的福建和臺灣地區,在自然條件,環境氣候,風土人情,人文習俗等方面都及其相似,但臺灣地區在區域條件、發展推動力、資源集聚程度、品牌知名度、產品延伸、人才管理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確是要比福建更勝一籌。且臺灣地區現代溫泉旅游業起步較早,經驗豐富,在許多開發環節上處理的較為細膩、成熟,值得福建借鑒。因此學習借鑒臺灣地區在旅游發展當中付出的諸多努力和得出的經驗教訓,對于更好地貫徹國家對旅游發展的政策,提高旅游地國際知名度,促進福建溫泉旅游的發展,將起到更加直接的作用。

2.建議。筆者通過對上文的總結,按照上一節對溫泉比較方面的劃分,對福建溫泉旅游的發展提出個人總結性建議。希望這些建議可以為今后的福建溫泉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2.1因地制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福建省的森林覆蓋率在全國遙遙領先,因此在要利用福建省優質的溫泉的同時, 充分發揮福建省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或自然環境的優勢, 營造良好的溫泉氛圍, 把福州建設成有魅力的溫泉旅游勝地。同時必須頒布法律法規,以防止溫泉的亂開發。必須嚴格遵守以保護溫泉資源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利用科學手段合理利用和開發地下溫泉水。在整個開發過程中,要堅持人與環境和諧共生,做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的協調發展。堅持法制、經濟、行政手段三者的有機結合,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增強社會成員的環保意識,使溫泉資源可持續發展。

2.2加強旅游法制建設。在旅游法制的建設上,我國明顯落后于臺灣地區,直到2013年才頒布了旅游法,從。我國旅游法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仍然落后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目前的大局勢上中央政府空前重視旅游,都把旅游業的發展看作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柱產業。因此,加強旅游法制建設,對整個福建的旅游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只有旅游的法制健全了,溫泉旅游的發展才能有保障,我國的溫泉旅游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2.3打造福建獨特的溫泉“文化”。由于現在的旅游經濟已經從最初的價格競爭逐漸提升為質量競爭,直至最高層次的文化競爭。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溫泉文化的發展對促進溫泉產業的發展,溫泉景區區域性的經濟效益增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福建省有著深厚的溫泉發展歷史和文化底蘊,較好地保留了歷史遺留的民族風俗習慣。讓旅游者享受溫泉服務的同時,了解福建的文化,無疑是為福建的溫泉錦上添花。

2.4打造溫泉品牌和加強宣傳營銷力度。政府應對福建溫泉區進行集中開發,鼓勵更多的開發企業與溫泉旅游企業加強企業間的聯合,通過企業的聯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從而樹立溫泉區品牌。目前,福建溫泉旅游知名度低,應提高溫泉宣傳力度,改進營銷手段,打造福建溫泉品牌以提高福建溫泉旅游的知名度——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多做宣傳,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溫泉度假村同旅行社之間的合作,協力開拓客源市場,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福建毗鄰長三角、珠三角、知名僑鄉的區位優勢,運用政府的主導力量,將福建溫泉業推廣出去。

2.5加強溫泉旅游業的管理和人才計劃。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對全省的溫泉旅游做出統一開發和規劃,加強對區域旅游資源的整合。建立科學的溫泉旅游管理模式,管理的范圍大至溫泉開發的全過程。從規劃標準的落實到投資行為的控制、施工的進行、環境的保護,再到策劃營銷都應協調好各方關系,實施集中統一的專業化管理,要使這些管理都到位可以考慮從溫泉項目建設開始就引入專業的管理公司。加強同福建省內高校的合作,為溫泉旅游業培養溫泉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提高溫泉旅游服務與管理水平。

2.6加強保護環境宣傳力度,提高保護環境意識。保持好福建的生態環境,真正讓“清新福建”這句旅游口號深入民心,需要全體福建人民的努力,福建政府應該加大環境環保的宣傳力度,多角度多路徑地去提高福建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讓福建的旅游真正得到保障,這樣才更有利于福建溫泉旅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竟雄.分析日本溫泉旅游的發展原因及其對我國溫泉旅游開發的啟示[J].城市旅游規劃,2016(3):104-105.

[2]翁麗玲.中外旅游溫泉研究與開發比較[J].商場現代化(下旬刊),2008(12):226-228.

[3]林東.閩臺溫泉旅游開發比較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11):144-147.

