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小學課程范文

2023-09-21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體育課程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的具體要求,這就需要初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更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打造高質量的初中體育課堂。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就是一種創新,是借助于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調動,讓學生熱愛體育運動,更好地投入到體育課程運動中去。作者將在本文中研究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情況,以此來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模式。

關鍵詞:運用;興趣;教學設計;構建;高效;初中體育課堂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3

體育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關鍵學科,也是體現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學科。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能是高效開展學習的基礎。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體育課程的教學意義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和肯定。體育學科在課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逐漸提升,更多的學生和家長都認識到體育課程教學工作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意義。在這樣的時代發展背景之下,初中教師要不斷地創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從而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將為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提供便利,將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構建趣味性、高效性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實現提升。

一、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設計的現狀

運用興趣教學設計是當前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將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興趣,將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推動初中高效化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但是從實踐中來看,在運用體育興趣教學設計的時候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比較豐富,但是趣味性缺乏

興趣教學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一些初中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認為只要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在教學中遵照學生的個性發展就可以了,但是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在豐富的同時,還要更有趣味性。一些初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認為將多種體育運動呈現在一節課上,比如既有田徑、又有球類等,就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就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然而,實際教學中,學生只是單一地進行運動,不能很好地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安排的情況,這對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了嚴重的限制。這樣的教學形式不能取得預期的課程教學效果,高效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就更無從談起。

(二)運用興趣教學設計不充分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因為初中面臨著中考體育考試的壓力,對學生進一步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情形下,初中教師為了最大化地滿足學生中考體育考試的需要,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會緊緊圍繞考試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考試內容為主的。比如,對于長跑、鉛球等項目中,部分初中教師就不注重運用興趣教學,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顯得十分嚴肅,這樣枯燥單調的訓練不利于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在條件上有所限制

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將讓課程教學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初中教師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部分學校在體育活動開展中因為資金的缺乏,將不能很好地為體育課程教學提供應有的教學設備,這樣就不利于開展興趣教學設計。比如,初中教師想通過“撕名牌”的方式,推動學生進行運動學習,但是學校在教學道具上不能做到及時提供,這樣就嚴重地降低了興趣教學法的課程教學效果。這種情形下,初中教師要對現有的教學場地、教學設備以及教學道具進行充分運用,同時還要對課程教學形式進行創新,更好地適應課程教學條件。

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設計的價值作用

第一,將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很多時候還是使用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缺乏激情。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將不能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全面傳授。因此,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將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氛圍,將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二,初中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愛,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就能很好地調動課堂教學氛圍,師生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推動初中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更大的進步。

第三,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體育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并掌握基礎性的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將對學生的身心情況和個性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傳統古板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推動學生對體育知識創新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運用興趣教學設計來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運用興趣教學設計來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將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讓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的熱情變得更加高漲,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舉措。

(一)注重發揮合作競賽的價值作用

初中生因為正值青春期,充滿活力而且精力旺盛,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對競賽類的運動項目特別感興趣。初中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這個特點,以合作競賽的體育運動形式,對學生的運動興趣進行充分激發,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此外,因為合作競賽具有協作性和競爭性的特點,同時還能實現對學生溝通交際能力的良好培養,推動學生協作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通過參加競賽活動獲得體育課程學習上的自信,形成個性化的學習風格,強化學生抗壓能力。初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在每組實力均衡的基礎上,確保男女生人數大體相當,這樣就讓體育競賽顯得更加公平??梢詫嗉墐鹊膶W生分為不同的體育運動小組,小組可以長期保持不變,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合作和默契,推動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

比如,可以運用接力賽的形式來開展體育課程教學,在所有學生都能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將學生的運動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小組成員結合自身的優勢,開展相應的體育運動,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激勵和監督,推動學習能力的提升,讓每個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實現更好地成長,從而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模式。

(二)將游戲活動引入到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游戲活動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將很好地吸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主動、全面地參與到體育課程學習中,將以往被動式的學習局面轉變為現在的主動性的學習局面。在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將體育運動和游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收獲快樂的基礎上開展體育運動,這樣就能實現一舉兩得。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設計來開展興趣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對班級學生的運動喜好有充分的了解,對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要清楚,并能及時、有效地將這些元素引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

比如,初中生都很喜歡看電視臺綜藝節目,對此初中教師可以根據節目中的游戲,組織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開展。通過這種方式,將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欲望,同時還能有效地節約課堂教學時間,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通過觀看綜藝節目,已經十分熟悉了游戲的規則,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初中教師的進一步講解,學生就能直接參與進來,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將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努力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

構建生動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將讓學生會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熱情,確保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例如,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開展“障礙跑”活動,對此教師就可以構建“超級瑪麗”的情境創設來讓課程教學活動趣味性更強。障礙跑主要考驗的是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對學生的體能消耗比較大,在短程跑道中設置不同類型的海綿障礙。學生如果能夠完美地障礙,就會得一分,最終比賽結束后看哪個小組的得分最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將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更強,有利于構建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四、結語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設計,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參與度,在學生獲取體育知識的同時,更好地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將讓學生更好地釋放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實現對不良學習情緒的排擠,推動初中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初中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運用各類方法,以合作競賽的形式,盡量引入游戲教學、構建生動的課程教學情境等方法,來提升初中體育課程興趣教學的效果,打造高效化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畢思佳.巧用興趣教學法,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中旬),2017(5).

[2]竇可順.中學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運動,2017(9).

[3]何雄.淺析如何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2).

[4]楊金馬.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14).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2篇

國內針對優質微課有多種評價指標,如“中國微課大賽評審標準”“中國外語微課大賽作品評審標準”“全國高校(高職高專)微課教學比賽評審規則”等。綜合分析當前眾多微課評價標準,其不足之處包括:指標描述較為籠統,立足于不同學科、課型、制作方式的評價標準亟待豐富,評價主體單一。有學者指出,微課的評價標準應從教育性、技術性和應用效果三方面通盤考慮(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2014)。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微課具有區別于其他學科微課的獨特之處,體現在:教學目標以英語知識技能等的傳授、講解、訓練和鞏固為主;教學內容以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解題思路等為主;教學方法以講授、演示和示范等為主;資源傳播以視頻為主,包含文字、圖片、聲音和動畫等多種形式(羅永華,2019)。結合具體案例分析,有助于實踐者直觀、全面、深入把握中學優質英語微課具備的元素特征,并幫助其厘清分辨中學優質英語微課的基本思路。

中學優質英語微課元素分析

1.內容選材典型,獨立完整

微課的開發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包括: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等,其中教學內容舉足輕重(鐘志賢,2007)。中學英語微課視頻教學內容“短小精煉”,一般要求在5~8分鐘之內完整地呈現教學全過程,這對選材提出了較高要求。即所選教學內容須典型,在所屬知識層面具有代表性,既符合微課內容“深而不廣”的特點,又能提高學習效率。微課的選材角度開放,包括講解類、答疑類、活動類或實驗類,具有獨立性、完整性、針對性、示范性的特點(卞惠石,2015)。

