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

2023-09-17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1篇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以下簡稱“共享工程”) 是指采用現代信息技術, 對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和整合, 通過網絡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公眾享用的文化工程。目前依托各級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建立的省級中心、地 (縣) 市支中心、及鄉鎮 (街道) 和村 (社區) 基層站點, 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整體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

1 圖書館是“共享工程”建設的依托

1.1“共享工程”應與圖書館建設有機結合

“共享工程”建設的核心是數字資源建設, 其重點在于基層服務網點建設, 并以多種傳播方式為手段, 以共建共享為基本途徑。圖書館在這一工程建設中, 應積極行動, 為共享工程搭建信息平臺。圖書館的發展面臨許多困難, 單一的傳統圖書館服務方式是其重要原因。“共享工程”的實施將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和方式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 生動、快捷的傳播方式將為公眾開闊視野、獲取信息提供極大便利。公共圖書館建設應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來延伸、豐富服務內容, 在加強文獻服務的同時, 重點發展公共圖書館多媒體閱覽室。

1.2 建設農村文化共享工程是建設“共享工程”的重點和關鍵環節

在實際工作中, 作為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圖書館, 我們應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館藏優勢、管理優勢和人才優勢對鄉鎮文化站、圖書室進行有層次、分階段的建設和系統化的科學管理。主要通過建立基層業務輔導站和圖書流動站幫助提高鄉鎮文化站、圖書室的服務水平。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內容通俗易懂, 形式多樣, 富有鄉土氣息、利用講座、戲曲、圖書、電影等喜聞樂見的形式, 為那些渴望文化知識、渴望致富信息、渴望科學種田的農民和農業技術員提供極為寶貴的知識財富。

2 共享工程建設遇到的問題

2.1 經費問題

“共享工程”基層支中心 (點) 建設其技術環境要求較高, 場所規范, 設備配置, 信息服務和日常管理等均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雖然國家、省、市每年撥專項資金用于工程建設, 但依舊缺口較大, 這種單一的政府投資渠道不能很好地解決資金來源, 直接影響共享工程的快速發展。

2.2 網絡建設問題

各基層支中心雖然都建立了多媒體報告廳、電子閱覽室, 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計算機, 但有的計算機設備不達標, 這給網絡建設和對外服務宣傳等帶來諸多困難。

2.3 需求不旺, 服務滯后

由于部分館領導認識上的落伍, 加上網絡狀況及軟件使用和資金獲取困難等因素, 導致一些公共圖書館利用文化信息資源結合地方文化、科學、教育、農業等開展的服務內容有限, 多數鄉鎮點無人精通業務, 處于停頓、半停頓狀態, 使得鄉村居民利用文化信息資源的渠道過窄, 供求關系不旺。

2.4“共享工程”建設中涉及的版權問題

共享工程建設中涉及版權問題最多的當屬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打開共享工程的網站, 文化新聞、影視劇場、歌舞戲劇、農業養殖、名家講座、電子書籍等文化信息資源非常豐富。這些文化信息資源大部分是共享工程的主要建設單位即各級圖書館 (或稱共享工程各級分中心) 將已經公開出版發行的作品再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整合處理后重新對外發布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 共享工程的建設者首先是作品的使用者, 同時也是作品的傳播者。各及分中心在使用和傳播這些作品的同時, 也涉及到了作品本身的版權和使用范圍等諸多問題。如何處理好這方面的法律問題和利用相關規定進行版權使用的合理規避成了“共享工程”建設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3 發揮圖書館優勢建設“共享工程”

3.1 建立基層業務輔導站

對經濟發展比較快, 經濟實力雄厚, 在鄉鎮文化站、圖書室的建設方面肯投入、起點高、設施全、藏書豐富、自身發展的后勁比較充足的鄉鎮文化站、圖書室, 使其業務工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以便更好地為廣大農民讀者開展服務工作。

3.2 建立圖書流動站

這是公共圖書館開展文獻流通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它比較適合于鄉鎮經濟實力不是很強、財政投入有限、藏書數量不足的文化站、圖書室。圖書流動站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文獻數量可多可少, 文獻的載體形式可以互相補充, 文獻內容更適合本地區讀者閱讀特點。與此同時, 要重視建立特色文獻圖書流動站, 使其服務更具有針對性, 更能發揮文獻資源的作用。

3.3 積極處理發生的版權問題

雖然共享工程的目的是文化普及, 完全是無償使用資源, 但是否屬于合理使用, 除了要看使用作品的目的外, 還必須考慮使用作品的程度和對該作品的潛在市場價值所帶來的影響。共享工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 在努力實現廣大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的同時, 也必須考慮到成千上萬的創作者們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的貢獻和付出的心血??刹捎靡哉度霝橹? 其他贊助為輔的多種資金形式并存的版權費用支付方式。

4 改變服務理念, 充分利用“共享工程”

4.1 依托“共享工程”, 提高經費利用率

通過與“共享工程”省、市分中心聯網, 圖書館的可實際利用文獻數量迅速擴展, 有效地滿足了各類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 這就等于將有限購書經費的數量增值。圖書館根據需求來確定購書重點, 使有限的經費得到充分利用, 同時利用網絡服務來輔助解決個別需求。對于必須投入的電子閱覽室經費, 可采用政府與私人合作的方式, 由私人投資硬件設備, 通過適當收費或其他方式給予補償。

4.2 要有強烈的民生意識

“共享工程”的強大生命力主要體現在農村。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關鍵要洞悉當代農村所煥發出的巨大文化需求, 真正了解農民的所思、所想、所求, 以強烈的民生意識, 做好每一項工作。大多數農民工甚至不知道有公共圖書館, 即使知道有圖書館, 但覺得自己社會地位低、自卑, 沒有時間也不敢到圖書館里來。社會上的殘疾群體也是如此, 他們害怕到圖書館遭到拒絕, 甚至“白眼”。圖書館不僅要做好服務工作, 重要的是必須轉變觀念, 樹立為弱勢群體服務的理念, 消除對農民工和殘疾群體的歧視和偏見, 積極主動、熱情周到地為他們服務, 讓其感覺到他們和城市里的居民沒什么兩樣。同時, 公共圖書館應歡迎和感謝農民工和殘疾群體的到來, 為特殊群體服務使圖書館工作找到了創新點。

