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

2023-09-19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我國保險公司已逐步開始合規管理方面的探索,但仍存在觀念落后、機構缺失、人才不足、技術匱乏的問題。2007年9月7日,中國保監會下發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對保險公司的合規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規定。各保險公司應當按照指引要求,樹立先進的合規理念,設置適當的合規管理部門,建立科學的合規管理機制,以逐步提高合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不斷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

關鍵詞:合規風險;合規管理;合規部門;合規制度;合規理念

近年來,保監會不斷加大對保險市場的監管力度,但違法違規行為仍屢禁不止。違規企業在受到各種行政處罰的同時,也給公司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并且對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也造成很壞的影響。實踐證明,僅有外部的監管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保險公司內部建立一套有效的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培育良好的合規意識,真正做到主動合規,才能確保整個保險市場的規范和有序。

為此,2006年1月5日,中國保監會在《關于規范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試行)》中首次提出:保險公司董事會除履行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所賦予的職責外,還應對“合規”、“內控”和“風險”負最終責任。2007年9月7日,中國保監會下發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對合規管理的概念,合規負責人與合規管理部門的設置,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等各個層面的合規職責,以及合規管理的主要內容等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規定。該《指引》的發布,為保險公司構建全新的合規管理體系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必將大大促進中國保險業的合規管理工作。

一、合規管理的概念

《指引》對“合規”、“合規風險”以及“合規管理”給出了相應的定義,“合規是指保險公司及其員工和營銷員的保險經營管理行為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監管機構規定、行業自律規則、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以及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合規風險是指保險公司及其員工和營銷員因不合規的保險經營管理行為引發法律責任、監管處罰、財務損失或者聲譽損失的風險”;“合規管理是保險公司通過設置合規管理部門或者合規崗位,制定和執行合規政策,開展合規監測和合規培訓等措施,預防、識別、評估、報告和應對合規風險的行為”。

根據上述定義,合規中的“合”可以理解為“符合、適合、遵守”,具體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求企業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必須符合外部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行業準則;二是要求企業的經營行為不僅要遵守外部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行業準則,還要遵守企業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

合規中的“規”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可以理解為以下四個層面的內容:

1.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規章以及監管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指保監會制定的保險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上市保險公司應遵循的證監會制定的相關規定、指引和上市地監管機構發布的監管規則等);

2.行業自律規則:包括保險行業協會等自律性組織制定的適用于全行業的規范、標準、慣例等;

3.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包括公司章程以及企業的各種內部規章制度;

4.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包括保險公司必須恪守的誠信經營原則,以及保險公司的員工和營銷員應當遵守的誠實、守信、正直、不弄虛作假的職業道德。

保險公司的合規管理,簡單說,就是通過建立一整套機制,使公司能夠有效識別、評估、監測、防范、控制、化解合規風險,從而免受法律制裁或財務、聲譽損失的活動。合規管理屬于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也是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合規風險與法律風險屬于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保險公司因某項業務的開展違反了國家法律或保監會的強制性監管規定而遭受處罰時,它所面臨的合規風險同時也是一種法律風險;但是,如果公司的經營行為因不遵守企業內部規章制度或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而可能遭受經濟或聲譽損失的風險只能稱為合規風險,而不是法律風險。相應的,企業因合同糾紛而導致損失的風險也只能稱為法律風險,而不是合規風險。

合規管理與內部控制也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內部控制的重點是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主要是財務、業管、IT等)的操作流程進行科學設計和嚴格執行來保證公司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營運的效率、效果。而合規管理更加側重對企業的經營行為是否違反已有的外部法律規定和內部規章制度等進行有效的識別和監控,以避免企業遭受經濟和聲譽上的損失??梢哉f,合規管理與內部控制,一個側重外部監管遵循,另一個側重內部流程監控,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保險公司防范經營風險,實現長遠發展的基石。

二、保險公司合規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相繼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財務丑聞和案件。這些案件的產生大多是由于企業自身合規風險管理失控所致。為此,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和相關國際組織先后出臺了一些關于加強金融保險企業內部合規管理的指引或規定。在銀行領域比較著名的有2005年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合規與銀行內部合規部門》高級文件。在保險行業,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于2004年發布了《保險公司治理的核心原則》,要求保險公司董事會指定一名或數名官員負責公司的合規工作,并定期向董事會報告。世界經濟合作組織(OECD)在2005年發布的《OECD保險公司治理指引》中指出,在良好的公司治理下,確保企業行為合規(符合法律特別是保險法的規定,比如投資規則、報告和信息披露要求等)是董事會職責中必須涵蓋的基本內容。

實際上,各個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歷來都非常重視合規管理體系和合規機構的建設。如美國國際集團(AIG)在董事會下設“規則、合規和法律委員會”,在管理層中設總法律顧問和首席合規官,形成雙重的合規管理領導和監督體制。法國安盛集團由總部法律部負責集團的合規工作,起草合規指南和相關的規則流程,下發到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執行,各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對本公司的合規工作負責,子公司的法律部則扮演確保本級業務運作安全和符合當地法律規定的角色。荷蘭國際集團(ING)在總部設置了合規部,負責監控因違規而導致的有關企業聲譽和商業信譽方面的風險,在集團的各個層級安插了375名合規官,分別監控本地本級的經營行為是否合規。日本東京海上保險公司、日本興亞保險公司的合規委員會則設置在CEO之下,雖然不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但合規委員會下同樣設有專門的合規部門負責管理合規事務。

在國內,近幾年各個保險公司也逐步開始了合規管理方面的探索。比如,平安保險公司在2004年底成立了“法律與合規部”,在保險業中率先進行了合規管理的實踐。2006年初,中國人??毓晒緦ⅰ胺刹俊备脑鞛椤胺膳c合規部”,積極開展合規管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將原屬內控合規部的合規經營管理處合并到法律事務部,由變更后的“法律與合規部”全面負責公司的合規管理工作;此外,諸如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保險業的新興力量也紛紛設立了相應的機構,開始進行合規管理方面的工作。

可以說,國內保險業的合規管理已經從無到有,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各保險公司的合規管理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甚至是與國內開展合規管理較早的銀行業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首先是觀念落后。大多數人對合規的理解仍然停留在通常的“依法合規”層面,沒有真正認識到合規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專業性。其次是機構缺失。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保險公司仍然沒有建立合規管理部門,更談不上構建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即使建立了合規管理部門或機構,也仍然存在合規管理與原有的法律事務管理、內部控制等職責界定不清晰,相互協調配合不力等問題。再次是人才不足。按照《指引》的要求,“合規人員應當具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資質和經驗,具有法律、保險、財會、金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應當具有把握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自律規則和公司內部管理制度的能力?!倍鴮嶋H上目前各保險公司的這類人才嚴重不足。最后是技術匱乏。保險公司要想實現有效的合規管理,做到主動合規,必須設計一整套嚴密、高效的流程來實現,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甚至要借助IT系統來進行合規管理。而國內的保險公司目前還遠遠未能達到這個標準,只能采取一種模糊低效的運作方式,合規管理的效果自然無法令人滿意。