在獲獎的中學英語微課作品中,講解類所占比例最大,主要集中在詞法和句法類。以“subject clause”微課視頻為例,本作品以講解的形式介紹了主語從句的用法。主語從句是高中階段英語句法學習中的重點語法,被選為教學內容,具有代表性。主語從句能單獨作為一個語法點來進行學習,典型、獨立而完整。

2.導入方式多樣化,充滿趣味性

(1)課堂導入方式多元、高效。課堂導入具有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連接新舊知識、溝通情感等功能和目的(岳定權,2016)。站在不同角度,對課堂導入的分類有所差異。有研究者(石春讓、龐冰,2014)將中學英語課堂導入分為情景、預習提問、復習提問、視聽、角色扮演、游戲等12類;有研究者(羅曉杰,2002)將其分為復習、情景、背景、談話、設疑及直觀等。

觀摩這些優質作品時發現,其導入方式主要歸納為4種類型:列舉事例、圖片與歌曲、提問與對話、主要內容介紹。導入時長基本控制在1分鐘以內,體現了微課導入設計多元、高效的特點。

(2)課堂導入富有趣味性。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庇^摩時發現,當教師進行富有趣味性的導入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學習情緒高漲。在導入之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關注度極高,課堂學習氣氛濃厚。以“Unite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微課為例,通過將學生的Duty report融入課前的Warming-up,再由游戲導入新課,逐漸將學生情緒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誘發了學生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3.知識講解科學、合理

一切教育資源都必須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即要具有科學性。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發現這些獲獎的優質英語微課作品的科學性,此處以知識講解為分析對象。

(1)教學語言具有科學性。教師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體現在:精準性、專業性、系統性、邏輯性、連貫性(翟曉云,2015)。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學生輸入和輸出語言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促進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地習得語言,教師必須優化設計課堂教學語言(牟金江,2007)。觀摩中發現,大部分教師在講解時語言較為精練準確、科學連貫,邏輯性較強,抑揚頓挫合理,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2)知識講解重點突出、難點詳盡。微課是基于學科知識點而構成(胡鐵生,詹春青,2012)。對于部分難度較大的知識點,以微課的方式學習,有利于學生反復觀看,吸收內化。在這些優質的英語微課中,教師均能對所講知識要點進行篩選分類,所講內容均是所處英語學習階段的重難點知識。以宗傳梅的“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微課為例,本微課主要介紹了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定義和轉化,此為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重難點內容。視頻中多次標注“溫馨提示”來提醒學習者注意個別難點及特殊情況,以引起學習者的重視。

4.課堂鞏固及時、高效、靈活

心理學認為,學習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積極促成正遷移的形成。課堂的鞏固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促進學生的知識正遷移。在這些優質作品中,課堂鞏固一般都被安排在對內容進行講解之后。以“與現在事實相反的if虛擬條件句”微課為例,教師在對“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進行介紹之后,立刻展開了鞏固,本微課視頻時長5分鐘,鞏固練習占用約2分鐘。視頻中,教師在講解時,不斷滲透著對于所述內容的夯實,如提問、造句、填表格、找異同點。及時、充分的課堂鞏固,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

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要求課堂鞏固也力求“時半功倍”,即高效。如作品“四花:spend, take, cost, pay的區別”中,教師在鞏固環節設置一道練習題。該習題讓學習者用四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翻譯,不僅加深了學習者對“四花”區別的理解,也取代了大量題目的練習,防止定向思維形成,避免“熟能生笨”現象的發生。再以“與現在時相反if引導的虛擬條件句”微課為例,該作品列舉富有趣味的圖片,激發學生造句的興趣;表格對比分析與橫線填空相結合,使鞏固練習方式多樣、靈活。

5.視覺傳達有效、動靜結合

微課視覺傳達的有效性可理解為“視聽一致,動態呈現,符合閱讀與思考的習慣,畫面提綱絜領,簡潔鮮明,給人印象深刻”(金陵,2015)。有研究者(馬武林、何靜靜,2017)指出,優秀外語微課視頻制作質量、效果佳,生動流暢,聲音畫面清晰。有研究者(鄭小軍、張霞,2014)提出,要提高視頻拍攝和制作技術,強化后期加工,促進音畫同步,視聽一致(鄭小軍、張霞,2014)。在這些優質的作品中,視覺傳達有效性突出。以作品“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為例,此作品視頻聲音、畫面清晰淡雅,噪聲處理完善,教師的講解與PPT圖片緊密結合,切換自然,視聽效果好,制作精良。

中學英語微課優化的路徑思考

1.提高內容選材的多樣性,促進選材比例平衡

根據華東師范大學華師慕課C20慕課聯盟(http://home.c20.org.cn/mooc/)微課視頻資源庫分類標準,中學英語微課知識點可分類為:語音、詞匯、詞法、句法、寫作、話題和其他。在對中國微課大賽獲獎中學英語作品的內容選材統計時發現:內容選材主要集中在句法、詞匯、話題三類,而語音、寫作等選材涉及較少。進一步提高微課內容選材的多樣性,促進中學英語微課在選材上比例的平衡,完善中學英語微課的內容開發體系迫在眉睫。

2.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完善微課設計結構

微課具有“未微不卑、步微不慢、課微不小、效微不薄”“五臟俱全”等特點(張一春,2015)。然而,部分優質的中學英語微課沒有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嚴重影響了微課開發的完整性。要進一步提高設計者對微課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視,完善微課設計結構,真正實現微課也是“課堂”的目標。

3.提升教師講解水平,注重表達的藝術性

中國微課網提出的“評選標準”明確指出:使用規范語言,普通話或英語需標準,聲音清晰,語言富有感染力。研究發現,部分教師發音不規范,使用普通話時,方言口音太重;講解時,表達不夠準確,缺乏抑揚頓挫,感染力較弱。因此,不斷加強教師語言講解水平,提升表達藝術性是優質微課開發不可忽視的環節。

4.深化課堂鞏固力度,注重知識拓展

課堂鞏固是課堂教學重要的步驟之一,教師應在恰當的時機,設計科學的課堂鞏固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觀摩時發現,大部分優質英語微課的課堂鞏固都安排在最后一個環節,且基本上都是以列舉相關練習題來展開,鞏固方式單一,鞏固力度亟待加強。同時,部分作品在進行知識鞏固時,缺乏對知識的延伸,選擇“就點設題”,這不利于成績優異的學生拓展學習。

5.全面提升微課質量,增強視覺傳達有效性

優質英語微課不僅需要遵循微課開發“內容為王”的本質,在制作技術層面更要精益求精(鄭小軍、張霞,2014)。在這些獲獎作品中,仍然存在部分錄制較為粗糙,視覺傳達有效性趨弱的作品。開發者應重視微課制作技術的提升,除了簡單采用幾種平民技術,如PowerPoint2010、屏幕錄像專家、DV+白板等,更應綜合利用各種技術優勢,開發出高水平的微課,著力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 遠程教育雜志,2014(6).

[3]羅永華. 基于英語微課的中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19(6).

[4]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3(4).

[5]鐘志賢. 論教學設計定義的重構[J]. 電化教育研究,2007(7).

[6]卞惠石. 小學數學微課的應用與建設[J]. 教學與管理,2015(5).