4.3 堅持以人為本, 創新服務方式, 提高服務質量

共享工程的實施, 豐富了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 緩解了圖書館因資金緊缺而不能為讀者購置好書、新書、電子圖書和聲像資源的燃眉之急, 不斷豐富了公共圖書館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和手段, 改善了服務質量, 它的實施對于滿足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特別是緩解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求文化知識難, 在滿足農民求富裕、求健康、求文明的需要和抵御腐朽沒落文化, 培育文明鄉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一項縮小城鄉差別、消除數字鴻溝的文化工程, 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總之“共享工程”的實施, 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 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徑, 對于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基礎, 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共享工程”信息化設備和豐富的數字化資源, 將激活和提長虹傳統的公共文化服務方式, 使之面貌一新。這對經濟欠發達地區, 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姚奇志.共享工程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 2009.4

[2]楊向陽.加強共享工程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06. (8)

[3]程嵐.共享工程與各級公共圖書館的關系[J].企業家天地, 2007. (10)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2篇

國家兩部委的235號文明確提出, “共建共享”的目的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節約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保護自然環境和景觀, 減少電信重復建設, 提高電信基礎設施利用率。而它的出臺背景是針對當前電信重組和即將啟動的新一輪網絡建設的實際情況。

電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 對促進3G建設, 加快重組以后運營商在全國的布網速度, 也有積極意義。第一, 可以緩解運營商基站選址難的問題, 大量基站的建設已經引發許多矛盾, 共享無疑是個好方法;第二, 融洽運營商和普通百姓之間的關系, 雖然一些老百姓談“輻”色變并不科學, 但減少基站建設肯定符合普通民眾的利益;第三, 信息通信朝“綠色”方向發展符合科學發展方向, 以更環保的方式建設先進的信息通信網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勘察設計要點

勘察設計中注意的問題:

勘察設計是共建共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作為無線專業工程師, 掌握共建共享的相關基站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限于篇幅, 本文僅描述無線專業勘察共享已有基站的要點。

對于無線專業, 注意以下步驟:

1. 機房部分勘察

(1) 認真勘察已有機房的空間, 測量已占用和未占用空間, 確定是否滿足新進的共享設備布放空間要求;

(2) 新增設備的供電方式;勘察已有基站的空開使用情況, 確定供電是否可以利舊, 還是需要新增;如新增仍然不夠, 需考慮新增配電設備。

(3) 核算機房蓄電池容量, 計算停電情況下, 是否滿足設備供電時間要求;判斷是否需要新增蓄電池組, 新增是否有空間 (樓面機房承重由土建專業負責) ;

(4) 勘察并測算走線架, 確定利舊還是新增, 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分層走線架方式;

(5) 勘察原有基站的接地方式, 確定新增設備的接地利舊還是新增接地點。

2. 天饋部分勘察

對于鐵塔站, 主要了解以下信息:

(1) 鐵塔高度; (2) 鐵塔平臺個數, 及已經使用和未使用的平臺; (3) 本基站原有制式和待共建共享的基站制式;

對于樓面站, 主要了解以下信息:

(1) 樓面已經使用的空間; (2) 已經有的抱桿高度和天線類型; (3) 本基站原有制式和待共建共享的基站制式。

三、系統隔離度理論計算

在所有勘察設計工作中, 最重要的步驟是理論隔離度的計算:

為保證系統隔離度要求, 同站址的無線系統間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如進行適當的頻率規劃、保持各系統天線間的空間隔離等??臻g隔離方式包括垂直隔離、水平隔離等, 實施時宜優先采取垂直隔離方式, 現有鐵塔不具備垂直隔離安裝條件時可采用水平隔離方式, 或采用二者混合方式??臻g隔離應合理設計天線隔離距離和朝向, 確保隔離度滿足各項指標要求。

對空間隔離無法滿足要求的, 應確認是否可通過加裝物理隔離設施或濾波器等適當技術措施實現, 且應保證不影響原業務經營者網絡質量。

天線距離與隔離度之間有對數線性關系。CELWAVE和KATHREIN天線公司以及麥羅拉等在試驗的基礎上, 總結出了空間隔離計算的經驗公式, 符合一般的計算要求, 是具有高通用性和公認的特定情況下的蜂窩移動天線隔離度計算公式, 是分析不同運營商基站間隔離度狀況, 解決隔離度計算分歧, 達到統一認識的判定標準。

1. 水平隔離度計算

水平隔離度Lh用分貝 (d B) 表示的公式如下:

其中, d為收發天線水平間隔 (單位:m) ;λ為天線工作波長 (單位:m) ;Gt、Gr分別為發射和接收天線的增益, 已經綜合考慮了發送和接收饋線電纜的損耗 (單位:dBi) 。Gt、Gr是兩天線在直線方向上的增益。當兩天線面對面時增益最大。如下圖中, 當兩天線以一定的角度水平放置時, 計算水平隔離度中代入公式的是Gt和Gr, 而不是Gtx和Grx。因此, 天線間的水平隔離度同天線的方向和波瓣相關。

圖中, Gt=Gtx-SLtx, Gr=Grx-SLrx

Gtx為發射天線增益, Grx為接收天線增益。SLtx為發射天線在信號輻射方向上的相對于最大增益的附加損失, SLrx為接收天線在信號輻射方向上的附加損失。這兩個附加損失一般從天線的水平波瓣參數中查表得到。

3.2垂直隔離度計算

垂直隔離同天線的垂直波瓣的關系不大, 垂直隔離度Lv用分貝表示公式如下 (圖) :

