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

2023-10-14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1篇

騎自行車或步行,不僅不能污染空氣,不能制造擁堵,而且還能鍛煉自己的身體。

像三四線城市從北到南騎自行車才用多長時間,可偏偏有的人非得要開車出行。這就是:面子消費,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 。 為什么某一團體有10個人,其中有1個人買了一輛車,那么其他9人也要買,你買一輛一般品牌的,我就買一輛豪華的;你買一輛國產的,我就買一輛進口的;為什么上班不算遠,也要開車;為什么和同學好友聚會近距離也要開車。這就是攀比和虛榮心,認為有輛車,一下子就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開車出行是炫耀自己的好機會,自己的面子一下子就升華。

當然,鋼性需求還是應該開車的,如:有車孩子上學上幼兒園方便,不用風吹雨淋!遠距離出行等,開車還是很不錯的。但這種鋼性需求只占20%,如果去掉80%的非鋼性需求,私家車使生活質量提高。

但實際上,沒必要上路的80%的私家車,上路后,存在空氣污染、交通擁堵、能源短缺、物價上漲等種種弊端,總的來說,私家車增多使生活質量直聚下降。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2篇

中國政法大學

商學院 鄭派虹

[摘

要]社會心理學傳入中國以來,很大程度上仍因循西方心理學的研究路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有關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不斷邁向一個本土化的進程。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同時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分析中國社會的“人情”和“面子”現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中國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通過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來簡單探討社會化,角色扮演,社會認知和人際關系與中國的“人情”和“面子”現象相關的問題。

[關鍵詞]傳統文化

傳統人格

人際關系

人情

面子

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人格塑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無一不滲透著長期積淀下來的傳統的道德倫理各方面的內容。人們會以倫理道德要求來審視、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評判他人的行為。所以,要懂得中國社會的人情世故,了解中國人的社會行為,不得不研究中國的社會文化心理。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也從很早就開始圍繞人性,人格的形成與塑造展開討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從這些思想和基于這些思想產生的其它思想,可窺得中國人的人格。這種人格,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滲透著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形成了我們這個群體獨有的社會心理,影響著人際關系??梢哉f,中國的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人情社會和面子社會。

一.中國人的人格標簽

中國人的人格標簽,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講,可以認為是中國人在其他群體

①心中的刻板印象??贪逵∠笫菍σ蝗罕毁x予同樣特征的人概括而籠統的分類。包括在民族,種族,性別等各個方面給他人留下的我們行為的特定范式的印象。在這里講的刻板印象,是專指體現在民族差別中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在心理和行為方面體現出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傳統文化塑造下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更是復雜多樣。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做人”的文化。幾乎從嬰孩時期起,每個中國人都開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過程。

馮天瑜先生將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而社會心理就是作為未經理論加工的精神狀態和道德面貌存在于心態文化之中的。②可以看到,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社會心理基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推崇的各種理念也隨著統治的需要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在這種文化熏陶下,中國人的傳統人格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人的人格特點,當首推仁愛。這種仁愛在中國文化中表現為一種自覺和人道主義精神。

正是由于中國人有這種推己及人的觀念,所以傾向于把修身之道放在首位,因此形成了“貴和尚中”的宇宙觀與社會觀。③通過這樣的辦法來處理人際關系,可以有效地回避沖突,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和諧??鬃釉凇墩撜Z》中曾提出“過 ①②《社會心理學》,樂國安,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31 《心旅第一驛——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心態之源》,趙輝,東方出版社,2003年版,P02 ③《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119 猶不及”的主張,中國人崇尚的這種中庸之道,有利于加強自身修養的品質,也成為中國人典型的人格特征。

中國人傳統人格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謙恕。④這種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在中國人看來,同樣有利于推己及人,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穩定。

同時,中國人還有一種務實的精神。這種精神使得中國人做事時會慎思篤行,勤奮且對人負責。

以上中國人的性格標簽只是涵蓋了較少的但卻較能體現中國人特色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仁愛,崇尚中和,謙恕,還是一種務實的精神,都能看出中國人重視“人”的關系。這種關系既包括了在交往之中表現出來的忍讓與和氣,也包括了極力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就是說,中國根的大多數智慧都用在了人身上。從先秦時期以來,中國的思想家們就集中精力的討論各種和人有關的問題。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和總結,我們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心理和行為模式?;谶@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把上述中國人的傳統性格歸結為“人情”和“面子”兩個因素。我們有時甚至會忽略一些內在的因素或個人的表現,而十分關注“身外之物”。關注我們與別人的關系,和與自己相關的一些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梢哉f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極小心翼翼處理著各種人際關系。人們靠著各種關系網絡,依靠“人情”來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又或者,我們會礙于“面子”而幫助其他人。我以為,這種“人情”不單是中國或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才會有,但是這樣一種文化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卻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有時甚至會跳出個人為人處事的框框,成為國家對外展現形象時考慮的因素。

二.“人情”“面子”下中國人的人際關系

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面子,命運,人情為統治中國的“三女神”,他認為,面子是一種非常精的規范,中國人的社交往來,都是以面子為核心的,“面子”深深地攝入中國人的生活。“其永不變性超乎羅馬天主教教條,其權威超乎美國憲法”。⑤

因此,在這樣的社會中,中國人人際關系處理的準則基本上都得循著人情走,在大多數情況下,也都得顧慮面子的問題。

人際關系是指人和人交往過程中建立的直接的心里聯系。⑥通過探討這種社會關系,我們能對人的行為做出更好的解釋。有關人際關系的問題在中國就顯得更為復雜。有的學者指出,中國人際關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緣”“人情”“人倫”構成的三位一體。其中,“人情”是核心,表現了傳統中國人以“親親”為基本的心理和行為樣式;“人倫”則是基本模式的制度化,提供一定的行為規范;“人緣”是人們在觀念中對這一行為模式的總體設定。即“人情”“人倫”“人緣”是一種“是什么,怎么做,為什么”的規范系統。⑦

進一步講,我認為,若提到中國的人情社會,又有一點是不得不提的,這就是在中國人心目中“份”的觀念,⑧這里的“份”,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角色。中國人通過“份”的劃分,來體現一種親屬關系,而也只有處于“份內”,扮演局內人的角色,才能更多的享有你所需的資源。所以,一些精明的中國人,處事時 ④⑤《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121 《吾國與吾民》,林語堂,臺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版,P176 ⑥《社會心理學》,樂國安,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81 ⑦《社會學家的沉思:中國社會文化心理》,沙蓮香等著,1998年版,P280-281 ⑧《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78 會分外注意,可以通過套近乎來取得份內人資格的手段他們會不吝使用。當然,我們并沒有任何貶損的意思。因為這種通過人情和相似性來獲得資源的做法,在中國被廣泛的實踐著。我們所見到的各種“老鄉會”,未必不是這種性質。

