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

2023-09-23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1篇

活動目標:

1、嘗試單雙腳跳的快樂,鍛煉腿部力量, 有良好的動作協調性、靈敏性。

2、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已掌握雙腳、單腳跳的方法。

2、畫有三種不同形狀格子房子的場地一塊。

3、錄音機、磁帶、小紅旗一面。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熱身運動隨音樂練習各種的動作.

二、嘗試練習跳房子

1、師:小朋友,請看場地上畫有格子房子,你們會玩嗎?請小朋友來跳一跳這些不同形狀的格子房子.

(幼兒:單腳跳、雙腳跳、跨跳、分并腿跳、單雙腳交替跳等。)

三.合作探索,創意玩法

1.教師出示新的房子,先讓幼兒觀察和平時跳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讓幼兒分兩組自由跳,探索新的跳法.

3、請幾個幼兒示范創意玩法。

4.教師示范跳法. (講解連續跳的方法、技巧、規則和安全事項:從第一個房子起點開始,逐格雙腳跳躍到終點跳到房頂才能走出房子.躍時,要求跳到格子中間,不能踩到邊緣線)

5.幼兒分兩組用創意新方法跳房子.

(1)師:你剛才是怎樣跳格子房子的?用的什么方法跳的房子.鼓勵幼兒介紹不同形狀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種方式多種玩法。

(2)你還能想出什么樣的跳法來?

四、 游戲:"爭奪紅旗"

1、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跳房子,完成四種方法

(1.按紅色跳 2.按黃色跳 3,按照單數跳4按照雙數跳)在同一時間內速度快的一組奪得紅旗獲勝。

2、規則:"跳房子"的時候不能踩邊緣線,踩到線的幼兒須退回起點重跳。一種跳法完后,依次從旁邊繞開,接著隊伍繼續第二種跳法。

3、幼兒開始比賽。

4、教師小結比賽情況。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2篇

1.利用長凳游戲發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果斷、互相幫助、臨危不懼的良好品質和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煉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準備:

木制長凳8條、海棉墊2塊、塑料弧形積木8個、錄音機、磁帶。 過程:

1.幼兒進場,四散站立;在音樂伴奏聲中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2.教師把活動器材一長凳介紹給幼兒:"長凳是用來坐的,可今天我們要用長凳做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3.鼓勵幼兒自由探索長凳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帶領幼兒進行各種鉆爬游戲。

①爬過"地道"--長凳橫向間隔2米左右擺成一排,從長凳下爬過。 ②鉆過各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從凳子間隙中爬過。 ③爬過"暗道"--將長凳并攏,從長凳下爬過后站到凳子上。 ④開"火下"--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請幼兒肩搭肩從睦凳上迂回走過。

5.過"橋"游戲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并排的長凳、兩個并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用各種方法走過"橋"。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同來。

6.將兩個長凳替在一起,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然后從塑料弧形積小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7.教師將幼兒集中起來,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然后幼兒繼續練習。

8.將二個長凳疊起來并鋪好海棉墊,讓幼兒自己爬上凳子走過"橋"并從"橋"上跳到墊子上。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起伏橋"走同來。

9.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并跳下。 注意事項:

①保持場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橋",讓幼兒自己選擇。

②教師加強保護,尤其要注意過最高的"橋"幼兒的安全。(可讓配班教師協助保護。)③引導幼兒幫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對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教師可在其過"橋"時把手伸在橋當中設置障礙,讓他跨過。

10.對幼兒的表現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3篇

5.捉人:

幼兒一人將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兒每人伸出一食指頂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兒歌。兒歌念到最后一字時,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盡快逃脫,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戲的伸掌者。

附兒歌:風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7.“警察”捉“小偷”:

幼兒平均分為兩組,一組為“警察”,一組為“小偷”。場地上,分別畫兩個圈為各自的"家"。游戲開始,“小偷”出來活動,四散跑開,“警察”出來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10. 跳皮筋:

兩人玩時;可以分別抓住橡皮筋的兩端。若三人以上,則由兩人扯住皮筋,跳者邊跳邊唱。“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腳要正好將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從腳踩皮筋開始,依次為:腳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頭頂、小舉、大舉。如跳時犯規或夠不到皮筋時,則換人。

11. 紅燈、綠燈,馬上開燈:

請一位幼兒背朝眾幼兒做開燈者,站在場地的另一端,眾幼兒朝前隨意行走或做各種姿勢的動作。當開燈者大聲說完“紅燈、綠燈,馬上開燈”轉回頭時,眾幼兒必須立刻如木頭人一般靜