其中, d為收發天線垂直間隔 (單位:m) ;λ為天線工作波長 (單位:m) 。

四、系統隔離度計算參數表

共建共享時, 各無線系統間隔離度應滿足表1的具體要求。

根據表1和第三部分可以計算得到各系統天線的水平和垂直隔離距離, 此處不再贅述。

五、總結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3篇

隨著我國電信重組完成,3G牌照頒發,運營商向全業務轉型,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與升級換代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自2009年3G牌照發放以來,我國3G基站建設規模達到36.7萬個,建設總量是2G網絡十幾年來所累積規模的一半,開創了全球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建設記錄;3G基站數量移動/聯通/電信的比例為1/0.92/1,處于均衡發展態勢。2010年4月,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3G網絡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11年3G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大部分縣城、鄉鎮、主要高速公路和風景區,3G建設總投資4000億元,3G基站超過40萬個,3G用戶達到1.5萬億戶。如此大規模的網絡投資,將使基站數量日益增多,密度不斷加大,選址更加困難。如何避免重復建設,實現移動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全業務運營商格局的形成,以及運營商本身的多制式系統,使基站密度大,站址資源受限;同時,普通群眾對天線電磁輻射的恐懼,使站址選點更困難。但各運營商頻段和移動制式不同,通過有效規劃使得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塔架站點位置建站共享成為可能。

二、共建共享的可行性論證與工程應用分析

1、防雷接地系統共享

移動通信多系統共享站址, 需要著重考慮建筑物或塔架防雷接地設施的共享性。對于原有站址,基站設計時對室外桿塔、建筑物防雷帶、室內聯合接地排的設計,一般能滿足移動通信基站接地電阻參數小于5Ω的要求(YD5098-2005規范在土壤電阻率小于700時≤10Ω);對于新建站點,只需按共享標準要求設計?;静煌O施對接地電阻的要求稍有差異,在共享基站時可按以下參數進行測試或設計,基站基座≤4Ω、天饋線金屬屏蔽層≤4Ω、信號避雷器≤10Ω、電源避雷器≤4Ω、安全保護地≤4Ω、通信機房≤1Ω。

移動基站防雷接地系統由大地、接地電極、接地引入線、地線匯流排、接地配線五部分組成。對于桿塔接地:塔架為樓頂塔時, 在屋頂防雷引下線或在相同作用的建筑物主鋼筋上分別就近焊接, 焊點做防護處理且保證連接點的數量和分散性;鐵塔為落地塔時, 鐵塔應建地網。對于機房接地:基站機房單獨建設時, 機房屋頂應設避雷網, 形成“準法拉第籠”, 其網格尺寸不大于3m×3m, 并與屋頂避雷針 (帶) 按3m間距一一焊接連通, 機房屋頂四角設避雷電流引下線, 該引下線可用40mm×4mm鍍鋅扁鋼, 其上端與避雷帶、下端與地網焊接連通[1]?;緳C房為租用民房時, 應找到房屋本身的接地引下線或建筑物中起防雷作用的主鋼筋, 用鍍鋅扁鋼焊接引入機房周圍形成一圈密閉接地環。

基站室內接地系統可按如圖1所示進行設置?;臼彝饨拥叵到y可按如圖2所示進行設置。共享接地系統時,如室內室外接地排接線端子已滿,可在相應匯流銅排上鉆孔,將接地線接到新鉆孔洞。新裝天線位置應確保在避雷針保護區內,保護設計角取30o。

2、機房空間共享

雖然各廠家設備和機架配置要求不同, 但基站主設備和傳輸設備機架占地面積一般為600mm×300mm或600mm×600mm;電源設備機架占地面積一般為600mm×400mm;蓄電池4組(-48V800Ah)占地面積一般為1000mm×500mm;3P或5P空調1個占地面積約為900mm×400mm。機架列架前后走道間距一般為>0.8m;列架左右兩側間距一般不小于0.8m?;竟蚕戆幢容^充裕的冗余因素考慮,可按單系統三扇區主設備3架、傳輸設備1架、電源2架、蓄電池4組和空調2個設計機房空間。因此2G單系統機房按矩形如圖3所示進行冗余預算,占地面積約15㎡,實際原有建站一般都不小于20㎡。

如按移動公司 (GSM900/DCS1800/TD-SCDMA) 、電信公司(CDMA2000)和聯通公司(GSM900/WCDMA) 的多系統共享機房配置,共享傳輸架、電源架和蓄電池組,僅增加電源和蓄電池組容量,則機房只增加機柜2~3列,機房寬度增加3.2~4.8m,所需機房總面積達到34.22~43.66㎡。3G基站由于采用射頻拉遠技術一般只占2個機架位置,實際工程中可以更有效節省空間,所以機房一般在35㎡就可以滿足三家企業共享空間。

在機房空間滿足的情況下,需要考慮機房承重因素。對于落地機房可不予考慮,但對于非落地機房則需要在每平米承重滿足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共享[2]。一般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地板承重應大于600kg/㎡, 電源蓄電池機房要求800kg/㎡。對于已建基站可以采取查詢建筑物圖紙確定載荷;對于較久遠的建筑物,則需要采用常見的承重評估方法進行測算,比較簡單易行的是“現場設備檢測法”。

3、直流(DC)共享

各運營商直流電源系統配置設備型號差異較大,考慮最大限度共建共享,電源最佳共享方式是第三方提供包括交流引入、蓄電池、開關電源在內的全套系統供運營商使用?;九潆娤到y如圖4所示。

直流系統包括基站主設備、傳輸設備、DC架和電池組充電等。雖然不同廠家不同系統設備功耗不同,但懸殊不大,一般主設備功耗在左右;傳輸設備功耗在,即使是機架滿配大約也僅;直流開關電源功耗較小,一般在以內;蓄電池組僅在充電過程中產生功耗。

對于蓄電池容量的選擇,可按下式估算:

,其中C為蓄電池組容量;K1為安全系數可取1.2;K2為放電容量系數可按下表取值,農村站點可取四類市電;在基站I1中為主設備負載電流,I2為傳輸設備等負載電流。如基站主設備2Kw/-48V基站負載約40A, 傳輸250w/-48V負載約5A, 可設停電時先供電5小時,然后斷主設備后對傳輸再維持10小時供電,電池欠壓保護,則C=1.2×6.02 (40+5) +1.2×10×5=385.08Ah, 因此可配置400Ah/2組的蓄電池組。蓄電池組放電參數列表1。

