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

2023-09-18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為我鎮經濟發展社會政治穩定農民增收而努力奮斗

××鎮地處葉城縣西沿,全鎮以南北走向條形分布,南北走向18公里,東西走向平均1.8公里,橫跨315國遣與棋盤路,與依提木孔鄉、薩依瓦克鄉、依力克其鄉、夏合甫鄉、烏古熱克鄉5個鄉鎮毗鄰,是喀什文秘

114版權所有到和田地區葉城地域第一站,有葉城窗口之稱。本鎮轄14個行政村、1個園藝場,計6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8萬畝,人口1.66萬人。其中維族人口16254人,漢族人口327人,其它少數民族19人,2002年人均純收入1210元。

在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自治區、地區“加快南疆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鎮實際,特制定我鎮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即“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兩條路,一個市場”的作用,突出特色,重點實施核桃基地建設和小城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千方百計為農民增收作貢獻”。具體發展思路如下:

一、種植業方面

在原有傳統種植業的基礎上,增加科技含量,實施立體種植及多熟制,全面推廣良種及套種技術,確保農民多渠道增收。好范文版權所有

1、糧食種植:采取多熟制,在適當減少現有面積的基礎上,小麥全部進行良種種植,并在管理上下功夫,力求年底小麥單產達436公斤;同時抓好麥田套種,套種玉米、大蒜、豌豆等經濟作物,夏季復播多穗玉米,玉米單產可達550公斤,全鎮小麥面積1.4萬畝,按此計劃,糧食種植每畝可得產值678元,總產值949.5萬元,除掉機耕費、種子費、農藥費、水費等費用,人均純收入達250元。4年后,隨著科技投入的增加,小麥單產可達550公斤,大蒜可達30公斤,玉米單產可達660公斤,每畝毛收入達831元除掉機耕費、種子費、農藥費、水費,面積每年減少500畝,總產可達997萬元,人均純收入300元。人均增收50元。

2、棉花種植,實施減面不減收,全面推動良種種植.今年預計棉花單產100公斤,總產達2萬擔,除去種子費、水費等各項費用,加上小茴香收入,人均純收入400元,4年以后,我鎮將重點以中棉36號為主,加大棉花投入,單產可達150kg,面積減少到6500畝,總產達2萬擔,總收入達10m萬元,除掉各項費用,加上套種小茴香收入,人均純收入450元。

到2007年,種植業總產值可達2200萬元,人均純收入750元。

二,林果業方面

我鎮有葉城窗口之稱,同時占有2條道路優勢,極具發展園果業的優勢,今后我鎮將以經濟林為主,重點發展核桃基地建設。

1、核桃種植:全部按照矮化密植,以4乘6的標準,中間套種桃樹的方式實施。目前,我鎮已有核桃15820畝,計427140株,掛果核桃17400株,核桃總產達348萬元,人均純收入達67元。今年,我鎮將在13村外的所有土地及林帶中種植核桃,核桃總面積達3.5萬畝,按4乘6為標準實施,每畝種植27棵核桃,總量可達687280株,每畝間種27棵桃樹,總量可達2977株,按今年種植,2004年嫁接,2005年掛果,到2007年每棵核桃樹平均產果8kg,產果率按80%算,總產可達5400噸,總收入達3240萬元,按每株核桃每年水費、農藥費、肥料費、土地占用費等費用按25元計算,每年人均純收入可達896元;桃樹按每棵產果20kg,總產可達580萬元,每棵桃樹農藥費、水費、肥料費每年按10元計算,人均純收入可達170元;杏樹2007年達到13.36萬株,按每株每年水費、農藥費、肥料費、土地占用費等費用按10元計算,總產值180萬元,人均純收入154元。

2、葡萄種植:今年秋季計劃在我鎮2村到9村拜西拜格路旁渠道邊全部種植美國紅醍、青醍葡萄,間距1米,全長8公里。葡萄種植4年后為豐產期,可產20000kg,產值達20萬元。同時,在12村大力扶持種植大型葡萄園500畝,全面采取立體種植,葡萄架下種植中藥材、豌豆、黃豆、綠豆、草莓或花茹等,按保守估計每畝產值2000元以上,去除育苗、搭架、施肥、引種等費用每畝合計285元,總產值可達100萬元,發展葡萄人均純收入可增加60元。

3、紅棗種植:今年計劃在本鎮13村全面發展紅棗業,引進良種面積達700畝,按3乘4的比例種植,共計40000棵,4年后按70%掛果,每畝去除各種費用250元,總收入可達70萬元,每畝純收入750元,人均純收入可達32元。

