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

2023-09-23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1篇

1 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 云龍縣堅持“農業富縣、工業強縣”的戰略思想和“產業生態化、農工一體化”發展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 因地制宜, 突出重點, 進一步制定完善了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 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初步建成了糧食、林果 (核桃) 、茶葉、煙葉、中藥材等種植產業和諾鄧黑豬、云龍矮腳雞、云龍黑山羊等生態養殖業產業基地。云龍高山生態茶、云龍天池麥地灣梨、泡核桃、以金銀花為主的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基地模初顯, 以“諾鄧黑豬”為原料的“諾鄧火腿”、“大栗樹茶”等品牌享譽國內。到2015年末, 全縣核桃面積達8.53萬hm2, 高山生態茶葉種植面積達0.23萬hm2, 麥地灣梨0.28萬hm2, 烤煙0.208萬hm2, 收購煙葉9.41萬擔, 實現煙農收入1.36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0.67萬hm2, 紅豆杉基地達0.298萬hm2;大小牲畜存欄75.28萬頭 (匹、只) 。目前獲得有機食品認證3個, 綠色食品認證2個, 獲得地理標志認證5個。

1.1 高原生態茶葉產業

茶葉產業是云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 目前云龍縣生態茶園面積達0.23萬hm2, 主要品種以云南大葉種國家級優良品種云抗10號、清水3號、梅占、佛香等系列品種, 其中已投產的有0.15萬hm2, 年產量達601t, 年產值8705萬元。已建成8個精制廠, 5個初制所, 每年可解決了3000~50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問題, 支付勞務管理工資以及鮮葉收購費達3000多萬元, 帶動全縣3000多農戶發展茶葉種植, 茶農戶均增收40000多元。大栗樹茶廠是大理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被認定為規模以上企業, “大栗樹”牌云龍綠茶系列產品于2004年取得有機食品認證, ”大栗樹”商標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 以大栗樹茶為主的云龍綠茶系列產品供不應求, 市場前景好, 發展潛力巨大, 茶農收入高、企業效益好, 在省內外享有盛名。通過不斷努力, 云龍縣茶葉產業已初具規模, 面積、產量、效益都在逐年增加, 特別是高原生態茶園發展良好, 已經形成企業+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1.2 高原林果產業

云龍縣泡核桃種植面積達8.53萬hm2, 涉及11個鄉鎮, 78個村民委員會, 建成團結核桃交易市場1個, 核桃收購交易大戶418戶, 形成了基地+大戶+市場, 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2015年產量4.25萬t, 產值3.7億元, 成為云龍縣高原林果支柱產業。麥地灣梨種植面積0.28萬hm2, 掛果投產面積有0.13萬多hm2, 產值6800萬元。云龍縣天池林果場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以“公司+協會+基地帶農戶連市場”的發展模式運行, 并取得綠色食品認證和地理標志認證, 云龍麥地灣梨產業已發展成為全縣高原特色產業之一, 每年銷售收入近10萬元的農戶較為普遍, 部分果農已通過種植麥地灣梨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麥地灣梨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項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產業, 在發展山區特色經濟中發揮著積極的重要作用。

1.3 高原生態藥材產業

云龍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條件造就了云龍豐富多彩的野生中藥材資源, 經過多年發展, 目前人工種植中藥材金銀花、紋黨參、重樓、續斷、當歸、天麻、秦艽、燈盞花、五味子等達10多種, 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 云龍縣2015年林下中藥材總面積達0.6萬多hm2, 其中金銀花種植面積0.23萬hm2, 重樓種植面積189.3hm2, 續斷種植面積2340hm2, 林下中藥材年產值可達億元以上, 中藥材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新途徑。

1.4 高原山地烤煙產業

云龍縣烤煙種植面積達0.208萬hm2, 收購烤煙葉9.4萬擔t, 年產值達1.36億元。

2 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組織化程度底

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量少、規模小、不規范、實力弱, 整體競爭力還不強, 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 多數只是提供技術, 統一種植、購銷、加工等經營性服務比率低。

2.2 農業發展基礎弱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少, 60%以上耕地仍然只能靠天吃飯, 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十分薄弱, 尤其是抗旱減災能力弱。

2.3 基地建設規模不大, 帶動效應有限

產業點多面廣, 零星分散, 行政成本高, 致使技術力度不足, 經費困難, 標準化生產技術服務力量不足, 帶動能力弱。

2.4 缺乏實力強勁的農業龍頭企業

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較少, 規模小、實力弱, 帶動力不足。

2.5 科技支撐能力弱

科技推廣力度不大, 農業科技投入有限, 基層農技服務體系薄弱, 專業人員不足, 人員老化, 科技隊伍整體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農民整體科技素質較低。

2.6 經營服務體系不完善, 專業市場建設滯后

縣城沒有專業的農產品交易市場, 農產品銷售渠道還未暢通, 基地產品主要依賴自產自銷、外來客商外運銷售。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總體上還是處于發展的初始階段, 組織的經營規模小、帶動農戶的數量小。

