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

2023-09-23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1篇

海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于1994年經國家旅游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成立, 原上級主管單位為國家海洋局。2000年9月根據中央辦公廳中辦發[1998]27號文件精神與國家海洋局脫鉤, 海洋國際旅行社交北京首都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管理, 與北京神舟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并為首旅集團旗下三大控股旅行社之一。2002年7月, 海洋國際旅行社經國家旅游局批準成為組織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組團社。2004年初, 海洋國際旅行社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正式更名為海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大家有可能看到了, 我們后面的幾位旅游界的人員沒有像林總那樣有很充分的講課提綱, 我們來這里就是抱著一邊觀看一邊學習一邊總結的態度來進行這次論壇的, 所以我在此演講的這些都是臨時寫出來的, 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

文化旅游與旅游文化, 我們對文化并不陌生, 但是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一個概念, 許多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都有文化的解釋, 但是至今沒有一個一致被認可的, 文化這個概念也是一個社會現象, 今天來到這里的都是各個單位的領導和高級主管, 我們出席各種酒會都常聽到烹飪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等等。它是一種社會長期發展以來的一種沉淀, 談到文化從旅游文化, 它是旅游行為的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延展性、景觀意態的趣味性、旅游內容的豐富性, 以及滿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定性, 促使旅游業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形態, 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為傳統旅游文化和現代旅游文化, 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觀文化;后者則增加了旅游業文化和文化傳播。旅游文化建設乃是現代旅游業發揮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經營管理思路。

中國旅游業從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誕生起, 已經走過50年的歷程。中國旅游業從1949年—1978年以前基本是以中國國際旅行社和中國旅行社總社兩家的專業領導之下。1978年中國青年旅行社創立以來, 在國、中、青三家旅行社的國家壟斷下的計劃經濟。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才進入到了市場經濟。中國的旅游在90年代初期, 1993年以后, 旅游業在中國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這個時候旅游才真正進入到了市場經濟。

在中國, 中國的旅游文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之前一直指的是旅游家文化, 并沒有形成一種真正的旅游文化。我們就是把旅游與某種文化結合起來, 比如說健康旅游、醫療旅游、宗教旅游、體育旅游。之前的旅游都是一種純粹的觀光式旅游, 我們到中國各個景點, 往往都能看到可在墻上或樹上的字“某某到此一游”, 中國人不僅是在國內旅游有這樣的“刻字”的習慣, 在國外也一樣。使得我們的旅游一直處在觀光之下的一種普通參觀, 并沒有形成一種文化, 到了21世紀以后, 中國旅游澎湃發展起來, 現在基本上有了我們中國自己的旅游文化了, 我們已經從簡單的觀光旅游進入到了休閑旅游, 現在過度到了專業化旅游。所以說我們中國的旅游產業應該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那么洪江市政府在致力于發展洪江經濟起步的時候非常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可瞄準的行業, 就是旅游業。大家知道中國改革開放最先發展的是旅游業, 那時候鄧小平說“走出去, 引進來”, 那么洪江市政府也發現了旅游業對于洪江市政府的巨大作用。大家知道在中國地方只要發展旅游業, 這個地方就能迅速起步,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海南、云南以及福建的武夷山, 這種山海區都能依靠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的旅游業雖然說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 各個地區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建設, 比如說安徽的徽派建筑, 包括江西一代, 蘇州園林, 北京故宮四合院, 在國外擁有很好的印象。

昨天我們跟林總探討的時候就說, 旅行業發展不能單純針對國內, 更應該瞄準國外。因為從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 比如說洪江, 城市并不大, 但一定要考慮客流量, 交通, 客源到此地瀏覽的目的。

后面主要說我到此考察的印象。第一是歷史悠久;第二民俗風情濃郁;第三民風樸實而且自然;第四自然景觀秀麗;第五人文景觀完整;第六可開發和利用性強;洪江擁有這么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我們怎么樣去開發和利用?在開發過程中可以借鑒或克服哪些問題?我感覺洪江可開發和利用有四個方面:第一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文化;第二名聲古跡和旅游資源豐富 (三古文化) ;第三紅色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芷江、芙蓉樓) ;第四科普教育資源 (安江農校) 。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2篇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為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服務,在實際運用上,主要基于云計算為構建基礎,最終實現旅游資源及社會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的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變革。從內涵來看,智慧旅游在構建的過程中主要以“游客為本”,其本質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術在內的智能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便利性與高效性提升旅游的體驗與品質。

二、智慧旅游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智慧旅游”時代已悄然來臨,2015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據艾瑞數據顯示,接近三千億元,智慧旅游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巨大。這就是對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在知識、能力及素質層面的需求升級,也就是對高校旅游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一)掌握跨學科知識

隨著“智慧旅游”的發展,對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現有人才培養目標來說,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旅游活動的各個領域,在重視“智慧旅游”課程設置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傳統旅游服務基礎知識的把握,需要旅游類人才朝著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有意識的提高培養質量,構建獨有特色的培養體系如提高公共管理、環境管理等領域;旅游投融資、旅游地產等旅游新業態方面的教學和滲透等。此外,針對我國旅游綜合性人才匱乏的問題,掌握相關“智慧”支持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做好學生綜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工作

(二)拓寬合作機制

對于來說,其所需要的人才要熟練掌握物聯網、云計算以及互聯網等新知識。但是,對于我國“智慧旅游”方面的人才市場來說,極度匱乏的。而高等院系旅游管理專業作為此方面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應積極與人才需求較大的核心企業加強合作。突破“智慧旅游”布局與發展的瓶頸問題,建設智慧旅游人才實訓基地,提升人才質量。

(三)強化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對于“智慧旅游”產業來說,由于其所涉及的學科與領域較多,高等院系旅游管理專業在進行專業設置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人才需要特殊性,滿足旅游者個性化的需求,強化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旅游專業學生能夠借助公共資源信息和旅游數據庫,把“智慧旅游”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術手段應用到實際的培養工作上。