三、加強保險公司合規管理的關鍵環節

(一)樹立先進的合規理念

首先,合規應當從高層做起。保險公司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應首先在公司倡導誠信、正直的道德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并推行主動合規、合規創造價值等理念。雖然合規管理本身并不能直接為企業增加利潤,但是完善的合規管理體制卻是公司得以長期健康發展的保障。同時,通過有效的合規管理,保險公司將大大減少因違法違規行為而引發法律責任、監管處罰、財務損失或者聲譽損失的風險,從而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資本回報,最終為企業創造價值。

其次,合規人人有責。合規不僅是合規管理部門、合規崗位以及專業合規人員的責任,更是保險公司每一位員工和營銷員的責任。合規管理部門、合規崗位應主動識別、評估和監測潛在的合規問題或合規風險,并給出及時、合理的合規建議;業務部門和人員也應當積極查找自身經營活動中可能隱藏的合規風險,有效配合合規管理部門或合規崗位的合規檢查,還應自覺參加合規培訓,不斷增強合規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保險公司的風險防范能力和內部控制水平。

(二)設置適當的合規管理部門

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大多采取三種方式設立合規管理部門:有的設立了單獨的合規部門;有的在原有法律部的基礎上增加合規管理職能,改為“法律與合規部”;有的成立了統籌負責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的“內控合規部”。成立單獨的合規部門有利于清晰地界定公司合規管理的責任主體,但由于合規管理以對法律法規、監管規定的正確理解和解釋為基礎,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合規風險和法律風險是重合的,這就使得法律部門與合規部門的職責劃分成為難題;而將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放在一個部門,不僅仍然難以解決法律事務工作與合規管理的職責劃分問題,還容易造成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的職責也相互混淆,最終影響到合規管理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從合規管理的特點和工作實踐來看,保險公司在已有法律部門的基礎上組建合規管理部門應是較好的選擇。在國外一些大的金融保險企業中,法律部門與合規機構的職責界限往往也是比較模糊的。美國銀行業協會的統計結果表明:銀行規模越大,越希望由銀行法律部門履行銀行合規職責。全球企業法律顧問協會(ACC)則認為,合規是公司法律顧問或者公司律師職責的一部分,因此合規管理和法律部門密不可分是很自然的事情。

合規管理部門設置后,還要確保其獨立性。按照《指引》的要求,公司的合規負責人不得兼管公司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并且合規管理部門和合規崗位應當獨立于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以確保其獨立性。另外,應對合規管理部門和合規崗位實行獨立預算和績效考核,并且預算和考核應與合規部門的工作目標保持一致,而非取決于公司的業績增長狀況。

在合規人員方面,按照《指引》的規定,保險公司應當為合規管理部門配備足夠的,具有法律、保險、財會、金融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特別是具有把握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自律規則和公司內部管理制度能力的合規管理人員。也就是說,對合規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與對企業內部法律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是類似的,但由于合規工作中涉及公司內部經營管理和業務流程的比重遠遠大于傳統的法律事務工作,合規人員需要具備更加全面的知識、經驗和素質。因此,加強對現有法律工作人員在業務經驗和管理才干方面的培養,無疑是在短期內建設一支高水平合規人才隊伍的捷徑。

(三)建立科學的合規管理機制

1.建立完善的合規管理制度體系

首先,要制定科學的合規政策。合規政策是保險公司進行合規管理的綱領性文件,應明確界定以下內容:合規管理的目標和基本原則;公司倡導的合規文化;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的合規責任;合規管理框架和報告路線;合規管理部門的地位和職責;公司識別和管理合規風險的主要程序等。

其次,要以《合規政策》為統領,制定《合規管理辦法》等合規管理的基本規章制度,對合規風險的范圍、合規管理的具體任務、職責、程序等加以詳細規定。

再次,要制定員工和營銷員行為準則、崗位合規手冊等文件,為員工和營銷員執行合規政策及公司的合規管理規章制度提供指引。

2.建立有效的合規風險識別、評估和監測機制

所謂合規風險的識別、評估和監測,就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科學的合規風險審查程序,對公司的經營行為是否存在合規風險進行有效的跟蹤、分析,并做出準確的判斷。這是合規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這里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公司在制定下發內部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經過合規部門的審核認可,確保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監管規定以及行業自律規則。

第二層次,合規部門應按照既定的合規風險審查程序,對公司的經營行為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監管規定、行業自律規則以及公司內部規章制度進行經常性的、主動的監控和審核,并對違規行為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第三層次,合規部門應當對國家新頒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規以及監管機構下發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密切跟蹤,并且要做同步分析整理和歸納,提出相應的法律合規要點,及時提醒公司各部門采取相應措施,提前預防合規風險。

3.建立順暢的合規風險報告機制

合規風險被識別和評估之后,能否立即報告公司董事會、管理層或相關部門,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和消除,就成為合規管理的又一個關鍵環節。這就是合規風險的報告機制。首先,保險公司要對合規風險的報告程序和路線進行明確,這種路線不僅包括各級合規管理部門或者合規崗位上報的路線,公司合規管理部門或者合規崗位和合規負責人向總經理、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董事會的報告路線,還包括公司其他部門及其員工、營銷員向合規管理部門或者合規崗位的報告路線。其次,應當規定報告路線涉及的每個人員和機構的職責,明確報告人的報告內容、方式和頻率以及接受報告人直接處理或者向上報告的規范要求。只有報告的路線和程序得以明確,合規風險才能真正得到及時、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4.建立嚴格的合規風險應急處理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合規管理機制中還應包括違規事件發生時的應急處理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應急處理機制是確保違規行為發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并進行恰當的應對和處理,爭取將違規帶來的損失和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而通過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并加以有效地貫徹落實,做到“獎懲分明、違規必究”,才能給違規操作的機構和人員以適當的懲罰和教育,防止類似合規風險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壽險公司內部控制研究課題組.壽險公司內部控制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2](美)普拉卡什A.希馬皮等.整合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王一佳,馬泓,陳秉正.壽險公司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4]李祝用,鮑為民.保險公司合規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保險研究,2006,(4):22-27.

[5]張煒.商業銀行合規風險控制[J].中國城市金融,2004,(8):7-9.

[6]楊鼎美,劉時芬.推行合規管理的對策與建議[J].現代金融,2006,(7):30-31.

