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

2023-09-23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1篇

關鍵詞:鄉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

1 鄉村旅游的發展概況

1.1 鄉村旅游的發展

鄉村旅游是隨著城鎮化推進而出現的旅游類型,是以農村自然資源、農業經濟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為目標客源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職和回歸自然資源等需求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興起于歐洲,不少國家的政府傾向于將鄉村旅游看作鄉村傳統產業的替代產業。在我國鄉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前,我國旅游業基本上是一種以接待外國客人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開放后,隨著收入的增加,國內旅游市場開始逐漸繁榮,發展成為至今的創匯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費逐步由以大眾觀光為主的單一形式發展成為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生態、探險、自助等多種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發展鄉村旅游的意義

(1)鄉村旅游為農村經濟拓寬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農田、果園、林地、牧場、養殖場,加以美化、修飾,增加旅游接待設施,建成觀光農園、觀光果園、觀光林場、觀光牧場、觀光養殖場等觀光農業項目,這些都有利于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幫助農民擺脫貧困。

(2)鄉村旅游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組織指出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員,能為社會提供6—8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極大。而發展鄉村旅游會促使農民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和自然資源,實現“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戶就能掙錢”、“既不離鄉,也不離土”,以地生財,使就業競爭力弱的農民,通過一定的就業職能培訓,便可以承擔起鄉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務、導游、衛生和管理等工作。

(3)鄉村旅游能夠提高鄉村旅游的開發程度。旅游業是促進人流動的產業,由于人的頻繁流動,帶動了信息,技術、資金的流動,促進了當地農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轉變。給他們帶去科學文化知識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知識,使他們摒棄小農經濟觀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自身的素質。

(4)鄉村旅游能夠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鄉村旅游的特點之一就是游客的參與性,游客可親自參與采集、品嘗農產品,農產品就地銷售,減少了農產品的營銷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

(5)鄉村旅游為優化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農業仍然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第三產業比例太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等是國內農業的普遍現象。鄉村旅游不僅能夠帶動農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加工業等相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能夠帶動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村人和農產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 國內鄉村旅游面臨的發展機遇

(1)從宏觀方面看,中國新農村建設給鄉村旅游帶來了發展機遇。

中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之一,2006年底統計顯示,全國共有農村家庭28000萬戶農村人口將近70000萬人,占到全國人口的67%,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農村。

(2)從微觀方面看,發展鄉村旅游也是發展農村的有效途徑。

第一,農村有著可觀的投資需求。借助這一次全球金融危機開發農村巨大的投資潛力,農村的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工業企業、學校村鎮建設以及各項服務設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資潛力。而這些設施也是發展鄉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電下鄉”還是“汽車下鄉”,這些政策無非都是想拉動農村消費市場,來向下尋求城市不能給予的經濟增長。在一切都追求“利內需”、“利分配”、“保增長”的情況下,鄉村旅游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第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當代農村的一種經濟產業。當今鄉村旅成為城市居民休閑、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產業。就當前全球的金融形勢來說,還擔當著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重大責任。與其說是重任倒還不如說是機遇,是全球給中國解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問題的機遇。

3 鄉村旅游目前的開發狀況

(1)鄉村旅游不同于景區旅游。

首先鄉村旅游需求量大。隨著國內旅游的興盛,鄉村游的市場需求逐步增長。城里人希望擺脫高樓峽谷、水泥森林,緩解工作高負荷的壓力,蔭足懷舊和對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鄉村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具有類似的特點。注重休閑和娛樂、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時,鄉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復消費的特點。再次鄉村旅游強調鄉村氣息、旅游體驗與城市生活方式相結合。鄉村氣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農村風情等。

(2)目前的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①最普遍的問題是政府和開發商盲目的搞鄉村旅游,對鄉村旅游開發的認識不到位。就拿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景觀鄉村嘉年華”來說,他實際上并非鄉村旅游的范疇,因為他犯了鄉村旅游開發的致命錯誤,即空心化開發模式。所謂的空心化開發模式就是圈出一塊地,毀掉該劃定區域內的所有建筑和設施來重新規劃開發??招幕_發模式是廣泛應用于景區開發的一種模式,然而景區開發遠非鄉村旅游開發。怎樣開發好鄉村旅游是在不違背其本質的前提下來規劃的,而不是在一塊毀掉了的農村里的一塊土地上異想天開。鄉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鄉村味,而且這種感覺要真實,而并非是讓城里人看一塊建在農村的農村公園。

②鄉村旅游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一些鄉村旅游項目更是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由貪大求全的跡象,其娛樂配套設施與鄉村旅游的特點不相符合,,高檔餐飲、高檔洗浴、豪華客房等設施越來越多,這種做法嚴重扭曲了鄉村旅游的根本,嚴重阻礙了鄉村旅游的成長和發展。

4 鄉村旅游開發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開發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

在中國臺灣,農業旅游被認為是面臨利潤下降、需要新的經濟支柱的農民在鄉村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的經濟選擇,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業機會的有效途徑。我國大陸的情況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鄉村旅游業是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指引下陸續發展起來的。但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證明,通過鄉村旅游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進而促進農村社區發展從長遠來看是一種促進增收的有效途徑。

(2)開發鄉村旅游的社會效益。

世界旅游組織指出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員,能為社會提供6—8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極大。而發展鄉村旅游會促使農民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和自然資源,實現“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戶就能掙錢”。中國的大量剩余勞動力都接種在廣大的農村,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可以繁榮農村,更能解決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3)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展望。

“98華夏城鄉游”,“99生態環境游”等都是國內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標志。2004年胡錦濤視察上海時又指出:要發展農業旅游,生態旅游,促進農民增收。2005年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全國旅游工作年會上也指出,旅游業發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業與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積極開發農村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旅游。2006年國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國鄉村旅游年”,宣傳口號“新農村 新旅游 新體驗 新時尚”。鄉村旅游在國內全面啟動。

