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

2023-09-26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牽涉的內容也日益增多,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高校新聞發言人能夠幫助學校同媒體打交道,建立良好與穩定的互動關系,在促進高校同社會、媒體之間溝通的同時增強危機管理能力。但是,若高校任由不實信息通過媒體放大與傳播,就會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主動權。文章圍繞高校相關專業對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的教育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向高校輸送更多優秀的新聞發言人人才,化解其在復雜社會環境中的危機。

【關鍵詞】高校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教育培養

高校新聞發言人是危機處理的首道屏障,可為危機的化解爭取寶貴的時間,求得社會理解與寬容,對高校權益與安全予以維護。

高校新聞發言人應具備的媒介素養

1.明確“傳播者”身份定位

高校新聞發言人本質為傳導信息、溝通輿情的傳播者。發言人代表學校對外發布信息,告知公眾他們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完成上情下達、下情上傳、釋疑解惑、反映民情的任務,最終推動高校與公眾之間的良好互動。因此,高校新聞發言人的發布行為是獲得校方授權的。高校新聞發言人應進一步遵循政治意識和擔當精神,不斷把握業務精髓,依據擁有的授權,順暢發布信息,準確闡述高校的立場。

2.認識新聞本質與使命

相關學者指出,新聞是與人們的社會生活顯著相關的、打破常態的事實傳播,它用來減少和消除人們認知上的信息不對稱狀況,為社會提供信息安全保障。高校新聞發言人代表高校發布信息、解疑釋惑的職責與新聞的本質和使命異曲同工,他們必須清楚認識新聞的本質和使命,向公眾迅速、準確提供高校事實,不斷減少與消除公眾同高校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3.掌握前瞻性與宏觀性策略

新聞發言人須站在宏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把握新聞發布行為,對發布活動的認識不應僅停留于細枝末節的操作環節。高校新聞發言人要把握高校與公眾間信息的傳播規律,做到對信息的擴散節奏心中有數,提前做好應對信息需求的準備。前瞻性、宏觀性策略有利于合理安排調度人員與快速全面收集信息,保證發布渠道的暢通以及信息的及時反饋。

4.熟悉傳播規律與各類媒體特征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新聞發布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發言人必須適應這種變化,掌握各種媒體,尤其是新媒體的相關信息。目前,全國有75家教育部直屬高校都已經開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平臺,其中73所開設了官方微博。除了這些,微博、微信、APP等,都應該成為高校新聞發言人的常用工作平臺。這種結合不同媒體的特點和傳播規律的優先規劃意識,都應是高校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的重要方面,因為它是發布水平更專業、更高效的源頭所在。

高校新聞發言人與相關專業學生媒介素養現狀

筆者在進行現狀調查時隨機選取了8所高校,對相關新聞發言人及相關專業的學生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問卷與有效問卷分別為471份與453份。經分析,學生具有的高校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1.過于依賴網絡等新興傳播媒介

在接觸率較大的幾種媒介中,選擇網絡媒介的學生數量約占總人數的94%,日均上網時間為3h~5h,表明學生對網絡等新興媒體的依賴性較大,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介已然成為他們學習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2.信息鑒別能力差

網絡信息紛繁復雜,很多學生難以辨別真實與有效信息。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將近八成的學生表示自己在上網時并未制訂相應的計劃,他們通常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此外,約77%的學生并不清楚獲取相關信息的具體途徑,他們對媒介知識的學習停留在自我判斷與接受的階段。

3.媒介素養教育途徑窄

在媒介信息的利用困境上,約82%的學生認為太多的信息增加了篩選的難度,近六成的學生認為受眾在媒體內容前扮演的只是被動接受者的角色。針對“若媒體發布信息出現偏差或錯誤,你會持以何種態度”的問題,幾乎有79%的學生做出“無所謂,不會有什么明顯想法”的選擇。以上種種均凸顯了學生當前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的缺失。

高校新聞發言人與相關專業學生媒介素養的教育與培養1.摒棄傳統觀念,最大化利用資源

高校新聞發言人與相關專業在對學生進行媒介素養的教育與培養時應對傳統觀念予以摒棄,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條件,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其一,針對專業的新特征,可在觀念引導下培養他們“專業開拓者”的角色認知,增強主動與獨立接觸,并積極使用媒介的能力;其二,對地區優秀的媒介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與利用,采用實習實訓方法與地方媒體建立聯系,加速媒介素養教育與培養工作的有效開展。

2.培養學生使用與制作媒介的能力,提高專業素養

教師應向學生傳授基礎媒介使用與制作技能,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獨立制作采寫、設計、策劃,經過實踐檢驗并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不斷提升專業媒介素養。此外,高校及專業教師應舉辦新聞發言人點評活動,使學生在接受批評質疑及分析評價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解構媒體語言的能力。

3.關注政府政策法規及高校相關制度

高校新聞發言人的公民意識、法制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等職業素養須接受新聞政策與法規的培養與約束。高校新聞發言人與相關專業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政府政策法規的新動態,以政策調控為視角制訂現代大學制度,實施針對性教育教學,培育學生的專業媒介素養。

從長遠來看,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的培養及其制度的建立已成為現代大學制度建立的重要內容。就高校領導及新聞發言人與相關專業的教師而言,應采取有效的教育與培養措施提升學生的專業媒介素養,強化其發揮職能角色的作用,以向高校自身輸送優秀新聞發言人人才。但是,新聞發言人媒介素養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發布活動中不斷地學習和總結。同時,高校也要通過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明確議事原則,為學生拓寬空間,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梁利偉:《高校新聞發言人的媒介素養》,《青年記者》2012年第14期,第18-19頁。

[2]李芒、徐會:《“準新聞人”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及培養途徑探析》,《宿州學院學報》2011年第7期,第56-58頁。

[3]史雅娟:《論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途徑》,《新聞知識》2010年第11頁,第84-86頁。

作者單位:西安航空學院陜西西安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2篇

探討媒介融合的事實,我們不難發現,媒介自出現之日起,就不斷交融、聚合,相互激勵、競爭,共同發展、進步。媒介從上古時期的非語言媒介發展到語言媒介,從實物媒介發展到符號媒介,從紙質媒介發展到電子媒介再到數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獨立于后者。兩者一直構成發展又并存的關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擔任和諧共榮的角色。

“融合”一詞與大眾傳播真正意義上的聯姻,源于20世紀70年代中葉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媒體間的整合”正是這一時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整合的動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傳統媒體在面對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時的競爭壓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臺和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傳統媒體介入、整合新興媒體是其必然的選擇。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進入大眾視野的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媒體特質開始得以不斷彰顯,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敏銳的大眾傳媒的弄潮者就已經感覺到了互聯網技術對于媒介的潛在價值,越來越多的傳媒公司開始進人互聯網行業,實行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融合。許多報紙都開始開設網絡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網站,電視臺也開始把部分視頻節目上網,廣播的在線節目也逐漸增多。與此同時,傳統媒介豐富的信息資源和龐大的受眾市場也激發了與媒介相關的企業強烈的贏利欲望。所有這些,都推動了媒體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這一全新的詞匯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被大眾傳媒的從業者頻頻提及。

作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態,不同媒體的整合已經發生并正在進行,即便如此,我們同樣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僅僅依靠媒體自身在激烈的競爭中產生的壓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質,歸根結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動力來源于技術的力量。新的傳播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出現,不僅使得媒介的傳播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數字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傳播方式和媒介形態的革命,使得傳統的媒介邊界走向消解,為媒介內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終引發了新一輪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對“數字技術”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難的,但是數字技術的本質特征卻可以用6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開放”,具體而言,不論是文字、圖片、音頻還是視頻等內容,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以“0”和“1”的數字形式進行處理,并通過不同的傳輸平臺傳播,而受眾亦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不同的終端來接收。終端可以是收音機、電視機,也可以是計算機、手機、PDA等。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媒介內容的存儲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上涇渭分明的媒體之間的界限。在數字技術時代,從嚴格意義上講,所有的傳媒內容都將以同樣一種數字格式來存儲,從而最終都成為數字傳媒。它表現為,傳統的單一屬性(如平面媒體、音頻媒體、視頻媒體等)的媒介終端向視聽多媒體終端進化;以往只有單一服務的網絡(如電話網和有線電視網)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擔其他網絡的職責;一直局限于特定業務的媒介組織也開始在政策的允許范圍內嘗試著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

以廣播為例,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廣播開始由模擬信號轉為數字信號,由單向傳輸轉為交互傳播,由區域業務轉為全國乃至全球業務。