三、智慧旅游與高校旅游管理教學變革策略

進一步推動我國智慧旅游的發展,人才培養無疑是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旅游院校必須緊跟“智慧旅游”的行業發展大方向,立足于國家智慧旅游的長遠發展,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習到行業最新的知識和技能,提前體驗旅游企業的實際業務工作,提高旅游本科畢業生的行業適用性。

(一)以需求為導向,構建開放創新的課程體系

旅游行業需求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必須是與在智慧旅游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旅游企業和旅游市場需求進行培養。目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應當摒棄原有的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這樣的簡單劃分模式,建議提升實踐課程的比重,并更新課程內容將旅游活動中出現的新態勢引入課堂,特別是信息化相關課程開設應當增加。將這些知識有針對性的融入到課程體系中,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政、校、企三方聯動,建立可靠的人才培養保障制度

旅游人才培養取得的成功離不開政府關懷和支持。針對智慧旅游的發展趨勢,高校要能夠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執行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要求旅游人才具備相關實操能力,需要學校以人才培養制度為核心內容,提供相應的硬件設施,為旅游人才的培養提供相對自由的環境,如校內智慧旅游情景仿真平臺,相對自由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保證支撐智慧旅游發展的硬件設施。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影視資源,影視旅游,主題公園,影視旅游產品

一、海南影視資源現狀

1. 海南影視資源概覽

今天的影視資源已成為一種特色旅游資源。影視資源不僅包括這些影視作品及其拍攝基地, 還包括所有能吸引觀眾注意力的音頻和視頻文件。

海南影視資源的主要形式包括主題公園、全部或者主要外景在海南拍攝的電影、電視劇和戲劇片、以宣傳熱帶風情、椰島文化、生活習俗等為主要內容的視頻資源如紀錄片、美術片、風光片和專題片, 以及廣告片等、音樂作品 (主要是歌曲和MTV歌曲系列等) 、海南藝人, 以及海南的電視欄目等等。

2. 目前海南關于影視資源開發的理論與現有的應用模式

目前海南在旅游業的發展實踐中已經利用到了影視資源。具體應用模式包括:

(1) 主題公園。在海南, 最典型的主題公園就是以電影《紅色娘子軍》拍攝地為中心開發的主題公園——“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這已經成為海南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為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2) 宣傳資料。 (1) 影視作品——電影、戲劇和電視劇, 如電影《紅色娘子軍》。 (2) 視頻材料——風光片、記錄片、美術片、專題片和廣告片等。在島外推出的大型電視系列專題《海南故事》、“歡樂節”專題片等都是這類資源。 (3) 音樂作品——歌曲、mtv等。如《請到天涯海角來》、《紅色娘子軍連歌》等。 (4) 藝人的宣傳——來瓊的著名導演、電影人 (包括本土藝人) 等。 (5) 優秀的電視、廣播節目——海南衛視 (電視旅游頻道) 等。

3. 海南影視資源的利用狀況及發展潛力

實際應用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主題公園“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的開發與建設。目前在海南的旅游資源中, 是重要特色旅游產品之一。為省級重點革命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對于其他類型的影視資源, 在開發和利用上存在很大的缺口。主要是:

(1) 公眾知曉但是未充分利用的影視資源。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 在公眾中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如《沒有冬天的海島》。如果能充分利用電視劇在公眾中的積極影響來宣傳海南美麗的旅游資源, 無疑會吸引眾多的旅游消費者, 從而促進海南旅游業的發展。

(2) 未開發的影視資源。據不完全統計, 以海南為外景拍攝的電影有四十多部, 電視劇有八十多部。然而, 了解這些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的是海南的觀眾卻寥寥無幾。對類似的影視資源, 如果能夠給以特別的重視, 加大宣傳力度, 使公眾了解、熟悉這些美麗的風光來自海南, 自然就能夠吸引目標顧客。

二、促進海南影視旅游發展的基本思路

1. 合理規劃和建設影視主題公園及影視基地

(1) 建設符合實際且特色鮮明的影視主題公園。海南可以借鑒影視主題公園建設的成功經驗, 建設具有本地鮮明特色的主題公園。如在海南尖峰嶺取景拍攝的《紅樓夢》, 投資者就可以在這里建立主題公園, 利用《紅樓夢》的知名度來吸引游客。

(2) 根據獨特的旅游資源和不斷完善的旅游環境, 建設影視旅游基地。對海南來說, 要充分發揮海南獨特秀麗的自然資源, 把影視作品拍攝基地建在風景區, 以風景襯托影視, 以影視作品來帶動旅游, 將影視與旅游很好的結合起來, 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 加強影視旅游產品的開發

(1) 建設新的影視資源旅游專線。作為天然攝影城, 可以利用在海南的拍攝工程, 設計旅游線路, 以形成各類影視旅游線。目前瓊海市正在實施的以“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為主線的“紅色旅游”專線就是很好的路子。要繼續發展更多的影視旅游專線, 鑒于海南擁有眾多的民族 (37個) , 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擁有令中外游客鐘情的民俗文化。因此可以發展民族文化影視旅游專線。

(2) 加強軟硬件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目前海南的影視資源一般為天然資源, 軟硬件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比較落后, 這成為制約開發的一個瓶頸。對此政府應該給予重視, 在政策上要有所傾斜, 并且要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 以進一步完善軟硬件設施和配套設施, 從而促進影視旅游的發展。

(3) 政府要重視影視作品的拍攝, 應給予大力的支持。海南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應該支持影視作品在海南的拍攝、錄制, 采取較寬松的管理方式, 簡化甚至省略審批程序, 以吸引一些影視劇組來瓊拍攝。

3. 加大對海南現有的影視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

海南的影視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卻知名度不高, 海南旅游主管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 充分挖掘影視資源的巨大經濟效益。

三、總結

旅游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 影視旅游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分支, 對于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南的影視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應該好好利用起來。