5 結語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2篇

世界旅游組織曾經預測,到2020年,中國 將成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國和第四位的客 源國。

這樣看來中國旅游業的春天即將到來,就 旅游業本身的發展而言可謂形勢喜人。但我們 在高興之余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國內旅游企業, 尤其是中小旅游企業對于即將到來的新形勢并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事實上他們在經營中還 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和失誤。

面對新形勢,中國旅游企業集團面臨的困 和問題主要是:全國統一的旅游大市場尚未 成,旅游企業集團的網絡化發展舉步維艱;旅 企業的政策環境、經營環境不盡如人意;人 資源開發及與此相關的投人、產出機制,激 機制還尚未成熟;參與國際化運營的核心競 力還相當薄弱;市場競爭中企業行為還不夠 范、誠信度不足、市場秩序不穩定等。同時, 企業的集團化建設上,產品市場的擴張性限 ,

要素市場的流動性限制,集團內部的制度 限制等也制約了旅游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進程。 這些綜合因素都表明中國的旅游市場前景 好,中國旅游企業施展拳腳的空間很廣闊,但 們必須首先對自己所處的境遇有一個清楚的 解,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旅游業的 展。

2,目前中國旅游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2 .

1,國際形勢不容樂觀。

按照我國政府人世的承諾,根據協議,不遲 2003年12月31日,外國企業在我國經營酒 店、餐館等將不再受企業設立和控股約束;不 遲于2003年1月I日,允許外資控股旅行社; 不遲于2005年J2月引日,允許外資獨資設立 旅行社;不遲于2005年12月31日,取消對 合資旅行社不能建立分支機構的限制。換句話 說,一旦期限到來,國外的跨國旅游集團將攜 巨資、先進的管理方法、經驗和相關旅游資源 的優勢大舉進軍中國旅游市場,形成國內市場 國際化和國際市場國內化的嚴峻局面。也就是 說國際上的大型旅游企業將對國內旅游企業的 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他們一旦進入中國 市場,將會與中國的旅游企業爭奪市場。失去 了國家的政策保護,中國旅游企業將面臨嚴峻 考驗,將會進人一個全方位的市場競爭階段。 更為傷腦筋的是外國旅游企業如果進人中

國,可能會以高薪從中資企業挖走人才,這樣勢必會導致中方大量人力資源的流失,造成企業 的內部癱瘓。國內最大的民營旅游企業春秋國 旅就曾經遭遇過這樣尷尬的事情。1996年春秋 國旅與國外著名的羅森布盧斯合作。合作進人 到第二年,企業的贏收入由第一年的20多萬增 加到了400萬,合作事業正處于日上中,但 這時春秋國旅的骨干們卻被人用高薪、留學等 優厚的條件給挖走了,使得原來愉快的合作只 好作罷。這應該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2.2,企業內部管理松散,競爭力較弱。 2.2.1,資金短缺。中資旅游企業就實力而言 除國旅、中旅等老牌企業外,一般實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那些中小旅游企業更是資金缺乏,信譽度不高,他們由于資金薄弱,一般不會同時介人多重業務,這樣就導致企業業務面狹窄。在今天這樣一個旅游市場競爭相當激烈的情勢下, 旅游企業,無論是旅行社還是旅游飯店其單體

生存都是沒有保障的,企業自身的規模將直接 影響到他的信譽。大批財力雄厚的外資企業的 進人對于原來資金就很松散的中小旅游企業而 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中小旅游企業在某種程度 上來看就是旅游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如果從 道德的角度來看,也許是值得同情的,但“商場 如戰場”,這里的弱者只可能被強者吞噬。 2.2.2,產品形式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旅 游產品的供給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要。 對于國內游客而言,他們現階段還屬于初級產 品消費者,一些新奇的娛樂場所,海濱避暑,名 聲較大的觀光景點和名勝古跡等較適合旅游者 的需求,他們的特點是希望花較少的錢和時間 經歷最多的旅游活動。而我國在發展旅游業之 初所設計的大部分旅游產品是為境外旅游者制 定的,所以這里就有一個對象的問題,因為隨著 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旅游收入已成 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亮點,不容忽 視。但現實情況是由于我國旅游業的總體投人 極為有限,所以旅游產品集聚性和規模性較差, 這就與國內旅游者對時間和費用支付上的要求 產生矛盾。換句話說,我國旅游企業目前所提供 的產品形式是比較單一的,這種局面已很難適 應我國日益活躍的旅游市場的發展了。而與此 同時,外資旅游企業將大舉進人中國市場,這無 疑會給原本發展就不健全的中國旅游企業造成 極為被動的局面。

2.2.3,我國目前大部分的旅游企業體制極 為混亂,內部管理機制導致短期經營行為,面 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旅游企業紛紛敗下陣 來。以南京國際大酒店為例,該飯店是1993 年由江蘇省中旅、香港中旅和中旅總社分占40 %、25%和35%的股份,于1994年破土動 工的。三方自籌資金及向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 貸款,共計投入9000萬美金,總投資超過1 億美金,當時折合人民幣13億多。就是這樣 一個耗資十多億在南京盛極一時的國際性的高 星級飯店及其所屬地產在2002年12月29日被 公開拍賣,原因是經營嚴重虧損。該酒店在 后期經營狀況不堪理想,一直處于高投人不產 出,連年虧損狀態,給投資方背上了包袱, 截至2002年底,該酒店已欠銀行本息約6.5億 元人民幣。業內一度甚至有一天虧損一輛桑塔 納的傳聞,酒店幾部運營的三菱電梯也由于債 務問題幾度封停。其實面對市場、面對競爭, 許多的老國資旅游企業管理也是極為混亂,內 部論資排輩、管理松散現象極為嚴重。特別 是一些機關下屬的旅游企業,他們原來靠的是 “等飯吃”,根本不習慣于自己去“找飯