三、養殖業方面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一、基本區情

****區地處****西部,是五城區之一,轄區總面積162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下轄10個辦事處,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新興城區。

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2016年,我們本著“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加快全市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的原則,規劃建設了焦作西部產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現代化工和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截止目前,已入駐企業116家,上市企業4家,實施項目178個,總投資405億元,初步形成了佰利聯產業園、氟化學產業園、光伏產業園、風神輪胎產業園、食品工業園和高新技術創業園六大產業園區。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14億元,實現稅收5.54億元。

二、循環經濟發展思路及成效

近年來,我們立足****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以創建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為目標,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圍繞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基本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園區為平臺的循環經濟發展機制,初步形成了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園區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單位gdp能耗由2016年的2.798噸標準煤/萬元降低到現在1.614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016年的241立方米/萬元降低到現在的154立方米/萬元;同時,企業工業廢棄物則以8.5%的比率逐年下降,萬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8%以上,目前,集聚區工業廢棄物處處理率達到95%以上。隨著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的全面建成,集聚區污水處理率達100%。

三、主要做法

(一)科學論證抓規劃。發展循環經濟,規劃是龍頭。我們按照“三規合一”和“四集一轉”的要求,編制了西部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并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先后兩次對總體規劃進行了調整完善,率先通過了省里的安評和環評,形成了產業成鏈、企業集群、物質循環、集約發展的空間發展布局。2016年,我們又針對轄區化工產業突出的實際情況,多次邀請中國石油和化工規劃設計研究院,對集聚區內化工產業鏈條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規劃設計,依托佰利聯公司、多氟多公司、焦煤集團等化工企業,以發展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涂料產業和基礎化工產業為重點,初步形成了《現代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計劃到“十二五”末,西部產業集聚區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基本實現產業生態化、發展綠色化的發展目標。

(二)突出重點抓循環。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循環發展,實施“循環改造”和“鏈條延伸”,引入新工藝,謀劃新項目,建立新鏈接,基本形成了“氟、鈦、鋯、硅、鋰”五大化工元素循環產業鏈。一是抓技術改造,推廣清潔生產。引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實施工藝改造,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拿佰利聯公司為例,主產品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七水硫酸亞鐵,經工藝轉化,重新用于提煉鈦白粉;產生的廢水經凈化處理轉化為中水,實現循環使用;產生的廢氣(熱)經過梯級利用技術,為自身發展和周邊企業提供熱源;產生的黃泥廢料用于制取鈦石膏,生產石膏磚。二是抓外引內聯,打造循環鏈條。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鏈接”原則,實行產業鏈招商、補鏈招商,引進建設產業鏈延伸關鍵項目,促進了企業間、產業間的首尾相連、環環相扣。圍繞佰利聯公司主打產品鈦白粉,我們引進了江蘇三木集團和河南漢莎,實施了表層材料工業園和高性能環保涂料等項目,形成了從基礎化工產品到高科技終端產品的鏈式發展。圍繞焦煤集團開元化工,我們引進合晶科技,實施了離子膜燒堿、多晶硅等項目,形成了“離子膜燒堿-三氯氫硅-多晶硅、單晶硅”光伏產業互補共進的循環鏈條。三是抓產業互動,促進循環鏈接。結合產業發展特點,依托氟、鈦、鋯、鋰、硅等五大產業延伸,規劃建設了產品相互應用、互為原料的六大產業園。如氟化學產業園區利用光伏產業園區的產品單晶硅、多晶硅生產太陽能切片,最終形成太陽能電池、節能燈具等產品;佰利聯產業園區與光伏產業園區、氟化學產業園區間共享氯氣等化工原料„„按照集聚區規劃,通過政府搭建的資源共享平臺,強化園區聯系,推動產業向精深化、規?;l展,促進產業鏈和產業園區間形成橫向耦合的產業循環。

(三)健全政策抓配套。推進循環經濟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為支撐和保障。我們著重從產業、財稅、土地、服務等方面,研究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在產業政策方面,對照國家宏觀調控的有關政策,列出了產業發展明細目錄,對鼓勵類項目優先發展,對限制類項目不予支持,對禁止類項目一律不予引進、不予審批、不準建設。在財稅政策方面,對符合循環經濟要求、國家鼓勵的項目,由財稅部門對照有關規定制定細則,給予獎懲。在土地政策方面,對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的基礎設施項目,按照政策規定優先保證土地供應,該減免的費用一律減免。在服務政策方面,對循環經濟建設的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分別由一名區級領導牽頭全程服務,要求有關部門跟蹤服務,努力打造綠色通道,促進循環經濟項目的實施。