(責任編輯:張艷峰)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2篇

汽車消費貸款也是貸款的一種形式, 屬于人民幣擔保貸款, 主要應用對象為特約經銷商的汽車購買者。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化建設的不斷深入, 國民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 人們對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多, 致使汽車信貸現象越來越普遍。 經過長期發展, 現階段, 我國企業消費信貸已演變成個人消費貸款的主要品種之一。上世紀末, 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 各大銀行紛紛開始推行汽車貸款業務。 2004 年10 月初, 中國銀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針對汽車貸款重新擬定了相關管理性文件, 不僅有效規范了我國汽車的消費信貸業務, 還在一定程度上, 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該文件可以說是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谖覈叩姆鲋? 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的發展十分迅猛, 逐漸演變為商業銀行、專業汽車金融機構、其他金融機構鼎立的格局。 據統計, 上世紀末, 汽車消費貸款的余額約為4 億元, 每年的漲幅速率近200%, 至2003 年, 已超出了1800 億元。 不過, 2004 年始, 由于存在較多的壞賬現象, 導致車貸險被叫停, 汽車信貸危機一觸即發, 汽車金融步入低迷期。直至2007 年, 才開始逐漸回暖, 2008 年底, 據統計, 各個金融機構在汽車消費貸款方面發放的余額近1583 億元。

不過, 我國汽車消費貸款在全面發展期, 由于種種原因, 出現了一些風險, 有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也有管理不嚴格造成的, 違約和呆賬越來越多, 發展情況遠不如預期結果。

2 我國汽車消費貸款的潛存風險

對于我國而言, 汽車消費貸款屬于個人消費貸款業務中的新興品種, 近期才得以快速發展。不過, 隨著我國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的不斷增多, 潛存風險也慢慢開始顯露。面對這種情況, 必須對汽車消費貸款潛存風險的成因進行合理分析, 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強化風險管理, 只有這樣, 才能確保我國汽車消費貸款業務可以實現健康穩定的持續發展。

我國汽車消費貸款的主要風險有信用風險、 管理風險、環境風險等。

(一) 信用風險。 我國的個人征信體系存在缺失, 并沒有構建完善的財產申報制度、個人收入申報制度以及個人信用評價系統, 導致貸款銀行無法全面且準確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財務狀況以及收入狀況, 無法對借款人的個人信譽狀況以及還款能力進行合理判斷。 目前在實際操作中, 多數銀行是依靠單位收入證明判斷借款人償還能力。 對于任何一名顧客來講, 銀行無法對貸款人的信用等級作出準確的評價與分級。 特別是當借款人發生了突發性的財務狀況變化, 如失業、工作變動或出現其他經濟困難等, 會直接影響其還款能力, 使貸款形成風險。

另外, 購車群體良莠不齊。有些人有主觀賴帳心理, 或當汽車價格下降, 少于購車者貸款應還余額時, 購車者可以理性違約, 這便導致貸款銀行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一些受信者并沒有良好的信用觀念, 沒有對自身償債能力以及經濟實力進行綜合評估, 便申請貸款。

只想著先把銀行貸款申請下來, 未來是否能夠償還并沒有認真分析和衡量, 極易引發信用風險。 也有少數受信者存有惡性騙貸心理申請貸款, 并沒有考慮過償還貸款, 在申請時偽造個人資料, 這種貸款人故意逃避債務的情況時有發生。 信用體系的缺陷會對銀行貸款按期收回貸款留下隱患。

(二) 管理風險。 信貸管理仍有很大的不足。 雖然我國汽車消費信貸規模越來越大, 但銀行信貸管理水平仍停滯不前。 目前仍存在貸款手續繁雜、服務不到位、專業素質不強、效率低的情況。

管理風險的主要表現為: (1) 盲目性與經銷商合作。 銀行沒有充分評價經銷商的擔保能力, 預埋了極大的風險隱患。 很多銀行為了獲取市場份額, 經銷商注入要求較低。 一些經銷商為拓展業務, 通過把存在質量問題的車輛銷售給借款人, 或是假報汽車價格, 間接縮減首付款比例, 將資金實力不足的購車者轉介給商業銀行, 轉嫁貸款風險。 (2) 銀行沒有詳細開展貸前調查, 嚴格把關客戶準入標準。 由于人員較少、管理力度小等原因, 銀行并沒有在貸款人申請時, 核查其收入水平、還款能力以及資信狀況, 片面注重借款人的職業和工薪收入證明情況, 調查缺失完整性;一些業務經辦人員并沒有核實借款申請書內容是否具有真實性, 導致借款人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時有發生, (3) 貸款審查缺失嚴格性。 業務經辦人員沒有嚴格審查借款人員的還款能力, 無法準確識別還款能力證明的有效性。 (4) 沒有落實貸后跟蹤審查工作。管理粗放, 風險預警機制滯后。部分銀行未能對借款人進行跟蹤調查并及時關注信息變化, 沒有落實借款人所借款項是否用于購車以及抵押登記手續辦理是否及時等問題。貸款逾期后, 并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催收, 導致風險隱患越來越大。

(三) 環境風險。 我國針對地區汽車行業以及汽車工業所進行的政策調整工作, 會對借款人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 還款能力、還款時間等。 例如, 進口車輛政策變化、汽車排氣量限制變化以及運輸路線變化等, 均會導致借款人的還款意愿以及能力發生變化。

3 我國汽車消費貸款風險管理對策

(一) 健全征信體系。 我國應借鑒國外汽車消費信貸成功經驗, 加快建立全國個人信用征信系統。 個人征信系統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應該基于中國人民銀行的統一協調組織, 各個金融機構通力協作例如, 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以及商業銀行等。 各個單位應在業務開展過程中, 對客戶的信息資料進行合理化掌控, 并構建相應的信息檔案子庫, 借助互聯網技術, 利用開放性信息平臺, 共享信息檔案子庫, 從而確保各個金融機構可以及時有效的分辨出不良客戶??梢詷嫿ㄒ粋€獨立部門, 負責評估客戶的汽車消費信用, 并針對綜合評價結果, 制定風險預治方案, 從而有效降低信用風險。

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不僅對汽車消費貸款來說是必要的, 同時對我國整個信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是勢在必行的。因此, 應該盡快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評估體系、查詢系統以及征信體系。 降低汽車消費貸款風險。

(二) 加強信貸管理

(1) 加強與汽車經銷商的合作及管理

選擇經銷商的過程中, 要對其合法資歷證明進行嚴格驗證, 確保合作經銷商具有豐富銷售經驗、穩定客戶群、獨立銷售渠道、雄厚經濟實力以及可靠信息。 對經銷商的合作資格進行嚴格界定, 如果滿足合作條件, 則要與其簽訂相關協議, 對其責任以及義務進行明確規定, 例如, 確保購車交易具有良好的合法性以及真實性等。 如果經銷商不滿足合作條件, 或是存在違約、保證金繳存比例不足等情況, 則不應與其簽訂合作協議, 已簽定的要及時終止。各銀行需要求合作經銷商在本行開立結算賬戶、基本賬戶, 并在此賬戶中存入貸款, 這樣有利于銀行監控貸款。 在辦理業務過程中, 商業銀行應對經銷商的多方面情況進行密切關注, 例如, 信譽、賬戶資金、資產負債以及經營管理等。 對其法人代表以及相關者的道德品質進行深入了解, 這樣可以有效預防道德風險。 除此之外, 合作經銷商應在本地具有可用于抵押的、規模適宜的固定資產, 避免經銷商通過虛假合同騙貸。通過“三方”協商, 建立“汽車貸款保證金”制度。要求汽車經銷商必須嚴格遵照要求, 及時繳納保證金, 并設立專業部門管理保證金, 約束汽車經銷商行為, 以降低不良貸款出現的可能性。

