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

2023-09-19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1篇

(一)業務拓展難。吸收存款有限而貸款需求無法滿足。一方面,公眾認可度低,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沒有保障,加之營業網點較少,辦理業務極不方便,影響存款業務的增長。另一方面貸款需求較大。很多在原有銀行業機構貸不到款的涉農企業和個人紛紛轉向村鎮銀行,資金需求量不斷增加。而根據人民銀行的最新規定“宏觀調控意愿貸款”規模不得超過機構的注冊資本金,凡超過的,人民銀行將對其新設機構暫停一切金融接入服務,影響了其網點的建設和可持性續發展。

(二)競爭壓力大。一是支付結算網絡不暢。村鎮銀行沒有自己的征信系統,尚未申請加入大小額支付系統和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同城票據交換也由中國銀行代理,不能代扣代繳稅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資金結算。二是業務類型單一。村鎮銀行業務范圍仍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尚未推出有特色的區別于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優勢。三是因政策鼓勵各銀行紛紛加快縣域網點的布局步伐,新生的村鎮銀行面臨著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三)運營成本高。一是網點建設、日常開支大。村鎮銀行尚處于創業階段,網點的租賃費用及裝修開支成本高。二是服務成本偏高。村鎮銀行主要服務對象在縣域以下的鄉鎮和農村地區,與其它銀行的存貸款業務結構相比,業務筆數多、額度小、服務半徑大,服務成本高。加之大多數農戶缺少有效抵押物,貸款風險大,投資成本高昂,回報周期長。

(四)防險能力弱。一是內控體系薄弱。目前村鎮銀行尚未健全風險控制機制,仍照搬母行的制度辦法,沒有對關鍵風險環節進行標識和區分,風險控制措施缺乏操作性。員工也大多無銀行從業經驗。二是風險隱憂大。機制和人員的制約導致村鎮銀行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防控壓力大。同時,聲譽不高,資本實力弱,一旦資金緊張,頭寸不足,極易誘發流動性風險。

二、對策建議

(一)加快金融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是加大宣傳力度。以有影響力的方式,突出亮點,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公眾的認知度,增強公眾信心,穩固存款資金來源渠道。二是豐富金融產品。不斷探索研究“三農”金融產品需求,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實現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差異化定位。三是打造現代化的金融服務渠道。通過設立自助銀行、自助服務終端等服務設施和提供流動性服務擴大服務輻射范圍。加強與其他銀行機構的戰略合作,共享其他銀行(包括發起行)的網點資源,提高自身的服務范圍和能力。四是拓展金融服務產品品種。如代銷基金、債券,代繳水電費,理財產品銷售,代理保險等中間業務,著力增加儲蓄存款、提高村鎮銀行的知名度優化村鎮銀行經營結構、提高利潤水平。

(二)完善內控建設,提高抗風險力。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切實防范各類風險。村鎮銀行必須按照“內控優先、提高效率”的原則,建立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內控機制,強化內部經營管理,狠抓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各項業務經營的穩健安全運行,實現業務發展與風險管控同籌兼顧。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員工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對員工定期開展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培訓,增強合規意識、盡職意識、風險意識,有效防范和控制各類風險。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2篇

銀行業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資產負債業務的特點,銀行業出現流動性問題甚至倒閉,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為此,許多國家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以此來維護金融制度的穩定。

存款保險是指為從事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建立專門的保險機構,成員機構定期繳納保費,當成員機構面臨危機或破產時,保險機構向其提供流動性資助或者代替破產機構在一定限度內對存款人予以賠付的制度。其核心就在于為金融體系提供有效安全網,防止存款人因個別金融機構倒閉而對其他金融機構失去信心,由此導致銀行擠兌,從而引發金融危機。

存款保險制度具有事前檢查、化解金融風險和事后監督、消除或緩沖由此引起的金融震蕩的雙重穩定特征,它的建立可以有效解決存款人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非理性擠兌,有效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但是與其它保險行為一樣,存款保險制度最大的負面影響就在于它所建立的安全網會誘導存款人忽視有關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和風險而有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問題。道德風險是指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由于不確定或不完全的合同使負有責任的經濟行為者不承擔其行為的全部后果,此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會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為。早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已清醒的認識到道德風險在經濟社會中的普遍存在性。