[4]胡洪彬.臺灣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及其對大陸的啟示[J].臺灣研究集刊,2013(05):60-68.

[5]春風得意馬蹄急 福建明確“1135”發展思路 全力打造旅游產業升級版[N].中國旅游報,2014-1-24.

[6]林東. 福州溫泉旅游開發SWOT 分析與對策.[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6(5):35-38.

[7]余笑凡,鄭耀星.基于SWOT _ PEST 分析的福建省溫泉旅游產品設計.[J]武夷學院學報,2012(04):24-28.

[8]]MIECZKOWSKI Z.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M]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1995.

[9]HUNTER C, GREEN H.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a sustainable relationship[ M] . London: Routledge, 1995.11.

[10]朱東國,我國溫泉旅游開發研究[D],湖南:湘潭大學,2006.

作者簡介:吳耿安(1981.02—)男,漢族,福建南安,在讀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休閑,康養旅游。鄭向敏(1954.03—)男,漢族。籍貫:福建永春,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安全,運動休閑。

產品管理部工作流程范文第6篇

[關鍵詞]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私人管理

自我國設置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教育以來,有關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幾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爭論一直不斷。直至今天依然是基本概念混亂不清,基礎理論膚淺薄弱,學術論著自相矛盾的現象相當普遍。本文試圖規范澄清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私人管理幾個基本概念的含義,理順三者的相互關系,以促進我國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MPA)教育和研究健康深入發展。

一、公共管理概念

何謂公共管理?有人認為,公共管理(學)就是行政管理(學)。例如,夏書章教授就是這樣看的。他指出,行政管理學是從西方引進的,英文為administration, 意為行政、管理,因此,有人把它譯為行政學,有人把它譯為行政管理學。因為行政天生具有公共性特質,因此,英文administration前通常有public加以限制、形容和修飾,所以,有人也把它譯為公共行政學,有人譯為公共管理學。[1] 我理解夏老的意思,公共管理學與行政管理學僅僅是個譯名不同的問題,并無實質性的內容差別。如果我的理解是夏老的本意。那么,有幾個問題是值得商榷的。其一,假定行政、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過去在外國表達的可能是同一個對象的含義,但是也不是對國外在這一個領域全部研究現狀和歷史的全面概括,至少它沒有能夠概括進去國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全球治理等理論。其二,既然我們把外國在這個方面的理論引進國內,那就遇到一個與中國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問題,而夏老的看法沒有完成這項工作。其三,當前中國教育部在專業設置上把公共管理設為一級學科,把行政管理置于公共管理之下設為二級學科,表達了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有差別的意向,此時再把行政管理等同于公共管理,值得商榷。當然,夏老強調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不僅在譯文上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實踐中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行政管理即政府管理確實在公共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舍棄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只是一句空話。

有人認為,公共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新公共管理。陳振明教授說:“說到底,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而且它代表了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的新趨勢。因此,我寧愿將公共管理視為一種傳統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之后的新途徑、新范式,我稱之為‘第三種途徑’,而將前兩者分別稱之為‘第一種途徑’和‘第二種途徑’。”[2] 陳教授講的“第三種途徑”的“公共管理”,就是上世紀80年代在英、美一度很興盛的“新公共管理”,它是一種在“重塑政府形象”名義下以市場經濟學和公共選擇理論為基礎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引入私人管理企業方法的公共事務管理市場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陳教授關注當今世界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前沿趨勢,令人欽佩。但是,他的觀點也值得商榷。其一,他把公共管理等同于新公共管理模式,忽視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也屬于公共管理范疇,顯然在概念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其二,他只看到新公共管理引進私人管理方法的優點,沒有看到這種模式存在的缺點。據我觀察,當年在美國很興盛的新公共管理如今并不是很時髦的東西,相反,強調政府權威才是當今在美國起主導作用的公共管理模式。其三,有意思的是陳教授一方面寫文章贊揚宣傳西方新公共管理式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由他主編的《公共管理學》卻講的是政府管理的內容,這種論著上面的互相矛盾表現了作者自己研究中的困惑。

更有意思的是與陳振明教授恰恰相反,張成福教授寫文章批判新公共管理,而他著的《公共管理學》教材,卻完全講的是新公共管理的內容。[3]這種論著上面自相矛盾的情形使人無法明白作者的學術立場究竟是什么。