吃”,所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內部

龐雜的人事和機構制度也使得他們很快落人兩 難的境地。

3,中國旅游企業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有鑒于此,要想使得我國的旅游企業在面

對WTO,面對激烈的市場竟爭能夠生存并發展 起來,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3.正,對自己企業在市場上的實際狀況和發 展方向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定位。這一點我 國的一些大型旅游企業已經著手實施。以中國 中旅(集團)為例,2002年,中旅集團徹底扔

掉了“等靠要”的思想和依靠企業經營積累緩步 發展的傳統模式,確立了通過資產運作,實現超 常規跨躍式發展的新思路。經過三年的努力,目 前,中旅已利用企業自有資金,實現對13家地 方旅行社的資產重組;在整體收購瑞典中國旅 行社的同時,與德國TUJ公司在北京成立合資 旅行社的協議將簽署;中旅的企業改制、籌組上 市方案已經確定,即將進人全面實施階段。 由此可見,中旅在這方面已經開始起步,其 他旅游企業也應該緊跟其后,把對企業的改制 納人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軌道上來,只有 這樣,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3篇

山西是能源大省,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加重,產業結構的單一,特別是能源資源的枯竭,山西必將會尋求更多的發展道路,這樣才能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指導要求,也將會為山西的發展創造出一條新路。

山西作為煤炭資源大省,目前僅登記在冊的大小煤礦就有3420個。其中,大型國有骨干煤炭企業有十多家,年產量2.5億噸以上,煤炭資源回采率達到70-80%,煤炭洗選比重達到90%以上,其余為地方中小煤礦和鄉鎮煤礦,產量約占全省的一半,煤炭資源回采率和平均生產規模明顯偏低,煤礦安全事故主要就發生在這些中小礦,煤炭工業"多、小、散、亂"的格局還沒有從根本上得以改觀。產業集中度低、資源利用率低、增長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發、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治理滯后等問題,對山西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當前,煤礦產業是山西的支柱產業,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建設也離不開煤礦的存在,因此,合理開發煤礦資源獲取可持續發展是山西的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金融危機就給了山西這樣的機會。

全球金融危機雖然給山西能源市場帶來一定沖擊,但也為山西能源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機遇,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機調整能源產業結構,解決在經濟高速發展、能源供應緊張時期無法解決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山西煤炭工業結構趨于優化,晉電外輸取得實質性進展,發展清潔能源、循環經濟成為大勢所趨,煤層氣,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迎來發展契機。

按照國家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的總體部屬和實施中部崛起的重大戰略,山西能源工業迎來一個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期。山西省積極推動能源產業集團化、清潔化、多元化、現代化、內涵式發展,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依托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新的支柱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經濟,節能降耗,促進山西能源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當然,這些是對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改變,對于將要枯竭的煤炭資源而言,必須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促進其改變與可持續發展。在山西省的十二五報告中提到:以構建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基礎,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中西部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大省;力爭到2020年,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全國重要能源基地戰略地位全面提升。同時,以煤炭整合、有序開發為重點,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強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優化結構,依靠科技、促進升級,深度加工、潔凈利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現在,山西在地方已經開始推行收購中小型煤礦的措施,這樣做,可以把優質的煤礦資源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避免亂伐亂采的現象的出現,而且,這樣的做法,可以確保有一批大型的國有企業的誕生,山西省已經想好了未來煤礦領域的發展目標:大煤炭基地建設:重點建設10個千萬噸級現代化露天煤礦,10個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產量達到22.4億噸。 大企業發展:促進以煤為基礎,煤電、煤化、煤路等多元化發展,形成6~8個億噸級和8~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煤炭產量占全國的50%以上。

除此以外,我們還應該根據國際經驗調整產業,主要有以下兩點:1,生產趨向集中化、大型化。生產趨向集中化,帶來世界主要產煤國家生產效率逐漸提高,生產成本逐漸降低,市場競爭能力逐漸增強,市場份額逐漸增大,導致煤炭企業大型化。

2、煤炭資源利用趨向綜合化。由于經營范圍和規模經濟的形成,煤電一體化、煤化一體化、煤路港航一體化、煤炭的深加工、煤炭的綜合利用等聯合生產經營,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已成為國際化大型能源企業的發展趨勢。

山西未來的發展不能單純依靠煤炭資源,所以目前,山西正抓住國家將山西列入循環經濟試點省份和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歷史機遇,確定了20戶省級工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4個省級工業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其中太鋼、潞安、豐喜和安泰等4家企業被列入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未來幾年,山西省將加快推進太原都市圈和晉北、晉南、晉東南城鎮群建設,實施“大縣城”戰略和百鎮建設工程,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極。目前,“百鎮工程建設”已啟動,今年將對21個示范鎮進行集中扶持,為全省小城鎮建設樹立樣板,發揮其連接城鄉的紐帶作用,推進市域城鎮化。

而旅游業的發展也是山西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山西擁有燦爛的歷史文化,所以山西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這也是山西實現綠色轉型的新道路,而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基礎,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也將是山西省對于自己未來的目標與定位。 以下幾點是個人對于山西未來的一些想法與總結:

1,創新金融體制,加快推進區域金融綜合配套改革,著力發展資本市場,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進來,為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提供強大金融支撐。

,2,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事業,重點建設一批省級、市級、縣級文化設施工程,實施文化惠民建設工程,重點文化保護工程,如大遺址保護開發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等。

,3,推進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改革,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動素質教育,促進培養創新人才,深化學校內部體制改革,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增強辦學活力。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促進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協調發展。推進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教育管理職能轉變。

,4,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

只要能堅持這些,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山西的未來會更加美好,在改革中綻放出更加精彩的華麗樂章!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4篇

