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

2023-09-23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1篇

2014年, 全省鄉村旅游接待2 600多萬人次, 旅游收入178.73億元。2015年, 山西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和2014年相比, 同比增長了130.77%, 旅游接待人次約6 000萬人次;旅游收入相比于2014年, 同比增長了67.85%, 旅游收入總金額數約300億元。僅僅一年的時間, 山西省鄉村旅游人次增長131%, 鄉村旅游收入增加68%, 可謂井噴式地飛速發展。此外, 山西于2013—2015年底, 鄉村旅游示范點和休閑農業示范點數量不斷上升, 到2016年, 山西省的鄉村旅游已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見表1) 。

山西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起步發展階。這一時期內鄉村旅游的發展主要依托鄉村自身條件來進行, 由于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導向, 全省鄉村旅游業出效益不是很理想。第二個階段是規范發展階段 (2003年至今) 。在這一時期, 山西省鄉村旅游業從上到下, 通過深入學習, 大力改進開發模式, 彌補了上一階段的不足, 產業效益得到了大幅度增長。尤其于2006年, 山西省把鄉村旅游作為全省產業發展的重點, 并首次列入了山西省‘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當中 (見表2) 。

此外, 為了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山西省于2015年制定了諸多相關政策, 并明確了未來3年鄉村旅游業的產業規劃, 強調了要通過發展旅游脫貧的方式對貧困村進行扶持。憑借良好的產業規劃引導, 還有政策的大力扶持, 山西鄉村旅游將會快速地優化升級。

2 常里巖村概況

2.1 常理巖村概況

婁煩縣杜交曲鎮常里巖村位于婁煩縣中東部, 地處汾河水庫下游, 石樓深山中部。村莊距婁煩縣城25km, 距古交市27km, 距太原市67km, 距汾河庫直線距離約6km, 道路距離10km。經省道S252、S217、S215、以及太佳高速等公路易到達本區。婁煩縣作為太原市國家級貧困縣, 因生態條件好, 在太原全域旅游規劃中屬于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 常里巖村屬于該區域的生態優勢區。目前, 新修的土路基寬7~8m, 長度約3km, 與省道S252相接。另一條跨安子溝的進村支路正在修建土路基之中, 可形成村落區域環形車行路線。 (見圖1、圖2)

2.2 自然環境

婁煩縣位于太原市西北部的呂梁山區腹地, 地勢西南高東北地, 山脈較多。位于縣域中東部的常里巖村, 為低山丘陵區, 村落平均海拔高度約1 200m, 最高處的石樓山頂海拔1 760m, 石樓山與村莊的高差高達560m。山梁與溝谷多, 多呈東西走向, 平地稀少, 只見于黃土梁頂與黃土峁頂面。地表多為黃土覆蓋, 有少量奧陶系下伏基巖出露。山梁兩側分布較多的黃土梯田。村域地貌呈現“三梁夾兩溝”的格局。常里巖村舊稱“長嶺村”, 是由長嶺巖的名稱演化而來的, 長嶺反映了當地的地形特征。溝谷內有少量泉水。季節性雨水經溝谷注入汾河水庫下游的汾河。土壤母質由石灰巖、砂巖、片麻巖風化形成, 主要分布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緊靠石樓山原始森林, 山青水秀, 空氣清新, 自然環境優美。農作物種植主要施用農家肥, 大部分為有機綠色食品。全縣氣候干旱, 每年約有75%的日子是晴天, 光照充足, 年降水量較少, 年平均降雨約為428mm。

2.3 經濟社會

常里巖村地處婁煩縣社交曲鎮西南石樓山北側腳下, 是個偏僻的小山村, 千百年來靠農耕生活繁衍生息。全村實有耕地面積131.33hm2, 共有136戶, 戶籍人口345人, 貧困人口172人, 黨員20人。近年來, 多數村民外出務工經商上學, 留守村民大多以務農為生。主要農作物為土豆、小米、黃豆、玉米等高原農作物, 在村農民全年的經濟來源靠農田收入, 另有少量山羊養殖, 是個典型的原生態傳統農業村。在扶貧干部與村支兩委的帶領下, 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由原來的不足1 200元提高到了1 800元。據了解, 整村將搬遷到婁煩縣城。

2.4 歷史文化

常里巖村是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古村, 除婁煩地方傳統文化外, 還有獨特的紅色革命舊址遺址, 彰顯濃厚的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婁煩縣歷史悠久, 先屬春秋時期的樓煩國, 后是郡鎮縣之名稱。最重要的民俗節慶為春節, 包括備年貨、做年飯、大掃除、敬神、上墳祭祖、辭舊迎新、拜年、送五窮等, 具有華北、山西、太原等不同地域概念范疇內的漢民族文化特質。

婁煩縣有一定影響的文學作品有:離休干部李有奎著的《樹根造型與根藝品欣賞制作探索》;李國成編寫出版的《婁煩概覽》、《婁煩史話》以及其學術論文《孫悟空原型是婁煩人》等;李夢白編輯出版的《婁煩古今詩文集》;郭俊生編寫出版的《曲終人散》、《水滴石穿》等。

3 旅游資源發展分析

3.1 資源賦存

3.1.1 古生物化石群。

本區的三趾馬紅土層中發現華北第三系三趾馬化石群。主要古生物為三趾馬、古象、古犀, 以及原始的牛、羊、鹿等, 以三趾馬最具代表性, 故稱為“三趾馬化石群”。分布地點主要為村落南側的低地溝谷內。三趾馬紅土層厚度約3m, 主要為粉砂與粘土組成, 顏色橙紅, 本地層層位穩定, 在村子周邊的溝谷內均有分布。近年來, 村民采集出較多的古生物化石, 較大的塊體達幾十千克, 一顆牙齒重達3.5kg, 當地人跟這些古脊椎動物化石叫“龍骨”。亞熱帶動物化石群表明了當時華北的氣候條件為濕熱的亞熱帶環境, 水草豐美, 動植物繁盛。因在山西保德發現早、研究早, 化石出土豐富, “三趾馬紅土”又稱為“保德紅土”。根據土地環境的一致性與相似性分析, 本區發現的三趾馬化石群與保德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群面貌一致, 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3.1.2 紅色旅游資源。