存款保險制度的道德風險主要表現為:參保銀行會傾向于承擔更大的經營風險;社會公眾放松對銀行的監督,弱化銀行的市場約束;逆向選擇使經營穩健的銀行在競爭中受到損害,不利于優勝劣汰;降低存款保險機構迅速關閉破產銀行的能力,最終增加納稅人的負擔。由此可見,一方面存款保險減低了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出現的銀行擠提的概率,增強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存款保險本身存在的道德風險又加劇了銀行體系的風險積累。

由于存款保險中道德風險的存在,有學者對其存在價值提出了尖銳的批評,甚至主張取消該制度。然而,我們應該看到,道德風險并不是存款保險制度所特有的,而是先于存款保險而存在于銀行機制之中的。道德風險是由于銀行業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以及有限責任制度而內生于銀行的運行之中的,存款保險只是由于弱化了各方的監督激勵而加劇了銀行本身就有的道德風險。

任何保險行業都存在道德風險問題,但保險業并未因此在市場上消失。存款保險制度起到的作用與道德風險可能引起的負面效應相比較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利大于弊。問題的關鍵是防范和控制道德風險,將其消極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綜合道德風險產生的根源,道德風險的防范可以設置如下幾道防線:

1.建立銀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完善的內控體系。在銀行機構的設置上做到決策機構、實施機構、監督機構的分離與相互制約,制定一系列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規范的業務操作程序,做到決策科學化、管理制度化、投資行為紀律化。確保銀行業務能根據銀行董事會制定的政策以謹慎方式經營,只有經過適當的授權方可進行交易,資產得到保護而負債受到控制,會計及其它記錄能提供全面、準確和及時的信息,而且管理層能夠發現、評估、管理和控制業務的風險。這是銀行穩健經營、防止過度追求風險收益的有效保證,因此可以作為防范與控制道德風險的第一道防線。

2.良好的制度設計。建立合理的保險范圍和較低的保險額度,將國內銀行在海外分支機構和外國銀行在本國的分支機構排除在外,存款保險范圍盡量限于個人和非贏利組織的存款;風險差別費率制度,成員銀行根據自身不同的風險等級,交納不同的保費,對有較高資本充足率和較高監管評級的銀行收取較低的保費率,使其風險預期收益相匹配,從而有效防范道德風險,約束銀行的風險行為,督促銀行審慎經營;采用限額賠付制度,使雙方共同承擔風險的損失,提高存款人的風險意識,增強存款人對銀行行為的監督;實行強制存款保險,規定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都必須參加存款保險,以防止逆向選擇問題。

3.市場約束機制。道德風險可以通過銀行股東、存款人和其他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來減弱。提高存款人的風險意識,使存款人認識到存款保險制度是減少銀行的經營風險,防止銀行倒閉,而不是“保證”銀行不倒閉,使存款人對銀行的監督加強,以保證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有效的市場約束機制必須輔之以穩健的財務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作為強有力的支撐,要做到產權明晰、競爭有序、法律規范、風險理念。允許破產、適時退出機制是存款保險制度的前提條件,發展和完善多元化金融體系,努力培育中小型金融機構,創造公平有序的金融環境。提高存款保險制度的透明度,督促銀行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監管機構應要求銀行及時、準確地向公眾披露自身的資本水平、風險程度和經營狀況等應公開的信息,以便公眾做出判斷和選擇,讓銀行直接面對市場的壓力和監督,自覺規范經營行為、改善經營狀況、提高經營水平以贏得競爭優勢。

4.嚴格的銀行監管體系。監管機構要掌握銀行準確而及時的信息以便在必要時采取立即糾正措施和有效迅速干預,這些信息主要來源于銀行提交的報告和現場檢查,但監管機構也應注意市場暗示的銀行狀況,密切監測銀行。同時盡可能的傳播它所擁有的信息,通過市場約束銀行系統的穩定。監管機構和存款保險機構之間應及時、充分的溝通有關信息,通過監管合作和有效的信息交流共同加強對銀行的風險控制、查險補漏。在加強外部監管的同時,完善內部監管。銀行應建立內部監控制度,在內部審計和有效稽核雙重保障的基礎上,以積極的態度接受來自金融監管當局的、外部審計部門的以及來自交易對手甚至普通債權人的監督。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3篇