數字技術的出現,所打破的不僅僅是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從大的平臺來看,把語音、數據和圖像信號編碼成“1”、“0”符號進行傳輸,成為電信、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的共同語言。所有業務在數字網中都將成為統一的0/1比特流,而無任何區別,允許語音、數據、聲頻和視頻各種內容,無論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來傳輸、交換、選路處理和提供。這實際上打破了以往涇渭分明的電信、廣電、信息三大領域,也就使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三網融合”成為可能。

社會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紀30年代大眾媒介的出現,但媒介化的突飛猛進則自電視普及之后開始。電視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于媒介的依賴性,并大大增強了媒介對于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出現之前,媒介對于社會的影響力依然是有限的。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Web2.0技術的出現,媒介融合才實現了相較于數字技術時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個人應用為核心線索,互聯網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網絡內容并進行復雜的交互溝通,構造個性化的網絡空間,其應用以博客最為典型。博客的興起,使得媒介受眾的“碎片化”開始發端,傳統的權威的電視節目或者報紙專欄,不再是人們唯一的新聞來源。在美國,以博客為平臺的個人電視臺已經初具雛形,在未來,更多的博客將與媒介緊密結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響力對社會的全方位滲透。在真實世界之外,媒介營造出一個虛擬的無限擴張的媒介世界,人們通過媒介來獲取對于世界的認知,甚至依據從媒介獲取的信息來指導現實生活,這也恰恰驗證了李普曼關于“真實環境”與“虛擬環境”的預言。但僅僅通過媒介營造的虛擬空間來構造媒介化社會是遠遠不夠的,媒介化社會從其本質上講,意味著人的媒介化,或者說每個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響下的“媒介人”,對于生活在媒介化社會中的人來說,不僅對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來構建,其思維方式、個體意識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會構建對現代教育改革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無論教育者、教育對象,還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臨巨大的改變。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權威,媒介決定知識的存在狀態,媒介解放教育對象的被動性,媒介進一步決定教育手段與教育方法。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實施的英語與計算機網絡教育已經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這正是媒介社會的必然選擇。但這只是媒介的基礎內容。如何進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進高效率的學習,正在成為教育的主導課程。

中國社科院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卜衛建議,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的經驗,通過媒體教育來提高青少年認識和利用媒體的能力。具體來講。媒體教

育可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1 了解媒體的基礎知識以及如何使用媒體;2 學習判斷媒體信息的意義和價值;3 學習創造和傳播信息的知識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設性地利用媒體來發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養協會理事、媒體教育學家約翰·龐甘特提出了媒介素養教育的十大目標。這十大目標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是這十大目標的具體內容:1 教育學生使他們成為懂得欣賞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聽眾、讀者和觀眾;2 向學生介紹各種媒介的歷史發展情況;3 討論并辨析媒體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種不同媒體運用的技巧和語言;5 辨析與媒體產品生產相關的各種因素,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組織等因素;6 教育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媒體的操縱能力;7 使學生能夠對媒體訊息進行評述、解疑、分析和評估;8 使學生理解媒體對社會的影響;9 教育學生使他們能夠自主地對媒體訊息加以選擇;10 如有可能,使學生有能力通過媒體產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在媒體無處不在的時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話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學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質疑和分析。

我國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學媒介傳播觀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觀、媒介組織觀和媒介生態觀的培養。其次是正確的受眾觀的培養,包括理解受眾概念、了解分析受眾行為、思考不同媒介接觸與日常生活的影響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觸行為。最后是培養負有責任的傳播行為,包括傳播行為的樹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獲得、學習媒介信息傳播途徑及方法、學習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傳播行為。

從教育學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課程,包括媒介教育學科內涵、課程實質、學習目標、課程及相關課程大綱、媒介教育的教學、教學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是理論教育課程體系的確立,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目前諸如《媒介素養概論》、《媒介素養》等專門教材已經出現,加上傳媒教育課程——廣播電視學、新聞學、傳播學、電影學等學科體系的諸多課程,已基本可形成獨立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專業教材、專業論文和專業教學、研究人員的出現,使該課程體系的開設成為可能。各個高??梢蚤_設《媒介素養概論》、《媒介文化》等必修課程,同時輔以《媒介倫理學》、《媒介認知與文化》、《大眾傳媒與社會》、《理解媒介》等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為大學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養教育,豐富和發展他們對傳媒的認知與了解,從學習、認識傳媒中發展其媒介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的目的。

通過接受媒介素養教育,我們中國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可以了解媒體語言、媒體信息技術,懂得媒體再現現實的特性,反思媒體信息的意義,分析媒體組織和傳播影響及效果,同時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當受眾在心智上能夠穿透媒介所建構的迷障,才能不被媒介所左右,才能擁有個人自主能力去分析選擇媒介傳播信息內容,進而通過理性思維與對話去影響、督促媒體改善其傳播內容,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品位。

編?!∴嵠G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大眾傳媒飛速發展的時代,媒介素養成了大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性素養,然而,我國大學生在媒介素養方面還存在很多缺失,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機構,應當主動承擔起通過教育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重任。文章對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教育部沒有相關制度支持、沒有建立專門的機構、專業師資匱乏、相關課程體系還未建立及缺少教育效果的評價體系這幾個主要問題,闡述更完善的改善措施,為高校建構大學生媒介素養體系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媒介素養教育 體系建構 大學教育

伴隨著傳統媒體的持續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引發了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虛擬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大學生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主要消費者,很容易受到這些問題的侵害。政府及相關機構曾嘗試對媒介環境進行外部管制,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養受眾的媒介素養以減輕媒介環境中不良因素對受眾的不利影響[1]。媒介素養指公眾對媒介及媒介相關知識的認知能力,對各種媒介信息的選擇、解讀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2]。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應當主動承擔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重任,從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兩方面著手,順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大力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成為具有批判性選擇、分析、辨別、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發展自我的新時代人才。

一、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現狀

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各種媒體渠道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發展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我國真正提出媒介素養教育的時間始于1997年,當時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卜衛發表了中國大陸第一篇系統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的論文——《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此后,通過相關機構和學者針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調查研究,我國高校在構建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學謝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國第一部針對大學生進行傳媒素養教育的著作《新聞·傳媒·傳媒素養》。已經出版的媒介素養教育專著和教材還包括蔡幗芬等主編的《媒介素養》、張開的《媒介素養概論》、邱沛篁等主編的《媒介素質教育論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學在國內高校中首開先河,對本科生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隨后,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的高校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中國傳媒大學不僅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選修課程,還于2006年設立了傳媒教育專業,下設專業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養教育。

二、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還處在最初摸索階段,各高校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建構水平良莠不齊,有的學校已經初步完成了媒介素養教育體系建構,有的學校才剛剛開始,甚至還沒有將媒介素養教育列入學校工作日程。我國高校在建設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育部沒有相關制度支持

我國高校已經意識到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學生中普及媒介素養教育的過程是緩慢而艱難的。為了確保媒介素養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廣,教育部制定相關制度顯得尤為重要。媒介素養教育在我國發展至今,相關制度十分稀少,特別是針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制度。

(二)沒有建立專門負責媒介素養教育活動的機構

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有專門組織和人員策劃并執行。我國高校機構龐雜,能成立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媒介素養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導致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動的開展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

(三)從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專業師資匱乏

教師是教育的主力軍,大學生媒介素養需要教師專業的引導。目前,我國以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為研究方向并樂意從事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師人數遠遠不能滿足高校和學生的需求。沒有強大的媒介素養教育師資隊伍,高校的媒介素養教育水平就沒有辦法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關課程體系還未建立

學生通過課堂學到媒介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參與課外活動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和課外活動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分別于2004年、2005年對大學生開設了媒介素養課程,這兩所高校的舉措帶動了其他高校對開設媒介素養課程的思考,但目前還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沒有開設媒介素養課程,一些開設媒介素養課程的高校只是針對新聞傳媒專業學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評價體系

許多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水平停滯不前,在學生中反響不大,效果不明顯,和缺少相應的評價體系有很大關系。教師通過評價結果發現教育過程中的不足,從而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評價結果發現自己的缺點,從而在以后學習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途徑

(一)制定相關制度

我國教育部需要組織媒介素養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專家,參考國外比較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制度,對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狀況、大學生媒介水平和需求進行調查,制定相應的制度,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進行規范,對大學生要達到的媒介素養水平進行規定。