1 止站立,直至開燈者再轉回頭。若在此間有人控制不住而動了,將被請出。游戲反復進行,誰能堅持到最后一個則為勝者,然后由勝者當開燈者。

12.地雷爆炸:

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余幼兒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13.捉“龍尾”:

幼兒中選一人當“龍頭”,一人當捉“龍尾”者,其余幼兒一個接一個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擺接在“龍頭”后面做“龍身”,最后一人當“龍尾”。“龍頭”帶著“龍身”左右移動跑,讓“龍尾”躲避捉拿。注意“龍身”不要脫節。如“龍尾”被捉,要自動退下,倒數第二人自然成為“龍尾”。此游戲具體玩法與“老鷹捉小雞”相似。

14.“獵人”抓“野兔”:

提供若干個紙箱或呼啦圈、竹圈、樹枝圈當“山洞”,每個“洞”里藏一名幼兒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沒“山洞”。另請一位幼兒當“獵人”。游戲開始,“野兔”鉆出“山洞”到外面一邊玩一邊念兒歌。兒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沒躲進“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15.“盲人”擊鼓:

將鼓放置在離“盲人”一定距離的位置上,參加游戲的幼兒蒙上眼睛后就地轉1~2圈,再摸索上前擊鼓。

16.“盲人”捉“魚”:

2 畫個直徑3~5米的圈做“池塘”,扮“魚”的幼兒在"池塘"里隨意走動、拍手、大笑、說話,但不能跑出“池塘”。一位幼兒用手絹蒙住眼睛當“盲人”,到池塘捉“魚”。哪只“魚”被捉到就與“盲人”更換角色,游戲繼續進行。

17. 炒豆豆: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后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鉆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游戲者要隨著童謠節奏一起側身翻轉,或轉180度,或轉360度。培養幼兒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 兒歌:炒黃豆,炒黃豆,炒好黃豆翻跟頭。

18. 手推車:

三人幼兒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余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19.腳尖腳跟腳尖踢

幼兒雙手叉腰,邊念邊跳。“腳尖”(右腳尖朝后點地),“腳跟”(右腳尖朝前點地),“腳尖踢”(將右腳尖朝左前方點地,接著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換左腳,依次反復進行。

20.摸瞎子:

一般五六個幼兒一起游戲,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條絲巾就可以了。

在地上畫出一個正方形區域,作為游戲場地。大家站在場地內,先選出一個人當“瞎子”,用絲巾蒙住他的眼睛,確??床坏饺魏螙|西,然后推著他轉三圈,就開始“摸”人了。當“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個人,還需要能夠通過身高、頭發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誰。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則繼續當“瞎子”,放了這個人,轉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誰,那么換由這個被捉到的人當“瞎子”,蒙上眼睛,轉三圈,開始“摸”人。在摸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通過發出聲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來吸引當“瞎子”的人,但是當“瞎子”

3 捉到一個人開始猜的時候,就不能發出聲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邊線,那么也算這個人失敗,由他來當“瞎子”。

21.“騎馬”打仗:

玩時,一般由兩人一組,一人作“馬”,背著另一人,與其他組對陣。雙方可通過拉、拽等方式,設法將對方拉下“馬”為勝。

22.騎馬馬:

玩時先由兩個幼兒將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對方右手腕,形成一個四方結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讓其他幼兒坐在“座坐”上,再站起來走動,俗稱“騎馬馬”。

23.金鎖銀鎖:

請一名幼兒做“關鎖”人,該幼兒的兩手掌作“鎖”,手指張開,手心向下,其余幼兒的手指觸在“關鎖”人的手掌中。游戲開始,大家一起念兒歌,念畢,“關鎖”人捏緊手掌,被捏住的幼兒站在場外。游戲重新開始。游戲時,“關鎖”人必須等兒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關住。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兒歌:金鎖銀鎖, 金鎖銀鎖,咔嚓一鎖, 嚓啦一鎖。

24.彈蠶豆:

兩至三名幼兒為一游戲組,通過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順序。游戲開始,第一名幼兒把若干蠶豆撒在桌上,隨即按先易后難,用小手指在相鄰的兩顆蠶豆之間劃一下表示可以通過,然后對準其中的一顆,用食指或中指從大拇指上彈出去擊中另一顆,這樣就可在這兩顆豆中拿下一顆并繼續再劃再彈。如果失誤或犯規就交換角色,繼續進行游戲。此游戲鍛煉幼兒手指的小肌肉。

游戲劃線時小手指如碰到蠶豆,則為犯規就不能繼續游戲。在彈蠶豆時,只能彈劃過線的鄰近兩顆,擊中其他蠶豆或彈不到蠶豆則為輸。

4 25.我們都是木頭人:

幼兒圍在一起,請出一“領導”人站于前。游戲開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念到最后一個字時,靜止不動,誰動了就為失敗者。為提高幼兒興趣,“領導”人可在念完最后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余幼兒迅速學祥并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輸。培養幼兒自我控制的能力。

兒歌:

三、

三、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

26.丟“銅 板”:

三至四人為一游戲組。每人各將一圓片(可由瓶蓋取代)從磚頭高坡開始往下滾,比比誰滾得最遠,然后按遠近分別定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圓片站在①號處投準②號圓片,如果投中②號圓片,可站到②號處向③號圓片投去;如果沒投中②號圓片,則由②號圓片的主人拿起圓片向⑧號圓片投去,凡投中的圓片歸為己有。游戲者拿起圓片后站在該圓片處,不能前后左右移動。發展幼兒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戲重復進行,最后,得圓片多者為勝。

27.踢毽子 :

踢毽子多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種多樣,簡單的以連續踢的個數多少定勝負,復雜的則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戲時,邊踢邊唱(或數數),一般逢五遇十即將毽子停于腳面一次(稱“嗯”)。清代流傳三四人入局對踢,后沿為健身運動的一種方式。

28.跳繩 :

跳繩花樣繁多,分單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單人跳時,雙手擺繩,可前擺跳、后擺跳、雙手交叉擺繩跳,也可帶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時,一般由兩人擺繩,也可將繩一端系于樹上由一人擺繩,其他人跳,跳法多種多樣,邊跳邊唱數數。

29.跳房子:

跳房玩法多樣。一般先在地上劃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幾端劃一半圓形(俗稱“饃饃頭”)。游戲時,把“瓦兒”(磚塊、瓦塊、石塊等均可)擲于“饃饃頭”內,玩

5 者單腳跳入,并將“瓦兒”踢入下一格,依次轉下一圈即可將“瓦兒”擲于第二格內,如此類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間。跳至自己的房內可雙腳落地,別人則須跨過該“房”。玩時,不能另一腳落地、不能“壓杠”(“瓦兒”壓在劃線上)、也不能“踩杠”(腳踩在劃線上),否則都算犯規,犯規者出局等待下一輪。最后,誰占的“房”多誰為勝者。

30.磕拐:

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間的一種對抗性游戲。一般是兩人對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戲時,雙方單腳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來,用膝蓋向對方進攻。進攻方法多種多樣,可磕、壓、頂、砸等。游戲規則為誰被對方磕倒或雙腳著地即輸。

31.拾子兒 :

拾子兒多為女孩玩的一種游戲。玩時,幾個人就地選若干塊石子,先由一人將石子撒散開,遂將一子拋起,同時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馬上接住拋起的石子。有時拾單、有時拾雙,拾多者為勝。拾子時,手不準觸及不該拾的子兒,否則,就失敗了,改換別人拾子兒,依次輪換。也有的用布縫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32.推鐵環 :

用較粗的鐵絲彎一大圓環,再用鐵絲彎一鐵鉤,鐵鉤的下端彎成U狀,上端握手中,下端U狀鉤扣依鐵環推其前進。也有的在鐵環上套一個或若干個小銅環兒以便鐵環滾動時“鈴鈴”作響。玩時,邊走邊推鐵環,也有邊跑邊推者。比賽時,一般比誰推得遠、推得快,鐵環倒地為輸。其他玩法,有原地轉圈、拐彎、推上坡等。

33.投紙牌:

紙牌子多為硬紙疊成,其形多為長方形,也有三角形的,有單面、雙面之分。玩時,一般是一方先將紙牌擺放地上,另一方尋找紙牌與地面的縫隙,又叫“竅兒”,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牌用力擲地扇砸對方的牌。若將對方的牌扇翻個,則勝,對方的牌歸己;若扇不翻,則輪換,直至決出勝者。

6

34.翻繩 :

翻繩多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雙人玩。玩時,用一線繩將繩系成圈狀,套于手指上,通過手指的穿插、交錯、纏繞等手法,使繩變換成各種形狀,如降落傘、太陽、鋸、魚、天窗、面條、豆箕兒、牛槽、擔架等。

35.剪子包袱錘 :

玩時,食指與中指同時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錘子”、五指伸開代表“包袱”。規則是:剪子勝包袱、包袱勝錘子、錘子勝剪子。游戲人數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錘的,喊的同時伸手決出勝負。

36.彈玻璃球:

雙人玩或多人玩。玩時,先在地上畫一條線,在離線3米左右挖一坑,參賽者依次向坑內擲琉璃蛋,先擊坑內的開球。彈球時可用溜、點等方法,擊中對方為勝,擊不中,由第二人接著彈球。如此輪流,最后看誰擊中的多,擊中多者為勝。

38.徒手拔河 :

在地上劃一線為界,兩人以腳外側相抵面對而站,然后尋機抓對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將對方拉過界即勝。人多時,可分兩組,摟腰相連。

39. 舞龍燈: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個象征性的“龍頭”,再制出“龍身”(稻草“龍身”用稻草扎成大約20厘米長的草扎若干個,中間穿上一根繩子,若給小班幼兒玩可不穿繩),用小竹竿或木棍插進“龍頭”、“龍身”,讓幼兒舉著舞,可以兩條“龍”嬉戲,樂在其中。

40.轉呼拉圈:

7 兒童、成人均可玩,玩時將一個或多個呼拉圈套在腰間,先用手發起來,然后扭腰擺臀,利用慣性,使呼拉圈旋轉,是一種健身游戲。

41.趕小豬:

幼兒手持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做趕小豬者,用皮球或易拉罐做小豬。趕小豬者用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將小豬向前滾動??梢蚤_展競賽,比比誰的小豬先趕回家。

42.揪尾巴:

幼兒將花手絹或彩色布條系在腰間,當作尾巴。一游戲者去揪孩子另一游戲者腰后的“尾巴”,雙方躲閃,不讓對方揪到自己的“尾巴”。也可以多個游戲者同時揪尾巴, 訓練孩子躲閃的能力及動作的靈敏性。

43. 擠“油渣”:

幾個幼兒靠墻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間擠,被擠出的人向旁邊去,再向中間擠,如此反復進行。如果讓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更能增添情趣,并培養協作精神。

44.兩人三組走:

兩個幼兒并排站在一起,用繩子系住緊靠的雙腿,步調一致的向前走。此游戲也可多人多足走。

45.踩高蹺:

將紙管或雪碧瓶的兩側鑿兩個洞,用繩子穿過打結做高蹺。幼兒將腳踩在高蹺上,手提繩子向前走,看誰走得又穩又快。

46. 堆饅頭:

幼兒邊念兒歌,邊輪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狀),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處。

8

47. 蚊子叮手:

幼兒隨兒歌,將做捏東西狀的手疊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疊高,直到無法夠著為止。

附兒歌:哎呀呀,怎么了?螞蟻咬,咬哪里?快點爬上來!

48.五子棋: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4篇

一、 開展“民間童謠與民間游戲”課題研究的意義

2010—2011學年,根據課題研究計劃,我園將 “民間童謠與民間游戲”這一熟悉而具特色的活動作為課題研究對象。在學習民間游戲的活動中幼兒不僅在游戲中學,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幼兒積極參與,主動探討。在學習中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膽小的孩子敢說話了,口吃的孩子通過童謠的學習和訓練,言語比一前連貫了,孩子們對于學習民間童謠的興趣大增。他們把在家學會的民間童謠說給小朋友們聽,在童謠的選擇中,大量的民間玩具為我們提供了大批的素材,我們把玩具和游戲結合在一起,在活動中進行嘗試。民間游戲,大多是很早以前流傳下來的,有些童謠與游戲內容幼兒不理解,我們就在選擇內容上進行反復推敲,確定內容后讓幼兒學說,并給以通俗形象化的解釋或修改。

二、 開展課題研究的目的

民間游戲藝術具有特殊的情趣和魅力,具有率直、不拘一格的質樸特點,與農村兒童藝術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有所相同,可以說民間游戲與藝術活動有內在的共同特征,游戲地發展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項利于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活動,有利于幼兒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對于兒童知識面的擴大,能力的培養,情感的培養,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啟迪,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將一系列民間游戲玩具作為主題進行選材。在選材中注意選擇了一些淺顯易懂,貼近生活的民間游戲,讓幼兒學習。

三、課題研究分工情況

組長:楊洪芹(全面負責課題研究工作) 成員:常錫燕(負責民間童謠搜集) 李艷玲(負責民間游戲搜集)

尚麗麗(負責材料整理工作)