[7]岳定權. 課堂教學設計點的獲得方法——以課堂導入為例[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1).

[8]石春讓,龐冰. 新課導入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教學與管理,2014(10): 45-47.

[9]羅曉杰. 中學英語新課導入六法[J]. 教育探索,2002(1).

[10]翟曉云. 論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表現范式[J]. 教學與管理,2015(21).

[11]牟金江. 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語用分類及其優化設計[J]. 課程. 教材. 教法,2007(2).

[12]胡鐵生,詹春青. 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

[13]金陵. 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194-195.

[14]馬武林,何靜靜. 優秀外語微課特征分析——以中國外語微課大賽一等獎作品為例[J]. 外語電化教學,2017(2): 24-28.

[5]鄭小軍,張霞. 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16]張一春. 挑戰傳統教學 引領教學創新——談微課的內涵意義與建設應用[J].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5(10): 9-12.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西華師范大學公共外語學院/外語教育技術研究所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3篇

——論人文與醫德醫風的關系

付田田藥學12010009

既然提到人文,那么人文是什么?顧名思義肯定是和人有關的,那么它具體又是代表些什么呢?它和醫德醫風之間又有哪些必然的聯系呢?下面我就為大家做個詳細的介紹!

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從大的方面講可以指社會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養,從小的方面講可指人對自身精神世界的一個感悟和認知。概念上講,可以這樣認為,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范。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在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今天,醫患矛盾異常尖銳。盡管這種現象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涉及多個方面、各個環節,但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也是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作為醫院,我們必須眼睛向內,首先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認真對待,盡力解決,用真誠換理解,用行動構和諧。 不論是即將成為新世紀高素質的學弟學妹們還是作為已經踏入社會的醫務工作者的我們,不僅需要擁有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手法,與之相比更能體現我們價值的就是擁有著一顆博愛的心去面對正視人世的痛苦,去治愈救贖被病痛傷疾折磨的人們。所以,今天接受醫學人文的洗禮與教化有著很深刻的含義,如果說努力學習,刻苦勤奮可以練就天下無雙的劍法,那么那顆博愛的心必定是這人劍合一的魂心。

“才不近仙者不得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得為醫”。但凡大醫者,無

不以嚴謹誠愛為奉獻,凡大醫者,無不以嚴謹治學而恪守醫德,“精”

為先,“誠”為輔,只有具備“精誠”者,可承大醫之名,“精”于高超的

醫術,“誠”于高尚之品德??v觀漫漫中華幾千年的醫學歷史,出現了

一代又一代的名醫:扁鵲濟世救人敢于直言;華佗廣施人道不分貴賤;

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以拯救天下為己任;李時珍“醫中之圣”

遍嘗百草,再獻“豐富寶藏”;吳有性“靜心窮理”創“戾氣”提出偉大創

見;葉天士謙遜好學承先啟后重樹醫德?。自古以來,行醫者十分重

視道德修養,將“大醫精誠”奉為核心,更以行動詮釋著他們以德養性,

以德養身,德藝雙馨,正因為他們畢生恪守著這樣的信念,才真正成

為歷代醫學家和百姓景仰的偉大先師。

“人命至重,有貴千斤,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千年前孫思邈如

是說,千年后的今天,軍醫華益慰用一身正氣、一腔熱忱、一份執著,

實踐著醫乃仁術無德不立的宗旨。在“sARS”中,千千萬萬的大醫者依舊如是,為搶救生命,為畢生信念,在生死悠關的時刻,不

顧個人安危,選擇奉獻,不惜犧牲。學校各層次醫者爭先恐后報名參

加救護,立下生死狀。最后在“sars”戰役中創造了3個“0”的奇跡!

然而現實不容我們樂觀。一段時間以來,醫德醫風確實受到一定

“破壞”,出現一些“滑坡”,違反醫德醫風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醫

生”們不關心關愛患者,視患者為病的載體,看到的只是病人身上的

器官,身上的病,甚至只關心金錢,缺少撫慰病人的心靈,這導致了

不少醫患事故的發生。作為新世紀的我們,今后一定得在這方面吸取

教訓,竭盡全力悉心照顧身邊的每一個病人。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恪守希格拉底的誓言,懂之,護之,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醫生、護士、藥師,是一名有血有肉的大醫。”對患者無論是貴賤貧富、地位高低、老少美丑、親仇疏密、聰明愚笨,都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替他們著想,時時處處以病人利益為重,做一個濟世愛民的醫生,成為深受人民所歡迎和推崇愛戴的醫生,成為醫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最終,成為一代大醫!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4篇

21世紀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在迅猛地發展,它已經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面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和策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

所謂“課程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等多種信息,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進行更富有成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踐。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整合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比如:在《時、分、秒》的教學中,我從學生最關注的每日學習、生活作息時間出發,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概念。在處理“時”與“分”的關系時,我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讓學生觀察轉動的分針與時針,從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1時=60分;在感受1分鐘時間多長時,我讓學生觀看了1分鐘時間的flash動畫,在欣賞動畫片段的同時,學生體驗了1分鐘時間的長短,也調節了課堂的氣氛。

再如:在五年級的《相遇問題》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動畫片段:

動畫

1: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卡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未相遇。

2: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卡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相遇。

3: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卡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擦肩而過。

4: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卡車準備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卡車先行一段后,小轎車才出發,又經過一段時間兩車相遇。

在教學中,利用動畫演示,在課堂上只用了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將現實生活中具體情況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時”“兩地”“相向”“相遇”等數學概念。

我正是這樣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得到一種開放性的思維訓練。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的整合

我有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并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認識》時,課前我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課上讓學生代表匯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收視率,有的是洛陽火車站春運時間的客流量,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科學、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學與教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種嶄新的支撐,采用"任務驅動"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發揮多媒體及網絡交互性強、資源豐富的優勢,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意識的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相聯系的橫向綜合教學。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學習工具,提高了學與教的效率,改善學與教的效果,構建了新型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了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探索到了一條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新路子,正朝著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靠攏。

教育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在開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

所謂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小學學科課程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學科課堂教學作為信息技術的有效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科課堂教學的一種嶄新的支撐,提高學與教的效率,改善學與教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朝基礎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靠攏。

為深入探討整合給帶來的效益,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的提高,在總結以上課題實驗經驗的基礎上,這里僅以"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課程整合"為例,用以說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不僅是信息技術教育深入發展的需要,而且也確實有顯著的效果。

一、實驗的操作與探討

在研究中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手段,以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途徑、方法。

研究已取得較明顯效果,學生不論在閱讀還是在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僅促進了語文教學結構的改革,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且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提高了信息素養。

(一)閱讀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要完成教學目標,關鍵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參與學習過程。在信息技術環境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主動感悟、搜集和分析有關的信息,對所學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再經過引導步入新的知識境界。使學習主體形成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追求創意的心理取向,促進學與教的優化。具體操作: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把教學內容細化為具體"學習任務",通過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如:《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過程:

1.朗讀入手,整體感知,體會特點。學生在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自讀課文找出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劃出文中描寫雙龍洞特點的句子,體會雙龍洞的神奇。