陳慶云教授是最早參與公共管理譯名爭論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與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不僅英文譯名不同,含義也不同,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他說:“所謂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營利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調控活動。”“從本質上看,我們對公共管理的定義與公共政策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公共政策是為公共事務管理活動所制定的行為準則,因此,公共政策就是有效地增進與公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調控活動中的行為規范。”[4]陳慶云教授強調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這只“看得見的手”。但是,他的觀點也值得商榷:其一,就譯名而論,public management僅僅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譯名,不能全面反映和概括西方公共管理的歷史和現實。administration在英文里既有行政含義,也有管理的含義,因此,public administration既可譯為公共行政,也可譯為公共管理,怎么能說public administration就只能譯為公共行政而不能譯為公共管理呢?其二,management一詞,英文的管理涵義具有微觀工具主義的意思,它與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詞的公共行政的宏觀管理是有明顯區別的。其三,公共政策作為公共管理的一種模式是完全正確的,但是,若把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政策模式,顯然在邏輯上也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失誤。

張康之教授從另一個不同角度,強調公共管理不同于公共行政,并于2002年和2003年先后推出《公共行政學》和《公共管理導論》兩部著作。[5]他認為,“行政”與“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學是從公共行政學經過新公共行政學發展而來的,公共行政是管理行政,公共管理是服務行政。 張教授提出“行政”與“管理”不同有一定道理,特別是在比較研究公共行政與私人管理時很有用處,他構思的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的不同內涵也很有意思。但是他的有些觀點難以令人茍同,也是值得商榷的。其一,他提出行政與管理有區別,這在比較研究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時雖然有意義,但是就公共管理領域本身來講,并無多大實質性意義,因為英文administration本來就有行政和管理的含義。其二,他說公共管理學是從公共行政學經過新公共行政學發展而來的,這個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客觀歷史事實。據我所知,在西方由(美)威爾遜開創的由(德)馬克斯·韋伯完成的公共行政學之后,由(美)梅里亞姆和他的學生拉斯韋爾創立的公共政策科學,比新公共行政學要早得多,而且影響大得多,今天在美國尚有一個與 MPA并行的MPP(公共政策碩士學位),而新公共行政學則是1968年之后由(美)H·喬治·弗雷德里克森為首的一批青年學者倡導的,他著的《新公共行政學》直到1980年才出版。其三,按照他的思路,所謂公共管理學其實質是上世紀80年代在英美興起的新公共管理,顯然也不能涵蓋“公共管理”范疇應當概括的全部內容。

劉熙瑞教授主編的《中國公共管理》和汪玉凱教授主編的《公共管理》,[6]認為“行政”、“行政管理”概念有一系列缺失,“公共行政”的內容豐富得多,突出了行政的“公共性”,而“公共管理”又比“公共行政”更突出了管理的多元主體性。這種觀點認為當代公共管理由公共行政發展而來是符合客觀歷史的事實的,但是否定行政或行政管理,過分強調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和“公共管理” 的“多元主體性”,又會淡化、削弱和消解政府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則是一個大問題。

喬耀章教授提出一種看法,認為“在實踐層面上”,“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間有一個“公共行政管理”,“而公共行政管理可視為從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之間的‘中介’或過渡形態,它具有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二重特質或屬性”。[7] 據我了解,“在實踐層面上”并不存在名為“公共行政管理”的這個所謂的從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中介或過渡的形態。不過,如果要從理論邏輯層面上把傳統的政府行政管理到正在建構的公共管理之間的多種公共管理模式用“公共行政管理”這個詞加以抽象概括也未嘗不可。很顯然,作者混淆了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的東西。

上述情況表明,當前我國學者對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是相當混亂不清的,對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私人管理的關系的說明也是自相矛盾的和很難自圓其說的。這就是當代中國公共管理學界的現狀。它既說明了學界對公共管理的研究尚處于起步和不成熟階段,也說明學界正在積極熱情地探討公共管理這門學問的科學真理。