一、單選題

1.村鎮銀行主發起人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5%)

A.10% B.15% C.20% D.25% 2.在縣(區)域設立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為實繳資本的,最低 限額為(300)萬元人民幣。

A. 100萬元 B.200萬元 C. 300萬元 D. 400萬元

3.設立村鎮銀行應當經過(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

A.申請、籌建

B.籌建、開業 C.申請、開業 D.準備、籌建

二、多選題

1.設立村鎮銀行應有符合條件的發起人,發起人包括:(ABCDE)

A.自然人 B.境內非金融機構 C. 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 D. 境內銀行 業金融機構 E.境外銀行

2.村鎮銀行主發起人應該符合什么條件(ABCDE)。

A.是銀行業金融機構 B.上一監管評2級以上 C.具有足夠的合格人才籌備 D.具有充分的并表管理能力及信息科技建設和管理能力 E.銀監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3.村鎮銀行可以吸收公眾存款,(ABCDE)。

A.發放短、中、長期貸款 B.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 C. 辦理國內結算 D. 從事同業拆借、銀行卡業務 E. 代理收付款項及保險業務和銀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三、判斷題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4篇

一、模型1:無存款保險制度下, 銀行與存款人之間的關系

沒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之前, 銀行與存款人之間是雙向約束的關系, 如圖1的 (1) 和 (2) 所示。存款人存入銀行資金的前提是, 銀行要提供銀行信用來保證資金的安全。由于信息不對稱使存款人處于信息劣勢的地位, 當市場傳遞出來的信息表示銀行經營風險過大, 銀行信用不足以保證資金的安全, 存款人會使用存款轉移的方式直接約束銀行的風險行為, 即圖1中 (3) 所示的實線。為了防止資金的流失, 銀行會自覺謹慎經營, 維持良好的信用, 控制道德風險行為。

二、模型2:國家擔保下銀行、存款人、存款保險機構之間的關系

在隱性存款保險制度下, 國家提供的信用代替銀行信用為銀行擔保, 這使銀行與存款人之間的雙向約束關系變為存款人、銀行、國家之間的單向約束, 如圖2的 (1) 和 (2) 所示。這樣問題就出現了。存款人是否決定將資金存入銀行取決于國家提供的信用狀況, 不再是銀行的信用狀況了。一般情況下, 國家信用是較具有威信的, 這使存款人覺得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監督國家風險行為, 因此, 本該對銀行實施的市場約束并沒有隨著提供信用主體的改變而轉移, 反而使存款人原來存在的市場約束缺失或極大萎縮, 即圖2中 (3) 所示的虛線。這樣的結果是銀行無成本的享受國家的擔保, 并可以不受存款人的約束開展業務, 在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下, 這自然就加劇了銀行的道德風險。

三、模型3:顯性存款保險制度下銀行、存款人、存款保險機構之間的關系

在顯性存款保險制度下, 存款保險機構代替國家提供信用為銀行擔保, 存款人、銀行、國家之間的單向約束關系變為存款人、銀行、保險機構之間的單向約束關系了, 如題3中 (1) 和 (2) 所示。代替銀行信用的是存款保險機構提供的信用。顯然, 存款保險機構的信用沒有國家的信用權威, 且存款保險機構破產的概率比國家要高得多, 它所提供的保險額度也有限, 這都使存款人意識到即便將銀行風險轉移至存款保險機構也不能完全保證存款資金的安全, 因此這激勵存款人增加對銀行和存款保險機構的市場監督, 即圖3中 (3) 所示的實線。此外, 對于銀行來說, 也不能享受無成本的擔保了, 需要按照風險大小承擔一定的成本, 這也激勵銀行代理人努力工作、銀行股東減少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高風險業務, 增加對風險的關注, 自覺提高銀行信用。結果, 在存款人和存款保險機構的約束下, 銀行的道德風險程度減少。

結語

存款保險制度的內在缺陷使道德風險問題不可避免, 但是不同的存款保險模式可在不同程度上削減道德風險的產生。為了更高效的實施存款保險制度, 應首先從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方面入手, 合理構建存款保險體系的相關內容。