參考文獻

[1]劉濱誼劉琴:中國影視旅游發展的現狀及趨勢.旅游學刊, 2004年第6期

[2]孔德明:產業變革中, 廣播電視媒介的調整與完善.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4年第10期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韶山紅色旅游,休閑旅游,組合模式,規劃與設計

在旅游市場需求發展中, 傳統的觀光性需求所占比重將下降, 生態化的、參與性強的旅游市場需求比重將上升。市場需求細分化取代了原來的大眾化旅游市場, 旅游者不再熱衷于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游, 而崇尚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形式[1]。紅色旅游有特定的市場群體, 當前大多數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單位組織, 而當公費紅色旅游熱潮漸退后, 能否繼續吸引旅游者將會成為紅色旅游發展面臨的挑戰[2~4]。紅色旅游的客源市場還受到政治性和市場化因素雙重影響, 有平平狀態, 也有高潮時段。整體態勢一般是5年一個小高潮, 10年一個中高潮, 50年和100周年紀念活動就是一個大高潮。并且紅色旅游區多數是靜態參觀為主, 未來將面臨巨大挑戰。

目前, 國內對紅色旅游的研究側重于紅色旅游的特點、意義, 紅色旅游資源分析、市場定位、發展對策及發展戰略等方面, 但對某一具體類型的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鮮有人研究。對區域合作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對旅游區組織行為模式研究, 而研究紅色旅游與其他旅游模式相組合的就更少了。隨著紅色旅游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 必須不斷深入、系統地研究紅色旅游, 找出紅色旅游的開發亮點。構建韶山多功能生態系統, 從理論上填補這一研究空白。

本研究將在對韶山旅游資源景觀本底分析的基礎上, 創造性構建“韶山紅色旅游與休閑旅游組合模式”, 系統性構建韶山多功能生態系統, 給韶山旅游的綜合開發以實踐指導, 為韶山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提供重要依據。

1 合理選用組合模式

韶山市的旅游發展要加強區域聯合發展, 在把握紅色旅游主體和核心競爭力的同時, 要把紅色與山水田園、湖湘文化、民俗文化、節慶活動、時代主旋律等各色旅游資源相結合, 注意互動性、趣味性、冒險性、時尚性等多種旅游形式相結合, 變紅色旅游區單一的觀光型旅游產品結構為以生態保健、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為主流的產品結構, 真正做到集“吃、住、行、游、購、娛、學、鍵”為一體, 產生持續的旅游吸引力, 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1.1 紅色與山水田園相結合模式

方世敏、羅茜 (2004) 在分析韶山紅色旅游產品特性、現狀、優勢及開發創新時, 就提出建設湘中偉人毛澤東、劉少奇和彭德懷的故鄉韶山、花明樓、烏石“紅三角”旅游區, 簡稱“紅三角”[3]。韶山風景區已及整個“紅三角”都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 通過鄉村生態旅游經濟紐帶連接, 把紅色旅游和山水田園巧妙結合起來發展生態旅游, 可以極大的拓展旅游范圍、豐富旅游產品、帶動農村經濟發展[5~8]。建設森林氧吧公園、叢林探險基地、農耕文化園、農業示范園等, 可以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戶外運動、森林探險、耕作體驗、農家樂等旅游, 使游客在紅色景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又游覽了大好河山、體驗了農家生活。

1.2 紅色與湖湘文化相結合模式

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這3位偉人都是生在湖南、長在湖南, 深受湖湘文化的影響, 可以將毛澤東思想與湖湘文化、三位偉人與湖湘名人相結合, 建設湖湘文化園、湖湘名人會所、偉人游歷湖湘掠影館等, 讓游客更深層次地了解湖南歷史, 進一步豐富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 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旅游線路, 滿足不同層次旅游者的需要。

1.3 紅色與民俗文化相結合模式

“十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音”, 民俗文化既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又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把偉人的成長歷程、偉人的精神財富與豐富的民俗文化相結合, 把紅色文化與民俗表演、當地吃住習慣相結合, 建設民俗風情街、民俗特色飲食街等, 可以增加趣味性和參與性[9,10]。

1.4 紅色與節慶活動相結合模式

特別的節慶日和大型活動具有強大的帶動力, 將紅色旅游和新年祈福、偉人誕辰紀念、黨的紀念等節慶活動相結合開展祈福紀念活動, 將紅色旅游發展和紅色文化精品創作相結合打造舞臺藝術精品, 能夠極大的豐富紅色旅游產品, 增強感染力和影響力。

1.5 紅色與時代主旋律相結合模式

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 偉人流芳百世, 紅色文化能夠永遠引領時代主旋律, 充分利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契機發展紅色旅游, 凝聚我黨與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力量, 在世界上塑造一個有希望和崛起的中國形象。

2 特色旅游產品開發

規劃設計方案主打紅色旅游品牌, 發展生態、文化, 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帶動商務/會展旅游和鄉村旅游開發, 形成風格鮮明、層次分明的旅游產品體系, 滿足現代旅游市場需求[11~13]。同時, 在開發中保護旅游資源, 在保護中有序開發。

2.1 新型休閑旅游產品項目設計

(1) 城區生態休閑。將市民休閑廣場、烈士陵園、天鵝山森林植物園一體化規劃[14], 構建韶山生態旅游新景觀。調整完善市民休閑廣場規劃, 營造更多的生態景觀, 建設成生態觀光休閑廣場。以烈士陵園、天鵝山森林植物園為基礎, 進一步完善生態游道、生態景觀、生態休憩設施、生態體驗項目建設, 建設成生態觀光休閑公園。依托現有的酒店、保健中心等資源開發溫泉沐浴城、養生堂、藥膳坊、康體館等休閑、養生、康體產品, 建設保健養生休閑中心。

(2) 森林生態旅游。在韶峰景區外圍, 依據地形地貌、水體、森林的分布, 設置森林氧吧、林中溯溪、森林營地、登山看日出、攀巖運動等旅游項目, 開展森林生態體驗旅游。在滴水洞景區外圍地勢低洼平緩地帶建設森林休閑度假中心, 度假設施均為依山傍水而建, 統一的原生態風格, 開發森林生態休閑旅游。