我認為,“公共管理學”概念在中國是一個新名詞,是在規范意義上正在形成的新概念,它反映和概括的是我國社會政治生活中正在發生、成長和建構著的東西,它不像“行政管理”和“私人管理”那樣是歷史上已有的事實或既成事實的名詞概念。我在《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一文中,對西方公共管理作了歷史的考察,并說明“公共管理”一詞為“政治學”、“行政學”和“管理學”三大學科所使用,我把它們分別界定為“宏觀公共管理”、“中觀公共管理”和“微觀公共管理”。[8] 這篇文章有個大缺點,就是沒有界定“公共管理”概念的含義。我在《論公共管理范疇》一文中解答了這個問題。我提出:“公共管理就是指以公共權力機關為核心并有社會中介組織和公民大眾參與的為實現公共利益采用各種方式和方法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的公共實踐活動。”[9] 這個定義首先說明公共管理的主體系統由公共權力機關、社會中介組織和公民大眾三部分組成,其中公共權力機關是核心(行政機關又是公共管理核心的核心),社會中介組織是紐帶,公民大眾參與是基礎。其次,說明公共管理的客體對象是為實現公共利益而對公共領域的公共事務進行的管理活動。最后,說明公共管理的介體工具是由公共政策等多種管理方式和方法構成的。這篇文章是我于2001年提交給在湛江召開的“首屆全國公共管理理論與教學研討會”的論文。經過5年時間的考驗和檢驗,我發現我提出的這個“公共管理”概念的定義還是比較適合我國公共管理實踐的現實及發展趨勢的。陳慶云教授和他們課題組于2005年發表了一篇《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概念、視角與模式》的文章。[10] 其中,對“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組成的管理體系,共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與我對“公共管理”概念下的定義基本上是一樣的。表明他們對公共管理概念涵義的理解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這是值得歡迎的。當然,他們比我對公共管理的理解要更深入些,又有更多新的發現。他們認為,公共管理既不能簡單地等同于以政府為中心的政府管理,也不能與社會多元主體合作治理直接劃等號。他們認為,從政府、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民眾這三大主體間關系以及主體所承擔的角色、作用看,可以把公共管理分為以政府為本位,民眾和非政府公共組織依附于政府的三種政府管理模式,即政策管理的集權化模式、民主化模式、社會化模式;以社會為本位,政府、民眾和非政府公共組織平等合作的兩種社會治理模式,即社會治理的自主化模式、多中心模式。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前三種模式為“父子關系”后兩種模式則是“兄弟關系”。他們的這些看法令人感到高興和鼓舞。不過,陳慶云教授依然堅持公共管理就是英文的public management,認為公共管理僅具有工具主義的含義,與我們中國人當前講的public administration即宏觀的和中觀的公共管理還是有區別的。我認為,public administration即公共管理首先應明確大的政治方向,從宏觀上和中觀上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和調控。當然,它也要重視熟練地使用微觀的管理工具,但是,它不能陷入工具主義和事務主義之中迷失方向。因此,他的public management工具主義式的公共管理還是值得商榷的。

二、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公共管理的外延比行政管理的外延大,公共管理的內涵比行政管理的內涵更豐富,但是,在當今世界各國行政管理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和主導者,舍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就無從談起。

這里有必要對“行政管理學”這個概念作點說明。據我所知,“行政管理學”概念在中國的出現晚于“行政學”概念。夏書章老先生1982年1月29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把行政學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時候了》,可能是“文革”后最早論及“行政學”概念的一篇文章??墒?,到了1984年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一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和勞動部在吉林召開了行政管理研討會,同年底,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籌備組在京成立。這一年出版的《中國行政管理學初探》一書,正式公開提出了“行政管理學”這個名詞。書中載有夏老的《關于開展行政管理學研究的一些粗淺認識》一文,此后,夏老主編的教材大多用《行政管理學》這個書名。1985年國務院在全國一些高校設置了第一批行政管理學專業,我們西北大學也有幸名列其中??墒?,一些學者對“行政管理學”這個名詞一直有看法。因為英文administration的含義是“行政”和“管理”的意思,而不是“行政管理”的意思,如果把administration譯為“行政管理”就會發生同義語重復的問題。另外,英文management的含義是管理,而“管理學”在西方又是一門研究私人企業管理的學問。因此,“行政管理”這個名詞有混淆公共行政與私人管理之嫌。所以,當夏老1985年推出由他主編的《行政管理學》時,黃達強先生隨后出版了《行政學》教材。當“行政管理學”專業在一些高校開辦后,另一個“政治學——行政學”專業也在一些高校開辦起來。當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成立后,另一個全國行政學研究會也成立了。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每年有年會,參加者包括政府官員、黨校、行政院校、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廣大人員;與此同時,全國高校每年也有一個“政治學——行政學”教學研討會,參加人員基本上是高校教師??疾鞖v史我們發現“行政學”這個概念比“行政管理學”這個概念更精確嚴密些,更學術化些,專業化程度更高些,而“行政管理學”概念比“行政學”概念的含義更明白些,更通俗易懂些,更大眾化些。其實,“行政管理學”與“行政學”從根本上看并無實質性差別,它們研究的是同一個對象,即政府行政或政府管理,只不過是把“貓”加了個“咪”。因此,本文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學”與“行政學”概念是一個意思。所謂“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為維護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方式對公共領域的公共事務進行的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公共實踐活動。