高??梢栽诮逃恐贫ǖ闹贫鹊幕A上,結合本校辦學特點和學生特點,制定更加詳盡的規章制度,規范和制約學生的媒介行為,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養水平。

(二)建立管理實施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專門組織

對要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高校來說,建立一個專門從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組織管理工作的部門是十分必要的。高??梢詮膶W校中選擇一些對媒介素養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員和教師組成一個專門小組,負責安排和實施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活動,以便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在高校有條不紊地開展。

(三)設立專門從事媒介素養教育研究的機構

媒介素養教育在西方國家興起,在美國、英國及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國家已經形成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其他國家成熟的理論體系雖然對我國有指導作用,但我國高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完全依靠他國理論體系是不可行的,必須結合我國各方面實際情況,研究出一套適合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發展的理論體系。針對那些設有新聞傳媒院系的高校,應召集相關方面專家,并創造良好的研究條件,可以采取和社會合作的形式,設立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機構。在參考國外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刻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養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高效率開展,并帶動整個社會的媒介素養教育。

(四)培養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養師資隊伍

教育活動中,老師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養教育實施初期,老師的媒介素養教育水平更是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培養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成為高校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關鍵性任務之一。

目前,新聞傳媒專業的老師高度飽和,高校應積極引導從事傳媒專業教育的老師往媒介素養教育方向轉移,充實媒介素養教育專業教師隊伍[5]。這些老師以自身具備的豐富媒介知識為基礎,再加上在職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媒介素養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最終勝任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這項工作。

媒介素養教育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媒介素養起著主要作用,但其他學科老師在課堂上及與學生的交流中對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可忽視的。因此,高校應要求所有教師參加媒介素養教育學習,從提升高校教師媒介素養抓起,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讓教師具備熟練運用各種媒介開展學科教育的能力,為大學生構建廣闊的媒介素養教育平臺。

(五)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

高校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開設過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養教育方面條件已經很成熟的,可以開設必修課程;條件一般的,可以嘗試開設選修課程。

課程內容應具有針對性,重點突出,統籌兼顧。大學生在媒介素養哪些方面存在嚴重欠缺,應作為主要課程內容?,F階段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礎知識,媒介信息的判斷與辨別,媒介的倫理道德與法律規范,運用媒介與創造媒介信息。

課程教學中應注意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而不是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媒介素養教育本質上是能動的、與人分享的,鼓勵發展一種更加開放、民主的教學方法[6]。

(六)組織與媒介素養有關的課外活動

開設的課程中,大學生更多地學習到的是理論知識,將這些知識內化,真正實現大學生媒介素養提高,還需要一些帶有實踐性或者教育性的課外活動輔助。

高校有著校園廣播臺、校園電視臺、宣傳櫥窗、校園報刊等豐富的媒介資源,將部分媒介資源交于大學生管理,使他們在實踐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礎知識,熟練運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實現自我發展。舉辦校園DV大賽、攝影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比賽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到比賽中,是高校為大學生將課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創造條件的有效途徑。

高校還可以和社會合作,邀請校外新聞傳媒工作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編輯、主持人、記者進學校舉辦講座,或者組織學生去雜志社、電視臺、廣播臺參觀實習。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體,媒體的現狀,媒體的力量,促使大學生自覺提升媒介素養。

(七)形成媒介素養的評價體系

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落實質量及成果怎樣,必須通過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考察。根據評價結果找出媒介素養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關人員對媒介素養教育工作進行改善。大學生可以通過評價結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勵他們通過之后的學習改正。

對媒介素養的評價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違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為;第二,通過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測評大學生媒介素養課堂學習效果;第三,考察大學生參加相關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及在活動中體現出的媒介素養水平。并將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評價納入學期末的綜合素質測評中,引起師生對媒介素養的重視。

參考文獻:

[1]于濱.談網絡時代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2(6):170-171.

[2]吳勇.網絡傳播下的媒介素養教育[J].學術論壇,2011(242):201.

[3]劉加勤.網絡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楊青山.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狀況研究綜述[J].教育長廊,2009(11):54-55.

[5]王國燕.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J].今傳媒,2012(1):132.

[6]吳剛.教育社會學的前沿議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0.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信息社會嬗遞加劇、發展傳播學影響日甚的雙重背景下,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問題,引起了學界的關注。本文循襲發展傳播學的媒介素養研究傳統,在大眾傳媒、受眾、社會發展三維互動影響的宏觀視野下,從認知、態度與行為三個層面,綜合分析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現狀、特征與成因,并就構建措施提出看法。

[關鍵詞]媒介素養 發展傳播學 多維構建

受眾媒介素養問題,作為受眾研究的一部分,是傳播學的重要課題之一。隨著傳播學在中國的不斷發展與豐富,更鑒于媒介素養在破解“三農”難題中的重要意義,筆者以為,發展傳播學應是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研究的基本路徑。

一、發展傳播學——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研究的基本理論視角

(一)媒介素養內涵及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問題的提出。

“媒介素養”在西方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1933年,英國學者ER·利維斯和丹尼斯·桑普最先提出“媒介素養”概念,目的在于促使人們對電影等大眾傳媒帶來的流行文化保持批判意識,維護傳統價值觀念和精英文化。至80年代,隨著官方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媒介素養從純粹學界關注向政府和跨國界方向發展。21世紀初,美國媒介素養聯盟 (AMLA)和媒介教育行動聯合會(ACME)的成立,標志著媒介素養教育的高漲?,F在,很多國家都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內,并發展出許多教學模式及課程教材,媒介素養教育逐漸成為一種終身教育。[1]

媒介素養實踐方興未艾的同時,對其內涵卻至今沒有達成普遍共識。中國學者較多借鑒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和美國傳媒素養研究中心的看法,尤其是后者的定義:“一個媒介文化人——和任何有機會成為媒介文化人的人,能夠理解、評價、分析和傳播印刷及電子信息的能力”。(CMS,1992)

現在,媒介素養一般指面對媒介信息時人們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可以簡化為獲取、分析、傳播和運用各種形式媒介訊息的能力。中國學界對“媒介素養”內涵有多種看法。米麗娟在《媒介素養科學內涵述評》一文中,將媒介素養觀點分為側重傳者、受眾和兼顧雙方三類,頗為全面、中肯。但是,尚無進行城市和農村受眾媒介素養二元劃分的觀點。

“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問題在中國學界關注程度如何?筆者在中國期刊網上可以搜到九篇相關論文,說明該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者的關注。但是,這些論文多以個案調研為主,缺乏應有的理論視野。筆者以為,將發展傳播學與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問題聯系起來,應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

(二)發展傳播學視野的農村受眾媒介素養研究。

作為傳播學主要分支之一,經過勒納、施拉姆、卡茲、羅杰斯等人的努力,發展傳播學成為“運用現代的和傳統的傳播技術,以促進和加強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革的過程的理論。在為國家發展服務時,大眾傳播媒介是社會變革的代言者?!盵2]但是,不論“現代化范式”的肯定態度,還是“文化帝國主義”的憂慮態度,發展傳播學始終以大眾傳媒、受眾與社會發展為主線,進行三位一體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這是毋庸置疑的。

筆者認為,發展傳播學始終堅信受眾及其素養在大眾傳媒與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從勒納開始,發展傳播學逐漸形成了關注媒介素養的研究傳統,這些傳統在以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繼承與發展。

勒納用“移情”這個術語描述人的一種心理模式“在一個社會中的人應該是‘能動的人’,這樣的人是具有高度感應能力的現代人……也就是說,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人的素質也是要現代化的,而且是這個社會發展的一個動力”。[3]在勒納看來,人的移情能力,是現代社會形成的動力之一。而“勒納式”具有移情能力的人,與具有高度媒介素養的人,具有很大的內在相似性。

施拉姆認為,大眾媒介有普及衛生知識、掃除文盲和實施正規教育的作用,這是對傳媒提高受眾素養的正面肯定。羅杰斯認為,通過大眾傳媒可以擴散新思想,提高人的現代性,強調了大眾傳播在國家現代化中的關鍵地位。1966年,他提出了以“接觸大眾傳媒”為核心的傳播與發展模式。[4]該模式的前提條件包括“讀書能力、教育程度”等要素,恰恰體現了對受眾媒介素養的重視。