3 推進云龍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組織、政策和資金保障

強化基地建設, 擴大經營規模。抓好農業產業規劃布局, 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拓寬特色產業化發展融資渠道,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健全土地流轉制度。組建專業合作組織, 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協會組織+專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依托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 圍繞特色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運銷等關鍵環節, 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現代產業模式。

3.2 狠抓市場培育, 強化配套服務

加強市場信息平臺建設, 農產品品牌化建設, 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有機食品基地的認定和標識認證。

3.3 加強部門服務

農口部門強化農業科技指導服務,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以農村經營管理機構為依托的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質監部門要大力協助企業整合品牌資源, 抓好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和“三品”認證。

3.4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

加強與國內外農業科研單位的合作與交流、技術的引進、開發和創新, 充分調動農科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提升農業科研服務水平, 加大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的培訓, 完善農村實用型人才教育培訓, 提高群眾的科技素質。

4 結束語

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生產周期長、投入大, 農民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缺乏技術, 急需在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和開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扶持。本著“政府引導、農戶參與、企業運作”的思路, 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扶持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 帶動農戶發展, 促進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近年來, 由于機構改革不斷減少特色產業科技推廣部門的編制和人員, 嚴重影響著特色產業的科技推廣工作, 不利于特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 要增加特色產業科技推廣部門的人員和編制, 招聘特色產業專業技術人員, 不斷提高技術指導覆蓋率。

摘要:結合云龍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分析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提出促進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思考建議。

關鍵詞: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思考

參考文獻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2篇

本文通過對德宏州三縣兩市 ( 芒市/瑞麗/盈江/梁河/隴川) 相關方面的工作調研, 試圖分析德宏食品安全與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及德宏食品安全的現狀、存在問題, 提出加強食品安全與發展特色產業的對策和建議。

一、德宏州食品安全工作與農業綠色特色產業工作情況

( 一) 德宏食品安全生產經營現狀

截至2015 年6 月30 日, 德宏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6582 個, 其中: 食品生產加工獲證企業192 家, 食品加工小作坊396 家, 食品經營單位10623 戶, 餐飲服務單位5371戶。農資經營戶1095 戶, 規模養殖產906 個, 畜禽定點屠宰場71 個, 動物產地檢驗報檢點53 個, 生鮮乳收購點5 個, 飼料生產加工獲證企業10 戶,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227 萬畝, 畜禽198 萬頭, 全州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小區 ( 場) 707 個。除了大米和蔗糖等少數產業外, 德宏州的食品企業呈小和散的狀態。

( 二) 德宏綠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 德宏州以建設大基地、扶持大龍頭、樹立大品牌、開拓大市場為目標, 全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 重點扶持發展興特色優勢產業。2012 年德宏的生物特色產業種植面就達212 萬畝, 農民人均擁有2. 3 畝, 農民人均生物特色產業收入達1051 元, “后谷咖啡”、“迪思堅果”等一批知名品牌, 叫響了“德宏制造”的生態牌。“德宏制造”的綠色內涵得到更多充實。芒市是州府所在地, 其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比較有代表性。

1. 綠色農業特色產業基本情況

芒市圍繞“特色農業穩市”的發展思路,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冬季訂單農業。2014 年, 芒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70.18 萬畝, 產量23. 4 萬噸; 實施冬農開發面積32. 09 萬畝, 產量14. 06 萬噸, 茶園總面積15. 2 萬畝, 產量1. 1 萬噸??Х让娣e10. 24 萬畝, 產量9627 噸; 石斛面積7002 畝, 產量2011噸; 核桃面積9. 36 萬畝; 堅果面積9. 95 萬畝。肉蛋奶總產3. 4 萬噸, 產值6. 8 億元。 漁業養殖面積2. 9 萬畝, 產量9393 噸。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 63 億元, 同比增長5. 9% 。

2. 綠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極具優勢

一是資源優勢, 芒市屬亞熱帶氣候, 水熱條件好,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適宜種植優質稻、咖啡、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和旱地作物, 同時豐富的牧草資源也為芒市發展畜牧產業提供有力條件。二是市場優勢, 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 優質、特色的產業需求量日漸增加, 特別是有機、綠色、無公害產品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幾年來, 芒市共有2 家企業3 個產品獲得年生產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共有4 家企業10 個產品, 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 批準年生產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產量8700噸, 共有1 家企業1 個產品獲得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頒發的有機產品認證, 批準產量300 噸。三是區位優勢。芒市地處中華經濟圈、南亞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結合部, 區位獨特, 是中國西部通向印度洋的國際大通道; 擁有昆明—仰光經濟走廊和中緬海、陸、空聯運通道樞紐的區位優勢, 更是德宏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好的基礎設施條件, 對特色業產業發展和特色農業產品運輸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食品安全隱患較多、綠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緩慢