[摘 要] 鄉村旅游是在鄉村地區開展,以鄉村獨特風土民情為依托的旅游活動。西安地區鄉村旅游形式較簡單,主要表現為以鄉村地區特有的民俗風情和獨特的飲食文化為“賣點”,吸引旅游者游覽的形式。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通過對西安鄉村旅游發展進行整體分析,通過專家打分對相應指標評分,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權重,找出限制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的限制性因素,并據此提出有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保障鄉村旅游持續發展。

[關鍵詞] 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發展動力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ower of Rural Tourism in  Xi’a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Tourism

Zhang Liang1,Dong Jing2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Xi’an 710119)

Key word: global tourism;rural tourism;power of development

一、緒論

“全域旅游”的理念早已提出,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國旅游研討會上首次明確提出全面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戰略部署,將 “全域旅游”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且提出要全面推動全域旅游的戰略部署,隨后發表署名文章《全域旅游大有可為》,國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此后,各地開始全面推進建設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應突出“全”。一個區域只有在 “八全”(全要素、全行業、全過程、全時空、全方位、全社會、全部門、全游客)理念的指導下,樹立資源觀、產品觀、產業觀和市場觀,才能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旅游發展模式,最終促進旅游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1]?!班l村旅游”的基礎是農業,載體為農村,主體是農民[2]。筆者認為鄉村旅游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以鄉村地區特有的多種民俗風情、田園風光、特色飲食等為吸引物,能夠為旅游業所利用,并能夠為鄉村地區帶來旅游收益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的核心是突出其特有的“鄉村性”和“田園性”,主要客源地應該來自于鄉村之外的城市地區,以獨特的鄉村風光和風土民情為主要吸引物。

當前,西安及周邊地區的鄉村旅游形式主要為鄉村特色飲食品嘗、風土民情的展示以及鄉村地區優越自然景觀的欣賞,對于周邊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指標體系

鄉村旅游的全域旅游發展動力系統源于多方面因素,本文把發展動力系統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即:吸引力系統、推力系統、支持和保障系統,三方面主要因素相互協調,共同構成鄉村旅游的動力發展機制,完善鄉村旅游的 “全域旅游”發展機制。

(一)吸引力系統。 主要指鄉村旅游地對旅游者的吸引力,吸引力大小是發展全域旅游的基礎。本文認為吸引力系統由多種吸引要素構成,主要為:鄉村旅游地旅游資源的特色及稟賦狀況、旅游資源集群狀況、鄉村旅游地的文化氛圍。

1、旅游資源的特色及資源稟賦狀況是鄉村旅游地發展旅游業的基礎,資源稟賦狀況對旅游地發展旅游業的影響,旅游地的資源稟賦狀況主要與旅游地景區、景點的數量,旅游地景點特色突出程度。2、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是旅游地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是發展全域旅游的基礎。旅游資源主要包括自然旅游吸引物和人文旅游吸引物,是傳統觀光度假型旅游業發展的載體。對鄉村旅游地而言,旅游資源集群狀況主要與資源稟賦狀況有關,主要是指鄉村旅游地旅游吸引物在旅游地的分布密集程度和旅游資源相對其他相似地區的優勢兩個方面的主要因素。3、旅游發展的核心是文化[3],對于旅游者而言,旅游地居民的文化素質水平是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鄉村旅游地的文化氛圍還包含旅游地發展歷史的發掘程度;旅游地歷史遺址、遺跡的數量;旅游者對旅游地形象的評價等內容。

(二)推力系統。 主要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一系列因素,主要有:政府的政策傾向、鄉村旅游地及周邊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鄉村旅游地產業結構的協調程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1、政府政策傾向對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對發展鄉村旅游的態度、旅游業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程度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鄉村旅游的發展,特別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的發展必然要求政府完善政策保障機制,保障旅游市場規范有序和游客的合法權益。 2、鄉村旅游地及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對全域旅游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良好的經濟基礎有利于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使旅游者能“進得去且能留得住”。良好的經濟基礎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穩固的經濟基礎,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客源市場。良好的經濟基礎主要包括人均GDP(元/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等因素。3、鄉村旅游地產業結構協調程度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旅游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與相關產業相互配合才能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因此,鄉村旅游地產業結構的協調程度一方面主要指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另一方面還與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程度有密切關系。

(三)支持和保障系統。 是指支持旅游吸引物及直接接觸旅游者的旅游部門及存在發展的環境系統。彭華(1999)提出,旅游支持系統是由社會、文化、經濟與自然共同構成的旅游大環境,對區域的旅游吸引起著很強的輔助作用,同時也能對區域的旅游產品生產供給進行制約,深刻影響著旅游活動的質量和旅游決策行為[4]。因此,支持、保障系統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含鄉村旅游地基礎設施完善水平、鄉村旅游地服務水平、鄉村旅游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以及當地居民對旅游者的態度等因素。

1、鄉村旅游地基礎設施完善水平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重要物質基礎和保障。主要包括鄉村旅游地的可進入性;交通設備設施的完善程度;通訊設施的完善程度;鄉村旅游地醫療水平的高低等因素。2、鄉村旅游地服務水平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鄉村旅游地的服務水平主要包括旅游地的餐飲、客房服務水平;鄉村旅游地的衛生狀況;特別是旅游廁所的數量在全域旅游中尤為重要,全域旅游的發展要求以旅游廁所為代表的公共基礎設施供給上要有所突破,因此,旅游廁所的數量對全域旅游的發展尤為重要。3、鄉村旅游地生態環境質量是吸引旅游者前來游覽的基礎和核心。城市居民到鄉村進行旅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體驗與眾不同的生活環境,因此,鄉村旅游地的生態環境質量對于發展鄉村旅游至關重要。鄉村旅游地生態環境質量主要包含以下因素:旅游地空氣質量優良率、旅游地的植被覆蓋率。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動力機制的分析