(四)嚴格管理抓執法。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限期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設備和工藝,支持發展清潔生產工藝和高新技術產業;深入開展環保颶風專項行動,關停取締了30余家“五小”企業,對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了停產治理,為循環經濟發展拓展了發展空間。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依法行政,積極支持和督促有關部門嚴格執法、秉公執法。人大、政協始終把環境保護作為監督重點,組織代表、委員開展經常性的執法檢查、視察活動,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全面推行了環保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行政執法公開制和行政責任追究制,規范執法行為,使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確保環保法律法規得到全面實施,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工作建議

我們在循環經濟中,感覺到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發展循環經濟還需進一步完善,建議縮短項目審批時限,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為循環經濟發展開通綠色通道;二是發展循環經濟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建議在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為循環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三是發展循環經濟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評估,建議設置具有可操作性、能反映循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的考核評估體系。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發展黨員工作實施方案

各黨(總)支部:

為進一步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提升我鎮黨員整體素質,嚴格標準,規范程序,按照發展黨員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發展黨員工作作為影響我鎮穩定健康發展的大事來抓,認真總結前幾年發展黨員的新創造、新經驗,探索建立持續推動發展黨員工作創新的長效機制。嚴格按照發展黨員“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革創新、爭創一流,努力提高發展黨員工作科學化水平,為全鎮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二、預期目標

1、找準發展黨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杜絕發展黨員信訪案件的發生。

2、完善發展黨員“六全程”制度,制定發展黨員全程公示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及實施發展黨員公認度測評辦法。

3、將新辦法、新制度全面運用落實到發展黨員工作中去。

4、做好宣傳,將新經驗,新方法推廣至全縣貫徹實施。

三、方法步驟

1、開展全面自查。對近三年的發展黨員工作做全面檢查,看是否符合標準,程序是否規范,材料是否完備。對近年來發展黨員信訪案件的資料,進行認真分析,總結,查找原因,制定相應措施,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2、實施發展黨員全程聯名推薦措施。推選入黨積極分子和確定發展對象時,由黨員和群眾聯名推薦,并在黨員和群眾代表中進行公認度測評,合格之后方可確立為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

3、實施發展黨員全程公開措施。入黨積極分子推薦要由黨員和群眾聯名推薦,并現場監票、唱票、計票、公布結果。研究發展黨員工作、接受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的支部黨員大會,邀請群眾代表“旁聽”,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4、實施發展黨員全程公示措施。做到“四公示”,即擬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接收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時,將本人表現、培養考察及支部意見等情況以張榜方式公示,每次不少于7天,各黨支部設立舉報電話和意見箱,黨委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對反映問題查實的一票否決。進行全程網上監控。經支部大會討論確定的入黨積極分子將在網上同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者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在線學習,學分不低于60分,學習成績將全程在網上公示。支部大會討論的擬發展對象也將在e支部上公示后進行基層黨支部網上票決,系統自動審核。經黨(工)委研究的結果采取網上公示的方式接受社會監督。

5、實施發展黨員全程紀實措施。各基層黨支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發展黨員工作時,組織委員攜帶《發展黨員工作全程記實本》列席會議并做好記錄?;鶎狱h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推薦、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推薦發展對象、接收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時,黨委派人攜帶《發展黨員工作全程記實本》參會并做好記錄,最后上交鎮黨委統一存檔保管。

6、實施發展黨員全程審核措施。在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公示、提交支部大會討論吸收為預備黨員前,鎮黨委審查各類入黨材料。對未經審查或審查不合格的,不得吸收為預備黨員。對各黨支部上報的《入黨志愿書》、《培養考察檔案》及其他材料統一審核把關,確保材料規范、完善;在將材料上報縣委組織部審批前,安排組織委員逐人談話,進一步考察其入黨動機及對黨的認識。

7、實施發展黨員全程問責措施。制定《發展黨員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對發展黨員工作責任人(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培養聯系人、考察人、入黨介紹人,黨支部書記)全程跟蹤問責。每半年進行一次專項檢查,對違反規定的,按照“誰培養誰負責、誰發展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建立和完善發展黨員工作責任制,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形成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各黨支部的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好發展黨員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對所在單位的發展黨員工作全面負責、全程負責。

2.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切實把發展黨員的任務落實到各黨支部。工作中堅決做到“六個不發展”:沒有經過1年以上培養考察的不發展,沒有經過政審或政審不合格的不發展,沒有經過學習培訓或考試不合格的不發展,手續不完備的不發展,政治思想一般、表現平平的不發展,群眾反映的問題沒有查清或有爭議的暫不發展。