德宏是集邊疆民族農業山區為一體的較不發達地州, 不僅農業產業有特色, 飲食也有自成一體的風格, 但受科技技術, 生產觀念, 傳統習慣, 飲食文化及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制約, 地方特色產業輻射的食品安全隱患不少, 確保食品質量安全不僅是民生需要也是德宏產業機構調整的需要。

( 一) 食品產業現狀制約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

德宏地方特色食品基本上是小而散, 隴川縣食品加工小作坊占到食品生產企業的74. 7% , 梁河縣食品加工小作坊58 家, 盈江縣多達175 家, 這其中有很多還是以家庭為單位, 集生活、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三合一”小作坊, 存在著生產條件簡陋———衛生差、生產設備落后, 效率低、標準生產缺乏———規范少、業主質量安全意識淡薄, 自律差等突出問題, 特別是“三無”加工作坊, 在生產加工過程中, 濫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劑、保鮮劑、添加劑、食用色素, 有的摻雜使假, 生產假酒、劣質面粉, 用地溝油加工食用油等, 離食品生產許可條件差距大, 即使通過整改也難以達到市場準入制度要求, 質量安全隱患日趨突出, 市場秩序混亂, 品牌優勢和產業優勢難以發揮。不可否認資金短缺、融資難是小作坊面臨較為普遍的問題, 也是嚴重制約其生產經營、規模擴張和轉型升級的瓶頸。食品生產經營活動處于“多, 小, 散, 亂, 差”的狀態, 給食品安全監管造成較大的困難。

( 二) 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仍然突出

就德宏整體情況來說, 地方特色食品行業規?;? 產業化, 集約化程度不高, 管理水平低, 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多, 小, 散, 亂, 差。而食品從生產到最后到達消費者手中, 都要經過生產、加工、流通諸多環節, 在每一個環節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 供應鏈越長, 經過的環節越多, 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 德宏州邊境線長503. 8 公里, 其中隴川縣口岸線就長達50. 899 公里, 而且邊民互市活躍, 章風鎮口岸邊民互市交易點多而散, 進出口地方特色食品種類繁多, 很大一部分沒有通過正規渠道, 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程序就流入流出, 給食品安全工作帶來極大的隱患。同時多民族的飲食習慣增加了地方特色食品安全形勢的復雜性, 民族的多樣性決定了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例如撒撇, 過手米線, 雞樅等具有地方特色而且盛名在外的飲食習慣導致食品安全工作更加復雜。許多傳統特色食品, 沒有按照制作食品加工的衛生程序進行, 沒有防蠅、防塵、防鼠、防霉設施, 不具備餐具清洗消毒條件, 容易被細菌污染。

( 三) 缺乏競爭力強的地方綠色農業特色產品優勢品牌

德宏州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發展雖初具規模, 但總的來講經營規模小、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較弱。像芒市全市只有一家國家級龍頭企業, 2014 年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總產值51. 9 億元, 銷售收入43. 4 億元??傮w上說德宏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總體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德宏農產品品牌雖然不少, 但真正叫得響, 市場占有率高的特色產業品牌很少, 大多數產品停留在粗加工階段, 精深加工產品不多, 產業鏈不長; 部分產品有特色, 無規模。如: 石斛、小??Х?、水牛奶等很有地方特色, 但規模不大, 總體上缺乏競爭力強的優勢品牌。

三、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發展地方綠色農業特色產業

( 一) 著眼發展前景, 堅持食品安全的持久作戰

食品安全監管, 特別是加強特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監管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必須牢固樹立持久作戰的思想。對于還沒有條件升級而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生產的生產加工業, 應在定量、定性、定級的基礎上, 邊整治、邊探索、邊提高, 逐步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產水平。同時要明確監管的依據、方法、內容和監管部門、人員應承擔的責任, 以及圍繞提高行政效能而對監管工作進行量化的評價內容, 以此推動小作坊監管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 二) 發揮區域優勢發展和培育綠色農業特色食品

1. 了解產業狀況, 摸清企業底數

德宏具有地方特色的撒苤, 火燒干巴, 小鍋米酒等在德宏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氣, 但直到目前, 這種特色食品生產加工多數還是散戶, 尚未形成規?;?、產業化和品牌化, 而且還存在環境衛生差、設備簡陋、工藝落后、執行標準不符合要求、人員素質差等情況。所以加強生產監管, 規范生產行為, 保護地方特色產品做大做強, 已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從調研情況來看, 可以從區域整治、集中生產、龍頭帶動、專業合作等多種模式中尋找突破口, 引導這些小企業小作坊聯小做大、整合做強、規范發展, 促使其逐步達到市場準入條件。

德宏各級政府可以在了解產業狀況, 摸清企業底數的基礎上, 嘗試“X + 散戶”模式, 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檢驗、統一標識、統一包裝, 形成部門監管、散戶自治、企業自律的長效監管機制??梢砸垣@證的大企業為依托, 引導小作坊實行連鎖化經營, 帶動更多的小作坊盡快達到市場準入條件。同時要積極扶持當地特色產業生產, 形成種植、加工、生產、銷售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有效遏制假冒偽劣現象。