的確如此,在中國社會,通過人情,你才能更輕易地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得到所謂的“熟人”的幫助。而且,人們是這樣的習以為常,絲毫不認為通過“裙帶”關系獲得資源有什么難堪的。相反,有“人情”可以成為很多人炫耀的資本。人情會為我們構建起一張“大網絡”,我們可以通過這張“網”來交換資源。之所以說人情是一張交換網絡,是因為在中國,我們的人情絕對不是通過單方面的行為或是一朝一夕的交往建立起來的。這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反復和持續的聯系中,人情的“網”才有可能牢固。于是我們便很大程度上通過諸如血緣、家世等先天所得和諸如權利、地位等后天優勢維系著人際關系。這種相互關系,使得中國人意識到自己必須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便在必須時獲取資源。

如此說來,“人情”就像先前所講的有利于保持人際關系,維系社會關系的穩定與和諧。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中國人講做人時又會發現很多難處。我們是如此的重視人情,以至于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甚至是不合理或自己不情愿做的要求)這與先前提到的中國人務實的理念相違背。因為我們知道,在人情往來中,我們絕不僅僅只是為了獲得對方好感,或是專門“利他”。我們多多少少都帶著自己主觀的期待,期待有一天這種付出能有“回報”。于是我問總是盡量“求同”而“不存異”,這也是一種典型的中國文化下的心理。我們慣于承擔起另一方提出的超過自己能力或意愿范圍的請求或任務,有時不得不循人情輕原則。但如此一來,我們也徘徊在有限能力與精力和承諾的履行之間的矛盾,結果往往是使個人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將人際關系視作重大的包袱,這樣極易導致心理的失衡。

總歸來說,我們處在這種人情社會中,想要逃避也非易事。更何況,社會中無論如何也少不了人的交往,關鍵是看我們怎么對待這種人際交往。在扮演每種社會角色時我們總是有得有失。知道人際交往的兩面性,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合理的人情運作,不要過分的計較所謂的得失,這大概是我們在人情社會中所能做的。

面子和人情在中國社會是息息相關的兩個部分。前面已經提到過,人們依靠“人情”形成的關系網絡來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反過來,我們會礙于“面子”而為他人提供幫助。

面子一詞在中國百姓生活中涉及的面很廣。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心理現象。魯迅先生曾說過,“面子”是“中國精神綱領”。⑨它是無形的,但在調節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時卻又顯得那么神奇和精密,以至于我們很難忽略它的影響。中國人愛面子,講面子,這儼然成了一種博大精深的學問。雖然在我們心里,這是如此的正常,以至于我們都沒意識到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面子問題。但是也只有生活與這樣的一個圈子,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面子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放下很多東西,卻很難放下面子。

但當我們講起面子時,又很難說清它的含義。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社會交往中,如果有人認為你做的某種行為,使你可以借此自稱擁有某種正面的社會價值的話,這種價值就是“面子”。⑩說起面子,有點類似社會心理學中的“印 ⑨⑩《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90 《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100 象管理”的理念。我們企圖通過印象整飾的手段,在社會交往行為中操控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形成的過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起人情,我認為面子的目的性更多是內部的,即我們感覺“有面子”時會獲得一種內心的滿足感;而人情交往的目的更多是外部的,通過人情,我們獲取的是外部的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講,面子和人情之于我們是同等重要的。

對于不同的人,面子有不同的含義,面子是相對的。首先,評判什么是“有面子”的,和一個人所處的社會身份相關。也許對于一個市井小民來講,絲毫不會覺得穿著睡衣在路上晃悠有損面子,但是對于一個公眾人物來講,他必須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穿得光鮮才會襯得起自己,才會感覺有面子。其次,從上例我們也可以看出,面子更多的是個人心里的感覺,不同個性特點的人,對于何為面子,也是有自己的一番判斷。這種相對性也體現在在不同的社會層級之間。在一個社會群體中有地位的人在另一個群體中也許比不會很受關注,而他的面子問題,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在中國,一般而言,處于社會越頂層的人,一般會覺得自己有面子。于是很多人就削尖了腦袋往社會上層擠。在不同時期,社會地位也是相對的。也許在專制集權時期,那種“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使得知識分子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數十年如一載寒窗苦讀的原因。在今天過于物化的社會,有權有勢似乎才是“王道”,于是“官本位”“商本位”的觀念盛行。但是面子終究不是依附于低位或其它東西,而是依附于個人,這種個人心理的感受顯得更為重要。

然而,同人情的問題一樣,一旦過分注重面子,也會帶來不小的問題。當面子文化發展到極端,就會催生適得其反的文化。這種文化,在中國就表現為“厚黑學”。在20世紀30年代,李宗吾推出《厚黑學》一書,淋漓盡致地揭示了臉面文化的另一面。11認為所謂的英雄豪杰不過是厚黑文化的踐行者,他們不過是“面厚心黑”而已。也許這種觀點并非完全正確,但也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先前講過,臉面問題有時甚至會跳出個人范圍,成為國家對外展現形象時考慮的因素。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有時候,中國總是過分注意在別國心目中的形象。我們的國家,就像放大了的中國社會中的個人。會由于“臉面”問題在一些國際事務中搖擺,也會由于“人情”盡量多給一些國家好處。雖然所有的這一切在國際交往中都必然和國家利益相關聯。中國的對外關系上處理很多問題都小心翼翼。如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中國政府免除了日本對我國的戰爭賠款,中國是在給日本“施惠”,至于有沒有必要,我們且不討論。同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堅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維護了一些東南亞小國的利益,也有助于維持中國的大國形象。甚至到了目前的歐債危機,西方國家還寄希望于中國,希望中國施以援手, 幫助解決債務危機。其實以中國的國家心態, 我認為中國的確很希望在國際上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形象,幫助歐洲渡過難關。但有專家理智指出, 中國還是以自己為先, 以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其實中國不足以過分展示自己的實力,也沒有必要處處考慮別人的事?;厮輾v史,我們也能看到“臉面”問題導致的后果。清朝時那種維持臉面,保持“天朝上國”姿態的教訓,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借鑒?所以我認為,泱泱大國,就應保有自己的風范,既不要忽視自己該盡的“人情”,也要清楚的認清自己的地位。

綜合上述討論,我認為中國人的這種講“人情”、愛“面子”有其積極的一 11《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106 面,它有利于人際互動的和諧進行,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這種心理也影響著中國人際關系的理性發展。處理國家的問題時,這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原則其實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我們要正確認識“人情”“面子”問題在中國社會的普遍性,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這樣也有助于我們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發展。

[參考書目] 1.《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吾國與吾民》,林語堂,臺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3篇

中國政法大學

商學院 鄭派虹

[摘

要]社會心理學傳入中國以來,很大程度上仍因循西方心理學的研究路徑。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有關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不斷邁向一個本土化的進程。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同時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分析中國社會的“人情”和“面子”現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中國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通過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來簡單探討社會化,角色扮演,社會認知和人際關系與中國的“人情”和“面子”現象相關的問題。