(2) 加強貸前審查, 謹慎選擇貸款對象。

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經辦人員應對借款人的申請資料進行實地調查, 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合法性以及真實性。詳細了解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購車行為合理性以及身份資料, 對有疑問的要重點核實, 對借款人的信譽記錄、購車后預期收入、還款來源、 主要收入來源以及家庭狀況等方面給予高度關注, 并細致且全面的調查。

確保貸款真實性和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的充足性, 并對調查結果獨立作出審慎分析后, 出具負責任的貸款調查意見。 銀行要根據客戶提交的申請, 以客戶信用等級為標準分類, 并在此基礎上, 決定是否為客戶提供貸款服務以及擔保方式等, 這樣可以為貸款發放提供安全保障, 降低風險。

(3) 加大貸中審查力度

加大貸中審查力度。貸款審批人員要嚴格審查貸款業務經辦人提供的客戶首付款證明、 調查報告以及申請報告等資料, 在確保政策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同時, 還要確保資料具有完整性與真實性。

(4) 做好貸后管理工作, 貫徹落實貸后檢查工作

商業銀行要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以及汽車經銷商之間密切合作, 跟蹤監控借款人的實際狀況。 如果借款人信息出現變更, 例如, 職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以及住址等, 要及時進行調整, 將借款人的擔保方式以及財務狀況作為重點關注對象, 一旦發生變化, 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策略, 消除風險隱患。

對于銀行授信而言, 貸后管理工作十分關鍵。 發放汽車貸款后, 信貸人員應及時聯系車輛管理部門人員, 對借款人所購車輛的上牌情況、車輛發動機號以及購車者的身份證號等進行核實, 確保這些資料與借款人的借款資料一致, 貸款具有真實可靠性。 嚴格核查借款人的還款來源、還款情況、抵押物等, 一旦借款人的擔保物、經濟狀況出現變化, 要及時匯報, 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法院訴訟, 或是管保險公司索要賠償, 確保信貸資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可以足額回收本息。 如果借款人存在拒絕還款、惡意違約現象, 可以利用車檢信息開展追車行動。

對定期訪客制度進行全面貫徹與落實。嚴格遵從貸后管理制度體系, 對購車人進行跟蹤管理及定期回訪, 并構建獨立的信息檔案, 促使客戶形成良好的到期還款信用。除此之外, 還要開展風險預警管理, 重點監控發生交通事故、車輛營用出現困難、預期收入下降等情況, 并及時采取強制性退出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征.中國汽車消費信貸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 (現代物業下半月刊) , 2009, (6) :15-16.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保險公司,風險容忍度,風險限額

風險限額管理是整體風險管理的核心和落腳點。保險公司最初引入風險限額管理主要是為了防范和控制風險。然而, 隨著基于風險的績效評估 (RAPM) 等方法的不斷引入, 保險公司風險限額管理的內涵和功能也得到不斷拓展。國內一些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 劉旭華 (2003) 探討了風險限額管理在保險資金運用中的重要性;武劍 (2006) 闡述了風險限額管理在銀行業的基本理念和整體框架;郭旭芬 (2009) 研究了風險限額管理的方法;伍華生、黃海平 (2011) 探討了風險限額管理在壽險資金運用中管理體系的建立??梢钥闯鲲L險限額管理已不再單純具有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功能, 而逐漸成為保險公司實現經營戰略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手段。但是以上文獻均以單一視角研究了風險限額管理, 不足以全面體現風險限額管理對公司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鑒上述文獻的基礎上, 闡述了風險限額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實施風險限額管理的整體框架, 并通過構建風險限額模型探討了整體風險限額設置和配置的方法。

1 風險限額管理基本理念

風險限額管理是保險公司在量化自身風險的基礎上, 運用RAPM、資產組合管理等技術為單個風險或總體風險設置限制性額度的風險管理方法。由風險限額管理的定義可以看出, 風險限額代表了保險公司對單個風險或總體風險所能容忍的最大損失。風險限額管理是一種基于風險的績效測度的管理方式, 它綜合體現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戰略、政策導向以及資本配置, 代表了當今風險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和系統化發展方向。通常而言, 一個良好的風險限額管理體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風險限額管理依賴于保險公司對風險的容忍程度的量化。作為風險限額管理的開端, 保險公司的董事會和風險管理人員首先需要量化公司的風險容忍程度。量化風險容忍程度通常是件復雜的工作, 需要依賴大量的信息, 這些信息通常包括:公司自身的資本實力、經營管理和財務目標與股東風險偏好和監管規定等。

第二, 風險限額管理注重對風險的事前管理。風險限額的設定是保險公司根據公司風險容忍度和風險的統計特征事先設定的限制性額度, 這些限制性額度一旦設定, 就不容更改。

第三, 風險限額管理注重對風險-收益的評估。風險限額管理會根據風險—收益的評估結果對單項業務設置最大規模上限。從短期來看, 這些限額會對保險公司業務的開展形成一定的沖擊, 但是從長遠來看, 這些限額的存在可以促使保險公司業務的平穩和可持續發展。

第四, 風險限額管理注重對風險的實時動態管理。風險限額管理會根據保險公司內部和外部市場狀況和業務數據實時調整保險公司各項業務的風險限額水平, 并運用風險限額管理系統將調整后的結果傳遞給風險經理和業務經理, 使他們能夠做出有效調整。

2 風險限額管理整體框架

一般而言, 保險公司風險限額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風險限額設定、風險限額配置、風險限額的監控與預警。

2.1 風險限額設定

保險公司總體風險限額反映了保險公司可以承受的最大資產損失的大小。目前確定保險公司風險限額的主要方法有: (1) 專家判斷法, 是指根據保險公司內部和外部風險管理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得到總體風險限額的方法; (2) 指標判別法, 是借助統計數據和統計方法確定總體風險限額的方法, 其是保險公司廣泛應用的總體風險限額確定方法。

運用指標判別法確定保險公司總體風險限額, 首先, 需要建立與保險公司總體風險限額相關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建立又包括風險限額指標的初選和風險限額指標的篩選兩個步驟。通常而言, 選取的指標要有代表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能夠很好地反映保險公司整體風險的狀況。指標體系建立之后, 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建立風險限額的指標判別系統。判別系統的核心是尋找合適的統計方法, 最常見的方法是首先使用聚類分析方法提取因子, 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提取因子的得分系數矩陣, 最后通過變量標準化方法計算得出因子的得分。