2. 加強對特色產業的扶持和培育

德宏自熱條件好, 但農業基礎設施差, 所以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以提高農業特色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要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 向農民推廣新、特、優品種, 同時要加強特色產品市場法規及機構的建設, 保證特色產品市場的有效運行。

德宏各縣市可根據自身實際找準產業培育重點。像芒市就可以利用300 萬頭肉牛加工項目落戶芒市的契機, 大力發展規模養殖, 充分利用3 億元“紅色信貸”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助推群眾貸款發展肉牛養殖熱情, 提高規?;B殖管理水平, 降低養殖成本, 增加養殖效益, 打造新的農業經濟增長極。同時在鞏固提升甘蔗、茶葉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 繼續抓好冬農開發, 大力發展咖啡、堅果、辣木等特色產業, 確保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不斷加大對農產品價格監測, 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項目建設, 規范農產品市場, 提高農產品產值。要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扶持政策和資金, 充分調動農民從事特色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安全質量監控。

現代農業某種意義就是品牌農業, 地方特色食品也應該走品牌特色食品之路; 傳統的重種植輕品牌、重眼前輕發展的觀念必然會制約農業產業化和地方特色食品的發展進程, 而從源頭上提高質量, 打造高品質、高質量內涵的品牌, 加快轉型升級, 是特色農產品走向特色食品的成功選擇。

3. 發揮區域優勢, 發展特色食品

德宏有待開發的特色食品資源較多, 但獨特資源優勢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沒能形成獨有的特色食品鏈, 即使有也都是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像德宏特色食品加工規模都很小, 技術構成低, 自主創新能力薄弱, 其產品大部分屬于農產品的初級加工, 發展壓力大、監控風險大。德宏各級政府應該更加重視特色食品的發展, 將特色食品加工作為優勢產業重點培育, 引導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特色發展。民族佳肴享譽海內外, 具備發展現代食品工業的歷史基礎和自然條件。像遮放貢米、小鍋米酒、火燒干巴等特色食品, 市場需求量日漸增長, 市場價格一路飆升。隨著政府的政策引導扶持和人們崇尚綠色健康消費觀念的深入, 觀念轉變帶動了特色食品的銷售, 德宏特色農產品產業將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

( 三) 凈化食品市場, 維護地方綠色農業特色食品權益

1. 完善食品標準構建安全體系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 改變德宏地方特色產品沒有統一標準的現狀刻不容緩, 特色食品不僅要做大做強, 保證食品質量總體穩定, 而且要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基礎上傳承發揚, 要走長遠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制定各項特色產業規劃中, 要逐步建立起符合食品安全體系要求的地方特色食品標準體系、市場信用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落實地方特色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2. 加大食品安全的治理力度

一方面加大源頭治理, 協調食藥監等部門加大整治力度, 把好準出入關, 確保食用特色食品生產經營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另一方面加大整治打擊力度, 突出對重點大宗食品, 重點區域及突出問題的整治; 再一方面加強監督抽檢力度, 切實維護地方特色食品的權益。

一種食品從農田到餐桌, 要經過生產、加工、流通等諸多環節, 而每一個環節都有出問題的可能, 并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必然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德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氣候怡人, 被譽為“天然養吧”、“綠色天堂”、“康體天堂”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是旅游觀光、度假、康體休閑的理想王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州內外對綠色農業特色食品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 切實解決德宏小作坊小企業小規模生產與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的矛盾, 扶持特色產業發展, 規范特色食品生產流通, 保證食品質量與安全, 不僅是解決邊疆各族群眾的民生問題, 也是實現德宏農業特色產業的良性發展, 建設美麗德宏、和諧繁榮德宏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通過概括分析德宏食品安全和農業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和當前面臨的問題, 作者指出加強德宏食品安全生產和經營的監管, 發揮區域優勢, 培育和扶持德宏特色農業品牌, 維護農業特色品牌權益是實現邊疆民生安全、建設美麗邊疆的必然之路。

關鍵詞:德宏,食品安全,特色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 .

[2] 德宏州食安委.2015年德宏州人大食品安全匯報材料.

[3] 德宏州盈江縣政府.2015年食品監管工作報告.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3篇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各產業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多年的扶貧經驗證明, 在供給側改革的主流背景下, 我國精準扶貧事業已經轉為增強貧困地區內生動力、提高貧困群眾發展能力的新階段, 產業扶貧是從“輸血”轉向“造血”必經之路, 特別是對西部廣大貧困農村地區, 產業扶貧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可續持的扶貧方法。在“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中, 恒大集團通過一系列產業扶貧措施, 利用市場化手段, 建立了符合貴州當地發展方式的長效扶貧脫貧的機制, 為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探索出一條值得借鑒的新道路。