(一)吸引力系統

1、西安市鄉村旅游資源相對豐富,市區及周邊地區鄉村旅游資源均有分布,市區內的永興坊以陜西關中特色飲食品嘗為代表。秦嶺地區環境優勢明顯,主要以農家采摘、特色飲食品嘗和登山體驗等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整體上,西安及周邊地區鄉村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其特色旅游產品對于旅游者有較強的吸引力。 2、鄉村旅游地的文化氛圍相對濃厚,但游客對本地區獨特民俗的了解程度較低。關中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本地區居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習慣,而本地區的悠久歷史和獨特民俗的挖掘層次較低,游客難以深入了解。

(二)推力系統

在2009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和人民群眾更滿意的現代服務業[5],這體現了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提出旅游業轉變方式[6]發展,對旅游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部署。鄉村旅游是旅游業的重要方式之一,鄉村旅游的發展有助于旅游業的整體發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是進行美麗鄉村建設[7],從這一角度看,鄉村旅游的發展是提高鄉村價值的重要途徑。通過發展旅游業,發揮其帶動作用比較強的特點,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就業、增加外匯收入、加快貨幣回籠、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等優點。

正因為發展旅游業有諸多優點,因此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加以完善,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旅行社條例》等法律、法規保障旅游者合法權益和規范旅行社行為,但依然有強制購物、游覽時間縮水等侵害旅游者權益的行為發生。

旅游業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同時還與居民的閑暇時間有密切關系。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西安是陜西省省會,經濟發達,經濟總量在全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安市旅游資源豐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

(三)支持保障系統

1、西安市及周邊地區,鄉村旅游地交通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旅游地可進入性較強,游客可以方便的進出景區。但是鄉村旅游地的醫療設施水平相對落后,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的要求。2、旅游地服務水平方面。景區的整體衛生狀況良好,能夠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但景區旅游廁所數量較少,設施落后,不能滿足當前旅游者的需求。3、鄉村旅游地生態環境質量方面。西安市鄉村旅游地大部分位于城市周邊地區,有部分鄉村旅游地臨近山地,環境普遍較好。相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AHP層次分析法的含義及相關分析

(一)層次分析法的相關含義。 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決策總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決策的方法。本文通過采用層次分析法對西安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進行系統分析,通過專家打分法對所有指標進行評分,為各項指標的最終計算打下了基礎。

(二)運用層次法計算。 本文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西安鄉村旅游發展動力的指標權重,采用1——9標度法,請專家對各層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并進行打分。    通過請專家打分法,確定了各個指標要素的得分,通過相關軟件計算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如下:

五、結論分析及改進措施

根據層次分析法分析,在全域旅游發展的背景下,西安市鄉村旅游發展動力主要是源自于資源本身的吸引力方面,而支持保障系統相對欠缺。資源本身的吸引力主要優勢為旅游資源的特色方面,本地區鄉村旅游資源特色明顯,關中獨特的民風民俗、特色飲食等優勢明顯。雖然本地區特色明顯,但各景區之間特色相似性較大,分散了旅游者的吸引力。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其支持和保障系統相對欠缺,主要表現在鄉村旅游廁所方面欠缺,因此,需要鄉村旅游地和政府相關部門完善相關保障措施,增加旅游廁所的數量并完善相關設施。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西安市鄉村旅游地距離城市較近,如:秦嶺地區農家樂所在地交通便捷,極大地方便了旅游者前往游覽,此外本地環境優勢明顯,且西安地區居民收入水平比較高,因此,旅游者眾多。由于陜西關中地區在歷史上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今依然存保存著諸多的歷史遺跡,各景區充分發掘其歷史遺址、遺跡,或按照古代建筑樣式建設了相關接待設施,提升了景區的特色,深入挖掘了所蘊含的歷史。

本地對旅游業的發展持支持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但是,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欠缺,雖然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但依然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國家和地方應該根據旅游市場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積極完善法律法規,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規范、有序的制度保障。 雖然各鄉村旅游地的交通通達性較好,但其在交通設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當前,多數旅游者采取自駕游的方式前往鄉村旅游地,這就要求要有足夠的停車能力,但是部分鄉村旅游地在這方面存在欠缺,如:有些周邊村民將土地改為停車場的情況,甚至有旅游者直接將車停放在道路兩旁,阻礙了交通。這要求景區在規劃中要順應當前旅游的發展趨勢,擴大停車場的容納量,在旺季時加強對交通的管理,以保障交通順暢。

鄉村旅游區旅游廁所的數量和廁所的設施遠遠不能滿足當前鄉村旅游迅速發展的要求。針對此種情況,景區應該加強管理,合理規劃旅游廁所,使旅游廁所的數量滿足旅游者的需求,此外,廁所的衛生環境對旅游者同樣重要,首先,要求旅游廁所在建設中要有完善的設備設施,此外,還要求加強管理,保障旅游廁所的設施正常運轉和廁所內衛生環境干凈整潔。

在鄉村旅游地餐飲、客房服務水平方面,由于從事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旅游地餐飲、客房的服務水平。旅游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對鄉村旅游的發展至關重要。各鄉村旅游地首先需要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強化其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此外,在從業技能方面可以與相關高校進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優質的師資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教育和培訓,發揮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付妍.基于全域旅游的社區居民旅游開發影響感知與態度評測研究——以青海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例[D].青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13.

[2] [7]崔水蓮.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研究——以野三坡茍各莊村為例[D].河北大學管理學碩士論文,2017:7.

[3] [4]錢鴻.全域旅游發展動力機制研究及指標體系構建——以江蘇省縣(區)全域旅游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5] [6]謝娜娜.全域旅游視角下旅游與城市發展的耦合研究——以廈門為例[D].華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1.