指標判別系統建立之后, 就可以運用已有數據得到各指標的權重, 并據此預測保險公司的總體風險限額。

2.2 風險限額配置

總體風險限額確定之后, 接下來就需要對總體風險限額進行配置??傮w風險限額的配置應該遵循由上到下的方法:第一步, 是將總體風險限額配置給各類風險, 包括市場風險、承保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第二步, 是將風險限額在各業務單元間的配置??傮w風險限額的配置方法依賴于經濟資本的配置方法, 因此, 每一種經濟資本配置方法均對應著一種總體風險限額的配置方法。

目前, 學術界已產生了大量的經濟資本配置模型, 這些模型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將經濟資本按照一定的方式完全配置給單個風險或業務, 其配置結果是單個風險或業務配置的經濟資本之和恰好等于總體的經濟資本;另一類是運用優化的思想將經濟資本配置給單個風險或業務, 其配置的結果并不必然要求單個風險或業務配置的經濟資本之和恰好等于總體的經濟資本。

2.3 風險限額監控和預警

總體風險限額配置到風險單位后, 接下來就需要對風險限額進行監控, 以及建立預警系統。在風險限額監控過程中, 保險公司可以事先設定數個關卡, 運用經濟資本模型對保險公司的經濟資本進行測算, 并將測算結果同事先確定的風險限額進行比較, 當實際風險尚未到達第一道關卡時, 表明保險整體風險處于可控狀態, 保險公司可以繼續保持現有經營策略;當測算的風險突破了一道或數道關卡, 但是距離風險限額還有一定距離時, 保險公司需要發出預警信息, 并提醒各部門相關人員注意風險;一旦最終風險突破了風險限額, 就需要在戰略或戰術方面進行調整, 分析超過總體風險限額的原因, 并調整現有資產組合, 直至資產組合總體風險滿足限額要求為止。

對保險公司而言, 風險限額一旦被設定, 就必須嚴格執行, 否則將削弱保險公司風險限額管理的權威性。當然, 這并不表明保險公司風險限額一旦被設定就不容更改。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當保險公司業務部門面臨收益良好的業務, 而該業務又超過了授權的限額時, 業務員可以提出暫時提高風險限額的申請, 并經過逐層審批和反饋方可得到批準。應該看到, 市場環境通常是瞬息萬變的, 過于冗繁的審批程序往往會錯失良機, 因此, 風險限額的審批應該保持靈活性和高效性。有時候, 隨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或是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發展戰略發生改變, 業務部門會長久地改變風險限額。但是無論哪種情況, 一旦風險額度得到批準, 必須反饋到業務部門和風險管控部門, 風險管控部門應及時跟蹤最新的風險額度變化情況, 包括暫時的和永久的, 并且要監督暫時額度的有效期和有效期滿后的復位等, 這樣可以增加風險限額管理系統的可靠性。

3 結語

目前, 我國保險公司面臨著嚴重的保險資金投資的壓力。如何有效運用保險資金, 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化投資收益, 開發出滿足消費者保障需求和投資需求的產品, 是當今市場對保險公司提出的挑戰。風險限額管理以其較強的系統性、及時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保險公司的青睞, 在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由于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在應用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風險指標的選取。在使用指標判別法確定總體風險限額時, 只有選擇合理的指標, 即可控、可測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科學性的指標才可以保證確定限額的合理性。在確定限額的方法中, 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方法, 專家判斷法、模型法各有優劣。

第二, 風險限額配置模型的選擇。在限額的配置中, 要注意雖然總體限額的分配和調整依賴于經濟資本的配置的結果, 但是和經濟資本的配置方法又存在明顯不同的地方。在實際應用中, 要更多地關注業務的績效, 不可生搬硬套。

第三, 重視限額監測。風險限額管理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模式, 而是一個持續變動的過程, 限額管理的確定、配置環節是否合適, 整個管理是否提高公司風險管理效率, 要不斷根據監測結果, 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唯此, 整個體系才能更科學、穩健地運行, 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凱.現代商業銀行風險限額管理[J].金融縱橫, 2008 (10) .

[2]伍華生.壽險資金運用的風險限額管理[J].保險研究, 2011 (11) .

[3]武劍.論風險限額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應用[J].理論經緯, 2006.

[4]劉喜華.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限額管理[J].保險研究, 2003 (8) .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4篇

1.1 我國汽車信貸的發展階段

1.1.1 起始階段 (1995年-1998年9月)

中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起步較晚, 也就是在1995年, 當美國福特汽車財務公司派專人來到中國進行汽車信貸市場研究的時候, 中國才剛剛開展了汽車消費信貸理論上的探討和業務上的初步實踐。

1.1.2 發展階段 (1998年10月-2001年底)

央行繼1998年9月出臺《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之后, 1999年4月出又臺了《關于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 至此, 汽車信貸業務已成為國有商業銀行改善信貸結構, 優化信貸資產質量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 國內私人汽車消費逐步升溫, 北京、廣州、成都、杭州等城市, 私人購車比例已超過50%。

1.1.3 競爭階段 (2002年以后)

進入2002年, 中國汽車信貸市場開始進入競爭階段, 其最明顯的表現為: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已經由汽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 上升為銀行之間的競爭, 各商業銀行開始重新劃分市場份額, 銀行的經營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由過去片面強調資金的絕對安全, 轉變為追求基于總體規模效益之下的相對資金安全。

1.1.4 成熟階段 (2003年或2004年以后)

目前, 整個中國汽車信貸市場, 正在由競爭階段向成熟階段發展, 我們認為, 衡量中國汽車信貸市場是否進入成熟階段。

2 汽車信貸的風險

2.1 風險的主要原因分析

2.1.1 我國汽車消費信貸風險

⑴風險承擔機制相對失效風險承擔主要是為了風險轉嫁, 如保險公司和汽車經銷商等機構的加盟和合作。

⑵現如今法律不健全, 《商業銀行法》和《經濟法》的相關條款也可以為汽車消費信貸業務服務, 但是由于針對性不強, 無法對借款人進行有效和較全面的行為規范這樣加大了借貸的風險。這樣的借貸盲區只能讓銀行慢慢探索, 無法完全放開借貸的深度和寬度。

2.1.2 汽車消費信貸風險的分類

2.1.2. 1 內部風險

⑴政策觀念不強, 違規經營造成政策性風險。

⑵對內部工作人員管理教育不嚴, 引起內部人員操作風險。

⑶貸前的調查不是和貸后的管理不到位造成操作風險。

2.1.2. 2 外部風險

⑴國家汽車政策和汽車市場的不斷變化帶來了政策性風險和市場風險, 增加了汽車消費貸款貸款風險的不確定性。

⑵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同業間的競爭為不法分子作案提供可乘之機, 為貸款埋下了風險的隱患。