對于開關電源的容量與選擇,首先確定基站主設備和傳輸設備負載總電流Ifz;其次按公式計算開關電源總輸出電流IOUT=Ifz+組數0.2C, C為蓄電池額定容量(A h);第三,計算整流模塊數量N≥IOUT/IZ, IZ為整流模塊的額定輸出電流;第四,N取整數,N≤10時配置整流模塊數為N+1, N>10時每10個模塊加配1個。如基站主設備傳輸, -48V直流供電負載Ifz約為45A, 代入開關電源總輸出電流IOUT=45+2×0.2×200=125A;選額定輸出電流IZ為50A的整流模塊,則IOUT/IZ=2.5;取整按N+1原則配置整流模塊數量為4個。

對于直流電源饋線的選擇,一般按公式計算,其中A為導體截面積mm2;I為流過導線的最大電流A;L為導線長度m;?U為導線上的允許壓降V;為導體的電導率m/Ω·mm2銅57。ΔU取值按規范,直流放電回路(即從蓄電池組兩端到通信設備受電兩端)的全程壓降,-48V電源一般取不大于3V(包含直流配電屏內連接蓄電池組的兩端到各直流輸出分路兩端電壓降應不大于500mV);蓄電池組至直流配電屏導線允許壓降以不超過0.5V為宜。如直流負載Ifz約為45A,蓄電池到直流配電屏之間距離10m, 則蓄電池組到直流配電屏之間直流導線可按下式計算。因此,選擇截面為35mm2的銅芯電力電纜4根(每組電池組兩根)。同理,可測算直流配電屏到通信設備受電端的直流導線。

4、調溫系統共享

根據GF014-1995《通信機房環境條件》的規范要求,基站機房溫度應保持在10~35℃之間;濕度應保持在10%~90%之間;空氣潔凈度達到B級[3],并要求基站機房不能出現結露情況;但按照DXJS1006-2005要求更嚴格;實際基站共享過程中室內溫度不高于28℃,濕度不高于75%為宜。機房內顯熱量占全部發熱量的90%以上,包括設備運行發熱量,照明發熱量,人體顯熱發熱量, 通過墻體結構的傳熱量。通信機房設備發熱量一般按160~220W/㎡計算,對基站機房即使比較密集的共享也基本適宜,無論選擇柜式空調或其它節能恒溫系統均可據此估算,而且建議選用大風量、小焓差的機房專用空調。如共享基站面積為35㎡,按220W/㎡估算所需的制冷量約為7.7KW;墻體或門窗消耗一定制冷量,不同方向略有不同,可按150W/㎡估算,設6×6×3m按5面計算所需制冷量約為16.2KW;照明熱可取8W/㎡×35;新風熱可取15~20W/㎡×35;忽略人體熱。因此,可配置制冷量為24.88KW,這比單純按移動基站單位面積所需制冷量300~350W/㎡×35再冗余30%計算得到的15.925KW大得多。如取22KW,根據輸入功率=空調制冷量/能效比,設能效比取3,則空調輸入功率7.35KW,按需配置普通柜式空調7.35÷0.735≈10匹,大約配置2臺5P空調已足夠密集共享。

現在,也有較簡便的基站空調容量計算公式:

, 其中Px為機房所有設備發熱量KW, Sx為機房面積㎡。

5、市電引入(AC)共享

共享基站交流引入容量,要滿足基站直流和交流系統功耗要求。直流系統包括基站主設備2KW、傳輸設備300W、開關電源功耗小一般在50W以內、蓄電池組僅在充電過程中產生功耗,而充電時間較長,充電電流小可不予考慮。交流系統包括空調、照明、監控設施、應急備用插座和室外拉遠設備等,2臺5P空調設備耗電功率約7.35KW左右;監控設施耗電量較小,冗余考慮50W;照明設備按機房平均照度300~450Lx,無眩光采用鑲入天花板日光燈照明,35㎡機房按4組8支25W共200W考慮;射頻拉遠功耗350W以內;備用插座考慮兩組各400W左右。上述合計總功耗約為11.1KW。

交流電源線的線芯截面積可按如下過程計算。

;單相負載供電時I=S/U;三相負載供電時I=S/3U;A≥I/J。其中,S為視在功率;P為有功功率;Q為無功功率;U為相電壓有效值;I為導線通過電流有效值;A為導線線芯截面積;j為導線電流密度,銅芯絕緣導線的電流密度可按2~5A/mm2來選?。寒斖ㄟ^導線的電流不大于40A時,取電流密度為5~4A/mm2;當導線電流為41~100A時,取電流密度為3~2A/mm2;當導線電流大于100A時,取電流密度為2A/mm2。

機房外引入機房內配電箱交流電源線,可選擇三相4芯阻燃銅芯電力電纜,如11.1KW以全部負荷為有功功率計算,則:。絕緣導線的線芯標稱截面積系列為: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mm 2等。如果計算結果電源線所需線芯截面積在6mm2以下,宜從機械強度考慮,選用線芯截面積為10mm2。所以可選截面為6或10mm2的三相4芯阻燃銅芯電力電纜。

機房內配電箱到開關電源系統交流電源線,如上述基站主設備和傳輸設備2.3KW,可按同樣方法計算選擇截面為1、1.5、2.5、4或6mm2的三相4芯阻燃銅芯電力電纜。同樣,也可以根據-48V基站負載電流大小,計算所需要的開關電源系統和整流模塊個數,從而計算開關電源系統輸入功率或電流,以此來計算交流電源線。

以上是對單系統基站進行的模擬計算,當實施基站共建共享時,就需要考慮多系統主設備增加的功耗,初步估算新建站所需要的線徑,以及原建站交流電源線是否滿足共享。如按移動公司(GSM900/DCS1800/TD-SCDMA)、電信公司(CDMA2000)和聯通公司(GSM900/WCDMA)的多系統共享,考慮冗余配置,一般基站市電交流容量引入都不小于40~45KW。

6、室內外走線架共享

通常機房室內走線架寬400mm,距離屋頂300mm,距離地板2600mm左右,安裝在機架上方。對于基站共建共享時,可考慮加寬走線架到500mm或采取架設2~3層走線架的方式實現共享。走線架需保護接地,室內走線架應每隔5~10m接地一次,走線架接地處應除去防銹漆才裝接地線,接好后再涂上防銹漆。所有線纜在走線架上應進行固定,并設置標簽,非屏蔽交直流電纜與通信線并行敷設時,應預留100~150mm間距。饋線在水平走線架每隔1.5~2m要固定;在垂直方向每隔1m要固定;無論水平走線架或爬墻走線架均要橫平豎直,增加固定點,確保牢固。