(3) 鄉村休閑旅游。韶山市生態環境優良, 水體旅游資源豐富, 鄉村美食富有特色, 文化底蘊深厚, 尤其是韶山風景區外圍的大量優質農田為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韶山風景區外圍, 東南部生態農業區依托村落、農居、果園及鄉村生態環境等建設鄉村旅游特色村落, 紅色旅游服務配套區, 開展“住農家、干農活、吃農飯、賞農村、購農產”等鄉村體驗與生態休閑活動, 還可以開設“憶苦餐”等特色餐飲。

(4) 農耕體驗樂園。在韶山風景區外圍, 東南部生態農業區建設傳統型的作坊, 讓游客下作坊體驗做豆腐、彈棉花、做木工等傳統工藝。由農民傳授農業技能, 讓游客“當一天農民”, 體驗農業勞作。提供自助燒烤場, 游人可將自己采摘的蔬菜、垂釣的魚蝦等勞動成果用來燒烤。

(5) 農耕文化展示園。在韶山風景區外圍, 東北部生態農業區建設風格各異的仿古農居, 修建水榭亭臺、游道、風車水車等建筑小品, 配套竹園、花園、四季蔬果園等植物景觀, 構建農耕景觀。通過老照片、歷史圖片、影視資料、民謠俗語和現場表演等方式, 放置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農用工具、衣服服飾、作物種子、農莊動物等物件, 再現農耕文化發展歷程的重大事件, 反映中國農村千百年來的農業發展、農民生活變化和農村面貌變遷。

(6) 湖湘文化名人會所。在韶山風景區東部, 建設大型湖湘文化展覽館、歷史名人雕塑群, 形成歷史完整、涵蓋全面、挖掘深入的湖湘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通過文化宣講、文物展示、購物紀念等方式宣傳和傳承湖南文化, 體現出偉人的成長、社會的發展和湖湘文化的內在聯系, 增強人們對湖湘文化的認同感, 進一步激勵人們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同時可以在附近的非敏感區建設高檔人文住宅區和可承接大型商務洽談、學術交流、文物展銷的酒店。

(7) 仿古風情街。在韶山市城鄉結合部的生態人居保障區, 依托現有資源, 結合湖湘文化傳統和韶山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建設規模適當的仿古小鎮, 開設特色餐館、風味小吃店、仿古客棧、風情茶館、小戲院、古玩城等, 還可以采取“前店后廠”式的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坊。

(8) 祈福節慶游。為順應廣大人民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和求福的心愿, 可以在正月初一、毛主席誕辰紀念日、國慶節等吉慶日開展大型特色活動, 可以將花籃、煙花、鞭炮、香燭等相關祭祀用品的商業活動融入其中。為適應婚慶旅游呈現突飛猛進的態勢, 依托韶山這一崇高的紅色旅游基地, 可以開發出主題特色類型的婚慶產品, 比如在特別的節日舉行“優秀黨員集體婚禮”、“軍人集體婚禮”。

(9) 夜間激情游。通過“夜游、夜宴、夜娛、夜購、夜浴”等要素的開發, 大力發展韶山夜間旅游產品, 豐富韶山夜間旅游活動, 從根本上扭轉韶山“一日游”局面, 真正發揮出韶山區域旅游龍頭帶動作用, 比如舉行“紅色經典”情景歌舞晚會、“紅色經典”電影巡演、大型紀錄片首映、大型“韶樂”激光噴泉秀等活動。

2.2 新型旅游產品體系結構

遵循把紅色與山水田園、湖湘文化、民俗文化、節慶活動、時代主旋律等各色旅游資源相結合的思路, 依據韶山以及“紅三角”各方面優越的條件, 整合各類優質的資源, 初步設定了9類特色旅游產品, 實現由單一觀光型旅游產品結構向瞻仰偉人、文化熏陶、節慶祈福、生態保健、鄉村休閑、運動探險等多元化復合型旅游產品結構轉型[15,16,17,18]。概括起來, 可以稱為由紅色極品、文化名品、生態精品和會務新品組成的“四品”旅游產品體系。

3 構建新型產業集群

旅游產業集群是旅游產業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是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優勢的一種體現, 更是一種區域旅游發展戰略, 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韶山以及“紅三角”旅游區, 可以采用5種基本組合模式, 在9類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建設項目, 整合資源, 增強服務能力, 正確引導、科學規劃、大力扶持、做大做強相關產業, 形成以紅色旅游吸引物為核心, 以住宿、餐飲、文化、購物、交通等核心產業為基礎, 以農業、社會服務業、旅游商品加工業等關聯產業為輔助的特色化資源型旅游產業集群, 從而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環境又好又快發展 (圖2) 。

4 綜合效益分析

4.1 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采用優化組合模式發展新型旅游產品, 能充分發揮旅游的互動性、趣味性、冒險性、時尚性, 真正做到集“吃、住、行、游、購、娛、學、鍵”為一體。變紅色旅游區單一的觀光型旅游產品結構為以生態保健、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為主流的產品結構, 變“一日游”為“多日游”, 產生持續的旅游吸引力, 變單一的“收費收入”為“消費收入”, 讓游客想要來、留得住、用得多, 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對農業產業的影響, 不但是因為人多、留得久而產生對農產品的大量消費, 還能帶動綠色有機高檔農產品的消費和農業景觀觀光消費, 產生新的生產需求和形成新的生產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并會以此為基礎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復合[19]。比如, 建設大棚溫室發展設施農業, 進行綠色、有機認證發展認證農業, 開展農業觀光活動促進農田連片成規模生產, 發展“豬—沼—果”、“稻—鴨—魚”、“茶—菇—雞”等立體生態農業。還會引發對高檔鮮花、特色鮮果、珍奇野菜等高檔鮮活農產品的需求。

