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現狀

2023-04-15

第一篇: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現狀

如何大力發展我國文化事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結合實際談一談。

答:(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們樹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發主人翁的創造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創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億萬人民的生活實踐之中

國家興辦的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群眾藝術館、美術館等,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實行事業體制。要按照“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基本要求推進改革。進一步完善投入政策,逐步增加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投入,改善投入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繼續深化單位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激勵機制;確定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功能定位,明確服務目標、任務和責任,制定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以群眾滿意度為重要標準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考評機制。

1. 結合對上海世博的了解,談談如何加快國家文化管理體制改革

應當清醒地看到,文化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諸多配套條件,與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體制改革相互銜接,統籌安排。加之文化體制改革起步較晚,改革的思想理論和工作準備不足,因而管辦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資不分、條塊分割的傳統文化體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圍內發揮著作用主要是: 1.近幾年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場開放的“體制性松綁”和政策推動的效應總體來看,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仍存在著明顯的落差。就文化領域而言,民營文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有文化經濟的平穩增長存在著明顯的落差,說明國有文化單位的體制改革還比較滯后。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缺乏動力,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難度大。 2.隨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文化市場體系改革和發育相對遲緩、對文化建設的制約因素日益凸顯目前,文化市場條塊分割、區域壁壘和行政干預的問題雖然有所改觀,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與全國統一的產品市場、尤其是要素市場尚未全面接軌,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落差。這也是我國文化市場上缺乏戰略投資者,國有文化產業集團難以通過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平臺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經營,迅速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 3.公益性文化事業與經營性文化產業的界定不夠清晰,傳媒行業的深化改革和體制安排面臨困惑集中表現為傳媒文化產業集團“事業體制、產業化運營”的二元體制結構缺乏法律依據,在財務管理、對外融資等方面存在著諸多難點,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改革戰略與其事業性質的體制特征存在著內在矛盾,如果不加調整,其改革目標存在著落空的可能。 4.國家文化宏觀管理和監管體制改革進展緩慢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黨政關系、政企關系、政事關系等諸多方面,與政治體制改革密切相關。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文化市場微觀主體經營活動干預過多的問題仍較普遍;政府職能方面的“缺

位”和“越位”并存,管辦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職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過高的問題依然突出。從而,不僅導致了市場微觀主體的交易成本過高,而且依靠以專項資金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進為主要方式的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配置資源的傳統體制,存在著管辦不分、資助覆蓋面窄、監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要發展模式的市場微觀主體的內生增長動力,影響我國文化競爭力的提高。 5.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制改革尚未邁出實質性步伐目前,文化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如何管理,已有2006年7月財政部發布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加以規范,而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的管理、監督和運營體制如何改革,還存在著不同看法和做法。例如,上海設立了國有文化資產管理辦公室,對市屬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統一行使管理、監督和運營的職能;浙江、江蘇則由省國資委統一行使這方面的職能;重慶設立了國有文化傳媒控股公司,負責運營市屬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我國經營性國有文化資產具有巨大的運營和增值潛力,但由于體制安排不盡合理,這種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文化體制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繼經濟體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變革。其深刻性和復雜性不僅在于它與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必須相互銜接、同步推進。而且,由于文化產品所具有的“內容意義”和意識形態特性,以及文化藝術生產的不確定性、其成果難以量化評價的模糊性、投資和消費的審美偏好等,使之在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的過程中,既有利用市場機制發現價格、放大文化的財富效應,以及引入競爭機制提高運營效率的一致性,同時也存在著市場經濟的商業價值追求的趨利性與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追求之間的矛盾、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與人民的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等。由此可見,文化建設如何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需要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借鑒國際經驗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進行不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才能做出符合國情的制度安排.