摘要:存款保險制度在發揮穩定金融市場作用的同時, 同時也存在激勵道德風險產生的危害。不同的存款保險模式對于銀行道德風險產生的激勵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本文通過建立存款保險下銀行道德風險產生機制的三個模型, 比較分析隱性與顯性存款保險模式對銀行道德風險的不同影響。

關鍵詞:隱性存款保險制度,顯性存款保險制度,銀行道德風險

參考文獻

[1] 周琳.存款保險制度下民營銀行道德風險及防范策略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 2016.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5篇

存款始終是市場難解之題,存款人運作它、銀行競爭它、監管者調控它、整個社會都關注它,多是它少也是它,它終究是人民的財富和國力,這便是深重之處。

存款養育造就了銀行經營

一家大銀行,九成以上的賬戶是存款結算類賬戶,九成以上的客戶是存款結算類客戶。數字面前,誰都不會懷疑存款造就了銀行,并決定著銀行的生存,有多少存款就有多大的銀行。沒有一定規模的存款,貨幣經營者如同無米之炊,銀行便煙火不旺,經營慘淡。

存款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存進來又會取回去,貸出去又會收回來,銀行占有的使用權比所有權更具有經營意義,它以錢生錢,周而復始,供給銀行維系生存的物質資源。存款是經營的基本平臺,它養育了銀行,成就了銀行的經營,還無哪項業務敢與其重要性、基礎性爭高下。古往今來,存款一直是最重要的負債資金,決定著銀行的經營規模、方向和繁華程度。新銀行首要的大事都是盡快攬存,那一點資本金只夠用于壓陣,并不用于營業。缺少存款的銀行處處經受煎熬,流動性管理逼得他們寸步難行,存款的數量、期限和利率像一只無形的手,決定著銀行的成長性、穩定性,有多大的存款才做得成多大的經營規模,資產必須與存款適配方可確保銀行的穩定。

自然,因為有利息,才能吸引人們把資金存入銀行;因為有結算、現金、匯兌、借貸等交易服務,商人們才到銀行來,從賬戶中沉淀下低利率存款。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如果存款利息明顯低于股市、債市、基金及其他金融市場的穩定收入,存款會慢慢流失,這正是西方銀行的難題。西方國家投資渠道多,金融市場規范,投資收入穩定,極大地分流了社會資金,銀行無奈于有限的存款,只得努力地開展多種服務類經營。當然,生活方式也決定著儲蓄率,中國高企的儲蓄率,十分幸運地給了中國的銀行籌集存款的機會,造就了中國銀行業快速發展的優越條件。

存款總會引起銀行經營者對貸款的聯想,這是存款內在價格機制所驅動的,當資金成本低于市場需求價格時,經營者總是千方百計地企圖賺得利差。國家法定的75%貸存比限額,形成了貸款利潤的空間,那高額的盈利總強烈地誘惑著銀行經營者,引發陣陣貸款的沖動。因此,不難理解銀行為什么總拼爭存款,更不難理解中央銀行為何把存款作為社會通貨的溫度計,或是釜底抽薪,或是釋放總量,慣用多種手段調控存款來影響商業銀行經營。

存款代表著銀客關系,背后系掛著一個億萬數量級的龐大社會群體,網羅著整個社會的現金類財富。工商銀行擁有1.8億個客戶,一天的業務量常突破1億筆,峰值時每秒3500筆交易,幾乎連接著大中城市里30%~40%的居民和上百萬法人客戶。面對著每天成百上千萬的客戶來銀行辦理業務,銀行戰戰兢兢地效著力,因為它將自己整個經營狀態交給社會去檢驗,這本身就是對經營管理的巨大挑戰,更能促使銀行加強管理,不斷地創新業務,努力維護好客戶關系,絲毫不能懈怠。

存款代表著銀行內部的管理關系。銀行機構大多都為便利存款客戶而設置,銀行員工大多都在為存款客戶而忙碌,各種業務及賬戶都關聯著存款賬戶,各項資金都受到存款增減的影響,各類客戶也常從存款業務中得以鑒別……存款在銀行經營和文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已經成為現今銀行管理學的重要內容,不把握住這個特征,經營管理就難以到位。