室外樓頂水平走線架距樓面不小于300mm,共享時可考慮加寬走線架到500mm或600mm。在距離拐彎40cm處設立橫檔以使饋線在彎曲后能有一個固定。

7、饋管(窗)共享

室外饋線一般是通過樓頂走線架爬梯上塔架,但也有部分是通過PVC管方式走線。對于預埋管道形式,主要考慮共享時饋線數量、型號,留有冗余。饋線拐彎應圓滑均勻,彎曲半徑大于等于饋線外徑的15倍;軟饋線的彎曲半徑大于等于饋線外徑的10倍。饋線屏蔽層應在塔頂、離開塔身的轉彎處、進入機房前等處妥善接地,實際施工中如果塔不是太高,塔頂一點可不予考慮;但如果饋線較長(如超過60m),則相應增加接地點,實際工作分為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在離兩種不同物質接口或拐彎1.5m-2m處接地;二是直線長度超過45米處接地,原則上不能直接利用塔梯作為接地點。饋線進入機房前要有滴水彎等防雨水措施;饋線接頭和饋管接地處要做防水處理,先裹半導電自溶膠(防水膠)、然后是密封膠(自溶膠)、最后再裹PVC絕緣膠,纏繞防水膠帶時,首先應從下往上逐層纏繞、然后從上往下逐層纏繞、最后再從下往上逐層纏繞,上一層覆蓋下一層三分之一左右,這樣可防止雨水、濕氣滲漏,影響接地效果;避雷接地夾接地線引向應由上往下,順勢引出,與饋管夾角以不大于15°為宜,不可成U型直彎形狀。

饋線穿墻板的規格有4孔、6孔等,如圖5所示,饋線外徑27.75mm。已建2G基站饋線窗一般為可穿3根的饋線,實現共享時需要重新擴窗。新建共享站點要按3家運營商2G/3G不同制式的需求配置,開設饋線窗,一般2G需要3根饋線;CDMA2000與WCDMA一般需要1根GPS線3根饋線;TD-SCDMA單扇區9根饋線(8信號線1校準線),三扇區27根饋線1條GPS線3條電源線,但如果采取光纖拉遠則只需要1光纜1GPS線3條電源線1條接地線共6根線,每根約饋線外徑大小16mm。GPS饋線也需要接地;在共建共享站點中可預留1~2個饋線窗;未使用的入室洞或饋線窗要密封。

8、傳輸系統共享

傳輸系統共享,最典型的是基站到基站之間光纜(傳輸網環或鏈上網元之間)、基站室內到室外拉遠光纜之間的共享;有條件的可實現傳輸設備共享。如圖6所示為站點間光纜共享示意圖,室外與室內間光纜共享同理。

9、共享室內環境監控系統

對于監控系統,如果是由第三方建站和維護管理,可以共享。站點或遠程安裝報警控制主機,用來收集防盜、防火、防振、水侵、潮濕、溫度等像監控信號,經傳輸網絡把監控信號上傳到監控中心,實現環境監控,一般包括門禁、煙感、溫濕度感應、電源監控等。

10、桿塔(塔桅)共享

(1) 桿塔安全負荷要求

新建塔桅共享時,設計應考慮塔桅安全負荷、風荷。原建塔桅共享,需對塔桅安全評估,要能滿足塔桅設計負荷要求;必要時需對基礎和塔身構件加固改造;如因地質原因無法加固改造或本身存在安全隱患的塔桅,不宜實施共享[4]。塔桅風荷載大小與受風面積有關,主要與塔身構件、平臺構件和天線面板面積相關,如果原塔桅加裝天線受風面積太大,可考慮平臺改支架方式減小風阻,如圖7所示。

桿塔安全負荷要求可參見“移動通信塔桅設計規范”。移動通信鋼塔桅結構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基本風壓不得小于0.35;在風荷載作用下,塔桅結構任意點的水平位移不得大于該點離地高的1/75,桅桿結構層間的相對水平位移不得大于層間高度的1/75;風荷載的計算應考慮塔桅構件、平臺、天線及其它附屬物的擋風面積,天線的擋風面積應按實際方向角度計算,無法確定方向時可按天線正面面積的75%計算;正方形角鋼塔根開尺寸不小于塔高的1/8。

(2) 天線隔離度要求

相同系統的不同站之間和同站點不同扇區之間需要考慮同頻干擾,主要通過合理的頻率復用規劃、天線下傾等方式解決。而不同系統共享塔桅,系統間的干擾源是站點內一個系統的Tx(下行)對另一系統的Rx(上行)干擾,主要有雜散干擾、阻塞干擾和互調干擾。

互調干擾因無委合理的頻譜劃分,較好的抑制了互調落入另一系統上行頻帶內。雜散干擾與阻塞干擾是共塔桅需著重考慮的問題[4],其中雜散干擾是確定天線隔離度的主要因素,一般遵循雜散干擾寄生輻射信號強度應比接收機噪聲基底低10dB,雜散干擾得到抑制則其它干擾抑制一般都能滿足[5]。天線隔離有多種措施,其中空間隔離是共塔桅系統間最有效的方式,空間隔離一般常用水平隔離和垂直隔離。采用雙斜率傳播模型分析基站天線間傳播損耗, 則水平和垂直空間隔離可分別用下式計算[6]。

其中:H為收發天線水平隔離度dB;V為收發天線垂直隔離度dB;Dh為收發天線水平距離m;Dv為收發天線垂直距離m;λ為接收天線波長m;G指天線在收發天線連線方向上的增益。理論上,共站系統空間隔離的要求可參照表2計算結果。

共站系統天線隔離度的理論推算和傳播損耗模型,包含有假設和留有冗余,計算相對保守,較高評估所需天線隔離度,一般隔離距離都超過了實際值。因此,共站工程主要通過實測的方法確定天線所需隔離距離。垂直隔離效果優于水平隔離,建議盡可能多采用垂直隔離。工程中限于塔桅條件達不到隔離要求的,可考慮在基站發射機輸出端增加帶通濾波器,減少雜散功率發射。