3.加強分類指導和督促檢查。鎮黨委要定期對發展黨員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加強和改進的具體要求。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作為**唯一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老工礦區,在風起云涌的新時代發展大潮中,***區的經濟發展一度顯得步履蹣跚,加上采空區農賠、地質災害、企業改制等各類矛盾問題的存在,更是給當地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拖累。為擺脫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窘境,***區立足自身實際,依托時代發展大背景,全力實施“231”發展戰略,掀起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強勁浪潮。

在這樣的浪潮中,***區政法系統站在科學發展的高度,堅持“圍繞中心、服務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找準政法工作服務經濟建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他們以開展和深化“企業服務年”活動為載體,積極創新服務思路,強化服務措施,圍繞堅定服務企業決心和確保企業辦事順心、創業安心、經營放心及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等“五心”要求,充分發揮政法機關在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方面的主力軍作用,切實增強政法穩定工作服務企業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力推動地區經濟全面快速發展,在服務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堅定服務企業決心 從強化組織領導做起

【觀點】

服務企業發展,不是某一個人的激情沖動,而應該是集體的自覺行為,這就需要在思想上統一認識,在組織領導上加強保障。政法系統只有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認識,作為一項事關全區改革發展甚至黨和政府形象的重大問題來認識,作為推動政法事業自身發展的大事來抓,真正做到合力同心,才能集體迸發出服務企業的堅定決心。

【做法】

毫無疑問,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是服務企業發展的前提保障。***區政法委根據全區企業發展實際和政法各單位職能,在2008年以正式文件制定出臺了關于在政法系統建立聯系重點企業制度暨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開展活動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工作措施和相關要求,并成立了以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艾亞軍為組長、政法各單位領導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專門確定一名副書記具體負責政法系統的日常服務企業發展的協調督查工作。同時,在政法系統中普遍建立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結合實施“平安建設示范工程”,在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中落實了22戶重點企業的聯系抓點領導,認真明確工作任務,切實為服務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

為強化服務企業發展意識,***區政法系統還以開展活動為載體,先后組織召開(舉辦)了“打造良好環境,服務經濟發展”研討會、“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政法穩定工作”研討會和“打造良好環境,服務經濟發展”演講比賽,不斷強化政法隊伍的大局意識、發展意識、穩定意識、服務意識和“平安穩定就是發展環境”、“平安穩定也是政績”、“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意識,使政法隊伍牢固樹立起“人人都是發展環境,個個都是***形象”的觀念,樹立起“服務發展有功、阻礙發展是過”、“發展為先、企業為重、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而且,無論是大會還是小會,也不管在機關還是基層,政法委領導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強調服務企業發展對于加快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要求政法及相關職能部門要處處為企業著想,想方設法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真正使“服務企業發展”的理念入耳入腦入心。

【效果】

***政法委通過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明確要求,提高認識,有效增強了政法隊伍服務企業發展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積極性,堅定了政法各單位為當地企業服好務的信心和決心。

確保企業辦事順心 從轉變工作作風做起

【觀點】

服務企業發展,不是坐等企業求上門來,更不能對企業的訴求置若罔聞,這就意味著必須從根本上轉變工作態度和作風,切實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政法部門要本著便于企業經營、利于企業發展、為企業著想的原則,努力形成“尊重企業、支持企業、保護企業”的濃厚氛圍,使整個政法戰線從領導機關到基層單位、從領導干部到普通干警,都主動為企業發展服務。

【做法】

竭力保證企業辦事順心,無疑是政法部門服務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區政法各單位切實從轉變工作作風入手,認真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積極與2戶以上的重點企業建立了聯系制度,并建立了一份具有聯系領導、責任科室和企業主要負責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一、重點工作

(一)完成《吉林大學章程》修訂工作,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新的制度設計和保障

制定《<吉林大學章程>修訂完善工作安排意見》,成立了相關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和專家咨詢機構。組織開展了12項專題研究、15次工作會議、6次征求意見座談會,參加了4次大學章程建設研討交流培訓會議。書面征求了校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各學院黨政負責人、部分離退休老同志代表、部分機關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校內辦公網向全校師生員工做了信息公開和征求意見工作。

經過十余次深入論證和修改完善,形成《吉林大學章程(修訂草案)》,在明晰學校辦學理念和目標愿景、優化學術管理體制機制、完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等方面總結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基本經驗和成果,探索形成了新的頂層制度設計和創新。經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形成《吉林大學章程(修正案)》,報教育部核準。