存款與銀行結下不解之緣,相依為伴,形影不離,這是貨幣經營者的命運,還將長此以往。

存款至上

盡管不同的商業銀行對存款有著不同的理念,但都企圖得到它,挑剔的僅僅是價格。

20世紀70年代當我進入銀行工作的第一天,市行行長就是這樣諄諄教導:“沒有存款就沒有銀行”,連同古今多少個存款起家的銀行故事,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當我成為行長的時候,同樣延續著“香火”,這樣教導著員工。

幾十年來存款一直寫在銀行的大旗上,成為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深度地鐫刻著價值觀,潛移默化地熏陶著隊伍去為之奮斗。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存款資源的緊缺和競爭的興起,銀行同業之紛爭已形成烽火連天、混亂無序的局面??邕M21世紀至今,雖然爭奪存款的氛圍在形式上有所消退,但是骨子里狀態依舊,手段方式更加多樣,爭奪存款仍然是中國銀行業重要的經營特征。

一位新加坡銀行家生疑,為什么中國商業銀行經常在慶祝存款達到多少多少規模?他們認為,銀行吸收存款如同采購原料,只有當資金運用方存在缺口時,銀行才需采購存款,求得資產負債平衡。他們不理解,怎能只顧采購不顧運用,造成原料堆積如山?問得不錯。這是一種主動負債體制下的常規思維,表明不同國度的銀行經營方式不同,自然對存款的理解各異。

中國的銀行實行被動負債制度,不得回絕客戶存款。這種經營方式形成于資金短缺時期,在資本約束的有效空間下,銀行不斷地接收存款放貸款,有存款就有利潤。如今,當國強而百姓溫飽有余,日益增長的存款形成流動性過剩的時候,銀行為何還抓存款?其實,銀行不愁存款多,只要拓展金融市場,不斷創新資產業務,何愁沒有資金出路?況且,現在言存款多還為時尚早,因為這并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

“存款立行”已經有了幾百年不敗的傳承。沒有誰能違背這條經營規律。金燦燦的資金意味著商機,貨幣經營者怎能不動心?考驗銀行家的是,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他有無創新經營之魔法,讓手中的資金增值,去創造新的財富。同樣,令銀行家忐忑不安的,正是在這高漲的存款后面,有著客戶對金融服務不斷高企的需求,有著更多潛在的經營機會。

銀行缺少存款會有做不完的事,激起不倦的思想與動力;有了存款仍有做不完的事,喚起騰飛的勁頭與自信;丟了存款更有做不完的事,挑起拼爭的士氣與鼓勵。

存款是隊伍狀態的溫度計

在我的眼里,數字如樹木的年輪,真實靈敏地透露出經營狀態,更能表明一家銀行機構的人氣,很難摻假。比如,存款標記著銀行隊伍的士氣,貸款標記著銀行與政府的關系,財務指標標記著與上級行的關系等。以我的經驗,領導者管理是否到位,往往表現在他對這些關系的敏感性。

每到一家支行,我總先打聽幾個簡單的數字,比如存款的余額及市場份額,增量及市場份額。這幾個數字并不神奇,卻基本表明了經營力、競爭力,勾畫出一家銀行的狀態。我在心中確立了評價基調,說話就不太會走調。

在銀行業務系統中,誰都難以撼動存款業務的統帥地位,誰都難以擺脫它的影響與控制,這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會延續下去,至少相當一個時期內不會、不能、也不敢改變,它已浸透到經營活動之骨髓,讓諸多業務俯首稱臣。正因為有這種關聯性,我透過存款,看到了它同樣影響著為它忙碌的員工們,它就是隊伍士氣的見證者。

在中國的銀行中,當多數人為存款忙碌時,自然會發生一種奇特的現象:哪個年頭存款豐收,那年的士氣就一定高漲,欣欣向榮,呈現穩定而良好的精神狀態。反之亦然。為什么?因為大多數人都順利地完成了考核計劃,彈冠相慶,帶來了美滋滋的好心情。