(3) 電磁輻射參量要求

按國家《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共享型基站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加環境電磁輻射后不能超過40;按輻射環境保護管理的相關規定,單個移動系統的項目輻射管理值為8。因此,理論上共享型站點可建5個系統,但加上環境電磁輻射,一般不高于4個[7]。增加載頻與容量一般不會明顯增加電磁輻射。天線與環境敏感點的高差距離越大,輻射越小。

3、結束語

接入無線化是通信發展的主要趨勢,移動通信規劃路線圖與制度建設為基站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共建共享可有效降低能耗與原材料消耗,符合環保和節能減排的需要;可有效節省投資、增大效益,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因此,基站共建共享,是通信企業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后實施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是推動移動通信可持續發展,實現利國利民利企業的重要舉措。共建共享是通信運營商之間、通信運營商與通信服務商之間,站點建設實現共贏的最好投資模式,也是全社會共同的美好愿景。但是也應看到,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多種因素制約,共建共享工作任重而道遠。共建共享本身也需要因地、因時而異,區別規劃和對待。最好的共建共享模式之一仍然是第三方——通信服務商建塔站、溫控和環境監控系統并維護,運營商租借站點設施建網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韋澤訓.無線通信站點防雷工程設計.四川師范大學學報, 20049 (3) .

[2]王明宇.基站共建共享政策及其實現方案.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09.

[3]謝代鋒, 葛俊等.智能熱交換器與空調系統構建的綠色基站解決方案與實踐.信息通信技術, 2009 (4) .

[4]黃和建, 章亦民等.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研究.電信科學, 2009 (10) .

[5]段紅光, 畢敏等.TD-SCDMA網絡規劃優化方法與案例.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4篇

1. 立項背景

本項目實施之前, 遼寧地區的文化共享工程先后嘗試了多種方式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傳播網絡, 也建設了一部分鄉鎮、村的試點。但經過幾年實踐后發現, 要想達到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目標, 必須結合遼寧實際, 注重實效, 找到一條成本低、覆蓋廣、推廣方便的新路子。

2008年底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廣電總局的領導下, 經過多次充分的實驗、論證, 最后確立遼寧模式的文化共享工程平臺是以有線電視網傳輸為主, 輔以直播星傳輸的“廣電模式”——就是用已覆蓋遼寧省98%以上地區的廣播電視村村通網絡, 傳輸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 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家里用電視機就能收聽收看到文化共享工程的節目。該模式的確立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 項目主要內容

1) 平臺架構

遼寧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由信息制作管理系統、信息播出系統、信息傳輸系統和信息終端接收系統構成。

2) 平臺功能

(1) 文化前端的信息制作系統和廣電前端的信息播出系統同時具備信息采集、制作、存儲等功能。

(2) 信息傳輸系統由SDH光纜傳輸網絡構成, 分為南北兩個環路, 具備業務自動保護功能, 為信息傳輸提供可靠保障。

(3) 信息終端接收系統具有兩種接收方式:在農戶家中直接通過電視收看文化信息和在農戶家中通過機頂盒接收文化信息。

3. 項目實施情況

模擬頻道已經于2008年12月28日開播, 覆蓋全省62個涉農縣區226萬農戶。

PUSH VOD系統于2009年1月19日正式播出, 全省已完成11萬戶。

通過VOD、NVOD等其它多種方式覆蓋全省近200萬戶。

4. 主要技術創新點

本項目實現了技術模式和規模效應的兩大突破。

技術上, 在全國廣播電視單向網絡中首次采取PUSH VOD推送技術, 安裝推送式機頂盒, 實現信息的點播收看。

規模上, 在全國首次大范圍采用基于數字電視的推送點播技術實現農村文化信息共享服務, 解決了大規模部署的技術問題及實施問題。

5. 效益分析

遼寧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做到了三個結合:即與廣播電視村村通相結合、與我省有線電視數字化整轉相結合、與全省廣播電視網絡資源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5篇

一、我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現狀

2002年4月,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由文化部和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 成為一項以縮小城鄉的文化差距、改善城鄉的文化服務體系以及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為主要目的的文化創新工程。通過不斷地發展與完善, 文化共享工程已初步形成了借助互聯網、通信網、衛星網、廣播電視網和電子政務外網等多種手段來進行數字資源傳播的技術渠道, 促使了文化信息資源之間的有效傳遞與共享, 并且初步形成了適應工程業務要求的三網融合、移動互聯以及云計算等多種技術模式, 實現了基層的文化單位信息化水平、數字資源服務水平的巨大提升, 給廣大人民群眾借助多種方式來從各種渠道獲得并使用相關文化信息資源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據統計, 2011年底我國文化共享工程的經費投入總額已經達到了66.87億元, 總計培訓人次達591萬人, 并給11.2億多群眾提供了服務。經過十年的不斷努力, 到2012年5月, 我國文化共享工程已經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800多個縣級支中心、28000多個鄉鎮基層服務點以及60多萬個行政基層服務點, 其中一部分省 (市、區) 的村級覆蓋范圍已延伸至自然村, 涵蓋了藝術欣賞、文化教育、農業科技、少兒動漫、知識講座等視頻資源的數字資源建設的總量高達136.4TB。設在我館的共享工程靜海支中心, 截至目前已建成1個支中心, 284個鄉鎮村基層點, 通過外購與自建的數字資源2.32TB。

二、我國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大多設立于縣級圖書館, 建設中的縣級支中心主要作用包括:承接、整合并配送文化信息資源, 即借助現代化通信手段對資源進行接收與整理, 并通過各種傳播流行文化信息資源來提高終端接收終端管理服務的質量, 提供技術指導和終端指導, 實現保護設備和對當地城市服務水平管理和監督的資源更新。由此可見, 縣級支中心作為文化共享工程網絡建設中的重要的環節, 其作用的良好發揮對整個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 專項資金的投入不足。