村莊內有靜樂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婁煩縣原屬靜樂縣) (1941-1943年) 、八路軍120師第358旅第6團、第7團兩個團部舊址 (1941-1943年) 、大生產運動靜樂縣婦女紡織訓練班舊址 (1941-1943年) 。一個縣政府、兩個團部駐扎三年, 表明這個村莊易于隱蔽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 也表明了這個村莊有優良的群眾革命基礎。在艱苦的抗日戰爭中, 1941年至1943年期間, 120師師長賀龍, 政委李井泉, 358旅旅長張宗遜來常里巖村指導抗日工作。七團政委楊秀山將軍、曾堅修將軍、羅貴波、康世恩等領導人都在本村長期堅持領導抗日工作。靜樂縣委縣政府領導李國珍、劉紀武、劉耀武、王海霞等同志領導本縣軍民抗日支前工作, 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3.1.3 宗教文化古跡。

村內有關帝廟、龍王廟2座寺廟, 位于同一個院落, 為上下分布的寺廟, 稱為廟院, 正房關帝廟, 側房龍王廟。這種兩廟合二為一的特色, 反映出坡地條件下的村內用地較為緊張。

3.1.4 森林資源。

石樓山主要由基巖組成, 上覆少量黃土, 山頂是該村及周邊地區的最高點, 其南側為原始森林, 歸汾河林場管理。山上密布森林與灌草, 主要樹種有山楊、遼東櫟、白樺、黃櫨、油松、荊條、鐵桿蒿、銹線菊、黃刺玫等, 羊道溝內生長有較多榛子, 是優質的山貨干果。

3.1.5 地質遺跡。

石樓山是一座掀斜斷塊山, 山體廣布奧陶系石灰巖, 山腳地帶的各條山梁上覆蓋第四紀更新世馬蘭黃土, 黃土內分布多層鈣質結核形成的姜結石。羊道溝為石樓山北側的深切“V”形溝谷, 谷底發育隘谷, 蜿蜒曲折, 形態優美, 內有典型的褶皺與斷層構造, 在褶斷處有天然溶洞兩個, 按距村近遠分別被稱為“前石窯”與“后石窯”。雨季, 溝內還有跌水與瀑布。石樓山頂有一個巨型石芽, 下有淺溶洞一個。登臨石樓山頂, 極目遠眺, 景象壯觀, 心曠神怡, 可見溝谷、森林、村落, 能見度較高時可見古交市、汾河河道、汾河水庫等。

3.2 種類多樣

3.2.1 原始生態, 返璞歸真。

幾百年來, 當地村民以農業為生污染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生活方式也頗具傳統風格飲食、服飾、節慶等極具原生態性。

3.2.2 多樣農業, 鄉土風情。

農、林、牧、養殖等全面開展。瓜果等農產品。還有棗樹、核桃樹等經濟林木利用荒山、草坡發展畜牧業, 并開展家禽家畜的養殖周邊較大范圍也無工業, 民風厚道熱情

3.2.3 古、黃、紅、綠、白五色資源。

古:古村落、中國三趾馬化石群關傳說。黃:黃土高坡、黃土梁、120師的兩個團隊駐扎三年、靜樂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婦女紡織訓練班等在本村駐扎三年兩個八路軍團部, 表明了這個村莊的紅色革命傳統。莊稼、草坡、清泉、碧水、無污染無公害農產品等稀有珍貴。

4 鄉村旅游發展SWOT分析

4.1 優勢

4.1.1 原生態的山地農業旅游資源。

常里巖村自然生態和人文文化交相輝映。本村地域由山體、黃土梁與溝谷組成, 傳統農業為根基的原生態優美, 環境自凈能力強, 空氣清新。優美宜居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吸引企業投資的重要籌碼, 也是城市人口閑暇時間旅游的好去處。常里巖村在歷史上的傳說有很多, 是村莊獨有的特色歷史文脈資源。

4.1.2 便利的區位條件。

作為太原市的郊縣及生態保育區的有利區位條件。婁煩縣為太原市郊縣, 本村位于婁煩縣東北部, 更加緊臨太原市。這種區位優勢決定了主要可以吸引太原市的大量游客, 然后再向周邊區域擴展, 開拓省內外其他市場。

4.1.3 環境優美, 資源獨特。

本區主要由山地與丘陵組成, 形態優美, 自然天成, 天作地化, 具有優異的自然生態形貌之美。村域約20km2, 人口僅300余, 可謂地廣人稀, 無基本農田保護的負擔, 用地充裕, 也無其他特殊用地條件制約, 這就為鄉村旅游開發提供了優勢條件。本區的中國三趾馬化石群頗具開發利用價值, 不屬于保護區范圍, 是本區宜重點開發的獨特優質資源。

4.1.4“常里巖精神”具有優秀的感召力。

在村支兩委與本村達人的帶領下, 集資、集力、集策的團結奮進態度;雖是貧困縣的貧困村, 但不等不靠不要的自強意志;在外創業發達的村民達人奉獻家鄉、建設家鄉的根土情結;努力拼博, 發展新產業的開拓豪情;緊跟時代潮流, 落實黨和國家倡導的時代責任感;真抓實干的踏實作風;變依靠輸血為自發造血脫貧致富的正確作為;如此等等, 構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充滿正能量的“常里巖精神”。這種精神實質, 無疑會成為婁煩縣鄉村旅游開發的強大支撐、有力示范, 同時, 必將成為新時期太原市、山西省鄉村旅游發展的楷模, 值得弘揚與推廣。

4.2 劣勢

4.2.1 地形崎嶇, 內部現狀交通欠佳。

由于是山地溝谷區, 山體多, 溝谷多, 因此交通可進入性較差。受古郊市的阻擋, 婁煩與太原之間可謂雖近遠隔, 只有省道與古交相連, 因此, 本區外部交通條件決定的可進入性相對較差, 而且, 地形所限的內部交通條件不佳。4.2.2尚未形成品牌, 缺乏市場感召力。婁煩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 旅游新產業發展步驟較遲。本區旅游資源條件雖然尚好, 但是目前還未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 沒有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做大做強, 形成應有的明星景區或核心景區, 在市場上更是缺少感召力。

4.2.3 基礎設施薄弱, 資金壓力大。

目前, 只進行了初步開發。未進行旅游開發的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田野、山地、森林、村落、公路等眾多的元素勾畫出油畫世界里典型的夢幻景觀未得以充分施展?;A設施與旅游服務設施缺乏, 不能滿足現在的市場需求。