從歷史上看,公共管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比行政管理早得多??梢哉f早在人類原始社會初期就已經有了公共管理。正如恩格斯所言:“雖然當時的公共事務比今日更多,——家庭經濟都是由若干個家庭按照共產制共同經營的,土地乃是全部部落的財產,僅有小小的園圃歸家庭經濟暫時使用,——可是絲毫沒有今日這樣臃腫復雜的管理機關,一切問題,都由當事人自己解決,在大數情況下,歷來的習慣就把一切調整好了。”[11]( P92 ) 而行政管理只是在有了國家之后,才有的政府管理,并且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里政府行政與立法、司法是缺乏明確分工的,那時的行政管理更確切地講是一種政治管理。真正明確地與議會立法、法院司法相區分的政府行政管理,是資產階級建國后實行三權分立體制的產物。

從理論上考察,公共管理學又晚于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作為人類的政治實踐經驗和零星的理論觀點,可以說在人類社會歷史中俯拾即是。但是,作為科學的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人們公認(美)威爾遜1887年發表的《行政學研究》是行政管理學創立的標志。而當代“公共管理”只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才開始從西方炒起來的一個新名詞,它的含義就是由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里根所倡導的“新公共管理”。當時,它在西方還只是一種實踐運動,而并非一門學問,更不是一門理論學科,所以,在西方人的著作里只有“公共管理”的提法,沒有“公共管理學”的提法,至今大學里也沒有設這門學科。[12] 可是,當中國學者把西方人講的“公共管理”引入中國后,事情卻發生了質的變化。在中國,“公共管理學”不僅堂而皇之進入了大學課堂,而且成為MPA教育的首門核心課程。此時,人們就不能不為“公共管理學”正名了,而且人們認為“公共管理學”應當反映和概括客觀歷史和現實中的實際內容,應當名實相符。這樣說來,“公共管理學”這個名詞的發明權似乎不是外國人,而應當歸屬給中國人。

遵照“取實予名”和“名副其實”的古老中國邏輯學原則,我認為可以把“公共管理學”定義為:它是一門概括和探討人類社會歷史里公共事務管理的本質、規律和方法的科學知識和應用學科。這個定義可以把原始社會的公共管理、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管理、資本主義社會的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管理、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非政府公共組織管理、社區自治、全球治理和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服務、社團管理、村民自治等等各種各樣的公共管理模式概括進去。

當然,這絕不是說公共管理的各種模式在公共管理里的地位就沒有主次之分了。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在當今世界各國的各種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處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礎功能、發揮著主導作用,這種地位是絕對不能動搖的,其他公共管理模式可以是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的必要補充形式,但是在現時代不可能成為取代形式。原因在于當今世界尚處于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階級社會歷史時期,在任何一個國家里少數人要對社會絕大多數人實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維護社會共同體有一個起碼的公共秩序和良性的運轉,就不得不把政府以合法強制力為主要標志的公共行政或行政管理作為首選。同時,也只有如此,政府才能組織民眾成就偉大公共事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講:“行政是國家的組織活動。”[13]( P479 ) 可見,絕對不能脫離開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這個核心和主導者去講什么公共管理。當然,展望人類社會歷史的未來發展趨勢,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這些偉大導師們所預見的那樣,隨著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人們思想覺悟的極大提高,人類社會里的階級是會消滅的。階級消滅了,國家也就消亡了,自然政府的行政管理也就會消失。那時,取而代之的將是自由人在自由聯合體里實行自治這種公共管理模式,它是原始社會的公共管理經過階級社會的政府管理之后,人類在公共管理領域所發生的否定之否定的結果??墒?,觀察當今世界各國公共管理的現實,誰也無法否認政府行政管理或公共行政在公共管理里的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這種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一種公共管理模式無法取代的。這就是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的聯系及其辯證關系。

