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

2023-10-04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所謂村鎮銀行就是指為當地農戶或企業提供服務的銀行機構。區別于銀行的分支機構,村鎮銀行屬一級法人機構。目前農村只有兩種金融主體,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貸的郵政儲蓄,農村的金融市場還處于壟斷狀態,沒有競爭,服務水平就無法提高,農民的貸款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進新的金融機構。建立村鎮銀行是為了解決我國現有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低、競爭不充分、金融供給不足、金融服務缺位等“金融抑制”問題,更好的建設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但作為新生事物,研究發現村鎮銀行在建立及發展中還存在一些新的問題,本文從村鎮銀行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現階段促進村鎮銀行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業性金融如何發揮政策性支農作用這一本質問題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一、引言

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城鄉經濟結構二元化,在金融領域,則突出地表現為城鄉金融的二元化,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匱乏對經濟發展起到一種抑制作用,但農村金融發展是世界性的難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金融理論界形成了“農業信貸補貼論”、“農村金融市場論”和“不完全競爭市場論”等多種理論流派。前者實質是一種政府主導的思想,中者是市場驅動理論,后者則是對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競爭市場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是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貸款方對借款人的情況無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場機制無法培育出社會所需的金融市場,這一理論更適合我國國情,是我們發展農村金融的理論基礎,有學者研究表明,要以農村金融需求為導向,從整體角度調整農村金融組織的區域布局,構建需求型為導向的農村金融組織結構體系,發展農村中小型金融機構和社會公共投資機構,實現金融組織的多元化是促進農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徑(何廣文,2005)。

村鎮銀行的成立正是實現農村金融組織多元化的一種有效途徑,村鎮銀行的成立對于農村金融的改革將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由于農村市場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鎮銀行的自身缺陷,村鎮銀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農村金融深化還需要實踐證明,但作為農村金融組織多元化的一種進步是需要我們呵護和鼓勵的,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基本現狀

2006年l2月20日,為解決部分農村地區“金融真空”和農村金融服務不足等問題,銀監會出臺《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1](以下簡稱《意見》),調整和放寬了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門檻。2007年1月22日,銀監會制定并發布《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為村鎮銀行進入農村金融市場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據,通過設立村鎮銀行改革農村金融市場的思路,被稱為“增量改革”,村鎮銀行給農村金融市場帶來了競爭,有效增加了農村的金融供給,對農村金融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我國村鎮銀行從2007年3月1號開始試點,全國首家村鎮銀行——惠民村鎮銀行成立,截至2009年末,共有148家為村鎮銀行成立。2012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數量持續增加,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支農力度不斷加大,在彌補農村金融服務不足、支持“三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顯著的積極作用,逐漸成為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的生力軍。截止2012年末,全國共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939家(開業863家,籌建76家)已開業的機構中,村鎮銀行800家,占比92.7%,農村資金互助社49家,占比5.7%;貸款公司14家,占比1.6%,村鎮銀行占比較大,規模顯著。村鎮銀行擴張速度較快,距離銀監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設立1027家村鎮銀行的目標已不遠。

三、我國村鎮銀行在發展動態分析

3.1 服務三農,永遠是村鎮銀行市場定位。

農村金融機構事關“三農”發展全局,村鎮銀行作為“三農”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必須

落實好金融服務尸體經濟要求,加大對當地“三農”發展的金融支持。根據《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本質上屬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因此它與其他銀行類機構從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其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但“村鎮”一詞同時也刻畫了其設立區域、服務對象,即“在農村地區設立,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由于農戶具有一些“天然弱點”:抵押物不足、農業弱質性隱含的還貸風險和非生產性借貸等,而且農業具有投資回報周期長、盈利能力有限、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點,所以歷來各種金融機構都不愿意與農民打交道,村鎮銀行成立之初,肯定會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法規,以服務“三農”為己任開展金融服務工作,但村鎮銀行在利益的驅使下很難實現“從一而終”的經營理念,它們會逐漸偏離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辦行宗旨,尋求新的市場定位。針對此問題,銀監在2012年2月9日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今后一個時期,農村金融機構監管改革服務工作必須以“三農”科學發展為主題,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具體工作中要強化“三農市場”定位,貫穿各項工作始終,努力做到“四個牢固堅持 ”堅決不把農村金融機構辦成農村資金的抽水機。一是,牢固堅持在審慎性原則下強化“三農”市場定位。狠抓風險化解,醋精面向“三農”喬征業務結構。狠抓內部控制建設,打掃審慎經營和規范發展的基礎,不斷提高涉農業務風險管控水平。二是牢固堅持在結構性改革中強化“三農”市場定位。堅持股份制改革方向,支持綜合采取市場化和地方政府支持等手段處置歷史包袱,全面實施支持優先服務三農的股東承諾制,著力打造定位“三農”的產權基礎。三是牢固牢固堅持特色化轉型中強化“三農”市場定位。大力推進抵押擔保創新,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探索擴大農村抵押擔保物范圍,督促規范業務收費,確實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有效降低農村借款人財務負擔。知道推行陽光信貸,實現農夫貸款標準化、流程化,并逐步推廣至農村小微企業領域。四是牢固堅持在共享式法杖中強化“三農”市場定位。著力加大對“三農”法杖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有限支持小規模農業生產、優先支持糧食生產發展、有限支持農業結

構調整、有限支持擴大農村消費,在強農惠農中持續發展壯大,實現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共生共榮。

近年來,銀監會著力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強化監管、深化改革、優化服務,推動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資產規模穩步擴大,整體風險大幅降低,經營效益明顯改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201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金融形勢,村鎮銀行堅持優化服務,堅持推動科學發展,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成績。

3.2 存貸比高位運行,警防流動性風險的發生

由于村鎮銀行是新開業的銀行,社會公信力比國字號銀行差,社會認知度比較低,所以村鎮銀行的吸儲能力很低,加之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和本來就不富裕的農民,進一步限制了村鎮銀行資金的來源,而且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農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鎮銀行面臨可貸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務“三農”的規模擴張;與吸存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鎮銀行在貸款上卻頗具優勢,村鎮銀行是縣域內獨立的法人機構,決策流程短,從接受客戶申請到最終決定,至多只需三天左右。如果擔保抵押措施到位(如村鎮銀行認可的客戶提供保證擔保),客戶當天申請,當天就可貸款。這對縣域內資金需求具有明顯的短、小、急特點的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這一問題導致了村鎮銀行的存貸比持續高位運行,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已開業的172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其中148家為村鎮銀行)吸收存款269億元,貸款余額181億元,存貸比為67%,低于75%的監管高限。但事實上,村鎮銀行的存貸比普遍高于75%。以吉林誠信村鎮銀行為例,該行2007年3月1日獲準開業后,截至2007年8月末貸款余額為1416萬元,存款余額617萬元,存貸比高達228.54%,而且存款多數來源于縣域企業[3]。存貸比過高,一方面反映了縣域貸款需求旺盛,村鎮銀行就地媒介資金能力很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村鎮銀行資金來源渠道有限。按照監管層的要求,銀行類金融機

構存貸比不得突破75%的紅線。但出于對“三農”的支持,監管層對村鎮銀行有所放寬,要求其5年內逐步達標。持續的存貸比高位運行,村鎮銀行要特別注意流動性風險,一些村鎮銀行遠離母行(特別是城商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而人民銀行在很多縣域沒有分支機構和金庫,緊急情況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村鎮銀行總的存款規模小,要防范存款異動風險,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將對其聲譽帶來毀滅性打擊,使其吸收存款將更加困難。

3.3 控股模式單一,導致各方利益主體動力不足

《暫行規定》對產權結構的安排是:“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不低于20%”,但大銀行在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時,一般都要求持股50%以上,要處于絕對控股股東地位。大中型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不積極主要源于兩個原因,一方面村鎮銀行投資回報周期長、盈利能力有限,不如擴張分支行、網點效益高;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如果經營不善,出現問題,將對母銀行的聲譽和品牌造成傷害。此外,民營資本認為現有的產權結構安排下,民營資本股東的話語權太小,因而民營資本在短暫的熱情之后,對村鎮銀行漸漸采取觀望的態度,這對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改革也不利。