(2) 對第二產業的影響, 主要是以旅游對農產品、手工藝品、祭司用品的需求壯大農產品深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了滿足飲食多元化和游客帶土特產回家的需要, 會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可以借此為契機扶持若干個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的規模企業。為了滿足游客紀念毛主席和祈福的心愿, 一是可以發展做工精美、用材名貴的高檔手工藝品, 二是可結合韶山山水、人文特色開發新型手工藝品, 三是生產祭祀禮品。

對建筑業的影響, 一是游客量的增加和景觀發展更新的需要會促進新景物的建設和原景點的維護;二是新旅游類型會促進風情街、文化園、宜居區等新旅游區的建設;三是旅游向農村發展會促進農家賓館、農家樂園的建設;四是經濟的整體發展會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和其他產業的配套設施建設。

(3) 對第三產業的影響, 一是對交通運輸業增強運輸能力和提高服務水平的促進, 比如成立旅游公交公司、建設專營環保車隊、實現“一票乘車”制度等;二是對服務業檔次的提升, 引導旅游中介、規劃策劃、運行管理等生產服務業, 壯大餐飲、住宿、導游、導購等生活服務業;三是給文化產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依托紅色文化、湖湘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大做文章, 比如開展學術研討、文物展覽、文藝匯演、影視首映、民俗表演等。

各產業鏈不斷延伸又會產生一些新的產業, 這些產業不斷相互融合, 最終就使得產業鏈復合成產業網, 經濟達到一定的規模就出現產業集群發展, 產業集群發展又能更好的促進經濟規模擴大, 如此以往成為良性循環。

4.2 促進生態環境健康發展

紅與“綠”的結合會強化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 從而大大提高韶山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開展森林探險和生態保健類的旅游會對自然生態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對韶峰八景、滴水洞和黑石寨等山體景觀為主的地區要求盡量保持高森林覆蓋率、眾多的古木大樹、原始神秘的森林原貌, 對韶河、石獅江和其他大小水塘都提出保持水道通暢、水質良好、水量充足的要求以滿足生產生活和景觀的要求。

游客人數的增加、停留時間的延長、消費的擴大會對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游客在城區的活動會促進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提質擴建、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的完善、節能環保公交系統和夜間照明系統的改造、賓館和居民小區節水省電的生態改造等, 游客在鄉村進行鄉村休閑和農業觀光會促進農村民居的“五改四潔”建設、養殖業的現代化改造和農田面源污染的防治。這能促使人們在旅游開發中更加注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這些改變既能提升旅游資源品質又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建設所需要的投入還能獲得國家的專項資金支持, 同時新型旅游帶來的效益又會激發人們主動保護自然生態的熱情。因此, 韶山不但會實現紅色旅游的長盛不衰和可持續發展, 還能利用自然生態條件的優勢抓住長株潭一體化的機遇建設成為長株潭的后花園。

4.3 促進社會關系和諧發展

新型旅游將游客吸引到農村、將產業延伸到農村、將就業穩定到農村、將建設擴大到農村, 能讓農民更富有、農業更健康、農村更發達, 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新型旅游使旅游區的收入由單一“門票收費”型變成了綜合“旅游消費”型, 不但增加了收入總量, 還優化了分配格局, 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旅游管理局與當地政府的關系, 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有利于進一步改善離景不同距離的群體之間的關系。新型旅游讓廣大人民群眾由旅游服務的后臺走上前臺、由管理的邊緣走向中央、由責任的被動承擔者變成主動承擔者, 將促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水平, 有效應對旅游接待、生產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需要。

5 韶山旅游區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措施

5.1 統籌區域發展, 擴大發展成果惠及面

統籌韶山風景區與景區外圍的, 協調與韶山風景管理局與當地政府、村支兩委、人民團體的關系。旅游目的地的保護、開發、利用等活動都與當地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當地發展規劃必須堅持有利于保護、共同發展、互惠互利的原則, 讓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更快、人民分享到的福利更多。

管理部門應注重村民有關旅游方面的培訓工作, 實施人才興旅工程。包括基本的禮貌禮節、本地旅游資源的介紹、環境保護等基礎性培訓, 導游、基本交際外語等專門性培訓。促使其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讓當地居民充分認識到其不僅僅是旅游的受益者, 也是旅游活動的參與者和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必備的支撐。

管理部門應了解當地的需求、資源使用情況和當地經濟發展的機會和潛力。對旅游行業中的服務行業、個體經營的家庭旅館、個體經營的商店或地攤等進行監督管理的同時要盡量為他們創造發展的機會。引導成立不同經營對象的旅游股份合作社或公司加強競爭力, 統一管理避免惡性競爭。

管理隊伍要增加當地居民所占的名額、提升當地居民所處的地位, 通過人才的積累逐步形成一支知識結構合理、梯隊搭配完善的人才隊伍。

各項規劃的制定要擴大公眾參與, 保護當地村民的切身利益與當地的和諧發展, 優化各個村落農特產品、旅游資源、交通條件, 讓當地居民充分認識到韶山旅游環境的改善與居民個人收入、游客游覽滿意度、城鎮建設等多方面均是利益相關的。

5.2 加強環境保護, 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對《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游環境密切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的宣傳和實施, 建立健全促進生態旅游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章, 完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報告、輿論監督等制度, 保護和優化韶山的旅游生態環境。

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保護相結合, 尤其是紅色旅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更應注意那些賦有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環境因素的保護。建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專項資金, 嚴格項目準入的環境審批控制, 建立系統的旅游環境管理規范, 制定游客行為教育、引導與管理的機制, 加強屬地管理對旅游開發的環境負面影響控制能力, 增強環保能力。

強化紅色旅游景區核心區的保護, 確保紅色歷史景觀的完整性。應保持紅色歷史文化景觀完整的自然形態, 禁止進行破壞景觀的建設, 除小體量景觀建筑和小品建筑外, 不應修建其他方面的建筑。注重對紅色歷史文化景觀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 增強紅色歷史文化景觀的吸引力。