4.3 機遇

4.3.1 政府對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將旅游業列為國家戰略性主導產業, 山西省省委省政府也確立了“旅游強省”發展戰略, 太原市、婁煩縣、杜交曲鎮也對鄉村旅游發展很重視, 出臺了相關鼓勵與扶持的政策措施, 新近完成了婁煩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一批鄉村旅游景區點正在快速興起。4.3.2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日益受到城鎮居民青睞, 需求日益旺盛。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消費方式逐漸呈現多元化, 鄉村旅游也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消費方式, 人們的支出發生了重大改變。在這一發展過程中, 休閑旅游逐漸成為主流, 從而鄉村也成為都市人休閑游的重要目的地。

4.3.3 太原市已啟動全域旅游產業的發展。

2017年初, 太原規劃了“一環一帶三區”的全域旅游格局, 構建了省會城市全域旅游格局新框架。規劃提出, “十三五”期間, 太原市將抓好優化完善空間布局工程, 構筑“一環一帶三區”旅游發展戰略, 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未來5年, 全市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 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新興支柱產業。據了解“一環”是指婁煩縣周邊旅游文化景觀;“一帶”, 即汾河生態景觀帶;“三區”即陽曲黃土風情農耕文化區、清徐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區、婁煩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這種精確定位有利于婁煩各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4.4 挑戰

4.4.1 周邊縣市強勢鄉村旅游品牌的沖擊與資源的同質化競爭。

與婁煩縣同屬太原郊縣市的清徐縣、陽曲縣、古交市, 近年來, 依靠太原巨大城市居民市場消費群體的巨大需求, 開辟了多種類型、不同規模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區點, 有些已經發展為成熟的旅游景區, 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在這些名牌的重壓之下, 常里巖鄉村旅游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和核心吸引力, 很難在市場上引起關注。

4.4.2 鄉村旅游開發常出現大同小異, 突出特色的創新任務重。

鄉村旅游的開發目前在國內還處于初級階段, 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常里巖鄉村旅游如何依據自身情況, 走出一條獨特的鄉村旅游發展道路, 這將是本村及規劃設計單位對本區鄉村旅游開發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人優我特”為重要創新目標。

4.4.3 游客對鄉村旅游綜合服務的質量需求日益提高。

旅游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 對促進地方各行業的發展, 拉動一方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旅游業同時也是一個脆弱行業, 并不是“神丹妙藥”, 也不是“低投入、高產出、無污染、見效快”的經濟產業, 更不是“一朝投入, 一勞永逸”的產業。即使是一流的資源也需要一流的開發、一流的管理, 否則難以持續吸引旅游者。旅游開發需要較大的投入, 特別是前期階段。

4.5 小結

綜合以上分析, 目前常里巖鄉村旅游開發正逢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其開發前景十分廣闊。在婁煩縣資源分布廣泛卻無法叫響“旅游強縣”的情況下, 在面對清徐、陽曲縣鄉村旅游發展強勢的沖擊下, 常里巖村旅游只有另辟新徑, 將自己的優勢資源最大化, 另外獨創稀缺的鄉村資源。將鄉村游做大做強, 造獨具鄉村風情的休閑度假勝地, 努力成為婁煩縣鄉村旅游發展的突破點和創新點。緊抓當前山西省內旅游由“觀光時代”向“休閑度假時代”跳躍式發展的機遇, 大力開發太原相關旅游產品, 填補旅游產業鏈條的缺口, 實施錯位發展戰略,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追捧的熱點。

5 推動婁煩縣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對策

5.1 加大政府主導力度, 完善基礎設施規劃

首先加大對旅游的資金投入, 著力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市場運作, 對投融資體制, 要做到不斷創新, 同時兼顧好鄉村旅游建設的進程;其次是根據旅游的實際進展情況, 制定合理的旅游法制并不斷完善, 加大執法的力度, 做到執法行為的規范, 并把安全意識放到首位, 對其不斷鞏固和加強;再次在旅游資源方面, 我們要把開發與保護放到同等地位,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引導, 樹立綠色旅游的發展理念;最后在旅游單位發展方面, 要加強相關的組織保護力度, 根據國家下達的旅游管理的措施和規范, 統一省、市、縣、鄉、村的管理標準, 做好有關旅游的法制建設, 給予相關的法律保障, 保障旅游優惠政策的合理實施, 保證旅游建設資金的有效投入, 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發展環境。

5.2 開展四季旅游, 重視生態保障, 加強旅游安全

春夏秋冬各有適銷對路的產品, 以實現全年旅游, 并作為太原市全域旅游的重要節點, 這是首要應實現的愿景。作為太原市全域旅游框架“一環一帶三區”中的婁煩自然風光生態保障區域的一部分, 以鄉村休閑旅游為發展目標, 主要適度開發生態型休閑產品, 應是開發與保護并存的合理選擇。景區開發中要注重生態修復、加強安全、保障和諧。本景區的自然山水景觀獨特, 但土壤、水、植被等方面的提升修復也應成為重要環節。建立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對于山水休閑旅游地頗為重要。本景區面積較大, 山梁與溝谷高差大, 地形復雜多樣, 旅游設計與開發過程中, 要重視觀光游覽、休閑住宿、娛樂體驗等方面的游客安全。根據景區可能的承載力, 確定適度的游客容量。加強調控, 解決好用地、社區參與、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保障旅游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優化。

5.3 突出本村特色, 與周邊景區連片協調發展

在旅游要素、旅游產品、旅游產業鏈條等方面與周邊的汾河水庫、高君宇故里、孫悟空原形人物故里、下石家莊汾河灣、潘家莊農牧園、云頂山、汾河二庫、掃石神龍峽、王封一線天、等景區實現共享、互通、互推等的全方位對接, 解決好景區間相互聯系的瓶頸問題, 滿足各種旅游市場需求, 打造婁煩縣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

5.4 以市場營銷為突破口, 提升區域鄉村旅游品牌形象

經濟落后的地區要想實現旅游快速發展, 應該把打破當前銷售市場, 加速營銷產品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一方面我們要根據旅游的需求來設立我們的發展方向, 把主要力量放在生態產品的開發上, 結合鄉村休閑度假的特色, 實現鄉村生態產品的品牌化;另一方面是建立發展鄉村旅游的名牌, 提升旅游市場的內在動力, 同時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力度, 利用鄉村本土的資源和文化特色, 結合自身的優勢, 促進旅游全面的發展和進步。

摘要:回顧山西省鄉村旅游發展的歷史, 總體上的判斷:山西鄉村旅游整體起步較遲, 和其它省份相比發展較晚, 但速度很快。針對游客對于山西鄉村民俗風情感興趣的程度, 山西省旅游部門曾于2012年對此進行了相關的數據統計。統計結果表明, 當年游客中有45%的游客對山西鄉村民俗風情感興趣, 首次超過了文物古跡的比重。這樣的結果預示著山西旅游行業將進入以體驗民俗, 融入自然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 鄉村旅游成為山西省旅游發展的重點工程, 省旅游局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政治扶持政策, 使山西旅游業邁入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鄉村旅游,民俗,文物古跡

參考文獻

[1] 李慶雷, 唐躍軍, 李秋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旅游的責任及發展戰略[J].農業經濟, 2007, 10 (1) :6~8.