2 相關文獻綜述

2.1 相關文獻綜述

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 精準扶貧、產業扶貧以及PPP融資模式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 黃承偉[1]基于重慶市農民創業園產業化扶貧案例, 分析了貧困地區統籌城鄉發展與產業化扶貧機制, 提出了以農民創業園區為平臺、以扶貧責任書為紐帶的貧困農民自我發展扶貧機制。吳穎惠[2]介紹了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南馬莊村從一產到與二產的融合發展轉型過程, 從經驗總結中闡述了農業與二互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的機制。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 大多學者主要是對不同類型產業扶貧相關概念的介紹、機理闡述等方面, 缺乏從精準扶貧的視角來透視產業扶貧中農業產業鏈構建與PPP融資模式。本文綜合運用供應鏈理論、產業鏈理論和競爭戰略理論等分析工具, 以恒大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為對象, 全力探索我國西部地區利用農業產業鏈構建與PPP融資模式相融合的長效精準扶貧機制。

3 研究的背景

3.1 西部地區貧困現狀

西部地區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區, 由于受歷史、經濟、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落后和貧困問題因此產生。從空間上來看, 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濟差異顯著, 東部地區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機制體制的日益完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 水平較高, 而西部地區經濟依然發展緩慢。而且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逐步形成, , 由于資本與人才的趨利性導致資金、人才本身就很短缺的西部貧困地區外流現象嚴重, 失去了人才資源的西部地區在全國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劣勢日益突出。

3.2 西部地區農業產業中存在的問題

3.2.1 農業產業水平不高, 發展資金不足, 基礎設施薄弱。

在資金方面, 雖然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 國家在資金方面給予西部很大的幫助, 但是僅僅靠國家的資金支持是遠遠不夠的, 西部的農業產業基礎相對較差, 農戶或者是農業產品生產者手中的資金無法支持其大規模、高水平的生產, 所以, 西部地區的農業產業一直是分散的、單一原始的生產模式, 特色農產品產量較低, 同時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 基礎設施建設在西部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 但往往收到較小的收益。西部的農業生產大規模機械化的地區較少, 多數還是原始的人力種作, 這樣的生產模式效率極低, 同時也阻止了西部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進程。

3.2.2 產品科技含量低, 農產品銷售難。

西部地區在技術方面相對于中部和東部地區仍然處于劣勢, 人才的外流導致西部科技實力薄弱, 體現在農業方面則是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研發實力的不足。在研發方面, 對于新作物、優良種的培育研發能力不強, 使得農產品結構單一, 存活率較低, 產量不足;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 企業、個人、包括研發機構的創新動力不足, 農產品規?;a水平低, 資源浪費嚴重, 產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精細化生產能力較弱, 出售單一的農業初級要素, 利潤水平低, 特色產品無法產業化經營發展, 銷售渠道單一, 沒有專業化的銷售平臺, 多數用以自給自足, 銷售存在困難。

3.2.3 市場發育滯后, 農業品牌力不強。

西部地區受地形影響, 交通系統發展不完善, 嚴重阻礙了一些有保質時間要求產品來說例如鮮花、魚類、牛奶、鮮果等當地特色產品的運送, 同時, 由于小規模的生產廠商無法掌握市場信息, 市場的監管性差、政府的管理規范性不強, 企業逐利行為使得惡性競爭情況時有發生, 極易導致市場失靈。另一方面, 西部地區難以進行大規模生產, 所以無法形成較為強勁的農產品品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直處于價值鏈的底層, 無法獲得農產品品牌所獲得的高額附加價值。

4 西部地區農業全產業鏈構建與PPP融資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4.1 PPP融資模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

西部地區產業化精準扶貧, 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先行, 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在我國目前財政資金短缺的情況下, 為政府減輕預算壓力和債務負擔, 實現投資渠道多元化, 創新融資方式是使西部地區產業精準扶貧工程得以可持續進行的有效途徑, 因此必須借鑒英、美、日等發達國家經驗, 引入PPP融資模式, 從政策層面、實施層面、風險控制層面全方位整合精準扶貧的資金需求和建設需求。恒大“精準扶貧”的對象貴州省畢節市, 正是通過現有民間資金參與農業產業鏈建設實現真正脫貧, 這正可以體現PPP融資模式的優越性, 創新投資融資的方式, 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社會責任、領導力與民營部門的資金、運作效率的優勢, 深度融合發展, 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互利互惠關系, 共同推動扶貧工作的完成。經過大量實踐說明PPP融資模式在解決貧困地區在水利、電網、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的問題上確實擁有其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其獨特的融資方式聯結了社會各界的力量包括政府和貧困地區的廣大人民更加有效地解決貧困地區的貧困問題。

4.2 農業全產業鏈戰略的利弊分析

農業全產業鏈戰略發展是一種縱向一體化戰略的特殊形式, 西部地區農業生產實施全產業鏈戰略有利于降低農民與農產品市場交易成本, 從產業鏈整合的視角來看, 全產業鏈戰略產生的系統協同效應有利于提高產業鏈整體的經濟性, 也有利于提高產業鏈中農產品附加值, 提升農產品整體的競爭實力。當然, 農業全產業鏈并不是萬能的, 也不適用于任何區域, 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隨著市場需求的復雜性和差異性, 產品生命周期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縮短, 全產業鏈戰略面臨著投資風險高, 資金靈活性差, 同時龐大的內部結構將使得產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下降, 加大了風險籌碼。