第二篇:我國文化事業體制改革過程

文化藝術管理系

2011級2班

修翔宇

0113519

3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深入推進,文化生產力得到解放,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實力、活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逐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新路。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2003年6月,中央召開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在9個地區和35個文化單位進行試點。經過兩年多的大膽探索、扎實工作,各地試點地區和單位基本完成了中央確定的試點任務,為改革向面上逐步推開提供了典型示范,積累了新鮮經驗。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05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2006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科學分析了文化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刻論述了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對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行了具體部署。

黨的十七大深刻闡述了文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號召全黨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2008年4月,中央召開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的體制改革工作進入向面上推開、向縱深拓展的新階段。2009年8月14日至16日,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在南京召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分專題部署了文化體制改革重點工作。

在過去30多年里,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經歷了從醞釀、準備、穩步推進到快速發展的多個時期,宏觀來看,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1979年10月,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發表祝辭,提出了新時期我國文學藝術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指導方針。對文化體制改革而言,這個講話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

1980年2月召開的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明確提出:堅決地有步驟地改革文化事業體制,改革經營管理制度。

1983年,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文藝體制需要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改革。改革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提高作家、藝術家的思想藝術素質,提高作品的思想藝術質量。

第二階段(1993年—2002年)

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發表和黨的十四大的召開,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注入了活力,同時也促進了文化自身的體制改革。

1996年,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提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和一系列方針?!稕Q議》認為,“改革文化體制是文化事業繁榮和發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強文化事業的活力,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多出優秀作品,多出優秀人才”。 2000年10月,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產業”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對文化產業的承認和對其地位的認可,特別是對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階段(2002年至今)

2002年11月8日,黨的十六大召開。黨的十六大確定了我國改革發展的新戰略,第一次將文化分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把文化體制改革納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進一步確定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浙江以及深圳、沈陽、西安、麗江等9個省市和35家宣傳文化單位進行改革試點,先行探索。 2004年1月,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轉企改制,組建第一家股份公司。

2004年4月,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和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合并組建全國第一家大型對外文化企業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2004年,江蘇11家省直院團集體轉企改制組建第一家省級演藝集團公司。 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明確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2005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上海雜技團組建第一家項目制演藝公司。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

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全面的論述和部署,要求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2006年3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標志著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由點到面、逐步鋪開,文化體制改革進入攻堅之年。全國新確定了89個試點地區和170個試點單位。

2006年,中國木偶劇院轉企改制組建第一家由民營公司控股的文化企業。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著重強調,“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

2009年8月15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舉行。會議要求,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將文化體制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009年8月27日,西安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市豫劇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說唱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6個新型市場主體宣告成立,西安市“五團一社”正式完成轉企改制。

2009年8月30日,寧夏話劇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寧夏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報業傳媒有限公司、寧夏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6個改制單位同時授牌,這標志著寧夏話劇團等6家單位正式轉企改制。

2009年10月28日,陜西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該公司是以現有的陜西省歌舞劇院、陜西省樂團、陜西省雜技藝術團、陜西省民間藝術劇院、陜西省京劇團、陜西人民藝術劇院、西安人民劇院、陜西省演出公司8家單位的資產為基礎,組建起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陜西演藝航母”。

2009年11月4日,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集團下屬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歌舞團、上?;鼊F、上海木偶劇團、上海輕音樂團也同時宣布轉企改制,分別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2009年11月12日,中國東方歌舞團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報社轉企改制組建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演出管理中心轉企改制共同組建的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同時在京成立。三家集團有限公司是文化系統首批由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直接轉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的中央文化企業,其組建創造了第一家中直院團整體轉制、第一家部委主管報社整體轉制、第一次組建中央動漫企業等多項歷史記錄。