[2] 任同珍, 平原, 趙志峰.婁煩縣提前超額完成全年扶貧任務[N].太原日報, 2015-10-20 (004) .

[3] 弓志剛, 李亞楠.鄉村旅游產業鏈共生系統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構建——以山西省為例[J].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1, 32 (01) :73-77.

[4] 趙紅林.山西省鄉村旅游質量分級評價標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7, 38 (02) :207-212.

[5] 郭娟.鄉村旅游發展關鍵成功因素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08.

[6] 栗美霞.山西省鄉村旅游建設逐漸走向標準化[N].山西經濟日報, 2016-07-04 (004) .

[7] 何增武.山西省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初探[J].科學決策, 2008, (11) :42.

[8] 許倩倩.山西省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 2016.

[9] 馮珂嘉.汾陽市賈家莊村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山西大學, 2016.

[10] 楊洪, 鄒家紅.我國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07, 28 (3) :49~52.

[11] 李妍.發展鄉村旅游服務新農村建設[J].商業經濟, 2009, 3 (1) :101~102.

[12] 陶玉霞.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建設[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 2010, 37 (4) :86~89

[13] 盧小麗, 成宇行, 王立偉.國內外鄉村旅游研究熱點——近20年文獻回顧[J].資源科學, 2014, 36 (1) :200~205.

[14] 鐘鳳, 李秀霞.基于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 2011, 6 (1) :42~45.

[15] 鄭楊, 周志斌, 朱莎.近5年中國國內鄉村旅游研究熱點問題綜述[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2, 5 (1) :19~26.

[16] 馮學鋼, 孫曉東, 于秋陽.反季旅游與旅游季節性平衡:研究述評與啟示[J].旅游學刊, 2009, 24 (1) :92~100.

[17] 楊光輝.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6, 37 (6) :213~217.

[18] 江小浦, 胡書可, 莫于茜茜.江西省紅色旅游紀念品設計創新研究[J].藝術設計, 2014, 3 (1) :104.

[19] 張紅英.發展觀光休閑鄉村旅游的機遇與策略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6, 37 (7) :228~231.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2篇

1.1 旅游資源的開發依賴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城市周圍的農村發展旅游業,經濟條件較好,相對其他偏遠地區的農村經濟具有更大的發展優勢和發展空間,地理位置相對優越,因為與外界聯系相對方便,所以對信息的獲取也就相對容易,從而在發展經濟上,思想更為先進,思考的方向更加多元化,結合市場經濟的影響做出全面而有效的策略。在城市附近的農村,教育水平較高,因此鄉村居民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也隨之提高,在文化素質上占據優勢,向往和追求標準更上一層樓。商品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為調整和轉型產業結構提供較大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對旅游業和高校農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于此同時,政府給農村經濟提供獨立發展的空間,農村居民自主保護旅游資源,讓有能力的居民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以此吸引游客,達到鄉村旅游開發的目的。

1.2 旅游條件的創建依賴農村經濟的發展

旅游條件指符合開創旅游項目標準的旅游軟環境。想要開創旅游項目,要注意旅游條件的創建要求,第一,以服務為主,即旅游產品要致力于服務游客,注重培養提供旅游服務的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服務質量。而在農村經濟發展進程中,教育資源得到全面開發,開始重視并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整體文化技術教育水平,為旅游服務提供人力資源。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村財政,從而不斷投入建設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農村的發展前景可觀,大學生紛紛涌進農村,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將有效提升農村居民綜合素質,還能更好的優化居民的能力結構,農村的各方面將得到更好的發展。第二,要保障旅游環境的安全,讓游客放心舒心的旅游是最重要的環節,借助游客的良好滿意度去宣傳旅游地區,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農村的不穩定因素因其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得到有效的控制,農村的治安保障工作安全可靠,游客安全旅游,開心暢玩,促進鄉村旅游業的有效快速發展。而經濟基礎穩定的情況下,創建安全的游玩娛樂項目就能動工實施,并做好維護措施,保證設施的安全,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旅游項目新鮮有趣,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將得到更好的鞏固。

2 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互動可持續發展模式

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互動以多種模式推進雙方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村經濟用有所值,讓鄉村旅游得到大力發展。

2.1 農村經濟結合鄉村旅游

農村經濟結合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讓農村居民從農業轉換成與旅游業的雙重產業生產。到目前為止,多樣式的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項目,讓鄉村旅游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在旅游旺季,利用水資源條件好的便利,開設劃船游玩或者游泳項目,場地寬敞的地方,從事騎馬項目或者其他有趣的表演節目,還可以根據地方特色制作旅游紀念品搭配土特產進行銷售,制作地方特色美食滿足游客的味蕾,還可以組織地方的民俗表演等這些既可以宣傳、弘揚地方民族文化又可以促進旅游消費。另外,借助農業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在旅游業中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實現經濟學中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理想狀態。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會阻礙到第一產業的發展,反而在農業和旅游業的互動結合中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可觀狀態,為農業由單一向多樣化經營方式的有效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堅實基礎?,F在較多的農業科技園和有機茶生產基地漸漸發揮它們的旅游價值,變成旅游觀光基地,促進了農村經濟和旅游經濟的發展。

2.2 公司結合農戶的新型經營模式

采取公司與農戶相結合的新型經營方式,公司從根本上了解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為農戶解決疑難問題,農戶借助公司提供的職位和技術中發揮自身的作用。在此期間,企業要對公司和農戶的關系進行科學衡量并將其合理安排,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發揮各自的才能,共同協作,完成企業的經濟發展要求。一切向企業看齊,并堅持以農戶和服務作為根本點,將經濟利益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并以此作為橋梁,科學改進和創新公司結合農戶的新型經營方式。企業要這樣新型的經營方式持續長久,還應建立禮儀分享體系、風險補償體系和法律保障體系[2]等對其進行輔助,因此利益共同分享和風險共同分擔的的合作經濟體制將變成現實,更保障農村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3 以鄉村旅游為首,施行聯動發展模式