[8]陜西省教育廳2017年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OL].http://www.snedu.gov.cn/jynews/jyyw/201802/06/75721.html.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5篇

關鍵詞:鄉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

1 鄉村旅游的發展概況

1.1 鄉村旅游的發展

鄉村旅游是隨著城鎮化推進而出現的旅游類型,是以農村自然資源、農業經濟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為目標客源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職和回歸自然資源等需求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興起于歐洲,不少國家的政府傾向于將鄉村旅游看作鄉村傳統產業的替代產業。在我國鄉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前,我國旅游業基本上是一種以接待外國客人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開放后,隨著收入的增加,國內旅游市場開始逐漸繁榮,發展成為至今的創匯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費逐步由以大眾觀光為主的單一形式發展成為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生態、探險、自助等多種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發展鄉村旅游的意義

(1)鄉村旅游為農村經濟拓寬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農田、果園、林地、牧場、養殖場,加以美化、修飾,增加旅游接待設施,建成觀光農園、觀光果園、觀光林場、觀光牧場、觀光養殖場等觀光農業項目,這些都有利于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幫助農民擺脫貧困。

(2)鄉村旅游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組織指出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員,能為社會提供6—8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極大。而發展鄉村旅游會促使農民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和自然資源,實現“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戶就能掙錢”、“既不離鄉,也不離土”,以地生財,使就業競爭力弱的農民,通過一定的就業職能培訓,便可以承擔起鄉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務、導游、衛生和管理等工作。

(3)鄉村旅游能夠提高鄉村旅游的開發程度。旅游業是促進人流動的產業,由于人的頻繁流動,帶動了信息,技術、資金的流動,促進了當地農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轉變。給他們帶去科學文化知識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知識,使他們摒棄小農經濟觀念,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自身的素質。

(4)鄉村旅游能夠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鄉村旅游的特點之一就是游客的參與性,游客可親自參與采集、品嘗農產品,農產品就地銷售,減少了農產品的營銷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

(5)鄉村旅游為優化產業結構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農業仍然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村第三產業比例太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等是國內農業的普遍現象。鄉村旅游不僅能夠帶動農村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加工業等相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能夠帶動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村人和農產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 國內鄉村旅游面臨的發展機遇

(1)從宏觀方面看,中國新農村建設給鄉村旅游帶來了發展機遇。

中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之一,2006年底統計顯示,全國共有農村家庭28000萬戶農村人口將近70000萬人,占到全國人口的67%,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于農村。

(2)從微觀方面看,發展鄉村旅游也是發展農村的有效途徑。

第一,農村有著可觀的投資需求。借助這一次全球金融危機開發農村巨大的投資潛力,農村的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工業企業、學校村鎮建設以及各項服務設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資潛力。而這些設施也是發展鄉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電下鄉”還是“汽車下鄉”,這些政策無非都是想拉動農村消費市場,來向下尋求城市不能給予的經濟增長。在一切都追求“利內需”、“利分配”、“保增長”的情況下,鄉村旅游無疑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第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當代農村的一種經濟產業。當今鄉村旅成為城市居民休閑、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和諧發展的重要產業。就當前全球的金融形勢來說,還擔當著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重大責任。與其說是重任倒還不如說是機遇,是全球給中國解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問題的機遇。

3 鄉村旅游目前的開發狀況

(1)鄉村旅游不同于景區旅游。

首先鄉村旅游需求量大。隨著國內旅游的興盛,鄉村游的市場需求逐步增長。城里人希望擺脫高樓峽谷、水泥森林,緩解工作高負荷的壓力,蔭足懷舊和對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鄉村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具有類似的特點。注重休閑和娛樂、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時,鄉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復消費的特點。再次鄉村旅游強調鄉村氣息、旅游體驗與城市生活方式相結合。鄉村氣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農村風情等。

(2)目前的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①最普遍的問題是政府和開發商盲目的搞鄉村旅游,對鄉村旅游開發的認識不到位。就拿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景觀鄉村嘉年華”來說,他實際上并非鄉村旅游的范疇,因為他犯了鄉村旅游開發的致命錯誤,即空心化開發模式。所謂的空心化開發模式就是圈出一塊地,毀掉該劃定區域內的所有建筑和設施來重新規劃開發??招幕_發模式是廣泛應用于景區開發的一種模式,然而景區開發遠非鄉村旅游開發。怎樣開發好鄉村旅游是在不違背其本質的前提下來規劃的,而不是在一塊毀掉了的農村里的一塊土地上異想天開。鄉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鄉村味,而且這種感覺要真實,而并非是讓城里人看一塊建在農村的農村公園。

②鄉村旅游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一些鄉村旅游項目更是脫離了“樸素、自然、協調”的基本原則,由貪大求全的跡象,其娛樂配套設施與鄉村旅游的特點不相符合,,高檔餐飲、高檔洗浴、豪華客房等設施越來越多,這種做法嚴重扭曲了鄉村旅游的根本,嚴重阻礙了鄉村旅游的成長和發展。

4 鄉村旅游開發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開發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

在中國臺灣,農業旅游被認為是面臨利潤下降、需要新的經濟支柱的農民在鄉村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進行的經濟選擇,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業機會的有效途徑。我國大陸的情況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鄉村旅游業是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指引下陸續發展起來的。但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證明,通過鄉村旅游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進而促進農村社區發展從長遠來看是一種促進增收的有效途徑。

(2)開發鄉村旅游的社會效益。

世界旅游組織指出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員,能為社會提供6—8個就業機會,乘數效應極大。而發展鄉村旅游會促使農民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和自然資源,實現“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戶就能掙錢”。中國的大量剩余勞動力都接種在廣大的農村,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可以繁榮農村,更能解決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3)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展望。

“98華夏城鄉游”,“99生態環境游”等都是國內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標志。2004年胡錦濤視察上海時又指出:要發展農業旅游,生態旅游,促進農民增收。2005年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全國旅游工作年會上也指出,旅游業發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業與解決“三農”問題結合起來,積極開發農村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旅游。2006年國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國鄉村旅游年”,宣傳口號“新農村 新旅游 新體驗 新時尚”。鄉村旅游在國內全面啟動。