三、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在一般情況下是兩個并列的范疇,在特定情況下二者又會發生互相交叉關系或互相滲透的關系,因此,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首先,讓我們考察一下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區別。應當說,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它們是人類社會兩個不同領域里的兩種不同性質的管理活動,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為維護公共利益對公共領域的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而私人管理是私人管理者為實現私人利益最大化對私人領域的私人事務的管理活動。先看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者如上所述,是由政府、社會中介組織和公民大眾三部分組成的管理主體系統。公共領域可簡稱為“公域”,公共事務可簡稱為“公事”。(德)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主要研究了與“平民公共領域”不相同的“資產階級公共領域”。他又把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區分為“政治公共領域”和“文學公共領域”。他認為當代資產階級公共領域正處于由自由主義模式的政治公共領域向社會福利主義模式的公共領域結構的轉型過程。[14] 我與他的觀點不同。我認為,公共領域是由公共利益規范的人們之間所發生和形成的公共事務關系領域。具體地說,公共領域由公民權利領域、公共權威領域和公共權力領域三個層面自下而上形成,好像一個塔式結構。公民權利領域指公民在居住地自發地直接發生的公共生活關系的公民基層社會領域,解決公民之間發生的公共事務矛盾關系的主要規則,就是每個公民所擁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公共管理的主要特點,是依靠公共輿論實行公民社會基層自治。同時,公民通過民主參政,運用公共輿論力量自下而上監督社會中介組織和政府的公共行為,維護公民權利。公共權威領域指政黨、社團等組織形成的社會中介組織領域,這些組織都是由一些有權威性影響力的領袖人物發起組織的,并且是組織成員自覺自愿參加為實現共同利益而成立的組織或社會第三部門。解決組織團體內部矛盾的主要規則和程序是團體的章程,處理團體外部矛盾的主要方式是博弈與合作。公共管理的主要特點是領袖人物的權威影響力與合作協商式的民主管理。同時, 作為社會第三部門它又起著聯系基層公民社會與上層政府社會的中介作用。公共權力領域指高居于社會頂端的政府掌握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的領域,這是政府的公共行政領域,其管理功能就是代表和維護公共利益,整合公共資源, 管理公共事務,其管理的主要工具是權力、制度、法律和公共政策等。政府公共管理最鮮明的特點是對社會中介組織和公民大眾實施自上而下的合法的強制力。在公域里干公事維護公益的人,可以說都是政治人,他們不僅都有“權”的身份特點, 而且都和公共生活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任何一個人的一生都不能不與“公”字發生關系,人天生都是被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管理者。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亞里士多德講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句話是對的。

我們再來看看私人管理。私人管理的主體是個人和私人組織。私人領域一般簡稱為“私域”,由個人的私生活領域、家庭生活領域、私人企業活動領域和商品交易市場領域四個平行的不斷放大的圓圈層形成。私人管理的對象是私人的事務,一般簡稱為“私事”。私人管理的目的、實質和原則集中為一條,就是實現私人利益最大化,西方人把善于按這個原則辦事的人稱之為“理性經濟人”。私人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感情、道德、私人關系和合同制約。私人管理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私域、私事 、私利,集中到一點就是一個“私”字。

概括起來看,公共管理的最大特色可以概括為一個“公”字,私人管理的最大特色就是一個“私”字,這就是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最高本質和最大原則的區別,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分清公、私管理的不同界限,不能把公、私管理混為一談。