要實現鄉村旅游和農村經濟聯合互動的可持續發展,應以鄉村旅游業為首要前提,實行旅游業、農業、工業再到貿易[3]的聯動發展方式。要發展鄉村的旅游業,就要對旅游消費和旅游接待地區的各種經濟消費現象進行充分的考慮,保證的消費體系的正常運行。還要充分發揮旅游的聯合帶動作用,以旅游業為主,在促進其它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合理協調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努力創建旅游業、農業、工業再到貿易的聯動發展模式。發展鄉村旅游業,要建設多項經濟體系去輔助推動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為首選發展產業,對游客的在旅游期間的日常生活進行合理安排,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得到解決,再對旅游設施進行投入建設,對商業設備進行優化,對娛樂設備場所進行合理規劃建設,保障旅游服務面面俱到,游客才能進一步保障其在旅游中獲得心靈和情趣的陶冶。二是推動第一產業發展,農副產品作為農業生產的產物,農業觀光作為旅游項目中的熱門活動,就此目的建立相關基地為游客服務,推進農業的發展。三是促進第二產業的發展,旅游項目的開設是為游客服務,在此過程中,以發展第二產業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美食進行研究開發,以地方特色為載體制作成紀念品,對地方特色產品進行精選加工,促進旅游消費。最后,將旅游作為橋梁,將所有的產業有效的結合聯動,將旅游市場發揮自身的作用,促進資金、信息和技術的有效發展,最終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結束語

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旅游業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經濟條件優越又將帶動旅游業的良性發展最終實現共同發展。農村的經濟資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慢慢累積和增加,提供有利條件去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保障鄉村旅游發展穩定快速的發展。而在農村經濟迅猛發展的進程中,為基礎設施的建立提供經濟保障,從而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讓農村居民對市場經濟結構和旅游業的相互作用,為建立更好的農村品牌付出努力,吸收外來人力資源,將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的互動可持續發展推進向前發展。

摘要:隨著人們對旅游環境的綠化要求越來越高,鄉村旅游便成為游客青睞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特色旅游方式,也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風貌,因此帶動了社會與經濟的飛速發展。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又推進了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旅游業的各方面發展。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組成部分,其中鄉村旅游業在第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促進作用,因國家對第一,第二產業的合理調整,讓第三產業在國家經濟命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比重也逐漸加大,為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1]提供條件。因而,本文就推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鄉村旅游和農村經濟互動持續發展與對策進行深入探析。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得萍.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互動持續發展模式與對策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23(06):32.

[2] 孟祥玲.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互動持續發展的實踐探索[J].中國經貿,2015,15(16):123-123.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3篇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4篇

【打印】 【發給朋友】【進入IT博客】 【Email咨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業已經越來越大眾化.當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旅游企業也需要越來越多的一站式提供綜合化的旅游產品,這些都必須有強大的信息資訊服務平臺和信息傳輸網絡來支撐.而世界范圍內旅游電子商務已成大勢,低成本,高效率的電子商務已開始引領旅游產業的未來.要實現我國旅游業從傳統向現代,從粗放向集約轉變,實現由旅游大國變為旅游強國的目標,利用信息化對傳統旅游業加以改造提升已經刻不容緩.

二三十年前,旅游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奢侈性消費,如今,旅游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國的旅游業經過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已經 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是,從我國旅游業的商業模式來看,還沒有完全地與時俱進,目前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旅游企業沿用傳統的方式,小規模手工式的作坊作業還比較嚴重.這種傳統的方式經營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傳遞不暢,信息共享水平低,越來越不能滿足旅游者的個性化,綜合化的需求,也與世界范圍內旅游業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相悖.因此,利用信息化對傳統旅游業進行改造提升已經刻不容緩,如果離開了信息化,我國旅游業將舉步維艱.

傳統旅游商業模式遭遇信息服務瓶頸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國家,旅游資源相當豐富.旅游逐漸走進百姓生活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但在初期仍然屬于奢侈性消費,普及程度不高.傳統的旅游業中,旅游企業發布旅游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旅游者主要通過傳統的報刊,廣播,旅行中介的紙質資料獲取旅游信息,而且獲得的旅游信息也是很粗淺的,基本是旅游線路,往返程工具,價格等最基礎的信息,旅游地的信息很少涉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個社會消費個性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組團旅游,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形式正廣泛地被消費者所接受.傳統的旅行社組團旅游,雖然可以讓旅游者免去為交通,住宿等諸多瑣事而操心,但一路走馬觀花,旅游者看到的幾乎是相同的東西,談起來的感受幾乎是千篇一律,個人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很難有時間聽從旅行社的統一安排,他們更愿意在旅游代理商的幫助下自己設計旅游路線,自己安排旅游時間.專家分析,旅游產業將逐漸步入個性化時代.

在個性化旅游的大趨勢下,旅游者對信息服務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出行前作旅行決策時,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種媒介(旅游報刊,互聯網)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通過媒介提供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綜合信息來作決策.而且,旅行者還需要借助互聯網的信息服務來設計自己的旅行線路,交通工具,入住賓館等等.專家指出,旅游者的一次旅游決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旅游信息的輸入,處理,輸出,反饋的過程.在作旅游決策前,旅游者更愿意借助互聯網進行信息查詢.艾瑞市場

咨詢(iRe0search)根據資料整理顯示,網民了解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過親朋好友介紹,媒體廣告和上網查詢,其所占比例分別為69.3%,69%和66.7%,只有31.4%的網民直接向旅行社查詢相關旅游信息.專家認為,旅行社的咨詢服務功能將被互聯網的自動查詢功能所替代.當旅行者到達旅游地后,旅行者希望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需要了解當地的飲食,購物,住宿,交通等信息,比如:旅行者想知道當地的特色菜哪家做得最好,哪里的購物更經濟等,這就需要各種信息來決策.旅行結束后,很大一部分旅行者喜歡把自己獨特的感受寫下來,把文字和圖片甚至視頻發到論壇上和其他旅友交流,這也是個性化時代彰顯自身魅力的方式.