[關鍵詞]傳統文化

傳統人格

人際關系

人情

面子

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在中國人的人格塑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無一不滲透著長期積淀下來的傳統的道德倫理各方面的內容。人們會以倫理道德要求來審視、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評判他人的行為。所以,要懂得中國社會的人情世故,了解中國人的社會行為,不得不研究中國的社會文化心理。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也從很早就開始圍繞人性,人格的形成與塑造展開討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從這些思想和基于這些思想產生的其它思想,可窺得中國人的人格。這種人格,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滲透著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形成了我們這個群體獨有的社會心理,影響著人際關系??梢哉f,中國的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人情社會和面子社會。

一.中國人的人格標簽

中國人的人格標簽,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講,可以認為是中國人在其他群體

①心中的刻板印象??贪逵∠笫菍σ蝗罕毁x予同樣特征的人概括而籠統的分類。包括在民族,種族,性別等各個方面給他人留下的我們行為的特定范式的印象。在這里講的刻板印象,是專指體現在民族差別中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在心理和行為方面體現出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傳統文化塑造下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更是復雜多樣。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做人”的文化。幾乎從嬰孩時期起,每個中國人都開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化過程。

馮天瑜先生將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而社會心理就是作為未經理論加工的精神狀態和道德面貌存在于心態文化之中的。②可以看到,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社會心理基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推崇的各種理念也隨著統治的需要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在這種文化熏陶下,中國人的傳統人格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人的人格特點,當首推仁愛。這種仁愛在中國文化中表現為一種自覺和人道主義精神。

正是由于中國人有這種推己及人的觀念,所以傾向于把修身之道放在首位,因此形成了“貴和尚中”的宇宙觀與社會觀。③通過這樣的辦法來處理人際關系,可以有效地回避沖突,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和諧??鬃釉凇墩撜Z》中曾提出“過 ①②《社會心理學》,樂國安,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31 《心旅第一驛——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心態之源》,趙輝,東方出版社,2003年版,P02 ③《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119 猶不及”的主張,中國人崇尚的這種中庸之道,有利于加強自身修養的品質,也成為中國人典型的人格特征。

中國人傳統人格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謙恕。④這種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在中國人看來,同樣有利于推己及人,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穩定。

同時,中國人還有一種務實的精神。這種精神使得中國人做事時會慎思篤行,勤奮且對人負責。

以上中國人的性格標簽只是涵蓋了較少的但卻較能體現中國人特色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仁愛,崇尚中和,謙恕,還是一種務實的精神,都能看出中國人重視“人”的關系。這種關系既包括了在交往之中表現出來的忍讓與和氣,也包括了極力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就是說,中國根的大多數智慧都用在了人身上。從先秦時期以來,中國的思想家們就集中精力的討論各種和人有關的問題。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和總結,我們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心理和行為模式?;谶@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把上述中國人的傳統性格歸結為“人情”和“面子”兩個因素。我們有時甚至會忽略一些內在的因素或個人的表現,而十分關注“身外之物”。關注我們與別人的關系,和與自己相關的一些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梢哉f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極小心翼翼處理著各種人際關系。人們靠著各種關系網絡,依靠“人情”來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又或者,我們會礙于“面子”而幫助其他人。我以為,這種“人情”不單是中國或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才會有,但是這樣一種文化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卻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有時甚至會跳出個人為人處事的框框,成為國家對外展現形象時考慮的因素。

二.“人情”“面子”下中國人的人際關系

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面子,命運,人情為統治中國的“三女神”,他認為,面子是一種非常精的規范,中國人的社交往來,都是以面子為核心的,“面子”深深地攝入中國人的生活。“其永不變性超乎羅馬天主教教條,其權威超乎美國憲法”。⑤

因此,在這樣的社會中,中國人人際關系處理的準則基本上都得循著人情走,在大多數情況下,也都得顧慮面子的問題。

人際關系是指人和人交往過程中建立的直接的心里聯系。⑥通過探討這種社會關系,我們能對人的行為做出更好的解釋。有關人際關系的問題在中國就顯得更為復雜。有的學者指出,中國人際關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緣”“人情”“人倫”構成的三位一體。其中,“人情”是核心,表現了傳統中國人以“親親”為基本的心理和行為樣式;“人倫”則是基本模式的制度化,提供一定的行為規范;“人緣”是人們在觀念中對這一行為模式的總體設定。即“人情”“人倫”“人緣”是一種“是什么,怎么做,為什么”的規范系統。⑦

進一步講,我認為,若提到中國的人情社會,又有一點是不得不提的,這就是在中國人心目中“份”的觀念,⑧這里的“份”,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角色。中國人通過“份”的劃分,來體現一種親屬關系,而也只有處于“份內”,扮演局內人的角色,才能更多的享有你所需的資源。所以,一些精明的中國人,處事時 ④⑤《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121 《吾國與吾民》,林語堂,臺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版,P176 ⑥《社會心理學》,樂國安,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81 ⑦《社會學家的沉思:中國社會文化心理》,沙蓮香等著,1998年版,P280-281 ⑧《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78 會分外注意,可以通過套近乎來取得份內人資格的手段他們會不吝使用。當然,我們并沒有任何貶損的意思。因為這種通過人情和相似性來獲得資源的做法,在中國被廣泛的實踐著。我們所見到的各種“老鄉會”,未必不是這種性質。

的確如此,在中國社會,通過人情,你才能更輕易地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得到所謂的“熟人”的幫助。而且,人們是這樣的習以為常,絲毫不認為通過“裙帶”關系獲得資源有什么難堪的。相反,有“人情”可以成為很多人炫耀的資本。人情會為我們構建起一張“大網絡”,我們可以通過這張“網”來交換資源。之所以說人情是一張交換網絡,是因為在中國,我們的人情絕對不是通過單方面的行為或是一朝一夕的交往建立起來的。這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反復和持續的聯系中,人情的“網”才有可能牢固。于是我們便很大程度上通過諸如血緣、家世等先天所得和諸如權利、地位等后天優勢維系著人際關系。這種相互關系,使得中國人意識到自己必須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以便在必須時獲取資源。

如此說來,“人情”就像先前所講的有利于保持人際關系,維系社會關系的穩定與和諧。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中國人講做人時又會發現很多難處。我們是如此的重視人情,以至于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甚至是不合理或自己不情愿做的要求)這與先前提到的中國人務實的理念相違背。因為我們知道,在人情往來中,我們絕不僅僅只是為了獲得對方好感,或是專門“利他”。我們多多少少都帶著自己主觀的期待,期待有一天這種付出能有“回報”。于是我問總是盡量“求同”而“不存異”,這也是一種典型的中國文化下的心理。我們慣于承擔起另一方提出的超過自己能力或意愿范圍的請求或任務,有時不得不循人情輕原則。但如此一來,我們也徘徊在有限能力與精力和承諾的履行之間的矛盾,結果往往是使個人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將人際關系視作重大的包袱,這樣極易導致心理的失衡。

總歸來說,我們處在這種人情社會中,想要逃避也非易事。更何況,社會中無論如何也少不了人的交往,關鍵是看我們怎么對待這種人際交往。在扮演每種社會角色時我們總是有得有失。知道人際交往的兩面性,根據具體情境進行合理的人情運作,不要過分的計較所謂的得失,這大概是我們在人情社會中所能做的。