資金是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日常運行當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然而目前我國各級、各地政府對于共享工程的認識存在嚴重的偏位, 重經濟輕文化, 對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 使得文化建設包括共享工程投入嚴重不足。而共享工程建設必要的設備配備、場所設置、信息服務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缺少足夠的資金投放, 導致其只能流于形式。以我館為例, 每年財政所撥購書經費都無法達到基本要求, 甚至連續幾年根本沒有購書經費, 就更難保證共享工程的日常運行費用。其他相關設備購置和更新費、數字文獻資源購置費、互聯網光纖費、設備維護費、軟件升級更新費及人員輔導培訓費等更是未被納入到預算當中。共享工程的資源整理費、水電費及對各個鄉鎮的輔導培訓費和設備的更新費用等運行經費都嚴重不足。同時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單位, 縣級公共圖書館所撥資金普遍存在著受到地方政府占用的現象, 這也給縣級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順利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二) 人員和技術力量的不足。

在國家以及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總體要求當中, 明確了縣級支中心人員需負責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工作、所轄基層中心的業務指導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 這就使得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知識與技術才能勝任共享工程的建設與服務工作。然而實際上, 各區縣支中心特別是縣級支中心工作人員中具有計算機專業本??圃紝W歷者寥寥無幾, 大多數只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缺少對相關計算機與網絡知識的系統化學習。就我館的實際情況來看, 負責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設工作的4名技術人員, 除了做好支中心的日常工作以外, 還需承擔電子閱覽室的讀者接待、館內局域網絡和專用服務器的維護、博物館的網站更新, 還有維持管理, 網絡設備維修, 后臺維修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很多工作終端設備的維護, 同時, 工作人員的水平限制, 技術條件, 技術的訓練和各種各樣其他的因素, 功能的技術骨干的中心完全的游戲, 達成困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專業人才、參加培訓的機會少。

三、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建設的有效對策

(一) 強化領導重視, 建立長效機制。

作為新時期的一項惠農工程, 各項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日常運行、相關設備的后續維護、數字資源的建設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 目前國家給各基層所投入的設備補助不能滿足文化共享工程運行期間的經費需求, 因此, 要想保證文化共享工程的順利運行, 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應爭取政府提高對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 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長效機制, 加大對共享工程這一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地方自治體項目資本投資, 為了社會的其他資金的支援, 得到了。共享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 與投資資金運用合理、完全應該是。我們建設的成功體驗會得到文化局的認可, 地區城市年度資金提供, 市財政每年建設費的設立的資助下, 被交付特別資金的文化共享工程, 每天的活動項目, 共享網絡的維持管理和資本的支持。

(二) 加大人員培訓, 組建人才隊伍。

除了資金投入之外, 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也是文化共享工程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目前, 受到縣級圖書館具備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員不足的制約, 我國很多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難以有效地進行。就我縣而言, 支中心在實際工作運行過程中便面臨了諸多困難, 例如接收節目的問題、服務器的問題、刻錄光盤的問題等, 因館內的相關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導致每次出現問題時只能不斷向市級分中心的技術人員進行電話請教, 在無法通過電話來解決時就把分中心的技術人員請到館里進行維護、排除故障。由于分中心的工作任務也非常繁重, 技術人員脫不開身我們就只能等待, 這樣就勢必會給下一步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 縣級館的專門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尤為關鍵, 應當由市級分中心對縣級支中心的人員進行統一安排培訓, 及時地做好縣支中心的人員培訓工作, 并由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來對鄉 (鎮) 基層服務點的技術人員培訓工作進行安排。保證培訓工作的經?;c規范化, 對培訓標準進行統一制定, 通過網絡互動、集中授課和光盤教學等方式按分級分批的原則來展開培訓。盡快培養出一支業務熟練、技術過硬、服務優良、管理規范的管理人才隊伍, 給各地的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的實施帶來人員保障。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一項互惠互利的民心工程, 我們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才能使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實現預期的效果, 使基層的科技與文化信息資源的推廣、利用工作更加生機勃勃、豐富多彩, 從而保證共享資源建設的投入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 使共享工程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全國共享工程建設當中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為文化共享工程網絡建設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縣級支中心對于整個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探討了縣級支中心在建設中所遇到的幾個問題, 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建設,問題,對策

參考文獻

[1] 閻瓊英.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重慶圖情研究, 2008 (2) .

[2] 楊清華.共享工程與農村文化建設[J].河北科技圖苑, 2009 (3) .

[3] 王鳳娥, 邱茂煒.圖書館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設中的困境與變革[J].圖書館學刊, 2009 (8) .

[4] 吳鳳琴.共享工程基層中心建設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07 (5) .

共享工程論文范文第6篇

1 基本情況

貴州省興義市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國土面積2915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聚居著漢、布依、苗、彝等27個民族。轄22個鄉鎮、8個街道辦、37個社區,184個行政村。截至2012年12月,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縣級支中心1個和22個鄉鎮、4個街道辦、188個行政村、16個社區、5個機關企業等共235個基層服務點,初步形成了市(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企業)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村村通、全覆蓋”,全市各級基層服務點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年均接待各類讀者20萬余人次,擴大了共享工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發展狀況

2004年以來,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資源建設、技術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及資源建設方面,興義市2004年建成興義市圖書館、馬嶺鎮平寨村兩個基層服務點,分別安裝了共享工程服務器1臺、衛星接收系統1套、投影播放設備1套和500G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文化信息閱覽查詢服務。2007年10月,組建興義市文化共享網絡圖書館,采取以圖書館為主體,單位職工和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等方式,籌資36萬元配置電腦85臺/套等設施設備,開放了公共電子閱覽室、多媒體網絡室、多功能視聽室等服務窗口,依托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平臺資源,開展電子圖書/音像資料借閱、網上資料查詢、參考咨詢輔導、舉辦專題講座、免費播放優秀影視片、提供網絡服務活動,年均接待各類讀者10萬余人次,為傳統服務模式下的公共圖書館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2008年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爭取國家和地方財政投資221.6萬元,建成興義市支中心1個,鄉鎮(街道辦)、行政村(社區)基層服務點213個。2008年10月建成興義市縣級支中心,新增公共電子閱覽室1個,配置讀者端計算機36臺(套),衛星接收系統1套,投影播放設備1套,資源服務器4臺等設備。2008年12月在興義市圖書館內掛牌成立興義市縣級支中心,貴州省分中心授牌并配送了約1.0 TB的數字資源。