目前,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旅游企業是運用傳統的商業模式,信息服務能力非常差,完全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積累,國內已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資訊服務能力的旅游網站,這些網站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網上資訊服務.但是,總體看我國旅游業信息服務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信息服務的瓶頸的制約還相當嚴重.我國旅游信息服務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首先,基礎設施應用差,網上信息更新較慢,很多旅游景點沒有自己獨立的域名,只是在各類網站上鏈接了幾個網頁,旅游者無法及時獲悉景點的新節目,新動向,無法與景區在網上交流.根據賽迪顧問的調查顯示:目前在旅游信息化發展相對較好的廣東省500家旅行社中,在互聯網上建立網頁的有352家,有獨立域名的2l家;7000家賓館酒店中建立網頁的有1035家,有獨立域名的28家,能夠實現在線訂房的只有18家;370家旅游景點中建立網頁的有348家,有獨立域名的只有兩家;21個地級以上市中只有11個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網.其次是個性化定制服務能力弱.旅游信息內容一般涉及旅游目的地,景點,飯店,交通旅游線路和旅游常識等,普通旅游網站一般都有,但在根據旅游者的特點和需求組合定制旅游產品,提供個性化旅游線路建議等方面做得好的旅游網站非常少.此外,在消費者的旅游途中,很少有為其提供購,食,住,行等信息服務的好中介.

現代旅游業發展依賴信息網絡

我國的旅游業是一個競爭性很強的行業.由于旅游產品的可模仿性強導致了產品層面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因此只有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當前消費者的需求來看,旅游者希望通過一個窗口獲取旅游過程中所涉及的食,宿,行,游,購,娛等各種服務,這種一站式的消費訴求要求旅游企業(旅行社,賓館,旅游景點等)提供綜合化的服務,這也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趨勢,而這種綜合化的服務必須依靠強大的信息網絡來支撐.專家指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營銷和管理水平,為旅游者提供一條龍式的綜合化服務,是當前旅游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出路.從目前旅游企業接待的旅客類型來看,團體旅游不斷減少,散客旅游增多,他們希望從旅游企業獲取全程綜合化的服務,這就給旅游企業帶來了很大的信息處理量,并要求旅游企業在內部要有很強的信息甄別處理能力,在外部要有很強的信息傳遞和溝通共享能力,這一切無不需要強大的信息網絡來支撐.從內部來看,旅游企業需要建立起暢通的內部網絡,應用各種數據處理軟件把不同的旅游需求信息進行分類處理,這樣才能提高運營的效率.對于外部來說,旅游企業需要將產業鏈各方(旅行社,賓館飯店,大商場,旅游景點等)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銜接,共享,才能更及時,便捷地為旅行者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服務,才能形成規?;瘍瀯?據國內一家知名旅行社的副總裁透露,實施網上系統后,整個預訂業務量在一天之內增加了4倍.因此,旅游企業的內外部都需要有強大的信息網絡支撐,才能使信息及時,快速地傳輸,才能為旅游者提供滿意的綜合化服務.

就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現狀來看,我國的旅游企業普遍屬于規模小,作坊式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真正應用于我國旅游企業是在20世紀80年代,航空公司

的電腦訂票網絡系統,旅游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適用于旅游業的計算機系統開始逐步得到推廣,然而能實現電腦預訂的網絡還是少.國際旅行社中,大部分或全部采用了信息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與國外同業有網絡連接.而對占住宿設施總數96%的國內飯店和招待所來說,信息化系統方面基本上還處于初級階段或呈空白狀況,我國三分之二的省區市的旅行社目前仍沿用傳統手工作業方式.這樣的狀況導致了諸多弊端:如信息不暢,資源無法共享;各自為戰,難以形成一條龍服務,規模效應不能體現;成本高,辦公效率低下;無法整合客戶信息,造成客戶流失,出現財務管理監控的漏洞;市場反應遲鈍等.

在WTO協議中,我國政府已經承諾,不遲于2003年12月31日,外國投資方在中國建設,改造和經營飯店及餐館將取消設立形式和股權方面的限制;不遲于2003年1月1日允許外商控股旅行社;不遲于2005年12月31日允許外商獨資旅行社,并取消對合資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可以說,我國旅游企業已經開始了國內和國外的雙重競爭.因此,建立暢通的內部,外部信息網絡,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合力打造綜合化服務,才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打造旅游強國離不開信息化支撐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旅游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能起到帶動其他產業,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的作用.據測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產業產值就增加10.2元;旅游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人員,社會間接就業人數可增加5個以上.一般來說,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超過5%就是支柱產業.我國旅游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2002年就達到了5.44%,并且正在以10%以上的增速不斷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由此可見,旅游業的確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起的作用亦越來越大.

但是,我國旅游業目前還是粗放型的,效益還比較低,與世界水平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世界中等以上發達國家旅游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已經達到8%以上.我國旅游業與世界旅游業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資源整合,營銷手段,企業競爭力等方面.目前,美國幾乎所有的旅行社都在使用GDS(全球分銷系統),在法國已有85%的旅行社擁有GDS,在整個歐洲有40%左右的旅行社擁有GDS.在國內,擁有GDS的基本上是三星級以上的飯店,大約占17%的比例,而這還不包括三星級以下的飯店(如圖2).據旅游行業權威人士透露:我國旅游業的信息化水平至少落后于國際水平10~15年,我國旅游行業信息化尚需大力加強.

從全球范圍來看,旅游電子商務已經成了旅游業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電子商務的便捷性,低成本,覆蓋面廣等優勢與傳統旅游方式是不可比擬的.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低成本,高效益的旅游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整個電子商務領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資料顯示,全球旅游電子商務連續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長,一度占到全球電子商務總額的20%以上.美國美林公司的調查指出,2005年全美在線旅游銷售收入占旅游市場總收入的30%,而2004年這個比例是25%,2003年為21%.他們預測,到2007年,39%的旅游活動將在網上進行預訂.而我國目前的旅游電子商務收入在整個旅游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還不超過10%.

在旅游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航空服務中,機票的電子化已經成了條文性的規定,這是我國旅游業不可回避的.電子機票具有獨特的優勢:旅客可以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購買機票,憑電子機票確認號碼和有效證件就可到機場辦理乘機手續,且不會發生丟失機票的意外;對航空公司來說,電子機票可降低營銷成本,據估算,機票實現無紙化,全球航空業每年可節省開支30億美元.按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計劃,2007年將在全球范圍內實行機票電子化,取消紙質機票.給中國

的"任務"是:2005年無紙化程度達到50%,2006年爭取實現80%,2007年底前全面實行無紙化.而受傳統消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電子機票普及率并不高.以電子化程度最高的國航為例,去年國航共銷售420萬元的電子客票,這一數字僅占到整個機票銷售額的20%.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雖有升高,但僅占40%.