強調適時開發的重要性。對目前尚無能力恢復或恢復價值不大的紅色歷史文化遺址, 加強其所在環境及資源的保護, 以備將來開發之用。對紅色旅游資源文物保護單位應設立保護標志, 公布其保護內容和保護范圍。

抓好大面積封山育林和植樹造林項工作, 統籌城鄉環?;A設施建設, 加強景區廁所的建設與改造等, 加強環境承載能力。

5.3 加快改革步伐,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

景區“三權”分離制度的實施。“三權”分離是指景區景點的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 推行“國家所有、政府管理、企業經營”的運營模式。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條例規定, 將韶山烈士陵園、韶山詩詞碑林、韶峰等景區所有權歸國家所有, 管理上接受民政、文物、旅游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行政管理, 經營上則由讓企業投標獲得, 實行完全自主經營, 從而盤活上述景區的旅游發展與旅游經濟。

韶山景區內推行“一票制”。建立韶山管理局與韶山市政府利益分享機制, 實現韶山景區和城區一體化管理, 從而帶動韶山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針對目前韶山風景區存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管理故居、與韶山市人民政府管理多頭管理、力量分散、難以協調等問題, 建議韶山管理局與韶山市人民政府成立紅色旅游協調辦公室對景區實現統一管理。

加強相鄰縣市的協調配合。韶峰景區位于湘鄉市與韶山市的交界地帶, 韶山管理局、韶山市、湘鄉市“三方割據”, 各自為政, 互補隸屬, 在對景區的整體開發和建設上不能很好地統一和協調, 各自為政, 難以形成整體優勢, 造成紅色旅游資源利用率低。針對以上情況, 韶山管理局、韶山市與湘鄉市人民政府可以成立股份公司, 共同參與韶峰的經營與管理, 有利于整個景區功能分區的明確, 混亂建設與生態環境破壞得到遏制。

推行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強化多方聯動的旅游監督與執法機制, 規范旅游行業管理、整頓市場秩序, 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工商、公安、衛生、電信等部門開通24小時投訴、報警、救援、咨詢等服務。

5.4 加大扶持力度, 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加強政府、政策引導, 從產業引導、市場監督、公共服務三大方面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 支持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為中小旅游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建立和完善旅游資產評估、涉外律師、旅游信息咨詢等旅游中介服務機構。

強旅游企業間的誠信合作和誠信建設, 使旅游企業從“競爭”走向“競合”, 在競合中形成本地的誠信文化, 不僅要扶植和培育出一批規模較大、競爭力強、業務多元化的旅游大企業和企業集團, 還要吸引一批海內外著名的旅游企業集團或管理公司參與“紅三角”旅游區資源開發和產業整合。

5.5 提高協作層次, 實現大區域聯動

韶山、花明樓、烏石三地的紅色旅游區域協作應該采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區參與”的協作模式。“政府主導”就是成立“紅三角”旅游協調小組, 將紅三角旅游區重要紅色旅游景點聯合起來組成紅色旅游協調小組, 來促進“紅三角”旅游市場的推廣與品牌塑造;“市場運作”就是以市場運作的方式實現“紅色搭臺, 綠色唱戲”的發展模式。首先是整合旅游資源, 實現差異性開發, 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其次是通過市場共建、信息共享、功能互補, 形成整體競合的“紅三角”旅游產業格局。最終實現多元化、多層次, 多結構的旅游產品體系和產業體系, 將偉人故里“紅三角”打造成高品質紅色旅游目的地, 建設成綜合型休閑度假旅游區, 構筑成地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主導產業。“企業經營”是景區資源在國有的基礎上把經營權下放給相關旅游企業運作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社區參與”是韶山、花明樓、烏石三地的居民應該積極配合三地的旅游協作的開展。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旅游,市場需求,產品開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旅游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消費, 人們對旅游市場需求的廣度與深度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不同年齡、職業、地域、性別的消費群體對旅游市場有著差異化的需求。而旅游產品是旅游者市場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產品的開發, 直接影響旅游市場消費者數量的多少和層次的高低。因此, 探究旅游市場的各項需求, 推動旅游產品的開發, 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 旅游市場需求與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內容

1.1 旅游市場需求的主要內容

根據經濟學的需求理論, 市場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 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下, 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即需求是指消費者既有購買欲望又有購買能力的有效需求。對于旅游市場需求而言, 主要包括旅游市場需求的主體 (消費者、旅游者) 和客體 (旅游資源、旅游附屬品、服務) 。旅游市場需求的主體具有不確定性和變化性, 影響旅游市場需求主體作出消費決策的因素:

(1) 消費者欲望。不同年齡、職業、地域的個體有不同的消費欲望, 這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消費動機和消費行為, 只有有出去旅游的欲望時, 才有可能產生旅游的消費動機和消費行為, 才有可能把潛在的旅游需求轉變為現實的旅游消費。

(2) 經濟能力的大小。這是直接影響旅游者是否進行旅游消費的前提條件, 因為僅有主觀的旅游欲望并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客觀的旅游購買能力才能促使消費者最終作出旅游決策。

(3) 消費者偏好。不同偏好的消費者, 會對旅游資源、旅游服務、旅游距離進行差異化的偏好選擇, 來滿足自身的個性消費和需求。旅游市場需求的客體指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的消費對象, 主要涉及旅游資源、旅游延伸產品、旅游形式產品等。

1.2 旅游產品開發的主要內容

旅游產品是在旅游過程中由旅游經營者提供給旅游消費者的滿足和旅游活動所需要的各類物品和服務的總和, 主要包括旅游資源、旅游游樂設備、旅游紀念品和旅游服務。旅游產品的開發是以品質原則、市場原則、差異化原則為基礎, 旅游組織者、旅游經營者或旅游者創新各種旅游產品, 使之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 達到預期的消費目標。只有不斷開發各種形式的旅游新產品, 才能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