(二)深入開展學科建設調研工作,科學謀劃學科專業結構布局調整和優化

組織召開2013年學科建設工作會議,全面分析我校學科發展形勢,提出了下一步學校學科建設總體思路,安排部署了推動學科內涵建設和“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優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和布局”的各項相關工作。

由黨委副書記蔡莉教授帶隊、9個相關職能部門聯合組成學科調研工作組,歷時近5個月,對我校46個學科建設單位全部75個一級學科及所涵蓋的302個二級學科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與各學院(中心、所)領導班子相關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相關學科教師代表等累計500余人進行了調研座談,并聽取了意見和建議;對同類兄弟高校進行調研,了解了相關高校開展學科專業結構布局優化調整的思路、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等;選取了國內外近50所一流大學,對其院系設置、學科專業結構布局等問題進行了比較研究;借助ESI、教育部評估等第三方數據和校內調研數據,創新研究方法,對我校相關學科的學科實力、學術影響力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

撰寫完成了《吉林大學學科建設情況調研報告》、《吉林大學學科專業結構布局優化調整工作方案》(討論稿)、《吉林大學學科建設內涵提升計劃》,提出了科學優化學科結構和布局,推進學科內涵建設的思路與建議,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學科實力與水平,完成“十二五”學科規劃目標奠定了基礎。

(三)完成“985工程”2010-2013階段國家檢查驗收與校際互評工作,超額獲得國家績效獎勵

組織開展了項目自查、專家評議和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組織撰寫了《吉林大學“985工程”(2010-2013年)建設情況的報告》《吉林大學“985工程”(2010-2013年)改革方案實施情況的報告》以及《吉林大學“985工程”標志性成果》上報教育部。

完成了“985工程”(2010-2013年)階段檢查校際互評工作。按照國家評審相關要求,組織召開了學?;ピu專家評審會,邀請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7所學校進行了“985工程”建設情況評審。

我校“985工程”階段建設效益明顯、績效突出、管理創新規范有序,得到了國家和同組評審高校的好評,獲得了國家績效獎勵經費7300萬元。

(四)構建完善學校規劃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吉林大學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貫徹落實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修訂了《吉林大學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報教育部備案。依據《吉林大學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組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修訂完善了十項配套專項規劃。通過對學校主要發展指標進一步的任務分解,推動各學院修訂完善了院級“十二五”規劃。形成了以學校規劃綱要為統領,職能部門配套

專項規劃為銜接,院級“十二五”規劃為實施著力點的學校規劃體系。在學校網站上開展了校院兩級規劃的信息公開工作。

組織制定并發布了《吉林大學教學科研單位目標管理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初步構建了規劃貫徹落實的考核體系,為探索建立規劃實施與資源配置緊密聯系的工作機制奠定了制度基礎,初步發揮了規劃在學校發展中的目標和導向作用。

(五)探索學術管理制度創新,不斷優化學術管理體制機制 開展了關于學術委員會建設、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既相對獨立又相互支撐的有機協調運行機制等理論研究和工作調研工作,形成了《吉林大學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制度建設分析報告》《國內部分高校學術委員會有關情況分析報告》。制定印發了《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換屆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工作,形成《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征求意見稿)》。承辦了教育部在我校召開的《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

完成吉林大學人才與學術工作領導小組的人員調整工作,組織召開四次領導小組工作組會議,制定印發了《吉林大學人才與學術工作領導小組議事工作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人才與學術工作領導小組的運行機制和工作職責。

(六)深入開展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和工作研究,不斷提高服務學校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全年共完成各類理論研究、調查研究、工作研究、政策建議

報告及學校重要工作文件等30余份,其中向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部和吉林省上報工作報告和政策建議10余份,起草和參與起草學校領導有關會議報告材料、媒體訪談材料、公開發表理論文章10余篇,形成各類基礎研究和工作資料120余萬字。

完成“推動大學內部治理結構改革 完善大學章程建設”“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階段總結和試點轉示范申報工作,向國家教育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了典型經驗材料《校長有約 讓大學生管理自己的家---吉林大學大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監督的探索和實踐》。

二、主要工作

(一)學校綜合改革工作

起草并向學校提交《關于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實施意見》,起草形成《吉林大學推進綜合改革實施意見(2013-2015)》,制訂了《吉林大學深化綜合改革任務分解表(2013-2015)》,組織召開了吉林大學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會議。