截止到2009年末,我國已有1300多家小額貸款公司[4],這些貸款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銀監會規定的最大貸款量,業務擴張能力受到限制,因此轉型愿望比較強烈,但是銀監會發布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里面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必須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這一規定意味著小額貸款公司要把自己的控制權轉讓給銀行,挫傷了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的積極性。當然銀監會堅持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最大股東必須是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慮:一是縣域及農村信用體系的現狀?,F階段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特別是在縣城以下廣大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二是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需要,三是確保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本文認為村鎮銀行能不能采用一種更加靈活的控股權結構將是能否在短時間內大量增

加村鎮銀行的關鍵措施。

3.4 村鎮銀行結算系統孤立,成為網絡時代的“信息孤島”

部分村鎮銀行至今沒有單獨的行名行號,無法加入人民銀行的大小額實時支付系統,只能進行資金的手工清算,匯劃到賬速度較慢,不能滿足客戶快速、便捷的服務要求,而且容易出現差錯事故。由于村鎮銀行只是在縣城的一個孤零零的點(極少數開設了一兩個支行),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須要到網點來,讓客戶感到不便,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筆從外地匯入的款項都是跨行跨區,匯費昂貴,加之在鄉鎮沒有網點,取款不方便,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一般不會選擇村鎮銀行作為匯入行,村鎮銀行在匯兌業務上競爭不過農行、郵儲銀行、農信社。很多農村地區是典型的“打工經濟”,外出務工收入是當地經濟的支柱,村鎮銀行失掉這筆業務,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來源。此外,村鎮銀行的通存通兌沒有開通、銀行卡業務缺失,匯路不暢也是一個大問題。

3.5 經營方式創新化與經營觀念陳舊化的矛盾

傳統的經營方式在農村金融市場是沒有出路的,歷史表明村鎮銀行要想在農村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創新自己的經營方式,如創新貸款風險管理制度,創新貸款審批流程,創新具有農村特色、真正符合農村實際的金融產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鎮銀行的從業人員大都是農信社的老員工,在經營觀念上比較傳統;而且由于《暫行規定》中規定銀行金融機構必須是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這一點雖然保證了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的安全性,減少監管部門的監管成本,但同時要防止大中型銀行的管理輸出,把村鎮銀行辦成母行的一個支行,使村鎮銀行失去決策流程短、經營機制靈活的先天優勢。

大中型銀行有成熟的風險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企業文化,作為村鎮銀行的控股股東,很容易把自己的業務模式照搬過來,初期可能會減少成本費用,但國有銀行在農村的實踐表

明,農村市場具有自身的特點,照搬成熟的商業銀行的客戶定位對象,業務決策流程,貸款還款方式在農村市場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如何避免村鎮銀行走四大商業銀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東向村鎮銀行輸出經驗并使之適應縣域市場的特點是一大難題。

四、政策建議

農村金融問題是世界性的難題,四大國有銀行和農信社沒有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奢望村鎮銀行一下子全部解決,但作為農村金融組織多元化的一種創新是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針對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對策:

4.1 明確客戶群體,加強政策扶持,增強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

村鎮銀行的成立初衷就是為了深化農村金融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客戶群,有些學者認為根據農民當前的收入狀況大致上有三類: 一類是文化水平落后、無一技之長、生產要素欠缺、勉強維持生計的農民,處于溫飽水平以下。二類是正在脫貧致富的農民,已經實現溫飽,從事簡單的個體經營、種植業、漁業等。三類是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實現小康,從事規?;慕洜I活動(章芳芳,2008)。村鎮銀行扶持的主要對象應該是第一類和第二類農民。由于對象的特殊性,如何保持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是實現村鎮銀行可持續經營的前提,筆者認為國家在政策上應該給予一定的優惠,首先可以適當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貸款人的資信情況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更大幅度的調整利率,放松村鎮銀行的貸款利率的浮動規模,一方面可以改善村鎮銀行盈利不佳的現狀,增加村鎮銀行的利息收入,改善村鎮銀行服務于“三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對我國利率市場化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試點;其次加大對村鎮銀行的稅收優惠和財政扶持力度,可以考慮以“先征后返”形式對村鎮銀行實施稅收優惠,使其享受與農村信用社同樣的稅率和扶持政策,同時建議適當降低村鎮銀行銀聯入網門檻,促進村鎮銀行加快發展銀

行卡業務,實現資金周轉的良性循環。

針對村鎮銀行不“村鎮”的格局,銀監會的思路是實行“東西掛鉤、城鄉掛鉤”的雙掛鉤政策,即如果在全國百強縣(或大中城市轄內)設立1家村鎮銀行,必須在中西部地區設立2家村鎮銀行;在國定貧困縣設立1家村鎮銀行,可以在全國百強縣(或大中城市轄內)設立1家村鎮銀行。另外要保證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的方向,應該主要向國定貧困縣、老少邊窮地區投放牌照。

4.2 擴大村鎮銀行資金的來源,合理分配貸款去向

村鎮銀行資金來源匱乏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提高村鎮銀行的信譽度,提高村鎮銀行的服務質量是吸引存款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農村地區本來資金就很匱乏,而且農信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導致大量農村資金外流,不利于農村地區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從城市抽水到農村,使“城市反哺農村”,解決村鎮銀行的吸存難,方案一是允許村鎮銀行總行設在地市級城市,但只能吸收存款,不能發放貸款,同時在縣域設立若干分支行,既吸收存款又發放貸款。當然村鎮銀行在城市里面能不能吸收到存款還需要進一步論證;方案二是推動大中型銀行設立“村鎮銀行事業部”,這一思路與銀監會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思路一脈相承,即在機構、人員、激勵機制上與銀行的其他業務分開,能夠把“三農”業務和城市業務適當區分開來,從而方便在內部管理上做出特殊的安排。其次,人民銀行可以考慮對村鎮銀行實行相對較低的差別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給予村鎮銀行一定再貸款的支持,建立村鎮銀行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機制,允許村鎮銀行進入現有的銀行之間的支付清算系統,堅持現有的商業銀行向經營狀況良好的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的政策,引導資金像農村市場回流,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途徑。

在貸款去向方面,村鎮銀行應該努力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提高貸款覆蓋面,防止貸

款過度集中,減少村鎮銀行的風險,以吉林磐石融豐村鎮銀行為例[5],截止到2008年9月已發放貸款782筆,貸款余額為2389萬元,其中單筆貸款最大金額為200萬元,貸款利率為6.27%,發放對象為非農民;單筆貸款最小金額為1000元,貸款利率為9.159%,發放對象為農民,數據顯示信貸資金過度集中,風險較大;而對農民發放的貸款金額較小,利率較高,[6]00萬元即使對一個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也是一筆數額不小的貸款,更何況對村鎮銀行這樣旨在為“三農”服務主要以小額貸款為主的小銀行了。

4.3 完善村鎮銀行的股權結構

允許村鎮銀行的股權結構多元化,如果銀行股權起到控股權作用,容易把村鎮銀行建成支行,因此深化村鎮銀行股權結構改革是提高村鎮銀行經營效率的有效途徑,其中一種理想的產權結構是發起銀行持股三分之一以上,吸收當地政府當二股東,兩者相加超過50%,然后再審慎地吸收分散的若干民營企業股東(鄧春宏,2010)。這種股權機構,發起銀行能以較少的出資金額實現對對村鎮銀行的控制,地方政府也有動力給予村鎮銀行更多實質性的扶持,并推動其切實為“三農”服務。同時,地方政府入股將有助于提高村鎮銀行的信譽度,部分解決吸收存款難的問題,民營股東則能幫助村鎮銀行迅速適應當地的經營環境,但是地方政府參與容易引起“尋租”行為和腐敗行為,導致村鎮銀行經營效率低下,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降低地方政府的權利是以后可以探討的問題。

另外一種方式是建立村鎮銀行控股公司,目前中國銀行正與淡馬錫控股公司合作準備成立村鎮銀行控股公司,村鎮銀行控股公司一旦成行,將以專業化、規?;姆绞酵七M村鎮銀行的設立,并有望引進國際先進的微型金融運營經驗。由村鎮銀行控股公司發起設立數十至上百家村鎮銀行,可以實現規模效應,控股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可觀;其次,通過村鎮銀行控股公司的專業化經營和管理,適當引進國外先進的微型金融技術,可以提高村鎮銀行的管理水平;

同時,在村鎮銀行控股公司模式下,村鎮銀行成為母銀行的“孫公司”,與直接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相比,即便個別村鎮銀行經營不善,對母銀行的品牌傷害也較小。