四、開展課題研究有利于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談起民間游戲老師們都非常興奮,特別是年齡大的老師們都能如數家珍似的說出許多游戲名稱,如:跳繩、翻繩、摔寶、跳皮筋、拾石子、玩紙牌、彈杏核、扣泥巴、踢毽子,拾高粱柞等等。這些游戲不但符合孩子們好學、好動、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而且易學、易會、易傳,增添參與的主動性,既能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發展,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孩子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游戲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他們充滿新奇、幻想和奧秘的游戲世界里,小腦袋不停地轉,并努力去探索,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為什么不倒,陀螺為什么會轉?石頭是從哪里來的?火車為什么會叫?這些問題不僅激發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思維力,同時也是孩子認識工具、啟迪他們智慧的教科書。在玩游戲時有些孩子不愿與別人分享自己心愛的玩具,總是一把搶過自己的說:“這是我的玩具,不給你玩。”由于這種不愿與人分享的心理,往往這些孩子在玩耍時總是不合群,難以與別人合作,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唯我獨尊的孤僻性格。針對這些情況,在玩民間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熱情大方的品質,多組織一些集體協作性的活動,例如:抬轎子,四人踏板、拉大鋸等游戲,讓孩子通過游戲學會怎樣與別人友好相處、相互合作。

根據孩子們好玩、好動、好勝、好奇的特點,我們利用早間活動和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愿選擇伙伴一起玩剪子包袱錘、騎大馬、老鼠鉆風箱,老鷹捉小雞等兩人或群體游戲,在游戲中可以充分調動孩子自主學習的欲望。讓孩子們向爸爸、媽媽學習一個他們小時侯的游戲,帶到幼兒園教給大家一起玩,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爭著教爭著學。通過互相交流,觀摩和評價,既發展了語言,又發展了基本動作;既發展了興趣,又增強了自信和自尊。讓孩子們自己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游戲,在玩中學,學中玩,起到了引發感情,共享共樂的效果。民間游戲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具有豐富刺激的、能鼓勵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

五、民間游戲與教育活動的融合。

在各項教育活動中,有些活動往往無法在時間空間上滿足幼兒探究的需求,此時如果教師能提供相關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開展游戲活動,將會使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獲得很大的滿足。如,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玩角色游戲,他們用泥巴捏出娃娃,用木塊擺上床、桌子、凳子,撿了一些樹葉、小草用紙袋包好做墊,在地上挖上灶臺,放上泥捏的鍋,到種植園里采來菜葉,然后分配角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戲,他們的材料全是用大自然中的泥土、花草等,而且玩的很投入,很愉快。在孩子們的爭論中,通過教師的引導,“生成”出:到樹上去采葉子,樹會痛嗎?它會哭嗎?采樹上的葉子,樹還會長高嗎?孩子們爭論的臉紅脖子粗,最后來到老師這里,老師只說了一句:樹和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孩子們熱烈地討論起來,有的孩子試著采自己的頭發,后說:“以后要愛護樹不能采它的葉子了。它會痛的,我采了自己三根頭發,痛得快要哭了。”游戲中孩子們不再顧忌自己的行為方式或語言的失誤,活動的自由度較大,不受區角的限制,而教師僅采用提問和建議的方法去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成為幼兒游戲的援助者,幼兒可以充分交流自我表現,自主性得到了體現和發揮。這樣的環境,可以促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無拘無束地動腦、動手、動口,積極地去想、去做、去采集大自然中的東西做游戲材料,從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并且游戲內容接近于主題內容,已和整個主題活動的進度緊密結合在一起,從中孩子們得到了快樂和發展。

六、民間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道德行為,它包括謙讓互助,協作分享等有益行為,這也是在我們的主題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內容,例如:在建筑游戲中,引導幼兒制定“能共享玩具材料”的規則,要求幼兒能分享玩具,誘發分享和謙讓行為,在角色游戲中引導幼兒建立“協商扮演角色”的規則,要求幼兒在游戲前能協商好自己的角色,誘發協作行為,遇到兩人同時要扮某一角色時,就誘發退讓行為。

在當今社會已越來越向著社會化、多元化發展,不管是課程的生活化和游戲化,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大背景。陳鶴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觀念。我們努力使課程游戲化的同時,積極嘗試與社會、家庭、社區合作,充分利用周圍的有利環境,整合多方面的課程資源,誘發幼兒的親社會行為。

為了讓家庭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合作伙伴,我們嘗試開展了“幼兒家庭游戲”的創建,指導家長如何開展親子游戲,提高家長的游戲教育觀念。首先,我們要求家長根據自己的條件為孩子提供一個可自由游戲的房間或每周教孩子一個游戲,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能適應孩子發展需要的游戲材料。使家長能夠支持并鼓勵孩子游戲,使家庭真正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伙伴,家長成為幼兒園新的課程資源。