(二) 服務高教強省建設工作

起草了《加快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促進高等教育強省建設》《在建設高等教育強省過程中吉林大學需要吉林省繼續支持和關注的若干問題》和《關于落實部省共建協議支持吉林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的報告》等工作報告報吉林省委省政府,對進一步

加強學校與地方合作,服務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任務。

(三)“985工程”管理和服務工作

通過月報、約談、簽訂承諾書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項目執行情況的管理和監督。完成了四年建設情況的梳理和總結工作,并向各建設項目反饋了意見和建議。完成了27個學科建設項目3765萬元基本建設經費和績效經費的審批、下撥、調撥等工作和10余個項目700余萬元的經費調整和調劑工作。完成了“985工程”學科建設項目責任小組人員增補工作。

(四)“211工程”新一輪建設總結工作

在順利通過“211工程”三期建設國家評估基礎上,根據各項反饋結果,系統開展了建設總結和分析工作,完成了《“211工程”三期建設驗收結果分析報告》,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成功經驗進行了梳理,提出了下一輪實施建議。參加了“211工程”三期建設經驗交流會,作為主題發言學校之一,介紹了我校的建設經驗,與其它“211工程”高校開展了經驗交流活動。

(五)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

在實現研究生宣講教育全覆蓋的基礎上,探索在新入職教師的崗前培訓工作中設置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專題課程。承辦了“2013年吉林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邀請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和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家騏做報告,在長高校研究生代表、青

年教師代表、高年級本科生代表以及我校部分研究生新生等15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完成并報送《吉林大學2013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總結》。

(六)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設工作

搜集整理形成《內涵建設資料手冊》《大學章程參考資料》《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支撐材料》等基礎工作和研究資料20余份80余萬字。向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教育部報送工作材料170余份、信息60 余條,完成《吉林大學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論文集》編輯出版工作方案。編發《吉林大學發展研究簡報》10期。兩項課題獲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重點立項和一般立項。形成關于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大學章程建設、大學內涵式建設、學術文化建設和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監督、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專題研究和政策建議報告6份。修訂發布了《發展規劃處學校規范性文件審核流程》,審核學校規范性文件14份。

(七)信息化建設工作

修訂發布了《學校主頁信息管理辦法》、《吉林大學網站管理辦法》,制定了校內辦公網信息發布規范,完成了近十個學校專題工作網站建設和180個部門主頁的管理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信息化專項調研和信息化月報統計工作。依托學校信息化平臺,開展了論文引用次數和高被引論文的研究工作,經過大量數據分析和深入研究,形成了《2011-2013年吉林大學ESI情況分析報告》。

對學校主頁更新80余次,累計審核校內辦公網信息11,500余條,信息置頂400余條。做好學校主頁管理和維護工作,學校主頁年訪問量1,200余萬次,校內辦公網年訪問量900余萬次。

2013年,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是推進改革發展創新的力度還不夠大、步子還不夠快、配套措施還不夠完善,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還不夠多、不夠深,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積極面對,認真克服,努力改進。

三、2014年工作基本思路和內容

2014年,發展規劃處將以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大力推進綜合改革,全面構建完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為總體思路,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布局、深化學術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建設、提高學校改革發展戰略管理能力為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吉林大學章程》(修訂)的宣傳和實施工作,全面完善以《吉林大學章程》為核心的學校制度體系建設。

二、以學術發展和制度創新為重點,全面助力學校綜合改革,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

三、以“規??刂?、優化為主、注重效益、著眼發展”為原則,開展學科自主評估和自我優化工作,分階段推進學科專業結構布局的優化和調整。

四、開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985工程”“211工程”)預

研究與啟動建設工作,實施《吉林大學學科建設內涵提升計劃》。

五、完成《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和學術委員會換屆工作,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完善學術治理組織體系,深化學術治理體制機制改革。

六、做好《吉林大學中長期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實施評估工作,完善《吉林大學教學科研單位目標管理考核實施辦法(試行)》。

七、啟動吉林大學校本應用專項課題研究工作,做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轉示范有關工作。

八、繼續做好吉林大學人才與學術工作領導小組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工作。

九、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實施,開展信息化政策法規、規范標準的制定和落實工作,統籌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

十、繼續做好理論、政策和工作研究,進一步提高服務學校改革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發展規劃處

2013年12月25日

發展集體經濟工作計劃范文第6篇

中共萬載縣委萬載縣人民政府

近幾年來,對萬載的發展來說,正處在“花炮大縣”向“經濟強縣”轉型的重要時期,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挑戰。盡管形勢嚴峻,壓力很大,但在全省發展前所末有的強勢拉動下,我們咬緊牙關,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時調整思路,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開