4.4 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

諾貝爾獎獲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為解決窮人的生活問題,解決窮人的貸款難問題萌生了創建村鎮銀行的想法和信念,而且在孟加拉國嚴峻的外部條件下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并發展成為孟加拉國乃至全世界金融界的驕傲,可見金融機構是可以在農村地區生存并發展的,孟加拉國鄉村銀行在經營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貸款對象的準確定位,主要是農村地區的貧困婦女,完整的層級組織結構,其中5個人自愿組成一個借款小組,以6個小組為單位組成一個鄉村中心是鄉村銀行運行的基礎,獨特的小組擔保機制減少了信息不對稱,降低了違約概率,另外市場化的利率和寬松的還款期限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

其中借款小組和鄉村中心是可以在我們村鎮銀行進行試驗的,一些農村地區,民間金融機構存在一種只在“熟人圈”(通常親眷除外)私人放貸的現象。在“熟人圈”內,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且雙方的行為結果是可預期的,而且違約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這樣能很好地控制放貸風險。這種現象可稱之為“信用島”現象,因此農村地區信息不對稱問題其實是可以解決的,可以將將社區農民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成員對其他人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有時還有小組成員對某人的借款進行審議,對于及時還款者的下一筆借款給予利率等方面的優惠,從而形成了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在借款小組的基礎上,可以由村里的干部或者威望比較高的人成立鄉村中心,由于他們對自己本村的情況比較熟悉,可以控制村鎮銀行的貸款風險。其中惠民村鎮銀行歷時三年探索出的“農村金融合作代理組織”制度就是對這一方法的實踐。因此,在大量、分散的“信用島”存在的情況下,如果村鎮銀行合理利用“農村族間”信息相對對稱這一特點,可以減低貸款違約概率。

五、結語

村鎮銀行主體明確,產權清晰,貸款審批機制靈活,為農村經濟和農戶提供了有效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支持;其較低和靈活的利率定價抑制了民間高利貸發展;而在許多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無法延伸的地區,更為農村提供了必需的基本金融服務。但村鎮銀行業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問題,靠村鎮銀行完全解決農村地區的“金融抑制”是不現實的,同時農村的金融需求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在發展村鎮銀行的同時也要兼顧其他農村金融組織形式的發展,如:農村資金互助社、NGO小額信貸組織等。

參考文獻:

銀監合(2013)8號

[1]劉雅祺,張非,王清漪:《微型金融的發展現狀及我國特色模式》[J].農村金融研究,2008(10). [2]阮勇.《村鎮銀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改善建議》[J].農村經濟,2009 (1). [3]王亮,雷立鈞.《村鎮銀行建立對我國農村金融影響分析》[J].金融論壇,2009(11).

[4]姚海明.《中國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探索》[J].現代經濟探討, 2009(10). [5]祝曉路.《我國農村金融體制存在缺陷及改革》[J].經濟問題,2009(7). [6]柳松,劉春桃.《村鎮銀行研究文獻綜述》[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9(12).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2篇

為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推動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農村地區。2006年12月20日,中國銀監會出臺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并以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湖北六省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2007年1月22日,中國銀監會進一步出臺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規范了試點地區村鎮銀行的設立、公司治理及經營管理等問題。2007年10月12日,中國銀監會把農村新型金融機構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市區。為了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2010年5月18日,財政部頒發了《中央財政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當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年末存貸比高于50%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村鎮銀行,按其當年貸款平均余額的2%給予補貼。2010年9月25日,財政部又頒發了《財政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財政部門對縣域金融機構當年涉農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給

予獎勵。對年末不良貸款率高于3%且同比上升的縣域金融機構,不予獎勵。2011年7月25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監會關于調整村鎮銀行組建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完善村鎮銀行組建的相關規定。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地都開始積極設立村鎮銀行,截止2011年第一節度末,全國開業的村鎮銀行已達400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

目前,國內已有學者分別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1],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2]和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3]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李曉健根據廣西農業特征、從拓展東盟市場的視角,提出要加快村鎮銀行的發展,從而支持廣西特色農業的發展,增強廣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4]同時,他還對廣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給出了促進廣西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5]

一、 廣西村鎮銀行發展概況

隨著全國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廣西也積極地進行村鎮銀行的組建,滿足農村地區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2008年6月30日,廣西首家村鎮銀行——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的開業拉開了廣西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序幕。平果國民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是由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發起組建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它的成立為廣西農村金融市場帶來了挑戰、競爭和活力,并對廣西農村金融改革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具有重大的意義。同年,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由桂林銀行作為發起人成立的興安民興村鎮銀行于11月26日開業。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廣西已有13家村鎮銀行,分別為:平果國民村鎮銀行、興安民興村鎮銀行、田東北部灣村鎮銀行、柳江興柳村鎮銀行、東興國民村鎮銀行、臨桂國民村鎮銀行、欽州靈山泰業村鎮銀行、田陽興陽村鎮銀行、桂林國民村鎮銀行、橫縣桂商村鎮銀行、南寧江南國民村鎮銀行、容縣桂銀村鎮銀行、賓陽北部灣村鎮銀行。其中,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發起成立的有5家,桂林銀行發起成立的有3家,廣西北部灣銀行發起成立的有2家,柳州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廣西興安農村合作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東莞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如圖1。

圖 1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各銀行在廣西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的數量(略)

至今,廣西村鎮銀行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拓寬了農村地區的融資渠道,為三農、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務。比如,平果國民村鎮銀行始終堅持村鎮銀行“小額、分散、流動”的原則,根據該縣的經濟特點來開發貸款產品,先后開發了農戶聯戶擔保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業企業擔保貸款、林權證質押貸款、個體工商戶抵押貸款、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可循環流動資金貸款等產品,并根據產品特點采用不同的擔保方式,有效解決平果縣域的“三農”、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資金需求,增加了企業和農戶的經濟收入。2011年,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獲得全國首屆“十佳村鎮銀行”稱號。截止2010年12月末,平果國民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0611萬元,貸款余額22935萬元,實現凈利潤856萬元。戶均貸款余額為34.82萬元,其中貸款余額在50萬元以下的有462戶,占全部貸款余額的

73%;個體工商戶貸款、農戶貸款、小企業貸款占總額比例分別為44.23%、16.08%、14.26%,如圖2。[6]廣西興安民興村鎮銀行截止2010年12月31日各項存款余額6.41億元,較年初增加3.31億元,增幅106.96%;各項貸款累計發放742筆,貸款余額4.2億元,較年初增加2.19億元,增幅108.95%;其中涉農貸款余額2.98億元,占貸款總額70.84%,貸款市場占比躍居全縣第四位。[7]據《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金融穩定報告》中公布的數據,截至 2010 年末,廣西村鎮銀行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7.86 億和 13.3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86.18% 、和 135.47% ,存貸比為 74.86% ,同比下降16.17 %。

圖 2 2010年末,平果國民村鎮銀行貸款余額構成情況

二、 廣西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社會信譽低,吸存能力差

村鎮銀行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公眾對其了解還不夠,部分人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缺乏信譽,不愿到村鎮銀行存款,而更愿把錢存到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這導致村鎮銀行在吸收存款的業務上處于劣勢,競爭力不如其他農村金融機構。

廣西村鎮銀行的社會信譽低究其因,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廣西村鎮銀行2008年才成立,成立時間較短,還未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實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二是,宣傳力度不夠,公眾對村鎮銀行的定位、意義及其金融產品缺乏足夠的認識;三是,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比較低,各出資人均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這與以國家信用為后

盾的商業銀行相比缺乏“安全感”。另外,村鎮銀行主要設立于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戶和中小企業的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造成了村鎮銀行籌資困難。目前,村鎮銀行還存在支付清算渠道不暢通,網點少等問題,這導致其便利性不足,對潛在存款客戶的吸引力下降。

(二) 經營成本高,盈利水平低

廣西村鎮銀行的客戶主要是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較多,利潤率本身較低,而風險較高。農民居住比較偏、散,客戶貸款具有頻繁、額度小等特征,導致經營成本高,影響村鎮銀行的經濟效益。村鎮銀行機構的小型化、分散化,在應對儲戶提現和其他日常運營問題上,所需的高流動性資產與總資產的比例相對較高,形成活期存款、各種匯兌頭寸較少,資金成本相對較高。與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相比,廣西村鎮銀行經營規模偏小,缺乏規模效應,盈利水平比較低。