90年代以來,打上了深深歷史印記的“發展傳播”終于走到了它的盡頭。[5]但是,這種在大眾傳媒、受眾和社會發展三維互動背景下,重視受眾媒介素養的研究傳統在中國得到了繼承,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方曉紅的《大眾傳媒與農村》、張國良的《中國發展傳播學》和王德海的《發展傳播學》等書,葛進平的《浙江農村青少年大眾傳媒接觸及影響實證研究》一書也值得關注。同時,發展傳播學逐漸形成了包括鄉村傳播和農業傳播在內的研究新分支。趙曉春的《農業傳播學》一書第四章專門論述了“傳者和受眾”問題。在謝泳才的《中國鄉村傳播學》和方曉紅的《農村傳播學研究方法初探》中,都論及受眾素養問題。

因此,不論鄉村傳播、農業傳播或農村傳播,都是發展傳播學中國化、本土化的體現,農民媒介素養問題始終是其題中之義。

總之,發展傳播學是研究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問題的基本理論視角。

二、研究路向與調研結果審視

2010年7月,為了解廣州農村地區媒介素養狀況,筆者在廣州南沙地區進行了問卷調查。作為2000年后廣州四個新設區(番禺、花都、南沙、蘿崗)之一,南沙區屬于以漁業和農業生產為主的“城中村”,處于由鄉村向城鎮發展的過渡期。大眾媒介的普及、受眾素養與農村發展有著密切聯系。

問卷以掌握農村受眾媒介素養基本情況為核心,設計問題涵蓋了受眾背景、媒介認知、媒介態度和媒介使用等方面。在當地隨機抽取141個住戶發放問卷,除少量文盲是代筆完成外,其余均由本人填寫。最終獲得有效問卷117份,問卷回收率為83.00%。最后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得出了一些數據與結論。

(一)受眾屬性與媒介選擇分析。

傳播學中,受眾的屬性一般包括人口統計學意義和社會關系意義兩個層面上的屬性,職業、文化程度和性別作為其重要屬性,是分析受眾媒介選擇的重要參照點。

性別、文化程度與媒介選擇有關系。受訪者中,具有大專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只占少數,初中文憑的人數最多,有40.52%;其次是具有小學學歷和未受教育的人數,共占33.62%。這是一個人數可觀的低水平文化群體。就受眾文化水平與媒介(尤其是新興媒介)接受能力關系而言,數據表明:文化水平越高,媒介接受能力越強,這個群體新興媒介的應用越多;文化水平越低,媒介接受能力越弱,在這個群體中新興媒介的應用越少,基本呈正比例關系。

就性別而論,具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男性占30.91%,女性占19.35%,而且女性的文化程度在每個學歷段均落后于男性。報紙(雜志)的男性受眾比例遠遠超出女性。這應該與文字印刷媒介側重理性,對受眾文化要求較高有關。

就職業與媒介選擇關系而言,兩者關系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從事開店鋪、打工和開廠三種職業的人,較多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大眾傳媒及新媒體,信源較廣,有條件成為“意見領袖”。

(二)媒介現狀與媒介素養構建——基于媒介認知、態度、使用的分析。

1.南沙區農民的媒介生活現狀。

受眾的媒介接觸呈現如下整體特征:電視是主流媒介,廣播日趨邊緣化,在網絡和手機等媒介使用范圍不斷擴展的同時,受眾信息渠道趨向多元化。

電視是主流媒介,廣播日趨邊緣化。69.56%的受訪對象表示,在閑暇時間他們會選擇接觸大眾媒介,有一半人選擇看電視,電視成為農村受眾獲取外界信息的首要途徑。在電視獨占鰲頭的同時,廣播已經呈現邊緣化趨勢,對其使用情況和認知水平,都較電視、報紙、電腦和手機低。(見表1)

網民之中,年輕網民(20~39歲)占絕大多數。他們除對電視、電腦、手機有較多接觸外,也不乏對報紙的喜愛。有21.43%的年輕人看報紙,占報紙受眾總數的50%。在媒介接觸頻率上,廣播受眾每天接觸人均頻率至多為1.43小時;電視受眾每天接觸的頻率人均至少為2.60小時;網絡受眾一天接觸的人均頻率至少為3.39小時。

2.受眾媒介素養的多維構建。

全美傳播學會將媒介素養教育具體化為五個標準和能力:首先是理解人們在私人與公共生活空間使用媒介的能力;其次是理解閱聽人與媒介內容之間復雜關系的能力;第三是理解媒介內容乃是社會與文化產物的能力;第四是理解媒體商業化本質的能力;最后是使用媒體與特殊對象溝通的能力。(NCA,1998) [6]

筆者以為,媒介素養的構建,依其發生的邏輯順序或表現階段可以分為認知、態度和行為三個層面,受眾素養的培養,是依次經歷從被動向主動,從抽象理解向具體行動的多重轉化和逐步具備上述能力的多維構建過程。

首先是基于媒介誤讀的認知分析。

認知指通過心理活動獲取知識,強調外部信息作用于人們的知覺和記憶系統,引起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結構的變化,媒介認知是素養培養的起點,并習慣上將其與情感、行為相對應。調查顯示,農村受眾對媒介認識存在一些明顯誤區:

目前,幾乎所有現代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由媒介建構的“虛擬世界”,另一個是客觀的“真實世界”。對未知“真實世界”的認識,很多人是通過“虛擬世界”的信息來判斷,所以這兩個世界的界限很多人都會混淆。

本次關于媒介信息可信度的調查結果是:5.98%的受眾選擇“非??尚拧?;83.76%的受眾選擇“基本可信”;9.4%的受眾選擇“基本不可信”,選擇“完全不可信”的只有1個人。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對媒介信息的態度是持肯定的,只有少數人對其產生懷疑。

傳播學原理告訴我們:“虛擬世界”不完全是現實世界的重現,媒介傳播的信息是經過重重“把關”、“議程設置”等環節之后才形成的,所以媒介世界與現實世界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差距,受眾必須加強對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

此外,調查顯示,半數以上受眾對網絡持懷疑態度。實際上,網絡自身并不存在好壞問題,媒體作為一種技術、工具或者社會組織,它的性質取決于使用者的能力和價值傾向,對媒介極端懷疑或盲目信任,都是片面認識。

因此,先要走出一系列觀念和認知上的誤區,才能為接下來的媒介素養培養夯實基礎。

其次,基于接觸傾向性的態度分析。

媒介認知的不斷累積,可能影響人的觀念、價值體系情緒或感情的變化,也就是心理和態度層面的轉變。態度層面包含對事物性質的定性判斷。調查顯示,針對不同需求,村民會選擇不同的媒介。

問卷中有一題“假如發生了與你們村生活有重要關系的事情,比如拆遷,你想了解清楚情況,你會采用哪種方式”,得出如下數據(表2):

從表2可以看出,農民傾向于從人際傳播的渠道而不是從其他渠道來獲得信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共同的居住區域,相似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習俗之外,人際傳播特有的交流方式也很重要。

至于社會信息的獲取,32.76%的受眾表示有從媒體獲得過跟自己切實相關的重要信息;40.52%的受眾表示沒有從媒體獲得過跟自己切實相關的重要信息;26.72%則表示不記得??梢?,他們傾向從大眾傳媒處獲得社會信息。

最后,基于媒介使用的行為分析。

認知和態度上的變化最后通過行動體現出來,這也表征了媒介素養最終的形成。受眾媒介使用有兩個明顯特點。

一方面,媒介日常使用有傾向。調查顯示,南沙農民收看的電視節目主要有: 1.新聞與信息;2.電視??;3.搞笑的娛樂節目;4.文化教育類節目。使用網絡的主要目的有:1.獲取新聞信息;2.聊天;3.打游戲;4.查資料或收發郵件。

另一方面,特殊事件中的媒介使用有難度。通過媒介來獲得信息、進行娛樂和查找資料,是媒介使用的一般形式。面對涉及農民權益等問題時,利用媒介來維權,則屬于媒介使用的更高形式。

據統計,在自身權利受損時,會選擇“通過大眾傳媒表達自己的意見”的人數只占22.41%,會“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的達44%,還有31%的人選擇“沒有辦法”。因此,媒介素養的提高尤其要重視其在行為層面的提升,強化受眾媒介接近、使用的能力。

三、相關建議

筆者以為,若要提高農村受眾的媒介素養,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努力:

一方面,以“信息廣州”建設為契機,加快信息化體系構建。

1996年以來,國家先后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金農工程”、“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等信息化工程,農村信息化進程明顯加快。在此背景下,《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政府加快“信息廣州”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在2012年前貫徹“信息富農”計劃和國民素質培養目標。為了落實這些計劃和目標,就要大力整合涉農信息,通過網絡、廣播電視、電話、手機短信等渠道,為農民提供氣象、農資農機、衛生醫療、農業科技等信息服務。這些基于大眾傳播的信息化建設,為提高受眾媒介素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另一方面,強化技術培訓,完善人際傳播渠道和意見領袖培養。