放型經濟為主戰略,排難奮進,務實創新,整個經濟進入了一個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呈現出速度加快、活力增強、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萬載的發展同全省一樣正處在一個新的階段和新的起點上。突出體現在:一是經濟總量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在產業轉型、稅制改革以及其他政策性減收因素的多重影響下,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分別達到

14、17的高速增長,增幅是多年來最快的一年。今年1—6月份,全縣經濟繼續呈現快速發展的好勢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5,財政總收入增長16,其中地方收入增幅達17,財政收支運行平穩,收入結構不斷優化。二是產業結構凸顯階段性的重大變化。通過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以工業園區為主平臺,強力推進工業化,提升產業層次,全縣二產比重繼2003年首次超過一產的基礎上,去年又提高了5個百分點,目前全縣三次產業比例為30:41:29,工業主導地位得到加強,發展后勁顯著增強,增長質量明顯提高。三是特色農業正在向產業化方向加速邁進。以金源、錦江、青葉、長青、萬華公司等為主體的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有機農業以及其它特色農業正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四是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這幾年是萬載推進城市化最快的一個時期,無論是老城區的改造,還是新城區的開發建設均邁上了新的臺階,縣城總體規劃面積達到了18平方公里,主要街道的綠化、亮化、硬化和凈化取得了明顯效果,縣城面貌煥然一新,承載功能和輻射力進一步增強,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僅2004年就新增城鎮人口8000人,城市化率達到25,一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偨Y這幾年的發展,我們主要抓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產業招商為突破,全新構建支撐新型工業化產業群。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不把江西經濟大廈建立在高危產業之上的戰略決策,加速實現我縣花炮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層次,我們堅持把做大工業總量與調整工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以產業招商為重點,通過高起點改造、多元化重組、低成本擴張以及承接產業轉移、內引外聯等途徑,加速推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橡膠化工、機械制造、服裝制鞋等產業迅速膨脹擴張,力爭上述產業工業總產值突破15億元,成為支撐我縣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新支柱,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優勢。一方面,堅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重點是開展產業招商、定點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目前,全縣已組建食品、橡化、建材、機械制造、成衣制鞋等產業招商小分隊,主攻點放在加強產業配套、增強產業集聚度和關聯度、壯大產業集群上,發展一批成龍配套的中小項目,把成長性產業做大做強。主要圍繞上述等產業,2004年全縣共引進項目112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25個,實際進資11億元,同比增長92.5。今年1-8月份,全縣共引進項目102個,簽約資金17億元,實際進資15億元。其中投資1.6億元的全國最大有機農產品加工企業金源公司已建成投產,新加坡大地服裝集團總投資4000萬美元的服裝城、世界500強之一的臺灣富士康集團投資1億元的有機農業開發項目也已簽訂投資意向。二是堅定不移地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來抓。重點是充分挖掘園區現有企業的潛力,力爭入園企業的開工投產率和達產達標率分別達到80以上。目前,整個工業園區發展速度較快,僅三年時間,首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已基本開發完畢,并根據園區企業的產業特色,劃分成食品、建材、橡化、機械、服裝四個特色產業小區?,F園區已引進資金4.7億元,有入園企業50家,其中開工企業43家、投產企業30家,1-8月份工業園區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46;實現利稅總額3144萬元,同比增長138。安排就業5692人。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年內園區完成工業產值8億元,新增稅收1500萬元。

二、以傳統優勢為依托,全速推進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這些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們立足這一優勢,始終堅持以開放的理念、開放的姿態、開放的胸懷,把發展出口創匯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骨干產業來抓,加強與國際市場的對接與互動,認真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做好原產地保護標記和普惠制工作,有力地調動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外經貿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是近三年在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狠抓出口創匯產業的培育壯大,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產業由單一品種向全方位、多領域拓展。僅縣工業園就引進投資額千萬元以上的出口加

工型企業10多家,而且近兩年來尤以出口果菜加工業發展迅猛,漸成氣候,全縣僅藠頭加工企業就已發展到70多家,加工能力達到近3萬噸,產品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是全國五大出口藠頭主要加工基地之一。由于萬載出口創匯產業具有較好的基礎和較高的起點,目前我縣生產的有機食品、果菜制品和夏布等基本上全部供應國際市場,80的花炮銷往世界五大洲的60多

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全縣有出口供貨企業93家,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14家,全縣外貿出口供貨額達3.2億元,出口創匯1061萬美元,增長55.3,位居全市第一。今年1-8月份,全縣出口形勢繼續保持好的勢頭,完成外貿出口創匯688萬美元,同比增長47。