第三篇:我國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衛生部高度重視護理事業的發展,近年來,通過頒布實施《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加強護理人才培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建設活動等一系列措施,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十一五”時期護士隊伍數量大幅度增加 根據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數為204.8萬人,比2005年增長了70萬,增長了52%,“十一五”時期是我國護士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醫院的醫護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醫護比達到1:1.36,二級醫院達到1:1.12,可以看出,醫院醫護比例倒置現象得到扭轉。今年,衛生部發布的《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對進一步發展護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二、護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2010年注冊護士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5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8.8%,中專學歷的護士占46%。與2005年相比,大專及以上護士的比例提高19.7個百分點,中專護士的比例下降了14.4個百分點,護士隊伍已經從以中專為主轉向中專、大專、本科多層次方向發展,護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同時,2005年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對重癥監護(ICU)、急診急救、血液凈化、腫瘤、器官移植等??祁I域的護士進行??埔幏痘嘤?,使護士隊伍的專業技術能力得到加強。

三、護理理念、工作內涵、專業技術和服務領域得到一定發展

現代醫學模式和新的健康觀念對護理理念產生了深刻影響,豐富了護理工作內涵。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診療效果為目標,滿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發展的方向,護士的工作內涵包括了對患者的專業照顧、協助治療、健康指導、心理支持等多個方面。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高新技術在診療工作中的運用,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護士在急危重癥、疑難癥患者的救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理服務不斷向家庭、社區延伸,并在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領域發揮作用。

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2010年1月,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要求醫院要做到:一是保證臨床一線護士的配置,增加護士直接護理患者的時間。二是改革臨床護理患者的服務模式,安排每個責任護士負責一定數量的患者,即每個患者都有責任護士對其負責。三是責任護士要按照《護士條例》和《護士守則》的規定,履行對患者的專業照顧、病情觀察、治療處置、心理護理、健康指導等各項護理任務,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專業的整體護理服務。四是醫院要加強科學管理,完善薪酬分配,建立激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臨床護士隊伍,充分調動廣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一年多來,全國衛生系統積極行動,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作為公立醫院改革一項重要的惠民利民措施。通過努力,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收到了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衛生部委托中國醫院協會近期對全國77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進行了病人出院后的電話回訪,總體滿意度得分平均為88.97分(滿分100分),其中30所醫院滿意度得分達到90分以上;患者對護士技術的滿意度、對護士責任心的滿意度、對護士提供幫助及時性的滿意度以及對護士服務態度的滿意度都分別超過了9.2分(滿分10分)?;颊叩臐M意是對護理服務質量最好的評價。開展優質護理的醫院、病房受到的表揚信、錦旗也明顯增多,反映出優質護理服務得到了患者的歡迎和好評。

二是患者自聘護工比例降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患者陪護率明顯下降,特別是聘請一對一護工的比例明顯降低。北京市所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醫院和病房,自聘護工比例下降了30-50%,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和社會負擔,病房秩序明顯好轉,為患者創造了良好的休養環境。

三是護士責任感明顯提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改革了臨床護理模式,使責任護士對其分管患者負責,要求責任護士詳細掌握病情,了解診療計劃,及時溝通信息,明確護理要點,配合完成各項診療工作,這種工作模式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感,也更密切了護士和患者的關系。

截至2011年3月底,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在所有三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共有1309所三級醫院和3765所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三級醫院中,516所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其中有部分醫院已經在全部病房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優質護理服務的覆蓋面不斷擴大。經各地考核和復核,衛生部和總后衛生部確定并公布了在2010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優秀醫院76所、優秀病房361個、優秀個人694名,并提出表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衛生部制定下發了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2011年的工作目標是: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必須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至少50%的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其余50%的三級醫院達到30%以上的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40%的地市級二級醫院和20%的縣級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爭取到2011年底,全國至少有200所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80%以上的病房。

雖然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發展迅速,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仍存在差距,護士隊伍在數量上要進一步增加,在能力上要進一步提高,在服務內涵和領域上要進一步擴展,在權益和待遇上需要進一步保障。衛生部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同時,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制定實施“十二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加強全國護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臨床護士配置標準,改革臨床護理服務模式,加強臨床護理服務,拓展護理服務領域,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摘要:本文結合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事業 發展 現狀及面臨的 問題 ,提出現階段我國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仍然是以發展簡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處理技術為主。