2011年6月起,興義市縣級支中心及各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全部實現免費開放,2011年至2012年獲得國家和地方財政補助免費開放經費共256萬元,獲中央財政補助村級文化事業經費共134萬元,主要用于村級文化共享工程、農家書屋、文藝演出、體育活動等文化服務項目。全市2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獲得國家財政統籌配套價值約210萬元的設施設備。2012年建成全市22個鄉鎮、4個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每個點配備了6臺讀者端計算機,并安裝了1.0 TB數字圖書館資源。目前,通過資源配送、衛星接收、網絡下載、自建購買等途徑,興義市支中心已整理存儲數字資源約4.5 TB,初步形成圖書期刊、影視曲藝、知識講座、法律常識、農業科技、衛生保健等數字資源庫,為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數字文化服務,滿足城鄉群眾學習需求提供了資源保障。

(2)在技術支持、合作共建、惠民服務等方面,興義市縣級支中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加強與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貴州網恒科技服務公司等單位進行技術合作,根據《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與農村黨員遠教工程整合建設實施方案》等安排部署,推進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工程等合作共建,整合建成223個鄉鎮、社區、行政村基層服務點。同時,協助建成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中國建設銀行黔西南分行、興義市飲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興義市總工會等單位“職工書屋”服務點,由企業和建設單位投資60余萬元,組建開放4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受到了企業職工和基層群眾的普遍歡迎。

(3)在宣傳推廣、培訓工作、工程管理和隊伍建設等方面,興義市支中心不斷加強與新聞媒體進行合作,借助地方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宣傳欄等平臺優勢,通過電視專題片、宣傳資料、宣傳展覽、網頁平面等途徑,抓好文化共享工程宣傳推廣工作,讓廣大基層群眾逐步認識、了解并參與共享工程建設與服務工作,充分發揮了工程設備及資源的積極作用。同時,結合國家中心、省分中心工作安排部署,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對全市工程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使之較系統地學習了共享工程硬件安裝與操作,計算機與網絡基礎知識,投影機的使用和上機操作,基層服務經驗等方面內容,達到了培訓預期效果,為推進興義市共享工程建設、管理與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3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實施完善了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增強了圖書館的服務活力,推動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亟需解決。

一是基層領導對實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性、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大部分鄉鎮沒有落實工程運行保障經費,影響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管理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是共享工程專業人才匱乏和不穩定性,影響了工程的順利開展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公共數字文化創新工程,特別需要熟悉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推動開展工作。由于興義市農村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發展滯后,導致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匱乏,加之農村基層文化工作沒有嚴格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績效考核范圍,使得基層文化隊伍幾乎沒有從事群眾文化工作,鄉鎮文化站(室)有崗無人或人員被借用到其他部門工作等現象非常普遍,基層文化隊伍的不穩定性導致部分基層服務點無法正常利用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設備為廣大群眾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三是共享工程運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長效運行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目前貴州省文化共享工程管理辦法尚未正式頒布實施,其運行管理機制尚未完善、長效的運行管理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全省大部分地區還未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目標考核范圍,從而影響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服務功能正常發揮作用。

四是共享工程宣傳力度還不夠,基層服務點工作自覺性不夠,服務內容和方式有待加強,廣大城鄉群眾對該工程的認知度不高。雖然興義市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和服務過程中也注重了宣傳工作,但總體來說宣傳的力度和效果不佳,宣傳的方法和途徑單一,深入農村基層服務點開展宣傳與服務工作的力度不夠,導致城鄉群眾對文化共享工程的認知度不足,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共享工程對農村群眾的服務程度和服務面。

4 關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要正確處理“建”與“管”的關系,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確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二要正確處理“建”與“用”的關系,堅持以服務為導向,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惠民服務。三要正確處理“供”與“需”的關系,堅持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努力提高數字資源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吸引力。四要正確處理“有”與“用”的關系,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全面推進文化共享工程管理服務工作。

(2)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將共享工程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共享工程納入鞏固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文化先進鄉鎮等相關評比標準,把共享工程建設管理與服務工作納入地方公共文化建設規劃,以及創建文明鄉鎮、文明村寨、文明社區的工作要求,將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管理與服務情況作為衡量地方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指標進行考核、抓好落實。

(3)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工程運轉經費。

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資金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入和省級財政配套,地方財政需配套落實各基層服務點運行管理基本費用。地方政府應逐步加大基本費用的投入力度,確保工程建設管理各項經費落實到位。

(4)加強協作共建、促進資源共享,擴大工程服務范圍。

借助國家“三網融合”工程發展機遇,加強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工程等合作共建,完善構建內容安全、服務規范、環境良好、覆蓋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工廠企業、政府機關、部隊軍營等開展合作,拓展工程服務渠道,擴大共享工程惠民服務覆蓋面。

(5)堅持建設、管理與服務并重,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工作形式。

通過完善工程技術支撐平臺,健全管理制度,豐富公共電子閱覽室的資源內容,推進免費開放惠民服務。利用工程資源和設施設備,搭建科技助農平臺,為廣大群眾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推出文化共享工程便民服務卡、為群眾提供方便,免費的數字信息資源服務;播放優秀電影講座,開展科技、法律、文化與政策等講座培訓,為農村敬老院、留守兒童、農民群眾、特殊群體等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同時,通過新聞媒體、工作簡報、宣傳展覽、宣傳標語、定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對共享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等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群眾對共享工程有所了解和認識,積極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6)加強督促檢查,完善考核制度。

制訂完善共享工程管理、評估和考核辦法,加強縣(市)級分中心對各鄉鎮(辦)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基層服務點的指導管理工作。加強對基層服務點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提升工程管理服務運行效益,將共享工程建設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每年底對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綜合考評,確保工程建設真正收到實效、長期發揮作用。

5 結語

“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體效能,實現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此,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將搶抓機遇,著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工作重點將從側重設施建設向側重管理服務轉變;建設方式從鋪攤建點的規?;ㄔO向專業化和品牌化轉變;發展模式從單一化向社會化轉變,努力創造出更好的服務環境和服務平臺,以此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走進鄉村、進入社區、深入農戶、服務群眾,讓更多的城鄉群眾充分享受到文化建設發展成果,為促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摘要:本文從文化共享工程的基本涵義進行闡述,重點介紹了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資源建設、技術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進展情況,分析了本地區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上一篇:世界農業論文范文下一篇:中職會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