未來10年間,我國旅游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根據我國政府的產業規劃,2020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將超過3.3萬億元,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8%.但專家同時指出,我國旅游業亟須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其競爭能力,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否則,我國旅游業將在全面開放,外國資本全面涌入后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顧朝曦指出,中國旅游業正在經歷著由規模到效益,由數量到質量,由粗放到精細,由國內到國際的產業提升階段.而要實現由旅游大國到旅游強國的成功跨越,就必須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科學的管理手段,新穎的拓展理念來推動旅游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信息化激發旅游業新活力

著名的未來學大師約翰.奈斯比特在其鴻篇巨制《大趨勢》中曾預言:"電信通信,信息技術和旅游業將成為21世紀服務行業中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從國外發達地區的情況來看,這個預言已經變成了現實.這三者的緊密結合促成了旅游業的信息化,形成一種巨大的驅動力,賦予了旅游業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于一體的綜合信息應用系統.幾十年來,國際旅游,航空和飯店業經歷了幾次大的信息技術變革.第一次是美利堅航空公司和IBM公司于1959年聯合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訂位系統(SABRE),這是旅游業信息化萌芽的標志.第二次是1978年美國推出《航空管制取消法案》(Deregulation),游客購買機票的選擇范圍增大,并使得電腦預訂系統延伸到旅行代理商,到1982年,幾乎有82%的代理商在使用電腦預訂系統(CRS).到1985年,電腦預訂系統業務進一步得以發展,包括訂購機票,預訂客房,租車等等,其銷售范圍也不斷擴大.第三次是建立專門的旅行社銀行結賬法(BSP)來完成支付結算.信息高速公路出現后,民航旅游界又研究利用互聯網來取代CRS并最終取代BSP,使之以極快的速度完成查詢,預訂和支付等全部工序.與此相適應,一些傳統的經營,營銷,管理方法也因信息技術革新而改變,逐漸向高智能化,網絡化,集團化轉變.如1994年底,美國開始出現新式的"電子機票",實行"無票旅行"方式.此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個性特征及需求偏好,更好地對客源市場進行統計分析和細分,這些無疑都對旅游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國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也迅猛發展,新系統能提供與旅游相關的全方位信息,其功能也逐漸集查詢,檢索,預訂等于一身.

在旅游信息化中,旅游電子商務被認為是最為突出的一大領域.發達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歐美發達國家,旅游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整個電子商務領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資料顯示,全球旅游電子商務連續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長,一度占到全球電子商務總額的20%以上.美國美林公司的調查顯示,2005年全美在線旅游代理市場增長19%,達到277億美元.直接提供在線服務的旅游供應商收入增長27%,達到325億美元.在線旅游銷售收入占2005年旅游市場收入的30%,而2004年這個比例是25%,2003年為21%.世界旅游組織商務理事會(WTOBC)預計,今后幾年間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約四分之一的旅游產品訂購都將通過互聯網進行.相比之下,國內目前同國外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央視調查機構兩年前曾作過一項調查,當時,國內登錄過旅游網站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21.8%,而在這些登錄的網民中,只有3.8%的人進行過

與旅游相關的網上預訂,另有54.2%的網民表示將會嘗試網上預訂.但是我國作為一個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大國,有望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幫助旅游業實現迅猛增長.此前就有業內專家提出,未來5年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總趨勢是,歐美發達國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場中仍將保持傳統優勢,但增速放緩;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太國家和地區則將保持較快增長.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場.因此,合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我國旅游業有望迎來更大的飛躍.

智庫視點

網上旅游進入"黃金期"――淺析2006年中國網上旅游業三大特點

網上旅游服務已經在我國開展了近7年,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都快速發展,尤其是在高端市場的驚人表現給傳統旅游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據2005年底艾瑞調查數據顯示,網上旅游用戶中消費能力強的高端商務人士占68%.迫于網上旅游形成的巨大競爭壓力,同時被網上旅游迅速創造的財富吸引,國旅,中青旅等實力強大的傳統旅行社也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提供網上旅游服務.

根據國外機構提供的數據,2004年美國網上旅游服務市場已達到520億美元,占整個美國旅游市場份額的23%;而根據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2005年我國網上旅游服務收入僅占旅游總收入的0.1%,如此小的比重暗示著市場的潛在商機.眾多創業者和投資公司把目光瞄準了網上旅游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05年一年我國就增加了近百家網上旅游服務公司.艾瑞研究副總監,高級分析師侯濤指出,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信息化的普及,互聯網將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實現消費的主要渠道之一,網上旅游服務必然會成為旅游行業關注的焦點,而且醞釀討論中的相關政策條例也為該市場的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從我國網上旅游現狀看,服務提供商大致分為兩大陣營:第一陣營為攜程旅行網和e龍旅行網,他們掌握著我國絕大部分旅游預訂資源,提供全面的網上旅游服務,與第二陣營的服務商相比存在明顯的優勢,而與全球一流的網上旅游服務商(如Expedia,Orbitz等)相比,仍有著明顯的差距;第二陣營以中國通用旅游網,游易和"去哪兒"等服務商為代表,他們中的部分服務商除了作為一級代理商外,還作為二級代理商向一級代理商提供用戶,或提供旅游搜索服務等,網上旅游服務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網上旅游將呈現三大特點:

市場規模平穩增大.2005年我國網上旅游預訂市場規模超過8億元,較2004年增大39%,而到2010年該市場將有望突破37億元.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使得網絡成為網民獲取信息,服務和購買產品的重要渠道.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網上旅游預訂在給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必將成為一種新的交易方式.非典曾給我國旅游產業帶來重創,但2004年第二季度旅游業開始迅速復蘇,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促使網上旅游預訂用戶規模迅速擴大,2004年用戶數達到100萬人,此高速增長的勢頭延續到2005年,使網上旅游預訂用戶規模擴大到160萬人,較2003年增長兩倍多.隨著網上旅游相關業務的多元化,各旅游預訂服務商推出的綜合旅游產品逐漸受到用戶的青

睞.iResearch預計,2010年我國使用網上旅游預訂的用戶數量將突破700萬,將占網民總數的3%左右.