5 西部地區農業產業鏈組織形式

5.1“企業 (公司) +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

建立健全產業化運作機制, 延伸產業鏈, 政府組織或者貧困戶自發成立農業合作社, 建設大規模產業基地, 吸引具有雄厚實力的大型企業進入, 結合當地農產品生產情況以及自然環境, 選擇合適的產業以及產品進發展, 通過產業聯動發展, 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進而實現三個產業共同發展。通過多元化產品供給, 增強合作社抵御市場波動風險能力, 從而實現企業發展、合作社獲利的共贏局面。作為精準扶貧的核心力量, 優秀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本優勢、技術人才優勢和有效的企業管理優勢以及獨特的企業文化優勢, 通過市場化的手段, 將西部地域具有發展優勢的產業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整合, 建立西部扶貧開發項目, 通過將當地貧困人口轉化為熟練的產業員工, 增加自主就業機會, 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增長。

5.2 建立“品牌+標準+規模”的經營體制, 打造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產業鏈

西部地區地理環境的獨特性, 導致其地域特色顯著, 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特色的帶有區域屬性的農產品, 這些特色產品, 具有不可復制性。因此, 要利用好優勢資源區域屬性這一稀缺性和獨特性品質, 充分挖掘和提升優勢資源的產業附加值空間, 打造特色產業品牌, 對特色產品進行深加工, 吸引更多消費人群。因地制宜, 創新發展, 打造西部地區自己的特色農業品牌是西部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中心環節, 也是精準扶貧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點。

5.3 探索“旅游+扶貧”模式

西部貧困地區大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 因此, 當地不僅少數民族風味獨特, 并且具有獨特的地域旅游資源優勢, 如貴州的喀斯特地貌, 云南的大理麗江等, 都吸引著眾多消費者, 因此產業扶貧要打造全產業鏈, 就要充分發揮第三產業的潛力, 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 發展當地生態農業旅游、休閑旅游模式, 適當開發旅游景點, 發展景點服務業, 將貧困人口吸納到旅游產業鏈中, 使得當地人民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收益, 真正擺脫貧困。

摘要:西部地區是我國貧困最為嚴重的地域, 而且其扶貧成本大、脫貧難度大、返貧率高的特征極為突出, 解決好西部地區的貧困問題, 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同時也是脫貧攻堅的短板, 在眾多扶貧模式中, 產業扶貧可以說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脫貧措施。本文基于恒大“精準扶貧模式”的執行邏輯探析, 歸納總結了恒大集團的產業鏈精準扶貧模式, 對比分析了以往傳統扶貧背景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產業鏈的不足, 進一步提出精準扶貧融資模式的創新的必要性, 對PPP融資模式在西部地區精準扶貧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總結歸納了西部地區農業產業鏈構建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西部地區,產業扶貧,全產業鏈,PPP融資

參考文獻

[1] 黃承偉, 覃志敏.貧困地區統籌城鄉發展與產業化扶貧機制創新——基于重慶市農民創業園產業化扶貧案例的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 2013, 34 (05) :51-55.

[2] 吳穎惠.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 2016.

[3] 李博, 左停.精準扶貧視角下農村產業化扶貧政策執行邏輯的探討——以Y村大棚蔬菜產業扶貧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6, 42 (04) :66-73+190.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4篇

我國農村地區自然災害多發, 農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自然風險, 還面臨著政策、制度等社會風險以及市場、價格等各種經濟風險。弱勢的農民在嚴重的災害面前往往無能為力, 而單靠政府的救助, 能力也非常有限。要減少農業自然災害的損失, 減少政府救濟的壓力, 促進農業現代化, 就迫切需要利用農業保險市場, 專業的手段來轉移和擴散各種風險。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的同時, 人們也更加迫切的需要農業保險。

二、農業保險的基本概念

1. 農業保險的定義

農業保險, 是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 為農業生產對象即有生命的、直接受農業生產過程作用的動植物, 對損失進行補償和分散減小風險的一種金融工具。

農業保險主要經營在農村, 但與農村保險是不一樣的, 農村保險在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下產生, 根據這一定義, 農業保險實際也是農村保險的一部分。

2. 農業保險的特點

第一, 農業保險高成本與高風險性并存。農業保險保障的是農業風險, 這種風險十分特殊。由于農業是弱質產業, 從播種到收獲、銷售、收入獲取的全過程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這些風險可能來自自然、市場、社會等各個方面, 而且這些風險既有可能是單一風險, 又有可能是綜合風險, 甚至是巨災風險。

第二, 農業保險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都很嚴重。無論是道德風險還是逆向選擇, 都將影響保險運行的機制, 削弱保險的運行能力。因此, 在保險的制度供給、機制建設和模式選擇方面, 都十分注意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由于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和較長的生產周期, 農業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更加突出。農業保險之所以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究其原因, 還是由于農業保險經濟活動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人們的“行為傾向的機會主義”, 這些現象的時常發生, 才進一步導致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