(三) 面臨情況復雜,經營風險較大

廣西村鎮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農業自身的風險政策風險和政策風險農業自身的風險。信用風險是由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村鎮銀行的主要客戶是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這些對象的信用記錄不完善,大多未納入征信系統,因此無法運用傳統的評估方法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這使村鎮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高于一般商業銀行。政策風險主要是由于村鎮銀行的成長時間比較短,相關的政策具有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比如,人民銀行對村鎮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是否放寬這一問題并未給出明確的規定。2010年5

月,財政部在《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規定“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然而其有效期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不具有可持續性。在組建村鎮銀行的掛鉤政策方面,中國銀監會在2011年7月25日下發的《關于調整村鎮銀行組建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在地點上,由全國范圍內的點與點掛鉤,調整為省份與省份掛鉤”,也是政策不確定性的表現。農業對自然環境依賴程度比較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低,具有較大的風險。另外,廣西在農業生產方面還缺乏科學的規劃,未能按市場的需求進行規?;a,農業發展存在盲目性趨同性,而且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這些特定因素都將會對農民按時還款的能力產生影響,給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風險。

(四) 貸款投向難以保證,偏離目標定位

在《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的第三十九條中指出:“村鎮銀行在繳足存款準備金后,其可用資金應全部用于當地農村經濟建設。村鎮銀行發放貸款應首先充分滿足縣域內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已滿足當地農村資金需求的,其富余資金可投放當地其他產業、購買涉農債券或向其他金融機構融資。”這并未對村鎮銀行的資金投向給出強制性的規定,很難保證村鎮銀行的資金流向。村鎮銀行的目標定位是為“三農”服務,緩解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等問題,但同時它也是以盈利為其經營目標,由于農業具有收益低、風險大的特點,因而這兩個目標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作為村鎮銀行的股東,他們的目標就是賺錢,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村鎮銀行他們將會把貸款

投向悄悄轉向城市地區,從而背離了村鎮銀行設立時的目標定位,支農效應被削弱。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以使村鎮銀行有足夠的內在動力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保障實現其目標定位。

(五) 業務種類單一,缺乏吸引力

根據銀監會的規定,村鎮銀行擁有許多與普通商業銀行基本相似的功能。 但在實際中,與一般商業銀行相比,村鎮銀行的業務種類還比較單一,其業務處理系統還是基于簡單的內部網絡。目前,廣西的村鎮銀行還沒有接入中國人民銀行的清算系統,現代銀行的結算方式還沒有形成,信用卡及電子銀行等業務都很難開展。另外,村鎮銀行的網點也比較缺乏,無法給客戶帶來便捷的服務,這些都使村鎮銀行的吸引力減弱,無法跟普通商業銀行競爭。

(六) 管理水平不高、人員素質較差

廣西村鎮銀行從業人員管理水平與業務素質是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村鎮銀行在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方面與一般商業銀行有一定的差距,。以廣西柳江興柳村鎮銀行為例,今年8月12日其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中對學歷的要求為大學???含)以上學歷,而一般商業銀行大多要求要本科(含)以上學歷。然而,農村金融問題比較復雜,這對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與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使村鎮銀行無法根據其市場定位和農村金融需求的特點進行金融創新和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

三、 促進廣西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一) 結合廣西特色農業,加強金融產品創新

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當年廣西與東盟貿易雙邊額達到6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9%,這將給廣西帶來巨大的商機。廣西擁有豐富的農產品,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越條件,這也為村鎮銀行在廣西農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礎。因而,廣西村鎮銀行應努力結合東盟市場、結合特色農業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支持特色農業的發展,增強廣西農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形成金融、經濟之間相互促進式的發展。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村鎮銀行要“以市場為主導,以客戶為中心”,結合特色農業進行金融產品創新,以靈活的方式提供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的金融服務。

(二) 提高吸存能力、擴展資金來源渠道

政府和村鎮銀行要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加大宣傳力度,介紹村鎮銀行的性質及其開展的相關業務,增進社會公眾對村鎮銀行的了解。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從而使客戶能放心的把錢存到村鎮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是一種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維護銀行的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制度。它指的是由各類存款機構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建立保險準備金,一旦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困難或倒閉時,即可受到存款保險機構的救助,從而起到保護存款人利益的作用。該制度對不同規模、性質、背景的存款機構的保護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務的優劣,將成為客戶選擇存款銀行的主要因素,這更加有利于促進存款銀行的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另外,為進一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渠道,人民銀行可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在資產業務方面,村鎮銀行應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積極與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競

爭,爭奪市場份額。同時,村鎮銀行應當培養自身優勢,重視其他銀行所不擅長的小額貸款業務,填補市場空白。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村鎮銀行起步晚,實力有限,盈利水平低,因而政策支持在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稅收政策方面,國家應給予村鎮銀行的營業稅率與農村信用社的優惠稅率相同,即3%,從而減少村鎮銀行經營成本。同時,政府還應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政策來提高村鎮銀行開展農村業務的積極性。一方面要對完成目標的銀行給予獎勵和補貼,另一方面對有違規行為的銀行進行處罰,建立一套完整的獎、罰激勵機制。中央銀行可放寬村鎮銀行的利率政策,使其定價更加靈活,幫助其拓展市場。針對農村金融高風險、低收益的特征,政府通過建立這種風險和收益相稱的激勵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勵村鎮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的開展。

(四) 健全風險監控機制

借鑒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的成功經驗,村鎮銀行可以用農戶聯戶擔保貸款、農業企業擔保貸款、林權證質押貸款、個體工商戶抵押貸款等多種方式控制農村信貸風險。在具體的實踐當中,應結合本地區的實踐情況,建立符合實際的擔保機制,進一步擴大農村抵押擔保品范圍。根據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明晰產權,建立公開透明的農村土地使用權、牧場及其他不動產的抵押登記、交易制度,擴大抵押品的范圍,從而使農村的金融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另外,為了分散農村地區生產經營中的風險,可以引入保險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為農業提供保險服務,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最后,要完善

農村地區信用記錄,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資金需求者的信用風險評估、監控奠定基礎。

(五) 切實加強金融監管

金融監管機構應按照2007年銀監會出臺的《關于加強村鎮銀行監管的意見》中提出的“寬進入、嚴監管”的標準,嚴格根據其中規定的監管內容對村鎮銀行進行監管。村鎮銀行的經營具有高風險性和較低抵御風險能力的特征,監管部門應要求村鎮銀行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對村鎮銀行發展中出現的偏離“三農”目標的問題加強監管,保證村鎮銀行將絕大部分的資金用于農村建設,保障轄區內的農戶、個體工商及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六) 加強員工培訓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3篇

一、我行基本情況分析

我行成立以來,立足當地經濟,堅持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優先發展戰略,注重業務創新,破解融資難題,積極拓展小薇企業信貸市場,全心全意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優質、高效、富有特色的金融服務,助推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截止##年8月末,我行小微企業授信戶

戶,較##年初增加戶,增長

%。其中信貸支持小微企業用戶

戶,累計投放貸款

萬元,貸款余額

萬元。小微企業逾期應收貸款

萬元,較年初減少

萬,不良貸款余額

萬元,較年初減少

萬。

二、支持小微企業的服務措施和開展情況

(一)信貸業務開展情況

結合我市域內經濟發展情況和小微企業規模小、資金少、需求小、用款急的特點,我行細化貸款手續,縮短貸款審批時限,通過評級、授信、抵質押品評估和貸款審批“四合一”流程,隨貸隨評,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度,提高了貸款發放效率。同時管理層以及信貸隊伍積極深入有信貸需求的小微企業,幫助小微企業客戶解決實際困難,同時為企業提供發展建議。截止1季度末,我行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萬元,扶持個體工商戶

戶且無不良貸款。已確立與4家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的合作意向。

(二)我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特點

1、謀劃戰略布局,注重意識提升。我行為推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快速發展,專門成立了小微企業信貸機構,配備優秀專業人員,主攻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拓展。通過做好全轄小微企業客戶的勘察界定,細化并分類,統一規劃小微企業的信貸發展戰略布局,牢固樹立起“抓住小微企業就抓住了未來,得小微企業者得天下”經營理念,明確拓展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是優化經營結構和未來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的戰略重點,增強全轄發展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機遇意識。