5 結語

鄉村旅游未來發展前景范文第6篇

一、扶貧為旅游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方沃土”

以前,中國旅游業主要集中在名山大川、A 級景區和一些歷史文化場所。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因交通不便、自我封閉、觀念落后,美麗風光長期處在“深閨”人未識。隨著扶貧攻堅的深入推進,貧困地區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人文底蘊展露出來,極大豐富和拓展了旅游發展的空間。

( ( 一) ) 扶貧政策的落地 —— 為發展旅游打下了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基礎設施滯后是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特別是貧困山區,山高路遠、道阻且長,通行十分不便。精準扶貧則盯緊貧困癥結,直擊貧困根源,著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壯大村集體經濟。于是,一條條通村公路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奔跑了起來,一根根自來水管鋪排到了農戶家中,一盞盞路燈點亮了美麗鄉村的夜晚,“廁所革命”的大力推進

也有效改變了群眾的生活觀念、改善了生活條件,這讓貧困地區的好山好水有機會得以展露在外界面前,具備了最基本的接待能力。鳳凰縣竹山村的進村公路由原來的 3.5 米寬、彎陡險峻的水泥路改擴建為國家三級“炒砂”路后,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由原來的“落后村”一躍成為了新興的“旅游村”。同時,“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解決了廣大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從溫飽線上獲得自由的他們也有了精力和余力參與到發展旅游中來,共同奔向致富的道路。

( ( 二) ) 扶貧工程的實施 —— 為發展旅游增添了全新景觀。精準扶貧實施以來,我國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嶄新的瀝青公路連通了原生態的鄉村之美,豪情滿懷的扶貧隊伍激發了鄉村活力,易地搬遷、產業扶貧等扶貧工程的落地實施則為鄉村之美增添了全新內容。鳳凰縣麻沖鄉老洞村的 89 戶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房屋依山而建,整齊排列,房屋將民族的和現代的建筑風格有機融合,青瓦黃墻,桃紅柳綠,與老苗寨隔空相望、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景觀在同一個畫面里呈現,給人獨特的視覺審美體驗。圍繞著易地搬遷安置點,村里已經開發了荷花觀光池、帳篷露營地、無邊游泳池等業態,扶貧工程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旅游元素。再如筆者曾經工作過的慈利縣通津鋪鎮,利用產業扶貧項目在集鎮附近種植了200 畝油菜田,每年三四月油菜花盛開季節,滿目皆是絢麗的金黃色,鎮里已舉辦了多屆油菜花節,吸引了上萬游客前來觀光。

( ( 三) ) 扶貧攻堅的聚焦 —— 為發展旅游吸引了更多目光。脫貧攻堅戰是全國人民共同參與、共同戰斗的偉大事業,“五級書記”親自抓,體現了重視程度之高,全國上下一盤棋,展現了影響范圍之廣,而且在脫貧攻堅之后接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顯示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在黨中央心中重中之重的地位。隨著頂層設計的規劃引領、工作重心的逐漸下沉、自身優勢的不斷挖掘,貧困村的發展蛻變之路開始吸引眾多目光。政府的目光、社會的目光、投資者的目光、游客的目光紛紛匯聚,像是一盞強力聚光燈照射在貧困村的土地上。于是優勢、特色被發現被放大,資本、人力等資源逐漸傾斜,迸發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而這種強烈的關注度,成為發展旅游業不可多得的優勢,為宣傳營銷推廣帶來了諸多便利。

二、旅游業的發展為脫貧注入了“ 強大動能”

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激活鄉村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優化鄉村環境,像是一注“催化劑”,攪活了 “一池春水”。與簡單分錢、給物相反,旅游扶貧是激發內生動力的“造血式”扶貧,可以為脫貧提供“持久動能”,為貧困地區帶來多層效益。

( ( 一) ) 帶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旅游業是產業要素豐富、產業鏈條長、結合緊密的綜合性產業,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當發展旅游將山區的大門敲開,青山綠水成為游客最想游覽的目的地,農戶自制的土特產品成為不可多得的“伴手禮”,依山傍水的農家樂成為必須要品嘗的美味,古樸雅致的客棧民宿也成為游客夜

晚留宿的理由。游客的接踵而至,為餐飲、住宿、景區等各行各業帶來收入,而農戶通過務工、入股分紅、售賣農產品等方式很快讓錢袋子鼓了起來,直接共享旅游產業發展的成果和收益,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慈利縣羅潭村 2014 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貧困村”,有貧困戶 67 戶 253 人,人均純收入僅 2140 元。自 2015 年開始發展旅游, 2016 年該村人均純收入已增加到 6580 元,貧困發生率由31.94%降至 0.88%,提前一年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目標,被評為“湖南省脫貧攻堅示范村”。截至去年底,湖南全省旅游扶貧精品線路上 531 個貧困村均全部成功脫貧出列。旅游業的發展富了百姓,也帶動了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全產業的發展,為地方財政貢獻更多稅收,在帶動周圍貧困村脫貧致富的同時,更輻射帶動了整個區域的脫貧摘帽和經濟社會發展。

( ( 二) ) 改變了貧困群眾精神面貌。長久以來,貧困地區的人們被高山隔絕、被險灘阻擋、被自我封閉,環抱的“好山好水”卻認為是造成不便、發展落后的“窮山惡水”。而通過發展旅游,緊閉的大門被打開,曾經的“窮鄉僻壤”搖身一變成為 “風水寶地”。他們習以為常的青山綠水成為游客向往羨慕的度假勝地,他們平凡普通的日常勞作成為游客好奇追逐的“新事物”,他們的民族文化、歷史傳統、風俗習慣被尊重被認可,對自身環境、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脫貧致富的信念更加堅定,追逐美好生活的斗志更加昂揚。很多長期在外務工的青年也紛紛回到家鄉,參與發展旅游、建設家鄉,曾經的“空心村”重新煥發生機。