2.創設情境,網絡瀏覽,制作簡報。根據課文內容,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分成山上、外洞、孔隙、內洞四個組,明確各組的學習任務。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的任務在教師提供的網站上搜索查尋金華雙龍洞的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協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出一份電子簡報。

3.展示匯報,轉換角色,深化理解。學生當小導游向全班學生演示電子簡報并講解。同時各小組之間通過互相提問、相互解答等形式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閱讀教學不能用固定的教學模式,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和體裁而定。在教學古詩文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感知詩句,之后學生獨立探究、互相協作,運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廣闊空間自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種形式匯報交流學習結果。學生有的把自己在網上查閱的背景資料說給同學們;有的把詩做成多媒體電子幻燈片展示給大家;還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調子用在這首詩上唱出來;更有想想豐富的學生把自己學了某一句詩的感受談出來。學生展開的想象翅膀,填補了詩中的空白,有利于領略詩人對思想感情的含蓄表達,正確理解其意。

(二)作文教學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我們在課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膽的嘗試。首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看情境講述或看情境寫話。利用多媒體軟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體的超文本結構,采用網上互評、互議、互改的方式,讓學生開展協作學習,提高鑒賞能力及寫作水平,同時,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積累寫作素材。比如:學生在上描寫景物的作文課時,教師讓學生上網自由搜索,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資料等,像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野生動物園、黃山、故宮、頤和園等旅游風景區都有自己的網頁。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表現出很高的參與熱情,寫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了傳統作文教學無法比擬的效果。

課程的整合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也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如環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學生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到網上去說自己想說的話,探討自己喜歡的問題。

二、收獲與體會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推動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更新,構筑了新型的教學系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探索到了一條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新路子:

1. 轉變了教學理念。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為學生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

2. 改變了學習工具。通過整合,把語文學科和信息技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電話、鉛筆、橡皮那樣自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

⒊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實驗中,把計算機作為認知工具,采用"任務驅動"和"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構建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有意識地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相聯系的橫向綜合教學。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互查、互評、互幫、互學等活動,為學生共同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了舞臺。

⒋培養了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創新的前提,也是創新的源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課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特點,在網絡環境下,發揮多媒體及網絡交互性強、資源豐富的優勢,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主動地建構知識,提高了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⒌訓練了實踐能力。傳統學校教育強調的只是書本知識、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課堂教學的小環境與學生豐富多采的家庭、社會生活的大環境嚴重脫節,面對信息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通過整合,把以教科書為中心轉向利用多媒體組成的教材體系和社會大課程中。學生可以方便的獲得書籍、光盤、網絡上的信息及軟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習,以此提高實踐能力,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今后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

【提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迅速發展,許多專家與教學一線人士都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改革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和發展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本文主要探討以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探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面臨的困難,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語文;研究

怎樣理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有專家認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信息方法、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的一種新方式,絕不是“兩張皮”。整合是促進以下幾種方式的變革:一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二是信息技術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三是信息技術與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四是信息技術與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一樣自然流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最終目的是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與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開展面臨的困難

1. 天時未到。我國著名教育家呂型偉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席話:“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創新?近年來改革與發展大潮中形式主義與浮躁的現象相當嚴重,我們稱之為“浮腫病”和“多動癥”,口號不斷翻新、模式層出不窮,仔細去檢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現那一點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戲,其實一切照舊。從教育行政部門到學校,信息技術實際不受重視。信息技術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作秀,而沒有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的一切教學活動中去。用起來重要,說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2.地不利。從教師到學生,新課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許多教師都表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可以說是“看上去很美”,實際推廣起來卻很難。

3.人難和。教師使用的目的不明確。大材小用,計算機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蛴枚嗝襟w代替教師的教,誤認為應用越多越好,結果是學生課上大飽眼福,課下大腦空空。 教師應用技術水平低。部分教師上課時手忙腳亂,一人上課,幾個人跟著忙;教師在課上不能及時收集、處理來自各方面學生的信息,課上教學秩序混亂;部分教師信息來源局限于與教材有關的文字材料,課外的擴展信息材料很少。

如何與學科整合

(一)基于"輔助"的理念,整個教學都在以"知識"為中心的指導下進行,整個教

學過程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信息技術只作為教學媒體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信息技術可以在隨機性問題、危險場合、珍稀場景、時空變化及創設情景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二)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

支持學習,使開放的網絡環境作為探究學習的一個平臺。

⑴教學過程的側重點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對知識的整理和對已有材料的篩選。

⑵網絡實際上并沒有造成信息總量的增加,而是增加了人們駕馭信息的能力。在網絡教學中,學科教學把學科知識作為載體,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學習的目的)而對整個學習來說,學生到底學會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發揮。而傳統教學是把載體(學科知識)作為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去死做題,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下圖是兩種教學方法的比較)

項目

傳統教學

網絡教學

學習方式

教師決定方式和內容

學生自主選擇形式和內容

學習目的

注重學習結果

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

學習狀態

被動、機械

積極主動

學習結果

大多為機械記憶,靈活應用能力差

靈活應用能力強

學習交流

單一化、低密度

全方位、多層次、高密度

疑難解決

依靠教師

查閱資料,與他人交流

學習體驗

整合的誤區和解決的辦法

尷尬現象一:“四不像”的整合課

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節小學語文課《葡萄溝》,學生在網上一會兒欣賞葡萄溝的風光,一會兒聽少數民族歌曲,一會兒查詢葡萄干生產工藝,教師還設計了孩子畫葡萄、品嘗葡萄干的環節,忙活了半天,惟獨忽略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理解感悟,整節課因技術應用的不合理而支離破碎,有意無意間語文課變成了活動課。

這個例子反映的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四不像”的現象。它既不像是學科課程,又不像是信息技術課程;既沒有突出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科目標能力,又沒有培養信息能力和創新能力。大雜燴的課程內容組合使其成為了“四不像”的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到底以什么為主?是以學科課程為主還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主?很多人可能會說,這個很簡單啊,就是要在進行學科課程目標培養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其實這個說法本身就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和實踐上的無方向。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以學科課程為主,以完成課程目標為主。

尷尬現象二:模式化的整合課

一位前幾年就著手整合課探索的教師說:“網絡環境中的語文教學似乎走入了這樣一個怪圈:導入,發現問題——上網,解決問題——收集整理資料——網下交流。搜集資料替代了語文的朗讀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線聊天替代了語言表達的培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個又一個模式化框架。

語文學科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揣摩、品味、聯想實現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個性化的情感解讀。如果一味以標準化的圖像直覺取代語言感知,那就無情地侵占了學生的想象空間,粗暴地踐踏了學生獨特的體驗,從而背離語文教學的目標。

臺灣學者徐新逸教授講過這樣一段話對我們很有啟發。“信息科技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卻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而成為教學的全部。只要教師能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以最適當、最有效的方式傳達出來,其實最簡單常見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達到所需的學習效果。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同樣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質的教師與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與互動,就可以賦予教學與學習不同的生命力,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也是教育可稱為一門創造性藝術的迷人之處。”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實踐