面子和人情在中國社會是息息相關的兩個部分。前面已經提到過,人們依靠“人情”形成的關系網絡來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反過來,我們會礙于“面子”而為他人提供幫助。

面子一詞在中國百姓生活中涉及的面很廣。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心理現象。魯迅先生曾說過,“面子”是“中國精神綱領”。⑨它是無形的,但在調節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時卻又顯得那么神奇和精密,以至于我們很難忽略它的影響。中國人愛面子,講面子,這儼然成了一種博大精深的學問。雖然在我們心里,這是如此的正常,以至于我們都沒意識到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面子問題。但是也只有生活與這樣的一個圈子,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面子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放下很多東西,卻很難放下面子。

但當我們講起面子時,又很難說清它的含義。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認為:社會交往中,如果有人認為你做的某種行為,使你可以借此自稱擁有某種正面的社會價值的話,這種價值就是“面子”。⑩說起面子,有點類似社會心理學中的“印 ⑨⑩《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90 《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100 象管理”的理念。我們企圖通過印象整飾的手段,在社會交往行為中操控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形成的過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起人情,我認為面子的目的性更多是內部的,即我們感覺“有面子”時會獲得一種內心的滿足感;而人情交往的目的更多是外部的,通過人情,我們獲取的是外部的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講,面子和人情之于我們是同等重要的。

對于不同的人,面子有不同的含義,面子是相對的。首先,評判什么是“有面子”的,和一個人所處的社會身份相關。也許對于一個市井小民來講,絲毫不會覺得穿著睡衣在路上晃悠有損面子,但是對于一個公眾人物來講,他必須保持自己的形象,只有穿得光鮮才會襯得起自己,才會感覺有面子。其次,從上例我們也可以看出,面子更多的是個人心里的感覺,不同個性特點的人,對于何為面子,也是有自己的一番判斷。這種相對性也體現在在不同的社會層級之間。在一個社會群體中有地位的人在另一個群體中也許比不會很受關注,而他的面子問題,也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在中國,一般而言,處于社會越頂層的人,一般會覺得自己有面子。于是很多人就削尖了腦袋往社會上層擠。在不同時期,社會地位也是相對的。也許在專制集權時期,那種“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使得知識分子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數十年如一載寒窗苦讀的原因。在今天過于物化的社會,有權有勢似乎才是“王道”,于是“官本位”“商本位”的觀念盛行。但是面子終究不是依附于低位或其它東西,而是依附于個人,這種個人心理的感受顯得更為重要。

然而,同人情的問題一樣,一旦過分注重面子,也會帶來不小的問題。當面子文化發展到極端,就會催生適得其反的文化。這種文化,在中國就表現為“厚黑學”。在20世紀30年代,李宗吾推出《厚黑學》一書,淋漓盡致地揭示了臉面文化的另一面。11認為所謂的英雄豪杰不過是厚黑文化的踐行者,他們不過是“面厚心黑”而已。也許這種觀點并非完全正確,但也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先前講過,臉面問題有時甚至會跳出個人范圍,成為國家對外展現形象時考慮的因素。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有時候,中國總是過分注意在別國心目中的形象。我們的國家,就像放大了的中國社會中的個人。會由于“臉面”問題在一些國際事務中搖擺,也會由于“人情”盡量多給一些國家好處。雖然所有的這一切在國際交往中都必然和國家利益相關聯。中國的對外關系上處理很多問題都小心翼翼。如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中國政府免除了日本對我國的戰爭賠款,中國是在給日本“施惠”,至于有沒有必要,我們且不討論。同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堅持人民幣匯率不變,維護了一些東南亞小國的利益,也有助于維持中國的大國形象。甚至到了目前的歐債危機,西方國家還寄希望于中國,希望中國施以援手, 幫助解決債務危機。其實以中國的國家心態, 我認為中國的確很希望在國際上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形象,幫助歐洲渡過難關。但有專家理智指出, 中國還是以自己為先, 以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其實中國不足以過分展示自己的實力,也沒有必要處處考慮別人的事?;厮輾v史,我們也能看到“臉面”問題導致的后果。清朝時那種維持臉面,保持“天朝上國”姿態的教訓,難道還不足以讓我們借鑒?所以我認為,泱泱大國,就應保有自己的風范,既不要忽視自己該盡的“人情”,也要清楚的認清自己的地位。

綜合上述討論,我認為中國人的這種講“人情”、愛“面子”有其積極的一 11《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106 面,它有利于人際互動的和諧進行,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這種心理也影響著中國人際關系的理性發展。處理國家的問題時,這種基本的人際關系原則其實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我們要正確認識“人情”“面子”問題在中國社會的普遍性,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這樣也有助于我們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發展。

[參考書目] 1.《世道人心:對中國人心理的探索》,何友暉,彭泗清,趙志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國社會心理學》,王小章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吾國與吾民》,林語堂,臺北德華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4篇

1、中國奢侈品消費趨勢

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在2009年奢侈品消費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了奢侈品第二消費大國, 僅次于日本。于2011年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將近占到了全球總購買量的28%。從而呈現出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中國地區隨著人們的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 大眾開始樂于追求支付額外的高價去購買奢侈品的趨勢越加明顯。

國內也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到中國奢侈品的消費現象, 有些媒體傾向于說消費者購買奢侈品因為要“趕上”時尚, 試圖通過這樣的“加冕”來獲得社會的認可。

實際上, 大部分中國消費者購買奢侈品主

要出自炫耀性的動機和從眾的心理, 試圖通過奢侈品展示自己的財富、地位和權力, 以表達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滿足心理的需求。在中國的國情里, 集體主義價值觀長久以來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主要價值觀, 消費者的“從眾”行為一直是重要的行為特征之一。個體不想被社會階層所疏遠, 通過群體成員的選擇偏好去靠攏上層階級, 購買奢侈品之類的行為借此樹立自己的社會形象。

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第一準則是品牌知名度, 至于奢侈品和其品牌背后的設計理念以及文化背景似乎無關緊要。在這樣不健全的消費理念下所產生的社會浮躁、虛榮現象十分嚴重, 這也是對后代成長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產生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2、奢侈品的目前消費背景

奢侈品的消費在中國市場持續上升的熱度下, 出乎意料的在2014年首度出現下降的現象。隨著經濟觀念和購買渠道的變化, 中國奢侈品市場隨著出境游的便利以及消費者對B2C海外網站的信任感加強, 刺激了對于海外網購的發展。從而導致各大品牌在國內市場上如履薄冰, 迫于關閉虧損過于嚴重的店鋪。例如, 2016年閉店的奢侈品品牌主要是burberry4家, 同時GUCCI關閉3家門店和集中在華東和華北的5家LV店。

據貝恩公司 (Bain) 2015年度發表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為1, 130億人民幣, 同比下跌2%左右, 主要下跌品類為手表、男裝和皮具。[1]