1.3 旅游市場需求與旅游產品開發的關系

旅游市場需求是旅游產品開發的前提, 旅游產品開發的最終目的是不斷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 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推進。從旅游動機的角度研究旅游的市場需求可以指導旅游地點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規劃、旅游企業的營銷策略??傊? 只有充分研究旅游市場的需求, 有針對性的開發旅游產品, 才能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旅游市場需求與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分析

2.1 旅游主體的市場需求呈現出多樣性

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的旅游消費欲望與消費能力也不斷增強, 這為形成旅游市場的有效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傳統的單一觀光旅游需求相比, 目前旅游主體的旅游需求呈現出多樣性與豐富性, 涉及生態旅游需求、體驗旅游需求、健身旅游需求、購物旅游需求、聚會旅游需求、美食旅游需求等多方面。旅游主體需求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擴大了旅游的消費市場, 有助于各種形式的旅游產品的開發。但在目前的旅游市場需求開發中, 旅游產品開發的類型單一、內容雷同、特色和個性缺乏, 這不利于滿足旅游主體多樣化的旅游消費市場需求, 不易引發旅游主體內心的消費欲望, 也不利于消費者把潛在旅游需求轉化為現實旅游行為的動機。

2.2 旅游主體的市場需求呈現出群體性、差異性

不同年齡、職業、性別、民族的旅游主體的旅游消費對象和消費方式呈現出群體性與差異性特征。如年輕的探險愛好者因尋求刺激的探險心理需求, 而形成有組織性的探險群體, 共同進行探險目的地旅游, 老年人則會選擇觀光和休閑類的旅游方式;生活在快節奏中的都市群體, 則趨向于出去進行生態旅游、健身旅游來放松心情, 愉悅身心;不同性別的旅游主體, 女性則偏好于購物旅游需求、美食旅游需求, 男性則偏好于探險旅游需求、健身旅游需求。而在旅游營銷的實踐過程中, 旅游企業則經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形成了所謂的團體、全包價、標準旅游策劃, 這種單向的決策方式推出的各類旅游產品是無法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差異化的旅游市場需求的。

2.3 旅游主體的旅游消費結構升級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旅游市場需求也相應劃分為兩個階段:在旅游消費需求的第一階段, 為了保證旅游過程中的正常生活需要, 飲食、住宿和交通方面的需求比重較大;在旅游消費需求的第二階段, 在保障了飲食、住宿、交通方面的基本需求后, 旅游產品成為更高層次的消費對象, 旅游主體的基本需求比例將逐漸降低, 旅游產品將成為主要的旅游消費對象。而現階段的旅游消費, 基本上保證了旅游者旅游過程中的飲食、住宿與交通, 但在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創新上, 還無法完全適應和滿足旅游主體對旅游產品消費結構升級方面的要求。

2.4 旅游需求與旅游產品開發的非同步性

根據經濟學的供給與需求理論, 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狀態, 才能保證市場交易活動的正常運行。而現實的旅游市場需求與旅游產品的供給處于嚴重的失衡狀態, 旅游主體旅游消費的需求廣度擴寬、深度加強, 呈現出與時俱進性, 而旅游產品的供給仍停留在原有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上, 呈現出嚴重的滯后性。目前, 旅游主體旅游市場需求的多層次性與旅游企業旅游產品供給的單一性而引發的二者之間的非同步性, 嚴重阻礙了旅游業的快速與可持續的發展趨勢。

3 確定旅游市場需求和旅游產品開發的策略

3.1 旅游市場需求的科學調研

對旅游市場需求進行科學調研, 是怎樣開發旅游產品、旅游產品開發數量的多少與旅游產品檔次高低的前提條件。旅游企業在開發旅游產品時, 有必要先對旅游市場消費群體數量的多少、消費群體的偏好、消費群體購買能力等方面進行定量與定性的科學市場需求調研。根據調研結果, 首先細分旅游消費市場, 然后確定目標市場, 根據目標市場旅游消費者存在的個性需求, 開發滿足目標市場群體的各種差異化產品, 把潛在的旅游市場需求轉變為現實的旅游消費力。

3.2 旅游產品開發的策略

旅游產品包括有形的旅游資源、旅游附屬品, 也包括無形的文化和服務等, 不同的旅游個體有不同的消費需求, 這就要求旅游企業開發旅游產品要堅持以市場導向為原則, 以旅游主體的需要為出發點, 挖掘潛在的需求。具體來講, 旅游產品的開發策略有:

(1) 產品多元化開發策略。產品多元化開發策略是以目標旅游市場為基礎, 根據目標消費群體, 開發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產品, 滿足不同個體對旅游產品的消費需求與消費能力。如在產品開發的檔次上, 可以開發豪華高檔的產品滿足高端旅游主體的消費需求, 同時開發中檔的產品滿足一般旅游主體的需求;在旅游產品開發的種類上, 既可以開發觀光、休閑類的產品, 同時配合開發體驗類的娛樂設施產品??傊? 多樣化的旅游產品開發策略有助于在最廣范圍內滿足旅游者的多種消費需求。

(2) 產品個性化、創新化開發策略。對產品進行個性化、創新化開發是旅游企業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旅游市場的細分, 目標群體的定位, 需要旅游企業開發個性化和創新化的旅游產品來滿足旅游主體的特定需求。如針對探險旅游群體, 需要挖掘更具刺激性與挑戰性的旅游資源、旅游地點、旅游方式和旅游項目, 來滿足探險者尋求刺激與挑戰的心理需求;針對都市快節奏的消費群體, 則需要選擇生活節奏相對緩慢、環境接近大自然的旅游景點, 達到放松心情、愉悅身心的目的, 鄉村旅游和農家樂項目開發就是典型針對都市旅游群體的消費動機和消費需求。

4 結語

總之, 旅游市場需求與旅游產品開發是保證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旅游企業只有通過科學的旅游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調研, 定位目標市場, 以目標市場為導向, 開發多元化、個性化與創新化的旅游產品, 才有可能滿足目標群體的旅游需求, 才能最大化實現旅游企業的經濟利潤。

參考文獻

[1]方瀾.論旅游產品創新開發的主要途徑[J].企業經濟, 2010, (3) .