2、結合企業特點,注重業務創新。我行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調研,根據不同小企業的經營特色、經營規模、管理水平和資金流狀況,一企一策,

一戶一案,為小微企業量身定做適合其需求、經營實際的融資產品,解燃眉之急,深受小微企業歡迎。

3、整合優勢資源,注重提高效率。我行充分利用全轄資源優勢,實現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的整體互動,確保小微企業金融業務處于優先地位。進一步優化流程,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小微企業“快查、快審、快放。”保證業務辦理流暢,以滿足小企業“短、頻、急”的特點。

4、強化內功鍛煉,注重團隊建設。我行著力在客戶經理建設上狠下功夫,針對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從業人員的狀況,把強化理論學習、建立學習制度,對客戶經理在職業操守、信貸政策和制度、融資品種及特點、操作流程、風險防范等方面,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組織深入小企業生產一線調查研究,并在業務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注重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導,以提升客戶經理的綜合素質,適應業務發展需要。

三、改進措施及建議

(1)科學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根據我社自身發展戰略、風險防控能力制定季度小微企業投放計劃,確保信貸投放平穩增長,防止大起大落。

(2)從嚴把握信貸政策界限。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要求的一律不得授信。重點支持對“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村鎮銀行的設立,對增加農村金融供給、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競爭多元化、支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作為新生事物,村鎮銀行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尤其是在市場準入制度、盈利能力、市場競爭力及政府扶植力度等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應該從設立模式、提高盈利水平、金融同業合作及加大政府扶植力度等方面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以促進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 市場準入制度 同業競爭

一、引言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主力軍,其設立和發展無疑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村鎮銀行發展的步伐加快,理論界和實踐部門對村鎮銀行的研究逐漸增多,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意義的觀點。

對于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具備的優勢,楊曉東、常文利(2010)認為村鎮銀行在運營方面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以服務“三農”為初衷,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另外制度設計上產權明晰、機制靈活,有助于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章芳芳(2009)認為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基金會、村鎮銀行各具特色,村鎮銀行的主要優勢在于能為農民、農業、農村經濟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務。

對于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唐曉旺(2008)認為,由于村鎮銀行組織創新能力不足、存在較高的市場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村鎮銀行在進行組織創新過程中要逐步建立創新扶持機制、可持續發展運營機制、風險轉移機制、合理的監管機制,村鎮銀行的創新機制要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對于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的定位,阮勇(2009)認為村鎮銀行在產權制度、法人治理結構、經營目標三個方面的定位不夠明確,從而制約了村鎮銀行的發展。朱海城(2010)認為金融監管部門應支持業績優良的村鎮銀行擴大股東人數,防止一股獨大,這樣既能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實現資本構成多元化,又可以改善村鎮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應注重維護村鎮銀行作為獨立法人的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和決策權,推動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鄒力宏、姚瀅(2008)認為應從產品、客戶、主要競爭地三個方面對村鎮銀行進行合理定位,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建立科學合理的村鎮銀行管理制度。

目前雖然理論界和實踐部門對村鎮銀行的發展優勢、存在問題和市場定位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討,但是現有研究成果還存在許多遺憾和不足,有待在理論上進一步深化,尤其是在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制度、盈利能力、金融同業合作及政府扶植力度等方面的研究相對較為缺乏?;诖?,本文擬在對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現狀分析基礎上,著重對我國村鎮銀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以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二、村鎮銀行發展的現狀

為解決部分農村地區“金融真空”和農村金融服務不足等問題,2006年12月20日,銀監會出臺《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按照“低門檻、嚴監管”的原則,調整和放寬了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村鎮銀行的設立首先從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湖北等6?。ㄗ灾螀^)開始試點。2007年1月,銀監會制定并發布《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為村鎮銀行進入農村金融市場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國村鎮銀行從2007年3月1日開始試點,全國首家村鎮銀行——惠民村鎮銀行成立,2007年5月,銀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村鎮銀行監管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對村鎮銀行的監管。2007年10月,中國銀監會決定擴大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試點范圍,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范圍由先期6?。▍^)擴大到全國31個?。▍^、市)。截至2011年末,共有726家村鎮銀行成立。

目前,村鎮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的地位穩步上升。首先,村鎮銀行業務品種創新較多,除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中長期貸款、結算、貼現等銀行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外,各地村鎮銀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關業務,如土地流轉質押貸款、林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業務品種。其次,村鎮銀行運營效率較高,由于村鎮銀行層級簡單,決策鏈條短,使得村鎮銀行提供貸款程序便捷、時間短,這使得村鎮銀行在金融市場競爭中逐步建立了堅實的客戶基礎。最后,村鎮銀行的設立在增加農村地區金融供給的同時,推動競爭有序的農村金融市場的形成,提高了農村金融市場的整體運行效率。與農村社相比,大部分村鎮銀行貸款年利率都較低,且借款和還款時間更為自由,如湖北漢川農信社一年前貸款利率在7%~12%左右,民間借貸利率在18%左右,而村鎮銀行平均利率為7%~8%左右。較低的貸款利率降低了農戶的融資成本,擴大了農戶的融資需求,同時有利于農村地區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服務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的構建??傊?,村鎮銀行的設立標志著農村金融改革由存量改革進入到增量改革階段,為艱難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注入了新鮮血液,為我國“三農”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是農村金融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三、村鎮銀行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市場準入制度存在缺陷

村鎮銀行的大規模推廣進展受到抑制的根源在于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制度存在缺陷。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雖然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萬元人民幣。但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最大股東必須是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且單一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單個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單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或單一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及其關聯方合計持股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0%。這樣的規定,一方面將市場上一些積極想進入金融市場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拒之門外,致使市場準入門檻抬高,發起人選擇面過窄,限制了村鎮銀行的普及推廣;另一方面大型商業銀行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村鎮銀行盈利能力低、運營風險大、員工素質低、投資回報慢,如果發生破產風險還會影響發起行的信譽,所以主要商業銀行設立村鎮銀行的態度很不積極,村鎮銀行的推廣進展相對比較緩慢[1]。另外,村鎮銀行大多是作為獨立法人機構設立的,這樣的銀行經營規模小,綜合服務水平低,發揮的功能不到位并且發起行設立獨立的村鎮銀行管理成本較高,經濟效率較低,不具有規模效應,而且新設銀行經營管理易受發起行干預嚴重,喪失自主性,逐漸淪為發起行的分支機構。

(二)盈利能力受到限制

由于農村市場的特殊性及客戶群體的局限性,村鎮銀行主要的業務以向農戶和微小企業發放小額貸款為主。目前村鎮銀行發放的貸款額度一般為2~10萬元,其中二萬元一下的小額農戶貸款無需實物抵押擔保,只需根據農戶的信用狀況來決定是否貸款,且貸款的期限較靈活,利率也可以在國家基準利率的基礎上略作上浮自行商議決定,通常較農信社低。

這種小額貸款限制了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首先,村鎮銀行作為獨立的法人機構應該追求利潤最大化,和其他商業銀行一樣,客戶結構以大客戶為主,但是,村鎮銀行為了服務三農,業務必須符合農戶和中小企業需要,也就是必須經營適合農村市場需要的小額貸款為主。村鎮鎮銀行因為其出身的特殊性,限制了其在更廣闊的市場上攫取利潤。其次,與一般的貸款業務不同,小額貸款業務考察的并非商業信用而是個人信用。因此,貸款的風險難以量化評估,通常的辦法是派專門人員實地調查。但是每個客戶的貸款數量少,而貸款的人數又非常多,如果村鎮銀行想在小額貸款業務上取得成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經營成本很高。最后,小額貸款因其發風險大,成本高,應采用更高的利率來維持經營的高成本,但是在中國農村市場推動高利率非常艱難,社會上普遍認為村鎮銀行如果要為“三農”服務,利率越低支農效果才越明顯,現在村鎮銀行的小額貸款利率甚至比農信社還要低,這嚴重制約了村鎮銀行的盈利水平。