根據中國國情經歷過2010年至2014年的政府反腐高峰期以后, 原來購買奢侈品的部分消費者因為來自社會輿論壓力, 減少對奢侈品的需求, 也是讓奢侈品消費市場逐漸出現了消費額下滑狀態的重要因素。貝恩公司奢侈品部門主管Claudia D’Arpizio稱, 預計接下來幾年內不會新增大量奢侈品消費者。

二、對奢侈品的認識

奢侈品是科技和人類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縮影, 演化經濟學認為新偏好的形成、技術和制度的創新以及新資源的創造的關鍵。[2]

在奢侈品的發展初期, 由于人類社會的蕩動不安、世界戰爭等突發事件使得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因此上層階級認為他們對財富的掌握要涉及產品量的要求, 并只有將少數的資源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優秀的人才等集合在一體才能鞏固自己的資產地位, 這是奢侈品誕生和發展的重要社會原因。當今的中國在高速發展的趨勢下, 人們對于未來的展望和期待都在奢侈品上體現著情感寄托。對于中國的中產階級來說, 奢侈品牌承載著群體的生活動力的價值取向和對目標的欲望和訴求, 作為載體不謀而合的滿足了心理訴求。[3]奢侈品發展在社會上逐漸演變成了“身份的象征”, 人們渴望通過一個有效并直觀地方式進行彼此的身份表述和認同。同時奢侈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價值, 其保值的特性和精致的工藝也體現了擁有者對于自己的生活給予美好期望的象征, 是人類自我意識向前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奢侈品在“彰顯”和“低調”中尋求平衡, 消費者在其中尋求品位, 保持低調的同時也希望讓人了解其奢侈含義, “物以稀為貴”從經濟角度來說稀缺性是市場供求關系的一種極限狀態, 無論這種稀缺性是天生還是后天的, 都賦予奢侈品一種全球范圍內極弱的流動性, 這就是奢侈品價格高和保值的重點。

奢侈品具有自己的風格特征是奢侈品品牌的核心因素, 例如DIOR浪漫花朵, BURBERRY的格子, CHANEL的黑白菱格等都具有很高的識別性。同時, 很多奢侈品以傳統或者獨特的工藝著稱, 例如LV的經典老花包皮革, 這種生產奢侈品的技術和設計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支撐起品牌的高價值, 向著新興階級和潛在的消費者進行有效的延伸。

絕大部分奢侈品和歷史名人、創始人或者重大事件聯系在一起, 正是奢侈品背后的故事提升了品牌的內涵, 捍衛了奢侈品在消費者心中崇高的形象, 產品有一個具體的概念且經典、動人心弦, 才是奢侈品品牌的靈魂。

三、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理性態度轉變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場之一, 近幾年由于對奢侈品的需求增加, 很多奢侈品的售后無法及時跟上。關于奢侈品變成走量的商品時, 商品的質量就有或多或少的犧牲。此時中國多數奢侈品牌消費者已經不再是盲目追求品牌了, 逐漸從單獨追求奢侈品牌到注重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價值。這是民眾思想上的重要覺醒, 從過去對奢侈品的狂熱逐漸到平靜下心態的進步。

隨著中國的消費者的整體文化素質逐漸提高, 不少小白領的文化修養意識加強, 對于“爛大街”的奢侈品更加青睞展現出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 塑造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品格, 在群體中突出了個性化的同時, 少了對奢侈品盲目追求的狂熱。

大眾對于奢侈品的熱度降低也使市場進入一個相對而言冷靜的時期, 也讓國內的奢侈品消費者跳出瘋狂購買的怪圈。這種態度的轉變有利于重新審視奢侈品對于個體而言的意義, 更加重視自己的精神層面做到理智消費。人們對于奢侈品消費應該有一個公證、可觀的認識, 既要看到奢侈品拉動市場經濟增長的積極一面, 同時也要避免過渡追求奢侈品給個人生活剛需帶來的壓力, 平衡好奢侈品消費在生活中的比例。

摘要:本文將奢侈品在中國市場上的趨勢作為分析背景, 通過貝恩公司 (Bain) 2015年度發表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數據分析為基礎, 發現中國奢侈品市場份額下降。從對于奢侈品的意義分析入手, 引導中國消費者重新思考和定義奢侈品及奢侈品牌, 幫助消費者更好的認明白奢侈品在生活中的地位。對于從前過渡追捧奢侈品價值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有助于樹立對奢侈品理性的消費思考和價值觀。

關鍵詞:奢侈品,品牌,態度,消費,趨勢

參考文獻

[1] 貝恩公.《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R], 2015.

[2] 彭傳新.奢侈品品牌文化研究[J], 2010, 2:71.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5篇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無論父母事業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1、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比如: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范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2、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規律: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

小學低年級: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

小學中年級: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

小學高年級: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

初中階段: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三、給家長的“10條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讀初中之后,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合掳嗟穆窇撌腔丶业穆?。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據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后,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涂,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

不要培養“超級嬰兒”。

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 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

中國人的面子消費范文第6篇

關鍵詞:面子觀;文化差異;交際模式

中圖分類號:G04;H005文獻標識碼:A

“面子”這個詞被中國人異乎尋常地重視,它蘊含著中華文化社會心理的深層意象。魯迅先生曾說過:“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1]在中國給人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掃人面子,就是侵犯了其尊嚴。多位學者都曾關注或研究過這一文化現象,如近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認為,中國人的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但卻是中國人調節社會交往的最細膩的標準,它觸及到了中國人社會心理最微妙奇異之點”[2]。

可以說,面子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其實要面子的情況同樣也存在于西方文化中,或者說它具有存在于各種文化中的普遍性。面子對跨文化交際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交際場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涉及面子需求。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就曾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書中談到“世界上的人類交往中沒有不要面子的交際”[3]。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面子”的內涵、價值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此所導致的交際方式也大相徑庭。交際者總是依據其文化中最重要的面子理念行事?!糎J*3〗

一、中西方面子觀之比較

(一)西方人眼中的面子觀〖HJ〗

美國社會語言學家Erving Goffman[4]于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提出了一套著名的面子理論。在《論面子功夫》中,他從社會學角度系統分析了“面子”( face) 這一概念。他指出面子乃是社會互動行為中的儀式化表現。換言之,社會互動必須依賴規范才得以進行,面子概念即代表個人行為符合特定社會規范,以及借此所獲得的社會支持[5]。人們在生活中存在著普遍的面對面交流,這種交流有時需要在某種媒介作用下進行。在與人交際的過程當中,面子主要表現為個人所展現出的社會形象[4]。個人所展現出的社會形象應具有連貫性和世俗性,凡有不依“面子規則”交際的人,必然會被視作有悖常規,使人青眼相待。