關鍵詞:污水處理 現狀

發展趨勢世界上任何國家的 經濟 發展,都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但是相應的淡水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斷增多。水,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這種觀點的驅使下,水環境的質量越來越惡劣、水資源短缺也越來越嚴重,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負荷,帶來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

我國水資源和水環境現狀

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増至16億時,人均水資源將降低到1760 m3,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m3,已經達到了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水資源總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區,就人均占有淡水資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區和北方最低地區相差數十倍,西部比東部甚至高出

五、六百倍;這些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隨著人類 社會 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斷增加,加劇了用水的緊張和水質的污染,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水危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城市數量由1978年的193個增加到2001年的664個,城鎮人口由17,245萬人增加到48,064萬人。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城市化速度進一步加快, 目前 城市化水平達到37%左右。城市數量與規模的迅速增加與擴張,帶來了嚴重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問題。近10年來,我國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在1999年首次超過 工業 污水排放量,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億噸,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53.2%.與此同時,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后和不足。

據統計:目前全國年排污量約為350億m3,但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僅為15%,全國超過80%的城市污水未經任何有效的收集處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體,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觀作用的河渠變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別是在全國2200座縣城與19200個建制鎮中,污水排放量約占污水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但這些中小城市(鎮)的污水處理能力都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照此發展下去,城市的水環境將每況愈下。并進一步的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即使在我國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南方地區,由于水體污染,水質型缺水也處于相當嚴峻地步。而且隨著 現代 工業的發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鎮污水量將愈來愈大,水環境污染也會日益加重。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的 歷史 始于1921年,到改革開放的近二十年來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仍然滯后于城市發展的需要。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國已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427座,其中二級處理廠282座。這些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處理水平,但處理量的增加仍遠遠滯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長,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即便按98年資料,我國城市污水的處理率也僅為15.8%,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早在1980年就已達到了70%.

我國的污水處理事業的實際情況是污水處理率低,很多老城區的排水管網甚至不成系統。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增長緩慢和污水處理率低是造成我國水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導致了水環境的持續惡化,并嚴重的制約了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污水處理技術落后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能否高效運轉的關鍵;長期以來,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都是沿襲了歐美國家近百年來的路線和處理技術,在吸收、消化國外技術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我國現階段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與同期國外的技術水平相比依然還很落后,始終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維修率高、自動化程度低等缺點,從而 影響 它們在污水處理廠投標中的競爭力。

4)資金短缺,投資力度不夠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為發展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使水環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資金是個根本問題。

我國經濟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資金還很緊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技術和模式,依靠大規模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來改善水環境在現階段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其高昂的運行維護管理費用也是城市污水處理率低,水體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清華大學紫光顧問公司調查:我國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狀況是1/3運行正常、1/3不正常、1/3處于閑置狀態,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轉率只能達到50%,我國污水的實際處理率遠遠低于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

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要增加6722萬噸的污水處理,約需1344億元的環保資金投入。按目前日處理能力2685萬噸,每立方米的運行費用0.5元 計算 ,需運行費用49億元/年,到2010年則需171.7億元,資金不足十分突出。

雖然近幾年國家對污水處理投資有所增加,但與國外相比還差距甚遠,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據有關資料統計:發達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用于排水設施與污水處理方面的投資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53%~0.88%。而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用于排水設施與污水處理方面方面的投資僅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02%~0.03%。所以我國應通過宏觀調控調整投資結構,加大對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

5)管理水平低

傳統的處理技術較復雜,我國目前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及管理水平不能適應,這樣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廠也不能正常運行,嚴重制約了已建城市污水廠的正常運行。