于是乎,我把存款當做觀測和把握自己隊伍狀態的溫度計,同樣也作為測評競爭對手狀態的重要指標。在存款及其他相關指標變動時,一個領導者應該事先早早有所感應,并采取管理措施帶領好自己的隊伍。我相信許多行長都會有這方面的經驗。一家機構歷年的存款業務數字,基本能夠展示出管理活動狀態的軌跡,顯示出不同時期的領導者管理的業績,也顯示出任期中不同年份工作狀況的差異,就像樹木的年輪顯示著環境特征一樣。

銀行領導者經營管理的業務支點總是選擇存款,為什么?因為其簡單明了,核算易行,直接體現了傳統銀行以存款為基礎的經營內核。只要經營方式延續下去,這個基本特征就不會改變,因為存款業務不僅是一家銀行的特征,也是整個銀行市場的基本特征。所有的機構都頂著存款任務的壓力,中央銀行越是收緊流動性,市場上資金趨緊,攬存的壓力就越大,這些最終都會傳導到銀行員工身上。在有限的市場上,有人贏得缽滿瓢流,就有人輸得殃及人氣,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我總是提醒分行的領導者,在管理中要學會看懂這個溫度計。當存款波動時,管理者思考的絕不應該只是數字,更要聯想到隊伍的情緒、士氣,就像中醫擅長從切脈入手,再問病下藥。切莫放松存款,除了它背后代表著客戶關系,代表著競爭和經營力之外,更有大多數員工的利益。

推陳出新話攬存

我親歷過一個攬存案例,它的成功在于謀略,顯示出籌資競爭也那樣豐富多彩,告訴人們客戶關系和服務所起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一次政府某部門的代理處罰款業務招標的競爭中,另一家銀行以無償投入大量設備為代價取勝。顯然,他們沒有算清賬,手法很粗,是一筆很賠本的交易,稍微理智一點的經營者都不該如此。事后在沉悶中盡管不爽,我還是開導安慰這位支行行長:這次沒有拼爭加碼而選擇放棄,不是輸,而是守住了經營核算的底線,只要客戶關系尚留,就還有別的機會,那家銀行終會為之付出代價。事情就這樣在低潮中漸漸地被人遺忘,似乎劃上了句號,然而事情并未結束,反而導出了意想不到的精彩結局。數月后的一天,那位行長滿面春風神秘地告訴我:存款都回來啦!她詳述了這個戲劇性的由來后笑得很開心,我也被他們的執著所感動。原來,事后客戶反倒安慰起我們來——長期以來良好的服務結下相互間深厚的私人情誼,遠不是一次招標所能割舍的,大家輸得并不甘心,商議著怎樣另辟蹊徑贏回來。大家從資金的流向分析中受到啟發:款項最終要從全省各地匯集上來,只要抓住省級主管部門賬戶的龍頭,不就殊途同歸了嗎?經過精心策劃運作,果然奏效。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別人辛苦地從各地把分散的款項收集后,主管部門巧作轉賬,就劃回到本行賬戶。當然,我知道得之不易,競爭很嚴酷,這些日子他們過得不會輕松。

資金始終在流轉之中,機會也就暗藏于各個環節內,捕獲它靠的是當事者的智慧和謀略。但每一個階段的資金成本和滯留的時間卻不相同,不同的切入點收獲不同的價值。就上述案例而言,對手不惜代價孤注一擲,博于款項的歸集,結果落個成本大、期限短而事端多;而我方著眼于歸集后的款項,以最小的成本取勝??蛻舻玫搅饲罢叩睦?,又維持住后者的關系,這就是活生生的利益準則。如今開放的世界已不再是哪一家銀行的天下,領地早已撤掉圍欄,變得通暢,在復雜的銀客關系之中,誰能運籌到關鍵的那一部位,獲取最有價值的那一部分,誰便是成功的勝算者,而思維簡單的莽撞者只能吃個啞巴虧。在越來越市場化的銀行經營中,競爭自然地向著服務的本質回歸,專權被客戶關系所替代,更受到服務水平的影響,少了霸道,顧忌更多的是利益。