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語文學科必須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要用信息技術來解決以往語文教學中難以解決好的問題,來優化語文教學質量,來推進課程改革。把原來的課堂教學原封不動搬到網上,不僅不能讓信息技術“化”掉原有弊端,反會失掉課堂教學某些固有優勢;把學生引上因特網去隨意瀏覽,當然更不能與“優化”同日而語。

信息技術如下四方面變革,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發展學生語文能力明顯有益:

一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

促進綜合效應。多種媒體的綜合效應,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語言信

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其吸納和輸出語言信息的質量,從而有效增強其語文修養。如《觀潮》一課,作者在課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寫潮的樣子及潮的響聲尤為精彩,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顫動起來。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讓學生感受潮來時浪涌岸灘,洶涌澎湃的聲音,借助投影和錄象,讓學生感受潮來時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壯麗之美。通過創設視聽情境,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信息技術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小學語文或其它學科應有一個課堂時間,也即時間的容量?,F在由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連續性的教學過程,或者說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程序,在上每一課時都要充分研究這一課,體現出它的完整性,盡量在一節課內,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聯網、報刊、媒體、電視等先進技術手段把你的所給學生傳授的知識、發展能力和提高智力方面,統一整合起來,

課內只是教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勇于探索問題的能力,勇于創新的能力,展示基本的信息技術素養的能力。怎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學的知識、方法、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在課外去積極探索、發現、掌握課內的知識規律。學生應是積極主動地,不僅在班級里、學校里、更應在家庭和社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查找、探索課內的問題,運用綜合分析能力,主動地加以判斷、歸納、演繹。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專題,以作品的形式,甚至是論文的形式陳述出來,發表出來,讓別人去評價、認同,從而實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是信息技術與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在教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之下,轉變教師的原有教育觀念,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這一學科的基礎課程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及素養,老師更應在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媒體等多方面準備知識和能力及素養,能上天、下地、入海。老師應該是多維的、多方位的、多層次的、多視角的多能手。新型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教學中,老師應是學生的助手,是學生的導航者,是虛擬的教育者,是學生的知識詞典、能力詞典、素養詞典、做人詞典、朋友詞典、開心詞典、心靈詞典。

四是信息技術與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有一位的教師談到,"我簡直就是和學生在賽跑,他們在研究專題中涉及的內容我自己事先都不知道。網絡使我不得不放下面子和孩子們一起研究,它的開放與便捷往往使我和學生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它使我的生活節奏一下子加快了,不敢對教學有一些懈怠。為了跟上學生學習的節奏,我總感覺自己不斷的往前跑啊跑。"教師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習的指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及咨詢者,更變成和學生一樣的學習者。學生從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凸現出來,最佳的教學效果需要主體參與過程與活動過程同步,保證每個學生在教學中的最優發展。從而,教師由重教向重學轉軌。

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歐內斯特·L·博耶曾說:“技術能夠在瞬間把信息傳遍全世界。但是,無論技術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卻不能傳遞智慧。”語文能力是一種多元能力,其構成也是多維度、多層次的。我們至今尚不能說已經把語文能力結構研究得很清楚。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結合點僅止于上述4個。我們還需要從優化教學過程、優化學法過程、激發學生健康興趣、養成學生良好習慣等各個方面努力實踐。從多方面加大“整合”的力度,信息技術一定能在語文教學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中國當代閱讀理論與閱讀教學》 韓雪屏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2、《創新學習論》紅旗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3、《語文考試論》 倪文錦著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一版

4、《縱論語文教育觀》 李杏保 陳鐘梁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年版

5、《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 王麗編 教育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6、《問題與對策》 江明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0版

9、《小學學科教學論》(語文) 蘇立康主編 科學出版社 1998年版

10、《學習的革命》[美國]珍尼特•沃斯

[新西蘭]戈登•德萊頓 上海三聯書店 1998年12月第2版

11、何克抗 《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中小學電教》2001.(

1、2)。

12、陳至立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的報告

2000年

13、劉向永 《解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2.3.

14、李克東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方法》

15、余勝全 《基于Internet的學習模式》《中國電化教育》1998.4.

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

內容提要:

信息技術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借助這一手段能化抽象為直觀,化靜為動,從而突破教學難點;能更好的激發學生感受美和欣賞美,從而培養審美情趣;信息技術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從而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利用信息技術來訓練學生的語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論文發表

關鍵詞:信息技術 閱讀教學 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 在赤道地區,一位小學教師在告訴學生什么是雪。

老師說:雪是一種純白的東西。兒童們就猜測:雪像鹽一樣。 老師說:雪是冷的東西。兒童們就猜測:雪像冰激凌一樣。 老師說:雪是粉末狀的東西。兒童們就猜測:雪像沙子一樣。

老師始終未能講清楚雪究竟是什么,最后還出了一道考題:雪的形態怎樣?學生的答案是:雪是又冷又咸的沙子。

哈伯德筆下的這段文字告訴我們:要知道真正的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國度,一如要聽黃鸝的歌聲,就要坐到有黃鸝的樹下,要聞夜來香的清香就要到有花的庭院。身臨其境,參與體驗,一切自會不言而喻。

而今的教學,信息技術的介入,圖、文、聲、像的立體教學,使語文課堂如虎添翼。信息技術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在優化教學結構、激發興趣、激活課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經常使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教懂、教準、教活、教精,使學生達到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從而使教學進入最佳狀態。 一.利用信息技術, 突破閱讀教學中的難點

學生掌握知識,一般是從感觀開始的。感性知識豐富,就能進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規律,從而打好基礎。目前學生對教材內容缺乏感性認識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困難之一。教材中某些抽象的內容,光憑老師口頭講解,即使運用圖片,學生也是不易理解的,這就必須給予具體化、形象化,增強透明度。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念,極大地改變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單一死板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獲取知識開辟了更寬的道路。教學時CAI課件為主要信息傳輸源,它以多種方式,不同的表現手法對新授課的內容進行加工處理,生動、有趣地展現于學生面前,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化抽象為直觀,化靜為動的特點,起到了為課堂教學排疑解難的重要作用,同時也體現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信息技術論文