第五篇:大力發展我國的科技創新事業

進入新的世紀,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了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必須把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置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這是符合當代經濟、科技發展規律的重大決策。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盡管我國在“九五”期間科技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在許多發展領域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我國在實現從以跟蹤模仿為主向加強原始性創新為主的轉變、以強調單項技術突破為主向加強技術的創新與集成轉變、以強調技術導向為主向加強產品和產業導向為主轉變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和不足。另外,近年來我國的科技投入雖然有了較大增加,但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水平;科技進步對調整經濟結構、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的影響與帶動作用還不夠顯著;全社會科技力量協調運作和有限科技資源的整合利用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在發展戰略和對策方面必須科學地予以應對。當前,首先要對科技發展的思路做必要的調整:

第一,調整科技創新戰略的指導思想,更加強調原始性創新,力爭實現科學技術發展的跨越。當代國際科技和經濟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突出表現在產業競爭加速由生產階段前移到研究開發階段。原始性創新作為技術創新的主要源泉,不僅能夠帶來技術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夠帶來新興產業的崛起和經濟結構的變革,帶來無限發展和超越的機會,因而成為決定當代國際產業分工地位的基礎條件。加強原始性創新,努力實現從以跟蹤模仿為主向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深刻轉變,這是我國新世紀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科學家進行自由探索,并在國家需求和科學前沿緊密結合的基礎研究領域積極開展創新性研究,為技術和生產的發展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為推動人類文明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另一方面要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更多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升產業技術水平,逐步擺脫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中對外技術依賴的被動局面。在制定和政策方面,我們將建立起與原始性創新相應的評價制度,形成符合科學和技術不同發展規律的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我們始終認為,在科技發展上,中國不但要發揮制度的優勢,更要樹立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緊緊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機遇,在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有一定基礎與優勢的重點領域尋求原始性創新,利用后發優勢實現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調整科技創新的理念和管理體制,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價值觀。應當說,人才特別是尖子人才是創新的先決條件。面對當今日趨激烈的國際性人才爭奪戰,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構建創新環境、完善創新服務和營造創新文化。我們必須改變“重物輕人”的觀念,把“以人為本”體現到我們的各項工作中去。要做到“以人為本”,就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更多的科技人員進入市場創新創業,促進科研機構形成開放、流動、競爭的局面,以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做到“以人為本”,就必須努力營造有利于科學家成長

的良好環境和條件,包括通過科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數據共享等多種方式,為各類人才特別是那些“小人物”的創新活動給予公平的對待。要做到“以人為本”,就必須推進管理機制改革,引導科技人員關注研究成果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強調技術創新成果不要僅僅停留在論文、報告的形式上,而是盡可能地物化成為可操作的技術、可交換的產品,把知識變成專利、標準,并最終在市場上取得收益。

第三,調整科技創新的工作方針,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戰略高技術研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這是戰略決策的首要問題。早在1990年,江澤民總書記就明確提出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但是,由于認識不到位,在機制上也缺乏有效的約束,這一方針貫徹力度仍顯不足。當前,我們在科學技術發展當中確實存在著急于求成的傾向,總想為國家多做一些事情,這種愿望毫無疑問是好的,但是容易導致力量的分散,形成“撒芝麻鹽”式的項目管理,結果是“半畝樹苗一桶水”,哪棵樹苗都救不活,難以集中精力和財力辦大事。另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科技資源本來就是稀缺,更應當克服研究工作的分散現象,把有限的資源用好。因此,我們要以產品、新產業為中心,把國家、地方、企業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來,實施一批重大專項,辦成幾件大事。同時,我們也要處理好集中與分散的關系。特別是在創新的起步階段,針對不同的創新思路和技術路線,調動各方面創新的積極性,用相對集中的資金來發現和凝練重大科技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國家支持的重點。