綜合化產品受青睞.目前網上旅游市場收入主要來自于賓館預訂和機票預訂,其中賓館預訂所占的收入份額正逐年下降,機票預訂穩步增長.就攜程而言,2005年總收入的65%來自于賓館預訂,較2004年的78%下降13個百分點,而其他收入構成的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機票預訂增長11

個百分點.網上旅游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隨著旅游預訂公司來自"酒店+機票"的收入增長率逐年遞減,許多網上旅游服務公司正不斷開辟出一條綜合化旅游經營模式,根據各自的資源與優勢,同時發展經營展會策劃,汽車出租以及消費折扣等業務.綜合化的旅游產業服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提供豐富的旅游信息內容,比如景點,飯店,旅游線路信息;旅游常識,注意事項,旅游新聞,貨幣兌換,目的地天氣,人文環境信息;與旅游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信息以及各種優惠,折扣;航空,飯店,汽車租賃服務的檢索和預訂等.其次是提供高實用性的服務功能,比如旅游信息的匯集,傳播與交流;旅游信息的檢索和導航;旅游產品和服務的在線銷售,包括票務,飯店,餐飲,汽車,旅游組團等;個性化定制服務.兩個方面的內容有機結合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也進一步拓展了在線旅游市場的盈利空間.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5篇

關鍵詞:旅游文化旅游業重要性可持續發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體活動為主線,以旅游客體為依托和以旅游介體為媒介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質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觀賞和旅游服務中體現出來的文化現象的總和。

旅游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是旅游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以旅游活動為核心而形成關于旅游的文化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旅游業則是一門兼具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等多種功能的新興經濟產業,在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市場需求、增加勞動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并成為一些經濟發展緩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二、關系闡述

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并重視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為旅游業服務過程中才會生機無限,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發展的關鍵。細致來說,中國旅游文化是中國旅游業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蘊和靈魂,是中國旅游業保持中國特色,弘揚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費過程又是文化的創造過程,通過旅游文化得以豐富發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外出旅游的動機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文化是旅游資源的基本內涵,文化還是旅游產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與向往,換言之,旅游業生產銷售的核心產品必須是擁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產品,因此,旅游開發景區要注重文化內涵,強調文化品味,走旅游開發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從業人員的基本素養,有助于積累或形成旅游業的最終產品即“美好的回憶”,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對中國旅游業的重要性及其發展關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綜合性、地域性、承襲性、民族性、時代性、大眾性和服務性。

中國旅游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權的轉換,都是推動文明發展的

歷史過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并且積淀深厚,激勵人們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激勵人們自覺地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審美趨勢、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認知、規范、經濟、審美、愉悅 啟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業的文化本質特征必然要求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個國家旅游業保持自身特色的決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強旅游產品的競爭優勢。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強的壟斷性,因此,發展旅游業必須重視當地的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傳承,加強對旅游文化的研究,創造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積極提高服務質量,對我國國際旅游業具有極大的挑戰,提高我國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完善我國旅游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推動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有助于增強國民的旅游意識,改善旅游環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有了改善但還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學習旅游文化,對旅游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旅游愛好者來說,能使我們更加深入了解我國旅游資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國民的旅游意識,為我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三)旅游文化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維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態環境的同時,滿足人們對經濟、社會和審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對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5項指標(增進人們對旅游所產生的環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理解,強化其生態意識;促進旅游的公平發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質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經歷;保護未來旅游開發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保護未來旅游開發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核心目標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夠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化,豐富人們的文化素養,加強旅游學科的建設,正視旅游活動的社會影響并且促進旅游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農村旅游業發展現狀范文第6篇

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動員階段工作特點鮮明

1、認真學習,統一認識??h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創業服務年活動總結表彰暨發展提升年活動動員會議后,鎮黨組高度重視,召開會議認真學習了《全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并就我鎮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及時召開了全體職工大會,通報全縣創業服務年活動考核情況,傳達《寧都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并按方案召開了縣黃陂鎮創業服務年活動總結暨發展提升年活動動員大會,對鎮發展提升年活動進行全面的安排部署。會后,機關各站所根據本部門實際,對發展提升年活動進行再部署,并制定了操作性強、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案和計劃安排。

2、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為進一步加強對發展提升年活動的組織領導,按照縣效能建設領導小組要求,發展提升年活動由鎮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效能辦設在辦公室,鎮機關各站所主要負責人為具體成員,鎮紀檢監察室負責督促檢查,并在下屬單位抽調2名業務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的人負責辦公室的日常工作。鎮下屬單位也適時跟進,及時調整機構,明確責任,在全鎮鎮形成了由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和工作格鎮,為發展提升年活動的學習動員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3、制定方案,明確責任。自縣效能辦下發《寧都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后,鎮效能辦及時召開會議,在認真總結創業服務年活動,認真學習發展提升年活動有關文件,在鎮分析發展提升年活動工作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我鎮實際,研究制定了《黃陂鎮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活動主體和服務對象、工作重點和方法步驟,并對活動的開展提出了三點具體要求。

4、統籌安排,抓好學習。

5、強化宣傳,營造氛圍??h委、縣政府決定今年在全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是鞏固機關效能年活動和創業服務年活動成果,提升我縣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二、明確目標,抓住重點、強力推進發展提升年活動,具體內涵為一主題、二到位、三突出、四重點。

三、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我鎮將在發展提升年活動組織實施階段的工作中,重點圍繞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三宜一中心目標建設,推進我縣產業的超常規發展,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為提升黃陂行政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我們首先應該在強化管理、規范制度和提高服務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改進審批方式,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全面落實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和倒查問責制;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提高辦事的透明度,實現“陽光政務”;精簡會議和文件,規范和改進公務接待工作,強化厲行節約;加強各級領導班子能力建設;加強監督檢查和行政監察,提升服務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2、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結合《寧都縣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我鎮將著重在提高機關和公共服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學習培訓的力度,結合建黨90周年組織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加強對黨史知識的學習教育;二是推進“三種能力”,使我們每一個干部職工都能做到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下去能指導;三是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教育活動,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為我縣高新技術企業和重大產業化項目提供優質的服務。

3、提升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重點提升服務重大產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效能和水平,引導法律服務人員有序介入重大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從可行性論證、資信調查、合同談判、融資引資、招標投標、征地拆遷、工程建設到建成運營,提供全程法律服務。

4、積極跟蹤服務本地區重大項目。在項目洽談、合同審查、經濟糾紛調解、訴訟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在組織申報國家技改專項、引導社會投資、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服務保障。

5、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發展提升年活動要取得實效,宣傳要先行,我鎮在下一階段的活動中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宣傳工作,按宣傳計劃逐項落實,充分宣講黃陂行政政策和重大舉措,塑造提升發展的典型事例,大力營造黃陂行政服務發展的良好氛圍。

上一篇:描寫大自然的文章范文下一篇:茶道手法與茶道禮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