2.2 風險的防范措施

⑴應加大保證金比例, 對各個汽車銷售公司的保證金實行階梯管理。

⑵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 辦理“借款人信用保險。

⑶追加可擔保物, 確保第二還款有充分的保障。

⑷嚴格執行信貸操作流程, 強化貸款全流程管理。

⑸加強貸后管理。

3 我國汽車信貸的種類

3.1 商業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

招商銀行自推出“車購易”汽車貸款服務以來, 方便了很多手頭資金緊張或想利用資金做投資的購車者, 滿足持卡人在指定經銷商分期購買指定品牌汽車的需求。持卡人只需承擔一定手續費即可按月分期償還購車款項, 充分減輕還款壓力的一種新型的車貸模式。

3.2 商業銀行個人購車消費貸款

汽車信貸中的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介入是向銀行借款買車程序中一個特別的環節:⑴客戶向擔保公司咨詢, 索取資料;⑵客戶提出擔保申請, 填寫擔保申請表, 簽訂《保險投保承諾書》, 保險公司收取擔保費, 雙方簽訂《擔保抵押合同》;⑶擔保公司資信調查部對客戶初審;⑷擔保公司風險控制部派人員家訪復審, 核實客戶所提供和填寫材料的真實性;⑸擔保公司將客戶的申貸資料提交銀行。

目前對于貸款申請者的信用考察主要通過家訪和收入證明這兩個方式。擔保金額通常為貸款金額的1%到1.5%, 價格越高的汽車, 一般來說擔保金額相對要高一些。

參考文獻

[1]周浩, 周密.汽車信貸能走出當前的困境嗎——基于我國汽車金融服務業的模式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08, (16) :33-36.

[2]潘詩晨.我國汽車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07, (23) :18-22.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5篇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 追尋價值最大化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為高經營風險的保險企業, 其追尋的價值創造不僅指當前實現的經濟利益, 更涵蓋了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及價值創造的能力。對于保險企業的風險管理, 我國傳統的企業風險管理明顯滯后于時代需求, 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 競爭越發激烈, 保險企業的風險意識不斷增強, 要求更加全面、綜合的風險管理與之相匹配。全面風險管理方式的出現, 在保險企業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 工作效率和專業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實現了投機風險與純粹風險的結合, 更重要的是將風險管理作為價值創造的關鍵點, 通過保險、金融、內控等多種策略, 致力于保險企業價值的提升, 也更有利于保險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保險企業價值創造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我國保險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 因而其探索由“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小損失”逐步向“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不斷過渡, 而就其他企業而言, 最初的價值創造則是與風險管理息息相關的, 因為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是風險成本最小的情況下, 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保險企業借鑒其他行業的風險管理經驗, 并針對自身的特殊性, 制定出既保證股東利益最大化, 又實現對保單持有人利益的兼顧, 本質上這兩個目標是相互對立的, 但是通過全面的風險管理, 可以實現兩者關系的相互磨合, 保險企業價值創造與風險管理存在著均衡發展的關系, 不能顧此失彼, 應把握好價值創造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以保險企業價值創造作為風險管理的落腳點及最終目標。

三、風險管理視角下保險企業價值創造的體現

(一) 基于風險管理視角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

保險企業面臨的風險危機主要來自客戶資源流失、銷售渠道變窄、業務量下降, 營銷人員及中介機構的縮減、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等多方面, 而這些危機事件一旦發生, 必定致使保險企業聲譽嚴重下降, 對于保險產品的銷售變得尤為艱難, 這樣企業的現金流量難以穩定, 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 企業價值創造更是無從談起。而在風險管理視角下, 保險企業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危機具有預見性, 能提前做出危機處理的各項決策并切實執行, 很大程度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 使得保險企業價值創造得以實現。

(二) 基于風險管理視角穩定企業的財務狀況

保險企業具備風險管理意識的情況下, 才能將企業的各項風險控制合理范圍內, 這樣對于企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如對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和企業償付能力較弱等財務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時, 要將內外部融資比例予以協調, 盡可能為企業新項目的投資爭取較為低廉的資金成本。在進行新項目融資時, 若能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進行科學估計, 并提出適當的解決對策, 企業管理者對企業信任程度和信心會不斷增大, 才會增大對企業的資金投入, 那么內部現金流必然大于外部融資, 這樣新項目的融資成本則更加穩定, 保險企業才能形成穩定的現金流, 財務狀況也更加良好。

(三) 基于風險管理視角降低企業非系統風險

保險企業的風險管理涉及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個層面, 對于非系統風險而言, 其主要涵蓋承保風險與操作風險兩個方面。在風險管理視角下, 對于非系統風險能在風險評估、流程控制、組合管理等多種策略的執行下予以防控, 只要保險企業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對于非系統風險加以防范控制, 定能減少其發生頻率, 降低保險企業的資金損失, 對于企業價值創造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 基于風險管理視角抵御企業的系統風險

從傳統的風險管理來看, 保險企業發生系統風險的可能性較小, 因此, 在以往對保險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時, 較少涉及系統風險的防范, 企業管理者也沒有對系統風險予以重視。但是近年來市場經濟大環境下, 保險企業風險特征也不斷變化, 保險企業與金融中介的密切相關使得保險企業的混業趨勢越發明顯, 這會造成分業監管體制的不作為, 企業系統風險加大。在全面風險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視角下, 保險企業能提前做出風險預警機制, 對企業的系統風險制定應對措施, 及時發現和抵御企業的系統風險, 構建企業安全網, 不斷增加保險企業價值。

四、基于風險管理視角, 探索保險企業價值創造的實現路徑

(一) 實現保險企業資本的優化配置

新時期保險企業的資本結構與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存在著密切聯系, 其資本的優化配置,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資本使用效率及價值創造能力。首先對保險企業的資本總量進行分析, 留存風險資本與轉移風險資本成為新型保險企業的主要資本構成。通過分析可知:PC+OC=f (RR) +f (TR) 。其中PC代表實收資本;OC代表表外資本;f (RR) 代表留存風險資本;f (TR) 代表轉移風險成本。從上述公式可知, 保險企業要對留存風險及轉移風險特別關注, 在全面風險管理下, 以恰當的債務比率優化資本配置, 實現資本成本的降低, 進而不斷提升保險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二) 提升保險企業戰略決策科學性

現階段, 風險管理及動態戰略管理為保險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基礎保證。風險管理與保險企業的稅收相結合, 能實現稅收節約, 為保險企業價值創造提供更大的空間。從圖1來看, A、B分別代表保險企業形式好與差的情況下的兩種稅前收入, 因企業發展趨勢好壞難以確定, 故取中間C點, 作為企業預期收入, 那么CD之間的差額就是風險管理下實現稅收的減少額, 可見風險管理對于保險企業成本的節約提供了很大空間。加之動態管理戰略的實施, 對企業的風險因素進行動態模擬測試, 根據企業特征, 對單個風險或多個風險對價值創造的影響進行分析, 實現各類風險的有效整合, 并分析個別風險的傳遞性影響, 可以及時做出資本調整, 如減少定期壽險的資本配置等, 對于股東價值提高可能會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因此風險管理與戰略管理的結合, 對保險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 優化保險企業風險管理與監督