幼兒的生活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體驗社會生活的最好的方法。保障兒童游戲的權利是現代早期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全面發展的基本策略。因此,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我們強調遵循“以民間游戲與幼兒素質的提高的原則。把游戲作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從根本上,把教育與幼兒的生活予以最佳整合的基本途徑。還幼兒以游戲的生活就是讓兒童找回童年的幸福與快樂。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5篇

(中班)

活動思路:進入中班后,孩子們的基本動作有了進步,他們不僅能夠自如地進行跑、跳、爬等動作。而且隨著我園民間體育活動的開展,幼兒的參與性有了提高,他們敢于嘗試、探索各種動作,他們喜歡合作進行游戲?!毒V要》中指出:幼兒應大膽的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喜歡和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玩耍,并具有調整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于是我想:班上有很多的舊床單,何不廢物利用——用舊床單編織成繩圈。用布條編制的繩圈又柔軟又結實,安全性高,很適合孩子們游戲。繩圈的柔軟性又能讓孩子們一物多玩如:占圈、跳房子、拔河等等。因此我設計了此節活動,希望利用繩圈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發展發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民間游戲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繩圈、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

隊形變化:大圓→開花→四個小圓→大圓→切斷分隊。 (2)模仿操。

二、基礎部分。 1)a.花樣玩繩圈

請幼兒發揮想象與創造力用各種方法玩繩圈。

教師:我們可以用繩圈玩很多游戲??梢砸粋€人玩,可以幾個人合作玩??茨男┬∨笥鸦油娴糜侄嘤趾?。(放背景音樂)

b.集中請幼兒演示,相互探討輪胎的多種玩法。 c.用剛才沒有玩過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d.教師小結。

2)玩新游戲:拉繩

老師介紹拉繩要玩法:兩兩一組,幼兒套在繩圈里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信號發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

3)教師示范,強調繩圈放置在身體的腰部,等信號發出才能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

4)幼兒兩兩自由組合進行練習,老師觀察指導。 5)加深游戲難度,要求3人一組。

提出游戲要求:3人一組,幼兒套在繩圈里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信號發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 6)、幼兒3人自由組合進行練習,教師觀察指導。

三、游戲:“拉繩比賽”

鼓勵表揚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并堅持到底的幼兒。

(可根據幼兒活動量,繼續增加人數進行游戲,如4人一組)

四、放松運動

聽音樂做放松整理活動。 活動反思:民間游戲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流傳的一種具有自娛性的活動,它形式多樣,不但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易學、易會、易傳,符合了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游戲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顒舆^程中,活動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展開,滿足了幼兒自由自在與同伴交往、游戲的欲望,幼兒在游戲中結識成現實的伙伴關系,滿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兒團結合作、樂于助人、遵守規則等社會性的行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間體育游戲對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為幼兒融入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中班民間體育游戲:兩人三足 活動目標:

1、學習游戲“兩人三足”,體驗與同伴按節奏同步前進。

2、體驗齊心協力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綁腳帶子、沙包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準備活動 回憶民間游戲《拍手游戲歌》,找到好朋友。

二、新授民間游戲《兩人三足》

1、提問:兩個人有幾只腳,怎樣才能變成三只腳?

2、現在老師要幫你們一對好朋友變成三只腳。(教師幫助綁)綁好以后,自由練習。

3、教師集中,解決問題:剛才你遇到了哪些問題?怎樣才能讓兩個好朋友不摔倒?(以把綁在一起的腳先開步,兩個人嘴里可以喊口令

1、2,先開步的腳口令為1,后走腳口令為2.)

4、帶著小朋友的好辦法,再去自由練習。

三、幼兒比賽

1、天冷了,我們要去運一些糧食,哪一組先把對面的糧食運完,哪一組就獲勝了。

2、聽口令,開始比賽1—2次。

四、結束活動

1、教師給勝利的幼兒獎勵。

2、幼兒背著糧食回家。

民間體育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設計意圖:這節課適用于小班第二學期,培養幼兒從高往低跳的技能。促進幼兒腿部肌肉的發展,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鼓勵幼兒積極動腦想出椅子的多種玩法。讓幼兒更加樂于參加體育游戲。在游戲結尾,我提出讓幼兒自己搬小椅子回教室也是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目標:

發展幼兒“跳”的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重點:發展幼兒“跳”的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難點:幼兒能夠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老鼠,貓頭飾各一。椅子21張。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課前準備:將椅子拼成獨木橋狀“HHHH”;障礙“F F F ” 師:瞧!老師把椅子帶出來了。今天我就要跟椅子做游戲,小朋友們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玩的。師:(教師示范游戲玩法)我先爬過大森林,再繞過一條條小河。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跟著老師一起玩? 師:我們排成對,跟著老師出發吧!(帶領幼兒游戲2-3次)