[2]王文慧.淺析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產品創新[J].經濟師, 2007, (2) .

[3]呂連琴.談旅游產品開發規劃的理念和途徑[J].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8, (3) .

[4]黃沛.基于消費結構升級的旅游產品創新[J].商業經濟, 2009, (6) .

旅游學與旅游管理范文第6篇

旅游規劃是全局性的,長期性的,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發展計劃和實施方案,是根據對市場的判斷和定位,對旅游資源進行挖掘、取舍、開發的總體方針。相對于旅游規劃來說,旅游策劃則是近期的、具體的,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具體實施的項目方案,而且這個方案是可商業化、可盈利的,是對全局資源進行整合的策劃,是指導規劃的策劃,是開拓市場的策劃。

二、現階段旅游規劃與旅游策劃的重要原則

(一)創新原則

今些年,旅游在我國大受喜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其是一項尋找差異的活動,所以千篇一律的旅游策劃方案必不受歡迎,因此,旅游策劃一定要有創造性的思路和理念。旅游策劃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也應該跟隨實際情況的改變而發生改變。需要有創造性,忌諱因循守舊。一個旅游項目的策劃,要想深入人心,必須不斷創新。唯有瑞,策劃方案才能鶴立雞群,別具一格,吸引人,并且打動人,從而取得好的成效。

比如杭州西湖,其魅力永恒而強大。揚州的瘦西湖正是模仿杭州西湖而來,雖然其歷史不長,而且是有意模仿杭州西湖,但是,在模仿中又加入例如創新的思維,而且主要突出創新的中心思想,沒有東施效顰之嫌,卻有另辟蹊徑之妙。

(二)文化與內涵豐富原則

在一項旅游策劃中,要想其有個性、有特色,對旅游者具有足夠吸引力,并且生命力持久,就必須著重于對資源特色的文化的挖掘。整個策劃方案必須以某種文化為中心,并且用文化將整個方案串聯起來,讓整個策劃方案有一個明確的文化主題,濃厚的文化色彩,讓旅游者陶冶在文化氛圍之中,享受文化氣息,接受文化教育。旅游項目策劃應以文化氛圍的強調為重點,同時要淡化旅游者對于景區商業化的感覺,要為過來旅游的消費者樹立榜樣,主打文化形象,挖掘潛在文化,甚至創造一種現代文化。

揚州瘦西湖在文化上有二十四橋之用,勾起人們懷古依舊之情,借杜牧之絕唱造揚州之絕景,信手拈來,皆成文章。

三、旅游規劃與旅游策劃有機結合

(一)規劃與策劃的關系

策劃是在規劃完成的前提下進行的,它比規劃更加學科,需要從多個角度全面深入的進行研究。旅游策劃是對規劃設計理念的進一步強化,是對核心問題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以此來體現設計師的規劃思路和規劃意圖。(見圖1)

(二)規劃前的策劃

在旅游規劃之前導入總體策劃,能夠有效的解決眼下規劃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1、在策劃之前對市場進行深度研究,給市場一個準確定位,包括主題、形象、核心吸引力的確立。2、擬合資源與市場,大膽創意,形成表現吸引力的產品形態。3、運用韜略,建構戰略,并落實為戰術和行動計劃。 4、旅游項目前瞻性評估:旅游項目是否根植于旅游資源;旅游項目體現時代特征;旅游項目體現旅游消費者心理需求特征,并具有彈性,能夠根據旅游消費者心理需求特征的變化而變化。

(三)規劃中的策劃

一項旅游規劃,其期限最少也在15年左右,其長期性的特點要求其不可能對整規劃做出詳細具體的安排,即便是對近期(一般是3年~5年)的安排做出了比較具體的說明,這種說明也不能作為項目實施的指導性依據。被委托的一方無法依照旅游規劃的說明,對照規劃中的"近期重點項目"章節進行細致準確的實施,即便是旅游規劃中對"近期重點項目"進行了詳細規則的編制,其規則也是根據總體規劃而制定的,只不過是加入的一些更為具體的細節設計,并沒有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因為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不定,很有可能旅游規劃的生命力比旅游產品本身還要長。旅游策劃則不一樣,它要比旅游規劃實用很多。旅游策劃是專門針對近期旅游項目,以旅游規劃為大的方向設計出的符合游客口味的產品,通過一定的宣傳手段將這種產品推銷給游客,使游客高興的旅游、爽快的花錢等等,所以說,策劃能立刻帶動經濟效益的增長。

(四)規劃后的策劃

一項好的旅游規劃,必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旅游規劃的主要任務在于,以旅游規劃為中心思想,長期的發展目標,這其中也涉及到衍生產業,用地控制與平衡等方向性的大問題,存在操作性上的空缺。真是這一特征的缺陷性,旅游項目才需要進一步進行策劃,將規劃的大理念進行分析、分解,進一步轉變成為產品、項目、行動計劃,最后,在根據策劃方案,編制詳細規劃,進行旅游項目的建設。對于旅游策劃操作性評估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指標:1、旅游項目能否與市場同步,可不可以抓住消費者的旅游心態。2、在旅游項目區,社區人員的參與程度,因為社區人員受旅游活動影響,所以社區對旅游項目反映對旅游項目是否可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社區因素不容忽視。3、旅游項目多生態環境的影響,旅游項目的開發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小覷,所以,旅游區環境評價直接決定了旅游項目是否可行。4、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四、結語

根據本文的陳述,旅游規劃與旅游策劃相輔相成,但是二者之間任然是邊界清晰,不能將其劃等號。旅游策劃使旅游規劃擺脫了看得見,摸不著的尷尬局面,配合規劃成為指導旅游業發展的實實在在的工作。

上一篇:形容荷花的詩句范文下一篇:現代農業園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