第四,調整科技創新的模式,從注重單項創新轉變到更加強調各種技術的集成,強調在集成基礎上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長期以來,我們科技計劃比較注重發展單項技術,這是技術開發初級階段的必然過程。但從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內在要求來看,單項技術的研究開發,由于缺乏與其它相關技術的銜接,很難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產業。事實上,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不僅是一個創新過程,更是一個組織與集成的過程。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為核心,使各種單項和分散的相關技術成果得到集成,其創新性以及由此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和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意義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的突破。為此,我們將通過強化國家戰略部署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打破傳統計劃體制下形成的各種條條框框,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重組與合理配置。國家重點科技計劃都將明確強調學科間融合和部門間協作的必要性,強調從以發展單項技術為主轉向發展單項技術和多項技術的集成創新,注重以產品和產業為中心實現各種技術集成。

第五,調整科技創新的政策對象,從注重科研院所轉為調動和組織全社會科技力量。隨著科教興國戰略逐漸深入人心,全社會關注和重視科技的程度也不斷增強。今天的科技工作,早已不只是科學家們深居斗室的冥思苦索,而是成為眾多社會群體自覺的行為與價值取向。地方科技工作在國家科技工作體系中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地方經濟實

力不斷增強,對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且與經濟的結合比較緊密,地方政府對加強區域科技創新也更加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宏觀上加強對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導,促進地方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高等院校是公共科學知識生產的主體之一。由于高校具有能激發創新思維的獨特人文環境,大跨度的學科間交叉、滲透以及數量巨大的創新人才,使其在原始性創新方面往往具有獨特的優勢。實現科技與教育的緊密結合,對于我國科技事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近年來,一批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迅速崛起,使我國科技事業的總體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確立企業在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我們將努力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部門、地方、高校和企業互融互動的新型科技管理體系。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將更加深入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長期可靠的動力。為有效應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近一個時期,我們將組織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

第一,實施人才戰略,積極參與國際人才爭奪戰。當今國際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競爭?!度鹗柯迳蟾妗访鞔_把發展中國家能否留住科技人才,作為評價一國科技競爭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人才歷來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爭搶的資源,中國又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爭搶人才的重點地區。首先,這是由世界人才供求形勢決定的,優秀人才普遍短缺;其次,這是由我國的人才質量決定的。有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大學系主任中約有1/3為華人擔任;硅谷軟件公司中,有35%的技術主管和實驗室主任是華人;再次,這是由中國市場近年來的持續高速穩定增長決定的??鐕酒毡榭春弥袊?,紛紛搶灘中國市場,并普遍采用符合國際規則的人才本土化政策。加入WTO后,人才的流失是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從國家角度,前期人才培養投入將得不到回報;從企業角度,人才流失以后的置換成本相當高。我國在科技知識創新及轉化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差距,這種差距歸根到底是人才數量與質量的差距。而人才流失將拉大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因此,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延攬人才是事關民族前途的大事,必須將人才問題放到戰略高度來思考與運籌。

人才戰略的首要問題是吸引優秀人才,并保持人才流動的良性態勢。當前,我們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國家科技計劃和項目都將把發現、培養和穩定優秀人才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建立開放、流動、競爭的機制,提高科研經費中人員費用的比例,克服科研管理中“見物不見人”的弊端;根據重大專項實施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海外頂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團隊的引進力度,并為他們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條件,努力推動形成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的潮流;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探索包括運用股權、期權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充分體現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創新價值,形成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機制。要精心營造令人才心情舒暢、使他們安心創新創業的軟環境。

第二,實施專利戰略,強調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隨著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的實施,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將面臨嚴峻挑戰。當前,發達國家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將其技術獨占優勢轉化為市場壟斷優勢。在我國,外國企業特別是大的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正以大量的發明專利申請作為搶占中國市場的前導。在信息通訊、航空航天、醫藥制造等高技術領域,國外專利申請的比例均占60%~90%左右,這將使我國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越來越受到發達國家的專利制約。從總體上看,我們不僅要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能力。為此,我們要鼓勵科技人員和企業、高等院校注冊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的積極性,要把發明專利的利益交給研究單位,給科技人員以相應的獎勵。美國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制定了《伯頓法》,它的核心就是由政府經費所支持獲得的發明專利,原則上歸發明者所在的研究機構所有,獎勵發明人,這對于美國專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國最近也已經制定和頒布了類似的政策,相信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我們要求在立項前及項目執行過程中都要進行國內外知識產權狀況分析,提出繞過專利壁壘的途徑;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應以發明專利的獲得作為立項目標和驗收指標。