比如教學《觀潮》,學生很少有人見過錢塘江。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教學難點是: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我們利用網絡資源具有較強豐富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在互聯網上搜索如下資料,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1)錢塘江潮水涌來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2)浙江錢塘江入海處的特殊的地理條件。通過這些直觀的資源,使學生很容易發揮自主學習的意識,很方便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又如《鵝》這首詩,這是一首內容很簡單的古詩,但對初步接觸古詩文的低年級學生來說也是有相當大難度的。它包含了豐富的信息:有鵝的叫聲、鵝的形象以及鵝的動作等。傳統的教學方法、手段難以將這豐富的信息表達清楚,而多媒體教學卻正好適合表現這些豐富的信息。教學的具體步驟:(1)“曲項”利用動畫展現一只白鵝浮在水面上不斷伸曲脖子。(2)“曲項向天歌”在前一個動畫的基礎上,合成鵝叫的聲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靜止的大白鵝浮在水面上的圖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白毛浮綠水”展現一只大白鵝浮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閑的神態。教師在此引導學生觀察水、鵝毛的顏色對比以及鵝的悠然動作。(5)“紅掌”出示白鵝揮動紅色的腳掌向前劃水的動作和劃水的“嘩嘩”聲。(6)整體講解這首詩時,出示一幅動畫:亭臺樓榭,楊柳依依,一個小孩在不斷向湖里那群歡叫著的鵝拋撒谷粒。整個教學過程文,轉自[星論文網]www.starlunwen.net圖并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創造出了原詩的意境,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得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理解了詩意,同時強化了記憶。 二.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把它列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審美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價值取向,其內涵是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在傳統教學中,雖也注意到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但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素養以及教師的講授方法等因素限制,對學生而言沒有直觀印象,更談不上感受事物的美了。運用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就可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為學生創造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環境,更好的激發學生感受美和欣賞美。 我認為像《黃山怪石》《桂林山水》等寫景類的文章就比較適合用信息技術資源進行教學。這類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在教學中就可以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情境,通過音樂來渲染情境,通過畫面來顯示情境,通過文字來詮釋情境,為學生創造更直觀形象的語文教學環境。比如在教學黃山怪石時,在學到黃山怪石千奇百怪時,我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黃山四絕的照片,還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領略了怪石的奇形怪狀,使學生對課文中介紹的神仙曬靴,五老奔天等景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類文章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能幫助學生入情入境,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我想這遠比枯燥的說教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在此過程中,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的所在。

再如我在教《望廬山瀑布》一文時,首先利用信息技術在屏幕上顯示出“廬山風景圖”;然后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學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最后,我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并茂地向學生介紹道:“同學們,廬山風光中最壯觀的要數‘廬山瀑布’了。你們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襯托下,飛流直下,濺起一陣陣水霧,多么令人神往!從古到今,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為它傾倒,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你們想不想讀一讀大詩人李白看了廬山瀑布后寫下的詩歌?”此時,眼前的美景讓學生興趣盎然,從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美的感悟和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術,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傳統教學的信息來源主要是報紙、雜志,用圖畫插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很有局限性的。我們正處于現代信息社會之中,我們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果,恰當擴大信息量是一個重要環節。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大量增加相關的聽和看的機會,而且能夠使聽和看同時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來教學信息量的數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從而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比如,在進行《蝴蝶王國》的課堂教學時,我首先提出了一個開放的大問題:你最喜歡蝴蝶王國里的哪種蝴蝶?為什么中國的臺灣被譽為蝴蝶王國?通過查閱網頁你知道了什么?再有感情的讀一讀,讓學生自學。在這里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先選擇任意一個自然段進行學習,點擊網絡上的相關資料,尋找正確的答案,自主的理解課文。要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做到:看圖片,感受美景;讀課文,理解內容。學生在網絡上收集了蝴蝶的常識、蝴蝶的趣聞,還有用蝴蝶制成的蝴蝶畫等作品。大家以小組的形式相互交流,通過討論交流,學生驚喜地發現課文之外有更多的精彩內容,有更新奇而多彩的世界。他們興趣盎然地流連于視頻文件上精美的圖片、豐富的資源、美妙的音樂,同時他們還不忘將自己搜集到的有用的文字說明和圖片保存起來。

在信息網絡中閱讀、欣賞、實踐和探索,語文教學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展示,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興趣、愛好和熱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能夠比較好的將課內所學與課外延伸結合起來,使之相互引發,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呢?

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充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通向課外世界架起一座橋梁,把他們引向充斥著浩瀚知識的課外大海,讓學生在知識的大海里留戀忘返!

四、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敏銳的感覺。也就是說,語感是對語言的直覺的整體感受。培養學生語感,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學習語言興趣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都能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傳統的教學大多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的語感只能來源于教師的語感。而信息時代的教學,多媒體的介入使語文課堂如虎添翼,利用信息技術來訓練語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有時利用制作幻燈片,通過增減課文中的詞語,變換課文中句子的順序,帶領學生進行語言的比較、品味、分析,體會語言間細微的差別,使學生語言的準確性、敏感性逐步形成。如《桂林山水》一課中寫道: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這個句子中的“波瀾壯闊”“水平如鏡”是分別描述大海和西湖特點的,都是修飾成分。教學時我用幻燈片把這句話與“我看見過大海,欣賞過西湖,卻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放在一起讓學生對比。學生對照原文讀議比較,就會覺得刪后的句子內容空洞,讀起來索然無味。有時還可以利用直觀圖景,在具體情境中培養語感。比如《桂林山水》一課,作者飽含感情地描述了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這一獨特的景觀。在教學時,我利用錄像和配樂朗讀,把學生引入到了桂林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讓他們充分感知和領略了桂林景色的秀麗神奇,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由表及里的消化吸收。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技術輔助教學,將極大地豐富教學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在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極大地拓展時空,不僅可以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而且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了條件,同時還會營造出一種愉悅、和諧、民主、平等競爭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學生從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擴大知識面,增加感染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參考文獻: 孫建峰:《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小學青年教師,2004.6 李嬌娥:《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初探》,信息技術教育教育,2005.3 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選》

中小學課程范文第6篇

摘要:隨著各種移動設備的不斷普及,通過移動終端開展教師培訓最近幾年也逐漸引起關注。該文探討了移動終端在教師培訓中體現的優越性,針對教師培訓效果回歸到工作現場后的衰減問題,提出了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并以《繪本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這一培訓課程為例,具體介紹了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制作模板、制作過程。通過教師的實踐反饋,發現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與學習有助于提升教師培訓的效果,減少教師回歸到工作現場后培訓效果的衰減。

關鍵詞:教師培訓;生成性課程設計;移動終端

一、問題提出

中小學教師培訓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培訓模式和支持體系,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類問題。其中很多研究者提到的教師在集中面授培訓回到工作崗位后得不到后期跟蹤和指導,使得培訓效果受到來自教學、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極大衰減。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師培訓課程效果的衰減原因,2015年7-8月,筆者針對北京市教師培訓課程效果的衰減進行了調查。來自北京市十個區縣總計有2213位老師參與了此次問卷調查,其中超過97%的老師認為培訓效果回到教學實踐中會受到衰減。在提及影響培訓課程學習效果的因素時,67%的老師認為教學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與學生家長的交流、科研工作、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以及日常的學?;顒咏M織都會影響培訓課程的效果。其中日常管理工作所占比重最大,達到82%??梢?,如何幫助教師在學習現場與其工作現場中實現無縫對接,幫助學習者在教學現場完成培訓課程的轉化值得深入研究。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各種移動設備的不斷普及,為中小學教師培訓的新發展與變革提供了實施的基礎,通過移動終端開展Just-in-time的教師培訓最近幾年也逐漸引起了諸多研究者與培訓者的關注。很多研究者指出基于移動終端的培訓能夠更好地利用教師的碎片時間,將教師的學習與工作情境無縫整合,實現在工作現場學習,并將學習內容以最快的速度應用在工作現場,即教學中進行轉化,更好地促進其專業發展。然而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的特性是否能夠真正連接教師的教學現場和學習現場,減少培訓衰減,提升教師的培訓效果還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教師移動培訓研究現狀