美國人類學家 Brown & Levinson[6]拓展了Goffman的定義,稱面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樹立的一種公眾自我形象,通過與他人的交際,這種形象可以被損害,保持或增強”。該觀點認為,在說話時照顧對方的面子,交往時為對方給予或者保留面子是人際交往合作的前提。按照Brown和Levinson的說法,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極面子 (negative face) 都是人際交往中需要考慮的問題。積極面子是希望個人正面的自我形象或個性受到別人的贊同、喜愛,這就意味著積極面子得到了維護。消極面子則是不愿受制于別人,保存自我行為和選擇自由,不受別人的干涉和阻撓。積極面子關系著個人的利益,常見于“給別人一個面子”這樣的情境,遵守支持別人的交往原則。在交際當中主要體現為向對方表示關注并同意對方的意見,與對方達成共識,或者對對方的觀點表示贊許。消極面子則指向交際者的個性,它強調個人權利,在交際中維護自身獨立性的同時,表示對對方獨立需求的尊重,這種消極面子不完全為群體束縛。

歸納而言,西方人的面子觀強調個人面子,強調個人行動自由和個人愿望的滿足,其實質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價值觀。植根于此面子觀后的是一種個人主義的文化觀念。西方文化強調獨立的人格和個性,所推崇的價值觀念以個人成就和榮譽為核心。追根溯源,古希臘是西方文化的發源地,“民主精神”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讓民主自由在西方文化誕生之初就牢牢地烙印其上。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沖破封建桎梏之初,大批人文主義者就在新興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領域中不斷涌現。提倡“人性”,高呼“人權”,將人性和人權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是這一群人的代表特征。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資產階級的壯大和發展,強調個人利益與價值,標榜“個人自由 ”和“個人主義”的資產階級的人文思想逐漸在西方文化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二)中國人的面子觀念

面子觀念是中華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面子一詞包羅萬象,凝練于五千年廣博的華夏文明的血液里,已成為支配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則”。中國的許多學者對面子問題作了很多研究,而且發表了諸多有關面子的學術文章。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理解漢文化中“面子”的內涵。

第一,面子具有關系性。面子是人情關系與人際影響的象征。人際關系要靠面子來處理和維系,社會生活也要靠面子操作和決定。中國文化中的面子以關系為基礎而概念化,即面子以人的情感為基石,顧及他人的面子能起到促進人際和諧的作用。中國人的面子哲學可以概括如下:面子是責任、權利及義務的嚴格法律的代替者,它不僅是社會中促進人際和諧的目標,也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手段。若個體嚴重違反社會規范,不僅會給自身甚至家庭造成消極影響,也容易使人產生如此懷疑:在他生活中曾經教導他和賞識他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判斷力和不阿的公正性?或者說,不同程度的 “丟臉”不僅根據個人過錯或失敗的嚴重程度決定,并且對于自我親疏程度不一樣的其他人也有著各異的意義。

第二,面子具有道德性。面子是個人身份和理想形象要求的綜合表現,是個人社會地位、處世要求和社會價值的總和。在中國社會當中,人們的言行受到公共道德規范和理想人格標準的制約,如仁義要求、忠信要求、德才要求,等等。如果個人的言行符合社會規范就被視為漲了面子,反之,與這種標準相悖的就被視為丟了面子。20世紀40年代,中國留美學者、人類學家胡先縉提出中國人的面子具有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臉”和“面”[7]。這是兩種不同的心理和行為,其中“臉”主要涉及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高低有關的事情。團體對于道德高尚者持有無上的敬意:這種人無論遭遇什么困難,都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高質量完成;不論在何種情況下,他都會彰顯自己的正直品德。它代表著社會對于自我德行的完全信任,但是如果失去它,這個人便難以繼續正常地在社會組織中立足。“臉”不僅僅是維護道德標準的社會制約力量,更是一種內化的自我約束力。丟臉是團體對不道德或為社會所不容的行為的責難。那些嚴重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一旦為大眾所知悉,便會對個人品格造成消極影響,從而招致公眾的責難,使這個人失去顏面。“面子”則代表個人的社會聲譽。這種聲譽是由人在事業上步步高升中所取得的成功與贊美而獲得,也是因個人努力或著意經營而累積起來的聲譽[7]。無論何時,只有立足于自身所處的外在環境,才能獲得這種聲譽。“面子”和“臉”不同,它可以出借、爭取、添加甚至敷衍。臉和面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方面。“臉”不僅是品格的基本要義,也是決定“面子”多少的因素之一。如果失去了臉,那么面子也難以維系。因為臉和面子之間復雜的關系,它們的概念也有重疊的部分。它們都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個人都盡力保存自己的臉,維護自我的道德尊嚴,與此同時,努力提升自己的面子,即在提升自己的聲譽上下功夫。

第三,面子具有等級性。這種關系等級由年齡、血統和社會等級構成,而面子的功能就在家庭內部的關系等級下實現。在Chang & Holt[8]的研究中,面子和中國儒家思想里的社會秩序觀念關聯緊密,在這種思想體系下,人因不同的地位而享有不同種類和數量的面子,并要求這種面子在交互者中必須得到尊重。

歸納而言,中國文化中的面子不具有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特征,反之強調公共面子,強調的是個體行為保持和群體觀念與評價的和諧統一,而不是對個人愿望的遷就。植根于此面子觀后的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儒家文化,其思想精髓是“仁愛”和“天人合一”。這一理論體系把個人視為社會和整個人類的一份子,需要以自己的社會角色為基石,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品格,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偟膩碚f,中國文化強調個人服從于整體,高度重視社會整體??鬃幼鳛槿寮椅幕拇砣宋?,主張以“仁愛”之心待人,他的這種仁愛思想與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等級觀念有著緊密的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這種等級體系下是縱向的,它強調個人最大程度地服從自己所在的集體,并按照自己在等級體系中的地位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社會道德的規范標準。中國文化背景下的“面子”內涵與西方的“面子”觀念不盡相同。

二、中西方交際模式之差異

交流的障礙主要源于對對方文化的不理解或不了解。交談得越多,就越多地嘗試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就有更多的機會建立成功的人際關系。不考慮面子問題所包含的文化敏感性,就很難建立成功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文化群體對面子觀的定位,是在自身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的,從而使得各種文化群體都有自身特定的處理面子的方式,由此也決定了其在交際中所特有的會話與行為方式。

(一)情感取向 VS 任務取向

在中國,個體不能獨立于集體之外。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自己的關系網絡,因為不同關系網之間的交叉重疊,更加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由此形成,而“人情”和“面子”正是維系這個網絡的關鍵。面子象征著人際影響和人情關系。所以,人情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在中華文化十分重要,個體人際關系融洽度和影響度的衡量標尺正是情面。為達成和諧的人際關系而處處為對方留情面、給面子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國的商務文化講究在“面子”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談生意前,中國人注重通過宴請與送禮等手段與交際對象建立友好的關系,在談生意過程中更是要回避沖突??赡軐χ袊藖碚f,保持和諧與建立關系是最為重要的,這正是所謂的“買賣不成人情在”的道理。