誰都清楚,存款關系常是領導層的關系,領導人需要結友關愛,卻并不計較小惠,他們更關心發展大略,盼望解決難題。事實證明,最新的往往是最引人矚目的,也會是人們最希望得到的,也就成為最有效的。各地銀行都有過相似的經歷,當你向大公司的高管們介紹起網絡銀行時,都會引起極大的興趣。這是一塊最時興的敲門磚,清脆震響,令人耳目一新。為什么?這就是新金融的力量,是新技術的挑戰。在金融主宰經濟的時代,誰不關注金融世界中出現的新事物呢?他們自身具有迎合金融發展的動力,渴望掌握有效的金融武器,無論于公司管理,還是對私人理財都有益。當他的公司能從新服務中受益,且把私人財富托付給銀行的時候,一切攬存的副產品不都包羅其中嗎?當然達到這種境界不易,自身得練就硬功夫。

環境在變化,客戶在變化,攬存營銷也得應變。創造最有效的方式始終是經營方式創新的內容。有人跟我說,幫人在難處,易見效果,做事在需處,方顯價值,善解人意,才有好感。是的,情感常生于難事,一樁小事作用大。也有人跟我說,營銷家庭理財最有效,許多人管得好單位公司卻不擅長理家財。是的,信任你理家財,會不信任這家銀行嗎?還有人跟我說,有的外資公司不興吃喝酒,派個學歷相當的客戶經理就能交上朋友說上話。是的,門當戶對,這也是新市場的營銷特征。有人還說,在客戶找銀行時,營銷特有效。是的,銀行攬存,客戶也在攬銀行,別以為客戶找你吃飯都心存不善。銀行處在社會之中,攬存也是在調整社會關系,互惠互信才夠朋友之交,排憂解難方生感激之情,手法自然并入情理之中。

攬存的口號在慢慢地被服務替代,這是職能的回歸,更是高級的專業營銷,工作難度更大,但只要存款對銀行有多么重要,攬存活動始終就多么重要,它對市場最敏感,不停地創新變換形式,卻始終是經營的活動方式。(作者為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摘自2007年第12期《現代商業銀行》)

村鎮銀行存款風險范文第6篇

主要關注銀行存款的完整性,找到未入賬的收入。這時應關注銀行對賬單的發生額,而不是關注銀行對賬單余額是否與銀行存款日記賬是否相符。尤其是可能在銀行對賬單中記載了增加或者減少相同的金額,或者若干筆支出累積等于某一增加的銀行存款,尤其要注意,這些,在銀行存款余額中看不到,尤其是進來的收入,可能又通過其他應付款轉出,但并沒有記賬,而余額又是正確的。

(一)取得了對賬單和調節表后,應檢查以下內容:

1.取得本期全部銀行對賬單,根據審計重要性水平,結合專業判斷,確定需要核對的金額下限。

2.將限額以上的資金流水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核對。沒有入賬的資金收付,如果沒有形成未達賬項,肯定借貸雙方都有發生,所以,為了減少核對工作量,可以只核對日記賬貸方發生數。

3.如果發現沒有入賬的資金收付,要認真查找原因,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被審計單位出借銀行賬戶、收入不入賬、挪用資金等。

(1)出借銀行賬戶的情況多見于小企業和特殊行業的企業,如建筑業等。

(2)收入不入賬的情況多見于有避稅需求的企業。這種情況一般是在對賬單上先出現一筆資金收入,然后一次或分次轉出。對于這種情況,審計的策略與前一種基本相同。

(3)挪用資金的情況多見于資金存量和流量都比較大,內部控制不完善的企業。一般是對賬單上先出現一筆資金支付,然后一次或分次轉回,資金的支付可能以現金的方式進行,也可能流向證券營業部等其他單位。審計人員如果發現這種情況,除了進一步采取追查措施以外,要根據情況,必要時向企業主管人員反映情況。

上市公司出于粉飾現金流量和盈利能力的目的,往往利用銀行存款大做文章。即虛構應收款項的回收,減少壞賬準備的計提,虛增利潤;同時虛增貨幣資金,美化現金流量。

補充:關注定期存款、保證金等受限制銀行存款

當被審計單位有定期存款和承兌保證金時,要考慮其是否存在未入賬貸款和應付票據的可能性。

根據票據法規定,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企業及其他組織之間需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或債權債務關系,才能使用商業匯票。