以移動終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走進研究者視野的。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Mobile Learning for Teachers包含了歐洲、亞洲、北美洲、非洲和中東、拉丁美洲利用移動終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研究介紹。幾個報告均指出,各地區專門通過移動終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非常有限。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的研究在信息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開展較早。歐洲以及部分亞洲國家相對更加關注移動技術本身帶來的影響,以美國為代表則更關注教學法和課程方面的研究。2004年,Maia Zaharieva等提及過針對不同移動設備、不同學習者,需要構建合適的學習內容的觀點。遺憾的是,他們并未對基于手機學習資源的內容本身進行過更為系統而深人的研究。國內針對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的研究并不少,如閆鵬展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郭騰和李瑩在《移動學習在農村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討》中提及移動終端的便捷性以及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作為培訓課程內容的載體供教師學習。但是多數是在概念和理論層面進行探討,或在宏觀角度進行闡述,并沒有進行具體的實施操作。

因此,筆者對中小學教師對移動終端的使用與定位、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以為后續基于移動終端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供借鑒與參考。

三、教師對移動終端的使用調研

對移動終端的使用是進行移動培訓的基礎。調查顯示,接近74%的老師認為培訓課程結束之后,定期結合培訓內容進行互動討論與定期案例分享會有助于減少培訓課程效果的衰減,57%的老師認為培訓課程之間收集相關的案例能有助于培訓效果的衰減。75%的老師認為課程之中進行討論也有助于學習效果的保持。53%的老師認為通過移動終端的培訓效果衰減會好于面授的培訓,在原因闡述時,教師認為可以在工作有需要的時候隨時翻看培訓內容,而面授的信息則沒有辦法再現。在被問及哪種因素會讓培訓課程的效果衰減最少時,86%的老師認為如果培訓課程剛好解決了自己困惑的問題,那么培訓課程的衰減會是最小,79%的老師認為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能夠與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整合為一體則衰減會最小。當被問及教師培訓課程中融人移動終端,哪一種能夠減少對培訓效果的衰減時,91%的教師認為作為課程的討論工具效果更好,73%的老師認為作為案例和現象的記錄工具效果較好,66%的老師認為作為培訓內容的呈現工具效果較好。

在此基礎上,筆者選擇了西城區的兩所學校,對23位學校領導與部分教師進行了深入訪談。訪談主要圍繞如果將移動終端引入到培訓課程中,認為如何應用會有助于培訓效果的提升。通過問卷調研與訪談,我們發現教師應用移動終端支持自身學習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線索:

1.教師對移動培訓課程表現出了如下的需求:課程長度不要過長,課程形式盡量生動,如真實案例以及有啟發的故事等,學習內容最好能夠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2.教師工作現場雖然充斥著各類繁雜事物,但是也不斷涌現各類有價值的問題與現象。值得記錄下來作為培訓素材,如果沒有及時記錄就會被各類繁雜事務淹沒。

3.對移動終端的定位上,教師更愿意將移動終端作為交流與討論的工具,其次是作為教學現象和問題的記錄工具,最后才是培訓課程的呈現工具。在這個排序上,我們發現,教師更愿意充當主動的角色,如參與討論、記錄工作現場的現象與問題。而作為內容的被動學習者,教師的興趣則不是很高。

綜上所述,在學習現場與教師的工作現場,移動終端雖然能夠實現隨時隨地支持教師的學習,理論上能夠實現無縫整合學習現場與工作現場的假設,但是真正的整合則有賴于移動培訓模式和課程的設計,而這一設計的前提是需要調整教師的角色,教師不再純粹是課程的學習者,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貢獻者。

四、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設計

(一)生成性課程內涵

課程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要素,終極目的是培養人,喚醒和提升個體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以及文化創新的意識和能力,而不是對其進行知識灌輸。以生成的方式存在的課程不是固定不變、完全設定的,而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探究活動中意義、精神、經驗、觀念、能力的生成過程。

對于生成性課程的界定,美國太平洋橡樹學院的約翰尼莫教授用排除的方式指出,生成式課程不是罐頭式的課程,罐頭式的課程好比由專家和學者或者教師事先編制好的課程。生成式課程也不是木乃伊式的課程,木乃伊式的課程是指那些曾經很有生命力,對學生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現在已經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吸引力的課程。生成性課程很關注學生的需要、興趣。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學生的興趣需要以及已有的經驗是學習的動力和基礎。生成性課程是相對于傳統的預設性課程而言的,是在教師、學生、情景和文本的多重互動中建構生成的一種超越于原有預期的課程。

余勝泉等提出了生成性課程設計的概念,生成性課程是一種區別于預設性課程的課程實施狀態,這種課程的設計更關注學習者在過程中的交互與協作,往往會產生與課程前期預設不同的結果,形成生成性的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新概念、思想與案例等。生成性課程是一種動態變化過程中的課程形態,需要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意識以及知識結構的發展。原有的課程設計僅僅為學習者提供學習的內容、技術工具、學習要求等單行傳輸的方式并不能使學習者的有效學習自然發生,尤其是針對教師提供的培訓,當教師回歸到教學現場之后,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學習效果發生衰減。因此,生成性的課程設計與移動終端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決教師的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之間存在的鴻溝與衰減。

(二)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要素

教師移動培訓課程首先應該以生成性的視角來指導移動培訓課程的開發,調整教師作為被動接受課程內容的客體角色,充分發揮教師作為培訓課程內容建設者與貢獻者的主體地位。課程的生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課程由每一位教師在教學現場跨越一段時間對教學現象進行發現、觀察、記錄,逐漸生成為課程的一部分;其次是從參與者的角度,對于觀察記錄的教學案例,來自不同教師多元視角的評價、討論以及主講教師從理論的視角對案例進行的分析也將成為生成陛課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移動終端能夠很好地承載課程的生成過程,即能夠隨時隨地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現象相關圖片、文本、語音、視頻的記錄,同時也能很好地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其他教師進行觀摩、討論。

基于上述定位,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需要重點關注如下兩個方面的設計要素:內容設計與呈現方式,尤其是需要為教師提供在內容以及呈現方式上的設計模板,便于教師能夠在自身的工作現場更好地積累相應素材,完成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制作。以下將針對這兩方面的內容進行逐一具體的介紹。

1.內容設計

筆者調研了相關文獻,發現“微課”的設計能夠給教師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提供參考與借鑒。微課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機化學教授LeRoy 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機化學課程”。1995年,英國納皮爾大學(Napier University)的Terence Kee教授提議,讓學生對特定主題進行一分鐘演講。2007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推出了公開課《60秒視頻講座》系列。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提出1分鐘課程概念,并運用于在線課程。2008年英國開放大學在iTunesu上開辟了自己的頻道,其中推出《60秒探奇系列》微型視頻課程。2004年7月,英國啟動了教師電視頻道,每個節目視頻時長15分鐘。TED最近在YouTube上推出TEDEd新頻道,TEDEd頻道一般短于18分鐘。我國國家開放大學的5分鐘課程網也推出了很多長度大概在5-20分鐘左右的微課。

筆者在上述微課中遴選了20個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其在內容設計上表現出了如下特點,如表1所示。