而西方文化傾向于將自我看作是與他人和整個世界分離的獨立體,強調自我和個人成就,個人面子的獲取是建立在個人事業的成功之上,因此,個人與集體和社會的關系較為松散。與廣泛存在于中國社會中的“情感型”人際關系不同,西方社會更偏向于任務型關系。它是人們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建立的一種短暫且不穩定的交往關系。反映在人際交往中,其特別講究實效,所以在對話中很快就切入正題。按照西方人的交際標準,如果對方的問候時間過長,聽者便會主動提醒對方直抵主題或者給一些“談正事”的提示語。整個交際過程都存在著這種傾向。離題萬里和言語冗雜都會招致他們的反感。如果某方在交談時說話過于細節化或者過于繁雜,另一方就會以“讓我思考一下你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來打斷其發言。在直面交流的過程中,若出現離題的情況,人們也會用非語言方式或者用表情或行動表示不耐煩的情緒,甚至直接打斷。

西方人眼中的“面子”以“自己”為中心,以對己方有利為基本原則。同時他們強調個體之間的差異,尊重個人意見,為維護個人利益和面子,雙方可以爭吵甚至爭斗;適當程度的沖突被看作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積極行為。因此人們在交往中常常按照客觀法則辦事。對事不對人,注重的是公事公辦,在原則問題上很少顧及人情、面子,一般不受感情所左右,因此讓人覺得有些“不講情面”、“冷若冰霜”。在商務談判中,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唇槍舌戰,劍拔弩張。對于條款中不滿意的小細節,他們可以爭得面紅耳赤,而不用過多地考慮他人的面子和群體的利益。在他們眼中,人是人,事是事,談判場合劍拔弩張,生意背后依舊可以做朋友。因為西方人是以任務為取向,商務談判中以維護己方利益為目的。這在中國人眼中頗有“不擇手段”的作派,與中國人“買賣不成仁義在”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

(二)委婉含蓄 VS 直截了當

由于深受其面子觀影響,中國人傾向于含蓄、保守地表達思想感情, 不喜歡直接明了的說話方式。他們愿意給彼此留有面子和尊嚴,因此,在交際中,中國人對委婉的表達方式非常青睞,通常喜歡“留一個心眼”,不是直截了當地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做;而要考慮方式方法,巧與應對,見機行事。尤其是在發表不同意見時,要察言觀色,委婉表達。

就中國人來看,委婉地表達異議,有利于局面的穩妥;由于委婉,需要深思熟慮,意見也相對成熟、中肯,于人于己都有益無害,在面子上都不會有所損傷。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胡先縉與黃光國[7]都曾提到“給面子”與“不給面子”之間還存在著中間灰色的“敷衍面子”,是指也許不是很尊重對方,不想讓對方有面子,但是一方面不想讓彼此的關系惡化,或是讓其他人有沒面子的感覺,造成日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產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往往會選擇至少表現出某種程度上的敬意,不讓對方感覺到不愉快。胡先縉在講解“敷衍面子時”說到,“也許甲本來并不怎么尊重乙,但為了博取其好感,甲會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敬意,而這種好感恰好不會使乙感到不快”[7]。因此,中國人在交際中,即便自己有理,提出不同意見前也總要說“剛才某某的發言很有道理”,然后再在“但是”、“不過”后面做文章。中國人也避免在公共場合批評他人,尤其是長輩。在必須評論他人表現時,盡量使用委婉或模棱兩可的言詞。初到中國的西方人往往莫名其妙,以為中國人言不由衷,故弄玄虛,殊不知這是給聽話人留面子,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

中國人巧用委婉的典型范例,當屬1972年周恩來總理在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所說的一句話:“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兩國隔絕了二十多年。”當時的中美關系還帶有明顯的“冷戰”印記,彼此積怨很深。此話一出,既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導致中美不和、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長期深度介入亞洲事務的事實,同時又不帶絲毫刺激性,以免傷及美國客人的顏面和情感,于是使得雙方聽者都露出會心的微笑。

不同于中國人的委婉表達方式,西方人在交際中就比較直截了當。在西方的面子觀中,言語的賦義與環境的賦義是相互分離的。因此,在這種文化環境中的西方人,交際中往往語言外顯、明了,處理事情一般將人事相分,解決沖突時對事不對人。其談話方式傾向于直接、坦率,而不大顧及環境條件怎樣、對方反應怎樣、所說所做將產生什么后果,腦門一熱就像竹筒倒豆子――干脆利落地全抖出來。在對待別人言語中的錯誤上,也很直接。例如在商務晚餐中,如果一位中國客人談起法國時弄錯了一個城市的位置,法國人一般會公開或私下予以糾正。但中國人卻避免在公開場合反駁一個人,尤其是一個有地位的人。法國人的文化習慣是辯論,而中國人的文化習慣是保持和諧和維護顏面。如果想拒絕別人,西方人會直接說“no”,發表不同意見會開誠布公,因為他們覺得這不會損害對方的正面子。

〖WTHZ〗

(三)貶己尊人VS 相互平等〖WT〗

中國人的面子觀表達的是對尊嚴和尊重的訴求,它不僅強調人們依賴社會對其社會聲譽及地位的認同,也強調社會對人們需求的認可。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臉”,同時試圖提升自己的“面”,中國人對其成就和地位往往過分謙抑。如果為使自己的地位高于他人而夸耀自己,高估自己,則很可能受到社會的冷遇。如果熱衷夸耀的人遭遇挫敗,不僅難以得到旁人的同情,還可能會受到嘲笑。對自身能力判斷欠妥的人往往被貼上“輕浮”的標簽。一個人既難以在每一點上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由于事先無法正確預知每次行動的結果,那么預先拉低身段,放低自身價值才是明智之舉。通過這種方式,個人既能建立謙虛的形象,受到人們的贊揚,又能增加自身成功的信心。因此,為了得到他人更高的評價,人們會時常不自覺地貶低自身的才能和本領。在人際交往中,若涉及與自己有關的事,說話人一般表現得較為謙遜甚至卑微,而提及與對方有關的事情時則盡力抬高對方,表示對對方的尊敬,給對方面子。最為典型的就是聽到別人贊揚時,客套語往往是自貶一番,以表示自己的謙遜,如“哪里,哪里,您實在是過獎了”,或者“我做的還很不夠”等等。這種貶己尊人的交際原則在謙辭、敬辭系統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談及自己一方時,中國人會在稱謂前加上“鄙”、“賤”、“拙”、“愚”等字,如:“鄙人”、“鄙姓”、“賤內”、“拙荊”、“愚見”等,在涉及對方一方時,稱謂前往往有“尊”、“高”、“貴”、“令”等字,如:“尊府”、“尊夫人”、“高見”、“貴國”、“令郎”等。

中國人這種通過貶低自身來抬高別人的行為,在中國人看來是給別人面子,在西方人看來卻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例如電影《刮痧》中,許大同因為兒子和朋友昆蘭的孩子發生矛盾,當著昆蘭的面,打了自己孩子一巴掌,以示給對方“面子”??墒窃谒笥芽磥?,打孩子是父母親不體面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權利和長幼平等的信條,傷害了孩子的消極面子。因此,他難以理解“打自己的兒子就是給別人尊重、給別人面子”的中國邏輯。在氣急敗壞的情形下,昆蘭憋屈地回駁道:“什么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打你兒子怎么能是在給我面子呢? ”