考慮到農村傳媒發展水平與城市的差異,以及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環境對傳媒選擇的影響,用完善的人際傳播渠道和意見領袖可以彌補大眾傳播的不足。施拉姆、羅杰斯等學者已經認識到人際傳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影響,羅杰斯更指出人際傳播是新事物影響流重要的傳播途徑。意見領袖作為人際傳播的構成要素,直接影響其傳播效果形成。因此,可以選擇當地有影響的人為意見領袖,重點提高他們的媒介素養,然后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帶動周邊的農村受眾,逐步提高這一群體的整體媒介素養。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受眾媒介素養水平落后于城市且參差不齊,其建設任重而道遠。因此,必須以發展教育事業和普及大眾傳媒為前提,以認知、態度和行為三個向面為著力點,逐步推進,努力開創中國農民媒介素養全面提升的新局面。

注 釋:

[1]張志安、沈國麟:《對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的回顧和簡評》[J]. 《新聞記者》2004年第5期

[2][美]韋爾伯·施拉姆著,金燕寧等譯:《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發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

[3]魏文歡、羅杰斯:《發展傳播學對中國農村發展的借鑒意義》[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4]范東生:《發展傳播學——傳播學研究的新領域》[J].《國際新聞界》1990年第3期

[5]支庭榮:《由盛轉衰的發展傳播學》[J].《新聞大學》1996年冬

[6]魯曙明、洪浚浩:《傳播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媒介素養教育,是我國當前媒介傳播中亟待研究并施行的一個新課題,是提高受眾媒介接受品位,確保媒介對社會建設呈良性影響的重要手段。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應在借鑒國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開展本土化研究并提出可行之策。

關鍵詞:媒介素養 教育 措施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腳步逐步加快之后,傳統相對單一、同質的媒介內容,正被越來越多樣的媒介形式和內容所替代。全球化和商業化的加劇,以電視、網絡、報刊為代表的強勢媒介所形成的大眾傳媒,大量進入普通民眾的日常媒介消費活動中,使我國公眾面臨著空前復雜的媒介環境。媒介在為人們提供紛繁復雜的時尚信息和流行文化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諸如楊麗娟事件、張悟本神話、藥家鑫案等媒介信息,色情、暴力、物欲等糟粕更讓受眾是非不分、真假莫辨。隨著政府對媒介環境重拳出擊,綜合整治之后,媒介負面宣傳效應的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單一管治的措施對于根治相對復雜的媒介環境仍難奏特效。而面向受眾普及開展媒介素養教育,讓其在具有必備媒介素養的基礎上,自覺地成為媒介信息的積極使用者、過濾者,既是避免受眾陷入病態的媒介環境的良策,也是降低媒介語境對于政治教育效果的干擾的可行之舉。

媒介素養的理論研究創始于20世紀30年代末的歐美,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就是要教育受眾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在媒介信息面前不盲從,使受眾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并自覺抵制媒介的負面效應,能夠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受眾對媒介的有效利用能力,提高受眾作為媒體消費者的意識,適時、適量、適度地接觸媒介,管理自己媒介消費的動機、時間和情緒,做理性的媒介消費者。

雖然國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歷經百年,但目前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仍處于初創階段,未能從書宅走向現實,滿足于理論的移植、模式的照搬等,符合中國國情、教育體制、媒介環境特色的本土化媒介素養教育舉措未能有效開展?,F階段,我國應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開展對公民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為受眾建立起抵制負面信息的屏障,改善受眾對媒介的盲從與依附,從而降低現有多元媒介語境對于政治教育效果的干擾。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已經較為確定,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教育受眾正確認識媒介的性質、功能;教育受眾辨別媒介“擬態環境”與客觀世界的差異;教育受眾對自我的媒介行為認識、管理和分析,能夠結合自我需求,科學選擇媒介的能力,并具有批判媒介信息的自主意識,進而有效地利用大眾傳媒為個人成長服務。

世界各國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模式各有不同,我國的媒介教育需要自己的語境和對策。結合我國媒介的生產、經營乃至整個外部生存環境,本文提出以下本土化的措施:

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應該走通識教育之路

媒介素養教育不是階段教育,而是整體教育。由于不同成長階段的受眾,選擇面臨的媒介環境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為此,我們提出應當將其作為通識教育、全民教育、終生教育來推行的根本之舉措,目光長遠且循序漸進,打通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之間的隔閡,以一個統一的整體教育體系來齊抓共管,分別確立每一階段的教育目標和教育重點,同時使幾個教育階段有機地銜接并形成呼應之勢,每個教育階段均設立符合學生心智水平的目標體系,既有的放矢,又統籌安排,以確保媒介素養教育的延續性、漸進性。

建立規范有序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

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規范有序的教育體系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顯然需要教育管理等部門的大力參與和作為。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建立應該區分受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差異化的教育,下面結合我國目前的教育狀況,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將中小學作為我國現階段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中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對媒介的區分、辨別能力弱,良好的媒介素養教育將會使之受益終身。同時,他們也極有可能成為媒介素養教育的新生力量。中小學階段的媒介素養課程設置,各教育單位可以參考自身的師資條件,結合自身辦學能力,靈活選擇是采用獨立課程的模式,還是獨立課程與課程滲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重心上,低齡班級以區分“擬態環境”不同于客觀世界為主,中高班級以認識乃至批叛接受媒介信息為主。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區域的不平衡,此舉措可在我國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試行。

其次,將高校作為當前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陣地。目前條件下,我國缺乏效仿發達國家將媒介素養教育廣泛列入基礎教育的社會土壤,因此把高校作為啟動媒介素養教育的突破口和主陣地,將是一條簡便易行之路。特別是師范院校,兼負為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師資隊伍的重任,我們可以在師范院校中試行開展媒介素養專業教育,以帶動全國范圍內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和普及。

再者,積極鼓勵媒介素養課程的設置和創新。我國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相對成熟后,教育部可鼓勵各校依托自身開設媒介素養相應課程,并可結合實際開展課程改革,將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互結合,如特邀專業研究人員參與編寫媒介素養相關教材,聯系專業媒體入校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教育啟蒙活動,邀請媒體對學生進行實時教育等,使得學生對于媒介有著更為直觀和鮮明的了解等。

建立媒介素養教育的評估機制

我們還要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評價方法,設計合理的評估標準,以評估機制定期運行確保取得媒介素養教育的豐碩成果。

英國的媒介素養教育的評估機制三級框架體系或許可資借鑒。①英國媒介素養教育領域的學生評價分為三級框架體系:處于最上一級的是國家公開考試和國家測試,主要來檢驗每一階段(一般至少為半個學年)學生的收獲,考試標準一般采用全國統一的標準級別,國家考試的主要作用是保證教育質量。在我國這相當于全國統一考試,如果能夠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到該層面,作為階段教育結束時的學業成就測試,那么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水平就會得到大幅提高,不過這一級更適用于媒介素養教育成熟階段而不是起步階段;處于中級的是教師所實施的評價,包括學年末學??荚嚭徒處煹钠綍r測試,即教學過程中經常性的、連續的評估和記錄。這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經常使用,用在媒介素養教育評估中應該是輕車熟路,但要在測試方式和題目內容上下工夫;處于最下一級的是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這類評價可以在教育情景中的任何時候發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滲透于教學與學習的各個環節。

發揮媒介從業人員以及媒介自身開展素養教育的優勢

媒介從業人員,是世界各國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中堅力量。其日常的采編工作,既構成大眾媒體的主體活動,又是形成傳播活動的第一步。媒介從業人員媒介素養的貧乏必將危害到媒介環境自身。媒介從業人員參與媒介素養教育,將極大地帶動全民媒介素養教育素質的提高。既能向公眾介紹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幕知識,又可提供實踐機會。與課堂教學相比,媒體宣傳具有直觀、形象、實踐性強等特點,能夠更好地吸引公眾參與其中。

政府推動是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有力保障

“大眾傳播事業的責任問題,乃是媒體、政府和大眾三種力量的微妙平衡關系?!雹谡畯娪辛Φ耐苿右呀洺蔀樵S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有力保障。