(三)市場競爭實力弱

在原有的農村金融市場上,高端的較富??蛻魳I務規模較大,是大中型商業銀行的穩定客戶,中層客戶市場長期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占領,低端客戶往往金融需求較小。村鎮銀行在這種環境下拓展業務、搶占市場,勢必加劇競爭。第一,大型商業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上本來就具有很多優勢,如結算系統完善、公信度較高、服務質量較好等。許多農村企業及經濟狀況較好的農戶一直是大銀行的固定客戶。為了攫取市場利潤,很多大銀行開始關注中小客戶需求,甚至推出了一些專門的支農產品和業務[2]。第二,縣級以下的金融機構競爭日益激烈。農村信用合作社雖然在制度和經營上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因為其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時間較長,經營與農村相關的業務經驗較為豐富。此外,近幾年,小額貸款公司在農村市場比較活躍,爭奪了部分貸款業務。部分農戶也通過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解決了部分金融需求。第三,一些外資金融機構,也參加到競爭的隊伍當中,相對于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的熱情更高[3]。

(四)政策扶植力度不夠

村鎮銀行自成立伊始,就肩負著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社會責任,而支農貸款的特殊性使得村鎮銀行的發展受到很多限制,但村鎮銀行在政策優惠上卻并未獲得與農村信用社同等的待遇。村鎮銀行在營業稅、所得稅方面,比照其他商業銀行的標準,但農信社不僅在稅收上享受優惠政策,財政還對農信社發放農業貸款進行貼息,由于村鎮銀行在履行支農使命時的負擔較之農信社更為沉重,為了自身的生存發展,村鎮銀行則逐步放棄支農目標,而像盈利目標傾斜。

四、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村鎮銀行設立的新模式

顯而易見,村鎮銀行設立的條件過于苛刻制約了村鎮銀行的推廣進程,但是由于銀行業風險的特殊性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能力有限,短期內設立村鎮銀行的條件放寬可能性較小。而規?;?、批量化的成立村鎮銀行更有利于發起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推進村鎮銀行發展,2010年5月,中國銀監會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有關事宜的通知》,為村鎮銀行提供了三種發展模式——“總分行制”、“管理總部制”、“控股公司制”。這三種模式各自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因此,在今后設立村鎮銀行的過程中,選擇何種模式應該因地制宜,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發展模式。比如,總分行模式適合發起行在一個地區內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而如果發起行想將網點鋪設至全國各地,管理總部制和控股公司制應該更符合要求[4]。

以上三種發展模式至今都還處于嘗試階段,并沒有大規模擴張,也沒有任何一種模式對村鎮銀行的設立表現出強大的推動或促進效應,因此仍需對村鎮銀行設立的新的模式不斷探索,不能拘泥于現有模式,對于那些可行性強、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確實有推動作用的模式都可以積極大膽的嘗試,爭取早日幫助村鎮銀行走出發展困境,推動村鎮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的擴張。

(二)提高業務盈利水平

首先,小額的貸款業務因其具有支農的社會效應,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目標之間存在矛盾,所以村鎮銀行應該在盈利也服務社會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如果村鎮銀行業務不能做強做大,就將小額貸款業務持續經營下去,逐漸培養自己優秀的穩定的客戶群,在這種長期的流動中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其次,推進村鎮銀行利率市場化進程,這樣村鎮銀行經營的小額貸款可以根據市場的供求決定而提高利率水平,銀行經營小額貸款的高成本才能收回,利潤空間才能擴大。

最后,村鎮銀行應該學習吸收外國社區銀行經營小額貸款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例如農行在推行小額貸款時,曾借鑒格萊珉銀行經驗推出一套“五”字客戶調法——看、摸、查、訪、網。這個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因為中國農村的信用基礎和市場環境與國外差異較大,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研究符合自身特色的小額貸款經營方式,提高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推動村鎮銀行持續發展。

(三)加強與金融同業合作

村鎮銀行以現在的實力與其他金融機構競爭不具備優勢,但為了在農村站穩腳跟,就必須面對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壓力。村鎮銀行不能以價格戰略等“硬碰硬”的手段競爭,而應爭取在競爭中求得共贏。首先,可以積極與大銀行展開合作,如面對金額過大的貸款,村鎮銀行可以與大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合作完成,這樣既不損失客戶,又有效的分散了風險。其次,村鎮銀行要學習其他金融機構在農村開展業務成功的經驗,吸取教訓,少走彎路,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強大起來。由于金融產品具有易復制性的特點,不同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嚴重趨同。村鎮銀行作為未來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力軍,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凸顯自己的特色與優勢,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村鎮銀行要充分發揮自己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等優勢,積極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要根據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創新。例如,在種植業為主的地區開發適合種植業的貸款、在養殖業為主的地區為農戶提供適于養殖的金融產品[5]。

(四)加大政策扶植力度

首先,政策上應該政策上應該給予村鎮銀行貸款性利差補貼,并允許村鎮銀行申請央行在貸款,提高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其次,使村鎮銀行享受與農信社相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并對村鎮銀行發放涉農貸款進行風險補償或獎勵,降低村鎮銀行提供涉農貸款的經營成本,促使村鎮銀行堅持服務“三農”的目標不動搖;最后,應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提高村鎮銀行的風險抵抗能力,增強存款人對村鎮銀行的信心,同時,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開發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保險品種,增強農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藝良.村鎮銀行模式之困,“控股公司制”美夢難現[N].農村金融時報,2011-5-9(7).

[2]鄒力宏,姚瀅.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8(4):58-60.

[3]章芳芳.村鎮銀行的界定與特點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3):50-52.

[4]李凌.村鎮銀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J].金融經濟,2010(4):114-115.

[5]郝飛,孫金霞.解惑村鎮銀行生存現狀[N].農村金融時報,2011-5-10(7).

作者簡介:劉田田(1989-),女,河北承德人,安徽大學2011級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貨幣銀行。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金融改革的發展,村鎮銀行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提供機構,對于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完善,滿足農村居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由于我國村鎮銀行發展起步較晚,村鎮銀行在管理理念、經營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陷。優化村鎮銀行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不僅可以提升村鎮銀行自身的發展潛力,更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山東省內村鎮銀行管理和運營現狀的調研,分析了山東省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總結了村鎮銀行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網絡技術平臺的支持、缺乏完善的監督制度等,針對村鎮銀行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村鎮銀行;發展特點;信用體系

1引言

根據我國頒布的《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符合規定的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p>

村鎮銀行作為農村新型的金融機構,它的設立是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一次創舉,是金融監管部門著眼于農村經濟的長期可協調發展做出的一次新制度安排。村鎮銀行不僅支持和促進了農村建設的發展,在存貸款方面為農村居民提供了便利,而且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中小微型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為農村經濟、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村鎮銀行的商業特性與一般商業銀行沒有太大差異,具有市場化運營特征,但作為我國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同時擔負著為“三農”服務的社會責任,在增強農村金融市場的資金供給,大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其能否發展成一個既能盈利又能有效服務“三農”的新模式,已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國外關于村鎮銀行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內容也相對全面,有國外學者通過對50個國家社區銀行進行研究發現,社區銀行的發展水平與中小企業的發展程度密不可分,并且社區銀行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社會經濟的整體水平。有國外學者認為社區銀行在經營中存在一定的風險,社區銀行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降低風險,提高銀行的收益率,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場中占據優勢。有國外學者認為社區銀行經營范圍過小,容易產生經營風險,對預期收益造成影響。有國外學者認為村鎮銀行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需要頒布相應的促進政策,幫助村鎮銀行的發展,同時,村鎮銀行的良好發展有利于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國外學者通過研究國外的社區銀行,認為社區銀行的規模影響其發展,規模越小,其發展受到的阻礙越多,甚至面臨被并購的風險。

鄒力宏(2008)認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可以極大的完善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與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等一起為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持。曲小剛和羅劍朝(2013)通過研究表示,村鎮銀行的發展離不開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只有開拓多元化合作渠道,才能實現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王吉恒等(2014)通過研究指出,村鎮銀行的發展出了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以外,還需要通過自身創造持續的盈利,除了依賴基礎的信貸業務獲利意外,還需要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長期受益。王曙光和王東賓(2015)認為村鎮銀行的發展,必須堅持“小規模、專業化”的戰略,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李明賢等(2016)通過研究指出,我國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信息公開制度不完善、股權轉讓機制不健全等多個方面。