在西方文化中,“面子”是一種締造個人身份的工具,個人面子的獲取必須通過取得成就來反映個體。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從群體的互動中尋求自我的體現而獲得面子,而是通過追求自主、自我實現和個人發展來實現個體的自我指認。平等的觀念貫穿于西方的各種社會關系之中,交流的雙方處于平等的地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呈橫向結構,即平等的而非等級的關系結構,“人們在社交互動中獲得情感利益的同時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并避免擔負責任”。這種平等性反映在交際中,人們稱呼上較少受到等級和身份的限制和約束,通常采用對等的稱呼方式,甚至直呼其名以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在西方,人們甚少用“經理”、“局長”、“校長”等頭銜性稱謂來稱呼對方。員工對他們的上司(或者老板)可直呼其名,這種稱謂的方式不會認為是不禮貌的,相反地,它卻顯示出老板和員工之間平等和融洽的工作關系。在西方,頭銜性稱謂的對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層、宗教界、軍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總統先生),Priest Father Paul(Paul神父)。

西方的面子觀注重每個交際者的個性,側重于維護個體的消極面子。交際者一方面不會把自己的所言所為強加于別人,以示對別人的尊重;同時也不愿讓別人的所言所為強加于自己,希望自己受到尊重。例如,在餐廳點牛排時,服務人員一般會以“How do you like it cooked? Well-done, medium, or rare?”的方式與客人交流。西方人極為推崇以“盡量不給他人造成不便”的原則進行社交,因為這是一種避免尷尬、給對方留有更多選擇余地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彼此的自由。與之相對應的,不把自己的意見或意愿強加于人,給予對方充分的選擇余地,是維護消極面子時常常用到的語言策略。在西方人的談話中,常見的是疑問句、緩沖語、過去式、致歉語和感激語。例如:I wonder if you want this or not? 或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you with us, but we――。這與西方人的“個人”取向和追求人際間的“平等”與“一致”有關。人們在向他人提出要求時,盡量做到委婉,不給對方“強加”的感覺,以保證彼此間的消極面子不受傷害。

(四)親近 VS 疏遠

西方文化特別重視對方的隱私權,一般不愿意干涉別人的私生活和個人隱私,也不愿意被別人干涉,凡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都不能直接過問。因為這被認為不禮貌,干涉了別人的隱私,威脅了他們的消極面子。個人隱私的內涵可總結為:個人情況(年齡、婚姻、子女、事業、收入等),宗教信仰,政治觀念,個人行為動向(去哪兒、和誰交往)等等。中國人常常會對別人所購買的商品價格進行詢問,在他們看來,商品的價格一般與商品的質量等同。但在西方文化當中,詢問其所購商品價格,可能是對其購買力和經濟狀況的間接詢問,屬于隱私范疇,直接詢問是非常不禮貌的。如果想了解商品的價格,在西方文化的交際中只能通過委婉地對商品表達贊許來實現。在回答中,西方人會告訴提問者該商品是貴還是便宜,但一般不會談到該商品的確切價格。注重隱私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它也讓習慣于人與人之間貼得很近的中國人感到西方人似乎很冷漠。“你永遠不知道美國人心里在想什么。你很難從他們那色彩斑斕眼睛里一眼看穿或看透他們。在他們那彬彬有禮的外表和語言下,你感到的是冰冷的距離感。”一位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的教授如是說。但在西方人看來,個人的權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可能被認為是對自己自由的干涉。從這一點出發,西方人的自衛心理和危機意識比較強。他們的冷漠可能出于對他人的尊重,而中國人的熱情可能是對其權利和自尊的侵犯,對其消極面子的威脅。

在注重人情和關系的社會里,中國人以群體為中心,個人的情緒、愿望、隱私等相對于群體來講無足輕重。在人際交往中,除了日常的噓寒問暖,甚至對于詢問有關年齡、婚姻狀況、子女、職業、收入等問題,也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同時通過這種深入的了解,可以建立良好的關系。當交際一方認為自己的所言所為對對方有益時,有時不管對方是否愿意都強加于對方,以示自己的誠意,表明給對方面子,對方也不會因此感到不快。就拿中國人的待客之道來說,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作為主人有時表現出過度關切,其出發點是想讓客人感受他的熱情。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腿嗽绞钦f不喝不吃就越勸別人吃喝,而且大有強塞硬灌之勢,完全不考慮客人的真實感受,似乎只有這樣才顯得熱情,給對方面子。根據Brown和Levinson的觀點,這有勉強對方、妨礙對方個人自由之嫌,實際上是威脅了對方的消極面子。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招待人常常是很隨意的,似乎這樣才更親切。

但是中國人在對待親近的人時是沒有什么繁瑣的禮儀的。在中國文化里,對待不同關系的人,給予的面子是不同的,而西方人則不然。無論對方與自己關系如何,西方人一般都平等視之,對他們來說“謝謝”“對不起”需經常掛在嘴上。因此中國人往往覺得西方人的人際關系較疏遠,人們之間過于冷淡、傲慢,不是很友好,但西方人卻認為中國人過于親近。

三、結語

人際關系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人際關系準則只能在其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的條件理解。中西文化在起源和前期發展階段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下,也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催化而產生了不同的面子觀,因“面子”文化差異影響交際的模式也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人們會下意識地用本民族的“面子”文化標準和觀念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為標準來與其它民族進行交際,往往易導致交流的困難、誤解甚至沖突。例如西方人覺得我們太含蓄,而我們覺得西方人不誠懇;西方人覺得我們嘴里說“不”的時候心里反而說“是”,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太“沖”了,不懂得謙虛;西方人認為我們事事講究人情,效率不高,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刻板、僵硬、不會變通;西方人覺得我們不懂得過于熱情是不尊重他人權利,而我們覺得西方人冷漠、無情、沒有生氣。

因此,在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際的參與者應該具有敏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深入了解面子觀,針對不同的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情況, 采取不同的跨文化交際策略,以避免由于“面子”文化的差異而引起跨文化交際障礙,從而促進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友好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說面子[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642.

[2]林語堂.《中國人》全譯本[M]. 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204.

[3]Ron Scollon,Suzanne B K Scollon.Intercultrual Cm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Maiden:Blackwell Publisher,1995144.

[4]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 [M].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7:5.

[5]朱瑞玲.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試論面子的運作[J].中國社會學刊,1987,(11):2353.

[6]Brown P,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M]∥Goody E.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56.

[7]胡先縉.中國人的面子觀[M]∥黃光國.中國人的權力游戲.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8:57.

[8]Chang H C,Holt R.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Face as Interrelational Concern[M]∥TingToomey S.The Challenge of Facework:Crosscultur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New York:SUNY Press,1994:95.

上一篇:中國工商銀行精講范文下一篇:中國醫學影像技術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