隆回縣向家村打造的牛天嶺景區,景區內游樂項目免費給本村村民開發經營,吸引了眾多外出青年回到家門口就業、創業。而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農戶們也逐步掌握了種養殖方法、管理營銷技巧,提升了接待服務水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發展旅游是用“扶志”、“扶技”來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為脫貧提供了內在的、根本性的動力,徹底切斷了“窮根”。

( ( 三) ) 提供了可持續的發展路徑。貧困地區發展旅游最大的優勢是優越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要發展旅游、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就必須要打造、維護一個更好的鄉村生態環境,讓山更清、水更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是有利于千秋萬代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浙江余村在上個世紀通過開石礦、辦水泥廠發展很快,但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近年來該村轉變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都顯著提高,環境也越來越好,走出了一條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于一體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旅游業的繁榮發展也在敦促鄉村不斷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以更好的形象迎接游客的到來,于是村子更美麗了,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更完善了,老百姓的行為習慣更加文明有序了,鄉村治理更加有效了。這些改變,都通過旅游這樣一個窗口來向外界展示,與此同時外界新的思維觀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發展模式、新的時代潮流也通過旅游窗口時時傳送到村子里。如今直播帶貨能讓十幾個村的農產品幾小

時內全部售罄,從前的“封閉村”、“落后村”也能與時代同頻共振,及時吸收運用新的發展成果,在未來的發展中也更能搶抓新的發展機遇,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徹底切斷了返貧的“路子”,牢牢穩固了脫貧攻堅的成果。

三、用好脫貧成果,以旅游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旅游扶貧已將不少貧困村變成了旅游村、度假村。但是如何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用好脫貧成果,用好“四個不摘”政策,引導更多貧困村以旅游業的發展助推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還需要各級各部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

( ( 一) ) 增強旅游意識,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迅速推進讓城市變得擁擠、嘈雜、壓抑,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感到被鋼筋混凝土“圍墻”束縛,向往鄉村的寧靜、悠遠、開闊。而城市居民又具備很強的消費力和購買力,于是他們會利用假期遠離城市、回到鄉村,呼吸新鮮空氣,欣賞自然美景,體驗傳統農耕方式,獲得心靈棲息,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優越的發展前景。而我國不少貧困村坐擁綠水青山、特色民俗,通過脫貧攻堅改善了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具備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和發展基礎,因此,貧困村應充分利用脫貧成果,瞄準鄉村旅游這一巨大市場,增強旅游發展意識,立足地方特色發展鄉村旅游。在政府部門引導的基礎上,要更多地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吸引專業的企業、人才來開發經營管理,將農村特色產業、生態環

境、農耕文化等優勢資源有機融合,創造出貼近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業態。同時,要引導和鼓勵當地農民積極參與到旅游產業鏈條中來,扶持有條件的農戶修繕、改造自有住房發展民宿、農家樂,讓農村勞動力以農田、山地等資源入股參與產業經營或是直接參與旅游接待服務,為游客提供自制農副土特產品,共享旅游發展紅利。

( ( 二) ) 突出鄉村特色,因地制宜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對于城市游客而言,鄉村旅游的魅力在于傳統農耕景象、農家民風民俗、優美自然風光,可以從煩擾現實中得到超脫,回歸到自由、本真的一種狀態。正是城市與農村生活形態和水平不一,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成為城市居民前往農村度假的動因。因此貧困村發展旅游業要旗幟鮮明突出鄉村特色,依托鄉村優勢資源,充分挖掘獨有地域文化內涵,打好“農”字招牌,以“農業+旅游”開發自然觀光、農業觀光、農耕體驗等旅游產品。在產品設計中要注重游客的參與度,讓游客在游覽自然山水的同時,可以親自體驗采摘、耕種、農產品制作等勞作過程,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體會農事的艱辛、獲得放松身心的快樂,得到一種全新體驗,從而進一步增強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鄉村旅游在內涵上要突出鄉村特色,在外觀上更要保留鄉村原貌。在村容村貌、建筑的規劃設計上切忌效仿城市,大肆修建現代化建筑、娛樂設施,整體風格要與當地民居建筑、村莊環境風格保持一致,避免城鎮化和商業化,保持鄉村的原汁原味。

( ( 三) ) 完善配套設施,全面升級鄉村旅游品質。經過多年的持續攻堅,山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貧困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已經獲得極大改善,而要推動旅游品質的提升、促進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要在現有扶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推動鄉村旅游設施的優化升級。要整合部門項目和資金,結合地方民俗建筑風格建好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游步道、標識標牌等基礎設施,提高旅游的便捷度;要進一步提升住宿、餐飲、文娛等設施的接待水平,用好脫貧攻堅成果,打造以脫貧攻堅工程為載體的亮點項目,不少貧困村圍繞易地搬遷安置點開發新的旅游業態已成為游客必打卡的“網紅點”;要緊扣地方文化內涵,以地方風俗、文化為內核設計豐富多樣的晚間娛樂活動,增加游客的多重體驗;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提升鄉村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網絡覆蓋面,滿足人們的新時代生活需求。

( ( 四) ) 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農民旅游服務水平。旅游業屬第三產業,服務業特征明顯,因此服務的意識、能力、品質對旅游業至關重要,是留得住游客的關鍵。而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體是農民,服務主體也是當地農村勞動力,他們大多沒有接受專業系統的旅游知識、服務能力培訓,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應對新時代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還有差距。因此相關部門要定期邀請旅游專家、老師,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經營管理、食宿服務、接待禮儀等分層次、分崗位的學習培訓,讓他們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掌握旅游服務基本技能,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要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培育文明習慣、提升對鄉村綠水青山和農

耕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要加大鄉村旅游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在本地培養一至兩名鄉村旅游帶頭人,重點吸引大學生村官、外出務工青年、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回鄉創業,為農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上一篇:物業小區消防演習方案范文下一篇:消防安全檢查情況匯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