傳統的保險企業對于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階段, 保險企業的風險管理已然成為企業價值創造和員工信心提升不可或缺的手段。完善風險管理并實施有效監督, 成為保險監管機構的風險監管重點。建立明晰、高效的監管機制, 能使保險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結構更具完善性。此外, 完善的風險管理與監督能力, 可以使股東、保單持有人、各類機構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獲得較好預期, 使得保險企業對外交流有效性大大增強, 進而保證企業最佳的資本水平, 增加股東價值, 為企業整體的價值創造奠定堅實基礎。

(四) 降低保險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本

保險企業風險管理具有絕對成本優勢和相對成本優勢。保險企業的絕對成本優勢主要是指通過對風險的整合實現風險范圍內的經濟效益。如運用風險組合、風險轉移等方式。風險整合還可以幫助保險企業降低管理成本。高質量的風險管理水平可以形成產品價格優勢, 使客戶真正從中受益, 提升客戶的忠實度。如設計多層次、多年期的保險產品。同時, 通過對風險整合的詳細分析, 有助于保險企業對風險的把握能力, 增強企業應對能力, 提高企業決策的有效性。而風險管理中的相對成本優勢主要是指該優勢有利于管理成本的穩定性, 進而提高成本計劃的有效性, 有利于保險企業利潤的穩定性。如開發多年期的非壽險風險管理產品, 可以幫助保險企業在較長的時期內穩定收入。

五、結束語

市場經濟的發展, 使得保險企業存在諸多風險因素, 但是保險企業通過全面的風險管理措施, 不斷制定新制度、新決策, 展開新思路, 應對新挑戰, 定能減少和降低各類風險, 實現自身的特色性發展, 最終為創造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提供保證。

摘要:保險企業存在著特殊的經營方式, 它以承擔風險來取得經營利潤, 隨著新時期各企業面臨風險形式的多樣性, 保險企業所實現的企業價值也在不斷縮減, 因而基于風險管理的視角, 對保險企業價值創造予以分析, 才更加具有科學性和預見性?,F階段保險企業風險管理已經突破傳統業務、金融等層面的風險, 而是爭取實現企業價值創造這一終極目標, 現階段的管理已上升為全面的風險管理。文章從風險管理視角探索保險企業價值創造的最佳途徑, 以推動保險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

關鍵詞:保險企業,價值創造,路徑探析,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周宇梅.中國保險公司操作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 2010.

[2]周宇梅, 王毅.保險企業價值創造——基于風險管理的視角[J].保險研究, 2009 (06) .

汽車保險的風險管理范文第6篇

一、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界定

償二代在將定量資本要求細化為保險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前提下,增加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的定性監管要求,并要求加強信息披露,引入市場約束機制。對此,保險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也應該重新考慮資產配置、管理水平以及產品結構這三個方面。對于資產配置,在償二代規則下,權益類投資及基金投資的資本消耗將大幅提升,不動產投資的資本金消耗基本不變。保險企業將調整資產配置,固定收益投資占比提升。對于管理水平,償付能力考量范圍包括組織架構、風險管控能力、信息系統等,這也迫使企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與水平。對于產品結構,過去一段時間保險企業大力發展現金短期躉交等萬能險產品,在償二代下,需要考慮重新調整保險產品結構。

在重新考慮上述三方面下,結合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保險行業自身特征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本文認為,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是保險公司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對公司所有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及管理的方法和過程。保險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是全面、全員、全程的管理方法,是進行風險識別、風險管控及監督的動態循環過程,是依賴結合企業內部特點,借助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力量的,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科學精確的模型和方法為手段的運行機制。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是在其內涵的基礎上,構建的功能強大的系統。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了全面風險管理的所有內容,上至風險管理的目標、理念及政策,下至組織架構、風險管理系統、風險環境等配套系統,也包括了最核心的全面風險管理流程。下面先簡述風險管理框架及流程,然后為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企業有所啟示。

二、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框架設計

針對目前的政策,保險公司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將作為控制風險的資本要求,被計入第一支柱下的最低資本中,因此,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監管要求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本文認為,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包括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原則以及系統。其中,全面風險管理系統是在全面風險管理目標的指引下,根據其理念和運行機制,在相應風險文化、治理結構、信息系統等配套系統的配合下,建立的全員、全面、全程的風險管理過程。

(一)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目標

全面風險管理的經濟目標是在進行決策時對風險進行評估,把風險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限度內,在風險發生概率較高的情況下降低不利結果出現的頻率,在不利結果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降低其影響。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目標應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應該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相一致,即實現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大的安全效果,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實現戰略發展,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以及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原則

在確立了管理目標的基礎上,保險公司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時應該遵循全面、全員、全程的管理原則,從而實現對各業務層面的全程風險管控。首先,要遵循“全面管理原則”,針對公司各個層次的業務單位,各類風險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所有經營活動、經營流程中不同類型的風險、公司不同管理對象(各個部門)以及管理責任人納入統一風控管理體系,即要求公司進行360度無死角的風險管理。其次,要遵循“全員管理原則”,將風險管理的思想納入企業文化中,公司要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公司的每個崗位都有風險管理崗位,每個員工都應具有風險管理的意識、義務與責任,自覺在業務和管理活動中執行公司的制度。最后,要遵循“全程管理原則”,對風險的管理不僅僅是事后的緊急應對,而是貫穿于所有業務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過程。因此,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要制定詳細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和執行細則,要識別自身所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然后設計風險處理方案,實時監測并反饋,從而實現對所有業務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把控。

(三)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系統

全面風險管理系統是在全面風險管理內涵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在公司內部治理結構、風險文化以及信息技術等配合下,進行的風險識別、計量與評估、處理、報告等過程。保險公司應該結合行業特點、企業自身發展方向及組織架構,建立因地制宜的全面風險管理系統。面對不同類型的風險,選擇不同的風險管理流程,運用相應的風險計量方法,進行管控。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1.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理念。

保險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應與風險管理的目標、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將其上升到戰略層面及核心競爭力高度來認識,實現發展速度、盈利水平和風險控制的動態平衡。

2.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應構建由董事會最終負責、管理層直接領導,以相關專業委員會為依托,各職能部門緊密配合,覆蓋各子公司及業務條線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具體而言,成立董事會直接領導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獨立的風險控制和稽核部門,全面了解公司面臨的各項重大風險及其管理狀況,監督風險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日常風險管理設立專職風險總監,配合總經理和各級風險控制小組進行日常風險管理。集團各職能分管領導分別負責資本與流動性、保險、市場、信用、操作風險等構成集團全面風險管理防線,子公司各職能分管領導分別負責相關風險,構成子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方防線。