其次,讓我們看看公共管理是如何滲入私人管理的。從歷史上考察,人類社會的公共管理先于私人管理出現。在人類的原始氏族社會里人與人相互依賴,甚至人與自然也是一個統一體。正如列寧所說:“在人面前是自然現象之網。本能的人,即野蠻人沒有把自己同自然區分開來。”[15](P90) 因此,那個時代的人只知有 “公”,不知“私”為何物,所以,那個時代也只有公共管理,不存在私人管理。私人管理是人類歷史進入到階級社會的產物。自從人類個體的物質生產能力出現了剩余但又不能滿足全社會的生存和發展的時候,私有財產、私有制和私有觀念才產生了。此時人類一分為二,少數人成為剝削階級和壓迫階級,多數人成為被剝削階級和被壓迫階級,只是到了這個時期私人才開始關心私利對自己的私事進行私人管理。真正成熟發達的私人管理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產物,作為一門科學知識和管理學科則是以(美)泰羅1911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為創立標志的。這時候的私人管理在私人家庭生活里出現了“家政”服務;在私人企業管理里出現了委托人和經理人的不同角色。由于私人企業管理的規模越來越大,私事里面也有了公事需要管理,于是經理人也就扮演起企業“行政總裁”的角色,私人企業里也設立了所謂的公共關系部,還有了專門從事公共關系工作的公關先生和公關小姐??磥?,私人管理是很善于向公共管理學習的。往后私人管理發展很快,甚至比公共管理還發達,成熟的《管理學》理論竟成了私人企業管理的代名詞??梢?,私人管理和公共管理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最后,讓我們再看看私人管理是如何進入公共管理的。在現實社會里任何一個人都具有二重性身份,一方面他是私人,要生存發展,有私事,要謀取私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他又是公人,不可能脫離開公共生活而生存發展,因此,他又得干些公事(政府官員更是以擔任公職干公事執行公務的公共行政管理為專職),維護公共利益,維護社會共同體的公共秩序和良性運轉。人的這種二重性身份決定了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很容易發生互相交叉關系或互相滲透關系。既然私人管理可以學習公共管理,那么,公共管理有什么不能向私人管理學習的呢?上世紀80年代在英美興起的“新公共管理”,其實質就是公共管理學習和引入私人管理的結果。(美) 戴維·奧斯本和特德·蓋布勒著的《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論述了十個方面的政府改革:第一,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劃槳;第二,社區擁有的政府,授權而不是服務;第三,競爭性政府,把競爭機制注入到提供服務中去;第四,有使命感的政府,改變照章辦事的組織;第五,講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撥款;第六,受顧客驅使的政府,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第七,有事業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費;第八,有預見的政府,預防而不是治療;第九,分權的政府,從等級制到參與和協作;第十,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通過市場力量進行變革。[16]可以說,這是對新公共管理的內容特征比較全面的概括。私人管理的許多優點確實是值得公共管理學習和借鑒的,這對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很有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在根本點上忘記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的不同本質和原則區別,至少在以下幾點上私人管理是公共管理不能搬用的。第一,私人管理以私人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最高本質和最大原則,必然反對和損害公共利益,因此,公共管理必須干涉和限制私人利益泛濫。第二,私人管理者為謀私利往往不擇手段向公共管理者進行各種方式的行賄,而公共管理者很容易因受賄而蛻化成為腐敗分子,所以,公共管理者不能不預防私人管理者用裹著糖衣的“炮彈”發動的進攻。第三,私人管理是個人權威至上,獨裁專制,與公共管理的民主管理本性和公平價值取向是相對立的,值得公共管理警惕。第四,私人管理的隨意性很大,合同、制度往往會變成一張廢紙;而公共管理則必須把制度管理作為最基礎的管理方式,否則,社會生活就會亂作一團,無公共秩序可言。第五,私人管理的最大活動領域是自由市場,崇拜自發性、盲目性,必然導致經濟危機和社會兩極分化,因此,作為公共管理的最高代表者的政府必須運用公共權力、法律和公共政策對私人市場活動進行適當的干預和必要的宏觀調控。第六,新公共管理混淆了公、私管理,淡化、削弱乃至消解著政府公共管理,是十分危險的,是不可能持久的。盡管公共管理應當向私人管理學習和借鑒許多優良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和管理經驗,但是二者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里的為了不同的目的的性質根本不同的對不同事務所進行的管理活動,公與私的界限必須分明。這就是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應有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參考文獻]

[1]夏書章. 必須著力切實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J] . 中國行政管理,2005,(5).

[2]陳振明. 什么是公共管理(學)——相關概念辨析 [J]. 中國行政管理,2001,(2).

[3]張成福.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義:反思與批判 [J]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1); 張成福等.公共管理學 [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陳慶云. 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 [J] . 中國行政管理, 2000,(5).

[5]張康之等. 公共行政學 [M] .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公共管理導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6]汪玉凱主編. 公共管理 [M] .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7]喬耀章. 公共管理體系與公共道德體系初探 [J] . 學術研究,2005,(7).

[8]周樹志. 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J] . 中國行政管理,2001,(2).

[9]周樹志. 論公共管理范疇 [J] . 西北大學學報,2002,(5).

[10]陳慶云等. 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概念視角與模式 [J] . 中國行政管理,2005,(3).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4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張夢中. 論公共行政學的起源與范式轉變 [J] . 中國行政管理,2001,(7).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哈貝馬斯.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M] . 曹衛東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15]列寧. 哲學筆記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 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 . 周敦仁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6.

責任編輯:柏 桐

上一篇:哈利波特7的讀后感范文下一篇:地球生命保護傘教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