2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特點

2.1村鎮銀行發展概況

2006年年底,我國國銀監會先后發布了《意見》和《規定》文件,首選了四川、青海、吉林、湖北、內蒙古、甘肅六個省區作為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試點區域。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于2007年3月份最先開業,至此,開辟了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之路。次年10月份,銀監會宣布在全國31 個省市全面推行農村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試點,各省市的村鎮銀行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起來。截至20117年末,全國已組建村鎮銀行上千家,已開業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0%以上都用于“三農”和小企業,其中農戶貸款余額占50%以上。村鎮銀行的出現,提高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運行效率,填補了部分地區農村金融服務空白,對促進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2.2村鎮銀行設立情況分析

銀監會在其頒布的《規定》文件中,明確指出,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并以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依據相關規定,銀監會對設立村鎮銀行的準入資本范圍限制比較寬泛,要求

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 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 萬元人民幣,皆低于一般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限額,但要求必須為實收貨幣資本,且發起人或出資人需一次性繳足。

村鎮銀行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有限責任制和股份有限制兩種,可以有多個發起人,但是其股東至少有一家為持股比例不低于20%。若銀行業某金融機構是唯一發起人持有該村鎮銀行全部股份,則應采取一人有限責任制形式。

2.3村鎮銀行不同之處

第一,服務對象不同,相較于商業銀行,村鎮銀行主要服務于縣域范圍內的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社區、農村居民等,具有管理層級少、扁平化決策、經營方式靈活等特點,主要為“三農”服務。第二,市場定位不同,傳統的商業銀行遵循的市場定位基本上是“貸大不貸小,貸城不貸鄉”,村鎮銀行則基于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的市場定位,打破農村金融的沉寂,為支撐農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第三,注冊要求不同,傳統的商業銀行一般要求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要求的最低注冊資本分別為1億元和5000萬元人民幣,而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門課顯著降低,為資本流入農村,激活農村金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3村鎮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

3.1經營管理方面

第一,產品及業務創新能力薄弱,雖然村鎮銀行的經營范圍比較全面,但是缺乏農村金融特色,缺少真正符合農村社會、經濟、金融發展的具體產品,尤其是關于農村居民住房、農村居民子女教育、農村土地經營承包等信用和抵押貸款產品幾乎沒有。第二,村鎮銀行業務模式比較單一,目前全國范圍的村鎮銀行都很少開通電子銀行、外匯業務等服務,也缺乏投資理財、擔保咨詢等業務開辦條件,極大限制了村鎮銀行的發展。第三,村鎮銀行由于其特殊的市場定位,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吸儲”困難,村鎮銀行相比較其它商業銀行在大眾心中的認可度、知名度都較低,信譽積累相對薄弱,且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為低收入的廣大農村居民,其目標客戶的閑置資金也較少。第四,村鎮銀行大都經營規模較小,網點多位于縣域、鄉鎮,很難吸引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加入,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3.2外部服務環境方面

第一,政府扶持力度薄弱,村鎮銀行面臨規模、地域等條件的限制,立足農村,服務三農,政策的支持是幫助其成長、發展的關鍵。然而目前,國家對于村鎮銀行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并沒有實施到位,村鎮銀行在營改增前征收的營業稅高于農村信用社;且國家并沒有對村鎮銀行發放貸款提出明確的貼息政策,而對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都有相應的貼息政策;村鎮銀行的控股股東一般為金融機構,多數比較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在股東大會中缺乏話語權。

第二,村鎮銀行的結算系統相對孤立,辦理跨行轉賬匯兌等業務難度較大,需要依靠農村信用社等第三方通道來辦理此類業務,極大限制和制約了村鎮銀行的發展。且村鎮銀行未加入銀聯,無法提供多品種、高效率的結算服務,結算方式過于單一。

第三,農村信用環境不理想,多年以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問題未曾被關注和重視,現行經濟社會缺乏成熟、完善的農村信用體系,主要表現在,農戶提供信息不夠真實,農戶信用檔案信息系統不完善,缺乏農村居民收入監控渠道等。

3.3法規監管方面

第一,目前我國針對村鎮銀行的監管并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只有對村鎮銀行建設的指引性文件,基于立法層面的內容較少,缺乏對村鎮銀行業務范圍、存款準備金率等方面的限定。第二,監管難度較大,村鎮銀行顯著的業務特點就是涉及金額小,頻率高,有的村鎮銀行規模較大,有的規模較小,村鎮銀行之間差距顯著,監管機構難以實施統一管理。

4優化村鎮銀行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4.1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

第一,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村鎮銀行必須分析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深耕農村,積極創新自身產品,提供具有特色的農村金融產品,吸引廣大農村居民。同時,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務吸引存、貸款,大力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地方特色資源抵押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業務,積極推廣應農民信用評估為基礎的普惠型農民小額信用貸款。

第二,村鎮銀行作為新興金融機構,缺乏大眾的信任度、認可度,因此,村鎮銀行應該積極利用新媒體網絡等資源,進行正面的宣傳和報道。深入農村基層,讓農民真正了解村鎮銀行的業務范圍、優勢、特色等實際情況,加強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度和信任度。

第三,加強人才培養,雖然村鎮銀行的規模相對較小,但村鎮銀行自身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方面為提高銀行產品創新能力提供源動力,另一方面為銀行提供高水平服務奠定基礎。村鎮銀行應該注重人才的培養,定期開展培訓,積極培養現有的工作人員,成長為高素質人才,同時,應該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防止人才的流失。

4.2優化外部環境

第一,加強政府扶持,同時降低政府的不正當干預。國家應該從稅收政策、貼息政策等方面為村鎮銀行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時,應該在村鎮銀行的管理、經營、運行過程中適當的放手,減少干預。例如,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稅收減免,提供一定的貸款貼息,給予其一定的利率浮動空間。

第二,改進現有的結算系統,將村鎮銀行的結算系統納入銀聯清算系統,解鎖更多的結算渠道,完善結算功能,提升服務效率。

4.3強化金融監管

第一,完善監管體系,參照國外社區銀行的先進經驗,我國村鎮銀行可以采取以政府監管為主導,村鎮銀行內部監督控制為依托,社會監督為補充的監管體系。同時,修改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村鎮銀行的法律地位、產權關系等內容,使監管者在監管的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細化監督細則,目前村鎮銀行的準入標準比較寬泛,各村鎮銀行體量、規模相差懸殊,相關部門應該嚴格準入機制,規范人員從業資格,嚴格審查股東及高管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細化考核、監督、問責機制,加強風險預測和監督,全方位降低村鎮銀行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鄒力宏,姚瀅.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8(04):58-60.

[2] 曲小剛,羅劍朝.村鎮銀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03):112-120.

[3] 王吉恒,于巖熙,李芳儀.我國村鎮銀行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4(06):107-110.

[4] 王曙光,王東賓.村鎮銀行的定位與挑戰[J].中國金融,2015(23):37-39.

[5] 李明賢,羅荷花,易蕊琦.中國村鎮銀行發展、制度改革與路徑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16(04):18-24.

村鎮三農問題銀行服務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有關部門利用試點到推廣的模式總結了一套系統的發展理論體系。其中有關于產業互動和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的論述,更是成為了學界廣泛議論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村鎮銀行如何發揮支農惠農的作用,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城鎮化的落實,就成了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分析了城鎮化背景下村鎮銀行的特點與任務;其次,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歸因;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村鎮銀行風險控制的若干建議,希望給學界和業界提供一些啟發。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控制措施

引言

農業自古以來都需要看天吃飯,這說明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這不僅與當年的天氣氣候有關,同時還受到農戶種植技術與勤勞程度的影響。而目前的村鎮銀行中,也出于種種考慮而將資金投入到其他領域,支農惠農成為了一句漂亮的口號。由此可見,在現階段的村鎮銀行經營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就顯得十分迫切了。

一、城鎮化背景下村鎮銀行的特點

(一)新型城鎮化和村鎮銀行的興起

城鎮化主要體現在非農業人口的聚集上,但是由于我國特殊的情況以及農業大國的身份,因此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也比較特殊。在發展當代工業與信息化技術的同時也需要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借助于機械化手段來實現協調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相應的政策來扶持,同時也需要金融領域提供幫助,村鎮銀行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經過銀監會的牽頭指導,逐漸在村鎮涌現了一大批致力于面向農戶的中小型金融機構。這種辦法雖然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農戶的融資渠道,但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比如在農業生產中固定投資較少,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就缺乏抵押物,經常造成業務的停滯與擱淺。此外,由于農戶在信用方面的數據也比較少,銀行也就難以真正的進行審批和評估。