二、

自由玩椅子,探索多種玩法。 (1)

幼兒自由玩

師:椅子除了這樣玩,還可以怎么玩,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想辦法跟椅子做游戲! (2)重點練習從椅子上向下跳

(幼兒自由玩,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師:我看到一個小朋友他玩的方法很好,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樣玩的。 (請幼兒個別示范玩法)

師:你們會不會這樣玩呢?好!我們來試一試。 三:玩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全體幼兒和教師扮小老鼠,站在椅子上說兒歌,兒歌說玩后,跳下椅,這時貓來了,幼兒定住不動,否則就會被大花貓捉走。待大花貓走后,再重新做游戲。 (2)幼兒和教師一起玩游戲2-3遍,教師提醒幼兒一定要等說完兒歌最后一句在跳下來。 (3)請一名幼兒扮貓,再游戲2次。

四、放松運動

師:小朋友們剛才完成的真不錯,現在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跟著老師做放松運動。

師:我們自己搬著小椅子回去咯。(示范搬椅子的動作)

附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課后反思:這節體育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喜歡探索椅子的玩法,想出了多種多樣的辦法,如把小椅子當作小車一樣推,把椅子當作轎子一樣抬,有的小朋友在椅子四周繞圓圈等等。在做游戲‘小老鼠上燈臺’時多數幼兒積極參加游戲,并且能夠做到勇敢地從椅子上跳下來,個別幼兒不敢從椅子上往下跳,在經過小朋友和老師的鼓勵后,勇敢的跳了下來,并且越來越熟練。在游戲過程中,對不遵守幼兒規則的小朋友就會停玩一次,讓幼兒明白了要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結束時自己搬椅子,也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自己做。

好玩的竹竿 —中班民間體育游戲活動 【設計意圖】:

下課時發現小朋友們總喜歡去玩門口花壇里的竹子,把竹子弄倒下來做游戲,要不就是找一些長樹枝玩,一些玩斷的呼啦圈被小朋友們分成了一根根短棍子,這些成了他們最喜歡的玩具,最愛玩的游戲。但是他們最喜歡的玩法就是把棍子作為攻擊別人的武器。根據幼兒對竹竿、棍棒的喜愛,為了引導他們玩出更多安全有趣的玩法,特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探索出更多好的竹竿玩法,初步接觸、了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跳竹竿的興趣,掌握幾種簡單的節奏型。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快樂,促進幼兒同伴間的交往,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探索發現出竹竿的多種玩法。

2、了解跳竹竿這一民間體育游戲的來歷,嘗試用X X和XX X兩種節奏型跳竹竿。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數三分之二的長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2、律動音樂磁帶,音樂磁帶《阿佤人民唱新歌》。

3、有關竹竿舞的圖片、錄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長短不一)隨樂騎大馬入場。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竹竿、棍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二、探索竹竿、棍棒的多種玩法:

1、利用竹竿、棍棒進行“一棒多玩”

導語:竹竿、棒子可以和我們玩騎大馬的游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么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兒四散游戲)

2、交流、總結竹竿、棍棒的新玩法。 幼兒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挑擔、跳竹竿、多人合作劃小船、抬花轎、練武術、鋪小路等等)

三、看圖片、錄像了解跳竹竿的來歷、方法。

導語:剛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們兩個人在地上敲竹竿,讓其他小朋友來跳,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他們那樣就叫跳竹竿。這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間舞蹈、游戲活動。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F在,跳竹竿這個有趣的游戲活動還成為了他們招待遠方客人的一項活動。 幼兒觀看有關竹竿舞的圖片、錄像。師邊看邊講解。 提問:他們是怎么跳竹竿的呢?好玩嗎? 師幼共同了解跳竹竿的游戲玩法 這個游戲是許多人一起玩,其中兩個人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節奏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人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

四、幼兒玩“跳竹竿”游戲。

導語:小朋友,你們也想來跳竹竿嗎?讓我們一起來玩吧!你們想用什么節奏來跳竹竿呢?

1、兩人合作學用X X的節奏型敲打竹竿。

2、兩人合作學用XX X的節奏型敲打竹竿。

3、幼兒自己分成三人一組嘗試用X

X的節奏打竹竿、跳竹竿,體驗跳竹竿的快樂。(師幫助幼兒總結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隊形:四散

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

4、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師幼共同隨樂嘗試用單腳跳、分合跳、雙腳跳等方式跳竹竿) 隊形:四散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竹竿、棍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5、幼兒嘗試用不同隊形跳竹竿。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能用竹竿擺成好看的隊形來跳嗎?讓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擺出好看的圖形跳起來吧!