3.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政策。

推行自上而下的、與績效掛鉤的風險考核指標體系,按照“層層負責、逐級考評”的原則明確考核人、考核對象及考核程序。建立集團層面和業務及附屬機構層級的風險管理政策。其中集團層面要制定一致但有差異化的政策,而業務及附屬機構則根據集團要求及自身業務特點制定相適宜的政策及行動方案。對于集團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應該進行自上而下的風險管理,對于附屬機構風險管理及控制部門則應該進行自下而上的風險管理。具體的風險管理政策如表1。

4.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預警和分析工具。

保險公司應該識別關鍵業務風險,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風險管理方法,建立風險數據庫、風險偏好體系、集中度風險管理體系及預警機制,運用風險儀表盤、情景風險、壓力測試、風險限額等工具和方法,搭建動態、分子行業、分風險類型的風險評估模型,持續開發和完善風險管理量化技術和模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風險暴露程度,評估對公司風險底線的影響,并形成標準化的風險管理體系。

5. 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流程。

全面風險管理是風險識別、評估、處置及報告的持續、動態、閉環型、權變式的過程。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及風險處置、風險監控等流程。對于風險識別,將自上而下的風險識別和自下而上的風險識別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對于風險評估,用兩個標準來評估,即嚴重性或影響程度,頻率或概率。對于風險處置,包括接受、轉移第三方或退出幾種策略;對于風險監控及報告,將前幾步驟形成報告,并對整個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動態監控及反饋。其風險管理流程如圖2。

總之,保險公司應該建立與集團戰略相匹配,并與業務特點相結合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規范風險管理流程,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風險管理方法,進行風險識別、評估和處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集團各類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三、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流程

在搭建好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后,要進一步細化風險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計量與評估、風險處理機制、風險報告與監督這四個步驟。企業通過循環進行這些步驟,從而實現對風險的把控。

(一)風險識別與評估

在保險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中,首先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及發展方向,結合監管要求,確定業務形態,識別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然后將這些風險因素進行分類排序,包括可以量化的和難以量化的風險,對于難以量化的例如操作風險、戰略與聲譽風險等要著重考慮。對于可量化的風險,要進行風險計量和評估,難以量化的風險,要結合風險偏好進行風險評估。保險公司對可能的風險識別、評估及處理方法匯總如下頁表2。

(二)風險處理

通過前一步的風險識別和評估,已經將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類和排序,因此,接下來所要做的是管理風險。風險處理包括風險控制和風險利用。風險利用主要追求優化公司的風險收益特征,從而確保公司風險具有最高的風險調整效率,優化風險收益結構。

風險控制分析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經濟資本金和風險指標三種方法。對于關鍵風險指標,其監測要遵循重要性、全面性、開放性、時效性以及責任制原則。

關鍵風險指標應持續關注公司面臨的所有重大風險領域,覆蓋企業的所有業務和部門,及時準確地把握公司的關鍵風險點、風險變動趨勢,同時,根據公司業務的發展和日常使用中累積的經驗不斷進行調整、更新、補充與發展,確保風險管理資源發揮最大作用。關鍵風險指標監測工作應與風險責任人掛鉤,各部門、事業部和分/子公司負責人是風險管理第一線的直接負責人,負責人在總公司各部門和事業部以及風險牽頭主管領導的帶領下開展關鍵風險指標監測工作。

公司通過對風險的評估,運用不同的風險控制和分析方法,從而制定風險處理策略,包括接受、轉移第三方和退出等,實現對風險的管控。

(三)風險監控及報告

風險管理的最后一個關鍵步驟就是風險監控及報告,對于上述的風險識別、評估及處理形成風險報告,提交給有關部門執行。在動態的風險環境中,各種風險以及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方式是不斷變化的,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管理體系的不斷成熟,需要對原有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檢驗,而且原有的風險量化模型和風險控制方法不再適用或需要改進。因此,要求企業對風險管理進行動態監控,并將監控結果反饋。全面風險管理是風險識別、評估、處理、報告及監督的持續、動態、循環的過程,這個過程在企業的具體實踐中不斷的改進與完善。

四、相關建議

結合以上的全面風險管理系統的論述及國內較成功保險公司風險管理體系,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培養風險管理理念

保險公司應該培養成熟的風險管理理念,以資本為核心,以風險治理為基礎,以風險偏好為導向,以風險量化工具及風險績效考核為主要手段,持續提升風險管控與技術水平,動態管控公司承擔的風險,實現風險管控與業務發展的平衡。與此同時,公司應該將風險管理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中,滲透到每個員工上,形成從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專業委員會到員工全員參與的全面風險管理文化氛圍。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中國平安保險形成了由董事會負最終責任、管理層直接領導,以相關專業委員會為依托,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覆蓋各個子公司及業務條線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中國人壽保險建立了董事會負最終責任、管理層直接領導,以風險管理機構為依托,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五級組織架構,包括公司治理層面、總公司層面、省級分公司層面、地市級分公司層面以及縣級支公司層面。其他保險公司也應根據企業自身組織結構,確保各崗位職責權限明晰,建立適合自己企業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成立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在日常風險管理中,設風險總監,其他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建立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有效、暢通的風險管理工作機制。

(三)優化風險管理方法

保險公司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風險管理方法,對不同的風險,采取不同的評估及計量方法。對于可以量化的風險,根據確定的關鍵風險指標和管理層風險偏好設定閾值,動態監測風險。對于難以量化的風險,通過優化風險管理政策、框架、流程及工具等,提升風險管控水平。例如對于保險風險,制定有效的產品開發管理制度,設計開發恰當的產品條款和條件,控制產品定價風險;實施謹慎的核保制度,并制定簽署保險合同和承擔保險風險的相關指引,有效防范和降低逆選擇風險;對于不同保險對象的風險狀況設置自留風險限額,利用再保險安排,將超額風險轉移給高安全性的再保險公司,減少保險公司風險集中度對公司的影響;定期提供最新、準確和可靠的經驗數據,進行經驗分析和趨勢研究,作為調整改進定價及評估精算假設的基礎。

總之,保險公司應該將保險產品經營過程中的設計、定價、核保、理賠等風險、資金運用的投資風險、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等綜合到統一的風險管理體系中進行管理,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并實施相應的技術和方法,例如動態金融分析(DFA)和風險預算等。

參考文獻

[1]張敏.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0.

[2]張琴,陳柳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ERM)理論梳理和框架構建[J].當代經濟管理,2009,07(7).

[3]宋龍飛,劉黎明.基于ERM框架在我國政府部門內部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14,(15).

上一篇:上半年低保工作總結范文下一篇:藍天白云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