3. 農業保險的作用

第一, 農業保險可以平衡政府財政支出。

農業保險對于農業具有資金的補償功能, 具體說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農業保險在緩解國家在財政方面的壓力有很大的功效, 可以利用社會資源減少政府救災支出:二是農業保險可以減損止損, 使被保險人在遭受自然災害時迅速得到損失補償, 由于受災后盡快恢復生產, 其生產消費過程中的稅收增長也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 兩個方面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第二, 農業保險有利于在市場條件下的農業效益倍增。

根據工商企業的對于成本計算的管理規定, 保險費在會計處理上按成本入賬, 因此, 工商企業用于開支保險費的支出, 實際上是由國家的稅收優惠和稅后的價格轉移來承擔的, 真正由企業承擔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農業生產由于多以農戶形式分散經營, 加上一直以來, 工業和農業產品在價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使得農戶用于保險方面的支出很難通過價格向社會進行轉移, 由此抑制了農戶收入的提高, 進一步抵制了農業效益的提高。開展農業保險, 有助于改變這種局面。

第三, 農業保險有利于減少農業災害損失。

通過開展農業保險, 利用農業保險中的核保、驗險, 防災防損過程, 可以提高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并且可以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防災措施, 逐步提高農民的抵抗災害的能力, 進而減少損失, 降低損失。

第四, 農業保險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進而促進國民經濟平穩發展。

農業保險可以促使和引導農民調整農產品的種類和規模,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促進產業機構升級, 達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目的。

三、我國的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分析

我國的農業保險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 歷史比較短暫。在1930年代, 我國曾經出現了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和保險合作互助組等組織形式開辦的農業保險機構, 但由于各種原因, 最后均沒能堅持下來, 以失敗結束。以后,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 形成了以下四種經營模式:

1. 商業性保險公司獨立經營的農業保險

商業性保險企業獨立經營農業保險保險的模式是1982年我國恢復農業保險之后探索的第一種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其基本做法是由人保公司直接向農民出售農業保險單, 人保公司實行“低保額、低保費”的自負盈虧模式。從1982年到1990年, 該模式成為了最主要的經營模式。

由于農業保險的長期虧損和內部保險資金的限制, 限制了農業保險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加深, 經過集團化改革的人保公司, 其自身的市場主體性與農業保險的政策性之間出現了矛盾, 形成了“不敢不辦, 也不敢大辦”的局面。

2. 地方政府和商業性保險公司共同經營農業保險

為了尋求在現行制度下的發展方式, 打破了收不負賠的局面, 人民保險公司1986年后開始在農業保險業務中納入政府, 開展與政府的合作, 經營中體現“風險共擔, 利益均沾”原則的新模式。如廣東采用“風險共擔, 盈余留地方”的模式。這種模式發揮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并通過行政力量來推動農業保險, 解決了難以收取保費的等問題。

3. 農村保險相互會社

農村保險相互會社的具體運作機制為:由農民選舉產生縣級農村保險互助會領導機構, 保險基金由農民、政府和企業共同籌措, 互助會在會計上是獨立核算的組織, 并且免交稅費, 如果有結余則存留在當地, 用于建立地方農業保險基金, 人保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互助會的業務辦理, 保費三七分賬。

4. 政府部門直接或間接經營農業保險

在我國, 直接經營農業保險的政府部門是民政部。民政部最早于1986年開始在各試點地區試辦農業保險。當時采用的辦法是:以縣為單位成立救災保險互濟會, 互濟會的啟動資金從民政專項救災資金中撥付, 按照每個試點縣100萬的標準進行分配, 條件不一樣的地區在分配時會有所浮動。同時, 一個試點縣以自有財政資金給予農業保險的開展提供一定的補貼, 試點地區的保險分配上, 按照15:75的比例分配上繳保費和自留保費。上繳保費主要用于構成統一的農業保險基金以及再保險體系。這種形式的保障水平不高, 基本上上只能保障災民的簡單生活。民政部的相關試點經營最終由于種種原因, 沒有能夠長期保持下來。

四、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思路和建議

1.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 按照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 政府在農業產業化與農業保險互動機制的建立過程中, 應該將作用定位在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 為市場提供公共物品, 進行宏觀調控, 調節秩序, 維持收入分配公平等方面。

2. 構建多元化的農業保險體系

基于各地區在產業結構、農產品品種、產業化程度、微觀組織方式、農戶保險意識、農民收入水平、政府財力等方面的差異, 在構建農業保險體系時, 不可能以單一的模式支撐農業保險體系, 必須考慮地區的差異, 在不同地區不斷探索符合當地條件, 多層次和多元化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 逐步確立以政策性支持和市場化導向的多層次和多元化結合的互動機制, 建立以政府農業保險為主導的、商業保險機構為補充的多元化形式的農業保險體系。