目前除了為數頗少的幾個國家外,許多國家的媒介素養教育并未得到官方扶持,主要由民間團體、私人機構或個別研究者進行推廣。不少國家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現實問題。當前形勢下,我國政府完全可以設立專職或兼職機構負責牽頭,統籌指揮媒介素養教育工作,并對其開展情況進行宏觀上的指導,以確保媒介素養教育規范開展。如通過立法、財政撥款等方式,對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給予大力支持;從政策和體制層面保證媒介素養教育體系的展開,制定相關政策以保證媒介素養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成立專門機構管理媒介素養教育活動,指導各級學校的媒介素養課程構建;甚至積極與國外相關教育機構和地方教育單位合作,以確立適合我國自身特點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

短期集訓、民間組織推廣、家庭協作等形式是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輔助手段

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的推廣是許多國家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③短期集訓則是利用業余時間或節假日,采用短期專題集訓班的形式,對公眾進行集中的媒介素養教育。此外,政府還可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有選擇地對條件好的媒介素養民間教育機構給予鼓勵和扶持。

家庭協作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輔助措施。鑒于青少年的媒介接觸活動很大程度上發生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和家庭成員對青少年的影響往往勝過其他社會人員,因此,家庭協作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途徑。

以監督體系規范調控媒介環境

建立一套科學、完整、合理的監督體系,是確保媒介素養教育順利實現的一項迫切任務。比如,建立媒介市場準入制度,除了規定創辦媒介所必備的資質和條件,還必須以一個地區的不同產業結構的勞動力對信息的需求和本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的支持力(包括廣告量),作為信息資源配置的“兩把尺子”;建立媒介宣傳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對媒介宣傳質量進行考評和監督,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社會效益的評估指標體系、社會效益綜合評估模型、社會效益評估權重的確定等;建立媒介社長、總編輯和法人責任制度,強調媒介的資產經營負責制,把責任制與年薪制聯系起來;建立媒介行業自律機構,成立由有關方面人員參加的行業自律委員會,制定并向社會公布對媒介和媒介從業人員的監督條例及舉報電話;建立媒介信息監測機構,對全國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信息包括廣告信息進行信息收藏和作出信息監測分析,并定期公布對新聞媒體信息的有關檢測及評定情況;建立媒介行業監管機構,行業監管機構的職能,主要是根據對媒介信息的監測情況,依據有關規定,作出表揚、批評、警告、處罰等決定。

媒介素養研究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在我國的傳播學和教育學領域中還處于引進和探索時期,相關的理論引介和經驗積累還不成熟、不完善?!跋袢魏纹渌N類的教育一樣,或者像任何社會建制一樣,媒介教育無法在孤立的情況下得到充分的研究,比如離開了更寬廣的歷史、文化、經濟、法律、民族、政治及社會背景,它正是在這些背景中發展起來的并且還在起著作用?!雹苋魏蚊浇榻逃龑ο蠖加凶约嘿囈陨婧桶l展的社會系統,生搬硬套西方媒介教育的成功經驗不是靈丹妙藥,拋棄中國特殊國情的媒介教育必將步履維艱。加強媒介教育的本土化的研究是我國的媒介教育能夠大步向前的堅定方向,普及媒介素養教育需要全社會齊心協力、共同關注,推進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宏偉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本文為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編號:2010GGJS-203)

注 釋:

①邵素清、王清:《從英國小學媒介教育看小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東南傳播》,2009(3)。

②施拉姆:《大眾傳播事業的責任》,轉引自張國良主編《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版第286~287頁。

③畢玉:《境外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新聞界》,2008(1)。

④王永亮、常昕:《媒介教育在符號學意義下的讀解》,人民網,2004年10月21日。

(作者單位:河南商業高等??茖W?;A部)

編校:董方曉

高中生媒介素養論文范文第6篇

媒介素養在西方興起幾十年來,無論作為社會運動還是理論話題,都方興未艾。那么,在中國社會的現實語境之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一概念,它與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關系如何?中國的媒介素養研究應該立足于什么樣的前提,又該以什么樣的目標作為理論與實踐推廣的核心?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正是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的重要緣由。

媒介素養的全球視野:范式轉移及其特征

在過去幾十年間,媒介素養歷經了四次可稱之為“范式轉移”的變化。

上世紀30年代的保護主義立場:第一代范式以比較精英的觀點視大眾媒介為“下九流”的“帶菌者”,傳播對社會、高尚文化尤其是對青少年有害的信息,媒介素養教育的職責是給公眾打預防針,防止侵害。一些學者將這一范式稱為源自上世紀30年代英國傳統的“利維斯式”的觀點(Justin Lewis & Sut Jhally,1998),即認為大眾媒介只能提供低水平滿足、造成當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斷裂,因此“批評意識的訓練”能夠在公眾提升對大眾媒介的辨別力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楊擊,2006);同樣是基于保護主義范式,但卻與利維斯的精英文化視角不同,美國媒介素養教育立足于道德維護立場,視大眾媒介為傳播不良意念和誘導劣行的罪魁禍首,對其在傳播性和暴力方面的負面影響,以及刺激消費主義和功利主義方面的作用,表現出極大的擔憂,因此提升公眾的免疫力首當其沖 (David Buckingham,1998;宋小衛,2000)。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刺激-反應式理論為這一范式提供了相應的基于實證研究的理論支持(吳翠珍,2004)。

上世紀60年代強調提升對媒介內容的選擇和辨別力:第二代范式認為并不是所有的媒介內容都是有害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受眾進行明智的選擇,在接觸媒介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一思想脈絡與二戰之后傳播科技推動下世界范圍內大眾媒介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陳世敏,2005),也與上世紀60年代前后以雷蒙德·威廉斯為代表的歷史主義文化觀一脈相承——既然文化是一種社會過程和全部的生活方式,既然大眾媒介及其傳遞的大眾文化并非工業文明的負面副產品,而是創造文化共同體的機制之一(雷蒙·威廉斯著,吳松江、張文定譯,1991),那么,人們需要提升的,就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別不同媒介內容品質品位的良莠高下,并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選擇。這一點,與傳播效果“使用—滿足”研究的結論不謀而合。

上世紀80年代重點對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第三代范式轉而強調大眾媒介制造假性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的巨大潛力,使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一種由外部文化強加的價值觀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這種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參見 Masterman, 1998),所以媒介素養的首要任務是培養批判解讀能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西歐、北美許多國家媒介素養教育開始進入正規教育體制的同時,對以大眾媒介為主體的文化工業,批判的聲浪也日益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媒介素養教育的一個重點,在于揭示大眾媒介文本建構的“媒介真實”與現實世界的差異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如何麻痹受眾的。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參與式社區行動:近年來,對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讀這一范式遭到了來自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挑戰。在一些學者看來,媒介素養是一個遠比基本的文本理解力和領悟力復雜得多的概念;而媒介素養運動也不斷提醒人們,媒介教育的對象并不是那些對媒介一無所知的人,實際上,受眾早已在和媒介共生的社會化過程中,積累了基于切身體驗的相當豐富的媒介認知。如果媒介素養的目標在于幫助公眾成為成熟公民而非老于世故的消費者,那么除了對文本的批判性解讀以外,還需要提出關乎社會權力和行動建構的問題——“媒介教育當然需要教學生使用媒介內容,但是也需要教他們使用和挑戰媒介組織”(Justin Lewis & Sut Jhally,1998,p109),以及需要深入探究影響公眾媒介認知和行動能力的社會心理機制和條件。Hobbs(1996)將媒介素養定義為“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運用媒介工具創造信息的過程。媒介素養的目標在于通過分析、推理、傳播和自我表達技能的發展來提升自主權(autonomy)”。實際上雷蒙德·威廉斯已經證明早期有關媒介素養的爭論就是圍繞權力-控制關系展開的,在工業化早期,工人們被訓練學習閱讀,但是不被鼓勵寫作,這使得他們可以服從命令和閱讀圣經,以利于道德說教,但卻無法表達自己的需要和利益(Justin Lewis & Sut Jhally,1998)。而現代社會“機構的民主化,以及通向真正參與式民主的漫長道路,非常依賴于大多數公民的能力,……以及……通過媒介活躍的介入”(Masterman, 1997,p60)。因此第四代范式的主要內涵是參與式的社區行動,即由對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轉為通過“賦權”“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區,而非僅僅指責媒介的不是”(陳世敏,2005,p11)。近幾年,Potter(2004)發展了批判性解讀,提出媒介素養認知理論,將研究重點放在了頭腦復雜和大腦信息處理方面,可以說是對媒介素養“第四范式”極有價值的拓展。同時,在實踐領域,媒介素養在健康素養和健康社區運動中,尤其基于新媒介技術及互動性,業已發揮出積極的作用(Lynda J. Bergsma,2004;Michael Rich,2004;Rachel Gonzales, Deborah Glik, Mehrnaz Davoudi and Alfonso Ang,2004)。