三、以有機農業為重點,全力搶占現代農業發展制高點。有機農業是以健康、安全和環保為主要理念的新型產業,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食品安全、人類健康等時代主題緊密相連,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是公認的世紀朝陽產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方向。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全球有機農業的發展正進入高峰期,尤其是歐盟、美國、日本及韓國的有機食品銷售年均增長率均高達30-40。鑒于有機食品開發孕育的巨大商機以及有機農業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我縣現代工業起步較晚,土壤、水質、空氣等污染程度低,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我們緊緊抓住當前全球有機產業迅速成長的有利時機,牢固樹立“生態立縣,有機富民”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有機農業的專業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努力打響“萬載有機食品”品牌。自1999年開始在茭湖鄉建立生態農業有機食品示范園區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有機農業開發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縣進入土壤轉換期的耕地面積已達到4萬畝,已有水稻、木姜、小蔥、草莓、毛豆、腳板薯等20個產品通過了美國的ocia、歐盟的ecocert、德國的bcs、日本的jas等有機食品認證,大量出口到歐美日等地,是全國最大的有機蔥、有機姜生產和出口加工基地。

我們堅持用工業的理念抓有機農業,把產業鏈向著加工拉長,向著農民拉近作為突破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促使有機食品龍頭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短短的幾年間,全縣有機食品加工企業就由當初的1家發展到6家,產品達1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全部出口國際市場。尤其是總投資1.6億元的金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落戶,為萬載有機農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該公司已經建成全國最大的凍干有機食品加工生產線,可消化5-10萬畝耕地的產出,產品全部出口歐盟。更令人振奮的是,隨著世界500強企業臺灣富士康集團的加盟,必將大大提升萬載有機農業的產業層次,為有機農業的創品牌、擴規模、上檔次奠定堅實基礎。為充分發揮我縣有機農業的先發優勢,搶占現代農業發展制高點,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在第一個規劃期(2007年之前)內全面實施茭湖、高村、仙源、赤興、嶺東等5個鄉鎮范圍內的耕地和山地的土壤有機轉換,建立耕地總面積10萬畝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到第二個規劃期(2008—2012年),有機農業基地范圍逐步擴大到全縣其他各有關鄉鎮,建立耕地總面積20萬畝的有機農業生產基地,最終實現有機農業的規?;a、區域化布局,逐步把萬載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四、以全民創業為動力,全面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創業是發展之基、富民之本、振興之道。為激發民間巨大的創業熱情,促進民營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于推動全民創業,加快富民強縣的暫行辦法》,搭建全民創業舞臺,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一是大力鼓勵支持各類經營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以及外出務工人員創辦、領辦企業和各類經濟實體,鼓勵和引導公職人員離崗創業或到民營企業就業,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原株潭鎮鎮長曾小剛,辭職下海經商后,創辦萬廣源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已拓展到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上繳稅金近160多萬元。目前又在袁州三陽鎮和萬載三興鎮擇址擴建新廠,投產后預計年上繳稅金可突破500萬元。此外,還有原縣經協委主任陳金生、縣二輕局副局長劉紅珊、縣外貿總公司經理周兆梅、縣食品進出口公司經理謝玉才、黃茅鎮黨委副書記周包才等近百名黨政機關干部下海領辦創辦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施展自己的才華,而且大多成為萬載民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或佼佼者。二是全面放寬投資領域。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凡是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領域,都向民營經濟開放;凡是承諾向外資開放的投資領域和國有資本退出的領域,民間資本都可以加快進入,且無論是本土投資者還是外來投資者,均一視同仁,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競爭。三是在鼓勵縣內民營企業進入工業園區,享受園區外商企業同等優惠政策的同時,按照“適當集中、塊狀開發”的原則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模式,著力構建了“萬上”民營工業帶,重點布局資源型、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項目,實施萬上公路沿線企業“百顆星”工程,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塊狀創業小區和產業集群。四是由縣財政牽頭籌資,建立了民營經濟專項發展資金,主要用于民營企業新產品開發,支持外向型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同時,正加快完善民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法人資本、個人資本和外商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商業性信用擔保機構以及企業之間的互助性擔保機構,為民營中小企業和離崗創業人員提供貸款擔保。從目前情況來看,我縣民營經濟繼續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領先發展勢頭,今年民營經濟實現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有望突破70,在整個縣域經濟中的份量顯著提高。

上一篇:小學優秀班集體申報材料范文下一篇:鼓勵短信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