3. 商業性保險公司與政策性保險公司加強合作

在實際經營中, 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不應替代商業型保險公司的農業保險業務, 二者應該形成加強合作、相互補充的關系, 這種分工互補關系體現在根據保險標的的經濟屬性和重要性不同, 采取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相結合等方式。

4. 完善市場服務體系

加強各級政府在建立現代農業所需市場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完善包括農業科研、病蟲害控制、農技培訓、推廣和咨詢、檢驗檢疫、市場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的市場服務體系。

5. 完善農村保險服務體系

為農業提供充足的保險和金融支持, 可以有效支持農業產業化和農業保險的發展。具體而言, 應大力發展小額保險, 建立健全農村保險服務體系。

摘要:建立科學的現代農業保險制度, 管理農業風險, 必須得到充分重視。本文從農業保險的基本理論和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出發, 通過分析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狀況, 結合實際, 為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提出一些思路和構想。

關鍵詞:農業保險,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思路建議

參考文獻

[1]李殿君.保險業九大課題[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4.

[2]劉布春.農業保險的理論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 2010.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5篇

讓田野連著車間使農民成為工人

樂山境內以山地、丘陵為主,森林覆蓋率高,常年平均氣溫17.8度,平均降雨量1062毫米發展種養業條件得天獨厚。從1997年開始,我們就將發展的著眼點放在培育壯大林竹、畜牧、茶葉、蔬菜、中藥材五大產業上,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2003年以來,我們以五大產業為主導,按照“抓龍頭、建基地、創特色、打品牌”的發展思路,打破行政區域界限,重點整合林竹、畜牧、茶葉資源優勢,在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做寬做長產業鏈條,做優做響農業品牌上下功夫。我們鼓勵加工型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廣泛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讓田野連著車間,使農民成為工人。通過創新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方式,大力培育專業村、專業鄉鎮,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使滿足農戶需求與建立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有機融為一體,形成了市場連龍頭、龍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新型產業化經營方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52家,縣級龍頭企業87家,帶動農戶41.5萬戶,占全市農戶的55%。

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生產力

科技進步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和優化升級的動力之源。我們堅持把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同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緊密結合起來,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各個環節普遍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整個農業產業鏈的科技含量和最終產品的質量檔次,形成強有力的科技產效機制,增強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轉變了農業增長方式。

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我們重點建設的樂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生態、畜牧、茶葉、花木、中藥材、特色經濟作物園為核心區,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建立了龍頭企業集群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區10萬畝、輻射區200萬畝的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我們以農產品競爭力增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攻方向,把農業科技園作為農業科技轉化的窗口,促進園區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重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使龍頭企業成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主體,顯著提高了農業科技對樂山市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戰略。我們圍繞主導產業,參照國際通行標準,先后制定并發布了9個農業質量標準體系、51個農業生產技術規程,逐步形成了以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為主,企業標準為輔的種養殖、生產管理、加工包裝的質量標準體系,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配套完善操作規范。同時,大力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龍頭企業主動把執行國家制定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及相應的技術和農藝要求導入農戶,帶動農戶和基地的標準化生產,創造了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和名牌產品,增強了我市農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引進先進設備和新工藝。我們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優良品種,推廣實用農業技術,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引進先進設備,運用先進工藝,實現科技成果在加工過程中的應用,提高了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推進了農產品的深度開發。

利益均享風險共擔

形成互惠互利、共興共衰的緊密利益關系,是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農業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們抓住產權、利益、風險三個基本要件,妥善處理各方利益關系,建立起一種能兼顧各方利益的協調機制。

創新產權聯結機制。我們在產前和產中環節,鼓勵龍頭企業和農戶雙方共同投入。農戶可以資金、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折價入股,實現土地使用權流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龍頭企業根據生產要素入股的份額,實行按股分紅。在產后的收購、加工、倉儲和銷售等環節,鼓勵農戶入股龍頭企業,逐步形成了以產權要素聯接的緊密型經濟共同體。

創新利益分配機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參與經營的經濟主體只有各得其所、各得其利,產業化經營才有生命力。我們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自覺地把扶持生產環節作為實現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和義務,同時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要求,使農民在參與產業化的過程中,可以分享生產、加工、銷售、消費各個環節增值帶來的收益。

農業產業化的思考范文第6篇

一方面要繼續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對農業和農村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強化科教興農,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必須切實采取措施,提高農民收入。實施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共同進步,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提高農民收入的,不僅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全局,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長期以來水平過低,發展過慢,已形成對經濟發展的嚴重制約。

大力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意義在于,可以有助于轉移農村人口和農民的增收致富;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持久的動力;可以促進城鄉結構優化、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有利于控制農村人口增長,提高農村人口素質。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宏觀意義在于通過農民的組織化和農業的一體化經營,依靠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實現農業經營機制轉變,促進農業的區域化布局、規?;N植、集約化生產,進而實現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高產穩產、優質高效,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其微觀意義在于通過區域化、專業化、規?;?、

上一篇:統計學的研究方向范文下一篇:初中數學教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