為降低此種審計風險,在審計時應做到:索取企業定期存單原件(若只提供復印件,則有可能已質押);詳細審計承兌保證金的入賬記錄,根據保證金合理推斷企業的應付銀行承兌匯票規模;在對銀行存貸款進行函證時,將企業從該行取得尚未到期付款的銀行承兌匯票及由貼現票據轉為的逾期貸款明示為一項函證內容;結合應付票據的審計,索取企業申請銀行承兌匯票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應付票據備查登記簿;結合長、短期借款的審計,索取被審計單位的貸款卡等。

(二)對于定期存款的審計,要足夠重視,控制風險,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計算定期存款及存放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占銀行存款的比例,分析其安全性,注意是否存在高息拆借。

1.定期存單的存款期限跨越審計基準日。被審計單位先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然后在定期存單到期之前,提前取現,用套取的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2.定期存單作為質押物,作質押貸款。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用質押貸款所得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3.定期存單背書轉讓。將定期存單復印留底,用轉讓所得貨幣資金虛增收入或挪用以及從事其他違規業務。

4.定期存單轉存。將存在的會計期間內轉存過程與銀行日記賬進行核對,以確定所有的轉存已全部入賬,對于沒有入賬的轉存業務,要關注其利息是否已經入賬。難以逐筆核對的,要進行測算,發現不可接受的差異,要追查原因,提出建議。

(三)關注未達賬項

未達賬項的審計,是對銀行存款進行審計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根據未達賬項的具體情況,作進一步核實:

1.銀收企未收。要查明款項來源和性質,必要時與合同相核對,以確認是否屬于應轉未轉的收入。特別是對于有避稅要求和在各會計期間之間平衡利潤要求的企業,對于大額銀收企未收款項,要保持足夠的職業謹慎。

2.銀付企未付。要查明款項的去向和性質,確認是否屬于應計未計的費用。對于長期未達賬項,要保持足夠的職業敏感性,確認是否屬于挪用資金或相關違規行為。必要時,可以向款項的去向單位函證交易的性質。

3.企付銀未付。要查明款項的去向和性質,確認是否屬于虛轉成本。必要時,可以向對方單位函證交易的性質。

4.企收銀未收。要查明款項的來源和性質,特別關注款項的真實性。必要時,要函證交易的性質,以確認是否屬于虛構收入。

存在大額未達賬項時,要核實其真正用途,直至作出必要的審計調整。

(四)上市公司關聯方占用資金

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有些公司利用未達賬項時間差,通過迂回曲折的方式制造虛假還款,減少關聯往來。例如,A股份公司控股股東為B公司,子公司為C公司。B公司欠C公司巨額款項。B公司本身經營狀況不佳,不具備還款能力。會計報表如實披露會導致A公司合并報表上控股股東B公司欠款巨大,可能引起監管機構關注,同時也可能因注冊會計師審計時傾向于全額計提壞賬準備而導致公司巨虧。A公司于是在接近會計期末時付款給C公司,不做賬務處理,作為銀行存款未達賬項,但C公司直接或間接收到款項后作為B公司的還款立即入賬,從而虛構了控股股東的還款,同時嚴重虛增了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貨幣資金。

(五)將銀行存款余額及發生額與銀行存款利息相核對,檢查銀行存款存在的真實性。

存款利息是銀行存款所派生出來的,因此它與銀行存款在總量上必須相匹配,即一定的利息收入必須與相應的銀行存款相對應。通過將銀行存款與利息核對,一方面可以審查銀行存款是否全額入賬,有無賬外資金;另一方面可以驗證銀行存款的真實狀況。如果賬面記載的利息收入大于根據賬面存款計算所得利息,則表明該單位提供的銀行存款賬戶不全,有賬外存款;如果賬面利息小于根據賬面存款計算的利息,則有轉移利息收入或挪用銀行存款的嫌疑;對賬面沒有記載利息收入的銀行存款,應重點追查銀行存款是否真實存在。

(六)通過審查現金流量表深入審計。

首先,警惕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大額為正,同時伴隨大額為負的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

上一篇:勃然變色的意思范文下一篇:大學生如何創業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