對媒介素養范式轉移的上述梳理,基本上反映出媒介素養全球視野的幾個重要特征:首先,媒介素養的四次范式轉移,與大眾傳播研究的范式、尤其是傳播效果和受眾研究的范式轉換密切相關,體現出媒介素養理論與實踐發展和社會對媒介問題關注重心轉移之間的同步性。大眾傳播研究中行之有效的社會科學方法,也越來越多地為媒介素養研究所用。其次,歐美各國傳統上看待大眾媒介的角色功能,從來就是將自由經濟造就的商業媒介視為一柄雙刃劍,它既可能成為公眾參與社會、建構民主最影響廣泛的平臺,也會因其趨利動機導致低俗化并被消費主義意識形態左右,因而對于媒介素養的理念和實踐而言,無論其立足點是矯正媒介引發的社會問題,還是推進積極的公民社區以改善傳播生態,使之有可能接近民主制度對獨立媒介的期許,都絕不僅僅只是強調著眼于公眾一方對媒介內容的選擇、使用、參與和創造,而是同時需要全社會隨時保持批判反思的立場來質疑媒介弊端的制度化成因。再次,媒介素養直接從草根的社會運動中汲取養分和動力,來自不同民間社會團體的媒介素養推廣運動,不僅為媒介素養的理論發展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為研究路徑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主動尋求和包容多元信息與觀點、批判性地認識社會、自由負責地表達個人意見,這些本身就是構成現代社會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而這一切,又都與大眾媒介搭建的溝通交流平臺息息相關,因此媒介素養無論在認知還是實踐形態上,都必然成為現代民主社會公民素養和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媒介素養的中國十年:背景、進展、局限

在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無論作為理論概念還是實踐推廣,近年來重要性不斷凸現。同樣與歐美國家通過媒介素養矯正社會問題、推動民主發展的兩大目標相一致,這也是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大眾媒介發展變化的必然。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大陸學者開始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西方媒介素養的譯介文章(例如,卜衛,1997;宋小衛,2000),到今天媒介素養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這十年正是中國社會和中國大眾傳播媒介快速發展的十年,下述幾方面的影響正是媒介素養成為一個顯性話題的重要背景:其一是中國大陸大眾傳播媒介形態、功能的多元化,在不斷滿足社會變革過程中日益多樣的媒介需求的同時,商業化和娛樂化的弊端也開始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在龐雜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眾自身的選擇、批判、使用能力,成為建構健康媒介生態必不可少的一環。其二,全球化的影響,尤其是來自港臺地區的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經驗,越來越多地對中國大陸的媒介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產生影響,媒介素養不僅被視為公眾一方制衡媒介不良表現的力量,而且,作為公民權利和責任的組成部分,媒介素養旨在強化公眾的傳播權,以及公眾對大眾傳播媒介在民主機制中發揮正面作用所擔負的責任。其三,新媒介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增強了信息傳播的互動性,給公眾通過參與媒介進而參與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方式,迫切需要公眾的媒介創造能力的培育、提升和自我發展。最后,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需要積極的、負責任的、具有批判精神和社會參與意識的公民,媒介素養著眼于公眾的媒介使用能力、批判能力和參與能力,意味著將公眾置于媒介-受眾關系中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與媒介相互培育相互建構的對等的一方,無疑對推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具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大陸的媒介素養研究,到目前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學術社區,其最主要的研究進展集中在下述幾個方面。

第一,媒介素養作為學術話語的合法性建構。越來越多的學者在介紹和評價西方媒介素養理念和經驗的基礎上(如,蔡琪,2001;蔡琪,2002;張冠文,2004;蔡幗芬等,2005),試圖通過各種不同的話語來建構在中國大陸倡導和推行媒介教育的理論合法性和現實意義,認為接受“媒介啟蒙”是當代每一位公民的必要和必須(臧海群,2003);在信息社會,媒介素養能力是控制自我行為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張開,2003);全球化時代的公眾不僅需要媒介文本的分析批判能力,還需要跨文化交往溝通能力,以及培養公眾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識(陳龍,2004);媒介素養教育是確保大眾傳播在公眾中產生積極效果的有效途徑(張開、石丹,2004);媒介素養教育的目標,不僅符合中國現階段教育改革的目標,也符合社會改革的目標(李琨,2003);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媒介素養的一種,信息素養在中國已經有一定基礎,因此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更具有現實意義(田中初,2004)。

第二,媒介素養實踐模式的多樣化探究。研究者們從中國社會的現實出發,探究在中國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如,鄭保衛,2002;吳廷俊、蘇詠平,2003;林愛兵,2003;等等)。有學者認為,在中國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公民,又要根據受眾的文化程度、年齡、城鄉差異、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等的不同, 考慮實施途徑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孫衛國、祝智庭,2006)。在青少年媒介教育領域,教師要扮演主要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給予支持,在課程標準中增加媒體教育部分內容,并組織教師在職及職前訓練,和家長參與的親子教育相互配合(張學波,2005)。而針對成年人的媒介素養教育則可采取組織教育、社區教育和自我教育互動的模式,由于職業教育是當今中國社區教育的重點,因此可以把媒介教育看成是“勞動者生存、發展教育的重要課程”,包括如何通過媒介尋求打工信息、如何維權等等(南長森,2004)。三年前,學者們還在為中國大陸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的匱乏而感到遺憾,那時“尚沒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識普及讀物,也沒有一所高?;蛑行W開設媒介素養課程”(張志安、沈國麟,2004),而現在,一批相關的教材陸續出版,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開設了面向全校大學生的媒介素養課程,針對中小學生的媒介素養實踐推廣活動也越來越多地在不同層面開展起來。這些實踐活動,也為媒介素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深入進行理論研究的可能性,如謝靜(2006)近期一系列研究中新的理論焦點,均來自研究者本人組織和參與的相關媒介素養推廣活動的具體經驗的提煉。

第三,對中國公眾的媒介素養狀況作出比較詳盡的描述和類別劃分。尤其近一兩年,一些研究者開始用實證研究方法進行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媒介素養狀況的調查,無論對于媒介素養的理論研究還是在中國大陸的實踐推廣,這類研究都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證依據。如一項關于西安大學生媒介素養狀況的調查顯示(鮑海波、楊潔、王喜嚴,2004),大學生在接觸媒介的過程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較強的功利性,呈現出一種富于理性的動機結構,對網絡更表現出出色的接受能力和駕馭能力,對媒介真實和客觀真實具有一定的自發性辨別意識,對大眾傳媒暴力內容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但這種通過個人的直覺感悟得來的媒介素養,其自發狀態使得他們不能有效地辨別信息的價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資源。另一項在上海大學生中進行的調查(劉佳,2006)得出的結論也很類似,大學生對各類媒介的消費普遍在中度水平,對網絡的消費接觸較為突出,他們對媒介的商業屬性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但對受眾在傳播中的能動地位認識不足,對媒介的表征和建構能力缺乏足夠的判斷和警惕,參與媒介互動和媒介內容制作的人數比例也很低。與此同時,一些教育學者,也開始著眼于通過對青少年、大眾媒介和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來實地考察媒介素養教育的機制和效果。

第四,開始以不同的理論學派、路徑切入,關注媒介素養理論概念及概念間關系,初步建立起一些量化、質化理論模型。如本課題組基于嚴格的公眾媒介素養狀況抽樣調查,試圖開創性地對媒介素養這一理論概念的若干子維度,如媒介知識、媒介使用技能、媒介參與功效意識等,從經驗研究的角度,建立起與政治認知、人際溝通能力、不同類別的媒介內容接受程度等其他政治學、社會心理學、傳播學相關概念關系,研究成果正陸續發表(郭中實、周葆華、陸曄,2006;陸曄、郭中實,2007)。

第五,一些跨學科的研究者開始進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者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媒介素養問題,與此相關信息素養、健康素養等問題,也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到媒介素養研究者的領域。