分析了國內外的典型微課設計,我們發現微課在內容結構上大體上會分為三個主體結構:開篇——主體內容——結束。開篇通常會通過提問或者概述的方式引發觀看者的思考,主體內容部分通常會通過比喻、作比較等方式以通俗化的方式幫助學習者理解概念,結尾處通常會對內容進行簡短總結,或者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習者回歸到生活實際。這樣的內容構成中,形象化的描述、極端化的舉例以及直觀化的畫面配合都是幫助學習者在短時間內更好地理解主體內容的好方法。

因此,在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內容設計中,需要為教師提供清晰的內容設計模板,如表2所示,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在自己的工作現場積累各類素材(案例、故事、比喻、類比等),并能夠將這些素材以合適的方式組織呈現出來。

2.呈現方式設計

從內容呈現方式上,筆者選擇了西城區兩所學校的30位中小學教師以及來自部分高校教育技術專業的20位教師分別對如下課程進行了呈現形式上的元分析。分析的課程主要來源于五分鐘課程網以及英國開放大學的60秒經典課程。筆者針對兩組教師的元分析結果進行了歸類,這些課程在呈現方式上體現了如下特點:

(1)開篇會提出關鍵問題或者明確的目標,讓學習者的關注有所指向。

(2)每一幀畫面通常顯示的是全局性的內容,讓學習者對內容有相對系統的認知。

(3)對重點內容給予語音、字體、乃至畫面上的強調,如通過突出強調的字幕或者加重的語音等來凸出顯示核心內容,幫助學習者在系統認知下對關鍵性內容形成理解。

(4)場景的轉換也會有明確的提示,比如通過問題來提示,讓觀看的人有承上啟下的心理準備。

(5)對內容的介紹通常選用類比、比喻等方式,讓學習者可以在短時間內抓住內容主旨。

(6)課程結尾處的總結,簡短有力。

(7)情景性信息通過主題圖片與文本相結合的方式,或者動畫的方式來呈現。

綜上,筆者認為以移動終端作為教學案例的記錄與收集工具,需要收集如下幾項內容。首先是拍攝與培訓主題相關的能夠突出主題的情境圖片,此外需要包括對隋境的簡要描述,便于為后續移動課程的制作提供基礎。其次,需要關鍵場景之間需要有承上啟下的文字描述便于將其連接起來,可以以問題或者目標的形式呈現。最終,在開篇與結束之處,需要有總結性的內容,可以通過文字形式呈現,也可以通過圖文整合的方式呈現。呈現方式的設計模板如表3所示。

基于上述定位,筆者對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進行了初步的設計,即讓參與培訓的教師參與到課程內容的生成與制作中。在生成性課程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在工作現場可以根據上述模板隨時隨地使用移動終端進行觀察、記錄以及制作教學案例,教師之間針對彼此的案例進行分享討論,將教學工作現場的案例與之前的理論培訓整合起來,從而降低培訓內容到教師工作現場后受到的衰減。

五、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實施

基于上述對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設計,筆者在西城區一所小學進行了基于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的教師培訓,并在培訓后收集了教師對培訓過程和效果的反饋。

筆者在該校開展了《繪本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主題培訓,培訓過程中將教師分成了兩組。兩組分別接受不同的干預:一組教師只是接受長約2個小時的面授培訓;另一組則通過“主題式面授培訓——教師工作現場收集案例——制作生成性移動培訓課程——微信群組中分享課程—群組內教師基于分享的課程進行學習與討論——線上線下的總結交流”等流程完成該主題的課程學習。在完成整個培訓的過程中,生成陛課程的形成過程如下圖所示。

接受生成性課程學習的教師在接受完面授培訓后進入筆者組織的微信群組,該組教師需要完成如下任務:

任務一:根據面授主題講座《繪本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所提出的方法與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隨時記錄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并將自己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移動終端拍攝、記錄下來,最終形成課程發到群組當中。在這個過程中,移動終端充當案例的記錄與呈現工具。

任務二:通過筆者提供的內容設計模板以及移動終端的圖文聲設計類應用將自己記錄的案例制作成短小的課程分享到群組當中。在這個過程中,移動終端充當生成性課程制作工具與呈現工具。

任務三:每位教師分享完成之后,其他教師在時間與環境許可的情形下觀看案例并對課程進行學習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移動終端充當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工具。

任務四:筆者結合教師的討論,推送有關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文獻,幫助教師解決在該主題中存在的困惑。在這個過程中,移動終端成為教師在工作現場中可以無縫學習的支持工具。

任務五:在每位教師都完成上述任務后,形成一個自己關于該主題的文字分享發送到群組當中。在完成上述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同伴之間為生成性的課程設計提供了案例、問題、心得與反思。移動終端充當了教學內容的承載工具。

筆者在上述基礎上將主題講座、教師貢獻的生成性課程以及過程性討論重新制作形成圖文聲畫整合的系列文章,推送到教師培訓訂閱號,便于教師可以進行回顧。

六、研究結果

筆者對兩組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與訪談。參與了主題培訓的教師有30人,有70%表示對培訓內容有印象,93%的教師在具體的實踐中沒有嘗試應用。只有2位老師在自己的教學中試著關注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嘗試著帶著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這兩位教師只嘗試過一次,并沒有將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行為持續下去。在對這些教師進行深入訪談發現教師們表示來自教學、管理,還有很多日常相對瑣碎的事情會沖擊學習效果。培訓結束時覺得效果很好,回到教學實踐中,沒有特別去關注,所以效果慢慢地也沒有那么顯著了。接受了生成性課程學習的25位教師中96%的教師認為這種培訓方式跟一次主題面授培訓相比效果更好,尤其是其中有4位教師完成了9個生成性課程的制作,其他21位教師在觀看這些課程的同時,也參與了對案例的討論,并在討論中進一步深化了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認識。另外21位教師雖然沒有制作生成性課程,但在群組中學習4位老師制作的課程,積極參與了討論,這些教師表示已經能夠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并通過與學生合作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參與制作課程的4位教師都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也慢慢感受到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跟之前比較有明顯提高,而且伴隨著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對于實驗法、訪談法、查閱資料以及戲劇表演等方法已經有了明顯的認知。但這些教師也提到課程制作本身給他們帶來的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也很大。對于其他沒有制作生成性課程的教師,在訪談中他們也提到雖然沒有及時地制作課程,但是在觀看其他教師制作的課程時,能夠加強自己在面授培訓中所學的內容,尤其是看到其他教師對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的一些思考,讓自己在面授主題講座時學到的內容和真實的案例聯系起來,對于自己理解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以移動終端作為觀察、記錄與存貯工具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在工作現場收集與培訓主題密切相關的案例,幫助教師成為生成性課程的貢獻者與制作者。此外,筆者也綜合了教師分享的案例、互動討論形成總結性的內容,從而幫助教師深化對面授培訓主題的理解。在此過程中,筆者也發現如果能夠結合不同類型的模板開發出便于教師制作課程的移動端應用將有助于提升教師成為生成性課程制作者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培訓的效果。

上一篇:聯合執法工作經驗總結范文下一篇:數字金融技術創新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