(二)新型城鎮化中村鎮銀行的特點

村鎮銀行與普通商業銀行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市場地位上,由于服務人群的不同因此業務范圍和形式也存在較大的差別。首先,村鎮銀行主要服務農戶,滿足農業和副業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需求。這種業務的貸款額度通常來說較小,周期也比比較短。其次,考慮到農業生產中缺乏固定資長,而且農戶的經濟水平也有限。因此村鎮銀行在政策上也給予了放寬,比如在兩萬元以內的貸款業務中,不需要進行低壓或者擔保就能夠立馬獲批。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村鎮銀行在組織架構上也十分特別,采用一級法人的管理辦法能夠有效地改善內部信息溝通,使決策盡快落到實處。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村鎮銀行的卻給農村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推力,成為了農戶融資貸款的重要手段。

(三)新型城鎮化中村鎮銀行的任務

在以往的村鎮金融市場中,農戶主要依靠農村信用社等進入機構進行融資。但由于業務范圍不同,針對部分金額小信用低的用戶往往就不予審批,給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相反村鎮銀行的出現則打破了原來固有的市場格局,與傳統的四大行與信用社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與結合。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充分地完善整個金融生態鏈,給農戶提供優質和全面的金融服務。同時,村鎮銀行深入到農戶中,借助于地緣、血緣關系將個人信息以及信用情況進行綜合的考量,從而為農戶提供貸款。除此之外,村鎮銀行的業務也比較靈活,尤其體現在面向小農戶的信貸中,更是以其簡單快捷的手續以及低低壓和擔保的特點,甫一出現就受到了農戶的一致好評。

二、新型城鎮化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分析

(一)市場定位與業務不符合

村鎮銀行成立的初衷主要是服務農戶,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方式來促進城鎮化建設。但實際上部分村鎮銀行為了謀求自身的利潤與發展,更多的將資金注入到縣城中,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可謂是微乎其微。部分村鎮銀行更是直接在縣城設址,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也往往以此為核心向周圍輻射。通過對經濟的村鎮銀行營收支出就能看出來,其中農業貸款在總體業務中占比竟不足一個百分點,這足以引起業界的深思。村鎮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發起的金融機構,也具備著鮮明的營利性。而政策法規僅僅強調了支農惠農的責任,卻忽視了規范和引導市場,最終也使得業務與定位嚴重不符。在這種情況下,處于對利潤的考慮就會導致農戶的貸款融資風險進一步提高。

(二)存貸結構存在安全隱患

存貸結構能夠客觀地反映出村鎮銀行的經營狀況,而且也使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從我國現階段的村鎮銀行來看,普遍存在存貸結構失衡的現象,給資金斷鏈以經濟呆壞賬埋下了風險隱患。在銀監會出臺的相關政策中,明確的對村鎮銀行的業務區域進行了規定。如此一來村鎮銀行就難以進行跨地區的吸儲,這更加劇了現有的存貸結構問題。從農業生產來看,農戶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形成盈余,因此在農村地區銀行主要經營貸款業務,而資金得不到有效地補充。一旦在部分業務中出現了經營不善等問題,農戶則短期內無力償還,導致呆壞賬的出現。從2013年發布的數據來看,村鎮銀行的存貸比竟高達九成, 這無疑反映出現階段業務存在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改善甚或會影響到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支農效果不佳風險極大

實際上在村鎮銀行出現之前,農村信用社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由于業務范圍的緣故難以滿足農戶的小額信貸業務,村鎮銀行正是基于此才發起的。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村鎮銀行也仍然存在著業務單一的問題,對農戶的幫助還相當有限。首先,村鎮銀行的主要營收也是來源于農村地區的存貸款,然而這恨到程度上受到農業發展程度的制約,十分不穩定。其次,在業務上雖然較以往有一定改善,但是仍不能給農戶提供個性化的業務方案。嚴重同質化的業務也使村鎮銀行的優勢蕩然無存,農戶獲得的支持自然也大打折扣。最后,村鎮銀行目前的系統建構還不完善,這使得銀行業的許多業務無法順利開展。比如村鎮銀行采用的是當地的業務系統,因此在異地就不能使用存貸款業務。而且由于嚴格的地域限制,同行間的拆借也未能實現。

(四)監督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監督管理機制的缺失也是導致風險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農業生產的收益與風險不成正比,在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中農戶的存款以及固定資產較少。同時村鎮銀行由于實例薄弱的原因,在業務中抗風險能力也不盡如人意。兩相影響之下,就使得村鎮銀行業務體系十分脆弱,如果沒有內外部的監督管理則很可能造成金融的混亂。而在村鎮銀行中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部分業務人員甚至不具備相應的能力,市場出現一些不當的操作。而也有部分地區的村鎮銀行為了實現成本控制,一味的精簡人員采用了一人多崗的辦法。這實際上更令風險問題加劇,在內部首先就出現了業務辦理不規范的現象,使呆壞賬問題惡化。而外部監督管理則更多依賴于發起行的監督,董事會成員對實際情況不甚了解,自然也難以正確的決策。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村鎮銀行風險管理措施

(一)準確把握三農市場定位

要進行村鎮銀行的風險控制首先就要從定為入手,一方面把握準面向的受眾群體,一方面要不斷的提升自身實力。針對目前村鎮銀行“脫農化”的現象,還需要讓業務回歸本源,重新服務于農村領域。筆者建議,在設點選址上仍然可以將總部設置在縣城內,但相應的也需要在農村安排辦事處、分行等負責人,真正的將村鎮銀行推向農戶。比如可以建立起社區銀行,利用社區內的人際關系來開展業務,同時在風險控制上也更加簡單。這也正好符合黃興國提出的正金字塔體系,在業務開展和辦理上能夠簡化程序,給農戶提供更多的便利。最重要的是,村鎮銀行應該將業務重心放在涉農貸款上。本身在經營過程中存貸比例就嚴重失衡,如果在業務上不進行著重的安排,則會另農村地區得不到良好的發展。

(二)完善農戶信用評價體系

作為一種草根銀行,雖然是由商業銀行發起的但是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仍采用的本土化方式。前文也曾提到過,由于農業生產的固定資產投入較少,而且農戶的儲蓄也嚴重不足。因此在存貸款業務中如何進行有效的信用評級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需要完善現階段的評估體系。筆者建議,村鎮銀行應該與其它的機構進行數據的共享,以大量的數據來真實客觀的反應農戶的信用狀況。比如通過消費狀況、在當地區的風評以及農業生產技術等方法入手,從而對該業務中的風險進行合理的估算,給業務辦理提供數據支持。不僅如此,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村鎮銀行也可以積極地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對農戶過往的存貸款業務進行記錄,通過這種方法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同時為大數據業務的開展打下基礎。

(三)豐富現有金融業務形式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對于存貸款業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村鎮銀行也必須豐富自己的業務形式,給農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實現經濟效益,同時也必須給農戶帶來實質性的幫助。筆者建議,村鎮銀行應該進行業務的分層,針對經濟情況與償還能力不同的農戶出臺相應的業務。甚至可以在當地根據特殊的需求,來實現個性化的業務辦理。通過這種手段有效的避免了以往呆壞賬的情況,農戶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申請最終償還的幾率也較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抵押擔保的過程也可以豐富形式,讓業務辦理更加方便。比如可以利用林權、地權等資產進行抵押,這不僅解決了農戶固定資產不足的問題,而且也減小了村鎮銀行面臨的風險。

結語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相關的政策一直在推行村鎮銀行,以期給農村金融注入新鮮的血液。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脫農化以及業務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金融風險問題也進一步加劇。為了緩解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準確地把握市場定位,以更加多樣的業務形式和完善的評價機制來營造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真正給農戶帶來好處。

參考文獻:

[1]張鵬.城鎮化背景下的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03):100-106.

[2]曾洵.我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問題研究[J].財政金融,2015(02):09-11.

[3]曲小剛,羅劍朝.大型商業銀行培育村鎮銀行的績效考察——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J].金融論壇,2016(02).

[4]樊巍.對民間資本入股村鎮銀行問題的若干思考[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4(01).

[5]高笛.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探究[J].經濟與金融,2018(02):57-59.

上一篇:行政法律方法創新論文范文下一篇:小學體育情境教學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