上述進展在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起步的十年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但是,其中的局限也非常明顯。首先是理論層面的范式重疊,價值取向和理論路徑尚未形成足夠的共識。短短的十年之內,西方歷時態的四個理論范式在中國大陸幾乎是共時態地涌入研究者的視野,由于對有關媒介素養理念、目標、實踐形態和社會意義等各維度,不同的研究者之間尚缺乏比較一致的價值取向和理論起點,從保護主義的道德防范立場,到對媒介市場化商業化的意識形態批判;從對公民社會的認同,到強調主流意識形態控制;從技術決定論的樂觀主義,到哀嘆大眾文化泛濫的悲觀主義……這些,比Hobbs概括的美國圍繞媒介素養的七大爭論,要更加莫衷一是。其次,媒介素養的批判性立場,不僅針對商業化、娛樂化的媒介弊端,而且也針對媒介制度的弊端,并強調受眾接近、使用、表達、創造媒介內容等在內的傳播權,然而大眾媒介雙重屬性帶來的困擾,使得媒介素養理念難以在上述多個層次上充分展開。再次,本土傳播學理論研究的不足,直接影響到媒介素養研究的理論深度。最后,在實踐推廣領域,相對于歐美和港臺地區由民間組織、教育研究機構、公共媒介、政府組織等共同推動的社會運動,目前中國大陸所開展的有關媒介教育的嘗試,其社會影響力和效果都還十分有限。由于實踐層面缺少社會團體的有力介入,尚無法與理論研究形成相互推進的良性互動。

媒介素養:中國語境下的未來

關乎公眾啟蒙的媒介素養理論研究與社會運動,在中國語境下如何立足于中國的媒介生態和中國公眾的現實條件和需要,最終達成媒介與公眾的共生與良性互動、促進民主建設,既是我們今天關注媒介素養的前提,更是我們的目標。鑒于此,從研究方向上看,我們需要在媒介素養的相關理論關系的探討中,更多地關注媒介生產、文本和受眾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理論研究自身的價值,推進媒介素養研究從借鑒大眾傳播研究一般規律,到開始為大眾傳播研究作出具體理論貢獻。尤其,媒介素養既非對公眾一方強化意識形態控制的工具,也非社會以公眾的名義對大眾媒介進行內容和品位裁決的依據,既然我們將媒介素養看成現代社會公民素養的組成部分,我們就格外需要將研究視角聚焦在中國的特殊語境上。比如,盡管從未冠以媒介素養之名,但是長期以來,由于中國大眾傳播媒介的喉舌功能,普通民眾對媒介文本的解讀、認知、理解,一直是他們間接參與社會政治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領域。除了有組織的對重大政治事件的新聞報道和評論進行學習之外,公眾在新聞使用上,業已形成相當深刻的領悟力。無論知識階層還是普通百姓,對“文以載道”的歷史傳統都有著來自民間的深厚理解,因此尋找媒介文本的“弦外之音”,多年來從來就是公眾媒介使用的目的之一。這一點,與歐美社會的情形有很大不同。又如,在中國大陸媒介市場化的過程中,盡管確實出現了商業化的種種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大眾化媒介體現出連接市民日常生活和國家政治領域方面的特殊功效,預示著中國“公民政治參與方式的變化,以及新聞傳媒政治功能的演變和強化”(孫瑋,2006,173頁-179頁),大眾媒介推動的消費者權益運動對中國社會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就是很好的例子。大量的廣播電視談話節目,都市報的市民生活專欄,DV記錄的民間影像,博客、視頻分享網站的興起,這些公眾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媒介平臺,與大眾媒介的國家意識形態和商業化、娛樂化弊端,交織成十分復雜的媒介現實環境。這種媒介環境,也是與歐美社會完全不同的。而這些復雜的場景,對于媒介素養研究來說,不僅可以提供有別于西方現有理論的不同解釋,而且可能產生新的理論概念和理論關系。從實踐目標上看,則需要不斷增強媒介素養實踐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拓展新媒介技術在公眾媒介素養方面的積極作用,并且,關注媒介素養從個體素養提升到社區行動能力的拓展。

近幾年,依托于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媒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和媒介素質研究中心的研究與實踐推廣團隊,已經開始嘗試從經驗研究出發,比較系統地從中國媒介的生產機制、文本和社會現實建構,以及中國公眾的批判意識和媒介參與,這兩個相互觀照相互影響的方面,對媒介素養的相關理論關系、影響路徑、特征和效果等,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有計劃地進行了相關的實踐推廣活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在開展研究和實踐推廣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要認識到公眾自身的反思與鑒別能力的差異,認識到媒介生態所屬社會政治與文化環境本身的局限,認識到媒介——受眾關系中各種理性與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力,并且將媒介素養理念共識演化為有效的實踐行為,依然路途漫漫。媒介素養的全球視野為我們開啟了在媒介現實生態、理論研究成果和日新月異的媒介素養運動之間相互回望的窗口,而中國語境下的媒介素養,則迫切需要我們在這種相互回望中,勾勒出媒介素養相關核心概念之間的理論脈絡,并最終從實踐中呈現出于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David Buckingham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Winter, p33-43

Justin Lewis & Sut Jhally (1998), The struggle over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Winter, p109-120

Lynda J. Bergsma (2004), Empowerment Education: The Link between Media Literacy and Health Promo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p152-164

Masterman, L. (1998), Foreword: The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A. Hart , (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J: Lawrence Erlbaum, pvii-xi

Michael Rich (2004), Health Literacy via Media Literacy: Video Intervention/Prevention Assessmen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p165-188

Rachel Gonzales, Deborah Glik, Mehrnaz Davoudi and Alfonso Ang (2004), Media Literacy and Public Health: Integrat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Tobacco Control,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8, p189-201

W. James Potter (2004), Argument for the Need fo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p266-272.

鮑海波、楊潔、王喜嚴(2004):《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新聞記者》,第5期

卜衛(1997):《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現代傳播》,第1期

蔡幗芬、張開、劉笑盈(主編)(2005),《媒介素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蔡琪(2001):《論媒介認知能力的建構與發展》,《國際新聞界》第5期,p56-61

蔡琪(2002):《論大眾文化與傳媒教育的范式演變》,《現代傳播》第1期,p118-121

陳龍(2004):《媒介全球化與公眾媒介素養結構的調整》,《現代傳播》第4期,p26-29

陳世敏(2005):《媒介素養的基本概念》,毛富榮等合著,《媒介素養概論》,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中實、周葆華、陸曄(2006):《媒介素養、政治認知、媒介功能與媒介使用:理論關系初探》,《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期,p121-145

雷蒙·威廉斯著,吳松江、張文定譯(1991),文化與社會,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琨(2003):《媒介素質教育與中國》,《國際新聞界》第5期,p38-43

林愛兵(2003):《新媒介時代受眾:媒介素養、媒體素養和傳播素養教育》,中國傳播學論壇會議論文

劉佳(2006):《上海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報告》,《新聞記者》第3期

陸曄、郭中實(2007):《媒介素養的賦權作用:從人際溝通到媒介參與意向》,《新聞學研究》第92期,p1-36

南長森(2004):《簡論公民的媒介素養教育》,《中國成人教育》第11期,p26-27

宋小衛(2000):《西方學者論媒介素養教育》,《國際新聞界》第4期,p55-58

孫衛國、祝智庭(2006):《媒體素養教育:現代教育新理念》,《電化教育研究》第2期,p18-23

田中初(2004):《媒介素養:一種正在興起的教育實踐》,《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第1期,p62-66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與媒體素養教育的流變與思辨》,翁秀琪 (編):《臺灣傳播學的想象》,臺北巨流出版公司,p811-841

吳廷俊、蘇詠平(2003):《一種基本素質教育:中國傳播教育發展新思路》,中國傳播學論壇會議論文

謝靜(2006):《媒介受眾的批判意識建構——以大學生對于客觀性原則的反思性征用為例》,中國傳播學論壇會議論文

楊擊(2006):《傳播·文化·社會——英國大眾傳播理論透視》,復旦大學出版社,p15-16

臧海群(2003):《傳播學教育新方向:從媒介研究到媒介素養》,《現代傳播》第6期,p89-92

張冠文(2004):《論媒介素養教育的構成與范式》,《當代教育科學》第4期,P14-16

張開(2003):《媒體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現代傳播》第1期,p116-118

張開、石丹(2004):《提高媒介傳播效果途徑新探》,《現代傳播》第1期,p81-84

張學波(2005):《國際媒體教育發展綜述》,《比較教育研究》第4期,p73-76

張志安、沈國麟(2004):《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新聞記者》第5期,p11-13

鄭保衛(2002):《媒介教育大眾化勢在必行》,《中華讀書報》1月16日

(本文系作者在“2007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作的主題演講,為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媒介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04JZD00038;作者系該項目首席專家、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IT企業服務營銷論文范文下一篇:工程師素質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