中班體育游戲《跳格子》

(二)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平衡控制能力, 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2、體驗游戲的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地上畫有格子圖,積木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出去活動活動吧!”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吧。

2、動動手,踢踢腿,跳一跳,跳過來玩一玩。

二、學習單腳連續向前跳

1、誒,這是什么?像房子一樣的,有許多的格子,每個格子里還有數字呢??啥ê芎猛?,,你們想玩嗎?那我先來試一試你們看老師是怎么玩這個格子游戲的。按數字的順序一個一個跳,跳的時候不能踩到線。你們會嗎?那先請你們來玩一玩,玩好了之后來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玩這個游戲的?

2、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今天老師也要教你們一個本領就是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玩這個游戲。跳的時候用一只腳來跳,另外一只腳不能踩到地上去,那樣就算犯規了。

3、請幼兒示范。師幼一起來跳一次。

三、比賽

1、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隊最先把積木運回,自己這組的籃子里,哪隊就算勝利了,得到冠軍的那組小朋友每個人獎勵一個紅蘋果,但是在跳的時候,積木不能掉到地上去,要是掉到地上就算犯規,那一組就不能得到冠軍。

2、我們現在開始比賽。

四、放松運動

1、給你們的好朋友捶捶背,捏捏腿,放松放松。我們也玩累了,一起去喝口水休息。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一課二研,本次為第二次進行這次的活動,在教案上和教具上都已經有了很多改進。首先是本節的課的重點應該是訓練幼兒的連續向前跳的能力,在環節一的熱身運動中,應該從頭、手、腳、腰各個部分運動到,這里教師有些疏忽了,頭部的運動沒有注意到,環節二中,教師先讓幼兒來試一試,在集中,介紹幼兒自己的玩法,在來引出教師今天的主題,教幼兒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挑格子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還是不錯的,基本上也達到了這個環節的目的,學會了單腳連續向前跳的本領。在第三個環節中,教師的規則沒有講清楚,導致幼兒頻頻出錯,如果能有一些適當的懲罰,會讓幼兒加強規則意識,以及帶動幼兒的參與性,也能在出現問題后不斷地想辦法解決,進一步的提高了孩子的積極思維能力。幼兒在個體差異上有個別幼兒能力比較強的對她們沒有挑戰性,所以在教學上要給他們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以達到幼兒同步發展。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都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的地方:

1、由于對體育課的環節了解的還不夠,場地的選擇還不是很恰當,最后的放松運動,沒能起到很好的放松目的,以后在上體育課是應該加強。

2、在組織活動時,語言還應該更精練一點。

幼兒園民間游戲計劃范文第6篇

2、論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展

3、關于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展情況分析

4、童謠在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的應用

5、幼兒園民間游戲如何選材以及如何運用研究

6、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童謠的滲透與運用研究

7、幼兒園“民間游戲”微課程的構建與思考

8、幼兒園民間游戲進課堂的探究

9、主題背景下的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

10、淺談如何優化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推廣

11、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12、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13、傳統文化視域下民間游戲在幼兒園中的運用

14、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及其策略

15、淺談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策略

16、幼兒園民間游戲開展情況的調查研究

17、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研究

18、幼兒園民族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創編研究

19、小籃球運動融入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初探

20、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構建初探

21、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的內涵、特點及建構價值

22、民間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及探討

23、廢舊材料在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的應用

24、幼兒園民間游戲開發四步曲

25、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探析

26、幼兒園民間游戲開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7、苗族民間游戲的傳承與開發

28、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傳承

29、淺談幼兒園客家民間游戲區的創設與教研策略

30、試論偏遠鄉鎮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

31、農村幼兒園民間游戲資源利用路徑探索

32、如何運用幼兒園民間游戲

33、農村幼兒園本土民間游戲開發研究

34、淺談如何挖掘幼兒園民間游戲中的社會性價值

35、壯族民間游戲與園本課程構建研究

36、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微課程的建構

37、淺談如何巧妙融入幼兒園民間游戲

38、幼兒園民間游戲一物多玩

39、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異化

40、家園共育下幼兒園傳統民間游戲的開展

41、淺析幼兒園民間游戲應用中的問題及策略

42、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和利用

43、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開展策略

44、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利用

45、加強幼兒園民間美術游戲教學的策略初探

46、經驗導向的幼兒園民間藝術區域游戲探究

47、幼兒園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開發與指導策略研究

48、簡談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改編

49、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特點與價值

上一篇:向宗教極端發聲亮劍范文下一篇:醫聯體工作信息簡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