第三,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建立健全我國技術標準體系。在開放的國際環境下,發達國家以安全標準為理由,以專利技術為盾牌,進而借助技術壁壘削弱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優勢,完成了由簡單的關稅壁壘向復雜的技術壁壘轉變的過程。我國加入WTO后,技術壁壘將成為貿易出口的重要障礙。在出口方面,由于我國的許多技術標準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成為擴大出口的障礙;在進口方面,由于我國的技術標準不夠完善和統一,技術手段落后,很難起到合理、有效保護民族產業的作用。比如像稻米的貿易,有些發達國家制定了114項標準,其中任何一項不符合標準就會被拒之門外。有的國家為了限制中國的肉類進口,提出某個指標超標,燒掉了我們大量出口的肉類,而實際上這些國家的檢驗局都說中國肉類某項指標超標并不影響健康。前一階段,又有的國家針對我國打火機出口制定了一個標準,要求加裝一個安全裝置,其理由是為了確保小孩子的安全,但實際上是為了限制中國的打火機進口。如果加裝安全裝置,就必須買他的專利,價格也會相應地提升,從而也就沒有辦法再與這些國家自己的生產企業進行競爭。據測算,技術壁壘對我國出口直接與潛在的影響每年超過450億美元,占年出口總額的25%以上。最近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一些跨國公司聯合開發的第三代移動通訊通過了一個國際標準,我們在其中注冊了92項發明專利,這就意味著一旦第三代移動通訊大規模進入市場,我們就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實際上,建立技術標準體系,并不是與其他國家進行簡單的水平比較,而是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形成有特點和優勢的技術標準體系。為此,我們要高度重視世界范圍內技術壁壘變化與發展趨勢,對主要發達國家與主要發展中國家的現行政策及潛在動向進行跟蹤研究。要通過改革建立國家的標準研究機構,組織、規劃和協調全社會包括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的力量共同從事標準研究。另外,科技部已在12個重大專項中設立了一個重大標準專項,一是要集中解決高技術領域標準的制定問題,二是要在我國有優勢的中藥、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搶救性地做好有關技術標準和技術認證問題。

近年來,在科技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帶動下,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經濟與社會資源配置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高新技術及其產業飛速發展,成為全球經濟最富有活力的增長點,成為決定當代國際分工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進一步滲透,促進了產業技術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這種新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對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有著同樣重要和現實的意義。

當前,為了迅速搶占一批21世紀科技及高科技產業的制高點,力爭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的過渡期內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我國政府決定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件、信息安全和電子政務、電子金融、電動汽車、功能基因組和生物芯片、奶業發展、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等,力爭在5年內取得實質性成果。我們希望,這些重大專項的成功實施,能夠對調整我國產業結構、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不進行結構調整就無法實現持續增長、無法更好更平等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競爭的關鍵階段。按照世貿組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政府將減少對產業的直接補貼,并逐步退出競爭性領域,轉向重點支持公共性領域和營造環境。這就意味著,政府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有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制度創新機會。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加大對科技的支持,特別是對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及其它競爭前技術研究與活動的支持,提高重要產業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積極利用“綠箱”政策,加大對農業和新興產業等弱勢產業科技研究開發及科技服務的支持。我們要抓緊時間,集中人力、財力,加強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

另外,根據當前新的形勢,科技計劃在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要做出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十五”期間,科技部將在進一步加強新的國家科技計劃體系——“3+2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領域,集成資源,集中力量,以重大專項的實施為突破口,盡快提高我國重點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組織重大戰略技術集成創新的能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大學下一篇:物管總監月度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